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75859A - 装配装置及装配设备 - Google Patents

装配装置及装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75859A
CN112475859A CN202011340310.XA CN202011340310A CN112475859A CN 112475859 A CN112475859 A CN 112475859A CN 202011340310 A CN202011340310 A CN 202011340310A CN 112475859 A CN112475859 A CN 112475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eat
assembly
bearing seat
assemb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03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75859B (zh
Inventor
李军委
卢中伟
张天翼
郑鹏林
李河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3403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75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75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5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75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5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2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装置及装配设备。装配装置用于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装配在转轴上,装配装置包括:装配支撑板;第一支撑座,设置在装配支撑板上;第一承载座,设置在第一支撑座上且相对第一支撑座可活动地设置,第一承载座用于承载第一轴承;第二承载座,用于承载转轴,第二承载座设置在装配支撑板上且相对装配支撑板可移动地设置,以靠近或远离第一承载座;第三承载座,用于承载第二轴承,第三承载座设置在装配支撑板上且相对装配支撑板可移动地设置,以靠近或远离第二承载座。本发明的装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转轴在装配时较难实现同心的问题。

Description

装配装置及装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装置及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机总装工艺中,压轴承为其核心工艺。依据工艺要求,转子转轴的两端需各压入一个轴承且压入的位置不同。
转子转轴装配轴承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性能,并且,压轴承导致了生产线的不良率居高不下。具体表现为:首先,两端轴承要与转轴在压入过程中保持同心,而三个物体保持同心难度较大不易实现,若三者同心度不够会使轴承压偏,进而导致电机转动噪声超标,产品不合格;其次,轴承的压入力需要精准控制,压入力过大会压坏轴承的骨架,压入力过小又会出现轴承压不到位的问题;最后,装配装置的兼容性较差,无法在有限的切换时间内装配多款电机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装置及装配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转轴在装配时较难实现同心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装配装置,用于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装配在转轴上,装配装置包括:装配支撑板;第一支撑座,设置在装配支撑板上;第一承载座,设置在第一支撑座上且相对第一支撑座可活动地设置,第一承载座用于承载第一轴承;第二承载座,用于承载转轴,第二承载座设置在装配支撑板上且相对装配支撑板可移动地设置,以靠近或远离第一承载座;第三承载座,用于承载第二轴承,第三承载座设置在装配支撑板上且相对装配支撑板可移动地设置,以靠近或远离第二承载座。
进一步地,装配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支撑座上,第一承载座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地,压力传感器与第一支撑座固定连接;第一承载座包括连接件和承载座本体,连接件与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承载座本体与连接件连接且相对连接件可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为阶梯轴;承载座本体具有阶梯孔,阶梯孔与阶梯轴相适配,阶梯轴设置在阶梯孔内;阶梯孔形成第一止挡台阶,阶梯轴形成第二止挡台阶,第一止挡台阶用于抵设在第二止挡台阶上;其中,第一止挡台阶和第二止挡台阶在阶梯轴的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间隙;阶梯轴和阶梯孔在阶梯轴的径向方向上具有第二间隙。
进一步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与第一连接段连接;第二连接段为螺纹轴,压力传感器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轴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其中,第二连接段和第一连接段之间形成第三止挡台阶,第三止挡台阶压设在压力传感器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座上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设置在第一承载座的下方以支撑第一承载座。
