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4601B - 显示面板检测组件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检测组件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04601B
CN112504601B CN202011373908.9A CN202011373908A CN112504601B CN 112504601 B CN112504601 B CN 112504601B CN 202011373908 A CN202011373908 A CN 202011373908A CN 112504601 B CN112504601 B CN 1125046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piece
detection
limiting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39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04601A (zh
Inventor
黄志娟
钱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39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046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04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4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04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4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7/00Vibration-testing of structures; Shock-testing of structures
    • G01M7/08Shock-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8Test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的供显示面板检测组件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该显示面板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平台、支撑件、限位组件、定位件和检测件。其中,通过将限位组件与支撑件进行连接,并将定位件设置于限位组件上,能够通过定位件对检测平台上承载的待测显示面板的测试位置进行精准定位。此外,通过将检测件安装于限位组件上,限位组件能够在检测件跌落之前对检测件的跌落轨迹进行校正,从而改善或消除检测件从限位组件上跌落至测试位置的过程中跌落轨迹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而确保检测件能够精准地跌落到测试位置,改善或消除检测件的跌落轨迹偏差。这样一来,能够确保得到的检测参数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检测组件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面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检测组件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显示面板的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需要对显示面板进行应力抗性和冲击检测。一般而言,可以通过跌落实验来对显示面板进行检测,以获得相关的检测参数。然而在实际操作时,获得的相关检测参数的准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检测组件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检测组件100,包括:检测平台1,所述检测平台1用于承载待测显示面板11;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位于所述检测平台1的一侧;限位组件3,所述限位组件3连接于所述支撑件3并位于所述检测平台1上方;定位件4,所述定位件4设置于所述限位组件3,用于对所述待测显示面板11的测试位置进行定位;检测件5,所述检测件5安装于所述限位组件3并位于所述定位件4朝向所述检测平台1的一侧,所述检测件5用于从所述限位组件3跌落至所述检测平台1所承载的待测显示面板11的测试位置,以对所述待测显示面板11进行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第一限位杆31,所述第一限位杆3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件2、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11,所述定位件4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孔311内;第二限位杆32,所述第二限位杆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件2、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孔321;所述第二限位杆3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杆31和所述检测平台1之间;第一吸附件33,所述第一吸附件33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孔321内;承载件34,所述承载件34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吸附件33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孔311的一端;牵引件35,所述牵引件35的一端与所述承载件3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杆31、所述第二限位杆32或所述支撑件2连接;其中,所述检测件5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311和所述第二限位孔321后放置在所述定位件4和所述第一吸附件33之间,并在所述承载件34脱离所述第一吸附件33时跌落到所述测试位置,以对所述待测显示面板11进行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孔311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的投影中心与所述第二限位孔321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的投影中心重合。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件33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孔31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承载件34匹配的卡槽331,所述承载件34可嵌设于所述卡槽331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34包括承载部341以及从承载部341的边缘向所述卡槽331延伸的延伸部342,所述延伸部342可插入所述卡槽331。