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3507B - 软管夹 - Google Patents

软管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3507B
CN112513507B CN201980050362.2A CN201980050362A CN112513507B CN 112513507 B CN112513507 B CN 112513507B CN 201980050362 A CN201980050362 A CN 201980050362A CN 112513507 B CN112513507 B CN 1125135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ions
main body
spring main
handle
plat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03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13507A (zh
Inventor
袖山健
滨田辽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olax Inc
Original Assignee
Piola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lax Inc filed Critical Piolax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513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3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13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3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02Hose-clips
    • F16L33/03Self-locking elastic cli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02Hose-clips
    • F16L33/021Hose-clips with the ends bent around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02Hose-clips
    • F16L33/035Hose-clips fixed by means of teeth or hoo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Joints That Cut Off Fluids, And Hos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提高软管与与其连接的配管等的密封性的软管夹。该软管夹(10)具有板簧主体(20)和一对捏手部(40、50),板簧主体(20)具有基部(21)和一对臂部(23、25),两臂部(23、25)具有在板簧主体20的缩径状态下在周向上重合的第一、第二交叠部(27、29),在一对捏手部(40、50)的对置面(47、57)设有将板簧主体(20)保持为扩径状态的卡合部,各卡合部设于比两交叠部(27、29)的对置的内侧缘部(27a、29a)靠近外侧缘部(27b、29b)的位置。

Description

软管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在使用软管将汽车的配管彼此连接时使用的软管夹。
背景技术
以往,在使用软管将汽车的配管彼此连接时,广泛地使用了在呈管道(pipe)状的配管的端部外周覆盖可挠性的软管,通过软管夹将该软管外周进一步紧固,由此将软管固定于配管的方法。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软管带,该软管带具有:软管带主体,弯曲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以及第一捏片、第二捏片,设于该软管带主体的两端。在所述软管带主体的两侧,在点对称的位置分别设有以大致相同的宽度形成的窄幅部,在一方的窄幅部的内侧突出形成有以拇指状向内侧延伸的第一卡定爪,在另一方的窄幅部的内侧突出形成有以小指状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卡定爪(参照段落0011)。而且,通过将第一卡定爪与第二卡定爪卡合能使软管带主体成为扩径状态,通过解除第一卡定爪与第二卡定爪的卡合能使软管带主体成为缩径状态,软管被紧固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184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软管带中,从包围软管外周的软管带主体的设于两侧的各窄幅部的内侧分别突出有第一卡定爪和第二卡定爪,因此在两卡定爪彼此卡合的状态下,在一方的窄幅部的内侧与另一方的窄幅部的内侧之间形成有相对较大的间隙(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7)。该窄幅部的内侧彼此的间隙即使在将两卡定爪彼此的卡合解除,使软管带主体缩径的状态下也会被维持。