进一步地,第一承载座靠近第二承载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用于放置第一轴承;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用于对第一轴承进行定位;或者,第三承载座靠近第二承载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用于放置第二轴承;第二容纳槽内设置有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用于对第二轴承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装配装置还包括:导轨,设置在装配支撑板上,第二承载座上设置有与导轨相适配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沿导轨可滑动地设置;第三承载座设置在第二承载座远离第一承载座的一侧,第三承载座上设置有与导轨相适配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沿导轨可滑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装配装置还包括两个供料机构,两个供料机构均设置在装配支撑板上,一个供料机构用于向第一承载座提供第一轴承,另一个供料机构用于向第三承载座提供第二轴承;供料机构包括:接料件,接料件具有接料通道和供料通道,接料通道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接料通道通过第一进口接收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接料通道通过第一出口与供料通道相连通,接料通道内的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通过第一出口逐个进入供料通道内;供料通道具有供料口;供料通道内设置有吸附件,吸附件位于第一出口的下方;第二推料件,第二推料件与接料件连接且相对接料件可移动地设置,以将供料通道内的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由供料口推出。
进一步地,供料机构还包括:供料支撑板;储料件,设置在供料支撑板上,储料件包括多个储料部,各个储料部均具有出料口;第一推料件,位于储料件的下方,第一推料件具有第一通孔组件,第一通孔组件与各个出料口均相连通,第一通孔组件用于接收各个储料件内的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第一推料件具有位于储料件和供料支撑板之间的接料位置和使第一通孔组件与接料通道相连通的落料位置,第一推料件在接料位置和落料位置之间作直线往复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配设备,包括装配装置,其中,装配设备还包括开口挡圈装配装置,开口挡圈装配装置用于将开口挡圈装配在转轴上,装配装置为上述的装配装置。
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用于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装配在转轴上,装配装置包括装配支撑板、第一支撑座、第一承载座、第二承载座和第三承载座,第一支撑座固定设置在装配支撑板上,第一承载座用于承载第一轴承,第二承载座用于承载转轴,第三承载座用于承载第二轴承,第三承载座带动第二轴承移动以装配在第二承载座的转轴上,第二承载座带动装配好第二轴承的转轴移动以将第一轴承装配在该转轴上。由于该装配装置的第一承载座可活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座,可以规避掉第一轴承会出现的同心度问题,进而把转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三个物体需保持同心度的问题降低为第二轴承和转轴两个物体的同心度问题,使得装配装置较容易实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转轴的同心装配。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的实施例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装配装置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6中的装配装置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正视图;
图9示出了图6中的装配装置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10示出了图6中的装配装置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一承载座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一承载座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一承载座的正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图13中的装配装置的A-A截面处的剖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一承载座的侧视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一承载座的俯视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的供料机构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的供料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的供料机构的接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根据图19中的供料机构的接料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配设备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0、装配支撑板;30、第一支撑座;31、支撑块;40、第一承载座;41、连接件;411、第一连接段;412、第二连接段;413、第二止挡台阶;414、第三止挡台阶;42、承载座本体;421、阶梯孔;422、第一止挡台阶;423、承载座;424、过渡连接件;43、第一容纳槽;50、第二承载座;51、第一滑块;60、第三承载座;61、第二容纳槽;62、第二滑块;70、压力传感器;80、导轨;110、传动丝杠;130、传动螺母;140、第三驱动件;150、主动轮;160、从动轮;170、传动皮带;180、第四驱动件;190、缓冲器;200、缓冲器安装座;210、第一传感器;220、第二传感器;230、第三传感器;240、第四传感器;250、感应件;
10、供料机构;11、接料件;111、接料通道;112、供料通道;113、第一进口;114、第一出口;115、供料口;116、接料通道底壁;117、接料通道主体;118、导向通道;119、供料通道底壁;120、限位凹槽;12、吸附件;13、供料支撑板;131、上支撑板;132、下支撑板;133、支撑柱;134、固定杆;14、储料件;141、储料部;142、储料支架;143、储料杆;144、保护环;15、第一推料件;16、第二推料件;17、第一驱动件;171、推料连接件;18、第二驱动件;19、供料传感器;
1111、接料件本体;1112、第一挡板;1113、第二挡板;
2、装配装置;3、开口挡圈装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20,用于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装配在转轴上,装配装置包括:装配支撑板20;第一支撑座30,设置在装配支撑板20上;第一承载座40,设置在第一支撑座30上且相对第一支撑座30可活动地设置,第一承载座40用于承载第一轴承;第二承载座50,用于承载转轴,第二承载座50设置在装配支撑板20上且相对装配支撑板20可移动地设置,以靠近或远离第一承载座40;第三承载座60,用于承载第二轴承,第三承载座60设置在装配支撑板20上且相对装配支撑板20可移动地设置,以靠近或远离第二承载座50。
