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2337A - 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2337A
CN112542337A CN201910895918.XA CN201910895918A CN112542337A CN 112542337 A CN112542337 A CN 112542337A CN 201910895918 A CN201910895918 A CN 201910895918A CN 112542337 A CN112542337 A CN 112542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sliding
block
material belt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959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42337B (zh
Inventor
盛黎明
谢艾军
胡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angyuan Micro Ke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angyuan Micro K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angyuan Micro Ke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angyuan Micro K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959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423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42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2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42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23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Abstract

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包括设有第一料带通道的第一导轨、将底座料带翻面的底座料带翻面轮组以及下侧设有第二料带通道的第二导轨,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导轨一旁用于将弹片从弹片料带上切下并放置到底座上的弹片上料装置、设在第一导轨上用于将弹片与底座固定到一起的弹片底座固定装置、设置在第二导轨下方的上盖底座卡合装置、用于向上盖底座卡合装置提供上盖的上盖上料装置以及设在上盖底座卡合装置一旁用于向上盖底座卡合装置提供按钮的按钮上料装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处分别设置有驱动底座料带沿其传输路径移动的第一料带给进装置和第二料带给进装置。本发明具有组装质量好,组装效率高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型轻触开关组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
背景技术
轻触开关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电子本体中人们可以接触到很多轻触开关,如电视机遥控器、空调遥控器、手机以及电脑显示器等的轻触开关。这些轻触开关零部件都很小,普通的人力组装一般分为两个工位,第一个工位是组装底座和弹片,将弹片用吸气笔吸起来放入底座中。然后通过粘贴薄膜将弹片固定在底座内,这种方式组装本体和弹片容易出现双片弹片重叠或弹片反向等情况;另一个工位是组装按钮和上盖;然后将一工位和二工位组装好的部件送至压入机进行最后组装。上述人工方式组装轻触开关组件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工的技术熟练程度,质量难以保证,每个工序组装的数量也少,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人工组装的方式已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其优点是:组装质量好,组装效率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包括沿底座料带传送路径依次设置的上侧设有第一料带通道的第一导轨、将底座料带翻面的底座料带翻面轮组以及下侧设有第二料带通道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下方设有支撑桌,所述第二导轨下方设有支撑架;所述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导轨一旁用于将弹片从弹片料带上切下并放置到底座上的弹片上料装置、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用于将弹片与底座固定到一起的弹片底座固定装置、设置在第二导轨下方的上盖底座卡合装置、设置在上盖底座卡合装置一旁用于向上盖底座卡合装置提供上盖的上盖上料装置以及设置在上盖底座卡合装置一旁用于向上盖底座卡合装置提供按钮的按钮上料装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处分别设置有驱动底座料带沿其传输路径移动的第一料带给进装置和第二料带给进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机器替代了人工,大大的提高了组装效率;而且使用弹片上料装置将弹片从弹片料带上逐片切下并移送到底座料带上的底座中,避免了双片弹片重叠和弹片反向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组装质量;使用时,底座料带先穿过第一料带通道,然后经底座料带翻面轮组翻面后穿入第二料带通道;当底座料带位于第一料带通道中时,底座料带上的底座朝上,且弹片上料装置会先将弹片放入底座中,然后弹片底座固定装置会将弹片固定在底座上,避免底座料带翻面时,弹片从底座料带中掉出;底座料带位于第二料带通道中时,底座料带上的底座朝下,上盖底座卡合装置会将上盖及按钮卡合到底座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片上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导轨一旁用于驱动弹片料带移动的的弹片给进机构、设置在弹片料带传输路径上的弹片切料机构以及设置在弹片给进机构与第一导轨之间的用于将切下的弹片放置到底座料带中的底座上的转运机构;
所述弹片切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桌上且位于弹片料带传输路径下方的通孔、位于通孔上方且与支撑桌固接的定模板、沿弹片传送路径开设在定模板上侧的弹片避让槽、覆盖在弹片避让槽上且与定模板固接的弹片模芯、开设在弹片模芯对应弹片避让槽处的弹片冲裁孔、固接在第三气缸活塞杆端部的动模板以及固接在动模板朝向定模板一侧的与弹片冲裁孔配合的弹片冲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弹片切料机构将弹片从弹片料带上逐片切下并由转运机构移送到底座料带上的底座中,避免了双片弹片重叠的问题。使用时,弹片料带在弹片给进机构的作用下沿弹片料带传送通道间隙性移动并形成弹片料带传输路径,且弹片料带经弹片避让槽从定模板与弹片模芯之间穿过,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第三气缸带动弹片冲刀向上移动,从而使弹片冲刀配合弹片冲裁孔将弹片从弹片料带上切下,使弹片在弹片冲刀的作用下进入弹片冲裁孔中,然后转运机构会将切下的弹片放置到底座料带中的底座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运机构包括第一负压机械手、第二负压机械手、设置在支撑桌上且位于第一导轨与弹片切料机构之间的暂存件以及同步驱动第一负压机械手将弹片从切料机构移送至暂存件上驱动第二负压机械手将弹片从暂存件上移送至底座料带上的第一驱动组件;
所述第一负压机械手包括第一固定块、沿竖直方向贯穿第一固定块的第一吸管以及安装在第一固定块上并与第一吸管连通的第一真空发生器;所述第二负压机械手与所述第一负压机械手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竖直固定在支撑桌上且位于第一导轨与弹片切料机构之间的第一安装板、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板朝向暂存件一侧的摆臂、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上驱动摆臂绕转轴摆动的第一电机、以转轴所在竖直线为对称线开设在第一安装板朝向暂存件一侧且位于转轴上方的呈倒U形的限位槽、沿平行于支撑桌桌面的方向设置且固接于第一安装板朝向暂存件一侧固接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滑轨、滑移连接在第一滑轨上的第二滑块以及沿垂直于支撑桌的方向穿设于第二滑块并与第二滑块滑动配合的纵梁;所述摆臂上摆臂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驱动槽;所述纵梁上端朝向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穿过驱动槽进入限位槽中,所述纵梁下端固接有与第一滑轨平行的横梁,所述第一负压机械手与所述第二负压机械手分别安装在横梁两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负压机械手和第二负压机械手可以将弹片拿起,而第一驱动组件可以同步驱动第一负压机械手将弹片从切料机构移送至暂存件上,驱动第二负压机械手将弹片从暂存件上移送至底座料带上。
第一负压机械手和第二负压机械手在拿取弹片时,第一吸管下端按压到弹片上,使弹片将第一吸管下端封闭,然后第一真空发生器工作,从而将弹片吸到吸管上;第一负压机械手和第二负压机械手在将弹片放下时,只需关闭第一真空发生器,使弹片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第一吸管上掉落即可;
限位槽分为半圆弧形的升降平移段、位于升降平移段靠近第一导轨一端的第一升降段和位于升降平移段靠近弹片切料机构一端的第二升降段;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向不同的方向转动,来带动摆臂绕转轴向不同的方向转动,从而可以通过摆臂来带动转轮在限位槽内做往复移动。当滚轮在第二升降段下端时,第一负压机械手位于冲裁凹模上且第一负压机械手上的第一吸管抵接在刚被切下的弹片上,第二负压机械手中的第一吸管插入暂存孔中且第二负压机械手上的第一吸管抵接在暂时存放在暂存件上的弹片上;当滚轮在摆臂的作用下由第二升降段下端经升降平移段移动到第一升降段下端时,首先竖梁会先竖直向上移动,并带动第一负压机械手和第二负压机械手共同向上移动,当滚轮进入升降平移段后,竖梁一方面会先向上移动然后再向下移动,另一方面会在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块的作用下向靠近底座料带传送通道的方向移动,当滚轮进入第一升降段中后,竖梁会竖直向下移动,并带动第一负压机械手和第二负压机械手共同向下移动,最终使得第一负压机械手将弹片放置到暂存孔中,使第二负压机械手将弹片放置到底座料带上的底座中;当滚轮在摆臂的作用下由第一升降段下端经升降平移段移动到第二升降段下端时,第一负压机械手和第二负压机械手会沿上述路径返回原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轨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运机构配合的弹片定位机构,所述弹片定位机构包括位于第一料带通道正上方的导向定位块以及驱动导向定位块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组件;所述导向定位块上对应底座料带上底座的弹片安装位开设有导向定位孔;所述导向定位孔包括截面呈倒圆台的导入部以及与导向部同轴且连接在导向部下端的通过部;所述导向定位块下侧固接有穿入第一料带通道并与底座料带上的给进孔配合的第一定位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片定位机构可以协助第二负压机械手将弹片准确的放置到底座上的弹片安装位上,保证微型轻触开关的组装质量;第一定位针可以定位校准底座料带的位置,以使导向定位块上的导向定位孔能够对准底座上的弹片安装位;导向定位块的设置可以在第一吸管以及吸附在第一吸管上的弹片在穿过导向定位孔时,对弹片在吸管上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弹片能够准确落到底座上的对应位置;升降组件可以在需要移动弹片料带时将第一定位针从底座料带上拔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底座卡合装置包括初步装配机构;所述初步装配机构位于第二料带通道正下方且活塞杆竖直朝向第二料带通道的第十一气缸、支撑转盘并驱动转盘转动的旋转驱动组件、若干沿转盘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在转盘边缘处的安装座以及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在安装座上的上盖放置座;上述的第十一气缸为行程可调气缸且第十一气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上;上盖放置座在转盘的带动下可移动到第十一气缸与第二导轨之间;所述上盖放置座包括沿竖直方向贯穿安装座的滑动部以及一体成型在滑动部上端的防脱部,所述防脱部上侧加工有用于放置上盖的放置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上盖以及按钮卡合到装有弹片的底座上,初步形成微型轻触开关;当放置有上盖及按钮的上盖放置座转动到第十一气缸与第二料带通道之间时,第十一气缸伸长并推动该上盖放置座向上移动,从而将上盖卡合到底座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底座卡合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导轨出料端的二次压紧机构;所述二次压紧机构包括位于第二导轨出料端的支撑框、固定在支撑框上的下模体、两个开设在下模体上侧供底座料带上的微型轻触开关通过的轻触开关避让槽以及两组设置在下模体上的压紧组件;
