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2696A - 电集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集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2696A
CN112512696A CN201880096148.6A CN201880096148A CN112512696A CN 112512696 A CN112512696 A CN 112512696A CN 201880096148 A CN201880096148 A CN 201880096148A CN 112512696 A CN112512696 A CN 112512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llecting
collecting electrode
corona discharge
dust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61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松一隆
加藤雅也
田中崇雄
上田泰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Power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Power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Power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Power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512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2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02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 B03C3/04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 B03C3/08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characterised by presence of stationary flat electrodes arranged with their flat surfaces parallel to the gas stre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02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 B03C3/04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 B03C3/06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characterised by presence of stationary tube electr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02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 B03C3/04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 B03C3/10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characterised by presence of electrodes moving during separating a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36Controlling flow of gases or vapour
    • B03C3/361Controlling flow of gases or vapour by static mechanical means, e.g. deflector
    • B03C3/366Controlling flow of gases or vapour by static mechanical means, e.g. deflector located in the filter, e.g. special shape of the electr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40Electrode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40Electrode constructions
    • B03C3/41Ionising-electr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40Electrode constructions
    • B03C3/45Collecting-electrodes
    • B03C3/47Collecting-electrodes flat, e.g. plates, discs, gr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40Electrode constructions
    • B03C3/45Collecting-electrodes
    • B03C3/49Collecting-electrodes tubul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40Electrode constructions
    • B03C3/45Collecting-electrodes
