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59882A - 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59882A
CN112459882A CN202011431668.3A CN202011431668A CN112459882A CN 112459882 A CN112459882 A CN 112459882A CN 202011431668 A CN202011431668 A CN 202011431668A CN 112459882 A CN112459882 A CN 112459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waste heat
fixed
heat recycl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16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秀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anw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anw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anw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Manw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316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598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59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988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5/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rofiting by exhaust energy
    • F01N5/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rofiting by exhaust energy the devices using h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3/00Arrangements for warming ri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01N3/02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ly adapted filtering structure, e.g. honeycomb, mesh or fibro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摩托车排气管和余热再利用组件,余热再利用组件和摩托车排气管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余热再利用组件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摩托车身固定,余热再利用组件上设有过滤组件和暖膝组件,余热再利用组件包括第一导管、集气管和第二导管,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套筒、旋钮、弹块和挤压块,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安装块、半圆环a、半圆环b和支撑杆,过滤组件包括第二套筒和过滤网,暖膝组件包括护膝棉罩、无纺布罩、控制面板和发热线,无纺布罩缝合在护膝棉罩的隔层内。本发明通过余热再利用组件和暖膝组件设计,使得本装置能够将摩托车尾气中的余热回收供驾驶员取暖。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和能源综合回收利用是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战略性任务,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将节能减排和能源综合回收利用的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生产的各环节,回收利用余热是节约能源、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和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综合利用现有余热资源,采用先进的余热回收理念和技术,使这部分余热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综合能耗,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多数的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会产生废气,而在废气进行排放的同时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流失,这部分热量如果不加以利用,将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随废气排放的余热分为两类,一类余热温度较高,通常的做法会将这类余热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再利用,但是这种转化存在不足,现有的转化技术转化效率不高,同时在这种转化效率提高上存在较高的难度,且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另一类余热的温度较低,不适于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同时也是人们最易忽视的一类,比如摩托车排气时伴随的余热,对于这类余热人们还未对其回收利用,同时缺少相应的回收再利用手段,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对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通过余热再利用组件和暖膝组件设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包括摩托车排气管,还包括余热再利用组件,所述余热再利用组件和摩托车排气管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余热再利用组件通过若干第二连接组件与摩托车身固定,所述余热再利用组件上设有过滤组件和暖膝组件;