两组所述压紧组件分别用于对底座料带上的两行微型轻触开关进行压紧;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开设在下模体上侧且与轻触开关避让槽互相垂直的滑槽,所述滑槽中部与轻触开关避让槽连通,所述滑槽内对应一个轻触开关避让槽的位置固定有用于支撑微型轻触开关的支撑轨,所述支撑轨将滑槽分隔为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中滑移连接有第一压紧块,所述第二滑槽中滑移连接有第二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块和所述第二压紧块相向的一侧上端一体成型有压紧部,所述压紧部上形成两个在下模体上的正投影呈等腰梯形的缺口;所述第一压紧块上侧开设有用于避让微型轻触开关的避让通槽;
所述二次压紧机构还包括驱动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相向与相背运动的压紧驱动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二次压紧机构可以向底座所在方向按压上盖中的卡钩,从而避免卡钩脱钩,有效的保证了微型轻触开关牢固装配;两组压紧组件分别对底座料带上的两行微型轻触开关进行压紧,当微型轻触开关移动到压紧组件处时,压紧驱动组件会驱动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相向运动,从而使第一压紧块与第二压紧块上的压紧部将上盖中的四个卡钩向底座所在方向挤压,然后压紧驱动组件会再次驱动第一压紧块与第二压紧块相背运动,使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松开微型轻触开关。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下模体上方的上模体、固定在支架上驱动上模体上下移动的第十四气缸、两根分别位于滑槽两端上方且上端与上模体固定的插杆,两根所述插杆相向一侧下边沿加工有斜导面,所述第一压紧块远离所述第二压紧块一端上边沿和第二压紧块远离第一压紧块一端上边沿亦加工有斜导面;所述第一压紧块和所述第二压紧块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中安装有第四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模体在第十四气缸的驱动下向移动时,首先一个插杆上的斜导面会与第一压紧块上的斜导面抵接,另一个插杆上的斜导面与第二压紧块上的斜导面抵接;随着上模体进一步向下移动,两个插杆会推动第一压紧块与第二压紧块相向移动。当上模体向上移动时,插杆逐渐从滑槽中拔出,从而使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相背移动(即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体上固定嵌设有轻触开关模芯,所述轻触开关模芯上开设有轻触开关冲裁孔;
所述上模体包括位于下模体正上方的固定板组和位于固定板组与下模体之间的压紧板组,所述固定板组下侧固定有与轻触开关冲裁孔配合的轻触开关冲刀,所述轻触开关冲刀贯穿压紧板组并与压紧板组滑动配合,上述插杆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组下侧且插杆贯穿压紧板组并与压紧板组滑动配合;
所述压紧板组上侧固定有至少两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端贯穿固定板组并与固定板组滑动配合,且连接柱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第二防脱块;在压紧板组与固定板组之间固定有第三弹簧;所述压紧板组下侧开设有避让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上凸起的凸起避让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完成组装的微型轻触开关从底座料带上切下;当上模体在十四气缸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时,首先压紧板组会先将底座料带压紧,然后轻触开关冲刀再与轻触开关冲裁孔配合将微型轻触开关从底座料带上切下;压紧板组的设置是为了避免在将微型轻触开关从底座料带上切下时底座料带发生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上料装置包括上盖振动盘、连接并连通在上盖振动盘上的上盖上料轨道、位于上盖上料轨道远离上盖振动盘一端的分料机构以及用于将分料机构中的上盖转移到上述放置槽中的上盖输送机械手;
所述分料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柜上且位于上盖上料轨道远离上盖振动盘一端的立柱、开设在立柱上端面的与上盖上料轨道连通的进料槽、开设在立柱上端且与进料槽互相垂直的安装槽、滑移连接在安装槽中的分料块、开设在分料块上侧的分料槽以及驱动分料块在安装槽中往复滑动的分料驱动组件,所述立柱与所述上盖上料轨道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立柱上端螺栓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还开设有取料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立柱与上盖上料导轨之间的间隙可以避免上盖上料轨道上的震动传递到立柱上;当上盖进入分料槽中后,可以通过分料驱动组件驱动分料块在安装槽中滑动,从而使分料槽与进料槽错开,从而使进料槽中的上盖与分料槽中的上盖被隔开,避免了分料槽中的上盖发生震动,从而使上盖输送机械手可以准确的将分料槽中的上盖拿起,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上盖震动导致上盖输送机械手无法对准上盖的情况,从而避免了上盖输送机械手在拿取上盖时将上盖压坏的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输送机械手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三安装板、第三负压机械手、安装在第三安装板上驱动第三负压机械手在水平面内做直线往复移动的第一横向驱动组件以及安装在第一横向驱动组件上驱动第三负压机械手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纵向驱动组件,所述第三负压机械手安装在第一纵向驱动组件上;
所述第三负压机械手包括第三安装块、开设在第三安装块上并贯通第三安装块上下两侧的第三滑孔、两个穿设于第三滑孔并与第三安装块坏连接的滑动件以及固定在第三安装块周侧壁上的第十九气缸;所述滑动件下端固定有两个与上盖内腔插接配合的外凸管,所述滑动件上安装有第二真空发生器,所述滑动件上开设有连通外凸管与第二真空发生器的通气孔,所述外凸管内固定有与上盖中心处的安装孔插接配合的插柱,所述插柱下端为半球形;两个所述滑动件相互朝向的一侧均开设有镶嵌孔,两个所述滑动件之间设置有第六弹簧,所述第六弹簧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滑动件上的镶嵌孔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精准的将分料槽中的上盖转移到对应上盖放置座上的上盖放置位中;当第十七气缸处于最短状态时,第三负压机械手位于取料孔正上方,当第十七气缸处于最长状态时,第三负压机械手位于一个上盖放置座的正上方。使用时,上盖振动盘内放置有上盖,在上盖振动盘的作用下上盖整齐的排列到上盖上料轨道中,并且缓慢的在上盖上料轨道中向远离上盖振动盘的方向移动,最终经进料槽进入分料槽中,当上盖进入分料槽中后,第十六气缸伸长推动分料块抵接到第一定位板上,使分料槽与进料槽错开、分料槽与取料孔对准。然后第十九气缸伸长,使两个滑动件抵接到一起,然后通过控制第一纵向驱动组件驱动第三负压机械手竖直向下移动,从而将外凸管插到对应上盖的内腔中,然后打开第二真空发生器,然后在通过控制纵向驱动件驱动第三负压机械手竖直向上移动将上盖拿起,然后再控制第一横向驱动组件将第三负压机械手移动至上盖放置座正上方,然后控制第十九气缸缩短使两个滑动件在第六弹簧的作用下分离,然后再控制第一纵向驱动组件驱动第三负压机械手竖直向下移动将上盖放置到上盖放置座上的上盖放置位中,然后关闭第二真空发生器,最后再控制第一纵向驱动组件驱动第三负压机械手竖直向上移动,使第三负压机械手离开上盖放置座和上盖。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使用机器代替了人工,大大的提高了组装效率,而且使用弹片上料装置将弹片从弹片料带上逐片切下并移送到底座料带上的底座中,避免了双片弹片重叠和弹片反向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组装质量;
2、弹片定位机构可以协助第二负压机械手将弹片准确的放置到底座上的弹片安装位上,保证微型轻触开关的组装质量;
3、初步装配机构可以将上盖以及按钮卡合到装有弹片的底座上,初步形成微型轻触开关,二次压紧机构可以向底座所在方向按压上盖中的卡钩,从而避免卡钩脱钩,有效的保证了微型轻触开关牢固装配,保证微型轻触开关的组装质量;
4、可以将完成组装的微型轻触开关从底座料带上切下;
5、立柱与上盖上料导轨之间的间隙可以避免上盖上料轨道上的震动传递到立柱上;当上盖进入分料槽中后,可以通过分料驱动组件驱动分料块在安装槽中滑动,从而使分料槽与进料槽错开,从而使进料槽中的上盖与分料槽中的上盖被隔开,避免了分料槽中的上盖发生震动,从而使上盖输送机械手可以准确的将分料槽中的上盖拿起,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上盖震动导致上盖输送机械手无法对准上盖的情况,从而避免了上盖输送机械手在拿取上盖时将上盖压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体现第一导轨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3是为体现第二导轨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4是为体现弹片上料装置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5是为体现弹片切料机构的结构所做的爆炸图;
图6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7是暂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为体现第一负压机械手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9是为体现弹片底座固定装置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处的放大图;
图11是为体现弹片定位机构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12是为体现弹片定位机构的结构所做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C-C方向所做的剖视图;
图14是为体现支撑驱动块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15是为体现承托件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2中D-D方向所做的剖视图;
图17是为体现弹片底座固定装置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18是为体现弹片底座固定装置的结构所做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19是薄膜模芯的零件图;
