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6247A - 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6247A
CN112636247A CN202011524565.1A CN202011524565A CN112636247A CN 112636247 A CN112636247 A CN 112636247A CN 202011524565 A CN202011524565 A CN 202011524565A CN 112636247 A CN112636247 A CN 112636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air
bearing
piston
air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245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Kaichuangr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Kaichuangr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Kaichuangr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Kaichuangr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245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62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6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624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2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 F16F15/023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with at least one gas sp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7/0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 F16N7/38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with a separate pump; Central lubricat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7/00Overhead 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 H02G7/14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damping mechanical oscillations of lines, e.g. for reducing production of sou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在电力塔上方滑动单元和压缩单元,所述滑动单元上部固定有电缆座,所述电缆座与压缩单元活动连接,所述压缩单元上设有检测单元,电缆穿过并固定在电缆座上。实现对电缆摆动幅度的检测,了解电缆的受力情况,并及时对超出疲劳强度的电缆进行检修和更换;减少电缆受到的拉应力,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电缆安装、压缩空气和检测单元工作等步骤,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压缩单元不仅能够减少电缆的左右摆动,还能够将电缆晃动的能量转换成空气流动的动能,再通过检测单元达到监测电缆晃动和监测电缆疲劳强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利用高压电力电缆对城市进行大功率电力传输越来越普遍,电力系统中使用110kv、220kv高压电缆进行电力传输成为城市区域间的主流。
架空电缆在电力系统中的大量推广和使用,架空用电力电缆一直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针对架空用电缆常年高风力区域,经常出现架空电缆摆动幅度较大的现象,对于电力的传输和产品的使用寿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架空电缆具有架设方便、投资少、传输电容量大、散热条件好、维护方便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应用到电力系统、工程项目中。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蓬勃发展,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传统的架空电缆结构形态普遍常年运行在高风力区域、电缆摆动幅度很大,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以及使用安全性能,进而影响电能的传输。在此种情况下,常年高风力区域市场急需一种流体型抗风沙摆动架空电缆,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使用要求。但是传统的架空电缆结构形态普遍常年运行在高风力区域,对产品造成较大的拉伸。电缆摆动幅度很大,产品与周围的树木或其它障碍物相接触,降低了绝缘层的使用寿命。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以及使用安全性能,进而影响电能的传输。
公开号为CN10442151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电缆扎带支座,包括扎带旋转座、支撑臂和固定座;固定座底部端面设置有用于与固定物表面黏贴的黏胶,且固定座与固定物表面贴合处设置有用于支撑臂一端插入的插入凹槽;支撑臂伸入于固定座端贴合固定物表面端面设置有黏胶;扎带旋转座表面设置有用于电缆放置理线凹槽,且理线凹槽下端设置有用于扎带穿过并束缚放入理线凹槽内电缆的通孔,即理线凹槽方向与通孔方向垂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通过一次性下压固定装置,平面粘结安装工艺,即可完成整个机构的稳定安装,大大提高和优化了旋转式电缆扎带支座的使用性能,简化安装工艺,创新的结构设计通过合并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并可以提供必要的产品结构上的整合。但是,仍然存在下列问题:
1.现有电缆支座不能够通过利用电缆的摆动,实现对电缆摆动幅度的检测,了解电缆的受力情况,并及时对超出疲劳强度的电缆进行检修和更换;
2.现有电缆支座不能够减少电缆支座对电缆的拉力,电缆的使用寿命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现有电缆支座不能够通过利用电缆的摆动,实现对电缆摆动幅度的检测,了解电缆的受力情况,并及时对超出疲劳强度的电缆进行检修和更换;现有电缆支座不能够减少电缆支座对电缆的拉力,电缆的使用寿命不足等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在电力塔上方滑动单元和压缩单元,所述滑动单元上部固定有电缆座,所述电缆座与压缩单元活动连接,所述压缩单元上设有检测单元,电缆穿过并固定在电缆座上。
