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01794A - 粘合带 - Google Patents
粘合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01794A CN112601794A CN201980055162.6A CN201980055162A CN112601794A CN 112601794 A CN112601794 A CN 112601794A CN 201980055162 A CN201980055162 A CN 201980055162A CN 112601794 A CN112601794 A CN 1126017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ester
- resin foam
- acid
- meth
- base mater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4—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241—Polyolefin, e.g.rubber
- C09J7/243—Ethylene or propylene polym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6—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8—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the acids or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cyclic rings
- C08G63/181—Acids containing aromatic ring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52—Polycarboxylic acids or polyhydroxy compounds in which at least one of the two components contains aliphatic unsatur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7/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4—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245—Vinyl resins, e.g. polyvinyl chloride [PVC]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5—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6—Porous or cellular plastic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70/00—Compositions for adhesiv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00/00—Presence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20—Presence of 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24—Presence of a foa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00/00—Presence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20—Presence of 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24—Presence of a foam
- C09J2400/243—Presence of a foam in the substrat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3/00—Presence of polyolefin
- C09J2423/006—Presence of polyolefin in the substrat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3/00—Presence of polyolefin
- C09J2423/04—Presence of homo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2423/041—Presence of homo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in the barrier lay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3/00—Presence of polyolefin
- C09J2423/10—Presence of homo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9J2423/101—Presence of homo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in the barrier lay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 C09J2433/001—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in the barrier lay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 C09J2433/006—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in the substrat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67/00—Presence of polyest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75/00—Presence of polyurethane
- C09J2475/001—Presence of polyurethane in the barrier lay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75/00—Presence of polyurethane
- C09J2475/006—Presence of polyurethane in the substr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作为聚酯系粘合剂层与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的密合性优异的粘合带,提供一种粘合带,其为在基材[I]的至少单面具有由聚酯系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带,上述基材[I]为选自由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和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组成的组中的1者,上述聚酯系粘合剂为由含有聚酯系树脂(A)的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形成的粘合剂,所述聚酯系树脂(A)具有源自多元羧酸类的结构单元和源自多元醇的结构单元,多元羧酸类中的含芳香族结构的化合物的含量为80摩尔%以下,所述聚酯系树脂(A)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30000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带,更详细而言,涉及:基材与由聚酯系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密合性优异的粘合带。
背景技术
以往,聚酯系树脂由于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耐久性、机械强度优异,因此,在薄膜、PET瓶、纤维、调色剂、电气部件和粘接剂、粘合剂等广泛的用途中被使用,特别是作为粘合剂的利用被受关注。
粘合带中,从加工性、柔软性、高强度、隔热性、耐久性等的观点出发,使用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发泡体)基材作为基材是有效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从耐冲击性、密闭性的观点出发,使用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那样的泡沫(发泡体)基材作为基材是有效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448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0143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粘合带的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与由聚酯系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密合性不充分,寻求进一步的改良。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中,聚酯系粘合剂与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的密合性不充分,另外,将聚烯烃作为被粘物的情况下,与被粘物的粘接性也不充分,因此,需要在聚酯系粘合剂中配混增粘剂等,寻求进一步的改良。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聚酯系粘合剂层与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的密合性优异、对聚烯烃被粘物的粘接性也优异的粘合带。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因而,本发明人等鉴于上述情况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将含有聚酯树脂的聚酯系粘合剂用于粘合带时,粘合带成为聚酯系粘合剂与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的密合性优异、对聚烯烃被粘物的粘接性也优异的粘合带,所述聚酯树脂具有源自多元羧酸类的结构单元和源自多元醇的结构单元、多元羧酸类中的含芳香族结构的化合物的含量为80摩尔%以下,所述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300000,完成了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粘合剂,通常大多使用有丙烯酸类粘合剂,使用了泡沫基材的粘合带中也应用丙烯酸类粘合剂,但泡沫基材与丙烯酸类粘合剂的密合性不充分,因此,对被粘物、尤其对聚烯烃被粘物的粘接性也不满足。然而发现:通过使用聚酯系粘合剂,从而对泡沫基材的密合性和对被粘物的粘接性优异。
即,本发明的主旨在于,一种粘合带,其为在基材[I]的至少单面具有由聚酯系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带,上述基材[I]为选自由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和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组成的组中的1者,上述聚酯系粘合剂为由含有聚酯系树脂(A)的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形成的粘合剂,所述聚酯系树脂(A)具有源自多元羧酸类的结构单元和源自多元醇的结构单元,多元羧酸类中的含芳香族结构的化合物的含量为80摩尔%以下,所述聚酯系树脂(A)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300000。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粘合带为在基材[I]的至少单面具有由聚酯系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带,上述基材[I]为选自由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和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组成的组中的1者,上述聚酯系粘合剂为由含有聚酯系树脂(A)的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形成的粘合剂,所述聚酯系树脂(A)具有源自多元羧酸类的结构单元和源自多元醇的结构单元,多元羧酸类中的含芳香族结构的化合物的含量为80摩尔%以下,所述聚酯系树脂(A)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300000。因此,本发明的粘合带的聚酯系粘合剂层与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的密合性优异,对聚烯烃被粘物的粘接性也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构成详细地进行说明,但这些示出理想的实施方式的一例。
本发明中“带”以也包含“薄膜”、“片”在内的含义记载。
另外,本发明中,分别地,“(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或者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酰基”是指丙烯酰基或者甲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或者甲基丙烯酸酯。
<基材[I]>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作为粘合片的基材[I],使用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或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
上述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分别是指,使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聚氨酯系树脂组合物、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发泡而形成发泡体。
从与粘合剂层的密合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上述各种泡沫基材(基材[I])的表观密度通常为10~1000kg/m3、优选50~900kg/m3、特别优选70~700kg/m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观密度可以依据JIS K 7222而测定。
另外,从与粘合剂层的密合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上述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的表观密度优选10~300kg/m3、特别优选50~250kg/m3、进一步优选70~200kg/m3。表观密度过小或过大,均有与粘合剂层的密合性降低的倾向。
进而,从与粘合剂层的密合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上述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或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的表观密度优选100~1000kg/m3、特别优选200~900kg/m3、进一步优选250~800kg/m3、尤其优选300~700kg/m3。表观密度过小或过大,均有与粘合剂层的密合性降低的倾向。