    • B03C3/51Catch- space electrodes, e.g. slotted-box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2201/00Details of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 B03C2201/10Ionising electrode with two or more serrated ends or s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2201/00Details of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 B03C2201/14Details of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the gas being moved electro-kinetically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离子风中降低集尘效果的作用并提高集尘效率的电集尘装置。本发明的电集尘装置1具备:板状的集尘极(4)(4a、4b、4c、4b),具有多个贯通孔(6),沿气流方向排列;以及放电极(5a、5b、5c),具有多个向面面相对的集尘极(4)(4a、4b)突出的电晕放电用的电晕放电部(8)(8a、8b),对集尘极(4)(4a、4b、4c、4b)并列地配置,集尘极(4)(4a、4b、4c、4b)的开口率为10%以上70%以下。

Description

电集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电集尘装置,已知具备沿气流平行地排列的平板状的集尘极和排列于其中央的具有锐利的形状的放电极的电集尘装置。
在电集尘装置中,对集尘极与放电极之间施加直流高电压,在放电极进行稳定的电晕放电,由此使气流中的灰尘带电。在以往的集尘理论中说明过,带电的灰尘在放电极与集尘极之间的电场下通过作用于灰尘的库伦力的作用而被集尘极捕集。
再者,专利文献1、2的电集尘装置具备如下的集尘极:具备用于使灰尘通过的多个贯通孔,在内部具有用于捕集灰尘的封闭空间。在专利文献1、2中,经由该贯通孔将灰尘封入封闭空间,由此捕集灰尘不易再飞散。
专利文献3的电集尘装置具备集尘极,所述集尘极包括具有65%至85%的开口率的接地电极和捕集气体的集尘过滤层。通过具备这样的集尘极,在专利文献3中,在与气流正交的剖面内产生离子风,生成在放电极与集尘极之间循环的螺旋状的气流,高效地捕集灰尘。在专利文献3中,积极地利用离子风,但本案例的目的在于主要将灰尘捕集至集尘过滤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614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70546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8236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电集尘装置中的集尘效率η能通过公知的下述多依奇(Deutsch)公式(式(1))来计算出。w为集尘性指数(颗粒状物质的移动速度),f为每单位气体量的集尘面积。
η=1-exp(-w×f)···(1)
在上述算式(1)中,灰尘(颗粒状物质)的移动速度w由基于库伦力的力与气体的粘性阻力的关系来决定。在多依奇公式(上述算式(1))中,灰尘从放电极移动至电场中,不直接考虑离子风对性能的影响。然而,作为其性能设计的前提的灰尘浓度具有始终在放电极与集尘极之间的集尘空间内均匀这一前提条件,离子风被认为是产生气体的紊流而使灰尘浓度均匀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对电极间施加了负电压时,在放电极通过电晕放电而产生负离子,其结果是产生离子风,在正电压的情况下由正离子产生。以下,以工业用的电集尘装置为基础而进行考虑,因此对施加负电压的案例进行了记载,但即使为正也相同。
在放电极产生的离子风朝向集尘极以横切气流的方式流动。到达集尘极的离子风在集尘极反转而改变流动方向。由此,在电极之间产生螺旋状的紊流。
紊流中,从放电极朝向集尘极的流动具有将灰尘运送至集尘极附近的作用。被运送至集尘极附近的灰尘最终由库伦力捕集。
然而,在集尘极反转的离子风使灰尘向远离作为收集体的集尘极的方向移动,因此也具有阻碍集尘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仅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也考虑到离子风的效果的电集尘装置。然而,在该案例中,是将离子风送入位于具有开口部的集尘极的背后的过滤层的结构,其目的在于在不受主气体的影响的部位进行集尘,结构也复杂,以及在干式中难以进行附着灰尘的剥离回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着眼于在以往的电集尘装置中未被考虑的离子风,能抑制降低集尘效果的离子风的背离作用并提高集尘效率的电集尘装置。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电集尘装置具备:集尘极,形成有多个开口,沿气体的流通方向设置;以及放电极,具有多个向面面相对的所述集尘极突出的电晕放电用的电晕放电部,相对于所述集尘极并列地配置,所述集尘极的开口率为10%以上70%以下。
通过在集尘极设置多个开口部,允许从放电极朝向集尘极流动的离子风的一部分向集尘极的背侧脱落。由此,能抑制离子风在集尘极反转而背离的流动。
作为集尘极,例如,可列举出将具有多个贯通孔的一张板状体沿气体的流通方向设置的平板集尘极。作为平板集尘极,例如使用冲孔金属。此外,作为其他形式的集尘极,可列举出以规定间隔沿气体的流通方向排列多个具有刚性的构件的离散形集尘极。作为具有刚性的构件,例如可列举出管形状的构件。
集尘极能与以往的电集尘装置同样地,通过锤击来进行灰尘的剥离回收。
若开口率小于10%,则离子风的背离抑制效果变低。若开口率超过70%,则有效的集尘面积变少而集尘性降低。此外,在使用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平板作为集尘极的情况下,若开口率过大则集尘极的强度降低。通过将开口率设为上述范围,维持了集尘极的强度,并且与未设有贯通孔的集尘极相比集尘效率提高。
在上述发明的一个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放电极分别配置于所述集尘极的两侧,一方的放电极的所述电晕放电部与另一方的放电极的所述电晕放电部在与气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交错配置。
