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4540A - 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4540A
CN112574540A CN201910945773.XA CN201910945773A CN112574540A CN 112574540 A CN112574540 A CN 112574540A CN 201910945773 A CN201910945773 A CN 201910945773A CN 112574540 A CN112574540 A CN 112574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flame retardant
temperature
formula
chemica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457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74540B (zh
Inventor
庞永艳
郑文革
覃康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9109457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745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74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4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74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4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4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 C08J9/12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by a physical blowing agent
    • C08J9/122Hydrogen, oxygen, CO2, nitrogen or noble g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CTREATMENT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RUBBERS
    • C08C19/00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rubber
    • C08C19/24Incorporating phosphorus atoms into the molecu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8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interreacting polymers in the absence of monomers, e.g. block polymers
    • C08G81/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interreacting polymers in the absence of monomers, e.g. block polymers at least one of the polymers being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G81/024Block or graft polymers containing sequences of polymers of C08C or C08F and of polymers of C08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61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several polymeric compon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203/00Foams characterized by the expanding agent
    • C08J2203/06CO2, N2 or noble g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203/00Foams characterized by the expanding agent
    • C08J2203/08Supercritical flu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3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carbonates;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1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rubber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5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51/06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5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J2423/00 - C08J2453/00
    • C08J2455/02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ABS]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主链含有双键的第一聚合物,与过氧化剂、第一溶剂混合,并在第一温度下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产物;将第一中间产物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第二溶剂混合,并在第二温度下反应,得到含第二中间产物的溶液,第二中间产物的分子链中含有如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
Figure DDA0002224077740000011