所述余热再利用组件包括第一导管和集气管,所述第一导管一端周侧面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导管周侧面固定连通有若干第二导管,若干所述第二导管另一端与集气管固定连通,所述集气管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套筒和旋钮,所述第一套筒周侧面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套筒周侧面开设有若干第一让位槽且若干第一让位槽以第一套筒轴心环形阵列,若干所述第一让位槽一内壁均固定有弹块,所述弹块与第一套筒表面平滑过渡,所述弹块上表面固定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截面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最小锐角对准第二限位块所在方向,所述旋钮套设在第一套筒周侧面且旋钮位于第二限位块和若干挤压块之间,所述旋钮与第一套筒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套筒一端固定有挡环,所述第一导管一端和摩托车排气管一端均位于第一套筒内且第一导管一端和摩托车排气管一端分别位于第一套筒两端,所述摩托车排气管与第一套筒内壁贴合,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第一套筒内且与第一套筒内壁以及挡环一表面贴合;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安装块和半圆环b,所述安装块一表面设有胶贴,所述胶贴与摩托车身粘接,所述安装块另一表面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定有半圆环a,所述半圆环a一端外壁和半圆环b一端外壁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块且两第一固定块相互贴合,所述半圆环a另一端外壁对称固定有两第二固定块,所述半圆环b另一端外壁固定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位于两第二固定块之间且第三固定块通过转轴分别与两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两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一导管位于半圆环a和半圆环b之间;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二套筒和过滤网,所述第二套筒一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让位槽,且若干第二让位槽以第二套筒轴心环形阵列,所述过滤网位于第二套筒内,所述过滤网一表面对应第二让位槽位置处固定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位于对应的第二让位槽内且第三限位块与该第二让位槽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套筒固定在集气管一端,所述过滤网与集气管的端口贴合;
所述暖膝组件包括护膝棉罩和无纺布罩,所述护膝棉罩一角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护膝棉罩通过两组第一固定带与摩托车身固定,所述集气管位于护膝棉罩一侧且集气管通过若干第二固定带与护膝棉罩固定,所述护膝棉罩两侧均固定有两布带,所述护膝棉罩两侧的布带相互对应且通过插扣连接,所述护膝棉罩和无纺布罩内部均设有隔层,若干所述第二导管和无纺布罩均位于护膝棉罩的隔层内,所述第二导管两端贯穿护膝棉罩且向外延伸,所述无纺布罩缝合在护膝棉罩的隔层内,所述无纺布罩内设有发热线。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
发热线为现有技术的常用部件,采用的型号等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定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管周侧面套设有保护套,若干所述第二导管贯穿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为塑料材质且质地较软具有保温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套筒为塑料材质,所述弹块的长度在8-15㎜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套筒周侧面开设有螺纹,所述旋钮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套筒相适配的螺纹,所述旋钮靠近挤压块一侧开设有倒角。