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9772A - 保鲜膜及保鲜膜收纳体 - Google Patents

保鲜膜及保鲜膜收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9772A
CN112469772A CN201980050017.9A CN201980050017A CN112469772A CN 112469772 A CN112469772 A CN 112469772A CN 201980050017 A CN201980050017 A CN 201980050017A CN 112469772 A CN112469772 A CN 112469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ant
film
silver
mass
wrap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00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田裕幸
佐原俊也
海老沼一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tchen Expert Of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ko KK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ko KK
Publication of CN112469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97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38Devices for discharging contents
    • B65D25/52Devices for discharg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portions of cont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方面为含有热塑性树脂、着色剂及银系抗菌剂的保鲜膜。

Description

保鲜膜及保鲜膜收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鲜膜及保鲜膜收纳体。
背景技术
以往,保鲜膜在酒店、餐厅等中作为商业用或在家庭中在食品保存时、烹饪时等广泛使用。为了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而对保鲜膜进行了各种改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含有蓝色着色剂的食品用包装用膜。根据该膜,容易识别出膜的碎片混入食品中。并且,已知为了对保鲜膜赋予抗菌性,添加包含Ag、Mn、Fe、Co、Ni、Cu、Zn等金属的无机系抗菌剂(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是有效的。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94730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923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发现了若试图通过对保鲜膜添加着色剂及抗菌剂来制作具有抗菌性的着色膜,则根据抗菌剂的种类,有时着色剂无法良好地(均匀地)分散于保鲜膜中。此外,还发现了这样的着色膜可以通过将含有热塑性树脂、着色剂及抗菌剂的树脂组合物成型成膜状而获得,但是根据抗菌剂的种类,该树脂组合物的热稳定性受到损害,有可能无法获得所期望的着色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在成型含有着色剂及抗菌剂的保鲜膜时的热稳定性,并且还提高保鲜膜中的着色剂的分散性。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面为含有热塑性树脂、着色剂及银系抗菌剂的保鲜膜。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通过使用银系抗菌剂作为抗菌剂,能够优选获得使着色剂良好地分散的同时赋予了抗菌性的保鲜膜。即,理由虽尚不明确,但是与其他无机系抗菌剂(例如,锌系抗菌剂)相比,在将银系抗菌剂与着色剂一同用于保鲜膜中的情况下,不会损害着色剂的分散性。因此,在该保鲜膜中,使着色剂良好地分散的同时也赋予抗菌性。并且,理由虽尚不明确,但是与其他无机系抗菌剂(例如,锌系抗菌剂)相比,在将银系抗菌剂与热塑性树脂及着色剂一同使用的情况下,不会损害树脂组合物的热稳定性。因此,通过使用银系抗菌剂,能够由热稳定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制作保鲜膜,因此可以获得使着色剂良好地分散的同时赋予了抗菌性的保鲜膜。
以保鲜膜总量基准计,银系抗菌剂的含量优选可以为0.04质量%以上。此时,能够更优选获得抗菌性尤其优异的保鲜膜。
以保鲜膜总量基准计,银系抗菌剂的含量优选可以为0.18质量%以下。此时,可以获得保鲜膜的制膜性也优异的更有效的效果。
