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75730B - 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焊接平台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焊接平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75730B
CN112475730B CN202011329671.4A CN202011329671A CN112475730B CN 112475730 B CN112475730 B CN 112475730B CN 202011329671 A CN202011329671 A CN 202011329671A CN 112475730 B CN112475730 B CN 1124757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pring
static contact
plate
spring piece
stationary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96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75730A (zh
Inventor
赵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Tianyi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Tianyi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Tianyi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Tianyi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96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757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75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5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75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5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 B23K37/0443Ji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61Welding tab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焊接平台结构,属于制冷压缩机电气部件自动焊接机械技术领域。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中央有中心支承架,中心支承架的上部有中心支承架后台阶、中心支承架中间台阶及中心支承架顶部平台;焊接平台结构包括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包括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静触点弹簧片限定块、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支承座、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和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起到对静触点弹簧片的良好支承及限定作用;保障焊接位置的准确性;体积小,方便制作及装配、维护。

Description

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焊接平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压缩机电气部件自动焊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焊接平台结构。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电机起动保护器即为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保护器,而该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保护器又习惯称为制冷压缩机单相交流电机过载保护器,其功用是对单相交流电机的温度超温过载提供有效保护,其结构可在大量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如CN2218263Y(自保式制冷压缩机热保护器)、CN2287339Y(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CN1207743C(热保护器)、CN2341305Y(电流温度复合型电机保护器)以及CN100356652C(单相交流电机的过载保护器),等等。通过对并非限于前述专利文献的阅读,特别是通过对CN100356652C的阅读以及结合专业常识可知:当动触点弹簧片(也称“动触头簧片”,以下同)上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弹簧片(也称“静触头簧片”或“静插脚簧片”,以下同)上的静触点接触时,即当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时,那么电回路接通,反之同例,从而起到保护压缩机电机的作用,即起到保护单相交流电机的作用,对此还可重点参见CN104734570A(无功耗节能型单相交流电机起动保护器)的说明书附图的图3。
已有技术通常由工人以手工方式将前述的静触点与静触点弹簧片焊接,也就是将静触点焊接到静触点弹簧片上,这种作业方式长期以来沿用至今并且被喻为“慢工细活”,但是客观上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静触点弹簧片相对较为狭小,又由于静触点小若微珠,因而在焊接过程中的定位及对应的难度相对较大,焊接的难度同样较大,于是致使焊接工人的焊接作业强度大并且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其二,由于手工焊接效率低,因而只能以大量增加岗位工人的数量来满足,于是在劳动力资源普遍紧缺的今天,着实令生产厂商十分为难;其三,招募大量的焊接工人不仅会造成宝贵的劳动力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节省产品的人力即劳动力成本,最终因成本转嫁于保护器产品而致使保护器产品有失廉价;其四,由于手工焊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人的经验、责任心、心理因素、情绪因素等相关,因而无法使焊接质量满足相对统一的标准要求,甚至焊接不合格的几率会相对偏高。毫无疑问,如果采用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并且具有良好的自动化效率以及得以保障焊质量的焊接机械,那么并非限于前面提及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但是,若要使静触点与静触点弹簧片实现焊接,也就是说,若要将静触点焊接到静触点弹簧片上,则需要由结构相对合理的支承平台支承,否则无法实施焊接;另外,前述支承平台的体积也应有效控制,否则会导致焊接机整机体积的增大;还有,由于静触点的体积小若微珠,因而若要将其在前述支承平台的工位完成与静触点弹簧片的焊接,则必须对其有效限定或称管制,否则会因游动(即位移)而影响焊接位置的准确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能与动触点的相向一侧表面充分对齐并接触而影响电气性能。针对前述技术因素,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然而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得以解决前述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静触点弹簧片良好支承、有利于对静触点有效限定、有益于保障结构的简练性并且体现体积的小型化的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焊接平台结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焊接平台结构,所述的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包括一工作台,在该工作台的中央位置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中心支承架,在中心支承架的上部自后向前并且由低到高依次构成有一中心支承架后台阶、一中心支承架中间台阶以及一中心支承架顶部平台;所述的焊接平台结构包括一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该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包括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静触点弹簧片限定块、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支承座、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和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固定在所述中心支承架的上部后方并且与所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的后端右侧下部贴触,在该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的后端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的位置构成有一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支承台阶腔