CN112655777A - 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5777A
CN112655777A CN202110031612.7A CN202110031612A CN112655777A CN 112655777 A CN112655777 A CN 112655777A CN 202110031612 A CN202110031612 A CN 202110031612A CN 112655777 A CN112655777 A CN 112655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olenic acid
olive oil
glycerol
conjugated linolenic
resistant sta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316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0316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57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5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5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物质原料:抗性淀粉、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亚油酸、亚油酸抗性淀粉酯、丙三醇、共轭亚麻酸、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土豆淀粉废水、刺孢小克银汉霉、食用油等。抗性淀粉在亚油酸共轭双键和羧基的催化下分解短链脂肪酸被机体直接吸收,抑制大肠中有毒细菌的生长。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可以保护细胞膜的功能性,延缓机体老化,并在高温煎煮时保留共轭亚麻酸的热稳定性,使其充分发挥生物活性。用土豆淀粉废水生物发酵工艺代替传统制备方法,提高了亚麻酸的生物活性和产量,且改善了土豆淀粉废水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本发明通过加入改性物质和对工艺的改进,提高橄榄油的营养含量。

Description

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橄榄油由新鲜的油橄榄果实冷榨而成,不经加热和化学处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橄榄油富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其最显著的功效为能调节人体血浆中高、低密度脂蛋白的比例,防止人体内胆固醇过量,预防发生高脂血症,保护心脏,降低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橄榄油种富含有抗氧化剂,可以适当的延缓衰老,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可以促进骨骼生长,促进钙剂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在日常的食用油中,只含有单一的亚麻酸、亚油酸等营养物质,此类物质进入机体后马上被体内的酶水解吸收,无法长时间的发生作用,且亚麻酸的氧化还原问题也比较严重,所以设计一种可以改善亚麻酸氧化问题,并且使脂肪酸分子在机体内长时间作用的健康复配橄榄油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市场上亚麻油的制备工艺太过繁琐,生产周期肠,成本较高产物含量却偏低,所以本申请用土豆淀粉废水生物发酵工艺代替传统制备方法,提高了亚麻酸的生物活性和产量,且改善了土豆淀粉废水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本发明通过加入改性物质和对工艺的改进,提高橄榄油的营养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15~20份抗性淀粉、15~20份氢氧化钠/尿素溶液、10~15份亚油酸、5~10份亚油酸抗性淀粉酯、15~20份丙三醇、10~15份共轭亚麻酸、5~10份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20~25份土豆淀粉废水、15~20份刺孢小克银汉霉和40~50份食用油。
优选的,所述抗性淀粉为抗酶解淀粉,此处用的是RS3。
优选的,所述亚油酸抗性淀粉酯为抗性淀粉和亚油酸和脂肪酶,在氩气的保护下,磁力搅拌发生反应,真空抽滤、干燥后粉碎过筛,分离脂肪酶制得成品。
优选的,所述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为纯化的共轭亚麻酸和丙三醇,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的情况下盖好盖子进行酯化反应,离心干燥后制得。
优选的,所述土豆淀粉废水为土豆淀粉废水调节PH,加入液体耐高温淀粉酶和液体葡萄糖淀粉酶,水浴5h制得适宜菌群生长的基质。
优选的,所述食用油为初榨橄榄油、精炼橄榄油和橄榄果渣油中的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抗性淀粉在亚油酸共轭双键和羧基的催化下分解短链脂肪酸被机体直接吸收,抑制大肠中有毒细菌的生长,亚油酸与胆固醇结合后帮助胆固醇在机体里的正常运转,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可以保护细胞膜的功能性,延缓机体老化,并在高温煎煮时保留共轭亚麻酸的热稳定性,使其充分发挥生物活性。
上述制作工艺上,用土豆淀粉废水生物发酵工艺代替传统制备方法,提高了亚麻酸的生物活性和产量,且改善了土豆淀粉废水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
所准备的原料有抗性淀粉、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亚油酸、丙三醇、共轭亚麻酸、土豆淀粉废水、刺孢小克银汉霉和食用油;
(2)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制备;
(3)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的制备;