着色剂可以包含选自由蓝色着色剂、红色着色剂、黄色着色剂、绿色着色剂及紫色着色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热塑性树脂可以包含选自由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乳酸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及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保鲜膜还可以含有增塑剂。保鲜膜可以对大肠杆菌具有5.0以上的抗菌活性值。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保鲜膜收纳体,其具备:卷芯;上述保鲜膜,其卷绕于卷芯;及箱体,其收纳卷芯及保鲜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在成型含有着色剂及抗菌剂的保鲜膜时的热稳定性,并且还能够提高保鲜膜中的着色剂的分散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鲜膜收纳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适当参考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鲜膜含有热塑性树脂、着色剂及银系抗菌剂。该保鲜膜为用于包装物品的膜,尤其优选用作食品包装用膜。
热塑性树脂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6-尼龙、6,6-尼龙、12-尼龙等聚酰胺系树脂;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等聚苯乙烯系树脂;聚-L-乳酸、聚-D-乳酸、聚-DL-乳酸等聚乳酸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物等聚烯烃系树脂;聚氯乙烯等聚氯乙烯系树脂;聚偏二氯乙烯等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从处理性优异的观点考虑,热塑性树脂优选为聚氯乙烯系树脂、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聚乳酸系树脂或聚烯烃系树脂,更优选为聚氯乙烯系树脂、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聚乳酸系树脂或聚乙烯系树脂。
从保鲜膜的成型性、耐热性及流动性优异的观点考虑,聚氯乙烯系树脂优选为平均聚合度为700~1300的聚氯乙烯系树脂。本说明书中的平均聚合度是指依据JIS K6720-2测定的平均聚合度。
从机械特性优异的观点考虑,聚氯乙烯系树脂可以为氯乙烯均聚物(聚氯乙烯树脂),从赋予其他特性的目的考虑,也可以为氯乙烯和能够与其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共聚物可以为接枝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作为其他单体的例子,可以举出乙烯、丙烯、丁烯等烯烃;乙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等饱和酸的乙烯基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不饱和酸的烷基酯;月桂基乙烯基醚等烷基乙烯基醚;马来酸、丙烯腈、苯乙烯、甲基苯乙烯、偏二氟乙烯;等。
在聚氯乙烯系树脂为共聚物的情况下,以单体单元总量基准计,共聚物中的氯乙烯单元的含量可以为10质量%以上,从机械特性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共聚物中的氯乙烯单元的含量的上限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以单体单元总量基准计,可以为99质量%以下。
聚氯乙烯系树脂例如可以为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聚合物等的共混聚合物、基于醇等的后处理物、基于含氯化合物的后处理物。在这种情况下,以单体单元总量基准计,聚氯乙烯系树脂中的氯乙烯单元的含量可以为10质量%以上。
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可以为偏二氯乙烯均聚物(聚偏二氯乙烯树脂),例如也可以为包含偏二氯乙烯及能够与偏二氯乙烯共聚的其他单体作为单体单元的共聚物。其他单体可以为氯乙烯、丙烯酸与碳原子数1~8的醇的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与碳原子数1~8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脂肪族羧酸的乙烯基酯、不饱和脂肪族羧酸、烯烃、乙烯基醚等。另外,偏二氯乙烯与氯乙烯的共聚物属于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
从保鲜膜的成型性及耐热性的观点考虑,以单体单元总量基准计,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中的偏二氯乙烯单元的含量例如可以为6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上或80质量%以上。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中的偏二氯乙烯单元的含量的上限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以单体单元总量基准计,可以为99质量%以下。关于偏二氯乙烯单元的含量,能够通过核磁共振(NMR)装置进行测定。
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例如可以为40000以上、60000以上或80000以上,可以为180000以下、160000以下或140000以下,并且可以为40000~180000、60000~160000或80000~140000。关于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能够通过GPC法测定已知分子量的聚苯乙烯作为标准物质。