通过使电晕放电部交错配置,在夹持集尘极的一侧的电晕放电部中产生离子风,在另一侧的对置的位置的放电极中仅由电场发挥作用。由此,能在集尘极附近捕集与通过贯通孔的离子风一起穿过的灰尘。
在上述发明的一个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集尘极为折板形状,具有相对于所述放电极凹陷的凹部。
通过设为折板形状,集尘极的强度提高,集尘面积也增加。此外,能实现后述的使凹部与电晕放电部对峙的结构,能进一步提高集尘性。
在上述发明的一个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集尘极为由多个凹构件构成的分割结构,多个所述凹构件相对于任意的所述放电极交替地改变凹部的朝向而组合。
通过将集尘极设为分割结构,集尘极的制造变得容易。
在上述发明的一个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晕放电部与所述凹部对置配置。
通过使集尘极的凹部与放电极的电晕放电部对置配置,能在与主气体的流动相比速度慢的场所,通过使离子风有效地作用于集尘极侧来进一步提高集尘性。
在上述发明的一个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集尘极是以规定间隔在气体的流通方向排列多个具有刚性的构件而形成的。
通过采用以规定间隔在气体的流通方向排列多个具有刚性的构件而形成的离散型集尘极,能得到即使增大开口率也能维持规定值以上的刚性的集尘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集尘装置,与使用以往的无孔的集尘极的情况相比,能抑制离子风从集尘极背离并提高集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集尘装置的横剖视图,图1的(b)是图1的(a)的A-A剖切剖视图。
图2是图1的(b)的部分放大图。
图3是表示集尘极的一个例子的部分放大图。
图4的(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改进例的电集尘装置的横剖视图,图4的(b)是图4的(a)的A-A剖切端面图,图4的(c)是图4的(a)的B-B剖切端面图,图4的(d)是图4的(a)的C-C剖切端面图。
图5的(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集尘装置的横剖视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D-D剖切端面图。
图6的(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电集尘装置的横剖视图,图6的(b)是图6的(a)的E-E剖切端面图。
图7是图6的(b)的部分放大图。
图8的(a)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集尘装置的横剖视图,图8的(b)是图8的(a)的F-F剖切端面图。
图9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电集尘装置的局部横剖视图。
图10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电集尘装置的横剖视图。
图11是对图10的开口率进行说明的图。
图12是表示图10的改进例的横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0的另一改进例的横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图10的管构件的改进例的横剖视图。
图1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集尘面积比相对于开口率的曲线图。
图16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集尘面积比相对于开口率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集尘装置和集尘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的(a)是本实施方式的电集尘装置的横剖视图,图1的(b)是图1的(a)的A-A剖切端面图。图2是图1的(b)的局部放大图。在图1的(a)中,气流G为水平流,从纸面下侧朝向上侧流动。
电集尘装置1具备:多个集尘极4(4a、4b、4c、4d),沿气流G排列;多个放电极5(5a、5b、5c),相对于集尘极4并列地配置;以及电源(未图示)。集尘极4(4a、4b、4c、4d)与放电极5(5a、5b、5c)的组合配置于壳体2内。
在壳体2的内侧设置有多个遮蔽板3。遮蔽板3阻挡气体流入壳体2与位于该壳体2附近的集尘极(4a或4d)之间,起到引导气流G向集尘极4与放电极5之间流动的作用。
集尘极4和放电极5分别在与气流G交叉的方向(纸面垂长方向)延伸。图1所示的电集尘装置1是概略示出的,放电极5(5a、5b、5c)和集尘极4(4a、4b、4c、4d)的尺寸和设置数量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
集尘极4与放电极5相互隔离并电绝缘。放电极5与壳体2也绝缘。集尘极4接地,在放电极5连接有电源(未图示)。放电极5位于相邻的集尘极4的中间位置。
集尘极4(4a、4b、4c、4d)为由具有导电性的材质构成的一张板状的构件。集尘极4的板面相对于气流G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
集尘极4(4a、4b、4c、4d)分别具备多个贯通孔6。贯通孔6的配置、形状不被限定而可以任意变更。贯通孔6的形状例如为圆、椭圆等。
集尘极4(4a、4b、4c、4d)例如可以为金属制的冲孔金属、金属制的网带(meshbelt)等。图3示出网带的局部放大图。在应用于使用旋转构件(旋转驱动辊)使集尘极移动的方式的电集尘装置的情况下,集尘极4也可以为网带。通过将集尘极设为一张网带状的结构,能与环形带方式组合,进行利用刷子的灰尘的剥离回收。
集尘极4的开口率为10%以上70%以下。不过,在设为平板的集尘极4采用通过锤击来进行灰尘去除的锤击方式的情况下,需要确保设为平板的集尘极4的强度,因此开口率优选设为35%以下。在设为平板的集尘极4也通过水流去除灰尘的情况下,在设为平板的集尘极4中无需锤击方式中所要求的那样的强度,因此开口率设为70%以下。“开口率”是指从放电极5侧正面观察时的开口部分相对于各集尘极4的总面积所占的比例。