图20是为体现上盖放置座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21是为体现拨片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22是为体现上盖底座卡合装置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E处的放大图;
图24是为体现第一料带给进装置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25是为体现二次压紧机构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26是为体现压紧组件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27是为体现压紧驱动组件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28是为体现连接柱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29是为体现上模体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30是为体现上盖上料装置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31是为体现分料机构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32是为体现分料机构的结构所做的剖视图;
图33是为体现滑动件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34是为体现插柱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35是为体现上盖输送机械手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36是为体现第三负压机械手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37是为体现第三负压机械手的结构所做的剖视图;
图38是为体现按钮上料装置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39是为体现按钮输送机械手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40是为体现第四负压机械手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中,0、机柜;01、支撑桌;02、支撑架;1、第一导轨;11、第一通道槽;12、第一压片;2、第二导轨;21、第二通道槽;22、第二压片;3、底座料带翻面轮组;31、第一翻面轮;32、第二翻面轮;33、第三翻面轮;34、第四翻面轮;4、弹片底座固定装置;411、凹模体;412、薄膜模芯;413、让位槽;414、薄膜冲裁孔;415、薄膜通过孔;421、凸模体;422、薄膜冲刀;423、固定板;424、第十气缸;425、导柱;426、第二定位针;427、第二避针孔;43、薄膜收放组件;431、薄膜料架;432、放卷盘;433、收卷盘;434、电动马达;435、定位轮;436、变向辊;437、张紧辊;438、支杆;5、弹片上料装置;51、弹片给进机构;511、底盘座;512、第三通道槽;513、第一滑块;514、第一气缸;515、第二气缸;516、给进针;517、盖板;518、腰形孔;519、料架;5190、放料盘;510、支架;5101、第一变向轮;5102、第二变向轮;52、弹片切料机构;521、通孔;522、第三气缸;523、动模板;524、弹片冲刀;525、定模板;526、弹片模芯;527、弹片避让槽;528、过孔;529、弹片冲裁孔;53、转运机构;531、第一负压机械手;5311、第一固定块;5312、第一吸管;5313、第一真空发生器;532、第二负压机械手;533、第一缓冲组件;5331、套筒;5332、滑杆;5333、第一安装块;5334、第一防脱块;5335、第一弹簧;534、暂存件;5341、暂存孔;535、第一驱动组件;5351、第一安装板;5352、摆臂;5353、第一电机;5354、限位槽;5355、第一滑轨;5356、第二滑块;5357、纵梁;5358、驱动槽;5359、转轮;5350、横梁;5361、第一支撑块;5362、第一通口;5363、第一裁切组件;5364、第一切块;5365、第一切刀;5366、第四气缸;5367、第一废料导出管;5368、第一废料收集盒;537、弹片定位机构;5371、导向定位块;5372、导向定位孔;5373、第一定位针;5374、第一避针孔;5375、底座避让槽;5376、导杆;5377、第五气缸;5378、连接板;5379、套管;5380、限位块;5381、豁口;54、消磁机;6、上盖底座卡合装置;61、底座料带定位机构;611、第二安装板;612、第十二气缸;613、第二安装块;614、第三定位针;615、第三避针孔;62、初步装配机构;621、第十一气缸;622、转盘;623、减速器;624、安装座;625、上盖放置座;6251、滑动部;6252、防脱部;6253、定位部;6254、第二弹簧;6255、放置槽;63、二次压紧机构;631、支撑框;632、下模体;633、轻触开关避让槽;6341、第一滑槽;6342、第二滑槽;6343、第一压紧块;6344、第二压紧块;6345、压紧部;6346、缺口;6347、避让通槽;6348、支撑轨;635、第三压片;636、插槽;637、上模体;6371、固定板组;6372、压紧板组;6373、连接柱;7374、第二防脱块;6375、第三弹簧;6376、压片避让槽;6377、第三压紧块;6378、凸起避让槽;638、第十四气缸;639、插杆;640、第四弹簧;6401、盲孔;65、下料机构;651、轻触开关模芯;652、轻触开关冲裁孔;653、轻触开关冲刀;66、第四定位针;67、避让豁口;681、第二支撑块;682、第二通口;683、第二切块;684、第二切刀;685、第十五气缸;686、第二废料导出管;687、第二废料收集盒;7、上盖上料装置;71、上盖振动盘;72、上盖上料轨道;73、分料机构;731、立柱;732、进料槽;733、安装槽;734、分料块;735、分料槽;7361、第一定位板;7362、第二定位板;7363、连板;7364、第十六气缸;7364、第五弹簧;737、压板;738、取料孔;74、上盖输送机械手;741、第三安装板;742、第三负压机械手;7421、第三安装块;7422、第三滑孔;7423、滑动件;74231、滑动体;74232、支撑体;74233、固定体;7424、第十九气缸;7425、第六弹簧;7426、外凸管;7427、第二真空发生器;7428、通气孔;7429、插柱;74291、固定部;74292、定位柱部;7420、限制块;74201、第三滑槽;743、第一横向驱动组件;7431、第二滑轨;7432、第六滑块;7433、横杠;7434、第十七气缸;744、第一纵向驱动组件;7441、第三滑轨;7442、第七滑块;7443、纵杠;7444、第十八气缸;7445、平板;745、第二缓冲组件;7451、连接块;7452、导向柱;7453、自润滑铜套;7454、防脱块;7455、第七弹簧;8、按钮提供装置;81、按钮振动盘;82、按钮上料轨道;821、轨道部;822、遮盖部;83、按钮输送机械手;831、第四安装板;832、第四负压机械手;8321、第四安装块;8322、第十滑块;8323、防脱头;8324、第二吸管;8325、第四真空发生器;8326、抵挡块;8327、第八弹簧;833、第二横向驱动组件;8331、第四滑轨;8332、第八滑块;8333、横板;8334、第二十气缸;834、第二纵向驱动组件;8341、第五滑轨;8342、第九滑块;8343、纵板;8344、第二十一气缸;8345、平置板;84、按钮定位机构;841、支板;842、导向定位板;843、定位导向孔;9、第一料带给进装置;91、支撑板;92、第一滑孔;93、支撑驱动块;931、配合槽;932、凸块;94、第一通过孔;95、第二通过孔;96、推动组件;961、第三滑块;962、推杆;963、第六气缸;97、控制组件;971、控制槽;972、挡板;973、第七气缸;98、循环输送组件;981、第二滑孔;982、安装架;983、第四滑块;984、第八气缸;985、第九气缸;986、承托件;987、限定块;988、凹槽;10、第二料带给进装置;101、滑动槽;102、条形孔;103、第五滑块;104、安装孔;105、拨片;1051、卡接部;1052、退出部;106、第十三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包括机柜0以及设置在机柜0方的第一导轨1、第二导轨2以及底座料带翻面轮组3,在第一导轨1下方设置有支撑桌01,在第二导轨2下方设置有支撑架02,第二导轨2位于第一导轨1的一端且与第一导轨1互相平行。
参照图2,在第一导轨1上侧沿第一导轨1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通道槽11,在第一通道槽11两旁均设置有第一压片12,第一压片12一边与第一导轨1螺栓连接,另一边伸到第一通道槽11上方;在第一通道槽11与第一压片12之间形成供底座料带穿过的第一料带通道;第一导轨1远离第二导轨2的一端为进料端,靠近第二导轨2的一端为出料端。
参照图3,在第二导轨2下侧沿第二导轨2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通道槽21,在第二通道槽21两旁均设置与第二压片22,第二压片22一边与第一导轨1螺栓连接,另一边伸到第二通道槽21下方;在第二通道槽21与第二压片22之间形成供底座料带穿过的第二料带通道;第二导轨2远离第一导轨1的一端为进料端,靠近第一导轨1的一端为出料端。
参照图1,底座料带翻面轮组3包括通过支座固定在支撑桌01上且位于第一导轨1出料端处的第一翻面轮31、通过支座固定在机柜0上且位于第一导轨1与第二导轨2之间的第二翻面轮32、通过支座固定在机柜0上且位于第二导轨2出料端下方的第三翻面轮33以及通过支座固定在支撑架02上且位于第二导轨2出料端处的第四翻面轮34。底座料带从第一导轨1进料端穿入第一料带通道,然后从第一导轨1出料端穿出第一料带通道,然后从第一翻面轮31上方绕过第一翻面轮31,然后从第二翻面轮32下方绕过第二翻面轮32,然后再从第三翻面轮33下方绕过第三翻面轮33,然后再从第四翻面轮34上绕过第四翻面轮34,然后再从第二导轨2进料端穿入第二料带通道,然后再从第二导轨2出料端穿出第二料带通道。底座料带经第一料带通道穿过第一导轨1时,底座料带上的底座朝上;底座料带经第二料带通道穿过第二导轨2时,底座料带上的底座朝下。
参照图1,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导轨1上的弹片底座固定装置4、设置在第一导轨1一旁的弹片上料装置5、设置在第二导轨2下方的上盖底座卡合装置6、向上盖底座卡合装置6提供上盖的上盖上料装置7以及向上盖底座卡合装置6提供按钮的按钮上料装置,在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料带给进装置9和第二料带给进装置10。
为便于描述,设定支撑桌01上有一条与第一导轨1互相平行的弹片料带传送通道,结合图4,弹片上料装置5包括驱动弹片料带沿弹片料带传送通道间歇性移动的弹片给进机构51、用于将弹片从弹片料带上切下的弹片切料机构52以及安装在支撑桌01用于将切下的弹片放置到底座料带中的底座上的转运机构53。
参照图4和图5,弹片给进机构51包括安装在支撑桌01上对应弹片料带传送通道处的底盘座511、两条开设在底盘座511上的供弹片料带穿过的第三通道槽512、沿第三通道槽512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底盘座511上且位于第三通道槽512一旁的第一滑块513以及驱动第一滑块513在底盘座511上往复滑动的第一气缸514,第一气缸514的缸体固定连接在底盘座511上且第一气缸514的活塞杆与第一滑块513卡接;在第一滑块513上侧螺栓连接有支块,在支块上安装有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活塞杆朝向底盘座511的第二气缸515,第二气缸515位于第三通道槽512正上方,在第二气缸515的活塞杆上安装有两根给进针516,两根给进针516分别对应弹片料带两边的给进孔。在第二通道上方设置有与底盘座511螺栓连接的盖板517,在第三通道槽512底和盖板517上均沿第三通道槽512长度方向开设有供给进针516穿过的腰形孔518。
参照图1,在机柜0的一旁放置有料架519,在料架519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放料盘5190,在机柜0上固定有支架510,支架510位于放料盘5190与底座盘之间,结合图6,在支架510上设置有定位变向轮组,定位变向轮组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架510上的第一变向轮5101和第二变向轮5102,在第一变向轮5101上开设有两个环形槽,第二变向轮5102伸入环形槽中。
弹片给进机构51的工作原理为:两个放料盘5190上均装上弹片料带盘,两个放料盘5190上的弹片料带的自由端依次先分别经两个环形槽穿过定位变向轮组,然后在分别由两个第三通道槽512中穿过。弹片给进机构51驱动弹片料带运动时,首先通过第二气缸515驱动给进针516插到弹片料带上的给进孔中,然后通过第一气缸514驱动第一滑块513向远离放料盘5190的方向移动来拉拽弹片料带移动一定距离;之后,第二气缸515驱动给进针516向上移动,使给进针516从弹片料带上的给进孔中拔出,然后通过第一气缸514驱动第一滑块513向靠近放料盘5190的方向移动使第一滑块513复位。