用于测定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的GPC法的条件如下。作为测定装置,使用Waters Corporation制凝胶色谱仪AllianceGPC2000型。将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溶解于四氢呋喃中以使其成为0.5质量%,并将所获得的物质用作试样。
色谱柱:TOSOH CORPORATION制TSKgel GMHHR-H(S)HT 30cm×2、TSKgel GMH6-HTL30cm×2
移动相:四氢呋喃
检测器:示差折射仪
流速:1.0mL/分钟
色谱柱温度:20℃
注入量:500μL
聚烯烃系树脂例如可以为聚乙烯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可以为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以乙烯等为单体单元的共聚物。具体而言,聚乙烯系树脂可以为乙烯与选自包括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庚烯、1-辛烯等碳原子数3~10的α-烯烃、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不饱和羧酸酯;共轭二烯、非共轭二烯等不饱和化合物;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共聚物。以单体单元总量基准计,聚乙烯系树脂中的乙烯单元的含量可以为50质量%以上。
从生产率优异的观点考虑,以保鲜膜总量基准计,热塑性树脂的含量可以为6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上或75质量%以上,并且可以为90质量%以下、85质量%以下或80质量%以下。
着色剂例如可以为蓝色着色剂、红色着色剂、黄色着色剂、绿色着色剂、紫色着色剂等。着色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蓝色着色剂例如为可见光区域(波长:380~750nm的整个区域)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存在于600~750nm下的着色剂。蓝色着色剂在可见光区域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优选为波长470nm下的吸光度的2倍以上,更优选为3倍以上。具体而言,蓝色着色剂可以为铜酞菁(铜酞菁蓝)、六氰合铁(II)酸铁(III)、氧化亚钴与氧化铝的混合物、靛蓝或群青。从进一步提高强度、分散性及耐溶剂性的观点考虑,蓝色着色剂优选为蓝色颜料。
红色着色剂例如为可见光区域(波长:380~750nm的整个区域)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存在于500~599nm下的着色剂。从辨认性优异的观点考虑,红色着色剂在可见光区域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优选为波长650nm下的吸光度的2倍以上,更优选为3倍以上。具体而言,红色着色剂可以为喹吖啶酮红、喹吖啶酮猩红、二甲基喹吖啶酮、4-硝基苯胺与2-萘酚的混合物、2-硝基-4-甲苯胺与2-萘酚的混合物、2-硝基-对甲苯胺与3-氧基-3’-硝基萘甲酰苯胺的混合物、邻茴香胺与2-萘酚的混合物、2,4,5-三氯苯胺与3-氧基-2-萘并-邻甲基苯胺(o-toluidide)的混合物、4-氯-邻甲苯胺与4’-氯-3-羟基-2-萘并-邻甲基苯胺的混合物、2,5-二氯苯胺与3-氧基-2-萘并-对甲基苯胺的混合物、2,5-二氯苯胺与3-氧基-2-萘并-邻甲氧基苯胺(o-anisidide)的混合物、N,N’-二乙基-4-甲氧基间氨基苯磺酰胺与5’-氯-3-羟基-2’,4’-二甲氧基-2-萘甲酰苯胺的混合物、4-硝基-邻茴香胺与3-氧基-N-1-萘基-2-萘酰胺的混合物、1-萘胺与1-萘酚-5-磺酸(钙盐)的混合物、2-氨基-萘-1-磺酸与2-萘酚(钙盐)的混合物、6-氨基-间甲苯磺酸与3-氧基-2-萘甲酸(钙盐)的混合物、2-氨基-5-氯-对甲苯磺酸与3-氧基-2-萘甲酸(钙盐)的混合物、6-氨基-4-氯-间甲苯磺酸与3-氧基-2-萘甲酸(钙盐)的混合物、2-氨基萘-1-磺酸与3-氧基-2-萘甲酸(钙盐)的混合物、3,3’-二氯联苯胺与3-羧基-1-苯基-5-吡唑啉酮的混合物、邻联茴香胺与3-甲基-1-对甲苯基-5-吡唑啉酮的混合物、1,2’-二氧基蒽醌(钙色淀、铁色淀、铝色淀)、4,4’-二甲基-6,6’-二氯-2,2’-双硫茚靛蓝、4,4’-二甲基-6,5’,7’-三氯-2,2’-双硫茚靛蓝、对氨基萘磺酸与R酸(铝盐)的混合物及赤藓红(铝盐)等。从进一步提高强度、分散性及耐溶剂性的观点考虑,红色着色剂优选为红色颜料。
黄色着色剂例如为可见光区域(波长:380~750nm的整个区域)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存在于380~499nm下的着色剂。从辨认性优异的观点考虑,黄色着色剂在可见光区域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优选为波长600nm下的吸光度的2倍以上,更优选为3倍以上。具体而言,黄色着色剂可以为邻硝基苯胺与乙酰乙酰苯胺的混合物、对硝基苯胺与乙酰乙酰苯胺的混合物、4-氯-2-硝基苯胺与乙酰乙酰苯胺的混合物、邻硝基-对甲苯胺与乙酰乙酰苯胺的混合物、对氯-邻硝基苯胺与邻氯-乙酰乙酰苯胺的混合物、4-氯-2-硝基苯胺与乙酰乙酰-间二甲基苯胺的混合物、磺胺酸与3-羧基-1-(对磺苯基)-5-吡唑啉酮的混合物、磺胺酸与3-羧基-1-(对磺苯基)-5-吡唑啉酮(铝色淀)的混合物、3,3’-二氯联苯胺与乙酰乙酰-邻甲基苯胺的混合物、3,3’-二氯联苯胺与乙酰乙酰-对甲基苯胺的混合物、3,3’-二氯联苯胺与乙酰乙酰-间二甲基苯胺的混合物、1-氨基-5-苯甲酰胺-蒽醌与草酰氯(Oxyralchloride)的混合物、N,N-双-(1-蒽醌基)-异邻苯二甲酰胺、3,3’-二氯联苯胺与4-氯-2,5-二甲氧基-乙酰乙酰苯胺的混合物、磺胺酸与2-萘酚-6-磺酸钠的混合物、3,3’-二氯联苯胺与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的混合物、邻联茴香胺与乙酰乙酰苯胺的混合物、4,11-双(苯甲酰氨基)-16H-二萘并[2,3-a:2’,3’-i]咔唑-5,10,15,17-四酮、萘四-羧酸与1,2-二氨基苯的混合物等。从进一步提高强度、分散性及耐溶剂性的观点考虑,黄色着色剂优选为黄色颜料。