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用于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装配在转轴上,装配装置包括装配支撑板20、第一支撑座30、第一承载座40、第二承载座50和第三承载座60,第一支撑座30固定设置在装配支撑板20上,第一承载座40用于承载第一轴承,第二承载座50用于承载转轴,第三承载座60用于承载第二轴承,第三承载座60带动第二轴承移动以装配在第二承载座50的转轴上,第二承载座50带动装配好第二轴承的转轴移动以将第一轴承装配在该转轴上。由于该装配装置的第一承载座40可活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座30,可以规避掉第一轴承会出现的同心度问题,进而把转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三个物体需保持同心度的问题降低为第二轴承和转轴两个物体的同心度问题,使得装配装置较容易实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转轴的同心装配。
具体地,在装配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前,转轴上提前装配好转子。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70,压力传感器70设置在第一支撑座30上,第一承载座40与压力传感器70连接。具体地,在第二承载座50带动转轴压入第一承载座40的第一轴承上时,第一承载座40压在压力传感器70,压力传感器70检测第一承载座40压在其上的压力,在压力值达到预设值时,表明第一轴承已经压入到位,第二承载座50停止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70与第一支撑座30固定连接;第一承载座40包括连接件41和承载座本体42,连接件41与压力传感器70固定连接,承载座本体42与连接件41连接且相对连接件41可活动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1包括第一连接段411,第一连接段411为阶梯轴;承载座本体42具有阶梯孔421,阶梯孔421与阶梯轴相适配,阶梯轴设置在阶梯孔421内;阶梯孔421形成第一止挡台阶422,阶梯轴形成第二止挡台阶413,第一止挡台阶422用于抵设在第二止挡台阶413上;其中,第一止挡台阶422和第二止挡台阶413在阶梯轴的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间隙;阶梯轴和阶梯孔421在阶梯轴的径向方向上具有第二间隙。这样的设置使得承载座本体42相对连接件41在径向和轴向两个方向上均可活动。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1还包括第二连接段412,第二连接段412与第一连接段411连接;第二连接段412为螺纹轴,压力传感器70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轴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其中,第二连接段412和第一连接段411之间形成第三止挡台阶414,第三止挡台阶414压设在压力传感器70的端面上。这样的设置便于连接件41与压力传感器70连接,且便于压力传感器70检测承载座本体42受到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座30上设置有支撑块31,支撑块31设置在第一承载座40的下方以支撑第一承载座40。这样的设置对活动的第一承载座40起到了支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载座40靠近第二承载座5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容纳槽43,第一容纳槽43用于放置第一轴承;第一容纳槽43内设置有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用于对第一轴承进行定位;或者,第三承载座60靠近第二承载座5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容纳槽61,第二容纳槽61用于放置第二轴承;第二容纳槽61内设置有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用于对第二轴承进行定位。这样的设置防止第一轴承掉出第一容纳槽43,也防止第二轴承掉出第二容纳槽61。
具体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均为磁铁。
具体地,承载座本体42包括承载座423和过渡连接件424,承载座423与过渡连接件424可拆卸地连接;阶梯孔421设置在过渡连接件424上,第一容纳槽43设置在承载座423上。
具体地,承载座423与过渡连接件424通过螺钉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装置还包括:导轨80,设置在装配支撑板20上,第二承载座50上设置有与导轨80相适配的第一滑块51,第一滑块51沿导轨80可滑动地设置;第三承载座60设置在第二承载座50远离第一承载座40的一侧,第三承载座60上设置有与导轨80相适配的第二滑块62,第二滑块62沿导轨80可滑动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装置还包括传动丝杠110和传动螺母130,传动螺母130设置在第三承载座60上,传动丝杠110穿设在传动螺母130上且与传动螺母130螺纹连接;传动丝杠110可转动地设置,以使传动螺母130相对传动丝杠110转动。这样的设置实现第三承载座60沿导轨80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件140、主动轮150、从动轮160和传动皮带170,第三驱动件140与装配支撑板20连接,第三驱动件140与主动轮150驱动连接;传动皮带170套设在主动轮150和从动轮160上;从动轮160设置在传动丝杠110上。这样的设置实现了传动丝杠110的转动。
可选地,第三驱动件140为伺服电机。
具体地,传动丝杠110的一端与从动轮160连接,传动丝杠110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座30连接且相对第一支撑座30可转动地设置,传动丝杠110穿设过第二承载座50设置;传动螺母130设置在第二承载座50和第三承载座6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装置还包括第四驱动件180,第四驱动件180与装配支撑板20连接,第四驱动件180与第二承载座50驱动连接,以带动第二承载座50沿导轨80移动。
可选地,第四驱动件180为气缸。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装置还包括缓冲器190和缓冲器安装座200,缓冲器安装座200设置在装配支撑板20上,缓冲器190设置在缓冲器安装座200上;在第二承载座50朝向第三承载座60移动时,第二承载座50抵设在缓冲器190上,以使第二承载座50的运动速度减小,避免在装配第一轴承时损坏第一轴承。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210,第一传感器210设置在第一承载座40上,第一传感器210的检测头朝向第一容纳槽43设置,以检测第一容纳槽43内的第一轴承是否到位。