将含第二中间产物的溶液与聚苯胺混合,并在第三温度下反应,得到大分子阻燃剂,大分子阻燃剂的分子链中含有如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和如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
Figure DDA0002224077740000012
将大分子阻燃剂与第二聚合物混合、热压,得到预制品,并于第四温度下进行发泡,从而得到具备优异阻燃、隔音、弹性的聚合物发泡材料。

Description

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泡材料是指以聚合物为基体、内部具有无数气泡的多孔材料,也可以视为以气体为填料的复合材料。然而,大多聚合物材料本身易燃,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电子电气、汽车、建筑等领域的应用。例如,聚乳酸是一种生物友好型聚合物材料,其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且可以在自然环境中降解,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之一。但是,聚乳酸的极限氧指数仅为19%,属于易燃物品,且受热分解时会产生熔滴,容易导致火势进一步蔓延。且聚乳酸发泡后,内部具有泡孔结构,使得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大,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大,导致材料更加易燃。
传统改善聚合物阻燃性的方法主要是向聚合物材料中添加氯化石蜡与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硼酸钠、氧化钼和磷酸三苯酯等小分子阻燃剂,或陶土、白炭黑等难燃填料。但是,其一,这些阻燃剂通常需要较大的添加量才能起到作用,而这些阻燃剂添加过多又会严重影响发泡;第二、这些阻燃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不好,易从聚合物材料中渗出,且泡孔结构的存在使得阻燃剂的渗出更加严重。所以,传统的阻燃改性方法均不适用于发泡材料。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先得到大分子阻燃剂,并通过控制环氧化程度及DOPO和聚苯胺的接枝量,使得大分子阻燃剂在第二聚合物中分散效果良好,二者粘弹性差异较小,然后将该大分子阻燃剂与第二聚合物经机械共混,再通过釜压发泡或模压发泡方法发泡,使得大分子阻燃剂与第二聚合物同时发泡,得到具备优异阻燃、保温、隔音、弹性的聚合物发泡材料。
一种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聚合物,将所述第一聚合物与过氧化剂、第一溶剂混合,并在第一温度下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产物,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的主链含有双键;
将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第二溶剂混合,并在第二温度下反应,得到含第二中间产物的溶液,所述第二中间产物的分子链中含有如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
Figure BDA0002224077720000021
将所述含第二中间产物的溶液与聚苯胺混合,并在第三温度下反应,得到大分子阻燃剂,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分子链中含有如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和如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
Figure BDA0002224077720000022
将所述大分子阻燃剂与第二聚合物混合、热压,得到预制品,再将所述预制品于第四温度下进行发泡,所述大分子阻燃剂与第二聚合物能够同时发泡,得到聚合物发泡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的粘度比为8:1~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包括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丁苯橡胶、丁腈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聚合物包括聚乳酸、聚酰胺、聚碳酸酯、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品中,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质量百分数为10%~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氧化剂能够使所述聚合物的主链中的双键被氧化为环氧基团,所述环氧基团与所述第一中间产物的主链中的留存的双键的摩尔比为2:8~4: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分子链中,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的摩尔含量大于等于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的摩尔含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分子链中,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与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1:8~4:5,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与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0.5:8~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密炼机或挤出机将所述大分子阻燃剂与所述第二聚合物混合;
以及,采用釜压发泡或模压发泡对所述预制品进行发泡,发泡剂包括高压二氧化碳、超临界二氧化碳、高压氮气、超临界氮气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为25℃~70℃,所述第二温度为100℃~140℃,所述第三温度为100℃~140℃,所述第四温度为80℃~250℃。
