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70489B - 声音输出器 - Google Patents

声音输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70489B
CN112470489B CN201980049195.XA CN201980049195A CN112470489B CN 112470489 B CN112470489 B CN 112470489B CN 201980049195 A CN201980049195 A CN 201980049195A CN 112470489 B CN112470489 B CN 112470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ttery
disposed
tweet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91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70489A (zh
Inventor
柘植和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70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0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70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0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5Arrangements for fixing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e.g. in a box, furni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0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 H04R1/2811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6Spatial arrangements of separate transducer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02Details casings, cabinets or mounting therein for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1/02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028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oudspeakers with built-in power amplifiers, e.g. in the same acoustic enclos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声音输出器具备:壳体,其具有内部空间;电池装配部,其装配电动工具用电池;高音用扬声器,其至少局部配置于内部空间;低音用扬声器,其至少局部配置于内部空间;以及划分构件,其在内部空间中划分出配置有高音用扬声器的第1空间和配置有低音用扬声器的第2空间。

Description

声音输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音输出器。
背景技术
在内装施工现场那样的作业现场中,为了欣赏音乐或者无线电广播,使用专利文献1公开那样的声音输出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79377号公报
为了改善声音输出器的音质,可考虑采用分别从高音用扬声器和低音用扬声器输出声音的多路扬声器方式。在设置有高音用扬声器和低音用扬声器的情况下,存在由于从高音用扬声器和低音用扬声器中一种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引起的空气的振动阻碍另一种扬声器的运动的可能性。作为其结果,存在音质降低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式目的在于抑制声音输出器的音质的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提供一种声音输出器,具备:壳体,其具有内部空间;电池装配部,其装配有电动工具用电池;高音用扬声器,其至少局部配置于上述内部空间;低音用扬声器,其至少局部配置于上述内部空间;以及划分构件,其在上述内部空间中划分出配置有上述高音用扬声器的第1空间和配置有上述低音用扬声器的第2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能够抑制声音输出器的音质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的概要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的仰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的剖视图。
图8是将图7的局部放大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收容室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收容室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收容室的立体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实施方式。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能够适当地组合。另外,也存在不使用一部分构成要素的情况。
另外,以下的说明中,使用“前”、“后”、“上”、“下”、“左”、“右”的术语对各部分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正交。
[声音输出器的概要]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1的概要的框图。声音输出器1具有无线电广播输出功能和音乐播放功能。声音输出器1具备:接收无线电广播的电波的天线35、高音用扬声器8、低音用扬声器9、操作面板5、控制装置70。
声音输出器1采用分别从高音用扬声器8和低音用扬声器9输出声音的多路扬声器方式。高音用扬声器8是包括中高音用扬声器的概念。高音用扬声器8包括第1高音用扬声器81和第2高音用扬声器82。