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341开设有用于对所述检测件5的端部进行定位的定位槽3411,所述定位槽3411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的投影中心与所述第二限位孔321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的投影中心重合。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3还包括第二吸附件36,所述第二吸附件36固定于所述支撑件2;其中,所述第二吸附件36用于对脱离所述第一吸附件33并在所述牵引件35的作用下朝所述支撑件2运动的承载件34进行吸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孔311的内壁设置有中间开口的限位平台3111;所述定位件4嵌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311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孔321的一端;所述检测件5通过所述第二限位孔321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孔311内,并与所述限位平台3111相抵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检测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开关件61和第二开关件62;所述第一开关件61与所述定位件4连接,以控制所述定位件4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开关件62与所述第一吸附件33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吸附件33的通电或断电;其中:当所述第一吸附件33通电时,所述第一吸附件33产生对所述承载件34的吸附力;当所述第一吸附件33断电时,所述吸附力消失,所述承载件34脱离所述第一吸附件33。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检测组件100,所述方法包括:将待检测显示面板11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1;通过定位件4确定所述待检测显示面板11的测试位置;将所述检测件5安装于所述限位组件3;所述检测件5位于所述定位件4朝向所述检测平台1的一侧;使所述检测件5从所述限位组件3跌落至所述检测平台1所承载的待测显示面板11的测试位置,以对所述待测显示面板11进行检测。
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检测组件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通过将限位组件与支撑件进行连接,并将定位件设置于限位组件上,能够通过定位件对检测平台上承载的待测显示面板的测试位置进行精准定位。此外,通过将检测件安装于限位组件上,限位组件能够在检测件跌落之前对检测件的跌落轨迹进行校正,从而改善或消除检测件从限位组件上跌落至测试位置的过程中跌落轨迹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而确保检测件能够精准地跌落到测试位置,改善或消除检测件的跌落轨迹偏差。这样一来,能够确保得到的检测参数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检测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吸附件与限位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承载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承载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承载件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吸附件与支撑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限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件和第一吸附件与开关件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与图10所示的步骤S110-步骤S150相对应的显示面板检测组件的检测过程状态变化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显示面板检测组件;
1-检测平台;11-待测显示面板;
2-支撑件;21-刻度;
3-限位组件;31-第一限位杆;311-第一限位孔;3111-限位平台;3112-夹持件;32-第二限位杆;321-第二限位孔;33-第一吸附件;331-卡槽;34-承载件;341-承载部;3411-定位槽;342-延伸部;35-牵引件;36-第二吸附件;
4-定位件;
5-检测件;
61-第一开关;62-第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以及“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发明人对常见的显示面板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后发现,针对显示面板的跌落检测通常采用落球或落笔实验来对样品进行冲击检测获取相关参数。然而,目前的跌落检测大多还停留在人工作业阶段,这种作业通常存在跌落不垂直,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进而导致实验准确性差。此外,发明人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跌落位置的定位不准确以及跌落物的跌落轨迹偏差是造成检测参数的准确性较差的主要原因。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检测组件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对跌落位置的精准定位并改善或消除跌落物的跌落轨迹偏差,从而确保得到的检测参数的准确性。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可替代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检测组件100可以包括检测平台1、支撑件2、限位组件3、定位件4和检测件5。其中,检测平台1用于承载待测显示面板11,支撑件2位于检测平台1的一侧,限位组件3连接于支撑件3并位于检测平台1上方,定位件4设置于限位组件3上,检测件5安装于限位组件3上并位于定位件4朝向检测平台1的一侧。
在实际应用时,定位件4可以用于对待测显示面板11的测试位置进行定位,支撑件2与检测平台1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检测件5可以用于从限位组件3上跌落至检测平台1所承载的待检测显示面板11的测试位置,以对待测显示面板11进行冲击检测。例如,定位件4可以是激光笔,检测件5可以是检测笔,但不限于此。