绿色着色剂可以为α-亚硝基-β-萘酚铁络合物、4-硝基苯偶氮-2-萘酚铜络合物、八氯铜酞菁、多氯铜酞菁等。
紫色着色剂可以为6,15-二溴-异蒽酮紫(Isoviolanthrone)、5,5’-二氯-4,4,7,7’-四甲基-2,2’-双(硫茚靛蓝)、二噁嗪紫、喹吖啶酮紫等。
以保鲜膜总量基准计,着色剂的含量可以为0.5质量%以上或0.6质量%以上,并且可以为2.0质量%以下或1.9质量%以下。
银系抗菌剂可以为公知的银系抗菌剂,且为包含金属银、银离子或银化合物的抗菌剂。银系抗菌剂例如可以为将银化合物、银络合物盐或银离子担载于具有多孔结构的无机化合物上的抗菌剂。根据具有多孔结构的无机化合物的种类,这样的银系抗菌剂可以为沸石-银系抗菌剂、磷酸钙-银系抗菌剂、磷酸锆-银系抗菌剂、硅酸盐-银系抗菌剂等。
沸石-银系抗菌剂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获得,即,向A型合成沸石的水悬浮液添加硝酸银水溶液,通过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在晶体结构中的Na的位置取代一定量的银离子,并在进行干燥之后进行煅烧。沸石-银系抗菌剂能够作为Sinanen Zeomic Co.,Ltd.制的“Zeomic”(例如,“Zeomic AJ10D”)、Fuji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的“BactekillerBM-102GA”等而获得。
玻璃-银系抗菌剂例如可以通过将银担载于硅酸盐玻璃上而获得。玻璃-银系抗菌剂能够作为Ishizuka Glass Co.,Ltd.制的“IONPURE”、KOA GLASS CO.,LTD.制的“MILLIONGUARD”等而获得。
磷酸钙-银系抗菌剂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获得,即,将磷酸钙、羟基磷灰石、硅酸钙等水系悬浮液与硝酸银溶液进行混合,并将金属银或银离子担载于磷酸钙上。磷酸钙-银系抗菌剂能够作为SANGI CO.,LTD.制的“apacider”、Taihei Chemical Industrial Co.,Ltd.制的“SILVER ACE”等而获得。
磷酸锆-银系抗菌剂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获得,即,通过酸处理将通过水热合成而获得的晶体磷酸锂锆中的锂取代为质子,并在将质子进一步取代为银离子之后,进行干燥并进行煅烧。磷酸锆-银系抗菌剂能够作为TOAGOSEI CO.,LTD.制的“NOVARON AG300”、“NOVARON AG1100”、“NOVARON AGZ330”、“NOVARON AGT330”等而获得。
硅酸盐-银系抗菌剂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获得,即,在将银离子担载于偏硅酸铝酸镁上之后,进行干燥及煅烧。硅酸盐-银系抗菌剂能够作为JGC Cat alysts&Chemicals,Ltd.制的“AIS-NAZ320”等而获得。
以保鲜膜总量基准计,银系抗菌剂的含量例如可以为0.01质量%以上或0.02质量%以上,从能够获得抗菌性尤其优异的保鲜膜的观点考虑,优选为0.03质量%以上、0.04质量%以上、0.05质量%以上或0.10质量%以上。
以保鲜膜总量基准计,银系抗菌剂的含量例如可以为0.50质量%以下、0.40质量%以下或0.30质量%以下,从着色剂的分散性更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为0.28质量%以下、0.26质量%以下、0.24质量%以下、0.22质量%以下或0.21质量%以下,从保鲜膜的制膜性优异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0.19质量%以下或0.18质量%以下,从保鲜膜的制膜性及着色剂的分散性尤其优异的观点考虑,进一步优选为0.16质量%以下、0.14质量%以下、0.13质量%以下或0.12质量%以下。
理由虽尚不明确,但是与其他无机系抗菌剂(例如,锌系抗菌剂)相比,在将银系抗菌剂与着色剂一同用于保鲜膜中的情况下,不会损害着色剂的分散性。因此,在该保鲜膜中,使着色剂良好地分散的同时也赋予抗菌性。并且,理由虽尚不明确,但是与其他无机系抗菌剂(例如,锌系抗菌剂)相比,在将银系抗菌剂与热塑性树脂及着色剂一同使用的情况下,不会损害树脂组合物的热稳定性。因此,通过使用银系抗菌剂,可以获得使着色剂良好地分散的同时赋予了抗菌性的保鲜膜。
保鲜膜例如可以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NBRC 3972)具有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5.5以上的抗菌活性值。保鲜膜可以具有例如相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NBRC12732)优选为5.5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的抗菌活性值。关于抗菌活性值,通过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除了热塑性树脂、着色剂及银系抗菌剂以外,保鲜膜还可以含有其他成分。作为其他成分,可以举出增塑剂、防雾剂、稳定剂(热稳定剂或光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抗析出剂、抗氧化剂、脱模剂、降粘剂、表面活性剂、荧光剂、表面处理剂、交联剂、加工助剂、压敏胶黏剂、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防粘连剂等。在保鲜膜含有其他成分的情况下,以保鲜膜总量基准计,其他成分的含量(合计含量)例如可以为1质量%以上,并且可以为30质量%以下。
