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4174B - 声音传输模块、音频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声音传输模块、音频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4174B
CN103974174B CN201310042793.9A CN201310042793A CN103974174B CN 103974174 B CN103974174 B CN 103974174B CN 201310042793 A CN201310042793 A CN 201310042793A CN 103974174 B CN103974174 B CN 103974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vibration
module
housing unit
voic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27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4174A (zh
Inventor
刘俊峰
潘云峰
吴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427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74174B/zh
Priority to US14/091,614 priority patent/US9854196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974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4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4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4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声音传输模块、音频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包括:壳体单元,内部形成容纳空间;信号传输单元,配置来接收音频信号;振动单元,设置在壳体单元内,包括:基板,连接到信号传输单元,以及压电片,与基板对应设置,其中,压电片内部具有通过预先极化而形成的预定电场,当音频信号施加到基板上时,压电片和基板在音频信号的作用下弯曲,以根据音频信号产生振动;支撑单元,设置在壳体单元内,配置来支撑振动单元以确保振动单元不与壳体单元接触,使得振动单元能够在壳体单元内部的容纳空间中振动,并且还配置来将振动单元产生的振动传送到壳体单元。

Description

声音传输模块、音频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声音传输模块、以及包括该声音传输模块的音频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音频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例如,平板式计算机、智能手机、游戏机和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之类的各种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在这些电子设备中,通常包括例如耳机、扬声器之类的音频播放单元以便于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收听音频。然而,传统的音频播放单元占用的空间较大,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音传输模块、音频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声音传输模块,包括:壳体单元,内部形成容纳空间;信号传输单元,配置来接收音频信号;振动单元,设置在壳体单元内,包括:基板,连接到信号传输单元,以及压电片,与基板对应设置,其中,压电片内部具有通过预先极化而形成的预定电场,当音频信号施加到基板上时,压电片和基板在音频信号的作用下弯曲,以根据音频信号产生振动;支撑单元,设置在壳体单元内,配置来支撑振动单元以确保振动单元不与壳体单元接触,使得振动单元能够在壳体单元内部的容纳空间中振动,并且还配置来将振动单元产生的振动传送到壳体单元。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处理装置,包括:电源提供模块,配置来向音频处理装置供电;音频处理模块,配置来进行音频处理并输出音频信号;声音传输模块,包括:壳体单元,内部形成容纳空间;信号传输单元,配置来接收音频处理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振动单元,设置在壳体单元内,包括:基板,连接到信号传输单元,以及压电片,与基板对应设置,其中,压电片内部具有通过预先极化而形成的预定电场,当音频信号施加到基板上时,压电片和基板在音频信号的作用下弯曲,以根据音频信号产生振动;支撑单元,设置在壳体单元内,配置来支撑振动单元以确保振动单元不与壳体单元接触,使得振动单元能够在壳体单元内部的容纳空间中振动,并且还配置来将振动单元产生的振动传送到壳体单元。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源提供模块,配置来向戴式电子设备供电;音频处理模块,配置来进行音频处理并输出音频信号;声音传输模块,包括:壳体单元,内部形成容纳空间;信号传输单元,配置来接收音频处理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振动单元,设置在壳体单元内,包括:基板,连接到信号传输单元,以及压电片,与基板对应设置,其中,压电片内部具有通过预先极化而形成的预定电场,当音频信号施加到基板上时,压电片和基板在音频信号的作用下弯曲,以根据音频信号产生振动;支撑单元,设置在壳体单元内,配置来支撑振动单元以确保振动单元不与壳体单元接触,使得振动单元能够在壳体单元内部的容纳空间中振动,并且还配置来将振动单元产生的振动传送到壳体单元;固定模块,电子设备能够通过该固定模块保持相对于用户身体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关系。