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1098A - 记录材搬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材搬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1098A
CN112631098A CN202010504109.4A CN202010504109A CN112631098A CN 112631098 A CN112631098 A CN 112631098A CN 202010504109 A CN202010504109 A CN 202010504109A CN 112631098 A CN112631098 A CN 112631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ed
recording material
moving
pressed portion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41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鹈川贵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31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10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Feeding path after the transfer point and up to the fixing point, e.g. guides and feeding means f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carrying an unfused toner ima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8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fixing nip, e.g. introduction guides, stripp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记录材搬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与针对伴随记录材到达预定部位而移动的每个移动部来设置探测所述移动部的探测部件的情况相比,减少进行伴随记录材到达预定部位而移动的移动部的探测的探测部件的数量。本发明的记录材搬送装置包括:第一被按压部,被受到搬送的记录材按压而移动;第二被按压部,在受到搬送的记录材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与所述第一被按压部不同的部位,被受到搬送的记录材按压而移动;移动部,设为与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的两者联动,当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的至少一者被记录材按压时,所述移动部移动;以及探测部件,探测所述移动部的移动。

Description

记录材搬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材搬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构成:在转印单元与定影单元间,沿记录介质方向设置多个环形传感器(loop sensor),马达控制部基于它们的环形探测结果来控制定影马达。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处理:当任一环形传感器的测定值超过一定值时,变更定影部件的驱动速度,或者变更搬送引导件的姿势,由此来避免问题的发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521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1-900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搬送记录材的装置中,设置伴随记录材到达预定的部位而移动的移动部,通过探测所述移动部的移动,便能够探测记录材已到达预定部位的情况。
此处,若设置多个移动部,进而,与所述移动部各自对应地设置探测所述移动部的探测部件,则探测部件要设置与移动部的数量对应的数量个。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与针对伴随记录材到达预定部位而移动的每个移动部来设置探测所述移动部的探测部件的情况相比,减少进行伴随记录材到达预定部位而移动的移动部的探测的探测部件的数量。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记录材搬送装置,包括:第一被按压部,被受到搬送的记录材按压而移动;第二被按压部,在受到搬送的记录材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与所述第一被按压部不同的部位,被受到搬送的记录材按压而移动;移动部,设为与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的两者联动,当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的至少一者被记录材按压时,所述移动部移动;以及探测部件,探测所述移动部的移动。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在被记录材按压时,朝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中的其中一个被按压部较另一个被按压部而配置在所述一方向的下游侧。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其中,当特定尺寸的记录材受到搬送且所述记录材到达所述第一被按压部时,所述第一被按压部位于所述记录材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相向部位,当所述记录材到达所述第二被按压部时,所述第二被按压部位于所述记录材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相向部位,所述第二被按压部较所述第一被按压部而配置在所述一方向的下游侧。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其中,所述移动部配置在偏靠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中的其中一个被按压部侧。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其中,所述其中一个被按压部包含板状构件的一部分,所述板状构件沿着受到搬送的记录材的厚度方向而配置,所述移动部是设在所述板状构件的延长线上。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其中,当特定尺寸的记录材受到搬送且所述记录材到达所述板状构件时,所述板状构件位于所述记录材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相向部位,所述移动部是设在所述板状构件的延长线上,所述板状构件位于所述端部的相向部位。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还包括:第三被按压部,在受到搬送的记录材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与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不同的部位,被受到搬送的记录材按压而移动;第二移动部,联动于所述第三被按压部而移动;以及第二探测部件,探测所述第二移动部的移动。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其中,与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联动的所述移动部即第一移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三被按压部联动的所述第二移动部设为能够朝一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被按压部、所述第二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三被按压部未被记录材按压的状态下,所述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移动部的位置与所述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移动部的位置不同。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其中,与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联动的所述移动部即第一移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三被按压部联动的所述第二移动部设为能够朝一方向移动,对所述第一移动部的移动进行探测的所述探测部件即第一探测部件探测所述第一移动部的探测位置在所述一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探测部件探测所述第二移动部的探测位置在所述一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件,进行对记录材的图像形成;以及记录材搬送装置,搬送记录材,所述记录材搬送装置是包含技术方案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而构成。