上述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所具有的气泡可以为独立气泡,也可以为连续气泡。另外,独立气泡与连续气泡也可以混合存在。
上述气泡的形状通常为球状,但不限定于此。
上述各种泡沫基材的气泡的平均直径(平均气泡直径)通常为1~1500μm、优选5~700μm。
上述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的气泡的平均直径优选1~1000μm、特别优选10~500μm。
另外,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的气泡的平均直径优选5~500μm、特别优选50~400μm。
平均气泡直径如果为上述范围内,则有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的拉伸强度、柔软性、加工性、表面平滑性和追随性优异的倾向。
从与粘合剂层的密合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上述各种泡沫基材的厚度优选0.1~2mm、特别优选0.2~1.5mm、进一步优选0.3~1mm。基材的厚度如果过薄,则有柔软性、耐冲击性降低的倾向,泡沫基材的厚度如果过厚,则有加工性、表面平滑性降低的倾向。
上述各种泡沫基材的拉伸强度通常为0.1~3MPa、优选0.2~2MPa。
另外,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的拉伸强度通常为0.1~2MPa、优选0.2~1MPa。
上述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或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的拉伸强度通常为0.1~2.5MPa、优选0.3~1.5MPa。
拉伸强度如果过小,则有由于强度不足而发生断裂的倾向,拉伸强度如果过大,则有耐冲击性降低的倾向。
上述各种泡沫基材的伸长率通常为50~600%、优选70~400%。
另外,上述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的伸长率优选50~500%、特别优选70~300%。
进而,上述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或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的伸长率优选50~300%、特别优选70~200%。
伸长率如果过小,则有耐冲击性降低的倾向,伸长率如果过大,则有招致强度不足所导致的粘接强度降低的倾向。
上述各种泡沫基材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可以通过将基材在23℃、50%RH的环境下裁切成10mm×50mm,安装于AUTOGRAPH(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AUTOGRAPH AG-X PLUS500N”)使得卡盘间距离成为25mm,以拉伸速度50mm/分钟进行测定,从而得到。
如上述,本发明中使用的基材[I]为选自由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和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组成的组中的1者。其中,优选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
以下,对各泡沫基材进行说明。
[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
构成上述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包含聚烯烃系树脂。另外,上述聚烯烃系树脂通常为包含碳数2~20的α-烯烃作为单体单元的树脂,其中,从与聚酯系粘合剂的密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
〔聚乙烯系树脂〕
聚乙烯系树脂可以为乙烯的均聚物或、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均可,进一步,也可以为乙烯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但是,上述聚乙烯系树脂中不含后述的烯烃系弹性体、烯烃系塑性体。另外,这些聚烯烃系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作为上述与乙烯共聚的α-烯烃,通常优选碳数2~10、优选碳数4~10的α-烯烃,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丙烯、1-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癸烯等。
上述聚乙烯系树脂中,从与粘接剂层的密合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乙烯的均聚物。
〔聚丙烯系树脂〕
聚丙烯系树脂可以为丙烯的均聚物或、丙烯与α-烯烃的共聚,均可。
作为上述与丙烯共聚的α-烯烃,通常优选碳数2~12、优选碳数4~12的α-烯烃,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丙烯、1-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等。
上述聚丙烯系树脂中,从与粘接剂层的密合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的均聚物。
另外,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在不妨碍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包含聚烯烃系树脂以外的树脂、例如弹性体、烯烃系塑性体、橡胶等。
上述弹性体具有组合了硬链段与软链段的结构,具有在常温(23℃)下体现橡胶弹性,在高温下与热塑性树脂同样地增塑化的性质。
作为上述弹性体,例如可以举出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丁烯、氯化聚乙烯等烯烃系弹性体、苯乙烯系弹性体、聚酯系弹性体、聚酰胺系弹性体、聚氨酯系弹性体等。
上述烯烃系塑性体是指,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等单活性中心催化剂,使乙烯与碳数4~8的α-烯烃共聚而成的超低密度聚乙烯系树脂,具有塑料与弹性体的中间的性质。
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在不妨碍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含有公知的添加剂、例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耐气候性稳定剂、光稳定剂、颜料、染料、阻燃剂、增塑剂、润滑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填充剂、增强剂、抗静电剂等。
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以一般的制造方法制造。另外,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可以经交联,也可以为无交联。
首先,对交联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接着,对无交联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交联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的制造方法〕
交联后的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通常通过使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交联后进行发泡,从而可以制造。
具体而言,例如,通过经由如下工序从而可以得到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将聚烯烃系树脂、热分解型发泡剂、根据需要的聚烯烃系树脂以外的树脂、后述的添加剂等其他原料进行熔融混炼,从挤出机以片状挤出,从而得到片状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工序;使片状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交联的工序;将交联后的片状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加热,使热分解型发泡剂发泡的工序。
作为上述热分解型发泡剂,例如可以举出有机发泡剂、无机发泡剂。
作为上述有机发泡剂,例如可以举出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羧酸金属盐(例如,偶氮二羧酸钡等)、偶氮二异丁腈等偶氮化合物、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等亚硝基化合物、肼二羧酸酰胺、4,4’-氧双(苯磺酰基肼)、甲苯磺酰基肼等肼衍生物、甲苯磺酰基氨基脲等氨基脲化合物等。
作为上述无机发泡剂,例如可以举出碳酸铵、碳酸钠、碳酸氢铵、碳酸氢钠、亚硝酸铵、氢化硼钠、柠檬酸酐单苏打等。
这些热分解型发泡剂中,从得到微细的气泡的观点、和经济性、安全方面出发,优选偶氮化合物,特别优选偶氮二甲酰胺。这些热分解型发泡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热分解型发泡剂的配混量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重量份,通常为1~10重量份、优选1~5重量份、更优选1.5~3.5重量份。
通过上述使片状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交联的工序而交联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交联度(凝胶率)优选20~70重量%。
作为上述使片状的聚烯烃系树脂交联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事先配混有机过氧化物,进行加热,使有机过氧化物分解,从而使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交联的方法;对聚烯烃系树脂照射电子束、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电离性辐射线的方法等。
作为上述有机过氧化物,例如可以举出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另外,上述有机过氧化物的配混量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重量份,通常为0.01~5重量份、优选0.1~3重量份。
对于使用上述电离性辐射线时的照射量,通常以0.5~20Mrad、优选以3~15Mrad进行照射使得交联度成为上述范围。
上述交联方法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从均匀地进行交联的观点出发,优选照射电离性辐射线的方法。
作为将上述交联后的片状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加热、使热分解型发泡剂发泡的工序中的加热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利用热风进行加热的方法、利用红外线进行加热的方法、利用盐浴进行加热的方法、利用油浴进行加热的方法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另外,上述交联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的制造方法中,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可以配混气泡核调节剂、分解温度调节剂、交联助剂、抗氧化剂等。如此可以得到交联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
〔无交联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的制造方法〕
无交联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例如可以通过将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进行挤出发泡成型而制造。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在挤出机内被混炼,从设置于挤出机前端的模具(die)进行挤出发泡,从而成为发泡体。
上述无交联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中使用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包含发泡剂。
作为上述发泡剂,可以使用公知一般的发泡剂,例如可以举出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环戊烷、环戊二烯、正己烷、石油醚等烃、丙酮、甲乙酮等酮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二甲醚、乙醚、二丙醚、甲乙醚等低沸点的醚化合物、三氯一氟甲烷、二氯二氟甲烷等含卤素烃、二氧化碳、氮、氨等无机气体等。这些发泡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优选无机气体,更优选二氧化碳。另外,二氧化碳优选超临界状态、亚临界状态、或经液化者。
另外,无交联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的制造方法中,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可以配混气泡成核剂等。
可以适宜设定上述挤出发泡成型中的、工序温度、工序压力、工序时间等制造条件使得得到的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成为前述物性。
如此可以得到无交联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
如此得到交联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或无交联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但这些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可以进行拉伸。需要说明的是,拉伸可以在使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发泡后进行,也可以在使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发泡的同时进行。
[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
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是由包含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而成的聚氨酯系树脂的聚氨酯系树脂组合物发泡形成而成的。
作为上述多元醇,可以为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均可。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上述聚酯多元醇,例如可以举出:由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萘二羧酸、琥珀酸、酒石酸、草酸、丙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戊烯二酸、壬二酸、癸二酸、1,4-环己基二羧酸、α-氢化粘康酸、β-氢化粘康酸、α-丁基-α-乙基戊二酸、α,β-二乙基琥珀酸、马来酸、富马酸等二羧酸、或这些二羧酸的酐等1种与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3-甲基-1,5-戊二醇、3,3-二羟甲基庚烷、二乙二醇、二丙二醇、新戊二醇、环己烷-1,4-二醇、环己烷-1,4-二甲醇、二聚酸二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成物、双(β-羟基乙基)苯、苯二甲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分子量500以下的低分子多元醇类的1种以上的缩聚反应得到的物质。另外,也可以使用将低分子多元醇的一部分替换为六亚甲基二胺、异佛尔酮二胺、单乙醇胺等低分子多胺、低分子氨基醇而得到的聚酯-酰胺多元醇。