,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在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支承台阶腔的位置设置在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上,该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的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朝向上并且固定有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推块,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的后端与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推块的上部固定,而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的前端伸展到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的后上方,并且在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的前端的中部开设有一静触点通过孔,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通过开设于其中央位置的支承盘固定孔固定在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座上,在该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座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的后侧的位置构成有一限定块固定腔,在该限定块固定腔的后侧边缘部位构成有一向上延伸的栈边,静触点弹簧片限定块在对应于栈边的前方的位置并且在与栈边平行的状态下固定在限定块固定腔内,该静触点弹簧片限定块与栈边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支承座在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的左侧的位置与所述中心支承架后台阶固定,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以及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以彼此左右对应的状态固定在所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支承座上,并且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的右侧面同时与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座的左侧面以及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的左侧面贴触,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与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滑动槽,在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的后端朝向上构成有一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支承缺口,在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的后端上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的位置开设有一右挡板弹簧片过渡槽。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使用状态下能使静触点弹簧片与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相配合并且同时支承于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上以及由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将静触点弹簧片压住在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上,因而有助于起到对静触点弹簧片的良好支承以及限定作用;由于在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上开设了静触点通过孔,因而有利于对静触点有效限定,不会出现偏离情形而得以保障其在静触点弹簧片上的焊接位置的准确性;由于整个焊接平台结构不仅简单,而且具有优异的模块化效应,因而既可体现体积的小型化,而且能够方便制作及装配以及有利于使用中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静触点转移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4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图1和图2所示的静触点弹簧片左、右推送定位机构以及静触点接取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6为图1至图2以及图4所示的静触点转移机构的静触点吸嘴的第一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1至图2以及图4所示的静触点转移机构的静触点吸嘴的第二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除另有注明的外,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属于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结构体系的一工作台1;在该工作台1朝向上的一侧并且位于工作台1的中央位置即中部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中心支承架11,在中心支承架11的上部自后向前并且由低到高依次构成有一中心支承架后台阶111、一中心支承架中间台阶112以及一中心支承架顶部平台113;示出了属于焊接平台结构体系并且属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的一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在图1和图2中还示出了依然属于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结构体系的静触点弹簧片输送机构3、静触点输送机构4、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定位机构5、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定位机构6、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机构7、静触点接取机构8、静触点转移机构9和焊接头工作机构10,静触点弹簧片输送机构3在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的左侧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工作台1上,静触点输送机构4在与静触点弹簧片输送机构3的前方平行的状态下设置在前述工作台1上,并且该静触点输送机构4的右端延伸到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的前方;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定位机构5和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定位机构6设置在前述中心支承架11的后侧并且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相对应,其中,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定位机构5位于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定位机构6的上方并且在前述中心支承架11上的设置方向与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定位机构6的设置方向相反,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机构7的作用是用于将由前述静静触点弹簧片输送机构3送达的由图1和图2示意的静触点弹簧片20引渡至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定位机构5的位置并由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定位机构5推至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的上方,该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机构7设置在前述中心支承架11的前侧并且与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相配合,前述静触点接取机构8的作用是用于接取由前述静触点输送机构4送达的静触点30,该静触点接取机构8在对应于前述静触点输送机构4的右端的位置同样设置在前述中心支承架11的前侧;前述静触点转移机构9的作用是用于将由前述静触点接取机构8接取的静触点30转移至前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的上方,该静触点转移机构9在对应于前述中心支承架11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工作台1上,并且在前述静触点接取机构8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的上方之间往复位移,前述焊接头工作机构10在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的后侧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工作台1上并且还以腾空状态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的上方。