在电力输送组网中,本装置安装在电力塔上,电缆通过本装置安装在电力塔上,当电缆左右摆动时,本装置可以通过电缆摆动的能量带动电缆座和滑动单元左右滑动,从而带动压缩单元压缩空气,被压缩的空气带动安装在压缩单元上的检测单元运作,通过监测检测单元的数据达到监测电缆摆动幅度的目的。本发明的装置能够通过利用电缆的摆动,实现对电缆摆动幅度的检测,了解电缆的受力情况,并及时对超出疲劳强度的电缆进行检修和更换;同时,电缆摆动所产生的能量一部分被滑动单元和压缩单元的摩擦所消耗掉,以及被检测单元消耗,所以相对于现有普通的电缆支座,本装置还能够减少电缆支座对电缆的拉力,减少电缆受到的拉应力,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电缆座又包括支座、盖板和活塞,所述支座固定在滑动单元上,所述支座上方开设有衬套卡槽,所述衬套卡槽内部镶嵌有下衬套和上衬套,所述下衬套和上衬套均为半圆形,且所述下衬套和上衬套中间构成的圆形空间为电缆固定孔,电缆固定在所述电缆固定孔内,所述盖板安装于上衬套上方,且所述盖板通过数个紧固螺钉与支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活塞为圆柱且一端固定在支座一侧,所述活塞另一端在压缩单元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安装时,将电缆固定在所述电缆固定孔内,盖上盖板,并通过旋转紧固螺钉将电缆固定;半圆形的所述下衬套和上衬套的内直径应略小于电缆的直径,具体值为:所述电缆的直径=下衬套或上衬套的内直径+0.5mm至1mm,为了防止电缆在所述电缆固定孔内打滑,所述下衬套和上衬套内部还可以设有一层防滑层。
进一步,所述滑动单元又包括滑轮安装板、下固定板、上固定板、数个调节螺栓、数个第一滑轮、数个第二滑轮和滑槽,所述滑槽固定安装在电力塔上,所述滑轮安装板下部在滑槽内,数个所述第一滑轮和数个第二滑轮依次交叉均匀地安装在安装板下部,且数个所述第一滑轮与滑槽的侧壁滚动连接,数个所述第二滑轮与滑槽的低壁滚动连接,所述下固定板固定在滑轮安装板上部,所述上固定板固定在支座下部,下固定板与上固定板之间通过数个所述调节螺栓活动连接。
当电缆左右摆动时,电缆通过电缆座带动所述滑轮安装板在滑槽内部左右往复滑动,数个所述第一滑轮在滑槽的侧壁来回滚动,数个所述第二滑轮在滑槽的低壁来回滚动;设置数个所述第一滑轮的原因是:电力塔两端的电缆的摆动幅度始终不可能保持一致,这就会导致滑轮安装板会对滑槽的侧壁产生摩擦,增加数个所述第一滑轮能够有效降低滑轮安装板对滑槽侧壁产生的摩擦,提高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旋转数个调节螺栓,可以调节电缆座与滑轮安装板的水平角度,使本装置适应电缆的不同走向,增加了本装置的适应性。为防止所述滑轮安装板在滑槽内部左右滑动时从滑槽两端脱轨,以及为防止所述滑轮安装板在滑槽内部左右滑动时与滑槽两端撞击;可以在滑槽两端设置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可以为弹簧。
进一步,所述压缩单元又包括气缸、润滑系统、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活塞从所述气缸一端伸入,且活塞与所述气缸内壁配合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气缸另一端开有排气孔,所述第二气道通过所述第一气道贯通连接在排气孔处,所述气缸内径大于第一气道内径大于第二气道内径,检测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气道上,所述气缸的侧壁上开有油孔,所述润滑系统通过油孔与气缸贯通连接,所述活塞顶部与气缸内部的空间为压缩空间。
活塞随支座及滑动单元一起左右摆动,所述活塞在气缸内来回运动,对压缩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压缩,压缩的空气从压缩空间经过第一气道从第二气道排出,压缩的空气在经过第二气道时带动检测单元工作;所述气缸内径大于第一气道内径大于第二气道内径,这样的设计能够逐渐减小空气的流动横截面积,同样体积的空气,横截面积减小,流速增加,这样能够有足够大的力带动检测单元工作,第一气道起到流速增大的过渡作用;所述气缸内径与第二气道内径只比应在3至8。
进一步,所述检测单元又包括流量板、转动轴、第一轴承、连接杆、伸缩杆、压力传感器、检测安装板,所述转动轴与第二气道的轴线垂直,所述流量板一侧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上;
所述第二气道同一横截面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轴承通孔,两个所述第一轴承通孔内各安装有一个第一轴承,所述转动轴两端各穿过一个第一轴承通孔并与一个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轴承通孔靠近第二气道内壁一侧均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为环形密封圈,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外圈与第一轴承通孔贴合,所述第一密封圈内圈与转动轴贴合;
所述连接杆与转动轴的夹角为90度,且所述连接杆一端与转动轴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与连接杆在同一平面,且所述伸缩杆一端与连接杆另一端铰接,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在压力传感器内部并与压力传感器滑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固定座安装在检测安装板上,所述检测安装板固定在电力塔上。
第二气道内流动的空气冲击到所述流量板,所述流量板以转动轴为轴线翻转,同时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通过连接杆拉动伸缩杆,使伸缩杆在压力传感器内部滑动,所述伸缩杆在压力传感器内部不同位置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数据不同,根据压力传感器显示的数据可以得到电缆摇晃幅度的数据,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能够防止第二气道内的空气从第一轴承通孔泄漏,提高本装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还包括能量收集单元,所述能量收集单元安装在第二气道上,所述能量收集单元又包括螺旋桨、蜗杆、传动齿轮、传动轴和L型安装板,所述蜗杆与第二气道的轴线平行,且所述蜗杆在第二气道的中心,所述螺旋桨固定安装在蜗杆的一端,所述蜗杆两端各通过一个蜗杆固定座安装在L型安装板上,所述L型安装板固定在第二气道内壁上,所述传动轴穿过L型安装板并与L型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安装在传动轴一端,且所述传动齿轮与蜗杆相互啮合;
