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1212A - 介质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1212A
CN112551212A CN202010547711.6A CN202010547711A CN112551212A CN 112551212 A CN112551212 A CN 112551212A CN 202010547711 A CN202010547711 A CN 202010547711A CN 112551212 A CN112551212 A CN 112551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supply tray
remaining amount
unit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77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51212B (zh
Inventor
松岭恭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so Kaga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iso Kaga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0523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105465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so Kagaku Corp filed Critical Riso Kaga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51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1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51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12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03G15/6508Automatic supply devices interacting with the rest of the apparatus, e.g.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cassett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0Detecting malfunctions relating to paper handling, e.g. ja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介质供给装置,在介质供给装置中,即使在介质的送出动作结束后使供给托盘下降,也会输出介质的适当的余量。介质供给装置(1)具备:供给托盘(10),其供介质(M)装载且可升降;余量检测部(例如,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以及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其检测该供给托盘(10)上的介质(M)的余量;送出部(20),其将装载于供给托盘(10)的最上位的介质(M1)送出;以及控制部(61),其在该送出部(20)对介质(M)进行的送出动作结束后,进行使供给托盘(10)下降的下降控制,并且输出进行下降控制之前的余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

Description

介质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供介质装载的可升降的供给托盘的介质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如下供纸装置:在进行纸张搬出时,使纸张载置板的前端部上升,若检测到纸张的最上面处于规定位置,则使纸张载置板的前端部下降规定距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67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向图像形成装置供给纸张等介质的介质供给装置中,装载于供给托盘的最上位的介质被送出辊等送出部送出。因此,若在作业的印刷结束而介质的送出动作结束后等将供给托盘抽出至介质供给装置的外部,则存在最上位的介质一边与送出部等摩擦一边被抽出而使最上位的介质变得不能使用的情况。
此外,在向供给托盘传递用于升降的动力的驱动路径伴随着供给托盘的抽出而被切断的情况下,在抽出时供给托盘因供给托盘以及介质的自重而下降。但是,尤其是在介质的余量较少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托盘以及介质的自重较轻,因此在供给托盘被抽出时,供给托盘来不及下降,最上位的介质有可能一边与送出部摩擦一边被抽出。
因而,在介质的送出动作结束后,为了解除最上位的介质与送出部的接触状态,可以考虑使供给托盘下降。然而,若供给托盘下降,则例如在基于供给托盘的高度或者基于被推高部是否被最上位的介质向上方推高来检测介质余量的介质供给装置中会输出与实际不同的余量,从而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用户终端的显示部上显示错误的余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供给装置,即使在介质的送出动作结束后使供给托盘下降,也能够输出介质的适当的余量。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一个方式中,介质供给装置具备:供给托盘,其供介质装载且可升降;余量检测部,其检测所述供给托盘上的所述介质的余量;送出部,其将装载于所述供给托盘的最上位的所述介质送出;以及控制部,其在所述送出部对所述介质进行的送出动作结束后,进行使所述供给托盘下降的下降控制,并且输出进行该下降控制之前的所述余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方式,即使在介质的送出动作结束后使供给托盘下降,也能够输出介质的适当的余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图3A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抽出部被抽出后的状态下的介质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3B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用户终端的控制构成的图。
