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2290B - 泛酸钙粗品纯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泛酸钙粗品纯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2290B
CN112592290B CN202011468264.1A CN202011468264A CN112592290B CN 112592290 B CN112592290 B CN 112592290B CN 202011468264 A CN202011468264 A CN 202011468264A CN 112592290 B CN112592290 B CN 1125922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cium pantothenate
crude
nanofiltration
treatment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82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92290A (zh
Inventor
林涛
陈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an Mojia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an Moji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an Mojia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an Moji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682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22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2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2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92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22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07C231/2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231/24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ecif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7B2200/13Crystalline forms, e.g. polymorph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泛酸钙粗品的纯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泛酸钙粗品;将泛酸钙粗品配制成泛酸钙粗品溶液;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对泛酸钙粗品溶液进行纳滤处理,收集截留液,干燥,得到泛酸钙纯品。上述泛酸钙纯化方法创新性地将纳滤膜分离技术应用到泛酸钙纯化中,有效地降低了泛酸钙纯化难度,避免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降低了后续操作难度。

Description

泛酸钙粗品纯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泛酸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泛酸钙粗品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在泛酸钙的合成工艺中,通常是先使用β-氨基丙酸和氧化钙于甲醇溶液中进行反应,然后再加入D-泛解酸内酯进行反应,将获得的反应液进行过滤后冷冻结晶,析出泛酸钙产品。此时获得的泛酸钙产品为粗品,包裹有母液中的各种杂质,尤以β-氨基丙酸为主。此时,通常会使用体积2倍于粗品质量的甲醇洗涤,以洗去杂质,提升产品纯度,使产品符合质量要求。但使用甲醇洗涤不仅会消耗大量甲醇,带来环境污染,降低产品的收率,且大量甲醇的引入会使得后处理过程更加繁琐。故急需开发一种新方案对析出的泛酸钙粗品进行处理,来替换甲醇的洗涤,降低操作难度,减少污染,更便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泛酸钙纯化方法。该泛酸钙的纯化方法操作简单,无需使用大量甲醇进行处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便利性和安全性。
一种泛酸钙粗品的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泛酸钙粗品;
将所述泛酸钙粗品配制成泛酸钙粗品溶液;
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对所述泛酸钙粗品溶液进行纳滤处理,收集截留液,干燥,得到泛酸钙纯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将所述泛酸钙粗品配制成泛酸钙粗品溶液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泛酸钙粗品配制成泛酸钙水溶液,并调pH值至7-8;
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过滤,得到所述泛酸钙粗品溶液。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对所述泛酸钙粗品溶液进行纳滤处理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第一纳滤膜对所述泛酸钙粗品溶液进行第一次纳滤处理,得到第一透过液和第一截留液;
采用第二纳滤膜对所述第一透过液进行第二次纳滤处理,得到第二透过液和第二截留液;
依次重复对上一步骤中所获得的透过液进行纳滤处理,得到第N透过液和第N截留液;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合并每次纳滤处理所得到的截留液;
其中,各纳滤处理步骤中,后一次纳滤处理中所采用的纳滤膜的孔径小于或等于前一次纳滤处理中所采用的纳滤膜的孔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N为2,所述第一纳滤膜的规格为Φ500-800,所述第一次纳滤处理的压力为2.5-3.5MPa,所述第二纳滤膜的规格为Φ500-800,所述第二次纳滤处理的压力为0.5-0.7MPa;或
N为2,所述第一纳滤膜的规格为Φ300-500,所述第一次纳滤处理的压力为2.5-3.5MPa,所述第二纳滤膜的规格为Φ300-500,所述第二次纳滤处理的压力为0.9-1.1MPa;或
