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2242B - 保鲜膜 - Google Patents

保鲜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2242B
CN112442242B CN202010835788.3A CN202010835788A CN112442242B CN 112442242 B CN112442242 B CN 112442242B CN 202010835788 A CN202010835788 A CN 202010835788A CN 112442242 B CN112442242 B CN 1124422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wrap film
wrap
vinylidene chloride
inorganic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57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2242A (zh
Inventor
河村笃志
吉田谦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Kas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Corp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42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2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2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2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7/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J2327/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chlorine atoms
    • C08J2327/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vinylidene chlo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9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ils, fats or wax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3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6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surface are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0Esters; Ether-esters
    • C08K5/11Esters; Ether-esters of acyclic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22Expanded, porous or hollow particles
    • C08K7/24Expanded, porous or hollow particles inorganic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保鲜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因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碳化所致的穿孔等情况、低摩擦性也优异的保鲜膜。一种保鲜膜,其含有:含有72~93质量%的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的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以及多孔质无机化合物。

Description

保鲜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鲜膜。
背景技术
由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形成的保鲜膜的氧气阻隔性、水蒸气阻隔性(防湿性)和透明性优异,还可进行微波炉加热,因此出于阻氧、防湿等目的被广泛用于鲜鱼、生肉、加工肉、新鲜蔬菜、副食等的包装中。
作为形成保鲜膜的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从膜的挤出加工性、结晶性、透明性、软化温度等方面出发,通常使用将偏二氯乙烯和氯乙烯等能够与偏二氯乙烯共聚的其他单体共聚而得到的偏二氯乙烯共聚物。
由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形成的保鲜膜通常通过将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熔融挤出、接着进行拉伸而制造,卷绕在纸芯上并在包装盒(纸盒)中进行保存。在保鲜膜的制造过程中进行了通过使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含有增塑剂、稳定剂、赋粘剂等各种添加剂来改善挤出加工性、膜特性的操作。
在熔融挤出时,若偏二氯乙烯系树脂滞留在挤出机内,则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发生分解、碳化,碳化物会成为杂质。在接着进行拉伸时、例如在进行吹胀成膜时,可能以该杂质为起点发生穿孔,生产率降低(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另外,若保鲜膜的摩擦力过大,则可能由于静摩擦力的影响而使保鲜膜难以从纸盒中拉出。进而,除此以外,在摩擦力过大的情况下,保鲜膜会缠绕在手上而带来不快感、或者保鲜膜彼此被挂住,使操作性变差。
另外,保鲜膜被卷绕在纸制芯体上而构成膜卷绕体,该膜卷绕体被收纳在纸制长方体状的保鲜膜收纳盒中。但是,若保鲜膜的摩擦力过大,则在运输时等膜卷绕体移动,碰撞保鲜膜收纳盒的内壁,膜卷绕体可能有损伤。以该损伤为起点,在将膜拉出时,可能在预想外的位置发生开裂,操作性变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55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向挤出机中供给树脂时,通过使用真空进料斗而使挤出加工性良好。但是,在熔融挤出时,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会在挤出机内滞留一定时间,由此会造成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分解等,专利文献1中未公开针对这一点的解决方案。
另外,即使在熔融挤出中产生杂质的情况下,根据其程度,在进行吹胀成膜时也可能在不发生穿孔的情况下正常地制造保鲜膜。但是据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发生因杂质所引起的色调变化或以杂质为起点的断裂等,所得到的保鲜膜的切割性降低。另外,如上所述,对保鲜膜要求低摩擦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因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碳化所致的穿孔等情况、低摩擦性也优异的保鲜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将特定的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与多孔质无机化合物合用,可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