图5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供给托盘下降前)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图6是用于对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供给托盘的下降控制进行说明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供给托盘下降后)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介质供给装置;10:供给托盘;10a:被检测片;10b:滚子容纳凹部;20:送出部;21、22:送出辊;23:分纸板;24:连结板;24a:被检测片;30:框体;31:上门;40:抽出部;41:限制板;42、43:侧挡板;44:端挡板;50:被推高部;51:滚子;52:臂;52a:被检测片;61:控制部;62:存储部;63:接口部;70:升降驱动部;81: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a:第一传感器;81b:第二传感器;81c:第三传感器;82: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3:上限检测传感器;90:卷绕部;91:卷绕轴;92、93:卷绕带轮;100:图像形成装置;160:操作面板;161:显示部;161a:余量显示部分;162:操作部;200:用户终端;D1:送出方向;D2:抽出方向;M:介质;M1:最上位的介质;W1:第一线材;W2:第二线材;W3:第三线材;W4:第四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1以及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介质供给装置1以及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此外,图1和图2以及后述的图3A、图3B、图5及图7所示的上下、前后、左右的各个方向只不过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以介质M的送出方向D1为右方、且以抽出部40的抽出方向D2为前方的方向而已,例如,上下方向是铅垂方向,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是水平方向。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介质供给装置1与图像形成装置100连结,向图像形成装置100供给图2所示的介质M。介质M例如是纸张(单页纸)。
在此,可以将介质供给装置1和图像形成装置100统称为印刷系统。换言之,印刷系统具备介质供给装置1和图像形成装置100。此外,作为介质供给装置1,也可以是与图像形成装置100一体地配备的介质供给装置。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第一供纸托盘111、第二供纸托盘112、第三供纸托盘113、输送路径121、多个输送辊122、印刷部130、吸附输送部140、出纸托盘150以及操作面板160。另外,如后述的图4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控制部171、存储部172以及接口部173。
第一供纸托盘111在介质供给装置1的上方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左侧面。第二供纸托盘112以及第三供纸托盘113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在第一供纸托盘111、第二供纸托盘112以及第三供纸托盘113上装载介质M。
输送路径121是输送介质M的路径。在图2中,适当地标注箭头并以实线表示输送路径121。输送路径121具有为了进行双面印刷而使介质M翻转的翻转路径121a。
印刷部130例如具有与用于印刷的各种颜色对应的未图示的线型喷头式喷墨头。此外,印刷部130的印刷方式也可以是喷墨印刷方式以外的印刷方式。
吸附输送部140配置为与印刷部130对置。吸附输送部140利用输送带来输送所吸附的介质M。此外,吸附输送部140是输送介质M的输送手段的一个例子。
出纸托盘150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上部,装载印刷完毕的介质M。
图2所示的操作面板160具有显示部161以及操作部162。此外,在图1中,省略了操作面板160的图示。
显示部161是显示用于供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的显示画面等各种信息的显示器。此外,显示部161在具有触摸面板的情况下,也能够作为输入部而发挥功能。
优选能够在显示部161中显示表示介质供给装置1的供给托盘10上的介质的余量的余量显示部分161a。该余量显示部分161a,可以通过余量越多则以特定的颜色填充的区域的数量越多、例如增加到等级4等方式来表示余量,或者也可以通过百分比显示等数值来表示余量。
操作部162是接受用户所进行的各种操作信息的输入的输入部的一个例子。
图4所示的控制部171例如具有作为对图像形成装置100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而发挥功能的处理器(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存储部172例如是作为记录规定的程序的读取专用半导体存储器的ROM(ReadOnly Memory)、作为在控制部171的处理器执行各种程序时根据需要而用作工作用存储区域的能够随时写入读取的半导体存储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硬盘装置等。
接口部173在与介质供给装置1、用户终端200等其他装置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发送接收。例如,接口部173从介质供给装置1获取介质M的余量信息。另外,接口部173向用户终端200发送余量信息。
此外,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构成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对利用介质供给装置1供给介质M的装置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以是不具备印刷部130的装置。