N为2,所述第一纳滤膜的规格为Φ300-500,所述第一次纳滤处理的压力为2.5-3.5MPa,所述第二纳滤膜的规格为Φ150-300,所述第二次纳滤处理的压力为0.9-1.1MPa。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纳滤处理为循环处理过程,以使每经过一个循环,截留侧所得到的截留液并入下一循环的待处理泛酸钙粗品溶液中。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向纳滤膜的截留侧通入水,且通入水的速度和透过液的流速相同。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透过液的流速维持在20mL/min~60mL/min的范围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泛酸钙粗品溶液的浓度为18%-22%。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泛酸钙粗品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0.5%-10%的β-氨基丙酸杂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按照以下方法获取所述泛酸钙粗品:
先将β-氨基丙酸和氧化钙于甲醇溶液中反应,然后再加入D-泛解酸内酯,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反应,获得反应液;
将所述反应液进行过滤,滤液进行冷冻结晶,收集析出的晶体,所述晶体即为泛酸钙粗品。
一种泛酸钙处理液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泛酸钙处理液;
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对所述泛酸钙处理液进行纳滤处理,直至纳滤膜的截留侧的截留液体积为透过液体积的1/9-1/10,收集截留液,制得纯度为94%-96%的泛酸钙粗品溶液;
其中,所述泛酸钙处理液为经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泛酸钙粗品的纯化方法处理后透过最后一个纳滤膜的透过液;且所述泛酸钙处理液中杂质相对质量百分含量为14%-20%,浓度为10-20g/L;所述纳滤膜分离技术中采用的纳滤膜的孔径为Φ300-800,纳滤处理压力为0.6-1.0MPa。
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人员在研究中发现,泛酸钙粗品中的主要杂质为β-氨基丙酸,其与泛酸钙较难分离,进而导致重结晶产品纯度达不到要求,仍然需要采用大量的甲醇进行洗涤,而泛酸钙能够溶于甲醇,故经反复洗涤后,会大幅度降低收率,且大量甲醇的使用也增加了后续操作的繁琐性和环境的不安全性。本发明技术人员还发现,泛酸钙和β-氨基丙酸的分子量具有一定的差距,而纳滤膜分离技术是根据膜规格的不同,可以使部分组分透过纳滤膜,而截留特定分子量范围内的组分,进而实现分离,故而创新性地将纳滤膜分离技术应用到泛酸钙纯化中,有效地降低了泛酸钙纯化难度,避免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降低了后续操作难度。
且本发明技术人员还发现,纳滤分离技术不同于传统的重结晶或洗涤等方法,可以根据纯度需求选择纳滤处理次数,具有较高的生产灵活性,且还可以将经纳滤处理后的透过液进行收集,再次进行纳滤处理,如此能够有效地回收透过液中的产物,提高产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并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纳滤膜分离技术在泛酸钙纯化分离中的应用。
本发明技术人员,在研究中发现,泛酸钙粗品中主要杂质为β-氨基丙酸,其与泛酸钙较难分离,进而导致重结晶产品纯度达不到要求,仍然需要采用大量的甲醇进行洗涤,而泛酸钙能够溶于甲醇,故经反复洗涤后,会大幅度降低收率,且大量甲醇的使用也增加了后续操作的繁琐性和环境的不安全性。本发明技术人员还发现,泛酸钙和β-氨基丙酸的分子量具有一定的差距,而纳滤膜分离技术根据膜规格的不同,可以使部分组分透过纳滤膜,而截留特定分子量范围内的组分,进而实现分离,故而打破本领域传统的利用主要组分和杂质溶解性差异寻找洗涤或重结晶溶剂的思维模式,创新性地将纳滤膜分离技术应用到泛酸钙纯化中,有效地降低了泛酸钙纯化难度,避免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且本发明技术人员还发现,纳滤分离技术不同于传统的重结晶或洗涤等方法,可以根据纯度需求选择纳滤处理次数,具有较高的生产灵活性,且还可以将经纳滤处理后的透过液进行收集,再次进行纳滤处理,如此能够有效地回收透过液中的产物,提高产率。此外,纳滤膜分离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1)浓缩纯化过程在常温下进行,无相变,无化学反应,不带入其他杂质及造成产品的分解变性,特别适合于热敏性物质;2)可脱除产品的盐分、减少产品灰分、提高产品纯度,相对于溶剂脱盐,不仅产品品质更好,且收率还能有所提高;3)工艺过程收率高,损失少;4)可回收溶液中的酸碱醇等有效物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5)设备结构简洁紧凑,占地面积小,能耗低;6)操作简便,可实现自动化作业,稳定性好,维护方便。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泛酸钙的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提供泛酸钙粗品。
进一步地,步骤S101中,泛酸钙粗品的纯度为90%~99%;进一步地,泛酸钙粗品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0.5%~10%的杂质;更进一步地,泛酸钙粗品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0.5%~10%的β-氨基丙酸杂质。
可理解的,步骤S101中,可以采用现有的方法获得泛酸钙粗品,在此不进行特别限定。进一步地,优选采用以下方法获取泛酸钙粗品:
S1011:将β-氨基丙酸、氧化钙、D-泛解酸内酯和溶剂混合,进行反应,得到泛酸钙反应液。
进一步地,优选步骤S1011中,先将β-氨基丙酸和氧化钙于甲醇溶液中反应,然后再加入D-泛解酸内酯,在氮气保护下,于45℃-5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优选反应1.5-2.5h(更优选2h),获得泛酸钙反应液。
进一步地,步骤S1011中,β-氨基丙酸、氧化钙和D-泛解酸内酯的摩尔比为(1.8-2.2):1:(1.8-2.2);进一步地,β-氨基丙酸、氧化钙和D-泛解酸内酯的摩尔比为2.05:1:2;进一步地,步骤S1011中,溶剂为甲醇。
S1012:将反应液进行冷冻结晶,收集析出的晶体,晶体即为泛酸钙粗品;
进一步地,步骤S1012中,将反应液进行过滤,将过滤液进行冷冻结晶,收集析出的晶体,晶体即为泛酸钙粗品;
进一步地,步骤S1012中,将反应液冷却到-10℃~0℃,并添加少量结晶水和晶种,搅拌10-18小时(优选13-15h),有晶体析出,过滤,收集晶体即可。
S102:将泛酸钙粗品配制成泛酸钙粗品溶液。
进一步地,步骤S102中,泛酸钙粗品溶液为泛酸钙水溶液。
进一步地,步骤S102包括以下步骤:
S1021:将泛酸钙粗品配制成泛酸钙水溶液,并调pH值至7-8;
进一步地,泛酸钙粗品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5%-25%;更进一步地,泛酸钙粗品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8%-22%;更进一步地,泛酸钙粗品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0%,以利于后续纳滤处理,提高纯化效果。
可理解的,步骤S1021中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可接受的任一无机酸来进行pH值的调节,应理解为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优选采用稀硫酸进行调节;进一步地,pH调至7.5,以满足欧洲质量标准的要求,同时能够使粗品中少量的氢氧化钙生成硫酸钙,以沉淀的形式除去,有利于后续纯化的进行。
S1022: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过滤,得到泛酸钙粗品溶液;
