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5249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5249A
CN112635249A CN202011040678.4A CN202011040678A CN112635249A CN 112635249 A CN112635249 A CN 112635249A CN 202011040678 A CN202011040678 A CN 202011040678A CN 112635249 A CN112635249 A CN 112635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housing
insertion hole
electromagnetic relay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06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奥田晃弘
西山真千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35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52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3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包括:第1触点;第2触点,其能够与第1触点接触、分离;外壳,其收纳第1触点和第2触点且设有插入孔;端子部,其插入到外壳的插入孔中;粘接固定部,其将端子部固定于外壳;以及流入抑制部。端子部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接触的状态下与第1触点及第2触点电连接。粘接固定部由涂敷于外壳的外表面并固化的粘接剂构成。流入抑制部用于抑制粘接剂经由端子部与外壳的插入孔的内侧面之间的空隙向外壳的内侧流入。该电磁继电器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动作受到阻碍的情况,同时更加牢固地固定端子部。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的电磁继电器例如在日本特开2012-104277号公报中公开。该文献中公开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可动触点相对于固定触点相对移动而能够相对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
该电磁继电器还包括与固定触点电连接的端子和与可动触点电连接的端子,通过将各个端子压入到主体,从而将各端子固定于主体。
发明内容
电磁继电器包括:第1触点;第2触点,其能够与第1触点接触、分离;外壳,其收纳第1触点和第2触点且设有插入孔;端子部,其插入到外壳的插入孔中;粘接固定部,其将端子部固定于外壳;以及流入抑制部。端子部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接触的状态下与第1触点及第2触点电连接。粘接固定部由涂敷于外壳的外表面并固化的粘接剂构成。流入抑制部用于抑制粘接剂经由端子部与外壳的插入孔的内侧面之间的空隙向外壳的内侧流入。
该电磁继电器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动作受到阻碍的情况,同时更加牢固地固定端子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侧剖视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A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固定触点部的立体图。
图5B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固定触点部的立体图。
图5C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固定触点部的侧视图。
图6A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可动触点部的立体图。
图6B是电磁继电器的可动触点部的立体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装置的背视图。
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装置的背视图。
图9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辅助固定触点和辅助可动触头的立体图。
图10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辅助固定触点和辅助可动触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侧剖视图。
图12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侧剖视图。
图13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14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16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17A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固定触点部的立体图。
图17B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17C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侧视图。
图18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侧剖视图。
图19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变形例的侧剖视图。
图20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变形例的侧剖视图。
图21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变形例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下文中,将端子部向插入孔插入的插入方向设为Z方向(上下方向),将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相对的方向设为X方向(前后方向),将与X方向和Z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Y方向(端子部的宽度方向)。
将插入到插入孔中的端子部的顶端从外壳突出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上的下方,将配置有固定触点的那一侧设为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将配置有可动触点的那一侧定义为前后方向上的后方。
另外,在以下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包含同样的构成要素。由此,在下文中,对这些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共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是在初始状态下触点断开的所谓常开型的电磁继电器,如图2所示,包括位于上部的电磁体装置(驱动部)20和位于下部的触点装置30。电磁体装置20和触点装置30收纳于由树脂材料构成的中空箱型的外壳10内。另外,电磁继电器1也可以是在初始状态下触点接通的所谓常闭型的电磁继电器。
外壳10包括基座110和罩120,具有实质上长方体形状的外侧表面。电磁体装置20和触点装置30收纳于在将罩120安装于基座110的状态下形成的外壳10的内部空间S1内。
另外,外壳10的外侧表面的形状不限于长方体形状,也可以形成为任何形状。
基座110包括以沿着大致水平面(与Z方向交叉的方向:XY平面)的方式延伸的大致矩形板状的基台部111(参照图3)。另外,基座110包括从基台部111的周缘朝向上方延伸设置的上侧周壁112和从基台部111的周缘朝向下方延伸设置的下侧周壁113(参照图2)。
在上侧周壁112的上部载置有电磁体装置20,触点装置30收纳于由下侧周壁113划分形成的空间内(参照图2和图4)。
罩120包括向下方开口的大致箱形状的上侧罩121和向上方开口的大致箱形状的下侧罩122。另外,上侧罩121从上方安装于基座110,利用上侧罩121覆盖电磁体装置20。下侧罩122从下方安装于基座110,利用下侧罩122覆盖触点装置3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在上侧罩121的下端形成的卡合孔121a卡合于在基座110的侧面形成的卡合突部110a,从而将上侧罩121安装于基座110(参照图1和图2)。同样地,通过使在下侧罩122的上端形成的卡合孔122a卡合于在基座110的侧面形成的卡合突部110a,从而将下侧罩122安装于基座11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0的内部空间S1被基座110的基台部111上下分割为两部分。即,外壳10的内部空间S1被分割为形成于基台部111的上方的收纳电磁体装置20的空间S2和形成于基台部111的下方的收纳触点装置30的空间S3(参照图3)。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座110具备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分隔壁114。各分隔壁114从基台部111的下表面朝向下方延伸设置,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下侧周壁113连续设置。
因而,由下侧周壁113划分形成的空间被三个分隔壁114分割为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四个空间S4。在四个空间S4中分别各收纳有一组由固定触点部310和可动触点部320这两个触点部构成的组(参照图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点装置30具备四组相互成对(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的固定触点部310和可动触点部320的组。
作为驱动部的电磁体装置20是产生电磁力的装置,包括通过通电而产生磁通的线圈210和供线圈210卷绕的中空圆筒状的线圈骨架220(参照图2)。
作为线圈210,例如能够使用导线。另外,线圈骨架220由作为绝缘材料的树脂形成,在线圈骨架220的中央部形成有沿前后方向(X方向)贯通的贯穿孔220a(参照图3)。线圈骨架220包括在外表面卷绕有线圈210的大致圆筒状的卷筒部221和与卷筒部221的前端连续设置且在卷筒部221的径向上向外侧突出的大致圆形的前侧凸缘部222。线圈骨架220还包括与卷筒部221的后端连续设置且向卷筒部221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大致圆形的后侧凸缘部223。
电磁体装置20包括铁芯230,该铁芯230插入到线圈骨架220的圆筒内部(贯穿孔220a内),是由通电了的线圈210磁化的即供磁通通过的固定侧构件。
铁芯230包括沿X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状的轴部231和大致圆柱状的头部232,头部232具有比轴部231的直径大的直径且与轴部231的前端连续设置(参照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轴部231的外径与形成于线圈骨架220的贯穿孔220a的内径大致相同。头部232的外径比贯穿孔220a的内径大。
通过将轴部231的顶端(后端)从前方向贯穿孔220a插入,而将铁芯230配置于线圈骨架220的内侧。在铁芯230的轴部231的顶端(后端)相比于线圈骨架220的后侧凸缘部223向后方突出且头部232的前端相比于线圈骨架220的前侧凸缘部222向前方突出的状态下,铁芯230贯穿于线圈骨架220的贯穿孔220a。
电磁体装置20具备衔铁240,衔铁240是以在前后方向(X方向)上与铁芯230的头部232相对的方式配置的可动侧构件。
衔铁240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形成,配置为能够相对于铁芯230的头部232沿前后方向(X方向)摆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衔铁240包括在前后方向(X方向)上与铁芯230的头部232相对的主体部241和以从主体部241的Y方向(宽度方向)中央部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延伸设置的插片242(参照图2和图3)。插片242随着衔铁240沿前后方向(X方向)的摆动,使后述的移动体330沿前后方向(X方向)移动。
电磁体装置20具备在卷绕于卷筒部221的线圈210的周围配置的轭铁250。轭铁250是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大致板状的构件,在侧视即沿着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具有大致L字形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轭铁250包括在卷绕于卷筒部221的线圈210的下方以沿着大致水平面延伸的方式配置的水平壁部251和以自水平壁部251的后端向上方立起的方式延伸设置的铅垂壁部252(参照图3)。轭铁250例如能够通过将一张板弯折而形成。
衔铁240的主体部241的下端以能够沿前后方向(X方向)摆动的方式安装于水平壁部251的前后方向(X方向)上的前端。由此,衔铁240能够以支承于轭铁250的部位为中心沿前后方向(X方向)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体装置20具备跨衔铁240和轭铁250之间安装的铰链弹簧260。铰链弹簧260对衔铁240向使衔铁240的主体部241自铁芯230的头部232离开的方向施力(参照图3)。
在铅垂壁部252形成有沿前后方向(X方向)贯通的贯通孔252a。铁芯230的轴部231的顶端(后端)插入(压入)到贯通孔252a中。
电磁体装置20具备固定于线圈骨架220的一对线圈端子270。线圈2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对线圈端子270。通过经由一对线圈端子270对线圈210通电,从而驱动电磁体装置20。
