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9113B - 终端保护壳及音频播放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终端保护壳及音频播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9113B
CN113329113B CN202010130959.2A CN202010130959A CN113329113B CN 113329113 B CN113329113 B CN 113329113B CN 202010130959 A CN202010130959 A CN 202010130959A CN 113329113 B CN113329113 B CN 1133291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ain body
sound
bottom plate
piezo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09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9113A (zh
Inventor
罗俊卿
苏杰
于利刚
刘凡帆
常晶
李诗哲
陈森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09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9113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4057 priority patent/WO2021169719A1/zh
Priority to EP21761893.3A priority patent/EP4096241A4/en
Priority to US17/802,690 priority patent/US20230141955A1/en
Publication of CN113329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9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9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91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1Combinations with auxiliary equipment, e.g. with clocks or memoranda p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5Arrangements for fixing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e.g. in a box, furni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8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erforming functions other than acoustics, e.g. electric cand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2011/002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for portable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s, e.g. mobile phone, pager, beeper, PDA, smart 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092Interfacing with an external cover providing additional functiona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02Details casings, cabinets or mounting therein for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1/02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028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oudspeakers with built-in power amplifiers, e.g. in the same acoustic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终端保护壳以及一种音频播放系统,音频播放系统包括终端保护壳和安装于终端保护壳的终端。终端保护壳具有压电扬声器,压电扬声器能够在终端的控制下发出声音,故而压电扬声器能够与终端的喇叭一起发声,使得音频播放系统具有较大的外放音量。

Description

终端保护壳及音频播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音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保护壳以及一种音频播放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等)外放声音的音量需求的提升,终端的喇叭(也可以称为外放扬声器)的振幅在不断增加,目前已有部分喇叭的振幅达到了0.4毫米至0.5毫米、甚至更大,而喇叭的振幅的增加会导致喇叭的尺寸的相应增加。然而,由于当前终端都在追求轻薄化,故而安装于终端内部的喇叭的尺寸受到严格限定,喇叭的振幅难以大幅度增加,喇叭音量有限,导致终端的外放音量提升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保护壳和音频播放系统。音频播放系统包括终端保护壳和安装于终端保护壳的终端,终端保护壳具有压电扬声器,该压电扬声器能够与终端的喇叭一起发声,使得音频播放系统具有较大的外放音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保护壳,包括壳体、振膜、压电片以及驱动电路。壳体包括主体部及固定框部,固定框部的一侧固定于主体部的周缘,固定框部与主体部共同包围形成容纳槽,容纳槽用于容置终端。终端容置于终端保护壳时,两者共同形成音频播放系统。振膜位于主体部内侧,压电片固定于振膜,振膜的一侧形成前腔,主体部设有出音孔,出音孔连通前腔至主体部外侧。驱动电路位于主体部内侧且电连接压电片,驱动电路用于响应终端的通信信号,驱动压电片带动振膜振动。
在本申请中,终端保护壳形成包括振膜和压电片的压电扬声器,驱动电路能够依据终端的通信信号形成对应的驱动信号,驱动信号驱动压电片发生形变,带动振膜振动,振膜推动前腔的空气振动,从而发出声音,声音经出音孔传播至主体部外侧,使得终端保护壳实现发声。
由于驱动电路能够响应于终端的通信信号,驱动压电片带动振膜振动,使得压电扬声器发出声音,故而,终端保护壳的压电扬声器能够与终端的喇叭一起发声,从而大幅度提升音频播放系统的外放音量,也即音频播放系统具有更大的外放音量,其在嘈杂环境或室外环境中仍具有较佳的外放效果。
终端能够通过通信信号控制终端保护壳的压电扬声器发声或不发声,使得音频播放系统能够实现终端保护壳单独发声、终端单独发声、以及终端保护壳和终端一起发声等多种外放模式。终端保护壳的压电扬声器与终端的喇叭一起发声时,两者可以配合形成多声道外放系统,从而增加声场渲染和立体声效果。由于压电扬声器具有较佳的高频性能,因此能够对终端的喇叭的高频性能进行补充和增强,使得音频播放系统具有较佳的音质。
由于压电扬声器内核的厚度很小,使得终端保护壳在形成压电扬声器的同时,其主体部厚度可以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从而提升音频播放系统的握持手感和携带便携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电片的数量为一个,压电片固定于振膜的一侧。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电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电片分别固定于振膜的两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体部包括底板部分、顶板部分及连接部分,底板部分与顶板部分相对设置,连接部分连接于底板部分的周缘与顶板部分的周缘之间,固定框部连接底板部分和/或连接部分。出音孔设于连接部分。
在本实现方式中,终端保护壳为侧面出音,在被用户握持或者放置于物体上时,出音孔不易被遮挡,使得终端保护壳能够正常出音,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出音孔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出音孔彼此间隔设置。各出音孔的形状大致呈长方形。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出音孔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出音孔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等其他形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包括主壳和盖板,盖板固定连接主壳。固定框部以及主体部的底板部分、连接部分形成于主壳,主体部的顶板部分形成于盖板。此时,由于主壳与盖板的制作能够分别进行,主壳与盖板能够满足不同的性能需求,因此主体部的顶板部分能够与固定框部和主体部的底板部分及连接部分满足不同的性能需求。例如,主体部的顶板具有较佳的硬度,以提高抗磨损、抗划伤的性能,而固定框部以及主体部的底板部分、连接部分具有较佳的韧性,以提高抗冲击性能,从而使得壳体的整体性能更佳,能够满足更为多样化的功能需求。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框部和主体部的底板部分形成于主壳,连接部分及顶板部分形成于盖板。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框部连接底板部分,两者能够形成较大的连接面积,以增加两者之间的连接牢固度,提高终端保护壳的可靠性。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框部连接至连接部分。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框部同时连接底板部分和连接部分,以增加与主体部的连接面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板部分包括底板本体和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固定于底板本体朝向顶板部分的一侧,顶板部分包括顶板本体及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固定于顶板本体朝向底板部分的一侧,第二凸起正对第一凸起设置,振膜的周缘固定于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之间。
在本实现方式中,振膜通过与第一凸起及第二凸起相固定,从而直接固定于壳体的主体部,以利用主体部内的空间形成压电扬声器的前腔和后腔,从而提高终端保护壳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终端保护壳的薄型化。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体部可以采用较硬的材料,例如聚碳酸酯塑料或金属材料,以降低因振膜振动而产生的壳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体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立柱部,各立柱部的一端固接底板部分,另一端固接顶板部分。
在本实现方式中,一个或多个立柱部有利于提高顶板部分与底板部分之间的支撑强度和连接牢固度,使得主体部的整体结构强度明显提升,使得终端保护壳的结构可靠性更高。主体部的结构强度提升,也有利于压电扬声器正常发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前腔位于振膜与底板本体之间且位于第一凸起内侧,第一凸起呈环状,第一凸起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连通前腔与出音孔。振膜与顶板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空间,第一空间位于第二凸起内侧,底板本体与顶板本体之间形成第二空间,第二空间位于第二凸起外侧,第二凸起呈环状,第二凸起设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连通第二空间与第一空间,以形成后腔。在本实现方式中,形成于主体部内侧的后腔的空间较大,使得压电扬声器具有较佳的低频声压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缺口的数量可以有多个,多个第一缺口彼此间隔设置。此时,第一凸起的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缺口之间的部分仍可以固定振膜,从而增加第一凸起与振膜的连接面积,使得两者的连接可靠性更高。示例性的,当出音孔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一缺口与多个出音孔一一对应设置;当出音孔的数量为一个时,出音孔连通多个第一缺口。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缺口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一个第一缺口连通所有出音孔。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凸起设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连通后腔的第一空间与后腔的第二空间。其中,第二缺口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缺口彼此间隔设置。此时,第二凸起的位于相邻两个第二缺口之间的部分仍可以固定振膜,从而增加第二凸起与振膜的连接面积,使得两者的连接可靠性更高。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缺口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板部分还可以包括限位筋,限位筋固定于底板本体朝向顶板部分的一侧。限位筋位于第一凸起的一侧,限位筋的高度大于第一凸起的高度。限位筋可以用于限定或辅助限定第二凸起的位置,使得顶板部分与顶板部分之间的定位和固定更为可靠。其中,限位筋远离底板本体的顶面的全部区域或部分区域、与顶板本体之间形成间隙。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前腔位于振膜与顶板部分之间且位于第二凸起内侧,后腔的一部分位于振膜与底板部分之间且位于第一凸起内侧,后腔的另一部分位于顶板部分与底板部分之间且位于第一凸起的外侧,后腔的两部分彼此连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保护壳还包括位于主体部内侧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相对设置,振膜的周缘固定于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振膜与第一盖体之间形成前腔,第一盖体设有连通孔,连通孔连通前腔与出音孔,振膜与第二盖体之间形成后腔,第二盖体设有泄漏孔,泄漏孔连通后腔至第二盖体外侧。