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管一端套设有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与第一限位块位于第一导管同一端,所述橡胶垫圈位于第一套筒内,所述橡胶垫圈分别与第一限位块和摩托车排气管一端贴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半圆环a和半圆环b内壁均固定有若干防滑块,若干所述防滑块与保护套贴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套筒内壁开设有螺纹,所述集气管一端外壁开设有与第二套筒内壁相适配的螺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护膝棉罩外壁对称开设有两第三让位槽,所述控制面板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护膝棉罩一角位于安装槽内,所述控制面板通过螺钉与护膝棉罩固定,所述护膝棉罩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控制面板和发热线提供工作电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管为软管,所述第二导管为金属管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所述无纺布罩为针刺无纺布具有难燃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余热再利用组件和暖膝组件设计,能够通过第一导管将摩托车排气管排出的尾气导入多个第二导管内,然后通过多个第二导管将废气中的余热散失在护膝棉罩内,使得护膝棉罩内的温度升高,帮助驾驶者抵抗寒冷,使得摩托车尾气中的余热能够回收再利用,不需要转化就能直接供摩托车驾驶员在寒冷的冬季取暖,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对余热进行再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2)本发明通过过滤组件和暖膝组件的设计,使得余热被利用后的废气会在第二导管的引导下汇聚到集气管内,并通过集气管一端的过滤网过滤后排向外界,降低了废气中和有害物质,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此外,当废气中的热量不足以帮助驾驶者抵抗寒冷时,驾驶者能够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发热线发热为护膝棉罩提供充足的热量,帮助驾驶者抵抗寒冷,确保了摩托车驾驶员在驾驶时不会受冻,提高了骑乘时的舒适度。
(3)本发明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暖膝组件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余热再利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摩托车排气管、第一连接组件、保护套和橡胶垫圈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暖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视图;
图8为A部分放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发热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余热再利用组件;101、第一导管;102、第一限位块;103、第二导管;104、集气管;2、摩托车排气管;3、第一连接组件;301、第一套筒;302、第二限位块;303、第一让位槽;304、弹块;305、挤压块;306、旋钮;307、挡环;4、第二连接组件;401、安装块;402、胶贴;403、支撑杆;404、半圆环a;405、半圆环b;406、第一固定块;407、第二固定块;408、第三固定块;409、螺丝;5、过滤组件;501、第二套筒;502、第二让位槽;503、过滤网;504、第三限位块;6、暖膝组件;601、护膝棉罩;602、第三让位槽;603、控制面板;604、第一固定带;605、第二固定带;606、布带;607、插扣;608、无纺布罩;609、发热线;7、保护套;8、橡胶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包括摩托车排气管2,还包括余热再利用组件1,余热再利用组件1和摩托车排气管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3连接,余热再利用组件1通过若干第二连接组件4与摩托车身固定,余热再利用组件1上设有过滤组件5和暖膝组件6;
余热再利用组件1包括第一导管101和集气管104,第一导管101一端周侧面固定有第一限位块102,第一导管101周侧面固定连通有若干第二导管103,若干第二导管103另一端与集气管104固定连通,集气管104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
第一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套筒301和旋钮306,第一套筒301周侧面固定有第二限位块302,第一套筒301周侧面开设有若干第一让位槽303且若干第一让位槽303以第一套筒301轴心环形阵列,若干第一让位槽303一内壁均固定有弹块304,弹块304与第一套筒301表面平滑过渡,弹块304上表面固定有挤压块305,挤压块305的截面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最小锐角对准第二限位块302所在方向,旋钮306套设在第一套筒301周侧面且旋钮306位于第二限位块302和若干挤压块305之间,旋钮306与第一套筒301螺纹配合,第一套筒301一端固定有挡环307,第一导管101一端和摩托车排气管2一端均位于第一套筒301内且第一导管101一端和摩托车排气管2一端分别位于第一套筒301两端,摩托车排气管2与第一套筒301内壁贴合,第一限位块102位于第一套筒301内且与第一套筒301内壁以及挡环307一表面贴合;
第二连接组件4包括安装块401和半圆环b405,安装块401一表面设有胶贴402,胶贴402与摩托车身粘接,安装块401另一表面固定有支撑杆403,支撑杆403另一端固定有半圆环a404,半圆环a404一端外壁和半圆环b405一端外壁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块406且两第一固定块406相互贴合,半圆环a404另一端外壁对称固定有两第二固定块407,半圆环b405另一端外壁固定有第三固定块408,第三固定块408位于两第二固定块407之间且第三固定块408通过转轴分别与两第二固定块407转动连接,两第一固定块406通过螺丝409固定,第一导管101位于半圆环a404和半圆环b405之间;