图3A是表示抽出部40被抽出后的状态下的介质供给装置1的立体图。
图3B是表示介质供给装置1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介质供给装置1、图像形成装置100以及用户终端200的控制构成的图。
图5是表示介质供给装置1(供给托盘10下降前)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图4所示的用户终端200具备控制部211、存储部212、接口部213、显示部220以及输入部230。用户终端200例如是台式计算机等设置型终端,或者是平板终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终端。
控制部211例如具有作为对用户终端200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而发挥功能的处理器(例如CPU)。
存储部212例如是作为记录从记录介质读取的或者经由网络而获取的规定的程序的读取专用半导体存储器的ROM、作为在控制部211的处理器执行各种程序时根据需要而用作工作用存储区域的能够随时写入读取的半导体存储器的RAM、硬盘装置等。
接口部213在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等其他装置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发送接收。例如,如上所述,接口部213从介质供给装置1获取介质M的余量信息。
显示部220是显示用于供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的显示画面等各种信息的显示器。优选能够在显示部220中显示表示介质供给装置1的供给托盘10上的介质的余量的余量显示部分。
输入部230例如是键盘装置、鼠标装置、触摸面板等,接受用户所进行的各种操作信息的输入。
如图2~图5所示,介质供给装置1具备供给托盘10、送出部20、框体30、抽出部40、被推高部50、控制部61、存储部62、接口部63、升降驱动部70、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上限检测传感器83、卷绕部90、第一线材W1、第二线材W2、第三线材W3以及第四线材W4。
图3A所示的供给托盘10被抽出部40和图3B所示的卷绕部90、第一线材W1、第二线材W2、第三线材W3以及第四线材W4支承为能够从框体30向抽出方向D2(前方)抽出。这样,抽出部40、卷绕部90、第一线材W1、第二线材W2、第三线材W3以及第四线材W4作为以能够将供给托盘10向与介质M的送出方向D1正交的抽出方向D2抽出的方式支承供给托盘10的支承部而发挥功能。此外,在省略作为使供给托盘10升降的升降机构而发挥功能的卷绕部90、第一线材W1、第二线材W2、第三线材W3以及第四线材W4并通过悬吊以外的手法(其他升降机构)使供给托盘10升降的情况下,抽出部40以及其他升降机构作为支承部而发挥功能。卷绕部90具有卷绕轴91以及卷绕带轮92、93。虽然是一个例子,但是在抽出部40中,利用作为悬吊构件的一个例子的第一线材W1、第二线材W2、第三线材W3以及第四线材W4悬吊供给托盘10,并通过后述的升降驱动部70使用卷绕轴91对第一线材W1、第二线材W2、第三线材W3以及第四线材W4进行收卷以及放卷而能够使供给托盘10升降。也可以使用与第一线材W1、第二线材W2、第三线材W3以及第四线材W4等线状构件不同的构件作为悬吊构件。
第一线材W1、第二线材W2、第三线材W3以及第四线材W4的各自的一端固定于卷绕带轮92、93,该卷绕带轮92、93设置于作为由升降驱动部70驱动的驱动轴的卷绕轴91。卷绕轴91以能够与抽出部40一体地抽出的方式可旋转地支承于抽出部40,并且设置于抽出部40的下方。卷绕带轮92、93是在卷绕轴91的两端、即供给托盘10的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一个,在前侧和后侧的卷绕带轮92、93上各自以分别一端固定的方式固定有第一线材W1、第二线材W2、第三线材W3以及第四线材W4中的两条。一端固定在前侧的卷绕带轮93上的第四线材W4以及第三线材W3分别架设于在供给托盘10的上方前侧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且可旋转地支承于抽出部40的两个带轮(省略图示),并且分别大致向铅垂下方延伸而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供给托盘10的左前部和右前部。同样地,一端固定在后侧的卷绕带轮上的第二线材W2以及第一线材W1分别架设于在供给托盘10的上方后侧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且可旋转地支承于抽出部40的两个带轮(省略图示),并且分别大致向铅垂下方延伸而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供给托盘10的左后部和右后部。
即,如图3B所示,第一线材W1安装于供给托盘10的右后部,第二线材W2安装于供给托盘10的左后部,第三线材W3安装于供给托盘10的右前部,第四线材W4安装于供给托盘10的左前部。因此,为了避免与图2所示的送出辊21、22的干扰,送出方向D1的下游侧(图3B中的右侧)的第一线材W1以及第三线材W3没有安装于供给托盘10的右端。这样,第一线材W1、第二线材W2、第三线材W3以及第四线材W4没有安装于供给托盘10的四个角。
此外,在从升降驱动部70向卷绕轴91传递动力的驱动路径伴随抽出部40的抽出而被切断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供给托盘10的突然落下,优选例如利用旋转阻尼器等缓冲装置对第一线材W1、第二线材W2、第三线材W3以及第四线材W4的放卷速度进行限制。
如图5所示,在供给托盘10上装载介质M。在供给托盘10的例如左后部设置有通过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来检测其有无的被检测片10a。
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具有第一传感器81a、第二传感器81b以及第三传感器81c。第一传感器81a配置于第一传感器81a、第二传感器81b以及第三传感器81c中的最上方。第二传感器81b隔开间隔地配置于第一传感器81a的下方。第三传感器81c隔开间隔地配置于第二传感器81b的下方。