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盖体、第二盖体、振膜及压电片共同形成压电扬声器,终端保护壳可以先形成压电扬声器后,再将压电扬声器装入主体部内,以降低终端保护壳的组装难度,使得终端保护壳的产品良率较高。且压电扬声器单独组装成模块时,也有利于确保压电扬声器的组装精度,使得压电扬声器具有更佳的产品良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泄漏孔靠近主体部的中部空间设置,以使后腔连通至主体部内侧的位于顶板部分与底板部分之间且位于第二盖体外侧的空间,以利用该部分空间扩大压电扬声器的后腔空间大小,提升压电扬声器的低频声压级。此时,压电扬声器的后腔为开放式后腔。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泄漏孔也可以靠近主体部的边缘设置,也即面向主体部的连接部分设置,以通过连接部分的通气孔直接连通至主体部外侧。其中,第二盖体的泄漏孔可以正对通气孔设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振膜及固定于振膜的压电片共同形成压电扬声器内核,终端保护壳包括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在本实现方式中,由于终端保护壳设有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形成了多个压电扬声器,因此终端保护壳和音频播放系统的外放音量得到明显提升,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的前腔分别连通至位置不同的多个出音孔。此时,多个压电扬声器可以相互配合,实现立体声。例如,两个压电扬声器中的一个连通位于终端保护壳顶部的出音孔、设为左声道,另一个连通位于终端保护壳底部的出音孔、设为右声道。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的前腔连通至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出音孔。此时,多个压电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音量相叠加。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出音孔包括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连通至不同的压电扬声器内核的前腔,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分别位于连接部分的两端。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出音孔与第二出音孔的距离较远,有利于提升终端保护壳的立体声播放音效。在横屏使用场景和竖屏使用场景中,终端保护壳均能实现立体声播放。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保护壳还包括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用于插接终端的连接器,驱动电路电连接电连接器,终端的通信信号经终端的连接器、电连接器传输至驱动电路。
在本实现方式中,终端保护壳通过电连接器直接与终端的连接器进行连接,从而获取终端的通信信号,使得终端保护壳与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较佳。此外,终端保护壳还能够通过电连接器同时从终端获取电源信号,使得终端保护壳无需额外设置电池及相关的充电电路,有利于简化终端保护壳的硬件结构及电路结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连接器包括公头及母座,公头的一端固接且电连接母座,公头由于插接终端的连接器,母座相对终端保护壳露出。在本实现方式中,其他设备(例如充电器、耳机等)可以通过插接母座,电连接至终端的连接器,从而与终端进行通信连接和/或电源连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保护壳还包括位于主体部内侧的无线通信模组和电池。无线通信模组电连接驱动电路,无线通信模组用于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以接收终端的通信信号。示例性的,无线通信模组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终端的无线通信模组进行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蓝牙、超宽带、无线局域网等。无线通信模组可以包括射频电路和电连接射频电路的天线,天线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转换成射频信号,射频电路用于将射频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
电池电连接无线通信模组及驱动电路。电池用于为终端保护壳供电。充电模组电连接电池,外部充电设备通过充电模组对电池进行充电。示例性的,充电模组可以包括电连接器,例如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主体部设有充电插口,外部充电设备可以通过充电插口连接充电模组。
在本实现方式中,由于终端保护壳与终端之间无线通信,且终端保护壳设有电池,故而终端保护壳可以在与终端相互分离的场景中正常工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终端保护壳可以脱离终端后进行充电,或者播放音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保护壳还包括位于主体部内侧的无线通信模组、充电线圈及无线充电电路。无线通信模组电连接驱动电路,无线通信模组用于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以接收终端的通信信号。无线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充电线圈,无线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及无线通信模组,无线充电电路用于控制充电线圈与终端的充电线圈耦合,并为驱动电路及无线通信模组供电。
在本实现方式中,终端保护壳无需设置电池,通过无线充电技术获取电源,充电线圈和无线充电电路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有利于终端保护壳的薄型化和轻量化。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电路包括正电源接口、负电源接口、第一电容、升压电路、第二电容、功率放大器、信号接口、解调器及滤波匹配阻抗。正电源接口连接升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负电源接口连接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正电源接口与升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之间,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负电源接口与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之间。升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功率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功率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在升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之间,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之间。解调器连接在信号接口与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之间,解调器用于将信号接口接收的信号解调成音频信号,功率放大器用于放大音频信号、形成驱动信号。滤波匹配阻抗连接在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压电片之间,滤波匹配阻抗用于对驱动信号进行滤波、衰减后发送至压电片。
在本实现方式中,升压电路用于对电池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后提供给功率放大器。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能够对电池的输出电压和升压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稳压,同时也用于提供较大的瞬间峰值电流,以满足压电扬声器的压电片的驱动电流需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音频播放系统,包括终端及上述任一项的终端保护壳。由于终端保护壳的压电扬声器能够与终端的喇叭一起发声,因此音频播放系统具有较大的外放音量,其在嘈杂环境或室外环境中仍具有较佳的外放效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音频播放系统,包括终端及终端保护壳。终端保护壳包括壳体、振膜、压电片以及第一导电触点。壳体包括主体部及固定框部,固定框部的一侧固定于主体部的周缘,固定框部与主体部共同包围形成容纳槽。振膜位于主体部内侧,压电片固定于振膜,振膜的一侧形成前腔,主体部设有出音孔,出音孔连通前腔至主体部外侧。第一导电触点固定于固定框部和/或主体部,且露出于容纳槽,第一导电触点电连接压电片。
终端包括驱动电路及电连接驱动电路的第二导电触点,终端容置于容纳槽,第二导电触点抵持第一导电触点,驱动电路用于将音频信号转换成驱动信号,驱动信号经第二导电触点及第一导电触点传输至压电片,以驱动压电片带动振膜振动。
在本申请中,由于终端可以传输驱动信号至终端保护壳的压电片,以驱动压电片带动振膜振动,因此终端保护壳的压电扬声器能够在终端的控制下实现发声,故而终端保护壳的压电扬声器能够与终端的喇叭一起发声,以大幅度提升音频播放系统的外放音量,也即音频播放系统具有更大的外放音量,使得音频播放系统在嘈杂环境或室外环境中仍具有较佳的外放效果。
终端能够通过驱动信号控制终端保护壳的压电扬声器发声或不发声,使得音频播放系统能够实现终端保护壳单独发声、终端单独发声、以及终端保护壳和终端一起发声等多种外放模式。此外,终端保护壳的压电扬声器与终端的喇叭一起发声时,两者可以配合形成多声道外放系统,从而增加声场渲染和立体声效果。
由于终端保护壳的压电扬声器的压电片直接由终端发送的驱动信号驱动,因此终端保护壳无需设置电池、充电电路、压电片驱动电路等结构,终端保护壳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电触点可以是凸起结构、弹片结构或者焊盘结构,第一导电触点可以采用金属等材料。第二导电触点可以是凸起结构、弹片结构或者焊盘结构,第一导电触点可以采用金属等材料。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体部包括底板部分、顶板部分及连接部分,底板部分与顶板部分相对设置,连接部分连接于底板部分的周缘与顶板部分的周缘之间,固定框部连接底板部分和/或连接部分。出音孔设于连接部分。
在本实现方式中,终端保护壳为侧面出音,在被用户握持或者放置于物体上时,出音孔不易被遮挡,使得终端保护壳能够正常出音,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出音孔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出音孔彼此间隔设置。各出音孔的形状大致呈长方形。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出音孔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出音孔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等其他形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包括主壳和盖板,盖板固定连接主壳。固定框部以及主体部的底板部分、连接部分形成于主壳,主体部的顶板部分形成于盖板。此时,由于主壳与盖板的制作能够分别进行,主壳与盖板能够满足不同的性能需求,因此主体部的顶板部分能够与固定框部和主体部的底板部分及连接部分满足不同的性能需求。例如,主体部的顶板具有较佳的硬度,以提高抗磨损、抗划伤的性能,而固定框部以及主体部的底板部分、连接部分具有较佳的韧性,以提高抗冲击性能,从而使得壳体的整体性能更佳,能够满足更为多样化的功能需求。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框部和主体部的底板部分形成于主壳,连接部分及顶板部分形成于盖板。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框部连接底板部分,两者能够形成较大的连接面积,以增加两者之间的连接牢固度,提高终端保护壳的可靠性。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框部连接至连接部分。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框部同时连接底板部分和连接部分,以增加与主体部的连接面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板部分包括底板本体和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固定于底板本体朝向顶板部分的一侧,顶板部分包括顶板本体及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固定于顶板本体朝向底板部分的一侧,第二凸起正对第一凸起设置。振膜的周缘固定于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之间。
在本实现方式中,振膜通过与第一凸起及第二凸起相固定,从而直接固定于壳体的主体部,以利用主体部内的空间形成压电扬声器的前腔和后腔,从而提高终端保护壳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终端保护壳的薄型化。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体部可以采用较硬的材料,例如聚碳酸酯塑料或金属材料,以降低因振膜振动而产生的壳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体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立柱部,各立柱部的一端固接底板部分,另一端固接顶板部分。