一种保鲜膜,其含有:
含有72~93质量%的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的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以及
多孔质无机化合物。
[2]
如[1]中所述的保鲜膜,其中,该保鲜膜在TD方向的撕裂强度为2~6cN。
[3]
如[1]或[2]中所述的保鲜膜,其中,该保鲜膜在M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50~600MPa。
[4]
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鲜膜,其中,该保鲜膜利用温度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为40~60℃。
[5]
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鲜膜,其中,该保鲜膜的厚度为6~18μm。
[6]
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鲜膜,其中,
该保鲜膜含有选自由柠檬酸酯和二元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该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所述保鲜膜的总量为3~5重量%。
[7]
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鲜膜,其中,上述多孔质无机化合物包含镁化合物。
[8]
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鲜膜,其中,上述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上述保鲜膜的总量为0.001~1.0重量%。
[9]
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鲜膜,其中,该保鲜膜利用JIS K 7136记载的方法测定的雾度值(HAZE值)为1~30%。
[10]
一种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方法具有下述工序:
将含有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和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组合物熔融挤出制成膜状的工序,所述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含有72~93质量%的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以及
对所得到的膜沿MD方向和TD方向进行拉伸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因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碳化所致的穿孔等情况受到抑制、低摩擦性也优异的保鲜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膜工艺中使用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膜的应用形态例。
符号的说明
1…挤出机、2…模头、3…模口、4…浸泡部(管状的组合物)、5…浸泡液(吹胀成型用剥离剂)、6…冷水槽、7…第1夹送辊、8…型坯、9…第2夹送辊、10…泡、11…第3夹送辊、12…双层膜、13…卷取辊、14…包装盒、15…膜切割刃、16…卷绕体、17…保鲜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文中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在不脱离其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TD方向”是指制膜生产线的树脂的宽度方向,是指在制成保鲜膜后与从卷绕体拉出保鲜膜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另外,“MD方向”是指制膜生产线的树脂的流动方向,是指在制成保鲜膜后从卷绕体拉出保鲜膜的方向。
[保鲜膜]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含有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其含有72~93质量%的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和多孔质无机化合物,根据需要可以包含环氧化植物油、柠檬酸酯、二元酸酯、其他添加剂。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特定的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与多孔质无机化合物合用,可发挥出抑制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碳化并且实现保鲜膜的低摩擦化的效果。其理由尚不确定,据推测,通常在熔融挤出中,当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在挤出机内滞留一定时间时,多孔质无机化合物会将其从挤出机刮落,因此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滞留时间缩短,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碳化受到抑制。另外据认为,通过包含多孔质无机化合物,在保鲜膜表面产生微细的凹凸,因此可实现保鲜膜的低摩擦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理由为推定理由,并不限于此。下面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偏二氯乙烯系树脂)
作为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只要包含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包含能够与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聚合的单体重复单元的偏二氯乙烯共聚物。
作为能够与偏二氯乙烯单体共聚的单体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氯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腈;乙酸乙烯酯等。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用。其中更优选氯乙烯。
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的含量相对于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总量为72~93质量%、优选为81~90质量%。通过使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的含量为72质量%以上,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保鲜膜趋于柔软。由此,即使在例如冬季等低温环境下使用时,也能够降低保鲜膜的开裂。另一方面,通过使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的含量为93质量%以下,可抑制结晶性的大幅上升,可抑制膜拉伸时的成型加工性的恶化。此外,在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的含量为72~93质量%的情况下,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容易碳化,容易引起生产率的降低。因此,如上所述,使用了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本发明是有用的。
