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9997A - 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9997A
CN112449997A CN202011357764.8A CN202011357764A CN112449997A CN 112449997 A CN112449997 A CN 112449997A CN 202011357764 A CN202011357764 A CN 202011357764A CN 112449997 A CN112449997 A CN 112449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ible fungi
safety
pesticide
bottle
ino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577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9997B (zh
Inventor
刘佰明
杨泽众
王勇
徐维红
霍建飞
白鹏华
于金萍
刘晓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113577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99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9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9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9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99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40Cultivation of spaw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大于等于4份相同的干物料;步骤2,将干物料制备为湿物料;步骤3,对湿物料进行灭菌;步骤4,将食用菌菌株接种在湿物料上;步骤5,对接种的食用菌进行培养;步骤6,对各个湿物料上的食用菌菌株进行药害评价。本发明准确的评价不同剂量杀虫剂的使用对食用菌安全性的影响,避免了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受到蝇蛆等害虫的侵染,同时保证了食用菌的正常生产。

Description

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安全性的测定领域,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因栽培基质中容易受到蝇蛆等害虫的侵染,常常需要使用灭蝇胺等杀虫剂来灭杀害虫,保护食用菌的正常生产。但是杀虫剂过量容易导致对食用菌的本身的伤害,产生药害。因此,评价不同剂量杀虫剂的使用对食用菌安全性非常重要,是防治食用菌害虫药剂登记的重要依据。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
(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大于等于4份相同的干物料;
步骤2,将干物料制备为湿物料;
步骤3,对湿物料进行灭菌;
步骤4,将食用菌菌株接种在湿物料上;
步骤5,对接种的食用菌进行培养;
步骤6,对各个湿物料上的食用菌菌株进行药害评价。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干物料每份为1500~3500克,所述干物料成分包括棉籽皮、麦麸、石膏和石灰。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干物料中棉籽皮为85~90%、麦麸为(8~12%)、石膏为(0.8~1.2%)、石灰为(0.8~1.2%)。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准备所述干物料份数减1份份数的不同浓度的杀虫剂溶液;
步骤2.2:将上述杀虫剂溶液分别加入不同的干物料内,并充分混合,形成所述干物料份数减1份数量的处理,另外余下未添加杀虫剂溶液的干物料为空白对照处理;
步骤2.3:在上述处理中各自加入蒸馏水,并搅拌均匀。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3中各处理中加入蒸馏水的数量为3.3~4升,使料水比为1:1.2~1:1.8。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将所述干物料份数减1份数量的处理,以及空白对照处理分别装入玻璃瓶内;
步骤3.2:用直径为1~3厘米的木棒在瓶内物料中央打一个深至瓶底的倒圆锥形圆孔;
步骤3.3:将瓶口分别进行密封;
步骤3.4:通过高压湿热对加入湿物料的玻璃瓶进行灭菌。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1中,每个玻璃瓶装入的湿物料为300~500克,每处理湿物料装10~20瓶。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3包括,将耐高温封口膜覆盖在瓶口后,通过线绳捆绑在瓶口,使瓶口密封。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4中,灭菌温度在120~130℃,最优温度为121℃,压强范围在103-105千帕,灭菌时长为2~3小时。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将接种超净台进行灭菌;
步骤4.2:将菌种进行试管斜面活化;
