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9859A - 用于防止门内侧形成水滴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及利用此烘干门内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防止门内侧形成水滴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及利用此烘干门内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9859A
CN112469859A CN201980045018.4A CN201980045018A CN112469859A CN 112469859 A CN112469859 A CN 112469859A CN 201980045018 A CN201980045018 A CN 201980045018A CN 112469859 A CN112469859 A CN 112469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oor
chamber
port
storag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50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69859B (zh
Inventor
尹秉秀
姜兑炅
白仁奎
金孝星
李景洙
申京澈
朴一松
李东勋
金镇民
许诚桓
崔贤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weiy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weiy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0772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21544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0772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194302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eiyi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weiy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469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9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9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9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10Drying cabinets or drying chambers having hea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3Laundry 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2Lint collect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3/00Apparatus for smoothing or removing creases from garments or other textile articles by formers, cores, stretchers, or internal fram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or steam 
    • D06F73/02Apparatus for smoothing or removing creases from garments or other textile articles by formers, cores, stretchers, or internal fram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or steam  having one or more treatment cha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收纳室(100)及设置在收纳室(100)一侧的机械室(200),并且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门(600),设置在收纳室(100)和机械室(200)的前面(foreside),并且机械室(200)包括:吸气口(210)和排气口(250),与外部气体连通;以及风扇单元(230),将外部气体吸入至吸气口(210)并排出至排气口(250),在关闭门(600)并且打开吸气口(210)及排气口(250)的状态下,运行风扇单元(230)从而烘干门(600)内侧。

Description

用于防止门内侧形成水滴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及利用此烘干门 内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防止门内侧形成水滴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及利用此烘干门内侧的方法,更详细地,涉及为了防止在多功能收纳系统的下端部形成水滴并向地板面落水的现象,烘干门内侧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及利用此的烘干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内部可收纳衣物、被子等多种生活用品等的一种存储柜(cabinet)的衣柜、收纳柜或者衣物管理器等,使用于去除用户直接使用相应物品期间粘在其物品的灰尘等污染物质或者恶臭物质等,并且改善皱纹。
其原理为在存储柜内部水蒸气直接喷射在衣物等物品,则水蒸气的水分子携带污染物质或者恶臭物质一起蒸发,从而去除污染物质或者恶臭物质,同时改善皱纹。
其中,“水蒸气(steam)”是通过高压喷嘴将约100度程度的高温的水以气体形态喷射,从而在常温喷射时,可视的显示为如发白烟气。
只是,使用水蒸气时,存在在衣物等发生损伤情况的问题。例如,向敏感材质的衣物直接喷射高温的水蒸气或者高温/高压水蒸气时,在相应材质发生损伤的情况。作为其他示例,由水蒸气生成的水分子在常温喷射后浓缩成为水滴,但是,如果不能形成有效地除湿,则在衣物残留水滴,并且长期持续此状态也会发生敏感材质的衣物的损伤。
还有,在包括在衣物等的塑料部分等直接喷射水蒸气时,可发生生成对人体非常有害的环境激素的致命性问题,因此,需要一种不使用高温的水蒸气的同时可清洁收纳在收纳室内部的衣物等的技术。
一方面,在关闭一种存储柜(cabinet)的衣柜、收纳柜或者衣物管理器等的门的状态下执行衣物管理模式时,循环收纳衣物的空间的空气相比外部气体是高温及高湿的空气。此时,随着这些空气在关闭门的状态下在内部循环,发生在门内侧面形成水蒸气浓缩甚至水滴,并向地板面落水的问题。落水现象在高温及高湿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这些问题导致用户周期性地去除滴落在地板面的水的不便,并且用户不去除滴落的水时,可发生如细菌繁殖等,对空间的清洁致命性的问题。据此,近年来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防止在衣物管理器等的门内侧形成水滴现象的技术。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7-0110653号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被提出。
具体地,提出可烘干在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内侧水滴的烘干方法及执行此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结构。
还有,提出利用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多个构成要素,不加热门本身的同时可烘干门内侧面的方法及结构。