第一传感器81a、第二传感器81b以及第三传感器81c呈向图5中的前方开口的俯视U形(コ形)。另外,第一传感器81a、第二传感器81b以及第三传感器81c由于检测光被被检测片10a遮挡而输出接通信号,若未被遮挡,则输出断开信号。图4所示的控制部61能够基于第一传感器81a、第二传感器81b以及第三传感器81c的检测结果,来判别供给托盘10的高度(介质M的余量)。此外,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以及后述的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是检测供给托盘10上的介质M的余量的余量检测部的一个例子。
在供给托盘10的前部上表面设置有能够容纳后述的被推高部50的滚子51的滚子容纳凹部10b。
送出部20具有送出辊21、22、分纸板23以及连结板24。
送出辊21、22中的位于送出方向D1(右方)的上游侧的送出辊21是将装载于供给托盘10的最上位的介质M1送出的刮板辊(scraper roller)。送出方向D1的下游侧的送出辊22是将通过送出辊21送出的介质M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00向送出方向D1输送的搓纸辊(pickuproller)。例如在与介质M的送出方向D1正交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上分别配置有多个送出辊21、22。优选将后述的被推高部50配置于多个送出辊22之间。此外,送出辊21、22是送出构件的一个例子,也可以采用送出带等作为该送出构件。
分纸板23配置为与送出辊22对置,在分纸板23与送出辊22之间将介质M一张一张地分开。由此,使最上位的介质M1与第二张以后的介质M分离。此外,在分纸板23中,优选至少与介质M接触的接触面由橡胶形成,从而对介质M产生摩擦阻力。另外,优选分纸板23与将抽出部40向抽出方向D2(前方)抽出的动作连动地向从送出辊22离开的方向移动。
连结板24通过可旋转地对送出辊21的旋转轴和送出辊22的旋转轴进行支承,从而将送出辊21和送出辊22连结。连结板24配置为能够以送出辊22的旋转轴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以使送出辊21上下移动。
连结板24由于被供给托盘10或者装载于该供给托盘10的最上位的介质M向上方推压,从而与送出辊21一起向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若供给托盘10如图7所示那样下降,则连结板24因自重向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此外,在连结板24上设置有通过上限检测传感器83来检测其有无的被检测片24a。
上限检测传感器83呈向图5中的下方开口的U形(コ形),固定设置于介质供给装置1的主体上。上限检测传感器83由于检测光被连结板24的被检测片24a遮挡而输出接通信号。另外,如图7所示,若检测光未被被检测片24a遮挡,则上限检测传感器83输出断开信号。
如图2以及图3A所示,框体30容纳供给托盘10、送出部20、抽出部40等。如图3A所示,在框体30的上表面设置有可开闭的上门31。在打开该上门31时、抽出部40被抽出时,优选使联锁开关进行工作而使介质供给装置1中的介质M的送出动作等停止。
如图3A所示,抽出部40具有限制板41、侧挡板42、43以及端挡板44。
限制板41对装载于供给托盘10的介质M在送出方向D1上的下游侧端部的位置进行限制。
侧挡板42、43配置为互相对置,对装载于供给托盘10的介质M在与送出方向D1正交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的端部的位置进行限制。
端挡板44对装载于供给托盘10的介质M在送出方向D1上的上游侧端部的位置进行限制,端挡板44配置为在抽出部40从框体30向抽出方向D2被抽出后的状态下,能够如图3A所示那样旋转至打开位置,以便不阻碍介质M的补给。
如图5所示,被推高部50具有滚子51以及臂52。
滚子51可旋转地支承于例如V形或者L形的臂52的一端。另外,滚子51配置于在送出方向D1上的送出辊21与送出辊22之间能够与介质M接触的位置。
臂52例如具有与送出辊22的旋转中心轴同轴的旋转中心轴。在臂52的另一端,设置有通过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来检测其有无的被检测片52a。
由于供给托盘10上升而使滚子51被介质M向上方推高,从而使被推高部50向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另外,若供给托盘10下降,则被推高部50一边向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一边因自重而下降。
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呈向下方开口的俯视U形(コ形)。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由于检测光被臂52的被检测片52a遮挡而输出接通信号。另外,如图7所示,若检测光未被被检测片52a遮挡,则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输出断开信号。
此外,当在供给托盘10上未装载介质M的情况下,在送出辊21以及连结板24被供给托盘10推高、且被检测片24a被上限检测传感器83检测到时,滚子51容纳于供给托盘10的滚子容纳凹部10b中,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检测不到被检测片52a而输出断开信号。由此,控制部61能够判别在供给托盘10上未装载介质M。
图4所示的控制部61优选具有作为对介质供给装置1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而发挥功能的处理器(例如CPU)。此外,如上所述,在与图像形成装置100一体地具备介质供给装置1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部也可以兼作介质供给装置1的控制部61。
详细内容在后文中叙述,在送出部20对介质M进行的送出动作结束后(例如印刷作业结束后),控制部61通过对升降驱动部70进行控制而进行供给托盘10的下降控制。
存储部62例如具有作为预先记录有规定的控制程序的读取专用半导体存储器的ROM、作为在处理器执行各种控制程序时根据需要而用作工作用存储区域的能够随时写入读取的半导体存储器的RAM等。
接口部63在与图像形成装置100、其他装置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发送接收。
升降驱动部70例如是通过使卷绕轴91旋转而进行上述第一线材W1、第二线材W2、第三线材W3以及第四线材W4的收卷以及放卷而使供给托盘10升降的马达等致动器。升降驱动部70以伴随抽出部40的抽出而使从升降驱动部70向卷绕轴91传递动力的驱动路径被切断的方式,经由联轴器(coupling)与供给托盘10连结。