作为上述聚醚多元醇,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甘油、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山梨糖醇、蔗糖等多元醇、或该多元醇中加成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环氧烷的聚醚多元醇。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使用:在平均官能团数为2~5的聚甘油中加成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环氧乙烷含有率为整体的50~75重量%、且数均分子量为2000~7000的聚醚多元醇。另外,作为聚醚多元醇,可以使包含环氧烷的环状醚开环聚合而得到。
作为上述聚合物多元醇,例如可以举出在上述聚醚多元醇中接枝聚合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乙烯基化合物而成者。
作为上述多异氰酸酯,可以为芳香族系、脂环族系、脂肪族系,均可,另外,可以为在1分子中具有2个异氰酸酯基的2元的异氰酸酯、或在1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3元以上的异氰酸酯。另外,这些多异氰酸酯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上述2元的异氰酸酯,例如可以举出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间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联苯二异氰酸酯、3,3’-二甲氧基-4,4’-联苯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系二异氰酸酯、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系二异氰酸酯、丁烷-1,4-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亚丙基二异氰酸酯、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异氰酸酯等脂肪族系二异氰酸酯等。
另外,作为3元以上的异氰酸酯,可以举出1-甲基苯基-2,4,6-三异氰酸酯、1,3,5-三甲基苯基-2,4,6-三异氰酸酯、联苯基-2,4,4’-三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2,4,4’-三异氰酸酯、甲基二苯基甲烷-4,6,4’-三异氰酸酯、4,4’-二甲基二苯基甲烷-2,2’,5,5’四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4,4’,4”-三异氰酸酯、聚合MDI等芳香族系多异氰酸酯等。需要说明的是,此外还可以使用聚氨酯预聚物。另外,多异氰酸酯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例如,也可以将脂肪族系异氰酸酯的一种与芳香族系异氰酸酯的2种组合使用。
作为用于使上述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而得到聚氨酯系树脂的反应方法,例如可以举出一步法、预聚物法。
上述一步法是指,使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与后述的催化剂、发泡剂、表面活性剂、添加剂等其他原料全部以一阶段进行反应的方法。
另一方面,预聚物法是指,使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事先反应,得到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预聚物,在催化剂、发泡剂、表面活性剂、添加剂等其他原料的存在下,使该预聚物与多元醇反应的方法。
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时的配混比率可以由异氰酸酯指数表示,通常为95~120、优选100~115。异氰酸酯指数低的情况下,反应性、交联变得不充分,有发生发泡稳定性降低、应变的降低的倾向。异氰酸酯指数高的情况下,交联变得显著,在发泡后发生泡沫的收缩、或放热反应得到促进,反应温度高,因此有发生烧焦、模糊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异氰酸酯指数是指,多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基浓度相对于多元醇中的全部活性氢基浓度的当量比的百分率。
上述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的反应中优选使用催化剂。作为上述催化剂,例如可以举出胺催化剂、金属催化剂等。这些催化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作为上述胺系催化剂,例如可以举出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烯、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N,N-二甲基环己胺、N-甲基二环己胺、N,N,N’,N’-四甲基丙烯二胺、N,N,N’,N’-四甲基六亚甲基二胺、N-乙基吗啉、N-甲基吗啉、N,N-二甲基乙醇胺、N,N-二乙基乙醇胺、三乙胺、三亚乙基二胺、二乙醇胺、二甲基氨基吗啉、四甲基胍等。
作为上述金属催化剂,例如可以举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甲基氢氧化锡、四正丁基锡、辛烯酸锌、辛烯酸锡、辛酸锡、环烷酸钴、二月桂酸二丁基铋、二月桂酸二辛基铋、2-乙基己烷酸铋盐、环烷酸铋盐、异癸酸铋盐、新癸酸铋盐、月桂酸铋盐、马来酸铋盐、硬脂酸铋盐、油酸铋盐、亚油酸铋盐、乙酸铋盐、双新癸酸铋、二水杨酸铋盐、二没食子酸铋盐、有机锆等有机金属化合物、氯化亚锡、氯化锡、硝酸铋、溴化铋、碘化铋、硫化铋、无机锆、锆单质等无机金属化合物。另外,可以举出组合使用了2-乙基己烷酸锌/锆四乙酰丙酮酸等2种以上的催化剂而成者。
另外,聚氨酯系树脂组合物中优选包含发泡剂。上述发泡剂只要为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中通常使用者即可,例如可以举出水、戊烷、环戊烷、二氯甲烷、二氧化碳气体等。另外,这些发泡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进而,聚氨酯系树脂组合物中优选包含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只要为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中通常采用者即可,例如可以举出有机硅系化合物、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等。
表面活性剂的配混量相对于多元醇100重量份通常为0.5~2重量份。
另外,聚氨酯系树脂组合物中,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配混各种添加剂。作为上述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固化促进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耐光稳定剂、硅烷偶联剂、增粘剂、蜡、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触变性赋予剂、颜料、荧光增白剂、着色剂、抗氧化剂、稀释剂等。另外,也可以配混聚氨酯系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
使用上述聚氨酯系树脂组合物的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的制造中,例如可以使用板坯成型、模成型等,它们均可。
而且,通过调整含有上述原料等的聚氨酯系树脂组合物的组成使得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的各物性成为前述范围,从而可以得到本发明中能使用的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
[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
上述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可以如下得到:使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单体、以及根据需要的含官能团的单体、多官能单体(具有2个以上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其他共聚性单体的聚合成分聚合而得到丙烯酸类树脂,使包含得到的丙烯酸类树脂的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进行发泡形成,从而可以得到。
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单体成为丙烯酸类树脂的主成分,烷基的碳数通常为1~20、优选1~14、特别优选1~10。
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单体,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酯等脂肪族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脂环族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单体中,在共聚性、操作的容易性和原料获得容易性的方面,优选(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
另外,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单体在聚合成分中的含量通常为60~99.5重量%、优选70~99重量%、特别优选80~95重量%。
作为上述含官能团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含羟基的单体、含羧基的单体、含氨基的单体、含酰胺基的单体、含缩水甘油基的单体、含磺酸基的单体、含磷酸基的单体、含噁唑啉基的单体、含乙酰乙酰基的单体、含异氰酸酯基的单体、含烷氧基的单体、含烷氧基甲硅烷基的单体等。这些含官能团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上述含羟基的单体,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5-羟基戊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甲基环己基)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己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己内酯改性单体、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氧化烯改性单体、2-丙烯酰氧基乙基-2-羟基乙基苯二甲酸酯等含伯羟基的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等含仲羟基的单体;(甲基)丙烯酸2,2-二甲基2-羟基乙酯等含叔羟基的单体等。
作为上述含羧基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二聚体、巴豆酸、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柠康酸、戊烯二酸、衣康酸、丙烯酰胺N-乙醇酸、肉桂酸等。
作为上述含氨基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丙酯等。
作为上述含酰胺基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正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基吗啉、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甲基)丙烯酰胺系单体等。
作为上述含缩水甘油基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缩水甘油酯等。
作为上述含磺酸基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甲基烯丙基磺酸等烯烃磺酸、2-丙烯酰胺-2-羟甲基丙烷磺酸、苯乙烯磺酸或者其盐等。
作为上述含磷酸基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2-羟基乙基丙烯酰基磷酸酯等。
作为上述含噁唑啉基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2-乙烯基-2-噁唑啉、2-乙烯基-5-甲基-2-噁唑啉、2-异丙烯基-2-噁唑啉等。
作为上述含乙酰乙酰基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乙酰乙酰氧基)乙酯、乙酰乙酸烯丙酯等。
作为上述含异氰酸酯基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异氰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等。
作为上述含烷氧基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丙酯等。
作为含烷氧基甲硅烷基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等。
使用上述含官能团的单体时的聚合成分中的含量通常为0.5重量%以上、优选1~30重量%、更优选3~25重量%、特别优选5~20重量%。
作为上述多官能单体,例如可以举出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使用上述多官能单体时的聚合成分中的含量,通常为2重量%以下,优选1重量%以下。
作为上述其他共聚性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硬脂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等羧酸乙烯基酯单体;(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苯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含有芳香环的单体;(甲基)丙烯酸联苯氧基乙酯等含联苯氧基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含有烷氧基或氧化烯基的单体;丙烯腈、甲基丙烯腈、氯乙烯、偏二氯乙烯、烷基乙烯醚、乙烯基甲苯、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烷酮、衣康酸二烷基酯、富马酸二烷基酯、烯丙醇、丙烯酰氯、甲基乙烯基酮、烯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二甲基烯丙基乙烯基酮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使用上述其他共聚性单体时的聚合成分中的含量,通常为40重量%以下,优选30重量%以下,更优选25重量%以下。
上述丙烯酸类树脂可以通过适宜选择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单体、以及根据需要的含官能团的单体、多官能单体、和其他共聚性单体并进行聚合而得到。作为上述聚合法,通常可以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悬浮聚合、本体聚合、乳液聚合、光聚合、辐射线聚合等以往公知的方法适宜进行。
上述丙烯酸类树脂的聚合中,优选根据聚合方法、聚合方式等而使用公知一般的聚合引发剂。另外,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通过上述聚合方法得到的丙烯酸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通常为-70~-10℃、优选-70~-20℃、特别优选-70~-30℃、进一步优选-70~-40℃、尤其优选-65~-50℃。