可选地,第一传感器210为光纤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220,第二传感器220设置在第三承载座60上,第二传感器220的检测头朝向第二容纳槽61设置,以检测第二容纳槽61内的第二轴承是否到位。
可选地,第二传感器220为光纤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装置还包括第三传感器230,第三传感器230设置在第二承载座50上,第三传感器230的检测头朝向转轴的放置位置设置,以检测转轴是否到位。
可选地,第三传感器230为光电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装置还包括第四传感器240和感应件250,第四传感器240设置在装配支撑板20上且位于第二承载座50和从动轮160之间,感应件250设置在第三承载座60上;在第四传感器240的检测头检测到感应件250时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以使第三驱动件140停止运动,以使第三承载座60停止,即此位置为第三承载座60的极限位置。
可选地,第四传感器240为光电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的第一支撑座30、第一承载座40、第二承载座50和第三承载座60均可拆卸地设置,使得装配装置在有限的切换时间内可以装配多款电机产品,提高了设备的兼容性。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装置还包括两个供料机构10,两个供料机构10均设置在装配支撑板20上,一个供料机构10用于向第一承载座40提供第一轴承,另一个供料机构10用于向第三承载座60提供第二轴承。
需要说明的是,在接下来对供料机构10的描述中,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统称为工件。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7至图20,供料机构10包括:接料件11,接料件11具有接料通道111和供料通道112,接料通道111具有第一进口113和第一出口114,接料通道111通过第一进口113接收工件,接料通道111通过第一出口114与供料通道112相连通,接料通道111内的工件通过第一出口114逐个进入供料通道112内;供料通道112具有供料口115;供料通道112内设置有吸附件12,吸附件12位于第一出口114的下方;第二推料件16,第二推料件16与接料件11连接且相对接料件11可移动地设置,以将供料通道112内的工件由供料口115推出。
具体地,接料件11的接料通道111通过第一进口113接收工件,接料通道111内的工件逐个进入供料通道112内,由于供料通道112内设置有吸附件12,可以通过吸附件12将进入供料通道112的工件进行吸附,避免工件由接料通道111落入供料通道112内时弹起;也可以避免工件由供料口弹出;也可以对工件进行定位,便于后续对工件的操作;并且,接料通道111内的工件逐个进入供料通道112内可以避免工件在第一出口114处堆料和卡料。
具体地,在接料通道111内的工件向供料通道112移动时,第一出口114的大小只能实现一次仅有一个工件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供料机构还包括第二推料件16,第二推料件16与接料件11连接且相对接料件11可移动地设置,以将供料通道112内的工件由供料口115推出。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供料口115向第一容纳槽43或第二容纳槽61内供料。
在本实施例中,供料机构还包括:供料支撑板13;储料件14,设置在供料支撑板13上,储料件14包括多个储料部141,各个储料部141均具有出料口;第一推料件15,位于储料件14的下方,第一推料件15具有第一通孔组件,第一通孔组件与各个出料口均相连通,第一通孔组件用于接收各个储料件14内的工件;第一推料件15具有位于储料件14和供料支撑板13之间的接料位置和使第一通孔组件与接料通道111相连通的落料位置,第一推料件15在接料位置和落料位置之间作直线往复运动。
具体地,在第一推料件15处于接料位置时,第一通孔组件接收储料件14内的工件;在第一推料件15由接料位置移动至落料位置时,第一通孔组件内的工件掉落至接料通道111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组件包括一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各个出料口均相连通;或者,第一通孔组件包括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与多个储料件14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一通孔与相应的出料口相连通。
优选地,第一通孔组件包括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与多个储料件14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一通孔与相应的出料口相连通。这样的设置便于储料件14向接料件11供料的有序性。
在本实施例中,储料件14还包括储料支架142,储料支架142与供料支撑板13连接,储料支架142上设置有出料口;储料部141包括储料杆143,储料杆143与储料支架142连接,储料杆143的一端位于出料口内,多个工件套设在储料杆143上。具体地,多个工件沿竖直方向堆叠设置。这样的设置实现了一个储料部141提供多个工件。
具体地,储料支架142包括间隔设置的上支撑板131和下支撑板132,下支撑板132设置在上支撑板131的下方,下支撑板132与供料支撑板13连接;上支撑板131与下支撑板132通过支撑柱133连接,储料杆143与上支撑板131可拆卸地连接。这样的设置实现了储料杆143的安装与拆卸,可以在储料杆143上的工件全部供料完成后将储料杆143拆下,在对储料杆143补充完工件后再将储料杆143安装在上支撑板131上。
其中,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具体地,在竖直方向上,供料支撑板13和下支撑板13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在第一推料件15处于接料位置时,第一推料件15位于第一间隙内;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一个工件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第一间隙的宽度小于两个工件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一推料件15一次仅能接收各个储料部141所提供的一个工件,进而保证接料件11处不会发生堆料和卡料的现象。
具体地,储料部141还包括保护环144,保护环144设置在下支撑板132上,保护环144与出料口成对设置,以使工件经过保护环144后由出料口落入第一通孔组件内。保护环144起到了保护工件的作用,避免工件磨损。
具体地,下支撑板132和供料支撑板13之间设置有垫片,以增加二者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供料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件17,第一驱动件17设置在供料支撑板13上,第一驱动件17与第一推料件15连接,以带动第一推料件15在接料位置和落料位置之间移动。