步骤4.3:将经过步骤3的物料瓶在经过灭菌的接种超净台内接种食用菌菌株。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1中,接种超净台经过紫外灯灭30分钟以上灭菌。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步骤4.2具体包括,试管斜面活化需要在接种前进行,具体说将菌种接入到试管内PDA培养基上,放入温度37℃霉菌培养箱内进行一次培养,以提高接种的食用菌成活率。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步骤4.3具体包括,接种菌株时在经过灭菌的接种超净台内将试管内菌种切成0.5~2平方厘米大小的菌块,然后将菌块接到灭菌后的物料瓶内物料锥形孔中,每瓶1块;接种位置为瓶内物料上统一位置。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接种的食用菌菌株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具代表性且易繁殖的品种,可以是平菇等。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步骤5还包括,接菌后用原封口膜和橡皮筋将物料瓶密封,按顺序放于温度23~25℃、相对湿度60~70%、避光条件下的人工气候箱内培养。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步骤6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记录接菌后菌丝增长数据;
步骤6.2:计算各处理菌丝在接菌后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生长速率抑制率,统计与空白对照统计相比的差异显著性;
步骤6.3:统计分析采用最小显著性法(LSD法)进行两两比较,观察各个时期菌丝颜色、状态等性状差异并对各个时期进行拍照记录;
步骤6.4:对生长停滞的药害程度进行描述、评价。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步骤6.1包括,接菌后第8~12天,记录菌丝萌发边缘,每隔固定时间分别测量记录各处理的菌丝在瓶壁增长距离,并记录菌丝满瓶时间。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步骤6.2中生长速率、生长速率抑制率、满瓶抑制率计算方式为,
生长速率=食用菌菌丝在瓶壁新发展长度(cm)/接菌时间(d)
Figure BDA0002803080540000051
Figure BDA0002803080540000052
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步骤6.4使用生长速率抑制率法:施药后三周(21d)内生长速率抑制率10%以内为安全;施药后21d内生长速率抑制率11~20%为轻微药害;施药后21d内生长速率抑制率21~50%为中度药害;施药后21d内生长速率抑制率50%以上为严重药害。
(三)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准确的评价不同剂量杀虫剂的使用对食用菌安全性的影响,避免了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受到蝇蛆等害虫的侵染,同时保证了食用菌的正常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各个时期食用菌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此附图仅作为示例,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发明的实际要求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下面结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1、准备若干份相同的干物料,具体份数可以根据杀虫剂测定浓度而确定,这里以准备4份为例。
每份干物料为1500克~3500克,其成分为棉籽皮(85~90%)、麦麸(8~12%)、石膏(0.8~1.2%)和石灰(0.8~1.2%)。
2、将干物料制备为湿物料。
其中步骤一中的3份干物料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杀虫剂溶液,另外1份加入与杀虫剂溶液升数相同的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并将其各自充分混合均匀。其中,杀虫剂溶液浓度根据具体杀虫剂的使用浓度来确定,可以是包括大于使用浓度一份,等于使用浓度一份,小于使用浓度一份,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然后将分别加入杀虫剂溶液的三份干物料、未加入杀虫剂溶液的一份干物料,分别加入蒸馏水,加入蒸馏水的数量为3.3~4升蒸馏水,使得到的4份处理的料水比为1:1.2~1:1.8,并搅拌均匀。
3、对湿物料进行灭菌。将步骤2中得到的4份加入蒸馏水的处理(湿物料)分别装入规格为高10~15cm、口径5~10cm的玻璃瓶,其中每瓶装入300克~500克湿物料,每处理湿物料可以装入10~20瓶,需要说明的是玻璃瓶为透明瓶体,方便菌丝的观察;然后用直径为1~3厘米的木棒在瓶内湿物料中央打一个深至瓶底的倒圆锥形圆孔,以满足接种菌丝生长的需要,并便于观察评价;将瓶口使用耐高温封口膜和线绳捆绑密封瓶口;通过高压湿热对加入湿物料的玻璃瓶进行灭菌,其中,灭菌时长为2~3小时;灭菌温度在120~130℃,优选温度在121~125℃,最优温度为121℃;压强范围在103~105千帕。
4、将食用菌菌株接种在湿物料上。将步骤3中灭菌后的物料瓶在经过紫外灯灭菌30分钟以上的接种超净台内接食用菌菌株,其中,菌种选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代表性且易繁殖的品种,例如平菇等,这里不做具体限制;接菌前需要利用PDA培养基将菌种经过一次试管斜面活化,培养方法具体包括:将菌种接入到试管内PDA培养基上,放入温度37℃霉菌培养箱内进行培养,以提高接种的食用菌成活率;接菌时在经过灭菌的接种超净台内将试管内菌种切成0.5~2平方厘米大小的菌块,然后将接到灭菌后的物料瓶内物料锥形孔中,每瓶1块,为便于培养过程中观察和测量,接种位置可以统一位于瓶内物料上沿瓶肩部,接种位置也可以是瓶内物料上其它统一位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5、对接种的食用菌进行培养。具体说,接菌后用原封口膜和橡皮筋密封,按编号顺序放于温度23~25℃、相对湿度60~70%、避光条件下的人工气候箱内培养。
6、对各个湿物料上的食用菌菌株进行药害评价。
记录接菌后菌丝增长数据。接菌后第8~12天,记录菌丝萌发边缘,可以使用记号笔在菌瓶外壁沿菌丝萌发边缘画一条线,如图2所示(图2中a、b、c分别代表不同药剂浓度处理水平,CK代表空白对照处理);此后每隔固定时间段用直尺分别测量记录菌丝在瓶壁增长距离,一般时间间隔为4~6天,并记录菌丝满瓶时间。