(4)将步骤(2)制得的物质加入到食用油中,搅拌均匀;
(5)将步骤(3)制备的物质加入到步骤(4)中,搅拌均匀;
(6)向步骤(5)中再次加入食用油,混合搅拌均匀;
优选的,上述步骤(2)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制备方法为:将抗性淀粉在冷却后的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用氯化氢溶液中和,再用相同的溶剂沉淀,用95%乙醇洗涤淀粉两次,然后用无水乙醇洗去水分,将沉淀物质在70~80℃下干燥10~12h得处理后的抗性淀粉,加入亚油酸和脂肪酶,在温度为55~75℃,通入氩气的保护下,磁力搅拌20~24h,搅拌速度为180r/min,反应后加入乙醇静置,真空抽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干燥后粉碎过筛,分离脂肪酶制得成品。
优选的,上述步骤(3)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的制备方法为:将纯化的共轭亚麻酸于试管中,先后加入甲苯和丙三醇,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的情况下盖好盖子充分振荡,置于水浴中进行酯化反应,加入饱和盐水和正己烷,充分振荡,1000~1500r/min的速度离心10~20min,干燥后制得。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7):将土豆淀粉废水PH调节至6.0,加入液体耐高温淀粉酶,90℃水浴30min后,将PH调节至4.6,加入液体葡萄糖淀粉酶,56℃水浴5h,以此为基质,以刺孢小克银汉霉作为生产菌株在25℃下发酵一周后,取一定体积的发酵液经滤布过滤、蒸馏水洗涤后烘干得干菌体,之后用有机溶剂萃取法萃取出共轭亚麻酸。
上述步骤(2)中,抗性淀粉在亚油酸共轭双键和羧基的催化下分解短链脂肪酸被机体直接吸收,抑制大肠中有毒细菌的生长,亚油酸与胆固醇结合后帮助胆固醇在机体里的正常运转,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上述步骤(3)中,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可以保护细胞膜的功能性,延缓机体老化,并在高温煎煮时保留共轭亚麻酸的热稳定性,使其充分发挥生物活性。
上述制作工艺上,用土豆淀粉废水生物发酵工艺代替传统制备方法,提高了亚麻酸的生物活性和产量,且改善了土豆淀粉废水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加入亚油酸抗性淀粉酯:抗性淀粉和亚油酸和脂肪酶,在氩气的保护下,磁力搅拌发生反应,真空抽滤、干燥后粉碎过筛,分离脂肪酶制得成品。亚油酸抗性淀粉酯在酯化的过程中引入了疏水性脂肪酸碳链,改变了天然淀粉的特性,具有疏水作用。抗性淀粉具有较小的葡萄糖残基分子结构,进入机体后,在亚油酸共轭双键的催化下可以分解短链脂肪酸,在肠胃中被机体直接吸收,为组织器官提供能量。抗性淀粉酯在体内不能被淀粉酶分解,亚油酸附着在抗性淀粉上进入机体内之后,因为抗性淀粉对酶消化的高度抗性,可以延长亚油酸在体内的作用时间,防止亚油酸刚进入机体就被分解。并且在亚油酸羧基的催化下,抗性淀粉可以加速功能性结肠微生物群的生长和生理活动,改变大肠中的环境,抑制有毒细菌的生长。亚油酸与胆固醇结合后帮助胆固醇在机体里的正常运转,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加入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纯化的共轭亚麻酸和丙三醇,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的情况下盖好盖子进行酯化反应,离心干燥后制得。极性分子丙三醇对共轭亚麻酸进行酯化修饰,在共轭亚麻酸的双键上引入羟基官能团,羟基官能团改变了共轭亚麻酸的自身分子结构,使得碳碳双键断裂被羟基取代,提升共轭亚麻酸的稳定性,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还原。丙三醇可以使共轭亚麻酸呈现出亲脂性,进入机体后引导体内氧化生成的氧自由基先与共轭亚油酸发生反应,自由基会造成生物分子细胞膜上磷脂的氧化和多糖的降解,并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损伤,使得细胞膜的功能发生改变,引起衰老和生病,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阻断了自由基与细胞磷膜的反应,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功能性,延缓机体老化。日常烹饪中,亚麻酸在高温煎煮时会损失生物活性,降低其在机体内的利用率,改性后的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极大地提高了共轭亚麻酸的热稳定性,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其热稳定性,使其充分发挥其生物活性。
对共轭亚麻酸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尿素包合法是目前工业上分离和纯化共轭亚麻酸的常用方法。尿素包合法的结晶温度较低,需要多次结晶才能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过程收率低。本申请使用土豆淀粉发酵法制备生物共轭亚麻酸,这种方法不受原材料和气候的限制,生产周期短,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产物含量高,并且改善土豆淀粉废水排放的环境污染,生产出来的共轭亚麻酸其生物活性更高,产量和质量较目前工艺而言更优异。其制备方法为:将土豆淀粉废水PH调节至6.0,加入液体耐高温淀粉酶,90℃水浴30min后,将PH调节至4.6,加入液体葡萄糖淀粉酶,56℃水浴5h,以此为基质,以刺孢小克银汉霉作为生产菌株进行发酵,以废水中丰富的营养物质作为生长代谢基础,添加的葡萄糖可以辅助共轭亚油酸在菌体内合成并积累下来,再对在菌体内的共轭亚油酸进行提取纯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将康复配橄榄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15~20份抗性淀粉、15~20份氢氧化钠/尿素溶液、10~15份亚油酸、5~10份亚油酸抗性淀粉酯、15~20份丙三醇、10~15份共轭亚麻酸、5~10份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20~25份土豆淀粉废水、15~20份刺孢小克银汉霉和40~50份食用油。