控制装置70具备接收部70A、通信部70B、获取部70C、处理部70D、输出部70E。
接收部70A作为使经由天线35获取到的无线电广播的电波同步而生成声音数据的调谐器发挥功能。
通信部70B对从与声音输出器1不同的外部设备91发送的声音数据进行获取。通信部70B与外部设备91进行无线通信。通信部70B基于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那样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获取从外部设备91发送的声音数据。
获取部70C对从与声音输出器1不同的外部设备92发送的声音数据进行获取。获取部70C与外部设备92进行有线通信。获取部70C经由线缆与外部设备92连接。获取部70C经由线缆获取从外部设备92发送的声音数据。
处理部70D对由接收部70A生成的声音数据、由通信部70B获取到的声音数据和由获取部70C获取到的声音数据中至少一种数据进行处理。处理部70D例如基于通过操作操作面板5生成的操作数据,处理声音数据。声音数据的处理包括音量的调整处理和音质的调整处理。音质的调整处理包括声音的频率特性的调整。
输出部70E将由处理部70D处理后的声音数据放大,并向高音用扬声器8和低音用扬声器9输出。高音用扬声器8和低音用扬声器9基于从输出部70E输出的声音数据,输出声音。
[声音输出器]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1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1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1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1的仰视图。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声音输出器1具备壳体2、把手3、缓冲构件4、操作面板5、防护构件6、腿部7、高音用扬声器8、低音用扬声器9、电池收容室10。
壳体2的外形实质上是长方体状。壳体2具有上板21、下板22、左板23、右板24、前板25、后板26。
壳体2包括主体构件2A和盖构件2B。将电池收容室10由主体构件2A与盖构件2B之间限定。主体构件2A包括上板21的前部、下板22、左板23的前部、右板24的前部和前板25。盖构件2B包括上板21的后部、左板23的后部、右板24的后部和后板26。
如图4所示,盖构件2B的下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主体构件2A。在盖构件2B设置有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主体构件2A连结的锁定机构27。锁定机构27包括栓锁机构。盖构件2B的转动轴线在左右方向上延伸。通过盖构件2B转动,从而打开或者关闭电池收容室10。
把手3由作业者保持。把手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主体构件2A。作业者能够在保持着把手3的状态下搬运声音输出器1。把手3具有:由作业者把持的把持部31;和连结把持部31和主体构件2A的臂部32。臂部32包括:与上板21的左部连结的第1臂部32和与上板21的右部连结的第2臂部32。臂部3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主体构件2A。臂部32的转动轴线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把持部31以连结第1臂部32和第2臂部32的方式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图4所示,把手3以从收纳状态和直立状态中一者向另一者变化的方式转动。如图4中实线所示那样,收纳状态,是指臂部32实质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与上板21接触的状态。如图4中虚线所示那样,直立状态,是指臂部32实质上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离开上板21的状态。把手3在收纳状态与直立状态之间能够转动约90[°]。在收纳状态下,上板21的上表面和把手3的上表面实质上配置于同一面内,后板26的后表面和把手3的后表面实质上配置于同一面内。
缓冲构件4吸收冲击来保护壳体2。缓冲构件4设置于壳体2的角部。缓冲构件4例如是弹性体制。
操作面板5设置于壳体2的前板25。操作面板5具有:显示装置51;多个按钮52,其配置于显示装置51的上方;多个按钮53,其配置于显示装置51的下方;刻度盘54,其配置于按钮53的下方;均衡器按钮55,其配置于刻度盘54的左方;信息按钮56,其配置于刻度盘54的右方;以及发光部57,其配置于刻度盘54的四周。
显示装置51包括: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那样的平板显示器。显示装置51显示表示声音输出器1的工作状态的显示数据。
按钮52包括:为了对声音输出器1的电源的接通和断开进行切换而受到操作的电源按钮;为了将接收的无线电广播切换为AM(Amplitude Modulation)广播和FM(FrequencyModulation)广播而受到操作的无线电切换按钮;以及为了设定报警的输出时刻而受到操作的报警设定按钮等。
按钮53包括:为了选择广播电台而受到操作的预置按钮;和为了使外部设备91和通信部70B无线通信而受到操作的配对按钮等。
刻度盘54为了广播电台的选择;以及为了从高音用扬声器8和低音用扬声器9输出的音量的调整而受到操作。
均衡器按钮55为了对表示从高音用扬声器8和低音用扬声器9输出的声音的频率特性的模式进行变更而受到操作。多种模式预先登记于处理部70D。每当操作均衡器按钮55时,变更模式。此外,也可以由作业者操作操作面板5而将任意模式登记于处理部70D。作业者能够操作均衡器按钮55而设定为适于播放的音乐的种类的模式。作为模式,例示出表示标准的频率特性的平直模式、适于爵士音乐的爵士模式、适于摇滚音乐的摇滚模式、适于古典音乐的古典模式、适于流行音乐的流行模式、适于无线电广播的新闻模式、以及由作业者设定的我的均衡器模式。
信息按钮56例如为了操作面板5具有的时钟显示功能的时间调整而受到操作。
发光部57包括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那样的光源。光源包括:能够射出红色光的红色发光二极管、能够射出绿色光的绿色发光二极管、能够射出蓝色光的蓝色发光二极管。即,发光部57能够射出多种颜色光。发光部57基于通过均衡器按钮55设定出的模式,射出特定的颜色光。作为一个例子,在设定了平直模式的情况下,发光部57射出白色光。在设定了爵士模式的情况下,发光部57射出蓝色光。在设定了摇滚模式的情况下,发光部57射出红色光。在设定了古典模式的情况下,发光部57射出茶色光。在设定了流行模式的情况下,发光部57射出桃色光。在设定了新闻模式的情况下,发光部57射出黄色光。在设定了我的均衡器模式的情况下,发光部57射出绿色光。通过基于设定好的模式,变更从发光部57射出的颜色光,从而作业者能够直观地识别设定的模式。
