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2070A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72070A CN112572070A CN202011042102.1A CN202011042102A CN112572070A CN 112572070 A CN112572070 A CN 112572070A CN 202011042102 A CN202011042102 A CN 202011042102A CN 112572070 A CN112572070 A CN 1125720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re
- mark
- radial direction
- depth
- tire rad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297 Ray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60 aram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235 aromatic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64 ray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61 swel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2—Arrangement of grooves or ri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01—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29D2030/06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moulds
- B29D2030/0612—Means for forming recesses or protrusions in the tyres, e.g. grooves or ribs, to create the tread or sidewalls patter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72—Side-walls
- B29D2030/726—Decorating or marking the sidewalls before tyre vulcaniz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5/00—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设置有维持良好的可视性并且可减少轮胎旋转时的空气阻力的标识的轮胎。本发明为在胎侧部(8)设置有标识(9)的轮胎(1)。标识(9)包括位于轮胎径向的外侧的第1标识(9A)和位于比第1标识(9A)靠轮胎径向的内侧的第2标识(9B)。第1标识(9A)以及第2标识(9B)分别包括从胎侧部(8)的侧面轮廓表面(8a)凹陷的凹部(11)。第1标识(9A)的凹部(11)距侧面轮廓表面(8a)的深度(t1)小于第2标识(9B)的凹部(11)距侧面轮廓表面(8a)的深度(t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胎侧部设置有标识的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轮胎的胎侧部设置有包含轮胎尺寸、制造年份等信息的标识。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由通过包含具有隆起的标记(标识)的区域和不具有隆起的标记的区域来改善旋转时的空气动力性能的轮胎。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6-501149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的轮胎存在以下问题,即:伴随标识的隆起而空气阻力变大,若为了减小空气阻力而使隆起的大小变小则可视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状况而提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设置有维持良好的可视性并且可减少轮胎旋转时的空气阻力的标识的轮胎。
本发明是在胎侧部设置有标识的轮胎,其特征在于,上述标识包括位于轮胎径向的外侧的第1标识、和位于比上述第1标识靠轮胎径向的内侧的第2标识,上述第1标识以及上述第2标识分别包括从上述胎侧部的侧面轮廓表面凹陷的凹部,上述第1标识的上述凹部距上述侧面轮廓表面的深度小于上述第2标识的上述凹部距上述侧面轮廓表面的深度。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上述标识包括由多个文字排列而成的文字列,上述文字由上述凹部形成,上述文字列包括设置于上述第1标识的第1文字列、和设置于上述第2标识的第2文字列。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上述第1文字列的轮胎径向的长度大于上述第2文字列的轮胎径向的长度。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上述第1文字列的轮胎周向的角度大于上述第2文字列的轮胎周向的角度。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上述第1文字列的轮胎周向上的中心与上述第2文字列的轮胎周向上的中心在轮胎周向上设置于不同位置。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在上述第1标识所在的第1区域设置有梳齿,在上述第2标识所在的第2区域设置有平滑面。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上述第1标识位于比轮胎最大宽度位置靠轮胎径向的外侧的位置,上述第2标识位于比上述轮胎最大宽度位置靠轮胎径向的内侧的位置。