优选的,所述抗性淀粉为抗酶解淀粉,此处用的是RS3。
优选的,所述亚油酸抗性淀粉酯为抗性淀粉和亚油酸和脂肪酶,在氩气的保护下,磁力搅拌发生反应,真空抽滤、干燥后粉碎过筛,分离脂肪酶制得成品。
优选的,所述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为纯化的共轭亚麻酸和丙三醇,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的情况下盖好盖子进行酯化反应,离心干燥后制得。
优选的,所述土豆淀粉废水为土豆淀粉废水调节PH,加入液体耐高温淀粉酶和液体葡萄糖淀粉酶,水浴5h制得适宜菌群生长的基质。
优选的,所述食用油为初榨橄榄油、精炼橄榄油和橄榄果渣油中的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抗性淀粉在亚油酸共轭双键和羧基的催化下分解短链脂肪酸被机体直接吸收,抑制大肠中有毒细菌的生长,亚油酸与胆固醇结合后帮助胆固醇在机体里的正常运转,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可以保护细胞膜的功能性,延缓机体老化,并在高温煎煮时保留共轭亚麻酸的热稳定性,使其充分发挥生物活性。
上述制作工艺上,用土豆淀粉废水生物发酵工艺代替传统制备方法,提高了亚麻酸的生物活性和产量,且改善了土豆淀粉废水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
所准备的原料有抗性淀粉、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亚油酸、丙三醇、共轭亚麻酸、土豆淀粉废水、刺孢小克银汉霉和食用油;
(2)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制备;
(3)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的制备;
(4)将步骤(2)制得的物质加入到食用油中,搅拌均匀;
(5)将步骤(3)制备的物质加入到步骤(4)中,搅拌均匀;
(6)向步骤(5)中再次加入食用油,混合搅拌均匀;
优选的,上述步骤(2)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制备方法为:将抗性淀粉在冷却后的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用氯化氢溶液中和,再用相同的溶剂沉淀,用95%乙醇洗涤淀粉两次,然后用无水乙醇洗去水分,将沉淀物质在70~80℃下干燥10~12h得处理后的抗性淀粉,加入亚油酸和脂肪酶,在温度为55~75℃,通入氩气的保护下,磁力搅拌20~24h,搅拌速度为180r/min,反应后加入乙醇静置,真空抽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干燥后粉碎过筛,分离脂肪酶制得成品。
优选的,上述步骤(3)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的制备方法为:将纯化的共轭亚麻酸于试管中,先后加入甲苯和丙三醇,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的情况下盖好盖子充分振荡,置于水浴中进行酯化反应,加入饱和盐水和正己烷,充分振荡,1000~1500r/min的速度离心10~20min,干燥后制得。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7):将土豆淀粉废水PH调节至6.0,加入液体耐高温淀粉酶,90℃水浴30min后,将PH调节至4.6,加入液体葡萄糖淀粉酶,56℃水浴5h,以此为基质,以刺孢小克银汉霉作为生产菌株在25℃下发酵一周后,取一定体积的发酵液经滤布过滤、蒸馏水洗涤后烘干得干菌体,之后用有机溶剂萃取法萃取出共轭亚麻酸。
上述步骤(2)中,抗性淀粉在亚油酸共轭双键和羧基的催化下分解短链脂肪酸被机体直接吸收,抑制大肠中有毒细菌的生长,亚油酸与胆固醇结合后帮助胆固醇在机体里的正常运转,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上述步骤(3)中,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可以保护细胞膜的功能性,延缓机体老化,并在高温煎煮时保留共轭亚麻酸的热稳定性,使其充分发挥生物活性。
上述制作工艺上,用土豆淀粉废水生物发酵工艺代替传统制备方法,提高了亚麻酸的生物活性和产量,且改善了土豆淀粉废水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
实施例1: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一:
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该橄榄油组分以重量份计:20份抗性淀粉、20份氢氧化钠/尿素溶液、15份亚油酸、10份亚油酸抗性淀粉酯、15份丙三醇、10份共轭亚麻酸、5份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20份土豆淀粉废水、15份刺孢小克银汉霉和40份食用油。
该橄榄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1)原料准备:
所准备的原料有抗性淀粉、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亚油酸、丙三醇、共轭亚麻酸、土豆淀粉废水、刺孢小克银汉霉和食用油;
(2)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制备方法为:将抗性淀粉在冷却后的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用氯化氢溶液中和,再用相同的溶剂沉淀,用95%乙醇洗涤淀粉两次,然后用无水乙醇洗去水分,将沉淀物质在70℃下干燥10h得处理后的抗性淀粉,加入亚油酸和脂肪酶,在温度为55℃,通入氩气的保护下,磁力搅拌20h,搅拌速度为180r/min,反应后加入乙醇静置,真空抽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干燥后粉碎过筛,分离脂肪酶制得成品。
(3)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的制备方法为:将纯化的共轭亚麻酸于试管中,先后加入甲苯和丙三醇,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的情况下盖好盖子充分振荡,置于水浴中进行酯化反应,加入饱和盐水和正己烷,充分振荡,1500r/min的速度离心20min,干燥后制得。
