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07000B - 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07000B
CN112607000B CN202011557590.XA CN202011557590A CN112607000B CN 112607000 B CN112607000 B CN 112607000B CN 202011557590 A CN202011557590 A CN 202011557590A CN 112607000 B CN112607000 B CN 1126070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575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07000A (zh
Inventor
李国兰
潘静
李�浩
邓鹏�
赵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iang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iang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iang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iang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575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070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07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7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07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70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9/00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 B64C9/02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3/00Control systems or transmitting systems for actuating flying-control surfaces, lift-increasing flaps, air brakes, or spoilers
    • B64C13/24Transmitting means
    • B64C13/38Transmitting means with power amplification
    • B64C13/50Transmitting means with power amplification using electrical energy
    • B64C13/504Transmitting means with power amplification using electrical energy using 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s [EHA'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其包括舵面本体,所述舵面本体的右侧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壁的左侧面与调节翼组件的左侧面搭接,所述开口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放置槽。该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通过设置齿轮、齿板、连接轴、压框、第一弹簧、摩擦槽、旋转连接块、调节翼主板、电机、轴承、变速箱、电动液压杆和支撑框,当导向块与导向槽分离后,控制电动液压杆停止工作即可,本装置可以在调节翼主板和连接轴转动调节后,第一弹簧和压框对其施加作用力,使调节翼主板调节后稳定性更加理想,同时维修调节翼组件过程可以控制调节翼组件向右移动,在较大空间对其进行检修,使本装置的使用和维修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舵面就是飞机的操纵面,一般都是三个方向的操纵面,水平方向的叫升降舵,一般设置在平尾末端,负责控制飞机升降,垂直方向的叫方向舵,一般在垂尾上面,负责控制飞机的航向,倾斜方向的叫副翼,一般在飞机机翼末端,负责控制飞机倾斜。
舵面中升降舵的控制方式多是采用液压或电动控制方式作为驱动源,但是驱动翼面转动之后多是依靠动力设备自身的自锁结构实现对调整后翼面位置的固定,并未采用相应的翼面定位辅助手段,因此可能出现翼面位置调整后出现一定偏差,同时翼面调节后会承受更加剧烈的气流或雨雪冲击,长时间使用后可调节的翼面容易出现损坏或严重腐蚀,但是现有翼面的更换过程操作空间较小,多是整个翼面全部更换,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解决了驱动翼面转动之后多是依靠动力设备自身的自锁结构实现对调整后翼面位置进行固定,并未采用相应的翼面定位辅助手段,因此可能出现翼面位置调整后出现一定偏差,同时翼面调节后会承受更加剧烈的气流或雨雪冲击,长时间使用后可调节的翼面容易出现损坏或严重腐蚀,但是现有翼面的更换过程操作空间较小,多是整个翼面全部更换,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包括舵面本体,所述舵面本体的右侧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壁的左侧面与调节翼组件的左侧面搭接,所述开口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壁的左侧面与两个电动液压杆的左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电动液压杆的右端与同一支撑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框内壁的下表面与电机机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变速箱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与连接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箱的左侧面与支撑框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