关于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的含量,可以使用而不特别限于例如高分辨率质子核磁共振测定装置(400MHz以上)进行测定。更具体地说,将保鲜膜的再沉淀过滤物真空干燥,以5重量%溶解在氘代四氢呋喃中,将所得到的溶液在测定气氛温度约27℃的条件下进行H-NMR测定。所得到的光谱中使用以四甲基硅烷为基准的特有的化学位移计算出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例如,在偏二氯乙烯与氯乙烯的共聚物中,利用3.50~4.20ppm、2.80~3.50ppm、2.00~2.80ppm的峰进行计算。
作为得到保鲜膜的再沉淀过滤物的方法,可以举出下述方法:将试样0.5g溶解在THF(四氢呋喃)10ml中,加入甲醇约30ml使树脂成分析出,之后通过离心分离将析出物分离出,进行干燥。
另外,偏二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的共聚单体(氯乙烯)含量相对于共聚物的总量优选为7~28质量%、更优选为10~19质量%。通过使偏二氯乙烯共聚物的共聚单体含量为上述范围内,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也可降低保鲜膜的开裂,具有进一步抑制膜拉伸时的成型加工性的恶化的倾向。
关于重均分子量,优选为80,000~200,000、更优选为90,000~180,000、进一步优选为100,000~170,000。通过使重均分子量(Mw)为上述范围内,具有保鲜膜的机械强度进一步提高的倾向。重均分子量为上述范围内的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例如可通过控制偏二氯乙烯单体与氯乙烯单体的投料比例、聚合引发剂的量、或者聚合温度来得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重均分子量(Mw)可以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法)使用标准聚苯乙烯校正曲线来求出。
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含量相对于保鲜膜的总量优选为89~99重量%、更优选为93~97重量%。通过使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能够抑制由于添加剂等所引起的增塑效果而使膜容易伸长的情况,膜的切割性趋于进一步提高。需要说明的是,由保鲜膜测定各成分的含量的方法根据分析对象物而不同。例如,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含量可以通过将保鲜膜的再沉淀过滤物真空干燥、进行重量测定而得到。
(多孔质无机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含有多孔质无机化合物。作为多孔质无机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铝、沸石、硫酸镁、氢氧化镁、氧化镁、水滑石等。其中优选镁化合物,更优选硫酸镁、氢氧化镁、氧化镁、水滑石。通过使用这样的多孔质无机化合物,能够进一步抑制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碳化,并且倾向于实现低摩擦化。此外,通过使用镁化合物,具有可抑制保鲜膜的色调变化的倾向。特别是氧化镁的低摩擦化和抑制色调变化的效果高,是优选的。
多孔质无机化合物只要为即使在500℃燃烧后也能够维持多孔质的无机化合物,对其形状等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多孔质性的基准,可以使用BET比表面积。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BET比表面积优选为3m2/g以上、更优选为10~100m2/g、进一步优选为20~40m2/g。通过使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BET比表面积为上述范围内,其在熔融树脂中的分散性提高,具有进一步提高碳化的抑制效果的倾向。BET比表面积可以通过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优选为7μm以下、更优选为4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μm以下。通过使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为7μm以下,其在熔融树脂中的分散性提高,具有碳化的抑制效果进一步提高、作为表示透明性的指标的雾度(HAZE)减小的倾向。另外,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平均粒径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05μm以上。
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保鲜膜的总量优选为0.001~1.0重量%、更优选为0.01~0.9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1~0.4重量%。通过使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含量为0.001质量%以上,具有抑制保鲜膜的色调变化、摩擦性进一步降低的倾向。另外,通过使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下,具有保鲜膜的透明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环氧化植物油)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可以含有环氧化植物油。环氧化植物油可起到偏二氯乙烯系树脂挤出加工用稳定剂的作用。作为环氧化植物油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可以举出将食用油脂环氧化而制造出的环氧化植物油。具体地说,环氧化植物油例如可以举出环氧化大豆油(ESO)、环氧化亚麻子油。这些之中,优选环氧化大豆油。通过使用这样的环氧化植物油,具有可进一步抑制保鲜膜的色调变化、膜从包装盒中的引出性也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本实施方式中的环氧化植物油的含量相对于保鲜膜的总量优选为0.5~3重量%、更优选为1~2.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2重量%。通过使环氧化植物油的含量为0.5重量%以上,具有可进一步抑制保鲜膜的品质变化的倾向。另外,通过使环氧化植物油的含量为3重量%以下,具有可进一步抑制保鲜膜的色调变化、抑制因渗出所致的发黏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从保鲜膜测定各成分的含量的方法根据分析对象物而不同。例如,环氧化植物油的含量可以利用NMR对保鲜膜的再沉淀滤液进行分析而得到。
具体地说,称量50mg样品,溶解于氘代溶剂(溶剂:氘代THF、内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容量:0.7ml)中,进行400MHz质子NMR(积分次数:512次)测定,将2.23~2.33ppm的积分值相对于8.05~8.11ppm的积分值之比作为积分比,利用绝对校正曲线法计算出定量值,由此可以得到环氧化植物油的含量。
积分比=积分值(2.23~2.33ppm)/积分值(8.05~8.11ppm)
