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8086B - 电池托盘、电池包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池托盘、电池包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8086B
CN112448086B CN201910756627.2A CN201910756627A CN112448086B CN 112448086 B CN112448086 B CN 112448086B CN 201910756627 A CN201910756627 A CN 201910756627A CN 112448086 B CN112448086 B CN 1124480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attery tray
bottom plate
plat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66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8086A (zh
Inventor
凌和平
黄伟
刁义伟
何学海
许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66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80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8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8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池托盘、电池包及车辆,包括底板框架和中空的第二边框;底板框架由第一板体弯折而成,包括底板和自底板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弯折形成的中空的第一边框,底板框架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各自设有第二边框,底板、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围合形成有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的腔体;第一边框和底板为同一板体形成的两部分结构,底板框架的造型简单,增加电池托盘可靠性,截面和长度都可根据需要灵活设计,更改尺寸时不需要重新设计模具,适合平台化生产以及能够减少成本。

Description

电池托盘、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电池托盘、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动力电池包箱体技术方案中,按箱体材质分为铝箱体和钢箱体两种。铝箱体常见的制作方法是铝挤压型材拼焊成型,这类电池托盘优点是重量轻,边框结构对电池模组保护好,可对箱体尺寸进行灵活修改,但缺点是这种箱体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都很高。钢箱体常见制作方法是冲压成型面板,在冲压形成腔体的内部焊接横梁,外部焊接吊耳,造成产品设计不灵活。低强钢可以运用传统冷冲压工艺加工制作成箱体,但是由于材料本身强度低,为保证箱体强度会将材料厚度做的很厚,导致箱体重量过重。高强钢可以通过热成型冲压制作成箱体,这类箱体虽然可以通过减少材料厚度来减轻重量,但是箱体所需加工工艺复杂且成本高,模具费用高,模具不可修改或修改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托盘、电池包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方案不能兼职设计灵活性和降低成本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池托盘,包括底板框架和第二边框;所述底板框架由第一板体弯折而成,包括底板和自底板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弯折形成的第一边框,所述底板框架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各自设有所述第二边框,所述底板、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围合形成有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的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内的内梁,所述内梁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和所述底板的上侧连接,所述内梁的内侧壁及所述第二边框的内侧壁用于贴合所述电池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弯折形成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间隔设置,所述内梁嵌于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边框的相互靠近的侧壁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一边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回弯至所述底板的底部,且与所述底板的位于第一凸台两侧的部位的底部贴合并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泄压阀;所述内梁的两端封闭,所述内梁的内侧壁设有用于连通电池模组的电池单体上的防爆阀的导流孔,所述内梁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泄出孔,所述第一边框上设有第二泄出孔,所述泄压阀连通所述第一泄出孔和所述第二泄出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为曲面壁,所述内梁的外侧壁为曲面壁,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与所述内梁的外侧壁贴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池托盘的转角处的转角补板,所述转角补板连接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部的内侧覆盖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边框的端面,所述转角补板设于所述第一边框上并覆盖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边框的顶侧的靠近所述腔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凸台。