本发明是在胎侧部设置有标识的轮胎,其特征在于,上述标识包括从上述胎侧部的侧面轮廓表面凹陷的凹部,上述凹部在轮胎径向的外侧距上述侧面轮廓表面的深度小于在轮胎径向的内侧距上述侧面轮廓表面的深度。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标识包括位于轮胎径向的外侧的第1标识和位于比上述第1标识靠轮胎径向的内侧的第2标识,上述第1标识以及上述第2标识分别包括从胎侧部的侧面轮廓表面凹陷的凹部。这样的标识不从侧面轮廓表面突出,从而能够减少轮胎旋转时的空气阻力。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第1标识的凹部距侧面轮廓表面的深度小于第2标识的上述凹部距上述侧面轮廓表面的深度。这样的深度较小的第1标识能够使空气的流速相对较大的轮胎径向的外侧的位置产生适度的紊流而抑制边界层的剥离,能够减少轮胎旋转时的空气阻力。另外,深度较大的第2标识即便标识的大小较小,其可视性也良好。因此,本发明的轮胎能够维持标识的良好的可视性,并且减少轮胎旋转时的空气阻力。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标识包括从胎侧部的侧面轮廓表面凹陷的凹部。这样的标识不从侧面轮廓表面突出,从而能够减少轮胎旋转时的空气阻力。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凹部在轮胎径向的外侧距侧面轮廓表面的深度小于在轮胎径向的内侧距上述侧面轮廓表面的深度。这样的凹部能够使空气的流速相对较大的轮胎径向的外侧产生适度的紊流而抑制边界层的剥离,能够减少轮胎旋转时的空气阻力。另外,该凹部能够在轮胎径向上使对比度产生差异,能够提高标识的可视性。因此,本发明的轮胎能够维持标识的良好的可视性,并且减少旋转时的空气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轮胎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轮胎的侧视图。
图3是行驶时的轮胎周围的空气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其他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凹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轮胎;8...胎侧部;8a...侧面轮廓表面;9...标识;9A...第1标识;9B...第2标识;11...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实施的一个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正规状态下包含旋转轴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适于用作安装在乘用车等的橡胶制的充气轮胎。此外,轮胎1不是专用于乘用车用的橡胶制充气轮胎,例如也可应用于重载荷用的充气轮胎、树脂制的充气轮胎、轮胎的内部没有填充被加压的空气的非充气式轮胎等各种轮胎。
此处,“正规状态”是指在轮胎1为橡胶制充气轮胎的情况下轮胎1组装于正规轮辋并且被调整为正规内压的无负荷的状态。以下,在没有特别提及的情况下,轮胎1的各部的尺寸等是在该正规状态下测定出的值。
“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1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种轮胎由该规格规定的轮辋,例如若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若是TRA则为"Design Rim",若是ETRTO则为"Measuring Rim"。
“正规内压”是指在包括轮胎1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种轮胎由各规格规定的空气压,若是JATMA则为"最高空气压",若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记载的最大值,若是ETRTO则为"INFLATIONPRESSURE"。
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具有:从胎面部2经由侧壁部3至胎圈部4的胎圈芯5的环状的胎体6、在胎体6的轮胎径向的外侧且配置于胎面部2的内部的带束层7。此处,轮胎径向是与轮胎旋转轴垂直的方向。另外,轮胎轴向是与轮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并且,轮胎周向是以轮胎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是与轮胎径向以及轮胎轴向垂直的方向。
胎体6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个胎体帘布层6A。胎体帘布层6A例如包括相对于轮胎周向以75~90°的角度配设的胎体帘线(省略图示)。作为胎体帘线,例如,可适当地采用芳香族聚酰胺、人造丝等有机纤维帘线。这样的胎体6有助于维持轮胎1的形状。
带束层7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帘布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带束帘布层7A、7B。带束帘布层7A、7B包括例如相对于轮胎周向以15~45゜的角度倾斜排列而成的带束帘线(省略图示)。作为带束帘线,例如可适当采用钢、芳纶、人造丝等。这样的带束层7提高胎面部2的刚性,从而有助于提高轮胎1的耐久性能。
图2是轮胎1的侧视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在胎侧部8设置有标识9。本实施方式的胎侧部8包括侧壁部3。胎侧部8例如也可以包括胎圈部4、胎壁部10。此处,标识9包含文字、符号、图形、花纹等,为了显示轮胎1的制造商名称、品牌名称、轮胎尺寸、制造年份等信息而适当地被使用。
本实施方式的标识9包括位于轮胎径向的外侧的第1标识9A、和位于比第1标识9A靠轮胎径向的内侧的第2标识9B。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标识9,例示出包括第1标识9A和第2标识9B的方式,但标识9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还可以包括多个标识9。
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第1标识9A以及第2标识9B分别包括从胎侧部8的侧面轮廓表面8a凹陷的凹部11。这样的标识9不从侧面轮廓表面8a突出,能够减少轮胎旋转时的空气阻力。