保鲜膜优选还含有增塑剂。增塑剂例如可以为己二酸酯、环氧化植物油等。
己二酸酯例如可以为己二酸与碳原子数6~10的直链或支链的脂肪族醇的二酯(己二酸二酯)。己二酸酯例如可以为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异壬酯等。
环氧化植物油例如可以为环氧化大豆油、环氧化亚麻籽油、环氧化蓖麻油、环氧化玉米油、环氧化菜籽油、环氧化红花油、环氧化葵花油、环氧化棕榈油、环氧化棉籽油、环氧化橄榄油等。
以保鲜膜总量基准计,增塑剂的含量例如可以为15质量%以上或20质量%以上,并且可以为35质量%以下或30质量%以下。
保鲜膜优选还含有防雾剂。防雾剂例如可以为甘油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可以为单甘油脂肪酸酯,也可以为聚甘油脂肪酸酯。构成甘油脂肪酸酯的脂肪酸例如可以为碳原子数12~18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
单甘油脂肪酸酯例如可以为单甘油月桂酸酯、单甘油肉豆蔻酸酯、单甘油棕榈酸酯、单甘油硬脂酸酯、单甘油油酸酯、单甘油亚油酸酯等。聚甘油脂肪酸酯例如可以为聚甘油月桂酸酯、聚甘油肉豆蔻酸酯、聚甘油棕榈酸酯、聚甘油硬脂酸酯、聚甘油油酸酯、聚甘油亚油酸酯等。
以保鲜膜总量基准计,防雾剂的含量例如可以为0.1质量%以上或0.5质量%以上,并且可以为5质量%以下或3质量%以下。
保鲜膜优选还含有稳定剂。稳定剂例如可以为Ca/Zn系稳定剂。Ca/Zn稳定剂为钙的脂肪酸盐与锌的脂肪酸盐的混合物。作为该脂肪酸,例如可以举出山嵛酸、硬脂酸、月桂酸、油酸、棕榈酸及蓖麻油酸。
以保鲜膜总量基准计,稳定剂的含量例如可以为0.1质量%以上或0.5质量%以上,并且可以为5质量%以下或3质量%以下。
保鲜膜可以仅由含有热塑性树脂、着色剂及银系抗菌剂的层这一层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层构成。在由多个层构成保鲜膜的情况下,热塑性树脂、着色剂及银系抗菌剂分别可以包含于任一层中,也可以包含于彼此相同的层中,还可以包含于彼此不同的层中。
在由多个层构成保鲜膜的情况下,保鲜膜可以依次具备例如第1表面层、中间层及第2表面层。此时,例如,第1表面层及第2表面层可以含有热塑性树脂、银系抗菌剂及根据需要添加的其他成分,中间层可以含有热塑性树脂、着色剂及根据需要添加的其他成分。例如,为了提高各层之间的黏合性,保鲜膜还可以具备含有酸改性聚烯烃树脂等的黏合层,并且为了提高保鲜膜的耐热性,保鲜膜还可以具备含有聚酰胺系树脂的耐热层。
从有效地将食品与外部空气隔绝的观点考虑,保鲜膜的厚度可以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6μm以上,并且从处理性优异的观点考虑,保鲜膜的厚度可以优选为25μm以下、更优选为12μm以下。
从辨认性优异的观点考虑,保鲜膜的全光线透过率优选为75%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例如可以为90%以下。关于全光线透过率,能够依据JIS K7361-1测定入射光量及全透过光量,并以全光线透过率=(全透过光量)/(入射光量)×100的方式进行计算。
保鲜膜例如通过如下进行制造,即,通过V型混合机、螺带式混合机(Ribbonblender)、亨舍尔混合机、高速混合机等混合机将热塑性树脂、着色剂、银系抗菌剂及根据需要的上述其他成分进行混合,进一步根据需要通过混合辊、班伯里混合机、捏合机等混炼机进行混炼而获得组合物之后,例如进行挤出成型。具体而言,可以将该组合物供给至挤出机的料斗中,并通过吹胀法、T型模法等而获得作为目标的保鲜膜。
在由多个层构成保鲜膜的情况下,保鲜膜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获得,即,将各层的构成原料分别投入至各自的挤出机中并进行熔融挤出,通过吹胀法、T型模法等将各层共挤出并进行层叠。此时,优选以将从T型模挤出的熔融物直接通过铸造轧辊等一边进行急速冷却一边收回的方式形成保鲜膜。
对于以这种方式获得的保鲜膜,可以根据减轻热收缩率、自然收缩率等,抑制宽度收缩的产生等目的而进行加热辊之间的纵向拉伸、各种热固定、老化等热处理,也可以为了提高防雾性、抗静电性、胶黏性等而进行电晕处理;熟化处理;印刷、涂覆等表面处理;表面加工等。
关于保鲜膜,例如成型成长条状并卷取之后,按20m、50m等所期望的长度再重新卷取(卷绕),并装入箱体内,从而制成产品。即,本实施方式中的保鲜膜可以为卷绕于卷芯的保鲜膜的形态,也可以为收纳于箱体内的保鲜膜的形态。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鲜膜收纳体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鲜膜收纳体1具备:保鲜膜2;卷芯3,卷绕有保鲜膜;及箱体4,收纳保鲜膜2及卷芯3。在箱体4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切割保鲜膜2的刃部5。卷芯3及箱体4的材质并无特别限定。从容易自外部识别保鲜膜的颜色的观点考虑,箱体4的至少一部分优选为透明或者以不损害作为箱的功能的程度开孔,从而自外部可辨认内部。