齿轮,所述齿轮的左侧面与齿板的右侧面啮合,两个所述齿板的相对面分别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旋转连接块,所述旋转连接块的右侧面与调节翼组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节翼组件包括调节翼主板,所述调节翼主板的左侧面与旋转连接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翼主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左侧面与开口内壁的左侧面搭接,所述调节翼主板的正面开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内壁设置有第一连接框,所述第一连接框内壁设置有第二磁板,所述第二磁板的左侧面与第二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与第一连接框的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右侧面与连接管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右端与第二连接框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框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开设在保护外壳内壁的背面,所述第二磁板设置为矩形,所述第二磁板的形状与第一连接框内壁的形状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活塞板,所述活塞板设置在第二连接框内壁,所述活塞板的背面与定位杆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的背面与定位槽内壁的背面搭接,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与连接套内壁搭接,所述连接套卡接在第二连接框的背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开口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内壁的左侧面与第一磁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板具有与第二磁板相同的磁性,两个所述第一磁板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第二磁板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旋转连接块的左侧面设置为弧形,所述旋转连接块的左侧面开设有摩擦槽,所述摩擦槽内壁的右侧面与压框内壁的左侧面搭接,所述压框的左侧面与连接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框的形状与旋转连接块的左侧面形状相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板的左侧面与三个第一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凹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开设在支撑框内壁的左侧面,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支撑框内壁的上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两个导向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的下表面与导向槽内壁的下表面搭接,所述导向槽开设在放置槽内壁的下表面,所述导向槽与开口相连通。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通过设置齿轮、齿板、连接轴、压框、第一弹簧、摩擦槽、旋转连接块、调节翼主板、电机、轴承、变速箱、电动液压杆和支撑框,电机直接通过变速箱控制连接轴转动,此时连接轴带动旋转连接块齿轮转动,齿轮转动的同时会抵住齿板和连接板向左移动,同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同时压框与旋转连接块分离,此时旋转连接块和调节翼主板转动,当调节翼主板转动至指定位置后,此时电机停止工作,此时第一弹簧带动连接板和齿板向右移动,然后齿板与齿轮啮合,同时压框与摩擦槽之间接触,当需要对调节翼组件检修时,直接控制电动液压杆带动支撑框和调节翼组件向右移动,当导向块与导向槽分离后,控制电动液压杆停止工作即可,本装置可以在调节翼主板和连接轴转动调节后,第一弹簧和压框对其施加作用力,使调节翼主板调节后稳定性更加理想,同时维修调节翼组件过程可以控制调节翼组件向右移动,在较大空间对其进行检修,使本装置的使用和维修更加方便。
2、该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通过设置第一磁板、第二磁板、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第二弹簧、定位杆和定位槽,当保护外壳出现破损后,电动液压杆带动调节翼组件向右移动,此时第二磁板与第一磁板远离,同时第二弹簧用自身弹力带动第二磁板向左移动,同时第二连接框中气体被吸入第一连接框中,此时同时两活塞板相互靠近移动,同时定位杆与定位槽分离,然后即可将保护外壳取下,本装置对保护外壳的更换过程方便快捷,不需要繁琐操作,保证本装置对保护外壳的维修更换更加顺利。
3、该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通过设置导向块和导向槽,可以对支撑框的左右移动起到导向定位作用,同时支撑框位于放置槽内时,可以避免支撑框出现前后方向的晃动或倾斜情况,保证支撑框可以进行左右移动的同时放置过程更加稳定,使调节翼组件可以更加稳定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调节翼组件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调节翼组件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连接框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C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舵面本体正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B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旋转连接块