具体而言,通过对线圈210通电,从而将衔铁240的主体部241向铁芯230的头部232吸引,使衔铁240转动以使主体部241向铁芯230的头部232靠近。即,通过经由一对线圈端子270对线圈210通电,使衔铁240的主体部241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转动。此时,与主体部241连续设置的插片242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方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衔铁240能够摆动的摆动范围设定在初始位置与抵接位置之间,初始位置是主体部241从铁芯230的头部232向前方分离预定间隙地配置的位置,抵接位置是主体部241抵接于铁芯230的头部232的位置。即,衔铁240的摆动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从上述初始位置到上述抵接位置。在上述初始位置,主体部241距铁芯230的头部232最远。在上述抵接位置,主体部241距铁芯230的头部232最近。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对线圈210通电,则衔铁240移动至主体部241抵接于铁芯230的头部232的抵接位置,若停止向线圈210通电,则衔铁240在铰链弹簧260的作用力下返回至初始位置。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衔铁240在线圈210非通电时隔着预定间隙与铁芯230的头部232相对地配置,并且在线圈210通电时以被向铁芯230的头部232侧吸引的方式摆动。
通过切换电磁体装置20的驱动状态,能够切换相互成对(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的固定触点部310与可动触点部320的导通、非导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磁体装置20的下方设有根据线圈210的通电的通断而开闭触点的触点装置30。
如上所述,触点装置30包括四组相互成对(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的固定触点部310和可动触点部320的组(参照图4)。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的固定触点部310和可动触点部320的四个组分别由一对固定触点部310和一个可动触点部320构成。
具体而言,一对固定触点部310具有相同形状。另外,一对固定触点部310以相互沿Y方向(宽度方向)分离的状态固定于构成外壳10的壳体即下侧罩122(外壳10)。
固定触点部310分别包括作为一个触点的一个固定触点311和设有固定触点311的主体部312(参照图5A~图5C)。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成为固定触点的构件插入到以沿板厚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于主体部312的贯穿孔312c中,实施铆接,从而在主体部312形成固定触点311(参照图11)。另外,在主体部312形成固定触点311不需要通过铆接进行,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例如,也能够将通过使销钉贯通主体部312而突出的部位作为固定触点发挥功能。另外,也能够通过使可动触点321与主体部312的平坦表面的一部分接触,从而将主体部312的平坦表面的一部分作为固定触点发挥功能。
固定触点部310具备端子部313,该端子部313与主体部312的下端连续设置,以使顶端突出到下侧罩122(外壳10)的外方(下方)的状态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侧罩122形成有沿Z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插入孔123。另外,在将端子部313的顶端(下端)从上方插入到该插入孔123中并使端子部313的顶端(下端)突出到下侧罩122的外方(下方)的状态下,将固定触点部310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参照图11和图12)。
固定触点部310以固定触点311朝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状态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即,固定触点部310以主体部312的形成有固定触点311的面312a(后表面:与可动触点321相对的面)朝向后方的状态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
固定触点311、主体部312和端子部313例如能够由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
一个可动触点部320包括作为沿Y方向(宽度方向)排列设置的一对触点的一对可动触点321和设有一对可动触点321的一个可动触头322(参照图4)。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大致矩形板状的可动触头32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以沿板厚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有贯穿孔322d,将成为可动触点的构件插入到贯穿孔322d中,实施铆接,从而在可动触头322形成可动触点321(参照图11)。另外,在可动触头322形成可动触点321不需要通过铆接进行,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例如,也能够将通过使销钉贯通可动触头322而突出的部位作为可动触点发挥功能。另外,也能够通过使可动触头322的平坦表面的一部分与固定触点311接触,从而将可动触头322的平坦表面的一部分作为可动触点发挥功能。
一个可动触点部320配置为,在使板厚方向与X方向(前后方向)大致一致同时使长度方向与Y方向(宽度方向)大致一致的状态下,相对于成对的两个固定触点部310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参照图7和图8)。以可动触点321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与固定触点311相对的状态配置可动触点部320。具体而言,可动触头322配置为,形成于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可动触点321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与配置于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固定触点部310的固定触点311相对。同样地,可动触头322配置为,形成于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可动触点321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与配置于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固定触点部310的固定触点311相对。
可动触点321和可动触头322例如能够由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
由一对固定触点部310和一个可动触点部320构成的组分别收纳于上述的四个空间S4内(参照图4)。
各可动触点部320以能够相对于同一组的一对固定触点部310沿X方向(前后方向)相对地往复移动的方式配置于空间S4内。
具体而言,触点装置30具备伴随着衔铁240的摆动而沿X方向(前后方向)往复运动的移动体330。通过利用移动体330保持各可动触点部320,各可动触点部320相对于同一组的一对固定触点部310沿X方向(前后方向)相对地往复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体330包括向下方开口的保持部331、从下方覆盖保持部331的开口的罩部332以及螺旋弹簧333,螺旋弹簧333保持于保持部331且朝向前方即固定触点311按压可动触头322。
保持部331包括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细长的顶壁3311和以从顶壁3311的下表面向下方且沿Y方向(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连续设置的多个分隔壁3312。而且,保持部331具备以从各分隔壁3312的Y方向(宽度方向)两端沿X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连续设置的周壁33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顶壁3311以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分离的状态形成有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两端缘连续设置的两个分隔壁3312和形成于两个分隔壁3312之间的五个分隔壁3312(参照图4)。
两个分隔壁3312隔开能够收纳可动触头322和螺旋弹簧333的程度的预定空隙而彼此相邻。自两个分隔壁3312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起,周壁3313分别以从一个分隔壁3312朝向另一个分隔壁3312延伸的方式连续设置。此时,朝向另一个分隔壁3312延伸设置的周壁3313的顶端以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相互分离的状态相对。在彼此相对的周壁3313的顶端之间形成有能够插入可动触头322的程度的间隙。
在保持部331形成有向下方和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开口的空间S5。在空间S5收纳有可动触头322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和螺旋弹簧333。在将罩部332组装于保持部331的状态下,空间S5的下方由罩部332划定。即,在移动体330形成有由顶壁3311、分隔壁3312、周壁3313以及罩部332划分形成且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局部开口的空间S5。
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空间S5以沿X方向(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形成于移动体330。在各空间S5内分别收纳有一个螺旋弹簧333。在各空间S5内以使一个可动触头322的形成有可动触点321的部位(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向空间S5的外方突出的状态收纳有一个可动触头322。螺旋弹簧333对可动触头322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方施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触头322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弹簧承接部322a。可动触头322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和螺旋弹簧333以利用弹簧承接部322a保持螺旋弹簧333的状态收纳于空间S5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承接部322a通过使销钉贯通可动触头322而形成,但也能够通过其他方法形成弹簧承接部322a。
在周壁3313的下端形成有与形成于可动触头322的下端的凹部322b卡合的突起3313a。通过使突起3313a卡合于凹部322b,来抑制可动触头322自移动体330脱落(参照图6A~图8)。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头322以能够相对于移动体330沿X方向(前后方向)相对移动的状态被保持。在可动触头322的上端形成有供保持部331的顶壁3311插入的凹部322c。在使顶壁3311插入于凹部322c的状态下,可动触头322相对于移动体330沿X方向(前后方向)相对移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头322一边被顶壁3311引导一边相对于移动体330沿X方向(前后方向)相对移动。
移动体330以保持着可动触头322和螺旋弹簧333的状态配置于由基座110的下侧周壁113划分形成的空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由下侧周壁113划分形成的空间分割成四个空间S4的三个分隔壁114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设有缺口114a。移动体330以局部收纳于缺口114a的状态配置于由下侧周壁113划分形成的空间内。
移动体330具备以从顶壁331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连续设置的突出壁3314。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壁3314形成于顶壁3311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在突出壁3314的内部形成有具有向上方开口的开口部3314a的空间(参照图3)。
在基座110的基台部111形成有供突出壁3314贯穿的开口部111a。在将移动体330配置于由下侧周壁113划分形成的空间内的状态下,突出壁3314的顶端相比于基台部111向上方突出。由此,衔铁240的插片242插入到突出壁3314的内部空间中。这样,通过使衔铁240的插片242插入到突出壁3314的内部空间中,从而伴随着衔铁240沿前后方向(X方向)的摆动,移动体330沿前后方向(X方向)移动。
移动体330具备以从顶壁331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连续设置的按压部3315。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3315形成于顶壁3311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