在下面,申请人对前述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结构体系的上述部件以及对焊接平台结构体系的部件即对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进行更为系统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5并且结合图1和图2,前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设置在前述中心支承架后台阶111上;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定位机构5和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定位机构6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输送机构3的右端后侧相对应;前述静触点输送机构4的右端延伸到前述中心支承架顶部平台113;前述的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机构7以及静触点接取机构8在对应于中心支承架顶部平台113的位置设置在前述中心支承架11的前侧。
请参见图3至图4并且结合图1至图2和图5,前述的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包括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21、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23、静触点弹簧片限定块24、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25、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支承座26、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27和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28,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25固定在前述中心支承架11的上部后方即固定在前述中心支承架后台阶111的右侧,并且该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25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28的后端右侧下部贴触,在该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25的后端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21的位置构成有一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支承台阶腔251(图3示),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21在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支承台阶腔251的位置设置在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25上,该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21的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朝向上并且固定有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推块211,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的后端与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推块211的上部固定,具体是:通过开设其上的一对压板固定孔222(图3示)在对应于预设在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推块211上的缸柱孔2111的位置与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推块211固定,固定方式有并非限于的如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一是使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21的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一对缸柱)直接探入缸柱孔2111以及压板固定孔222内,从而使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推块211以及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与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固定;二是使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探入缸柱孔2111,再用压板连接螺钉在对应于一对压板固定孔222的位置与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固定。本实施例选择前者,但并不排斥后者或者其它类似的固定方式。由图所示,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的前端伸展到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23的后上方,并且在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的前端的中部开设有一静触点通过孔221,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23通过开设于其中央位置的支承盘固定孔231固定在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座232上,在该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座232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23的后侧的位置构成有一限定块固定腔233,在该限定块固定腔233的后侧边缘部位构成有一向上延伸的栈边2331,静触点弹簧片限定块24在对应于栈边2331的前方的位置并且在与栈边2331平行的状态下通过螺钉固定在限定块固定腔233内,该静触点弹簧片限定块24与栈边233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29a,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支承座26在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25的左侧的位置通过螺钉与前述中心支承架后台阶111固定,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27以及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28以彼此左右对应的状态固定在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支承座26上,并且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28的右侧面同时与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座232的左侧面以及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21的左侧面贴触,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27与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28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滑动槽29b,在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27的后端朝向上构成有一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支承缺口271,在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28的后端上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29a的位置开设有一右挡板弹簧片过渡槽281。
在图3中示出了开设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支承座26上的左挡板固定孔261、右挡板固定孔262以及升降作用缸座连接固定孔263,在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25上并且位于侧部开设有作用缸座螺孔252。当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25在对应于预设在中心支承架后台阶111的右侧的中心支承架后台阶螺孔1111固定后,再用螺栓在对应于升降作用缸座连接固定孔263以及作用缸座螺孔252的位置将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25与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支承座26彼此固定。前述的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27的底部在对应于左挡板固定孔261的位置与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支承座26固定,同样的道理,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28的底部在对应于右挡板固定孔262的位置与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支承座26固定。在图3中还示出了开设于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支承座26的侧部的并且位置与前述升降作用缸座连接固定孔263相对应的引渡板支承座中心支承架固定孔264,以供螺栓在对应于该引渡板支承座中心支承架固定孔264的位置将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支承座26可靠地在对应于中心支承架后台阶111的位置与中心支承架11固定。