放电极5(5a、5b、5c)配置为被集尘极4(4a、4b、4c、4d)夹着。放电极5(5a、5b、5c)分别具有安装基材7和多个电晕放电部8(8a、8b)。安装基材7是由具有导电性的材质构成的棒状或板状的构件。安装基材7相对于面面相对的集尘极4大致平行地配置。
电晕放电部8通过对放电极5施加电压来产生电晕放电。电晕放电部8是以向面面相对的集尘极4突出的方式设置于安装基材7的突起。该突起由导电性的材质构成。该突起的顶端为前端尖细的刺状。
在电晕放电部8中,存在第一电晕放电部8a和第二电晕放电部8b。第一电晕放电部8a与第二电晕放电部8b在与气流G交叉的方向T(图1的(a)的纸面垂长方向即放电极5的高度方向)上交错配置。
例如,如图2所示,在隔着集尘极4c配置于两侧的成对的放电极5(5b、5c)中,在一方的放电极5c设置有朝向该集尘极4c侧(在图2中为左侧)突出的第一电晕放电部8a,在另一方的放电极5b设置有朝向该集尘极4c侧(在图2中为右侧)突出的第二电晕放电部8b。
对于被集尘极4b、4c夹着的放电极5b而言,朝向一方的集尘极4b突出的第一电晕放电部8a和朝向另一方的集尘极4c突出的第二电晕放电部8b设置于安装基材7。朝向不同方向的第一电晕放电部8a和第二电晕放电部8b在与气流G交叉的方向T(在图1的(a)中为纸面垂长方向即放电极5的高度方向)上交错配置(参照图1的(b))。
需要说明的是,不限于图1的例子,也可以如图4那样,第一电晕放电部8a与第二电晕放电部8b在气流G方向(从图4的纸面下至上的方向)上交错配置。图4的(a)是本实施方式的改进例的电集尘装置的横剖视图,图4的(b)是图4的(a)的A-A剖切端面图,图4的(c)是图4的(a)的B-B剖切端面图,图4的(d)是图4的(a)的C-C剖切端面图。
在集尘极4中,多个贯通孔6均匀地设于受到在面面相对的放电极5产生的电晕放电的影响的范围为好。当将从电晕放电部8的突起顶端至集尘极为止的距离设为Ld时,受到电晕放电的影响的范围为从突起顶端在单侧具有大致45度扩展的区域(直径为2Ld)。
在电集尘装置1中,也可以设有对附着于集尘极4的颗粒状物质进行剥离的锤击装置(未图示)。锤击装置具有锤子,锤子锤击集尘极4,由此通过振动来剥离去除附着于表面的颗粒状物质。
需要说明的是,将颗粒状物质从集尘极4的去除方法不限定于使用锤击装置的锤击。例如,也可以通过对集尘极4所捕集的颗粒状物质吹送气体的方法,或使用声波喇叭(sonic horn)照射声波的方法来将颗粒状物质从集尘极4去除。此外,也可以通过在湿式的电集尘装置进行的利用清洗液的清洗来将颗粒状物质从集尘极4去除。
接着,对图1的电集尘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电集尘装置1中,通过对放电极5施加电压,而在电晕放电部8的顶端产生电晕放电。气流所含的颗粒状物质通过电晕放电而带电。在以往的电集尘装置的捕集原理中,带电的颗粒状物质可以由库伦力拉近至集尘极4而被捕集至集尘极4上,但实际上离子风的影响发挥较大作用。
当产生电晕放电时,在电晕放电部8附近产生负离子,该负离子通过电场(E)朝向集尘极4移动,产生离子风。朝向集尘极4流动的离子风以使气流所含的颗粒状物质移动至集尘极4的附近的方式发挥作用。由此,将粒径小且不易带电的颗粒状物质运送至库伦力发挥作用的区域内,由此提高捕集效率。
如图2的细箭头所示,包含颗粒状物质并朝向集尘极4流动的离子风的一部分穿过集尘极4的贯通孔6。通过允许离子风的一部分通过,能抑制集尘极4中的离子风的反转,降低紊流的产生。由此,能防止颗粒状物质从集尘极4附近背离,也能降低捕集至集尘极4的颗粒状物质的再飞散。
在隔着集尘极4配置于两侧的一对放电极5中,通过将第一电晕放电部8a和第二电晕放电部8b在对置的面交错配置,离子风不发生干涉而有效地使颗粒状物质移动至集尘极4的附近。
在位于集尘极4的一方的面侧的放电极5中,电晕放电部8朝向集尘极4产生离子风,但在该集尘极4的另一方的面侧的对置的位置中不产生离子风,利用由电场(E)产生的库伦力,使灰尘向集尘极移动的力发挥作用(参照图2)。由此,乘着离子风穿过贯通孔6的颗粒状物质通过电场(E)而滞留在该集尘极4的背面附近,利用库伦力被捕集至集尘极4。在此未捕集到的颗粒状物质沿主气流进行流动,在下一阶段被高效地捕集。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集尘装置除了集尘极的形状不同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为同样的结构。图5的(a)是本实施方式的电集尘装置10的横剖视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D-D剖切端面图。
电集尘装置10具备:多个集尘极14(14a、14b、14c、14d),沿气流G排列;多个放电极5(5a、5b、5c),相对于集尘极14(14a、14b、14c、14d)并列地配置;以及电源(未图示)。集尘极14(14a、14b、14c、14d)与放电极5(5a、5b、5c)的组合配置于壳体2内。
集尘极14(14a、14b、14c、14d)分别为由具有导电性的材质构成的板状的构件。各集尘极14为具备峰谷部11的折板形状。峰谷部11为谷部或峰部在气流方向交替地重复的结构。谷部相对于面面相对的放电极5凹陷,峰部相对于该放电极突出。在图5中,将谷部与峰部的连接部分称为倾斜部12。峰谷部11能够通过将板状构件滚制等来形成。
集尘极14(14a、14b、14c、14d)分别具备多个贯通孔16。各集尘极(14a、14b、14c、14d)例如为金属制的冲孔金属。贯通孔16可以设于不受结构上的制约的范围,例如设于倾斜部12的直线部分。
集尘极14的开口率为10%以上70%以下。不过,在设为平板的集尘极4采用通过锤击来进行灰尘去除的锤击方式的情况下,需要确保设为平板的集尘极4的强度,因此开口率优选设为35%以下。在设为平板的集尘极4也通过水流去除灰尘的情况下,在设为平板的集尘极4中无需锤击方式中所要求的那样的强度,因此开口率设为70%以下。
在图5中,贯通孔16仅设于峰谷部11的平面部分,不设于倾斜部12。
对于峰谷部11的深度(H)、峰谷部11中的相邻的峰部顶部与谷部顶部的距离(X)、从放电极侧正面观察时的倾斜部12的宽度(Y)而言,例如,在图4的电集尘装置10中,H=30mm、X=90mm、Y=30mm。
集尘极14(14a、14b、14c、14d)的长尺寸轴相对于气流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峰谷部11的峰部或谷部以与设置于放电极5的电晕放电部8相向的方式配置为好。