一种聚合物发泡材料,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所述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孔径尺寸为50μm~600μm,泡孔密度为103~1010个/cm3,发泡倍率为1~20倍。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将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和聚苯胺作为改性聚合物,对含有双键的第一聚合物进行接枝改性,得到具备阻燃性和成炭性的大分子阻燃剂。同时,通过控制环氧化程度及DOPO和聚苯胺的接枝量,可以控制大分子阻燃剂和第二聚合物的粘度比,实现大分子阻燃剂在第二聚合物中良好分散,以及,通过接枝DOPO和聚苯胺,缩小了大分子阻燃剂与第二聚合物的粘弹性差异。然后,将该大分子阻燃剂与第二聚合物进行机械混合,机械混合后的预制品再进行发泡时,大分子阻燃剂可以与第二聚合物同时发泡,不仅有利于减少发泡材料的熔滴,而且,不需要在第二聚合物中混入大量小分子阻燃剂或难燃填料,避免了因为添加这些大量小分子阻燃剂或难燃填料而明显影响聚合物的发泡行为和泡孔结构,从而能够得到具备阻燃、保温、隔音、缓冲等优异性能的聚合物发泡材料。
另外,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安全、高效、可控性好,且可以通过调控DOPO和聚苯胺的接枝量调控大分子阻燃剂的阻燃性能,再通过发泡工艺的调整调控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发泡倍率、尺寸分布、泡孔密度等,进而调控聚合物该发泡材料的物理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得到的聚乳酸发泡材料的电镜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4得到的聚乳酸发泡材料的电镜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5得到的聚乳酸发泡材料的电镜照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6得到的聚丙烯发泡材料的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先通过接枝改性得到一种大分子阻燃剂,与第二聚合物共混后不仅不会像添加大量小分子阻燃剂或难燃填料一样严重影响第二聚合物的发泡性能,而且可以与第二聚合物共同发泡,并改善泡孔结构,从而获得具备阻燃、保温、隔音、缓冲等优异性能的聚合物发泡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S1,提供第一聚合物,将所述第一聚合物与过氧化剂、第一溶剂混合,并在第一温度下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产物,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的主链含有双键;
S2,将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第二溶剂混合,并在第二温度下反应,得到含第二中间产物的溶液,所述第二中间产物的分子链中含有如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
Figure BDA0002224077720000051
S3,将所述含第二中间产物的溶液与聚苯胺混合,并在第三温度下反应,得到大分子阻燃剂,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分子链中含有如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和如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
Figure BDA0002224077720000061
S4,将所述大分子阻燃剂与第二聚合物混合、热压,得到预制品,再将所述预制品于第四温度下进行发泡,所述大分子阻燃剂与第二聚合物能够同时发泡,得到聚合物发泡材料。
步骤S1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包括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丁苯橡胶、丁腈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这些聚合物的主链中均含有双键,过氧化剂能够使所述聚合物的主链中的双键被氧化为环氧基团,从而使得聚合物的主链中具有可作为接枝改性用的化学活性位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的所述环氧基团与所述第一中间产物的主链中的留存的双键的摩尔比为1:9~9:1。考虑到聚合物主链中过多的双键被氧化成环氧基团,会影响大分子阻燃剂与第二聚合物的粘弹性差异,进一步地,所述环氧基团与所述第一中间产物的主链中的留存的双键的摩尔比优选为2:8~5: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氧化剂包括双氧水和甲酸的混合液,当过氧化剂为双氧水、甲酸的混合液时,优选地,双氧水与甲酸的摩尔比为1:1。所述第一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环己烷、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先将聚合物溶解于第一溶剂中,再加入所述过氧化剂,在25℃~70℃的第一温度下对聚合物进行氧化,使得聚合物的主链中的双键被部分氧化为环氧基团,提纯并烘干,得到第一中间产物。
本发明中,在对第一中间产物进行接枝改性时,聚苯胺属于大分子链,如果先接枝聚苯胺,由于空间位阻的影响,会降低小分子侧基DOPO的接枝率。所以,本申请先通过步骤S2接枝DOPO,再通过步骤S3接枝聚苯胺。
步骤S2中,所述第二温度为100℃~140℃,在该温度下,所述DOPO与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中的环氧基团反应,以使DOPO接枝于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上而得到第二中间产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环己烷、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中间产物不需要提纯,可直接进行步骤S3。在步骤S3中,所述第三温度为100℃~140℃,在该温度下,第二中间产物的主链中剩余的环氧基团作为化学活性位点,与所述聚苯胺进行接枝反应,以使聚苯胺接枝于所述第二中间产物上,提纯,得到DOPO和聚苯胺共同接枝的大分子阻燃剂。
大分子阻燃剂的分子链中含有如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和如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从而使得大分子阻燃剂具备阻燃性和成炭性,有利于减少熔滴。因此,再将所述大分子阻燃剂与第二聚合物混合进行发泡时,其不再需要向第二聚合物中添加小分子阻燃剂或其它难燃填料,故,第二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发泡特性。