如上所述,在送出部20对介质M进行的送出动作结束后,由控制部61对升降驱动部70进行控制,以使供给托盘10下降。另外,在装载于供给托盘10的介质M伴随着送出部20对最上位的介质M1进行的送出动作而減少时,由控制部61对升降驱动部70进行控制,以上限检测传感器83输出断开信号为基础,例如使供给托盘10每次以几张介质M的高度间歇地上升。
而且,由于送出辊21例如是弹性体,因此可以说在供给托盘10上装载有介质M的情况下始终与最上位的介质M1接触。由此,若在介质M的送出动作结束之后等将供给托盘10(抽出部40)抽出至介质供给装置1的外部,则存在最上位的介质M1一边与送出辊21(送出部20)摩擦一边被抽出而使最上位的介质M1变得不能使用的情况。尤其是在介质M的余量较少的情况下,在抽出供给托盘10时,供给托盘10的下降变慢,因此最上位的介质M1有可能一边与送出辊21摩擦一边被抽出。
因而,为了解除最上位的介质M1与送出辊21的接触状态,控制部61在介质M的送出动作结束之后进行使供给托盘10下降的下降控制。以下,参照图6以及图7对该供给托盘10的下降控制进行说明。
图6是用于对供给托盘10的下降控制进行说明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介质供给装置1(供给托盘10下降后)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图4所示的控制部61在送出部20对介质M进行的送出动作结束后,在图6所示的时间t1,进行利用升降驱动部70使供给托盘10下降的下降控制。
伴随着供给托盘10的下降,被推高部50以滚子51因被推高部50的自重而下降的方式向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检测光不再被被检测片52a遮挡,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输出断开信号,即,输出不存在介质M这一情况(时间t2)。此外,虽然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因供给托盘10下降而输出不存在介质M这一情况,但是实际上在供给托盘10上仍然装载有介质M。
之后,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的第一传感器81a检测不到供给托盘10的被检测片10a,从而输出断开信号,另一方面,第二传感器81b检测到被检测片10a,从而输出接通信号。由此,控制部61判别介质M的余量从“余量少”变为“余量中”(时间t3)。此外,虽然因供给托盘10下降而使作为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的检测结果的介质M的余量增加,但是实际上供给托盘10上的介质M的余量并未增加。
在此,送出辊21例如是弹性体,以被介质M向上方推高的状态压缩。因此,送出辊21在与最上位的介质M1的接触所导致的压缩状态被解除之后下降。因而,上限检测传感器83检测不到连结板24的被检测片24a且上限检测传感器83输出断开信号(检测不到上限)的时刻(时间t4)晚于供给托盘10开始下降的时间t1。
另外,例如,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的第二传感器81b检测不到供给托盘10的被检测片10a,从而输出断开信号,另一方面,第三传感器81c检测到被检测片10a,从而输出接通信号,由此控制部61判别介质M的余量从“余量中”变为“余量多”(时间t5)。
另外,控制部61停止下降控制的时刻(时间t6)晚于上限检测传感器83输出断开信号(检测不到上限)的时刻(时间t4)。
如上所述,通过使供给托盘10下降,即使保持在供给托盘10上装载有介质M的状态不变,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的输出信号也会从“余量少”变为“余量中”、“余量多”。另外,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的输出信号从接通(存在介质)变为断开(不存在介质)。
因此,控制部61例如向图像形成装置100(接口部173)、用户终端200(接口部213)输出进行下降控制之前的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以及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的检测结果,即,介质M的余量为“余量少”且“存在介质”这样的余量。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操作面板160的显示部161将余量信息作为消耗品信息显示在上述余量显示部分161a中。另外,在用户终端200中,在使用了利用网页浏览器等对图像形成装置100(介质供给装置1)进行远程操作的软件的情况下,显示部220显示余量信息作为消耗品信息。在从打印机驱动器调用该软件的情况下,显示部220能够在通过打印机驱动器显示的画面上显示余量。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用户终端200(打印机驱动器)中,也可以基于进行下降控制之前的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以及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的检测结果来进行余量显示以外的处理。例如,当在介质M用尽时向用户进行介质M的补充的报告的情况下,优选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进行下降控制时不再进行报告。
此外,在抽出部40从框体30被抽出的情况下、框体30的上门31打开时等联锁开关进行了工作的情况下等,优选控制部61解除对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以及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的检测结果的保持,例如停止检测结果的输出。
上述说明中的介质M的送出动作结束后的供给托盘10的下降控制的下降量需要比在送出辊21为弹性体的情况下被介质M向上方推高的状态下被压缩的压缩量大,当在介质M的送出动作结束后不将抽出部40抽出的情况下,需要在开始下一个送出动作之前使供给托盘10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因此,供给托盘10的下降量优选为不使供给托盘10下降到最下部的量,优选进行使供给托盘10以不到达最下部的规定时间下降的下降控制。例如,优选在上限检测传感器83输出断开信号之后以规定时间(作为一个例子为1.3秒)使供给托盘10下降。该规定时间以送出辊21的直径为基准,设为下降其直径的1~2倍的距离的时间。准确地说,下降的距离根据下降时装载于供给托盘10的介质M的余量而稍微发生变化。也可以不通过从上限检测传感器83输出断开信号起的时间来控制供给托盘10的下降量,而是另外设置供给托盘10的高度检测手段或者利用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使供给托盘10只下降规定高度(作为一个例子为5cm)。