防护构件6是保护操作面板5的保护构件。防护构件6分别从前板25的左部和右部比操作面板5向前方突出。防护构件6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壳体2连结。防护构件6的中间部离开壳体2。
腿部7分别设置于下板22的下表面的四个角部。腿部7从下板22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当在地面那样的设置面设置声音输出器1的情况下,作业者以使腿部7和设置面接触的方式设置声音输出器1。在腿部7和设置面接触了的状态下,下板22的下表面离开设置面。
另外,声音输出器1具备:在前板25的下部配置的第1端子41、第2端子42和第3端子43。第1端子41是USB(Universal Serial Bus)端子。第2端子42是麦克风插孔。若在第2端子42上连接有麦克风,则从麦克风输入的声音被放大且分别从高音用扬声器8和低音用扬声器9输出。第3端子43是AUX(Auxiliary)端子。第1端子41由罩45覆盖。第2端子42由罩46覆盖。第3端子43由罩47覆盖。
另外,声音输出器1具备:在左板23的下部配置的电源端子61。电源端子61经由AC(Alternating Current)适配器与交流电源(工业电源)连接。AC适配器将从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并向电源端子61输出。电源端子61由罩60覆盖。
[高音用扬声器和低音用扬声器]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1的剖视图。图6表示图3的A-A线向视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1的剖视图。图7表示图4的B-B线向视图。
如图6和图7所示,壳体2具有内部空间SP。高音用扬声器8的至少局部配置于内部空间SP。低音用扬声器9的至少局部配置于内部空间SP。
在本实施方式中,声音输出器1具备划分构件100,上述划分构件100在内部空间SP中划分出配置高音用扬声器8的第1空间SP1和配置低音用扬声器9的第2空间SP2。划分构件100在内部空间SP中高音用扬声器8的四周配置。划分构件100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制,也可以是金属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声音输出器1具有两个高音用扬声器8。高音用扬声器8包括:在壳体2的左板23配置的第1高音用扬声器81;和在壳体2的右板24配置的第2高音用扬声器82。第1高音用扬声器81的构造和大小与第2高音用扬声器82的构造和大小相同。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各方向上,第1高音用扬声器81的中心的位置与第2高音用扬声器82的中心的位置对齐。第1高音用扬声器81比左板23朝向左方输出声音。第2高音用扬声器82比右板24朝向右方输出声音。
低音用扬声器9配置于壳体2的下板22。在左右方向上,低音用扬声器9配置于第1高音用扬声器81与第2高音用扬声器82之间。在左右方向上,壳体2的中心的位置与低音用扬声器9的中心的位置对齐。低音用扬声器9比下板22朝向下方输出声音。
此外,也可以是,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中至少一个方向上,第1高音用扬声器81的中心的位置与第2高音用扬声器82的中心的位置对不齐。
此外,也可以是,在左右方向上,壳体2的中心的位置与低音用扬声器9的中心的位置对不齐。
此外,也可以是,在前后方向上,高音用扬声器8的中心的位置与低音用扬声器9的中心的位置也可以对齐也可以对不齐。
壳体2具有:使内部空间SP和壳体2的外部空间连结的开口。壳体2的开口包括:设置于下板22的开口22M、设置于左板23的开口23M、设置于右板24的开口24M。低音用扬声器9的至少局部配置于开口22M的内侧。第1高音用扬声器81的至少局部配置于开口23M的内侧。第2高音用扬声器82的至少局部配置于开口24M的内侧。
另外,划分构件100的至少局部配置于开口23M,划分构件100的至少局部配置于开口24M。划分构件100受壳体2支承。高音用扬声器8的至少局部与划分构件100连接。高音用扬声器8经由划分构件100受壳体2支承。
划分构件100包括:第1划分构件101,其配置于第1高音用扬声器81的四周并受壳体2的左板23支承;和第2划分构件102,其配置于第2高音用扬声器82的四周并受壳体2的右板24支承。在内部空间SP中,第1划分构件101和第2划分构件102连接。如图6所示,第1划分构件101和第2划分构件102通过螺钉那样的固定构件130连接。
图8是将图7的局部放大的图。第1高音用扬声器81和第2高音用扬声器82是相同的构造和大小,第1划分构件101和第2划分构件102是相同的构造和大小。针对以下的说明,主要对第1高音用扬声器81和第1划分构件101进行说明,简化或省略针对第2高音用扬声器82和第2划分构件102的说明。
第1高音用扬声器81具有振动板83、线圈84、框架85。框架85包括:支承振动板83的凸缘部85F和在线圈84四周配置的主体部85B。框架85的主体部85B至少支承线圈84和磁铁。
第1划分构件101具有:配置于开口23M的边缘部103;配置于内部空间SP且形成第1空间SP1的碗部104;以及台座部105。边缘部103支承凸缘部85F。边缘部103的至少局部配置于凸缘部85F的四周。碗部104配置于主体部85B的四周。第1空间SP1是碗部104的内侧的空间。
碗部104是杯状的构件。边缘部103包括碗部104的口缘。边缘部103向左方开口。台座部105固定于碗部104的右部。面向第1空间SP1的碗部104的内表面包括曲面。面向第2空间SP2的碗部104的外表面包括曲面。由碗部104形成的第1空间SP1实质上密闭。
第1划分构件101还具有板部106。板部106配置于边缘部103的四周。板部106固定于边缘部103。在本实施方式中,板部106的至少局部配置于凸缘部85F的四周。板部106配置为与左板23的左表面(外表面)对置。即,板部106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壳体2的中心比左板23靠左方(外侧)配置。以与板部106对置的方式配置有网板28。网板28是具有多个小孔的金属制的板。网板28配置为覆盖第1高音用扬声器81。
图2、图3和图5表示在壳体2上连接有网板28的状态,图4表示从壳体2移除网板28的状态。