考虑到侧基DOPO主要起阻燃作用,侧链聚苯胺促进材料的成炭,辅助改善阻燃效果。因此,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分子链中,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的摩尔含量大于等于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的摩尔含量。进一步地,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的摩尔含量大于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的摩尔含量。
另外,随着侧基DOPO与侧链聚苯胺含量的增加,添加大分子阻燃剂的第二聚合物发泡材料的阻燃效果越好。随着大分子阻燃剂添加量增加,发泡基体材料的膨胀倍率先增加后减小,泡孔尺寸逐渐变小,泡孔密度逐渐增大。但当侧基DOPO与侧链聚苯胺含量过多时,会使得聚合物复合材料变脆,力学性能下降。同时,严重影响发泡效果。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分子链中,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与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1:8~4:5,优选为1.5:8~4:5,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与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0.5:8~1:5。
具体地,当第一聚合物为顺丁橡胶时,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分子链中,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2:1:7,或者,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3:1:16和4:1:5。
具体地,当第一聚合物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时,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分子链中,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2:1:7。
具体地,当第一聚合物为顺式异戊橡胶时,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分子链中,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4:1:5。
步骤S4中,大分子阻燃剂与第二聚合物混合、热压得到的预制品在发泡时,大分子阻燃剂和第二聚合物均会发泡,从而,有利于减少最终发泡材料的熔滴,得到具备阻燃、保温、隔音、缓冲等优异性能的聚合物发泡材料。
考虑到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粘度相差太大时,大分子阻燃剂和第二聚合物分散性不好,所以,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的粘度比优选为8:1~1:1,进一步优选为5:1~1:1,从而使所述大分子阻燃剂在所述第二聚合物中的分散效果好,二者粘弹性接近,进而可以同时发泡。所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聚合物包括聚乳酸、聚酰胺、聚碳酸酯、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同时,所述预制品中,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质量百分数为10%~50%,优选为20%~40%。
具体地,以聚乳酸为第二聚合物时,大分子阻燃剂为改性顺丁橡胶,且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2:1:7时,大分子阻燃剂的添加量可以为10wt%、20wt%或30wt%,共混后通过釜压发泡或模压发泡制备聚合物发泡材料。
具体地,以聚乳酸为第二聚合物时,大分子阻燃剂为改性顺丁橡胶,且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3:1:16时,大分子阻燃剂的添加量为20wt%,共混后通过釜压发泡或模压发泡制备聚合物发泡材料。
具体地,以聚乳酸为第二聚合物时,大分子阻燃剂为改性顺丁橡胶,且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4:1:5时,大分子阻燃剂的添加量为20wt%,共混后通过釜压发泡或模压发泡制备聚合物发泡材料。
具体地,以聚丙烯为第二聚合物时,大分子阻燃剂为改性异戊橡胶,且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4:1:5时,大分子阻燃剂的添加量为32wt%,并添加3wt%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混后通过釜压发泡或模压发泡制备聚合物发泡材料。
具体地,以聚碳酸酯为第二聚合物时,大分子阻燃剂为改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且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2:1:7时,大分子阻燃剂的添加量为22wt%,并添加3wt%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共混后通过釜压发泡或模压发泡制备聚合物发泡材料。
具体地,以聚酰胺为第二聚合物时,大分子阻燃剂为改性顺丁橡胶,且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4:1:5时,大分子阻燃剂的添加量为15wt%。通过单螺杆挤出机进行共混造粒,再把粒子放入饱和釜中升温饱和,卸压后得到聚酰胺发泡粒子,最后通过水蒸气粘结成型得到聚合物发泡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聚合物和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共混的温度为140℃~240℃,热压的温度为100℃~25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合物发泡材料,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所述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孔径尺寸为50μm~600μm,泡孔密度为103~1010个/cm3,发泡倍率为1~20倍,具有优异的阻燃、保温、隔音、缓冲等性能。