可选地,第一驱动件17为气缸。
具体地,供料机构还包括推料连接件171,推料连接件171与第一推料件15连接,第一驱动件17与推料连接件171驱动连接,以带动推料连接件171和第一推料件15在接料位置和落料位置之间移动。这样的设置便于实现第一驱动件17与第一推料件15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接料通道111具有接料通道底壁116,接料通道底壁116与第一进口113相对设置,接料通道底壁116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出口114设置在接料通道底壁116的第一端;接料通道底壁116倾斜设置,接料通道底壁116的第一端低于接料通道底壁116的第二端。具体地,接料通道底壁116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接料通道111内的工件在重力作用下滑至第一出口114,避免接料通道111内发生堆料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接料通道111包括相互连通的接料通道主体117和导向通道118,导向通道118的一端形成第一进口113,导向通道118的另一端与接料通道主体117连接;其中,导向通道118由接料通道主体117至第一进口113逐渐变宽。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接料件11处发生堆料和卡料的问题,使得储料件14提供的工件顺利进入接料件11内。
在本实施例中,接料件11包括接料件本体1111和第一挡板1112,接料件本体1111上设置有第一凹陷部;第一挡板1112可拆卸地设置在接料件本体1111上,第一挡板1112和第一凹陷部围成接料通道。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拆卸第一挡板来对接料件11进行维修,也可以在接料通道发生供料堵塞或发生其他紧急情况时,拆下第一挡板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接料件11还包括第二挡板1113,接料件本体1111上设置有第二凹陷部;第二挡板1113可拆卸地设置在接料件本体1111上,第二挡板1113和第二凹陷部围成供料通道。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拆卸第二挡板来对接料件11进行维修,也可以在供料通道发生供料堵塞或发生其他紧急情况时,拆下第二挡板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供料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18,第二驱动件18设置在接料件11上,第二驱动件18与第二推料件16驱动连接,以带动第二推料件16移动。
可选地,第二驱动件18为气缸。
在本实施例中,供料通道112具有供料通道底壁119,供料通道底壁119上设置有限位凹槽120,以使掉落至供料通道112内的工件的部分结构位于限位凹槽120内。这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对进入供料通道112内的工件进行定位,避免工件在供料通道112的延伸方向上发生移动,便于第二推料件16推动工件,使得第二推料件16对工件进行推动这一工序更为可靠。
具体地,供料通道112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推料件16沿供料通道112的延伸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吸附件12为磁铁。
在本实施例中,供料机构还包括供料传感器19,供料传感器19设置在接料件11上,供料传感器19的检测头朝向供料通道112设置,在供料传感器19检测到工件时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以使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件工作,以使第二推料件16将工件由供料口115推出。这样的设置实现了对工件供料的自动控制,且供料可靠。
可选地,供料传感器19为光纤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供料支撑板1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134,第一推料件15和固定杆134设置在供料支撑板13的相对两侧。固定杆134用于安装在装配支撑板20上,以支撑供料支撑板13。其中,固定杆134的一端与装配支撑板20连接,固定杆134的另一端与供料支撑板13连接。
具体地,第三驱动件140和主动轮150设置在供料支撑板13的下方,传动皮带17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供料支撑板13的下方。这样的设置利于空间的利用,可以节省空间使得开口挡圈装配装置可以设置在两个供料机构10之间。
具体实施时,把转轴放置在第二承载座50上启动开始按钮,第一驱动件17带动第一推料件15移动至落料位置,把工件(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推到接料件11内,当供料传感器19检测到来料时,第二推料件16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推至第一容纳槽43和第二容纳槽61内;第四驱动件推动第二承载座50向第一承载座40运行,进行第一轴承预装配,期间缓冲器来减缓第四驱动件的速度,传动丝杠会在第四驱动件运行时也会同时开始运行,由第三驱动件带动使得第三承载座60向第一承载座40的方向运动,首先,第二轴承先完成与转轴的装配,然后装配有第二轴承的转轴继续向第一承载座40运行,直至第一轴承压入转轴时产生的压力到预设值时,第二承载座50才会复位。
具体地,在第一轴承、转轴和第二轴承装配中对同心度要求小于0.05mm,三个物体保持较高同心度成本较高,为此本发明通过把第一轴承端设计为可活动的进而规避掉同心度的问题先进行第一轴承预装,进而就可以把三个物体同心度降低为两个物体(第二轴承和转轴)的同心度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配设备,请参考图21,包括装配装置2,其中,装配设备还包括开口挡圈装配装置3,开口挡圈装配装置3用于将开口挡圈装配在转轴上,装配装置2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装配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开口挡圈装配装置3将开口挡圈装配在转轴上后,将转轴移动至装配装置,以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装配在转轴上。
在本实施例中,开口挡圈装配装置3设置在两个供料机构10之间。这样的设置使得装配设备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转子、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三者在压入作业中同心度问题引起的产品运行噪声超标和轴承压坏等现象;针对由于压力过大不可控造成的轴承压坏问题和轴承供料机构卡料的问题;设备兼容性的问题。