上面提及的静触点通过孔221显然是用于供静触点30向下跌落至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20的焊接部位(图3示意)。
由图1和图2以及图4所示,前述的静触点弹簧片输送机构3在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27的左侧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工作台1上并且该静触点弹簧片输送机构3的右端伸展到前述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支承缺口271;前述静触点输送机构4的右端延伸到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23的前方;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定位机构5与前述右挡板弹簧片过渡槽281滑动配合并且途经右挡板弹簧片过渡槽281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29a的左端滑动配合;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定位机构6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29a的右端滑动配合;对应于前述中心支承架顶部台阶113的位置设置在前述中心支承架11的前侧的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机构7与前述的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滑动槽29b滑动配合;前述静触点转移机构9在前述静触点接取机构8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的静触点通过孔221的上方之间前后往复位移;前述的焊接头工作机构10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的后侧并且还以腾空状态对应于前述静触点通过孔221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的结构体系的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21为气缸,由于下面凡是涉及的作用缸均为气缸,因而申请人不再重复说明。
当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21工作时,例如使静触点压板升降作用缸柱向缸体外伸出即向上升起时,带动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推块211连同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向上浮起,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解除对位于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滑动槽29b内的静触点弹簧片20的上部的压迫(压住),以使完成了将静触点30与静触点弹簧片20焊接的工件由下面还要详述的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定位机构6推离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滑动槽29b。反之,当处于由焊接头工作机构10将静触点30与静触点弹簧片20焊接的过程中,则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21反向动作,带动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推块211连同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向下位移,由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将静触点弹簧片20压住在前述的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23上。
继续见图1至图2以及图4,前述的静触点弹簧片输送机构3包括一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振动器31和一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32,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振动器31设置在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振动器支承架311上,而该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振动器支承架311在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27的左侧的位置设置在即固定在前述工作台1上,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32的中部支承并限定在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振动器31的顶部,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32的右端伸展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27并且支承在前述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支承缺口271上,在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32朝向上的一侧并且沿着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3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静触点弹簧片导向滑动槽321,该静触点弹簧片导向滑动槽321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滑动槽29b相通。具体而言,在下面还要提及的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机构7的作用下,能使由静触点弹簧片导向滑动槽321导入的静触点弹簧片20转移至与前述的右挡板弹簧片过渡槽281相对应的位置,反之亦然。
仍见图1至图2以及图4,前述静触点输送机构4包括一静触点输送导轨振动器41和一静触点输送导轨42,静触点输送导轨振动器41设置在静触点输送导轨振动器支承架411上,而该静触点输送导轨振动器支承架411在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振动器31的前方即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振动器支承架311的前方的位置设置在即固定在前述工作台1上,静触点输送导轨42的中部支承并限定在静触点输送导轨振动器41的顶部,静触点输送导轨42的右端伸展到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23的前方(即前侧),在静触点输送导轨42朝向上的一侧并且沿着静触点输送导轨4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静触点导向滑动槽421。
由图1、图2以及图5所示,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定位机构5和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定位机构6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32的右端后侧相对应;对应于前述中心支承架顶部台阶113的位置设置在前述中心支承架11的前侧的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机构7在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导向滑动槽321的右端端口与开设在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28的后端上部的前述右挡板弹簧片过渡槽281之间交替位移;同样对应于前述中心支承架顶部台阶113的位置设置在中心支承架11的前侧的前述静触点接取机构8与前述静触点导向滑动槽421的右端端口相配合。
