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77007A - 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 - Google Patents
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77007A CN112477007A CN202011291882.3A CN202011291882A CN112477007A CN 112477007 A CN112477007 A CN 112477007A CN 202011291882 A CN202011291882 A CN 202011291882A CN 112477007 A CN112477007 A CN 1124770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mold
- color
- dual
- sl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包括前模、后模,以及由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配合形成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用于供第一种融熔原料进入的第一型腔以及用于供第二种融熔原料进入的第二型腔,所述后模上设有在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配合时使所述第一型腔与所述第二型腔分隔或连通的行位机构。本发明提供了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通过后模和前模的配合,在合模的过程对行位机构提供动力,从而使行位机构对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进分隔或连通,以便分别对这样以合模操作兼当行位移动的动力源,可以大大简化模具的结构,节省制成成本,提高模具的可靠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
【背景技术】
在产品注塑工艺需求中,往往出现需要对单一零件进行双色注塑的情况,目前主要是以在模具中设置活动型芯的方式对双色型腔进行分隔。但是此方式需要设置为活动型腔提供的动力机构,这样会导致模具结构复杂,增加制造成本,而且故障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进行双色注塑的模具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包括前模、后模,以及由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配合形成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用于供第一种融熔原料进入的第一型腔以及用于供第二种融熔原料进入的第二型腔,所述后模上设有在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配合时使所述第一型腔与所述第二型腔分隔或连通的行位机构。
如上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所述行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后模上并相对所述后模往靠近或远离型芯方向移动的行位。
如上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所述前模包括第一前模,所述第一前模上设有推动所述行位往靠近型芯方向移动以分隔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的推动分隔机构。
如上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所述推动分隔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前模上的铲基,所述铲基在合模时挤压所述行位往靠近型芯方向移动直至贴紧在型芯上。
如上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所述前模包括第二前模,所述第二前模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行位往远离型芯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连通的推动连通机构。
如上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所述第二前模包括前模板,所述推动连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前模板上并与所述行位配合的定模镶芯,所述定模镶芯在合模时推动所述行位往远离型芯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连通。
如上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所述前模板上设有镶件,所述镶件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型腔的镶件空腔,所述镶件空腔上设有插入到所述镶件空腔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型腔的限位镶件。
如上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所述行位包括用于抵压在型芯上的抵压部,所述抵压部顶面位于模具分型面上。
如上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所述第一型腔与所述第二型腔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型腔孔,所述抵压部抵压在型芯上时所述型腔孔被堵塞。
如上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所述行位上设有滑动槽,所述行位机构还包括嵌入所述滑动槽内并与所述滑动槽配合滑动的滑块,以及用于串接所述滑块、所述行位后与后模板固定连接的紧固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通过后模和前模的配合,在合模的过程对行位机构提供动力,从而使行位机构对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进分隔或连通,以便分别对这样以合模操作兼当行位移动的动力源,可以大大简化模具的结构,节省制成成本,提高模具的可靠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后模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后模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图4的B出放大图;
图6是图2的E-E处、图4的F-F处的剖视图;
图7是图6的C处放大图;
图8是图6的D处放大图;