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被按压部件,被受到搬送的记录材按压而移动;第二被按压部件,在受到搬送的记录材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与所述第一被按压部件不同的部位,被受到搬送的记录材按压而移动;移动部件,设为与所述第一被按压部件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件的两者联动,当所述第一被按压部件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件的至少一者被记录材按压时,所述移动部件移动;以及探测部件,探测所述移动部件的移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与针对伴随记录材到达预定部位而移动的每个移动部来设置探测所述移动部的探测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进行伴随记录材到达预定部位而移动的移动部的探测的探测部件的数量。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与第一被按压部在一方向上的位置和第二被按压部在一方向上的位置一致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轻作用于受到搬送的记录材的负荷。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与第一被按压部在一方向上的位置和第二被按压部在一方向上的位置一致的情况相比,既能进行记录材的宽度方向端部的、记录材的鼓起的检测,又能实现作用于记录材的负荷的减轻。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与移动部偏靠另一个被按压部侧而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其中一个被按压部的移动量与伴随所述其中一个被按压部的移动而移动的移动部的移动量之差。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与移动部未设在包含板状构件的其中一个被按压部的延长线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所述其中一个被按压部的移动量与伴随所述其中一个被按压部的移动而移动的移动部的移动量之差。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与移动部未设在位于记录材的端部的相向部位的、板状构件的延长线上的情况相比,能够更高精度地检测记录材的端部的鼓起程度。
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能够在与设有第一被按压部、第二被按压部的部位不同的部位,检测记录材的鼓起。
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与第一移动部在一方向上的位置、和第二移动部在一方向上的位置一致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用于记录材的鼓起状态检测的检测部件的个数。
根据技术方案9的发明,与第一探测部件探测第一移动部的探测位置在一方向上的位置、和第二探测部件探测第二移动部的探测位置在一方向上的位置一致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用于记录材的鼓起状态检测的检测部件的个数。
根据技术方案10的发明,与针对伴随记录材到达预定部位而移动的每个移动部来设置探测所述移动部的探测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进行伴随记录材到达预定部位而移动的移动部的探测的探测部件的数量。
根据技术方案11的发明,与针对伴随记录材到达预定部位而移动的每个移动部件来设置探测所述移动部件的探测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进行伴随记录材到达预定部位而移动的移动部件的探测的探测部件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图。
图2是说明控制部的构成的图。
图3是说明纸张探测装置的图。
图4是从图3的箭头IV方向观察纸张探测装置时的立体图。
图5的(A)及图5的(B)是说明第一被按压部~第三被按压部、第一移动部~第三移动部的图。
图6是从图3中的箭头VI所示的方向观察纸张探测装置时的图。
图7的(A)及图7的(B)是表示“纸张P的鼓起小”时的各部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判定用表的图。
图9的(A)及图9的(B)是表示“纸张P的鼓起大”时的各部状态的图。
图10的(A)及图10的(B)是表示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时的各部状态的图。
图11的(A)及图11的(B)是表示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时的各部状态的图。
图12的(A)及图12的(B)是表示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时的各部状态的图。
图13的(A)及图13的(B)是表示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时的各部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比较例的图。
图15的(A)及图15的(B)是表示第一探测位置、第二探测位置的其他配置例的图。
[符号的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
10:图像形成部
400:纸张搬送装置
600:纸张探测装置
611:第一被按压部
612:第二被按压部
710:第一移动部
P:纸张
S1:第一探测传感器
S2:第二探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构成图。附言之,图1是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侧(前表面侧)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时的图。
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作为图像形成部件的一例的图像形成部10。图像形成部10基于各色的图像数据,来进行对作为记录材的一例的纸张P的图像形成。
而且,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有进行纸张P的搬送的纸张搬送装置400。
作为记录材搬送装置的一例的所述纸张搬送装置400将收容在纸张收容部1B中的纸张P经由二次转印部T、定影装置40进行搬送,最终将所述纸张P搬送至纸张装载部1E为止。
此处,在纸张搬送装置400中,设有搬送辊52、排出辊500,在纸张搬送装置400中,使用搬送辊52、排出辊500来进行纸张P的搬送。
而且,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有控制部30、图像处理部35。
控制部30对设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功能部进行控制。图像处理部35对来自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3或图像读取装置4等的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
如图2(对控制部30的构成进行说明的图)所示,在控制部30中,设有作为处理器(Processor)的一例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401、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402、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403、包含硬盘(hard disk)等的存储装置404。
ROM403、存储装置404存储由CPU401所执行的程序。CPU401读出存储在ROM403或存储装置404中的程序,将RAM402设为作业区域来执行程序。
由CPU401执行保存在ROM403或存储装置404中的程序,由此来实现各种功能。
此处,由CPU401所执行的程序可在存储于磁记录介质(磁带、磁盘等)、光记录介质(光盘等)、光磁记录介质、半导体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的状态下,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1。而且,由CPU401所执行的程序也可使用国际互联网(Internet)等通信方式而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1。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处理器,是指广义上的处理器,包括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或者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元件等)。
而且,处理器的动作也可不仅由一个处理器来完成,而且由位于物理上隔离的位置处的多个处理器协同完成。而且,处理器的各动作的顺序并不仅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顺序,也可适当变更。
参照图1来进一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
在图像形成部10中,设有隔开固定的间隔而并列配置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11K(以下也简单地总称作“图像形成单元11”)。
