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4279A - 滚动轴承 - Google Patents

滚动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4279A
CN112594279A CN202011061471.5A CN202011061471A CN112594279A CN 112594279 A CN112594279 A CN 112594279A CN 202011061471 A CN202011061471 A CN 202011061471A CN 112594279 A CN112594279 A CN 112594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ge
axial direction
shoulder
inner ring
rolling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14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岛启介
原田胜之
益田直树
平冈宽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811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9591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812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8003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94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42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9/00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9/02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 F16C19/14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 F16C19/16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a single row of b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38Ball cages
    • F16C33/3806Details of interaction of cage and race, e.g. retention, cent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38Ball c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38Ball cages
    • F16C33/41Ball cages comb-shaped
    • F16C33/412Massive or moulded comb cages, e.g. snap ball c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38Ball cages
    • F16C33/41Ball cages comb-shaped
    • F16C33/412Massive or moulded comb cages, e.g. snap ball cages
    • F16C33/414Massive or moulded comb cages, e.g. snap ball cages formed as one-piece cages, i.e. monoblock comb cages
    • F16C33/416Massive or moulded comb cages, e.g. snap ball cages formed as one-piece cages, i.e. monoblock comb cages made from plastic, e.g. injection moulded comb c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38Ball cages
    • F16C33/41Ball cages comb-shaped
    • F16C33/418Details of individual pockets, e.g. shape or ball retain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58Raceways; Race rings
    • F16C33/583Details of specific parts of r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9/00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9/02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 F16C19/04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radial load mainly
    • F16C19/06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radial load mainly with a single row or b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滚动轴承(10)包括:内圈(11);外圈(12);设置在内圈滚道和外圈滚道之间的多个滚动元件(13);和在周向方向上成间隔地保持滚动元件(13)的保持架(14)。保持架(14)包括相对于滚动元件(13)在第一轴向方向上设置的环形部和设置成从环形部(31)在第二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保持架杆(32)。环形部(31)包括与肩部(21)作滑动接触的接触表面(33)。保持架杆(32)每一个包括第一突出部(41)和第二突出部(42)。第二突出部(42)覆盖内圈滚道的在肩部(21)侧的一部分。

Description

滚动轴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动轴承。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被用于各种装置中。其中,以滚动元件为滚珠的滚珠轴承被用于高速旋转。滚珠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多个滚珠,和保持滚珠的环形保持架。从可组装性的观点来看,在滚珠轴承(特别地是深槽滚珠轴承)的情况下,使用所谓的冠型并且由树脂制成的保持架。冠型保持架具有环形部和多个保持架杆,该多个保持架杆设置成沿轴向方向从环形部延伸。在周向方向上相邻的每一对保持架杆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作用于接纳滚珠的兜孔。