与第1划分构件101相同,第2划分构件102具有边缘部103、碗部104、台座部105、板部106。第2划分构件102的边缘部103向右方开口。第2划分构件102的台座部105固定于第2划分构件102的碗部104的左部。第2划分构件102的板部106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壳体2的中心比右板24靠右方(外侧)配置。以与第2划分构件102的板部106对置的方式配置有网板28。网板28配置为覆盖第2高音用扬声器82。
第1划分构件101的台座部105和第2划分构件102的台座部105通过固定构件130而连接。
与高音用扬声器8相同,低音用扬声器9具有振动板83、线圈84、框架85。框架85包括:支承振动板83的凸缘部85F和在线圈84的四周配置的主体部85B。低音用扬声器9的凸缘部85F配置于下板22的开口22M。低音用扬声器9受壳体2的下板22支承。
低音用扬声器9朝向比下板22靠下方处输出声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低音用扬声器9四周的局部设置有腿部7。在腿部7和设置面接触的状态下,下板22的下表面和低音用扬声器9离开设置面。
另外,如图6所示,在壳体2的内部空间SP配置有作为控制装置70的至少局部发挥功能的控制基板71。在控制基板71连接有用于对控制基板71进行冷却的散热片72。
如图7所示,在把手3的臂部32的内部设置有接收无线电广播的电波的天线35。通过使把手3成为直立状态,天线35也成为直立状态。例如,在天线35为接收FM广播的电波的FM用天线的情况下,作业者使把手3成为直立状态来收听FM广播。在不收听FM广播时,作业者使把手3成为收纳状态。在收纳状态下,上板21、上表面、把手3的上表面实质上配置于同一面内,后板26的后表面和把手3的后表面实质上配置于同一面内。这样,通过在臂部32内置有天线35,从而声音输出器1的外观设计性提高。
[电池收容室]
接下来,参照图9、图10和图11,对电池收容室10进行说明。图9、图10和图11分别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收容室10的立体图,表示从主体构件2A移除盖构件2B,电池收容室10打开的状态。
电池收容室10被限定于主体构件2A的后方。主体构件2A具备装配有电池11的电池装配部12。电池装配部12设置于主体构件2A的后部。
电池11是能够对电工工具供给电力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电池11通过装配于电动工具的电池装配部而对电动工具供给电力。另外,电池11是充电式电池。电池11包括2次电池。通过利用充电器充电,从而电池11保持电荷。声音输出器1的电池装配部12具有与电动工具的电池装配部相同的构造和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对声音输出器1供给电力的电池11包括第1电池11A和第2电池11B。第1电池11A的外形比第2电池11B的外形小。作为一个例子,第1电池11A是10.8[V]电池,第2电池11B是18[V]电池。
电池装配部12包括:装配有第1电池11A的第1电池装配部12A;和装配有第2电池11B的第2电池装配部12B。第1电池装配部12A和第2电池装配部12B在上下方向上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11是滑动式电池。电池装配部12具有:一对引导部,其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并将电池11在上下方向上引导;和端子,其配置于一对引导部之间。端子包括:电源端子,其被供给有来自电池11的电力;和信号端子,其在与电池11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电池11通过从比引导部靠上方处插入引导部,一边受引导部引导,一边向下方滑动,由此与端子连接。此外,电池11也可以是插入式电池。
图9表示在第1电池装配部12A装配有第1电池11A的状态。图10表示在第2电池装配部12B装配有第2电池11B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电池11的外形和尺寸匹配地决定电池装配部12的构造和两个电池装配部12之间的距离,以使两个电池11(11A、11B)没有同时分别装配于两个电池装配部12(12A、12B)。如图11所示,例如当在第2电池装配部12B装配有第2电池11B时,即便作业者想要在第1电池装配部12A装配第1电池11A,也由于第1电池11A和第2电池11B的接触而无法将第1电池11A装配于第1电池装配部12A。另外,当在第1电池装配部12A装配有第1电池11A时,即便作业者想要在第2电池装配部12B装配第2电池11B,也由于第1电池11A和第2电池11B的接触而无法将第2电池11B装配于第2电池装配部12B。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第1电池11A装配于第1电池装配部12A时第2电池11B没有装配于第2电池装配部12B、第2电池11B装配于第2电池装配部12B时第1电池11A没有装配于第1电池装配部12A的方式与第1电池11A和第2电池11B各自的外形和尺寸匹配地决定第1电池装配部12A和第2电池装配部12B各自的构造和第1电池装配部12A与第2电池装配部12B之间的距离。
在两个电池11(11A、11B)同时分别装配于两个电池装配部12(12A、12B)的状态下,在控制基板71的至少局部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存在产生电流从第2电池11B向第1电池11A流动的现象的可能性。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两个电池11(11A、11B)不同时分配装配于两个电池装配部12(12A、12B),因此可抑制上述现象的产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构件2A与盖构件2B之间设置有密封构件。主体构件2A和盖构件2B连接,在电池收容室10关闭的状态下,通过密封构件,抑制异物从壳体2的外部空间侵入电池收容室10。盖构件2B保护电池装配部12免受异物影响。异物包括灰尘和雨水那样的液体。
[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具备装配有电动工具用的电池11的电池装配部12的声音输出器1中,设置有高音用扬声器8和低音用扬声器9。通过采用分别从高音用扬声器8和低音用扬声器9输出声音的多路扬声器方式,从而作业者能够在作业现场欣赏高音质的音乐或者无线电广播。另外,即便在交流电源使用困难的作业现场中,作业者也能够使用通过电动工具用的电池11而工作的声音输出器1欣赏音乐或者无线电广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高音用扬声器8的至少局部配置于壳体2的内部空间SP,低音用扬声器9的至少局部配置于壳体2的内部空间SP。壳体2抑制异物从壳体2的外部空间侵入内部空间SP。异物包括灰尘和雨水那样的液体。由此,通过壳体2分别保护高音用扬声器8和低音用扬声器9,免受异物影响。