另外,通常“膜”是指,与长度及宽度相比厚度极小且最大厚度被任意地限定的薄且平坦的产品,并且能够以卷的形式供给的物质(如需要,可以参考日本工业标准JISK6900),通常“片”按照JIS中的定义是指,薄且通常其厚度相对于长度及宽度小且平坦的产品。但是,片和膜的边界并不明确,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在字面上将两者区分,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即使在称为“膜”的情况下也包含“片”,并且即使在称为“片”的情况下也包含“膜”。并且,“膜”是在上述定义中也尤其包含保鲜膜的概念。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实施例。
[实施例1]
(1)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将聚氯乙烯系树脂(热塑性树脂、Taiyo Vinyl Corporation制、“TH-1000”、平均聚合度:1000)、铜酞菁(蓝色着色剂、Dainichiseika Color&Chemicals Mfg.Co.,Ltd.制、“NX-053蓝”、最大吸收波长:620nm)1.0质量%、银系抗菌剂A(磷酸锆-银系抗菌剂、TOAGOSEI CO.,LTD.制、“NOVARON AG300”)0.05质量%、己二酸二辛酯(New JapanChemical Co.,Ltd.制、“Sanso Cizer DOA”)7.0质量%、己二酸二异壬酯(Taoka ChemicalCompany,Limited制、“DINA”)7.0质量%、环氧化大豆油(SANWA GOUSEIKAGAKU公司制、“Chemicizer SE-100”)8.0质量%、甘油单油酸酯(RIKEN VITAMIN CO.,LTD.制、“XO-100”)1.0质量%及Ca/Zn系稳定剂(ADEKA CORPORATION制、“SC-308E”)1.0质量%投入至高速混合机中之后,一边搅拌一边将材料温度从常温升温至130℃,并进行混合,从而获得了树脂组合物。另外,从100质量%减去除了聚氯乙烯系树脂(热塑性树脂)以外的各成分的含量的合计而获得的剩余部分为聚氯乙烯系树脂(热塑性树脂)的含量。并且,各成分的含量是指以固体成分换算的质量%。
(2)热稳定性的评价
将上述树脂组合物60g投入至安装于Labo Plastomill(Toyo Seiki Seisaku-sho,Ltd.制、“4C150-01”)的辊式混合机R60型中,并在210℃下以60rpm进行混炼,由此评价了树脂组合物的动态热稳定性。将动态热稳定性时间设为从稳定扭矩的数值达到150%的扭矩值为止的时间。可以说动态热稳定性时间越长,热稳定性越优异。
(3)保鲜膜的制作
使用安装有T型模(宽度350mm、间隙0.4mm)的直径40mm的单螺杆挤出机(L/D=20)将冷却至70℃的树脂组合物在树脂组合物的温度成为200℃的状态下挤出,从而制作了厚度8μm的保鲜膜。
(4)分散性的评价
将所获得的保鲜膜切割成20cm×20cm,并将其作为试验片。以肉眼观察该试验片,观察有无颜色不匀,由此评价了蓝色着色剂的分散性。评价基准如下。另外,若评价为A、B或C,则可以说分散性优异,更优选评价为A或B,进一步优选评价为A。
A:在试验片中没有观察到颜色不匀。
B:在试验片的1处观察到颜色不匀。
C:在试验片的2~3处观察到颜色不匀。
D:在试验片的4处以上观察到颜色不匀。
(5)抗菌性的评价
关于抗菌性,通过依据“抗菌加工产品-抗菌性试验方法、抗菌效果”(JIS Z 2801:2000)”的方法进行了评价。具体而言,在被检体试样(培养基)上接种菌悬液0.4mL且在其上覆盖各保鲜膜并加盖的状态下,在35±1℃、RH90%以上的条件下放置了24小时。然后,回收菌悬液并测定活菌数量,按照下述式计算出抗菌活性值。可以说抗菌活性值越大,抗菌性越优异。
抗菌活性值=log(C/A)-log(D/A)=log(C/D)
A:刚接种后的对照区的细菌数量
C:未覆盖保鲜膜的试验区中的细菌数量
D:覆盖了保鲜膜的试验区中的细菌数量
另外,各条件的详细内容如下。
被检体试样:50mm×50mm
培养基:1/500倍营养
肉提取物10mg/L+蛋白胨(peptone)20mg/L+氯化钠10mg/L
试验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NBRC 397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NBRC12732)
(6)制膜性的评价
使用T型模挤出机,将上述树脂组合物在树脂温度200℃下挤出来进行保鲜膜的成型,并观察所获得的保鲜膜的外观,由此评价了制膜性。评价基准如下。另外,若评价为A或B,则可以说制膜性优异,更优选评价为A。
A:可以获得大致均匀的厚度的保鲜膜,在24小时的挤出中没有产生焦痕。
B:在保鲜膜的厚度中稍微观察到不匀,在24小时的挤出中产生了焦痕。
C:保鲜膜的厚度不匀严重,在8小时的挤出中产生了焦痕。
[比较例1]
不使用银系抗菌剂,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实施了上述(1)~(6)。
[比较例2]
使用锌系抗菌剂(TOAGOSEI CO.,LTD.制、“NOVARON VZF-200”)来代替银系抗菌剂A,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实施了上述(1)~(6)。
[实施例2~实施例17]
将银系抗菌剂A的含量变更为表1~表3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实施了上述(1)~(6)。
[实施例18]
使用喹吖啶酮红(红色着色剂、Dainichiseika Color&Chemicals Mfg.Co.,Ltd.制、“NX-032红”)来代替铜酞菁(蓝色着色剂),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实施了上述(1)~(6)。
[实施例19]