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音频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中,通过使得用户感知声音传输模块中的振动单元所产生的振动来传输音频信号,从而相对于例如耳机、扬声器之类的传统的声音传输或播放模块在减小了模块所占用的体积的同时,提高了音频输出质量。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中,由于将振动单元设置在壳体单元内部形成容纳空间中,并且通过设置在壳体单元内的支撑单元支撑振动单元以确保振动单元不与壳体单元接触,因此在保护了振动单元的同时,确保了振动单元的振动空间,并且使得振动单元产生的振动能够通过支撑单元被传送到壳体单元,并进而传送到用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简要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的示例性框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振动单元在音频信号的作用下振动的示意情形的说明图。
图3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的示例性剖面图。
图3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的示例性剖面图。
图4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的示例性剖面图。
图4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的示例性剖面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音频处理装置的示例性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例性框图。
图7是示出了图6中所示的电子设备为眼镜式电子设备的一个示例情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步骤和元素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对这些步骤和元素的重复解释将被省略。
下面,将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100的示例性框图。如图1所示,声音传输模块100包括壳体单元110、信号传输单元120、振动单元130和支撑单元140。
具体地,壳体单元110可以由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制成。并且壳体单元110内部形成容纳空间。信号传输单元120可用于接收音频信号,并且信号传输单元120将所接收的音频信号传输到振动单元130。振动单元130设置在所述壳体单元110内。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中,振动单元130可以是压电式振动单元。具体地,振动单元130可包括基板和压电片。振动单元130的基板连接到信号传输单元120,以接收信号传输单元120传输的音频信号。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振动单元130的基板可以是金属基板。压电片与基板对应设置。压电片内部具有通过预先极化而形成的预定电场。当音频信号施加到基板上时,压电片和基板在音频信号的作用下弯曲,以根据音频信号产生振动。
图2a和图2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振动单元130在音频信号的作用下振动的示意情形的说明图。如本领域所熟知的,音频信号为交流电信号。如图2a所示,当来自的音频交流信号所形成的电场方向与在压电片内部形成的预定电场的方向相同时,振动单元130中的压电片和基板沿箭头A所示方向弯曲。另一方面,如图2b所示,当音频交流信号所形成的电场方向与在压电片内部形成的预定电场的方向相反时,振动单元130中的压电片和基板沿箭头B所示方向弯曲。从而,振动单元130根据从信号传输单元120输出的音频交流信号快速改变弯曲方向,以产生振动。
返回图1,支撑单元140设置在所述壳体单元内。支撑单元140支撑振动单元130以确保振动单元130不与壳体单元接触110,使得振动单元130能够在壳体单元110内部的容纳空间中振动,并且将振动单元130产生的振动传送到壳体单元110。可选择地,支撑单元可以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由于为了减小声音传输模块100所占用的空间。优选地,将声音传输模块设置为具有较小的体积。在此情况下,设置在其中的支撑单元的体积必然更小。通过弹性材料制成支撑单元,不需要在制造支撑单元时,将支撑单元严格地限定为特定的尺寸,减少了制造的复杂度。
具体地,支撑单元可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模块。支撑模块的第一表面与振动单元接触,支撑模块的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与壳体单元接触。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振动单元130为长条形。支撑模块设置在长条形的端部,以使振动单元的至少中间部分与壳体单元之间具有间隙。
图3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的示例性剖面图。与以上结合图1所述描述的声音传输模块100类似,声音传输模块300包括壳体单元310、信号传输单元(未示出)、振动单元330和支撑单元。为了简洁,声音传输模块300中各个单元与声音传输模块100中各个单元的类似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a所示,在声音传输模块300中,振动单元330设置在壳体单元310中。振动单元330为长条形。支撑单元包括设置在振动单元330的一端的第一支撑模块341和第二支撑模块342。具体地说,第一支撑模块341和第二支撑模块342对应地设置在振动单元330的两个相反的表面上。从而使振动单元330的其他部分与壳体单元310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振动单元330充分振动。如图3a所示,第一支撑模块341设置在长条形振动单元330的上表面和壳体单元310之间,第二支撑模块342设置在长条形振动单元330的下表面和壳体单元310之间。