除了收纳在显影器15中的墨粉以外,各图像形成单元11是同样地构成。各图像形成单元11分别形成黄色(Yellow,Y)、品红色(Magenta,M)、青色(Cyan,C)、黑色(blacK,K)的墨粉像(图像)。
在图像形成单元11的各者中,设有感光鼓12、进行感光鼓12的带电的带电器200、进行对感光鼓12的曝光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打印头(LED PrintHead,LPH)300。
感光鼓12进行借助带电器200的带电。进而,感光鼓12通过LPH300进行曝光,在感光鼓12上形成静电潜像。
进而,在各图像形成单元11中,设有对形成于感光鼓12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器15、对感光鼓12的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器(未图示)。
而且,在图像形成部10中,设有被转印由感光鼓12所形成的各色墨粉像的中间转印带20、使由感光鼓12所形成的各色墨粉像依次转印(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20的一次转印辊21。
而且,在图像形成部10中,设有使被转印至中间转印带20上的墨粉像统一转印(二次转印)至纸张P的二次转印辊22、使被转印至纸张P的墨粉像定影至所述纸张P的定影装置40。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较二次转印辊22为下游侧且较定影装置40为上游侧,设有探测纸张P的纸张探测装置600。
在定影装置40中,设有包括热源的定影带模块41、及加压辊46。
定影带模块41被配置在纸张搬送路径R1的图中右侧。加压辊46被配置在纸张搬送路径R1的图中左侧。进而,加压辊46被按抵至定影带模块41。
定影带模块41包括与纸张P接触的薄膜状的定影带411。定影带411是被用于纸张P上的墨粉像(图像)向所述纸张P的定影的定影用构件。
定影带411例如包含:脱模层,位于最外层且与纸张P接触;弹性层,位于脱模层的一个内侧;以及基层,支撑所述弹性层。
定影带411形成为环状且可旋转地设置,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换言之,定影带411形成为无接头状,沿着预定的路径进行循环移动。
定影带411接触至从图中下方搬送而来的纸张P。更具体而言,定影带411具有外周面411B,所述外周面411B接触至纸张P。
并且,定影带411中的与纸张P接触的部分与纸张P一同移动。进而,定影带411与加压辊46一起夹着纸张P,对所述纸张P进行加压及加热。
进而,在定影带模块41中,在定影带411的内侧,设有对定影带411进行加热的热源。
作为加压构件的一例的加压辊46被配置在纸张搬送路径R1的图中左侧。加压辊46被按抵至定影带411的外周面411B,对通过定影带411与加压辊46之间的纸张P进行加压。
而且,加压辊46通过未图示的马达,沿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当加压辊46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定影带411从加压辊46接受驱动力而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定影装置40还具有将从上游侧搬送来的纸张P搬送至下游侧的功能,定影装置40在进行纸张P的搬送的过程中,进行墨粉像在纸张P上的定影。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定影装置40中的纸张P的搬送速度的变更。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变更加压辊46的转速,从而进行定影装置40对纸张P的搬送速度的变更。
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图像处理部35对来自PC3或图像读取装置4的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经实施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被提供给各图像形成单元11。
并且,例如在黑(K)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1K中,感光鼓12一边沿箭头A方向旋转,一边通过带电器200而带电,并通过基于从图像处理部35发送的图像数据而发光的LPH300受到曝光。
由此,在感光鼓12上,形成与黑(K)色的图像相关的静电潜像。并且,形成在感光鼓12上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器15而显影,从而在感光鼓12上形成黑(K)色的墨粉像。
同样地,在图像形成单元11Y、图像形成单元11M、图像形成单元11C中,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的各色墨粉像。
由各图像形成单元11所形成的各色墨粉像通过一次转印辊21而被依次静电吸引至沿箭头B方向移动的中间转印带20上,在中间转印带20上形成由各色墨粉重叠而成的墨粉像。
形成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墨粉像伴随中间转印带20的移动而被搬送至二次转印辊22所处的部位(二次转印部T)。
并且,配合此墨粉像被搬送至二次转印部T的时机,从纸张收容部1B向二次转印部T供给纸张P。
在二次转印部T中,通过由二次转印辊22所形成的转印电场,中间转印带20上的墨粉像被统一静电转印至搬送而来的纸张P。
随后,静电转印有墨粉像的纸张P从中间转印带20被剥离,并被搬送至定影装置40为止。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中间转印带20朝向定影装置40搬送纸张P的过程中,通过纸张探测装置600来探测纸张P。
在定影装置40中,由定影带模块41与加压辊46夹着纸张P。具体而言,由向顺时针方向循环移动的定影带411与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加压辊46夹着纸张P。
由此,进行纸张P的加压及加热,纸张P上的墨粉像被定影至所述纸张P。并且,定影结束后的纸张P通过排出辊500而被搬送至纸张装载部1E。
图3是说明纸张探测装置600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纸张探测装置600中,设有被按压部610,所述被按压部610被搬送来的纸张P按压而移动。
进而,在纸张探测装置600中,设有移动部700,所述移动部700是以与所述被按压部610联动的方式而设,当被按压部610被纸张P按压时,所述移动部700移动。
而且,在纸张探测装置600中,设有将搬送来的纸张P引导向下游侧的引导构件498,本实施方式中,在较所述引导构件498为纸张搬送路径R1侧,设有被按压部610。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引导构件498的相向位置,同样地设有将搬送来的纸张P引导向下游侧的第二引导构件499。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在纸张搬送路径R1的其中一侧方RX侧,设有引导构件498、移动部700、探测传感器S(后述),在纸张搬送路径R1的另一侧方RY侧,设有第二引导构件499。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夹着引导构件498而在与被按压部610为相反侧设有移动部700。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作为探测部件的一例的探测传感器S,所述探测传感器S对移动部700的移动进行探测。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如接下来的图4所说明的那样,被按压部610、移动部700、探测传感器S各自设有多个。
图4是从图3的箭头IV方向观察纸张探测装置600时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被按压部610,设有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这三个被按压部610。
此处,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被配置成,在受到搬送的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互不相同。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移动部700,设有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这三个移动部。
第一移动部710(第一移动部的一例)、第三移动部730(第三移动部的一例)是以与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一被按压部的一例)及第二被按压部612(第二被按压部的一例)这两者联动的方式而设,当第一被按压部611及第二被按压部612的至少一者被纸张P按压时,所述第一移动部710及第三移动部730移动。
第二移动部720(第二移动部的一例)是以与第三被按压部613(第三被按压部的一例)联动的方式而设,当第三被按压部613被纸张P按压时,所述第二移动部720移动。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设有连接第一被按压部611与第二被按压部612的连接部650。所述连接部650形成为圆棒状的构件,且以沿受到搬送的纸张P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而配置。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二被按压部612、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相对于连接部650而受到固定。此处,在第一移动部710与第三移动部730之间,设有间隙G。