步骤S1022中,优选,加入0.6%的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
通过加入活性炭进行吸附,除去溶液中的色素,以获得具有较优外观的泛酸钙纯品;且活性炭能够吸附掉部分杂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后续纯化的难度。
S103: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对泛酸钙粗品溶液进行纳滤处理,收集截留液,干燥,得到泛酸钙纯品。
进一步地,步骤S103中,纳滤处理为循环处理过程,以使每经过一个循环,截留侧所得到的截留液并入下一循环的待处理泛酸钙粗品溶液中;更进一步地,在每次纳滤处理时,向纳滤膜的截留侧通入纯水后,截留液打回母液体系中形成循环处理的形式。
本发明技术人员,在研究中发现,在进行纳滤处理的过程中,小分子杂质及溶剂分子会逐渐优先透过纳滤膜,形成透过液,而大分子物质则容易被截留在截留侧,随着时间的推进,截留侧的浓度会越来越高,体系压力也会逐渐增高,进而导致透膜流量逐渐减小,导致部分杂质仍然残留在截留侧,而使得该方法所能达到的纯化效果有限。基于此,本发明技术人员,创新性地改变原有的纳滤膜浓缩方式,向截留侧通入水,降低截留侧溶液的浓度,从而避免由于膜两侧浓度差所导致的纯化效果降低,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且通入水还可以对截留侧的溶液进行冲洗,进一步促进杂质透过纳滤膜,以进一步提升纯化效果。
进一步地,优选向纳滤膜的截留侧通入水,水量为维持截留侧泛酸钙粗品溶液的体积基本不变,以维持系统压力的稳定,提高处理效率。
进一步地,向纳滤膜的截留侧通入水的步骤中,通入水的速度和透过液的流速相同,以提高处理效果。
进一步地,单位时间内水的流量为20mL/min~60mL/min。
进一步地,优选将经纳滤处理的透过液采用纳滤膜再次进行处理,以回收进入透过液的泛酸钙,提高产品收率;具体地,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S1031:采用第一纳滤膜对泛酸钙粗品溶液进行第一次纳滤处理,得到第一透过液和第一截留液;
S1032:采用第二纳滤膜对第一透过液进行第二次纳滤处理,得到第二透过液和第二截留液;
S1033:依次重复对上一步骤中所获得的透过液进行纳滤处理,得到第N透过液和第N截留液;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S1034:合并每次纳滤处理所得到的截留液,干燥,获得泛酸钙纯品;其中,各循环中,后一次纳滤处理中所采用的纳滤膜的孔径小于或等于前一次纳滤处理中所采用的纳滤膜的孔径。在一实施例中,N为2,此时能够保证具有较优收率的同时,最终产品具有较优的纯度。
可理解的,可以采用包含有至少两个纳滤膜的膜组对泛酸钙粗品溶液进行处理,使泛酸钙粗品溶液通过第一个纳滤膜处理后的透过液直接经后续纳滤膜进行下一次处理,如此有利于连续化生产的进行,节约处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纳滤膜的规格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优选采用的纳滤膜的规格为Φ500-800、Φ300-500或Φ150-300;进一步地,优选至少有一次纳滤处理采用的纳滤膜规格为Φ500-800或Φ300-500;更进一步地,优选第一次纳滤处理所采用的规格为Φ500-800,以保证具有更优的纯化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纳滤膜的规格为Φ500-800,第一次纳滤处理的压力为2.5-3.5MPa,第二纳滤膜的规格为Φ500-800,第二次纳滤处理的压力为0.5-0.7MPa。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纳滤膜的规格为Φ300-500,第一次纳滤处理的压力为2.5-3.5MPa,第二纳滤膜的规格为Φ300-500,第二次纳滤处理的压力为0.9-1.1MPa。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纳滤膜的规格为Φ300-500,第一次纳滤处理的压力为2.5-3.5MPa,第二纳滤膜的规格为Φ150-300,第二次纳滤处理的压力为0.9-1.1MPa。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纳滤膜的规格为Φ500-800,第一次纳滤处理的压力为2.5-3.5MPa,第二纳滤膜的规格为Φ300-500,第二次纳滤处理的压力为0.9-1.1MPa。
可理解的,Φ500-800表示纳滤膜孔径,即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介于500-800道尔顿,同样Φ300-500表示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介于300-500道尔顿,Φ150-300表示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介于150-300道尔顿。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泛酸钙处理液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收集泛酸钙处理液;
可理解的,步骤S201中,泛酸钙处理液为数批(大于或等于2批)经上述泛酸钙粗品的纯化方法处理后透过最后一个纳滤膜的透过液的合并液。具体地,将数批泛酸钙粗品按上述纯化方法进行处理,得到透过最后一个纳滤膜的透过液,然后将各批次的透过液进行合并,得到合并液,该合并液即为泛酸钙处理液。
进一步地,步骤S201中,泛酸钙处理液中杂质相对质量百分含量为14~20%,浓度为10~20g/L。
S202: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对泛酸钙处理液进行纳滤处理,直至纳滤膜的截留侧的截留液体积为透过液体积的1/9~1/10,收集截留液,制得纯度为94%~96%的泛酸钙粗品溶液。
进一步地,步骤S202中,采用的纳滤膜的孔径为Φ300-800,纳滤处理压力为0.6-1.0MPa。
经回收处理后收集到的泛酸钙粗品溶液可以再次进行纯化处理,纯化处理方法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上述泛酸钙处理液的回收方法可以省去蒸发溶剂进行回收的耗时耗能的过程,且将各透过液进行回收处理能够有效地避免产品损失,降低工业成本。
下面列举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纳滤膜过滤设备的纳滤膜滤芯为3种规格,分别为Φ150~300、Φ300~500、Φ500~800;
以下实施例中,各组分含量检测方法如下:
检测β-氨基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为:液相色谱法
检测方法及条件如下
泛酸钙样品浓度配制:40mg/mL(水溶液)
氨基丙酸标准品浓度配制:0.4mg/mL(水溶液)
衍生:将标准对照品和样品溶液各准确移取100μL于不同的15mL塑料尖底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00μL碳酸氢钠溶液(0.5M),100μL衍生化试剂(2%2,4-二硝基氟苯),200uL甲醇(加液时注意不要残留在管壁上,若有少量残留,用最后的200uL甲醇淋洗管壁)。旋紧盖子,涡旋混合10秒。将混合溶液置于60℃水浴中,避光衍生1小时。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1mL磷酸二氢钾溶液(0.05M)终止反应,再加1mL甲醇,加7.5mL蒸馏水。盖上盖子,涡旋混合10秒。
取上述溶液,经过滤膜过滤后,用HPLC检测。样品含量通过与标准品的峰面积对比计算。
色谱条件