在图3a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支撑模块341和第二支撑模块342设置在长条形振动单元330的同一端。即,长条形振动单元330仅在一端被固定,从而当振动单元330接收到音频信号时,根据音频信号的振幅可以较大,从而传输到壳体单元310的振动较强。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图3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的示例性剖面图。在图3a和图3b所示的示例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相同的部分,故在此不再赘述。在图3b所示的示例中,考虑到振动单元330薄并且脆,当振动较大而碰到壳体单元时容易损坏,因此支撑单元除了包括第一支撑模块341和第二支撑模块342之外,还包括第三支撑模块343和第四支撑模块344。如图3b所示,第一支撑模块341和第二支撑模块342对应地设置在长条形振动单元330的第一端,而第三支撑模块343和第四支撑模块344对应地设置在长条形振动单元330的第二端。从而在使振动单元330的中间部分与壳体单元310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振动单元330能够振动的同时,防止了振动单元330在振动时幅度过大碰到壳体单元310而损坏,并且可以更加稳固地支撑振动单元330,此外增强振动传输效果。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获得使通过声音传输模块传出的声音音效更柔和,可能需要减弱振动单元的振动幅度,此外,如上所述,由于振动单元薄而脆,为了确保振动单元不易被损坏,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可对应于振动单元的、与支撑模块接触的表面,设置支撑模块,使得支撑模块与振动单元的特定外表面的大部分区域接触。
图4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的示例性剖面图。与以上结合图1所述描述的声音传输模块100类似,声音传输模块400包括壳体单元410、信号传输单元(未示出)、振动单元430和支撑单元。为了简洁,声音传输模块400中各个单元与声音传输模块100中各个单元的类似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a所示,在声音传输模块400中,振动单元430设置在壳体单元410中。振动单元430为长条形。支撑单元包括设置在振动单元430的两个相反的表面上的第一支撑模块441和第二支撑模块442。具体地,可对应于振动单元430的上表面设置第一支撑模块441,并且对应于振动单元430的下表面设置第二支撑模块442。并且第一支撑模块441可与振动单元430的上表面的大部分区域接触,而第二支撑模块442可与振动单元430的下表面的大部分区域接触。在本示例中,支撑模块可由橡胶、硅胶、泡棉等弹性材料制成,以便即使支撑模块与振动单元430的外表面的大部分区域接触,振动单元430也能够振动。
在图4a所示的示例中,支撑单元包括设置在振动单元430的两个相反的表面上的第一支撑模块441和第二支撑模块442。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图4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的示例性剖面图。在图4a和图4b所示的示例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相同的部分,故在此不再赘述。在图4b所示的示例中,为了便于装配,支撑单元可仅包括第二支撑模块442。具体地,可对应于振动单元430的下表面设置第二支撑模块442。在本示例中,振动单元430可以粘贴到第二支撑模块442上,并且第二支撑模块442可以粘贴到壳体单元410上。例如,第二支撑模块442由具有预定厚度和硬度双面胶制成。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声音传输模块100还可包括介质单元。介质单元可包括设置在所述振动单元与壳体单元之间的,例如空气、液体之类的填充介质。根据所需要的振动单元的振动状态确定填充介质。例如,当需要振动状态振动幅度较大并且振动频率较快时,填充介质可以是空气。当需要振动状态振动幅度减小并且振动频率变慢时,填充介质可以是例如水或油之类的液体。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中,通过使得用户感知声音传输模块中的振动单元所产生的振动来传输音频信号,从而相对于例如耳机、扬声器之类的传统的声音传输或播放模块在减小了模块所占用的体积的同时,提高了音频输出质量。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声音传输模块中,由于将振动单元设置在壳体单元内部形成容纳空间中,并且通过设置在壳体单元内的支撑单元支撑振动单元以确保振动单元不与壳体单元接触,因此在保护了振动单元的同时,确保了振动单元的振动空间,并且使得振动单元产生的振动能够通过支撑单元被传送到壳体单元,并进而传送到用户。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1中所示的声音传输模块还可包括设置在壳体单元的外表面的第一区域上的第一缓冲单元。第一缓冲单元可减弱通过第一缓冲单元的振动。具体地,当用户使用声音传输模块时,第一缓冲单元可以与用户的身体接触,以将减弱后的振动传送给用户,使得用户能够感知振动单元所产生的振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1中所示的声音传输模块还可包括设置在壳体单元的外表面的第二区域上的第二缓冲单元。第二缓冲单元可减弱通过第二缓冲单元的振动。第二区域可以是壳体单元的外表面的除了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例如,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设置在壳体单元的两个相反的外表面上。