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舵面本体、2开口、3调节翼组件、3001调节翼主板、3002保护外壳、4放置槽、5电动液压杆、6支撑框、7电机、8变速箱、9连接轴、10轴承、11齿轮、12齿板、13连接板、14压框、15旋转连接块、16第一弹簧、17凹槽、18导向块、19导向槽、20第一连接槽、21第一磁板、22第一连接框、23第二磁板、24第二弹簧、25连接管、26第二连接框、27定位组件、271活塞板、272定位杆、273连接套、28定位槽、29第二连接槽、30摩擦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10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包括舵面本体1,舵面本体1的右侧面开设有开口2,开口2内壁的左侧面与调节翼组件3的左侧面搭接,开口2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放置槽4,放置槽4内壁的左侧面与两个电动液压杆5的左端固定连接,两个电动液压杆5的右端与同一支撑框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动液压杆5,可以控制支撑框6和调节翼组件3进行左右移动,方便在调节翼组件3更换维修时,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支撑框6内壁的下表面与电机7机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机7和变速箱8,可以精准控制连接轴9和调节翼组件3进行旋转过程,电机7的输出轴与变速箱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变速箱8的输出轴与连接轴9的底端固定连接,变速箱8的左侧面与支撑框6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连接轴9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齿轮11,通过设置齿轮11和齿板12,当连接轴9和调节翼组件3转动时,齿轮11可以挤压齿板12向左移动,进而实现在调节翼组件3转动时压框14与旋转连接块15之间的分离过程,齿轮11的左侧面与齿板12的右侧面啮合,两个齿板12的相对面分别与连接板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轴9的外表面设置有旋转连接块15,旋转连接块15的右侧面与调节翼组件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调节翼组件3包括调节翼主板3001,调节翼主板3001的左侧面与旋转连接块1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调节翼主板300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外壳3002,通过设置保护外壳3002,可以对调节翼主板3001起到保护作用,降低调节翼主板3001受损几率,保护外壳3002的左侧面与开口2内壁的左侧面搭接,调节翼主板3001的正面开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槽29,第二连接槽29内壁设置有第一连接框22,第一连接框22内壁设置有第二磁板23,通过设置第二磁板23和第一磁板21,当第二磁板23与第一磁板21靠近时,第二磁板23被磁力挤压,可以顺利控制定位杆272插入定位槽28内,保证调节翼组件3位于开口2中时保护外壳3002安装更加稳定,第二磁板23的左侧面与第二弹簧24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4的左端与第一连接框22的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弹簧24,当第二磁板23与第一磁板21远离时,第二弹簧24可以自动控制第二磁板23移动,顺利实现控制定位杆272与定位槽28分离,当调节翼组件3不位于开口2中时,定位杆272可以顺利与定位槽28分离,方便实现保护外壳3002的拆卸,第一连接框22的右侧面与连接管25的左端相连通,连接管25的右端与第二连接框26的左侧面相连通,第二连接框26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定位组件27,定位组件27设置在定位槽28内,定位槽28开设在保护外壳3002内壁的背面,第二磁板23设置为矩形,第二磁板23的形状与第一连接框22内壁的形状相适配。
具体的,如图5所示,定位组件27包括活塞板271,通过设置活塞板271和第二连接框26,第二磁板23的移动可以通过气压控制第二连接框26中活塞板271的移动,活塞板271设置在第二连接框26内壁,活塞板271的背面与定位杆272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定位杆272的背面与定位槽28内壁的背面搭接,通过设置定位杆272和定位槽28,可以实现对保护外壳3002的定位,避免保护外壳3002出现随意的上下晃动情况,定位杆272的外表面与连接套273内壁搭接,连接套273卡接在第二连接框26的背面。
具体的,如图7所示,开口2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第一连接槽20,第一连接槽20内壁的左侧面与第一磁板2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一磁板21具有与第二磁板23相同的磁性,两个第一磁板21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第二磁板23的位置相对应,连接板13的左侧面与三个第一弹簧16的右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弹簧16,可以对连接板13和压框14施加向右的作用力,保证压框14与摩擦槽30之间的紧密接触,保证连接轴9和调节翼组件3的稳定,第一弹簧16的左端与凹槽17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凹槽17开设在支撑框6内壁的左侧面,连接轴9的外表面设置有轴承10,轴承10设置在支撑框6内壁的上表面,支撑框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两个导向块18的相对面固定连接,导向块18的下表面与导向槽19内壁的下表面搭接,导向槽19开设在放置槽4内壁的下表面,导向槽19与开口2相连通,通过设置导向块18和导向槽19,可以对支撑框6的左右移动起到导向定位作用,同时支撑框6位于放置槽4内时,可以避免支撑框6出现前后方向的晃动或倾斜情况,保证支撑框6可以进行左右移动的同时放置过程更加稳定,使调节翼组件3可以更加稳定放置。