本实施方式的第1标识9A的凹部11距侧面轮廓表面8a的深度t1小于第2标识9B的凹部11距侧面轮廓表面8a的深度t2。这样的深度t1较小的第1标识9A能够使在空气的流速相对较大的轮胎径向的外侧的位置产生适度的紊流而抑制边界层的剥离,从而能够减少轮胎旋转时的空气阻力。
另外,深度t2较大的第2标识9B可视性良好。并且,第2标识9B由于可视性良好,因此能够使标识9的大小变小,因此也有助于减少空气阻力。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能够维持标识9的良好的可视性,并且减少轮胎旋转时的空气阻力。
图3是行驶时的轮胎1周围的空气的流动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线的剖视图。如图3以及图4所示那样,轮胎1的胎面部2的胎面表面2a在行驶时从行进方向F的前方侧与空气接触。该空气向轮胎轴向的两侧分支,形成沿着胎侧部8的侧面轮廓表面8a朝后方侧流动的气流a。
在本实施方式的胎侧部8形成有凹部11(图1所示),因此气流a被卷入凹部11而产生紊流,从而能够抑制边界层的剥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侧面轮廓表面8a流动的气流a向胎面表面2a侧绕回,提高轮胎背面部b的压力,能够减少压力阻力,有助于减少行驶时的轮胎1的空气阻力。
此处,胎侧部8在轮胎径向的外侧的相对速度大,所以存在边界层容易被剥离的趋势。本实施方式的胎侧部8通过在轮胎径向上改变凹部11的深度来抑制轮胎径向的外侧的边界层的剥离,因此能够使气流a的剥离位置向行驶时的行进方向F的后方侧移动。因此,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而言,使气流a向胎面表面2a侧绕回的效果大,能够提高轮胎背面部b的压力,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行驶时的轮胎1的空气阻力。
如图1所示那样,第1标识9A的深度t1优选为第2标识9B的深度t2的58%~98%。若第1标识9A的深度t1小于第2标识9B的深度t2的58%,则存在边界层的剥离的抑制效果被限定的担忧。若第1标识9A的深度t1大于第2标识9B的深度t2的98%,则进入第1标识9A的凹部11内的空气变多,存在空气阻力增加的担忧。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优选第1标识9A位于比轮胎最大宽度位置12靠轮胎径向的外侧的第1区域8A。此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12是指轮胎轴向的宽度W最大的部分。这样的第1标识9A使空气的流速较大的第1区域8A产生适度的紊流,从而能够抑制边界层的剥离。
优选在第1标识9A所在的第1区域8A设置有梳齿13。优选梳齿13的槽深小于第1标识9A的深度t1。这样的梳齿13使空气的流速较大的第1区域8A产生适度的紊流,有助于抑制边界层的剥离。
本实施方式的梳齿13在轮胎径向上以直线状延伸。梳齿13例如也可以相对于轮胎径向倾斜地延伸,也可以以曲线状延伸。并且,梳齿13也可以沿轮胎周向在圆弧上延伸。这样的梳齿13抑制边界层的剥离,并且也有助于提高外观性。
优选第2标识9B位于比轮胎最大宽度位置12靠轮胎径向的内侧的第2区域8B。这样的第2标识9B由于深度t2较大,所以第2区域8B的表面积相对小,伴随于此,即便标识9的大小较小,其可视性也良好。
优选在第2标识9B所在的第2区域8B设置有平滑面。这样的平滑面有助于提高第2标识9B的可视性。此外,也可以在第2区域8B例如设置有槽深比第1区域8A的梳齿13的槽深小的梳齿。
本实施方式的标识9包括由多个文字14a排列而成的文字列14。优选文字14a分别由凹部11形成。这样的文字列14相对于侧面轮廓表面8a的对比度明确,可视性良好。
如图2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文字列14包括设置于第1标识9A的第1文字列14A、和设置于第2标识9B的第2文字列14B。优选第1文字列14A的轮胎径向的长度L1大于第2文字列14B的轮胎径向的长度L2。这样的第1文字列14A有效地产生紊流,能够抑制边界层的剥离。另外,第2文字列14B由于可视性良好,所以能够使轮胎径向的长度L2变小而减少空气阻力。
优选第1文字列14A的长度L1为第2文字列14B的长度L2的101%~1000%。若第1文字列14A的长度L1小于第2文字列14B的长度L2的101%,则存在第1文字列14A的边界层的剥离的抑制效果被限定的担忧。若第1文字列14A的长度L1大于第2文字列14B的长度L2的1000%,则存在第2文字列14B的可视性的提高效果降低的担忧。
优选第1文字列14A的轮胎周向的角度θ1大于第2文字列14B的轮胎周向的角度θ2。这样的第1文字列14A有效地产生紊流,能够抑制边界层的剥离。
优选第1文字列14A的角度θ1为第2文字列14B的角度θ2的101%~500%。若第1文字列14A的角度θ1小于第2文字列14B的角度θ2的101%,则存在第1文字列14A的边界层的剥离的抑制效果被限定的担忧。若第1文字列14A的角度θ1大于第2文字列14B的角度θ2的500%,则存在第2文字列14B的可视性的提高效果降低的担忧。
优选第1文字列14A的轮胎周向上的中心c1与第2文字列14B的轮胎周向上的中心c2在轮胎周向上设置于不同位置。包含这样的文字列14的标识9使紊流的产生位置分散,能够高效地抑制空气阻力。
图5是其他实施方式的轮胎21的侧视图。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如图5所示那样,该实施方式的轮胎21与上述的轮胎1相同,在胎侧部8设置有标识22。
图6是图5的B-B线的剖视图。如图5以及图6所示那样,该实施方式的标识22与上述的标识9相同,包含从胎侧部8的侧面轮廓表面8a凹陷的凹部23。这样的标识9不从侧面轮廓表面8a突出,能够减少轮胎旋转时的空气阻力。
对于该实施方式的凹部23而言,其在轮胎径向的外侧的第1端23a处距侧面轮廓表面8a的深度t3小于在轮胎径向的内侧的第2端23b处距侧面轮廓表面8a的深度t4。凹部23的深度例如从第1端23a至第2端23b渐增。
这样的凹部23能够使在空气的流速相对较大的轮胎径向的外侧产生适度的紊流而抑制边界层的剥离,能够减少轮胎旋转时的空气阻力。另外,该凹部23也能够在轮胎径向上使对比度产生差异,能够提高标识22的可视性。因此,该实施方式的轮胎21能够维持标识22的良好的可视性,并且减少旋转时的空气阻力。
图7是表示凹部23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那样,凹部23的深度例如也可以从第1端23a至第2端23b阶梯式地变化。该实施方式的凹部23例示出包括第1端23a侧的深度t3和第2端23b的深度t4的剖面,但也可以进一步细微地分割。