根据本实施方式,将集尘极14设为折板形状,由此能将从放电极5朝向集尘极14流动的离子风向贯通孔16一方引导。由此,能促进离子风通过贯通孔16,抑制在集尘极的反转,能提高集尘效率。当将集尘极14的谷部与放电极5的电晕放电部8对置配置时,能在成为与主气体的流动相比速度慢的场所的谷部使离子风有效地在集尘极14侧发挥作用,能进一步提高集尘性。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集尘装置除了放电极的电晕放电部的配置不同以外,与第二实施方式为同样的结构。图6的(a)是本实施方式的电集尘装置20的横剖视图,图6的(b)是图6的(a)的E-E剖切端面图。图7是图6的(b)的局部放大图。
电集尘装置20具备:多个集尘极14(14a、14b、14c、14d),沿气流G排列;多个放电极25(25a、25b、25c),相对于各集尘极14并列地配置;以及电源(未图示)。
放电极25(25a、25b、25c)分别具有安装基材27和多个电晕放电部28(28a或28b)。安装基材27与第1、2实施方式相同。电晕放电部28通过对放电极25施加电压来产生电晕放电。电晕放电部28是以向面面相对的集尘极14突出的方式设置于安装基材27的突起。该突起由导电性的材质构成。该突起的顶端为前端尖细的刺状。
在多个电晕放电部28中,存在第一电晕放电部28a和第二电晕放电部28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任意的安装基材27中,仅设置第一电晕放电部28a或第二电晕放电部28b中任一个。第一电晕放电部28a与第二电晕放电部28b在配置于集尘极14的两侧时的高度位置不同。即,如图6的(b)所示,隔着集尘极14对面的电晕放电部28的高度位置不同。除此以外,第一电晕放电部28a与第二电晕放电部28b相同。“高度位置”是在板状构件的面内与气流G交叉的方向T。
第一电晕放电部28a与第二电晕放电部28b在与气流G交叉的方向上交错配置(参照图6的(b)、图7)。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隔着集尘极14对面的电晕放电部28的高度位置不同而在与气流G交叉的方向上交错配置,能防止离子风在隔着集尘极14的电晕放电部28彼此之间干涉。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集尘装置除了放电极的电晕放电部的配置不同以外,与第三实施方式为同样的结构。图8的(a)是本实施方式的电集尘装置30的横剖视图,图8的(b)是图8的(a)的F-F剖切端面图。
电集尘装置30具备:多个集尘极14(14a、14b、14c、14d),沿气流G排列;多个放电极35(35a、35b、35c),相对于各集尘极14并列地配置;以及电源(未图示)。
放电极35(35a、35b、35c)分别具有安装基材37和多个电晕放电部38(38a或38b)。安装基材37与第1、2实施方式相同。电晕放电部38通过对放电极35施加电压来产生电晕放电。电晕放电部38是以向面面相对的集尘极14突出的方式设置于安装基材37的突起。该突起由导电性的材质构成。该突起的顶端为前端尖细的刺状。
在多个电晕放电部38中,存在第一电晕放电部38a和第二电晕放电部38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任意的安装基材37中,在设置电晕放电部这一点上,仅设置第一电晕放电部38a或第二电晕放电部38b中的任一个。
在图8中,第一电晕放电部38a与第二电晕放电部38b在配置于集尘极14的两侧时的高度位置不同。即,如图8的(b)所示,隔着集尘极14对面的电晕放电部28的高度位置不同。除此以外,第一电晕放电部28a与第二电晕放电部28b相同。“高度位置”是在板状构件的面内与气流G交叉的方向T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不限定于图8,第一电晕放电部38a与第二电晕放电部38b也可以为相同的高度位置。
第一电晕放电部38a与第二电晕放电部38b在气流方向上交错配置。在放电极35b中,朝向集尘极14a突出的第二电晕放电部38b与朝向集尘极14b突出的第二电晕放电部38b以交错配置设置于安装基材37。
通过将在气流方向上交错配置电晕放电部38的放电极35b与折板形状的集尘极14面面相对配置,能选择性地使电晕放电部38朝向集尘极14的凹部配置。由此,能进一步提高集尘效率。
〔第五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集尘装置除了集尘极的结构不同以外,与第四实施方式为同样的结构。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电集尘装置的局部横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集尘极44(44a、44b)由多个凹构件41构成。凹构件41是由具有导电性的材质构成的一张板状的构件。多个凹构件41是分别独立的构件。
多个凹构件41以相对于任意的放电极(例如放电极35a)交替地改变凹面的朝向的方式排列。多个凹构件41分别在与气流G交叉的方向(纸面垂长方向)延伸,在长尺寸方向的两端侧固定于壳体(在图9中未图示)。由此,集尘极44为谷部(凹部)与峰部在气流方向交替地重复的结构。
相邻的凹构件彼此可以紧贴,也可以隔开间隔配置。在隔开间隔配置的情况下,在凹构件41与凹构件41之间设置隔板为好。相邻的凹构件彼此也可以不像图9那样交叉。
凹构件41具备多个贯通孔46。对于贯通孔46而言,集尘极14的开口率设置为10%以上且70%以下。在此,“开口率”是指从放电极5侧正面观察时的开口部分相对于集尘极4的总面积所占的比例。位于凹构件与凹构件之间的空间不包含于开口率。
在图9中,将相邻的凹构件的内外高低差设为H、将相邻的集尘极与放电极的距离设为L2、将集尘极与放电极的最短距离设为Lf、将从电晕放电部的突起顶端至集尘极为止的距离设为Ld、将在气流方向上排列的电晕放电部与电晕放电部的距离设为第一电晕放电部间距和第二电晕放电部间距/P1。在集尘极44中,多个贯通孔46均匀地设于受到在面面相对的放电极35产生的电晕放电的影响的范围为好。当将从电晕放电部38的突起顶端至集尘极44为止的距离设为Ld时,受到电晕放电的影响的范围成从突起顶端在单侧具有大致45度扩展的区域(直径为2Ld)。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集尘极设为分割结构,能容易制造折板形状的集尘极。