使用银系抗菌剂B(沸石-银系抗菌剂、Sinanen Zeomic Co.,Ltd.制、“ZeomicAJ10D”)来代替银系抗菌剂A,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实施了上述(1)~(6)。
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的热稳定性、分散性、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以及制膜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表3中。
[表1]
Figure BDA0002918375960000141
[表2]
Figure BDA0002918375960000142
[表3]
Figure BDA0002918375960000151
符号说明
1-保鲜膜收纳体,2-保鲜膜,3-卷芯,4-箱体,5-刃部。

Claims (8)

1.一种保鲜膜,其含有热塑性树脂、着色剂及银系抗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膜,其中,
以保鲜膜总量基准计,所述银系抗菌剂的含量为0.04质量%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鲜膜,其中,
以保鲜膜总量基准计,所述银系抗菌剂的含量为0.18质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鲜膜,其中,
所述着色剂包含选自由蓝色着色剂、红色着色剂、黄色着色剂、绿色着色剂及紫色着色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鲜膜,其中,
所述热塑性树脂包含选自由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乳酸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及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鲜膜,其还含有增塑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鲜膜,其对大肠杆菌具有5.0以上的抗菌活性值。
8.一种保鲜膜收纳体,其具备:
卷芯;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鲜膜,其卷绕于所述卷芯;及
箱体,其收纳所述卷芯及所述保鲜膜。
CN201980050017.9A 2018-07-31 2019-07-31 保鲜膜及保鲜膜收纳体 Pending CN1124697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4103 2018-07-31
JP2018-144103 2018-07-31
PCT/JP2019/029984 WO2020027188A1 (ja) 2018-07-31 2019-07-31 ラップフィルム及びラップフィルム収容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9772A true CN112469772A (zh) 2021-03-09

Family

ID=69231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0017.9A Pending CN112469772A (zh) 2018-07-31 2019-07-31 保鲜膜及保鲜膜收纳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250797B2 (zh)
CN (1) CN112469772A (zh)
SG (1) SG11202100546TA (zh)
TW (1) TW202007716A (zh)
WO (1) WO20200271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6145B (zh) * 2020-09-27 2023-04-14 江苏海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vc抗菌膜高均匀性制备工艺
JP7001859B1 (ja) * 2021-03-10 2022-01-20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キ組成物、及びシート体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0625A (ja) * 1997-05-27 1998-12-15 Kureha Chem Ind Co Ltd 抗菌性包装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63555A (ja) * 2001-08-23 2003-03-05 Tsuneo Kamiya 食品包装用ラップフイ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515605A (zh) * 2003-01-10 2004-07-28 广州卓德嘉薄膜有限公司 抗菌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254308A (ja) * 2007-04-04 2008-10-23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軟質塩化ビニル系樹脂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824177A (zh) * 2010-03-09 2010-09-08 陈迦乐 一种特效抗菌pe(聚乙烯)保鲜膜