另外,若不进行供给托盘10的下降控制,则如上所述,在介质M的余量较少的情况下,在供给托盘10被抽出时,供给托盘10来不及下降,最上位的介质M1有可能一边与送出辊21摩擦一边被抽出。因此,控制部61对供给托盘10进行的下降控制例如也可以基于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的输出结果而仅在介质M的余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例如,“余量少”的情况下,或者“余量少”或“余量中”的情况下)进行。
另一方面,在由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检测到供给托盘10上没有介质M的情况下,可以说被推高部50的滚子51容纳于供给托盘10的滚子容纳凹部10b中。因此,在该情况下,若抽出部40被抽出,则滚子51与供给托盘10接触,有可能会破损。因而,也可以仅在由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检测到供给托盘10上没有介质M的情况下,进行上述供给托盘10的下降控制。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介质供给装置1具备:供介质M装载的可升降的供给托盘10;作为检测该供给托盘10上的介质M的余量的余量检测部的一个例子的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以及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将装载于供给托盘10的最上位的介质M1送出的送出部20;在该送出部20对介质M进行的送出动作结束后,进行使供给托盘10下降的下降控制并且输出进行下降控制之前的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以及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的检测结果的控制部61。
通过像这样在介质M的送出动作结束后使供给托盘10下降,从而能够解除最上位的介质M1与送出部20的接触状态。因此,例如,在将供给托盘10抽出到介质供给装置1的外部的情况下,能够避免最上位的介质M1一边与送出部20等摩擦一边被抽出而使最上位的介质M1变得不能使用的状况。另外,控制部61输出供给托盘10下降前的托盘高度检测传感器81以及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的检测结果,即,输出供给托盘10下降前的介质M的余量。因此,能够避免伴随着供给托盘10下降而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面板160的显示部161、用户终端200的显示部220上显示错误的余量的状况。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介质M的送出动作结束后使供给托盘10下降,也能够输出介质M的适当的余量。能够在之后再开始介质M的送出时使供给托盘10上升并检测介质M的余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61进行使供给托盘10以不下降到最下部的规定时间下降的下降控制作为上述下降控制。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成进行供给托盘10的下降控制,并且能够容易地将供给托盘10的下降量设为适当的范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介质供给装置1具备抽出部40、卷绕部90、第一线材W1、第二线材W2、第三线材W3以及第四线材W4,作为将供给托盘10支承为能够向与介质M的送出方向D1正交的抽出方向D2抽出的支承部的一个例子。
因此,在容易发生卡纸的、将供给托盘10向与介质M的送出方向D1正交的抽出方向D2抽出的情况下,由于在保持供给托盘10从送出动作结束后的高度下降后的状态的同时将其抽出,能够避免最上位的介质M1一边与送出部20等摩擦一边被抽出而变得不能使用的状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供给托盘10上的介质M的余量的余量检测部包含检测供给托盘10上有无介质M的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控制部61输出进行下降控制之前的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的检测结果。
由此,能够防止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82伴随着供给托盘10下降而错误地检测实际上有无介质M。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61在介质M的余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在送出动作结束之后进行下降控制。
然而,在向介质供给装置1的外部抽出供给托盘10而使例如来自升降驱动部70的驱动路径被切断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那样的供给托盘悬吊式的介质供给装置1中,介质M的余量越少,供给托盘10以及介质M的自重相对越轻,供给托盘10的下降速度越慢。因而,通过在介质M的余量较少时在送出动作结束后进行供给托盘10的下降控制,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最上位的介质M1一边与送出部20摩擦一边被抽出。另一方面,在介质M的余量较多时,供给托盘10以及介质M的自重相对变重,供给托盘10的下降速度变快。因而,即使省略下降控制,最上位的介质M1也不易一边与送出部20摩擦一边被抽出。因此,通过在介质M的余量较多时省略供给托盘10的下降控制,当在介质M的送出动作结束后不将抽出部40抽出的情况下,能够省略使供给托盘10上升到原来的高度的动作。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构成要素进行变形并具体化。另外,通过对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适当地进行组合,能够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对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的构成要素适当地进行组合。这样,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和应用。以下,附记本申请的原始申请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