(柠檬酸酯)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可以含有柠檬酸酯。作为柠檬酸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有柠檬酸三乙酯、柠檬酸三丁酯、乙酰基柠檬酸三乙酯、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ATBC)、乙酰基柠檬酸三正(2-乙基己基)酯等。这些之中,优选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通过使用这样的柠檬酸酯,即使为少量也可将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充分增塑,具有进一步提高成型加工性的倾向。
柠檬酸酯的含量相对于保鲜膜的总量优选为1~8重量%、更优选为2~6重量%、进一步优选为3~5重量%。通过使柠檬酸酯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具有成型加工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从保鲜膜测定各成分的含量的方法根据分析对象物而不同。可以使用丙酮等有机溶剂从保鲜膜中提取添加剂,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到柠檬酸酯的含量。
(二元酸酯)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可以含有二元酸酯。作为二元酸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己二酸二丁酯、己二酸二正己酯、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己二酸二辛酯等己二酸酯;壬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壬二酸辛酯等壬二酸酯;癸二酸二丁酯(DBS)、癸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癸二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邻苯二甲酸酯。这些之中,优选脂肪族二元酸酯,更优选癸二酸二丁酯。通过使用这样的二元酸酯,即使为少量也可将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充分增塑,具有进一步提高成型加工性的倾向。
二元酸酯的含量相对于保鲜膜的总量优选为1~8重量%、更优选为2~6重量%、进一步优选为3~5重量%。通过使二元酸酯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具有成型加工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从保鲜膜测定各成分的含量的方法根据分析对象物而不同。可以使用丙酮等有机溶剂从保鲜膜中提取添加剂,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到柠檬酸酯和二元酸酯的含量。
柠檬酸酯和二元酸酯的总含量相对于保鲜膜的总量优选为1~8重量%、更优选为2~6重量%、进一步优选为3~5重量%。通过使柠檬酸酯和二元酸酯的总含量为上述范围内,成型加工性进一步提高,具有可抑制环氧化植物油的含量高时保鲜膜因其渗出而过度发黏的倾向。
(其他添加剂)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可以包含环氧化植物油、柠檬酸酯以及二元酸酯以外的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上述以外的增塑剂、上述以外的稳定剂、耐候性改善剂、染料或颜料等着色剂、防雾剂、抗菌剂、润滑剂、成核剂、聚酯等低聚物、M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聚合物等。
作为柠檬酸酯和二元酸酯以外的增塑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甘油、甘油酯、蜡、液体石蜡以及磷酸酯等。增塑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作为环氧化植物油以外的稳定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2,5-叔丁基氢醌、2,6-二叔丁基对甲酚、4,4’-硫代双(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以及4,4’-硫代双(6-叔丁基苯酚)等抗氧化剂;月桂酸盐、肉豆蔻酸盐、棕榈酸盐、硬脂酸盐、异硬脂酸盐、油酸盐、蓖麻油酸盐、2-乙基-己基酸盐、异癸烷酸盐、新癸酸盐以及苯甲酸钙等热稳定剂。稳定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作为耐候性改善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亚乙基-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酯、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以及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等。耐候性改善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用。
作为染料或颜料等着色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炭黑、酞菁、喹吖啶酮、二氢吲哚、偶氮系颜料以及氧化铁红等。着色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用。
作为防雾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甘油脂肪酸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醇醚、聚氧乙烯甘油脂肪酸酯以及聚氧乙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等。防雾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用。
作为抗菌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银系无机抗菌剂等。抗菌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用。
作为润滑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硬脂酸丁酯、聚乙烯蜡、固体石蜡、巴西棕榈蜡、肉豆蔻酸肉豆蔻酯、硬脂酸硬脂酯等脂肪酸烃类润滑剂、高级脂肪酸润滑剂、脂肪酰胺系润滑剂以及脂肪酸酯润滑剂等。润滑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用。
作为成核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磷酸酯金属盐等。成核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用。
其他添加剂的含量相对于保鲜膜的总量优选为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3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1重量%以下。另外,其他添加剂的含量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保鲜膜的总量为0重量%以上。
(保鲜膜的厚度)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的厚度优选为6~18μm、更优选为9~12μm。通过使保鲜膜的厚度为上述范围内,具有破膜的故障得到抑制、切割性进一步提高、密合性也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更具体地说,通过使厚度为6μm以上,保鲜膜的TD方向和MD方向的拉伸强度进一步提高,使用时的破膜进一步受到抑制。另外,通过使厚度为6μm以上,撕裂强度的显著降低少。因此可进一步抑制在从卷绕体引出保鲜膜时以及拨开卷回到包装盒中的膜端部时保鲜膜以被包装盒附带的切割刃切割出的端部为起点开裂的故障。