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较连接部650而配置在图中左侧,第一被按压部611较连接部650而配置在图中右侧。
进而,连接部650是由纸张探测装置600的本体部(未图示)以可旋转的状态予以支撑。更具体而言,圆棒状的所述连接部650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受到支撑,进而,朝周方向的旋转成为可能。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设有朝图中顺时针方向对连接部650施力的施力构件(未图示),通过所述施力构件,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二被按压部612朝纸张搬送路径R1(参照图3)侧突出。
在第三被按压部613侧,设有沿着纸张P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棒状构件660。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棒状构件660来支撑第三被按压部613、第二移动部720。
第二移动部720较棒状构件660而配置在图中左侧,第三被按压部613较棒状构件660而配置在图中右侧。
而且,所述棒状构件660是与连接部650同样地,以可旋转的状态而设。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设有朝图中顺时针方向对棒状构件660施力的施力构件(未图示),第三被按压部613朝纸张搬送路径R1(参照图3)侧突出。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探测传感器S,设有作为第一探测部件的一例的第一探测传感器S1,所述第一探测传感器S1探测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的移动。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探测传感器S,设有作为第二探测部件的一例的第二探测传感器S2,所述第二探测传感器S2探测第二移动部720的移动。
第一探测传感器S1及第二探测传感器S2各自包含所谓的透射型传感器,包括出射光的光源605、及接收来自所述光源605的光的受光部606。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部710、第二移动部720、第三移动部730通过所述光源605与受光部606之间,由此,进行第一探测传感器S1对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的探测以及第二探测传感器S2对第二移动部720的探测。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当处于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位于设在第一探测传感器S1的光源605与受光部606之间的状态时,从光源605出射的光被遮挡,此时,第一探测传感器S1成为断开状态。
而且,当处于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未位于设在第一探测传感器S1的光源605与受光部606之间的状态时,从光源605出射的光到达受光部606,此时,第一探测传感器S1成为接通状态。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当处于第二移动部720位于设在第二探测传感器S2的光源605与受光部606之间的状态时,从光源605出射的光被遮挡,此时,第二探测传感器S2成为断开状态。
而且,当处于第二移动部720未位于设在第二探测传感器S2的光源605与受光部606之间的状态时,从光源605出射的光到达受光部606,此时,第二探测传感器S2成为接通状态。
图5的(A)及图5的(B)是说明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的图。
图5的(A)是从图4的箭头VA所示的方向观察第二探测传感器S2、第二移动部720、第三被按压部613时的图。
图5的(B)是从图4的箭头VB所示的方向观察第一探测传感器S1、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二被按压部612时的图。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二被按压部612及第三被按压部613各自被搬送来的纸张P按压时,如图5的(A)及图5的(B)的箭头5A所示,以朝向纸张搬送路径R1的其中一侧方RX的方式移动。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各自被搬送来的纸张P按压时,朝向一方向即箭头5A所示的方向移动。
此处,本说明书中,将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各自移动的方向即所述一方向(箭头5A所示的方向)称作被按压部移动方向5A。
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二被按压部612、第三被按压部613朝向被按压部移动方向5A的下游侧移动时,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各自如图5的(A)及图5的(B)所示,朝箭头5X所示的一方向移动。
以下,本说明书中,将箭头5X所示的所述一方向称作移动部移动方向5X。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被按压部611(参照图5的(B))、第二被按压部612朝被按压部移动方向5A的下游侧移动时,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朝移动部移动方向5X的下游侧移动,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被第一探测传感器S1探测到。
更具体而言,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到达由第一探测传感器S1进行探测的探测位置KP(来自光源605的光所通过的部位),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被第一探测传感器S1探测到。
更具体而言,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探测传感器S1为透射型传感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到达探测用光线的通过位置,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被第一探测传感器S1探测到。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三被按压部613(参照图5的(A))被搬送来的纸张P按压时,第三被按压部613朝被按压部移动方向5A的下游侧移动。
由此,第二移动部720朝移动部移动方向5X的下游侧移动。由此,第二移动部720被第二探测传感器S2探测到。
更具体而言,第二移动部720到达第二探测传感器S2的探测位置KP,第二移动部720被第二探测传感器S2探测到。
更具体而言,第二探测传感器S2与第一探测传感器S1同样,为透射型传感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移动部720到达探测用光线的通过位置,第二移动部720被第二探测传感器S2探测到。
另外,本说明书中,以下,将由第一探测传感器S1进行移动部的探测的探测位置KP称作第一探测位置KP1,将由第二探测传感器S2进行移动部的探测的探测位置称作第二探测位置KP2。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的(B)所示,在被按压部移动方向5A上,第二被按压部612较第一被按压部611而位于所述被按压部移动方向5A的下游侧。
附言之,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被按压部612较第一被按压部611而位于远离第二引导构件499(参照图3)的一侧。
若作进一步说明,则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二被按压部612以连接部650(参照图4)为中心而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移动),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旋转的方向上,第二被按压部612较第一被按压部611位于下游侧。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被按压部612较第一被按压部611而位于靠近所述其中一侧方RX的一侧。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若在纸张P未接触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的状态下,对比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在移动部移动方向5X上的位置,则如图5的(A)及图5的(B)所示,第一移动部710较第二移动部720位于下游侧。而且,第三移动部730较第二移动部720位于上游侧。
附言之,本实施方式中,在纸张P未接触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的状态下,在移动部移动方向5X上,第二移动部720位于第一移动部710与第三移动部730之间。
图6是从图3中的箭头VI所示的方向观察纸张探测装置600时的图。附言之,图6是从与纸张P的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纸张探测装置600时的图。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当A4尺寸的纸张P以短边作为前头而受到搬送时,第一被按压部611位于所述A4尺寸的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相向部位。