在本实现方式中,一个或多个立柱部有利于提高顶板部分与底板部分之间的支撑强度和连接牢固度,使得主体部的整体结构强度明显提升,使得终端保护壳的结构可靠性更高。主体部的结构强度提升,也有利于压电扬声器正常发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前腔位于振膜与底板本体之间且位于第一凸起内侧,第一凸起呈环状,第一凸起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连通前腔与出音孔。振膜与顶板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空间,第一空间位于第二凸起内侧,底板本体与顶板本体之间形成第二空间,第二空间位于第二凸起外侧,第二凸起呈环状,第二凸起设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连通第二空间与第一空间,以形成后腔。在本实现方式中,形成于主体部内侧的后腔的空间较大,使得压电扬声器具有较佳的低频声压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缺口的数量可以有多个,多个第一缺口彼此间隔设置。此时,第一凸起的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缺口之间的部分仍可以固定振膜,从而增加第一凸起与振膜的连接面积,使得两者的连接可靠性更高。示例性的,当出音孔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一缺口与多个出音孔一一对应设置;当出音孔的数量为一个时,出音孔连通多个第一缺口。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缺口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一个第一缺口连通所有出音孔。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凸起设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连通后腔的第一空间与后腔的第二空间。其中,第二缺口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缺口彼此间隔设置。此时,第二凸起的位于相邻两个第二缺口之间的部分仍可以固定振膜,从而增加第二凸起与振膜的连接面积,使得两者的连接可靠性更高。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缺口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板部分还可以包括限位筋,限位筋固定于底板本体朝向顶板部分的一侧。限位筋位于第一凸起的一侧,限位筋的高度大于第一凸起的高度。限位筋可以用于限定或辅助限定第二凸起的位置,使得顶板部分与顶板部分之间的定位和固定更为可靠。其中,限位筋远离底板本体的顶面的全部区域或部分区域、与顶板本体之间形成间隙。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前腔位于振膜与顶板部分之间且位于第二凸起内侧,后腔的一部分位于振膜与底板部分之间且位于第一凸起内侧,后腔的另一部分位于顶板部分与底板部分之间且位于第一凸起的外侧,后腔的两部分彼此连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保护壳还包括位于主体部内侧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相对设置,振膜的周缘固定于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振膜与第一盖体之间形成前腔,第一盖体设有连通孔,连通孔连通前腔与出音孔,振膜与第二盖体之间形成后腔,第二盖体设有泄漏孔,泄漏孔连通后腔至第二盖体外侧。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盖体、第二盖体、振膜及压电片共同形成压电扬声器,终端保护壳可以先形成压电扬声器后,再将压电扬声器装入主体部内,以降低终端保护壳的组装难度,使得终端保护壳的产品良率较高。且压电扬声器单独组装成模块时,也有利于确保压电扬声器的组装精度,使得压电扬声器具有更佳的产品良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泄漏孔靠近主体部的中部空间设置,以使后腔连通至主体部内侧的位于顶板部分与底板部分之间且位于第二盖体外侧的空间,以利用该部分空间扩大压电扬声器的后腔空间大小,提升压电扬声器的低频声压级。此时,压电扬声器的后腔为开放式后腔。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泄漏孔也可以靠近主体部的边缘设置,也即面向主体部的连接部分设置,以通过连接部分的通气孔直接连通至主体部外侧。其中,第二盖体的泄漏孔可以正对通气孔设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振膜及固定于振膜的压电片共同形成压电扬声器内核,终端保护壳包括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在本实现方式中,由于终端保护壳设有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形成了多个压电扬声器,因此终端保护壳和音频播放系统的外放音量得到明显提升,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的前腔分别连通至位置不同的多个出音孔。此时,多个压电扬声器可以相互配合,实现立体声。例如,两个压电扬声器中的一个连通位于终端保护壳顶部的出音孔、设为左声道,另一个连通位于终端保护壳底部的出音孔、设为右声道。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的前腔连通至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出音孔。此时,多个压电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音量相叠加。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出音孔包括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连通至不同的压电扬声器内核的前腔,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分别位于连接部分的两端。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出音孔与第二出音孔的距离较远,有利于提升终端保护壳的立体声播放音效。在横屏使用场景和竖屏使用场景中,终端保护壳均能实现立体声播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播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的终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的终端保护壳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终端保护壳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终端保护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在一些使用场景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终端保护壳沿A-A处剖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结构的B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9是图5所示终端保护壳的主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5所示终端保护壳的盖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5所示终端保护壳的盖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4所示终端保护壳的部分电路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的终端保护壳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终端保护壳的部分电路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的终端保护壳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终端保护壳的部分电路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的终端保护壳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的终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7所示终端保护壳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的终端保护壳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的终端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的终端保护壳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的终端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的终端保护壳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保护壳和应用该终端保护壳的音频播放系统。音频播放系统还包括终端,终端保护壳可拆卸地套设在终端外侧。终端保护壳具有压电扬声器,该压电扬声器能够与终端的喇叭一起发声,从而大幅度提升音频播放系统的外放音量。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声音播放功能的电子产品。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结构示意图。
音频播放系统1000具有声音播放功能。音频播放系统1000包括终端100和终端保护壳200。终端保护壳200可拆卸地套设在终端100外侧。也即,终端保护壳200可以套在终端100外侧,以保护终端100。终端保护壳200也可以从终端100拆卸下来,以与终端100分离。在本实施例中,以终端100是手机为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2,图2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终端100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终端100可以包括壳体11、以及安装于壳体11的显示屏12、电路板13、电池14、无线充电线圈15、无线通信模组16、红外传感模组17、前置摄像模组18、后置摄像模组19、闪光灯模组110、屏幕发声模组111、喇叭114、第一话筒(也可以称为麦克风)115、第二话筒116、连接器117、卡座118等功能模组。
显示屏12用于显示图像,显示屏12还能够集成有触摸功能。显示屏12固定于壳体11的一侧,且与壳体11共同围设形成终端100的整机内腔。终端100的其他功能模组可以收容于整机内腔,壳体11能够固定及保护这些功能模组。示例性的,壳体11可以包括中框和后盖,后盖与显示屏12分别固定于中框的相对两侧。中框可以包括边框和固定于边框内侧的中板,边框连接在后盖的周缘与显示屏12的周缘之间。其中,边框与中板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组装形成一体式结构。边框与后盖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组装形成一体式结构。
电路板1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为至少两个。电路板13上可以固定有多个器件。多个器件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119、存储器等,存储器耦合处理器119。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处理器119用于调用计算机指令以使终端100执行相应的操作。处理器119耦合终端100的其他功能模组,用于控制其他功能模组的工作。
电池14电连接终端100的其他功能模组,用于为终端100供电。无线充电线圈15电连接电池14,外部电源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线圈15为电池14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4也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线圈15为其他设备进行充电。
无线通信模组16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或其他设备通信。其中,无线通信技术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和/或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等。本申请实施例中,“A和/或B”包括“A”、“B”以及“A和B”三种情况。示例性的,无线通信模组16可以包括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的多个天线,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
红外传感模组17用于发射红外(infrared,IR)信号,以通过红外技术与其他设备通信。
前置摄像模组18用于采集终端100前方的光线,以进行拍摄。终端100前方为显示屏12朝向的一侧空间。后置摄像模组19用于采集终端100后方的光线,以进行拍摄。终端100后方为与终端100前方相背的一侧空间。闪光灯模组110用于补充光线。
屏幕发声模组111用于驱动显示屏12振动以发出声音。喇叭114用于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00的喇叭114用于发出外放声音,屏幕发声模组111用于驱动显示屏12振动以发出非外放声音。示例性的,外放声音可以为免提通话声音、外放语音信息、外放音乐、导航语音、广播等,非外放声音可以为非免提通话声音、非外放语音信息等。
第一话筒115和第二话筒116可以分别位于终端100的顶部和底部,两者可以配合工作、也可以彼此独立工作。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终端100的相关描述中的“顶”、“底”等方位用词是基于终端100在图1和图2中所示视角进行的描述,并不对终端100在实际使用场景的摆放位置等因素形成限定。
连接器117用于连接其他设备的电连接器,以与其他设备电连接,实现电源传输和/或信号传输。连接器117可以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器。
卡座118用于安装用户身份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终端100通过用户身份识别卡识别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用户。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00可以包括前述功能模组中的全部功能模组或者部分功能模组,终端100也可以包括其他功能模组,例如按键、传感器模组、马达等。其中,按键用于接收用户操作,使得终端100能够响应于用户操作。传感器模组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或环境光传感器中的一者或多者。马达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终端100的具体功能模组的数量、类型、位置等进行严格限定。
