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9887B - 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9887B
CN115819887B CN202211655970.6A CN202211655970A CN115819887B CN 115819887 B CN115819887 B CN 115819887B CN 202211655970 A CN202211655970 A CN 202211655970A CN 115819887 B CN115819887 B CN 115819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aging material
graphene oxide
plastic packaging
compatibilized
retardant polyole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559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19887A (zh
Inventor
王卫红
潘凯
苑红亮
张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uiji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uiji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uiji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uiji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559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98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9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9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19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9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份数原材料:聚烯烃88‑96重量份、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4‑12重量份;所述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是先将羧基化聚乙烯与氧化石墨烯进行接枝,然后该接枝物与季戊四醇磷酸酯在异氰酸酯类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所得;所制备的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拉伸强度可以达到38MPa以上,极限氧指数大于30%,垂直燃烧通过UL‑94V‑0等级,且具有较好的气体阻隔性。

Description

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烯烃是高分子碳氢化合物,由烯烃小分子聚合而成,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聚烯烃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无毒、成本低等优点。然而这类聚合物的氧指数低、易燃性高、耐火性能差,且气体阻隔性不佳,刚性不足,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提高聚烯烃的阻燃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大多将阻燃剂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引入聚烯烃基体,以此来提高聚烯烃材料的阻燃性、热稳定性等。阻燃改性通常是在聚烯烃中加入阻燃添加剂,分为卤素阻燃剂和无卤阻燃剂。由于卤素阻燃剂易造成二次危害,因此目前阻燃剂大多采用无卤阻燃剂。无卤阻燃剂主要分为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氢氧化物阻燃剂等。石墨烯作为阻燃添加剂是近几年较为热门的一个方向。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导电性、以及良好的气体阻隔性,然而石墨烯具有高达2600m2/g以上的比表面积,如此高的比表面积使其易发生团聚且与聚合物共混时容易造成较低的界面粘合力。如何改善石墨烯类材料与聚烯烃的结合力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羧基化聚乙烯与氧化石墨烯反应得到氧化石墨烯接枝羧基化聚乙烯,并将该接枝物与季戊四醇磷酸酯在异氰酸酯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得到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提高两相的界面粘附力的同时,形成的交联结构和引入的含磷物质,赋予复合材料具有一定高阻隔、高阻燃性能。将其作为多功能母粒与聚烯烃共混,可获得高阻隔、高阻燃性的包装材料。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包括如下份数原材料:聚烯烃88-96重量份、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4-12重量份;
所述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为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与季戊四醇磷酸酯在异氰酸酯类催化剂作用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所得。
进一步地,氧化石墨烯在所述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中占比2-10wt%。
进一步地,所述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液①;将羧基化聚乙烯溶于所述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液②;
加热条件下在所述混合液②中加入所述混合液①进行接枝反应得到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
(2)将所述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与季戊四醇磷酸酯在异氰酸酯类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制得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为十氢萘;所述氧化石墨烯片径为300-700nm;所述异氰酸酯类催化剂为多异氰酸酯,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类催化剂为二异氰酸酯例,更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类催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异佛二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 MDI)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所述羧基化聚乙烯的质量比为1:20-30;所述有机溶剂的加入量为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所述羧基化聚乙烯总重量的100-150倍。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接枝反应的温度为120-130℃、反应时间为1-2h。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季戊四醇磷酸酯与所述异氰酸酯类催化剂总添加量与所述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2-5):10,所述季戊四醇磷酸酯与所述异氰酸酯类催化剂的质量比为9:1-8:2。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熔融反应性共混是先将所述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与所述季戊四醇磷酸酯在160-170℃、转速为50rpm的密炼机中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2-3min,然后加入所述异氰酸酯类催化剂,继续熔融反应性共混3-8min直至扭矩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羧基化聚乙烯的获得是将聚乙烯粉末与重氮乙酸乙酯在催化剂(3,4,5-三溴吡唑基)硼酸铜络合物(TpBr3Cu(NCMe))的作用下于室温下反应2-4h后,再进行水解反应即可获得羧基化聚乙烯;其中聚乙烯粉末与重氮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1.2-1.4),催化剂为催化剂量。
进一步地,所述包装材料还包括添加剂3-6重量份;所述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抗氧剂、抗紫外线剂。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按照质量比为1:2配置的混合物,抗紫外线剂为紫外线吸收剂UV-329和紫外线吸收剂UV-571按照质量比1:1.2配置的混合物。