计算各处理菌丝在接菌后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生长速率抑制率,统计与空白对照统计相比的差异显著性。
统计分析采用最小显著性法(LSD法)进行两两比较,具体说,分别将图2中a、b、c处理与空白处理(ck处理)进行两两比较,随时观察各个时期菌丝颜色、状态等性状差异,并对各个时期进行拍照记录。
对生长停滞的药害程度进行描述、评价。可以通过生长速率抑制率法进行判断:施药后三周(21天)内生长速率抑制率10%以内为安全;施药后21天内生长速率抑制率11~20%为轻微药害;施药后21天内生长速率抑制率21~50%为中度药害;施药后21天内生长速率抑制率50%以上为严重药害。
也可以通过目测法进行判断:根据食用菌菌丝受害症状,0表示无明显药害,11~30表示轻微药害,31~50表示中度药害,51~100表示严重药害。
其中,生长速率、生长速率抑制率、满瓶抑制率计算公式如下:
生长速率=食用菌菌丝在瓶壁新发展长度(cm)/接菌时间(d)
Figure BDA0002803080540000081
Figure BDA0002803080540000082
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准确的评价不同剂量杀虫剂的使用对食用菌安全性的影响,避免了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受到蝇蛆等害虫的侵染,同时保证了食用菌的正常生产。
以上内容是对本发明创造的优选的实施例的说明,可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举例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这些实施例的说明。对本发明创造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和变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大于等于4份相同的干物料;
步骤2,将干物料制备为湿物料;
步骤3,对湿物料进行灭菌;
步骤4,将食用菌菌株接种在湿物料上;
步骤5,对接种的食用菌进行培养;
步骤6,对各个湿物料上的食用菌菌株进行药害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干物料每份为1500~3500克,所述干物料由棉籽皮、麦麸、石膏和石灰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准备所述干物料份数减1份份数的不同浓度的杀虫剂溶液;
步骤2.2:将上述杀虫剂溶液分别加入不同的干物料内,并充分混合,形成所述干物料份数减1份数量的处理,另外余下未添加杀虫剂溶液的干物料为空白对照处理;
步骤2.3:在上述处理中各自加入蒸馏水,并搅拌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3中各处理中加入蒸馏水的数量为3.3~4升,使料水比为1:1.2~1: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将所述干物料份数减1份数量的处理,以及空白对照处理分别装入玻璃瓶内;
步骤3.2:用直径为1~3厘米的木棒在瓶内物料中央打一个深至瓶底的倒圆锥形圆孔;
步骤3.3:将瓶口分别进行密封;
步骤3.4:通过高压湿热对加入湿物料的玻璃瓶进行灭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将接种超净台进行灭菌;
步骤4.2:将菌种进行试管斜面活化;
步骤4.3:将经过步骤3的物料瓶在经过灭菌的接种超净台内接种食用菌菌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2具体包括,试管斜面活化需要在接种前进行,以提高接种的食用菌成活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3具体包括,接种菌株时在经过灭菌的接种超净台内将试管内菌种切成0.5~2平方厘米大小的菌块,然后将菌块接到灭菌后的物料瓶内物料锥形孔中,每瓶1块;接种位置为瓶内物料上统一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记录接菌后菌丝增长数据;
步骤6.2:计算各处理菌丝在接菌后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生长速率抑制率,统计与空白对照统计相比的差异显著性;
步骤6.3:统计分析采用最小显著性法(LSD法)进行两两比较,观察各个时期菌丝颜色、状态等性状差异并对各个时期进行拍照记录;
步骤6.4:对生长停滞的药害程度进行描述、评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1包括,接菌后第8~12天,记录菌丝萌发边缘,每隔固定时间分别测量记录各处理的菌丝在瓶壁增长距离,并记录菌丝满瓶时间。
CN202011357764.8A 2020-11-27 2020-11-27 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 Active CN1124499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7764.8A CN112449997B (zh) 2020-11-27 2020-11-27 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7764.8A CN112449997B (zh) 2020-11-27 2020-11-27 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9997A true CN112449997A (zh) 2021-03-09
CN112449997B CN112449997B (zh) 2023-03-03

Family

ID=74809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57764.8A Active CN112449997B (zh) 2020-11-27 2020-11-27 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999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0222A (zh) * 2015-05-06 2015-07-15 青岛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原种的接种方法