其结果是,可能会产生由金属制的软管带作用有较大的紧固压力的部分(由软管带主体和一对窄幅部紧固固定的部分)和未作用有紧固压力的部分(窄幅部的内侧彼此的间隙部分),由软管带产生的表面压力变得不连续,在未作用有紧固压力的部分软管与管道的紧固固定力降低,软管与管道的密封性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软管夹缩径的状态下,能提高软管与与其连接的配管、管道等的密封性的软管夹。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板簧主体,被弯曲成环状,以包围软管的外周的方式进行装接;以及一对捏手部,设于该板簧主体的周向两端部,所述板簧主体构成为:在所述一对捏手部背离的状态下缩径,在使所述一对捏手部接近时扩径,所述板簧主体具有:基部,沿所述软管的周向以规定长度延伸;第一臂部,在该基部的周向一端侧且从轴向一侧延伸;以及第二臂部,在所述基部的周向另一端侧且从轴向另一侧延伸,在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的延伸方向顶端侧分别形成有第一交叠部和第二交叠部,在所述板簧主体缩径了的状态下,所述第一交叠部和所述第二交叠部构成为:在所述板簧主体的周向上重叠,且在从径向看所述板簧主体时在所述板簧主体的轴向上不重叠,所述一对捏手部从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的延伸方向顶端朝向所述板簧主体的径向外侧弯曲、延伸,在使所述一对捏手部在周向上接近且在轴向上接近的状态下所述一对捏手部的对置的面上分别设有将所述板簧主体保持为扩径状态的卡合部,各卡合部以在从径向看所述板簧主体时位于比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的两交叠部的对置的侧缘部靠近相反侧的侧缘部的位置的方式设于各捏手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软管夹,在一对捏手部设置将板簧主体维持在扩径状态的卡合部,能设为在板簧主体的两臂部不存在卡合部的构造,并且各卡合部以位于比两臂部的两交叠部的对置的侧缘部靠近相反侧的侧缘部的位置的方式设于各捏手部,能设为不使卡合部从交叠部的对置的侧缘部伸出的构造,因此在板簧主体缩径时,能使设于两臂部的两交叠部在板簧主体的轴向上配置得接近,缩小两交叠部的对置的内侧缘部彼此的间隙,能提高由软管夹紧固固定的软管与管道等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软管夹的第一实施方式在缩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是在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看的情况下的图1的软管夹的缩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软管夹的扩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软管夹的展开图。
图5是图1的软管夹的缩径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6是图1的软管夹的缩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7是图1的软管夹的扩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8的(a)是图7的A向视的立体图,图8的(b)是图7的B向视的立体图。
图9是图1的软管夹的扩径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10是图1的软管夹的扩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1是沿图9的D-D剖视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的软管夹的扩径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使图1的软管夹从缩径状态扩径时的状态的俯视说明图。
图14是用于对在图1的软管夹中的一对捏手部的其他形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软管夹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扩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16的(a)是图15的软管夹的第一捏手部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图16的(b)是图15的软管夹的第二捏手部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软管夹的第三实施方式在扩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18的(a)是图17的软管夹的第一捏手部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图18的(b)是图17的软管夹的第二捏手部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软管夹的第四实施方式在扩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20的(a)是图19的软管夹的第一捏手部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图20的(b)是图19的软管夹的第二捏手部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14对本发明的软管夹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例如在汽车等的内部配设有各种配管,为了将这些配管彼此连结,采用了由橡胶等材质形成的可挠性的软管。