对于这样的凹部23而言,也能够使在空气的流速相对较大的轮胎径向的外侧产生适度的紊流而抑制边界层的剥离,能够减少轮胎旋转时的空气阻力。另外,对于该凹部23而言,也能够在轮胎径向上使对比度产生差异,能够提高标识22的可视性。
图5~图7的标识22的凹部23的方式也能够应用于图1以及图2所示的轮胎1的标识9。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轮胎1的第1标识9A的平均深度小于第2标识9B的平均深度。这样的轮胎1通过上述的协同效果,能够维持标识9的良好的可视性,并且减少轮胎旋转时的空气阻力。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其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加以实施。
Claims (8)
1.一种轮胎,在胎侧部设置有标识,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识包括位于轮胎径向的外侧的第1标识、和位于比所述第1标识靠轮胎径向的内侧的第2标识,
所述第1标识以及所述第2标识分别包括从所述胎侧部的侧面轮廓表面凹陷的凹部,
所述第1标识的所述凹部距所述侧面轮廓表面的深度小于所述第2标识的所述凹部距所述侧面轮廓表面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识包括由多个文字排列而成的文字列,
所述文字由所述凹部形成,
所述文字列包括设置于所述第1标识的第1文字列、和设置于所述第2标识的第2文字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文字列的轮胎径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2文字列的轮胎径向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文字列的轮胎周向的角度大于所述第2文字列的轮胎周向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文字列的轮胎周向上的中心与所述第2文字列的轮胎周向上的中心在轮胎周向上设置于不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标识所在的第1区域设置有梳齿,
在所述第2标识所在的第2区域设置有平滑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标识位于比轮胎最大宽度位置靠轮胎径向的外侧的位置,
所述第2标识位于比所述轮胎最大宽度位置靠轮胎径向的内侧的位置。
8.一种轮胎,在胎侧部设置有标识,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识包括从所述胎侧部的侧面轮廓表面凹陷的凹部,
所述凹部在轮胎径向的外侧距所述侧面轮廓表面的深度小于在轮胎径向的内侧距所述侧面轮廓表面的深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80275 | 2019-09-30 | ||
JP2019180275A JP7322644B2 (ja) | 2019-09-30 | 2019-09-30 | タイ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72070A true CN112572070A (zh) | 2021-03-30 |
CN112572070B CN112572070B (zh) | 2023-10-31 |
Family
ID=72517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42102.1A Active CN112572070B (zh) | 2019-09-30 | 2020-09-28 | 轮胎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584168B2 (zh) |
EP (1) | EP3798024B1 (zh) |
JP (1) | JP7322644B2 (zh) |
CN (1) | CN11257207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15110A (zh) * | 2021-07-09 | 2021-09-21 | 双钱集团上海轮胎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轮胎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362406A (ja) * | 1991-06-10 | 1992-12-15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
JPH10147114A (ja) * | 1996-11-15 | 1998-06-02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2004017829A (ja) * | 2002-06-17 | 2004-01-22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タイヤ |
US20060254689A1 (en) * | 2005-05-13 | 2006-11-16 | Bridgestone/Firestone North American Tire, Llc |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light reflective properties of tire sidewalls |
US20080087362A1 (en) * | 2004-08-06 | 2008-04-17 |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 Motor Vehicle Pneumatic Tyre |
CN102294943A (zh) * | 2010-06-28 | 2011-12-28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DE102010050076A1 (de) * | 2010-10-29 | 2012-05-03 |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 Pneumatischer Reifen |