本申请解决的有益效果:解决了设备兼容性差的问题;减少设备对人工的依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轴承供料机构卡料的问题,实现轴承供料不间断;解决了轴承与电机转子转轴间的同心度问题,降低产品不良率;解决轴承压入力过大轴承损伤问题,降低成本。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用于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装配在转轴上,装配装置包括装配支撑板20、第一支撑座30、第一承载座40、第二承载座50和第三承载座60,第一支撑座30固定设置在装配支撑板20上,第一承载座40用于承载第一轴承,第二承载座50用于承载转轴,第三承载座60用于承载第二轴承,第三承载座60带动第二轴承移动以装配在第二承载座50的转轴上,第二承载座50带动装配好第二轴承的转轴移动以将第一轴承装配在该转轴上。由于该装配装置的第一承载座40可活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座30,可以规避掉第一轴承会出现的同心度问题,进而把转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三个物体需保持同心度的问题降低为第二轴承和转轴两个物体的同心度问题,使得装配装置较容易实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转轴的同心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装配在转轴上,所述装配装置包括:
装配支撑板(20);
第一支撑座(30),设置在所述装配支撑板(20)上;
第一承载座(4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30)上且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座(30)可活动地设置,所述第一承载座(40)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轴承;
第二承载座(50),用于承载所述转轴,所述第二承载座(50)设置在所述装配支撑板(20)上且相对所述装配支撑板(20)可移动地设置,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承载座(40);
第三承载座(60),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三承载座(60)设置在所述装配支撑板(20)上且相对所述装配支撑板(20)可移动地设置,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承载座(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装置还包括:
压力传感器(7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30)上,所述第一承载座(40)与所述压力传感器(7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70)与所述第一支撑座(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载座(40)包括连接件(41)和承载座本体(42),所述连接件(41)与所述压力传感器(70)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座本体(42)与所述连接件(41)连接且相对所述连接件(41)可活动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1)包括第一连接段(411),所述第一连接段(411)为阶梯轴;所述承载座本体(42)具有阶梯孔(421),所述阶梯孔(421)与所述阶梯轴相适配,所述阶梯轴设置在所述阶梯孔(421)内;所述阶梯孔(421)形成第一止挡台阶(422),所述阶梯轴形成第二止挡台阶(413),所述第一止挡台阶(422)用于抵设在所述第二止挡台阶(413)上;
其中,所述第一止挡台阶(422)和所述第二止挡台阶(413)在所述阶梯轴的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间隙;所述阶梯轴和所述阶梯孔(421)在所述阶梯轴的径向方向上具有第二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1)还包括第二连接段(412),所述第二连接段(412)与所述第一连接段(4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412)为螺纹轴,所述压力传感器(70)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轴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段(412)和所述第一连接段(411)之间形成第三止挡台阶(414),所述第三止挡台阶(414)压设在所述压力传感器(70)的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30)上设置有支撑块(31),所述支撑块(31)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座(40)的下方以支撑所述第一承载座(4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座(40)靠近所述第二承载座(5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容纳槽(43),所述第一容纳槽(43)用于放置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容纳槽(43)内设置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对所述第一轴承进行定位;或者,
所述第三承载座(60)靠近所述第二承载座(5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容纳槽(61),所述第二容纳槽(61)用于放置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二容纳槽(61)内设置有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用于对所述第二轴承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装置还包括:
导轨(80),设置在所述装配支撑板(20)上,所述第二承载座(50)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80)相适配的第一滑块(51),所述第一滑块(51)沿所述导轨(80)可滑动地设置;
所述第三承载座(60)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座(50)远离所述第一承载座(40)的一侧,所述第三承载座(60)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80)相适配的第二滑块(62),所述第二滑块(62)沿所述导轨(80)可滑动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装置还包括两个供料机构(10),两个所述供料机构(10)均设置在所述装配支撑板(20)上,一个所述供料机构(10)用于向所述第一承载座(40)提供所述第一轴承,另一个所述供料机构(10)用于向所述第三承载座(60)提供所述第二轴承;