在高音用扬声器8的至少局部配置于壳体2的内部空间SP、低音用扬声器9的至少局部配置于壳体2的内部空间SP的情况下,具有以下可能性,即,由于从高音用扬声器8输出的声音引起的空气的振动经由内部空间SP向低音用扬声器9传播,或者由于从低音用扬声器9输出的声音引起的空气的振动经由内部空间SP向高音用扬声器8传播。若空气的振动从高音用扬声器8经由内部空间SP向低音用扬声器9传播,则存在低音用扬声器9的运动受到妨碍,声音输出器1的音质降低的可能性。另外,若空气的振动从低音用扬声器9经由内部空间SP向高音用扬声器8传播,则存在高音用扬声器8的运动受到妨碍,声音输出器1的音质降低的可能性。从高音用扬声器8输出的声音的频率区域与从低音用扬声器9输出的声音的频率区域不同。因此,若空气的振动从高音用扬声器8和低音用扬声器9中一种扬声器经由内部空间SP向另一种扬声器传播,则音质降低的可能性变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有划分构件100,上述划分构件100在壳体2的内部空间SP划分出配置有高音用扬声器8的第1空间SP1和配置有低音用扬声器9的第2空间SP2。通过设置有划分构件100,从而抑制空气的振动从高音用扬声器8经由内部空间SP向低音用扬声器9传播,或者空气的振动从低音用扬声器9经由内部空间SP向高音用扬声器8传播。由此,可抑制声音输出器1的音质的降低。
根据本实施方式,划分构件100在壳体2的内部空间SP中配置于高音用扬声器8的四周。高音用扬声器8的外形比低音用扬声器9的外形小。通过在高音用扬声器8四周配置划分构件100,能够使划分构件100小型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划分构件101的至少局部配置于左板23的开口23M。第1高音用扬声器81的至少局部与第1划分构件101连接。由此,第1高音用扬声器81经由第1划分构件101被左板23支承。针对第2划分构件102和第2高音用扬声器82也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划分构件101具有:在左板23的开口23M配置的边缘部103。边缘部103在第1高音用扬声器81的凸缘部85F的四周配置。由此,第1高音用扬声器81的凸缘部85F经由第1划分构件101的边缘部103被左板23支承。另外,第1高音用扬声器81的振动板83配置于开口23M的内侧,因此,从第1高音用扬声器81输出的声音顺利地向壳体2的外部空间输出。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划分构件101具有形成第1空间SP1的碗部104。碗部104在第1高音用扬声器81的主体部85B的四周配置。由此,第1高音用扬声器81的主体部85B在实质上密闭的第1空间SP1配置。因此,有效地抑制空气的振动从高音用扬声器8和低音用扬声器9中一种扬声器向另一种扬声器传播。另外,第1空间SP1通过包含曲面的碗部104形成。由此,维持第1划分构件101的强度。针对第2划分构件102和第2高音用扬声器82也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高音用扬声器8包括第1高音用扬声器81和第2高音用扬声器82。第1高音用扬声器81配置于左板23,第2高音用扬声器82配置于右板24。通过采用分别从第1高音用扬声器81和第2高音用扬声器82输出声音的立体声扬声器方式,从而作业者能够在作业现场欣赏高音质的音乐或者无线电广播。
划分构件100包括:第1划分构件101,其在第1高音用扬声器81的四周配置且受壳体2的左板23支承;和第2划分构件102,其在第2高音用扬声器82的四周配置且受壳体2的右板24支承。在内部空间SP中,第1划分构件101的台座部105和第2划分构件102的台座部105通过固定构件130连接。通过左板23和右板24经由划分构件100连结,从而壳体2的刚性提高。通过壳体2的刚性提高,从而可抑制壳体2的不必要的振动,因此,可抑制输出轰鸣声那样的不必要的声音。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划分构件100由第1划分构件101和第2划分构件102构成,因此,在声音输出器1的制造和组装中可得到良好的作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低音用扬声器9配置于壳体2的下板22。由此,在声音输出器1设置于设置面的情况下,低音用扬声器9能够朝向下方输出低音的声音。通过腿部7而在低音用扬声器9与设置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从低音用扬声器9输出的声音经由间隙良好地向声音输出器1的四周传递。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划分构件100具有包围高音用扬声器8的碗部104。划分构件100也可以具有包围低音用扬声器9的碗部10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包含曲面的碗部104形成有第1空间SP1。另外,通过碗部104使第1空间SP1实质上密闭。也可以经由在碗部104局部设置的开口将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连结。另外,也可以是,规定第1空间SP1的划分构件100的内表面具有角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一个低音用扬声器9配置于下板22。低音用扬声器9也可以两个配置于下板22,也可以配置有三个以上的任意的多个。另外,在左右方向上,低音用扬声器9配置于第1高音用扬声器81与第2高音用扬声器82之间即可,也可以配置于上板21,也可以配置于前板25,也可以配置于后板26。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1的立体图。如图12所示,也可以是,低音用扬声器9配置于壳体2的左板23和右板24双方。此外,也可以是,低音用扬声器9配置于壳体2的左板23和右板24中一者。也可以是,在第1高音用扬声器81设置于左板23,朝向左方输出声音的情况下,低音用扬声器9也设置于左板23,朝向左方输出声音。也可以是,在第2高音用扬声器82设置于右板24,朝向右方输出声音的情况下,低音用扬声器9也设置于右板24,朝向右方输出声音。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2台声音输出器1同步地输出声音。例如,也可以是,基于完全无线立体声(TWS:True Wireless Stereo)技术,分别从两台声音输出器1同时输出声音。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声音输出器1的电池装配部12的构造与电动工具的电池装配部的构造相同,与其他声音输出器的电池装配部的构造相同。另一方面,声音输出器1的电源端子61的构造与在电动工具设置的电源端子和其他声音输出器的电源端子的构造不同。