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池托盘的转角处的转角补板,所述转角补板连接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的顶侧的靠近所述腔体的一侧设有两缺口,两缺口分布于所述第二凸台的两端之外;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部的内侧覆盖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边框的端面,所述转角补板设于所述第一边框上并覆盖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面和所述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边框的顶侧的设有凹槽,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凹槽的靠近所述腔体的一侧;所述转角补板为L形补板,包括第一补板段和第二补板段,所述第一补板段设于所述第一边框上并覆盖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面,所述第二补板段覆盖所述第二边框的缺口;所述第二补板段的底侧连接于所述凹槽,顶侧平齐于所述第二边框的顶侧的位于所述凹槽外侧的部位。
进一步地,还包括吊耳总成,所述吊耳总成包括底托、吊耳和吊耳加强板;
所述吊耳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的外侧壁;
所述吊耳加强板设于所述吊耳内;
所述底托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下侧,另一端伸入所述吊耳,并固定于所述吊耳的底侧壁与所述吊耳加强板之间,或
所述底托的中部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下侧,两端分别伸入相应的所述吊耳,并固定于所述吊耳的底侧壁与所述吊耳加强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框架、所述第二边框、所述内梁、所述吊耳和所述吊耳加强板分别为高强钢板辊压成型并焊接形成的结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吊耳的上侧壁具有双层板体,所述吊耳加强板包括加强顶板、自顶板一端向下弯折形成的加强侧板和自侧板的下端弯折形成的加强底板,所述加强顶板贴合所述吊耳的上侧壁的下侧,所述加强侧板贴合所述第一边框的外侧壁,所述加强底板面向所述吊耳的下侧壁的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吊耳的上侧壁和所述加强顶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吊耳的下侧壁、所述加强底板和所述底托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U形缺口,所述通孔和所述U形缺口供用于将所述电池托盘连接于车身的螺栓穿过。
本发明还提供了电池包,包括上盖、电池模组和前述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上盖密封盖合所述电池托盘。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台的顶侧与所述电池模组的上表面平齐。
本发明还提供了车辆,包括前述电池包。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托盘、电池包及车辆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边框和底板为同一板体形成的两部分结构,底板框架的造型简单,增加电池托盘可靠性,截面和长度都可根据需要灵活设计,更改尺寸时不需要重新设计模具,适合平台化生产以及能够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包的仰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池包的爆炸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底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
图6为图4所示的底板框架的侧视图;
图7为图3所示的第二边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第二边框的侧视图;
图9为图3所示的内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所示的内梁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的吊耳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吊耳总成的一端的爆炸图;
图13为图3所示的转角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底板框架;11、底板;
12、第一边框;121、第二泄出孔;122、第一边框的内侧壁;123、第一边框的外侧壁;124、第一边框的底侧壁;125、第一边框的顶侧壁;
13、第一凸台;
2、第二边框;21、第二凸台;22、凹槽;23、缺口;24、第二边框的内侧壁;
3、腔体;
4、转角补板;41、第一补板段;42、第二补板段;
5、内梁;51、导流孔;52、第一泄出孔;53、内梁的内侧壁;54、内梁的外侧壁;
6、吊耳总成;61、底托;611、第四凸台;
62、吊耳;621、吊耳的上侧壁;622、吊耳的下侧壁;
63、吊耳加强板;631、加强顶板;632、加强侧板;633、加强底板;634、翻边部;
64、通孔;65、U形缺口;