(4)将步骤(2)制得的物质加入到食用油中,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30℃,转速为600r/min,时间为2h;
(5)将步骤(3)制备的物质加入到步骤(4)中,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30℃,转速为600r/min,时间为2h;
(6)向步骤(5)中再次加入食用油,混合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30℃,转速为600r/min,时间为2h制得成品。
实施例2: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二:
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该橄榄油组分以重量份计:15份抗性淀粉、15份氢氧化钠/尿素溶液、10份亚油酸、5份亚油酸抗性淀粉酯、20份丙三醇、15份共轭亚麻酸、10份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25份土豆淀粉废水、20份刺孢小克银汉霉和50份食用油。
该橄榄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1)原料准备:
所准备的原料有抗性淀粉、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亚油酸、丙三醇、共轭亚麻酸、土豆淀粉废水、刺孢小克银汉霉和食用油;
(2)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制备方法为:将抗性淀粉在冷却后的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用氯化氢溶液中和,再用相同的溶剂沉淀,用95%乙醇洗涤淀粉两次,然后用无水乙醇洗去水分,将沉淀物质在80℃下干燥12h得处理后的抗性淀粉,加入亚油酸和脂肪酶,在温度为75℃,通入氩气的保护下,磁力搅拌24h,搅拌速度为180r/min,反应后加入乙醇静置,真空抽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干燥后粉碎过筛,分离脂肪酶制得成品。
(3)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的制备方法为:将纯化的共轭亚麻酸于试管中,先后加入甲苯和丙三醇,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的情况下盖好盖子充分振荡,置于水浴中进行酯化反应,加入饱和盐水和正己烷,充分振荡,1000r/min的速度离心20min,干燥后制得。
(4)将步骤(2)制得的物质加入到食用油中,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30℃,转速为600r/min,时间为2h;
(5)将步骤(3)制备的物质加入到步骤(4)中,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30℃,转速为600r/min,时间为2h;
(6)向步骤(5)中再次加入食用油,混合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30℃,转速为600r/min,时间为2h制得成品。
对比例1、普通橄榄油
普通橄榄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橄榄油的制作过程:将油橄榄的全部果实,即果肉和内核一齐榨取,压碎成糊状。由于果实很容易发醇变质,传统的做法是在快速地捣成糊状后,再摊在席子般的筛网上使用以水力为动力的压力器具去压榨出油。现代机械化的方法是用双相或三相的向心机械横向运动,在同一水平的杆式倾汲器会把橄榄油汲出,制得成品。
对比例2、未加入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健康复配橄榄油制备:
未加入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健康复配橄榄油处方组成同实施例1。该花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进行步骤(2)的制备处理,其余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对比例3、未加入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的健康复配橄榄油制备:
未加入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的健康复配橄榄油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1。该花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进行步骤(3)的制备处理,其余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试验例1:本发明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与普通橄榄油、未加入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健康复配橄榄油、未加入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的健康复配橄榄油在体内作用时长实验对比:
1实验方法
模拟人工肠胃液的配置:取6.8g磷酸二氢钾,加入500ml蒸馏水溶解,用0.1m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6.8,稀释至1000ml。
各取4ml健康复配橄榄油与普通橄榄油、未加入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健康复配橄榄油、未加入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的健康复配橄榄油与PH=6.8的模拟人工肠胃液配制成20mg/L的溶液,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400nm处测最大吸收波长,波长越大,在体内作用时间越长。
2实验结果
实施例1,对比例1、2、3最大吸收波长实验对比:
Figure BDA0002892497930000141