需要说明的是,丙烯酸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使用TA Instruments公司制的差示扫描量热计“DSC Q2000”而测定的值。测定温度范围为-80~40℃,温度上升速度为5℃/分钟。
上述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中可以含有交联剂。作为上述交联剂,可以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的领域中公知一般的交联剂,例如可以举出环氧系交联剂、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有机硅系交联剂、噁唑啉系交联剂、氮丙啶系交联剂、硅烷系交联剂、烷基醚化三聚氰胺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系交联剂等。这些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进而,上述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中可以含有填充剂。通过含有填充剂,从而可以提高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的剪切强度,进而,有将粘合带从被粘物剥离的剥离强度改善的倾向。另外,有抑制粘合带的过度的变形,变得容易适合地调整作为粘合带整体的柔软性与聚集性的均衡性的倾向。
作为上述填充剂,可以使用各种颗粒状物质,作为上述颗粒状物质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举出铜、镍、铝、铬、铁、不锈钢等金属、氧化铝、氧化锆等金属氧化物、碳化硅、碳化硼、碳化氮等碳化物、氮化铝、氮化硅、氮化硼等氮化物、碳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铝、玻璃、二氧化硅等无机材料、聚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酚醛树脂、苯并胍胺树脂、脲树脂、有机硅树脂、聚酯、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例如尼龙等)、聚酰亚胺、聚偏二氯乙烯等聚合物、火山岩浆、砂等天然原料颗粒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上述颗粒状物质的外形、颗粒形状例如可以举出球状、鳞片状、不定形状等。另外,颗粒状物质的颗粒结构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致密结构、多孔质结构、中空结构等。
其中,优选包含中空结构的颗粒状物质(以下也称为“中空颗粒”)作为上述填充剂,更优选包含由无机材料形成的中空颗粒。作为这样的中空颗粒的例子,可以举出中空玻璃球等玻璃制的球;中空氧化铝球等金属化合物制的中空球;中空陶瓷球等磁器制的中空球等。
作为中空玻璃球,例如可以使用Fuji Silysia Chemical Ltd.制的商品名“GLASSMICROBALLOON”、“FUJIBALLOON H-40”、“FUJIBALLOON H-35”、Tokai Kogyo Co.,Ltd.,制的商品名“CELLSTAR Z-20”、“CELLSTAR Z-27”、“CELLSTAR CZ-31T”、“CELLSTAR Z-36”、“CELLSTAR Z-39”、“CELLSTAR Z-39”、“CELLSTAR T-36”、“CELLSTAR PZ-6000”、FineBalloon Co.,Ltd.,制的商品名“SYLUX FINEBALLOON”、Potters Ballotini Co.,Ltd.,制的商品名“Q-CEL(商标)5020”、“Q-CEL(商标)7014”、商品名“Sphericel(商标)110P8”、“Sphericel(商标)25P45”、“Sphericel(商标)34P30”、“Sphericel(商标)60P18”、昭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SUPERBALLOO BA-15”、“SUPERBALLOO 732C”等市售品。
使用的中空颗粒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制。例如,通常为1~500μm、优选5~400μm、更优选10~300μm、进一步优选10~200μm、特别优选10~150μm。
另外,中空颗粒的平均粒径通常适当的是,发泡体片的厚度的50%以下,优选30%以下,进一步优选10%以下。
中空颗粒的比重没有特别限制,考虑均匀分散性、机械强度等,例如通常为0.1~1.8g/cm3、优选0.1~1.5g/cm3、进一步优选0.1~0.5g/cm3、特别优选0.2~0.5g/cm3。
中空颗粒的用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发泡体片整体的体积的1~70体积%,优选适当设为5~50体积%,特别优选设为10~40体积%。
上述填充剂的平均粒径例如通常为1~500μm、优选5~400μm、更优选10~300μm、特别优选10~150μm。另外,填充剂的平均粒径通常为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的厚度的50%以下,优选30%以下,特别优选10%以下。
上述填充剂的配混量例如通常为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整体的1~70体积%、优选5~50体积%、特别优选10~40体积%。另外,从改善剥离力的观点出发,填充剂的配混量为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整体的15体积%以上、优选20体积%以上、更优选30体积%以上。
上述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中,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例如可以配混丙烯酸类低聚物等增粘剂、丙烯酸类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增塑剂、软化剂、着色剂(例如颜料、染料等)、抗氧化剂、流平剂、稳定剂、防腐剂等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如上述,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可以通过将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发泡形成而得到,作为发泡形成的方法,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
作为将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发泡形成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如下方法:使预先混入有气泡形成气体的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固化的方法;使用包含发泡剂的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由上述发泡剂形成气泡的方法;等。
上述使预先混入有气泡形成气体的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固化的方法中,制备混入有气泡形成气体的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可以利用公知的气泡混合方法。
作为上述使用包含发泡剂的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由上述发泡剂形成气泡的方法中的发泡剂,可以使用作为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的发泡剂的公知的物质。作为上述发泡剂,优选热膨胀性微球等。
另外,上述混入有气泡形成气体的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或包含发泡剂的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中,从气泡形成气体的混入性、气泡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可以配混表面活性剂。作为上述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举出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烃系表面活性剂、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等。这些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优选氟系表面活性剂,特别优选在分子中具有氧化烯基(例如碳原子数2~3的氧化烯基)和氟化烃基的氟系表面活性剂。
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树脂100重量份、以固体成分换算计通常为0.01~3重量份。
通过将上述混入有气泡形成气体的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或包含发泡剂的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涂覆于规定的面上并固化,从而可以形成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
作为上述固化方法,可以举出进行加热的方法、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例如紫外线)的方法等。
而且,通过调整含有上述原料等的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的组成使得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的各物性成为前述范围,从而可以得到本发明中能使用的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
<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的特征在于,含有聚酯系树脂(A),所述聚酯系树脂(A)具有源自多元羧酸类的结构单元和源自多元醇的结构单元,多元羧酸类中的含芳香族结构的化合物的含量和重均分子量为特定的范围。
而且,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以上述聚酯系树脂(A)为必须成分,优选含有选自由水解抑制剂(B)、氨基甲酸酯化催化剂(C)和交联剂(D)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者,进一步更优选含有(B)~(D)成分全部。
对构成这种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的各成分,以下依次进行说明。
[聚酯系树脂(A)]
聚酯系树脂(A)通常可以通过使包含多元羧酸类(a1)和多元醇(a2)作为构成原料的共聚成分进行共聚而得到,该聚酯系树脂(A)具有源自多元羧酸类(a1)的结构单元和源自多元醇(a2)的结构单元作为其树脂组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羧酸类”的术语在羧酸的基础上还包括羧酸盐、羧酸酐、羧酸卤化物、羧酸酯等羧酸衍生物。
另外,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酯系树脂(A),从与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或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的密合性、对聚烯烃被粘物的粘接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使包含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的共聚成分进行共聚,通过使上述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进行共聚,从而聚酯系树脂(A)变得具有源自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的结构单元。该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优选作为属于聚酯系树脂(A)的构成原料的、多元羧酸类(a1)和多元醇(a2)中的至少一者包含。
〔多元羧酸类(a1)〕
对于用作聚酯系树脂(A)的构成原料使用的上述多元羧酸类(a1),例如可以举出二元羧酸类、三元以上的多元羧酸类,从可以稳定地得到聚酯系树脂(A)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二元羧酸类。
作为上述二元羧酸类,例如可以举出:
丙二酸类、二甲基丙二酸类、琥珀酸类、戊二酸类、己二酸类、三甲基己二酸类、庚二酸类、2,2-二甲基戊二酸类、壬二酸类、癸二酸类、富马酸类、马来酸类、衣康酸类、硫代二丙酸类、二乙醇酸类、1,9-壬烷二羧酸类、等脂肪族二羧酸类;
邻苯二甲酸类、对苯二甲酸类、间苯二甲酸类、苄基丙二酸类、联苯甲酸类、4,4’-氧二苯甲酸类、进一步1,8-萘二羧酸类、2,3-萘二羧酸类、2,7-萘二羧酸类等萘二羧酸类等芳香族二羧酸类;
1,3-环戊烷二羧酸类、1,2-环己烷二羧酸类、1,3-环戊烷二羧酸类、1,4-环己烷二羧酸类、2,5-降冰片烷二羧酸类、金刚烷二羧酸类等脂环族二羧酸类;
等。
另外,作为上述三元以上的羧酸类,例如可以举出偏苯三酸类、均苯四酸类、金刚烷三羧酸类、均苯三酸类等。
这些多元羧酸类(a1)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另外,上述多元羧酸类(a1)中,从降低聚酯系树脂(A)的结晶性的方面出发,优选包含芳香族多元羧酸类、特别是非对称的芳香族多元羧酸类(a1-1),作为非对称的芳香族多元羧酸类(a1-1),例如可以举出邻苯二甲酸类、间苯二甲酸类、1,8-萘二羧酸类、2,3-萘二羧酸类、2,7-萘二羧酸类等,其中,在反应性的方面,特别优选使用间苯二甲酸类。
作为上述芳香族多元羧酸类、特别是非对称的芳香族多元羧酸类(a1-1)的含量,相对于多元羧酸类(a1)整体,优选80摩尔%以下,特别优选1~80摩尔%、特别优选2~70摩尔%、进一步优选3~60摩尔%、尤其优选5~40摩尔%。上述含量如果过少,则有树脂结晶,变得无法得到充分的粘合性能的倾向,如果过多,则有相溶性、和初始密合性(粘性)降低的倾向。
进而,上述多元羧酸类(a1)中,在从另一观点出发降低聚酯系树脂(A)的结晶性的方面,优选包含碳数为奇数的脂肪族多元羧酸类(a1-2),作为碳数为奇数的脂肪族多元羧酸类(a1-2),例如可以举出丙二酸类、戊二酸类、庚二酸类、壬二酸类、1,9-壬烷二羧酸类等,其中,特别优选使用壬二酸类。
作为上述碳数为奇数的脂肪族多元羧酸类(a1-2)的含量,相对于多元羧酸类(a1)整体,优选5~100摩尔%。尤其重视溶液透明性的情况下,相对于多元羧酸类(a1)整体,优选5~95摩尔%、特别优选10~90摩尔%、进一步优选20~85摩尔%、尤其优选30~80摩尔%。上述含量如果过少,则有树脂结晶,变得无法得到充分的粘合性能的倾向。
本发明中,从粘合物性的方面出发,还优选组合使用非对称的芳香族多元羧酸类(a1-1)和脂肪族多元羧酸类作为多元羧酸类(a1)。作为非对称的芳香族多元羧酸类(a1-1)和脂肪族多元羧酸类的含有比率(摩尔比),优选非对称的芳香族多元羧酸类(a1-1)/脂肪族多元羧酸类=1/99~70/30,特别优选5/95~50/50、进一步优选10/90~30/70。
需要说明的是,出于在聚酯系树脂(A)中增加支化点的目的,也可以使用三元以上的多元羧酸类,其中,在凝胶化较不易发生的方面,优选使用偏苯三酸类。
作为上述三元以上的多元羧酸类的含量,在可以提高粘合剂的聚集力的方面,相对于多元羧酸类(a1)整体,优选10摩尔%以下,特别优选0.1~5摩尔%,上述含量如果过多,则有制造聚酯系树脂(A)时容易产生凝胶化的倾向。
〔多元醇(a2)〕
对于用作聚酯系树脂(A)的构成原料的多元醇(a2),有二元醇、三元以上的多元醇。
作为上述二元醇,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丙二醇、2,4-二甲基-2-乙基己烷-1,3-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2-乙基-2-丁基-1,3-丙二醇、2-乙基-2-异丁基-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2,4-三甲基-1,6-己二醇等脂肪族二醇;