7、电池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及类似用语,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及类似用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现对本发明提供的电池托盘进行说明。电池托盘,包括底板框架1和第二边框2;底板框架1由第一板体弯折而成,包括底板11和自底板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弯折形成的第一边框12,底板框架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各自设有第二边框2,底板11、第一边框12与第二边框2围合形成有用于容纳电池模组7的腔体3。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托盘,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边框12和底板11为同一板体(第一板体)形成的两部分结构,底板框架1的造型简单,增加电池托盘可靠性,截面和长度都可根据需要灵活设计,更改尺寸时不需要重新设计模具,适合平台化生产以及能够减少成本。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第一边框12和第二边框2为中空结构,不仅减轻电池托盘重量,还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压性。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还包括设于腔体3内的内梁5,内梁5分别与第一边框的内侧壁122和底板11的上侧连接,内梁的内侧壁53及第二边框的内侧壁24用于贴合电池模组7,本申请中第一边框的内侧壁122、第二边框的内侧壁和内梁的内侧壁均指其靠近电池模组7的一侧的侧壁,外侧壁则指其远离电池模组7的一侧的侧壁。设置内梁5,有利于提高电池托盘在第一方向上承受挤压的能力,第二边框的内侧壁24可用于贴合容纳于腔体3内的电池模组7,将电池托盘边框和箱体内部电池模组7固定梁的功能合二为一,减轻了重量,节省了成本,内梁5和第二边框2受到挤压力时电池模组7可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图4和图5,底板11上弯折形成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第一凸台13,第一凸台13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凸台13与第一边框的内侧壁122间隔设置,内梁5嵌于第一凸台13与第一边框12的相互靠近的侧壁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一边框连接。第一凸台13用于电池模组7与底板框架1的连接,并与第一边框12配合限位内梁5,提高电池托盘在第一方向上承受挤压的能力。
进一步地,底板11上还弯折形成有加强凸台(未图示),加强凸台沿第二方向延伸,加强凸台位于两个第一凸台13之间,如此能够加强底板,从而提高电池托盘的强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第一板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回弯至底板11的底部,且与底板11的位于第一凸台13两侧的部位的底部贴合并连接。既使得第一边框12与底板11之间形成密封结构,又使得底板11的局部与第一板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的局部形成双层板,这样不仅增加了第一边框12的密封性,而且增加了电池托盘的强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图9和图10,还包括泄压阀;内梁5的两端封闭,具体内梁可为自身两端封闭的结构,也可内梁的至少一端开口,但开口端与电池包的其它结构封闭连接(如开口端与第二边框的内侧壁24封闭连接),进而使得内梁使用时呈现为两端封闭的结构;
内梁的内侧壁53设有用于连通电池模组的电池单体上的防爆阀的导流孔51,装配电池包时导流孔51与电池模组7的电池单体上的防爆阀对应设置,即使用时每个防爆阀均对应有导流孔51,优选防爆阀与导流孔51一一对应,内梁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泄出孔52,第一边框12上设有第二泄出孔121,泄压阀连通第一泄出孔52和第二泄出孔121;
电池单体发生漏液、爆喷、起火等险情时,通过防爆阀将喷射物(气体、液体、火焰等)经导流孔51喷射至内梁5,再通过泄压阀经第一泄出孔52和第二泄出孔121导出电池托盘外,提升电池包安全性,通过电池单体的防爆阀、内梁5和泄压阀共同实现电池包的防爆泄压功能,结构强度高,稳定可靠,不仅起到防爆泄压的作用,还兼顾整个电池托盘支撑加强功能。
具体地,泄压阀设于第一泄出孔52或第二泄出孔121外,并连通第一泄出孔52和第二泄出孔121,即泄压阀的内部流道与第一泄出孔52和第二泄出孔121连通;或
泄压阀嵌于第一泄出孔52或第二泄出孔121,并相应地连通第二泄出孔121或第一泄出孔52,即嵌于第一泄出孔52的泄压阀的内部流道与第二泄出孔121连通,或嵌于第二泄出孔121的泄压阀的内部流道与第一泄出孔52连通;或
泄压阀同时嵌于第一泄出孔52和第二泄出孔121。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图5、图6和图9,第一边框12的内侧壁为曲面壁,内梁的外侧壁54为曲面壁,第一边框12的内侧壁与内梁的外侧壁54贴合,使得内梁5与第一边框12的结合处有一定的角度而不是直上直下,受力更合理,提高稳定性,方便内梁5的摆放和连接。
优选地,第一边框12的外侧壁和第一边框的顶侧壁125为平面,简化结构。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还包括设于电池托盘的转角处的转角补板4,转角补板4连接与其相邻的第一边框12和第二边框2,即任意相邻的第一边框12和第二边框2之间连接有转角补板4。增加转角补板4来辅助电池托盘的边框的封闭,有利于简化第一边框12和第二边框2的结构及连接,保证电池托盘的防水性能,底板11、第一边框12、第二边框2和转角补板4共同组成电池托盘的主体。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第二边框2的端部的内侧覆盖与之相邻的第一边框12的端面,转角补板4设于第一边框12上并覆盖第二边框2的端面。有利于简化结构,保持第一边框12和第二边框2内的空心部分不相通。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第二边框2的顶侧的靠近腔体3的一侧设有第二凸台21,既方便电池模组7的固定与保护,又能抵消电池单体的膨胀力,防止电池单体过度膨胀,将箱体的边框和箱体内部的电池模组7固定梁的功能合二为一,减轻了重量,节省了成本。优选地,使用时第二凸台21的顶侧与电池模组7的上表面平齐,尽量增大第二凸台21用于抵接电池模组7的面积。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3和图7,第二边框2的顶侧的靠近腔体3的一侧设有两缺口23,两缺口23分布于第二凸台21的两端之外;第二边框2的端部的内侧覆盖与之相邻的第一边框12的端面,转角补板4设于第一边框12上并覆盖第二边框2的端面和缺口23。设置缺口23,便于使第二凸台21的长度与电池模组7尺寸匹配,通过转角补板4实现第二边框2两端的封闭,保证电池托盘与电池包的上盖连接的密封性。