可以理解,通过将限位组件3与支撑件2进行连接,并将定位件4设置于限位组件3上,能够通过定位件4对检测平台1上承载的待测显示面板11的测试位置进行精准定位。此外,通过将检测件5安装于限位组件3上,限位组件3能够在检测件5跌落之前对检测件5的跌落轨迹进行校正,从而改善或消除检测件5从限位组件3上跌落至测试位置的过程中跌落轨迹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而确保检测件5能够精准地跌落到测试位置,改善或消除检测件5的跌落轨迹偏差。这样一来,能够确保得到的检测参数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限位组件3的操作难度,进而快速、高效地实现待检测显示面板11的冲击检测,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限位组件3可以包括第一限位杆31、第二限位杆32、第一吸附件33、承载件34和牵引件35。
第一限位杆31的一端连接于支撑件2、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11,定位件4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限位孔311内。例如,定位件4可以通过设置于第一限位孔311的夹持件3112将定位件4或定位件4的至少部分夹持于第一限位孔311内,这样能够避免定位件4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而导致定位出现偏差。
第二限位杆32的一端连接于支撑件2、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孔321,第二限位杆32位于第一限位杆31和检测平台1之间。第一吸附件33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限位孔321内,承载件34可活动地连接于第一吸附件33远离第一限位孔311的一端。牵引件35的一端与承载件34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杆31、第二限位杆32或支撑件2连接。例如,图2中示出的牵引件35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限位杆32连接。
进一步地,检测件5可以至少部分穿过第一限位孔311和第二限位孔321后放置在定位件4和第一吸附件33之间,并在承载件34脱离第一吸附件33时跌落到测试位置,以对待测显示面板11进行冲击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附件33可以为电控磁力吸附装置,例如电控线圈。承载件34可以选用磁性材料。如此,第一吸附件33和承载件34可以通过磁性吸附力实现活动连接,从而完成上述的跌落测试。
可以理解,为了确保定位件4定位到的测试位置和检测件5的跌落位置的一致性,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限位孔311在检测平台1上的投影中心与第二限位孔321在检测平台1上的投影中心重合。如此,定位件4通过第一限位孔311和第二限位孔321完成测试位置的定位后,检测件5可以经由第二限位孔321的中心精准地跌落到测试位置,这样能够确保定位件4定位到的测试位置和检测件5的跌落位置的一致性。
在实际应用时,为了确保承载件34能够快速地脱离第一吸附件33,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3,第一吸附件33远离第一限位孔311的一端设置有与承载件34匹配的卡槽331,承载件34可嵌设于卡槽331内。这样设计,当第一吸附件33与承载件34不存在磁性吸附力时,卡槽331难以在承载件34下落时产生阻碍力,因此能够确保承载件34快速地脱离第一吸附件33,从而使得检测件5经由第二限位孔321跌落到测试位置。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为了确保第一吸附件33与承载件34之间在互相吸附时的结构稳定性,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承载件34包括承载部341以及从承载部341的边缘向卡槽331延伸的延伸部342,延伸部342可插入卡槽331。如此设计,第一吸附件33与承载件34之间在互相吸附时,延伸部342能够与卡槽331相抵持,从而确保第一吸附件33与承载件34之间在互相吸附时的结构稳定性。在实际应用时,当第一吸附件33与承载件34互相吸附时,承载件34的底部与卡槽331的边缘平齐。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对检测件5的端部的精准定位,确保检测件5的端部的中心与第二限位孔321的中心在检测平台1上的投影重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承载部341开设有用于对检测件5的端部进行定位的定位槽3411,定位槽3411在检测平台1上的投影中心与第二限位孔321在检测平台1上的投影中心重合。如此设计,在将检测件5放置于第一限位孔311和第二限位孔321之间并采用承载件34对检测件5进行承载时,检测件5的端部位于定位槽3411内,这样可以通过定位槽3411对检测件5的端部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对检测件5的端部的精准定位,确保检测件5的端部的中心与第二限位孔321的中心在检测平台1上的投影重合。
在一些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检测件5的端部的尺寸和形状对定位槽3411的形状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请结合参阅图5,若检测件5的端部较长,可以增加定位槽3411的深度,避免定位槽3411的深度过浅对检测件5的端部产生挤压。又例如,请结合参阅图6,若检测件5的端部为半球形,可以将定位槽3411的界面形状设置为半球形,这样能够与检测件5的端部在结构上进行精准的配合。
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牵引件35能够在承载件34脱离第一吸附件33跌落时改变承载件34的运动轨迹,从而防止承载件34阻碍检测件5的正常跌落。在本实施例中,牵引件35可以是牵引绳。然而在实际应用时发明人发现,承载件34在牵引件35的带动下作单摆运动时,可能导致牵引件35的断裂,进而导致承载件34砸向待测显示面板11,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为改善这一问题,请结合参阅图7,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限位组件3还包括第二吸附件36,第二吸附件36固定于支撑件2上。可以理解,第二吸附件36用于对脱离第一吸附件33并在牵引件35的作用下朝支撑件2运动的承载件34进行吸附。如此,当承载件34脱离第一吸附件33并运动到第二吸附件36周围时,第二吸附件36能够对承载件34进行吸附,从而避免承载件34在牵引件35的带动下作单摆运动,进而减少承载件34对牵引件35的反复拉扯,避免牵引件35的断裂而导致承载件34砸向待测显示面板11。