过滤组件5包括第二套筒501和过滤网503,第二套筒501一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让位槽502,且若干第二让位槽502以第二套筒501轴心环形阵列,过滤网503位于第二套筒501内,过滤网503一表面对应第二让位槽502位置处固定第三限位块504,第三限位块504位于对应的第二让位槽502内且第三限位块504与该第二让位槽502内壁滑动配合,第二套筒501固定在集气管104一端,过滤网503与集气管104的端口贴合;
暖膝组件6包括护膝棉罩601和无纺布罩608,护膝棉罩601一角设有控制面板603,护膝棉罩601通过两组第一固定带604与摩托车身固定,集气管104位于护膝棉罩601一侧且集气管104通过若干第二固定带605与护膝棉罩601固定,护膝棉罩601两侧均固定有两布带606,护膝棉罩601两侧的布带606相互对应且通过插扣607连接,护膝棉罩601和无纺布罩608内部均设有隔层,若干第二导管103和无纺布罩608均位于护膝棉罩601的隔层内,第二导管103两端贯穿护膝棉罩601且向外延伸,无纺布罩608缝合在护膝棉罩601的隔层内,无纺布罩608内设有发热线609。
第一导管101周侧面套设有保护套7,若干第二导管103贯穿保护套7,保护套7为塑料材质且质地较软具有保温效果,防止第一导管101中废气内所含的热量散失。
第一套筒301为塑料材质,弹块304的长度为10㎜,便于弹块304产生形变的,同时防止弹块304断裂。
第一套筒301周侧面开设有螺纹,旋钮306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套筒301相适配的螺纹,旋钮306靠近挤压块305一侧开设有倒角,便于快速将第一连接组件3安装在摩托车排气管2一端。
第一导管101一端套设有橡胶垫圈8,橡胶垫圈8与第一限位块102位于第一导管101同一端,橡胶垫圈8位于第一套筒301内,橡胶垫圈8分别与第一限位块102和摩托车排气管2一端贴合,增强了第一导管101和摩托车排气管2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尾气泄露。
半圆环a404和半圆环b405内壁均固定有若干防滑块,若干防滑块与保护套7贴合,增强了对第一导管101的固定效果。
第二套筒501内壁开设有螺纹,集气管104一端外壁开设有与第二套筒501内壁相适配的螺纹,便于对第二套筒501内的过滤网503进行更换。
护膝棉罩601外壁对称开设有两第三让位槽602,便于让驾驶人员的脚通过,避免对驾驶产生干扰,控制面板603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护膝棉罩601一角位于安装槽内,控制面板603通过螺钉与护膝棉罩601固定,护膝棉罩601内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为控制面板603和发热线609提供工作电压。
第一导管101为软管,能够适应不同的车型,便于安装,第二导管103为金属管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便于将尾气内的余热散失在护膝棉罩601内,无纺布罩608为针刺无纺布具有难燃效果,避免了发热线609产热时将无纺布罩608损坏。
本装置在使用前需要先将本装置安装在摩托车上,安装时首先需要确定多个第二连接组件4的安装位置,然后把胶贴402一侧的塑料膜揭去,将胶贴402粘贴在摩托车上,此时半圆环a404和半圆环b405将会在胶贴402的作用下固定在摩托车身上,完成一个第二连接组件4的固定,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所有第二连接组件4的固定,然后通过螺丝409将第一导管101固定在多对半圆环a404和半圆环b405之间,紧接着通过第一固定带604将暖膝组件6整体挂在摩托车身上,然后将第一套筒301对准摩托车排气管2一端套入,直至摩托车排气管2一端与橡胶垫圈8紧密贴合,旋转旋钮306,旋钮306将会在第一套筒301周侧面移动,并从第二限位块302一侧向挤压块305一侧移动,当旋钮306与挤压块305接触时,旋钮306会从一侧对挤压块305进行挤压,然后挤压块305会压迫弹块304发生形变并使得弹块304与摩托车排气管2紧密贴合,到此完成本装置的安装;本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通过第一导管101将摩托车排气管2排出的尾气带入多个第二导管103内,然后通过多个第二导管103将废气中的余热散失在护膝棉罩601内,使得护膝棉罩601内的温度升高,帮助驾驶者抵抗寒冷,剩下的废气会在第二导管103的引导下汇聚到集气管104内,并通过集气管104一端的过滤网503过滤后排向外界,当废气中的热量不足以帮助驾驶者抵抗寒冷时,驾驶者能够通过控制面板603控制发热线609发热为护膝棉罩601提供充足的热量,帮助驾驶者抵抗寒冷。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包括摩托车排气管(2),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再利用组件(1),所述余热再利用组件(1)和摩托车排气管(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3)连接,所述余热再利用组件(1)通过若干第二连接组件(4)与摩托车身固定,所述余热再利用组件(1)上设有过滤组件(5)和暖膝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热再利用组件(1)包括第一导管(101)和集气管(104),所述第一导管(101)一端周侧面固定有第一限位块(102),所述第一导管(101)周侧面固定连通有若干第二导管(103),若干所述第二导管(103)另一端与集气管(104)固定连通,所述集气管(104)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套筒(301)和旋钮(306),所述第一套筒(301)周侧面固定有第二限位块(