此外,优选地,第二缓冲单元对于振动的减弱程度大于第一缓冲单元对于振动的减弱程度,以防止除了用户以外人听到用户通过声音传输模块收听的内容,保护用户的隐私。
下面,将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音频处理装置。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音频处理装置500的示例性框图。如图5所示,音频处理装置500包括电源提供模块510、音频处理模块520和声音传输模块530。
电源提供模块510向音频处理装置500供电。音频处理模块520可进行音频处理并输出音频信号。例如,可在音频处理装置500中预先存储音频文件。音频处理模块520可获得所存储的音频文件,并对该文件执行播放操作,以输出音频信号。又例如,音频处理装置500还可包括发送/接收单元,以接收从另一电子设备发送的音频文件。音频处理模块520可获得所接收的音频文件,并对该文件执行播放操作,以输出音频信号。声音传输模块530与以上结合图1至4描述的声音传输模块类似,故在此不再详述。
例如,声音传输模块530壳体单元531、信号传输单元532、振动单元533和支撑单元534。壳体单元531内部形成容纳空间。信号传输单元532接收音频处理模块520输出的音频信号。振动单元533设置在壳体单元内。振动单元533包括连接到信号传输单元532的基板以及与基板对应设置的压电片。压电片内部具有通过预先极化而形成的预定电场,当音频信号施加到基板上时,压电片和基板在音频信号的作用下弯曲,以根据音频信号产生振动。支撑单元534设置在壳体单元531内。支撑单元534支撑振动单元533以确保振动单元533不与壳体单元531接触,使得振动单元533能够在壳体单元531内部的容纳空间中振动。此外,支撑单元534还可将振动单元533产生的振动传送到壳体单元53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音频处理装置500还可包括声音采集单元。音频处理模块520可对声音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声音进行音频处理并输出音频信号。从而,声音传输模块530可根据声音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声音振动,并且当用户使用音频处理装置500时,可通过感知声音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声音振动来感知声音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声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音频处理装置500还可包括连接模块。连接模块可将音频处理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到其它装置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连接模块可将音频处理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到其它装置的长条形部件(例如眼镜腿等)上。例如,连接模块可形成柱状容纳空间,以容纳其它装置的长条形部件。又例如,连接模块可以是卡扣、夹子等能够固定在其它装置的长条形部件上的部件。从而,用户可方便地携带并使用音频处理装置500。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音频处理装置中,通过使得用户感知声音传输模块中的振动单元所产生的振动来传输音频信号,从而相对于例如耳机、扬声器之类的传统的声音传输或播放模块在减小了模块所占用的体积的同时,提高了音频输出质量。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音频处理装置中的声音传输模块中,由于将振动单元设置在壳体单元内部形成容纳空间中,并且通过设置在壳体单元内的支撑单元支撑振动单元以确保振动单元不与壳体单元接触,因此在保护了振动单元的同时,确保了振动单元的振动空间,并且使得振动单元产生的振动能够通过支撑单元被传送到壳体单元,并进而传送到用户。
下面,将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的示例性框图。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包括电源提供模块610、音频处理模块620、声音传输模块630和固定模块640。
电源提供模块610向电子设备600供电。音频处理模块620可进行音频处理并输出音频信号。例如,可在电子设备600中预先存储音频文件。音频处理模块620可获得所存储的音频文件,并对该文件执行播放操作,以输出音频信号。又例如,电子设备600还可包括发送/接收单元,以接收从另一电子设备发送的音频文件。音频处理模块620可获得所接收的音频文件,并对该文件执行播放操作,以输出音频信号。声音传输模块630与以上结合图1至4描述的声音传输模块类似,故在此不再详述。
例如,声音传输模块630壳体单元631、信号传输单元632、振动单元633和支撑单元634。壳体单元631内部形成容纳空间。信号传输单元632接收音频处理模块620输出的音频信号。振动单元633设置在壳体单元内。振动单元633包括连接到信号传输单元632的基板以及与基板对应设置的压电片。压电片内部具有通过预先极化而形成的预定电场,当音频信号施加到基板上时,压电片和基板在音频信号的作用下弯曲,以根据音频信号产生振动。支撑单元634设置在壳体单元631内。支撑单元634支撑振动单元633以确保振动单元633不与壳体单元631接触,使得振动单元633能够在壳体单元631内部的容纳空间中振动。此外,支撑单元634还可将振动单元633产生的振动传送到壳体单元63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在电子设备600中,还可包括与声音传输模块630不同的另一声音传输模块。例如,另一声音传输模块可以是传统的耳机或扬声器模块。声音传输模块630和另一声音传输模块中播放的音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从而可为用户提供更多声道,使得用户听到的声音更加立体。