即,能够与电动工具的电源端子或者其他声音输出器的电源端子连接的AC适配器无法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1的电源端子61连接。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1的电源端子61仅能够连接有声音输出器1专用的AC适配器。例如,也可以是,通过使电源端子61的长度变长,从而不在电源端子61上连接有电动工具的电源端子或者其他声音输出器的电源端子。AC适配器将从交流电源(工业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向电源端子61输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输出器1的AC适配器的输出较大、电源端子61能够接受的直流电力值较大的情况下,若其他AC适配器与电源端子61连接,则存在产生其他AC适配器变热的现象的可能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源端子61仅能够连接有声音输出器1专用的AC适配器,无法连接其他AC适配器,因此,可抑制上述现象的产生。此外,也可以是,声音输出器1专用的AC适配器连接有电动工具的电源端子或者其他声音输出器的电源端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声音输出器1具有无线电广播输出功能和音乐播放功能。也可以是,声音输出器1不具有无线电广播输出功能而仅具有输出从外部设备(91、92)发送的声音数据的音乐播放功能。另外,也可以是,声音输出器1不具有音乐播放功能而仅具有无线电广播输出功能。
附图标记说明
1...声音输出器;2...壳体;2A...主体构件;2B...盖构件;3...把手;4...缓冲构件;5...操作面板;6...防护构件;7...腿部;8...高音用扬声器;9...低音用扬声器;10...电池收容室;11...电池;11A...第1电池;11B...第2电池;12...电池装配部;12A...第1电池装配部;12B...第2电池装配部;21...上板;22...下板;22M...开口;23...左板;23M...开口;24...右板;24M...开口;25...前板;26...后板;27...锁定机构;28...网板;31...把持部;32...臂部;35...天线;41...第1端子;42...第2端子;43...第3端子;45...罩;46...罩;47...罩;51...显示装置;52...按钮;53...按钮;54...刻度盘;55...均衡器按钮;56...信息按钮;57...发光部;60...罩;61...电源端子;70...控制装置;70A...接收部;70B...通信部;70C...获取部;70D...处理部;70E...输出部;71...控制基板;72...散热片;81...第1高音用扬声器;82...第2高音用扬声器;83...振动板;84...线圈;85...框架;85B...主体部;85F...凸缘部;91...外部设备;92...外部设备;100...划分构件;101...第1划分构件;102...第2划分构件;103...边缘部;104...碗部;105...台座部;106...板部;130...固定构件;SP...内部空间;SP1...第1空间;SP2...第2空间。

Claims (14)

1.一种声音输出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具有内部空间;
电池装配部,其供电动工具用电池装配;
高音用扬声器,其至少局部配置于所述内部空间;
低音用扬声器,其至少局部配置于所述内部空间;以及
划分构件,其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划分出配置有所述高音用扬声器的第1空间和配置有所述低音用扬声器的第2空间,
所述高音用扬声器包括第1高音用扬声器和第2高音用扬声器,
所述划分构件包括:第1划分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第1高音用扬声器的四周;和第2划分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第2高音用扬声器的四周,
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所述第1划分构件和所述第2划分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输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左板和右板,
所述左板具有使所述内部空间和所述壳体的外部空间连结的第1开口,
所述右板具有使所述内部空间和所述壳体的外部空间连结的第2开口,
所述第1划分构件的至少局部配置于所述第1开口,
所述第2划分构件的至少局部配置于所述第2开口,
所述第1高音用扬声器的至少局部与所述第1划分构件连接,
所述第2高音用扬声器的至少局部与所述第2划分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音输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高音用扬声器和所述第2高音用扬声器分别具有:振动板;线圈;以及框架,其包括支承所述振动板的凸缘部和在所述线圈的四周配置的主体部,
所述第1划分构件和所述第2划分构件分别具有:配置于所述开口的边缘部和形成所述第1空间的碗部,
所述边缘部支承所述凸缘部,
所述碗部配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音输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划分构件和所述第2划分构件还分别具备:在所述边缘部的四周配置的板部,
所述第1划分构件的所述板部以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左板的外表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凸缘部的四周,
所述第2划分构件的所述板部以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右板的外表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凸缘部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声音输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划分构件受所述壳体的左板支承,