优选地,缺口23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一边框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相适应,如此通过缺口23设置,避免影响电池包的上盖密封连接电池托盘,同时能够将第二凸台21设置得更长,从而既提高第二边框的强度,又增加第二凸台21用于抵接电池模组7的面积。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3、图7和图13所示,转角补板4为L形补板,包括第一补板段41和第二补板段42,第一补板段41设于第一边框12上并覆盖第二边框2的端面,第二补板段42覆盖第二边框2的缺口23。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3、图7、图8和图13,第二边框2的顶侧设有凹槽22,缺口23位于凹槽22的靠近电池模组的一侧,转角补板4(如L形补板的第二补板段42的底侧)连接于凹槽22,转角补板4的顶侧(如L形补板的第二补板段42的顶侧)平齐于第二边框2的顶侧的位于凹槽22外侧的部位。避免转角补板向上突出第二边框,便于电池包的上盖密封连接电池托盘。
为便于加工,凹槽22可沿第一方向贯通第二边框2,此时凹槽22同时位于第二凸台21和缺口23外。
第二边框2的的远离电池模组7的一侧设有第三凸台,第三凸台用于与电池包的上盖密封连接,即第三凸台作为电池托盘与上盖的密封面。第三凸台提高了第二边框2的顶侧的远离电池模组7的一侧的平整度,增加电池包的电池托盘与上盖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吊耳总成6,吊耳总成6的数量及位置不限制,可根据需要灵活布置。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图11和图12,吊耳总成6包括底托61、吊耳62和吊耳加强板63;
吊耳62连接于第一边框的外侧壁123;
吊耳加强板63设于吊耳62内;
底托61与吊耳62可采用以下两种结构:
其一、底托61的一端连接于底板11的下侧,另一端伸入吊耳62,并固定于吊耳62的底侧壁与吊耳加强板63之间;
其二、底托61的中部连接于底板11的下侧,两端分别伸入相应的吊耳62,并固定于吊耳62的底侧壁与吊耳加强板63之间。即同一电池托盘的每组吊耳总成6可采用前述两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均能使吊耳总成6能有效地与电池托盘的边框和底板11连接,连接更牢靠,提升电池托盘模态。
优选底托61的中部连接于底板11的下侧,两端分别伸入相应的吊耳62,对电池托盘的主体起到很好的承载作用。
进一步地,底板框架1、第二边框2、内梁5、吊耳62和吊耳加强板(如有设置相应结构)均可为高强钢板辊压成型并焊接形成的结构件,造型简单,不必单独开模,截面和长度都灵活可变,有利于减轻重量,降低材料成本,减少模具投入,提高箱体强度;可适应不同车身改变不同长度和宽度的底板框架1、第二边框2和内梁5,根据需求增加不同数量的吊耳总成6,改动灵活,改动成本低,有利于电动汽车平台化发展;
底板框架1,将电池托盘的底板与两侧的边框一体辊压成型,不仅提高结构强度,还可以在灵活控制长度,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池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吊耳62的上侧壁621具有双层板体,加强螺栓安装面的强度,优选双层板体叠合焊接;吊耳加强板63包括加强顶板631、自顶板一端向下弯折形成的加强侧板632和自侧板的下端弯折形成的加强底板633,加强顶板631贴合吊耳的上侧壁621的下侧,加强侧板632贴合第一边框的外侧壁123,加强底板633面向吊耳的下侧壁622的上侧。既能实现减重,又能更好地通过吊耳加强板63提高吊耳62的强度。
优选地,吊耳62由第二板体弯折形成,第二板体的首尾两段均位于吊耳的上侧,如此使得吊耳62的上侧壁621具有双层板体,便于灵活加工,无需专门模具,降低成本。
优选地,请参阅图12,吊耳加强板63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设有用于贴合吊耳的翻边部634,有利于提高吊耳总成的强度。
优选地,请一并参阅图11和图12,吊耳62为矩形框体,这样吊耳62和吊耳加强板63组合形成有五个面的立方体,方便吊耳总成6与电池托盘的边框连接,使吊耳总成6更牢固,提高电池托盘模态。
优选地,底托61、吊耳62和吊耳加强板63通过三层点焊连接,结构简单,整体强度有保障。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12,吊耳的上侧壁621和加强顶板631上设有通孔64,吊耳的下侧壁622、加强底板633和底托61上设有与通孔64对应的U形缺口65,通孔64和U形缺口65供用于将电池托盘连接于车身的螺栓穿过。减重,且方便将电池包安装于车身。
优选地,U形缺口65通过机加工吊耳62、吊耳加强板63和底托61形成。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1,底托61的两侧向上凸设有第四凸台611,第四凸台611贴合并连接电池托盘的下侧,提高底托61强度,同时使底托61与底板11的连接更加稳定。
优选地,底托61由长条形钢板冲压加工而成。
请参阅图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盖、电池模组7和前述任一实施例述及的电池托盘,电池模组7设置于腔体3内,上盖密封盖合电池托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述及的电池包。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框架和第二边框;所述底板框架由第一板体弯折而成,包括底板和自底板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弯折形成的第一边框,所述底板框架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各自设有所述第二边框,所述底板、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围合形成有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的腔体;
所述电池托盘还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内的内梁,所述内梁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和所述底板的上侧连接,所述内梁的内侧壁及所述第二边框的内侧壁用于贴合所述电池模组;