另一方面,通过使厚度为18μm以下,能够降低利用包装盒附带的切割刃切割保鲜膜时所需要的力,切割性进一步提高。另外,通过使厚度为18μm以下,保鲜膜容易贴合容器形状,与容器的密合性进一步提高。
(撕裂强度)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的TD方向的撕裂强度优选为2~6cN、更优选为2.5~4cN。通过使TD方向的撕裂强度为2cN以上,特别能够降低从卷绕体引出保鲜膜时的开裂,另外具有能够抑制保鲜膜使用时的意图之外的开裂故障的倾向。另一方面,通过使TD方向的撕裂强度为6cN以下,在利用包装盒附带的锯刃沿TD方向切割膜时容易裂开,切割性趋于提高。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的TD方向的撕裂强度可以通过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组成、添加剂组成、膜的拉伸倍率、拉伸速度以及膜的厚度等进行调整。对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通过降低TD方向的拉伸倍率、或使保鲜膜增厚,TD方向的撕裂强度趋于提高;通过提高TD方向的拉伸倍率、或使保鲜膜减薄,TD方向的撕裂强度趋于降低。需要说明的是,撕裂强度通过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拉伸弹性模量)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的M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250~600MPa、更优选为350~550MPa。通过使M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50MPa以上,在为了利用锯刃切割膜而施加力时,能够抑制沿膜的MD方向的延伸,锯刃能够容易地咬入膜中,切割性趋于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使M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为600MPa以下,膜柔软,能够沿着锯刃的形状将膜整齐地切割,具有能够抑制在切割端面产生大量裂缝的倾向。其结果,具有能够抑制在从卷绕体引出膜时以及拨开卷回到包装盒中的膜端部时产生膜从切割端面开裂的故障的产生的倾向。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的M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可以通过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组成、添加剂组成、膜的拉伸倍率以及拉伸速度等进行调整。对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通过提高拉伸倍率、或降低添加剂量,M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趋于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拉伸弹性模量通过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中,保鲜膜会由于在流通过程或保存时所经受的热历程而发生物理劣化,起因于该物理劣化而产生开裂故障,该开裂故障可通过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来抑制。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是表示保鲜膜在制造后的流通/仓库保存时暴露于高温下而形成和生长的微晶的热稳定性的指标,可以通过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来评价分子链的再排列的程度、即评价保鲜膜基于物理劣化的开裂故障的产生容易性。
从上述方面出发,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利用温度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仪(下文中也称为“温度调制式DSC”)测定的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优选为40~60℃、更优选为40~55℃、进一步优选为40~50℃。通过使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为上述范围内,具有能够在维持保鲜膜的切割性的同时抑制开裂故障的倾向。以下对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现有保鲜膜的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大于60℃。与之相对,本实施方式保鲜膜的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为60℃以下,被设定为更低的温度。通过使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为上述范围内,具有可抑制分子链的再排列、进一步抑制保鲜膜的开裂故障的倾向。
更具体地说,与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的差异相伴,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与现有的保鲜膜在受热时的行为存在差异。例如,现有的保鲜膜中,在流通时和仓库保存时长期暴露于20℃以上的气氛下时,据认为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分子链发生再排列,引起微晶的形成和生长。这样的分子链的再排列被推定是由于所制造的保鲜膜的分子链的取向或膜的应力未被充分松弛而产生的。由于保鲜膜越暴露于高温,越容易引起分子链的再排列,因此认为膜发生物理劣化,容易诱发开裂故障。
与之相对,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中,通过在制造时充分松弛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分子链取向或膜应力,使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为60℃以下。由此,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中,即使在流通时和仓库保存时长期暴露于20℃以上,也不容易引起分子链的再排列,可抑制膜的劣化,进一步抑制开裂故障。其结果,能够同时实现在维持切割性的同时还抑制开裂故障这一背反的课题。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在保鲜膜制造后保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的-30℃时,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为40℃。即,保鲜膜在被视为在制造后完全未受热的情况下的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为40℃。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越接近该温度,认为越可抑制分子链的再排列、进而可抑制开裂故障,因此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的温度范围的下限被设为40℃。
需要说明的是,将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调整为上述范围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充分松弛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分子链取向或膜应力的方法。更具体地说,可以举出将保鲜膜在低温下保存规定时间的方法。