302),所述第一套筒(301)周侧面开设有若干第一让位槽(303)且若干第一让位槽(303)以第一套筒(301)轴心环形阵列,若干所述第一让位槽(303)一内壁均固定有弹块(304),所述弹块(304)与第一套筒(301)表面平滑过渡,所述弹块(304)上表面固定有挤压块(305),所述挤压块(305)的截面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最小锐角对准第二限位块(302)所在方向,所述旋钮(306)套设在第一套筒(301)周侧面且旋钮(306)位于第二限位块(302)和若干挤压块(305)之间,所述旋钮(306)与第一套筒(301)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套筒(301)一端固定有挡环(307),所述第一导管(101)一端和摩托车排气管(2)一端均位于第一套筒(301)内且第一导管(101)一端和摩托车排气管(2)一端分别位于第一套筒(301)两端,所述摩托车排气管(2)与第一套筒(301)内壁贴合,所述第一限位块(102)位于第一套筒(301)内且与第一套筒(301)内壁以及挡环(307)一表面贴合;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包括安装块(401)和半圆环b(405),所述安装块(401)一表面设有胶贴(402),所述胶贴(402)与摩托车身粘接,所述安装块(401)另一表面固定有支撑杆(403),所述支撑杆(403)另一端固定有半圆环a(404),所述半圆环a(404)一端外壁和半圆环b(405)一端外壁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块(406)且两第一固定块(406)相互贴合,所述半圆环a(404)另一端外壁对称固定有两第二固定块(407),所述半圆环b(405)另一端外壁固定有第三固定块(408),所述第三固定块(408)位于两第二固定块(407)之间且第三固定块(408)通过转轴分别与两第二固定块(407)转动连接,两所述第一固定块(406)通过螺丝(409)固定,所述第一导管(101)位于半圆环a(404)和半圆环b(405)之间;
所述过滤组件(5)包括第二套筒(501)和过滤网(503),所述第二套筒(501)一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让位槽(502),且若干第二让位槽(502)以第二套筒(501)轴心环形阵列,所述过滤网(503)位于第二套筒(501)内,所述过滤网(503)一表面对应第二让位槽(502)位置处固定第三限位块(504),所述第三限位块(504)位于对应的第二让位槽(502)内且第三限位块(504)与该第二让位槽(502)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套筒(501)固定在集气管(104)一端,所述过滤网(503)与集气管(104)的端口贴合;
所述暖膝组件(6)包括护膝棉罩(601)和无纺布罩(608),所述护膝棉罩(601)一角设有控制面板(603),所述护膝棉罩(601)通过两组第一固定带(604)与摩托车身固定,所述集气管(104)位于护膝棉罩(601)一侧且集气管(104)通过若干第二固定带(605)与护膝棉罩(601)固定,所述护膝棉罩(601)两侧均固定有两布带(606),所述护膝棉罩(601)两侧的布带(606)相互对应且通过插扣(607)连接,所述护膝棉罩(601)和无纺布罩(608)内部均设有隔层,若干所述第二导管(103)和无纺布罩(608)均位于护膝棉罩(601)的隔层内,所述第二导管(103)两端贯穿护膝棉罩(601)且向外延伸,所述无纺布罩(608)缝合在护膝棉罩(601)的隔层内,所述无纺布罩(608)内设有发热线(6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101)周侧面套设有保护套(7),若干所述第二导管(103)贯穿保护套(7),所述保护套(7)为塑料材质且质地较软具有保温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301)为塑料材质,所述弹块(304)的长度在8-1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301)周侧面开设有螺纹,所述旋钮(306)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套筒(301)相适配的螺纹,所述旋钮(306)靠近挤压块(305)一侧开设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101)一端套设有橡胶垫圈(8),所述橡胶垫圈(8)与第一限位块(102)位于第一导管(101)同一端,所述橡胶垫圈(8)位于第一套筒(301)内,所述橡胶垫圈(8)分别与第一限位块(102)和摩托车排气管(2)一端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环a(404)和半圆环b(405)内壁均固定有若干防滑块,若干所述防滑块与保护套(7)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501)内壁开设有螺纹,所述集气管(104)一端外壁开设有与第二套筒(501)内壁相适配的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膝棉罩(601)外壁对称开设有两第三让位槽(602),所述控制面板(603)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护膝棉罩(601)一角位于安装槽内,所述控制面板(603)通过螺钉与护膝棉罩(601)固定,所述护膝棉罩(601)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控制面板(603)和发热线(609)提供工作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101)为软管,所述第二导管(103)为金属管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所述无纺布罩(608)为针刺无纺布具有难燃效果。