JP2012101752A (ja) * | 2010-11-12 | 2012-05-31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加硫用金型 |
US20130076108A1 (en) * | 2011-09-28 | 2013-03-28 |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 Tire/Wheel Assembly |
CN103358824A (zh) * | 2012-03-27 | 2013-10-23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
JP2017132421A (ja) * | 2016-01-29 | 2017-08-03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タイヤ成形用金型 |
JP2017159810A (ja) * | 2016-03-10 | 2017-09-14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US20180099530A1 (en) * | 2016-10-11 | 2018-04-12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Pneumatic tir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311905A (ja) * | 1988-06-10 | 1989-12-15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タイヤ |
JP3789952B2 (ja) * | 1994-09-07 | 2006-06-2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US5645660A (en) * | 1995-06-28 | 1997-07-08 |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 Design patterns for a tire sidewall |
JP4956948B2 (ja) * | 2005-09-22 | 2012-06-20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タイヤ加硫用金型、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
US20080283169A1 (en) * | 2007-02-22 | 2008-11-20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Pneumatic Tire |
JP5115516B2 (ja) * | 2009-04-30 | 2013-01-09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745242B2 (ja) * | 2010-09-09 | 2015-07-0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JP5683889B2 (ja) * | 2010-09-30 | 2015-03-1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FR2997899B1 (fr) | 2012-11-09 | 2015-01-23 | Michelin & Cie | Marquages de flanc de pneu reduisant la trainee aerodynamique |
DE102013223567A1 (de) * | 2013-10-24 | 2015-04-30 |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 Produkt aufweisend einen optoelektronisch lesbaren Code |
FR3049903A1 (fr) * | 2016-04-08 | 2017-10-13 | Michelin & Cie | Pneumatique avec code visuel |
WO2017191839A1 (ja) * | 2016-05-02 | 2017-11-09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ゴム部材、タイヤおよびゴム部材の製造方法 |
JP2019156213A (ja) * | 2018-03-14 | 2019-09-19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FR3079168B1 (fr) * | 2018-03-23 | 2023-10-13 | Michelin & Cie | Pneumatique pourvu d'un motif particulier comprenant une pluralite de cavites |
-
2019
- 2019-09-30 JP JP2019180275A patent/JP7322644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9-15 EP EP20196104.2A patent/EP3798024B1/en active Active
- 2020-09-22 US US17/028,062 patent/US11584168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9-28 CN CN202011042102.1A patent/CN1125720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362406A (ja) * | 1991-06-10 | 1992-12-15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
JPH10147114A (ja) * | 1996-11-15 | 1998-06-02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2004017829A (ja) * | 2002-06-17 | 2004-01-22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タイヤ |