〔第六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集尘装置除了集尘极的结构不同以外,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为同样的结构。
如图10所示,电集尘装置60的集尘极64(64a、64b)为多个管构件64a1、64b1具有规定间隔并在气流G的流通方向排列的离散式集尘极。各管构件64a1、64b1由具有刚性的金属制成。各管构件64a1、64b1配置为轴线相对于气流G正交。使用共同的框体分别彼此固定在气流G方向排列的各管构件64a1、64b1,由此各集尘极64b、64b为独立的结构。
在各集尘极64a、64b之间分别设有电晕放电极68。在各电晕放电极68中,设有第一电晕放电部68a和第二电晕放电部68b。第一电晕放电部68a朝向与气流G正交的一方(在图10中为上方)放电,第二电晕放电部68b朝向与气流G正交的另一方(在图10中为下方)放电。各电晕放电部68a、68b在气流G方向上,配置为位于相邻的管构件64a1、64b1之间。此外,各电晕放电部68a、68b设置为在气流G方向的相同位置上朝向相互相反的方向。
集尘极64a、64b的开口率为10%以上70%以下。开口率如图11那样确定。即,开口率是从电晕放电极68观察到的集尘极64a、64b的比例,以(P-d)/P×100[%]表示。在此,P是管构件64a1、64b1在气流G方向上的间距,d是管构件64a1、64b1的外径。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使用冲孔金属的情况相比,即使开口率大也能维持规定值以上的刚性。
在图12中,示出了使电晕放电部68a、68b的配置与图10不同的改进例。如图11所示,也可以在气流G方向上交替地设置第一电晕放电部64a1和第二电晕放电部64b1。
此外,如图13所示,遍及规定区间仅连续(在图13中为三个连续)设置第一电晕放电部6a1,然后,也可以连续设置第二电晕放电部68b。通过像这样,能抑制离子风由相邻的电晕放电部68a、68b的影响而发生干涉,并且能在遍及多个集尘极64a、64b与气流G交叉的方向流动离子风。
此外。用于集尘极64a、64b的管构件64a1、64b1的横截面的外形状不限定于圆形状,例如,如图14的(a)所示,也可以是角部带有R的大致正方形,如图14的(b)所示,也可以是角部带有R的长方形,如图14的(c)所示,也可以是大致コ字状的凹状。即,管构件64a1、64b1只要具有剖面二次系数为规定值以上以便能确保刚性的横截面即可。
接着,对设定了集尘极的开口率的根据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电集尘装置基于以下的条件运转,使灰尘集尘于集尘极。即,使用冲孔金属作为集尘极。
(实验条件)
电极间隔(集尘极间距离):300mm
电压:35~50kV
电流密度:0.3~0.8mA/m2
SCA(电极面积/气体量):5~30sec/m
灰尘浓度:2~3g/m3N
使用灰尘:粉煤灰(fly ash)(平均直径10μm)
在图15中示出了开口率与捕集效率的关系。在图15中,横轴为集尘极的开口率(%),纵轴为集尘面积比的规格值。集尘面积比是表示在将开口率0%时的集尘性能设为1的情况下,发挥相同集尘性能的情况下的集尘面积。因此,集尘面积比越小表示捕集效率越高。
曲线C1表示在气体流速比较大的情况下,即气体流速为1m/s以上的情况下的集尘面积比。当开口率为10%以上时,集尘面积比降低二成左右,产生设置了开口的效果。集尘面积比在20%左右时最低,之后当超过30%时,集尘面积比逐渐上升。这可以认为是由于在集尘极为如冲孔金属那样的平板的情况下,在集尘极表面气体的流动的影响比离子风大,因此即使增大开口率,也会失去基于离子风的优点。该情况的开口率的上限由集尘极的强度确定。即,如曲线C3所示,当增大开口率时设为平板的集尘极的强度比降低。在此,强度比是指,相对于开口率0%时的强度的比。当开口率为35%时强度比为0.5,强度为一半。当考虑锤击集尘极的情况时,作为强度比,可以认为下降减少0.5。因此,开口率优选设为35%。
由此,在使用平板的集尘极且进行锤击的情况下,开口率优选为10%以上35%以下(适用范围I)。
不过,在不锤击集尘极而通过水流来去除灰尘的情况下,无需考虑强度。并且,在气体流速小于1m/s的气体流速比较小的情况下,集尘极表面的气流的影响小,因此如曲线C2所示,即使增大开口率集尘面积比也示出低的值。即,如曲线C2所示,开口率直至70%集尘面积比都示出低的值。当开口率超过70%时,集尘面积的绝对值变小,因此集尘面积比增大。
由此,在使用平板的集尘极,不进行锤击,并且气体流速比较小的情况下,开口率优选为10%以上70%以下(适用范围II)。
需要说明的是,当使电晕电流上升时,离子风与电晕电流的大致1/2次方成比例,因此在与上述的主气体速度的关系中,1m/s终究为参考值,并不限定于此。
在图16中,示出了使用如第六实施方式那样使用管构件64a1、64b1(参照图10)的离散形集尘极的情况下的集尘面积比。如图16所示,在开口率为10%以上70%以下的情况下集尘面积比为0.8以下。因此,开口率优选为10%以上70%以下(适用范围III)。
符号说明
1、10、20、30、60 电集尘装置
2 壳体
3 遮蔽板
4、4a、4b、4c、4d、14、14a、14b、14c、14d、44、44a、44b、64a、64b 集尘极
5、5a、5b、5c、25、25a、25b、25c、35、35a、35b、35c、68 放电极
6、16、46 贯通孔
7、27、37 安装基材
8、8a、8b、28、28a、28b、38、38a、38b、68a、68b 电晕放电部
11 峰谷部
12 倾斜部
41 凹部

Claims (6)

1.一种电集尘装置,其具备:
集尘极,形成有多个开口,沿气流方向设置;以及
放电极,具有多个向面面相对的所述集尘极突出的电晕放电用的电晕放电部,相对于所述集尘极并列地配置,
所述集尘极的开口率为10%以上7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集尘装置,其中,
所述放电极分别配置于所述集尘极的两侧,
一方的所述放电极的所述电晕放电部与另一方的所述放电极的所述电晕放电部在与气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交错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集尘装置,其中,
所述集尘极为折板形状,具有相对于所述放电极凹陷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集尘装置,其中,