请参阅图3,图3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终端保护壳200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终端保护壳200包括壳体2。壳体2用于保护终端保护壳200的安装于壳体2内侧的部件(后文描述)。壳体2包括主体部21及固定框部22,固定框部22的一侧固定于主体部21的周缘,固定框部22与主体部21共同包围形成容纳槽23,容纳槽23用于容置终端100。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框部22包括顶部框部221和底部框部222,顶部框部221与底部框部222彼此间隔设置。主体部21大致呈矩形。顶部框部221连接主体部21的顶部短边,且顶部框部221的两端分别连接主体部21的两个长边的顶端。换言之,顶部框部221连接主体部21的两个顶角,顶部框部221形成两个包裹顶角。底部框部222连接主体部21的底部短边,且底部框部222的两端分别连接主体部21的两个长边的底端。换言之,底部框部222连接主体部21的两个底角,底部框部222形成两个包裹底角。两个包裹底角和两个包裹顶角能够共同包裹终端100的四个角,以更好地保护终端100,降低终端100在跌落、碰撞等场景中的损坏风险和损坏程度。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终端保护壳200的相关描述中的“顶”、“底”等方位用词是基于终端保护壳200在图1和图3中所示视角进行的描述,并不对终端保护壳200在实际使用场景的摆放位置等因素形成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框部22还包括两个连接框部223,两个连接框部223相对设置、分别连接在顶部框部221的两端与底部框部222的两端之间。连接框部223的高度低于顶部框部221和底部框部222,也即,连接框部223相对顶部框部221和底部框部222凹陷形成露出区域。终端100安装于终端保护壳200的容纳槽23时,位于终端100侧面的按键能够通过终端保护壳200的露出区域露出,且两个连接框部223能够对终端100的侧边起到一定的固定和保护作用,使得终端保护壳200对终端100的保护更为全面。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主体部21设有彼此间隔的摄像孔211和闪光孔212,固定框部22的顶部框部221设有彼此间隔的红外孔2211和第一话筒孔2212,固定框部22的底部框部222设有彼此间隔的喇叭孔2221、第二话筒孔2222、连接器孔2223、卡座孔2224。结合参阅图2和图3,终端100容置于终端保护壳200的容纳槽23时,后置摄像模组19对应摄像孔211,以通过摄像孔211进行拍摄;闪光灯模组110对应闪光孔212,以通过闪光孔212射出光线;红外传感模组17对应红外孔2211,以通过红外孔2211发射红外信号;第一话筒115对应第一话筒孔2212,以通过第一话筒孔2212采集声音信号;喇叭114对应喇叭孔2221,以通过喇叭孔2221发出外放的声音信号;第二话筒116对应第二话筒孔2222,以通过第二话筒孔2222采集声音信号;连接器117对应连接器孔2223,外部电连接器能够经连接器孔2223插接连接器117;卡座118对应卡座孔2224,用户身份识别卡可以经卡座孔2224安装于终端100。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框部22的两个连接框部223的高度也可以与顶部框部221及底部框部222的高度相同,并在连接框部223上对应终端100的按键的位置处设置按键孔。本申请不对固定框部22的具体结构做严格限定。
其中,终端保护壳200的主体部21的形状是与终端100的形状相适配的,固定框部22的形状也是与终端100的形状相适配的。例如,当终端100呈圆形时,则主体部21的形状也为圆形,固定框部22为圆环形(可以为连续的圆环形,也可以由同心的多个弧形段共同组成),主体部21和固定框部22大致环绕出圆形的容纳槽23,以收纳终端100。主体部21和固定框部22上的开孔位置、数量、形状是依据终端100的需求进行设置的。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图4是图3所示终端保护壳200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终端保护壳2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保护壳200包括主壳2a和盖板2b。盖板2b固定连接主壳2a,两者共同形成终端保护壳200的壳体2。示例性的,壳体2的固定框部22形成于主壳2a,壳体2的主体部21的一部分形成于主壳2a、主体部21的另一部分形成于盖板2b。盖板2b固定于主壳2a时,主体部21的两部分相互固定,主体部21的内侧形成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用于收容终端保护壳200的其他部件。其中,主壳2a和盖板2b均包括多个结构(参见后文描述),多个结构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组装固定形成一体式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保护壳200还可以包括位于主体部21内侧的压电扬声器内核3、驱动电路4、无线通信模组5、电池6以及充电模组7。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压电扬声器内核3包括振膜31和压电片32,压电片32固定于振膜31。其中,压电扬声器内核3可以包括一个压电片32,压电片32固定于振膜31的一侧;或者,压电扬声器内核3也可以包括两个压电片32,两个压电片32分别固定于振膜31的两侧。其中,压电片32可以为完整的一体式压电片,也可以由几个小的压电片单元拼接而成。
示例性的,振膜31固定于主壳2a与盖板2b之间,以使振膜31和压电片32均位于主体部21内侧。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21可以作为壳体、与压电扬声器内核3共同形成压电扬声器,振膜31将主体部21内侧的空间分隔成彼此独立的两个空间,振膜31的一侧形成压电扬声器的前腔,振膜31的另一侧形成压电扬声器的后腔。压电扬声器工作时,压电片32依据驱动信号发生形变,带动振膜31振动,振膜31推动前腔的空气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主体部21设有出音孔213,出音孔213连通主体部21内侧的空间与主体部21外侧的空间。示例性的,出音孔213连通前腔至主体部21外侧。此时,压电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能够经出音孔213传播至主体部21外侧,使得终端保护壳200实现发声。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保护壳200采用压电扬声器作为发声器件,由于压电扬声器内核3的厚度很小,使得终端保护壳200在形成压电扬声器的同时,其主体部21厚度可以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从而提升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握持手感和携带便携性。
示例性的,主体部21可以采用较硬的材料,例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塑料或金属材料,以降低因振膜31振动而产生的壳振。
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路4电连接压电片32,驱动电路4用于响应终端100的通信信号,驱动压电片32带动振膜31振动。驱动电路4能够依据通信信号形成对应的驱动信号,驱动信号驱动压电片32发生形变,带动振膜31振动,以使压电扬声器内核3发出声音。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驱动电路4能够响应于终端100的通信信号,驱动压电片32带动振膜31振动,使得压电扬声器发出声音,故而,终端保护壳200的压电扬声器能够与终端100的喇叭114一起发声,从而大幅度提升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外放音量,也即音频播放系统1000具有更大的外放音量,其在嘈杂环境或室外环境中仍具有较佳的外放效果。此外,终端100能够通过通信信号控制终端保护壳200的压电扬声器发声或不发声,使得音频播放系统1000能够实现终端保护壳200单独发声、终端100单独发声、以及终端保护壳200和终端100一起发声等多种外放模式。终端保护壳200的压电扬声器与终端100的喇叭114一起发声时,两者可以配合形成多声道外放系统,从而增加声场渲染和立体声效果。
此外,由于压电扬声器具有较佳的高频性能,因此能够对终端100的喇叭114的高频性能进行补充和增强,使得音频播放系统1000具有较佳的音质。
请参阅图6,图6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1000在一些使用场景中的状态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100需要外放声音(例如播放音乐、免提通话等)时,终端100显示外放模式选择界面1001,界面中包括终端单独外放图标1002、终端保护壳单独外放图标1003、以及终端和终端保护壳一起外放图标1004。用户可以依据需求,触发相应图标,终端100响应于用户操作,控制终端100和/或终端保护壳200外放声音,以满足使用需求、提高外放体验。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00也可以有其他选择外放模式的方式,例如通过按键或声音进行选择等。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即可以选择外放模式,也可以设置默认的外放模式,本申请实施例对外放模式的选择方式和设定方式不做严格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4、图5以及图7,图7是图4所示终端保护壳200沿A-A处剖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21包括底板部分214、顶板部分215及连接部分216,底板部分214与顶板部分215相对设置,连接部分216连接于底板部分214的周缘与顶板部分215的周缘之间。连接部分216大致呈框形,其具体形状随顶板部分215和底板部分214的形状变化,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严格限定。底板部分214、连接部分216及顶板部分215共同包围形成主体部21内侧的空间。固定框部22连接底板部分214。终端100安装于终端保护壳200的容纳槽23时,底板部分214面向终端100且能够接触终端100,顶板部分215背向终端100,顶板部分215形成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外观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框部22以及主体部21的底板部分214、连接部分216形成于主壳2a,主体部21的顶板部分215形成于盖板2b。此时,由于主壳2a与盖板2b的制作能够分别进行,主壳2a与盖板2b能够满足不同的性能需求,因此主体部21的顶板部分215能够与固定框部22和主体部21的底板部分214及连接部分216满足不同的性能需求,例如,主体部21的顶板具有较佳的硬度,以提高抗磨损、抗划伤的性能,而固定框部22以及主体部21的底板部分214、连接部分216具有较佳的韧性,以提高抗冲击性能,从而使得壳体2的整体性能更佳,能够满足更为多样化的功能需求。
此外,由于固定框部22连接底板部分214,两者能够形成较大的连接面积,以增加两者之间的连接牢固度,提高终端保护壳200的可靠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框部22也可以连接至连接部分216;或者,固定框部22也可以同时连接底板部分214和连接部分216,以增加与主体部21的连接面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框部22和主体部21的底板部分214可以形成于主壳2a,连接部分216及顶板部分215可以形成于盖板2b。可以理解的是,壳体2的各部分可以有多种形成方式,本申请不对壳体2的具体形成方式做严格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部分216远离底板部分214的一端可以设有安装凹槽2161。安装凹槽2161靠近连接部分216的内侧设置,且连续地环绕连接部分216的内侧空间。顶板部分215安装于安装凹槽2161,以更好地与连接部分216相互定位和固定,此外,连接框部223也可以对顶板部分215起到保护作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分216也可以不设置安装凹槽2161,顶板部分215直接固定于连接部分216的顶侧面或内侧面。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闪光孔212设于主体部21,闪光孔212贯穿连接部分216和底板部分214。闪光孔212位于安装凹槽2161的外侧。闪光孔212与顶板部分215不重叠。摄像孔211设于主体部21,摄像孔211贯穿顶板部分215和底板部分214。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顶板部分215设有第一通孔2151,顶板部分215围绕第一通孔2151的位置形成环状凸起2152,环状凸起2152向靠近底板部分214的方向凸起且抵持底板部分214。底板部分214设有第二通孔2141,底板部分214环绕第二通孔2141的位置形成限位凸起2142,第二通孔2141连通第一通孔2151,限位凸起2142至少部分嵌入环状凸起2152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151和第二通孔2141共同形成终端保护壳200的摄像孔211。环状凸起2152抵持底板部分214,有利于增加顶板部分215与底板部分214之间的支撑强度,提高主体部21的结构强度和抗压性能。限位凸起2142与环状凸起2152之间的嵌设配合,有利于顶板部分215与底板部分214之间更好地相互定位和固定,也能够增加主体部21的结构强度。此外,由于振膜31直接固定于主体部21,主体部21的结构强度增加,有利于减小由振膜31振动带来的壳振,从而既能够使压电扬声器正常发声,也能够提高终端保护壳200的结构可靠性,提高用户的握持体验和使用体验。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主体部21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立柱部217,各立柱部217的一端固接底板部分214,另一端固接顶板部分215。此时,一个或多个立柱部217有利于提高顶板部分215与底板部分214之间的支撑强度和连接牢固度,使得主体部21的整体结构强度明显提升,使得终端保护壳200的结构可靠性更高。此外,主体部21的结构强度提升,也有利于压电扬声器正常发声。
示例性的,一个或多个立柱部217与底板部分214一体成型,与顶板部分215通过粘接等方式相互固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立柱部217也可以与顶板部分215一体成型,与底板部分214通过粘接等方式相互固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立柱部217与顶板部分215及底板部分214均通过粘接等方式相互固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立柱部217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个立柱部217与底板部分214一体成型、与顶板部分215通过粘接等方式相互固定,至少一个立柱部217与顶板部分215一体成型、与底板部分214通过粘接等方式相互固定。