电子设备600能够通过固定模块640保持相对于用户身体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关系。例如,固定模块640可以是耳挂部件,使得电子设备600能够通过固定模块640挂在耳朵上。例如,电子设备600可是助听器设备。在此情况下,如上所述,音频处理装置还可包括声音采集单元。音频处理模块可对声音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声音进行音频处理并输出音频信号。声音传输模块可根据声音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声音振动。从而,当听力受损而不能通过空气振动听到声音的人可通过佩戴电子设备600可通过感知声音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声音振动来感知声音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声音。
又例如,电子设备600可以是眼镜式电子设备。图7是示出了图6中所示的电子设备600为眼镜式电子设备的一个示例情形的说明图。为了简洁,不再结合图7描述眼镜式电子设备700与电子设备600类似的部分。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0还可包括镜框模块710和设置在镜框模块中的镜片720。电子设备700的固定模块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如图7所示,第一支撑臂包含第一连接部分731(如图7中的阴影部分所示)和第一保持部分732。第一连接部分731连接镜框模块710和第一保持部分732。第二支撑臂包含第二连接部分741(如图7中的阴影部分所示)和第二保持部分742。第二连接部分741连接镜框模块710和第二保持部分742。此外,可在镜框模块710上设置第三保持部分(未示出)。具体地,第三保持部分可设置在镜框模块710位于两个镜片之间的位置上。通过第一保持部分、第二保持部分和第三保持部分,头戴式电子设备被保持在用户的头部。具体地,第一保持部分和第二保持部分可用于将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支撑在用户的耳部,而第三保持部分可用于将镜框模块710支撑在用户的鼻梁处。
在电子设备700中,声音传输模块750可沿图7中的箭头所示设置在第一支撑臂的内侧,当头戴式电子设备被佩戴在用户的头部时,声音传输模块与用户的头部接触,使得用户能够感知声音传输模块中的振动单元所产生的振动。类似地,声音传输模块750也可在第二支撑臂的内侧。此外,可在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内侧均设置声音传输模块。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图7中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声音传输模块还包括第一缓冲单元。第一缓冲单元设置在声音传输模块的壳体单元的外表面的第一区域上并且位于第一支撑臂的内侧,其中,固定单元的内侧是当头戴式电子设备被佩戴在用户的头部时,固定单元靠近用户的头部的一侧。第一缓冲单元可减弱通过第一缓冲单元的振动并且将声音传输模块的振动单元所产生的振动传送给用户。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图7中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声音传输模块还包括第二缓冲单元。第二缓冲单元可设置在声音传输模块的壳体单元的外表面的第二区域上并且与第一支撑臂接触。第二缓冲单元可减弱通过第二缓冲单元的振动,第二区域为壳体单元的外表面的除了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例如,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设置在壳体单元的两个相反的外表面上。此外,优选地,第二缓冲单元对于振动的减弱程度大于第一缓冲单元对于振动的减弱程度,以防止第一支撑臂振动,导致除了用户以外人听到用户通过声音传输模块收听的内容。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通过使得用户感知声音传输模块中的振动单元所产生的振动来传输音频信号,从而相对于例如耳机、扬声器之类的传统的声音传输或播放模块在减小了模块所占用的体积的同时,提高了音频输出质量。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声音传输模块中,由于将振动单元设置在壳体单元内部形成容纳空间中,并且通过设置在壳体单元内的支撑单元支撑振动单元以确保振动单元不与壳体单元接触,因此在保护了振动单元的同时,确保了振动单元的振动空间,并且使得振动单元产生的振动能够通过支撑单元被传送到壳体单元,并进而传送到用户。
此外,在本实施中穿戴式电子设备700还可包括第一数据传输线和显示单元。第一数据传输线可设置在固定模块和镜框模块中。第一数据传输线可将显示信号传送到显示单元。显示单元可根据显示信号向用户进行显示。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以数据传输线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还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显示信号传送到显示单元。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的显示单元的示例性框图。如图8所示,显示单元800可包括第一显示模块810、第一光学系统820、第一光导部件830和第二光导部件840。图9是示出了图8所示的显示单元800的一个示意情形的说明图。
第一显示模块810可设置在镜框模块710中,并且与第一数据传输线相连接。第一显示模块810可根据第一数据传输线传送的第一视频信号显示第一图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显示模块810可以是尺寸较小的微型显示屏的显示模块。
第一光学系统820也可设置在镜框模块710中。第一光学系统820可接收从第一显示模块发出的光线,并对从第一显示模块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第一放大虚像。也就是说,第一光学系统820具有正屈光力。从而用户可清楚观看第一图像,并且用户所观看的图像的尺寸不受显示单元的尺寸的限制。