在执行衣物管理模式过程中,提出用于去除从门内侧面部分排出的高温高湿空气发生的水滴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结构。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多功能收纳系统,其包括:收纳室100及设置在所述收纳室100一侧的机械室200,并且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门600,设置在所述收纳室100和机械室200的前面(foreside),并且所述机械室200包括:吸气口210和排气口250,与外部气体连通;以及风扇单元230,将外部气体吸入至所述吸气口210并排出至所述排气口250,在关闭所述门600并且打开所述吸气口210及排气口250的状态下,运行所述风扇单元230从而烘干所述门600内侧。
还有,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还包括: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及循环空气流出口142,连通所述收纳室100和所述机械室200,并且在烘干所述门600内侧的门烘干模式中,在所述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及循环空气流出口142被封闭的状态下可运行所述风扇单元230。
还有,在所述收纳室100的上端部设置包括再循环风扇的再循环模块300,所述再循环模块300向所述收纳室100内部的下方吐出空气,在烘干所述收纳室100的收纳室烘干模式中,在所述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及循环空气流出口142被封闭的状态线运行所述再循环风扇,所述门烘干模式及所述收纳室烘干模式可同时被运行。
还有,所述机械室200还包括:清洁过滤器单元219,过滤从所述吸气口210吸入的外部气体,所述门600在一侧形成排气门650,并且所述门600被形成为覆盖除了所述吸气口210之外的所述机械室200和收纳室100的前面,在过滤外部气体的空气清洁模式中,所述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及循环空气流出口142被封闭,所述吸气口210、排气口250及排气门650被打开,在所述门烘干模式及收纳室烘干模式中,所述排气门650被封闭。
还有,关闭所述门600时,所述排气门650可形成在与所述机械室200的排气口250相对面的位置。
本发明提供烘干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内侧的方法,作为利用上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烘干门内侧的方法包括:(a)在关闭所述门600的状态下,打开与所述门600的内侧面相对面的排气口250及所述吸气口210的步骤S100;以及(b)运行设置在所述机械室200的风扇单元230使外部气体吸入至所述吸气口210之后,排出至所述排气口250,并且由排出至所述排气口250的空气烘干所述门600内侧的步骤S110。
此时,所述门600在一侧形成排气门650,并且所述门600被形成为覆盖除了所述吸气口210之外的所述机械室200和收纳室100的前面,所述(a)步骤还可包括:(a1)打开所述排气门650时,所述排气门650被封闭的步骤S102。
还有,所述(a)步骤还可包括:(a2)阻断所述收纳室100及机械室200连通的步骤S104。
还有,在所述收纳室100的上端部设置包括再循环风扇的再循环模块300,所述再循环模块300向所述收纳室100内部的下方吐出空气,所述(b)步骤在运行所述风扇单元230时可同时运行所述再循环风扇。
还有,本分买那个的其他实施例提供多功能收纳系统,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除湿部260,除湿流动所述收纳室100的循环空气;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及循环空气流出口142,连通所述收纳室100和所述机械室200;循环过滤器单元229,向通过所述循环空气流入口141供给到所述收纳室100的循环空气供给水分;以及除湿风扇290,设置在所述排气口250侧,所述除湿风扇290烘干从所述排气口250排出的循环空气。
此时,以从所述排气口250吐出的空气的方向为基准,所述除湿风扇290可设置在所述排气口250的端部侧。
还有,所述除湿风扇290可被形成为分别设置在所述排气口250的两端部侧,并且以相互面对的方向送风。
还有,所述除湿风扇290可被形成为设置在所述排气口250内的侧端部,并且与从所述排气口250吐出的空气方向垂直的方向送风。
还有,在打开所述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及循环空气流出口142,封闭所述排气口250的状态下,由所述循环过滤器单元229生成的自然加湿空气通过所述风扇单元230供给至所述收纳室100循环时,运行所述除湿风扇290。
还有,所述机械室200还可包括:第一流路220与风扇单元230连通;第二流路240分别与所述排气口250、风扇单元230、第一流路220及收纳室100连通;第一流路转换部件241,开关所述循环空气流入口141;以及第二流路转换部件242,开关所述循环空气流出口142,并且所述第一流路转换部件241及第二流路转换部件242将所述第二流路240与所述排气口250或者所述收纳室100选择性的连通,所述除湿风扇290在所述第二流路240及收纳室100连通的状态下运行。
(发明效果)
本发明根据在门关闭的状态下,运行风扇单元烘干门内侧,从而发挥没有用户的另外行为,可去除形成在门内侧水滴的效果。还有,根据在门设置另外的排气门,从门烘干模式到空气清洁模式之间的转换或者反之亦然时,仅由最少构成要素的运行,可进行所述模式的转换。根据采取不是加热门本身的方式,而是向门内侧供给干燥空气的方式,可发挥最小化电力模式的效果。
还有,本发明根据在排气口内设置另外的除湿风扇,由除湿风扇送风的空气以与排气口的吐出方向垂直的方向形成,可在排气口内形成空气幕,从而可在衣物管理模式抑制高温及高湿的循环空气向外部损失的现象。执行衣物管理模式时,即使高温及高湿的循环空气向外部流出,通过除湿风扇送风干燥空气并进行烘干,因此,可防止在门和机械室之间的空间滞留高温及高湿空气的现象。
据此,可防止在门内侧部及机械室的外面、垫圈周边浓缩的水滴发生,改善安装多功能收纳系统的空间的清洁状态,同时解除用户去除滴落在地板面的水滴的不便,从而发挥增大用户的方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关闭状态的正面图。
图2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打开状态的正面图。
图3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内部的立体图,示出为了说明去除的外壳、门及再循环模块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内部右侧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防止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内侧水滴形成的烘干方法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防止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内侧水滴形成的烘干方法的概念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空气清洁模式的概念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空气清洁模式的概念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衣物管理模式的概念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中设置有除湿风扇的实施例的门打开状态的正面图。
图11作为在图10示出的实施例的内部立体图,示出为了说明去除外壳、门及再循环模块的图。
图12作为在图10示出的实施例的机械室立体图,示出在排气口内设置除湿风扇的状态的图。
图13是示出为了说明在图10示出的实施例的衣物管理模式的概念图。
图14是示出为了说明在图10是处的实施例的空气清洁模式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为了说明,使用正面(X轴)、后面(-X轴)、右侧(Y轴)、左侧(-Y轴)、上方(Z轴)、下方(-Z轴)等术语,在附图示出坐标系,但这是只是为了说明相应方向不限定本发明。
多功能收纳系统的结构说明
参照图1至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收纳室100、机械室200、再循环模块300、外壳500及门600。