其中,一个或多个立柱部217可以设于主体部21内侧的空隙处,也即主体部21内侧的不用于排布其他器件的空间处。本申请不对立柱部217的具体排布位置、排布间距、排布数量以及立柱部217的具体形状做严格限定。示例性的,终端保护壳200可以包括多个立柱部217,多个立柱部217彼此间隔地呈阵列排布,以较为均匀地支撑在顶板部分215与底板部分214之间。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8,图8是图7所示结构的B处结构的放大图。
一些实施例中,出音孔213设于主体部21的连接部分216。出音孔213贯穿连接部分216,以连通连接部分216的内侧空间与外侧空间,也即能够连通主体部21内侧的空间与外侧的空间。示例性的,出音孔21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出音孔213彼此间隔设置。各出音孔213的形状大致呈长方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出音孔213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出音孔213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等其他形状。此时,终端保护壳200为侧面出音,在被用户握持或者放置于物体上时,出音孔213不易被遮挡,使得终端保护壳200能够正常出音,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示例性的,出音孔213可以大致设于终端保护壳200的底部,例如可以位于连接器孔2223附近,以在用户握持音频播放系统1000时,降低出音孔213被遮挡的风险,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出音孔213也可以设置于主体部21的顶板部分215;或者,出音孔213也可以部分设置于主体部21的连接部分216,部分设于主体部21的顶板部分215,本申请不对出音孔213的位置作严格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0,图9是图5所示终端保护壳200的主壳2a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5所示终端保护壳200的盖板2b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底板部分214包括底板本体2143和第一凸起2144,第一凸起2144固定于底板本体2143朝向顶板部分215的一侧。如图8和图10所示,顶板部分215包括顶板本体2153及第二凸起2154,第二凸起2154固定于顶板本体2153朝向底板部分214的一侧,第二凸起2154正对第一凸起2144设置。如图8所示,振膜31的周缘固定于第一凸起2144与第二凸起2154之间。振膜31与第一凸起2144和第二凸起2154之间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实现固定。振膜31将主体部21内侧的空间分隔为彼此独立的前腔311和后腔312。振膜31的一侧形成前腔311,振膜31的另一侧形成后腔312。
在本实施例中,振膜31通过与第一凸起2144及第二凸起2154相固定,从而直接固定于壳体2的主体部21,以利用主体部21内的空间形成压电扬声器的前腔311和后腔312,从而提高终端保护壳200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终端保护壳200的薄型化。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前腔311位于振膜31与底板本体2143之间且位于第一凸起2144内侧。振膜31与顶板本体2153之间形成第一空间312a,第一空间312a位于第二凸起2154内侧。底板本体2143与顶板本体2153之间形成第二空间312b,第二空间312b位于第二凸起2154外侧。第二空间312b与第一空间312a相连通,共同形成压电扬声器的后腔312。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于主体部21内侧的后腔312的空间较大,使得压电扬声器具有较佳的低频声压级。示例性的,结合参阅图5和图8,主体部21的连接部分216还设有通气孔2162(如图5所示),后腔312的第二空间312b经通气孔2162连通至主体部21外侧。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凸起2144呈环状。第一凸起2144的形状与振膜31的形状相适配,以更好地与振膜31的周缘相互固定。例如,振膜31呈矩形,则第一凸起2144大致呈矩形环状。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振膜31呈圆形时,第一凸起2144则大致呈圆环状。
第一凸起2144设有第一缺口2145,第一缺口2145连通前腔311与出音孔213。其中,第一缺口2145的数量可以有多个,多个第一缺口2145彼此间隔设置。此时,第一凸起2144的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缺口2145之间的部分仍可以固定振膜31,从而增加第一凸起2144与振膜31的连接面积,使得两者的连接可靠性更高。示例性的,当出音孔213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一缺口2145与多个出音孔213一一对应设置;当出音孔213的数量为一个时,出音孔213连通多个第一缺口2145。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缺口2145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一个第一缺口2145连通所有出音孔213。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第一凸起2144与连接部分216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以提高结构稳定性。示例性的,第一缺口2145位于第一凸起2144的同一边,第一凸起2144的另外三边用于连续地与振膜31的周缘相固定,以提高与振膜3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使得振膜31更好地隔离前腔311与后腔312,压电扬声器的音质较佳。
如图8和图10所示,第二凸起2154呈环状。第二凸起2154的形状与振膜31的形状相适配,以更好地与振膜31的周缘相互固定。例如,振膜31呈矩形,则第二凸起2154大致呈矩形环状。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振膜31呈圆形时,第二凸起2154则大致呈圆环状。
第二凸起2154设有第二缺口2155,第二缺口2155连通后腔312的第一空间312a与后腔312的第二空间312b。其中,第二缺口2155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缺口2155彼此间隔设置。此时,第二凸起2154的位于相邻两个第二缺口2155之间的部分仍可以固定振膜31,从而增加第二凸起2154与振膜31的连接面积,使得两者的连接可靠性更高。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缺口215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第二缺口2155位于第二凸起2154的同一边,第二凸起2154的另外三边用于连续地与振膜31的周缘相固定,使得振膜31与第二凸起2154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
请参阅图11,图11是图5所示终端保护壳200的盖板2b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盖板2b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盖板2b的大部分特征,以下主要阐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点,大部分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缺口215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缺口2155彼此间隔地排布于第二凸起2154的三边。其中,第二凸起2154的未设置缺口的一边用于正对第一凸起2144设置缺口的一边(参阅图9),以平衡振膜31各个边与主体部21的连接强度,使得振膜31与主体部21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缺口2145及第二缺口2155用于满足空间连通需求,其数量及排布位置除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其他多种设计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8和图9,底板部分214还可以包括限位筋2146,限位筋2146固定于底板本体2143朝向顶板部分215的一侧。限位筋2146位于第一凸起2144的一侧,限位筋2146的高度大于第一凸起2144的高度。限位筋2146可以用于限定或辅助限定第二凸起2154的位置,使得顶板部分215与顶板部分215之间的定位和固定更为可靠。其中,限位筋2146远离底板本体2143的顶面的全部区域或部分区域、与顶板本体2153之间形成间隙。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底板部分214也可以不设置限位筋2146,而由顶板部分215设置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限定第一凸起2144的位置。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压电扬声器的前腔和后腔的位置可以有不同的设计,例如:前腔位于振膜31与顶板部分215之间且位于第二凸起2154内侧,后腔的一部分位于振膜31与底板部分214之间且位于第一凸起2144内侧,后腔的另一部分位于顶板部分215与底板部分214之间且位于第一凸起2144的外侧,后腔312的两部分彼此连通。此时,第二凸起2154大致呈环状,第二凸起2154的第二缺口用于连通前腔与出音孔213。第一凸起2144大致呈环状,第一凸起2144的第一缺口用于连通后腔的两部分。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12,图12是图4所示终端保护壳200的部分电路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组5电连接驱动电路4,无线通信模组5用于与终端100进行无线通信,以接收终端100的通信信号。示例性的,无线通信模组5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终端100的无线通信模组16进行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蓝牙、超宽带、无线局域网等。无线通信模组5可以包括射频电路51和电连接射频电路51的天线52,天线52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转换成射频信号,射频电路51用于将射频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此时,终端100的通信信号为电磁波信号。
电池6电连接无线通信模组5及驱动电路4。电池6用于为终端保护壳200供电。充电模组7电连接电池6,外部充电设备通过充电模组7对电池6进行充电。示例性的,充电模组7可以包括电连接器,例如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如图4所示,主体部21设有充电插口218,外部充电设备可以通过充电插口218连接充电模组7。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终端保护壳200与终端100之间无线通信,且终端保护壳200设有电池6,故而终端保护壳200可以在与终端100相互分离的场景中正常工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终端保护壳200可以脱离终端100后进行充电,或者播放音乐。
如图1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路4包括正电源接口41、负电源接口42、第一电容43、升压电路44、第二电容45、功率放大器46、信号接口47、解调器48及滤波匹配阻抗49。示例性的,正电源接口41连接电池6的正极,负电源接口42连接电池6的负极,信号接口47连接无线通信模组5的射频电路51。
正电源接口41连接升压电路44的第一输入端441,负电源接口42连接升压电路44的第二输入端442。第一电容43的一端连接在正电源接口41与升压电路44的第一输入端441之间,第一电容43的另一端连接在负电源接口42与升压电路44的第二输入端442之间。升压电路44的第一输出端443连接功率放大器46的正输入端461,升压电路44的第二输出端444连接功率放大器46的负输入端462。第二电容45的一端连接在升压电路44的第一输出端443与功率放大器46的正输入端461之间,第二电容45的另一端连接在升压电路44的第二输出端444与功率放大器46的负输入端462之间。解调器48连接在信号接口47与功率放大器46的信号输入端463之间,解调器48用于将信号接口47接收的信号(例如基带信号)解调成音频信号,功率放大器46用于放大音频信号、形成驱动信号。滤波匹配阻抗49连接在功率放大器46的输出端464与压电片32之间,滤波匹配阻抗49用于对驱动信号进行滤波、衰减后发送至压电片32。
在本实施例中,升压电路44用于对电池6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后提供给功率放大器46。第一电容43和第二电容45能够对电池6的输出电压和升压电路44的输出电压进行稳压,同时也用于提供较大的瞬间峰值电流,以满足压电扬声器的压电片32的驱动电流需求。
示例性的,电池6可以提供5V的输出电压。第一电容43为超级电容,例如其电容值可以为1法(F)。升压电路44可以将5V的电压升高为25V。第二电容45为超级电容,例如其电容值可以为0.2F。
示例性的,驱动电路4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控制单元用于配置和控制驱动电路4的电源链路、功率放大器链路及数据链路。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路4中的功率放大器46也可以是智能功率放大器(smart power amplifier)。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模组7也可以包括无线充电线圈,外部充电设备采用无线充电技术,通过充电模组7对电池6进行充电。此时,主体部21可以不设置充电插口。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模组7还可以包括放电电路,电池6可以通过放电电路对终端100进行供电,以提高终端100的续航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保护壳200还可以包括位于主体部21内侧的录音模块(图中未示出)。录音模块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模组5与终端100进行通信。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录音模块与终端100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随驱动电路4与终端100的通信方式变化,以简化终端保护壳200的硬件及电路。