例如,光学系统可包括以凸透镜。可替换地,为了减少像差、避免色散等对成像造成的干扰,带给用户更好的视觉体验,光学系统也可由包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多个透镜形成透镜组件。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沿8光学系统的光轴对应地设置第一显示模块810和第一光学系统820。可替换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显示单元还可包括第五光导部件,以将从第一显示模块810发射的光线传送到第一光学系统820。
如图9所示,在第一光学系统820收从第一显示模块810发出的光线,并对从第一显示模块810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后,第一光导部件830可将经过第一光学系统的光线传送到第二光导部件840。第二光导部件840可设置在镜片部件720中。并且第二光导部件可接收通过第一光导部件830传送的光线,并将第一光导部件830传送的光线向佩戴头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眼睛进行反射。
返回图7,可选择地,镜片部件820在从内侧到外侧的方向上满足第一预定透光率,使得用户能够在观看第一放大虚像的同时能够观看周围环境。另一方面,镜片在从外侧到内侧的方向上满足第二预定透光率。从而在周围环境中的光线较强时可对部分光学进行折射或反射。
此外,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镜框模块810可包括与第一支撑臂相连接的第一桩头部分以及与第二支撑臂相连接的第一桩头部分。显示单元中的第一显示模块和第一光学系统设置在镜框模块710的桩头部分中。
此外,在本实施中穿戴式电子设备700还可包括设置在电子设备700的固定模块和镜框模块外侧的触摸输入单元,以便于用户仅输入。在触摸输入单元设置在支撑臂外侧的情况下,由于声音传输模块设置在支撑臂内侧为了防止声音传输模块影响触摸输入单元对于用户触摸输入的检查。可在声音传输模块设与触摸输入单元之间预先设定间隙。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依赖于设计需求和其它因素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组合、部分组合和替换,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声音传输模块,包括:
壳体单元,内部形成容纳空间;
信号传输单元,配置来接收音频信号;
振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单元内,包括:
基板,连接到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以及
压电片,与所述基板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压电片内部具有通过预先极化而形成的预定电场,
当所述音频信号施加到所述基板上时,所述压电片和所述基板在所述音频信号的作用下弯曲,以根据所述音频信号产生振动;
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单元内,配置来支撑所述振动单元以确保所述振动单元不与所述壳体单元接触,使得所述振动单元能够在所述壳体单元内部的容纳空间中振动,并且还配置来将所述振动单元产生的振动传送到所述壳体单元;
其中,所述壳体将所述振动传输至与该壳体接触的身体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传输模块,还包括:
第一缓冲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单元的外表面的第一区域上,配置来减弱通过所述第一缓冲单元的振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音传输模块,还包括:
第二缓冲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单元的外表面的第二区域上,配置来减弱通过所述第二缓冲单元的振动,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壳体单元的外表面的除了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
其中所述第二缓冲单元对于振动的减弱程度大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对于振动的减弱程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模块,
所述支撑模块的第一表面与所述振动单元接触,
所述支撑模块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壳体单元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音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振动单元为长条形,
所述支撑模块设置在所述长条形的端部,以使所述振动单元的至少中间部分与所述壳体单元之间具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音传输模块,其中
对应于所述振动单元的、与所述支撑模块接触的表面,设置所述支撑模块。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音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支撑模块设置在所述振动单元的一个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音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模块,
所述支撑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振动单元的两个相反的表面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传输模块,还包括:
介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振动单元与所述壳体单元之间的填充介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声音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填充介质是根据所需要的振动单元的振动状态确定的。