所述第2划分构件受所述壳体的右板支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音输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音用扬声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下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音输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高音用扬声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左板,
所述第2高音用扬声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右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输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高音用扬声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左板,且朝向比所述左板靠左方处输出声音,
所述第2高音用扬声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右板,且朝向比所述右板靠右方处输出声音,
所述第1划分构件受所述左板支承,所述第2划分构件受所述右板支承,
所述左板具有使所述内部空间和所述壳体的外部空间连结的第1开口,
所述右板具有使所述内部空间和所述壳体的外部空间连结的第2开口,
所述第1划分构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开口且向左方开口的第1边缘部;配置于所述内部空间且形成所述第1空间的第1碗部;在所述第1碗部的右部固定的第1台座部;以及在所述第1边缘部的四周配置且与所述左板的外表面对置的第1板部,
所述第2划分构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2开口且向右方开口的第2边缘部;配置于所述内部空间且形成所述第1空间的第2碗部;在所述第2碗部的左部固定的第2台座部;以及在所述第2边缘部的四周配置且与所述右板的外表面对置的第2板部,
所述第1台座部和所述第2台座部由固定构件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声音输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高音用扬声器的构造和大小与所述第2高音用扬声器的构造和大小相同,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各方向上,所述第1高音用扬声器的中心的位置与所述第2高音用扬声器的位置对齐。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声音输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音用扬声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下板,
具备:在所述低音用扬声器四周的局部设置且从所述下板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腿部,
在所述腿部和设置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低音用扬声器离开所述设置面,
所述低音用扬声器朝向比所述下板靠下方处输出声音,
所述低音用扬声器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1高音用扬声器与所述第2高音用扬声器之间,
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壳体的中心的位置与所述低音用扬声器的中心的位置对齐。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音输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上板、下板、左板、右板、前板和后板,
所述壳体包括:主体构件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主体构件连结的盖构件,
所述主体构件包括所述上板的前部、所述下板、所述左板的前部、所述右板的前部和所述前板,
所述盖构件包括所述上板的后部、所述左板的后部、所述右板的后部和所述后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声音输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主体构件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主体构件连结的盖构件,
在所述主体构件与所述盖构件之间限定有电池收容室,
通过所述盖构件的转动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池收容室,
所述电池装配部在所述电池收容室中设置于所述主体构件的后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声音输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装配部具有:一对引导部,其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并在上下方向上引导所述电动工具用电池;和端子,其配置于一对引导部之间,
所述电动工具用电池通过从比所述引导部靠上方处插入所述引导部,且一边被所述引导部引导一边向下方滑动,从而与所述端子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声音输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工具用电池包括第1电池和第2电池,
所述电池装配部包括:装配所述第1电池的第1电池装配部和装配所述第2电池的第2电池装配部,
以在所述第1电池装配于所述第1电池装配部时所述第2电池没有装配于所述第2电池装配部、在所述第2电池装配于所述第2电池装配部时所述第1电池没有装配于所述第1电池装配部的方式决定所述第1电池装配部和所述第2电池装配部各自的构造和所述第1电池装配部与所述第2电池装配部之间的距离。
CN201980049195.XA 2018-08-17 2019-06-20 声音输出器 Active CN1124704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3420 2018-08-17
JP2018153420A JP7188935B2 (ja) 2018-08-17 2018-08-17 音声出力器
PCT/JP2019/024521 WO2020035995A1 (ja) 2018-08-17 2019-06-20 音声出力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0489A CN112470489A (zh) 2021-03-09