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C18,250mm*4.6mm*5μm
流动相A:水+0.1%乙酸+0.1%三乙胺;流动相B:乙腈
流速:0.8ml/minute;检测波长:360nm;柱温:30℃
运行时间:30min;进样量:10μL
洗脱梯度:
检测泛酸钙含量的检测方法为:液相色谱法
检测方法及条件如下:
样品和标准品分别配制成5mg/L的水浓度,用HPLC分析。样品含量通过与标准品的峰面积对比计算。
色谱条件
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C18,250mm*4.6mm*5um
流动相A:0.1%乙酸水溶液;流动相B:甲醇
流速:1.5ml/minute;检测波长:214nm;柱温:30℃
运行时间:30min;进样量:10μL
洗脱梯度:A:B=94:6,等度洗脱
实施例1
配制约5%泛酸钙粗品的水溶液,使用30%稀硫酸调节溶液PH值为7.5,用3%的活性炭脱色过滤,获得澄清透明溶液备用。使用纳滤膜过滤设备处理(纳滤膜规格Φ300-500,压力3MPa),收集第一透过液,第一截留液回到母液中进行循环,分别分析第一透过液和第一截留液中β-氨基丙酸、泛酸钙的含量,对照原溶液进行比较。然后再使用纳滤膜过滤设备处理(纳滤膜Φ150-300规格,压力1MPa),对上述收集到的第一透过液进行二次纳滤膜过滤,收集到第二透过液和第二截留液。
表1
分析:
(1)使用纳滤膜Φ300-500规格的膜进行第一次纳滤处理(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1.65×5.0)/(3.21×7.1)=36.2%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4.13×3.4)/(3.21×7.1)=61.6%
泛酸钙的透过量=(2.78×5.0)/(51.17×7.1)=3.8%
泛酸钙的截留量=(100.28×3.4)/(51.17×7.1)=93.8%
(2)使用纳滤膜Φ150-300规格的膜进行第二次纳滤处理(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0.62×3.8)/(1.66×5.0)=28.3%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4.92×1.2)/(1.66×5.0)=71.1%
泛酸钙的透过量=(0.09×3.8)/(2.80×5.0)=2.4%
泛酸钙的截留量=(11.29×1.2)/(2.80×5.0)=96.8%
(3)连续使用纳滤膜Φ300-500和Φ150-300规格实验中
β-氨基丙酸的总透过量(除去量)=36.2%×28.3%=10.2%
泛酸钙的总透过量(损失量)=3.8%×2.4%=0.09%
泛酸钙收率为=1–0.09%=99.1%
(4)处理后泛酸钙纯度计算
第一次截留液中β-氨基丙酸相对含量=4.13/(4.13+100.28)=3.9%
第一次截留液中泛酸钙相对含量=1-3.9%=96.1%
二次混合截留液β-氨基丙酸相对含量=(4.13×3.4+4.92×1.2)/(4.13×3.4+4.92×1.2+100.28×3.4+11.29×1.2)=5.3%
二次混合截留液泛酸钙相对含量=1-5.3%=94.7%
在膜过滤过程中,随着透过液总量的增加,母液(截留液)的浓度会逐步升高,并致系统的压力升高,透过液的流出速度会逐渐降低。该方案受限于透过液总量少于原母液总量,因此处理效果有限。
计算数据显示第一纳滤膜Φ300-500的处理结果有效提高了泛酸钙的相对含量(94.1%→96.1%);第二纳滤膜Φ150-300的处理结果显示其对β-氨基丙酸也有很高的截留效果,回收合并的截留液中泛酸钙相对含量与原母液泛酸钙相对含量差异不大(94.1%≈94.7%),但有效地将透过第一纳滤膜的泛酸钙进行了回收。
综上,第一阶段数据显示,纳滤膜分离技术在泛酸钙纯化中具有较大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泛酸钙纯度,且纳滤膜的规格对泛酸钙处理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泛酸钙粗品的水溶液的浓度约为15%。配制约15%泛酸钙粗品的水溶液,使用30%稀硫酸调节溶液PH值为7.5,用3%的活性炭脱色过滤,获得澄清透明溶液备用。使用纳滤膜过滤设备处理(纳滤膜规格Φ300-500,压力3MPa),收集第一透过液,第一截留液回到母液中进行循环,分别分析第一透过液和第一截留液中β-氨基丙酸、泛酸钙的含量,对照原溶液进行比较。然后再使用纳滤膜过滤设备处理(纳滤膜Φ150-300规格,压力1MPa),对上述收集到的第一透过液进行二次纳滤膜过滤,收集到第二透过液和第二截留液。
表2
分析:
(1)使用纳滤膜Φ300-500规格的膜进行第一次纳滤处理(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5.81×3.6)/(10.42×7.0)=28.7%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16.81×3.4)/(10.42×7.0)=78.4%
泛酸钙的透过量=(31.37×3.6)/(153.47×7.0)=10.5%
泛酸钙的截留量=(281.08×3.4)/(153.47×7.0)=88.9%
(2)使用纳滤膜Φ150-300规格的膜进行第二次纳滤处理(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1.62×2.7)/(5.87×3.6)=20.7%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18.12×0.9)/(5.87×3.6)=77.2%
泛酸钙的透过量=(1.09×2.7)/(31.56×3.6)=2.6%
泛酸钙的截留量=(121.32×0.9)/(31.56×3.6)=96.1%
(3)连续使用纳滤膜Φ300-500和Φ150-300规格实验中
β-氨基丙酸的总透过量(除去量)=28.7%×20.7%=5.9%
泛酸钙的总透过量(损失量)=10.5%×2.6%=0.27%
泛酸钙回收率为=1-0.27%=99.7%
(4)处理后泛酸钙纯度计算
第一次截留液中β-氨基丙酸相对含量=16.81/(16.81+281.08)=5.6%
第一次截留液中泛酸钙相对含量=1-5.6%=94.4%
二次混合截留液β-氨基丙酸相对含量=(16.81×3.4+18.12×0.9)/(16.81×3.4+18.12×0.9+281.08×3.4+121.32×0.9)=6.4%
二次混合截留液泛酸钙相对含量=1-6.4%=93.6%
同实施例1一样,在膜过滤过程中,随着透过液总量的增加,母液(截留液)的浓度会逐步升高,并致系统的压力升高,透过液的流出速度会逐渐降低。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2的起始母液要高10%,在浓缩处理过程中更快的达到了高浓度,进而影响了处理效果。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泛酸钙粗品溶液的浓度为20%,且在使用纳滤膜过滤设备处理的过程中,计量透过液的流出速度,并以相同的流速对截留侧的泛酸钙粗品溶液补充纯水,以此维持原溶液体积不变。
配制约20%泛酸钙粗品的水溶液,使用30%稀硫酸调节溶液PH值为7.5,用3%的活性炭脱色过滤,获得澄清透明溶液备用。使用纳滤膜过滤设备处理(纳滤膜Φ300-500规格,压力3MPa),计量透过液的流出速度,并以相同的流速对截留侧的泛酸钙粗品溶液补充纯水,以此维持溶液体积不变,且截留液回到母液体系中循环。分别定时收集透过液流出口液,并分析透过液和截留液中β-氨基丙酸、泛酸钙的含量,对照原溶液进行比较。然后继续使用纳滤膜过滤设备处理(纳滤膜Φ150-300规格,压力1MPa),对上述收集到的第一透过液进行第二次纳滤膜过滤浓缩处理,体系不补充纯水。
表3
/>
分析:
(1)使用纳滤膜Φ300-500规格的膜进行第一次纳滤处理的实验中(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7.87×5.0)/(21.75×3.0)=60.3%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8.23×3.0)/(21.75×3.0)=37.8%
泛酸钙的透过量=(17.81×5.0)/(202.45×3.0)=14.7%
泛酸钙的截留量=(175.02×3.0)/(202.45×3.0)=86.4%
(2)使用纳滤膜Φ150-300规格膜进行第二次纳滤处理的实验中(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2.83×4.2)/(7.85×5.0)=30.3%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33.51×0.8)/(7.85×5.0)=68.3%
泛酸钙的透过量=(0.62×4.2)/(17.78×5.0)=2.9%
泛酸钙的截留量=(106.35×0.8)/(17.78×5.0)=95.7%
(3)连续使用纳滤膜Φ300-500和Φ150-300规格实验中
β-氨基丙酸的总透过量(除去量)=60.3%×30.3%=18.3%
泛酸钙的总透过量(损失量)=14.7%×2.9%=0.43%
泛酸钙的回收率=1-0.43%=99.6%
(4)处理后泛酸钙纯度计算
第一次截留液中β-氨基丙酸相对含量=8.23/(8.23+175.02)=4.5%
第一次截留液中泛酸钙相对含量=1-4.5%=95.5%
二次混合截留液β-氨基丙酸相对含量=(8.23×3.0+33.51×0.8)/(8.23×3.0+33.51×0.8+175.02×3.0+106.35×0.8)=7.8%
二次混合截留液泛酸钙相对含量=1-7.8%=92.2%
同实施例2比较,实施例3采用比实施例2浓度更高的泛酸钙粗品溶液,但实施例3第一阶段通过注水维持母液体积不变的方案可以显著提高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28.7%→60.3%),具有更优的纯化效果,说明通过向截留侧的泛酸钙粗品溶液补充纯水,以此维持原溶液体积不变的技术方案,能够显著提高处理效果。且该方法能够处理更高浓度的泛酸钙粗品溶液,故能够有效地提高单次处理效率。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两次纳滤处理所采用的纳滤膜的规格为Φ300-500。
配制约20%泛酸钙粗品的水溶液,使用30%稀硫酸调节溶液PH值为7.5,用3%的活性炭脱色过滤,获得澄清透明溶液备用。使用纳滤膜过滤设备处理(纳滤膜Φ300-500规格,压力3MPa),计量透过液的流出速度,并以相同的流速对截留侧的泛酸钙粗品溶液补充纯水,以此维持溶液体积不变,且截留液回到母液体系中循环。分别定时收集透过液流出口液,并分析透过液和截留液中β-氨基丙酸、泛酸钙的含量,对照原溶液进行比较。然后继续使用纳滤膜过滤设备处理(纳滤膜Φ300-500规格,压力1MPa),对上述收集到的第一透过液进行第二次纳滤膜过滤浓缩处理,体系不补充纯水。
表4
/>
分析:
(1)使用纳滤膜Φ300-500规格的膜进行第一次纳滤处理的实验中(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7.98×5.0)/(21.43×3.2)=58.2%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8.59×3.0)/(21.43×3.2)=37.6%
泛酸钙的透过量=(19.51×5.0)/(210.28×3.2)=14.5%
泛酸钙的截留量=(190.02×3.0)/(210.28×3.2)=84.7%
(2)使用纳滤膜Φ300-500规格膜进行第二次纳滤处理的实验中(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4.26×4.2)/(8.01×5.0)=44.7%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25.7×0.8)/(8.01×5.0)=51.4%
泛酸钙的透过量=(1.10×4.2)/(19.65×5.0)=4.7%
泛酸钙的截留量=(115.56×0.8)/(19.65×5.0)=94.1%
(3)连续使用纳滤膜Φ300-500规格实验中
β-氨基丙酸的总透过量(除去量)=58.2%×44.7%=26.0%
泛酸钙的总透过量(损失量)=14.5%×4.7%=0.68%
(4)处理后泛酸钙纯度计算
原粗品中β-氨基丙酸含量=21.43/(21.43+210.28)=9.2%
原粗品中泛酸钙含量=1–9.2%=90.8%
第一次截留液中β-氨基丙酸相对含量=8.59/(8.59+190.02)=4.3%
第一次截留液中泛酸钙相对含量=1-4.3%=95.7%
二次混合截留液β-氨基丙酸相对含量=(8.59×3.0+25.7×0.8)/(8.59×3.0+25.7×0.8+192.02×3.0+115.56×0.8)=6.5%
二次混合截留液泛酸钙相对含量=1-6.5%=93.5%
泛酸钙收率为=(190.02×3.0+115.56×0.8)/(210.28×3.2)=99.3%
同实施例3比较,实施例4的样本中β-氨基丙酸的浓度更为高,同样在第一阶段表现出良好透过率,而在第二阶段纳滤膜孔径变化,对处理效果影响并不是很明显。
实施例5
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两次纳滤处理所采用的纳滤膜的规格为Φ500-800。
配制约20%泛酸钙粗品的水溶液,使用30%稀硫酸调节溶液PH值为7.5,用3%的活性炭脱色过滤,获得澄清透明溶液备用。使用纳滤膜过滤设备处理(纳滤膜Φ500-800规格,压力3MPa),计量透过液的流出速度,并以相同的流速对截留侧的泛酸钙粗品溶液补充纯水,以此维持溶液体积不变,且截留液回到母液体系中循环。分别定时收集透过液流出口液,并分析透过液和截留液中β-氨基丙酸、泛酸钙的含量,对照原溶液进行比较。然后继续使用纳滤膜过滤设备处理(纳滤膜Φ500-800规格,压力1MPa),对上述收集到的第一透过液进行第二次纳滤膜过滤浓缩处理,体系不补充纯水。
表5
分析:
(1)使用纳滤膜Φ500-800规格的膜进行第一次纳滤处理的实验中(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7.93×5.0)/(21.28×3.0)=62.1%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7.83×3.0)/(21.28×3.0)=36.8%
泛酸钙的透过量=(23.37×5.0)/(215.20×3.0)=18.1%
泛酸钙的截留量=(172.81×3.0)/(215.20×3.0)=80.3%
(2)使用纳滤膜Φ500-800规格膜进行第二次纳滤处理的实验中(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5.72×4.2)/(7.55×5.0)=63.7%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16.14×0.8)/(7.55×5.0)=34.2%
泛酸钙的透过量=(4.04×4.2)/(22.50×5.0)=15.1%
泛酸钙的截留量=(115.45×0.8)/(22.50×5.0)=82.1%
(3)连续使用纳滤膜Φ500-800规格实验中
β-氨基丙酸的总透过量(除去量)=62.1%×63.7%=39.6%
泛酸钙的总透过量(损失量)=18.1%×15.1%=2.7%
泛酸钙收率为=1–2.7%=97.3%
(4)处理后泛酸钙纯度计算
第一次截留液中β-氨基丙酸相对含量=7.83/(7.83+172.81)=4.3%
第一次截留液中泛酸钙相对含量=1-4.3%=95.7%
二次混合截留液β-氨基丙酸相对含量=(7.83×3.0+16.14×0.8)/(7.83×3.0+16.14×0.8+172.81×3.0+115.45×0.8)=5.6%
二次混合截留液泛酸钙相对含量=1-5.6%=96.4%
同实施例4比较,实施例5的第一阶段β-氨基丙酸和泛酸钙透过量都略微提高,而在第二阶段浓缩过程中二者的透过量远高于实施例4。因此可以推断,本发明技术方案中优选采用Φ500-800规格进行处理。