参照图1、2a及2b进行说明,外壳500形成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外观。
首先,门600作为形成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前面,用户打开门600可接近收纳室100内侧。用户打开门600时,在收纳室100部分露出收纳室100的内侧,在机械室200部分露出排气口250、供给水槽270及浓缩水槽280。只是,门600不覆盖吸气口210。门600的最下端相比吸气口210位于上侧。这是为了在空气清洁模式不打开门600也可形成空气清洁。
在门600的外面设置有控制部610和排气门650。控制部610包括用户可选择运行模式的输入部和可输出当前运行状态的输出部。排气门650与机械室200的排气口250连通,在空气清洁模式不打开门600仅打开排气门650,从而吐出过滤的外部气体。
优选地,门600由半透明反射镜(half-mirror)形成。必要时,将位于收纳室100内侧的衣物等,可如实的显示给用户的同时根据情况执行镜子功能,从而给从收纳室100取出衣物等的用户提供方便性。
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打开状态的正面图。参照图2b,关闭门600时,排气门650形成在与所述机械室200的排气口250相面对的位置。还有,为了防止异物的渗透并且因用户的不注意伤害用户的身体,在排气口250的前面可设置格栅部,这些格栅部也可设置在排气门650的后面。一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排气口250设置除湿风扇290,对于此将进行后述。
收纳室100是收纳衣物等,去除污染物质或恶臭物质等的空间。为此,收纳室100内部上升至高温之后,自然加湿空气作为循环空气流入并循环。具体的内容与运行模式关联进行后述。
从内侧观看收纳室100,循环过滤器拆卸部129、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循环空气流出口142及功能性材料收纳部147位于下部面。
循环过滤器拆卸部129是为了位于机械室200的循环过滤器单元229的修理、替换等,可便于拆卸而配置的开口。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和循环空气流出口142分别是收纳室100内侧的循环空气从机械室200流入、流出的开口。
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形成为与风扇单元230连通,并在机械室200向所述收纳室100方向吐出空气,并且循环空气流出口142形成为在收纳室100向机械室200方向循环空气。
还有,与收纳室100内的循环空气流入口141连通的部分被形成为向上侧方向倾斜的形成,从而从循环空气流入口141流入的空气向收纳室100内部的地板面到上方具有一定的角度,并且向收纳室100内部吐出。据此,从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吐出的循环空气相比垂直的方向,与收纳在收纳室100内的衣物等以更大的面积接触,从而可增大清洁效率。
功能性材料收纳部147作为收纳用于突出去除收纳在收纳室100内部的衣物等物品的污染物质及恶臭物质之外功能的物质的空间,例如,收纳发香物质等排出至收纳室100。还有,功能性材料被形成为用户可周期性的填充。
在收纳室100内侧上部设置有安装再循环模块300的再循环模块安装部130。在再循环模块300可设置具有空气喷射功能的空气喷射衣架(参照图2b)。
可选择地,衣架(参照图2b)可位于收纳室100内侧上部中央,裤子架(未示出)等还可位于左右内侧壁面。
机械室200既是执行空气清洁模式的空间,也是在衣物管理模式中从收纳室100流入并过滤空气之后,将自然加湿空气作为循环空气流出,从而作循环空气功能的空间。
机械室200将收纳室100为基准可位于任何方向,但是,优选地,位于收纳室100下部。在收纳室100浓缩的浓缩水或者饱和湿空气由于自重,可流入到机械室200,因此可通过浓缩水槽280排出至外部。
机械室200包括吸气口210、第一流路220、风扇单元230、第二流路240、排气口250、除湿部260、供给水槽270及浓缩水槽280。
吸气口210是将外部气体吸入至机械室200内部的部分。根据选择可打开或者封闭。例如,在空气清洁模式被打开,在衣物管理模式可被封闭。吸气口210的位置优选位于后述的排气口250的下方,更优选地,位于机械室200的最下端。在衣物管理模式封闭吸气口210,因此可更简洁循环空气的循环流路,优选地,门600达不到吸气口210。
清洁过滤器单元拆卸部218位于吸气口210,从而可设置清洁过滤器单元219。清洁过滤器单元219的功能为过滤在空气清洁模式中吸入的外部气体,可包括预过滤器、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等,但不限于此。
第一流路220与吸气口210、第二流路230及风扇单元230连通。在空气清洁模式由吸气口210吸入并被过滤的外部气体和在衣物管理模式通过第二流路230吸入的循环空气流入到第一流路220。
循环过滤器单元229位于第一流路220内侧。循环过滤器单元229的功能为可过滤循环空气。循环过滤器单元229可包括加湿过滤器,存储在供给水槽270的水供给到加湿过滤器时,循环空气在通过此的过程中,供给水分从而形成自然加湿空气。用户可打开门600接近循环过滤器拆卸部129并拆卸或者安装循环过滤器单元229。
在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其他实施例中,在设置于循环过滤器单元229的加湿过滤器或者连接供给水槽270和加湿过滤器的装管施加热,使得自然加湿空气的温度上升至一定水准并可供给到收纳室100。为了施加热,也可使用另外的加热部件(未示出),也可使用在后述的除湿部260在执行除湿过程中产生的热。
风扇单元230的流入侧与第一流路220连通,向第一流路220赋予吸入空气的动力。由风扇单元230的运行,在空气清洁模式外部气体吸入到第一流路220,在衣物管理模式收纳室100内侧的空气作为循环空气吸入到第一流路220。风扇单元230的排出侧与第二流路240连通。还有,排气口250位于吸气口210的上部,随着收纳室100位于机械室200的上部,与排气口250及收纳室100可连通的第二流路240可位于风扇单元230及第一流路220的上部。
第二流路240从风扇单元230接收过滤的外部气体或者循环空气。第二流路240与收纳室100及排气口250中的任何一个选择性地连通,为控制此包括第一流路转换部件241和第二流路转换部件242。第一流路转换部件241和第二流路转换部件242被配对运行从而变更流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流路转换部件241和第二流路转换部件242可以是以轴为中心旋转的部件,可选地,采用任何用于变更流路的机构。
第一流路转换部件241和第二流路转换部件242在空气清洁模式中,第二流路240与收纳室100被阻断,并与排气口250连通(参照图8),在衣物管理模式中,第二流路240与收纳室100连通并与排气口250阻断(参照图9)。即,在衣物管理模式中,在收纳室100内侧第二流路240的循环空气通过位于第一流路转换部件241上侧的循环空气流入口141流入,收纳室100内侧的循环空气通过位于第二流路转换部件242上侧的循环空气流出口142,再次流出至第二流路240从而循环。详细的内容在以下运行模式详细说明。
排气口250接收从第二流路240过滤的外部气体吐出至外部。排气门650位于属于排气口250的门600外侧,可开关排气口250。例如,在空气清洁模式中排气门650被打开吐出从排气口250过滤的外部气体,在衣物管理模式中可封闭排气门650。
除湿部260执行除湿流动于收纳室100的循环空气的功能。进行除湿才可维持收纳室100内部及舒适的循环空气并且防止再污染。可除湿收纳室100内的循环空气,或者也可除湿从收纳室100流动至机械室200的循环空气。例如,除湿部260可以是加热泵,但不限定于此。除湿部260在执行除湿过程中可发生热,但是,这些热不被浪费而且可利用于衣物管理模式(在图6至图9由虚线表示)。例如,利用除湿部260在除湿过程中发生的热,将收纳室100加热至摄氏50至70度之后,通过循环空气流入口141从第二流路240接收常温的循环空气,从而可去除衣物等的污染物质及恶臭物质。作为其他示例,如上所述,在除湿部260除湿过程中发生的热供给至循环过滤器单元229的加湿过滤器,或者提供至连接供给水槽270和加湿过滤器的装管,可加热执行循环空气功能的自然加湿空气。上述的温度为示例,并且不限定于此,可进行多种变化。还有,为了不相互妨碍,除湿部260和循环过滤器单元229(即,加湿过滤器)也可只选择任何一个运行。