冠型保持架在周向方向上以相等的间隔保持滚珠,并且通过接触兜孔中的滚珠而定位。即,冠型保持架的旋转由滚珠引导。这种引导方式称为“滚动元件引导”。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特开2015-57558(JP 2015-57558A)公开了一种冠型的保持架。
在冠型保持架中,保持架杆被以悬臂方式保持。因此,当滚动轴承旋转时,保持架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朝向外圈弹性变形。当旋转速度变得更高并且保持架杆更显著地变形时,保持架的一部分可能强烈地接触滚珠或外圈。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架的磨损可能被促进从而损坏保持架。
为了抑制由于离心力和保持架的一部分与滚珠的接触而引起的保持架杆的变形,能够设想使兜孔大于滚珠。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滚珠和兜孔之间的间隙变大,并且当保持架以振动方式旋转时,可能通过在保持架和滚珠之间的接触而产生异常声音。
还提出了外圈引导的滚动轴承,其中,保持架的旋转由外圈引导,而不是滚动元件引导的滚动轴承。在这种情况下,邻近于外圈的内周表面设置保持架。当在高速旋转环境中使用滚动轴承时,由于离心力,因此保持架杆的变形量有时变得大于假定值。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架的一部分可能与外圈形成非均匀接触,从而导致保持架的该部分非均匀磨损。
发明内容
以此方式,通过与滚动轴承的构成部件(滚珠或外圈)作滑动接触来引导保持架。特别地,当在高速旋转环境中使用滚动轴承时,保持架由于离心力而变形,并且期望抑制保持架的磨损。因此,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动轴承,其中,即使在高速旋转环境中使用滚动轴承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保持架的磨损。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包括:内圈,所述内圈包括在第一轴向方向上设置的肩部,和内圈滚道;外圈,所述外圈包括外圈滚道;多个滚动元件,所述多个滚动元件被设置在所述内圈滚道和所述外圈滚道之间;和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在周向方向上成间隔地保持所述多个滚动元件。所述保持架包括环形部和多个保持架杆,相对于所述多个滚动元件在所述第一轴向方向上设置所述环形部,所述多个保持架杆被设置成从所述环形部在第二轴向方向上延伸。所述环形部包括与所述肩部作滑动接触的接触表面。所述保持架杆中的每一个保持架杆包括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被设置成从包括所述环形部的外周侧的部分在所述第二轴向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突出部被设置成从包括所述环形部的内周侧的部分在所述第二轴向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突出部比所述第一突出部短。所述第二突出部覆盖所述内圈滚道的在所述肩部侧的一部分。
通过上述构造,在保持架的环形部的接触表面与内圈的肩部作滑动接触的情况下,保持架的旋转由内圈引导。保持架的保持架杆的第二突出部覆盖内圈滚道的在肩部侧的一部分。因此,当存在于内圈滚道的所述部分中的润滑剂例如由于离心力而径向向外移动时,所述润滑剂能够接触第二突出部的径向内侧表面,并沿着径向内侧表面朝向接触表面流动。因此,润滑剂容易地供应到在环形部和肩部之间的位置。因此,改善了在环形部和肩部之间的润滑,并且即使在高速旋转环境中使用滚动轴承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于保持架与内圈作滑动接触而引起的磨损。另外,第二突出部在轴向方向上比第一突出部短。因此,减小了保持架杆在远侧部侧上的重量,并且能够减小由于离心力而引起的保持架杆的变形,即,保持架的变形。
在所述滚动轴承中,所述接触表面可以设有凹进部。通过上述构造,被供应到在环形部和肩部之间的位置的润滑剂积聚在所述凹进部中。因此,进一步改善了环形部和肩部之间的润滑。
当保持架杆由于离心力而弹性变形时,环形部在其影响下弹性变形。然后,环形部的内周的在第一轴向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一部分可能接近肩部。因此,在所述滚动轴承中,所述环形部可以包括: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能够接触所述肩部;在所述肩部和所述接触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所述间隙沿着轴向方向均匀;和底切表面,所述底切表面从所述接触表面在所述第一轴向方向上连续地设置,以朝向所述第一轴向方向延伸离开所述肩部。通过上述构造,在保持架变形时,环形部的内周的在第一轴向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的一部分靠近肩部移动,并且环形部的内周在第一轴向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的所述部分被形成为底切表面。因此,能够抑制环形部与肩部的非均匀接触(边缘接触)。
另外,在所述滚动轴承中,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径向内侧表面和所述接触表面可以彼此连续且沿着以轴承中心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形表面设置。通过上述构造,在内圈滚道的所述部分中的润滑剂容易地从第二突出部的径向内侧表面流动到环形部的接触表面。
在所述滚动轴承中,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内侧表面可以沿着以所述轴承中心线为中心的第二假想圆筒形表面设置,所述第二假想圆筒形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假想圆筒形表面的直径。通过上述构造,减小了保持架杆在远侧部侧上的重量。
通过上述构造,即使在高速旋转环境中使用滚动轴承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保持架的磨损。
为了减小使保持架变形的离心力,可以减小保持架杆的重量。为此,例如,如在图10中示意地,保持架杆90可以在内周侧上被削片(chipped),使得保持架杆90在径向内侧上具有台阶形状。图10是冠型保持架96的截面视图。
包括冠型保持架96的滚动轴承如下组装。首先,将多个滚珠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接下来,如在图11中示意地,将保持架96组装到滚珠97。在冠型保持架96中,接纳滚珠97的兜孔93以小于滚珠97的直径的尺寸开口。因此,通过将保持架96在轴向方向上靠近滚珠97移动并且进一步挤压保持架96,可以组装保持架96。结果,在保持架杆90的一部分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滚珠97通过开口被接纳在兜孔93中。