此处,“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是指,在通过利用温度调制式DSC进行升温测定而得到的非可逆成分的温度-热流曲线中,因低温结晶化而引起的放热峰(与JIS K7121所记载的方法同样地,为将升温测定中的低温侧的基线延长至高温侧的延长线与结晶峰的低温侧的曲线的斜率达到最大的点所引出的切线的交点的温度)。
对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的测定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使用Perkin Elmer公司制差示扫描量热测定装置(DSC)(功率补偿型双加热炉DSC 8500),通过步进扫描测定模式得到非可逆成分的温度-热流曲线。此时的步骤扫描测定条件为,测定温度为0~180℃、升温速度为10℃/min、升温步宽为4℃、等温时间为1min。在所得到的温度-热流曲线中,将因低温结晶化引起的放热峰的外推开始温度作为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
在差示扫描量热计的升温测定中,结晶化和结晶熔解产生竞争。因此,在现有的DSC测定方法中,微晶的形成和生长与源于熔解的热流相抵,难以研究微晶的热行为,难以区分现有的保鲜膜和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另一方面,在利用温度调制式DSC的情况下,能够分离成结晶化等非可逆成分与结晶熔解或玻璃化转变等可逆成分的热流,能够对微晶的热行为进行评价。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的测定中使用温度调制式DSC。
[保鲜膜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具有下述工序的方法:将包含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和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组合物熔融挤出,制成膜状的工序;以及将所得到的膜沿MD方向和TD方向拉伸的工序。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混合工序)
图1为示出保鲜膜的制造工序的一例的示意图。首先,利用混合机将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和多孔质无机化合物混合,得到组合物。此时,可以根据需要混合各种添加剂。对混合机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带式混合机等。所得到的组合物优选熟化1~30小时左右后用于下一工序中。
(熔融挤出工序)
接着,将所得到的组合物利用挤出机1熔融,从模头2的模口3挤出管状的膜,形成浸泡部4。
(冷却工序)
向浸泡部4的内侧注入浸泡液5,使浸泡部4的外侧与冷水槽6的冷水接触。由此,浸泡部4从内侧和外侧这两侧进行冷却,构成浸泡部4的膜发生固化。固化后的浸泡部4利用第1夹送辊7折叠,成型为型坯8。
(拉伸工序)
接着,在型坯8的内侧注入空气,由此型坯8开口而形成环状的膜。此时,涂布在相当于浸泡部4的内面的部分的浸泡液5发挥出作为型坯8的开口剂的效果。接着,型坯8在开口的状态下利用温水再加热至适宜拉伸的温度。附着于型坯8的外侧的温水利用第2夹送辊9挤压出。
在如上加热至适宜温度的型坯8的内侧注入空气,成型为泡10。该空气从内侧扩张型坯,由此对膜进行拉伸,得到拉伸膜。主要来讲,TD方向的膜的拉伸通过空气的量来进行,MD方向的膜的拉伸通过使用第2夹送辊9和第3夹送辊11等沿膜的流动方向施加张力来进行。
将从第1夹送辊7到第3夹送辊11的工序称为拉伸工序。若拉伸速度变慢,则型坯8的拉伸性提高,因此在现有的保鲜膜的制造方法中,将MD方向的拉伸速度调整为0.08倍/s以下,将TD方向的拉伸速度调整为3.0倍/s以下。与之相对,在结晶化开始温度被控制在40~60℃的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将MD方向和TD方向的拉伸倍率以及MD方向和TD方向的拉伸速度调整为规定的范围。
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的拉伸工序中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拉伸倍率各自独立地优选为4~6倍。此处,MD方向的拉伸倍率是指将型坯8沿MD方向拉伸的拉伸比,例如,在图1中,可以通过第3夹送辊11的旋转速度相对于第1夹送辊7的旋转速度之比而计算出。TD方向的拉伸倍率是指将型坯8沿TD方向拉伸的拉伸比,例如,在图1中,可以通过双层膜12的幅长相对于型坯8的幅长之比而计算出。MD方向的拉伸倍率例如可以通过第1夹送辊7与第3夹送辊11的旋转速度比来进行调整,TD方向的拉伸倍率例如可以通过型坯8的拉伸温度或泡10的尺寸进行调整。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拉伸工序中的MD方向的拉伸速度优选为0.09~0.12倍/s。MD方向的平均拉伸速度是指相对于型坯在第1夹送辊7与第3夹送辊11之间通过的时间的、沿MD方向的拉伸倍率,例如,在图1中,可以通过第1夹送辊7的旋转速度、第3夹送辊11的旋转速度以及型坯8通过第1夹送辊7与第3夹送辊11之间所需要的时间来计算出。MD方向的拉伸速度例如可以通过第1夹送辊7或第3夹送辊11的旋转速度、或者第1夹送辊7与第3夹送辊11之间的距离来进行调整。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拉伸工序中的TD方向的拉伸速度优选为3.1~4.0倍/s。TD方向的平均拉伸速度是指相对于型坯8膨胀至泡10所需要的时间的、沿TD方向的拉伸倍率,例如,在图1中,可以根据由利用型坯8和泡10的静止图像测定的拉伸长和第3夹送辊11的旋转速度计算出的TD方向的拉伸所需要的时间以及TD方向的拉伸倍率来计算出。TD方向的拉伸速度例如可以通过第3夹送辊11的旋转速度进行调整。
拉伸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30~45℃。
上述拉伸工序后,将拉伸膜利用第3夹送辊11折叠,形成双层膜12。双层膜12利用卷取辊13进行卷绕。
(松弛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具有使刚拉伸后的保鲜膜松弛的松弛工序。保鲜膜的制造方法中比较通常进行的松弛方法为在拉伸后利用红外加热器等的热使膜松弛的方式。但是,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用通过使卷取辊13的旋转速度比第3夹送辊11更慢来松弛拉伸膜的方法来代替该松弛工序。这是由于,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现有的利用热的松弛方法时,由于热的作用而引起微晶的形成和生长(该微晶的形成和生长为膜开裂的原因),可能使结晶化开始温度超过60℃。
使用第3夹送辊11和卷取辊13的松弛工序中,松弛比例优选为7~15%、更优选为10~14%。通过使松弛比例为15%以下,在第3夹送辊11与卷取辊13之间膜产生松懈,由此具有能够进一步抑制褶皱的产生的倾向。另外,通过使松弛比例为7%以上,能够使保鲜膜充分松弛,即使在暴露于高温的情况下,也可抑制分子链发生再排列,能够使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为60℃以下。另外,由此具有能够降低开裂故障的倾向。此处,“松弛比例”是指双层膜12在第3夹送辊11与卷取辊13之间收缩的比例,例如在图1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卷取辊13相对于第3夹送辊11的旋转速度的比例来计算出。
另外,使用第3夹送辊11和卷取辊13的松弛工序的气氛温度优选为25~32℃、更优选为28~30℃。通过使气氛温度为上述范围内,具有可抑制微晶的形成和生长的倾向。
(切割工序)
将如上卷绕后的保鲜膜切开,按照成为单张保鲜膜的方式一边剥离一边进行卷绕,暂时以大卷的状态保存。最终从大卷翻卷到纸芯上,装在包装盒中,由此得到收纳在包装盒中的保鲜膜卷绕体。
(保存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的制造方法中,可以进行将保鲜膜切割后以大卷的状态进行保存的保存工序。保存温度优选为19℃以下、更优选为5~19℃、进一步优选为5~15℃。另外,保存时间优选为20~50小时、更优选为24~40小时。