继续见图1和图2以及图5,前述的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定位机构5包括一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作用缸51、一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杆固定板52和一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杆53,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作用缸51在位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定位机构6的上方的位置以水平卧置状态与前述中心支承架11的上端后侧固定,并且该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作用缸51的左推送作用缸柱511朝向左,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杆固定板52与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作用缸51的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作用缸滑块512的前侧固定,而该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作用缸滑块512的左端与左推送作用缸柱511的左端端部连接,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杆53以水平状态固定在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杆固定板52的前侧,该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杆53的方向朝向右并且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28的后部的前述右挡板弹簧片过渡槽281的左侧相对应,这里所述的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杆53的方向是指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杆53的推送杆头部531的方向。
当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机构7使其结构体系的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72载着从静触点弹簧片导向滑动槽321的右端端口处接获的静触点弹簧片20移动并且移动至静触点弹簧片20与上述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杆53的右端的前述推送杆头部531相对应的位置时,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作用缸51工作,左推送作用缸柱511向右即向缸体内位移,带动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作用缸滑块512连同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杆固定板52以及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杆53相应向右位移,此时由前述的推送杆头部531推及静触点弹簧片20,将该静触点弹簧片20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72上推至前述的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29a,使静触点弹簧片20循着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29a移动到对应于由图1所示的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23的位置。与此同时在下面即将描述的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定位机构6的工作下将配合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杆53在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29a内对静触点弹簧片20的右侧限定,使静触点弹簧片20既不能向左也不能向右移动。此时,按申请人在上面所述,由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将静触点弹簧片20压住,以便在静触点接取机构8以及静触点转移机构9的协同作用下将静触点30自静触点通过孔221引入至对应于静触点通过孔221的下方的静触点弹簧片20的静触点焊接位,此时静触点30便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20的静触点焊接位接触,紧接着在焊接头工作机构10的工作下在对应于静触点通过孔221的位置将静触点30与静触点弹簧片20焊接在一起。焊接完成后,首先焊接头工作机构10上行,以及使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上行而解除对完成了静触点焊接的静触点弹簧片20的压住,再使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杆53向左位移而退至原位,而后使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定位机构6继而按前述相同方式工作,由其将完成了焊接的工件逐出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29a并使其进入(跌落至)下面还要提及的工件导出槽15。将工件推至工件导出槽15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定位机构6才反向工作而回复至初始状态,并且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机构7的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72向前位移至接应静触点30的工位,如此反复。
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定位机构6包括一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作用缸61、一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杆座固定板62、一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杆座63和一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杆64,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作用缸61在位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作用缸51的下方的位置以水平卧置状态与前述中心支承架11的上端后侧固定,并且该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作用缸61的右推送作用缸柱611朝向右,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杆座固定板62与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作用缸61的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作用缸滑块612的前侧固定,而该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作用缸滑块612的右端与右推送作用缸柱611的右端端部连接,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杆座63的下端与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作用缸滑块612的前侧固定,而上端探出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杆座固定板62的上沿,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杆64以水平状态与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杆座63的上端固定,该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杆64的方向朝向左并且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29a相对应。
在由上面已提及的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杆53的推送杆头部531将有待于焊接静触点30的静触点弹簧片20推送到对应于前述的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23的位置的过程中,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定位机构6的结构体系的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作用缸61也工作。由其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作用缸滑块612带动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杆座固定板62、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杆座63以及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杆64向左位移,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杆64的左端端部(即右推送杆头部)在前述的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29a内配合推送杆头部531在静触点弹簧片20的右侧将静触点弹簧片20限定。