图9是图8的具有成型件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当本发明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包括前模1、后模2,以及由所述前模1与所述后模2配合形成的型腔3,所述型腔3包括用于供第一种融熔原料进入的第一型腔31以及用于供第二种融熔原料进入的第二型腔32,所述后模2上设有在所述前模1与所述后模2配合时使所述第一型腔31与所述第二型腔32分隔或连通的行位机构4。
本实施例提供了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通过后模和前模的配合,在合模的过程对行位机构提供动力,从而使行位机构对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进分隔或连通,以便分别对这样以合模操作兼当行位移动的动力源,可以大大简化模具的结构,节省制成成本,提高模具的可靠度。
进一步地,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行位机构4包括设于所述后模2上并相对所述后模2往靠近或远离型芯方向移动的行位41。如图2所示,行位往靠近型芯9的方向移动时,行位令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分隔,当行位往远离型芯9的方向移动时,行位令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连通。
进一步地,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前模1包括第一前模11,所述第一前模11上设有推动所述行位41往靠近型芯方向移动以分隔所述第一型腔31和所述第二型腔32的推动分隔机构5。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推动分隔机构包括铲基,在前模和后模合模时,铲基往垂直于行位的方向移动,并对推动行位往靠近型芯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推动分隔机构5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前模11上的铲基51,所述铲基51在合模时挤压所述行位41往靠近型芯方向移动直至贴紧在型芯上。铲基上的斜面和行位上的斜面相互配合,使得铲基推动行位,直到合模后,铲基推动行位抵压在型芯上,从而使得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分隔。此时,能够进行第一次注塑,使得第一种熔融原料进入到第一型腔中,而不会进入到第二型腔中。如图3所示,图3中有两个型芯9,两型芯分别示意未注塑状态,以及进行了第一次注塑的状态。进行了第一次注塑后,型芯中有第一注塑件91,第一注塑件91是第一种原料在第一型腔中所形成的。
进一步地,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前模1包括第二前模12,所述第二前模12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行位41往远离型芯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型腔31和所述第二型腔32连通的推动连通机构6。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推动连通机构包括定模镶芯,在前模和后模合模时,定模镶芯往垂直于行位的方向移动,并对推动行位往远离型芯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第二前模12包括前模板121,所述推动连通机构6包括设于所述前模板121上并与所述行位41配合的定模镶芯122,所述定模镶芯在合模时推动所述行位41往远离型芯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型腔31和所述第二型腔32连通。定模镶芯上的斜面和行位上的斜面相互配合,使得定模镶芯推动行位,直到合模后,定模镶芯推动行位复位,从而使得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连通。此时,能够进行第二次注塑,使得第二种熔融原料进入到第二型腔中,此时第一型腔中已经有第一注塑件。如图5所示,图5是进行了两次注塑的状态示意图,第二次注塑在第二型腔中形成第二注塑件92,第一注塑件和第二注塑件结合成为最终的成型件。
进一步地,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前模板121上设有镶件123,所述镶件123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型腔31的镶件空腔1231,所述镶件空腔1231上设有插入到所述镶件空腔1231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型腔31的限位镶件124。图8是没有限位镶件的状态,图9是有限位镶件的状态。限位镶件取代第一前模的进胶口位置,对第一注塑件进行限位固定,而且还能进行排气,防止困气。
进一步地,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行位41包括用于抵压在型芯上的抵压部411,所述抵压部411顶面位于模具分型面上。抵压部411顶面位于模具分型面上有利于脱模。
进一步地,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第一型腔31与所述第二型腔32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型腔孔33,所述抵压部411抵压在型芯上时所述型腔孔33被堵塞。型腔孔连通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抵压部随行位移动到堵塞型腔孔的位置,从而分隔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
进一步地,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行位41上设有滑动槽412,所述行位机构4还包括嵌入所述滑动槽412内并与所述滑动槽412配合滑动的滑块42,以及用于串接所述滑块42、所述行位41后与后模板固定连接的紧固件43。紧固件串接滑块、行位后固定在后模板上,紧固件和滑块相对后模板不动,行位相对紧固件和滑块移动,此固定方式简单可靠,节省空间。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了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通过后模和前模的配合,在合模的过程对行位机构提供动力,从而使行位机构对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进分隔或连通,以便分别对这样以合模操作兼当行位移动的动力源,可以大大简化模具的结构,节省制成成本,提高模具的可靠度。