所述集尘极为由多个凹构件构成的分割结构,
多个所述凹构件相对于任意的所述放电极交替地改变凹部的朝向而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集尘装置,其中,
所述电晕放电部与所述凹部对置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集尘装置,其中,
所述集尘极是以规定间隔在气体的流通方向排列多个具有刚性的构件而形成的。
CN201880096148.6A 2018-08-01 2018-08-01 电集尘装置 Pending CN1125126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28776 WO2020026369A1 (ja) 2018-08-01 2018-08-01 電気集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2696A true CN112512696A (zh) 2021-03-16

Family

ID=69231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6148.6A Pending CN112512696A (zh) 2018-08-01 2018-08-01 电集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12696A (zh)
PL (1) PL436803A1 (zh)
RU (1) RU2765787C1 (zh)
WO (1) WO202002636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0221A (zh) * 2022-07-29 2022-12-06 成都市绿色快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板除甲醛生产中的净化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4463A (zh) * 2021-03-24 2021-06-1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离子风辅助收尘的电除尘器及极板
CN113146507A (zh) * 2021-04-16 2021-07-23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基板加工用静电消除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0565A (en) * 1961-11-30 1964-02-26 Stork Koninklijke Maschf A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JPS5775161A (en) * 1980-10-28 1982-05-11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Electric precipitator
JPS6140359Y2 (zh) * 1981-12-29 1986-11-18
JPS627456A (ja) * 1985-07-04 1987-01-14 Takahide Ono 電気集塵装置
JPS63126569A (ja) * 1986-11-14 1988-05-30 Nippon Densetsu Kk 電気集塵装置
JP2001017884A (ja) * 1999-07-09 2001-01-2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電気集塵装置
KR20020069864A (ko) * 2001-02-28 2002-09-05 한국기계연구원 전기집진기의 집진판의 구조
CN1743080A (zh) * 2004-08-31 2006-03-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集尘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空调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
CN101130180A (zh) * 2006-08-21 2008-02-27 包文隆 一种超低浓度排放的电除尘器
JP2011161330A (ja) * 2010-02-05 2011-08-25 Nippon Steel Corp 排ガス脱硝装置
CN106140479A (zh) * 2016-08-27 2016-11-23 山东神华山大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阳极板及一种湿式电除尘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25092Y1 (zh) * 1968-12-28 1972-08-05
SU423509A1 (ru) * 1972-04-03 1974-04-15 В. Г. Ерошенко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оны зарядки двухзонных электрофильтров
JPS5518271A (en) * 1978-07-27 1980-02-08 Nippon Densetsu Kk Electric dust collector
JPS60145869A (ja) * 1984-01-06 1985-08-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タイプライタ
UA44193A (uk) * 2001-07-20 2002-01-15 Відкрите Акціонерне Товариство "Дослідно-Експериментальний Механічний Завод" Осаджувальний електрод електрофільтра
RU2005126106A (ru) * 2005-08-17 2007-02-27 Оао "Сф Нииогаз" (Ru) Электрофильтр
RU61595U1 (ru) * 2006-07-20 2007-03-10 Михаил Павлович Богданов Электростатический фильтр (варианты)