所述第二气道上开设有第二轴承通孔,所述第二轴承通孔内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传动轴另一端穿过第二轴承通孔并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通孔靠近第二气道一侧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为环形密封圈,且所述第二密封圈外圈与第二轴承通孔贴合,所述第二密封圈内圈与传动轴贴合;
电力塔上还设有发电机和蓄电池,所述发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所述传动轴另一端与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
空气流动产生的动力,带动所述螺旋桨旋转,所述螺旋桨带动蜗杆旋转,由于所述蜗杆与压力管的轴向平行,所以通过传动齿轮与蜗杆齿动连接改变动力传递方向,所述蜗杆通过传动齿轮带动传动轴旋转,所述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发电机,使发动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再通过电线将电能输送到所述蓄电池中进行储存,实现能量的收集。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二密封圈能够防止第二气道内的空气从第二轴承通孔泄漏,提高本装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同时对电缆摇晃产生的能量实现回收利用。
进一步,所述润滑系统又包括油泵、油管和油箱,所述油箱内部装有润滑油且安装在电力塔上,所述油箱通过油孔与气缸贯通连接,所述油泵设于油管上,所述油箱上还设有油箱盖,所述油箱盖与油箱可拆卸连接。
所述活塞在气缸内来回运动时,所述活塞与气缸侧壁之间必然会产生摩擦,所述油箱内部装有润滑油,所述油泵为自动定时泵油的油泵,油箱内部的润滑油通过油泵进入到气缸内,并对其进行润滑。润滑油不仅能够减少摩擦,还能够提高气密性,带走摩擦时产生的热量,提高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压缩效果。
进一步,所述活塞外侧壁上开设有油环凹槽,所述油环凹槽中安装有油环,所述活塞外侧壁上还设有气环凹槽,所述气环凹槽在油环凹槽与活塞自由端中间,所述气环凹槽中安装有气环。
增加所述气环能够提高气密性,提高压缩空气的效果,增加所述油环同样也能够起到一定提高气密性的作用,但最重要的是对润滑油进行涂抹,使其均匀分布在活塞和气缸上,同时减少润滑油的流失,节约成本。
进一步,所述电缆座内部设有减重孔。增加所述减重孔能够降低电缆座的质量,从而降低电缆座来回运动时的惯性,提高结构强度。
如上述的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电缆安装,将电缆固定在所述电缆固定孔内,盖上盖板,并通过旋转紧固螺钉将电缆固定,通过旋转数个调节螺栓,调节电缆座与滑轮安装板的水平角度,使本装置适应电缆的不同走向;
S2,压缩空气,当电缆左右摆动时,电缆通过电缆座带动所述滑轮安装板在滑槽内部左右往复滑动,数个所述第一滑轮在滑槽的侧壁来回滚动,数个所述第二滑轮在滑槽的低壁来回滚动;
活塞随支座及滑动单元一起左右摆动,所述活塞在气缸内来回运动,对压缩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压缩,压缩的空气从压缩空间经过第一气道从第二气道排出,压缩的空气在经过第二气道时带动检测单元工作;
S3,检测单元工作,第二气道内流动的空气冲击到所述流量板,所述流量板以转动轴为轴线翻转,同时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通过连接杆拉动伸缩杆,使伸缩杆在压力传感器内部滑动,所述伸缩杆在压力传感器内部不同位置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数据不同,根据压力传感器显示的数据可以得到电缆摇晃幅度的数据;
S4,能量再收集,空气流动产生的动力,带动所述螺旋桨旋转,所述螺旋桨带动蜗杆旋转,由于所述蜗杆与压力管的轴向平行,所以通过传动齿轮与蜗杆齿动连接改变动力传递方向,所述蜗杆通过传动齿轮带动传动轴旋转,所述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发电机,使发动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再通过电线将电能输送到所述蓄电池中进行储存,实现能量的收集。
本发明的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懂;通过电缆座对电缆实现固定,通过滑动单元将电缆的摆动转换为往复滑动,通过压缩单元不仅能够减少电缆的左右摆动,还能够将电缆晃动的能量转换成空气流动的动能,再通过检测单元达到监测电缆晃动和监测电缆疲劳强度的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装置能够通过利用电缆的摆动,实现对电缆摆动幅度的检测,了解电缆的受力情况,并及时对超出疲劳强度的电缆进行检修和更换;同时,电缆摆动所产生的能量一部分被滑动单元和压缩单元的摩擦所消耗掉,以及被检测单元消耗,所以相对于现有普通的电缆支座,本装置还能够减少电缆支座对电缆的拉力,减少电缆受到的拉应力,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懂;通过电缆座对电缆实现固定,通过滑动单元将电缆的摆动转换为往复滑动,通过压缩单元不仅能够减少电缆的左右摆动,还能够将电缆晃动的能量转换成空气流动的动能,再通过检测单元达到监测电缆晃动和监测电缆疲劳强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实施例的俯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实施例中电缆座和滑动单元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除去滑槽);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实施例中电缆座和滑动单元的侧视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中C-C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实施例中检测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B-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实施例中能量收集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电缆1、电缆座2、支座21、减重孔211、衬套卡槽212、下衬套213、盖板22、上衬套221、紧固螺钉222、电缆固定孔23、活塞24、气环凹槽241、气环242、油环凹槽243、油环244;
滑动单元3、滑轮安装板31、下固定板32、上固定板33、调节螺栓34、第一滑轮35、第二滑轮36、滑槽37;
压缩单元4、气缸41、润滑系统42、油泵421、油管422、油箱423、油箱盖424、第一气道43、第二气道44;
检测单元5、流量板51、转动轴52、第一轴承53、第一密封圈54、连接杆55、伸缩杆56、压力传感器57、压力传感器固定座58、检测安装板59;
能量收集单元6、螺旋桨61、蜗杆62、蜗杆固定座63、传动齿轮64、传动轴65、L型安装板66、发电机7、蓄电池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8所示,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在电力塔上方滑动单元3和压缩单元4,滑动单元3上部固定有电缆座2,电缆座2与压缩单元4活动连接,压缩单元4上设有检测单元5,电缆1穿过并固定在电缆座2上。