但是,如果如上所述,保持架杆90在径向内侧上具有台阶形状,则在保持架96的组装期间,内周侧上的突出部95可能被卡在内圈99在外周侧上的一部分(肩部)99a上从而妨碍组装。如果保持架96被用力地挤压,则可能损坏由树脂制成的突出部95。
因此,在所述滚动轴承中,所述保持架可以包括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内侧,且从所述第二突出部在所述第二轴向方向上设置,以在所述保持架的组装期间通过接触所述内圈的外周部的一部分而使所述保持架相对于所述内圈对准。
通过上述构造,由于第二突出部比第一突出部短,因此减小了保持架的保持架杆的重量。因此,能够减小使保持架(保持架杆)变形的离心力。兜孔在第二轴向侧上以小于滚珠的直径的尺寸开口。因此,当组装保持架时,通过将保持架沿第一轴向方向靠近滚珠移动并进一步挤压保持架,滚珠通过开口被接纳在兜孔中。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架杆的一部分弹性变形,使得滚珠加宽所述开口。在组装期间,在第二突出部被卡在内圈的外周部的一部分上的情况下,可能妨碍组装,并且如果保持架被用力地挤压,则可能损坏第二突出部。但是,对于所述滚动轴承,保持架通过保持架的引导部与内圈对准(定中)。因此,能够抑制以下情况,即第二突出部被卡在内圈的外周部的所述一部分上从而妨碍组装。
在所述滚动轴承中,所述引导部可以包括平坦表面,在未组装状态下,所述平坦表面面对所述内圈的在第一轴向侧的肩部,且与所述环形部的内周表面连续,在所述未组装状态下,兜孔的在所述第二轴向方向上的部分接触所述滚动元件的在所述第一轴向方向上的半球形表面的一部分。所述兜孔可以被设置在所述周向方向上相邻的一对所述保持架杆之间,以接纳所述滚动元件。所述兜孔可以在所述第二轴向方向上以比所述滚动元件的直径小的尺寸开口。通过上述构造,通过将处于未组装状态下的保持架朝向第二轴向侧线性地挤压,完成了保持架的组装。
在所述滚动轴承中,所述引导部可以包括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从平坦表面朝向所述第二轴向方向延伸离开所述内圈。通过上述构造,当将保持架沿第一轴向方向靠近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珠移动以便组装保持架时,在未组装状态建立之前,倾斜表面接触内圈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当将保持架沿轴向方向靠近滚珠移动时,倾斜表面允许保持架与内圈对准。
在所述滚动轴承中,所述环形部可以包括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与所述内圈的在所述第一轴向方向上的所述肩部作滑动接触。通过上述构造,滚动轴承是其中保持架的旋转受到内圈引导的内圈引导轴承。在内圈引导轴承的情况下,保持架和内圈邻近于彼此设置。因此,在保持架的组装期间,保持架的一部分(第二突出部)接触内圈,而这倾向于妨碍组装。但是,通过引导部,能够抑制以下情况,即第二突出部被卡在内圈的外周部的所述部分上从而妨碍组装。即,即使是内圈引导的保持架也能够通过引导部从而顺畅地组装。
通过上述构造,能够减小使保持架(保持架杆)变形的离心力。此外,能够抑制以下情况,即保持架杆的所述部分(第二突出部)被卡在内圈的外周部的一部分上从而妨碍组装,其中所述保持架杆被构造成减小离心力。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示意滚动轴承的示例的截面视图;
图2示意了当从径向内侧看时保持架的一部分;
图3是示意第一轴向侧上的密封装置在内周侧上的一部分和保持架在内周侧上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视图;
图4A示意了凹进沟槽;
图4B示意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凹进沟槽;
图4C示意了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凹进沟槽;
图5是保持架的截面视图;
图6是示意保持架(不同的实施例)的一部分和周围构件的放大截面视图;
图7示意了根据变型的保持架,示意当从径向内侧看时保持架的一部分;
图8示意在根据变型的保持架中兜孔在第二轴向侧上的一部分接触滚珠的半球形表面在第一轴向侧上的一部分的状态;
图9是在根据变型的保持架中在未组装状态下引导部和周围构件的放大截面视图;
图10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冠型保持架的截面视图;并且
图11是示意根据相关技术的保持架的组装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滚动轴承的总体构造
图1是示意滚动轴承的示例的截面视图。在图1中示意的滚动轴承10包括:内圈11;外圈12,该外圈12设置在内圈11的径向外侧上;多个滚动元件,该多个滚动元件设置在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和环形保持架14,该环形保持架14在周向方向上成间隔地保持滚动元件。滚动元件是滚珠13。滚动轴承10是滚珠轴承。特别地,在图1中示意的滚动轴承10是深槽滚珠轴承。
在本公开中,沿着滚动轴承10的中心线C(以下称为“轴承中心线C”)的方向对应于滚动轴承10的轴向方向,并且简称为“轴向方向”。轴向方向包括与轴承中心线C平行的方向。图1中的右侧被定义为第一轴向侧。图1中的左侧被定义为第二轴向侧。正交于轴承中心线C的方向对应于滚动轴承10的径向方向,并且简称为“径向方向”。滚动轴承10(在本公开中,内圈11)围绕轴承中心线C旋转的方向对应于滚动轴承10的周向方向,并且简称为“周向方向”。
滚动轴承10在轴向方向上的两侧上进一步包括密封装置15。在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是在轴承内部的空间,在该空间中设置滚珠13和保持架14的空间。密封装置15抑制轴承内部(环形空间)的润滑剂泄漏到轴承的外部。密封装置15还具有抑制轴承外部的异物进入到轴承中的功能。
在根据本公开的滚动轴承10中使用的润滑剂是油脂。特别地,使用了沟道油脂(channeling grease)。当滚珠13经过内圈11和外圈12中的滚道(20、25)时,沟道油脂被推开,并且不易返回到滚道(20、25)。油脂滞留在轴承内部的空余空间中,并附着到保持架14等的表面,并且在油脂中包含的基础油流出以有助于润滑。也可以使用带有相对高的流动性的搅动油脂(churning grease)作为润滑剂,而不是沟道油脂,或者也可以使用油。
内圈11是环形部件。在内圈11的外周中形成内圈滚道20,滚珠13在该内圈滚道20中滚动。在包括轴承中心线C的截面中,内圈滚道20具有凹形的弓形截面形状,其半径比滚珠13的半径稍大。内圈11具有在内圈滚道20的第一轴向侧上的肩部21(第一肩部21),和在内圈滚道20的第二轴向侧上的肩部22(第二肩部22)。
第一肩部21的外周表面21a和第二肩部22的外周表面22a每一个均具有以轴承中心线C为中心的圆筒形表面形状。外周表面21a、22a每一个均是抛光表面。在内圈11的外周中,在轴向方向上的两个侧部上形成内侧周沟槽23。