在实际应用时发明人发现,在第一限位孔311和第二限位孔321之间放置检测件5时,检测件5可能会通过第一限位孔311碰撞到定位件4从而损坏定位件4。为改善这一问题,请结合参阅图8,第一限位孔311的内壁设置有中间开口的限位平台3111。定位件4可以嵌设于第一限位孔311远离第二限位孔321的一端,检测件5的一端可以通过第二限位孔321放置于第一限位孔311内,并与限位平台3111相抵持。如此,通过设计限位平台3111,能够避免检测件5与定位件4之间的碰撞,进而避免定位件的损坏。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7,第一限位杆31和第二限位杆32可以与支撑杆2活动连接。例如,第一限位杆31和第二限位杆32可以沿支撑杆2的轴向方向改变连接位置,以调整限位组件3与检测平台1之间的高度。为了便于对高度进行记录,还可以在支撑杆2的外壁设置刻度21。如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冲击检测标准灵活地调整限位组件3与检测平台1之间的高度以调整检测件5的跌落距离,以及检测件5对待测显示面板11产生的冲击力。
在一些示例中,请结合参阅图9,显示面板检测组件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开关件61和第二开关件62。第一开关件61与定位件4连接,以控制定位件4的开启或关闭。第二开关件62与第一吸附件33连接,以控制第一吸附件33的通电或断电。可以理解,当第一吸附件33通电时,第一吸附件33产生对承载件34的吸附力,当第一吸附件33断电时,该吸附力消失,承载件34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脱离第一吸附件3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件61和定位件4可以是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相应地,第二开关件62与第一吸附件33也可以是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
在上述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以应用于上述的显示面板检测组件100的显示面板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所描述的内容:将待检测显示面板11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1,通过定位件4确定待检测显示面板11的测试位置,将检测件5安装于限位组件3,检测件5位于定位件4朝向检测平台1的一侧,使检测件5从限位组件3跌落至检测平台1所承载的待测显示面板11的测试位置,以对待测显示面板11进行检测。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10,示出了上述显示面板检测方法对应的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110,将待测显示面板11放置于检测平台1。
如图11所示,检测平台1上可以设置用于进行冲击检测的跌落平台(图未示),可以将待测显示面板11放置于跌落平台上。在本实施例中,待测显示面板11可以是柔性显示面板。
步骤S120,通过定位件4确定待检测显示面板11的测试位置。
请结合参阅图9和图11,可以通过第一开关件61开启定位件4,定位件4发出的激光通过第一限位孔311和第二限位孔321射向待测显示面板11,通过定位件4发出的激光在待检测显示面板11上的照射位置可以确定待检测显示面板11的测试位置。若照射位置不是需要测试的位置,可以调整待测显示面板11,以使待测显示面板11的目标测试位置位于照射位置处。
步骤S130,将检测件5放置在定位件4和第一吸附件33之间。
如图12所示,可以通过第二限位孔321和第一限位孔311将检测件5放置在定位件4和第一吸附件33之间。
步骤S140,控制第一吸附件33通电以吸附承载件34,以使承载件34对检测件5进行支撑。
请结合参阅图9和图12,可以通过第二开关件62控制第一吸附件33通电,第一吸附件33通电后产生磁性吸附力,从而实现对承载件34的吸附。这样可以使承载件34对检测件5进行支撑。
步骤S150,控制第一吸附件33断电使承载件34脱离第一吸附件33,以使检测件5经由第一吸附件33跌落至测试位置。
请结合参阅图9和图13,可以通过第二开关件62控制第一吸附件33断电,第一吸附件33断电后,磁性吸附力消失,承载件34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脱离第一吸附件33,检测件5经由第一吸附件33跌落至测试位置。
请结合参阅图13和图14,在承载件34和检测件5的跌落过程中,承载件34在牵引件35的作用下朝支撑件2运动,并被第二吸附件36吸附。这样一来,能够防止承载件34阻碍检测件5的正常跌落,同时可以避免承载件34在牵引件35的带动下作单摆运动,进而减少承载件34对牵引件35的反复拉扯,避免牵引件35的断裂而导致承载件34砸向待测显示面板11。
可以理解,通过上述步骤S110-步骤S150所描述的内容,可以确保检测件5垂直或者接近垂直地跌落到测试位置(测试位置可以为测试点),从而确保得到的冲击检测参数的准确性。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检测组件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通过将限位组件3与支撑件2进行连接,并将定位件4设置于限位组件3上,能够通过定位件4对检测平台1上承载的待测显示面板11的测试位置进行精准定位。此外,通过将检测件5安装于限位组件3上,限位组件3能够在检测件5跌落之前对检测件5的跌落轨迹进行校正,从而改善或消除检测件5从限位组件3上跌落至测试位置的过程中跌落轨迹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而确保检测件5能够精准地、垂直地跌落到测试位置,改善或消除检测件5的跌落轨迹偏差。这样一来,能够确保得到的检测参数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显示面板检测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平台(1),所述检测平台(1)用于承载待测显示面板(11);
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位于所述检测平台(1)的一侧;
限位组件(3),所述限位组件(3)连接于所述支撑件(2)并位于所述检测平台(1)上方;
定位件(4),所述定位件(4)设置于所述限位组件(3),用于对所述待测显示面板(11)的测试位置进行定位;
检测件(5),所述检测件(5)安装于所述限位组件(3)并位于所述定位件(4)朝向所述检测平台(1)的一侧,所述检测件(5)用于从所述限位组件(3)跌落至所述检测平台(1)所承载的待测显示面板(11)的测试位置,以对所述待测显示面板(11)进行检测;
其中,检测件(5)包括检测笔;
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
第一限位杆(31),所述第一限位杆(3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件(2)、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11),所述定位件(4)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孔(311)内;
第二限位杆(32),所述第二限位杆(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件(2)、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孔(321);所述第二限位杆(3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杆(31)和所述检测平台(1)之间;
第一吸附件(33),所述第一吸附件(33)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孔(321)内;