而且,第二被按压部612位于所述A4尺寸的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相向部位。而且,第三被按压部613位于所述A4尺寸的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的相向部位。
此处,所谓“宽度方向”,是跟与纸张P的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同义。附言之,所谓“宽度方向”,是与位于受到搬送的纸张P前端的边所延伸的方向同义。
本实施方式中,当作为预定的特定尺寸的纸张P的一例的、A4尺寸的纸张P以预定的姿势受到搬送时,第一被按压部611位于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相向部位。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当作为预定的特定尺寸的纸张P的一例的、A4尺寸的纸张P以短边为前头而受到搬送时,第一被按压部611位于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相向部位。
而且,第二被按压部612位于所述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相向部位,第三被按压部613位于所述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的相向部位。
附言之,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谓的中心基准来搬送纸张P,本实施方式中,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通过第二被按压部612的相向位置。
而且,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侧通过第一被按压部611的相向位置。而且,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侧通过第三被按压部613的相向位置。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的(B)所示,第二被按压部612较第一被按压部611而位于被按压部移动方向5A的下游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在所述被按压部移动方向5A上的位置一致。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偏靠第一被按压部611及第二被按压部612中的其中一个被按压部侧而配置。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偏靠第一被按压部611侧而配置。
附言之,本实施方式中,较之线段SB的中点C而在靠近第一被按压部611的一侧配置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所述线段SB是连结第一被按压部611与第二被按压部612的线段且沿纸张P的宽度方向延伸。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被设在板状构件615的延长线上。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图6中的符号6A所示的线表示板状构件615的延长线29,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被设在所述延长线29上。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设有第一被按压部611的部位,设有板状构件615。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被设在所述板状构件615的延长线29(参照图6)上。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板状构件615(参照图4)中的位于纸张P所通过的一侧的缘部32(位于纸张搬送路径R1侧的缘部32)成为第一被按压部611。附言之,本实施方式中,板状构件615的一部分作为第一被按压部611发挥功能。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同样形成为板状的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位于所述板状构件615的延长线29(参照图6)上。
附言之,本实施方式中,板状构件615、第一移动部710及第三移动部730是以沿着受到搬送的纸张P的厚度方向的方式而配置,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被按压部611包含沿着纸张P的厚度方向的所述板状构件615的一部分。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被设在所述板状构件615的延长线29上。
附言之,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及板状构件615位于沿与纸张P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同一(共同)平面上。
作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对比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则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的设置位置与板状构件615的设置位置一致。
附言之,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板状构件615是设置成,当朝向假想平面H1(参照图4)对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及板状构件615进行投影时,在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与板状构件615之间产生重合,所述假想平面H1朝向与纸张P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且沿着纸张P的宽度方向延伸。
另外,第三被按压部613侧也同样,本实施方式中,在设有第三被按压部613的部位设有板状构件616(参照图4),本实施方式中,同样形成为板状的第二移动部720被设在所述板状构件616的延长线上。
此处,本实施方式的纸张探测装置600对纸张P到达设置有所述纸张探测装置600的部位的情况进行探测。而且,纸张探测装置600对到达纸张探测装置600的纸张P的鼓起进行探测。
此处,对纸张P的鼓起的探测处理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第一探测传感器S1、第二探测传感器S2这两个探测传感器S,探测纸张P各自处于“纸张P的鼓起小”、“纸张P的鼓起大”、“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这三种状态中的哪种状态。
此处,所谓“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是指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纸张P的鼓起程度、与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的纸张P的鼓起程度不同的状态。
图7的(A)及图7的(B)是表示“纸张P的鼓起小”时的各部状态的图。
另外,所述图7以后的图中,省略第二被按压部612的图示。
图7中表示了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鼓起程度与另一端部的鼓起程度相等、且处于所述鼓起程度小的第一程度时的各部状态。
当鼓起程度为第一程度时,仅有第一移动部710会到达第一探测传感器S1的第一探测位置KP1,第二移动部720不会到达第二探测传感器S2的第二探测位置KP2。
此时,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30判定为纸张P的鼓起小。
附言之,图7所示的状态下,第一移动部710到达第一探测传感器S1的第一探测位置KP1,第一探测传感器S1成为断开状态,第二移动部720未到达第二探测位置KP2,第二探测传感器S2成为接通状态。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移动部移动方向5X上,第一移动部710较第二移动部720位于下游侧。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在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鼓起程度与另一端部的鼓起程度相等且处于所述鼓起程度小的第一程度的情况下,第一移动部710到达第一探测位置KP1,第一探测传感器S1成为断开状态,第二移动部720未到达第二探测位置KP2,第二探测传感器S2成为接通状态。
此时,控制部30判定为纸张P的鼓起小。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在存储装置404(参照图2)中,登记有图8(表示判定用表的图)所示的判定用表,控制部30参照所述判定用表而判定为纸张P的鼓起小。
更具体而言,在第一探测传感器S1为断开状态,第二探测传感器S2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相当于图8的符号8A所示的状态,控制部30判定为纸张P的鼓起小。
图9的(A)及图9的(B)是表示“纸张P的鼓起大”时的各部状态的图。
当纸张P的鼓起大时,各部的状态如图9所示。