可以通过保存时的气氛温度来抑制诱发膜开裂故障增加的微晶的形成和生长。通常,大卷的保存场所与保鲜膜的制造工序相邻、或者未进行温调管理等,因此多数情况为相对高温条件下。
与之相对,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的制造方法中,通过使切割大卷保存时的气氛温度为19℃以下,具有能够抑制因分子链的再排列所致的膜的物理性劣化的倾向。由此具有能够抑制在从卷绕体引出保鲜膜时或者拨开卷回到包装盒中的膜端部时保鲜膜容易从以包装盒附带的切割刃切割出的端部为起点开裂的情况的倾向。
另外,通过使切割大卷保存时的气氛温度为5℃以上,保鲜膜被充分松弛,具有在其后的流通、保存时暴露于20℃以上的情况下不容易引起分子链的再排列的倾向。
因此,优选将切割大卷在上述保存条件下保存,由此可得到抑制微晶的形成和生长、同时非晶部的分子链发生了取向松弛的膜。这样,通过在大卷保存时使分子链的取向松弛,即使在膜的流通和保存时暴露于高温下,微晶也不容易形成和生长,能够抑制开裂故障。
切割大卷在保存后,例如可以翻卷到纸芯等上,作为卷绕体16被收纳在图2所示的具备膜切割刃15的包装盒1中,但不限于此。如图2所例示,保鲜膜17在使用时引出来进行使用。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和比较例的任何限定。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评价方法如下。
[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的含量]
保鲜膜的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的比例使用高分辨率质子核磁共振测定装置进行测定。将保鲜膜的再沉淀过滤物真空干燥,以5重量%溶解在氘代四氢呋喃中,将得到的溶液在测定气氛温度约27℃的条件下进行H-NMR测定。例如,关于偏二氯乙烯与氯乙烯的共聚物,利用以四甲基硅烷为基准的共聚物在3.50~4.20ppm、2.80~3.50ppm、2.00~2.80ppm的峰计算出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的含量。
[膜的厚度]
设想保鲜膜在装运后的流通以及在家庭中的保存,将制作后的保鲜膜在设定为28℃的恒温槽中保存1个月后,测定保鲜膜的厚度。测定中利用表盘测厚仪(Teclock公司制造),在23℃、50%RH的气氛中进行厚度的测定。
[撕裂强度]
保鲜膜的撕裂强度测定使用轻负荷撕裂试验机D型(东洋精机制),在23℃、50%RH的气氛中进行撕裂强度的测定。设想保鲜膜在装运后的流通以及在家庭中的保存,将制作后的保鲜膜在设定为28℃的恒温槽中保存1个月后进行测定。保鲜膜的撕裂强度测定仅利用1张保鲜膜进行。设撕裂方向的样品长度为63.5mm、样品宽为50.0mm。
在测定时,抬起摆锤后使其停住,之后将试验片小心地安装于夹具,按照刻入切痕的位置为膜宽的中央的方式将夹头牢固地紧固。其后利用安装于装置中的小刀在膜上刻入切痕,然后小心地释放摆锤,读取撕裂试验片所需要的力的值。排除撕裂线偏离切割的延长线10mm以上的试验,代替进行附加的试验片的试验。另外,关于测定结果,将小数点第二位的值四舍五入。
[拉伸弹性模量]
保鲜膜的拉伸弹性模量测定使用Autograph AG-IS(岛津制作所制),在23℃、50%RH的气氛中进行评价。设想保鲜膜在装运后的流通以及在家庭中的保存,将制作后的保鲜膜在设定为28℃的恒温槽中保存1个月后进行测定。以5mm/min的拉伸速度、夹头间距离100mm、膜宽10mm的条件进行2%伸长时的负荷测定,除以测定样品的截面积,之后以50倍测定拉伸弹性模量。测定时,按照试验片的MD方向与试验机的轴一致的方式安装于夹具。对于试验片,为了防止滑动、且使试验中夹持部分不会偏移,利用夹具均等地且按照不会由于夹具间的压力而发生试验片的破裂以及压延的方式来安装试验片。
[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
关于测定样品,设想保鲜膜在装运后的流通以及在家庭中的保存,使用将制作后的保鲜膜在设定为28℃的恒温槽中保存1个月后的样品。测定中,使用Perkin Elmer公司制差示扫描量热测定装置(DSC)(功率补偿型双加热炉DSC 8500),利用步进扫描测定模式(样品重量:6mg、样品盘材质:铝制、测定温度:0~180℃、升温速度:10℃/min、升温步宽:4℃、等温时间:1min)。对于空的铝制样品盘也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测定,将其设为空白。在步进扫描分析软件上计算出测定样品与空白的差异,在通过分析得到的温度-热流曲线的非可逆成分中,将因低温结晶化引起的放热开始的温度作为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
[BET比表面积]
BET比表面积依据Z 8830:2013(ISO9277:2010)进行测定。
[基于碳化的穿孔频率]
使挤出成膜速度为10kg/hr连续运转8小时,对由于碳化而使吹胀穿孔的次数进行评价。设穿孔次数为0次的情况为“◎”、1~2次的情况为“○”、3次以上的情况为“△”。
[擦伤:低摩擦性]
设想保鲜膜在装运后的流通以及在家庭中的保存,将刚制造完的保鲜膜卷绕体在设定于28℃的恒温槽中保存1个月后使用。其后,为了再现流通时的振动,使用振动试验机(iDEX株式会社制造、型号“BF-50UC”)使收容在容器(包装盒)内的保鲜膜卷绕体振动。振动试验按下述进行。
首先,在1个长方体状的容器(包装盒内寸;42mm×42mm×约233mm)内收容1个卷绕体而得到卷绕体收容体,将60个所得到的卷绕体收容体按照没有间隙的方式收容在瓦楞纸箱(内寸28cm×46cm×24cm)中,按照卷绕体的长度方向与振动台垂直的方式用带子固定于振动台。在23℃、相对湿度50%RH的气氛中利用振动试验机的“传输包装模式”设定为下述条件,进行振动试验。(Lo频率:5Hz、Hi频率:30Hz、扫描时间30秒、扫描次数40次)
其后,在23℃、相对湿度50%RH的气氛中进行开裂故障评价。作为评价者,选出日常使用食品包装用保鲜膜的100人。评价者实施从收容在收容体中的宽约23cm的卷绕体中引出50cm膜、之后利用包装盒附带的镀锡铁皮制的膜切割刃进行切割的一系列作业各10次。即,在100人各10次总计1000次中,根据从卷绕体引出膜时发生开裂、不能顺利地引出膜的次数导出膜的开裂故障发生率。
膜的开裂故障发生率以下述的3个等级进行评价。即,开裂故障发生率小于5%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开裂故障,将其设为易用性非常优异的“◎”;开裂故障发生率为5%以上且小于10%的情况下,开裂故障少,将其设为易用性优异的“○”;开裂故障发生率为10%以上的情况下,开裂故障多,将其设为易用性差的“△”。
[透明度]
膜的HAZE利用JIS-K-7136中记载的方法使用HAZE测定器(日本电色制造、型号“NDH-5000”)进行测定,将HAZE小于10%的情况设为◎、10%以上且小于30%设为○、30%以上设为△。
[实施例1]
将重均分子量90,000的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为85重量%、氯乙烯重复单元为15重量%)93.2质量份、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5.5质量份、环氧化植物油1.1质量份、多孔质无机化合物(氧化镁、协和化学公司制造、产品名KYOWAMAG(注册商标)MF30、BET比表面积30m2/g、平均粒径1μm)0.3质量份利用带式混合机混合30分钟。混合后进行24小时以上熟化,得到组合物。
将所得到的组合物供给至熔融挤出机中进行熔融,从安装在挤出机的前端的环状模头熔融挤出,形成浸泡部。此时,按照环状模头的狭缝出口处的熔融树脂温度为170℃的方式调节挤出机的加热条件,以10kg/hr的挤出速度挤出成环状。
将其在浸泡液和冷水槽中冷却后,将型坯开口,形成泡,进行吹胀拉伸。此时,在MD方向以平均拉伸速度0.11倍/s拉伸至4.1倍,在TD方向以平均拉伸速度3.5倍/s拉伸至5.6倍,形成筒状膜(泡)。
将所得到的筒状膜剪断并扁平折叠后,通过控制夹送辊与卷取辊的速度比使膜沿MD方向松弛10%,将折宽280mm的2张重叠的膜以卷绕速度18m/min进行卷绕。将该膜以220mm的宽度进行切割,一边剥离成1张膜一边重新卷绕在外径92mm的纸芯上。其后在15℃保存30小时的时间,在外径36mm、长度230mm的纸芯上卷绕20m,由此得到厚度11μm的保鲜膜的卷绕体。