请一并参阅图13和图14,图13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终端保护壳20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所示终端保护壳200的部分电路的示意图。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终端保护壳200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终端保护壳200的大部分特征,以下主要阐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点,大部分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图13所示终端保护壳200可以套设在图2所示终端100上。
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保护壳200不设置电池,而是由外部充电设备通过无线充电技术直接为终端保护壳200供电。示例性的,终端保护壳200还包括位于主体部21内侧的充电线圈8及无线充电电路9。充电线圈8及无线充电电路9均位于主体部21内侧。无线充电电路9的输入端连接充电线圈8,无线充电电路9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4及无线通信模组5,无线充电电路9用于控制充电线圈8与终端100的无线充电线圈15耦合,并为驱动电路4及无线通信模组5供电。驱动电路4驱动压电扬声器内核3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保护壳200无需设置电池,通过无线充电技术获取电源,相较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充电线圈8和无线充电电路9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有利于终端保护壳200的薄型化和轻量化。
其中,无线充电电路9包括正输入端91和负输入端92,正输入端91和负输入端92分别连接充电线圈8的两端。无线充电电路9还包括正输出端93和负输出端94,正输出端93连接驱动电路4的正电源接口41,负输出端94连接驱动电路4的负电源接口42。
其中,无线充电电路9的输出端(93、94)与无线通信模组5之间还设有第三电容95,第三电容95的两端分别连接无线充电电路9的正输出端93和负输出端94。第三电容95用于对无线充电电路9传输向无线通信模组5的电源电压进行稳压。
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电路9还能够用于控制充电线圈8与其他外部充电设备(例如充电宝、充电座等)的无线充电线圈耦合,使得终端保护壳200的充电方式更为多样化,提高充电便捷性。
请一并参阅图15和图16,图15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终端保护壳200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所示终端保护壳200的部分电路的示意图。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终端保护壳200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终端保护壳200的大部分特征,以下主要阐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点,大部分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图15所示终端保护壳200可以套设在图2所示终端100上。
终端保护壳200还包括电连接器10,电连接器10用于插接终端100的连接器117,驱动电路4电连接电连接器10,终端100的通信信号经连接器117、电连接器10传输至驱动电路4。此时,终端100的通信信号为通用串行总线信号,驱动电路4中的信号接口47连接电连接器10,解调器48用于将通用串行总线信号解调成音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保护壳200通过电连接器10直接与终端100的连接器117进行连接,从而获取终端100的通信信号,使得终端保护壳200与终端100之间的通信质量较佳。
示例性的,终端保护壳200可以不包括电池,终端保护壳200通过电连接器10同时从终端100获取电源信号。此时,驱动电路4的正电源接口41和负电源接口42均连接电连接器10。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保护壳200无需额外设置电池及相关的充电电路,有利于简化终端保护壳200的硬件结构及电路结构。
如图15所示,电连接器10包括公头101及母座102,公头101的一端固接且电连接母座102,公头101用于插接终端100的连接器117,母座102相对终端保护壳200露出。在本实施例中,其他设备(例如充电器、耳机等)可以通过插接母座102,电连接至终端100的连接器117,从而与终端100进行通信连接和/或电源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17和图18,图17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终端保护壳200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终端10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终端100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终端100的大部分特征,本实施例终端保护壳200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终端保护壳200的大部分特征,以下主要阐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点,大部分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图17所示终端保护壳200可以套设在图18所示终端100上。
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00的后置摄像模组19设置在靠近侧边的位置。此时,闪光灯模组110可以与后置摄像模组19上下排布或左右排布。终端保护壳200包括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可以彼此间隔设置。例如,终端保护壳200包括两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两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分别靠近终端保护壳200的顶部和底部设置。终端保护壳200的摄像孔211和闪光孔212靠近终端保护壳200侧边排布,位置与终端100的后置摄像模组19及闪光灯模组110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终端保护壳200设有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形成了多个压电扬声器,因此终端保护壳200和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外放音量得到明显提升,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保护壳200也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压电扬声器内核3,本申请对此压电扬声器内核3的数量不做严格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的前腔(也即压电扬声器的前腔)连通至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出音孔。此时,多个压电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音量相叠加。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的前腔(也即压电扬声器的前腔)分别连通至位置不同的多个出音孔。此时,多个压电扬声器可以相互配合,实现立体声。例如,两个压电扬声器中的一个连通位于终端保护壳200顶部的出音孔、设为左声道,另一个连通位于终端保护壳200底部的出音孔、设为右声道。
请一并参阅图17和图19,图19是图17所示终端保护壳200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多个出音孔213包括第一出音孔2131和第二出音孔2132,第一出音孔2131和第二出音孔2132连通至不同的压电扬声器内核3的前腔,第一出音孔2131和第二出音孔2132分别位于连接部分216的两端。例如,第一出音孔2131和第二出音孔2132可以分别位于终端保护壳200的顶部和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音孔2131与第二出音孔2132的距离较远,有利于终端保护壳200的提升立体声播放音效。可以理解的是,在横屏使用场景和竖屏使用场景中,终端保护壳200均能实现立体声播放。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压电扬声器内核3的数量也可以是大于三个或等于三个,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压电扬声器内核3的数量为多个时,壳体2的主体部21的相关结构进行对应性调整,驱动电路4也进行对应性调整。示例性的,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的后腔可以彼此独立,也可以共用后腔。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00的后置摄像模组19也可以排布于靠近中间的位置或排布在中间位置。此时,终端保护壳200的部分压电扬声器内核3可以设置较小面积的振膜,以利用摄像孔211(与后置摄像模组19相对应)周边的空间进行排布,既充分利用终端保护壳200的内部空间,也使得多个压电扬声器之间能够具有较大的间距,以提高立体声音效。换言之,终端保护壳200可以包括振膜面积不同的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保护壳200的摄像孔211位置、摄像孔211大小、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的振膜面积关系、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的排布位置关系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并不限于前述方案。
请一并参阅图20和图21,图20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终端保护壳200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终端100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终端100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终端100的大部分特征,本实施例终端保护壳200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终端保护壳200的大部分特征,以下主要阐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点,大部分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图20所示终端保护壳200可以套设在图21所示终端100上。
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保护壳200包括壳体2、振膜31、压电片32以及第一导电触点20。壳体2包括主体部21、固定框部22、以及由固定框部22和主体部21共同包围形成的容纳槽23。振膜31位于主体部21内侧,压电片32固定于振膜31。第一导电触点20固定于固定框部22,且露出于容纳槽23。第一导电触点20电连接压电片32。
终端100能够容置于终端保护壳200的容纳槽23中,终端100与终端保护壳200共同形成音频播放系统1000。终端100还包括驱动电路120及电连接驱动电路120的第二导电触点121。驱动电路120可以固定于电路板13,驱动电路120耦合处理器119。驱动电路120用于将音频信号转换成驱动信号。第二导电触点121部分露出或全部露出于终端100。终端100容置于容纳槽23时,第二导电触点121抵持第一导电触点20。驱动电路120形成的驱动信号经第二导电触点121及第一导电触点20传输至压电片32,以驱动压电片32带动振膜31振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终端100可以传输驱动信号至终端保护壳200的压电片32,以驱动压电片32带动振膜31振动,因此终端保护壳200的压电扬声器能够在终端100的控制下实现发声,故而终端保护壳200的压电扬声器能够与终端100的喇叭114一起发声,以大幅度提升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外放音量,也即音频播放系统1000具有更大的外放音量,使得音频播放系统1000在嘈杂环境或室外环境中仍具有较佳的外放效果。此外,终端100能够通过驱动信号控制终端保护壳200的压电扬声器发声或不发声,使得音频播放系统1000能够实现终端保护壳200单独发声、终端100单独发声、以及终端保护壳200和终端100一起发声等多种外放模式。此外,终端保护壳200的压电扬声器与终端100的喇叭114一起发声时,两者可以配合形成多声道外放系统,从而增加声场渲染和立体声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终端保护壳200的压电扬声器的压电片32直接由终端100发送的驱动信号驱动,因此终端保护壳200无需设置电池、充电电路、压电片驱动电路等结构,终端保护壳200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触点20可以是凸起结构、弹片结构或者焊盘结构,第一导电触点20可以采用金属等材料。第二导电触点121可以是凸起结构、弹片结构或者焊盘结构,第一导电触点20可以采用金属等材料。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触点2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导电触点20可以相对地固定于固定框部22的底部框部222的两侧。此时,第二导电触点121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第二导电触点121分别固定于终端100的边框的两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导电触点20也可以固定于固定框部22的顶部框部221的两侧,或者,两个第一导电触点20也可以固定于固定框部22的顶部框部221或底部框部222的同一侧。此时,终端100的第二导电触点121的位置做适应性调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触点20也可以固定于主体部21,第二导电触点121也可以固定于终端100的后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导电触点20也可以一个固定于固定框部22、一个固定于主体部21,终端100的两个第二导电触点121的位置做适应性调整。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触点2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第一导电触点20包括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此时,第二导电触点121的数量也为一个,第二导电触点121包括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触点20也可以是三个或其他数量,其可以依据压电片32的驱动信号需求进行设计。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第一导电触点20的具体数量和排布位置作严格限定,第二导电触点121的数量和位置依据第一导电触点20进行适应性调整和设计。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保护壳200和终端100还可以包括其他能够相互抵持的一个或多个导电触点组。例如,终端保护壳200还可以包括电连接录音模块的第三导电触点,终端100还可以包括用于与第三导电触点抵持的第四导电触点,第四导电触点耦合处理器119。