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软管夹10(以下称为“夹10”)用于配置于覆盖在管道、管(tube)等配管1的一端部的软管5的外周,紧固该软管5的外周来将软管5固定于配管1。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夹10是通过将如图4所示的带状的金属板冲切为规定形状并弯曲而形成的,具有:板簧主体20,被弯曲为环状,以包围软管5的外周的方式被装接;第一捏手部40,设于该板簧主体20的周向一端部;以及第二捏手部50,设于同一板簧主体20的周向另一端部。需要说明的是,板簧主体20和一对捏手部40、50是通过不锈钢、弹簧钢等金属材料一体形成的。
如图1~图4所示,板簧主体20具有:基部21,沿软管5的周向以规定长度延伸;第一臂部23,在该基部21的周向E(参照图4)的一端侧且从轴向F(参照图4)的一侧延伸;第二臂部25,在基部21的周向E的另一端侧且从轴向F的另一侧延伸。也就是说,两臂部23、25设于相对于基部21的中心C(图4参照)呈点对称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基部21的轴向F是指与基部21的周向E正交的方向(也称为宽度方向),表示与沿由夹10紧固固定的软管5、配管1的轴心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此外,上述的周向E和轴向F在板簧主体20或一对捏手部40、50中也相同。
而且,上述板簧主体20构成为:如图1、图2、图5等所示,在一对捏手部40、50背离的状态下成为缩径的自由状态,如图3、图9等所示,在使一对捏手部40、50接近时抵抗弹性力而扩径。
此外,如图4所示,第一臂部23和第二臂部25以宽度比从基部21的侧缘部21a至中心线L(沿基部21的轴向F的中央的线)为止的长度窄并且以恒定的宽度延伸。而且,两臂部23、25以同一宽度从基部21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各臂部23、25的外侧缘部23a、25a相对于基部21的两侧缘部21a、21a以无台阶、缺口等的方式直线状地连续(成为一个面)。
而且,在基部21的周向E的一端侧且轴向F的另一侧,以及在基部21的周向E的另一端侧且轴向F的一侧,形成有使基部21的宽度逐渐变窄的锥形部22,会缓和从基部21至两臂部23、25的应力分布的剧烈的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两臂部23、25以同一宽度形成,但例如也可以将一方的臂部的宽度形成得比另一方的臂部的宽度窄或宽,两臂部只要设在基部的板宽(沿轴向F的长度)的范围内即可。
此外,在第一臂部23和第二臂部25的延伸方向顶端侧分别形成有第一交叠部27和第二交叠部29。而且,第一交叠部27和第二交叠部29构成为:如图5所示在板簧主体20缩径了的自由状态下,在从轴向F(参照图1)看板簧主体20时,第一臂部23和第二臂部25的延伸方向顶端侧在板簧主体20的周向E上重叠,并且如图6所示,在从径向R(参照图5)看板簧主体20时,在板簧主体20的轴向F上不重叠。需要说明的是,径向是指从夹的径向外侧朝向夹的轴心的方向或从夹的轴心朝向夹的径向外侧的方向。
此外,如图6所示,在板簧主体20缩径了的自由状态下,在板簧主体20的周向上重叠且在轴向F上不重叠的两交叠部27、29成为以使其内侧缘部27a、29a(本发明中的“对置的侧缘部”)彼此对置的方式在板簧主体20的轴向F上位置错开且邻接的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各交叠部27、29的内侧缘部27a、29a是指各交叠部27、29的接近于板簧主体20的轴向F的中央的侧缘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基部21以恒定宽度延伸的两交叠部27、29的对置的内侧缘部27a、29a配置成相互平行,在这些内侧缘部27a、29a之间沿板簧主体20的周向E形成有恒定宽度的间隙S。需要说明的是,将在轴向F上与各交叠部27、29的内侧缘部27a、29a相反侧的侧缘部设为外侧缘部27b、29b。
此外,设于板簧主体20的周向两端部的一对捏手部40、50从第一臂部23和第二臂部25的延伸方向顶端朝向板簧主体20的径向外侧弯曲延伸。需要说明的是,一对捏手部40、50是由未图示的台钳、钳子等工具或夹紧扩径装置等夹住的部分。
如图1、图5、图9等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捏手部40具有:弯曲部41,以从第一臂部23的延伸方向顶端朝向板簧主体20的径向外侧(外径向)立起的方式以规定角度弯曲延伸;以及操作部43,以从该弯曲部41的顶端朝向板簧主体20的径向内侧(内径向)折回的方式被弯曲。
此外,如图6所示,在所述操作部43中,其顶端部43a朝向设有第二捏手部50的第二臂部25侧沿板簧主体20的轴向F延伸。该操作部43的长度设置为:在板簧主体20缩径了的自由状态下,收在板簧主体20的板宽中(参照图6),在板簧主体20扩径了的状态下,如图10、图12所示,从板簧主体20的轴向F的一侧缘部突出。