US20080087362A1 (en) * | 2004-08-06 | 2008-04-17 |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 Motor Vehicle Pneumatic Tyre |
US20060254689A1 (en) * | 2005-05-13 | 2006-11-16 | Bridgestone/Firestone North American Tire, Llc |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light reflective properties of tire sidewalls |
CN102294943A (zh) * | 2010-06-28 | 2011-12-28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DE102010050076A1 (de) * | 2010-10-29 | 2012-05-03 |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 Pneumatischer Reifen |
JP2012101752A (ja) * | 2010-11-12 | 2012-05-31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加硫用金型 |
US20130076108A1 (en) * | 2011-09-28 | 2013-03-28 |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 Tire/Wheel Assembly |
CN103358824A (zh) * | 2012-03-27 | 2013-10-23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
JP2017132421A (ja) * | 2016-01-29 | 2017-08-03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タイヤ成形用金型 |
JP2017159810A (ja) * | 2016-03-10 | 2017-09-14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US20180099530A1 (en) * | 2016-10-11 | 2018-04-12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Pneumatic tire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15110A (zh) * | 2021-07-09 | 2021-09-21 | 双钱集团上海轮胎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轮胎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798024B1 (en) | 2022-04-27 |
US20210094361A1 (en) | 2021-04-01 |
US11584168B2 (en) | 2023-02-21 |
EP3798024A1 (en) | 2021-03-31 |
CN112572070B (zh) | 2023-10-31 |
JP2021054298A (ja) | 2021-04-08 |
JP7322644B2 (ja) | 2023-08-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56479B (zh) | 充气轮胎 | |
US8381786B2 (en) | Pneumatic tire | |
JP5115516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WO2016167122A1 (ja) |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 |
EP2206612A1 (en) | Tire for motor-bicycle | |
CN111051084B (zh) | 充气轮胎 | |
EP3909788B1 (en) | Tire for motorcycle for running on rough terrain | |
US20230087818A1 (en) | Tire | |
WO2017126625A1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2405144B (zh) | 机动二轮车用充气轮胎 | |
JP2010036598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12572070B (zh) | 轮胎 | |
JP4742759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10195236A (ja) | タイヤ | |
JP4295455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3864085B2 (ja) |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 |
JP7310509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16196218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08087627A (ja) | 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7156149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18103855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18111421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24141905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24110628A (ja) | タイヤ | |
JP2017088147A (ja) |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