具体的,如图10所示,旋转连接块15的左侧面设置为弧形,旋转连接块15的左侧面开设有摩擦槽30,摩擦槽30内壁的右侧面与压框14内壁的左侧面搭接,通过设置摩擦槽30和压框14均设置为弧形,可以保证旋转连接块15转动后,压框14依然全面与旋转连接块15接触,摩擦槽30可以增大压框14与旋转连接块15之间的接触面,压框14的左侧面与连接板1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压框14的形状与旋转连接块15的左侧面形状相适。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S1、当需要更换保护外壳3002时,直接控制电动液压杆5工作,电动液压杆5带动支撑框6向右移动,此时调节翼主板3001向右移动,同时第一磁板21远离第二磁板23移动,同时第二弹簧24带动第二磁板23向左移动,第二连接框26中空气被吸入第一连接框22中,同时前后两侧活塞板271相互靠近移动,同时定位杆272远离定位槽28移动,当定位杆272与定位槽28分离,且调节翼主板3001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控制电动液压杆5停止工作;
S2、然后即可将保护外壳3002取下,然后选取全新保护外壳3002,直接将保护外壳3002套在调节翼主板3001表面,并控制定位槽28与定位杆272位置对应,然后即可控制电动液压杆5工作,电动液压杆5带动支撑框6向左移动,此时调节翼主板3001向左移动,同时第二磁板23靠近第一磁板21移动,第一磁板21与第二磁板23之间磁力推动第二磁板23向右移动,第一连接框22中空气被挤入第二连接框26中,此时前后两侧定位杆272相互远离移动,当定位杆272与定位槽28内壁接触,同时保护外壳3002与开口2内壁接触后,控制电动液压杆5停止工作,此时完成对保护外壳3002的更换;
S3、当需要对调节翼主板3001的位置进行调整时,直接控制电机7工作,此时电机7通过变速箱8控制连接轴9转动,同时齿轮11和旋转连接块15转动,齿轮11挤压齿板12和连接板13向左移动,此时第一弹簧16被压缩,同时压框14与旋转连接块15分离,旋转连接块15和调节翼主板3001转动至指定角度后,控制电机7停止工作,此时第一弹簧16带动连接板13和齿板12向右移动,当齿板12与齿轮11啮合后,此时压框14与摩擦槽30接触,此时完成对调节翼主板3001的调节过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包括舵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舵面本体(1)的右侧面开设有开口(2),所述开口(2)内壁的左侧面与调节翼组件(3)的左侧面搭接,所述开口(2)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放置槽(4),所述放置槽(4)内壁的左侧面与两个电动液压杆(5)的左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电动液压杆(5)的右端与同一支撑框(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框(6)内壁的下表面与电机(7)机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与变速箱(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箱(8)的输出轴与连接轴(9)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箱(8)的左侧面与支撑框(6)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轴(9)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齿轮(11),所述齿轮(11)的左侧面与齿板(12)的右侧面啮合,两个所述齿板(12)的相对面分别与连接板(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9)的外表面设置有旋转连接块(15),所述旋转连接块(15)的右侧面与调节翼组件(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翼组件(3)包括调节翼主板(3001),所述调节翼主板(3001)的左侧面与旋转连接块(1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翼主板(300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外壳(3002),所述保护外壳(3002)的左侧面与开口(2)内壁的左侧面搭接,所述调节翼主板(3001)的正面开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槽(29),所述第二连接槽(29)内壁设置有第一连接框(22),所述第一连接框(22)内壁设置有第二磁板(23),所述第二磁板(23)的左侧面与第二弹簧(24)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4)的左端与第一连接框(22)的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框(22)的右侧面与连接管(25)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25)的右端与第二连接框(26)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框(26)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定位组件(27),所述定位组件(27)设置在定位槽(28)内,所述定位槽(28)开设在保护外壳(3002)内壁的背面,所述第二磁板(23)设置为矩形,所述第二磁板(23)的形状与第一连接框(22)内壁的形状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27)包括活塞板(271),所述活塞板(271)设置在第二连接框(26)内壁,所述活塞板(271)的背面与定位杆(272)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272)的背面与定位槽(28)内壁的背面搭接,所述定位杆(272)的外表面与连接套(273)内壁搭接,所述连接套(273)卡接在第二连接框(26)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2)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第一连接槽(20),所述第一连接槽(20)内壁的左侧面与第一磁板(2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板(21)具有与第二磁板(23)相同的磁性,两个所述第一磁板(21)