所述底板上弯折形成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间隔设置,所述内梁嵌于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边框的相互靠近的侧壁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一边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为中空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回弯至所述底板的底部,且与所述底板的位于第一凸台两侧的部位的底部贴合并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压阀;所述内梁的两端封闭,所述内梁的内侧壁设有用于连通电池模组的电池单体上的防爆阀的导流孔,所述内梁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泄出孔,所述第一边框上设有第二泄出孔,所述泄压阀连通所述第一泄出孔和所述第二泄出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为曲面壁,所述内梁的外侧壁为曲面壁,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与所述内梁的外侧壁贴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池托盘的转角处的转角补板,所述转角补板连接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部的内侧覆盖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边框的端面,所述转角补板设于所述第一边框上并覆盖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的顶侧的靠近所述腔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凸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池托盘的转角处的转角补板,所述转角补板连接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的顶侧的靠近所述腔体的一侧设有两缺口,两缺口分布于所述第二凸台的两端之外;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部的内侧覆盖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边框的端面,所述转角补板设于所述第一边框上并覆盖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面和所述缺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的顶侧的设有凹槽,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凹槽的靠近所述腔体的一侧;所述转角补板为L形补板,包括第一补板段和第二补板段,所述第一补板段设于所述第一边框上并覆盖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面,所述第二补板段覆盖所述第二边框的缺口;所述第二补板段的底侧连接于所述凹槽,顶侧平齐于所述第二边框的顶侧的位于所述凹槽外侧的部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耳总成,所述吊耳总成包括底托、吊耳和吊耳加强板;
所述吊耳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的外侧壁;
所述吊耳加强板设于所述吊耳内;
所述底托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下侧,另一端伸入所述吊耳,并固定于所述吊耳的底侧壁与所述吊耳加强板之间,或
所述底托的中部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下侧,两端分别伸入相应的所述吊耳,并固定于所述吊耳的底侧壁与所述吊耳加强板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框架、所述第二边框、所述内梁、所述吊耳和所述吊耳加强板分别为高强钢板辊压成型并焊接形成的结构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的上侧壁具有双层板体,所述吊耳加强板包括加强顶板、自顶板一端向下弯折形成的加强侧板和自侧板的下端弯折形成的加强底板,所述加强顶板贴合所述吊耳的上侧壁的下侧,所述加强侧板贴合所述第一边框的外侧壁,所述加强底板面向所述吊耳的下侧壁的上侧。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的上侧壁和所述加强顶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吊耳的下侧壁、所述加强底板和所述底托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U形缺口,所述通孔和所述U形缺口供用于将所述电池托盘连接于车身的螺栓穿过。
15.电池包,包括上盖和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11-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上盖密封盖合所述电池托盘。
16.电池包,包括上盖和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上盖密封盖合所述电池托盘,所述第二凸台的顶侧与所述电池模组的上表面平齐。
17.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池包。
CN201910756627.2A 2019-08-16 2019-08-16 电池托盘、电池包及车辆 Active CN1124480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6627.2A CN112448086B (zh) 2019-08-16 2019-08-16 电池托盘、电池包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6627.2A CN112448086B (zh) 2019-08-16 2019-08-16 电池托盘、电池包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8086A CN112448086A (zh) 2021-03-05
CN112448086B true CN112448086B (zh) 2022-04-15

Family

ID=74741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6627.2A Active CN112448086B (zh) 2019-08-16 2019-08-16 电池托盘、电池包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80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3648A (zh) * 2021-05-31 2021-09-0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快修快换的模块化电池包下箱体