上述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聚烯烃、所述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可选择性的添加所述添加剂混合均匀后直接注塑成型,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为:模头温度220-230℃,Ⅰ-Ⅶ区温度范围在190-230℃,螺杆转速为110-150rmp。
有益技术效果:
(1)将羧基化聚乙烯与氧化石墨烯接枝,有利于提高氧化石墨烯在聚烯烃基体中的界面粘附力,提高相容性。
(2)将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季戊四醇磷酸酯和二异氰酸酯熔融反应性共混,原位接枝生成大分子网络结构共聚物,将其与聚烯烃基体共混,有利于提高两相的界面相容性,大幅提高聚烯烃的拉伸、阻隔、和阻燃性。
(3)本发明的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可赋予聚烯烃优异的性能。所制备的聚烯烃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可以达到34MPa以上,极限氧指数大于30%,垂直燃烧可以过UL-94V-0等级,热变形温度在11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以下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国家标准测定;若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则按照通用的国际标准、或相关企业提出的标准要求进行。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的份数为重量份,所有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按照质量比为1:2配置的混合物,抗紫外线剂为紫外线吸收剂UV-329和紫外线吸收剂UV-571按照质量比1:1.2配置的混合物。
制备例1
羧基化聚乙烯的获得:在反应瓶中加入质量比为1:1.2-1.4的聚乙烯粉末与重氮乙酸乙酯,添加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的(3,4,5-三溴吡唑基)硼酸铜络合物(TpBr3Cu(NCMe))作为催化剂,在室温下反应2-4h后结束反应;然后对产物进行水解反应即可获得羧基化聚乙烯。
制备例2
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的获得:在烧杯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十氢萘充分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液①;同时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羧基化聚乙烯、十氢萘,升温至130℃,充分搅拌溶解后制得混合液②;搅拌下往三口烧瓶的混合液②中加入混合液①于130℃进行接枝反应1.5h,直至反应产物粘度增加至难以搅拌后结束反应;待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接枝羧基化聚乙烯;其中,氧化石墨烯和羧基化聚乙烯的添加质量为1:25,十氢萘溶剂的添加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00倍。
制备例3
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的获得:在烧杯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十氢萘充分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液①;同时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羧基化聚乙烯、十氢萘,升温至130℃,充分搅拌溶解后制得混合液②;搅拌下往三口烧瓶的混合液②中加入混合液①于130℃进行接枝反应1h,直至反应产物粘度增加至难以搅拌后结束反应;待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接枝羧基化聚乙烯;其中,氧化石墨烯和羧基化聚乙烯的添加质量为1:30,十氢萘溶剂的添加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00倍。
制备例4
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的获得:在烧杯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十氢萘充分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液①;同时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羧基化聚乙烯、十氢萘,升温至130℃,充分搅拌溶解后制得混合液②;搅拌下往三口烧瓶的混合液②中加入混合液①于130℃进行接枝反应2h,直至反应产物粘度增加至难以搅拌后结束反应;待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接枝羧基化聚乙烯;其中,氧化石墨烯和羧基化聚乙烯的添加质量为1:20,十氢萘溶剂的添加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50倍。
实施例1
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的获得:将制备例2得到的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季戊四醇磷酸酯以及HDI按照质量比50:9:1进行称量;先将制备例2得到的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与季戊四醇磷酸酯加入到170℃、转速为50rpm的密炼机中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2min,然后加入HDI,继续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3min直至扭矩平衡,制得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
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的获得:将聚丙烯88重量份、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12重量份、抗氧剂1重量份、抗紫外线剂4重量份混合均匀后,通过抽吸的方式加到注塑机中经模具成型制得聚丙烯塑料包装,其中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为:模头温度220-230℃,Ⅰ-Ⅶ区温度范围在190-230℃,螺杆转速为110-150rmp。
本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在聚丙烯塑料包装材料中分散占比10wt%。
实施例2
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的获得:将制备例2得到的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季戊四醇磷酸酯以及HDI按照质量比50:21.25:3.75进行称量;先将制备例2得到的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与季戊四醇磷酸酯加入到170℃、转速为50rpm的密炼机中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3min,然后加入HDI,继续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3min直至扭矩平衡,制得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
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的获得:将聚丙烯88重量份、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12重量份、抗氧剂1.5重量份、抗紫外线剂3重量份混合均匀后,通过抽吸的方式加到注塑机中经模具成型制得聚丙烯塑料包装,其中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为:模头温度220-230℃,Ⅰ-Ⅶ区温度范围在190-230℃,螺杆转速为110-150rmp。
本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在聚丙烯塑料包装材料中分散占比8wt%。
实施例3
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的获得:将制备例2得到的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季戊四醇磷酸酯以及HDI按照质量比50:12:3进行称量;先将制备例2得到的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与季戊四醇磷酸酯加入到170℃、转速为50rpm的密炼机中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3min,然后加入HDI,继续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8min直至扭矩平衡,制得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
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的获得:将聚丙烯88重量份、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12重量份、抗氧剂2重量份、抗紫外线剂2重量份混合均匀后,通过抽吸的方式加到注塑机中经模具成型制得聚丙烯塑料包装,其中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为:模头温度220-230℃,Ⅰ-Ⅶ区温度范围在190-230℃,螺杆转速为110-150rmp。