外圈12是环形部件。在外圈12的内周中形成外圈滚道25,滚珠13在该外圈滚道25中滚动。在包括轴承中心线C的截面中,外圈滚道25具有凹形的弓形截面形状,其半径比滚珠13的半径稍大。外圈12具有在外圈滚道25的第一轴向侧上的肩部26,和在外圈滚道25的第二轴向侧上的肩部27。在外圈12的内周中,在轴向方向上的两个侧部上形成外侧周沟槽28。
保持架14由树脂(合成树脂)制成。保持架14具有:环形部31,该环形部31相对于滚珠13设置在第一轴向侧上;和多个保持架杆32,该多个保持架杆32设置成从环形部31朝向第二轴向侧延伸。图2示意了当从径向内侧看时保持架14的一部分。在图1和2中,用于接纳滚珠13的兜孔19在周向方向上相邻的每一对保持架杆32、32之间在环形部31的第二轴向侧上形成。兜孔19的第二轴向侧(开口37)以小于滚珠13的直径的尺寸开口。根据本公开的保持架14是所谓的冠型。
在图1中,第一轴向侧和第二轴向侧上的密封装置15具有相同的构造,但是在相反的方向上附接。密封装置15每一个均具有:圆环形状的圆环部16;设置在圆环部16的内周端部处的突出部18;和唇部17,该唇部17与突出部18连续地设置以朝向滚珠13凸出。圆环部16的外周端部被附接到外侧周沟槽28。
图3是示意内周侧上的在第一轴向侧上的密封装置15在内周侧上的一部分和保持架14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视图。突出部18被设置成面向内侧周沟槽23,其中在突出部18和内侧周沟槽23之间有间隙24a。唇部17被设置成面向肩部21,其中在唇部17和肩部21之间带有径向间隙24b。间隙24a和24b是微小间隙,并且构成迷宫式间隙。为了将间隙24b形成为微小间隙,特别地,肩部21的外周表面21a已经被抛光以形成抛光表面。
保持架14的构造
将进一步描述保持架14的构造。在图1和图2中,环形部31为圆环形状,并且具有设置在其内周侧上以与第一肩部21作滑动接触的接触表面33。接触表面33具有以轴承中心线C为中心的圆筒形表面形状。如在图3中示意地,接触表面33在径向方向上邻近于肩部21的外周表面21a,其中在接触表面33和外周表面21a之间形成微小间隙G。保持架14在径向方向上能够稍稍移动。在接触表面33与肩部21的外周表面21a作滑动接触的情况下,保持架14的旋转由内圈11引导。即,根据本公开的滚动轴承10具有内圈引导的保持架14。
接触表面33设有凹进部34。如在图4A中示意地,根据本公开的凹进部34由在周向方向上连续的凹进沟槽34-1构成。接触表面33的相对于凹进部34在第一轴向侧上的表面33a和相对于凹进部34在第二轴向侧上的表面33b能够接触肩部21的外周表面21a(见图3)。
凹进部34可以是任何其它形式,并且可以是如在图4B中示意地设置成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凹进沟槽34-2。多个凹进沟槽34-2在接触表面33中在周向方向上成间隔地设置。凹进沟槽34-2可以是在轴向方向上贯穿以在第一轴向侧和第二轴向侧这两者上都开口的沟槽。但是,凹进沟槽34-2可以是在轴向方向上不贯穿而是仅在第二轴向侧上开口的沟槽。可替代地,如在图4C中示意地,凹进部34可以是在周向方向上加宽并且仅在第二轴向侧上开口的凹口34-3。多个凹口34-3在接触表面33中在周向方向上成间隔地设置。
在图3中,除了接触表面33以外,环形部31在其内周侧上具有底切表面35。在肩部21的外周表面21a和接触表面33之间形成的间隙G沿轴向方向均匀的情况下,接触表面33能够接触肩部21的外周表面21a。底切表面35被连续地设置在接触表面33的第一轴向侧上,并且从肩部21的外周表面21a朝向第一轴向侧延伸。在本公开中,底切表面35被构造成具有圆凸形截面形状(弯曲表面)。底切表面35可以被构造成具有线性倾斜的截面形状。
切口部39被设置在环形部31的内周侧上和第一轴向侧上。切口部39抑制了在保持架14和密封装置15的唇部17之间的干涉。
图5是保持架14的截面视图。将描述保持架杆32。保持架杆32具有第一突出部41和第二突出部42。第一突出部41是保持架杆32在径向外侧上的部分。第一突出部41被设置成从包括环形部31的外周侧的部分45朝向第二轴向侧延伸。第二突出部42是保持架杆32在径向内侧上的部分。第二突出部42被设置成从包括环形部31的内周侧的部分46朝向第二轴向侧延伸。第二突出部42在轴向方向上比第一突出部41短,并且从径向外侧仅仅覆盖内圈滚道20在第一肩部21一侧上的部分20a。
第一突出部41在第二轴向侧上的端表面47相对于滚珠13的中心Q(兜孔19的中心)位于第二轴向侧上。第一突出部41主要保持滚珠13,并且在第一突出部41的远侧端处的凸耳部50(见图2)接合滚珠13,以抑制保持架14在轴向方向上从滚珠13打滑。第二突出部42在第二轴向侧上的端表面48相对于滚珠13的中心Q(兜孔19的中心)位于第一轴向侧上。第二突出部42支持了保持滚珠13的功能。第二突出部42与第一突出部41在第一轴向侧上的部分(基部)连续地设置,以从该部分(基部)朝向内圈11延伸。
如在图5中示意地,第二突出部42的径向内侧表面42a和环形部31的接触表面33彼此连续。径向内侧表面42a和接触表面33沿着以轴承中心线C为中心的第一假想圆筒形表面K1设置(见图1)。第一突出部41的径向内侧表面41a沿着第二假想圆筒形表面K2设置,其中该第二假想圆筒形表面K2的直径大于第一假想圆筒形表面K1的直径,并且以轴承中心线C为中心的。保持架杆32的径向内侧表面具有台阶形状,其中径向内侧表面在基部一侧(环形部31一侧)(第一轴向侧)上靠近内圈11,并且在远侧端一侧(第二轴向侧)上远离内圈11。
保持架杆32的第二突出部42从径向外侧仅仅覆盖内圈滚道20在第一轴向侧上的部分20a。在部分20a和第二突出部42之间的空间M1相对小。相反,大的空间M2在内圈滚道20的排除了部分20a的其余的、大的部分和第一突出部41之间形成。在滚动轴承10的旋转期间,该大的空间M2抑制了内圈滚道20中的油脂的飞溅。
当滚动轴承10旋转时,离心力作用在保持架14上。保持架14由树脂制成,并且是冠型的。在冠形保持架14中,保持架杆32被以悬臂方式保持。因此,当滚动轴承10旋转时,保持架杆32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朝向外圈12弹性变形。随着旋转速度变得更高,保持架杆32更显著地变形。因此,根据本公开的保持架14被构造成减小保持架杆32的重量,以便减少由于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并抑制保持架14的变形。将在以下描述用于减小重量的构造。
如上所述,保持架杆32具有在径向外侧上的第一突出部41和在径向内侧上的第二突出部42,并且第二突出部42在轴向方向上比第一突出部41短。这种构造有助于减小保持架杆32的重量。即,由于保持架杆32的厚度在第二轴向侧和保持架杆32的内周侧上减小,因此保持架杆32的重量减小。
为了减小保持架杆32的重量,保持架杆32的径向外侧表面49(第一突出部41)是随着该表面从第一轴向侧朝向第二轴向侧延伸而朝向内圈11倾斜的倾斜表面。这种构造使得即使保持架杆32由于离心力而朝向外圈12弹性变形,保持架杆32也难以接触外圈12。
如在图2中示意地,第一突出部41具有被设置成朝向第二轴向侧延伸的一对凸耳部50、50。V形的缺失部51被设置在每一个第一突出部41的一对凸耳部50、50之间。缺失部51在轴向方向上被深切,从而减小保持架杆32的重量。