在电力输送组网中,本装置安装在电力塔上,电缆1通过本装置安装在电力塔上,当电缆1左右摆动时,本装置可以通过电缆1摆动的能量带动电缆座2和滑动单元3左右滑动,从而带动压缩单元4压缩空气,被压缩的空气带动安装在压缩单元4上的检测单元5运作,通过监测检测单元5的数据达到监测电缆1摆动幅度的目的。本发明的装置能够通过利用电缆1的摆动,实现对电缆1摆动幅度的检测,了解电缆1的受力情况,并及时对超出疲劳强度的电缆1进行检修和更换;同时,电缆1摆动所产生的能量一部分被滑动单元3和压缩单元4的摩擦所消耗掉,以及被检测单元5消耗,所以相对于现有普通的电缆支座,本装置还能够减少电缆支座对电缆1的拉力,减少电缆1受到的拉应力,提高电缆1的使用寿命。
电缆座2又包括支座21、盖板22和活塞24,支座21固定在滑动单元3上,支座21上方开设有衬套卡槽212,衬套卡槽212内部镶嵌有下衬套213和上衬套221,下衬套213和上衬套221均为半圆形,且下衬套213和上衬套221中间构成的圆形空间为电缆固定孔23,电缆1固定在电缆固定孔23内,盖板22安装于上衬套221上方,且盖板22通过数个紧固螺钉222与支座21可拆卸连接,活塞24为圆柱且一端固定在支座21一侧,活塞24另一端在压缩单元4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安装时,将电缆1固定在电缆固定孔23内,盖上盖板22,并通过旋转紧固螺钉222将电缆1固定;半圆形的下衬套213和上衬套221的内直径应略小于电缆1的直径,具体值为:电缆1的直径=下衬套213或上衬套221的内直径+0.5mm至1mm,为了防止电缆1在电缆固定孔23内打滑,下衬套213和上衬套221内部还可以设有一层防滑层。
滑动单元3又包括滑轮安装板31、下固定板32、上固定板33、数个调节螺栓34、数个第一滑轮35、数个第二滑轮36和滑槽37,滑槽37固定安装在电力塔上,滑轮安装板31下部在滑槽37内,数个第一滑轮35和数个第二滑轮36依次交叉均匀地安装在安装板31下部,且数个第一滑轮35与滑槽37的侧壁滚动连接,数个第二滑轮36与滑槽37的低壁滚动连接,下固定板32固定在滑轮安装板31上部,上固定板33固定在支座21下部,下固定板32与上固定板33之间通过数个调节螺栓34活动连接。
当电缆1左右摆动时,电缆1通过电缆座2带动滑轮安装板31在滑槽37内部左右往复滑动,数个第一滑轮35在滑槽37的侧壁来回滚动,数个第二滑轮36在滑槽37的低壁来回滚动;设置数个第一滑轮35的原因是:电力塔两端的电缆1的摆动幅度始终不可能保持一致,这就会导致滑轮安装板31会对滑槽37的侧壁产生摩擦,增加数个第一滑轮35能够有效降低滑轮安装板31对滑槽37侧壁产生的摩擦,提高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旋转数个调节螺栓34,可以调节电缆座2与滑轮安装板31的水平角度,使本装置适应电缆1的不同走向,增加了本装置的适应性。为防止滑轮安装板31在滑槽37内部左右滑动时从滑槽37两端脱轨,以及为防止滑轮安装板31在滑槽37内部左右滑动时与滑槽37两端撞击;可以在滑槽37两端设置缓冲单元,缓冲单元可以为弹簧。
压缩单元4又包括气缸41、润滑系统42、第一气道43和第二气道44,活塞24从气缸41一端伸入,且活塞24与气缸41内壁配合并与其滑动连接,气缸41另一端开有排气孔,第二气道44通过第一气道43贯通连接在排气孔处,气缸41内径大于第一气道43内径大于第二气道44内径,检测单元5安装在第二气道44上,气缸41的侧壁上开有油孔,润滑系统42通过油孔与气缸41贯通连接,活塞24顶部与气缸41内部的空间为压缩空间。
活塞24随支座21及滑动单元3一起左右摆动,活塞24在气缸41内来回运动,对压缩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压缩,压缩的空气从压缩空间经过第一气道43从第二气道44排出,压缩的空气在经过第二气道44时带动检测单元5工作;气缸41内径大于第一气道43内径大于第二气道44内径,这样的设计能够逐渐减小空气的流动横截面积,同样体积的空气,横截面积减小,流速增加,这样能够有足够大的力带动检测单元5工作,第一气道43起到流速增大的过渡作用;气缸41内径与第二气道44内径只比应在3至8。
检测单元5又包括流量板51、转动轴52、第一轴承、连接杆55、伸缩杆56、压力传感器57、检测安装板59,转动轴52与第二气道44的轴线垂直,流量板51一侧固定安装在转动轴52上;
第二气道44同一横截面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轴承通孔,两个第一轴承通孔内各安装有一个第一轴承,转动轴52两端各穿过一个第一轴承通孔并与一个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轴承通孔靠近第二气道44内壁一侧均安装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为环形密封圈,且第一密封圈外圈与第一轴承通孔贴合,第一密封圈内圈与转动轴52贴合;
连接杆55与转动轴52的夹角为90度,且连接杆55一端与转动轴52其中一端固定连接,伸缩杆56与连接杆55在同一平面,且伸缩杆56一端与连接杆55另一端铰接,伸缩杆56另一端在压力传感器57内部并与压力传感器57滑动连接,压力传感器57通过压力传感器固定座58安装在检测安装板59上,检测安装板59固定在电力塔上。
第二气道44内流动的空气冲击到流量板51,流量板51以转动轴52为轴线翻转,同时带动转动轴52转动,转动轴52通过连接杆55拉动伸缩杆56,使伸缩杆56在压力传感器57内部滑动,伸缩杆56在压力传感器57内部不同位置处,压力传感器57显示的数据不同,根据压力传感器57显示的数据可以得到电缆1摇晃幅度的数据,在此过程中,第一密封圈能够防止第二气道44内的空气从第一轴承通孔泄漏,提高本装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还包括能量收集单元6,能量收集单元6安装在第二气道44上,能量收集单元6又包括螺旋桨61、蜗杆62、传动齿轮64、传动轴65和L型安装板66,蜗杆62与第二气道44的轴线平行,且蜗杆62在第二气道44的中心,螺旋桨61固定安装在蜗杆62的一端,蜗杆62两端各通过一个蜗杆固定座63安装在L型安装板66上,L型安装板66固定在第二气道44内壁上,传动轴65穿过L型安装板66并与L型安装板66转动连接,传动齿轮64安装在传动轴65一端,且传动齿轮64与蜗杆62相互啮合;
第二气道44上开设有第二轴承通孔,第二轴承通孔内安装有第二轴承,传动轴65另一端穿过第二轴承通孔并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二轴承通孔靠近第二气道44一侧安装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为环形密封圈,且第二密封圈外圈与第二轴承通孔45贴合,第二密封圈内圈与传动轴65贴合;
电力塔上还设有发电机7和蓄电池8,发电机7通过导线与蓄电池8连接,传动轴65另一端与发电机7的输入端连接。