本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在聚丙烯塑料包装材料中分散占比约9.2%。
实施例4
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的获得:将制备例2得到的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季戊四醇磷酸酯以及MDI按照质量比50:13.5:1.5进行称量;先将制备例2得到的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与季戊四醇磷酸酯加入到170℃、转速为50rpm的密炼机中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2min,然后加入MDI,继续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5min直至扭矩平衡,制得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
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的获得:将聚丙烯92重量份、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8重量份、抗氧剂1.5重量份、抗紫外线剂3重量份混合均匀后,通过抽吸的方式加到注塑机中经模具成型制得聚丙烯塑料包装,其中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为:模头温度220-230℃,Ⅰ-Ⅶ区温度范围在190-230℃,螺杆转速为110-150rmp。
本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在聚丙烯塑料包装材料中分散占比约6.2wt%。
实施例5
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的获得:将制备例2得到的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季戊四醇磷酸酯以及MDI按照质量比50:12:3进行称量;先将制备例2得到的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与季戊四醇磷酸酯加入到170℃、转速为50rpm的密炼机中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2min,然后加入MDI,继续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8min直至扭矩平衡,制得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
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的获得:将聚丙烯96重量份、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4重量份、抗氧剂2重量份、抗紫外线剂4重量份混合均匀后,通过抽吸的方式加到注塑机中经模具成型制得聚丙烯塑料包装,其中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为:模头温度220-230℃,Ⅰ-Ⅶ区温度范围在190-230℃,螺杆转速为110-150rmp。
本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在聚丙烯塑料包装材料中分散占比约3.1%。
实施例6
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的获得:将制备例3得到的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季戊四醇磷酸酯以及TDI按照质量比50:18:2进行称量;先将制备例3得到的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与季戊四醇磷酸酯加入到170℃、转速为50rpm的密炼机中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3min,然后加入TDI,继续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3min直至扭矩平衡,制得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
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的获得:将聚丙烯96重量份、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4重量份、抗氧剂1重量份、抗紫外线剂2重量份混合均匀后,通过抽吸的方式加到注塑机中经模具成型制得聚丙烯塑料包装,其中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为:模头温度220-230℃,Ⅰ-Ⅶ区温度范围在190-230℃,螺杆转速为110-150rmp。
本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在聚丙烯塑料包装材料中分散占比约2.9wt%。
实施例7
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的获得:将制备例4得到的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季戊四醇磷酸酯以及TDI按照质量比50:8:2进行称量;先将制备例4得到的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与季戊四醇磷酸酯加入到170℃、转速为50rpm的密炼机中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3min,然后加入TDI,继续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3min直至扭矩平衡,制得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
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的获得:将聚丙烯92重量份、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8重量份、抗氧剂2重量份、抗紫外线剂4重量份混合均匀后,通过抽吸的方式加到注塑机中经模具成型制得聚丙烯塑料包装,其中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为:模头温度220-230℃,Ⅰ-Ⅶ区温度范围在190-230℃,螺杆转速为110-150rmp。
本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在聚丙烯塑料包装材料中分散占比约6.7wt%。
对比例1
本对比例塑料包装材料的组成为聚丙烯100重量份、抗氧剂2重量份、抗紫外线剂2重量份,本对比例塑料包装材料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阻隔阻燃聚丙烯塑料包装材料的相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塑料包装材料的组成为聚丙烯88重量份、12份氧化石墨烯、季戊四醇磷酸酯2.5重量份、HDI 3重量份、抗氧剂2重量份、抗紫外线剂2重量份,本对比例塑料包装材料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阻隔阻燃聚丙烯塑料包装材料的制备过程相同。
本对比例中石墨烯在聚丙烯塑料包装材料中占比约10.9wt%。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的聚丙烯塑料包装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的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的获得方法中不加入二异氰酸酯HDI。
对以上制得的材料制成标准样条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阻燃性能测试(垂直燃烧)测试,测试数据见表1。
表1实施例及对比例材料性能
由表1可知,对比例1相当于纯PP的性能,实施例1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相较于对比例1提升了约79%;氧气透过系数以及水蒸气透过系数均达到了10-15cm3·cm/cm2·s·Pa,相较于对比例1下降了一个数量级,具有更好的阻隔作用。对比例2为材料的常规熔融共混,各材料之间界面能较高,无机材料与高分子材料之间相容性较差,因此对比例2材料强度相较于实施例1差;不仅材料强度有影响,阻隔性和阻燃性均相较于实施例差。对比例3在制备过程中未加入异氰酸酯,因此在对比例3中未形成交联网络结构,因此该接枝共聚物对复合材料不具有较好的增强、增韧作用,且对水蒸气的阻隔作用较弱,因此形成交联网络有助于提高强度、韧性以及阻隔作用,对于水蒸气阻隔作用具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作用。
本发明通过羧基化聚乙烯与氧化石墨烯反应得到氧化石墨烯接枝羧基化聚乙烯,并将该接枝物与季戊四醇磷酸酯在异氰酸酯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得到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该物质不仅可以提高两相的界面粘附力,且形成的交联结构使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高阻隔作用,另外引入的含磷物质,使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高阻燃性能。