以上述方式减小了保持架杆32的重量,从而减小了所产生的离心力。此外,在本公开中,环形部31的轴向尺寸增加,以便通过增强保持架14的刚度从而使得保持架14难以由于离心力而变形。
在图2中,在使兜孔19介入其间的情况下彼此面对的所述两个凸耳部50、50的相应远侧端50a、50a之间,形成兜孔19的开口37。开口37的最大尺寸L小于滚珠13的直径。凸耳部50、50的远侧端50a、50a抑制了保持架14从滚珠13打滑。为了组装滚动轴承10,保持架14从第一轴向侧靠近介入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的该多个滚珠13移动,并且保持架14被进一步朝向第二轴向侧挤压。在这种情况下,凸耳部50、50被滚珠13挤压以弹性变形,从而加宽了开口37,并且保持架14被组装到滚珠13。
根据本公开的滚动轴承10
在根据本公开的滚动轴承10中(见图5),保持架14的环形部31具有与内圈11的第一肩部21作滑动接触的接触表面33。通过该构造,保持架14的旋转由内圈11引导。
保持架14的保持架杆32具有第一突出部41和第二突出部42。第一突出部41被设置成从包括环形部31的外周侧的部分45朝向第二轴向侧延伸。第二突出部42被设置成从包括环形部31的内周侧的部分46朝向第二轴向侧延伸,并且第二突出部42比第一突出部41短。第二突出部42从径向外侧覆盖内圈滚道20在第一肩部21一侧上的部分20a。
第二突出部42在轴向方向上比第一突出部41短。因此,由于第二突出部42在轴向方向上比第一突出部41短,因此减小了保持架14的保持架杆32(见图5)的重量。因此,能够减小使保持架14(保持架杆32)变形的离心力。即,减小了保持架杆32在远侧部侧上的重量,并且能够减小由于离心力而引起的保持架杆32的变形,即,保持架14的变形。
第二突出部42覆盖内圈滚道20在第一肩部21一侧上的部分20a。因此,当在部分20a中存在的油脂如由图5中的箭头F指示的那样通过离心力径向向外移动时,油脂能够接触第二突出部42的径向内侧表面42a,并且沿着径向内侧表面42a朝向接触表面33流动。因此,易于将油脂供应到在环形部31和第一肩部21之间的位置。因此,改善了在环形部31和第一肩部21之间的润滑。结果,即使在高速旋转环境中使用滚动轴承10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于保持架14与内圈11作滑动接触而引起的磨损。
第二突出部42的径向内侧表面42a和接触表面33沿着以轴承中心线C为中心的第一假想圆筒形表面K1连续地设置。因此,在内圈滚道20的部分20a中的油脂易于从第二突出部42的径向内侧表面42a流动到环形部31的接触表面33。
接触表面33设有凹进部34。因此,供应到在环形部31和第一肩部21之间的位置的油脂积聚在凹进部34中。由此,进一步改善了在环形部31和第一肩部21之间的润滑。在根据本公开的滚动轴承10中,特别地,使用了沟道油脂。大量的油脂被收集在凹进部34中,并且油脂的基础油被供应到接触表面33。
图6是示意保持架14(不同的实施例)的一部分和周围构件的放大截面视图。在图6中示意的环形部31如在图3中示意的实施例中那样具有接触表面33,但是没有底切表面35。当保持架杆32通过离心力弹性变形时,环形部31在其影响下弹性变形。在图6中示意的保持架14的情况下,当保持架杆32由于离心力而弹性变形时,环形部31的内周的第一轴向侧(拐角部31b)进一步接近第一肩部21。当弹性变形大时,环形部31的拐角部31b可以接触第一肩部21。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引起局部磨损。
因此,如在图3中示意的实施例中那样,环形部31优选地在其内周侧上具有底切表面35。底切表面35在第一轴向侧上从接触表面33连续地设置,并且进一步被形成为朝向第一轴向侧远离第一肩部21延伸。通过该构造,即使环形部31的内周的第一轴向侧接近第一肩部21,第一轴向侧也具有如上所述成形的底切表面35。因此,能够抑制环形部31与第一肩部21的非均匀接触(边缘接触)。
图7示意了根据变型的保持架14,示意当从径向内侧看时保持架14的一部分。保持架14在第一突出部41的径向内侧上并且在第二突出部42的第二轴向侧上具有引导部55。当将保持架14组装到被设置在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的滚珠13时,引导部55接触第一肩部21,以使保持架14相对于内圈11对准,其中该第一肩部21是内圈11的外周部的一部分。虽然引导部55可以被设置在所有的保持架杆32处,但是仅有必要使得引导部55应当在周向方向上成间隔(以相等间隔)设置在至少三个保持架杆32处。
如上所述,兜孔19在第二轴向侧上以小于滚珠13的直径的尺寸开口。因此,当组装保持架14时,通过将保持架14从第一轴向侧靠近滚珠13移动并且进一步挤压保持架14,滚珠13通过开口37被接纳在兜孔19中。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架杆32的一部分弹性变形,使得滚珠13加宽了开口37。
在组装期间,第二突出部42卡在第一肩部21上可能妨碍该组装,并且如果用力地挤压保持架14,则可能损坏第二突出部42。但是,保持架14通过保持架14的引导部55与内圈11对准(定中)。因此,能够抑制以下情况,即第二突出部42被卡在第一肩部21上从而妨碍组装。
引导部55具有平坦表面56。平坦表面56与环形部31的内周表面(接触表面33)连续。在未组装状态下,平坦表面56面向内圈在第一轴向侧上的肩部(第一肩部21),在该未组装状态下兜孔19的第二轴向侧(开口37)接触滚珠13的半球形表面在第一轴向侧上的一部分。利用平坦表面56,通过将处于未组装状态下的保持架14朝向第二轴向侧线性地挤压,完成了保持架14的组装。
引导部55进一步包括从平坦表面56朝向第二轴向侧远离内圈11延伸的倾斜表面57。当将保持架14从第一轴向侧靠近设置在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的滚珠13移动以便组装保持架14时,在未组装状态建立之前,倾斜表面57接触内圈11的外周部的一部分(第一肩部21)。当保持架14在轴向方向上靠近滚珠13移动时,倾斜表面57允许保持架14与内圈11对准。
用于保持架14的组装的构造
如上所述构造的滚动轴承10被如下地组装。首先,将多个滚珠13设置在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接下来,如在图8中示意地,将保持架14组装到滚珠13。图8示意了保持架14的兜孔19的第二轴向侧(开口37)接触半球形表面53在滚珠13的第一轴向侧上的一部分的状态。该状态是在滚珠13被接纳在兜孔19中之前的状态,并且对应于“未组装状态”。在轴承中心线C沿着铅垂线延伸并且保持架14从上侧朝向下侧靠近设置在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的滚珠13移动并且被进一步向下挤压以被组装的情况下,保持架14被放置在滚珠13上的状态对应于未组装状态。
如上所述,在冠型保持架14中,接纳滚珠13的兜孔19以小于滚珠13的直径的尺寸开口(见图7)。因此,为了组装保持架14,保持架14可以从第一轴向侧靠近滚珠13移动并被进一步挤压。保持架14从第一轴向侧靠近滚珠13移动并被进一步挤压的方向由在图8中的箭头P指示。因此,在保持架杆32的一部分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并且在滚珠13通过开口37被接纳在兜孔19中的情况下,保持架14被设置在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的预定位置处。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公开的滚动轴承10中,保持架杆32包括第一突出部41和第二突出部42,并且保持架杆32在径向内侧上具有台阶形状。因此,认为在保持架14的组装期间,第二突出部42在第二轴向侧上的端部42b被卡在内圈11的第一肩部21上从而妨碍组装。