在基座110的基台部111形成有供按压部3315贯穿的开口部111b。在将移动体330配置于由下侧周壁113划分形成的空间内的状态下,按压部3315的顶端相比于基台部111向上方突出。按压部3315构成为,伴随着移动体330的移动而沿前后方向(X方向)移动,按压后述的辅助触点部340的辅助可动触点部342。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点装置30具备辅助触点部340。该辅助触点部340例如用于检测能够相互接触、分离的固定触点311与可动触点321是否粘连。
辅助触点部340具备一组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辅助触点的辅助固定触点部341和辅助可动触点部342的组。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辅助触点的辅助触点部的辅助固定触点部341和辅助可动触点部342的组由一对辅助固定触点部341和一个可动触点部342构成(参照图9和图10)。
具体而言,一对辅助固定触点部341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成对的两个辅助固定触点部341以在Y方向(宽度方向)上分离的状态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
一对辅助固定触点部341中的一个辅助固定触点部341包括一个固定触点341c和设有一个固定触点341c的主体部341a。在主体部341a形成辅助固定触点341c能够通过铆接等各种方法进行。
一对辅助固定触点部341中的另一个辅助固定触点部341包括供辅助可动触点部342的辅助可动触头342a固定的主体部341a。辅助可动触头342a向主体部341a的固定也能够通过铆接等各种方法进行。
另外,一对辅助固定触点部341分别具备辅助端子部341b,辅助端子部341b与主体部341a的下端连续设置,且以使顶端突出到下侧罩122(外壳10)的外方(下方)的状态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辅助固定触点部341以形成有辅助固定触点341c的面朝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的状态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另外,另一个辅助固定触点部341以构成为供辅助可动触头342a固定的面朝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的状态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
辅助固定触点341c、主体部341a以及辅助端子部341b例如能够由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
一个辅助可动触点部342具备形成有沿Z方向(上下方向)排列设置的一对辅助可动触点342b的一个辅助可动触头342a。在辅助可动触头342a形成辅助可动触点342b能够通过铆接等各种方法进行。辅助可动触点342b和辅助可动触头342a也例如能够由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辅助可动触头342a具有将在Y方向(宽度方向)上细长的带状构件沿X方向(前后方向)弯折而成的形状。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即向离开辅助固定触点部341的方向弯折的那一侧且是与辅助固定触点341c相对的那一侧分支为上下两部分,在分支而成的各个板状部分形成有一个辅助可动触点342b。在板状部分形成辅助可动触点342b也能够通过铆接等各种方法进行。
未上下分支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即向靠近辅助固定触点部341的方向弯折的那一侧且是与未形成辅助固定触点341c的主体部341a相对的那一侧固定于另一个辅助固定触点部341的主体部341a。以辅助可动触头342a的形成有辅助可动触点342b的那一侧能够沿X方向(前后方向)弹性变形的方式,将辅助可动触头342a固定于另一个辅助固定触点部341的主体部341a。
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触点部340构成为,在辅助可动触头342a为自由状态的情况下,辅助可动触点342b不与辅助固定触点341c接触。在将辅助触点部340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的状态下,辅助可动触头342a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与移动体330的按压部3315相对。
此时,伴随着按压部3315沿前后方向(X方向)的移动,辅助可动触头342a也沿前后方向(X方向)移动。通过按压部3315的移动,来切换辅助可动触点342b与辅助固定触点341c的接触和分离。
具体而言,在未对线圈210通电的状态(线圈210的通电停止的状态)下,辅助可动触头342a被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按压部3315向后方按压,辅助可动触头342a的可动触点342b与辅助固定触点部341的固定触点341c接触。
另一方面,在对线圈210进行了通电的状态下,伴随着按压部3315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的移动,辅助可动触头342a利用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移动,辅助可动触头342a的可动触点342b自辅助固定触点部341的固定触点341c分离。
通过以成为这样的位置关系的方式配置辅助触点部340和按压部3315,从而利用对线圈210的通电·非通电的切换来切换辅助可动触点342b与辅助固定触点341c的分离·接触。
接下来,说明包括电磁体装置20和触点装置30的电磁继电器1的动作的一例。
在未对线圈210通电的状态下,利用铰链弹簧260的弹性力,使衔铁240的主体部241向自铁芯230的头部232分离的方向移动。此时,衔铁240的插片242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因此移动体330也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即,保持于移动体330的可动触点部320离开固定触点部310,而成为可动触点321离开固定触点311的断开状态(参照图7)。
若自该断开状态起对线圈210通电,则衔铁240的主体部241被电磁力朝向后方即铁芯230吸引,克服铰链弹簧260的弹性力而以向铁芯230的头部232靠近的方式移动。伴随着主体部241向后方(铁芯230侧)的转动,插片242向前方转动,伴随着插片242向前方的转动,移动体330向前方移动(滑动)。由此,保持于移动体330的四个可动触头322朝向相互成组的固定触点部310向前方移动,各可动触头322的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部310的固定触点311接触。由此,一个组内的一对固定触点部310由同一组内的一个可动触点部320电连接(参照图8)。
若停止向线圈210通电,则衔铁240的主体部241借助铰链弹簧260的作用力向前方即自铁芯230离开的方向转动,返回至初始位置。
伴随着主体部241向前方的转动,插片242向后方转动,伴随着插片242向后方的转动,移动体330向后方移动(滑动)。由此,保持于移动体330的四个可动触头322以远离相互成组的固定触点部310的方式向后方移动,各可动触头322的可动触点321自固定触点部310的固定触点311分离。这样将一个组内的一对固定触点部310、310之间的电连接解除。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衔铁240处于初始位置时,各组的触点处于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311相互分离的第2位置(参照图7)。另一方面,在衔铁240处于抵接位置时,各组的触点处于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311接触的第1位置(参照图8)。
因而,在未对线圈210通电期间,各组的一对固定触点部310、310之间被绝缘,在对线圈210通电期间,各组的一对固定触点部310、310之间导通。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点321构成为,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相对于固定触点311沿X方向(前后方向)相对地往复移动。
另外,在未对线圈210通电的状态(停止线圈210的通电的状态)下,移动体330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因而,辅助可动触头342a被按压部3315向后方按压,辅助可动触头342a的可动触点342b与辅助固定触点部341的固定触点341c接触。即,一对辅助固定触点部341由辅助可动触点部342电连接。
在对线圈210进行了通电的状态下,移动体330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移动(滑动)。若移动体330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移动(滑动),则按压部3315也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移动,辅助可动触头342a利用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移动。其结果为,辅助可动触头342a的可动触点342b自辅助固定触点部341的固定触点341c分离,从而将一对辅助固定触点部341、341之间的电连接解除。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触点部340构成为,在各组的一对固定触点部310、310之间导通的状态下,一对辅助固定触点部341、341之间绝缘。辅助触点部340还构成为,在各组的一对固定触点部310、310之间绝缘的状态下,一对辅助固定触点部341、341之间导通。
辅助触点部340例如能够用于检测能够相互接触、分离的固定触点311与可动触点321是否相互粘连。
具体而言,在能够相互接触、分离的固定触点311与可动触点321未粘连的情况下,若停止线圈210的通电,则移动体330能够向初始位置移动。因此,辅助可动触头342a被形成于移动体330的按压部3315向后方按压,辅助可动触头342a的可动触点342b与辅助固定触点部341的固定触点341c接触。
在能够相互接触、分离的固定触点311与可动触点321粘连的情况下,即使停止了线圈210的通电,移动体330也无法向初始位置移动。其结果为,辅助可动触头342a不被按压部3315按压,维持辅助可动触头342a的可动触点342b自辅助固定触点部341的固定触点341c分离的状态。
因而,在未对线圈210通电的状态下,在电流流经一对辅助固定触点部341、341之间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能够相互接触、分离的固定触点311与可动触点321未粘连。
在未对线圈210通电的状态下,在电流未流经一对辅助固定触点部341、341之间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能够相互接触、分离的固定触点311与可动触点321粘连。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端子部313的固定触点部310更加牢固地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
具体而言,通过利用粘接剂125将插入到下侧罩122的插入孔123中的端子部313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从而将固定触点部310更加牢固地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参照图11和图1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端子部313的顶端从上方插入到下侧罩122的插入孔123中并使端子部313的顶端突出到下侧罩122的外方(下方)的状态下,在下侧罩122的外表面122b涂敷具有流动性的粘接剂125。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侧罩122的外表面122b的形成有插入孔123的部位的周围形成有收纳粘接剂125的粘接剂收纳空间S6。
因此,下侧罩122的用于划分形成以沿Z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于下侧罩122的插入孔123的内侧面123c在外侧开口123a处与粘接剂收纳空间S6的内表面S6a连续设置。下侧罩122的内侧面123c在内侧开口123b侧与下侧罩122的内表面122c连续设置。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粘接剂收纳空间S6的内表面S6a构成下侧罩122的外表面122b的一部分。
在使端子部313的顶端向下侧罩122的外方(下方)突出的状态下,将粘接剂125涂敷于在下侧罩122的外表面122b形成的粘接剂收纳空间S6内并使其固化。即,通过在形成于下侧罩122的外表面122b的粘接剂收纳空间S6内涂敷的粘接剂125固化来形成粘接固定部124,利用该粘接固定部124将端子部313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插入到插入孔123中的端子部313的外表面313a与插入孔123的和端子部313的外表面313a相对的内侧面123c(外壳10的面)之间形成有空隙D1,也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触点的接触、分离的动作受到阻碍的情况,同时更加牢固地将端子部313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
即,在利用粘接剂125将具有在与插入孔123之间形成有空隙D1这样的端子部313的固定触点部310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的情况下,抑制固化前的粘接剂125经由空隙D1进入到下侧罩122(外壳10)的内侧。