进一步的,参照图1,在机柜0上、支撑桌01与定位变向轮组之间设置有消磁机54。
参照图4和图5,弹片切料机构52包括开设在支撑桌01上且位于底盘座511与消磁机54之间的通孔521;弹片切料机构52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桌01上且位于通孔521上方的冲裁凹模、固定在机柜0上且活塞杆竖直朝向通孔521的第三气缸522以及安装在第三气缸522活塞杆上且与冲裁凹模配合的冲裁凸模。具体的说,冲裁凸模包括固接在第三气缸522活塞杆端部的动模板523以及固接在动模板523朝向冲裁凹模一侧的弹片冲刀524;弹片冲刀524设有八个,分为两行,每行四个。冲裁凹模包括螺栓连接在支撑桌01上的定模板525和安装在定模板525上的弹片模芯526,在定模板525上开有两条供弹片料带通过的弹片避让槽527,模芯覆盖在弹片避让槽527上,另外在定模板525上对应弹片避让槽527的位置开设有供弹片冲刀524通过的过孔528,在弹片模芯526上对应弹片避让槽527的位置开设有与弹片冲刀524适配的弹片冲裁孔529;冲裁孔开设有八个,分为两行,每行四个,每行冲裁孔分别对应一个弹片避让槽527。
弹片切料机构52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弹片料带经弹片避让槽527从定模板525与弹片模芯526之间穿过;使用弹片切料机构52将弹片从弹片料带上切下时,第三气缸522伸长,冲裁凸模在第三气缸522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且弹片冲刀524与弹片模芯526配合将弹片从弹片料带上切下,使得弹片在弹片冲刀524的作用下进入弹片冲裁孔529中;当弹片被转运机构53从弹片冲裁孔529中取出后,第三气缸522缩短,使得冲裁凸模回归原位。
进一步的,参照图5,在底盘座511远离料盘的一端螺栓连接有第一支撑块5361,在第一支撑块5361上设有供弹片料带通过的第一通口5362,在第一支撑块5361背向底盘座51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裁切组件5363,第一裁切组件5363包括镶嵌在第一支撑块5361上且位于第一通口5362下方的第一切块5364、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在第一支撑块5361上的第一切刀5365以及固接在第一支撑块5361上驱动第一切刀5365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第四气缸5366;在第一支撑块5361背向底盘座51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废料导出管5367,第一废料导出管5367一端罩在第一裁切组件5363上,另一端向下延伸,在第一废料导出管5367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废料收集盒5368。当弹片料带通过第一通口5362后,第一切刀5365会在第三气缸522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配合第一切块5364将弹片料带切断,被切下的废料会经第一废料导出管5367落到第一废料收集盒5368中被统一的收集起来。
参照图3,转运机构53包括第一负压机械手531、第二负压机械手532、设置在支撑桌01上且位于第一导轨1与弹片切料机构52之间的暂存件534以及同步驱动第一负压机械手531将弹片从弹片切料机构52移送至暂存件534上驱动第二负压机械手532将弹片从暂存件534上移送至底座料带上的第一驱动组件535。
结合图8,第一负压机械手531和第二负压机械手532的结构相同,都包括第一固定块5311、沿竖直方向贯穿第一固定块5311的第一吸管5312以及安装在第一固定块5311上且与第一吸管5312连接并连通的第一真空发生器5313,第一负压机械手531和第二负压机械手532中的第一吸管5312均设置有八根、第一真空发生器5313均设置有四个,八根第一吸管5312分为两行,每行四个,与冲裁凹模上的弹片冲裁孔529相对应;其中每个第一真空发生器5313与两个第一吸管5312连通)。
结合图7,在暂存件534上侧开设有用于存放弹片的暂存孔5341,暂存孔5341开设有八个,八个暂存孔5341分为两行,每行四个,暂存孔5341包括截面呈倒圆台状的导向部和位于导向部底部并与导向部同轴的且与弹片适配的存放部。
结合图4,第一驱动组件535包括竖直固定在支撑桌01上且位于第一导轨1与弹片切料机构52之间的第一安装板5351、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板5351朝向暂存件534一侧的摆臂5352、固定在第一安装板5351上驱动摆臂5352绕转轴摆动的第一电机5353、以转轴所在竖直线为对称线开设在第一安装板5351朝向暂存件534一侧且位于转轴上方的呈倒U形的限位槽5354、沿平行于支撑桌01桌面的方向设置且固接于第一安装板5351朝向暂存件534一侧固接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滑轨5355、滑移连接在第一滑轨5355上的第二滑块5356以及沿垂直于支撑桌01的方向穿设于第二滑块5356并与第二滑块5356滑动配合的纵梁5357;在摆臂5352上摆臂5352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驱动槽5358;在纵梁5357上端朝向第一安装板535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轮5359,转轮5359穿过驱动槽5358进入限位槽5354中,在纵梁5357下端固接有与第一滑轨5355平行的横梁5350,横梁5350靠近弹片切料机构52的一端通过第一缓冲组件533与第一负压机械手531连接,横梁5350靠近第一导轨1的一端通过另一个缓冲组件与第二负压机械手532连接。
结合图4,上述的限位槽5354分为半圆弧形的升降平移段、位于升降平移段靠近第一导轨1一端的第一升降段和位于升降平移段靠近弹片切料机构52一端的第二升降段;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第一电机5353向不同的方向转动,来带动摆臂5352绕转轴向不同的方向转动,从而可以通过摆臂5352来带动转轮5359在限位槽5354内做往复移动。当滚轮在第二升降段下端时,第一负压机械手531位于冲裁凹模上且第一负压机械手531上的第一吸管5312抵接在刚被切下的弹片上,第二负压机械手532中的第一吸管5312插入暂存孔5341中且第二负压机械手532上的第一吸管5312抵接在暂时存放在暂存件534上的弹片上;当滚轮在摆臂5352的作用下由第二升降段下端经升降平移段移动到第一升降段下端时,首先竖梁会先竖直向上移动,并带动第一负压机械手531和第二负压机械手532共同向上移动,当滚轮进入升降平移段后,竖梁一方面会先向上移动然后再向下移动,另一方面会在第一滑轨5355以及第二滑块5356的作用下向靠近底座料带传送通道的方向移动,当滚轮进入第一升降段中后,竖梁会竖直向下移动,并带动第一负压机械手531和第二负压机械手532共同向下移动,最终使得第一负压机械手531将弹片放置到暂存孔5341中,使第二负压机械手532将弹片放置到底座料带上的底座中;当滚轮在摆臂5352的作用下由第一升降段下端经升降平移段移动到第二升降段下端时,第一负压机械手531和第二负压机械手532会沿上述路径返回原位。
参照图8,缓冲组件包括沿垂直于支撑桌01的方向穿设于横梁5350且与横梁5350固接的套筒5331、穿设于套筒5331并与套筒5331滑动配合的滑杆5332、固接在滑杆5332下端的第一安装块5333、固接在滑杆5332上端的第一防脱块74545334以及套设在滑杆5332上的第一弹簧5335;第一弹簧5335一端与套筒5331抵接,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块5333抵接;第一安装块5333螺栓连接在固定块下侧,且上述的第一吸管5312贯穿第一安装块5333。缓冲组件的设置可以避免由于第一负压机械手531和/或第二负压机械手532运动过量,导致第一负压机械手531和/或第二负压机械手532损坏;另外也使得第一负压机械手531和第二负压机械手532上的第一吸管5312可以紧紧的按压到弹片上,避免第一负压机械手531和第二负压机械手532将弹片吸起时,由于弹片与第一吸管5312之间连接不够紧密,导致弹片与第一吸管5312之间漏气较多,导致第一负压机械手531和第二负压机械手532无法将弹片吸起或导致第一负压机械手531和第二负压机械手532将弹片吸起后弹片又从第一吸管5312上掉落。
参照图9和图10,在第一导轨1上设置有弹片定位机构537,弹片定位机构537包括位于第一通道槽11正上方的导向定位块5371以及驱动导向定位块5371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组件。具体的说,结合图10和图11,导向定位块5371上对应底座料带上底座的弹片安装位开设有若干导向定位孔5372;导向定位孔5372开设有八个,八个导向定位孔5372分为两行,每行四个;导向定位孔5372包括截面呈倒圆台的导入部以及与导向部同轴且连接在导向部下端的通过部;在导向定位块5371下侧固接有与底座料带上的给进孔配合的第一定位针5373;第一定位针5373有六根,六根第一定位针5373分为两行,每行三个;在第一导轨1和第一压片12上开设有供第一定位针5373穿入的第一避针孔5374(第一压片12上的第一避针孔5374参见图2,第一导轨1上的第一避针孔5374未示出),当第一定位针5373插入到底座料带上的给进孔中时,导向定位块5371上的导向定位孔5372刚好对准底座上的弹片安装位。在第二负压机械手532将弹片放置到底座料带上之前,第二负压机械中的第一吸管5312和吸附在第一吸管5312上的弹片会穿过对应的导向定位孔5372,导向定位孔5372会对弹片在第一吸管5312上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弹片能够准确落到底座上的对应位置。
结合图11,在导向定位块5371下侧开设有底座避让槽5375,底座避让槽5375的设置使得导向定位块5371上开有导向定位孔5372的位置形成与底座插接配合的压条,以使导向定位块5371盖在第一通道槽11上时,压条可以插入底座中,以避免在第二负压机械手532从底座上离开时,弹片在底座上发生位移。
参照图10和图11,升降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穿设于工作台且与工作台滑动配合的导杆5376,导杆5376上端与导向定位块5371固接;升降组件还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工作台两旁且活塞杆竖直朝上的第五气缸5377,第五气缸5377的活塞杆与导向定位块5371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具体的说,连接件包括螺栓连接在导向定位块5371上的连接板5378、固定套设在第一气缸514的活塞杆上的套管5379以及两个分别固接在套管5379两端的限位块5380;连接板5378朝向第一气缸514的一端开设有豁口5381,套管5379位于豁口5381内且两个限位块5380分别抵接在连接板5378上下两侧。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第五气缸5377的伸长与缩短来带动导向定位块5371上、下运动,从而使第一定位针5373从底座料带上的给进孔中拔出或使第一定位针5373插入底座料带上的给进孔中。
参照图12和图13,第一料带给进装置9包括固定在第一导轨1与支撑桌01之间的支撑板91、沿第一导轨1长度方向开设在第一通道槽11底部的第一滑孔92、若干沿第一滑孔92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第一滑孔92内并与第一滑孔92滑动配合的支撑驱动块93、开设在支撑板91上且位于第一滑孔92靠近第一导轨1进料端一端下方的供支撑驱动块93通过的第一通过孔94528、开设在支撑板91上且位于第一滑孔92靠近第一导轨1出料端一端下方的供支撑驱动块93通过的第二通过孔95528、推动支撑驱动块93在第一滑孔92内向第二通过孔95528滑动的推动组件96、控制支撑驱动块93是否从第二通过孔95528落下的控制组件97以及承接由第二通过孔95528落下的支撑驱动块93并将该支撑驱动块93经第一通过孔94528送回第一滑孔92中的循环输送组件98。
结合图13和图14,支撑驱动块93的总个数比第一滑孔92能够容纳的支撑驱动块93个数少一个,在支撑驱动块93上端加工有与底座下表面配合的配合槽931和与底座料带上相邻两底座之间的间隙适配的凸块932。推动组件96包括沿底座料带传送方向滑移连接在支撑桌01上的第三滑块961、固接在第三滑块961一端的推杆962以及驱动第三滑块961往复滑动的第六气缸963,第三滑块961位于第一导轨1进料端,推杆962贯穿第一导轨1并伸入第一滑孔92中。
结合图12和图16,控制组件97包括两个开设在支撑板91上侧且分别位于第二通过孔95528两旁的控制槽971;控制槽971的一端与第二通过孔95528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板91侧壁处;在控制槽971内滑移连接有挡板972,挡板972的一端伸入第二通过孔95528中对支撑驱动块93进行支撑,另一端从控制槽971远离第二通过孔95528的一端穿出并连接有第七气缸973;第七气缸973的缸体与支撑桌01固接,第七气缸973的活塞杆朝向挡板972并与挡板972卡接。