本发明方法在石墨烯添加量不超过10wt%的情况下得到的聚丙烯包装材料极限氧指数至少30%以上,均能达到UL-0垂直燃烧等级,拉伸强度在38-45MPa之间,且氧气透过系数以及水蒸气透过系数均小于10-14cm3·cm/cm2·s·Pa。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份数原材料:聚烯烃88-96重量份、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4-12重量份;
所述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为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与季戊四醇磷酸酯在异氰酸酯类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所得;
所述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液①;将羧基化聚乙烯溶于所述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液②;
加热条件下在所述混合液②中加入所述混合液①进行接枝反应得到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
(2)将所述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与季戊四醇磷酸酯在异氰酸酯类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制得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十氢萘;所述氧化石墨烯片径为300-700nm;所述异氰酸酯类催化剂为多异氰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所述羧基化聚乙烯的质量比为1:20-30;所述有机溶剂的加入量为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所述羧基化聚乙烯总重量的100-150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接枝反应的温度为120-130℃、反应时间为1-2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季戊四醇磷酸酯与所述异氰酸酯类催化剂总添加量与所述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2-5):10,所述季戊四醇磷酸酯与所述异氰酸酯类催化剂的质量比为9:1-8: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熔融反应性共混是先将所述羧基化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与所述季戊四醇磷酸酯在160-170℃、转速为50rpm的密炼机中进行熔融反应性共混2-3min,然后加入所述异氰酸酯类催化剂,继续熔融反应性共混3-8min直至扭矩平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羧基化聚乙烯的获得是将聚乙烯粉末与重氮乙酸乙酯在催化剂(3,4,5-三溴吡唑基)硼酸铜络合物的作用下于室温下反应2-4h后,再进行水解反应即可获得羧基化聚乙烯;其中聚乙烯粉末与重氮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1.2-1.4),催化剂为催化剂量。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材料还包括添加剂3-6重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聚烯烃、所述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增容接枝共聚物、可选择性的添加所述添加剂混合均匀后直接注塑成型,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为:模头温度220-230℃,Ⅰ-Ⅶ区温度范围在190-230℃,螺杆转速为110-150rmp。
CN202211655970.6A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8198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5970.6A CN115819887B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5970.6A CN115819887B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9887A CN115819887A (zh) 2023-03-21
CN115819887B true CN115819887B (zh) 2024-04-12

Family

ID=85517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55970.6A Active CN115819887B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988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8971A (zh) * 2016-01-25 2016-03-23 黄国波 磷氮高负载石墨烯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05504352A (zh) * 2016-01-25 2016-04-20 黄国波 一种磷氮系树枝状大分子功能化石墨烯阻燃剂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8971A (zh) * 2016-01-25 2016-03-23 黄国波 磷氮高负载石墨烯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05504352A (zh) * 2016-01-25 2016-04-20 黄国波 一种磷氮系树枝状大分子功能化石墨烯阻燃剂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9887A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5385B (zh) 核电用无卤低烟阻燃电缆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85378B (zh) 一种高耐热玻纤增强无卤阻燃聚丙烯及其生产方法
CN101367973A (zh) 高强耐热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30884A (zh) 一种汽车搪塑仪表板骨架用的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5247A (zh) 免水煮硅烷交联聚烯烃组合物
CN108164751B (zh) 一种适用于tpv的反应型无卤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30963A (zh) 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12616A (zh) 一种耐高温阻燃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22730B (zh) 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12942A (zh) 一种环保无异味耐刮擦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WO2014069911A1 (ko) 과산화물 마스터배치 생산 기술 및 이를 이용한 폴리프로필렌 개질 방법
CN105694224A (zh) 耐热性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978A (zh) 一种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9825B (zh) 一种高cti、高耐热无卤阻燃pc/ab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87124A (zh) 一种无卤阻燃增强聚邻苯二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19887B (zh) 一种阻隔阻燃聚烯烃塑料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7266A (zh) 一种防异响低收缩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63147A (zh) 一种二维有机金属框架mof改性pc材料
CN112852133A (zh) 一种抗熔滴pla/pv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5797B (zh) 一种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52050A (zh)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低烟无卤阻燃pa6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3416A (zh) 一种双磷阻燃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21526A (zh) 一种环保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32409A (zh) 一种聚烯烃发泡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12029260A (zh) 一种麻纤维增强pc/abs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