请一并参阅图22和图23,图22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终端保护壳200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终端100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终端100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终端100的大部分特征,本实施例终端保护壳200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终端保护壳200的大部分特征,以下主要阐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点,大部分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图22所示终端保护壳200可以套设在图23所示终端100上。
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保护壳200包括位于主体部21内侧的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各压电扬声器内核3包括振膜31及固定于振膜31的压电片32。终端保护壳200还包括多组第一导电触点20,多组第一导电触点20分别连接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的压电片32。终端100包括多组第二导电触点121,用于与多组第一导电触点20一一对应地连接。
示例性的,终端保护壳200包括两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和两组第一导电触点20,两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分别靠近终端保护壳200的顶部和底部设置,两组第一导电触点20分别靠近终端保护壳200的顶部和底部设置。终端100包括两组第二导电触点121,两组第二导电触点121分别靠近终端100的顶部和底部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的前腔可以连通至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出音孔。此时,多个压电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音量相叠加。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的前腔(也即压电扬声器的前腔)分别连通至位置不同的多个出音孔。此时,多个压电扬声器可以相互配合,实现立体声。
请参阅图24,图24是图1所示音频播放系统1000的终端保护壳200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终端保护壳200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终端保护壳200的大部分特征,以下主要阐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点,大部分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保护壳可以与前述任一种终端100配合使用。
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保护壳200还包括位于主体部21内侧的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30,第一盖体20与第二盖体30相对设置,振膜31的周缘固定于第一盖体20与第二盖体30之间。振膜31与第一盖体20之间形成前腔311,第一盖体20设有连通孔201,连通孔201连通前腔311与出音孔213。振膜31与第二盖体30之间形成后腔312,第二盖体30设有泄漏孔301,泄漏孔301连通后腔312至第二盖体30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20、第二盖体30、振膜31及压电片32共同形成压电扬声器300,终端保护壳200可以先形成压电扬声器300后,再将压电扬声器300装入主体部21内,以降低终端保护壳200的组装难度,使得终端保护壳200的产品良率较高。且压电扬声器300单独组装成模块时,也有利于确保压电扬声器300的组装精度,使得压电扬声器300具有更佳的产品良率。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主体部21的底板部分214可以不设置第一凸起、顶板部分215可以不设置第二凸起。为增加压电扬声器300与主体部21之间的定位及固定可靠性,底板部分214还可以包括固定于底板本体2143的第一限位件2147,顶板部分215还可以包括固定于顶板本体2153的第二限位件2156,第二限位件2156和第一限位件2147均用于对压电扬声器300进行限位。
一些实施例中,泄漏孔301靠近主体部21的中部空间设置,以使后腔312连通至主体部21内侧的位于顶板部分215与底板部分214之间且位于第二盖体30外侧的空间,以利用该部分空间扩大压电扬声器300的后腔312空间大小,提升压电扬声器300的低频声压级。此时,压电扬声器300的后腔为开放式后腔。另一些实施例中,泄漏孔也可以靠近主体部21的边缘设置,也即面向主体部21的连接部分设置,以通过连接部分的通气孔2162(参阅图4)直接连通至主体部21外侧。示例性的,第二盖体30的泄漏孔正对通气孔2162设置。
示例性的,第一盖体20可以位于振膜31与主体部21的底板部分214之间,第二盖体30可以位于振膜31与主体部21的顶板部分215之间,第一盖体20的连通孔201靠近且正对出音孔213。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体20包括本体202和固定于本体202周缘的固定框203,第二盖体30包括本体302和固定于本体302周缘的固定框303,第一盖体20的固定框203和第二盖体30的固定框303分别固定于振膜31的周缘的两侧,连通孔201设于第一盖体20的固定框203,泄漏孔301设于第二盖体30的固定框303。
在本实施例中,压电扬声器300的整体厚度很小,使得终端保护壳200在形成压电扬声器300的同时,其主体部21厚度可以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从而在终端保护壳200套设在终端100外侧时,提升用户的握持手感和携带便携性。
一般的,压电扬声器300的整体厚度可以控制在5毫米以下、或者4毫米以下。示例性的,第一盖体20的本体202的厚度可以为0.5毫米,前腔311的高度可以为1毫米,压电片32的厚度可以为0.27毫米,振膜31的厚度可以为0.15毫米,后腔312的高度可以为1毫米,第二盖体30的本体302的厚度可以为0.5毫米,此时,压电扬声器300的整体厚度为3.42毫米。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30的材料选用较硬的材质,例如可以选用0.4毫米至0.5毫米厚度的钢片。本申请对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30的材料及厚度不做严格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30共同形成压电扬声器300的扬声器外壳,当终端保护壳200包括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时,终端保护壳200同样包括多个扬声器外壳,多个扬声器外壳一一对应地用于收容并固定多个压电扬声器内核3,以形成多个压电扬声器300。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振膜、压电片以及驱动电路;
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及固定框部,所述固定框部的一侧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周缘,所述固定框部与所述主体部共同包围形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置终端;
所述振膜位于所述主体部内侧,所述压电片固定于所述振膜,所述振膜的一侧形成前腔,所述主体部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连通所述前腔至所述主体部外侧;
所述驱动电路位于所述主体部内侧且电连接所述压电片,所述驱动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终端的通信信号,驱动所述压电片带动所述振膜振动;
所述主体部包括底板部分、顶板部分及连接部分,所述底板部分与所述顶板部分相对设置,所述连接部分连接于所述底板部分的周缘与所述顶板部分的周缘之间,所述固定框部连接所述底板部分和/或所述连接部分;
所述出音孔设于所述连接部分;所述底板部分包括底板本体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固定于所述底板本体朝向所述顶板部分的一侧,所述顶板部分包括顶板本体及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固定于所述顶板本体朝向所述底板部分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起正对所述第一凸起设置,所述振膜的周缘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
所述前腔位于所述振膜与所述底板本体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内侧,所述第一凸起呈环状,所述第一凸起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连通所述前腔与所述出音孔;
所述振膜与所述顶板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位于所述第二凸起内侧,所述底板本体与所述顶板本体之间形成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第二凸起外侧,所述第二凸起呈环状,所述第二凸起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连通所述第二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以形成后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立柱部,各所述立柱部的一端固接所述底板部分,另一端固接所述顶板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保护壳还包括位于所述主体部内侧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相对设置,所述振膜的周缘固定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
所述振膜与所述第一盖体之间形成所述前腔,所述第一盖体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前腔与所述出音孔,所述振膜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形成后腔,所述第二盖体设有泄漏孔,所述泄漏孔连通所述后腔至所述第二盖体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及固定于所述振膜的所述压电片共同形成压电扬声器内核,所述终端保护壳包括多个所述压电扬声器内核,多个所述压电扬声器内核的所述前腔分别连通至位置不同的多个所述出音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出音孔包括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一出音孔和所述第二出音孔连通至不同的所述压电扬声器内核的所述前腔,所述第一出音孔和所述第二出音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分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保护壳还包括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用于插接所述终端的连接器,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电连接器,所述终端的通信信号经所述终端的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传输至所述驱动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公头及母座,所述公头的一端固接且电连接所述母座,所述公头由于插接所述终端的连接器,所述母座相对所述终端保护壳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保护壳还包括位于所述主体部内侧的无线通信模组和电池,所述无线通信模组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所述无线通信模组用于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以接收所述终端的通信信号,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组及所述驱动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保护壳还包括位于所述主体部内侧的无线通信模组、充电线圈及无线充电电路;
所述无线通信模组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所述无线通信模组用于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以接收所述终端的通信信号;
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及所述无线通信模组,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线圈与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耦合,并为所述驱动电路及所述无线通信模组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5、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正电源接口、负电源接口、第一电容、升压电路、第二电容、功率放大器、信号接口、解调器及滤波匹配阻抗;