在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其他实施例中,在衣物管理模式可形成为利用在风扇单元230及除湿部260的除湿过程中产生的热,或者由另外的加热部件(未示出)生成暖风吐出至所述收纳室100。循环空气由后述的循环过滤器单元229接收水分成为自然加湿空气,这与通过风扇单元230供给的暖风结合可去除收纳的衣物等的除臭及污染。为此,除湿部260或者另外IDE加热部件(未示出)可与循环空气流入口141相邻地设置。还有,自然加湿空气的量及暖风的量被形成为用户可进行控制,并根据收纳的衣物等的种类及材质,最佳控制方式可设置成另外的模式。
一方面,在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包括机械室200与外部气体及收纳室100都连通的整体循环模式及机械室200与外部气体及收纳室101都阻断的整体阻断模式,对于此进行后述。
供给水槽270存储供给到设置于循环过滤器单元229的加湿过滤器的水。为此,由循环过滤器单元229和装管连接。浓缩水槽280收集并存储在收纳室100生成的浓缩水,或者收集并存储在收纳室100生成的饱和湿空气流入至第一流路220或者第二流路240等,并在浓缩过程中生成的浓缩水。为此,由装管连接收纳室100和/或第一流路220和/或第二流路220。
为了装水或者扔掉装满的浓缩水,优选地,可便于接近用户的供给水槽270及浓缩水槽280。为此,供给水槽270和浓缩水槽280优选位于机械室200的前面,且用户打开门600利用位于排气口250下面的各水槽的手把,可便于拆卸这些。
再循环模块300在空气清洁模式有助于再循环收纳室100的循环空气之外,执行有助于衣物等的直接烘干的功能。还有,与机械室200的运行与否独立地运行,从而为了去除收纳在收纳室100内部的衣物等的灰尘也可运行。
用于防止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内侧水滴形成的烘干方法说明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防止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内侧水滴形成的烘干方法流程图。
参照图5,根据本发明的烘干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内侧的方法包括:在关闭门600的状态下,打开吸气口210及排气口250的步骤S100;以及运行设置在机械室200的风扇单元230并由吸气口210吸入外部气体之后,排出至排气口250,并且由排出至排气口250的空气,门600的内侧被烘干的步骤S110。以此为前提,在机械室200设置于外部气体连通的吸气口210及排气口250,在关闭门600的状态下,排气口250形成为与门600的内侧面相对面的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驱动设置在机械室200的风扇单元230,作为干燥空气的外部气体通过吸气口210被吸入后,排出至排气口250从而向门600的内侧供给干燥空气。这是为了在关闭门600的状态下,烘干存在于门600及机械室200前面之间的在规定空间形成的水滴。
如果不执行这些烘干作业,则由高温及高湿的循环空气在门600内侧形成水滴,并且这将导致在多功能收纳系统所在空间的的地板面落水的问题。
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防止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内侧水滴形成的烘干方法,根据设计者的选择可不同地被设置,但是,在总共所需45分钟的衣物管理模式(基本模式)中优选执行6分钟左右,并且在总共所需95分钟的衣物管理模式(专业模式)中优选执行11分钟左右。
排气门650打开的情况下,所述步骤S100还可包括排气门650被封闭的步骤S102。这是因为,在空气清洁模式中打开排气门650,并且在未确认排气门650的打开与否的状态下执行根据本发明的烘干方法时,由风扇单元230排出至排气口250的空气都排出至排气门650,从而不能烘干门600内侧。据此,为了极大化门600内侧的烘干效率,确认排气门650的打开与否之后,打开排气门650时需要封闭排气门650。
还有,所述步骤S100还可包括阻断收纳室100及机械室200的连通的步骤S104。如果,在收纳室100及机械室200未被连通的状态下驱动风扇单元230时,由风扇单元230吐出的空气不能集中在排气口250侧,而是可循环至收纳室100,从而可降低门600内侧的烘干效率。
一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烘干系统的收纳室100的上端部设置包括再循环风扇的再循环模块300,再循环模块300被形成为向所述收纳室100内部的下方吐出空气,所述步骤S110在运行风扇单元230时,可同时运行再循环风扇。此时,优选的,阻断收纳室100及机械室200之间的连通,在此状态下运行再循环风扇,从而烘干收纳室100的同时可烘干门600的内侧上部。
还有,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烘干系统还可包括湿度传感器(未示出)。据此,利用湿度传感器可感应多功能烘干系统所在空间的湿度,并且所述空间的湿度相对过高时,可强制地不执行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防止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内侧水滴形成的烘干方法。
多功能收纳系统的运行模式的说明
参照图6中图9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运行模式。
首先,参照图6及图7说明‘么烘干模式’。
如上所述,门烘干模式是去除形成在门600内侧或者门600内侧和机械室200的前方面之前空间的水滴的模式。为了执行门烘干模式,在关闭门600的状态下,也需要封闭排气门650。还有,为此需要干燥空气,并且为了引入作为干燥空气的外部气体,也需要打开吸气口210。这可视为在封闭排气门650的状态下,执行后述的空气清洁模式。只是,后述的空气清洁模式在必须打开排气门650的方面上具有差异。
参照图6,通过吸气口210流入的作为干燥空气的外部气体经过第一流路220通过风扇单元230之后,经过第二流路240吐出至排气口250。此时,排气门650为封闭的状态,并且吐出至排气口250的空气不直接排出至外部,而反射门600及机械室200之间的空间并且流动。当然,通过吸气口210流入的外部气体由风扇单元230的运行流入,但是,在不运行风扇单元230的情况下,也可在打开吸气口210的状态下自然流入。
还有,第一流路转换部件241及第二流路转换部件242将第二流路240与排气口250或者收纳室100选择性地连通。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烘干模式中,在由第一流路转换部件241及第二流路转换部件242,第二流路240与排气口250连通的状态下运行风扇单元230,从而可烘干门600内侧。
一方面,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烘干模式在衣物管理模式结束之后,自动地开始并运行已设定的时间。
在图7示出运行机械室200的风扇单元230时,同时运行收纳室100的再循环模块300的再循环风扇的状态。如上所述,这使排气门650在封闭的状态下同时运行风扇单元230及再循环模块300的再循环风扇,从而可增大门600内侧的烘干效率。
其次,参照图8说明‘空气清洁模式’。
空气清洁模式是与收纳室100独立地只运行机械室200,从而执行清洁外部气体的功能的模式。即,外部气体在污染的状态下可位于收纳室100内部干净的衣物等,因此是在收纳室100不流入外部气体的运行模式。
如果用户选择空气清洁模式,门600的排气门650被打开且吸气口210也被打开。
机械室200的第一流路转换部件241和第二流路转换部件242运行,将第二流路240与排气口250连通,并从收纳室100及第一流路220阻断。在此过程中,收纳室100与机械室200成为独立的空间。
运行风扇大暖230。由风扇单元230的运行,外部气体通过吸气口210流入到第一流路220并朝向风扇单元230。在通过吸气口210的过程中,由位于吸气口210的清洁过滤器单元219过滤外部气体。在通过第一流路220的过程中,由位于第一流路220的循环过滤器单元229可进一步过滤。此时,位于循环过滤器单元229的加湿过滤器由用户的选择执行或者不执行加湿功能。如果加湿外部气体,与衣物管理模式类似的供给水槽270将水供给到加湿过滤器。通过风扇单元230过滤的外部气体经过第二流路240,并通过排气口250向外部排气。
反复此过程的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执行一种空气清洁器的功能。外部气体持续地流入至机械室200并被过滤,被过滤的空气持续地被排气。
优选地,与用户打开门600的与否无关地,可执行空气清洁模式。在空气清洁模式运行期间,用户也可自由地打开门600,将衣物等放置到收纳室100内侧或者可将衣物等取出。随时可将水装在供给水槽270,并将浓缩水槽280的水排出。门600不覆盖吸气口210,排气口250在门600内侧是打开的形态,因此,门600的打开不影响空气清洁模式运行。