1,2-环己烷二甲醇、1,3-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醇、螺环二醇、三环癸烷二甲醇、金刚烷二醇、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醇等脂环族二醇;
4,4’-硫代二苯酚、4,4’-亚甲基二苯酚、双酚、双酚芴、4,4’-二羟基联苯、邻二羟基苯、间二羟基苯和对二羟基苯、2,5-萘二醇、对苯二甲醇等芳香族二醇;
和它们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成体。
进而,可以举出衍生自蓖麻油的脂肪酸酯、衍生自油酸、芥酸等的二聚体二醇、甘油单硬脂酸酯等。
另外,作为上述三元以上的多元醇,例如可以举出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1,3,6-己烷三醇、金刚烷三醇等。
上述这些多元醇(a2)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上述多元醇(a2)中,从增加支化点、破坏结晶性的方面出发,优选含有含支链结构的多元醇(a2-1)。作为含支链结构的多元醇(a2-1),例如可以举出新戊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甲基-2-乙基-1,3-丙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2-甲基-2-丙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甲基-2,4-戊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1,3,5-三甲基-1,3-戊二醇、2-甲基-1,6-己二醇等。其中,特别优选新戊二醇。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含支链结构的多元醇(a2-1),排除后述的氢化聚丁二烯多元醇(a3-2)。
上述含支链结构的多元醇(a2-1)的含量相对于多元醇(a2)整体,优选5~99摩尔%、特别优选10~95摩尔%、进一步优选30~90摩尔%。上述含量如果过少,则有树脂结晶,不易得到充分的粘合性能的倾向,如果过多,则有制造聚酯系树脂(A)中反应时间变长的倾向。
而且另一方面,上述多元醇(a2)中,从反应性的方面出发,优选含有直链多元醇(a2-2),进一步更优选碳数2~40的直链多元醇。作为上述直链多元醇(a2-2),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1,9-壬二醇、1,10-癸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等脂肪族二醇。其中,特别优选1,4-丁二醇。
直链多元醇(a2-2)的含量相对于多元醇(a2)整体,优选1~100摩尔%、进一步优选3~95摩尔%、特别优选5~90摩尔%、进一步优选10~80摩尔%、尤其优选15~60摩尔%。上述含量如果过少,则有变得难以得到稳定的树脂形成的倾向。
另外,聚酯系树脂(A)中,出于增加支化点的目的,也可以使用三元以上的多元醇,作为三元以上的多元醇,例如可以举出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1,3,6-己烷三醇、金刚烷三醇等。
作为上述三元以上的多元醇的含量,相对于多元醇(a2)整体,优选20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0.1~10摩尔%、特别优选0.5~5摩尔%。上述三元以上的多元醇的含量如果过多,则有聚酯系树脂(A)的制造变困难的倾向。
作为多元羧酸类(a1)与多元醇(a2)的配混比例,相对于多元羧酸类(a1)1当量,多元醇(a2)优选1~3当量、特别优选1.1~2当量。多元醇(a2)的配混比例如果过少,则有酸值变高,高分子量化变困难的倾向,如果过多,则有收率降低的倾向。
〔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酯系树脂(A)如前述,优选具有源自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的结构单元。可以适宜配混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作为这种聚酯系树脂(A)的构成原料,从达成本发明的目的的方面出发,优选含有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作为多元羧酸类(a1)和多元醇(a2)中的至少一者。
以下,将多元羧酸类(a1)中所含的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称为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多元羧酸类(a3-1),将多元醇(a2)中所含的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称为氢化聚丁二烯多元醇(a3-2)。
上述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的含量相对于聚酯系树脂(A)的全部共聚成分,优选0.001~15摩尔%、进一步优选0.005~10摩尔%、特别优选0.01~5摩尔%、尤其优选0.02~1摩尔%。上述含量如果过少,则有对聚烯烃被粘物的粘接性降低的倾向,如果过多,则有相溶性降低的倾向。
作为上述多元羧酸类(a1)中所含的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多元羧酸类(a3-1),例如可以举出1,2-聚丁二烯二羧酸类、1,4-聚丁二烯二羧酸类、1,4-聚异戊二烯二羧酸类等聚丁二烯系多元羧酸类或者将这些聚丁二烯系多元羧酸类的双键用氢或卤素等饱和化而成的饱和烃系多元羧酸类等。进一步,也可以使用使聚丁二烯系多元羧酸类与苯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等烯烃化合物共聚而成的多元羧酸类、其氢化了的多元羧酸类等。其中,特别优选饱和度高的烃系聚丁二烯多元羧酸类,数均分子量为300~30000、特别优选500~10000、进一步优选800~5000,而且羧基的平均官能数优选1.5~3。
另外,作为上述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多元羧酸类(a3-1),在对聚烯烃基材的粘接性优异的方面,优选在氢化聚丁二烯结构中的1,2键部位和1,4键部位中1,2键部位的比例多。另外,1,2键部位在氢化聚丁二烯结构中优选占25~100%、特别优选占50~100%、尤其优选占75~100%。
上述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多元羧酸类(a3-1)的含量相对于聚酯系树脂(A)的全部共聚成分,优选0.001~15摩尔%、进一步优选0.005~10摩尔%、特别优选0.01~5摩尔%、尤其优选0.02~1摩尔%。上述含量如果过少,则有对聚烯烃被粘物的粘接性降低的倾向,如果过多,则有相溶性降低的倾向。
另外,作为聚酯系树脂(A)的构成原料、进一步优选作为多元醇(a2),含有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其中,特别优选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为多元醇(a2)中的氢化聚丁二烯多元醇(a3-2)。
作为上述氢化聚丁二烯多元醇(a3-2),例如可以举出1,2-聚丁二烯多元醇、1,4-聚丁二烯多元醇、1,4-聚异戊二烯多元醇等聚丁二烯系多元醇或者将这些聚丁二烯系多元醇的双键用氢或卤素等饱和化而成的饱和烃系多元醇等。进一步,也可以使用使聚丁二烯系多元醇与苯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等烯烃化合物共聚而成的多元醇、其氢化了的多元醇等。其中,特别优选饱和度高的烃系聚丁二烯多元醇,数均分子量优选300~30000、更优选500~10000、进一步优选800~5000,羟基的平均官能数优选1.5~3。
另外,作为氢化聚丁二烯多元醇(a3-2),在对聚烯烃基材的粘接性优异的方面,优选在氢化聚丁二烯结构中的1,2键部位和1,4键部位中,1,2键部位的比例多。1,2键部位在氢化聚丁二烯结构中优选占25~100%、特别优选占50~100%、尤其优选占75~100%。
上述氢化聚丁二烯多元醇(a3-2)的含量相对于聚酯系树脂(A)的全部共聚成分,优选0.001~15摩尔%、进一步优选0.005~10摩尔%、特别优选0.01~5摩尔%、尤其优选0.02~1摩尔%。上述含量如果过少,则有对聚烯烃被粘物的粘接性降低的倾向,如果过多,则有相溶性降低的倾向。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酯系树脂(A)可以如下制造:适宜选择上述多元羧酸类(a1)和多元醇(a2),在催化剂存在下,利用公知的方法使它们进行缩聚反应,从而可以制造。
缩聚反应时,首先,进行酯化反应后,进行缩聚反应。
上述酯化反应中,使用有催化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钛酸四异丙酯、钛酸四丁酯等钛系催化剂、三氧化锑等锑系催化剂、二氧化锗等锗系催化剂等催化剂、乙酸锌、乙酸锰、二丁基氧化锡等催化剂,可以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者2种以上。其中,从催化活性的高低与色调的均衡性出发,优选三氧化锑、钛酸四丁酯、二氧化锗、乙酸锌。
该催化剂的配混量相对于全部共聚成分,优选1~10000ppm、特别优选10~5000ppm、进一步优选20~3000ppm。上述配混量如果过少,则有聚合反应不易充分进行的倾向,即使过多也无缩短反应时间等优点,有容易引起副反应的倾向。
对于酯化反应时的反应温度,优选200~300℃、特别优选210~280℃、进一步优选220~260℃。上述反应温度如果过低,则有反应不易充分进行的倾向,如果过高,则有容易引起分解等副反应的倾向。另外,反应时的压力通常为常压下。
进行上述酯化反应后,进行缩聚反应。
作为缩聚反应的反应条件,优选的是,进一步配混与上述酯化反应中使用者同样的催化剂同等程度的量,使反应温度优选为220~280℃、特别优选为230~270℃,将反应体系缓慢地减压,最终在5hPa以下进行反应。上述反应温度如果过低,则有反应不易充分进行的倾向,如果过高,则有容易引起分解等副反应的倾向。
如此可以得到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酯系树脂(A)。上述聚酯系树脂(A)具有源自多元羧酸类的结构单元和源自多元醇的结构单元,多元羧酸类中的含芳香族结构的化合物的含量和重均分子量为特定的范围。
对于上述聚酯系树脂(A),从与基材[I]的密合性、对聚烯烃被粘物的粘接性的方面出发,多元羧酸类中的含芳香族结构的化合物的含量为80摩尔%以下。优选2~70摩尔%、特别优选3~60摩尔%、进一步优选5~40摩尔%。多元羧酸类中的含芳香族结构的化合物的含量如果为上述范围外,则与基材[I]的密合性降低。
上述聚酯系树脂(A)优选还含有源自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的结构单元。另外,聚酯系树脂(A)中的源自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0.01~50重量%、更优选0.1~30重量%、特别优选0.2~20重量%、进一步优选0.3~10重量%。源自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如果为上述范围内,则有与基材[I]的密合性更优异的倾向。
而且,从对聚烯烃被粘物的粘接性的方面出发,优选聚酯系树脂(A)中的、上述源自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的结构单元作为源自多元羧酸类(a1)的结构单元和源自多元醇(a2)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一者包含,进一步优选作为源自多元醇(a2)的结构单元包含。
进而,前述源自氢化聚丁二烯多元醇(a3-2)的结构单元作为源自多元醇(a2)的结构单元包含的情况下,从相溶性的方面出发,源自氢化聚丁二烯多元醇(a3-2)的结构单元在源自多元醇(a2)的结构单元中优选含有0.001~30摩尔%、进一步优选0.01~20摩尔%、特别优选0.03~10摩尔%、尤其优选0.04~5摩尔%、0.05~2摩尔%、0.1~1摩尔%。
另外,聚酯系树脂(A)通常具有源自多元羧酸类(a1)的结构单元和源自多元醇(a2)的结构单元,源自前述芳香族多元羧酸类、特别是源自非对称的芳香族多元羧酸类(a1-1)的结构单元作为源自多元羧酸类(a1)的结构单元包含的情况下,源自非对称的芳香族多元羧酸类(a1-1)的结构单元在源自多元羧酸类(a1)的结构单元中优选为80摩尔%以下,特别优选2~70摩尔%、进一步优选3~60摩尔%、尤其优选5~40摩尔%。
源自前述碳数为奇数的脂肪族多元羧酸类(a1-2)的结构单元作为源自多元羧酸类(a1)的结构单元包含的情况下,源自碳数为奇数的脂肪族多元羧酸类(a1-2)的结构单元在源自多元羧酸类(a1)的结构单元中优选含有5~100摩尔%、特别优选10~100摩尔%、进一步优选20~100摩尔%、尤其优选30~100摩尔%。
另一方面,源自前述含支链结构的多元醇(a2-1)的结构单元作为源自多元醇(a2)的结构单元包含的情况下,在破坏结晶性的方面,源自含支链结构的多元醇(a2-1)的结构单元在源自多元醇(a2)的结构单元中优选含有5~99摩尔%、特别优选10~95摩尔%、进一步优选30~90摩尔%。
另外,源自前述直链多元醇(a2-2)的结构单元作为源自多元醇(a2)的结构单元包含的情况下,从形成稳定的树脂的方面出发,源自直链多元醇(a2-2)的结构单元在源自多元醇(a2)的结构单元中优选含有3~95摩尔%、进一步优选5~90摩尔%、特别优选10~80摩尔%、尤其优选15~60摩尔%。
此处,上述聚酯系树脂(A)的源自各成分的结构单元比例(组成比例)例如可以通过NMR求出。
另外,聚酯系树脂(A)中的酯键浓度通常为1~15mmol/g、优选1.5~14mmol/g、特别优选2~13mmol/g、更优选3~12mmol/g、进一步优选4~11mmol/g、尤其优选5~10.5mmol/g、优选6~10mmol/g、最优选7~9.5mmol/g。酯键浓度如果过低,则有储能模量变低、聚集力降低的倾向,酯键浓度如果过高,则有储能模量变高、密合性降低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聚酯系树脂(A)的酯键浓度以酸成分的摩尔数(mmol)相对于形成的树脂的重量(g)算出。
酯键浓度(mmol/g)=酸成分的摩尔数/形成的树脂的重量
另外,从粘合剂的聚集力的方面出发,上述聚酯系树脂(A)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300000。优选8000~200000、特别优选10000~150000、进一步优选20000~100000。上述重均分子量如果过小,则无法得到作为粘合剂的充分的聚集力,耐热性、机械强度容易降低。另外,重均分子量如果过大,则制造聚酯系树脂(A)时变得容易凝胶化,不易得到树脂,对基材的密合性进一步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重均分子量为基于标准聚苯乙烯分子量换算的重均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仪(东曹株式会社制、“HLC-8320GPC”)使用串联有柱:TSKgelSuperMulTipore HZ-M(排阻极限分子量:2×106、理论塔板数:16000级/根、填充剂材质: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填充剂粒径:4μm)2根而成者进行测定。数均分子量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
从粘合物性的方面出发,上述聚酯系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80~20℃、特别优选-70~15℃、进一步优选-60~10℃。上述玻璃化转变温度(Tg)如果过高,则有柔软性受损,初始粘合性降低,以指压程度的压力不易发挥粘合力,作业性降低的倾向,如果过低,则有聚集力降低,粘合带变得容易变形,破坏外观的倾向。
此处,上述聚酯系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使用TA Instruments公司制的差示扫描量热计DSC Q20而测定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测定温度范围为-90℃~100℃,温度上升速度为10℃/分钟。
从保存稳定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上述聚酯系树脂(A)未结晶,但结晶的情况下,优选聚酯系树脂(A)的结晶能也尽量低,通常为35J/g以下,优选20J/g以下,特别优选10J/g以下,尤其优选5J/g以下。