此外,如图4、图6所示,在弯曲部41的接近于第二捏手部50的一侧部,即在轴向F上的内侧部设有缺口部44。而且,在第一捏手部40的轴向F上的内侧部(接近于第二捏手部50的一侧部)形成有从所述缺口部44朝向第一臂部23的延伸方向顶端宽度逐渐变宽的倾斜部45。
另一方面,如图1、图5、图9等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捏手部50具有:弯曲部51,以从第二臂部25的延伸方向顶端朝向板簧主体20的径向外侧立起的方式以规定角度弯曲延伸;操作部53,以从该弯曲部51的顶端朝向板簧主体20的径向内侧折回的方式被弯曲。
此外,如图4、图6所示,在弯曲部51的接近于第一捏手部40的一侧部,即在轴向F上的内侧部设有缺口部54。而且,在第二捏手部50的轴向F上的内侧部(接近于第一捏手部40的一侧部)形成有从所述缺口部54朝向第二臂部25的延伸方向顶端宽度逐渐变宽的倾斜部55。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对捏手部,不限定于上述形状。例如如图14所示,也可以设为不使各捏手部40、50的操作部43A、53A以相对于弯曲部41、51折回的方式弯曲而直接从弯曲部41、51延伸的形状,只要能由台钳、钳子等工具等夹住即可。
此外,若从像图1、图5、图6所示那样一对捏手部40、50在周向E上背离而板簧主体20缩径了的自由状态使一对捏手部40、50在板簧主体20的周向E上接近移动且在板簧主体20的轴向F上相互接近移动而挠曲变形,则如图3和图7~9所示,第一捏手部40的弯曲部41的面47(与接近于第一臂部23的外周面的外表面相反侧的内表面)与第二捏手部50的弯曲部51的面57(与接近于第二臂部25的外周面的外表面相反侧的内表面)成为在规定范围中相互对置配置。
而且,如上所述,在使一对捏手部40、50在周向E上接近且在轴向F上接近的状态下,在一对捏手部40、50的对置的面47、57(以下,也仅称为“对置面47”、“对置面57”)分别设有将板簧主体20保持为扩径状态的卡合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的(a)、图8的(b)所示,一对捏手部40、50中的卡合部分别具有凹部60、60,这些凹部60、60的周缘部形成与对侧的凹部60卡合/脱离的凸部62,成为凹凸嵌合的构造(参照图11)。若一并参照图2,则在第一捏手部40的对置面47和第二捏手部50的对置面57分别以不贯通各捏手部40、50的方式以规定深度设有呈大致四边形的凹状的凹部60。此外,各凹部60的内侧缘部27a侧的周缘部形成沿各捏手部40、50的弯曲部41、51的延伸方向呈凸状延伸的凸部62。而且,各凸部62不从各捏手部40、50的对置面47、57伸出。
此外,如图6所示,各卡合部(凹部60、凸部62)以在从径向R看板簧主体20时位于比第一臂部23和第二臂部25的两交叠部27、29的对置的内侧缘部27a、29a靠近在轴向F上相反侧的外侧缘部27b、29b的位置的方式设于各捏手部40、50。而且,在板簧主体20缩径了的自由状态下,设于两捏手部40、50的各卡合部(凹部60、凸部62)形成为在板簧主体20的轴向F上相互位置错开(参照图6)。
而且,为了将板簧主体20保持为扩径的状态,如图6的箭头E1、E1所示,使一对捏手部40、50在板簧主体20的周向E上接近,如图13所示使板簧主体20扩径,并且使其从该状态起如图13的箭头F1、F1所示地以在板簧主体20的轴向F上相互接近的方式靠近而挠曲变形,使两捏手部40、50的凹部60与凸部62在轴向F上重叠。由此,第二捏手部50的凸部62穿过开口64进入第一捏手部40的凹部60内,并且第一捏手部40的凸部62穿过开口64进入第二捏手部50的凹部60内。其结果是如图11所示,各凸部62分别卡合于各凹部60的内周缘,并且凸部62进入凹部60内,由此保持凸部62不从凹部60拔出,形成由凹部60和凸部62实现的凹凸嵌合,使板簧主体20抵抗弹性恢复力而保持为扩径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夹10中,未将用于将板簧主体20保持为扩径了的状态的卡合部设于板簧主体20,而设于弯曲形成于板簧主体20的一对捏手部40、50,因此使一对捏手部40、50的卡合部彼此卡合,板簧主体20被保持为扩径的状态,如图9所示,在从轴向F看板簧主体20时,板簧主体20的一对臂部23、25构成为在周向E不重叠。
此外,两捏手部40、50的各卡合部形成为在板簧主体20的轴向F上相互位置错开,使该两捏手部40、50以在轴向F上接近并且挠曲变形的状态进行卡合,因此如图11的箭头F2、F2所示,各捏手部40、50相互向在轴向F上分离的方向作用弹性恢复力,因此各凸部62卡合于各凹部60的交叠部27、29的内侧缘部27a、29a侧的内周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一对捏手部40、50在周向E上接近而使板簧主体20扩径,并且使其在板簧主体20的轴向F上相互接近,使各卡合部卡合时,由于在两捏手部40、50的轴向F上的内侧部分别设有缺口部44、54,因此如图7、图10所示,在缺口部44、54彼此相互进入的状态下,各卡合部相互卡合。