能够抑制粘接剂125进入到外壳10的内部而阻碍电磁继电器1的动作,同时更加牢固地将端子部313固定于外壳10。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在Y方向(宽度方向)上细长的大致长方形状的贯通孔作为下侧罩122的插入孔123的情况。例示了利用粘接剂125将端子部313的板厚(X方向上的厚度)比插入孔123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X方向上的长度)小的固定触点部310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触点部310所具备的端子部313包括根部3131,该根部3131与形成有固定触点311的主体部312的下端连续设置且沿Z方向(上下方向)延伸。另外,端子部313包括与根部3131的下端连续设置且沿着与Z方向(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交叉壁部3132和与交叉壁部3132的下端连续设置且沿Z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顶端部3133。
交叉壁部3132沿着与端子部313向插入孔123插入的方向即Z方向(上下方向)交叉的X方向(前后方向)即主体部312的板厚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交叉壁部3132相对于X方向和Z方向斜向地倾斜,交叉壁部3132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端与根部3131的下端连续设置。交叉壁部3132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端与顶端部3133的上端连续设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端子部313中,顶端部3133相对于根部3131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偏移地偏置。端子部313能够通过使一张板状构件沿板厚方向弯折而形成。
以交叉壁部313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插入孔123内的状态将端子部313插入到插入孔123中。即,本实施方式的端子部313在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时,交叉壁部313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插入孔123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交叉壁部3132在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的状态下,除与顶端部3133连续设置的前端部之外的部位配置于插入孔123内。交叉壁部3132的与顶端部3133连续设置的前端部配置于在下侧罩122的外表面122b形成的粘接剂收纳空间S6内。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根部3131的与交叉壁部3132连续设置的部位和交叉壁部3132的配置于插入孔123内的部位是在将端子部313插入到插入孔123中的状态下与插入孔123的内侧面123c相对的插入部3134。
在插入部3134的外表面3134a与插入孔123的内侧面123c之间形成有空隙D1。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部313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宽度与插入孔123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同。即,在沿Y方向(宽度方向)相对的插入部3134的外表面3134a与插入孔123的内侧面123c之间未形成能够供粘接剂125进入到空间S3的空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着Y方向(宽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交叉壁部3132的配置于插入孔123内的部位与穿过插入孔123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中央且沿Z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1相交。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交叉壁部313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插入孔123内,在沿着与Z方向和X方向交叉的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与穿过插入孔123的X方向的中央且沿Z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1相交。
由此,抑制了交叉壁部3132在插入孔123内偏向X方向(前后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地配置。即,在沿着Z方向(上下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插入孔123的大部分被交叉壁部3132覆盖。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端子部313的插入部3134以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的方式配置于插入孔123内的状态下,插入部3134的面向X方向(前后方向)的外表面3134a不与插入孔123的内侧面123c抵接。即,在插入部3134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两侧形成有从外侧开口123a直到内侧开口123b连续的空隙D1。
空隙D1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一侧由倾斜地配置的交叉壁部3132(插入部3134)划分形成,因此空隙D1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根据Z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在形成于比插入部3134靠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侧的位置的空隙D1,在交叉壁部3132的上端,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最小。另一方面,在形成于比插入部3134靠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侧的位置的空隙D1,在插入部3134的下端(与外侧开口123a相对的部位),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最小。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外侧开口123a到内侧开口123b的中途,空隙D1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最小。由此,能够利用空隙D1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最小的部位抑制粘接剂125向外壳10的内侧特别是向收纳触点装置30的空间S3内进入。
即,容许在粘接剂收纳空间S6内涂敷的粘接剂125向插入孔123的至少外侧开口123a侧的空隙D1进入,但抑制向比空隙D1的宽度最小的部位靠里侧的位置进入。
另外,空隙D1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的最小值能够考虑所使用的粘接剂125的粘性等适当地设定。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备抑制流入到空隙D1中的粘接剂125向内侧流入的流入抑制部4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端子部313的交叉壁部3132作为抑制粘接剂125经由空隙D1向内侧流入的流入抑制部40发挥功能。
由此,即使当在插入孔123的内侧面与端子部313之间形成有空隙D1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粘接剂125向外壳10的内侧进入。因而,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触点的接触、分离的动作受到阻碍的情况,同时更加牢固地将端子部313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
不需要根据具有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的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的板厚而变更插入孔123的大小。其结果为,能够使下侧罩122(外壳10)通用化。即,无需更换下侧罩122(外壳10),就能够将各种板厚的触点部所具有的端子部313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
但是,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插入孔123的内侧面与端子部313之间形成有空隙D1的情况下,在将端子部313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时,端子部313有时会相对于下侧罩122(外壳10)错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抑制在将端子部313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时端子部313相对于下侧罩122(外壳10)错位的情况。
具体而言,在具有固定于下侧罩122(外壳10)的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设有定位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外壳10的另一壳体即基座110设有内壁115(纵壁:壁部)。由内壁115、下侧周壁113和分隔壁114等纵壁(壁部)划分形成的压入空间S7形成于外壳10内。
在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设有压入突起314,将形成有压入突起314的部位压入到压入空间S7中,从而将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保持于基座110。由此,在将下侧罩122安装于基座110时,以端子部313的插入部3134配置于插入孔123内的预定位置的方式被定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入突起314从主体部312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即,压入突起314形成于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的与存在固定触点311的面312a相反的一侧的面312b(前表面、与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
由此,即使在变更了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的板厚的情况下,也可通过调节压入突起314的突出量在使固定触点311的位置处于相同位置的状态下将端子部313保持于基座110。其结果为,不需要根据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的板厚而变更铰链弹簧260的弹簧负载。因而,仅通过替换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就能够形成通电容量不同的各种类型的电磁继电器1。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入突起314通过对主体部312实施销钉加工而形成,但不限于这样的方法,能够以各种方法形成压入突起。
形成于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的定位部不限于压入突起314,例如也可以是与形成于基座110(外壳10)的纵壁(内壁115等)的突部卡合的凹部、狭缝。
(第2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a也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同样地是在初始状态下触点断开的所谓常开型的电磁继电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电磁继电器1a也可以是在初始状态下触点接通的所谓常闭型的电磁继电器。
如图14~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a包括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电磁体装置(驱动部)20和位于前方的触点装置30。电磁体装置20和触点装置30收纳于由树脂材料形成为中空箱型的外壳10内。
外壳10包括基座110和罩120,具有实质上长方体形状的外侧表面。电磁体装置20和触点装置30收纳于在将罩120安装于基座110的状态下形成的外壳10的内部空间S1内。
外壳10的外侧表面的形状不限于长方体形状,也可以形成为任何形状。
基座110包括以沿着大致水平面(与Z方向交叉的方向:XY平面)的方式延伸的大致矩形板状的基台部111。基座110包括从基台部111的周缘朝向上方延伸设置的上侧周壁112和以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分向上方立起的方式形成的分隔壁114(参照图14~图16)。
在比分隔壁114靠后方的位置配置有电磁体装置20,在比分隔壁114靠前方的位置配置有触点装置30(参照图14~图16)。
罩120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大致箱形状,该罩120从上方安装于基座11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在罩120的下端形成的卡合孔120a卡合于在基座110的侧面形成的卡合突部110a,从而将罩120安装于基座110(参照图14~图16)。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0的内部空间S1被基座110的分隔壁114前后分割为两部分。即,外壳10的内部空间S1被分割为形成于分隔壁114的后方的收纳电磁体装置20的空间S2和形成于分隔壁114的前方的收纳触点装置30的空间S3(参照图15和图16)。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点装置30仅具备一组相互成对(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的固定触点部310和可动触点部320的组。