CN104961509A (zh) * 2015-06-26 2015-10-07 绥化学院 用食用菌废料发酵制备育苗基质和有机肥的方法
CN108260475A (zh) * 2015-06-11 2018-07-10 天津中天精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菌种及其发酵方法
KR101906117B1 (ko) * 2018-05-05 2018-11-30 김종현 동충하초 배양, 재배, 생산 및 판매용기
CN111386972A (zh) * 2020-04-27 2020-07-10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食用菌菌棒的接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0222A (zh) * 2015-05-06 2015-07-15 青岛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原种的接种方法
CN108260475A (zh) * 2015-06-11 2018-07-10 天津中天精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菌种及其发酵方法
CN104961509A (zh) * 2015-06-26 2015-10-07 绥化学院 用食用菌废料发酵制备育苗基质和有机肥的方法
KR101906117B1 (ko) * 2018-05-05 2018-11-30 김종현 동충하초 배양, 재배, 생산 및 판매용기
CN111386972A (zh) * 2020-04-27 2020-07-10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食用菌菌棒的接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邱良妙等: "4种杀虫剂对蘑菇迟眼蕈蚊的药效及其对双孢蘑菇的安全性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9997B (zh) 2023-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lair Behaviour of the fungus Rhizoctonia solani Kiihn in the soil
CN104651239B (zh) 一种促进齿瓣石斛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菌株及其应用
CN109699682A (zh) 一种番茄生防种衣剂及其应用
Badham Growth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Lentinus edodes and Trichoderma harzianum on sawdust substrates
CN101899408B (zh) 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及其在毒杀松材线虫中的应用
CN105368747A (zh)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CN110055303A (zh) 一种高通量筛选用于防治植物土传真菌病害微生物的方法
CN109618809A (zh) 簇生沿丝伞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应用
CN101092599A (zh) 一种防病植物内生枯草芽孢杆菌
CN101822172A (zh) 一种金针菇出菇育种方法
CN109370949B (zh) 一种快速应用伊氏杀线菌固体培养产物防治松萎蔫病的方法
CN108578724B (zh) 一种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方法
CN106676018A (zh) 一种适用于标准化工厂的双孢菇菌种繁育方法
CN112449997B (zh) 杀虫剂对食用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
CN106187448B (zh) 侧耳属食用菌快速增殖营养液及其栽培种的预处理方法
CN107488592A (zh) 淡紫拟青霉新菌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Gooding Jr et al.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growth and survival of Fomes annosus
CN114538985B (zh) 一种混合微生物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John et al. A NEW METHOD FOR PRODUCING PURE 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HOST CULTURES WITHOUT SPECIALIZED MEDIA
Theodorou Inoculation with pure cultures of mycorrhizal fungi of radiata pine growing in partially sterilized soil
CN107580974A (zh) 一种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出菇方法
CN107228928A (zh) 土壤微生物量的检测方法
CN107964512B (zh) 一种防伪食用菌菌种及制备方法
CN106222092A (zh) 全氧式菌包杂交组培活性液体接种技术
Ilyas et al. Analysis of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to evaluate the mycelia growth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