实施例6
沿用实施例5中第一次泛酸钙截留液,纳滤处理所采用的纳滤膜的规格为Φ500-800,继续补水,延长补水量,分析数据。
表6
分析:
(1)第一次补水5L纳滤处理的实验中(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7.93×5.0)/(21.28×3.0)=62.1%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7.83×3.0)/(21.28×3.0)=36.8%
泛酸钙的透过量=(23.37×5.0)/(215.20×3.0)=18.1%
泛酸钙的截留量=(172.81×3.0)/(215.20×3.0)=80.3%
(2)第二次补水5L纳滤处理的实验中(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2.83×5.0)/(7.83×3.0)=60.2%
泛酸钙的透过量=(18.24×5.0)/(172.81×3.0)=17.6%
β-氨基丙酸的相对含量=3.11/(3.11+141.70)=2.1%
泛酸钙相对含量=1-2.1%=97.9%
(3)第三次补水5L纳滤处理的实验中(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1.10×5.0)/(3.11×3.0)=58.9%
泛酸钙的透过量=(14.45×5.0)/(141.70×3.0)=17.0%
β-氨基丙酸的相对含量=1.24/(1.24+116.20)=1.1%
泛酸钙相对含量=1-1.1%=98.9%
通过该实施例6可知,第一阶段的补水量的增加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合产品中β-氨基丙酸的相对含量。此外,对比实施例5第一次泛酸钙截留液纯度可以看出,通过实施例6进一步处理,纯度明显得到提升。
实施例7
实际工艺生产中,接近纯品的粗品中β-氨基丙酸质量含量在0.5%~1.5%之间,故进一步针对低含量的β-氨基丙酸的泛酸钙水溶液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配制约20%泛酸钙粗品的水溶液,使用30%稀硫酸调节溶液PH值为7.5,用3%的活性炭脱色过滤,获得澄清透明溶液备用。使用纳滤膜过滤设备处理(纳滤膜Φ300-500规格,压力3MPa),计量透过液的流出速度,并以相同的流速对截留侧的泛酸钙粗品溶液补充纯水,以此维持溶液体积不变。分别定时收集透过液流出口液,并分析透过液和截留液中β-氨基丙酸、泛酸钙的含量,对照原溶液进行比较。然后继续使用纳滤膜过滤设备处理(纳滤膜Φ300-500规格,压力1MPa),对上述收集到的第一透过液进行第二次纳滤膜过滤处理,收集到第二透过液和第二截留液。
表7
分析:
(1)使用纳滤膜Φ300-500规格的膜进行第一次纳滤处理的实验中(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1.03×5.0)/(3.01×3.4)=50.3%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1.26×3.0)/(3.01×3.4)=36.9%
泛酸钙的透过量=(21.37×5.0)/(239.59×3.4)=13.1%
泛酸钙的截留量=(234.45×3.0)/(239.59×3.4)=86.3%
处理后β-氨基丙酸相对含量=1.26/(1.26+234.45)=0.53%
处理后泛酸钙的相对含量=1-0.53%=99.47%
(2)使用纳滤膜Φ300-500规格膜进行第二次纳滤处理的实验中(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0.47×4.5)/(0.95×5.4)=41.2%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1.82×1.5)/(0.95×5.4)=53.2%
泛酸钙的透过量=(0.89×4.5)/(20.00×5.4)=3.7%
泛酸钙的截留量=(66.88×1.5)/(20.00×5.4)=92.9%
(3)连续使用纳滤膜Φ300-500规格实验中
β-氨基丙酸的总透过量(除去量)=50.3%×41.2%=20.7%
泛酸钙的总透过量(损失量)=13.1%×3.7%=0.5%
二次混合截留液β-氨基丙酸的相对含量=(1.26×3.0+1.82×1.5)/(1.26×3.0+1.82×1.5+234.45×3.0+66.88×1.5)=0.80%
二次混合截留液泛酸钙相对含量=1-0.8%=99.2%
实施例8
与实施例7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两次纳滤处理所采用的纳滤膜的规格为Φ500-800。
配制约20%泛酸钙粗品的水溶液,使用30%稀硫酸调节溶液PH值为7.5,用3%的活性炭脱色过滤,获得澄清透明溶液备用。使用纳滤膜过滤设备处理(纳滤膜Φ500-800规格,压力3MPa),计量透过液的流出速度,并以相同的流速对原溶液补充纯水,以此维持溶液体积不变化。分别定时收集透过液流出口液,并分析透过液和截留液中β-氨基丙酸、泛酸钙的含量,对照原溶液进行比较。然后继续使用纳滤膜过滤设备进行第二次纳滤处理(纳滤膜Φ500-800规格,压力0.6MPa),分别定时收集透过液流出口液,并分析透过液和截留液中β-氨基丙酸、泛酸钙的含量,对照原溶液进行比较。
表8
分析
(1)使用纳滤膜Φ500-800规格的膜过滤浓度维持实验中(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1.1×4.8)/(2.4×3.9)=56.4%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0.74×3.2)/(2.4×3.9)=25.3%
泛酸钙的透过量=(25.16×4.8)/(173.45×3.9)=17.8%
泛酸钙的截留量=(164.70×3.2)/(173.45×3.9)=77.9%
处理后β-氨基丙酸相对含量=0.74/(0.74+164.70)=0.45%
处理后泛酸钙的相对含量=1-0.45%=99.55%
(2)使用纳滤膜Φ500-800规格膜过滤二次浓缩实验中(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0.8×3.65)/(1.0×4.8)=60.8%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1.3×1.3)/(1.0×4.8)=35.2%
泛酸钙的透过量=(5.13×3.65)/(24.12×4.8)=16.2%
泛酸钙的截留量=(60.96×1.3)/(24.12×4.8)=68.5%
(3)连续使用纳滤膜Φ500-800规格实验中
β-氨基丙酸的总透过量(除去量)=56.4%×60.8%=34.3%
泛酸钙的总透过量(损失量)=17.8%×16.2%=2.9%
二次混合截留液β-氨基丙酸相对含量=(0.74×3.2+1.3×1.3)/(0.74×3.2+1.3×1.3+164.70×3.2+60.96×1.3)=0.67%
二次混合截留液泛酸钙的相对含量=1-0.67%=99.33%
从实施例7和实施例8可以看出,对于较高纯度的泛酸钙粗品也可以通过二次纳滤处理进行进一步纯化,使得产品符合市场的99%以上含量的要求,具有较优的纯化作用,且纯化过程中泛酸钙损失量极小。
实施例8
将本实验室进行各实验后所得到的透过液合并(合并后的透过液整体浓度低,杂质β-氨基丙酸相对含量高),使用纳滤膜过滤设备进行回收泛酸钙处理(纳滤膜Φ500-800规格,压力0.6-1.0MPa),分别以设定的透过液体积定量收集透过液流出口液,并分析透过液和截留液中β-氨基丙酸、泛酸钙的含量,对照原溶液进行比较,研究浓度变化规律。测试数据如表9-1所示;
如上更换纳滤膜Φ300-500规格,具体操作同上;测试数据如表9-2所示。
表9-1
表9-2
分析:
(1)使用纳滤膜Φ500-800规格的膜过滤浓度浓缩实验中(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1.53×14)/(1.91×15.6)=71.9%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3.96×1.6)/(1.91×15.6)=21.2%
泛酸钙的透过量=(1.33×14)/(8.06×15.6)=14.8%
泛酸钙的截留量=(65.56×1.6)/(8.06×15.6)=83.4%
(2)使用纳滤膜Φ300-500规格的膜过滤浓度浓缩实验中(存在部分截留液在设备中的残留量未计算)
β-氨基丙酸的透过量=(1.35×14)/(1.56×15.3)=79.2%
β-氨基丙酸的截留量=(3.55×1.3)/(1.56×15.3)=19.3%
泛酸钙的透过量=(1.40×14)/(8.95×15.3)=14.3%
泛酸钙的截留量=(87.31×1.3)/(8.95×15.3)=82.9%
可以看出,通过将实验后各低浓度的透过液合并后进行回收处理,能够回收得到较高浓度的泛酸钙截留液,省去蒸发溶剂进行回收的耗时耗能的过程,该泛酸钙截留液可以再进一步进行处理,如此反复循环,能够有效地避免产品损失,降低工业成本,且整个过程中所采用的溶剂为水,安全性较高。
另外,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2的第二阶段纳滤膜Φ150-300和本实施例的2种不同规格的纳滤膜浓缩实验显示,小孔径纳滤膜Φ150-300对β-氨基丙酸的透过率要低于另二者,β-氨基丙酸和泛酸钙在Φ300-500和Φ500-800孔径纳滤膜表现的数据差异不大,但在实验现象上Φ500-800孔径的纳滤膜的透过速率更高,故采用Φ500-800孔径可以提升生产效率。
对比例1
泛酸钙粗品(同实施例7)的主要组成为:泛酸钙(98.74%)、β-氨基丙酸钙(1.25%)。
纯化:取泛酸钙粗品100g,加入甲醇200mL进行洗涤干燥后,产品总量得到84.2g,经测试分析,泛酸钙纯度为99.4%,整体泛酸钙的收率为83.70%。
可以看出,使用甲醇洗涤结晶粗品,可以有效提高粗品纯度,但泛酸钙损失也很严重,且传统的洗涤方法无法对甲醇中的产品进行回收,大量甲醇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问题,故不适宜工业大规模生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泛酸钙粗品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泛酸钙粗品;
将所述泛酸钙粗品配制成泛酸钙粗品溶液;所述泛酸钙粗品溶液的浓度为20%;所述泛酸钙粗品中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0.5%-10%的β-氨基丙酸杂质;
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对所述泛酸钙粗品溶液进行纳滤处理,向纳滤膜的截留侧通入水,水量为维持截留侧所述泛酸钙粗品溶液的体积不变,且通入水的速度和透过液的流速相同;
收集截留液,干燥,得到泛酸钙纯品;
其中,所述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对所述泛酸钙粗品溶液进行纳滤处理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第一纳滤膜对所述泛酸钙粗品溶液进行第一次纳滤处理,得到第一透过液和第一截留液,
采用第二纳滤膜对所述第一透过液进行第二次纳滤处理,得到第二透过液和第二截留液;
其中,所述第一纳滤膜的规格为Φ500-800,所述第一次纳滤处理的压力为2.5-3.5MPa,所述第二纳滤膜的规格为Φ500-800,所述第二次纳滤处理的压力为0.5-0.7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酸钙粗品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泛酸钙粗品配制成泛酸钙粗品溶液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泛酸钙粗品配制成泛酸钙水溶液,并调pH值至7-8;
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过滤,得到所述泛酸钙粗品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泛酸钙粗品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处理为循环处理过程,以使每经过一个循环,截留侧所得到的截留液并入下一循环的泛酸钙粗品溶液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酸钙粗品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过液的流速维持在20mL/min-60mL/min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泛酸钙粗品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方法获取所述泛酸钙粗品:
先将β-氨基丙酸和氧化钙溶于甲醇溶液中反应,然后再加入D-泛解酸内酯,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反应,获得反应液;
将所述反应液进行过滤,滤液进行冷冻结晶,收集析出的晶体,所述晶体即为泛酸钙粗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泛酸钙粗品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β-氨基丙酸、氧化钙和D-泛解酸内酯的摩尔比为(1.8-2.2):1:(1.8-2.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泛酸钙粗品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反应包括于45℃-5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1.5-2.5h。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泛酸钙粗品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反应液进行过滤,滤液进行冷冻结晶,收集析出的晶体,所述晶体即为泛酸钙粗品包括:
将反应液冷却到-10℃~0℃,并添加少量结晶水和晶种,搅拌10-18小时,有晶体析出,过滤,收集晶体即得泛酸钙粗品。
9.一种泛酸钙处理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泛酸钙处理液;
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对所述泛酸钙处理液进行纳滤处理,直至纳滤膜的截留侧的截留液体积为透过液体积的1/9-1/10,收集截留液,制得纯度为94%-96%的泛酸钙粗品溶液;
其中,所述泛酸钙处理液为数批经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泛酸钙粗品的纯化方法处理后透过最后一个纳滤膜的透过液的合并液;且所述泛酸钙处理液中杂质相对质量百分含量为14%-20%,浓度为10-20g/L;所述纳滤膜分离技术中采用的纳滤膜的孔径为Φ300-800,纳滤处理压力为0.6-1.0MPa。
CN202011468264.1A 2020-12-14 2020-12-14 泛酸钙粗品纯化方法 Active CN1125922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8264.1A CN112592290B (zh) 2020-12-14 2020-12-14 泛酸钙粗品纯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8264.1A CN112592290B (zh) 2020-12-14 2020-12-14 泛酸钙粗品纯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2290A CN112592290A (zh) 2021-04-02