作为驱动部的电磁体装置20是产生电磁力的装置,包括通过通电而产生磁通的线圈210和供线圈210卷绕的中空圆筒状的线圈骨架220(参照图14)。
作为线圈210,例如能够使用导线。另外,线圈骨架220由作为绝缘材料的树脂形成,在该线圈骨架220的中央部形成有沿Z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贯穿孔。另外,线圈骨架220包括在外表面卷绕有线圈210的大致圆筒状的卷筒部和与卷筒部的上端连续设置且向卷筒部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大致圆形的上侧凸缘部222。线圈骨架220还包括与卷筒部的下端连续设置且向卷筒部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大致圆形的下侧凸缘部223。
另外,电磁体装置20包括铁芯230,该铁芯230插入到线圈骨架220的圆筒内部,是由通电了的线圈210磁化的即供磁通通过的固定侧构件。
铁芯230包括沿Z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状的轴部和大致圆柱状的头部232,头部232具有比轴部的直径大的直径且与轴部的上端连续设置(参照图14)。
电磁体装置20具备以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与铁芯230的头部232相对的方式配置的衔铁(可动侧构件)240。
衔铁240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形成,配置为能够相对于铁芯230的头部232沿上下方向(Z方向)摆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衔铁240包括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与铁芯230的头部232相对的水平壁部241和以从水平壁部241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延伸设置的铅垂壁部242(参照图15和图16)。
电磁体装置20具备在卷绕于卷筒部的线圈210的周围配置的轭铁250。轭铁250是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大致板状的构件,在侧视时(沿着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具有大致L字形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轭铁250包括在卷绕于卷筒部的线圈210的前方以沿着大致铅垂面延伸的方式配置的铅垂壁部251和以自铅垂壁部251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延伸设置的水平壁部252(参照图14)。轭铁250例如能够通过将一张板弯折而形成。
衔铁240的水平壁部241以能够沿上下方向(Z方向)摆动的方式安装于铅垂壁部251的上端。由此,衔铁240能够以支承于轭铁250的部位为中心沿上下方向(Z方向)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体装置20具备跨衔铁240和轭铁250之间安装的铰链弹簧260。铰链弹簧260对衔铁240向水平壁部241自铁芯230的头部232离开的方向施力(参照图15)。
电磁体装置20具备固定于线圈骨架220且分别与线圈210的两端连接的一对线圈端子270。通过经由一对线圈端子270对线圈210通电,从而驱动电磁体装置20。
具体而言,通过对线圈210通电,从而将衔铁240的水平壁部241向铁芯230的头部232吸引,使衔铁240转动以使水平壁部241向铁芯230的头部232靠近。即,通过经由一对线圈端子270对线圈210通电,使衔铁240的水平壁部241向Z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下方转动。此时,与水平壁部241连续设置的铅垂壁部242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方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衔铁240所摆动的摆动范围设定在初始位置与抵接位置之间,初始位置是水平壁部241从铁芯230的头部232向上方分离预定间隙地配置的位置,抵接位置是水平壁部241抵接于铁芯230的头部232的位置。摆动范围为从上述初始位置到上述抵接位置。在衔铁240处于上述初始位置时,水平壁部241处于距铁芯230的头部232最远的位置。在衔铁240处于上述抵接位置时,水平壁部241处于距铁芯230的头部232最近的位置。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对线圈210通电,则衔铁240移动至水平壁部241抵接于铁芯230的头部232的抵接位置,若停止向线圈210通电,则衔铁240在铰链弹簧260的作用力下返回至初始位置。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衔铁240在线圈210非通电时隔着预定间隙与铁芯230的头部232相对配置,并且在线圈210通电时以被朝向铁芯230的头部232吸引的方式摆动。
通过切换电磁体装置20的驱动状态,能够切换相互成对(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的固定触点部310与可动触点部320的导通、非导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磁体装置20的前方设有根据线圈210的通电的通断而开闭触点的触点装置30。
如上所述,触点装置30仅具备一组相互成对(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的固定触点部310和可动触点部320的组(参照图14)。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的固定触点部310和可动触点部320的组由一对固定触点部310和一个可动触点部320构成。
具体而言,具有相对于与Y方向成直角的XZ平面对称的形状的两个固定触点部310为一对固定触点部310。成对的两个固定触点部310以在Y方向(宽度方向)上分离的状态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
固定触点部310分别包括一个固定触点311和设有一个固定触点311的主体部312(参照图17A~图17C)。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成为固定触点的构件插入到以沿板厚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于主体部312的贯穿孔312c中,实施铆接,从而在主体部312形成固定触点311(参照图15和图16)。另外,在主体部312形成固定触点311不需要通过铆接进行,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例如,也能够将使销钉贯通主体部312而突出的部位作为固定触点发挥功能。另外,也能够通过构成为使主体部312的平坦表面的一部分与可动触点321接触,从而将主体部312的平坦表面的一部分作为固定触点发挥功能。
固定触点部310具备与主体部312的下端连续设置的端子部313。以端子部313的顶端突出到基座110(外壳10)的外方(下方)的状态,将端子部313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座110形成有沿Z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插入孔116。在将端子部313的顶端(下端)从上方插入到插入孔116中并使端子部313的顶端(下端)突出到基座110的外方(下方)的状态下,将固定触点部310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参照图18)。
固定触点部310以固定触点311朝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状态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即,固定触点部310以主体部312的形成有固定触点311的那一侧的面(后表面:与可动触点321相对的那一侧的面)312a朝向后方的状态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
另外,固定触点311、主体部312和端子部313例如能够由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
一个可动触点部320具备形成有沿Y方向(宽度方向)排列设置的一对可动触点321的一个可动触头322(参照图14)。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大致矩形板状的可动触头32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贯穿孔322d。将成为可动触点的构件插入到贯穿孔322d中并实施铆接,从而在可动触头322形成可动触点321(参照图15和图16)。在可动触头322形成可动触点321不需要通过铆接进行,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例如,也能够将使销钉贯通可动触头322而突出的部位作为可动触点发挥功能。另外,也能够通过构成为可动触头322的平坦表面的一部分与固定触点311接触,从而将可动触头322的平坦表面的一部分作为可动触点发挥功能。
在使一个可动触点部320的板厚方向与X方向(前后方向)大致一致同时使长度方向与Y方向(宽度方向)大致一致的状态下,一个可动触点部320位于比成对的两个固定触点部310靠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参照图14)。此时,在可动触点部320中,可动触点321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与固定触点311相对。具体而言,可动触头322配置为,形成于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可动触点321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与配置于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固定触点部310的固定触点311相对。同样地,可动触头322配置为,形成于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可动触点321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与配置于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固定触点部310的固定触点311相对。
可动触点321和可动触头322例如能够由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
由一对固定触点部310和一个可动触点部320构成的组收纳于上述空间S3内(参照图15和图16)。
可动触点部320以能够相对于一对固定触点部310沿X方向(前后方向)相对地摆动的方式配置于空间S3内。
具体而言,触点装置30具备伴随着衔铁240的摆动而沿X方向(前后方向)摆动的移动体330。通过利用移动体330保持可动触点部320,可动触点部320相对于一对固定触点部310沿X方向(前后方向)相对地摆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体330包括上部与衔铁240的铅垂壁部242连续设置的保持部331、与保持部331的下部连续设置的可动板334以及连结可动板334与可动触头322的可动弹簧335。保持部331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
接下来,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电磁继电器1a(电磁体装置20和触点装置30)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
在未对线圈210通电的状态下,利用铰链弹簧260的弹性力,使衔铁240的水平壁部241向自铁芯230的头部232离开的方向移动。此时,衔铁240的铅垂壁部242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因此移动体330也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即,保持于移动体330的可动触点部320自固定触点部310离开,从而成为可动触点321自固定触点311离开的断开状态(参照图15)。
若自该断开状态起对线圈210通电,则衔铁240的水平壁部241被电磁力向下方(铁芯230侧)吸引,克服铰链弹簧260的弹性力而以向铁芯230的头部232靠近的方式移动。伴随着水平壁部241向下方(铁芯230侧)的转动,铅垂壁部242向前方转动,伴随着铅垂壁部242向前方的转动,移动体330向前方转动。由此,保持于移动体330的可动触头322朝向固定触点部310向前方转动,可动触头322的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部310的固定触点311接触。由此,一对固定触点部310由可动触点部320相互电连接(参照图16)。
若停止向线圈210通电,则衔铁240的水平壁部241借助铰链弹簧260的作用力向上方(自铁芯230离开的那一侧)转动,返回至初始位置。
伴随着水平壁部241向上方的转动,铅垂壁部242向后方转动,伴随着铅垂壁部242向后方的转动,移动体330向后方转动。由此,保持于移动体330的可动触头322以自固定触点部310离开的方式向后方转动,可动触头322的可动触点321自固定触点部310的固定触点311分离。由此将一对固定触点部310、310之间的电连接解除。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衔铁240处于初始位置时,成为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311相互分离的第2位置(参照图15)。另一方面,在衔铁240处于抵接位置时,成为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311接触的第1位置(参照图16)。