CN202011431668.3A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 Withdrawn CN1124598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1668.3A CN112459882A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1668.3A CN112459882A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9882A true CN112459882A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00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1668.3A Withdrawn CN112459882A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59882A (zh)

Citation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7535U (zh) * 1991-11-12 1992-06-17 姚厚余 机动车辆发动机排气管蒸水采热装置
CN2272400Y (zh) * 1996-01-20 1998-01-14 张伟 摩托车降温消音取暖器
CN2292062Y (zh) * 1997-02-20 1998-09-23 王振雷 摩托车用膝腿暖护器
CN2309270Y (zh) * 1997-09-28 1999-03-03 刘同岭 一种摩托车废气利用装置
CN2816379Y (zh) * 2005-05-17 2006-09-13 陈友华 摩托车排气管热能利用装置
CN2830228Y (zh) * 2005-09-22 2006-10-25 张智华 摩托车供暖器
CN2835053Y (zh) * 2005-10-24 2006-11-08 孙明霞 摩托车暖气装置
CN2908302Y (zh) * 2006-05-09 2007-06-06 许四涛 一种摩托车排气取暖装置
CN201054990Y (zh) * 2007-06-22 2008-05-07 陶伟 摩托车自热御寒用品
CN201523689U (zh) * 2009-10-16 2010-07-14 巴图毕力格 电热护膝
CN201592748U (zh) * 2009-10-10 2010-09-29 汤志刚 一种摩托车尾气供暖装置
CN201932290U (zh) * 2011-02-23 2011-08-17 吴三社 摩托车余热暖膝暖脚装置
CN201951625U (zh) * 2011-01-14 2011-08-31 许四涛 摩托车及其排气取暖装置
CN103090561A (zh) * 2011-11-01 2013-05-08 昆山巨仲电子有限公司 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
US20140084623A1 (en) * 2012-09-21 2014-03-27 Honda Motor Co., Ltd. Side cover structure for straddle type vehicle
CN205524662U (zh) * 2016-04-13 2016-08-31 广州市番禺华南摩托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膝部取暖功能的摩托车保险杠
CN205714378U (zh) * 2016-03-29 2016-11-23 张满九 一种摩托车尾气换热装置
CN206379897U (zh) * 2016-11-11 2017-08-04 温州铭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温差发电装置
CN107575289A (zh) * 2017-10-26 2018-01-12 长沙双合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带废热利用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CN207660680U (zh) * 2017-10-26 2018-07-27 翟肖辉 环保型汽车尾气净化处理利用装置
CN108639209A (zh) * 2018-07-13 2018-10-12 重庆旺豹商贸有限公司 摩托车挡雨装置
CN108980489A (zh) * 2018-06-26 2018-12-11 湖州同晟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消防栓用管道连接装置
CN109057925A (zh) * 2018-09-29 2018-12-21 大连智宏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器及方法
CN109367662A (zh) * 2018-12-11 2019-02-2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摩托车尾气再利用取暖坐垫及护膝装置及其摩托车
CN110185525A (zh) * 2019-04-30 2019-08-30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船舶柴油机排烟余热回收装置
CN210003955U (zh) * 2018-03-09 2020-01-31 邢燕松 一种暖通空调用防裂管道
CN211475405U (zh) * 2019-12-05 2020-09-11 杭州成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管件加工用折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7535U (zh) * 1991-11-12 1992-06-17 姚厚余 机动车辆发动机排气管蒸水采热装置
CN2272400Y (zh) * 1996-01-20 1998-01-14 张伟 摩托车降温消音取暖器
CN2292062Y (zh) * 1997-02-20 1998-09-23 王振雷 摩托车用膝腿暖护器
CN2309270Y (zh) * 1997-09-28 1999-03-03 刘同岭 一种摩托车废气利用装置