继续见图1至图2并且结合图3至图5,前述的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机构7包括一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牵引作用缸71和上面已提及的一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72(也可称“静触点弹簧片转移板”,以下同),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牵引作用缸71固定在作用缸支承架固定板712的前侧,而该作用缸支承架固定板712在对应于前述中心支承架台阶113的位置与前述中心支承架11在的前侧固定,该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牵引作用缸71的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牵引作用缸柱711向后穿过作用缸支承架固定板712并且与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72的前端端面连接,在图3中示出了开设于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72的前端端面上的引渡板缸柱连接孔722,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牵引作用缸柱711在对应于该引渡板缸柱连接孔722的位置与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72连接,而该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72在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27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28之间的位置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滑动槽29b滑动配合,并且在该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72的后端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用于与前述右挡板弹簧片过渡槽281的位置相对应的引渡板静触点弹簧片过渡槽721;对应于前述中心支承架顶部台阶113的位置设置在前述中心支承架11的前侧的前述静触点接取机构8还与前述作用缸支承架固定板712固定。
由上述说明可知,前述的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72上的引渡板静触点弹簧片过渡槽721在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导向滑动槽321的右端端口的位置与对应于前述右挡板弹簧片过渡槽281即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29a的左端端口的位置之间交替位移。具体是:当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牵引作用缸71工作并使其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牵引作用缸柱711向前即向缸体内位移时,由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牵引作用缸柱711推动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72循着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滑动槽29b也向前位移并使其上的引渡板静触点弹簧片过渡槽721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导向滑动槽321的右端端口相对应,静触点弹簧片导向滑动槽321内的静触点弹簧片20(每次为一枚)进入引渡板静触点弹簧片过渡槽721内。接着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牵引作用缸71相对于前述反向工作,使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牵引作用缸柱711向后即向缸体外位移,推动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72载着静触点弹簧片20在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滑动槽29b内向后位移,使引渡板静触点弹簧片过渡槽721与前述的右挡板弹簧片过渡槽281的左侧也即与前述的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29a的左端端口相对应。此时,按申请人在上面对静触点弹簧片左、右推送定位机构5、6的说明以及对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的说明而使有待于焊接静触点30的静触点弹簧片20定位在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23的工位处。也就是说,在前述过程中,由前述推送杆头531在对应于引渡板静触点弹簧片过渡槽721的位置将静触点弹簧片20途经右挡板弹簧片过渡槽281推至前述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23的工位处。
前述的静触点接取机构8包括静触点接取板驱动作用缸81、静触点接取板82、静触点挡护板83、静触点接取板行程调整螺钉座84、静触点接取板行程调整螺钉85、接取板导向滑块86和接取板导向滑块导轨87,静触点接取板驱动作用缸81在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牵引作用缸71的右上方的位置固定在前述作用缸支承架固定板712的前侧,该静触点接取板驱动作用缸81的静触点接取板驱动作用缸柱811向后穿过作用缸支承架固定板712与静触点接取板82的前端连接,在静触点接取板82的后端左侧开设有一用于接取由前述静触点导向滑动槽421送达的静触点的静触点接取口821(图4示),并且静触点接取板82与位于其下方的接取板导向滑块86固定,该接取板导向滑块86与接取板导向滑块导轨87滑动配合,而该接取板导向滑块导轨87固定在前述中心支承架11的前述中心支承架顶部台阶113朝向上的一侧表面,静触点接取板行程调整螺钉座84在对应于静触点接取板82的后端的位置同样固定在中心支承架11的中心支承架顶部台阶113朝向上的一侧表面,静触点挡护板83在对应于静触点接取板82的后端左侧的位置固定在中心支承架顶部台阶113朝向上的一侧表面,该静触点挡护板83的右侧面与静触点接取板82的后端左侧面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静触点位置限定容纳腔(也可称“静触点待吸离工位”,以下同),静触点接取板行程调整螺钉85在对应于静触点接取板82的后端端面的位置旋配在前述静触点接取板行程调整螺钉座84上;前述的静触转移机构9在前述静触点位置限定容纳腔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的静触点通过孔221的上方之间前后往复位移。
当静触点接取板驱动作用缸81工作而使其静触点接取板驱动作用缸柱811向前即向缸体内位移时,带动静触点接取板82也相应向前位移并使其上的静触点接取口821与静触点输送导轨42的静触点导向滑动槽421的右端端口相对应,由静触点导向滑动槽421引出的静触点30进入静触点接取口821(每次为一枚静触点30)。接着静触点接取板驱动作用缸81反向工作,按前述相反方向而使静触点接取板82在接获有一枚静触点30的状态下向后移动,使静触点接取口821与静触点导向滑动槽421的右端端口的位置错开,静触点30在由静触点接取板82载着的状态下进入前述静触点位置限定容纳腔,即进入静触点挡护板83的右侧与静触点接取板82的左侧之间,在该状态下静触点30依然处于前述的静触点接取口821的位置,仅仅是由静触点挡护板83挡护而已,在该位置,静触点30便可供下面将要描述的静触点转移机构9转移至前述的静触点通过孔221。
前述的静触点接取板82的前后位移的行程可通过对静触点接取板行程调整螺钉85的调节得以控制。
请重点见图1至图2以及图4并且结合图6至图7,前述的静触点转移机构9包括驱动箱91、纵向滑动齿条导轨92a、纵向滑动齿条92b、纵向升降齿条驱动作用缸93、上连杆轴齿轮94、下连杆轴驱动轮95a、传动带95b、传动带驱动轮95c、上连杆95d、下连杆95e、联动杆96、滑杆97、静触点吸嘴座98和静触点吸嘴99,驱动箱91在对应于前述的中心支承架11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在即固定在前述工作台1上,在图1中示出了用于将驱动箱91的底部与工作台1固定的驱动箱螺孔914,在该驱动箱91的左侧配设有一左箱板911,而右侧配设有一右箱板912,纵向滑动齿条导轨92a设置在驱动箱91的驱动箱腔913内并且通过导轨固定螺钉以纵向状态与驱动箱91的后箱板固定,纵向升降齿条驱动作用缸93设置在驱动箱腔913内并且该纵向升降齿条驱动作用缸93的纵向升降齿条驱动作用缸柱931(图4示)朝向上,纵向滑动齿条92b的后侧与滑动齿条滑块92c固定,而该滑动齿条滑块92c与纵向滑动齿条导轨92a滑动配合,上连杆轴齿轮94在对应于纵向滑动齿条92b的位置固定在上连杆轴941上并且与纵向滑动齿条92b相啮合,上连杆轴941的左端通过左方的上连杆轴支承轴承9411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左箱板911上并且探出左箱板911的左侧面,而上连杆轴941的右端同样通过相应的即通过右方的上连杆轴支承轴承9411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右箱板912上,传动带驱动轮95c在对应于上连杆轴齿轮94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前述上连杆轴941上,下连杆轴驱动轮95a在对应于传动带驱动轮95c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下连杆轴95f上,该下连杆轴95f的左端通过左方的下连杆轴支承轴承95g转动地支承在左箱板911上并且探出左箱板911的左侧面,而下连杆轴95f的右端同样通过右方的下连杆轴支承轴承95g转动地支承在右箱板912上,传动带95b的上端套置在传动带驱动轮95c上,下端套置在下连杆轴驱动轮95a上,上连杆95d朝向上连杆轴941的一端以夹住固定方式与上连杆轴941的左端固定,下连杆95e朝向下连杆轴95f的一端以夹住固定方式与下连杆轴95f的左端固定,并且该上连杆95d以及下连杆95e彼此上下对应,联动杆96的上端通过联动杆第一固定螺钉Ⅰ961与上连杆95d远离上连杆轴941的一端连接,而联动杆96的下端通过联动杆第二螺钉Ⅱ962与下连杆95e远离下连杆轴95f的一端连接,滑杆97固定在即插固在滑杆固定座971上,而该滑杆固定座971通过滑杆固定座螺钉9711与联动杆96的左侧中部固定,静触点吸嘴座98的右端与吸嘴座固定块981固定,而该吸嘴座固定块981通过预设的吸嘴座固定块涨紧孔9811套固在滑杆97的上端,静触点吸嘴99设置在静触点吸嘴座98的左端,在前述纵向升降齿条驱动作用缸93的工作下,该静触点吸嘴99在前述静触点位置限定容纳腔与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的静触点通过孔221的上方之间前后往复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传动带驱动轮95c以及下连杆轴驱动轮95a为皮带轮,前述的传动带95b为传动皮带。前述的静触点吸嘴99在使用状态下通过管路与负压发生装置如抽真空泵或其它类似的装置连接。