承载件(34),所述承载件(34)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吸附件(33)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孔(311)的一端;
其中,所述检测件(5)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311)和所述第二限位孔(321)后放置在所述定位件(4)和所述第一吸附件(33)之间,并在所述承载件(34)脱离所述第一吸附件(33)时跌落到所述测试位置,以对所述待测显示面板(11)进行检测;
其中;所述承载件(34)包括承载部(341);所述承载部(341)开设有用于对所述检测件(5)的端部进行定位的定位槽(3411),所述定位槽(3411)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的投影中心与所述第二限位孔(321)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的投影中心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检测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还包括:
牵引件(35),所述牵引件(35)的一端与所述承载件(3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杆(31)、所述第二限位杆(32)或所述支撑件(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检测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311)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的投影中心与所述第二限位孔(321)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的投影中心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检测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件(33)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孔(31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承载件(34)匹配的卡槽(331),所述承载件(34)可嵌设于所述卡槽(33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检测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34)还包括从承载部(341)的边缘向所述卡槽(331)延伸的延伸部(342),所述延伸部(342)可插入所述卡槽(33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检测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还包括第二吸附件(36),所述第二吸附件(36)固定于所述支撑件(2);其中,所述第二吸附件(36)用于对脱离所述第一吸附件(33)并在所述牵引件(35)的作用下朝所述支撑件(2)运动的承载件(34)进行吸附。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检测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311)的内壁设置有中间开口的限位平台(3111);所述定位件(4)嵌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311)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孔(321)的一端;所述检测件(5)通过所述第二限位孔(321)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孔(311)内,并与所述限位平台(3111)相抵持。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检测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检测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开关件(61)和第二开关件(62);
所述第一开关件(61)与所述定位件(4)连接,以控制所述定位件(4)的开启或关闭;
所述第二开关件(62)与所述第一吸附件(33)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吸附件(33)的通电或断电;其中:当所述第一吸附件(33)通电时,所述第一吸附件(33)产生对所述承载件(34)的吸附力;当所述第一吸附件(33)断电时,所述吸附力消失,所述承载件(34)脱离所述第一吸附件(33)。
9.一种显示面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检测组件(100),所述方法包括:
将待测显示面板(11)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1);
通过定位件(4)确定所述待测显示面板(11)的测试位置;
将所述检测件(5)安装于所述限位组件(3);所述检测件(5)位于所述定位件(4)朝向所述检测平台(1)的一侧;
使所述检测件(5)从所述限位组件(3)跌落至所述检测平台(1)所承载的待测显示面板(11)的测试位置,以对所述待测显示面板(11)进行检测。
CN202011373908.9A 2020-11-30 2020-11-30 显示面板检测组件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 Active CN1125046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3908.9A CN112504601B (zh) 2020-11-30 2020-11-30 显示面板检测组件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3908.9A CN112504601B (zh) 2020-11-30 2020-11-30 显示面板检测组件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4601A CN112504601A (zh) 2021-03-16
CN112504601B true CN112504601B (zh) 2023-08-25

Family

ID=74968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3908.9A Active CN112504601B (zh) 2020-11-30 2020-11-30 显示面板检测组件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046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0554B (zh) * 2021-06-02 2022-05-31 长安大学 一种撞锤系统及冲击试验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34216B1 (ko) * 2013-08-12 2014-08-27 강종신 다중 타격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판상 시료 측면 충격 테스트 장치