CN2816379Y (zh) * 2005-05-17 2006-09-13 陈友华 摩托车排气管热能利用装置
CN2830228Y (zh) * 2005-09-22 2006-10-25 张智华 摩托车供暖器
CN2835053Y (zh) * 2005-10-24 2006-11-08 孙明霞 摩托车暖气装置
CN2908302Y (zh) * 2006-05-09 2007-06-06 许四涛 一种摩托车排气取暖装置
CN201054990Y (zh) * 2007-06-22 2008-05-07 陶伟 摩托车自热御寒用品
CN201592748U (zh) * 2009-10-10 2010-09-29 汤志刚 一种摩托车尾气供暖装置
CN201523689U (zh) * 2009-10-16 2010-07-14 巴图毕力格 电热护膝
CN201951625U (zh) * 2011-01-14 2011-08-31 许四涛 摩托车及其排气取暖装置
CN201932290U (zh) * 2011-02-23 2011-08-17 吴三社 摩托车余热暖膝暖脚装置
CN103090561A (zh) * 2011-11-01 2013-05-08 昆山巨仲电子有限公司 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
US20140084623A1 (en) * 2012-09-21 2014-03-27 Honda Motor Co., Ltd. Side cover structure for straddle type vehicle
CN205714378U (zh) * 2016-03-29 2016-11-23 张满九 一种摩托车尾气换热装置
CN205524662U (zh) * 2016-04-13 2016-08-31 广州市番禺华南摩托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膝部取暖功能的摩托车保险杠
CN206379897U (zh) * 2016-11-11 2017-08-04 温州铭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温差发电装置
CN107575289A (zh) * 2017-10-26 2018-01-12 长沙双合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带废热利用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CN207660680U (zh) * 2017-10-26 2018-07-27 翟肖辉 环保型汽车尾气净化处理利用装置
CN210003955U (zh) * 2018-03-09 2020-01-31 邢燕松 一种暖通空调用防裂管道
CN108980489A (zh) * 2018-06-26 2018-12-11 湖州同晟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消防栓用管道连接装置
CN108639209A (zh) * 2018-07-13 2018-10-12 重庆旺豹商贸有限公司 摩托车挡雨装置
CN109057925A (zh) * 2018-09-29 2018-12-21 大连智宏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器及方法
CN109367662A (zh) * 2018-12-11 2019-02-2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摩托车尾气再利用取暖坐垫及护膝装置及其摩托车
CN110185525A (zh) * 2019-04-30 2019-08-30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船舶柴油机排烟余热回收装置
CN211475405U (zh) * 2019-12-05 2020-09-11 杭州成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管件加工用折弯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贾俊峰: "摩托车取暖装置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59882A (zh) 一种机械设备排气及余热再利用系统
CN207989196U (zh) 一种防止卡箍断裂的发动机引气管
CN209743025U (zh) 一种车辆排气管道消音装置
CN208586489U (zh) 一种公路铺设用压路机
CN206767301U (zh) 一种导线回收装置
CN206838354U (zh) 一种螺纹接头喷胶夹具
CN214356617U (zh) 一种带消音装置的鹅颈式通风筒
CN211145763U (zh) 一种管道修复设备
CN212454388U (zh) 一种自洁式防砂防垢器
CN206416922U (zh) 方舱连接软管
CN206924543U (zh) 一种带有密封功能的滤袋
CN208571497U (zh) 一种便捷式电缆管
CN203669983U (zh) 一种排气管结构
CN220600826U (zh) 一种石油管道用法兰盖板
CN206868882U (zh) 汽车中冷器连接管表面毛边清理装置
CN212086758U (zh) 一种便携式信号调试终端箱
CN207609915U (zh) 一种发动机机舱用新型隔热扣式套管
CN203360044U (zh) 水处理系统的过滤网
CN220818656U (zh) 一种应用于布匹印染的废气热能回收系统
CN216237770U (zh) 一种用于洗衣机循环泵的过滤装置
CN211397694U (zh) 燃气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8632034U (zh) 一种叉车用便于安装的液压管路
CN212179645U (zh) 一种热回收用盘管结构
CN212750358U (zh) 一种耐用型不锈钢小孔消音器
CN208318362U (zh) 一种可保护手部皮肤的医用橡胶手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