空气流动产生的动力,带动螺旋桨61旋转,螺旋桨61带动蜗杆62旋转,由于蜗杆62与压力管4的轴向平行,所以通过传动齿轮64与蜗杆62齿动连接改变动力传递方向,蜗杆62通过传动齿轮64带动传动轴65旋转,传动轴65将动力传递到发电机7,使发动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再通过电线将电能输送到蓄电池8中进行储存,实现能量的收集。在此过程中,第二密封圈能够防止第二气道44内的空气从第二轴承通孔泄漏,提高本装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同时对电缆1摇晃产生的能量实现回收利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8所示,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在电力塔上方滑动单元3和压缩单元4,滑动单元3上部固定有电缆座2,电缆座2与压缩单元4活动连接,压缩单元4上设有检测单元5,电缆1穿过并固定在电缆座2上。
在电力输送组网中,本装置安装在电力塔上,电缆1通过本装置安装在电力塔上,当电缆1左右摆动时,本装置可以通过电缆1摆动的能量带动电缆座2和滑动单元3左右滑动,从而带动压缩单元4压缩空气,被压缩的空气带动安装在压缩单元4上的检测单元5运作,通过监测检测单元5的数据达到监测电缆1摆动幅度的目的。本发明的装置能够通过利用电缆1的摆动,实现对电缆1摆动幅度的检测,了解电缆1的受力情况,并及时对超出疲劳强度的电缆1进行检修和更换;同时,电缆1摆动所产生的能量一部分被滑动单元3和压缩单元4的摩擦所消耗掉,以及被检测单元5消耗,所以相对于现有普通的电缆支座,本装置还能够减少电缆支座对电缆1的拉力,减少电缆1受到的拉应力,提高电缆1的使用寿命。
电缆座2又包括支座21、盖板22和活塞24,支座21固定在滑动单元3上,支座21上方开设有衬套卡槽212,衬套卡槽212内部镶嵌有下衬套213和上衬套221,下衬套213和上衬套221均为半圆形,且下衬套213和上衬套221中间构成的圆形空间为电缆固定孔23,电缆1固定在电缆固定孔23内,盖板22安装于上衬套221上方,且盖板22通过数个紧固螺钉222与支座21可拆卸连接,活塞24为圆柱且一端固定在支座21一侧,活塞24另一端在压缩单元4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安装时,将电缆1固定在电缆固定孔23内,盖上盖板22,并通过旋转紧固螺钉222将电缆1固定;半圆形的下衬套213和上衬套221的内直径应略小于电缆1的直径,具体值为:电缆1的直径=下衬套213或上衬套221的内直径+0.5mm至1mm,为了防止电缆1在电缆固定孔23内打滑,下衬套213和上衬套221内部还可以设有一层防滑层。
滑动单元3又包括滑轮安装板31、下固定板32、上固定板33、数个调节螺栓34、数个第一滑轮35、数个第二滑轮36和滑槽37,滑槽37固定安装在电力塔上,滑轮安装板31下部在滑槽37内,数个第一滑轮35和数个第二滑轮36依次交叉均匀地安装在安装板31下部,且数个第一滑轮35与滑槽37的侧壁滚动连接,数个第二滑轮36与滑槽37的低壁滚动连接,下固定板32固定在滑轮安装板31上部,上固定板33固定在支座21下部,下固定板32与上固定板33之间通过数个调节螺栓34活动连接。
当电缆1左右摆动时,电缆1通过电缆座2带动滑轮安装板31在滑槽37内部左右往复滑动,数个第一滑轮35在滑槽37的侧壁来回滚动,数个第二滑轮36在滑槽37的低壁来回滚动;设置数个第一滑轮35的原因是:电力塔两端的电缆1的摆动幅度始终不可能保持一致,这就会导致滑轮安装板31会对滑槽37的侧壁产生摩擦,增加数个第一滑轮35能够有效降低滑轮安装板31对滑槽37侧壁产生的摩擦,提高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旋转数个调节螺栓34,可以调节电缆座2与滑轮安装板31的水平角度,使本装置适应电缆1的不同走向,增加了本装置的适应性。为防止滑轮安装板31在滑槽37内部左右滑动时从滑槽37两端脱轨,以及为防止滑轮安装板31在滑槽37内部左右滑动时与滑槽37两端撞击;可以在滑槽37两端设置缓冲单元,缓冲单元可以为弹簧。
压缩单元4又包括气缸41、润滑系统42、第一气道43和第二气道44,活塞24从气缸41一端伸入,且活塞24与气缸41内壁配合并与其滑动连接,气缸41另一端开有排气孔,第二气道44通过第一气道43贯通连接在排气孔处,气缸41内径大于第一气道43内径大于第二气道44内径,检测单元5安装在第二气道44上,气缸41的侧壁上开有油孔,润滑系统42通过油孔与气缸41贯通连接,活塞24顶部与气缸41内部的空间为压缩空间。
活塞24随支座21及滑动单元3一起左右摆动,活塞24在气缸41内来回运动,对压缩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压缩,压缩的空气从压缩空间经过第一气道43从第二气道44排出,压缩的空气在经过第二气道44时带动检测单元5工作;气缸41内径大于第一气道43内径大于第二气道44内径,这样的设计能够逐渐减小空气的流动横截面积,同样体积的空气,横截面积减小,流速增加,这样能够有足够大的力带动检测单元5工作,第一气道43起到流速增大的过渡作用;气缸41内径与第二气道44内径只比应在3至8。
检测单元5又包括流量板51、转动轴52、第一轴承、连接杆55、伸缩杆56、压力传感器57、检测安装板59,转动轴52与第二气道44的轴线垂直,流量板51一侧固定安装在转动轴52上;
第二气道44同一横截面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轴承通孔,两个第一轴承通孔内各安装有一个第一轴承,转动轴52两端各穿过一个第一轴承通孔并与一个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轴承通孔靠近第二气道44内壁一侧均安装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为环形密封圈,且第一密封圈外圈与第一轴承通孔贴合,第一密封圈内圈与转动轴52贴合;
连接杆55与转动轴52的夹角为90度,且连接杆55一端与转动轴52其中一端固定连接,伸缩杆56与连接杆55在同一平面,且伸缩杆56一端与连接杆55另一端铰接,伸缩杆56另一端在压力传感器57内部并与压力传感器57滑动连接,压力传感器57通过压力传感器固定座58安装在检测安装板59上,检测安装板59固定在电力塔上。
第二气道44内流动的空气冲击到流量板51,流量板51以转动轴52为轴线翻转,同时带动转动轴52转动,转动轴52通过连接杆55拉动伸缩杆56,使伸缩杆56在压力传感器57内部滑动,伸缩杆56在压力传感器57内部不同位置处,压力传感器57显示的数据不同,根据压力传感器57显示的数据可以得到电缆1摇晃幅度的数据,在此过程中,第一密封圈能够防止第二气道44内的空气从第一轴承通孔泄漏,提高本装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还包括能量收集单元6,能量收集单元6安装在第二气道44上,能量收集单元6又包括螺旋桨61、蜗杆62、传动齿轮64、传动轴65和L型安装板66,蜗杆62与第二气道44的轴线平行,且蜗杆62在第二气道44的中心,螺旋桨61固定安装在蜗杆62的一端,蜗杆62两端各通过一个蜗杆固定座63安装在L型安装板66上,L型安装板66固定在第二气道44内壁上,传动轴65穿过L型安装板66并与L型安装板66转动连接,传动齿轮64安装在传动轴65一端,且传动齿轮64与蜗杆62相互啮合;
第二气道44上开设有第二轴承通孔,第二轴承通孔内安装有第二轴承,传动轴65另一端穿过第二轴承通孔并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二轴承通孔靠近第二气道44一侧安装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为环形密封圈,且第二密封圈外圈与第二轴承通孔45贴合,第二密封圈内圈与传动轴65贴合;
电力塔上还设有发电机7和蓄电池8,发电机7通过导线与蓄电池8连接,传动轴65另一端与发电机7的输入端连接。