11.一种音频处理装置,包括:
电源提供模块,配置来向所述音频处理装置供电;
音频处理模块,配置来进行音频处理并输出音频信号;
声音传输模块,包括:
壳体单元,内部形成容纳空间;
信号传输单元,配置来接收所述音频处理模块输出的所述音频信号;
振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单元内,包括:
基板,连接到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以及
压电片,与所述基板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压电片内部具有通过预先极化而形成的预定电场,
当所述音频信号施加到所述基板上时,所述压电片和所述基板在所述音频信号的作用下弯曲,以根据所述音频信号产生振动;
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单元内,配置来支撑所述振动单元以确保所述振动单元不与所述壳体单元接触,使得所述振动单元能够在所述壳体单元内部的容纳空间中振动,并且还配置来将所述振动单元产生的振动传送到所述壳体单元;
其中,所述壳体将所述振动传输至接触部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音频处理装置,还包括:
声音采集模块;
所述音频处理模块,对所述声音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声音进行音频处理并输出所述音频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音频处理装置,还包括:
连接模块,配置来将所述音频处理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到其它装置上。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电源提供模块,配置来向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音频处理模块,配置来进行音频处理并输出音频信号;
声音传输模块,包括:
壳体单元,内部形成容纳空间;
信号传输单元,配置来接收所述音频处理模块模块输出的所述音频信号;
振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单元内,包括:
基板,连接到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以及
压电片,与所述基板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压电片内部具有通过预先极化而形成的预定电场,
当所述音频信号施加到所述基板上时,所述压电片和所述基板在所述音频信号的作用下弯曲,以根据所述音频信号产生振动;
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单元内,配置来支撑所述振动单元以确保所述振动单元不与所述壳体单元接触,使得所述振动单元能够在所述壳体单元内部的容纳空间中振动,并且还配置来将所述振动单元产生的振动传送到所述壳体单元;
固定模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该固定模块保持相对于用户身体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关系;
其中,所述壳体将所述振动传输至接触部位。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为眼镜式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镜框模块;
镜片,设置在所述镜框模块中;
所述固定模块包括:
第一支撑臂,包含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一保持部分,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分配置来连接所述镜框模块和所述第一保持部分;
第二支撑臂,包含第二连接部分和第二保持部分,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分配置来连接所述镜框模块和所述第二保持部分,
其中,所述镜框模块包括第三保持部分,
所述第一保持部分、所述第二保持部分和所述第三保持部分配置来将所述电子设备保持在用户的头部,
所述声音传输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中,
当头戴式电子设备被佩戴在用户的头部时,所述声音传输模块与所述用户的头部接触,使得所述用户能够感知所述声音传输模块中的振动单元所产生的振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声音传输模块还包括:
第一缓冲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单元的外表面的第一区域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内侧,配置来减弱通过所述第一缓冲单元的振动,
其中,所述固定单元的内侧是当所述头戴式电子设备被佩戴在用户的头部时,所述固定单元靠近所述用户的头部的一侧。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声音传输模块还包括:
第二缓冲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单元的外表面的第二区域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支撑臂接触,配置来减弱通过所述第二缓冲单元的振动,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壳体单元的外表面的除了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