上述聚酯系树脂(A)的酸值优选10mgKOH/g以下,特别优选3mgKOH/g以下,进一步优选1mgKOH/g以下。酸值如果过高,则在粘合剂层的一个面上贴合金属等的层的情况下,有会腐蚀的倾向。例如,形成成为金属氧化物薄膜层的构成时,有引起腐蚀,金属氧化物薄膜的导电性降低的倾向。
此处,上述聚酯系树脂(A)的酸值基于JIS K 0070、通过中和滴定而求出。
[水解抑制剂(B)]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优选与上述聚酯系树脂(A)一起含有水解抑制剂(B)。含有上述水解抑制剂(B)以担保长期耐久性。
作为上述水解抑制剂(B),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物质,例如可以举出:与上述聚酯系树脂(A)的羧酸末端基团反应并键合的化合物,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含有碳二亚胺基、环氧基、噁唑啉基等官能团的化合物等。其中,在使源自羧基末端基团的质子的催化活性消失的效果高方面,优选含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
作为上述含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通常可以使用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碳二亚胺基(-N=C=N-)的公知的聚碳二亚胺,在提高更高温高湿下的耐久性的方面,优选在分子内含有2个以上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即、多元碳二亚胺系化合物,特别优选含有3个以上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含有5个以上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尤其优选含有7个以上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含有30个以上,则分子结构过度变大,因此,有不优选的倾向。另外,上述含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还优选使用在碳二亚胺化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二异氰酸酯进行脱碳酸缩合反应而生成的高分子量聚碳二亚胺。
作为这种高分子量聚碳二亚胺,可以举出使以下的二异氰酸酯进行脱碳酸缩合反应而成者。
作为上述二异氰酸酯,例如可以举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3’-二甲氧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醚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醚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1-甲氧基苯基-2,4-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这种高分子量聚碳二亚胺可以合成也可以使用市售品。
作为含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举出Nisshinbo Chemical Inc.制的CARBODILITE(注册商标)系列,其中,在与有机溶剂的相溶性优异的方面,优选CARBODILITE(注册商标)V-01、V-02B、V-03、V-04K、V-04PF、V-05、V-07、V-09、V-09GB。
作为上述含环氧基的化合物,例如优选缩水甘油基酯化合物、缩水甘油醚化合物等。
作为缩水甘油基酯化合物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苯甲酸缩水甘油基酯、叔丁基苯甲酸缩水甘油基酯、对甲苯甲酸缩水甘油基酯、环己烷羧酸缩水甘油基酯、壬酸缩水甘油基酯、硬脂酸缩水甘油基酯、月桂酸缩水甘油基酯、棕榈酸缩水甘油基酯、山萮酸缩水甘油基酯、叔碳酸缩水甘油基酯、油酸缩水甘油基酯、亚油酸缩水甘油基酯、亚麻酸缩水甘油基酯、山萮炔酸缩水甘油基酯、硬脂炔酸缩水甘油基酯、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基酯、间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基酯、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基酯、萘二羧酸二缩水甘油基酯、甲基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基酯、六氢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基酯、四氢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基酯、环己烷二羧酸二缩水甘油基酯、己二酸二缩水甘油基酯、琥珀酸二缩水甘油基酯、癸二酸二缩水甘油基酯、十二烷二酸二缩水甘油基酯、十八烷基二羧酸二缩水甘油基酯、偏苯三酸三缩水甘油基酯、均苯四酸四缩水甘油基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缩水甘油醚化合物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苯基缩水甘油醚、邻苯基缩水甘油醚、1,4-双(β,γ-环氧丙氧基)丁烷、1,6-双(β,γ-环氧丙氧基)己烷、1,4-双(β,γ-环氧丁氧基)苯、1-(β,γ-环氧丙氧基)-2-乙氧基乙烷、1-(β,γ-环氧丙氧基)-2-苄氧基乙烷、2,2-双-[对(β,γ-环氧丙氧基)苯基]丙烷和由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甲烷等双酚与环氧氯丙烷的反应得到的双缩水甘油基聚醚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上述含噁唑啉基的化合物,优选双噁唑啉化合物等。具体而言,例如可以示例:2,2’-双(2-噁唑啉)、2,2’-双(4-甲基-2-噁唑啉)、2,2’-双(4,4-二甲基-2-噁唑啉)、2,2’-双(4-乙基-2-噁唑啉)、2,2’-双(4,4’-二乙基-2-噁唑啉)、2,2’-双(4-丙基-2-噁唑啉)、2,2’-双(4-丁基-2-噁唑啉)、2,2’-双(4-己基-2-噁唑啉)、2,2’-双(4-苯基-2-噁唑啉)、2,2’-双(4-环己基-2-噁唑啉)、2,2’-双(4-苄基-2-噁唑啉)、2,2’-对亚苯基双(2-噁唑啉)、2,2’-间亚苯基双(2-噁唑啉)、2,2’-邻亚苯基双(2-噁唑啉)、2,2’-对亚苯基双(4-甲基-2-噁唑啉)、2,2’-对亚苯基双(4,4-二甲基-2-噁唑啉)、2,2’-间亚苯基双(4-甲基-2-噁唑啉)、2,2’-间亚苯基双(4,4-二甲基-2-噁唑啉)、2,2’-亚乙基双(2-噁唑啉)、2,2’-四亚甲基双(2-噁唑啉)、2,2’-六亚甲基双(2-噁唑啉)、2,2’-八亚甲基双(2-噁唑啉)、2,2’-十亚甲基双(2-噁唑啉)、2,2’-亚乙基双(4-甲基-2-噁唑啉)、2,2’-四亚甲基双(4,4-二甲基-2-噁唑啉)、2,2’-9,9’-二苯氧基乙烷双(2-噁唑啉)、2,2’-环亚己基双(2-噁唑啉)、2,2’-二亚苯基双(2-噁唑啉)等,其中,从与聚酯系树脂(A)的反应性的观点出发,最优选2,2’-双(2-噁唑啉)。另外,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这些水解抑制剂(B),优选挥发性低者,由此,优选使用数均分子量高者,通常使用300~10000、优选使用1000~5000者。
另外,作为水解抑制剂(B),从耐水解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重均分子量高者。水解抑制剂(B)的重均分子量优选500以上、更优选2000以上、进一步优选300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重均分子量的上限通常为50000、优选10000。
水解抑制剂(B)的分子量如果过小,则有耐水解性降低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分子量如果过大,则有与聚酯系树脂(A)的相溶性降低的倾向。
水解抑制剂(B)中,优选使用含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此时的碳二亚胺当量优选50~10000、特别优选100~1000、进一步优选150~500。需要说明的是,碳二亚胺当量是指,每1个碳二亚胺基的化学式量。
上述水解抑制剂(B)的含量相对于上述聚酯系树脂(A)100重量份,优选0.01~10重量份、特别优选0.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0.2~3重量份。上述含量如果过多,则有由于与聚酯系树脂(A)的相溶性不良而发生混浊的倾向,如果过少,则有不易得到充分的耐久性的倾向。
另外,对于上述水解抑制剂(B)的含量,优选根据上述聚酯系树脂(A)的酸值而使含量最佳化,粘合剂组合物中的水解抑制剂(B)的官能团的摩尔数合计(b)相对于粘合剂组合物中的聚酯系树脂(A)的酸性官能团的摩尔数合计(a)的摩尔比((b)/(a))优选0.5≤(b)/(a)、特别优选1≤(b)/(a)≤1000、进一步优选1.5≤(b)/(a)≤100。
(b)相对于(a)的摩尔比如果过低,则有耐湿热性能降低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b)相对于(a)的摩尔比如果过高,则有与聚酯系树脂(A)的相溶性降低、或粘合力、聚集力、耐久性能降低的倾向。
[氨基甲酸酯化催化剂(C)]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含有上述聚酯系树脂(A),优选包含上述水解抑制剂(B),从反应速度的方面出发,更优选含有氨基甲酸酯化催化剂(C)。
作为氨基甲酸酯化催化剂(C),例如可以举出有机金属系化合物、叔胺化合物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作为上述有机金属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锆系化合物、铁系化合物、锡系化合物、钛系化合物、铅系化合物、钴系化合物、锌系化合物等。
作为锆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环烷酸锆、乙酰乙酸锆等。
作为铁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乙酰乙酸铁、2-乙基己烷酸铁等。
作为锡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二氯化二丁基锡、二丁基氧化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
作为钛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二丁基二氯化钛、钛酸四丁酯、丁氧基三氯化钛等。
作为铅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油酸铅、2-乙基己烷酸铅、苯甲酸铅、环烷酸铅等。
作为钴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2-乙基己烷酸钴、苯甲酸钴等。
作为锌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环烷酸锌、2-乙基己烷酸锌等。
另外,作为上述叔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三乙胺、三亚乙基二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烯-7等。
这些氨基甲酸酯化催化剂(C)中,在反应速度与粘合剂层的适用期的方面,优选有机金属系化合物,特别优选锆系化合物。进一步优选氨基甲酸酯化催化剂(C)作为催化作用抑制剂组合使用乙酰丙酮。通过包含乙酰丙酮,从而低温下的催化作用被抑制,在适用期变长的方面优选。
[交联剂(D)]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含有上述聚酯系树脂(A),优选包含水解抑制剂(B),通常优选还含有交联剂(D),通过含有交联剂(D),从而使聚酯系树脂(A)用交联剂(D)交联,聚集力优异,可以改善作为粘合剂的性能。
作为上述交联剂(D),例如可以举出多异氰酸酯系化合物、聚环氧系化合物等具有跟聚酯系树脂(A)中所含的羟基和羧基中的至少一者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其中,从可以均衡性良好地兼顾初始粘合性与机械强度、耐热性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使用多异氰酸酯系化合物。
作为上述多异氰酸酯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四甲基二甲苯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等多异氰酸酯,另外,可以举出上述多异氰酸酯与三羟甲基丙烷等多元醇化合物的加合物、这些多异氰酸酯系化合物的缩二脲体、异氰脲酸酯体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异氰酸酯系化合物还可以使用用酚、内酰胺等将异氰酸酯部分封端而成者。这些交联剂(D)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
上述交联剂(D)的含量可以根据聚酯系树脂(A)的分子量和用途目的而适宜选择,通常,相对于聚酯系树脂(A)中所含的羟基和羧基中的至少一者的1当量,优选以交联剂(D)中所含的反应性基团成为0.2~10当量的比例含有交联剂(D),特别优选0.5~5当量、进一步优选0.5~3当量。
上述交联剂(D)中所含的反应性基团的当量数如果过小,则有聚集力降低的倾向,如果过大,则有柔软性降低的倾向。
而且,聚酯系树脂(A)与交联剂(D)的反应中,可以使用不具有跟这些(A)和(D)成分反应的官能团的有机溶剂、例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类等有机溶剂。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除上述的、聚酯系树脂(A)、水解抑制剂(B)、氨基甲酸酯化催化剂(C)、交联剂(D)之外在不有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还可以配混受阻酚类等抗氧化剂(E)、软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稳定剂、抗静电剂、增粘剂等添加剂、此外无机或有机的填充剂、金属粉、颜料等粉状、颗粒状等添加剂。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酯系粘合剂由上述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形成,即,是使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固化而成的。
<粘合带>
本发明的粘合带可以使用前述基材[I]和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例如如下制作。
作为上述粘合带的制造方法,可以依据公知一般的粘合带的制造方法制造,例如,在基材[I]上涂覆上述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并干燥,在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层的表面贴合脱模片(或脱模膜),根据需要进行熟化,从而可以得到在基材[I]上具有由聚酯系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剂层的本发明的粘合带。
另外,在脱模片上涂覆上述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并干燥,在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层的表面贴合基材[I],根据需要进行熟化,从而也可以得到本发明的粘合带。
进一步,本发明的粘合带也可以形成在基材[I]的两面具有由聚酯系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带。