空气流动产生的动力,带动螺旋桨61旋转,螺旋桨61带动蜗杆62旋转,由于蜗杆62与压力管4的轴向平行,所以通过传动齿轮64与蜗杆62齿动连接改变动力传递方向,蜗杆62通过传动齿轮64带动传动轴65旋转,传动轴65将动力传递到发电机7,使发动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再通过电线将电能输送到蓄电池8中进行储存,实现能量的收集。在此过程中,第二密封圈能够防止第二气道44内的空气从第二轴承通孔泄漏,提高本装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同时对电缆1摇晃产生的能量实现回收利用。
润滑系统42又包括油泵421、油管422和油箱423,油箱423内部装有润滑油且安装在电力塔上,油箱423通过油孔与气缸41贯通连接,油泵421设于油管422上,油箱423上还设有油箱盖424,油箱盖424与油箱423可拆卸连接。
活塞24在气缸41内来回运动时,活塞24与气缸41侧壁之间必然会产生摩擦,油箱423内部装有润滑油,油泵421为自动定时泵油的油泵,油箱423内部的润滑油通过油泵421进入到气缸41内,并对其进行润滑。润滑油不仅能够减少摩擦,还能够提高气密性,带走摩擦时产生的热量,提高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压缩效果。
活塞24外侧壁上开设有油环凹槽243,油环凹槽243中安装有油环244,活塞24外侧壁上还设有气环凹槽241,气环凹槽241在油环凹槽243与活塞24自由端中间,气环凹槽241中安装有气环242。
增加气环242能够提高气密性,提高压缩空气的效果,增加油环244同样也能够起到一定提高气密性的作用,但最重要的是对润滑油进行涂抹,使其均匀分布在活塞24和气缸41上,同时减少润滑油的流失,节约成本。
电缆座2内部设有减重孔211。增加减重孔211能够降低电缆座2的质量,从而降低电缆座2来回运动时的惯性,提高结构强度。
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
实施例二中的装置降低了电缆座2的质量,从而降低电缆座2来回运动时的惯性,提高结构强度;提高压缩空气的效果,对润滑油进行涂抹,使其均匀分布在活塞24和气缸41上,同时减少润滑油的流失,节约成本;润滑油不仅能够减少摩擦,还能够提高气密性,带走摩擦时产生的热量,提高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压缩效果。
如上述的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电缆1安装,将电缆1固定在电缆固定孔23内,盖上盖板22,并通过旋转紧固螺钉222将电缆1固定,通过旋转数个调节螺栓34,调节电缆座2与滑轮安装板31的水平角度,使本装置适应电缆1的不同走向;
S2,压缩空气,当电缆1左右摆动时,电缆1通过电缆座2带动滑轮安装板31在滑槽37内部左右往复滑动,数个第一滑轮35在滑槽37的侧壁来回滚动,数个第二滑轮36在滑槽37的低壁来回滚动;
活塞24随支座21及滑动单元3一起左右摆动,活塞24在气缸41内来回运动,对压缩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压缩,压缩的空气从压缩空间经过第一气道43从第二气道44排出,压缩的空气在经过第二气道44时带动检测单元5工作;
S3,检测单元5工作,第二气道44内流动的空气冲击到流量板51,流量板51以转动轴52为轴线翻转,同时带动转动轴52转动,转动轴52通过连接杆55拉动伸缩杆56,使伸缩杆56在压力传感器57内部滑动,伸缩杆56在压力传感器57内部不同位置处,压力传感器57显示的数据不同,根据压力传感器57显示的数据可以得到电缆1摇晃幅度的数据;
S4,能量再收集,空气流动产生的动力,带动螺旋桨61旋转,螺旋桨61带动蜗杆62旋转,由于蜗杆62与压力管4的轴向平行,所以通过传动齿轮64与蜗杆62齿动连接改变动力传递方向,蜗杆62通过传动齿轮64带动传动轴65旋转,传动轴65将动力传递到发电机7,使发动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再通过电线将电能输送到蓄电池8中进行储存,实现能量的收集。
本发明的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懂;通过电缆座2对电缆1实现固定,通过滑动单元3将电缆1的摆动转换为往复滑动,通过压缩单元4不仅能够减少电缆1的左右摆动,还能够将电缆1晃动的能量转换成空气流动的动能,再通过检测单元5达到监测电缆1晃动和监测电缆1疲劳强度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10)

1.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电力塔上方滑动单元(3)和压缩单元(4),所述滑动单元(3)上部固定有电缆座(2),所述电缆座(2)与压缩单元(4)活动连接,所述压缩单元(4)上设有检测单元(5),电缆(1)穿过并固定在电缆座(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座(2)又包括支座(21)、盖板(22)和活塞(24),所述支座(21)固定在滑动单元(3)上,所述支座(21)上方开设有衬套卡槽(212),所述衬套卡槽(212)内部镶嵌有下衬套(213)和上衬套(221),所述下衬套(213)和上衬套(221)均为半圆形,且所述下衬套(213)和上衬套(221)中间构成的圆形空间为电缆固定孔(23),电缆(1)固定在所述电缆固定孔(23)内,所述盖板(22)安装于上衬套(221)上方,且所述盖板(22)通过数个紧固螺钉(222)与支座(21)可拆卸连接,所述活塞(24)为圆柱且一端固定在支座(21)一侧,所述活塞(24)另一端在压缩单元(4)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单元(3)又包括滑轮安装板(31)、下固定板(32)、上固定板(33)、数个调节螺栓(34)、数个第一滑轮(35)、数个第二滑轮(36)和滑槽(37),所述滑槽(37)固定安装在电力塔上,所述滑轮安装板(31)下部在滑槽(37)内,数个所述第一滑轮(35)和数个第二滑轮(36)依次交叉均匀地安装在安装板(31)下部,且数个所述第一滑轮(35)与滑槽(37)的侧壁滚动连接,数个所述第二滑轮(36)与滑槽(37)的低壁滚动连接,所述下固定板(32)固定在滑轮安装板(31)上部,所述上固定板(33)固定在支座(21)下部,下固定板(32)与上固定板(33)之间通过数个所述调节螺栓(34)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单元(4)又包括气缸(41)、润滑系统(42)、第一气道(43)和第二气道(44),活塞(24)从所述气缸(41)一端伸入,且活塞(24)与所述气缸(41)内壁配合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气缸(41)另一端开有排气孔,所述第二气道(44)通过所述第一气道(43)贯通连接在排气孔处,所述气缸(41)内径大于第一气道(43)内径大于第二气道(44)内径,检测单元(5)安装在所述第二气道(44)上,所述气缸(41)的侧壁上开有油孔,所述润滑系统(42)通过油孔与气缸(41)贯通连接,所述活塞(24)顶部与气缸(41)内部的空间为压缩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5)又包括流量板(51)、转动轴(52)、第一轴承、连接杆(55)、伸缩杆(56)、压力传感器(57)、检测安装板(59),所述转动轴(52)与第二气道(44)的轴线垂直,所述流量板(51)一侧固定安装在转动轴(52)上;