所述供料机构包括:
接料件(11),所述接料件(11)具有接料通道(111)和供料通道(112),所述接料通道(111)具有第一进口(113)和第一出口(114),所述接料通道(111)通过所述第一进口(113)接收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所述接料通道(111)通过所述第一出口(114)与所述供料通道(112)相连通,所述接料通道(111)内的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通过所述第一出口(114)逐个进入所述供料通道(112)内;所述供料通道(112)具有供料口(115);
所述供料通道(112)内设置有吸附件(12),所述吸附件(12)位于所述第一出口(114)的下方;
第二推料件(16),所述第二推料件(16)与所述接料件(11)连接且相对所述接料件(11)可移动地设置,以将所述供料通道(112)内的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由所述供料口(115)推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机构还包括:
供料支撑板(13);
储料件(14),设置在所述供料支撑板(13)上,所述储料件(14)包括多个储料部(141),各个所述储料部(141)均具有出料口;
第一推料件(15),位于所述储料件(14)的下方,所述第一推料件(15)具有第一通孔组件,所述第一通孔组件与各个所述出料口均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组件用于接收各个所述储料件(14)内的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
所述第一推料件(15)具有位于所述储料件(14)和所述供料支撑板(13)之间的接料位置和使所述第一通孔组件与所述接料通道(111)相连通的落料位置,所述第一推料件(15)在所述接料位置和所述落料位置之间作直线往复运动。
11.一种装配设备,包括装配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设备还包括开口挡圈装配装置(3),所述开口挡圈装配装置(3)用于将开口挡圈装配在转轴上,所述装配装置(2)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装置。
CN202011340310.XA 2020-11-25 2020-11-25 装配装置及装配设备 Active CN112475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0310.XA CN112475859B (zh) 2020-11-25 2020-11-25 装配装置及装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0310.XA CN112475859B (zh) 2020-11-25 2020-11-25 装配装置及装配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5859A true CN112475859A (zh) 2021-03-12
CN112475859B CN112475859B (zh) 2024-05-28

Family

ID=74934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0310.XA Active CN112475859B (zh) 2020-11-25 2020-11-25 装配装置及装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758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0631A (zh) * 2023-12-05 2024-01-05 成都中车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架检修产线及检修方法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8423A (ja) * 1993-10-13 1995-04-25 Hitachi Metals Ltd マグネットロール組立装置
RU50901U1 (ru) * 2005-04-12 2006-01-27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РОСТЕХМАШ"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онтажа и демонтажа колесных пар
JP2006153106A (ja) * 2004-11-26 2006-06-15 Ricoh Co Ltd 回転軸、軸受装着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761026B1 (ko) * 2007-04-11 2007-09-21 송병호 베어링 압입장치
CN103394890A (zh) * 2013-07-30 2013-11-20 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自动压接轴承机
CN203993031U (zh) * 2014-07-21 2014-12-10 沈阳清林机械有限公司 轮对翻转预压装机
CN104400398A (zh) * 2014-11-27 2015-03-11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压轴承装置
CN105364482A (zh) * 2015-12-17 2016-03-02 株洲易力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套筒铆接装配设备
CN205927746U (zh) * 2016-06-01 2017-02-08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轴承自动组装设备
CN107965505A (zh) * 2017-12-29 2018-04-27 苏州美尔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磁瓦产品自动组装检测设备
CN108213917A (zh) * 2017-12-23 2018-06-29 广东若克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轴承卧式压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62244A (zh) * 2018-11-28 2019-01-25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轴承压装设备
CN209565728U (zh) * 2018-11-23 2019-11-01 浙江盛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机主轴的轴承装配机
US20200078913A1 (en) * 2016-03-16 2020-03-12 Temper Axle Product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loading a bearing and aligning a lock nut