更具体而言,在纸张P的鼓起大,而且,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鼓起程度与另一端部的鼓起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各部的状态如图9所示。
更具体而言,在纸张P的鼓起大,且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鼓起程度、另一端部的鼓起程度为比所述第一程度大的第二程度的情况下,各部的状态如图9所示。
当纸张P的鼓起程度为第二程度时,第一移动部710超过第一探测位置KP1,另一方面,第二移动部720到达第二探测位置KP2。此时,控制部30判定为纸张P的鼓起大。
附言之,当纸张P的鼓起处于第二程度时,第一探测传感器S1成为接通状态,第二探测传感器S2成为断开状态。此时,相当于图8的符号8B所示的状态,控制部30判定为纸张P的鼓起大。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例如,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鼓起程度为第二程度,而且,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的鼓起为比第二程度大的第三程度的情况下,各部的状态如图10(表示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时的各部状态的图)所示。
此时,第一探测传感器S1成为接通状态,而且,第二探测传感器S2成为接通状态。
此时,相当于图8的符号8D所示的状态,控制部30判定为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
而且,在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例如,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鼓起程度为第二程度,而且,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的鼓起程度为第一程度的情况下,各部的状态如图11(表示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时的各部状态的图)所示。
此时,第一探测传感器S1成为接通状态,第二探测传感器S2成为接通状态。
此时,相当于图8的符号8D所示的状态,控制部30判定为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
而且,在纸张P的鼓起为不均匀,例如,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的鼓起程度为第二程度,而且,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鼓起程度为第三程度的情况下,各部的状态如图12(表示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时的各部状态的图)所示。
此时,第一探测传感器S1成为断开状态,第二探测传感器S2成为断开状态。更具体而言,在图12所示的状态下,第三移动部730位于第一探测位置KP1,第一探测传感器S1成为断开状态。
此时,相当于图8的符号8C所示的状态,控制部30判定为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
而且,在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例如,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的鼓起程度为第二程度,而且,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鼓起程度为第一程度的情况下,成为图13(表示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时的各部状态的图)所示的状态。
此时,第一探测传感器S1成为断开状态,第二探测传感器S2成为断开状态。
此时,相当于图8的符号8C所示的状态,控制部30判定为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
本实施方式中,像这样,能利用两个探测传感器S来进行关于纸张P的鼓起的三种状态的探测。
图14是表示比较例的图。
本例中,使用四个探测传感器S来探测关于纸张P的鼓起的三种状态。
更具体而言,本比较例中,设有第一探测传感器S11、第二探测传感器S12,所述第一探测传感器S11、第二探测传感器S12配置在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侧且在移动部移动方向5X上的位置互不相同。
而且,本比较例中,设有第三探测传感器S13、第四探测传感器S14,所述第三探测传感器S13、第四探测传感器S14配置在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侧且在移动部移动方向5X上的位置互不相同。
本比较例中,使用这四个探测传感器S来探测三种状态。
具体而言,本比较例中,例如在由第一探测传感器S11探测到第一移动部710,由第三探测传感器S13探测到第二移动部720的情况下,判定为“纸张P的鼓起小”。
而且,本比较例中,例如在由第二探测传感器S12探测到第一移动部710,由第四探测传感器S14探测到第二移动部720的情况下,判定为“纸张P的鼓起大”。
而且,本比较例中,例如在由第一探测传感器S11探测到第一移动部710,由第四探测传感器S14探测到第二移动部720的情况下,判定为“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
而且,例如在由第二探测传感器S12探测到第一移动部710,由第三探测传感器S13探测到第二移动部720的情况下,判定为“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
本比较例中,也能进行“纸张P的鼓起小”、“纸张P的鼓起大”、“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这三种状态的探测。但是,本比较例中,所述三种状态的探测需要四个探测传感器S。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中,能利用第一探测传感器S1、第二探测传感器S2这两个探测传感器来进行“纸张P的鼓起小”、“纸张P的鼓起大”、“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这三种状态的探测。
另外,上文中,通过使第一移动部710、第二移动部720的位置错开来进行三种状态的探测,但第一移动部710、第二移动部720的位置也可不错开,而通过使第一探测位置KP1的位置与第二探测位置KP2的位置错开来进行三种状态的探测。
更具体而言,也可在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移动时的移动方向即移动部移动方向5X上,使第一探测位置KP1的位置与第二探测位置KP2的位置错开,由此来进行三种状态的探测。
更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使用图15(表示第一探测位置KP1、第二探测位置KP2的其他配置例的图)所示的构成,来进行“纸张P的鼓起小”、“纸张P的鼓起大”、“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这三种状态的探测。
图15所示的所述构成例中,移动部移动方向5X上的第一移动部710的位置与移动部移动方向5X上的第二移动部720的位置一致。
另一方面,所述构成例中,第二探测传感器S2的第二探测位置KP2较第一探测传感器S1的第一探测位置KP1而位于移动部移动方向5X的下游侧。
所述构成例中,在“纸张P的鼓起小”的情况下,处于第一移动部710到达第一探测传感器S1的第一探测位置KP1的第一状态。由此,探测到“纸张P的鼓起小”。
而且,在“纸张P的鼓起大”的情况下,处于第一移动部710超过第一探测位置KP1,另一方面,第二移动部720到达第二探测传感器S2的第二探测位置KP2的第二状态。由此,探测到“纸张P的鼓起大”。
而且,例如在“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的情况下,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以外的其他状态。并且,在此情况下,当探测到所述其他状态时,则探测到“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对纸张P进行搬送,当所述纸张P到达纸张探测装置600时,所述纸张P接触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的任一者。
由此,本实施方式中,探测到纸张P到达纸张探测装置600的设置部位。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若直至预定的时机为止,纸张探测装置600未能探测到纸张P,则判断为发生了纸张P的堵塞,例如停止纸张P的搬送。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在A4尺寸以上的纸张P被搬送到纸张探测装置600的情况下,所述纸张P接触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
附言之,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612较第一被按压部611而位于被按压部移动方向5A的下游侧,由此,在A4尺寸以上的纸张P被搬送到纸张探测装置600的情况下,所述纸张P接触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
由此,本实施方式中,对所述A4尺寸以上的纸张P到达纸张探测装置600的设置部位的情况进行探测。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当对A4尺寸以上的纸张P进行搬送时,所述纸张P接触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移动。