CN217158427U (zh) * 2022-03-14 2022-08-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池托盘的边梁、电池托盘、电池包以及车辆
CN116565433B (zh) * 2023-05-19 2024-01-09 清安储能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箱及电池包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726215U (zh) * 2015-07-03 2015-10-28 重庆中力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与车身连接结构
CN206598716U (zh) * 2017-03-27 2017-10-31 新乡市新能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电动汽车用电池箱
CN109318692A (zh) * 2017-07-26 2019-02-12 本特勒汽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池托盘的电池托盘型材
CN208631061U (zh) * 2018-05-30 2019-03-22 深圳市中创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组合式电池包托盘
CN109728212A (zh) * 2017-10-31 2019-05-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箱体及其加工方法
CN109863617A (zh) * 2016-11-02 2019-06-07 奇昊汽车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蓄电池壳体
CN209217051U (zh) * 2018-12-07 2019-08-06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模组支撑梁以及电池包箱体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13306A1 (en) * 2017-05-16 2018-11-22 Shape Corp. Vehicle battery tray having tub-based componen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726215U (zh) * 2015-07-03 2015-10-28 重庆中力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与车身连接结构
CN109863617A (zh) * 2016-11-02 2019-06-07 奇昊汽车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蓄电池壳体
CN206598716U (zh) * 2017-03-27 2017-10-31 新乡市新能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电动汽车用电池箱
CN109318692A (zh) * 2017-07-26 2019-02-12 本特勒汽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池托盘的电池托盘型材
CN109728212A (zh) * 2017-10-31 2019-05-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箱体及其加工方法
CN208631061U (zh) * 2018-05-30 2019-03-22 深圳市中创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组合式电池包托盘
CN209217051U (zh) * 2018-12-07 2019-08-06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模组支撑梁以及电池包箱体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8086A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8086B (zh) 电池托盘、电池包及车辆
US11114726B2 (en) Battery box
CA3023859A1 (en) Housing for a vehicle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housing of said type
EP2490276A2 (en) Battery module with superior structural stability
CN102742044A (zh) 车辆用蓄电池壳体
CN109844982A (zh) 电池壳体
CN217158461U (zh) 电池托盘的边框组件、电池托盘、电池包以及车辆
US20190074496A1 (en) Battery carrier for an electric motor vehicle
CN220122028U (zh) 电池包堆叠体及换电系统
EP3799194A1 (en) Battery pack
CN209592127U (zh) 电池模组固定结构及模块化电池
CN115071846B (zh) 一种驾驶室制造方法及驾驶室通用连接结构
CN214112706U (zh) 电动汽车
CN212625830U (zh) 轻量化动力电池箱下箱体
CN219873817U (zh) 一种电池安装箱及电池包
CN214505674U (zh) 一种电池箱体结构
CN211629190U (zh) 电池包的壳体
CN219203344U (zh) 电池壳体
CN219801098U (zh) 一种混合动力电池包及混合动力汽车
CN220209195U (zh) 一种共用模具的电池包上下盖板结构
CN218887433U (zh) 一种电池箱上盖体的装配结构
CN218101533U (zh) 电池箱体和电池包
CN220138554U (zh) 电池包下箱体及电池包
CN221041372U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边梁及电池包箱体、电池包、电动汽车
CN210778744U (zh) 加强梁及含有该加强梁的新能源电池包箱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