以下,将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所述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先将顺丁橡胶溶解于甲苯溶剂中,再加入通过5.81g 88%化学纯甲酸和10.49g30%化学纯的双氧水混合得到的过氧甲酸,在室温25℃的条件下氧化顺丁橡胶约3~12h,得到反应液。再用蒸馏水在分液漏斗中洗涤反应液,分离未反应的甲酸和双氧水,然后通过乙醇沉淀法,将反应液中的环氧化顺丁橡胶沉淀出来,烘干,得到第一中间产物环氧化顺丁橡胶,其中,环氧化顺丁橡胶的主链中的双键与环氧基团的摩尔比为5:5。
将上述环氧化顺丁橡胶溶于有机溶剂二甲苯中,添加入21.6g DOPO粉末,升温至140℃,并恒温反应12h。再添加入13.4g聚苯胺,并维持140℃约6h,进行下一步接枝反应,得到含大分子阻燃剂的反应液。再通过旋转蒸发仪和真空烘箱,将有机溶剂与大分子阻燃剂分离,得到大分子阻燃剂。其中,大分子阻燃剂中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9:1:10。
将上述大分子阻燃剂与聚乳酸以10:90的质量比、在160℃的条件下在密炼机中进行共混约10min,再将共混后的物料放进模具中,150℃条件下热压约8min,冷却脱模即可得到预制品。再将预制品放入二氧化碳饱和釜中,调节气压为2.5MPa,饱和12h后。再将饱和后的预制品放入90℃油浴锅中进行升温发泡,得到聚乳酸发泡材料。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大分子阻燃剂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20:80。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大分子阻燃剂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30:70。
实施例4:
先将顺丁橡胶溶解于甲苯溶剂中,再加入通过4.65g 88%化学纯甲酸和8.40g30%化学纯的双氧水混合得到的过氧甲酸,在室温25℃的条件下氧化顺丁橡胶约4~12h,得到反应液。再用蒸馏水在分液漏斗中洗涤反应液,分离未反应的甲酸和双氧水,然后通过乙醇沉淀法,将反应液中的环氧化顺丁橡胶沉淀出来,烘干,得到第一中间产物环氧化顺丁橡胶,其中,环氧化顺丁橡胶的主链中的双键与环氧基团的摩尔比为6:4。
将上述环氧化顺丁橡胶溶于有机溶剂二甲苯中,添加入19.2g DOPO粉末,升温至140℃,并恒温反应12h。再添加入13.4g聚苯胺,并维持140℃约6h,进行下一步接枝反应,得到含大分子阻燃剂的反应液。再通过旋转蒸发仪和真空烘箱,将有机溶剂与大分子阻燃剂分离,得到大分子阻燃剂。其中,大分子阻燃剂中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3:1:6。
将上述大分子阻燃剂与聚乳酸以20:80的质量比、在160℃的条件下在密炼机中进行共混约10min,再将共混后的物料放进模具中,150℃条件下热压约8min,冷却脱模即可得到预制品。再将预制品放入二氧化碳饱和釜中,调节气压为2.5MPa,饱和12h后。再将饱和后的预制品放入90℃油浴锅中进行升温发泡,得到如图2所示的聚乳酸发泡材料。
实施例5:
先将顺丁橡胶溶解于甲苯溶剂中,再加入通过5.81g 88%化学纯甲酸和10.49g30%化学纯的双氧水混合得到的过氧甲酸,在室温25℃的条件下氧化顺丁橡胶约4~12h,得到反应液。再用蒸馏水在分液漏斗中洗涤反应液,分离未反应的甲酸和双氧水,然后通过乙醇沉淀法,将反应液中的环氧化顺丁橡胶沉淀出来,烘干,得到第一中间产物环氧化顺丁橡胶,其中,环氧化顺丁橡胶的主链中的双键与环氧基团的摩尔比为5:5。
将上述环氧化顺丁橡胶溶于有机溶剂二甲苯中,添加入24g DOPO粉末,升温至140℃,并恒温反应12h。再添加入13.4g聚苯胺,并维持140℃约6h,进行下一步接枝反应,得到含大分子阻燃剂的反应液。再通过旋转蒸发仪和真空烘箱,将有机溶剂与大分子阻燃剂分离,得到大分子阻燃剂。其中,大分子阻燃剂中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4:1:5。
将上述大分子阻燃剂与聚乳酸以20:80的质量比、在160℃的条件下在密炼机中进行共混约10min,再将共混后的物料放进模具中,150℃条件下热压约8min,冷却脱模即可得到预制品。再将预制品放入二氧化碳饱和釜中,调节气压为2.5MPa,饱和12h后。再将饱和后的预制品放入90℃油浴锅中进行升温发泡,得到如图3所示的聚乳酸发泡材料。
实施例6:
先将异戊橡胶溶解于甲苯溶剂中,再加入通过5.81g 88%化学纯甲酸和10.49g30%化学纯的双氧水混合得到的过氧甲酸,在室温25℃的条件下氧化异戊橡胶约3~12h,得到反应液。再用蒸馏水在分液漏斗中洗涤反应液,分离未反应的甲酸和双氧水,然后通过乙醇沉淀法,将反应液中的环氧化异戊橡胶沉淀出来,烘干,得到第一中间产物环氧化异戊橡胶,其中,环氧化异戊橡胶的主链中的双键与环氧基团的摩尔比为5:5。
将上述环氧化异戊橡胶溶于有机溶剂二甲苯中,添加入24g DOPO粉末,升温至140℃,并恒温反应12h。再添加入13.4g聚苯胺,并维持140℃约6h,进行下一步接枝反应,得到含大分子阻燃剂的反应液。再通过旋转蒸发仪和真空烘箱,将有机溶剂与大分子阻燃剂分离,得到大分子阻燃剂。其中,大分子阻燃剂中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4:1:5。
将上述大分子阻燃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与聚丙烯,以32:3:65的质量比,在180℃的条件下在通过密炼机进行共混,再将共混后的物料放进模具中,170℃条件下热压约8min,冷却脱模得到预制品。将预制品放入温度为120℃的模压发泡装置中,合模后开始冲入二氧化碳气体,压力调节至5MPa,放置30min后开始放气卸压,再通过开模发泡,得到如图4所示的聚丙烯发泡材料。
实施例7:
先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溶解于环己烷溶剂中,再加入通过2.32g88%化学纯甲酸和4.2g 30%化学纯的双氧水混合得到的过氧甲酸,在室温25℃的条件下氧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约3~12h,得到反应液。再用蒸馏水在分液漏斗中洗涤反应液,分离未反应的甲酸和双氧水,然后通过乙醇沉淀法,将反应液中的环氧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沉淀出来,烘干,得到第一中间产物环氧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其中,环氧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主链中的双键与环氧基团的摩尔比为7:3。