用户在从多功能收纳系统离远的位置,即在看不清控制部610的位置,也仅确认排气门650的打开与否,从而可确认当前是由空气清洁模式运行,还是由衣物管理模式运行。
由空气清洁模式及衣物管理模式的持续性运行等,即使过滤器被污染用户也可容易的替换。清洁过滤器单元219的情况,将手伸入门600下侧的吸气口210,可将此替换。循环过滤器单元229的情况,打开门600并利用循环过滤器拆卸部129可替换。
参照图9说明‘衣物管理模式’
衣物管理模式是在位于收纳室100内侧的衣物等,去除污染物质或者恶臭物质的模式。将自然加湿空气循环为循环空气,从而将收纳室100内部成为湿润的环境,衣物等的污染物质或者恶臭物质与湿空气一起被去除,并且这些流入至机械室200从而以浓缩水被排出。在此过程中,除湿部260执行除湿流动收纳室100的循环空气。选择性的,也可利用在除湿部260发生的热,加热收纳室100内部。即,在衣物管理模式中,循环过滤器单元229及除湿部260分别交替运行已设置的时间,从而可交替执行收纳室100的加湿及除湿。
如果用户选择衣物管理模式,则门600的排气门650被封闭且吸气口210也被封闭。即,在衣物管理模式中个,收纳室100内的空气实质上不向外部排出。
除湿部260除湿流动收纳室100的循环空气。选择性的,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热可加热收纳室100内部,并且其温度可以是摄氏50至70度,但不限定于此。运行机械室200的第一流路转换部件241和第二流路转换部件242,并将第二流路240与收纳室100及第一流路220连通,并且从排气口250阻断。为了使设置在循环过滤器单元229的加湿过滤器吸收水分,供给水槽270的水供给到加湿过滤器。在此过程中,加湿过滤器或者供给到加湿过滤器的水可由在除湿部260或者另外的加热部件(未示出)发生的热被加热。
除湿的同时,或者除湿之后,运行风扇单元230。由风扇单元230的运行,收纳室100内部的空气通过循环空气流出口142流入到第二流路240,并且再次流入到第一流路220朝向风扇单元230。在此过程中,空气通过循环过滤器单元229的加湿过滤器成为自然加湿空气。这再次经过第二流路240并通过循环空气流入口141供给到收纳室100。
反复此过程,在收纳室100和机械室200之间持续地循环循环空气。循环空气在收纳室100包括污染物质或者恶臭物质,但是不将其排出至外部,因此,给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与此同时,优选地,包括污染物质或者恶臭物质的循环空气一旦流入到机械室200,则在循环过滤器单元229被过滤并且浓缩成浓缩水另外的聚在浓缩水槽280,因此,不发生污染物质或者恶臭物质再次供给到收纳室100的再污染现象。
一方面,在衣物管理模式中,由风扇单元230及除湿部260或者另外的加热部件(未示出)生成暖风并可吐出至收纳室100,并且自然加湿空气首先吐出至收纳室100,自然加湿空气的吐出中断之后,暖风吐出至收纳室100。
再循环模块300有助于循环空气的循环。再循环模块300在收纳室100上侧再循环循环空气,因此,经过整个收纳室100形成更顺畅的对流现象。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个,不运行机械室200内部的器具只运行再循环模块300,从而也可体现挂靠在收纳室100的衣物等的除尘功能。
与上述说明的衣物管理模式一起,再次参照图10至图14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中设置除湿风扇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作为用于防止门内侧水滴形成而设置的除湿风扇,具体地在排气口250内侧设置除湿风扇290。
执行衣物管理模式时,循环过滤器单元229及除湿部260可选择性地运行,根据已设置的时间交替运行循环过滤器单元229及除湿部260,可执行反复的收纳室100的加湿及除湿。在这些过程中,在收纳室100内循环高温及高湿的空气,这些循环空气通过打开的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及循环空气流出口142循环收纳室100及机械室200。
在高温及高湿的循环空气循环收纳室100及机械室200之间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向外部的损失,选择性地连通排气口250或者收纳室100的第二流路转换部件242可运行中第二流路240与收纳室100连通的同时与排气口250阻断的位置。只是,在阻断排气口250的状态下,循环空气也可向各部件的缝隙之间流出,据此,与设计者的意图不同,通过排气口250高温及高湿的空气部分地被排出。此时,排气门650是被封闭的状态,通过排气口250排出的高温及高湿的循环空气滞留在机械室200和门600之间的缝隙及空间,因此,在机械室200和门600内侧之间可发生水滴形成的现象。
为了防止这些水滴形成现象,本实施例设置除湿风扇290从而执行衣物管理模式时,烘干通过排气口250泄漏的高温及高湿的空气。排气口250向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前方延长一定的长度,优选地,除湿风扇290设置在排气口250内的一侧。
此时,除湿风扇290以从排气口250吐出的空气方向为基准,设置在排气口250的侧端部,并形成为与从排气口250吐出的空气方向垂直的方向送风。如此,由除湿风扇290在排气口250形成空气幕,从而可抑制通过排气口250泄漏循环空气的现象本身,并且即使泄漏少量的循环空气,也通过除湿风扇进行烘干,从而可防止在门600内侧滞留高温及高湿的空气的现象。
一方面,除湿风扇290的送风方向也可与从排气口250吐出的空气方向垂直的方向送风,但是,根据设计者的选择也可构成为以锐角方向送风。
还有,在图10至图14示出在排气口250内的一侧端部仅设置一个除湿风扇290,但是,可设置一对除湿风扇290,并且也可构成为相互面对的方向送风。
开始衣物管理模式时,除湿风扇290自动地运行,并且结束衣物管理模式时,可自动地终止运行。这是因为关于后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空气清洁模式,在空气清洁模式中由清洁过滤器单元219通过排气口250将净化的空气强制吐出,因此,向排出至排气口250的空气不需要形成空气幕。
即,除湿风扇290是为了防止在高温及高湿的空气循环收纳室100及机械室200的衣物管理模式中,所述高温及高湿的空气通过排气口250泄漏的现象,在封闭排气口250时开始运行除湿风扇290,打开排气口250时可终止除湿风扇290的运行。
其中,根据设计者的选择可变更除湿风扇290的大小、形状及位置,优选地,除湿风扇290在排气口250被封闭的状态下,不影响流动第二流路240的空气的湿度及温度。
一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其他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的衣物管理模式及空气清洁模式之外,还包括‘整体循环模式’及‘整体阻断模式’。
‘整体循环模式’是设置在机械室200的清洁过滤器单元219不仅与收纳室100,还可与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外部气体都连通的模式。在清洁过滤器单元219过滤流入到收纳室100内侧的空气,也可过滤流入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外部气体。室内空气(即,外部气体)及收纳室100内部空气质量不是很不好的情况下,室内空气这些循环模式有利于快速循环并净化空气。
‘整体阻断模式’是与整体循环模式相反的,机械室200不仅与收纳室100,还与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外部气体都不连通的模式。例如,其有利于清洁过滤器单元219的性能低下需要替换时,或者不特别需要过滤收纳室100内部及室内空气时,以及仅需要机械室200的预热时。
综上,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便于理解并可再现本发明,在本说明书中参照附图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这只不过是示例,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从本发明的实施例可进行多种变形及均等的其他实施例。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可由权利要求被确定。
符号说明
100:收纳室 129:循环过滤器拆卸部
130:再循环模块安装部 141:循环空气流入口
142:循环空气流出口 147:功能性材料收纳部
200:机械室 210:吸气口
218:清洁过滤器单元拆卸部 219:清洁过滤器单元
220:第一流路 229:循环过滤器单元
230:风扇单元 240:第二流路