作为上述脱模片,例如可以使用:对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等聚酯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氟乙烯等聚氟乙烯树脂;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聚氯乙烯、聚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维尼纶等乙烯基聚合物;三乙酸纤维素、玻璃纸等纤维素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丁酯等丙烯酸类树脂;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酰亚胺;环烯烃聚合物等合成树脂所形成的片、铝、铜、铁的金属箔、优质纸、玻璃纸等纸、玻璃纤维、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等所形成的织物、无纺布等进行了脱模处理而成者。作为脱模片,优选使用有机硅系的脱模片。
作为上述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的涂覆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凹版辊涂布机、逆转辊涂布机、辊舐涂布机、浸入辊涂布机、棒涂机、刮刀涂布机、喷涂机、逗点涂布机等。
作为上述熟化处理的条件,温度通常为室温(23℃)~70℃,时间通常为1~30天,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在23℃下1~20天、优选在23℃下3~14天、在40℃下1~10天等条件下进行。
另外,作为干燥条件,干燥温度优选60~140℃、特别优选80~120℃,干燥时间优选0.5~30分钟、特别优选1~5分钟。
上述粘合带的粘合剂层的厚度优选2~500μm、特别优选5~200μm、进一步优选10~100μm。上述粘合剂层的厚度如果过薄,则有粘合力降低的倾向,如果过厚,则有变得难以均匀地涂覆,而且容易发生气泡进入到涂膜等不良情况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冲击吸收性时,优选使厚度为50μm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通过使用Mitutoyo Corporation制“ID-C112B”,由粘合带整体的厚度的测定值减去粘合剂层以外的构成构件的厚度的测定值,从而求出。
另外,使基材[I]的厚度为100时的、粘合剂层的厚度通常为5~100、优选10~50。上述比率如果过低,则有粘合力降低的倾向,比率如果过高,则有变得难以将粘合剂层均匀地涂覆,而且容易发生气泡进入到涂膜等不良情况的倾向。
关于上述粘合带的粘合剂层的凝胶率,从耐久性能和粘合力的方面出发,优选1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15~95重量%、进一步优选20~90重量%。凝胶率如果过低,则聚集力降低从而有耐久性降低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凝胶率如果过高,则由于聚集力的上升而有粘合力降低的倾向。
上述凝胶率成为交联度的标准,因此,例如可以以以下的方法算出。即,将粘合剂层形成在基材[I]上而成的粘合带(未设置脱模片者)用200目的SUS制金属网包覆,在甲苯中浸渍23℃×24小时,将浸渍后的金属网中残留的不溶解的粘合剂成分相对于浸渍前的粘合剂成分的重量的重量百分率作为凝胶率。其中,事先减去基材[I]的重量。
进而,上述粘合带根据需要可以在粘合剂层的外侧设置脱模片来保护。另外,粘合剂层形成于基材[I]的单面的粘合带中,通过对基材[I]的与粘合剂层相反侧的表面实施剥离处理,从而也可以利用该剥离处理面来保护粘合剂层。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只要不超过其主旨就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例中“份”是指重量基准。
先于制作粘合带,准备下述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作为基材[I]。需要说明的是,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的表观密度和厚度使用制造商的目录值,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依据前述方法而测定。
<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
(聚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
·I-1:聚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表观密度180kg/m3、拉伸强度0.66MPa、伸长率295%、厚度1mm)
·I-2:聚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表观密度270kg/m3、拉伸强度0.59MPa、伸长率268%、厚度1mm)
(聚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
·I-3:聚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表观密度90kg/m3、拉伸强度0.68MPa、伸长率177%、厚度0.75mm)
<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
·I-4: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表观密度400kg/m3、厚度0.5mm)
·I-5: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表观密度480kg/m3、厚度0.3mm)
·I-6: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表观密度600kg/m3、拉伸强度0.84MPa、伸长率97%、厚度0.7mm)
·I-7: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表观密度600kg/m3、拉伸强度0.6MPa、伸长率127%、厚度1mm)
·I-8: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表观密度700kg/m3、拉伸强度1.1MPa、伸长率100%、厚度0.2mm)
·I-9: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表观密度150kg/m3、拉伸强度0.5MPa、伸长率335%、厚度0.5mm)
<聚酯系树脂(A)的制造>
接着,准备聚酯系树脂。
以下的制造例中记载的摩尔%是指,将多元羧酸类(a1)的合计量设为100摩尔%时的摩尔比。另外,关于聚酯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重均分子量和酯键浓度的测定,依据前述方法而测定。
〔聚酯系树脂(A-1)的制造〕
在带有加热装置、温度计、搅拌机、精馏塔、氮气导入管和真空装置的反应釜中,投入作为多元羧酸类(a1)的间苯二甲酸(IPA)66.3份(20摩尔%)和癸二酸(SebA)322.9份(80摩尔%)、作为多元醇(a2)的新戊二醇(NPG)207.9份(100摩尔%)、1,4-丁二醇(1,4BG)89.9份(50摩尔%)、和三羟甲基丙烷(TMP)4.0份(1.5摩尔%)、作为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的氢化聚丁二烯多元醇(Nippon Soda Co.,Ltd.制、“GI-1000”)9.0份(0.3摩尔%)、作为催化剂的乙酸锌0.05份,缓慢地升温直至内温250℃,用4小时进行酯化反应。
之后,将内温升高至260℃,投入作为催化剂的钛酸四丁酯0.05份,减压至1.33hPa,用3小时进行聚合反应,制造聚酯系树脂(A-1)。
得到的聚酯系树脂(A-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6.8℃,源自形成成分的结构单元比(以下,有时简记作“形成成分比”)如下:作为多元羧酸类(a1)的间苯二甲酸/癸二酸=20摩尔%/80摩尔%、作为多元醇(a2)的新戊二醇/1,4-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氢化聚丁二烯多元醇=64.5摩尔%/33.7摩尔%/1.5摩尔%/0.3摩尔%。
聚酯系树脂(A-1)中的源自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7重量%,重均分子量为73000,酯键浓度为7.6mmol/g。
<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的制造>
使用上述中得到的聚酯系树脂(A-1)制造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
(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1]的制造)
将上述中得到的聚酯系树脂(A-1)用甲苯稀释至固体成分浓度50%,对于该聚酯系树脂(A-1)溶液200份(以固体成分计为100份),配混水解抑制剂(Nisshinbo ChemicalInc.制、“CARBODILITEV-09GB”)1份(固体成分)、和作为交联剂的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加成物(东曹株式会社制、“CORONATE L55E”)2份(固体成分)、作为氨基甲酸酯化催化剂的用乙酰丙酮稀释至固体成分浓度1%的锆系化合物(Matsumoto Fine ChemicalCo.,Ltd.制、“ORGATIX ZC-150”)0.01份(固体成分)并搅拌、混合,从而得到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1]。
另外,作为粘合带中通常使用的粘合剂,依据下述方法制造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II’]。
<丙烯酸类树脂的制造>
在具备回流冷凝器、搅拌器、氮气吹入口和温度计的四口圆底烧瓶中,投入丙烯酸丁酯91.9份、丙烯酸8份、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0.1份和乙酸乙酯80份,加热回流开始后,加入作为聚合引发剂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0.5份,在乙酸乙酯回流温度下反应7小时后,用乙酸乙酯稀释,制造丙烯酸类树脂溶液。
得到的丙烯酸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6℃、重均分子量为75000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玻璃化转变温度是用Fox式算出的,上述重均分子量是利用与聚酯系树脂同样的方法测定而得到的。
(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II’]的制造)
对于上述中得到的丙烯酸类树脂溶液285份(以固体成分计为100份),配混作为交联剂的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加成物(东曹株式会社制、“CORONATE L55E”)1份(固体成分),并搅拌、混合,从而得到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II’]。
<粘合带的制作>
使用前述基材[I]、上述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1]或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II’],制作实施例1~9和比较例1~3的粘合带。
〔实施例1〕
用涂抹器,将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1]涂布于厚度38μm的PET制脱模膜(MitsuiChemicals Tohcello,Inc.制、“SP-PET-03-BU”)上,以100℃干燥4分钟,得到粘合剂组合物层的厚度为50μm的带脱模膜的粘合片。
接着,将得到的带脱模膜的粘合片的粘合剂组合物层表面转印涂覆于聚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I-1](表观密度180kg/m3、厚度1mm)上,以40℃进行4天熟化处理,得到单面带脱模膜的粘合带。
〔实施例2〕
上述实施例1中,将聚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I-1]变更为聚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I-2](表观密度270kg/m3、厚度1mm),除此之外,同样地得到实施例2的粘合带。
〔实施例3〕
上述实施例1中,将聚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I-1]变更为聚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I-3](表观密度90kg/m3、厚度0.75mm),除此之外,同样地得到实施例3的粘合带。
〔实施例4〕
上述实施例1中,将聚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I-1]变更为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I-4](表观密度400kg/m3、厚度0.5mm),除此之外,同样地得到实施例4的粘合带。
〔实施例5〕
上述实施例1中,将聚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I-1]变更为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I-5](表观密度480kg/m3、厚度0.3mm),除此之外,同样地得到实施例5的粘合带。
〔实施例6〕
上述实施例1中,将聚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I-1]变更为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I-6](表观密度600kg/m3、厚度0.7mm),除此之外,同样地得到实施例6的粘合带。
〔实施例7〕
上述实施例1中,将聚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I-1]变更为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I-7](表观密度600kg/m3、厚度1mm),除此之外,同样地得到实施例7的粘合带。
〔实施例8〕
上述实施例1中,将聚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I-1]变更为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I-8](表观密度700kg/m3、厚度0.2mm),除此之外,同样地得到实施例8的粘合带。
〔实施例9〕
上述实施例1中,将聚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I-1]变更为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I-9](表观密度150kg/m3、厚度0.5mm),除此之外,同样地得到实施例9的粘合带。
〔比较例1〕
上述实施例1中,聚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I-1]变更为PET薄膜(TorayIndustries,Inc.制、LUMIRROR T60、厚度38μm),除此之外,同样地得到比较例1的粘合带。
〔比较例2〕
上述实施例1中,将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1]变更为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II’],将聚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I-1]变更为聚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I-3],除此之外,同样地得到比较例2的粘合带。
[比较例3]
上述实施例1中,将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1]变更为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II’],将聚丙烯系树脂泡沫基材[I-1]变更为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I-8],除此之外,同样地得到比较例2的粘合带。
使用上述中得到的实施例1~9和比较例1~3的粘合带,测定对聚丙烯被粘物的剥离强度。
<对聚丙烯被粘物的剥离强度>