将上述环氧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溶于有机溶剂二甲苯中,添加入9.6gDOPO粉末,升温至140℃,并恒温反应12h。再添加入13.4g聚苯胺,并维持140℃约9h,进行下一步接枝反应,得到含大分子阻燃剂的反应液。再通过旋转蒸发仪和真空烘箱,将有机溶剂与大分子阻燃剂分离,得到大分子阻燃剂。其中,大分子阻燃剂中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2:1:7。
将上述的大分子阻燃剂,马来酸酐接枝ABS和聚碳酸酯,以22:3:75的质量比,在160℃的条件下在密炼机中进行共混,约10min,再将共混后的物料放进模具中,150℃条件下热压约8min,冷却脱模得到预制品。再将预制品放入温度为260℃的模压发泡装置中,合模后开始冲入二氧化碳气体,压力调节至10MPa,放置30min后开始放气卸压,再通过开模发泡,得到聚碳酸酯发泡材料。
实施例8:
先将顺丁橡胶溶解于甲苯溶剂中,再加入通过5.81g 88%化学纯甲酸和10.49g30%化学纯的双氧水混合得到的过氧甲酸,在室温25℃的条件下氧化顺丁橡胶约3~12h,得到反应液。再用蒸馏水在分液漏斗中洗涤反应液,分离未反应的甲酸和双氧水,然后通过乙醇沉淀法,将反应液中的环氧化顺丁橡胶沉淀出来,烘干,得到第一中间产物环氧化顺丁橡胶,其中,环氧化顺丁橡胶的主链中的双键与环氧基团的摩尔比为5:5。
将上述环氧化顺丁橡胶溶于有机溶剂二甲苯中,添加入9.6g DOPO粉末,升温至140℃,并恒温反应12h。再添加入13.4g聚苯胺,并维持140℃约6h,进行下一步接枝反应,得到含大分子阻燃剂的反应液。再通过旋转蒸发仪和真空烘箱,将有机溶剂与大分子阻燃剂分离,得到大分子阻燃剂。其中,大分子阻燃剂中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4:1:5。
将上述的大分子阻燃剂和聚酰胺以15:85的质量比,在螺杆转速为50rpm的单螺杆中进行共混,其中一区的温度设置为210℃,二区温度设置为230℃,三区温度设置为260℃,连接区域温度设置为260℃,模口温度设置为260℃,以5m/min的速度进行挤出牵引,然后切粒,得到预制品。再将预制品放入二氧化碳饱和釜中,加热至230℃,饱和1.5小时。再进行卸压发泡,得到聚酰胺的发泡粒子。最后通过水蒸气粘结成型机将聚酰胺的发泡粒子粘结成型,得到聚酰胺发泡材料。
对比例1:
先将顺丁橡胶溶解于甲苯溶剂中,再加入通过4.65g 88%化学纯甲酸和8.4g30%化学纯的双氧水混合得到的过氧甲酸,在室温25℃的条件下氧化顺丁橡胶约3~12h,得到反应液。再用蒸馏水在分液漏斗中洗涤反应液,分离未反应的甲酸和双氧水,然后通过乙醇沉淀法,将反应液中的环氧化顺丁橡胶沉淀出来,烘干,得到第一中间产物环氧化顺丁橡胶,其中,环氧化顺丁橡胶的主链中的双键与环氧基团的摩尔比为6:4。
将上述的环氧化顺丁橡胶与聚乳酸,以20:80的质量比,在160℃的条件下在密炼机中进行共混,约10min,再将共混后的物料放进模具中,150℃条件下热压约8min,冷却脱模,得到预制品。将预制品放入二氧化碳饱和釜中,调节气压为2.5MPa,饱和12h后。将饱和后的预制品放入90℃油浴锅中进行升温发泡,洗涤,晾干,得到聚乳酸发泡材料。
对比例2:
先将异戊橡胶溶解于甲苯溶剂中,再加入通过5.81g 88%化学纯甲酸和10.49g30%化学纯的双氧水混合得到的过氧甲酸,在室温25℃的条件下氧化异戊橡胶约4~12h,得到反应液。再用蒸馏水在分液漏斗中洗涤反应液,分离未反应的甲酸和双氧水,然后通过乙醇沉淀法,将反应液中的环氧化异戊橡胶沉淀出来,烘干,得到环氧化异戊橡胶,其中,环氧化异戊橡胶的主链中的双键与环氧基团的摩尔比为5:5。
将上述的环氧化异戊橡胶、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与聚丙烯按32:3:65的质量比,放入180℃的的密炼机中进行共混,约10min,再将共混后的物料放进模具中,170℃条件下热压约8min,冷却脱模,得到预制品。再将预制品放入温度为120℃的模压发泡装置中,合模后开始冲入二氧化碳气体,压力调节至5MPa,放置30min后开始放气卸压,再通过开模发泡,得到聚丙烯发泡材料。
对比例3:
先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溶解于环己烷溶剂中,再加入通过3.48g88%化学纯甲酸和6.30g 30%化学纯的双氧水混合得到的过氧甲酸,在室温25℃的条件下氧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约3~12h,得到反应液。再用蒸馏水在分液漏斗中洗涤反应液,分离未反应的甲酸和双氧水,然后通过乙醇沉淀法,将反应液中的环氧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沉淀出来,烘干,得到第一中间产物环氧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其中,环氧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主链中的双键与环氧基团的摩尔比为7:3。
将上述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ABS和聚碳酸酯,按22:3:75的质量比,在160℃的条件下在密炼机中进行共混,约10min,再将共混好的物料放进模具中,150℃条件下热压约8min,冷却脱模,得到预制品。再将预制品放入温度为260℃的模压发泡装置中,合模后开始冲入二氧化碳气体,压力调节至10MPa,放置30min后开始放气卸压,再通过开模发泡,得到聚碳酸酯发泡材料。
对比例4:
先将顺丁橡胶溶解于甲苯溶剂中,再加入通过5.81g 88%化学纯甲酸和10.49g30%化学纯的双氧水混合得到的过氧甲酸,在室温25℃的条件下氧化顺丁橡胶约3~12h,得到反应液。再用蒸馏水在分液漏斗中洗涤反应液,分离未反应的甲酸和双氧水,然后通过乙醇沉淀法,将反应液中的环氧化顺丁橡胶沉淀出来,烘干,得到第一中间产物环氧化顺丁橡胶,其中,环氧化顺丁橡胶的主链中的双键与环氧基团的摩尔比为5:5。
将上述的环氧化顺丁橡胶和聚酰胺,以15:85的质量比,在螺杆转速为50rpm的单螺杆中进行共混,其中一区的温度设置为210℃,二区温度设置为230℃,三区温度设置为260℃,连接区域温度设置为260℃,模口温度设置为260℃,以5m/min的速度进行挤出牵引,然后切粒。将切好的粒子放入二氧化碳饱和釜中,加热至230℃,饱和1.5小时。再进行卸压发泡,得到聚酰胺的发泡粒子。最后通过水蒸气粘结成型机将聚酰胺的发泡粒子粘结成型,得到聚酰胺发泡材料。
将实施例1~8和对比例1~4中的材料依据标准GB/T 8332进行水平燃烧测试以及标准GB/T 2406.2进行极限氧指数表征,并采用热重分析仪分析其燃烧残余的质量分数,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2224077720000181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第一聚合物,将所述第一聚合物与过氧化剂、第一溶剂混合,并在第一温度下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产物,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的主链含有双键;