241:第一流路转换部件 242:第二流路转换部件
250:排气口 260:除湿部
270:供给水槽 280:浓缩水槽
300:再循环模块 500:外壳
600:门 610:控制部
650:排气门

Claims (15)

1.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收纳室(100)及设置在所述收纳室(100)一侧的机械室(200),并且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
门(600),设置在所述收纳室(100)和机械室(200)的前面,并且
所述机械室(200)包括:
吸气口(210)和排气口(250),与外部气体连通;以及
风扇单元(230),将外部气体吸入至所述吸气口(210)并排出至所述排气口(250),
在关闭所述门(600)并且打开所述吸气口(210)及排气口(250)的状态下,运行所述风扇单元(230)从而烘干所述门(600)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还包括:
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及循环空气流出口(142),连通所述收纳室(100)和所述机械室(200),并且
在烘干所述门(600)内侧的门烘干模式中,在所述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及循环空气流出口(142)被封闭的状态下运行所述风扇单元(2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在所述收纳室(100)的上端部设置包括再循环风扇的再循环模块(300),所述再循环模块(300)向所述收纳室(100)内部的下方吐出空气,
在烘干所述收纳室(100)的收纳室烘干模式中,在所述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及循环空气流出口(142)被封闭的状态线运行所述再循环风扇,
所述门烘干模式及所述收纳室烘干模式同时被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机械室(200)还包括:
清洁过滤器单元(219),过滤从所述吸气口(210)吸入的外部气体,
所述门(600)在一侧形成排气门(650),并且所述门(600)被形成为覆盖除了所述吸气口(210)之外的所述机械室(200)和收纳室(100)的前面,
在过滤外部气体的空气清洁模式中,所述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及循环空气流出口(142)被封闭,所述吸气口(210)、排气口(250)及排气门(650)被打开,
在所述门烘干模式及收纳室烘干模式中,所述排气门(650)被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关闭所述门(600)时,所述排气门(650)形成在与所述机械室(200)的排气口(250)相对面的位置。
6.一种烘干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内侧的方法,所述方法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烘干门内侧,其中,所述烘干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内侧的方法包括:
(a)在关闭所述门(600)的状态下,打开与所述门(600)的内侧面相对面的排气口(250)及所述吸气口(210)的步骤(S100);以及
(b)运行设置在所述机械室(200)的风扇单元(230)使外部气体吸入至所述吸气口(210)之后,排出至所述排气口(250),并且由排出至所述排气口(250)的空气烘干所述门(600)内侧的步骤(S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烘干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内侧的方法,其中,所述门(600)在一侧形成排气门(650),并且所述门(600)被形成为覆盖除了所述吸气口(210)之外的所述机械室(200)和收纳室(100)的前面,
所述(a)步骤还包括:
(a1)打开所述排气门(650)时,所述排气门(650)被封闭的步骤(S10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烘干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内侧的方法,其中,所述(a)步骤还包括:
(a2)阻断所述收纳室(100)及机械室(200)连通的步骤(S1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烘干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内侧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收纳室(100)的上端部设置包括再循环风扇的再循环模块(300),所述再循环模块(300)向所述收纳室(100)内部的下方吐出空气,
所述(b)步骤在运行所述风扇单元(230)时同时运行所述再循环风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
除湿部(260),除湿流动所述收纳室(100)的循环空气;
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及循环空气流出口(142),连通所述收纳室(100)和所述机械室(200);
循环过滤器单元(229),向通过所述循环空气流入口(141)供给到所述收纳室(100)的循环空气供给水分;以及
除湿风扇(290),设置在所述排气口(250)侧,
所述除湿风扇(290)烘干从所述排气口(250)排出的循环空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以从所述排气口(250)吐出的空气的方向为基准,所述除湿风扇(290)设置在所述排气口(250)的端部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除湿风扇(290)被形成为分别设置在所述排气口(250)的两端部侧,并且以相互面对的方向送风。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除湿风扇(290)被形成为设置在所述排气口(250)内的侧端部,并且与从所述排气口(250)吐出的空气方向垂直的方向送风。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在打开所述循环空气流入口(141)及循环空气流出口(142),封闭所述排气口(250)的状态下,由所述循环过滤器单元(229)生成的自然加湿空气通过所述风扇单元(230)供给至所述收纳室(100)循环时,运行所述除湿风扇(29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机械室(200)还包括:
第一流路(220)与风扇单元(230)连通;
第二流路(240)分别与所述排气口(250)、风扇单元(230)、第一流路(220)及收纳室(100)连通;
第一流路转换部件(241),开关所述循环空气流入口(141);以及
第二流路转换部件(242),开关所述循环空气流出口(142),并且
所述第一流路转换部件(241)及第二流路转换部件(242)将所述第二流路(240)与所述排气口(250)或者所述收纳室(100)选择性的连通,
所述除湿风扇(290)在所述第二流路(240)及收纳室(100)连通的状态下运行。
CN201980045018.4A 2018-07-03 2019-06-21 用于防止门内侧形成水滴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及利用此烘干门内侧的方法 Active CN1124698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77268 2018-07-03
KR10-2018-0077269 2018-07-03
KR1020180077268A KR102215444B1 (ko) 2018-07-03 2018-07-03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의 도어 내측 물방울 맺힘 방지를 위한 건조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1020180077269A KR102194302B1 (ko) 2018-07-03 2018-07-03 도어 내측 물방울 맺힘 방지를 위한 팬을 구비한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PCT/KR2019/007495 WO2020009355A1 (ko) 2018-07-03 2019-06-21 도어 내측 물방울 맺힘 방지를 위한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도어 내측을 건조시키는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9859A true CN112469859A (zh) 2021-03-09