在23℃、50%RH的环境下,将粘合带裁切成25mm×200mm的大小后,剥离脱模膜,使2kg辊往复使粘合剂层侧加压粘贴于聚丙烯板,在同一气氛下放置90分钟后,用AUTOGRAPH(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AUTOGRAPH AGS-H 500N”),以剥离速度300mm/分钟测定180度剥离强度(N/25mm)。将结果示于下述表1。
[表1]
根据上述表1的结果,实施例1~9的粘合带对聚丙烯被粘物的剥离强度优异。这表明:实施例1~3的粘合带的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与聚酯系粘合剂层的密合力、和聚酯系粘合剂层与聚丙烯被粘物的粘接性优异。另外表明,实施例4~9的粘合带的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与聚酯系粘合剂层的密合性、和聚酯系粘合剂层与聚丙烯被粘物的粘接性优异。
相对于此,使用PET基材的比较例1、和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的比较例2和3的粘合带与实施例1~9相比,对聚丙烯被粘物的剥离强度差。由此可知,通过形成使用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或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和聚酯系粘合剂的粘合带的构成,从而粘接性优异。
另外,使用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作为基材[I],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制作粘合带的情况下,也得到了与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示出本发明中的具体方式,但上述实施例只不过是单纯的示例,不作限定性解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各种变形意图为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粘合带由于聚酯系粘合剂层与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或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的密合性优异,因此,可以适合用于各种贴合用途。
Claims (7)
1.一种粘合带,其特征在于,其为在基材[I]的至少单面具有由聚酯系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带,所述基材[I]为选自由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和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组成的组中的1者,所述聚酯系粘合剂为由含有聚酯系树脂(A)的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形成的粘合剂,所述聚酯系树脂(A)具有源自多元羧酸类的结构单元和源自多元醇的结构单元,多元羧酸类中的含芳香族结构的化合物的含量为80摩尔%以下,所述聚酯系树脂(A)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300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系树脂泡沫基材的表观密度为10~300kg/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系树脂泡沫基材或丙烯酸类树脂泡沫基材的表观密度为100~1000kg/m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系树脂(A)具有源自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的结构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自含氢化聚丁二烯结构的化合物(a3)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所述聚酯系树脂(A)的0.01~50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II]还含有水解抑制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I]的厚度为0.1~2m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66164 | 2018-09-05 | ||
JP2018166163 | 2018-09-05 | ||
JP2018-166164 | 2018-09-05 | ||
JP2018-166163 | 2018-09-05 | ||
PCT/JP2019/032549 WO2020050018A1 (ja) | 2018-09-05 | 2019-08-21 | 粘着テープ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01794A true CN112601794A (zh) | 2021-04-02 |
CN112601794B CN112601794B (zh) | 2023-07-11 |
Family
ID=69722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55162.6A Active CN112601794B (zh) | 2018-09-05 | 2019-08-21 | 粘合带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65596B2 (zh) |
EP (1) | EP3848429A4 (zh) |
CN (1) | CN112601794B (zh) |
WO (1) | WO2020050018A1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2302A (zh) * | 2010-03-25 | 2012-12-12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及丙烯酸类粘合带 |
JP2014218077A (ja) * | 2013-04-10 | 2014-11-20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樹脂発泡複合体 |
WO2018124200A1 (ja) * | 2016-12-28 | 2018-07-05 |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組成物、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剤層付き光学部材 |
US20180215970A1 (en) * | 2015-08-18 | 2018-08-02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Impact-resistant polyester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76107A (en) * | 1977-12-14 | 1981-06-30 | Joseph Pufahl | Adhesive-coated impregnated polyurethane foam |
JP3080592B2 (ja) * | 1996-09-20 | 2000-08-28 |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ポリエステル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用途 |
JP4125875B2 (ja) | 2001-04-13 | 2008-07-30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電気・電子機器用シール材 |
JP2004137295A (ja) * | 2002-10-15 | 2004-05-13 | Nippon Ester Co Ltd | 接着剤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及び接着剤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積層体 |
JP2009007419A (ja) | 2007-06-26 | 2009-01-15 | Toyo Ink Mfg Co Ltd | 感圧式接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の利用 |
JP2009013201A (ja) | 2007-06-29 | 2009-01-22 | Toyo Ink Mfg Co Ltd | 感圧式接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の利用 |
JP5456432B2 (ja) * | 2009-10-20 | 2014-03-26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放射線硬化再剥離型粘着シート |
JP2015044888A (ja) | 2011-12-28 | 2015-03-12 |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発泡シート及びその用途 |
CN104039877B (zh) | 2011-12-28 | 2016-08-24 | 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 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材、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
KR101550095B1 (ko) | 2012-12-11 | 2015-09-03 | (주)엘지하우시스 | 점착 테이프 |
JP6396062B2 (ja) * | 2014-04-03 | 2018-09-26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
KR20160148609A (ko) | 2014-04-24 | 2016-12-26 |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감압 접착 시트 |
JP2017014333A (ja) | 2015-06-29 | 2017-01-19 | Dic株式会社 | 粘着テープ、その製造方法、物品及び電子機器 |
JP7067038B2 (ja) * | 2016-12-28 | 2022-05-16 |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組成物、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剤層付き光学部材 |
CN207632740U (zh) | 2017-09-27 | 2018-07-20 | 常州昊天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胶带 |
TWI834625B (zh) | 2017-10-12 | 2024-03-11 | 日商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 聚酯系黏著劑組成物、聚酯系黏著劑、黏著片、及附黏著劑層之光學構件 |
JP7103137B2 (ja) * | 2017-10-12 | 2022-07-20 |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組成物、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剤層付き光学部材 |
-
2019
- 2019-08-21 CN CN201980055162.6A patent/CN112601794B/zh active Active
- 2019-08-21 EP EP19858246.2A patent/EP3848429A4/en active Pending
- 2019-08-21 WO PCT/JP2019/032549 patent/WO2020050018A1/ja unknown
-
2021
- 2021-02-23 US US17/182,649 patent/US1206559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2302A (zh) * | 2010-03-25 | 2012-12-12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及丙烯酸类粘合带 |
JP2014218077A (ja) * | 2013-04-10 | 2014-11-20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樹脂発泡複合体 |
US20180215970A1 (en) * | 2015-08-18 | 2018-08-02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Impact-resistant polyester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
WO2018124200A1 (ja) * | 2016-12-28 | 2018-07-05 |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組成物、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剤層付き光学部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48429A1 (en) | 2021-07-14 |
CN112601794B (zh) | 2023-07-11 |
WO2020050018A1 (ja) | 2020-03-12 |
US20210171803A1 (en) | 2021-06-10 |
US12065596B2 (en) | 2024-08-20 |
EP3848429A4 (en) | 2021-1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761428B2 (ja) | 粘着テープ類 | |
US9458364B2 (en) | Adhesive sheet | |
WO2012132520A1 (ja) | 粘着シート | |
KR20080041265A (ko) | 유리 보호용 점착 시트류 및 자동차 유리용 보호 필름 | |
WO2009139243A1 (ja) | 塗膜保護用粘着シート | |
JP7103137B2 (ja) | 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組成物、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剤層付き光学部材 | |
KR20170108014A (ko) | 반도체 가공용 점착 시트 | |
JP7094148B2 (ja) | 粘着テープ | |
JP6764526B2 (ja) | 粘着シート | |
JP6764524B2 (ja) | 粘着シート | |
CN111378407A (zh) | 粘合片 | |
JP6140536B2 (ja) | エッジ保護テープ | |
JP2012158153A (ja) | ガラス用保護シート | |
JP4869830B2 (ja) | ガラス保護用粘着シート類および自動車ガラス用保護フィルム | |
KR20210006896A (ko) | 반도체 칩의 제조 방법 | |
WO2023136145A1 (ja) | 樹脂組成物 | |
CN111108170B (zh) | 聚酯系粘合剂组合物、聚酯系粘合剂、粘合片及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构件 | |
JP7287180B2 (ja) | 粘着テープ | |
CN112601794B (zh) | 粘合带 | |
JP7084535B1 (ja) | 樹脂組成物 | |
JP7084536B1 (ja) | 粘着シート | |
JP7363185B2 (ja) | 粘着テープ | |
WO2022255165A1 (ja) | 積層フィルム | |
WO2021106350A1 (ja) | 粘着テープ | |
WO2022138459A1 (ja) | 樹脂組成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