CN210731562U (zh) * 2019-09-28 2020-06-12 绍兴吉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双头伺服轴承压机
CN214024393U (zh) * 2020-11-25 2021-08-24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装配装置及装配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8423A (ja) * 1993-10-13 1995-04-25 Hitachi Metals Ltd マグネットロール組立装置
JP2006153106A (ja) * 2004-11-26 2006-06-15 Ricoh Co Ltd 回転軸、軸受装着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RU50901U1 (ru) * 2005-04-12 2006-01-27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РОСТЕХМАШ"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онтажа и демонтажа колесных пар
KR100761026B1 (ko) * 2007-04-11 2007-09-21 송병호 베어링 압입장치
CN103394890A (zh) * 2013-07-30 2013-11-20 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自动压接轴承机
CN203993031U (zh) * 2014-07-21 2014-12-10 沈阳清林机械有限公司 轮对翻转预压装机
CN104400398A (zh) * 2014-11-27 2015-03-11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压轴承装置
CN105364482A (zh) * 2015-12-17 2016-03-02 株洲易力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套筒铆接装配设备
US20200078913A1 (en) * 2016-03-16 2020-03-12 Temper Axle Product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loading a bearing and aligning a lock nut
CN205927746U (zh) * 2016-06-01 2017-02-08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轴承自动组装设备
CN108213917A (zh) * 2017-12-23 2018-06-29 广东若克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轴承卧式压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65505A (zh) * 2017-12-29 2018-04-27 苏州美尔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磁瓦产品自动组装检测设备
CN209565728U (zh) * 2018-11-23 2019-11-01 浙江盛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机主轴的轴承装配机
CN109262244A (zh) * 2018-11-28 2019-01-25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轴承压装设备
CN210731562U (zh) * 2019-09-28 2020-06-12 绍兴吉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双头伺服轴承压机
CN214024393U (zh) * 2020-11-25 2021-08-24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装配装置及装配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述勇;丁文洁;赵武云;张征;任芸;: "一种电机轴承卧式安装自动化生产设备", 机电工程, no. 06, 20 June 2019 (2019-06-20), pages 85 - 88 *
江慧丽;: "发动机冷却水泵轴承装配工艺研究", 内燃机与配件, no. 13, 15 July 2018 (2018-07-15), pages 45 - 4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0631A (zh) * 2023-12-05 2024-01-05 成都中车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架检修产线及检修方法
CN117340631B (zh) * 2023-12-05 2024-02-27 成都中车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架检修产线及检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5859B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1128B (zh) 电容器的导针传送装置
CN108544216B (zh) 活塞卡簧自动装配装置和方法
CN214024393U (zh) 装配装置及装配设备
CN113290385A (zh) 一种起动机总装生产线
CN217445208U (zh) 一种转子铁芯插磁钢装置
CN112475859A (zh) 装配装置及装配设备
CN111674912B (zh) 一种C-lens透镜加工用成品自动卸料装置
CN110682095A (zh) 角磨机头壳总成与转子总成装配专机
CN114675389B (zh) 光纤阵列耦合的穿纤组装机构
CN114675390B (zh) Fa光纤阵列自动组装耦合装置
CN211516635U (zh) 角磨机头壳总成与转子总成装配专机
CN114700720B (zh) 一种滚轮装配设备
CN211282883U (zh) 一种led高速固晶设备及其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5139086B (zh) 一种自动装拆芯轴装置
CN215919841U (zh) 一种刀库自动换刀机构
CN214191578U (zh) 供料机构及装配装置
CN213105415U (zh) 一种嵌件的安装装置
CN114405756A (zh) 一种涂胶固化设备
CN220575171U (zh) 一种配件安装装置
CN219336706U (zh) 骨架pin针组装机
CN219859022U (zh) 一种转盘治具
CN220964600U (zh) 一种电机磁环点胶组装装置
CN115075575B (zh) 一种塑料垫块自动安装设备
CN214976356U (zh) 一种粘尘机抽拉盒限位缓冲机构
CN211920058U (zh) 轴承送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