并且,此时,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控制部30来探测纸张P的鼓起状态。
更具体而言,控制部30对于搬送来的纸张P,探测纸张P的状态处于“纸张P的鼓起小”、“纸张P的鼓起大”、“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中的哪种状态。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0根据所探测到的鼓起状态,来调整定影装置40中的纸张P的搬送速度。
例如,控制部30在探测为“纸张P的鼓起小”的情况下,减小定影装置40中的纸张P的搬送速度,以使纸张P的鼓起变大。
更具体而言,控制部30在探测为“纸张P的鼓起小”且纸张P的种类为预定的特定种类的情况下,减小定影装置40中的纸张P的搬送速度,以使纸张P的鼓起变大。
此处,当减小定影装置40中的纸张P的搬送速度时,定影装置40的每单位时间的对纸张P的搬送量变小。另一方面,从定影装置40的上游侧,纸张P以预定的速度搬送而来。附言之,从定影装置40的上游侧,纸张P以与至此为止相同的速度搬送而来。
此时,在定影装置40中,纸张P的搬送变得迟缓,纸张P的鼓起变大。
而且,例如,控制部30在探测为“纸张P的鼓起大”的情况下,加大定影装置40中的纸张P的搬送速度,以使纸张P的鼓起变小。
更具体而言,控制部30在探测为“纸张P的鼓起大”且纸张P的种类为预定的特定种类的情况下,加大定影装置40中的纸张P的搬送速度,以使纸张P的鼓起变小。
而且,例如,控制部30在探测为“纸张P的鼓起不均匀”的情况下,加大定影装置40中的纸张P的搬送速度,减小纸张P的鼓起。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搬送明信片尺寸的纸张等比A4尺寸小的尺寸的纸张P的情况下,所述纸张P仅接触第二被按压部612。
附言之,本实施方式中,在搬送比A4尺寸等特定尺寸小的纸张P(以下称作“小尺寸纸张P”)的情况下,所述小尺寸纸张P仅接触第二被按压部612。
并且,此时,也与所述同样,对小尺寸纸张P到达纸张探测装置600的设置部位的情况进行探测。
另外,在搬送小尺寸纸张P的情况下,所述小尺寸纸张P不会接触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因此,对于所述小尺寸纸张P,不进行关于纸张P的鼓起状态的探测处理。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612较第一被按压部611而位于被按压部移动方向5A的下游侧。
由此,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在被按压部移动方向5A上的位置一致的情况相比,在搬送A4尺寸以上的纸张P(以下称作“大尺寸纸张P”)时,作用于所述大尺寸纸张P的负荷变小。
此处,尽管也可使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的位置一致,但在此情况下,每当搬送大尺寸纸张P时,第二被按压部612将接触所述大尺寸纸张P,作用于所述大尺寸纸张P的负荷变大。
与此相对,若像本实施方式这样,第二被按压部612较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而位于被按压部移动方向5A的下游侧,则作用于大尺寸纸张P的负荷得以减轻。
附言之,若像本实施方式这样,第二被按压部612较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而位于被按压部移动方向5A的下游侧,则既能实现小尺寸纸张P的探测,又能实现作用于大尺寸纸张P的负荷的减轻。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对大尺寸纸张P未接触第二被按压部61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非排除大尺寸纸张P接触第二被按压部612的构成,也可采用大尺寸纸张P接触第二被按压部612的构成。
但是,在此情况下,也与所述同样,理想的是,使第二被按压部612较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而位于被按压部移动方向5A的下游侧,使纸张P与第二被按压部612接触时的接触压力小于纸张P与第一被按压部611、第三被按压部613接触时的接触压力。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对使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偏靠设有第一被按压部611的一侧而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将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设在第二被按压部612侧,例如设在第二被按压部612侧所设的板状构件617(参照图4)的延长线上等。
但是,若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将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设在第一被按压部611侧,则如上所述,检测鼓起时的检测精度变高。
此处,若将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设在第二被按压部612侧,则用于检测鼓起的第一被按压部611与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的隔离距离将变大。
附言之,若将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设在第二被按压部612侧,则成为圆棒状的连接部650(参照图4)位于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与第一被按压部611之间的状态。
此时,可能因连接部650的扭曲等而产生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的移动量比第一被按压部611的移动量小的事态。
附言之,可能产生第一被按压部611的移动量与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的移动量不同的事态。
此时,鼓起的检测精度有可能下降。
与此相对,若使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偏靠设有第一被按压部611的一侧而配置,则所述扭曲的影响变小,鼓起检测精度的下降得到抑制。
更优选的形态是,如上所述,在设于第一被按压部611的板状构件615的延长线29上设置第一移动部710、第三移动部730,此时,鼓起检测精度的下降进一步得到抑制。本发明并不限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也能够适用于喷墨(inkjet)方式或热敏打印机(thermal printer)等图像形成装置等。

Claims (11)

1.一种记录材搬送装置,包括:
第一被按压部,被受到搬送的记录材按压而移动;
第二被按压部,在受到搬送的记录材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与所述第一被按压部不同的部位,被受到搬送的记录材按压而移动;
移动部,设为与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的两者联动,当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的至少一者被记录材按压时,所述移动部移动;以及
探测部件,探测所述移动部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在被记录材按压时,朝一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中的其中一个被按压部较另一个被按压部而配置在所述一方向的下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其中
当特定尺寸的记录材受到搬送且所述记录材到达所述第一被按压部时,所述第一被按压部位于所述记录材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相向部位,当所述记录材到达所述第二被按压部时,所述第二被按压部位于所述记录材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相向部位,
所述第二被按压部较所述第一被按压部而配置在所述一方向的下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部配置在偏靠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中的其中一个被按压部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其中
所述其中一个被按压部包含板状构件的一部分,所述板状构件沿着受到搬送的记录材的厚度方向而配置,
所述移动部是设在所述板状构件的延长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其中
当特定尺寸的记录材受到搬送且所述记录材到达所述板状构件时,所述板状构件位于所述记录材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相向部位,
所述移动部是设在所述板状构件的延长线上,所述板状构件位于所述端部的相向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还包括:
第三被按压部,在受到搬送的记录材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与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不同的部位,被受到搬送的记录材按压而移动;
第二移动部,联动于所述第三被按压部而移动;以及