请重点见图6并且结合图1至图2以及图4,当纵向升降齿条驱动作用缸93工作时,纵向升降齿条驱动作用缸柱931向缸体外即向上伸展,推动纵向滑动齿条92b循着纵向滑动齿条导轨92a向上位移,在纵向滑动齿条92b向上位移的过程中由其带动上连杆轴齿轮94,由上连杆轴齿轮94带动上连杆轴941,由上连杆轴941同时带动上连杆95d以及传动带驱动轮95c,由传动带驱动轮95c带动传动带95b,由传动带95b带动下连杆轴驱动轮95a,由下连杆轴驱动轮95a带动下连杆轴95f,由下连杆轴95f带动下连杆95e,从而由上连杆轴941以及下连杆轴95f分别同时带动上连杆95d和下连杆95e,继而由上连杆95d以及下连杆95e同时带动联动杆96,由联动杆96带动滑杆固定座971,由滑杆固定座971带动滑杆97,由滑杆97带动吸嘴座固定块981,由吸嘴座固定块981带动静触点吸嘴座98以及静触点吸嘴99,在前述动作过程中,设置于静触点吸嘴座98上的静触点吸嘴99从对应于前述静触点通过孔221的上方的位置转移到了对应于前述的位于静触点位置限定容纳腔的部位,即对应到了静触点挡护板83的右侧与静触点接取板82的左侧之间并且与尚处于静触点接取口821内的静触点30的部位相对应,此时在上面提及的负压发生装置的作用下,由静触点吸嘴99将静触点30吸住。
请参见图7并且结合图1至2、图4以及图6,在上述静触点30由静触点吸嘴99吸住后,前述的纵向升降齿条驱动作用缸93相对于前述反向工作,使纵向升降齿条驱动作用缸柱931向缸体内即向下位移推动纵向滑动齿条92b循着纵向滑动齿条导轨92a向下位移,与前述相反的动作行程而直至使静触点吸嘴座98连同吸住着静触点30的静触点吸嘴99转移即运动到对应于静触点通过孔221的上方,此时的静触点吸嘴99由先前的负压演变为正压(与负压发生装置连接的管路上的阀关闭),从而将先前吸住的静触点30释放至静触点通过孔221,并恰好跌落至待候在此处的并处于由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定位状态下的静触点弹簧片20的静触点焊接位上,以便由下面将要说明的焊接点工作机构10完成焊接。在前述静触点吸嘴99释放静触点30后,按上面对图6所述的工作过程的说明而使静触点吸嘴99返回到对应于前述静触点挡护板83的右侧与静触点接取板82的左侧之间并对应于位于静触点接取口821内的静触点30的部位,再次吸取静触点30,如此反复。
请重点见图1并且结合图2,前述的焊接头工作机构10包括焊接头升降作用缸支架101、焊接头升降作用缸102、焊接头升降滑块103、焊接头固定座104和焊接头105,焊接头升降作用缸支架101对应于前述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的后侧,该焊接头升降作用缸支架101的下端即底部通过螺钉与前述工作台1固定,而上端朝着远离工作台1的方向向上伸展,焊接头升降作用缸102以纵向状态下固定在焊接头升降作用缸座1022上,该焊接头升降作用缸座1022与焊接头升降作用缸支架101的上端端面固定,焊接头升降滑块103与焊接头升降导滑轨1031滑动配合,并且该焊接头升降滑块103的上部还与焊接头升降作用缸102的焊接头升降作用缸柱1021连接,前述焊接头升降导滑轨1031与前述焊接头升降作用缸支架101的前侧面固定,焊接头固定座104与焊接头升降滑块103的底部固定,焊接头105上下调整地固定在焊接头固定座104上并且以腾空状态对应于前述静触头通过孔221的上方。
在前述静触点吸嘴99将静触点30经静触头通过孔221释放至静触点弹簧片20上的焊接部位并且在纵向升降齿条驱动作用缸93的工作下随静触点吸嘴座98向静触点提取工位移动时,前述的焊接头工作机构10工作,具体是:焊接头升降作用缸102工作,焊接头升降作用缸柱1021向下即向缸体外位移(伸展),带动焊接头滑块103下行,由焊接头滑块103带动焊接头固定座104相应下行,由焊接头固定座104的下行而带动焊接头105下行,由焊接头105的末端(图示的下端端部)在对应于静触点通过孔221的位置对静触点30焊接,使静触点30与静触点弹簧片20结合为一体。焊接完成后,前述的焊接头工作机构10的焊接头升降作用缸102反向工作,按前述相反过程而使焊接头105上行。接着按申请人在上面所述的那样,首先由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21的工作而使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推块211向上位移,带动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上行,解除其对静触点弹簧片20的压迫(压住),也就是对静触点弹簧片20释放。接着同样按申请人在上面对静触点弹簧片左推送定位机构5的说明而使推送杆头部531向左位移,解除对完成了静触点30的焊接的静触点弹簧片20的左侧的限定。再接着仍按申请人在上面对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定位机构6的说明而使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杆64再向左位移一个行程,将前述完成了静触点30的焊接的静触点弹簧片20逐出(逐离)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29a,紧接着,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作用缸61反向工作而恢复至重复下一动作的待机状态。
请参见图8,由该图8所示,在前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一静触点弹簧片振动盘12、一静触点振动盘13和一焊接机14,前述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32的左端延伸到静触点弹簧片振动盘12,即由静触点弹簧片振动盘12向前述的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32输送静触点弹簧片20,前述静触点输送导轨42的左端延伸到静触点振动盘13,即由静触点振动盘13向前述的静触点输送导轨42输送静触点30,前述焊接头工作机构10与前述焊接机14电气连接;在前述中心支承架11上以倾斜状态固定有一工件导出槽15,焊接完成的静触点弹簧片20在静触点弹簧片右推送杆64的推送下,自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29a经右挡板弹簧片过渡槽281进入工件导出槽15并由工件导出槽15引出。在图8中还示出了用于支承工作台1的供设置电气部件的工作台支承箱16。
依据专业常识,上述各个机构的动作是按照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控制有序地并且接力效应动作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

1.一种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焊接平台结构,所述的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包括一工作台(1),在该工作台(1)的中央位置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中心支承架(11),在中心支承架(11)的上部自后向前并且由低到高依次构成有一中心支承架后台阶(111)、一中心支承架中间台阶(112)以及一中心支承架顶部平台(1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接平台结构包括一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该静触点弹簧片焊接支承机构(2)包括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21)、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23)、静触点弹簧片限定块(24)、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25)、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支承座(26)、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27)和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28),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25)固定在所述中心支承架(11)的上部后方并且与所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28)的后端右侧下部贴触,在该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25)的后端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21)的位置构成有一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支承台阶腔(251),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21)在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支承台阶腔(251)的位置设置在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25)上,该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21)的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朝向上并且固定有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推块(211),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的后端与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柱推块(211)的上部固定,而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的前端伸展