此外,在使板簧主体20从保持扩径的状态缩径时,通过台钳、钳子等工具夹住两捏手部40、50的操作部43、53,使两捏手部40、50在周向E上接近。由此,第二捏手部50侧的凸部62穿过第一捏手部40侧的开口64,从第一捏手部40侧的凹部60拔出,并且第一捏手部40侧的凸部62穿过第二捏手部50侧的开口64,从第二捏手部50侧的凹部60拔出,解除两卡合部彼此的卡合。此时,设于两捏手部40、50的各卡合部形成为在板簧主体20的轴向F上相互位置错开,由于在使两捏手部40、50在轴向F上靠近而挠曲变形的状态下卡合,因此当解除两卡合部的卡合时,通过两捏手部40、50的弹性恢复力,两卡合部位于彼此在轴向F上不重叠的位置,在该状态下,直接打开台钳、钳子等工具,使两捏手部40、50在周向E上背离,由此能使板簧主体20缩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捏手部40和第二捏手部50分别形成有倾斜部45、55,因此如上所述,为了使板簧主体20从保持扩径状态缩径,通过台钳、钳子等工具夹住两捏手部40、50的操作部43、53,在使两捏手部40、50在周向E上接近时,第二捏手部50的弯曲部51与第一捏手部40的倾斜部45抵接,将第二捏手部50向与其挠曲方向相反方向引导(参照图10的箭头F2),并且第一捏手部40的弯曲部41与第二捏手部50的倾斜部55抵接,将第一捏手部40向与其挠曲方向相反方向引导(参照图10的箭头F2)。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能提高使板簧主体20从保持扩径状态缩径时的作业性。特别是,能抑制在从凹部60内拔出凸部62后凸部62再次进入凹部60,提高夹10的缩径作业性。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卡合部,设为具有凹部60、凸部62等,但不仅是凹部,例如也可以设为采用贯通捏手部的贯通孔等的构造,此外,也可以设为仅在一方的捏手部设置凹部、贯通孔,在另一方的捏手部设置凸部的构造(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对这些构造进行说明),若设于两捏手部的卡合部能彼此相互卡合,是能保持板簧主体的扩径状态的构造,则没有特别限定。
接着,对使用由上述构成形成的夹10,将由橡胶等材质形成的可挠性的软管5紧固固定于管道等配管1时的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从如图1、图2所示一对捏手部40、50在周向E上背离而板簧主体20缩径了的状态起,通过台钳、钳子等工具夹住两捏手部40、50而使其在周向E上接近,使板簧主体20扩径(参照图13),并且从该状态起进一步在使其在轴向F上接近(参照图13的箭头F1)而挠曲变形,使两捏手部40、50的凹部60和凸部62彼此在轴向F上重叠。由此,两捏手部40、50的缺口部44、54彼此相互进入,并且两捏手部40、50的凸部62、62穿过开口64、64分别进入对侧的捏手部40、50的凹部60内,各凸部62分别卡合于凹部60的内周缘(参照图11)。其结果是,如图3、图7所示,能将板簧主体20保持为扩径的状态。
接着,在装接于配管1的一端部外周的软管5的外周配置了扩径状态的夹10后,通过适当的工具夹住两捏手部40、50的操作部43、53,使两捏手部40、50在周向E上接近。由此,两捏手部40、50的凸部62从对侧的捏手部40、50的开口64穿过,两捏手部40、50的凸部62、62分别从对侧的捏手部40、50的凹部60、60内拔出,因此解除两卡合部彼此的卡合。并且,两捏手部40、50的弯曲部41、51抵接于对侧的捏手部40、50的倾斜部45、55,分别将两捏手部40、50向与挠曲方向相反方向引导(参照图10的箭头F2、F2),两捏手部40、50的卡合部彼此位于不在轴向F上重叠的位置。在该状态下,通过使两捏手部40、50在周向E上背离而使板簧主体20缩径,因此能如图1、图2所示,将软管5紧固固定于配管1。
而且,在该夹10中,在一对捏手部40、50设有将板簧主体20保持为扩径状态的卡合部(在此为凹部60和凸部62),因此能设为在板簧主体20的两臂部23、25不存在卡合部的构造,并且卡合部以成为比两交叠部27、29的对置的内侧缘部27a、29a靠近在轴向F上相反侧的外侧缘部27b、29b的位置的方式设于各捏手部40、50,因此能将卡合部设为不从交叠部27、29的内侧缘部27a、29a沿板簧主体20的轴向F伸出的构造。因此,如图6所示,在板簧主体20缩径时,能在两臂部23、25上使两交叠部27、29在板簧主体20的轴向F上接近配置,使两交叠部27、29的对置的内侧缘部27a、29a彼此的间隙S尽可能小。其结果是,能提高通过夹10紧固固定的软管5与配管1的密封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方的捏手部(在此为两方的捏手部40、50)的卡合部具有凹部60,设于另一方的捏手部(对侧的捏手部50、40)的另一方的卡合部具有能够与所述凹部60卡合/脱离的凸部62。因此,通过使另一方的捏手部的凸部与一方的捏手部的凹部卡合,在此,通过使第二捏手部50的凸部62与第一捏手部40的凹部60卡合或使第一捏手部40的凸部62与第二捏手部50的凹部60卡合,能将板簧主体20保持为扩径的状态。此时,凸部62进入凹部60,因此能使凸部62不易从凹部60脱离,能更可靠地保持板簧主体20的扩径状态。此外,凹部60可以通过冲压成型、中空成型形成,因此与通过切割来形成卡合部的情况等相比,形成卡合部变得容易。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卡合部不具有凹部而具有贯通孔的情况下,也能得到与上述效果相同的效果。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至少一方的捏手部(在此为两方的捏手部40、50)设有使缺口部44、54与凹部60连通的开口64,所述开口64构成为:在为了使板簧主体20扩径而使各卡合部相互卡合时,另一方的捏手部(在此为两方的捏手部40、50)的凸部62穿过开口64进入凹部60内。因此,能将设于另一方的捏手部侧的凸部62设为不从同捏手部的厚度方向表面突出的凸形状,能容易地形成凸部6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具有开口64的情况下,若要使凸部62进入凹部60,则必须将凸部62设为从捏手部的厚度方向表面突出的构成,凸部62的成形变得困难。