因此,在本公开中,如在图8中示意地,保持架14具有引导部55。引导部55被部分地设置在保持架14的内周侧上,以便抑制第二突出部42在第二轴向侧上的端部42b被卡在内圈11的第一肩部21上。
将描述引导部55。引导部55被设置在保持架杆32的内周侧上。在本公开中,引导部55被设置在保持架杆32中的一些上。具体地,引导部55在周向方向上成间隔地设置在三个位置处。在每一个位置处,引导部55被设置在一对保持架杆32、32上(见图7),该一对保持架杆32、32位于一个兜孔19在周向方向上的两侧上。在每一个位置处,在兜孔19介入该对保持架杆32、32之间的情况下,两个引导部55在周向方向上被并排地设置在该对保持架杆32、32上。在每一个位置处的所述两个引导部55构成了一组引导部件。在周向方向上以相等间隔设置了三组引导部件。引导部55可以被设置在环形部31的全周上或全部保持架杆32上。
图9是在未组装状态下的引导部55和周围构件的放大截面视图。如在图7、图8和图9中示意地,引导部55被设置在第一突出部41的径向内侧上和第二突出部42的第二轴向侧上。引导部55被设置成从第一突出部41的径向内侧表面41a径向向内凸出,并且从第二突出部42的端表面48朝向第二轴向侧凸出。
引导部55具有平坦表面56和倾斜表面57。如在图9中示意地,平坦表面56与环形部31的接触表面33(内周表面31a)连续。另外,平坦表面56在未组装状态下在径向方向上面向内圈11的第一肩部21。倾斜表面57从平坦表面56朝向第二轴向侧远离内圈11延伸。
在未组装状态下,平坦表面56在轴向方向上在1毫米或更大的范围中面向被形成为圆筒形表面的第一肩部21的外周表面21a的一部分。该范围在图9中被指示为尺寸S。即,尺寸S为1毫米或更大。
利用如上所述的构造,当通过将保持架14靠近介入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的滚珠13移动来组装保持架14时,如在图8中示意地,引导部55能够接触第一肩部21(该第一肩部21是内圈11的外周部的一部分),以使保持架14相对于内圈11对准。即,当将保持架14靠近介入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的滚珠13从上方向下移动时,保持架14通过引导部55相对于内圈11对准,以建立未组装状态(见图5),在该未组装状态下保持架14被放置在滚珠13上。在未组装状态下,引导部55的平坦表面56在径向方向上面向第一肩部21。
如在图7中示意地,保持架14的兜孔19以小于滚珠13的直径的尺寸在第二轴向侧上开口。因此,当组装保持架14时,如在图8中示意地,通过将保持架14从第一轴向侧靠近滚珠13移动保持架14并进一步挤压保持架14,滚珠13通过开口37被接纳在兜孔19中。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架杆32的一部分(凸耳部50)弹性变形,从而滚珠13加宽开口37。
在组装期间,第二突出部42被卡在内圈11的第一肩部21上可能妨碍组装,并且如果用力地挤压保持架14,则可能损坏第二突出部42。但是,在根据本公开的滚动轴承10中,保持架14通过引导部55与内圈11对准(定中)。因此,能够抑制以下情况,即第二突出部42被卡在内圈11的第一肩部21上从而妨碍组装。
引导部55具有与环形部31的内周表面31a连续的平坦表面56。在未组装状态下,平坦表面56在径向方向上面向内圈11的第一肩部21(见图8)。因此,通过将处于未组装状态下的保持架14朝向第二轴向侧线性地挤压,完成了保持架14的组装。
引导部55进一步具有倾斜表面57。倾斜表面57被成形为从平坦表面56朝向第二轴向侧远离内圈11延伸。因此,当将保持架14从第一轴向侧靠近设置在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的滚珠13移动以便组装保持架14时,在未组装状态建立之前,倾斜表面57接触内圈11的第一肩部21。当保持架14沿轴向方向靠近滚珠13移动时,倾斜表面57允许保持架14与内圈11对准。
在本公开中,保持架14的环形部31具有与内圈11的第一肩部21作滑动接触的接触表面33。因此,滚动轴承10是内圈引导轴承,在该内圈引导轴承中中保持架14的旋转由内圈11引导。在内圈引导轴承的情况下,保持架14和内圈11在径向方向上被设置成邻近于彼此。因此,在保持架14的组装期间,保持架14的第二突出部42接触内圈11(肩部21),这倾向于妨碍组装。但是,引导部55能够抑制以下情况,即第二突出部42被卡在内圈11的肩部21上从而妨碍组装。即,即使是内圈引导的保持架14也能够通过引导部55从而顺畅地组装。
其它
虽然滚动轴承10在本公开中是深槽滚珠轴承,但是滚动轴承10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并且例如可以是角向滚珠轴承。
以上公开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以上讨论的实施例,并且包括落入与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构造等同的范围内的所有变型。

Claims (9)

1.一种滚动轴承(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圈(11),所述内圈(11)包括在第一轴向方向上设置的肩部(21),和内圈滚道;
外圈(12),所述外圈(12)包括外圈滚道;
多个滚动元件(13),所述多个滚动元件(13)被设置在所述内圈滚道和所述外圈滚道之间;和
保持架(14),所述保持架(14)在周向方向上成间隔地保持所述多个滚动元件(13),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架(14)包括环形部(31)和多个保持架杆(32),相对于所述多个滚动元件(13)在所述第一轴向方向上设置所述环形部(31),所述多个保持架杆(32)被设置成从所述环形部(31)在第二轴向方向上延伸;
所述环形部(31)包括与所述肩部(21)作滑动接触的接触表面(33);并且