CN112470489B true CN112470489B (zh) 2023-10-10

Family

ID=69524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9195.XA Active CN112470489B (zh) 2018-08-17 2019-06-20 声音输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1733B2 (zh)
JP (1) JP7188935B2 (zh)
CN (1) CN112470489B (zh)
DE (1) DE112019003428T5 (zh)
WO (1) WO20200359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06913B2 (ja) 2018-07-24 2023-12-28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配線付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432486B2 (ja) * 2020-10-30 2024-02-16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ランタン付き音声出力装置
USD1022958S1 (en) 2022-03-02 2024-04-16 Brian Whayne Combined speaker and subwoofer cabine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43901U (zh) * 1976-09-18 1978-04-14
JPS60184391U (ja) * 1984-05-17 1985-12-06 山水電気株式会社 スピ−カ
JPH1155780A (ja) * 1997-07-31 1999-02-26 Sony Corp スピーカ装置
CN102857244A (zh) * 2011-06-30 2013-01-02 株式会社牧田 收音机
CN205847564U (zh) * 2015-10-19 2016-12-28 株式会社牧田 蓄电池式声音输出器
CN206353853U (zh) * 2017-01-22 2017-07-25 石河子市天艺星光演出设备租赁有限公司 一种音箱
CN108353223A (zh) * 2016-11-21 2018-07-31 株式会社耳桥 混合扬声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04752B2 (en) * 2003-10-14 2013-12-10 Robert Bosch Gmbh Portable battery charging and audio unit
GB2414620A (en) * 2004-05-24 2005-11-30 Blast Loudspeakers Ltd Loudspeaker with opposing drivers for vibration cancellin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43901U (zh) * 1976-09-18 1978-04-14
JPS60184391U (ja) * 1984-05-17 1985-12-06 山水電気株式会社 スピ−カ
JPH1155780A (ja) * 1997-07-31 1999-02-26 Sony Corp スピーカ装置
CN102857244A (zh) * 2011-06-30 2013-01-02 株式会社牧田 收音机
CN205847564U (zh) * 2015-10-19 2016-12-28 株式会社牧田 蓄电池式声音输出器
CN108353223A (zh) * 2016-11-21 2018-07-31 株式会社耳桥 混合扬声器
CN206353853U (zh) * 2017-01-22 2017-07-25 石河子市天艺星光演出设备租赁有限公司 一种音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06725A1 (en) 2021-09-30
JP2020028090A (ja) 2020-02-20
WO2020035995A1 (ja) 2020-02-20
US11671733B2 (en) 2023-06-06
JP7188935B2 (ja) 2022-12-13
CN112470489A (zh) 2021-03-09
DE112019003428T5 (de)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70489B (zh) 声音输出器
US9426548B2 (en) Loudspeaker having a passive radiator
CN114257912A (zh) 具有用于驱动器的固定支架的混合接收器
JP2016082565A (ja) スピーカー装置
JP2007028544A (ja) 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US10142724B2 (en) Sound output devices
KR101652677B1 (ko) 이어폰 장치
CN211152172U (zh) 蓝牙耳机
WO2017081967A1 (ja) ヘッドホン
KR20130098708A (ko) 외부출력 기능을 갖는 휴대단말기용 케이스
JP6455006B2 (ja) スピーカ装置
CN219227754U (zh) 具有收音和数码播放功能的多功能方形蓝牙音响
JP5650307B1 (ja) 薄型表示装置
CN113329113B (zh) 终端保护壳及音频播放系统
CN210536897U (zh) 一种双扬声器耳机
KR200386705Y1 (ko) 핸드폰용 에프엠 스테레오 핸즈프리
JP2007028541A (ja) 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CN219163007U (zh) 一种能够提高发音效果的语音遥控开关
CN216625985U (zh) 一种多声道麦克风
JP5650279B2 (ja) 薄型表示装置
JP2008113062A (ja) スピーカ装置及び音響装置
JP6653740B1 (ja) 電子機器
CN105959868A (zh) 一种多功能小型音响
JP2006311235A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109479171B (zh) 扬声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