到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23)的后上方,并且在静触点弹簧片升降压板(22)的前端的中部开设有一静触点通过孔(221),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23)通过开设于其中央位置的支承盘固定孔(231)固定在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座(232)上,在该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座(232)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23)的后侧的位置构成有一限定块固定腔(233),在该限定块固定腔(233)的后侧边缘部位构成有一向上延伸的栈边(2331),静触点弹簧片限定块(24)在对应于栈边(2331)的前方的位置并且在与栈边(2331)平行的状态下固定在限定块固定腔(233)内,该静触点弹簧片限定块(24)与栈边(233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29a),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支承座(26)在对应于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座(25)的左侧的位置与所述中心支承架后台阶(111)固定,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27)以及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28)以彼此左右对应的状态固定在所述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支承座(26)上,并且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28)的右侧面同时与静触点弹簧片支承盘座(232)的左侧面以及静触点弹簧片压板升降作用缸(21)的左侧面贴触,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27)与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28)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滑动槽(29b),在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左挡板(27)的后端朝向上构成有一静触点弹簧片输送导轨支承缺口(271),在静触点弹簧片引渡板右挡板(28)的后端上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静触点弹簧片焊接工位滑动槽(29a)的位置开设有一右挡板弹簧片过渡槽(281)。
CN202011329671.4A 2020-11-24 2020-11-24 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焊接平台结构 Active CN1124757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9671.4A CN112475730B (zh) 2020-11-24 2020-11-24 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焊接平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9671.4A CN112475730B (zh) 2020-11-24 2020-11-24 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焊接平台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5730A CN112475730A (zh) 2021-03-12
CN112475730B true CN112475730B (zh) 2022-06-14

Family

ID=74933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9671.4A Active CN112475730B (zh) 2020-11-24 2020-11-24 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焊接平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7573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9381A (ja) * 1995-10-04 1997-04-15 Amada Co Ltd マニュアル溶接加工システム及び同システムに使用するレーザー加工ヘッド及びレーザー光防護具
US6825436B1 (en) * 2000-05-27 2004-11-30 Yoshitaka Aoyama Welding method and welding device of cap nut
CN204075544U (zh) * 2014-09-01 2015-01-07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断电焊接装置
CN104759419A (zh) * 2015-04-22 2015-07-08 乐清野岛机电有限公司 小型断路器线圈支架加工检测系统
CN106516713A (zh) * 2016-12-14 2017-03-22 常州赛凯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热保护器的双金属片给料系统及应用其的自动焊接机
CN207155063U (zh) * 2017-08-15 2018-03-30 扬州五岳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触点放置检测机构的底板连焊机
CN207547933U (zh) * 2017-11-14 2018-06-29 惠州市美盛隆科技有限公司 I片焊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9381A (ja) * 1995-10-04 1997-04-15 Amada Co Ltd マニュアル溶接加工システム及び同システムに使用するレーザー加工ヘッド及びレーザー光防護具
US6825436B1 (en) * 2000-05-27 2004-11-30 Yoshitaka Aoyama Welding method and welding device of cap nut
CN204075544U (zh) * 2014-09-01 2015-01-07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断电焊接装置
CN104759419A (zh) * 2015-04-22 2015-07-08 乐清野岛机电有限公司 小型断路器线圈支架加工检测系统
CN106516713A (zh) * 2016-12-14 2017-03-22 常州赛凯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热保护器的双金属片给料系统及应用其的自动焊接机
CN207155063U (zh) * 2017-08-15 2018-03-30 扬州五岳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触点放置检测机构的底板连焊机
CN207547933U (zh) * 2017-11-14 2018-06-29 惠州市美盛隆科技有限公司 I片焊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5730A (zh)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05528A (zh) 汽车部件的自动化生产系统
CN214134559U (zh) 电机起动保护器的静触点自动焊接机
CN112475730B (zh) 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焊接平台结构
CN214291481U (zh) 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焊接平台结构
CN112296563B (zh) 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焊接机的静触点弹簧片移运结构
CN213945378U (zh) 电机起动保护器静触点自动焊接机的静触点移运结构
CN112276407B (zh) 电机起动保护器的静触点焊接机的静触点供给结构
CN213857735U (zh) 保护器静触点焊接机的静触点供给结构
CN214236799U (zh) 保护器静触点焊接机的静触点弹簧片供给结构
CN112496583A (zh) 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保护器的静触点自动焊接装置
CN112475684B (zh) 电机起动保护器动触点焊接机的动触点供给装置
CN214023967U (zh) 电机起动保护器动触点焊接机的动触点弹簧片提供装置
CN214024181U (zh) 电机起动保护器动触点焊接机的动触点提供装置
CN213827611U (zh) 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保护器的动触点自动焊接机
CN213827750U (zh) 电机起动保护器动触点焊接机的焊接平台装置
CN112496585B (zh) 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保护器的动触点自动焊接装置
CN215849275U (zh) 一种埋射注塑模的上下料设备
CN220441982U (zh) 一种手套翻面机的推送机构
CN218926808U (zh) 一种磁铁装配上料设备
CN220782637U (zh) 一种用于割圈绒提花机针钩加工的自动焊接设备
CN217417337U (zh) 一种贴片电感自动上料机构
CN216139011U (zh) 双工位裁板机
CN210162736U (zh) 一种自动送料装置
CN218482512U (zh) 凸轮插针机构
CN220720037U (zh) 一种自动化滴塑挑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