此外,即使在卡合部不具有凹部而具有贯通孔的情况下,也能得到与上述效果相同的效果。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捏手部40、50分别设有缺口部44、54,所述缺口部44、54构成为:在使板簧主体20扩径时,缺口部44、54彼此相互进入,使设于一对捏手部40、50的各卡合部相互卡合。因此,如图13所示,能在使一对捏手部40、50在周向E上接近,使板簧主体20扩径的状态下,进一步地如图13的箭头F1、F1所示,使一对捏手部40、50在轴向F上接近移动时的一对捏手部40、50的移动量增大。其结果是,能使一对捏手部40、50或两臂部23、25的挠曲变形量增大,因此能在解除两卡合部彼此的卡合而使板簧主体20缩径时,顺畅地进行缩径。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捏手部40、50的各卡合部分别具有凹部60、60,各凹部60的周缘部形成凸部62。因此,在从板簧主体20缩径的状态起,在使一对捏手部40、50在周向E上接近而使板簧主体20扩径的状态下使一对捏手部40、50在轴向F上接近移动,使一对捏手部40、50的卡合部彼此相互卡合时,一方的卡合部的凸部62进入另一方的卡合部的凹部60,并且另一方的卡合部的凸部62进入一方的卡合部的凹部60,如图11所示,两卡合部的凹部60和凸部62相互凹凸嵌合,因此能进一步提高用于将板簧主体20保持为扩径的状态的保持力。
在图15和图16中,示出了本发明的软管夹的第二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与所述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软管夹10A(以下称为“夹10A”)中,设于一对捏手部40、50的卡合部的构造与所述实施方式不同。
即如图15、图16的(a)所示,第一捏手部40侧的卡合部具有形成为贯通第一捏手部40的板厚的贯通孔66,另一方面,第二捏手部50侧的卡合部具有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凹部60(参照图16的(b))。此外,第一捏手部40的贯通孔66与缺口部44通过开口64连通。而且,第一捏手部40侧的贯通孔66的周缘部形成与第二捏手部50侧的凹部60卡合/脱离的凸部62A。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一捏手部40的凸部62A与第二捏手部50的凹部60卡合,能将板簧主体20保持为扩径状态(参照图15)。另一方面,通过从第二捏手部50的凹部60内拔出第一捏手部40的凸部62A,能使板簧主体20缩径。
在图17和图18中,示出了本发明的软管夹的第三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与所述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软管夹10B(以下称为“夹10B”)中,设于一对捏手部40、50的卡合部的构造与所述实施方式不同。
即如图17、图18的(a)以及图18的(b)所示,两捏手部40、50的卡合部分别具有贯通各捏手部40、50的贯通孔66,其周缘部成为凸部62、62。而且,通过使两捏手部40、50的凸部62、62穿过开口64、64并分别进入对侧的捏手部50、40的贯通孔66、66内,并且使凸部62、62彼此相互卡合,能将板簧主体20保持为扩径状态(参照图17)。另一方面,通过从两捏手部40、50的贯通孔66、66分别拔出对侧的捏手部50、40的凸部62、62,能使板簧主体20缩径。
在图19和图20中示出了本发明的软管夹的第四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与所述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软管夹10C(以下称为“夹10C”)中,设于一对捏手部40、50的卡合部的构造与所述实施方式不同。
即如图19、图20的(a)所示,第一捏手部40侧的卡合部具有形成为贯通第一捏手部40的板厚的贯通孔66,另一方面,第二捏手部50侧的卡合部具有凹部60C。但是,该凹部60C像所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凹部60那样成为不具有与缺口部54连通的开口64的形状。此外,第一捏手部40侧的贯通孔66的周缘部形成与第二捏手部50侧的凹部60C卡合/脱离的凸部62C。该凸部62C比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凸部62A短。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一捏手部40的凸部62C卡合于第二捏手部50的凹部60C,能将板簧主体20保持为扩径状态(参照图19)。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一捏手部40的凸部62C从第二捏手部50的凹部60C内拔出,能使板簧主体20缩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是各种变形实施方式,这样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B、10C:软管夹(夹);
20:板簧主体;
21:基部;
23:第一臂部;
25:第二臂部;
27:第一交叠部;
27a:内侧缘部;
27b:外侧缘部;
29:第二交叠部;
29a:内侧缘部;
29b:外侧缘部;
40:第一捏手部;
44:缺口部;