Figure BDA0002892497930000151
通过上表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波长的大小体现了橄榄油在体内作用时间的长短,对比例1制备的普通橄榄油、对比例2制备的未加入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健康复配橄榄油、对比例3制备的未加入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的健康复配橄榄油都比本发明健康复配橄榄油效果要差,预示着本发明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在抗性淀粉酶的作用下延长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提高橄榄油在体内的吸收率。
试验例2、本发明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与普通橄榄油、未加入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健康复配橄榄油、未加入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的健康复配橄榄油在体内抗老化实验对比:
1实验方法
精确称取DPPH 20mg,以95%乙醇定容至500mL。取2mL已配制的DPPH溶液,分别加入1mL实施例1制备的健康复配橄榄油、对比例1制备的普通橄榄油、对比例2制备的未加入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健康复配橄榄油、对比例3制备的未加入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的健康复配橄榄油,以95%乙醇补足到4mL,混匀,放置30min后,在波长500nm处测定吸光度。水解液中加入2mL 95%乙醇替换DPPH溶液。计算自由基反应率,反应率越大,其抗老化效果越好。
2实验结果
实施例1与对比例1、2、3、4在体内与自由基反应实验对比:
Figure BDA0002892497930000161
通过上表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对比例1制备的普通橄榄油、对比例2制备的未加入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健康复配橄榄油、对比例3制备的未加入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的健康复配橄榄油在自由基反应率上都比本发明健康复配橄榄油效果要差,预示着本发明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可以引导体内氧化生成的氧自由基先与共轭亚油酸发生反应,阻断了自由基与细胞磷膜的反应,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功能性,延缓机体老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15~20份抗性淀粉、15~20份氢氧化钠/尿素溶液、10~15份亚油酸、5~10份亚油酸抗性淀粉酯、15~20份丙三醇、10~15份共轭亚麻酸、5~10份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20~25份土豆淀粉废水、15~20份刺孢小克银汉霉和40~50份食用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性淀粉为抗酶解淀粉,此处用的是RS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亚油酸抗性淀粉酯为抗性淀粉和亚油酸和脂肪酶,在氩气的保护下,磁力搅拌发生反应,真空抽滤、干燥后粉碎过筛,分离脂肪酶制得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为纯化的共轭亚麻酸和丙三醇,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的情况下盖好盖子进行酯化反应,离心干燥后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豆淀粉废水为土豆淀粉废水调节PH,加入液体耐高温淀粉酶和液体葡萄糖淀粉酶,水浴5h制得适宜菌群生长的基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为初榨橄榄油、精炼橄榄油和橄榄果渣油中的一种。
7.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原料准备:
所准备的原料有抗性淀粉、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亚油酸、丙三醇、共轭亚麻酸、土豆淀粉废水、刺孢小克银汉霉和食用油;
(2)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制备;
(3)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的制备;
(4)将步骤(2)制得的物质加入到食用油中,搅拌均匀;
(5)将步骤(3)制备的物质加入到步骤(4)中,搅拌均匀;
(6)向步骤(5)中再次加入食用油,混合搅拌均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亚油酸抗性淀粉酯的制备方法为:将抗性淀粉在冷却后的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用氯化氢溶液中和,再用相同的溶剂沉淀,用95%乙醇洗涤淀粉两次,然后用无水乙醇洗去水分,将沉淀物质在70~80℃下干燥10~12h得处理后的抗性淀粉,加入亚油酸和脂肪酶,在温度为55~75℃,通入氩气的保护下,磁力搅拌20~24h,搅拌速度为180r/min,反应后加入乙醇静置,真空抽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干燥后粉碎过筛,分离脂肪酶制得成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丙三醇-共轭亚麻酸酯的制备方法为:将纯化的共轭亚麻酸于试管中,先后加入甲苯和丙三醇,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的情况下盖好盖子充分振荡,置于水浴中进行酯化反应,加入饱和盐水和正己烷,充分振荡,1000~1500r/min的速度离心10~20min,干燥后制得。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7):将土豆淀粉废水PH调节至6.0,加入液体耐高温淀粉酶,90℃水浴30min后,将PH调节至4.6,加入液体葡萄糖淀粉酶,56℃水浴5h,以此为基质,以刺孢小克银汉霉作为生产菌株在25℃下发酵一周后,取一定体积的发酵液经滤布过滤、蒸馏水洗涤后烘干得干菌体,之后用有机溶剂萃取法萃取出共轭亚麻酸。