参照图13,循环输送组件98包括开设在支撑桌01上且位于第一滑孔92正下方的与支撑驱动块93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孔981、固接在支撑桌01下侧且位于第二滑孔981一旁的安装架982、沿平行于第一导轨1的方向滑移连接在安装架982上的第四滑块983、安装在安装架982上驱动第四滑块983往复滑动的第八气缸984、安装在第四滑块983上且活塞杆朝向第二滑孔981的第九气缸985以及固定在第九气缸985活塞杆端部的承托件986;第八气缸984的缸体固定在支撑架02上,且第八气缸984的活塞杆端部与第四滑块983卡接;第九气缸985的缸体固定在第四滑块983上,且第九气缸985的活塞杆与承托件986卡接;在安装架982上固定有限定块987,承托件986贯穿限定块987并与限定块987滑动配合;结合图15,在承托件986上端沿平行于第一导轨1的方向开设有供支撑驱动块93嵌入的凹槽988,该凹槽988为通槽。
第一料带给进装置9的工作原理为:常态下,承托件986位于第二滑孔981中且位于第二通过孔95528正下方;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第七气缸973,使第七气缸973拉动挡板972向远离第二通过孔95528的方向移动,从而将挡板972从第二通过孔95528抽出,从而使得支撑驱动块93从第二通过孔95528中掉出,支撑驱动块93从第二通过孔95528中掉出后第七气缸973推动挡板972复位;当支撑驱动块93从第二通过孔95528落下后,支撑驱动块93会掉落到承托件986上,然后第九气缸985缩短使支撑驱动块93完全从第一滑孔92中脱出,然后在第八气缸984的作用下,承托件986移动到第一通过孔94528正下方,然后第九气缸985伸长使得承托件986将支撑驱动块93送回第一滑孔92中,此时,支撑驱动块93上的凸块932插入底座料带上相邻两底座之间的间隙中,然后推动组件96推动支撑驱动块93在第一滑孔92内滑动,从而推动底座料带移动一个支撑驱动块93的宽度;随后承托件986可在第八气缸984及第九气缸985的作用下,回到原位等待下一个支撑驱动块93从第二通过孔95528中掉落,同时第一滑块513也在第六气缸963的作用下回到原位。
参照图9和图17,弹片底座固定装置4包括安装在在第一导轨1上侧且位于第二通孔521正上方的裁切凹模、设置在裁切凹模上方的裁切凸模以及安装在机柜0上的薄膜收放组件43。具体的说,结合图17和图19,裁切凹模包括凹模体411、固定嵌设在凹模体411对应第一通过槽处的薄膜模芯412以及开设在凹模体411下侧供第一压片12及底座料带穿过的让位槽413,薄膜模芯412贯穿凹模体411上下两侧,在薄膜模芯412上对应底座料带上底座的位置开设有若干薄膜冲裁孔414;薄膜冲裁孔414开设有四个,薄膜冲裁孔414分为两行,每行两个;在凹模体411和薄膜模芯412上开设有供薄膜穿过的薄膜通过孔528415。
结合图17,裁切凸模包括位于裁切凹模正上方的凸模体421、若干固接在凸模体421下侧的于薄膜冲裁孔414配合的薄膜冲刀422、固接在凹模体411上侧的固定板423以及固定在固定板423上驱动凹模体411上下移动的第十气缸424;第十气缸424的缸体固接在固定板423上,第十气缸424的活塞杆竖直朝下并与凸模体421卡接,在凹模体411上沿竖直方向穿设有至少两个导柱425,导柱425于凹模体411滑动配合且导柱425的上端与凸模体421固接。结合图17,在凸模体421下侧固接有两根第二定位针426,两根第二定位针426分别与底座料带两边的给进孔插接配合,在薄膜模芯412和第一压片12上均开设有供第二定位针426穿过的第二避针孔427(薄膜模芯412上的第二避针孔427见图19,第一压片12上的第二避针孔427见图12)。
结合图9、图17和图18,薄膜收放组件43包括设置在支撑桌01一旁的薄膜料架519431、转动连接在薄膜料架519431上端的放卷盘432、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在薄膜料架519431上且位于放卷盘432下方的收卷盘433、固定在薄膜料架519431上的电动马达434、转动连接在薄膜料架519431上且位于放卷盘432与收卷盘433之间的定位轮435、位于第十气缸424正上方的变向辊436、以及两个分别位于薄膜通过孔528415两端且与凹模体411转动连接的张紧辊437,在变向辊436两端设置有与变向辊436转动配合的支杆438,支杆438固接在固定板423上;电动马达434与枢轴之间采用皮带传动。薄膜收放组件43在使用时,薄膜(薄膜上有胶)收卷在放卷盘432上,薄膜的自由端先后绕过定位轮435与变向辊436,然后绕过靠近定位机构的张紧辊437从薄膜通过孔528415中穿过,然后再绕过另一个张紧辊437固定到收卷盘433上;当电动马达434工作时,皮带会带动收卷盘433转动,从而通过拉拽薄膜带动薄膜移动、放卷盘432持续转动并将薄膜放出。
弹片底座固定装置4的原理为:薄膜收放组件43间歇性开启,从而使得薄膜间歇性的运动,当薄膜停止时运动时,凸模体421在第十气缸424的带动下向下运动,从而使得薄膜冲刀422配合薄膜模芯412上的薄膜冲裁孔414将薄膜切成合适大小,随着凸模体421的进一步向下移动,薄膜冲刀422将切下的薄膜按压到底座上,从而使薄膜粘到底座上并对弹片进行固定。
参照图22,上盖底座卡合装置6包括设置在第二导轨2中部上侧的底座料带定位机构61、设置在第二导轨2下方用于将上盖及按钮装到底座上的初步装配机构62以及设置在第二导轨2出料端的向底座所在方向按压上盖中的卡钩的二次压紧机构63;在支撑架02上设有板,以在底座料带由第二导轨2移动到二次压紧机构63时对底座料带进行支撑。
参照图22,初步装配机构62包括位于底座料带定位机构61及第二导轨2正下方且与支撑架02固定连接的第十一气缸621、设置在第二导轨2一旁且低于第二导轨2的转盘622、支撑转盘622并驱动转盘622转动的旋转驱动组件、若干沿转盘622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在转盘622边缘处的安装座624以及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在安装座624上的上盖放置座625;上述的第十一气缸621为行程可调气缸且第十一气缸621的活塞杆竖直朝上;上盖放置座625在转盘622的带动下可移动到第十一气缸621与第二导轨2之间。
旋转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转盘622下侧且输出轴与转盘622连接的减速器623以及第二电机(未在图中示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623的输入轴皮带连接。
参照图20和图22,上盖放置座625包括沿竖直方向贯穿安装座624的滑动部6251、一体成型在滑动部6251上端的防脱部6252、螺栓连接在滑动部6251下端的定位部6253以及若干固定在定位部6253与安装座624之间的第二弹簧6254,在定位部6253与安装座624上均开设有装配孔,第二弹簧6254的两端分别伸入定位部6253上的装配孔与安装座624上的装配孔中;另外,在防脱部6252上侧加工有用于放置上盖的放置槽6255(放置槽6255中可放置四个上盖,放置四个上盖的位置称之为上盖放置位),且当上盖放置座625移动到第十一气缸621与第二导轨2之间时,放置在放置槽6255中的上盖刚好对准底座料带上的底座,此时使用者可以控制第十一气缸621伸长,使第十一气缸621推动上盖放置座625向上移动,从而将上盖卡到底座上;然后第十一气缸621缩短,等待下一个上盖放置座625转动到第十一气缸621与第二导轨2之间。
参照图21、23和图24,底座料带定位机构61包括固定在第二导轨2上侧的第二安装板611、固定在第二安装板611上且活塞杆竖直朝下的第十二气缸612、固定在第十二气缸612的活塞杆端部的第二安装块613以及固定在第二安装块613下侧且与底座料带上的给进孔插接配合的第三定位针614;第三定位针614一端与第二安装块613固定,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且第三定位针614共有四根,四根第三定位针614分为两组,分别对应底座料带两边的给进孔;在第二导轨2和第二压片22上均开设有供第三定位针614穿过的第三避针孔615,
在初步装配机构62将上盖卡合到底座上之前,第十二气缸612会驱动第三定位针614向下移动,使第三定位针614插入底座料带上的给进孔中,对底座进行定位,以使上盖与底座可以准确的对准,避免由于上盖与底座有错位的情况。
参照图22、图25和图26,二次压紧机构63包括位于第二导轨2出料端的支撑框631、固定在支撑框631上的下模体632、两个开设在下模体632上侧供底座料带上的微型轻触开关通过的轻触开关避让槽633以及两组设置在下模体632上的压紧组件,在下模体632上侧固定有两个第三压片635,上述的轻触开关避让槽633位于两个第三压片635之间,两个第三压片635向下的一侧下边沿开设有供底座料带边沿插入的插槽636。
结合图26,两组压紧组件分别用于对底座料带上的两行微型轻触开关进行压紧;压紧组件包括开设在下模体632上侧且与轻触开关避让槽633互相垂直的滑槽,滑槽中部与轻触开关避让槽633连通,滑槽内对应一个轻触开关避让槽633的位置固定有用于支撑微型轻触开关的支撑轨6348,支撑轨6348将滑槽分隔为第一滑槽6341和第二滑槽6342,在第一滑槽6341中滑移连接有第一压紧块6343,在第二滑槽6342中滑移连接有第二压紧块6344,第一压紧块6343和所述第二压紧块6344相向的一侧上端一体成型有压紧部6345,压紧部6345上形成两个在下模体632上的正投影呈等腰梯形的缺口6346;第一压紧块6343上侧开设有用于避让微型轻触开关的避让通槽6347;
结合图25、图28和图29,二次压紧机构63还包括驱动第一压紧块6343和第二压紧块6344相向与相背运动的压紧驱动组件。具体的说,压紧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下模体632上方的上模体637以及设置在上模体637上方的第十四气缸638;上模体637包括位于下模体632正上方的固定板423组和位于固定板423组与下模体632之间的压紧板组6372,在压紧板组6372上侧固定有至少两个连接柱6373,连接柱6373上端贯穿固定板423组并与固定板423组滑动配合,且连接柱6373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第二防脱块74547374;在压紧板组6372与固定板423组之间固定有第三弹簧6375,具体的说,在压紧板组6372和固定板423组上均开设有连接孔,第三弹簧6375的两端分别伸入压紧板组6372与固定板423组上的连接孔中;在压紧板组6372下侧加工有两个分别用于避让两个第三压片635的压片避让槽6376,两个压片避让槽6376之间形成用于压紧底座料带的第三压紧块6377,第三压紧块6377上开设有避让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上凸起的凸起避让槽6378。上述的第十四气缸638的缸体固定在支撑框631上,第十四气缸638的活塞杆竖直朝下且与固定板423组固定连接。
结合图28和图29,在固定板423组下侧固定有两根分别位于滑槽两端上方的插杆639,两个插杆639贯穿压紧板组6372并与压紧板组6372滑动配合,且两个插杆639相向一侧下边沿加工有斜导面,第一压紧块6343远离所述第二压紧块6344一端上边沿和第二压紧块6344远离第一压紧块6343一端上边沿亦加工有斜导面;参照图27,在第一压紧块6343和所述第二压紧块6344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盲孔6401,盲孔6401中安装有第四弹簧640。
需要注意的是,在支撑架02以及框架的下端均开设有供底座料带穿过的通道。
当上模体637在第十四气缸638的驱动下向移动时,首先压紧板组6372会先按压到底座料带上,一个插杆639上的斜导面会与第一压紧块6343上的斜导面抵接,另一个插杆639上的斜导面与第二压紧块6344上的斜导面抵接,然后固定板423组会继续向下移动且第四弹簧640被压缩,两个插杆639会推动第一压紧块6343与第二压紧块6344相向移动,从而使第一压紧块6343与第二压紧块6344上的压紧部6345将上盖中的四个卡钩向底座所在方向挤压,然后第十四气缸638缩短将上模体637向上拉动,插杆639逐渐从滑槽中拔出,从而使第一压紧块6343和第二压紧块6344在弹簧的作用下相背移动(即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一压紧块6343和第二压紧块6344松开微型轻触开关。