所述正电源接口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负电源接口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正电源接口与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负电源接口与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之间;
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负输入端;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之间;
所述解调器连接在所述信号接口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之间,所述解调器用于将所述信号接口接收的信号解调成音频信号,所述功率放大器用于放大所述音频信号、形成驱动信号;
所述滤波匹配阻抗连接在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电片之间,所述滤波匹配阻抗用于对所述驱动信号进行滤波、衰减后发送至所述压电片。
11.一种音频播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及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保护壳。
12.一种音频播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及终端保护壳;
所述终端保护壳包括壳体、振膜、压电片以及第一导电触点;
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及固定框部,所述固定框部的一侧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周缘,所述固定框部与所述主体部共同包围形成容纳槽;
所述振膜位于所述主体部内侧,所述压电片固定于所述振膜,所述振膜的一侧形成前腔,所述主体部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连通所述前腔至所述主体部外侧;
所述第一导电触点固定于所述固定框部和/或所述主体部,且露出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导电触点电连接所述压电片;
所述终端包括驱动电路及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二导电触点,所述终端容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二导电触点抵持所述第一导电触点,所述驱动电路用于将音频信号转换成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经所述第二导电触点及所述第一导电触点传输至所述压电片,以驱动所述压电片带动所述振膜振动;
所述主体部包括底板部分、顶板部分及连接部分,所述底板部分与所述顶板部分相对设置,所述连接部分连接于所述底板部分的周缘与所述顶板部分的周缘之间,所述固定框部连接所述底板部分和/或所述连接部分;
所述出音孔设于所述连接部分;
所述底板部分包括底板本体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固定于所述底板本体朝向所述顶板部分的一侧,所述顶板部分包括顶板本体及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固定于所述顶板本体朝向所述底板部分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起正对所述第一凸起设置,所述振膜的周缘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
所述前腔位于所述振膜与所述底板本体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内侧,所述第一凸起呈环状,所述第一凸起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连通所述前腔与所述出音孔;
所述振膜与所述顶板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位于所述第二凸起内侧,所述底板本体与所述顶板本体之间形成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第二凸起外侧,所述第二凸起呈环状,所述第二凸起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连通所述第二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以形成后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音频播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保护壳还包括位于所述主体部内侧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相对设置,所述振膜的周缘固定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
所述振膜与所述第一盖体之间形成所述前腔,所述第一盖体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前腔与所述出音孔,所述振膜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形成后腔,所述第二盖体设有泄漏孔,所述泄漏孔连通所述后腔至所述第二盖体外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音频播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及固定于所述振膜的所述压电片共同形成压电扬声器内核,所述终端保护壳包括多个所述压电扬声器内核,多个所述压电扬声器内核的所述前腔分别连通至位置不同的多个所述出音孔。
CN202010130959.2A 2020-02-28 2020-02-28 终端保护壳及音频播放系统 Active CN1133291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0959.2A CN113329113B (zh) 2020-02-28 2020-02-28 终端保护壳及音频播放系统
PCT/CN2021/074057 WO2021169719A1 (zh) 2020-02-28 2021-01-28 终端保护壳及音频播放系统
EP21761893.3A EP4096241A4 (en) 2020-02-28 2021-01-28 TERMINAL PROTECTIVE COVER AND AUDIO PLAYBACK SYSTEM
US17/802,690 US20230141955A1 (en) 2020-02-28 2021-01-28 Terminal Protective Case and Audio Playback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0959.2A CN113329113B (zh) 2020-02-28 2020-02-28 终端保护壳及音频播放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9113A CN113329113A (zh) 2021-08-31
CN113329113B true CN113329113B (zh) 2022-12-06

Family

ID=77412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0959.2A Active CN113329113B (zh) 2020-02-28 2020-02-28 终端保护壳及音频播放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41955A1 (zh)
EP (1) EP4096241A4 (zh)
CN (1) CN113329113B (zh)
WO (1) WO2021169719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35410U (zh) * 2012-02-10 2012-11-14 陈仁泉 带有音响的手机保护壳
CN203984656U (zh) * 2014-07-11 2014-12-03 北京派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压电扬声器的智能便携设备保护套
CN208908494U (zh) * 2018-05-04 2019-05-2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CN110049415A (zh) * 2019-03-19 2019-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振动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093444U (zh) * 2019-07-22 2020-02-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装置及具有该扬声器装置的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52037B2 (en) * 2010-05-05 2013-05-28 Apple Inc. Speaker clip
AU2011255509B2 (en) * 2010-05-19 2015-09-03 Mophie, Inc. Modular mobile accessory for mobile device
US9160834B2 (en) * 2012-10-12 2015-10-13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Case with embedded electronics to provide interface between glucose sensor and smartphone
CN103974174B (zh) * 2013-02-01 2018-08-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声音传输模块、音频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US9654605B2 (en) * 2015-03-04 2017-05-16 Otter Products, Llc Accessory for use with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ver
US9658651B2 (en) * 2015-03-26 2017-05-23 Msc Accesories Corp. Expanding capabilities of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20170123458A1 (en) * 2015-11-03 2017-05-04 Willie L. Perry Electronic Device Case with Animated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35410U (zh) * 2012-02-10 2012-11-14 陈仁泉 带有音响的手机保护壳
CN203984656U (zh) * 2014-07-11 2014-12-03 北京派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压电扬声器的智能便携设备保护套
CN208908494U (zh) * 2018-05-04 2019-05-2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CN110049415A (zh) * 2019-03-19 2019-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振动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093444U (zh) * 2019-07-22 2020-02-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装置及具有该扬声器装置的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41955A1 (en) 2023-05-11
CN113329113A (zh) 2021-08-31
WO2021169719A1 (zh) 2021-09-02
EP4096241A4 (en) 2023-11-01
EP4096241A1 (en) 2022-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26138B2 (en) Integrated speaker assembly for personal media device
US9887725B1 (en) Water resistant wireless device speaker case and conference call module
CN101258770B (zh) 多模式音频再现设备
US20080153556A1 (en) Wireless Ear-Phone and Portable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JP3221202U (ja) モジュール化したワイヤレスイヤホン
CN103957486A (zh) 应用在终端内部的扬声器模组
EP1868411A1 (en) Speaker system for portable electrical equipment
CN111954983A (zh) 多路发送系统结构及具有该多路发送系统结构的移动终端
US20130064390A1 (en) Integrated microphone assembly for personal media device
CN113099367A (zh) 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KR20130076450A (ko) 이동 단말기
EP3518554B1 (en) External speaker assembly and audio device
CN113329113B (zh) 终端保护壳及音频播放系统
CN117240952A (zh) 电子设备
US8503970B1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with interchangeable speaker modules
CN113949751B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3055791B (zh) 扬声器内核、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093463U (zh) 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
CN209930430U (zh) 一种音箱
KR100355080B1 (ko) 휴대용 전화기의 무선 핸즈프리 거치대
CN220733006U (zh) 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KR101392921B1 (ko) 휴대 단말기
CN218648924U (zh) 一种多功能耳机充电盒
KR101432588B1 (ko) 휴대 단말기
CN210431489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手机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