CN202110031612.7A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6557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1612.7A CN112655777A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1612.7A CN112655777A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5777A true CN112655777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14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1612.7A Pending CN112655777A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577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6858A (zh) * 2005-03-29 2005-10-2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淀粉废水进行深加工的方法
CN101978950A (zh) * 2010-11-16 2011-02-23 王京南 α-亚麻酸酯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06410A (zh) * 2011-01-21 2011-06-29 南昌大学 孕妇油茶籽营养油
CN109288059A (zh) * 2018-09-19 2019-02-01 周华锋 一种含有共轭亚油酸酯及α-亚麻酸酯的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85740A (zh) * 2018-12-21 2019-03-19 甘肃农业大学 亚油酸酯化抗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6858A (zh) * 2005-03-29 2005-10-2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淀粉废水进行深加工的方法
CN101978950A (zh) * 2010-11-16 2011-02-23 王京南 α-亚麻酸酯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06410A (zh) * 2011-01-21 2011-06-29 南昌大学 孕妇油茶籽营养油
CN109288059A (zh) * 2018-09-19 2019-02-01 周华锋 一种含有共轭亚油酸酯及α-亚麻酸酯的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85740A (zh) * 2018-12-21 2019-03-19 甘肃农业大学 亚油酸酯化抗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和明莉: "共轭亚麻酸的改性及其对氧化、体外活性的影响" *
李洁: "石榴酸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9737B (zh) 低分子果胶的酶解制备方法
CN109706208B (zh) 一种水酶解法提取牡丹籽油和牡丹蛋白肽的方法
CN104757564B (zh) 一种利用花生壳制备膳食纤维的方法
CN106632205A (zh) 一种从云南松树皮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CN106810620A (zh) 一种银杏外种皮果胶提取方法
CN102887821B (zh) 一种萃取分离海洋微藻发酵液提取dha的方法
CN104928341A (zh) 一种联合超声波辅助酶解和微生物发酵麸皮制备阿魏酸的工艺
CN110283860B (zh) 超声波辅助复合酶解提取的细基江蓠多糖及其提取方法
CN112655777A (zh) 一种健康复配橄榄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762222A (zh) 甜仁用杏核仁加工的甜杏仁油及其辅料的综合利用
CN106810619A (zh) 一种银杏外种皮果胶和聚戊烯醇提取方法
CN106811303A (zh) 一种银杏外种皮同时提取精油和果胶的方法
JP3967564B2 (ja) レモン発酵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462731B (zh) 一种小分子果胶的制备方法
CN106923350B (zh) 一种用玉米须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
CN109673762A (zh) 低胆固醇的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89799C (zh) 从石榴花中提取黄酮类物质、柔花酸的方法
US20130272974A1 (en) Hydroxytyrosol Product, Method of Making, and Uses Thereof
CN113880942A (zh) 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鸡骨胶原蛋白肽及其应用
CN106387925A (zh) 一种生物法利用海蓬子茎秆制备膳食纤维的方法
CN108822176A (zh) 一种酶法酯化游离脂肪酸提取植物甾醇的工艺
CN117568176B (zh) 一种基于微藻提炼的提取dha的工艺
CN106590924A (zh) 一种葡萄籽油的脱色工艺
CN110724595B (zh) 一种生物多糖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3169690A (ja) リグニン含有物抽出方法およびリグニンを用いた抗酸化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