参照图26、图28和图29,上盖底座卡合装置6还包括下料机构65。下料机构65包括固定嵌设在下模体632上的轻触开关模芯651,上述的压紧组件位于轻触开关模芯651与第二导轨2之间,在轻触开关模芯651上开设有两个分别对应底座料带上两行微型轻触开关的轻触开关冲裁孔652;在固定板423组上固定有两个与轻触开关冲裁孔652配合的轻触开关冲刀653,轻触开关冲刀653贯穿压紧板组6372并与压紧板组6372滑动配合。当上模体637在第十四气缸638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时,然后轻触开关冲刀653会与轻触开关冲裁孔652配合将微型轻触开关从底座料带上切下。为方便收集被切下的微型轻触开关,在下模体632下方设置有收集桶,在支撑框631对应轻触开关冲裁孔652处开设有落料孔(图中未示出)。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轻触开关冲刀653、轻触开关冲裁孔652以及压紧部6345上的缺口6346能够准确的对准底座料带上的微型轻触开关,参照图26和图29,在压紧板组6372上、压片避让槽6376内沿压片避让槽6376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若干与底座料带上的给进孔插接配合的第四定位针66,第三压片635上开设有避让第四定位针66的避让豁口675381。当压紧板组6372按压在底座料带上之前,第四定位针66会先插入给进孔中对底座料带的位置进行调整定位,而且第四定位针66也避免在将微型轻触开关从底座料带上切下时底座料带发生移动。
参照图25,在下模体632出料端一侧设置有与支撑框631固定的第二支撑块681,在第二支撑块681上设有供底座料带通过的第二通口682,在第二支撑块681背向下模体63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裁切组件;第二裁切组件包括镶嵌在第二支撑块681上且位于第二通口682下方的第二切块683、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在底盘座511上的第二切刀684以及固接在第二支撑块681上驱动第二切刀684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第十五气缸685;在第二支撑块681背向下模体63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废料导出管686,第二废料导出管686一端罩在第二裁切组件上,另一端向下延伸,在第二废料导出管686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废料收集盒687。当底座料带通过第二通口682后,第二切刀684会在第十四气缸638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配合第二切块683将底座料带切断,被切下的废料会经第二废料导出管686落到第二废料收集盒687中被统一的收集起来。
参照图23和图24,第二料带给进装置10包括沿第二导轨2长度方向开设在第二导轨2上侧的滑动槽101、沿第二导轨2长度方向开设在滑动槽101底部的条形孔102以及滑移连接在滑动槽101内的第五滑块103,条形孔102连通滑动槽101与第二通道槽21且条形孔102位于一个第二压片22的正上方,在第五滑块103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安装孔104,安装孔104位于条形孔102正上方且安装孔104与条形孔102的宽度相同。在安装孔104内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有拨片105,拨片105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呈半圆柱状的卡接部1051以及一体成型在卡接部1051平面侧的退出部1052,退出部1052的下端为斜面,该斜面一边与卡接部1051下端连接,另一边倾斜向上延伸,卡接部1051的弧面侧朝向第二导轨2的出料端。在第二导轨2上、第五滑块103远离底座料带定位机构61的一侧设置有第十三气缸106,第十三气缸106的缸体与第二导轨2固定,第十三气缸106的活塞杆朝向第五滑块103并与第五滑块103卡接。当底座料带从料带通道中穿过时,拨片105下端会插入底座料带上的给进孔中,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第十三气缸106缩短,来使第五滑块103向靠近第二导轨2出料端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拨片105拉动底座料带向导轨出料端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当第三定位针614和第四定位针66均插入给进孔时,控制第十三气缸106伸长,使第五滑块103向靠近第二导轨2进料端的方向移动,由于退出部1052的原因以及第三定位针614和第四定位针66的限制,拨片105可以从给进孔中移出不会推动底座料带移动。
参照图1,按钮上料装置设置有两个,上述的上盖上料装置7以及两个按钮上料装置沿顺时针方向设置在转盘622周侧,使用时,上盖上料装置7会先将上盖放置到上盖放置座625上,然后两个按钮上料装置再依次分别向上盖放置座625上的上盖中放置两个按钮。
结合图30,上盖上料装置7包括固定在机柜0上的上盖振动盘71、连接并连通在上盖振动盘71上的上盖上料轨道72、位于上盖上料轨道72远离上盖振动盘71一端的分料机构73以及上盖输送机械手74。
结合图31,分料机构73包括固定在机柜0上且位于上盖上料轨道72远离上盖振动盘71一端的立柱731、开设在立柱731上端面的与上盖上料轨道72连通的进料槽732、开设在立柱731上端且与进料槽732互相垂直的安装槽733、滑移连接在安装槽733中的分料块734、开设在分料块734上侧的分料槽735以及驱动分料块734在安装槽733中往复滑动的分料驱动组件,立柱731与上盖上料轨道72之间留有间隙,分料槽735内可容纳两个上盖,在立柱731上端螺栓连接有压板737,压板737至少覆盖进料槽732和安装槽733,在压板737上还开设有取料孔738,取料孔738可供两个上盖并排穿过(在本实施例中,上盖在上盖上料轨道72上分为两排,进料槽732、分料槽735以及取料孔738均设有两个)。
参照图31和图32,分料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立柱731上且位于安装槽733一端的第一定位板7361、位于安装槽733另一端且通过连板7363固定在立柱731上的第二定位板7362以及固接在第二定位板7362背向第一定位板7361一侧的第十六气缸7364,第十六气缸7364的活塞杆穿过第二定位板7362与分料块734的一端抵接;在分料块734朝向第一定位板7361的一侧开设有装簧孔,在装簧孔中安装有第五弹簧7364。当分料块734抵接在第一定位板7361上时,分料槽735与进料槽732错开,分料槽735与取料孔738对准;当分料块734抵接在第二定位板7362上时,分料槽735与进料槽732对准,分料槽735与取料孔738对准。
参照图35,上盖输送机械手74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固定在机柜0上的第三安装板741、第三负压机械手742、安装在第三安装板741上驱动第三负压机械手742在水平面内做直线往复移动的第一横向驱动组件743以及安装在第一横向驱动组件743上驱动第三负压机械手742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纵向驱动组件744,第三负压机械手742安装在第一纵向驱动组件744上。
参照图35,第一横向驱动组件743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固定在第三安装板741一侧的第二滑轨7431、滑移连接在第二滑轨7431上的第六滑块7432、螺栓连接在第六滑块7432背向第二滑轨7431一侧的横杠7433以及固定在第三安装板741上的第十七气缸7434,横杠7433与第二滑轨7431互相平行,第十七气缸7434沿平行于横杠7433的方向放置,且第十七气缸7434的缸体与第三安装板741固接,第十七气缸7434的活塞杆朝向横杠7433且与横杠7433端部卡接配合。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第十七气缸7434伸长或缩短来驱动横杠7433沿第二滑轨7431往复滑动。
结合图35,第一纵向驱动组件744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固定在横杠7433端部一侧的第三滑轨7441、滑移连接在第三滑轨7441上的第七滑块7442、螺栓连接在第七滑块7442背向横杠7433一侧的纵杠7443以及固定在横杠7433背向纵杠7443一侧的第十八气缸7444,在纵杠7443的上端固定有平板7445,第十八气缸7444的缸体与横杠7433固定连接,第十八气缸7444的活塞杆与平板7445卡接。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第十八气缸7444伸长或缩短来驱动纵杠7443沿第三滑轨7441上下移动。
参照图36、图37和图33,第三负压机械手742包括第三安装块7421、开设在第三安装块7421上并贯通第三安装块7421上下两侧的第三滑孔7422、两个穿设于第三滑孔7422并与第三安装块7421坏连接的滑动件7423以及固定在第三安装块7421周侧壁上的第十九气缸7424,两个滑动件7423沿第三滑孔7422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且在两个滑动件7423之间固定有第六弹簧7425,第十九气缸7424的活塞杆贯穿第三安装块7421伸入第三滑孔7422内并抵接在一个滑动件7423背向另一个滑动件7423的侧壁上,具体的说,在两个滑动件7423相互朝向的一侧均开设有镶嵌孔,第六弹簧7425的两端分别伸入滑动件7423的两个镶嵌孔中。在滑动件7423下端沿第三滑孔7422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有两个与上盖内腔插接配合的外凸管7426,外凸管7426与滑动件7423一体成型,在滑动件7423上端安装有第二真空发生器7427,在滑动件7423上设置有连通外凸管7426与第二真空发生器7427的通气孔7428,在外凸管7426内还安装有与上盖中心处的安装孔104插接配合的插柱7429。
结合图33,滑动件7423包括穿设于第三滑孔7422并与第三滑孔7422滑动配合的滑动体74231、一体成型在滑动体74231上端的支撑体74232以及螺栓连接在支撑体74232上端的固定体74233,上述的外凸管7426连接在滑动体74231的下端,通气孔7428的一部分沿竖直方向贯通支撑体74232的上端面与滑动体74231的下端面,在支撑体74232上侧、通气孔7428一旁开设有与通气孔7428连通的镶嵌槽。第三安装块7421上、第三滑孔7422的两旁螺栓连接有限制块7420,限制块7420朝向第三滑孔7422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74201,支撑体74232插入第三滑槽74201中并与第三滑槽74201滑动配合。
结合图34和图36,插柱7429包括嵌设在镶嵌槽内的固定部74291以及一端与固定部74291一体成型另一端沿通气孔7428穿过外凸管7426的定位柱部74292,定位柱部74292的下端呈半球形,以避免在将外凸管7426和插柱7429插到底座内腔中时,由于底座与外凸管7426及插柱7429没有很好的对准,导致的外凸管7426和/或插柱7429将底座压坏的情况出现。
参照图36,在第三负压机械手742与第一纵向驱动组件744之间连接有第二缓冲组件745,第二缓冲组件745包括一体成型在纵杠7443背向横杠7433一侧下端的连接块7451以及两个固定连接在连接块7451下侧的导向柱7452,在第三安装块7421上远离第十九气缸7424的一端上侧开设有两个装配孔,在装配孔中设置有与装配孔过盈配合的自润滑铜套7453,两个导向柱7452分别由两个自润滑铜套7453中穿过并与自润滑铜套7453滑动配合,在两个导向柱7452下端之间螺栓连接有防脱块7454;在导向柱7452上套设有第七弹簧7455,第七弹簧7455一端与连接块7451抵接,另一端与自润滑铜套7453抵接。
上盖上料装置7的工作原理:当第十七气缸7434处于最短状态时,第三负压机械手742位于取料孔738正上方,当第十七气缸7434处于最长状态时,第三负压机械手742位于一个上盖放置座625的正上方。使用时,上盖振动盘71内放置有上盖,在上盖振动盘71的作用下上盖整齐的排列到上盖上料轨道72中,并且缓慢的在上盖上料轨道72中向远离上盖振动盘71的方向移动,最终经进料槽732进入分料槽735中,当上盖进入分料槽735中后,第十六气缸7364伸长推动分料块734抵接到第一定位板7361上,使分料槽735与进料槽732错开、分料槽735与取料孔738对准。然后第十九气缸7424伸长,使两个滑动件7423抵接到一起,然后通过控制第一纵向驱动组件744驱动第三负压机械手742竖直向下移动,从而将外凸管7426插到对应上盖的内腔中,然后打开第二真空发生器7427,然后在通过控制纵向驱动件驱动第三负压机械手742竖直向上移动将上盖拿起,然后再控制第一横向驱动组件743将第三负压机械手742移动至上盖放置座625正上方,然后控制第十九气缸7424缩短使两个滑动件7423在第六弹簧7425的作用下分离,然后再控制第一纵向驱动组件744驱动第三负压机械手742竖直向下移动将上盖放置到上盖放置座625上,然后关闭第二真空发生器7427,最后再控制第一纵向驱动组件744驱动第三负压机械手742竖直向上移动,使第三负压机械手742离开上盖放置座625和上盖。
参照图38和图39,按钮上料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柜0上的按钮振动盘81、连接并连通在按钮振动盘81上的按钮上料轨道82、设置在按钮上料轨道82一旁的按钮输送机械手83以及设置在按钮上料轨道82远离按钮振动盘81一端的按钮定位机构84,按钮上料轨道82包括轨道部821和遮盖部822,轨道部821上设有两条供按钮通过的按钮通过槽,遮盖部822固定在轨道部821上使按钮通过槽仅仅露出远离按钮振动盘81的一端;按钮在按钮上料轨道82中时,每个按钮通过槽中只有一个按钮未被遮盖部822覆盖。