CN112469859B CN112469859B (zh) 2023-06-27

Family

ID=69059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5018.4A Active CN112469859B (zh) 2018-07-03 2019-06-21 用于防止门内侧形成水滴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及利用此烘干门内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25333B2 (zh)
JP (1) JP7182683B2 (zh)
CN (1) CN112469859B (zh)
WO (1) WO20200093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94999B1 (ko) * 2018-01-23 2023-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의류관리장치
KR20230143483A (ko) * 2022-04-05 2023-10-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습 키트, 이를 포함하는 건조기 및 건조기의 제습 모드 동작 방법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7394U (zh) * 1991-04-28 1992-09-30 江西食品机械厂 干衣取暖多用柜
JPH08257294A (ja) * 1995-03-22 1996-10-08 Brother Ind Ltd 衣類乾燥機
JPH08276098A (ja) * 1995-04-05 1996-10-22 Brother Ind Ltd 衣類乾燥機
JPH09276598A (ja) * 1996-04-18 1997-10-28 Brother Ind Ltd 衣類乾燥機
KR20020024691A (ko) * 2000-09-26 2002-04-01 허 현 건조기
JP2002272570A (ja) * 2001-03-14 2002-09-24 Daiwa Industries Ltd フラワーショーケース
JP2005124760A (ja) * 2003-10-23 2005-05-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2007202936A (ja) * 2006-02-06 2007-08-16 Yamaha Livingtec Corp 洗面キャビネット
US20080016893A1 (en) * 2006-07-19 2008-01-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Low-temperature showcase
JP2010246700A (ja) * 2009-04-15 2010-11-0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洗濯乾燥機および乾燥機
KR20100121201A (ko) * 2009-05-08 2010-11-17 송경애 의류 클리닝 기능이 구비된 공기정화기
JP2011152186A (ja) * 2010-01-26 2011-08-11 Nakano Refrigerators Co Ltd リーチインショーケース
CN102301062A (zh) * 2008-12-09 2011-12-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织物处理设备
CN202537986U (zh) * 2012-04-23 2012-11-21 佛山市顺德区盛熙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消毒柜
CN104905745A (zh) * 2014-03-10 2015-09-16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热泵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6015356U (zh) * 2016-06-29 2017-03-15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酒店用烘干衣柜
CN107581637A (zh) * 2017-10-21 2018-01-16 四川省凯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控温循环式过滤烘干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49903A (en) * 1961-02-07 1962-08-21 Automatic Steam Products Corp Apparatus for steaming and drying articles
US4682424A (en) * 1986-10-16 1987-07-28 Arlillian Irving Clothes drying apparatus
JP2001224898A (ja) 2000-02-15 2001-08-21 Miyata Koki:Kk 洗濯物の乾燥仕上げ方法および装置
DE10030531B4 (de) 2000-06-28 2004-08-26 Multitroc Patentverwertungsgesellschaft Mbh & Co.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ügelfreien Trocknung von feuchtem Gut, insbesondere von feuchter Wäsche bzw. Kleidung
JP2002136799A (ja) 2000-11-06 2002-05-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衣類乾燥機
US6745496B2 (en) * 2001-03-20 2004-06-08 Anthony Cassella Air-flow dryer and method
US6928745B2 (en) * 2003-07-25 2005-08-16 Maytag Corporation Clothes dryer with control panel seal
US6868621B1 (en) * 2003-08-08 2005-03-22 Grimm Brothers Plastics Corp. Clothes dry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ying clothes
US20060137208A1 (en) * 2004-11-30 2006-06-29 Lg Electronics, Inc. Complex type drying apparatus
KR101218465B1 (ko) 2006-05-15 2013-0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재생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265605B1 (ko) * 2006-07-04 2013-05-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처리 장치
KR101306718B1 (ko) * 2007-08-03 2013-09-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JP2009183388A (ja) 2008-02-05 2009-08-20 Fujishoji Co Ltd 弾球遊技機
US9074313B2 (en) 2008-12-09 2015-07-07 Lg Electronics Inc.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KR101525568B1 (ko) 2008-12-09 2015-06-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처리 장치