因而,在未对线圈210通电期间,一对固定触点部310、310之间被绝缘,在对线圈210通电期间,一对固定触点部310、310之间导通。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点321构成为,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相对于固定触点311沿X方向(前后方向)相对地往复移动(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具有端子部313的固定触点部310更加牢固地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
具体而言,通过利用粘接剂118将插入到基座110的插入孔116中的端子部313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从而将固定触点部310更加牢固地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参照图18)。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在从上方将端子部313的顶端插入到基座110的插入孔116中并使端子部313的顶端突出到基座110的外方(下方)的状态下,自基座110的外表面110b涂敷具有流动性的粘接剂118。
而且,在基座110的外表面110b的形成有插入孔116的部位的周围形成有收纳粘接剂118的粘接剂收纳空间S6。
因此,基座110的用于划分形成沿Z方向(上下方向)贯通基座110的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在外侧开口116a处与粘接剂收纳空间S6的内表面S6a连续设置。另外,基座110的内侧面116c在内侧开口116b处与基座110的内表面110c连续设置。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粘接剂收纳空间S6的内表面S6a构成基座110的外表面110b的一部分。
在端子部313的顶端突出到基座110的外方(下方)的状态下,将粘接剂118涂敷于在基座110的外表面110b形成的粘接剂收纳空间S6内并使其固化。即,通过在形成于基座110的外表面110b的粘接剂收纳空间S6内涂敷的粘接剂118固化来形成粘接固定部117,利用该粘接固定部117将端子部313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即使在插入到插入孔116中的端子部313的外表面313a与插入孔116的和端子部313的外表面313a相对的内侧面(外壳10的面)116c之间形成有空隙D1,也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触点的接触、分离的动作受到阻碍的情况,同时更加牢固地将端子部313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
即,即使当在插入孔116的内侧面与端子部313之间形成有空隙D1的情况下,在利用粘接剂118将固定触点部310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时,也抑制固化前的粘接剂118经由空隙D1进入到基座110(外壳10)的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在Y方向(宽度方向)上细长的大致长方形状的贯通孔作为基座110的插入孔116的情况。例示了利用粘接剂118将端子部313的板厚(X方向上的厚度)比插入孔116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X方向上的长度)小的固定触点部310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触点部310所具备的端子部313包括根部3131,该根部3131与形成有固定触点311的主体部312的下端连续设置且沿Z方向(上下方向)延伸。另外,端子部313包括与根部3131的下端连续设置且沿着与Z方向(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交叉壁部3132和与交叉壁部3132的下端连续设置且沿Z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顶端部3133。
交叉壁部3132沿着与端子部313向插入孔116插入的方向即Z方向(上下方向)交叉的X方向(前后方向:主体部312的板厚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交叉壁部3132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交叉壁部3132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端与根部3131的下端连续设置。交叉壁部3132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端与顶端部3133的上端连续设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端子部313中,顶端部3133相对于根部3131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偏移地偏置。端子部313能够通过使一张板状构件沿板厚方向弯折而形成。
端子部313的顶端部3133插入到插入孔116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端子部313插入到插入孔116中的状态下顶端部3133的配置于插入孔116内的部位是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相对的插入部3134。
在插入部3134的外表面3134a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之间形成有上述的空隙D1。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部313以顶端部3133在插入孔116内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侧的状态插入到插入孔116中。
即,端子部313以插入部3134的外表面3134a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之间的距离在与端子部313向插入孔116插入的方向即Z方向(上下方向)交叉的X方向(前后方向:主体部312的板厚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不同的方式插入到插入孔116中。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入部3134的朝向后侧的外表面3134a与插入孔116的朝向前侧的内侧面116c之间未形成能够供粘接剂118进入到空间S3的空隙。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比插入部3134靠前侧的位置形成有能够供粘接剂118进入的空隙D1,在比插入部3134靠后侧的位置未形成能够供粘接剂118进入的空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端子部313的插入部3134以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的方式配置于插入孔116内的状态下,插入部3134的面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侧的外表面3134a不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抵接。即,在插入部3134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形成有从外侧开口116a直到内侧开口116b连续的空隙D1。
形成于比插入部3134靠前侧的位置的空隙D1由交叉壁部3132封闭。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部313的交叉壁部3132载置于基座110的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连续设置的内表面110c上。由此,在沿Z方向(上下方向)相对的交叉壁部3132的外表面与基座110的内表面110c之间未形成间隙,粘接剂118无法经由交叉壁部3132的外表面与基座110的内表面110c之间朝向根部3131进入。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交叉壁部3132以覆盖插入孔116的内侧开口116b的方式配置,和基座110(外壳10)的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连续设置的内表面110c相对。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端子部313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宽度与插入孔116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同。即,在沿Y方向(宽度方向)相对的插入部3134的外表面3134a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之间未形成能够供粘接剂118进入到空间S3的空隙。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比插入部3134靠前侧的位置的空隙D1由交叉壁部3132封闭。如此一来,能够利用在Z方向(上下方向)上相对的交叉壁部3132和基座110抑制粘接剂118向外壳10的内侧即收纳触点装置30的空间S3进入。
即,容许在粘接剂收纳空间S6内涂敷的粘接剂118向形成在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之间的空隙D1进入,但抑制向交叉壁部3132的外表面与基座110的内表面110c相对的部位进入。
当在交叉壁部3132的外表面与基座110的内表面110c之间形成有空隙的情况下,该空隙的大小能够考虑所使用的粘接剂118的粘性等适当地设定。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a具备用于抑制流入到空隙D1中的粘接剂118向内侧流入的流入抑制部4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端子部313的交叉壁部3132作为用于抑制流入到空隙D1中的粘接剂118向内侧流入的流入抑制部40发挥功能。由此,即使在插入孔116的内侧面与端子部313之间形成有空隙D1,也能够抑制粘接剂118向外壳10的内侧进入。因而,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触点的接触、分离的动作受到阻碍的情况,同时更加牢固地将端子部313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
由此,不需要根据具有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的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的板厚而变更插入孔116的大小。其结果为,能够使基座110(外壳10)通用化。即,无需更换基座110(外壳10),就能够将各种板厚的触点部所具有的端子部313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在将端子部313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时,抑制端子部313相对于基座110(外壳10)错位。具体而言,在具有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的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设有定位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座110(外壳10)设有内壁115(纵壁:壁部),由内壁115、上侧周壁112等纵壁(壁部)划分形成的压入空间S7形成于外壳10内。
在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设有压入突起314。通过将固定触点部310的形成有压入突起314的部位压入到压入空间S7中,从而将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保持于基座110。由此,在基座110保持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时,以端子部313的插入部3134配置于插入孔116内的预定位置的方式被定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入突起314从主体部312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即,压入突起314形成于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的存在固定触点311的面312a(后表面:与可动触点321相对的那一侧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入突起314是使销钉贯通主体部312而形成的,但并不限于这样的方法,能够以各种方法形成压入突起314。
另外,形成于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的定位部不限于压入突起,例如也可以是与形成于基座110(外壳10)的纵壁(内壁115等)的突部卡合的凹部、狭缝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的存在固定触点311的面312a(后表面:与可动触点321相对的那一侧的面)形成有压入突起314,但也能够如上述第1实施方式那样。
即,也能够将压入突起314形成为从主体部312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参照图19)。在图19中,压入突起314形成于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的与存在固定触点311的面312a相反的一侧的面312b(前表面:与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由此,即使在变更了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的板厚的情况下,也可通过调节压入突起314的突出量而在使固定触点311的位置相同的状态下将其保持于基座110。其结果为,不需要根据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的板厚变更铰链弹簧260的弹簧负载。因而,仅通过替换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就能够得到通电容量不同的各种类型的电磁继电器1a。