47:对置面;
50:第二捏手部;
54:缺口部;
57:对置面;
60、60C:凹部;
62、62A、62C:凸部;
64:开口;
66:贯通孔。

Claims (3)

1.一种软管夹,其特征在于,具有:板簧主体,被弯曲成环状,以包围软管的外周的方式被装接;以及一对捏手部,设于该板簧主体的周向两端部,所述板簧主体构成为:在所述一对捏手部背离的状态下缩径,在使所述一对捏手部接近时扩径,
所述板簧主体具有:基部,沿所述软管的周向以规定长度延伸;第一臂部,在该基部的周向一端侧且从轴向一侧延伸;以及第二臂部,在所述基部的周向另一端侧且从轴向另一侧延伸,
在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的延伸方向顶端侧分别形成有第一交叠部和第二交叠部,在所述板簧主体缩径的状态下,所述第一交叠部和所述第二交叠部构成为:在所述板簧主体的周向上重叠,且在从径向看所述板簧主体时在所述板簧主体的轴向上不重叠,
所述一对捏手部从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的延伸方向顶端朝向所述板簧主体的径向外侧弯曲延伸,
在使所述一对捏手部在所述基部的周向上接近且在所述基部的轴向上接近的状态下所述一对捏手部的对置的面上分别设有将所述板簧主体保持为扩径状态的卡合部,
各卡合部以在从径向看所述板簧主体时位于比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的两交叠部的对置的侧缘部靠近相反侧的侧缘部的位置的方式设于各捏手部,
设于一方的捏手部的一方的卡合部具有设于一方的捏手部的与另一方的捏手部对置的面的凹部或贯通孔,
设于另一方的捏手部的另一方的卡合部具有设于另一方的捏手部的与一方的捏手部对置的面的、与所述一方的卡合部的凹部或贯通孔卡合/脱离的凸部,
在至少一方的捏手部的接近于另一方的捏手部的一侧部设有缺口部,
在设有所述缺口部的一方的捏手部设有使所述缺口部与所述凹部或所述贯通孔连通的开口,
设于另一方的捏手部的所述凸部构成为:在使所述板簧主体扩径而使各卡合部相互卡合时,穿过所述开口而进入所述凹部或所述贯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夹,其中,
所述缺口部分别设于所述一对捏手部,
所述缺口部构成为:在使所述板簧主体扩径时,所述缺口部彼此相互进入,使设于所述一对捏手部的各卡合部相互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夹,其中,
所述一对捏手部的各卡合部分别具有凹部,该凹部的周缘部形成凸部。
CN201980050362.2A 2018-08-08 2019-08-05 软管夹 Active CN112513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9573 2018-08-08
JP2018-149573 2018-08-08
PCT/JP2019/030778 WO2020031981A1 (ja) 2018-08-08 2019-08-05 ホースクラン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3507A CN112513507A (zh) 2021-03-16
CN112513507B true CN112513507B (zh) 2022-06-28

Family

ID=69413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0362.2A Active CN112513507B (zh) 2018-08-08 2019-08-05 软管夹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21552B2 (zh)
JP (1) JP7009635B2 (zh)
CN (1) CN112513507B (zh)
WO (1) WO2020031981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18423U (zh) * 1973-02-06 1974-10-09
US4425682A (en) * 1980-07-19 1984-01-17 Seiichi Hashimoto Clamp for hoses and the like
CN101646893A (zh) * 2007-04-06 2010-02-10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软管夹
CN103299119A (zh) * 2011-01-14 2013-09-11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软管夹
CN105683641A (zh) * 2013-10-31 2016-06-15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软管夹
CN105980757A (zh) * 2014-02-04 2016-09-28 百乐仕株式会社 软管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1671Y2 (zh) 1986-05-15 1990-08-27
DE3832875C1 (zh) * 1988-09-28 1989-08-24 Fa. Muhr Und Bender, 5952 Attendorn, De
KR100223101B1 (ko) * 1995-11-21 1999-10-15 라스무센 요아겐 에스, 브라운 프랭크 스프링 밴드 클램프