如上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1)、后模(2),以及由所述前模(1)与所述后模(2)配合形成的型腔(3),所述型腔(3)包括用于供第一种融熔原料进入的第一型腔(31)以及用于供第二种融熔原料进入的第二型腔(32),所述后模(2)上设有在所述前模(1)与所述后模(2)配合时使所述第一型腔(31)与所述第二型腔(32)分隔或连通的行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机构(4)包括设于所述后模(2)上并相对所述后模(2)往靠近或远离型芯方向移动的行位(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1)包括第一前模(11),所述第一前模(11)上设有推动所述行位(41)往靠近型芯方向移动以分隔所述第一型腔(31)和所述第二型腔(32)的推动分隔机构(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分隔机构(5)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前模(11)上的铲基(51),所述铲基(51)在合模时挤压所述行位(41)往靠近型芯方向移动直至贴紧在型芯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1)包括第二前模(12),所述第二前模(12)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行位(41)往远离型芯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型腔(31)和所述第二型腔(32)连通的推动连通机构(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模(12)包括前模板(121),所述推动连通机构(6)包括设于所述前模板(121)上并与所述行位(41)配合的定模镶芯(122),所述定模镶芯(122)在合模时推动所述行位(41)往远离型芯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型腔(31)和所述第二型腔(3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121)上设有镶件(123),所述镶件(123)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型腔(31)的镶件空腔(1231),所述镶件空腔(1231)上设有插入到所述镶件空腔(1231)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型腔(31)的限位镶件(12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41)包括用于抵压在型芯上的抵压部(411),所述抵压部(411)顶面位于模具分型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腔(31)与所述第二型腔(32)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型腔孔(33),所述抵压部(411)抵压在型芯上时所述型腔孔(33)被堵塞。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41)上设有滑动槽(412),所述行位机构(4)还包括嵌入所述滑动槽(412)内并与所述滑动槽(412)配合滑动的滑块(42),以及用于串接所述滑块(42)、所述行位(41)后与后模板固定连接的紧固件(4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91882.3A CN112477007A (zh) | 2020-11-18 | 2020-11-18 | 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91882.3A CN112477007A (zh) | 2020-11-18 | 2020-11-18 | 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77007A true CN112477007A (zh) | 2021-03-12 |
Family
ID=74931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91882.3A Pending CN112477007A (zh) | 2020-11-18 | 2020-11-18 | 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7700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08674A (zh) * | 2022-05-31 | 2022-09-06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注塑方法 |
-
2020
- 2020-11-18 CN CN202011291882.3A patent/CN11247700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08674A (zh) * | 2022-05-31 | 2022-09-06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注塑方法 |
CN115008674B (zh) * | 2022-05-31 | 2023-11-21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注塑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448179U (zh) | 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 | |
CN112477007A (zh) | 行位移动形成双色型腔的双色模具 | |
CN109774075B (zh) | 一种双色模具及其注塑工艺 | |
CN212603125U (zh) | 背门开关的双色模具 | |
CN212097386U (zh) | 一种插销式锁模机构 | |
CN212352761U (zh) | 一种能注塑带有对应内凹槽注塑件的模具 | |
CN210121946U (zh) | 一种中间定位的双穴模具 | |
CN211467253U (zh) | 螺旋件注塑模具 | |
CN210174133U (zh) | 精密接插件让位滑块强脱模具结构 | |
CN217552993U (zh) | 一种汽车后门手饰条注塑模具的双成型模仁 | |
CN218425452U (zh) | 一种双翼针柄模具 | |
CN221365679U (zh) | 一种壳体制造模具 | |
CN220576537U (zh) | 一种汽车座椅横梁盖的模具结构 | |
CN221233011U (zh) | 新能源尾门本体注塑模具 | |
CN220280372U (zh) | 一种灯具后盖组件的同步成型模具 | |
CN210190450U (zh) | 一种带斜顶结构的母模及其模具 | |
CN219727080U (zh) | 电动车大灯装饰框注塑模具顶块叠加顶出机构 | |
CN212979102U (zh) | 一种平移开模的注塑模具 | |
CN219095791U (zh) | 一种汽车充电桩大排量进风口的模具结构 | |
CN215791380U (zh) | 一种电动车电瓶注塑模具 | |
CN208305593U (zh) | 双色导向轮注塑组合模具 | |
CN213860480U (zh) | 结构紧凑的座椅支架注塑模具 | |
CN217454815U (zh) | 一种电动车后视镜壳体注塑成型模具 | |
CN220113886U (zh) | 可局部更换上成型构件的模具 | |
CN217258161U (zh) | 汽车车灯装饰框注塑模具滑块内置水路冷却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