在使用了端子部313的板厚(X方向上的厚度)比插入孔116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X方向上的长度)大的固定触点部310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如图20所示那样,利用粘接剂118将其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
具体而言,端子部313包括位于根部侧的宽幅部3135和与宽幅部3135的顶端侧连续设置且宽度比宽幅部3135的宽度窄的窄幅部3136。此时,窄幅部3136的板厚(X方向上的厚度)比插入孔116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X方向上的长度)小。宽幅部3135位于比插入孔116的外侧开口116a靠近外壳10的内侧的位置。窄幅部3136与宽幅部3135相连并向外壳10的外侧突出,窄幅部3136的宽度比宽幅部3135的宽度窄。
端子部313的窄幅部3136插入到插入孔116内。因而,在图20中,窄幅部3136的配置于插入孔116内的部位成为在将端子部313插入到插入孔116中的状态下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相对的插入部3134。
在插入部3134的外表面3134a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之间形成有空隙D1。
在图20中,窄幅部3136以在插入孔116内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侧的状态插入到插入孔116中。即,窄幅部3136以插入部3134的外表面3134a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之间的距离在与端子部313向插入孔116插入的Z方向(上下方向)交叉的X方向(前后方向:主体部312的板厚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不同的方式插入到插入孔116中。
在图20中,在插入部3134的朝向后侧的外表面3134a与插入孔116的朝向前侧的内侧面116c之间未形成能够供粘接剂118进入到空间S3的空隙。
这样,在图20中,仅在比插入部3134靠前侧的位置形成有能够供粘接剂118进入的空隙D1。
在图20中,在将窄幅部3136的插入部3134以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的方式配置于插入孔116内的状态下,插入部3134的面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侧的外表面3134a不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抵接。即,在插入部3134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形成有从外侧开口116a直到内侧开口116b连续的空隙D1。
形成于比插入部3134靠前侧的位置的空隙D1由宽幅部3135的以交叉的状态与窄幅部3136的外表面3136a连续设置的外表面3135a封闭。具体而言,宽幅部3135的前端部载置于基座110的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连续设置的内表面110c上。由此,在沿Z方向(上下方向)彼此相对的宽幅部3135的外表面3135a与基座110的内表面110c之间未形成间隙,粘接剂118无法进入到根部侧。
这样,在图20中,宽幅部3135以覆盖插入孔116的内侧开口116b的方式配置,与基座110(外壳10)的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连续设置的内表面110c相对。
在图20中也是,端子部313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宽度与插入孔116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同。即,在Y方向(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插入部3134的外表面3134a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之间未形成粘接剂118能够进入到空间S3的空隙。
这样,在图20中,形成于比插入部3134靠前侧的位置的空隙D1由宽幅部3135封闭。由此,能够利用在Z方向(上下方向)上彼此相对的宽幅部3135和基座110抑制粘接剂118向内侧(收纳触点装置30的空间S3内)进入。
即,容许在粘接剂收纳空间S6内涂敷的粘接剂118向在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之间形成的空隙D1进入,但抑制向宽幅部3135的外表面3135a与基座110的内表面110c相对的部位进入。
另外,当在宽幅部3135的外表面3135a与基座110的内表面110c之间形成有空隙的情况下,该空隙的大小能够考虑所使用的粘接剂118的粘性等适当地设定。
这样,图20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a具备用于抑制流入到空隙D1中的粘接剂118向内侧流入的流入抑制部40。在图20中,形成于端子部313的宽幅部3135的外表面3135a作为用于抑制流入到空隙D1中的粘接剂118向内侧流入的流入抑制部40发挥功能。
在图20中例示了端子部313未弯折的笔直类型的固定触点部310,但也可以将端子部313弯折。
另外,图20所示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电磁继电器1。
另外,如图21所示,在端子部313未弯折的笔直类型中,端子部313的板厚(X方向上的厚度)比插入孔116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X方向上的长度)小的固定触点部310能够由粘接剂118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
具体而言,端子部313以在插入孔116内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侧的状态插入到插入孔116中。即,端子部313以插入部3134的外表面3134a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116c之间的距离在与端子部313向插入孔116插入的方向即Z方向(上下方向)交叉的X方向(前后方向:主体部312的板厚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不同的方式插入到插入孔116中。
而且,在图21中,在插入部3134的朝向前侧的外表面3134a与插入孔116的朝向后侧的内侧面116c之间未形成能够供粘接剂118进入到空间S3的空隙。
这样,在图21中,仅在比插入部3134靠后侧的位置形成有能够供粘接剂118进入的空隙D1。在插入部3134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侧形成有从外侧开口116a直到内侧开口116b连续的空隙D1。
在将作为构成外壳10的一部分的壳体的罩120安装于作为构成外壳10的另一部分的壳体的基座110的状态下,将形成于罩120的内壁126的顶端(下端)插入到空隙D1内。即,在作为图21的外壳10的一部分的罩120形成有内壁126,该内壁126配置于在将罩120固定于基座110的状态下与插入孔116对应的位置。内壁126配置于插入空隙D1并封闭空隙D1的位置。
插入到空隙D1内的内壁126的顶端(下端)作为用于抑制流入到空隙D1中的粘接剂118向内侧流入的流入抑制部40发挥功能。
由此,即使是具有在与插入孔116之间形成有空隙D1的端子部313的笔直类型的固定触点部310,也能够抑制粘接剂118向内侧进入。因而,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触点的接触、分离的动作受到阻碍的情况,同时更加牢固地将端子部313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
因而,不需要根据具有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的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的板厚而变更插入孔116的大小。其结果为,能够使基座110(外壳10)通用化。即,无需更换基座110(外壳10),就能够将各种板厚的触点部所具有的端子部313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
另外,在图21所示的结构中,需要根据具有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的端子部313的触点部(固定触点部310)的板厚更换罩120。
另外,在图21中也是,在将端子部313固定于基座110(外壳10)时,抑制端子部313相对于基座110(外壳10)错位。具体而言,在形成于罩120的内壁126设有定位部。在图21中,以从内壁126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作为定位部的压入突起126a。另外,虽然在图21中例示了在具有作为流入抑制部40的功能的内壁126形成有压入突起126a的情况,但也能够在相对于具有作为流入抑制部40的功能的内壁126独立地设置的内壁126形成压入突起126a。另外,形成于内壁126的定位部不限于压入突起126a,也可以是凹部、狭缝等。
另外,图21所示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电磁继电器1。构成外壳10的一部分的壳体为下侧罩122,构成外壳10的另一部分的壳体为基座110。
[作用·效果]
在下文中,对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所示的以下项目中的电磁继电器1、1a的结构和由此得到的效果进行说明。
(1)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1a)包括:触点311;触点321,其相对于触点311相对移动,能够与触点311接触、分离;以及外壳10,其收纳触点311和触点321。另外,电磁继电器1(1a)包括:端子部313,其在触点311与触点321接触的状态下与触点311及触点321电连接;插入孔123(116),其形成于外壳10,供端子部313插入;以及粘接固定部124,其通过涂敷于外壳10的外表面的粘接剂125固化而形成,将端子部313固定于外壳10。电磁继电器1(1a)还包括:空隙D1,其在端子部313插入到插入孔123(116)中的状态下,形成于端子部313的外表面与外壳10的与端子部313的外表面相对的面之间;以及流入抑制部40,其用于抑制流入到空隙D1中的粘接剂125向内侧流入。
这样,若使用粘接剂125将端子部313固定于外壳10,则能够更加牢固地将端子部313固定于外壳10。
另外,若具备用于抑制流入到空隙D1中的粘接剂125向内侧流入的流入抑制部40,则能抑制固化前的粘接剂125进入到外壳10的内侧,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触点的接触、分离的动作受到阻碍的情况。
即,能够得到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动作受到阻碍的情况同时更加牢固地固定端子部313的电磁继电器。
另外,即使当在端子部313的外表面与外壳10的与端子部313的外表面相对的面之间形成有空隙D1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固化前的粘接剂125向外壳10的内侧进入,由此,无需更换固定端子部313的外壳10,就能够将各种板厚的触点部固定于外壳10。
(2)在上述项目(1)的电磁继电器中,也可以是,端子部313具备沿着与端子部313向插入孔123插入的Z方向交叉的X方向延伸的交叉壁部3132。另外,也可以将该交叉壁部3132设为流入抑制部40。
如此一来,仅通过使端子部313的形状变形,就能够起到上述作用,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得到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动作受到阻碍的情况同时更加牢固地固定端子部313的电磁继电器1。
例如,若根据端子部313的板厚适当地设定交叉壁部3132的大小等,则无需更换固定端子部313的外壳10,就能够将各种板厚的触点部固定于外壳10。
(3)在上述项目(2)的电磁继电器中,也可以是,交叉壁部3132具有如下部位:该部位的至少局部配置于插入孔123内,在沿着与Z方向及X方向交叉的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该部位与穿过插入孔123的X方向上的中央且沿Z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1相交。
由此,能够抑制交叉壁部3132在插入孔123内以偏向X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的状态配置的情况。其结果为,能够进一步增大在俯视观察插入孔123时交叉壁部3132在插入孔123内存在的面积,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粘接剂125的进入。
(4)在上述项目(2)或项目(3)的电磁继电器中,也可以是,交叉壁部3132具有壁部,该壁部以覆盖插入孔116的内侧开口的方式配置,与外壳10的和插入孔116的内侧面连续设置的内表面相对。
由此,能够利用交叉壁部3132覆盖插入孔116的内侧开口,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粘接剂125向内侧进入。
(5)在上述项目(1)~(4)中的任一个电磁继电器1a中,也可以是,端子部313具备位于根部侧的宽幅部3135和与宽幅部3135的顶端侧连续设置且宽度比宽幅部3135的宽度窄的窄幅部3136。另外,也可以将宽幅部3135的以交叉的状态与窄幅部3136的外表面连续设置的外表面设为流入抑制部40。
由此,即使在使用板厚比插入孔116的宽度大的触点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触点的接触、分离的动作受到阻碍的情况,同时更加牢固地将端子部313固定于外壳10。因此,无需更换固定端子部313的外壳10,就能够应对流过大电流的类型的电磁继电器1a。