CN104089834A (zh) * 2014-07-25 2014-10-08 深圳市邦华电子有限公司 钢球冲击测试仪
CN204085833U (zh) * 2014-09-02 2015-01-07 山东英特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方舱样板抗冲击性能的测试设备
CN205749741U (zh) * 2016-06-12 2016-11-30 深圳市智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多支触摸笔多触点同时接触多被测产品屏幕的检测装置
CN207019864U (zh) * 2017-07-19 2018-02-16 宁波易派诺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笔的跌落测试装置
CN207456985U (zh) * 2017-08-18 2018-06-0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钢球定点跌落机
CN108287051A (zh) * 2017-12-29 2018-07-17 宁波宏协承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试验台
CN108519277A (zh) * 2018-04-09 2018-09-11 龙岩学院 一种冲击组件及其压力试验装置
CN208488233U (zh) * 2018-07-19 2019-02-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检测治具
CN210166246U (zh) * 2019-05-23 2020-03-20 江苏百安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途落球冲击试验机
CN210625992U (zh) * 2019-09-30 2020-05-26 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钢球二次回跌的钢球冲击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34216B1 (ko) * 2013-08-12 2014-08-27 강종신 다중 타격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판상 시료 측면 충격 테스트 장치
CN104089834A (zh) * 2014-07-25 2014-10-08 深圳市邦华电子有限公司 钢球冲击测试仪
CN204085833U (zh) * 2014-09-02 2015-01-07 山东英特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方舱样板抗冲击性能的测试设备
CN205749741U (zh) * 2016-06-12 2016-11-30 深圳市智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多支触摸笔多触点同时接触多被测产品屏幕的检测装置
CN207019864U (zh) * 2017-07-19 2018-02-16 宁波易派诺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笔的跌落测试装置
CN207456985U (zh) * 2017-08-18 2018-06-0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钢球定点跌落机
CN108287051A (zh) * 2017-12-29 2018-07-17 宁波宏协承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试验台
CN108519277A (zh) * 2018-04-09 2018-09-11 龙岩学院 一种冲击组件及其压力试验装置
CN208488233U (zh) * 2018-07-19 2019-02-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检测治具
CN210166246U (zh) * 2019-05-23 2020-03-20 江苏百安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途落球冲击试验机
CN210625992U (zh) * 2019-09-30 2020-05-26 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钢球二次回跌的钢球冲击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盖板玻璃多点落球测试准确定位的方法;杨宏孝 等;《江苏建材》(第5(2017)期);第9-1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4601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51416B2 (ja) プローブ先端の検出方法、アライメント方法及びこれらの方法を記録した記憶媒体、並びにプローブ装置
CN112504601B (zh) 显示面板检测组件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
KR101434216B1 (ko) 다중 타격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판상 시료 측면 충격 테스트 장치
CN101308164B (zh) 探针组合体及检查装置
CN107289872A (zh) 测高装置
CN106442952B (zh) 一种血栓弹力仪及其校准方法
CN105628069A (zh) 射频测试平移式自动对芯浮动装置
KR102099399B1 (ko) 내경 측정장치
US851113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act testing
KR20070075757A (ko) 반도체 소자 테스트 핸들러의 소자 접속장치
CN208704919U (zh) 温度测量卡测试工装
WO2023019928A1 (zh) 印制电路板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CN110044589B (zh) 一种测试设备
KR101808465B1 (ko) 디바이스 검사 방법
CN201707423U (zh) 一种手动芯片测试机
CN109061232B (zh) 原子力显微镜探针装置
KR101611354B1 (ko) 검사장치
KR101348910B1 (ko) 에어스프링 잔존압 검사장치 및 검사방법
CN210625992U (zh) 一种防止钢球二次回跌的钢球冲击设备
CN210449267U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试管架载入检测装置
TWI490464B (zh) 軸心之檢測裝置及方法
KR100800592B1 (ko) 자동차 진공주입건 진공 시험장치
CN208998678U (zh)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缸体检测治具
CN215262915U (zh) 一种多规格通用冲击检测设备
KR200481788Y1 (ko) 물체의 반발계수 학습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