参照图38和图39,按钮定位机构84包括竖向设置且下端固定在机柜0上的支板841以及固定在支板841上端的导向定位板842,导向定位板842与支板841互相垂直,在导向定位板842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导向孔843。转盘622通过旋转可以使上盖放置座625位于导向定位板842正下方且两个定位导向孔843与上盖放置座625上的两个上盖放置位对准。
参照图39,按钮输送机械手83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下端固定在机柜0上的第四安装板831、第四负压机械手832、安装在第四安装板831上驱动第四负压机械手832在水平面内做直线往复移动的第二横向驱动组件833以及安装在第二横向驱动组件833上驱动第四负压机械手832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二纵向驱动组件834,第四负压机械手832安装在第二纵向驱动组件834上。
参照图39,第二横向驱动组件833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固定在第四安装板831一侧的第四滑轨8331、滑移连接在第四滑轨8331上的第八滑块8332、螺栓连接在第八滑块8332背向第四滑轨8331一侧的横板8333以及固定在第四安装板831上的第二十气缸8334,横板8333与第四滑轨8331互相平行,第二十气缸8334沿平行于横板8333的方向放置,且第二十气缸8334的缸体与第四安装板831固接,第二十气缸8334的活塞杆朝向横板8333且与横板8333端部卡接配合。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第二十气缸8334伸长或缩短来驱动横板8333沿第四滑轨8331往复滑动。
结合图39,第二纵向驱动组件834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固定在横板8333端部一侧的第五滑轨8341、滑移连接在第五滑轨8341上的第九滑块8342、螺栓连接在第九滑块8342背向横板8333一侧的纵板8343以及固定在横板8333背向纵板8343一侧的第二十一气缸8344,在纵板8343的上端固定有平置扳,第二十一气缸8344的缸体与横板8333固定连接,第二十一气缸8344的活塞杆与平置扳卡接。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第二十一气缸8344伸长或缩短来驱动纵板8343沿第五滑轨8341上下移动。
参照图40,第四负压机械手832包括固定在竖板下端的第四安装块8321、沿竖直方向贯穿第四安装块8321并与第四安装块8321滑动配合的第十滑块8322、固定在第十滑块8322上端的防脱头8323、两根沿竖直方向穿设于第十滑块8322与防脱头8323的第二吸管8324以及固定在防脱头8323上端的第三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与两根第二吸管8324连通;在竖板背向第五滑轨8341的一侧固定有抵挡块8326,在第十滑块8322上端与抵挡块8326下侧之间固定有第八弹簧8327,在第十滑块8322与抵挡块8326上均开设有置簧孔,第八弹簧8327的两端分别伸入第十滑块8322上的置簧孔与抵挡块8326上的置簧孔中。
按钮上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当第二十气缸8334处于最短状态时,第四负压机械手832位于按钮上料轨道82正上方,且第四负压机械手832中的第二吸管8324对准两个露出的按钮,当第二十气缸8334处于最长状态时,第四负压机械手832位于导向定位板842正上方且第四负压机械手832上的两根第二吸管8324分别对准导向定位板842上的两个定位导向孔843。使用时,按钮振动盘81内放置有按钮,在按钮振动盘81的作用下上盖整齐的排列到按钮上料轨道82中,并且缓慢的在按钮上料轨道82中向远离按钮振动盘81的方向移动。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第二纵向驱动组件834驱动第四负压机械手832竖直向下移动,从而第二吸管8324抵到按钮上,然后打开第三真空发生器,然后在通过控制第二纵向驱动件驱动第四负压机械手832竖直向上移动将按钮拿起,然后再控制第二横向驱动组件833将第四负压机械手832移动至导向定位板842正上方,然后再控制第二纵向驱动组件834驱动第四负压机械手832竖直向下移动使第二吸管8324穿过定位导向孔843将按钮放置到上盖放置座625中的上盖上,然后关闭第三真空发生器,最后再控制第二纵向驱动组件834驱动第四负压机械手832竖直向上移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底座随底座料带进入第一料带通道,然后弹片上料装置5将弹片放置到底座上,然后弹片底座固定装置4将弹片与底座固定到一起,然后底座再随底座料带进入第二料带通道,然后上盖底座卡合装置6将上盖及按钮稳定的固定到底座上,形成完整的微型轻触开关,然后下料机构65将微型轻触开关从底座料带上切下,最后第二裁切组件会将底座料带分切成段。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其特征是:包括沿底座料带传送路径依次设置的上侧设有第一料带通道的第一导轨(1)、将底座料带翻面的底座料带翻面轮组(3)以及下侧设有第二料带通道的第二导轨(2),所述第一导轨(1)下方设有支撑桌(01),所述第二导轨(2)下方设有支撑架(02);所述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导轨(1)一旁用于将弹片从弹片料带上切下并放置到底座上的弹片上料装置(5)、设置在第一导轨(1)上用于将弹片与底座固定到一起的弹片底座固定装置(4)、设置在第二导轨(2)下方的上盖底座卡合装置(6)、设置在上盖底座卡合装置(6)一旁用于向上盖底座卡合装置(6)提供上盖的上盖上料装置(7)以及设置在上盖底座卡合装置(6)一旁用于向上盖底座卡合装置(6)提供按钮的按钮上料装置;在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处分别设置有驱动底座料带沿其传输路径移动的第一料带给进装置(9)和第二料带给进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其特征是:所述弹片上料装置(5)包括设置在第一导轨(1)一旁用于驱动弹片料带移动的的弹片给进机构(51)、设置在弹片料带传输路径上的弹片切料机构(52)以及设置在弹片给进机构(51)与第一导轨(1)之间的用于将切下的弹片放置到底座料带中的底座上的转运机构(53);
所述弹片切料机构(52)包括设置在支撑桌(01)上且位于弹片料带传输路径下方的通孔(521)、位于通孔(521)上方且与支撑桌(01)固接的定模板(525)、沿弹片传送路径开设在定模板(525)上侧的弹片避让槽(527)、覆盖在弹片避让槽(527)上且与定模板(525)固接的弹片模芯(526)、开设在弹片模芯(526)对应弹片避让槽(527)处的弹片冲裁孔(529)、固接在第三气缸(522)活塞杆端部的动模板(523)以及固接在动模板(523)朝向定模板(525)一侧的与弹片冲裁孔(529)配合的弹片冲刀(5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其特征是:所述转运机构(53)包括第一负压机械手(531)、第二负压机械手(532)、设置在支撑桌(01)上且位于第一导轨(1)与弹片切料机构(52)之间的暂存件(534)以及同步驱动第一负压机械手(531)将弹片从切料机构移送至暂存件(534)上驱动第二负压机械手(532)将弹片从暂存件(534)上移送至底座料带上的第一驱动组件(535);
所述第一负压机械手(531)包括第一固定块(5311)、沿竖直方向贯穿第一固定块(5311)的第一吸管(5312)以及安装在第一固定块(5311)上并与第一吸管(5312)连通的第一真空发生器(5313);所述第二负压机械手(532)与所述第一负压机械手(531)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35)包括竖直固定在支撑桌(01)上且位于第一导轨(1)与弹片切料机构(52)之间的第一安装板(5351)、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板(5351)朝向暂存件(534)一侧的摆臂(5352)、固定在第一安装板(5351)上驱动摆臂(5352)绕转轴摆动的第一电机(5353)、以转轴所在竖直线为对称线开设在第一安装板(5351)朝向暂存件(534)一侧且位于转轴上方的呈倒U形的限位槽(5354)、沿平行于支撑桌(01)桌面的方向设置且固接于第一安装板(5351)朝向暂存件(534)一侧固接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滑轨(5355)、滑移连接在第一滑轨(5355)上的第二滑块(5356)以及沿垂直于支撑桌(01)的方向穿设于第二滑块(5356)并与第二滑块(5356)滑动配合的纵梁(5357);所述摆臂(5352)上摆臂(5352)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驱动槽(5358);所述纵梁(5357)上端朝向第一安装板(535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轮(5359),所述转轮(5359)穿过驱动槽(5358)进入限位槽(5354)中,所述纵梁(5357)下端固接有与第一滑轨(5355)平行的横梁(5350),所述第一负压机械手(531)与所述第二负压机械手(532)分别安装在横梁(5350)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导轨(1)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运机构(53)配合的弹片定位机构(537),所述弹片定位机构(537)包括位于第一料带通道正上方的导向定位块(5371)以及驱动导向定位块(5371)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组件;所述导向定位块(5371)上对应底座料带上底座的弹片安装位开设有导向定位孔(5372);所述导向定位孔(5372)包括截面呈倒圆台的导入部以及与导向部同轴且连接在导向部下端的通过部;所述导向定位块(5371)下侧固接有穿入第一料带通道并与底座料带上的给进孔配合的第一定位针(537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其特征是:所述上盖底座卡合装置(6)包括初步装配机构(62);所述初步装配机构(62)位于第二料带通道正下方且活塞杆竖直朝向第二料带通道的第十一气缸(621)、支撑转盘(622)并驱动转盘(622)转动的旋转驱动组件、若干沿转盘(622)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在转盘(622)边缘处的安装座(624)以及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在安装座(624)上的上盖放置座(625);上述的第十一气缸(621)为行程可调气缸且第十一气缸(621)的活塞杆竖直朝上;上盖放置座(625)在转盘(622)的带动下可移动到第十一气缸(621)与第二导轨(2)之间;所述上盖放置座(625)包括沿竖直方向贯穿安装座(624)的滑动部(6251)以及一体成型在滑动部(6251)上端的防脱部(6252),所述防脱部(6252)上侧加工有用于放置上盖的放置槽(6255),所述放置槽(6255)中有四个上盖放置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其特征是:所述上盖底座卡合装置(6)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导轨(2)出料端的二次压紧机构(63);所述二次压紧机构(63)包括位于第二导轨(2)出料端的支撑框(631)、固定在支撑框(631)上的下模体(632)、两个开设在下模体(632)上侧供底座料带上的微型轻触开关通过的轻触开关避让槽(633)以及两组设置在下模体(632)上的压紧组件;
两组所述压紧组件分别用于对底座料带上的两行微型轻触开关进行压紧;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开设在下模体(632)上侧且与轻触开关避让槽(633)互相垂直的滑槽,所述滑槽中部与轻触开关避让槽(633)连通,所述滑槽内对应一个轻触开关避让槽(633)的位置固定有用于支撑微型轻触开关的支撑轨(6348),所述支撑轨(6348)将滑槽分隔为第一滑槽(6341)和第二滑槽(6342),所述第一滑槽(6341)中滑移连接有第一压紧块(6343),所述第二滑槽(6342)中滑移连接有第二压紧块(6344),所述第一压紧块(6343)和所述第二压紧块(6344)相向的一侧上端一体成型有压紧部(6345),所述压紧部(6345)上形成两个在下模体(632)上的正投影呈等腰梯形的缺口(6346);所述第一压紧块(6343)上侧开设有用于避让微型轻触开关的避让通槽(6347);