所述第二气道(44)同一横截面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轴承通孔,两个所述第一轴承通孔内各安装有一个第一轴承,所述转动轴(52)两端各穿过一个第一轴承通孔并与一个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轴承通孔靠近第二气道(44)内壁一侧均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为环形密封圈,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外圈与第一轴承通孔贴合,所述第一密封圈内圈与转动轴(52)贴合;
所述连接杆(55)与转动轴(52)的夹角为90度,且所述连接杆(55)一端与转动轴(52)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56)与连接杆(55)在同一平面,且所述伸缩杆(56)一端与连接杆(55)另一端铰接,所述伸缩杆(56)另一端在压力传感器(57)内部并与压力传感器(57)滑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57)通过压力传感器固定座(58)安装在检测安装板(59)上,所述检测安装板(59)固定在电力塔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量收集单元(6),所述能量收集单元(6)安装在第二气道(44)上,所述能量收集单元(6)又包括螺旋桨(61)、蜗杆(62)、传动齿轮(64)、传动轴(65)和L型安装板(66),所述蜗杆(62)与第二气道(44)的轴线平行,且所述蜗杆(62)在第二气道(44)的中心,所述螺旋桨(61)固定安装在蜗杆(62)的一端,所述蜗杆(62)两端各通过一个蜗杆固定座(63)安装在L型安装板(66)上,所述L型安装板(66)固定在第二气道(44)内壁上,所述传动轴(65)穿过L型安装板(66)并与L型安装板(66)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64)安装在传动轴(65)一端,且所述传动齿轮(64)与蜗杆(62)相互啮合;
所述第二气道(44)上开设有第二轴承通孔,所述第二轴承通孔内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传动轴(65)另一端穿过第二轴承通孔并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通孔靠近第二气道(44)一侧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为环形密封圈,且所述第二密封圈外圈与第二轴承通孔(45)贴合,所述第二密封圈内圈与传动轴(65)贴合;
电力塔上还设有发电机(7)和蓄电池(8),所述发电机(7)通过导线与蓄电池(8)连接,所述传动轴(65)另一端与发电机(7)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系统(42)又包括油泵(421)、油管(422)和油箱(423),所述油箱(423)内部装有润滑油且安装在电力塔上,所述油箱(423)通过油孔与气缸(41)贯通连接,所述油泵(421)设于油管(422)上,所述油箱(423)上还设有油箱盖(424),所述油箱盖(424)与油箱(423)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4)外侧壁上开设有油环凹槽(243),所述油环凹槽(243)中安装有油环(244),所述活塞(24)外侧壁上还设有气环凹槽(241),所述气环凹槽(241)在油环凹槽(243)与活塞(24)自由端中间,所述气环凹槽(241)中安装有气环(2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座(2)内部设有减重孔(21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电缆(1)安装,将电缆(1)固定在所述电缆固定孔(23)内,盖上盖板(22),并通过旋转紧固螺钉(222)将电缆(1)固定,通过旋转数个调节螺栓(34),调节电缆座(2)与滑轮安装板(31)的水平角度,使本装置适应电缆(1)的不同走向;
S2,压缩空气,当电缆(1)左右摆动时,电缆(1)通过电缆座(2)带动所述滑轮安装板(31)在滑槽(37)内部左右往复滑动,数个所述第一滑轮(35)在滑槽(37)的侧壁来回滚动,数个所述第二滑轮(36)在滑槽(37)的低壁来回滚动;
活塞(24)随支座(21)及滑动单元(3)一起左右摆动,所述活塞(24)在气缸(41)内来回运动,对压缩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压缩,压缩的空气从压缩空间经过第一气道(43)从第二气道(44)排出,压缩的空气在经过第二气道(44)时带动检测单元(5)工作;
S3,检测单元(5)工作,第二气道(44)内流动的空气冲击到所述流量板(51),所述流量板(51)以转动轴(52)为轴线翻转,同时带动所述转动轴(52)转动,所述转动轴(52)通过连接杆(55)拉动伸缩杆(56),使伸缩杆(56)在压力传感器(57)内部滑动,所述伸缩杆(56)在压力传感器(57)内部不同位置处,压力传感器(57)显示的数据不同,根据压力传感器(57)显示的数据可以得到电缆(1)摇晃幅度的数据;
S4,能量再收集,空气流动产生的动力,带动所述螺旋桨(61)旋转,所述螺旋桨(61)带动蜗杆(62)旋转,由于所述蜗杆(62)与压力管(4)的轴向平行,所以通过传动齿轮(64)与蜗杆(62)齿动连接改变动力传递方向,所述蜗杆(62)通过传动齿轮(64)带动传动轴(65)旋转,所述传动轴(65)将动力传递到发电机(7),使发动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再通过电线将电能输送到所述蓄电池(8)中进行储存,实现能量的收集。
CN202011524565.1A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126362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4565.1A CN112636247A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4565.1A CN112636247A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6247A true CN112636247A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20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4565.1A Withdrawn CN112636247A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624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3927A (zh) * 2021-06-18 2021-10-08 安徽龙联智能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架空电缆风摆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317958A (zh) * 2023-11-29 2023-12-29 中科东方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安全型室外电缆热伸缩防护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8459A (ja) * 2007-03-13 2008-09-25 Asahi Electric Works Ltd 防振装置のリサイクル方法