RU2371254C1 (ru) * 2008-04-09 2009-10-27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ондор-Эко" Волновой электрофильтр
UA37002U (ru) * 2008-06-13 2008-11-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Консорциум "Энергомашинжиниринг" Осадительный электрод электрофильтра
UA45804U (en) * 2009-06-16 2009-11-25 Владими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Молчанов electric separator
JP2011161329A (ja) * 2010-02-05 2011-08-25 Nippon Steel Corp 焼結機排ガスの処理装置
JP6862207B2 (ja) * 2017-02-10 2021-04-21 三菱パワー環境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電気集塵装置及び湿式電気集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0565A (en) * 1961-11-30 1964-02-26 Stork Koninklijke Maschf A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JPS5775161A (en) * 1980-10-28 1982-05-11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Electric precipitator
JPS6140359Y2 (zh) * 1981-12-29 1986-11-18
JPS627456A (ja) * 1985-07-04 1987-01-14 Takahide Ono 電気集塵装置
JPS63126569A (ja) * 1986-11-14 1988-05-30 Nippon Densetsu Kk 電気集塵装置
JP2001017884A (ja) * 1999-07-09 2001-01-2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電気集塵装置
KR20020069864A (ko) * 2001-02-28 2002-09-05 한국기계연구원 전기집진기의 집진판의 구조
CN1743080A (zh) * 2004-08-31 2006-03-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集尘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空调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
CN101130180A (zh) * 2006-08-21 2008-02-27 包文隆 一种超低浓度排放的电除尘器
JP2011161330A (ja) * 2010-02-05 2011-08-25 Nippon Steel Corp 排ガス脱硝装置
CN106140479A (zh) * 2016-08-27 2016-11-23 山东神华山大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阳极板及一种湿式电除尘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0221A (zh) * 2022-07-29 2022-12-06 成都市绿色快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板除甲醛生产中的净化系统
CN115430221B (zh) * 2022-07-29 2024-05-17 成都市绿色快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板除甲醛生产中的净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765787C1 (ru) 2022-02-03
WO2020026369A1 (ja) 2020-02-06
PL436803A1 (pl) 2021-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62207B2 (ja) 電気集塵装置及び湿式電気集塵装置
RU2143327C1 (ru) Электростатический осадитель
US5322550A (en) Electrical dust collector
JP4856139B2 (ja) 電気集塵装置
CN112512696A (zh) 电集尘装置
JP2008539067A (ja) 静電空気清浄装置
JP6752736B2 (ja) 電気集塵装置
KR102466669B1 (ko) 전기 집진 장치
JP6953605B2 (ja) 電気集塵装置
TWI686238B (zh) 電氣集塵裝置
JP7139120B2 (ja) 電気集塵装置
TWI709436B (zh) 電氣集塵裝置
TWI742415B (zh) 電集塵裝置
JP7358216B2 (ja) 電気集塵装置
TWI722567B (zh) 電集塵裝置
KR200339073Y1 (ko) 전기 집진기
JP4561256B2 (ja) 空気清浄装置付空気調和機
JPS6193847A (ja) 空気浄化装置
JPS6034358Y2 (ja) 煙除去装置
JPH09173899A (ja) 電気集塵装置
JPH07265738A (ja) 電気集塵装置
JPH07265737A (ja) 電気集塵装置
JPH0316662A (ja) 電気集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y Pow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pow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