将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第二溶剂混合,并在第二温度下反应,得到含第二中间产物的溶液,所述第二中间产物的分子链中含有如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
Figure FDA0002224077710000011
将所述含第二中间产物的溶液与聚苯胺混合,并在第三温度下反应,得到大分子阻燃剂,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分子链中含有如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和如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
Figure FDA0002224077710000012
将所述大分子阻燃剂与第二聚合物混合、热压,得到预制品,再将所述预制品于第四温度下进行发泡,所述大分子阻燃剂与第二聚合物能够同时发泡,得到聚合物发泡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的粘度比为8: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包括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丁苯橡胶、丁腈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聚合物包括聚乳酸、聚酰胺、聚碳酸酯、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品中,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质量百分数为1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剂使所述聚合物的主链中的双键被氧化为环氧基团,所述环氧基团与所述第一中间产物的主链中的留存的双键的摩尔比为1:9~9: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分子链中,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的摩尔含量大于等于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的摩尔含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分子链中,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与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1:8~4:5,式(2)所示的化学结构与所述大分子阻燃剂的主链中的双键的摩尔比为0.5:8~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密炼机或挤出机将所述大分子阻燃剂与所述第二聚合物混合;
以及,采用釜压发泡或模压发泡对所述预制品进行发泡,发泡剂包括高压二氧化碳、超临界二氧化碳、高压氮气、超临界氮气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为25℃~70℃,所述第二温度为100℃~140℃,所述第三温度为100℃~140℃,所述第四温度为80℃~250℃。
10.一种聚合物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所述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孔径尺寸为50μm~600μm,泡孔密度为103~1010个/cm3,发泡倍率为1~20倍。
CN201910945773.XA 2019-09-30 2019-09-30 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5745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5773.XA CN112574540B (zh) 2019-09-30 2019-09-30 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5773.XA CN112574540B (zh) 2019-09-30 2019-09-30 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4540A true CN112574540A (zh) 2021-03-30
CN112574540B CN112574540B (zh) 2021-12-21

Family

ID=75117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5773.XA Active CN112574540B (zh) 2019-09-30 2019-09-30 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7454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2618A (ja) * 1986-07-04 1988-01-20 Nippon Shokubai Kagaku Kogyo Co Ltd 不飽和エステル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含有してなる樹脂組成物
CN1659217A (zh) * 2002-05-30 2005-08-24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无卤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675301A (zh) * 2002-08-08 2005-09-28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聚酰胺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制造模塑制品的应用
CN102971333A (zh) * 2010-03-31 2013-03-13 雅宝公司 制备dopo衍生的化合物及其组合物的方法
CN103755742A (zh) * 2014-02-11 2014-04-30 厦门大学 一种含dopo基团阻燃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20150106673A (ko) * 2014-03-12 2015-09-22 조광페인트주식회사 난연성능이 부여된 선박용 수용성 에폭시 에스테르 변성 비닐 수지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도료 조성물