CN101614180A (zh) * 2009-07-24 2009-12-30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复合式利用海洋波浪能发电的装置
CN104009432A (zh) * 2014-05-13 2014-08-27 镇江西门子母线有限公司 一种风能导电轨安装支架
DE202014102490U1 (de) * 2014-05-27 2015-09-11 Conductix-Wampfler Gmbh Schleifleitung, Stromabnehmer und Schleifleitungssystem
CN207819345U (zh) * 2017-11-29 2018-09-04 刘小婷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电缆固定架
CN109038439A (zh) * 2018-07-23 2018-12-18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导线风振监测及抑制系统
CN109066555A (zh) * 2018-07-23 2018-12-2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导线风振抑振控制系统
CN109638751A (zh) * 2018-11-28 2019-04-16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输电线路导线不平衡张力的自动调节装置
CN211296116U (zh) * 2019-10-30 2020-08-18 北京盈迪曼德科技有限公司 监测设备安装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8459A (ja) * 2007-03-13 2008-09-25 Asahi Electric Works Ltd 防振装置のリサイクル方法
CN101614180A (zh) * 2009-07-24 2009-12-30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复合式利用海洋波浪能发电的装置
CN104009432A (zh) * 2014-05-13 2014-08-27 镇江西门子母线有限公司 一种风能导电轨安装支架
DE202014102490U1 (de) * 2014-05-27 2015-09-11 Conductix-Wampfler Gmbh Schleifleitung, Stromabnehmer und Schleifleitungssystem
CN207819345U (zh) * 2017-11-29 2018-09-04 刘小婷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电缆固定架
CN109038439A (zh) * 2018-07-23 2018-12-18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导线风振监测及抑制系统
CN109066555A (zh) * 2018-07-23 2018-12-2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导线风振抑振控制系统
CN109638751A (zh) * 2018-11-28 2019-04-16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输电线路导线不平衡张力的自动调节装置
CN211296116U (zh) * 2019-10-30 2020-08-18 北京盈迪曼德科技有限公司 监测设备安装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3927A (zh) * 2021-06-18 2021-10-08 安徽龙联智能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架空电缆风摆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317958A (zh) * 2023-11-29 2023-12-29 中科东方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安全型室外电缆热伸缩防护装置
CN117317958B (zh) * 2023-11-29 2024-01-30 中科东方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安全型室外电缆热伸缩防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36247A (zh) 一种电网用的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91739A (zh) 一种优化的可发电变径式管道内检测机器人
CN112582941B (zh) 一种用于电网的能量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0956529Y (zh) 立式振动机电机密封结构
CN201319488Y (zh) 防滑移间隔棒
CN207300472U (zh) 一种接触网张力监测装置
CN107218186B (zh) 一种基于道路减速的能量收集器
CN107720458A (zh) 一种充电桩用卷管器
CN114486144A (zh) 一种吊舱推进器推进轴系的径向冲击载荷模拟试验装置
CN2754169Y (zh) 传动轴扭矩测量用集流环
CN209370461U (zh) 一种新型联轴器密封装置
CN202579943U (zh) 一种可连接高速轴和低速轴的新型轴承组件
CN2325576Y (zh) 轻型复合阻震器
CN214075403U (zh)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转运装置
CN201647734U (zh) 夹紧线盘装置
CN114483605B (zh) 一种两级叶轮高速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涡轮装置
CN212255378U (zh) 一种测风塔功率预测运行状态远程监测装置
CN217682887U (zh) 一种便于润滑的分体式轴承座
CN215486779U (zh) 一种带自润滑结构的风机变桨缸支撑轴承
CN108561264A (zh) 一种用于跨海大桥的波浪能回收装置
CN217208774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组
CN112165204B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轴承内外盖
CN218717755U (zh) 一种送风机传感器多向安装调试结构
CN220221034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减震筒固定装置
CN21164837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防雷接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