所述保持架杆(32)中的每一个保持架杆(32)包括第一突出部(41)和第二突出部(42),所述第一突出部(41)被设置成从包括所述环形部(31)的外周侧的部分在所述第二轴向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突出部(42)被设置成从包括所述环形部(31)的内周侧的部分在所述第二轴向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突出部(42)比所述第一突出部(41)短,并且所述第二突出部(42)覆盖所述内圈滚道的在所述肩部(21)侧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轴承(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表面(33)设有凹进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动轴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部(31)包括:接触表面(33),所述接触表面(33)能够接触所述肩部(21);在所述肩部(21)和所述接触表面(33)之间形成的间隙,所述间隙沿着轴向方向均匀;和底切表面(35),所述底切表面(35)从所述接触表面(33)在所述第一轴向方向上连续地设置,以朝向所述第一轴向方向延伸离开所述肩部(2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动轴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出部(42)的径向内侧表面(42a)和所述接触表面(33)彼此连续,且沿着以轴承中心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形表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动轴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41)的径向内侧表面沿着以所述轴承中心线为中心的第二假想圆筒形表面设置,所述第二假想圆筒形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假想圆筒形表面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动轴承(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14)包括引导部(55),所述引导部(55)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突出部(41)的径向内侧,且从所述第二突出部(42)在所述第二轴向方向上设置,以在所述保持架(14)的组装期间通过接触所述内圈(11)的外周部的一部分而使所述保持架(14)相对于所述内圈(11)对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动轴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55)包括平坦表面(56),在未组装状态下,所述平坦表面(56)面对所述内圈(11)的在第一轴向侧的肩部,且与所述环形部(31)的内周表面连续,在所述未组装状态下,兜孔(19)的在所述第二轴向方向上的部分接触所述滚动元件(13)的在所述第一轴向方向上的半球形表面的一部分;所述兜孔(19)被设置在所述周向方向上相邻的一对所述保持架杆之间,以接纳所述滚动元件(13);并且所述兜孔(19)在所述第二轴向方向上以比所述滚动元件(13)的直径小的尺寸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动轴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55)包括倾斜表面(57),所述倾斜表面(57)从平坦表面(56)朝向所述第二轴向方向延伸离开所述内圈(1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动轴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部(31)包括接触表面(33),所述接触表面(33)与所述内圈(11)的在所述第一轴向方向上的所述肩部(21)作滑动接触。
CN202011061471.5A 2019-10-01 2020-09-30 滚动轴承 Pending CN1125942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1212 2019-10-01
JP2019-181153 2019-10-01
JP2019181153A JP7395918B2 (ja) 2019-10-01 2019-10-01 転がり軸受
JP2019181212A JP7380037B2 (ja) 2019-10-01 2019-10-01 転がり軸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4279A true CN112594279A (zh) 2021-04-02

Family

ID=74872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1471.5A Pending CN112594279A (zh) 2019-10-01 2020-09-30 滚动轴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1044B2 (zh)
CN (1) CN112594279A (zh)
DE (1) DE102020125561A1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30292A (ja) * 2000-10-17 2002-05-09 Nsk Ltd 玉軸受
CN1553996A (zh) * 2001-09-10 2004-12-0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滚柱轴承以及复列圆筒滚柱轴承
JP2006200594A (ja) * 2005-01-18 2006-08-03 Nsk Ltd 転がり軸受用保持器
JP2007010008A (ja) * 2005-06-29 2007-01-18 Nsk Ltd 密封ころがり軸受
CN102422034A (zh) * 2009-05-16 2012-04-18 谢夫勒科技有限两合公司 带有用于防止润滑介质溢出的保持架的滚动轴承
CN102549283A (zh) * 2009-09-29 2012-07-04 Ntn株式会社 保持器、滚动轴承、机床及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JP2015163814A (ja) * 2014-01-31 2015-09-10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保持器、転がり軸受および歯科用ハンドピース
CN106050928A (zh) * 2015-04-01 2016-10-2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滚动轴承
CN107110214A (zh) * 2015-01-23 2017-08-2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滚动轴承
JP2017194141A (ja) * 2016-04-22 2017-10-2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玉軸受
JP2018066396A (ja) * 2016-10-17 2018-04-2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転がり軸受
CN108397476A (zh) * 2017-02-06 2018-08-14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滚珠轴承