CN112592290B true CN112592290B (zh) 2023-08-11

Family

ID=75195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8264.1A Active CN112592290B (zh) 2020-12-14 2020-12-14 泛酸钙粗品纯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22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2832A (zh) * 2020-09-24 2020-12-04 玉溪健坤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nad呼吸链高品质配方原料及制备软胶囊内容物的方法
CN114315628B (zh) * 2021-11-30 2023-10-27 上海博纳赛恩医药研发有限公司 调节D-泛酸钙pH值的方法
CN116217428B (zh) * 2022-12-22 2024-04-02 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D-泛酸钙的甲醇水合物晶体及d-泛酸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2457A (en) * 1995-09-13 1999-08-03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D-pantoic acid and D-pantothenic acid or salts thereof
US6013492A (en) * 1995-04-21 2000-01-11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Microbial process for producing calcium D-pantothenate
JP2001136994A (ja) * 1999-11-15 2001-05-22 Asahi Glass Engineering Co Ltd 醗酵法による精製アミノ酸塩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1550101A (zh) * 2009-01-20 2009-10-07 福建省建阳武夷味精有限公司 利用发酵液清洁化提纯l-色氨酸的方法
CN108191688A (zh) * 2017-12-28 2018-06-22 大连韦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及结晶d-泛酸钙的方法
CN111518861A (zh) * 2020-05-14 2020-08-11 吴江 一种d-泛酸钙制备新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364087A1 (en) * 2001-02-21 2004-12-13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d-pantothenic acid and/or salts thereof as adjunct for animal feedstuff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3492A (en) * 1995-04-21 2000-01-11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Microbial process for producing calcium D-pantothenate
US5932457A (en) * 1995-09-13 1999-08-03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D-pantoic acid and D-pantothenic acid or salts thereof
JP2001136994A (ja) * 1999-11-15 2001-05-22 Asahi Glass Engineering Co Ltd 醗酵法による精製アミノ酸塩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1550101A (zh) * 2009-01-20 2009-10-07 福建省建阳武夷味精有限公司 利用发酵液清洁化提纯l-色氨酸的方法
CN108191688A (zh) * 2017-12-28 2018-06-22 大连韦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及结晶d-泛酸钙的方法
CN111518861A (zh) * 2020-05-14 2020-08-11 吴江 一种d-泛酸钙制备新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田继兰等.第11章 其它传质分离过程.《化工过程原理及其处理方法探究》.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2290A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92290B (zh) 泛酸钙粗品纯化方法
CN101812009B (zh) 一种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l-色氨酸的工艺
CN102911290A (zh) 从肝素副产物中分离提纯肝素钠和硫酸乙酰肝素的方法
CN102225958A (zh) 一种野黄芩苷的纯化方法
CN104892508A (zh) 一种苯磺顺阿曲库铵的提纯方法
CN104356140B (zh) 一种高纯度莫西克汀的膜分离制备方法
CN112585151A (zh) 三氯蔗糖的提纯方法
CN106279197A (zh) 异山梨醇反应溶液的纯化及结晶工艺
CN203866227U (zh) 连续分离纯化氨基酸的系统
CN106278873A (zh) 一种从八角中提取分离莽草酸的生产工艺
CN109553650B (zh) 红霉素发酵液的水相提取方法
CN107033114B (zh) 一种二氢杨梅素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14685618A (zh) 一种达巴万星关键中间体a40926各组分单体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02964355A (zh) 一种青霉素g亚砜的制备方法
CN107141301B (zh) 一种结晶异山梨醇的制备方法
CN113698289B (zh) 一种从银杏叶提取废液中制备莽草酸的方法
CN106220646A (zh) 一种酶法合成头孢氨苄母液的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02952008A (zh) 一种从厌氧发酵液中提取丁二酸的方法
CN111732502A (zh) 一种分离苹果酸与丁二酸的方法
CN114213241B (zh) 一种从莽草酸发酵液中提取莽草酸的方法
CN112390715A (zh) 一种从银杏叶提取物吸附下柱水中提取莽草酸与奎宁酸的方法
CN111518057A (zh) 一种安赛蜜结晶液纯化处理方法
US5965028A (en) Process for treating a liquid
CN110950918A (zh) 一种从硫氰酸红霉素二次结晶母液中回收硫氰酸红霉素的方法
CN105503578B (zh) 一种用萃取剂从发酵液中提取丁二酸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