[附记1]
一种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供给装置具备:
供给托盘,其供介质装载且可升降;
余量检测部,其检测所述供给托盘上的所述介质的余量;
送出部,其将装载于所述供给托盘的最上位的所述介质送出;以及
控制部,其在所述送出部对所述介质进行的送出动作结束后,进行使所述供给托盘下降的下降控制,并且输出进行该下降控制之前的所述余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
[附记2]
一种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供给装置具备:
供给托盘,其供介质装载且可升降;
余量检测部,其检测所述供给托盘上的所述介质的余量;
送出部,其将装载于所述供给托盘的最上位的所述介质送出;以及
控制部,其在所述送出部对所述介质进行的送出动作结束后,进行使所述供给托盘以不到达最下部的规定时间下降的下降控制,并且输出进行该下降控制之前的所述余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
[附记3]
一种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供给装置具备:
供给托盘,其供介质装载且可升降;
余量检测部,其检测所述供给托盘上的所述介质的余量;
送出部,其将装载于所述供给托盘的最上位的所述介质送出;
支承部,其将所述供给托盘支承为能够向与所述介质的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抽出;以及
控制部,其在所述送出部对所述介质进行的送出动作结束后,进行使所述供给托盘以规定时间下降的下降控制,并且输出进行该下降控制之前的所述余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
[附记4]
根据附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量检测部包含检测所述供给托盘上有无所述介质的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输出进行所述下降控制之前的所述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附记5]
根据附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的余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在所述送出动作结束之后进行所述下降控制。

Claims (5)

1.一种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供给装置具备:
供给托盘,其供介质装载且可升降;
余量检测部,其检测所述供给托盘上的所述介质的余量;
送出部,其将装载于所述供给托盘的最上位的所述介质送出;以及
控制部,其在所述送出部对所述介质进行的送出动作结束后,进行使所述供给托盘下降的下降控制,并且输出进行该下降控制之前的所述余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
2.一种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供给装置具备:
供给托盘,其供介质装载且可升降;
余量检测部,其检测所述供给托盘上的所述介质的余量;
送出部,其将装载于所述供给托盘的最上位的所述介质送出;以及
控制部,其在所述送出部对所述介质进行的送出动作结束后,进行使所述供给托盘以不到达最下部的规定时间下降的下降控制,并且输出进行该下降控制之前的所述余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
3.一种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供给装置具备:
供给托盘,其供介质装载且可升降;
余量检测部,其检测所述供给托盘上的所述介质的余量;
送出部,其将装载于所述供给托盘的最上位的所述介质送出;
支承部,其将所述供给托盘支承为能够向与所述介质的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抽出;以及
控制部,其在所述送出部对所述介质进行的送出动作结束后,进行使所述供给托盘以规定时间下降的下降控制,并且输出进行该下降控制之前的所述余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量检测部包含检测所述供给托盘上有无所述介质的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输出进行所述下降控制之前的所述介质有无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的余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在所述送出动作结束之后进行所述下降控制。
CN202010547711.6A 2019-09-25 2020-06-16 介质供给装置 Active CN1125512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4335 2019-09-25
JP2019-174335 2019-09-25
JP2020-052327 2020-03-24
JP2020052327A JP2021054651A (ja) 2019-09-25 2020-03-24 媒体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1212A true CN112551212A (zh) 2021-03-26
CN112551212B CN112551212B (zh) 2023-04-07

Family

ID=75040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7711.6A Active CN112551212B (zh) 2019-09-25 2020-06-16 介质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121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4126A1 (en) * 2002-12-17 2004-06-17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Feed paper apparatus