所述二次压紧机构(63)还包括驱动第一压紧块(6343)和第二压紧块(6344)相向与相背运动的压紧驱动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其特征是:所述压紧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下模体(632)上方的上模体(637)、固定在支架(510)上驱动上模体(637)上下移动的第十四气缸(638)、两根分别位于滑槽两端上方且上端与上模体(637)固定的插杆(639),两根所述插杆(639)相向一侧下边沿加工有斜导面,所述第一压紧块(6343)远离所述第二压紧块(6344)一端上边沿和第二压紧块(6344)远离第一压紧块(6343)一端上边沿亦加工有斜导面;所述第一压紧块(6343)和所述第二压紧块(6344)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盲孔(6401),所述盲孔(6401)中安装有第四弹簧(6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其特征是:所述下模体(632)上固定嵌设有轻触开关模芯(651),所述轻触开关模芯(651)上开设有轻触开关冲裁孔(652);
所述上模体(637)包括位于下模体(632)正上方的固定板(423)组和位于固定板(423)组与下模体(632)之间的压紧板组(6372),所述固定板(423)组下侧固定有与轻触开关冲裁孔(652)配合的轻触开关冲刀(653),所述轻触开关冲刀(653)贯穿压紧板组(6372)并与压紧板组(6372)滑动配合,上述插杆(639)固定在所述固定板(423)组下侧且插杆(639)贯穿压紧板组(6372)并与压紧板组(6372)滑动配合;
所述压紧板组(6372)上侧固定有至少两个连接柱(6373),所述连接柱(6373)上端贯穿固定板(423)组并与固定板(423)组滑动配合,且连接柱(6373)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第二防脱块(7454)(7374);在压紧板组(6372)与固定板(423)组之间固定有第三弹簧(6375);所述压紧板组(6372)下侧开设有避让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上凸起的凸起避让槽(6378)。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其特征是:所述上盖上料装置(7)包括上盖振动盘(71)、连接并连通在上盖振动盘(71)上的上盖上料轨道(72)、位于上盖上料轨道(72)远离上盖振动盘(71)一端的分料机构(73)以及用于将分料机构(73)中的上盖转移到上述上盖放置位中的上盖输送机械手(74);
所述分料机构(73)包括固定在机柜(0)上且位于上盖上料轨道(72)远离上盖振动盘(71)一端的立柱(731)、开设在立柱(731)上端面的与上盖上料轨道(72)连通的进料槽(732)、开设在立柱(731)上端且与进料槽(732)互相垂直的安装槽(733)、滑移连接在安装槽(733)中的分料块(734)、开设在分料块(734)上侧的分料槽(735)以及驱动分料块(734)在安装槽(733)中往复滑动的分料驱动组件,所述立柱(731)与所述上盖上料轨道(7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立柱(731)上端螺栓连接有压板(737),所述压板(737)上还开设有取料孔(73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其特征是:所述上盖输送机械手(74)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三安装板(741)、第三负压机械手(742)、安装在第三安装板(741)上驱动第三负压机械手(742)在水平面内做直线往复移动的第一横向驱动组件(743)以及安装在第一横向驱动组件(743)上驱动第三负压机械手(742)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纵向驱动组件(744),所述第三负压机械手(742)安装在第一纵向驱动组件(744)上;
所述第三负压机械手(742)包括第三安装块(7421)、开设在第三安装块(7421)上并贯通第三安装块(7421)上下两侧的第三滑孔(7422)、两个穿设于第三滑孔(7422)并与第三安装块(7421)坏连接的滑动件(7423)以及固定在第三安装块(7421)周侧壁上的第十九气缸(7424);所述滑动件(7423)下端固定有两个与上盖内腔插接配合的外凸管(7426),所述滑动件(7423)上安装有第二真空发生器(7427),所述滑动件(7423)上开设有连通外凸管(7426)与第二真空发生器(7427)的通气孔(7428),所述外凸管(7426)内固定有与上盖中心处的安装孔(104)插接配合的插柱(7429),所述插柱(7429)下端为半球形;两个所述滑动件(7423)相互朝向的一侧均开设有镶嵌孔,两个所述滑动件(7423)之间设置有第六弹簧(7425),所述第六弹簧(7425)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滑动件(7423)上的镶嵌孔中。
CN201910895918.XA 2019-09-21 2019-09-21 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 Active CN1125423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5918.XA CN112542337B (zh) 2019-09-21 2019-09-21 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5918.XA CN112542337B (zh) 2019-09-21 2019-09-21 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2337A true CN112542337A (zh) 2021-03-23
CN112542337B CN112542337B (zh) 2022-10-21

Family

ID=75012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95918.XA Active CN112542337B (zh) 2019-09-21 2019-09-21 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4233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0973A (zh) * 2021-04-01 2021-06-25 深圳中电捷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动开关全自动组装设备
CN113798804A (zh) * 2021-08-16 2021-12-17 深圳市宏富电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件弹片精密组装焊接测试生产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64406A (en) * 1974-11-07 1977-02-16 Standard Telephones Cables Ltd Magnetic reed contact unit manufacture
CN201667301U (zh) * 2010-04-07 2010-12-08 东莞市焦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防尘开关组装机
US20170146103A1 (en) * 2014-11-19 2017-05-25 Changchun Jiyanghuax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lider Driving Mechanism on a CNC Assembly Machine for Assembled Camshaft
CN107026038A (zh) * 2017-06-06 2017-08-08 东莞市益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键盘开关自动组装机
CN109014908A (zh) * 2018-09-20 2018-12-18 山东红宝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电器盒装配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64406A (en) * 1974-11-07 1977-02-16 Standard Telephones Cables Ltd Magnetic reed contact unit manufacture
CN201667301U (zh) * 2010-04-07 2010-12-08 东莞市焦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防尘开关组装机
US20170146103A1 (en) * 2014-11-19 2017-05-25 Changchun Jiyanghuax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lider Driving Mechanism on a CNC Assembly Machine for Assembled Camshaft
CN107026038A (zh) * 2017-06-06 2017-08-08 东莞市益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键盘开关自动组装机
CN109014908A (zh) * 2018-09-20 2018-12-18 山东红宝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电器盒装配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0973A (zh) * 2021-04-01 2021-06-25 深圳中电捷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动开关全自动组装设备
CN113020973B (zh) * 2021-04-01 2022-11-11 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微动开关全自动组装设备
CN113798804A (zh) * 2021-08-16 2021-12-17 深圳市宏富电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件弹片精密组装焊接测试生产设备
CN113798804B (zh) * 2021-08-16 2022-09-23 深圳市宏富电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件弹片精密组装焊接测试生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2337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00546U (zh) 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的弹片送料装置
CN107770715B (zh) 一种挂式耳机底壳部件的全自动组装机
CN112542337B (zh) 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
CN106602127B (zh) 全自动贴头部高温胶纸机
CN110973965B (zh) 一种仿真圣诞树树叶自动送料绕线装置
CN109366167A (zh) 一种五金塑胶件组装机
CN108746336A (zh) 一种弹片自动成型机的冲切折弯装置
CN116605697A (zh) 一种自动贴胶装置
CN111497251A (zh) 一种细胞过滤器全自动生产设备
CN111054965A (zh) 模块化极片裁切装置及方形动力电芯卷绕机
CN112141466B (zh) 一种板材自动贴标装置及贴标方法
CN220065643U (zh) 电子元器件全自动套管成型编带一体机
CN113035542A (zh) 一种贴片电感生产线
CN112404211A (zh) 一种铁皮卷边装置
CN209275571U (zh) 自动撕膜设备
CN210281328U (zh) 一种按钮开关装配设备的底座组件装配装置
CN109794766A (zh) 一种电话机及其自动化组装生产方法和系统
KR101892212B1 (ko) 마스크 시트 이송장치
CN213692624U (zh) 一种连接器组装设备
CN111283786B (zh) 一种试纸分切组装装置
CN210524362U (zh) 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的上盖底座卡合装置
CN210200595U (zh) 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组装机的弹片底座组装装置
CN112894296A (zh) 伸缩杆自动组装机
CN109786150A (zh) 一种电话机面板按键装配装置及装配设备和方法
CN111064064A (zh) 一种5g端子自动加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