KR20100125508A (ko) * 2009-05-21 2010-12-01 김주영 음식점용 또는 가정용 탈취 옷장
KR101210712B1 (ko) 2010-01-11 2012-12-10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건조기용 댐퍼유닛
US20150113825A1 (en) * 2013-10-25 2015-04-30 Richard Goulet Drying cabinet for clothing and sports equipment
KR20170128958A (ko) * 2016-05-16 2017-1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KR102599106B1 (ko) * 2016-11-11 2023-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7394U (zh) * 1991-04-28 1992-09-30 江西食品机械厂 干衣取暖多用柜
JPH08257294A (ja) * 1995-03-22 1996-10-08 Brother Ind Ltd 衣類乾燥機
JPH08276098A (ja) * 1995-04-05 1996-10-22 Brother Ind Ltd 衣類乾燥機
JPH09276598A (ja) * 1996-04-18 1997-10-28 Brother Ind Ltd 衣類乾燥機
KR20020024691A (ko) * 2000-09-26 2002-04-01 허 현 건조기
JP2002272570A (ja) * 2001-03-14 2002-09-24 Daiwa Industries Ltd フラワーショーケース
JP2005124760A (ja) * 2003-10-23 2005-05-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2007202936A (ja) * 2006-02-06 2007-08-16 Yamaha Livingtec Corp 洗面キャビネット
US20080016893A1 (en) * 2006-07-19 2008-01-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Low-temperature showcase
CN102301062A (zh) * 2008-12-09 2011-12-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织物处理设备
JP2010246700A (ja) * 2009-04-15 2010-11-0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洗濯乾燥機および乾燥機
KR20100121201A (ko) * 2009-05-08 2010-11-17 송경애 의류 클리닝 기능이 구비된 공기정화기
JP2011152186A (ja) * 2010-01-26 2011-08-11 Nakano Refrigerators Co Ltd リーチインショーケース
CN202537986U (zh) * 2012-04-23 2012-11-21 佛山市顺德区盛熙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消毒柜
CN104905745A (zh) * 2014-03-10 2015-09-16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热泵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6015356U (zh) * 2016-06-29 2017-03-15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酒店用烘干衣柜
CN107581637A (zh) * 2017-10-21 2018-01-16 四川省凯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控温循环式过滤烘干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25333B2 (en) 2023-08-15
JP2021531848A (ja) 2021-11-25
JP7182683B2 (ja) 2022-12-02
CN112469859B (zh) 2023-06-27
WO2020009355A1 (ko) 2020-01-09
US20210222350A1 (en) 2021-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35974B2 (en) Multi-functional storage system comprising a recirculation module
US7987616B2 (en) Laundry machine
US20090307921A1 (en) Laundry dry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1320158B2 (en) Multifunctional circulation system enabling purification of outside air
CN112469859B (zh) 用于防止门内侧形成水滴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及利用此烘干门内侧的方法
KR102374098B1 (ko) 도어 내측 물방울 맺힘 방지를 위한 팬을 구비한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CN211862175U (zh) 包含衣物掸灰用空气吐出部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EP3622856A1 (en) Multifunctional circulation system enabling purification of outside air
CN104652107B (zh) 衣物干燥设备
CN212630269U (zh) 具有单独分离的净化流路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KR102194302B1 (ko) 도어 내측 물방울 맺힘 방지를 위한 팬을 구비한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102215444B1 (ko)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의 도어 내측 물방울 맺힘 방지를 위한 건조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CN214386642U (zh) 衣物管理模块及多功能收纳系统
KR20200105172A (ko) 공기청정모드 수행을 통해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의 기계실 강제제습방법
CN215685723U (zh) 多功能收纳系统
KR20180124746A (ko) 자연가습공기를 이용한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20100094724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102562207B1 (ko) 다기능 건조 수납 시스템
CN216316382U (zh) 包括滑动开关结构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KR102624713B1 (ko) 냉각 단계를 포함하는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에서의 공기 순환 방법
KR102526712B1 (ko) 다기능 건조 수납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KR101560388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20230105507A (ko) 옷걸이 장치
KR20230105750A (ko) 옷걸이 장치
KR20230105769A (ko) 옷걸이 장치 및 옷걸이 장치의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