JP2015007198A (ja) * 2013-06-26 2015-01-15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食品用ラップフィルムおよび食品用小巻ラップ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0625A (ja) * 1997-05-27 1998-12-15 Kureha Chem Ind Co Ltd 抗菌性包装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63555A (ja) * 2001-08-23 2003-03-05 Tsuneo Kamiya 食品包装用ラップフイ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515605A (zh) * 2003-01-10 2004-07-28 广州卓德嘉薄膜有限公司 抗菌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254308A (ja) * 2007-04-04 2008-10-23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軟質塩化ビニル系樹脂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824177A (zh) * 2010-03-09 2010-09-08 陈迦乐 一种特效抗菌pe(聚乙烯)保鲜膜
JP2015007198A (ja) * 2013-06-26 2015-01-15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食品用ラップフィルムおよび食品用小巻ラップフィル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27188A1 (ja) 2020-02-06
SG11202100546TA (en) 2021-02-25
JPWO2020027188A1 (ja) 2021-08-26
JP7250797B2 (ja) 2023-04-03
TW202007716A (zh) 2020-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64294B1 (en) Ethylene-vinyl alcohol copolymer composition pellets,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ethylene-vinyl alcohol copolymer composition pellets
CN112469772A (zh) 保鲜膜及保鲜膜收纳体
CN108291040B (zh) 食品包装用膜和带包装盒的食品包装用卷膜
EP3398990A1 (en) Ethylene-vinyl alcohol copolymer composition and multilayer structure
EP3647362B1 (en) Ethylene-vinyl alcohol copolymer composition, pellets and multilayer structure
EP3647357B1 (en) Melt-formable ethylene-vinyl alcohol copolymer composition, pellets, multilayer structure and method
US11407888B2 (en) Ethylene-vinyl alcohol copolymer composition, pellets, and multilayer structure
EP3647359B1 (en) Ethylene-vinyl alcohol copolymer composition, ethylene-vinyl alcohol copolymer composition for melt forming, pellets, and multilayer structure
US20190300632A1 (en) Ethylene-vinyl alcohol copolymer pellets, resin composition, and multilayer structure
EP3647360A1 (en) Ethylene-vinyl alcohol copolymer composition for melt molding, pellet and multilayer structure
JP2022086564A (ja) ラップフィルム及びラップフィルム収容体
TWI771318B (zh) 食品包裝用膜、膜收容體及食品的提供方法
EP3385311B1 (en) Food packaging film, and gift-boxed small roll of food packaging film
JP2024056343A (ja) ラップフィルム及びラップフィルム収容体
JPWO2019004261A1 (ja) エチレン−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共重合体組成物、ペレットおよび多層構造体
JP2022099012A (ja) クラフト用フィルム
WO2018138883A1 (ja) 食品の仕分け方法、食品包装用フィルム及び化粧箱付食品包装用小巻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891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6

Address after: Ibaraki

Applicant after: Kitchen expert of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howa electrical material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