(6)在上述项目(1)~(5)中的任一个电磁继电器中,也可以是,端子部313具有在将端子部313插入到插入孔116中的状态下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相对的插入部3134。另外,也可以是,插入部3134的外表面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在与端子部313向插入孔116插入的方向即Z方向交叉的X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不同。
如此一来,由于仅在插入部3134的外表面与插入孔116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较大的一侧形成流入抑制部40即可,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得到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动作受到阻碍的情况同时更加牢固地固定端子部313的电磁继电器。
(7)在上述项目(1)~(6)中的任一个电磁继电器中,也可以具备具有触点311的触点部310和具有触点321的触点部320。也可以是,触点部310具有端子部313,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310具有用于抑制触点部310的错位的定位部。
如此一来,能够抑制在将板厚比插入孔116的宽度小的端子部313固定于外壳10时端子部313的姿态偏移的情况。另外,也能够抑制由于姿态偏移而产生的粘接剂125的进入。
(8)在上述项目(7)的电磁继电器1中,也可以是,定位部为压入突起314。
如此一来,能够更容易地形成定位部。
(9)在上述项目(8)的电磁继电器1中,也可以是,压入突起314形成于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310的与存在触点311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
由此,即使在变更了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310的板厚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调节压入突起314的突出量,而在使触点的位置相同的状态下将其保持于外壳10。其结果为,不需要根据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310的板厚而变更铰链弹簧260的弹簧负载,能够更容易地应对各种板厚的端子。
(10)在上述项目(1)~(9)中的任一个电磁继电器1a中,也可以是,外壳10包括:基座110,其是构成固定端子部313的外壳10的一部分的壳体;以及罩120,其是构成固定于基座110的外壳10的另一部分的壳体。另外,也可以是,在罩120形成有配置于在将罩120固定于基座110的状态下与插入孔116对应的位置的内壁。另外,也可以将形成于罩120的内壁设为流入抑制部40。
由此,即使在使用了端子部313未弯折的笔直类型的固定触点部310的情况下,也无需更换固定端子部313的外壳10,就能够将各种板厚的触点部310固定于外壳10。
(11)在上述项目(10)的电磁继电器中,也可以是,罩120具有形成有定位部的内壁,在将罩120固定于基座110的状态下,该定位部能够与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抵接。
如此一来,在将板厚比插入孔116的宽度小的笔直类型的固定触点部310固定于外壳10时,能够抑制触点部310的姿态偏移的情况。另外,也能够抑制由于触点部的姿态偏移而产生的粘接剂125的进入。
[其他]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电磁继电器1、1a,但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改良这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能够设为将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示出的结构适当组合而成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为固定触点部310,但既可以是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为可动触点部320,也可以是固定触点部310和可动触点部的320这两者是具有端子部313的触点部。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了端子部313具有一个交叉壁部3132的情况,但端子部313也可以具有多个交叉壁部3132。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了插入部3134的面向前后方向的外表面不与插入孔123(116)的内侧面抵接的情况,但也能够构成为,插入部3134的面向前后方向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与插入孔123(116)的内侧面抵接。
另外,固定触点部、可动触点部的数量不限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示出的数量,能够设为各种数量。
另外,驱动部、触点装置、其他细节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也能够适当地变更。

Claims (11)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中,
该电磁继电器包括:
第1触点;
第2触点,其能够与所述第1触点接触、分离;
外壳,其收纳所述第1触点和所述第2触点,设有插入孔;
端子部,其在所述第1触点与所述第2触点接触的状态下与所述第1触点及所述第2触点电连接,插入到所述外壳的所述插入孔中;
粘接固定部,其由涂敷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并固化的粘接剂构成,将所述端子部固定于所述外壳;以及
流入抑制部,其用于抑制所述粘接剂经由所述端子部与所述外壳的所述插入孔的内侧面之间的空隙向所述外壳的内侧流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端子部具有沿着与所述端子部向所述插入孔插入的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的交叉壁部,
所述交叉壁部是所述流入抑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交叉壁部具有配置于所述插入孔内的部位,
在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所述交叉壁部的所述部位与穿过所述插入孔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中央且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交叉壁部具有壁部,该壁部以覆盖所述插入孔的内侧开口的方式配置,与所述外壳的和所述插入孔的所述内侧面相连的内表面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端子部具有:宽幅部,其位于比所述插入孔的外侧开口靠近所述外壳的所述内侧的位置;以及窄幅部,其与所述宽幅部相连且向所述外壳的外侧突出,该窄幅部的宽度比所述宽幅部的宽度窄,
所述宽幅部的与所述窄幅部的外表面交叉地相连的外表面是所述流入抑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端子部具有与所述插入孔的所述内侧面相对的插入部,
所述插入部的外表面与所述插入孔的所述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一个方向侧和另一个方向侧互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该电磁继电器还包括:
第1触点部,其设有所述第1触点;以及
第2触点部,其设有所述第2触点,
所述第1触点部具有所述端子部,
所述第1触点部具有用于抑制所述第1触点部的错位的定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定位部是设于所述第1触点部的压入突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1触点部具有设有所述压入突起的第1面和位于所述第1面的相反侧且设有所述第1触点的第2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外壳具有固定有所述端子部的第1壳体和固定于所述第1壳体的第2壳体,
所述第2壳体具有配置于与所述插入孔对应的位置的内壁,
形成于所述第2壳体的所述内壁是所述流入抑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2壳体包括具有能够与所述第1触点部抵接的定位部的内壁。
CN202011040678.4A 2019-10-07 2020-09-28 电磁继电器 Pending CN1126352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4642A JP7361330B2 (ja) 2019-10-07 2019-10-07 電磁継電器
JP2019-184642 2019-10-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5249A true CN112635249A (zh) 2021-04-09

Family

ID=72658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0678.4A Pending CN112635249A (zh) 2019-10-07 2020-09-28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806128A1 (zh)
JP (2) JP7361330B2 (zh)
CN (1) CN112635249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2325B2 (ja) 2007-03-22 2012-06-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623873B2 (ja) 2010-11-08 2014-11-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JP6015081B2 (ja) 2012-04-09 2016-10-2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14130689A (ja) 2012-12-28 2014-07-10 Panasonic Corp コイルブロックおよび当該コイルブロックを備える電磁リレー
JP2018142510A (ja) 2017-02-28 2018-09-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シール構造およびシール構造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EP3462472B1 (en) * 2017-09-29 2022-04-20 Tyco Electronics Componentes Electromecânicos Lda Seal housing for an electrical device and sealed relay using the seal housing
CN108172468B (zh) * 2017-12-27 2019-05-31 安徽森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封装结构
JP7154151B2 (ja) * 2019-02-15 2022-10-17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の端子及び電磁継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61330B2 (ja) 2023-10-16
JP2021061169A (ja) 2021-04-15
EP3806128A1 (en) 2021-04-14
JP2023159463A (ja)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50575B2 (ja) 電磁リレー
JP7456405B2 (ja) 電磁継電器
JP2013084559A (ja) 電磁継電器
US11043347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5216397A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having an improved terminal piece structure
JP4352633B2 (ja) 電磁リレー
JP6726869B2 (ja)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CN112635249A (zh) 电磁继电器
JP2005183097A (ja) 電磁リレー
CN114388305A (zh) 电磁继电器
EP4276877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20240136133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2582209A (zh) 继电器
JP5822804B2 (ja) 電磁リレー
CN212365865U (zh) 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和具备电磁继电器的装置
US20240062979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6948627B2 (ja) 電磁継電器およびベース
JP7120057B2 (ja) 電磁石装置
CN117981034A (zh) 电磁继电器
WO2014038498A1 (ja) 電磁リレー
JP3941306B2 (ja) リモコンリレー
CN116435141A (zh) 电磁继电器
JP2022141326A (ja) 電磁継電器
JP2023128904A (ja) 電磁継電器
JP2023044307A (ja) 電磁継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