JPH10318474A (ja) * 1997-05-23 1998-12-04 Tokai Spring Seisakusho:Kk ホースバンド
US5819376A (en) 1997-12-24 1998-10-13 Barnes Group Inc. Hose clamp
US6038744A (en) * 1999-02-23 2000-03-21 Rotor Clamp, Inc. Hose clamp
JP3665238B2 (ja) * 1999-09-24 2005-06-29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ホースクランプ
JP4167243B2 (ja) * 2005-04-25 2008-10-15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ホースクランプ
JP4833279B2 (ja) * 2006-03-17 2011-12-07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ホースクランプ
US20090188085A1 (en) * 2008-01-30 2009-07-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Hose Clamp
CN103328875B (zh) 2011-01-14 2015-05-20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软管夹
WO2012095990A1 (ja) * 2011-01-14 2012-07-19 株式会社東郷製作所 ホースクランプ
JP5725592B2 (ja) 2014-09-11 2015-05-27 勝巳 川▲崎▼ 自然災害(津波、竜巻等)に対処する建物
WO2017145311A1 (ja) * 2016-02-25 2017-08-31 株式会社東郷製作所 ホースクランプ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18423U (zh) * 1973-02-06 1974-10-09
US4425682A (en) * 1980-07-19 1984-01-17 Seiichi Hashimoto Clamp for hoses and the like
CN101646893A (zh) * 2007-04-06 2010-02-10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软管夹
CN103299119A (zh) * 2011-01-14 2013-09-11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软管夹
CN105683641A (zh) * 2013-10-31 2016-06-15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软管夹
CN105980757A (zh) * 2014-02-04 2016-09-28 百乐仕株式会社 软管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09635B2 (ja) 2022-01-25
JPWO2020031981A1 (ja) 2021-08-10
US11821552B2 (en) 2023-11-21
US20210164596A1 (en) 2021-06-03
CN112513507A (zh) 2021-03-16
WO2020031981A1 (ja) 2020-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33279B2 (ja) ホースクランプ
US8695172B2 (en) Hose clamp
WO2010092702A1 (ja) ホースクランプ
CN112513507B (zh) 软管夹
US5979020A (en) Hose clip and releasing bar tool therefor
JPH0231671Y2 (zh)
JP2005042794A (ja) コネクタとそのコネクタに用いるクランプガイド及びクランプ
JPH1061855A (ja) ホースクリップ
JP4296882B2 (ja) ホースクランプ
JP7280708B2 (ja) ホースクランプ用仮保持ホルダー
JP7210837B2 (ja) ホースクランプ
US8931143B2 (en) Hose clamp
JPH0669581U (ja) ホースクリップ
JP6368556B2 (ja) ホースクランプ
JP2017185608A (ja) ホースクランプの解放工具
JP2014189163A (ja) 吊架線保護カバーの止めピ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吊架線保護カバー
JPH0728470Y2 (ja) ホースクランプ
JP7444615B2 (ja) 接続用クランプ装置
JP2006046484A (ja) ホースクランプの保持構造及びホースクランプ用保持具並びにホースクランプ
JP2560664Y2 (ja) ホースクリップ
JPH11201119A (ja) ホースクリップ及びこれに使用する解除用棒状工具
JPH0592592U (ja) ホースクリップ
JPH109465A (ja) ホース締付装置
JP2000291868A (ja) ホースクリップ
JPH0893980A (ja) クランプ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