CN201310042793.9A 2012-11-28 2013-02-01 声音传输模块、音频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974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2793.9A CN103974174B (zh) 2013-02-01 2013-02-01 声音传输模块、音频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4/091,614 US9854196B2 (en) 2012-11-28 2013-11-27 Head-mount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2793.9A CN103974174B (zh) 2013-02-01 2013-02-01 声音传输模块、音频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4174A CN103974174A (zh) 2014-08-06
CN103974174B true CN103974174B (zh) 2018-08-10

Family

ID=51243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2793.9A Active CN103974174B (zh) 2012-11-28 2013-02-01 声音传输模块、音频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741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62093B1 (fr) * 2017-01-26 2020-11-27 Faurecia Interieur Ind Module d'affichage pour vehicule et habitacle comprenant le module
CN113329113B (zh) * 2020-02-28 202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保护壳及音频播放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8808A (zh) * 2002-05-15 2003-11-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声音匹配部件、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流量计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35260Y (zh) * 2007-04-02 2008-03-12 严世熙 整合骨传导技术的眼镜
CN102450035A (zh) * 2010-03-29 2012-05-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压电型电声换能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52024A (ja) * 2004-06-09 2005-12-22 Murata Mfg Co Ltd 眼鏡型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及び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8808A (zh) * 2002-05-15 2003-11-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声音匹配部件、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流量计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35260Y (zh) * 2007-04-02 2008-03-12 严世熙 整合骨传导技术的眼镜
CN102450035A (zh) * 2010-03-29 2012-05-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压电型电声换能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4174A (zh)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79075B2 (en) Incoming/outgoing-talk unit and incoming-talk unit
TWI754896B (zh) 發話接聽器及行動電話系統
US9716782B2 (en) Mobile telephone
TWI724317B (zh) 耳機及立體聲耳機
US8521239B2 (en) Mobile telephone
US9854196B2 (en) Head-mount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US956329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JP6282025B2 (ja) 携帯電話
EP2387252A1 (en) Spheno-temporal bone conduction communication and/or hearing aid equipment
JP2018511212A (ja) 聴力を改善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3873997B (zh) 电子设备和声音采集方法
JP2012249097A (ja) 音声出力装置
KR20130035290A (ko) 골전도 스피커가 구비된 3d 안경
CN202975477U (zh) 头戴式电子设备
CN103974174B (zh) 声音传输模块、音频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852890A (zh) 头戴式电子设备和音频处理方法
JP2013090138A (ja) 音出力装置
CN202975476U (zh) 头戴式电子设备
JP2013017009A (ja) 携帯電話
CN212992552U (zh) 扬声装置
JP5902416B2 (ja) 携帯電話
JP2013031044A (ja) 携帯電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