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第二磁板(23)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连接块(15)的左侧面设置为弧形,所述旋转连接块(15)的左侧面开设有摩擦槽(30),所述摩擦槽(30)内壁的右侧面与压框(14)内壁的左侧面搭接,所述压框(14)的左侧面与连接板(1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框(14)的形状与旋转连接块(15)的左侧面形状相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3)的左侧面与三个第一弹簧(16)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6)的左端与凹槽(17)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凹槽(17)开设在支撑框(6)内壁的左侧面,所述连接轴(9)的外表面设置有轴承(10),所述轴承(10)设置在支撑框(6)内壁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两个导向块(18)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18)的下表面与导向槽(19)内壁的下表面搭接,所述导向槽(19)开设在放置槽(4)内壁的下表面,所述导向槽(19)与开口(2)相连通。
CN202011557590.XA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 Active CN1126070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7590.XA CN112607000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7590.XA CN112607000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7000A CN112607000A (zh) 2021-04-06
CN112607000B true CN112607000B (zh) 2022-08-12

Family

ID=75245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7590.XA Active CN112607000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070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2486B (zh) * 2021-11-10 2023-09-19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旋转作动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5110A (zh) * 2014-12-16 2016-07-20 常州市华奥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飞行稳定的无人机
US10543903B2 (en) * 2016-08-31 2020-01-28 The Boeing Company Actuators for high lift devices on aircraft
CN110997483B (zh) * 2017-08-18 2023-11-17 空中客车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致动飞行器的机翼的可折叠机翼尖端部分的致动单元
CN108674633A (zh) * 2018-07-25 2018-10-19 北京因时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舵面控制机构和航模
CN109018305B (zh) * 2018-08-15 2020-08-11 晨龙飞机(荆门)有限公司 一种迅速调转飞机飞行方向的方向舵
CN110228581A (zh) * 2019-06-06 2019-09-13 天峋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双尾撑布局无人机
CN110745234B (zh) * 2019-11-15 2023-02-10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一种内埋式无人机舵面操纵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7000A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07000B (zh) 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机构
CN106270109B (zh) 叠片机极片冲切装置
CN203165737U (zh) 键帽机
CN115847116A (zh) 一种设有负压吸附定位结构的夹具及其吸附定位结构
CN213703891U (zh) 一种新型的绝缘子加工用修坯机
CN112777469B (zh) 飞机的蒙皮零部件吊装工装结构
WO2023184653A1 (zh) 一种无人机助推火箭自动填装装置
CN108820245B (zh) 一种太阳能飞机翼面蒙膜张紧安装设备
CN108792750A (zh) 一种具有液压下料装置的分切机
CN208101403U (zh) 一种具有清洁打印头及机身固定功能的条码打印机
CN209914407U (zh) 一种fpc贴片机机头的z轴运动控制机构
CN202815367U (zh) 返修式acf贴附机
CN207256151U (zh) 变压器呼吸器底盘法兰装拆器
CN218664936U (zh) 一种外墙板材施工输送装置
CN215792073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半自动粘箱机
CN219637414U (zh) 一种熔喷生产线喷丝板安装拆卸用台车
CN220121862U (zh) 贴膜机
CN212019802U (zh) 一种民航机翼组件焊接设备
CN220865530U (zh) 一种方便维护电池的无人驾驶厂区车
CN219077526U (zh) 一种无人机防护机构
CN214080718U (zh) 一种生产飞机起落架制动刹车盘副动片钢夹用胚体整形装置
CN217965749U (zh) 一种飞机液压系统类作动筒螺钉自动拆装装置
CN211946083U (zh) 一种汽车维修起落架
CN218939746U (zh) 承载机构、叠片装置及电芯制造设备
CN218746605U (zh) 一种航空轮胎胎侧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