第二探测部件,探测所述第二移动部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其中
与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联动的所述移动部即第一移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三被按压部联动的所述第二移动部设为能够朝一方向移动,
在所述第一被按压部、所述第二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三被按压部未被记录材按压的状态下,所述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移动部的位置与所述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移动部的位置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其中
与所述第一被按压部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联动的所述移动部即第一移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三被按压部联动的所述第二移动部设为能够朝一方向移动,
对所述第一移动部的移动进行探测的所述探测部件即第一探测部件探测所述第一移动部的探测位置在所述一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探测部件探测所述第二移动部的探测位置在所述一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件,进行对记录材的图像形成;以及记录材搬送装置,搬送记录材,所述记录材搬送装置是包含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材搬送装置而构成。
11.一种记录材搬送装置,包括:
第一被按压部件,被受到搬送的记录材按压而移动;
第二被按压部件,在受到搬送的记录材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与所述第一被按压部件不同的部位,被受到搬送的记录材按压而移动;
移动部件,设为与所述第一被按压部件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件的两者联动,当所述第一被按压部件及所述第二被按压部件的至少一者被记录材按压时,所述移动部件移动;以及
探测部件,探测所述移动部件的移动。
CN202010504109.4A 2019-10-09 2020-06-05 记录材搬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126310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6325A JP7363330B2 (ja) 2019-10-09 2019-10-09 記録材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86325 2019-10-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1098A true CN112631098A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00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4109.4A Pending CN112631098A (zh) 2019-10-09 2020-06-05 记录材搬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0097B2 (zh)
JP (1) JP7363330B2 (zh)
CN (1) CN11263109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0849A (ja) * 1995-04-21 1996-11-05 Canon Inc 紙巾検出装置
JP2007052112A (ja) * 2005-08-16 2007-03-0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8095062B2 (en) * 2007-09-07 2012-01-1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dia width sensors containing axially spaced paddle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media width sensor
JP4992857B2 (ja) * 2008-08-08 2012-08-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11090092A (ja) * 2009-10-21 2011-05-0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825881B2 (ja) * 2010-09-08 2015-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238763A (ja) * 2012-05-16 2013-11-2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6957203B2 (ja) * 2017-05-29 2021-11-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07297A1 (en) 2021-04-15
JP2021060566A (ja) 2021-04-15
JP7363330B2 (ja) 2023-10-18
US11390097B2 (en)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1293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product used in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340563B2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459640B2 (en) Transpor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499524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328189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2458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02383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preventing a sheet jamming during detected abnormal situations
US755626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00244353A1 (en) Paper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010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記録材判別センサ
JP5546145B2 (ja) 重送検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7792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2631098A (zh) 记录材搬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7002001B2 (ja) シート検知装置、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シート検知位置の調整方法
JP2011251786A (ja) 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412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9552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648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1324259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498204B2 (ja) シート判別装置
JP647914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記録材判別センサ
JP2022183536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58058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43632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10918B2 (ja) シート体搬送装置、及びこのシート体搬送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3, chiban 9, Dingmu 7, Tokyo port,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 chiban 9, Dingmu 7, Tokyo port,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