JP2019007507A (ja) * 2017-06-21 2019-01-17 中西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深溝玉軸受用冠型樹脂保持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60419A (en) * 1942-03-27 1944-10-17 Ransome And Marles Bearing Com Cage for use in ball bearings
US3195965A (en) * 1961-10-25 1965-07-20 Fafnir Bearing Co Lubricating means for an antifriction bearing
JPH08270662A (ja) * 1995-02-03 1996-10-15 Koyo Seiko Co Ltd 軸受の密封装置
WO2010067852A1 (ja) * 2008-12-10 2010-06-17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玉軸受及びハイブリッド車用変速機
US20110299805A1 (en) * 2009-02-16 2011-12-08 The Timken Company Prong Cage for an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n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
US8529135B2 (en) * 2011-08-25 2013-09-10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
JP2015057558A (ja) 2013-09-16 2015-03-2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玉軸受
DE102014008763B4 (de) * 2014-06-12 2016-02-25 Gebrüder Reinfurt GmbH & Co. KG Kugellager-Käfig und Kugellager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30292A (ja) * 2000-10-17 2002-05-09 Nsk Ltd 玉軸受
CN1553996A (zh) * 2001-09-10 2004-12-0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滚柱轴承以及复列圆筒滚柱轴承
JP2006200594A (ja) * 2005-01-18 2006-08-03 Nsk Ltd 転がり軸受用保持器
JP2007010008A (ja) * 2005-06-29 2007-01-18 Nsk Ltd 密封ころがり軸受
CN102422034A (zh) * 2009-05-16 2012-04-18 谢夫勒科技有限两合公司 带有用于防止润滑介质溢出的保持架的滚动轴承
CN102549283A (zh) * 2009-09-29 2012-07-04 Ntn株式会社 保持器、滚动轴承、机床及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JP2015163814A (ja) * 2014-01-31 2015-09-10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保持器、転がり軸受および歯科用ハンドピース
CN107110214A (zh) * 2015-01-23 2017-08-2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滚动轴承
CN106050928A (zh) * 2015-04-01 2016-10-2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滚动轴承
JP2017194141A (ja) * 2016-04-22 2017-10-2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玉軸受
JP2018066396A (ja) * 2016-10-17 2018-04-2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転がり軸受
CN108397476A (zh) * 2017-02-06 2018-08-14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滚珠轴承
JP2019007507A (ja) * 2017-06-21 2019-01-17 中西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深溝玉軸受用冠型樹脂保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21044B2 (en) 2022-01-11
DE102020125561A1 (de) 2021-04-01
US20210095721A1 (en)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7476B (zh) 滚珠轴承
JP5633185B2 (ja) 転がり軸受
US11181149B2 (en) Rolling bearing
US11255381B2 (en) Rolling bearing and cage
JP6740576B2 (ja) 玉軸受
CN106996422B (zh) 滚动轴承
US20230085727A1 (en) Crown-shaped retainer for ball bearing and ball bearing
JP2004162879A (ja) 転がり軸受用樹脂保持器
JP6740575B2 (ja) 玉軸受
JP2010196845A (ja) 転がり軸受
JP4618197B2 (ja) 円筒ころ軸受および円筒ころ軸受用保持器
CN108626251B (zh) 滚动轴承
US11236782B2 (en) Rolling bearing
JP2018194040A (ja) スラストころ軸受用保持器及びスラストころ軸受
CN112594279A (zh) 滚动轴承
JP2001116051A (ja) 玉軸受用保持器及び玉軸受
JP2008175239A (ja) 玉軸受用冠型保持器及び玉軸受
JP2000320558A (ja) ころ軸受用合成樹脂製保持器
JP7380037B2 (ja) 転がり軸受
JPH10318264A (ja) ころ軸受用合成樹脂製保持器
JPH0138329Y2 (zh)
JP2021179236A (ja) 転がり軸受
JP7395918B2 (ja) 転がり軸受
JPH11325080A (ja) ラジアル玉軸受用保持器
KR20190024277A (ko) 앵귤러 컨택트 볼 베어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JTEKT Corp.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JTEKT Corp.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