CN108219047A (zh) * 2016-12-21 2018-06-29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阻燃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2618A (ja) * 1986-07-04 1988-01-20 Nippon Shokubai Kagaku Kogyo Co Ltd 不飽和エステル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含有してなる樹脂組成物
CN1659217A (zh) * 2002-05-30 2005-08-24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无卤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675301A (zh) * 2002-08-08 2005-09-28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聚酰胺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制造模塑制品的应用
CN102971333A (zh) * 2010-03-31 2013-03-13 雅宝公司 制备dopo衍生的化合物及其组合物的方法
CN103755742A (zh) * 2014-02-11 2014-04-30 厦门大学 一种含dopo基团阻燃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20150106673A (ko) * 2014-03-12 2015-09-22 조광페인트주식회사 난연성능이 부여된 선박용 수용성 에폭시 에스테르 변성 비닐 수지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도료 조성물
CN108219047A (zh) * 2016-12-21 2018-06-29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阻燃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RGEY CHERNYY,等: "Modification of poly(styrene-block-butadiene-block-styrene) [SBS] with phosphorus containing fire retardants",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
覃康培: "DOPO改性环氧化聚丁二烯的制备及其在PLA阻燃改性中的应用", 《工程塑料应用》 *
郑丽君: "DOPO基环氧预聚物的合成及其扩链阻燃尼龙6的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工程科技I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4540B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1612B (zh) 低聚倍半硅氧烷增容及协效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97273B (zh) 一种复合阻燃剂接枝改性的eva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80931B1 (ko) 아민화된 난연제로 개질된 그래핀 옥사이드 충전제 및 이를 이용한 폴리프로필렌 나노복합재료조성물
CN110540631B (zh) 一种轻质化高强度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4173A (zh) 一种eva鞋底及其制备工艺
CN113308118A (zh) 一种环保型发泡阻燃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80930B1 (ko) 난연제 및 상용화제로 개질된 그래핀 옥사이드 충전제 및 이를 이용한 폴리프로필렌 나노복합재료조성물
CN110643138B (zh) 改性阻燃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74540B (zh) 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24932A (zh) 电子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hu et al.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bio-based flame retardant polyvinyl alcohol
CN115232409A (zh) 一种聚烯烃发泡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10591199A (zh) 一种编织袋用可膨胀石墨阻燃聚乙烯材料
CN112574576B (zh) 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69050B1 (ko) 난연성 경량 플라스틱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3512301A (zh) 一种功能化石墨烯改性聚丙烯木塑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06068A (zh) 一种高强度高刚性的环保耐候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36127A (zh) 一种用于休闲鞋的阻燃eva鞋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97566A (zh) 一种耐高温高阻隔性聚乙烯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63305B (zh) 一种泡沫塑料组合物、泡沫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发动机罩盖
CN111690251A (zh) 一种可降解阻燃塑料薄膜及其生产工艺
CN116589779B (zh) 一种聚烯烃无卤阻燃母粒
CN113024832B (zh) 气体吸附复合材料、阻燃hips复合材料以及显示设备
CN115819887B (zh) 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28880B (zh) 一种轻量型保温防火复合板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