JP2013116812A (ja) * 2011-12-05 2013-06-13 Riso Kagaku Corp 給紙装置
CN103224159A (zh) * 2012-01-31 2013-07-3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输出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3212930A (ja) * 2013-07-08 2013-10-17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5827884A (zh) * 2015-01-26 2016-08-0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远程控制方法
CN105824212A (zh) * 2015-01-28 2016-08-0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具备该显影剂补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170203930A1 (en) * 2016-01-18 2017-07-20 Konica Minolta, Inc. Sheet feed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649609A (zh) * 2016-07-26 2018-02-02 会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材料供给装置
JP2019038627A (ja) * 2017-08-22 2019-03-14 株式会社デュプロ 給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4126A1 (en) * 2002-12-17 2004-06-17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Feed paper apparatus
JP2013116812A (ja) * 2011-12-05 2013-06-13 Riso Kagaku Corp 給紙装置
CN103224159A (zh) * 2012-01-31 2013-07-3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输出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3212930A (ja) * 2013-07-08 2013-10-17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5827884A (zh) * 2015-01-26 2016-08-0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远程控制方法
CN105824212A (zh) * 2015-01-28 2016-08-0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具备该显影剂补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170203930A1 (en) * 2016-01-18 2017-07-20 Konica Minolta, Inc. Sheet feed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649609A (zh) * 2016-07-26 2018-02-02 会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材料供给装置
JP2019038627A (ja) * 2017-08-22 2019-03-14 株式会社デュプロ 給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1212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938583B2 (ja) 給紙装置
JPH09235033A (ja) 給紙装置
JP493293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156762A (ja) 大容量二重トレイ可変シートサイズのシート供給装置
JP3906885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シート供給方法
EP1900534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2551212B (zh) 介质供给装置
JP20082801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14596A (ja)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743519A (en) U-turn high capacity sheet feeder for fax machine or printers
JP7252840B2 (ja) 媒体供給装置
JP2021054651A (ja) 媒体供給装置
JP34108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給紙装置
JP2002284367A (ja) 給紙装置
JP2022026579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10784A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02496A (ja) 媒体供給装置
JP2020121844A (ja) 媒体供給装置
JP2005225643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84761A (ja) 媒体供給装置
JP6435876B2 (ja) 給紙装置
CN111498534B (zh) 介质供给装置
JP4299840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63168B2 (ja) 給紙装置
JPH0891593A (ja) 大量給紙装置における給紙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