利用上述测定方法对所得到的保鲜膜的物性进行测定。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使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用量为92.5质量份、多孔质无机化合物(协和化学公司制造、产品名KYOWAMAG(注册商标)MF30)的用量为1质量份,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保鲜膜的卷绕体。
[实施例3]
使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用量为92.5质量份,不使用多孔质无机化合物(协和化学公司制造、产品名KYOWAMAG(注册商标)MF30)0.3质量份而使用多孔质无机化合物(滑石、日本滑石公司制造、产品名P-6、BET比表面积10.5m2/g、平均粒径4μm)1质量份,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保鲜膜的卷绕体。
[实施例4]
不使用多孔质无机化合物(协和化学公司制造、产品名KYOWAMAG(注册商标)MF30)0.3质量份而使用多孔质无机化合物(氢氧化镁、协和化学公司制造、产品名KISUMA(注册商标)5、BET比表面积6m2/g、平均粒径0.8μm)0.3质量份,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保鲜膜的卷绕体。
[实施例5]
不使用多孔质无机化合物(协和化学公司制造、产品名KYOWAMAG(注册商标)MF30)0.3质量份而使用多孔质无机化合物(水滑石、协和化学公司制造、产品名Alacmizer(注册商标)1、BET比表面积8m2/g、平均粒径0.6μm)0.3质量份,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保鲜膜的卷绕体。
[实施例6]
不使用多孔质无机化合物(协和化学公司制造、产品名KYOWAMAG(注册商标)MF30)0.3质量份而使用多孔质无机化合物(氧化钛、石原产业制造、产品名CR-EL、BET比表面积6.8m2/g、平均粒径0.3μm)0.3质量份,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保鲜膜的卷绕体。
[实施例7]
使重均分子量90,000的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为85重量%、氯乙烯重复单元为15重量%)为93.6质量份、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为5.5质量份、多孔质无机化合物(氧化镁、协和化学公司制造、产品名KYOWAMAG(注册商标)MF30、BET比表面积30m2/g、平均粒径1μm)为1.0质量份,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保鲜膜的卷绕体。
[实施例8]
使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用量为73.5质量份、多孔质无机化合物(协和化学公司制造、产品名KYOWAMAG(注册商标)MF30)的用量为20质量份,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保鲜膜的卷绕体。
[比较例1]
使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用量为93.5质量份,不使用多孔质无机化合物(协和化学公司制造、产品名KYOWAMAG(注册商标)MF30),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保鲜膜的卷绕体。
[比较例2]
不使用多孔质无机化合物(协和化学公司制造、产品名KYOWAMAG(注册商标)MF30)0.3质量份而使用非多孔质的无机化合物(氧化镁、协和化学公司制造、Pyrokisuma(注册商标)5301、BET比表面积1.4m2/g、平均粒径12μm)0.3质量份,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保鲜膜的卷绕体。
[比较例3]
不使用多孔质无机化合物(协和化学公司制造、产品名KYOWAMAG(注册商标)MF30)0.3质量份而使用非多孔质的无机化合物(氧化硅、Admatechs制造、SO-C6、BET比表面积2.0m2/g、平均粒径2.0μm)0.3质量份,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保鲜膜的卷绕体。
[表1]
Figure BDA0002639657370000211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保鲜膜作为用于食品包装用途和烹调用途等的保鲜膜具有工业实用性。

Claims (9)

1.一种保鲜膜,其含有:
含有72质量%~93质量%的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的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以及多孔质无机化合物,
所述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BET比表面积为3m2/g~100m2/g,
所述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为0.05μm~7μm,
所述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所述保鲜膜的总量为0.001重量%~1.0重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膜,其中,该保鲜膜在TD方向的撕裂强度为2cN~6cN。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鲜膜,其中,该保鲜膜在M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50MPa~600MPa。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鲜膜,其中,该保鲜膜利用温度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低温结晶化开始温度为40℃~60℃。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鲜膜,其中,该保鲜膜的厚度为6μm~18μm。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鲜膜,其中,
该保鲜膜含有选自由柠檬酸酯和二元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该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所述保鲜膜的总量为3重量%~5重量%。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鲜膜,其中,所述多孔质无机化合物包含镁化合物。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鲜膜,其中,该保鲜膜利用JIS K 7136记载的方法测定的雾度值为1%~30%。
9.一种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方法具有下述工序:
将含有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和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组合物熔融挤出制成膜状的工序,所述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含有72质量%~93质量%的偏二氯乙烯重复单元;以及
对所得到的膜沿MD方向和TD方向进行拉伸的工序,
所述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BET比表面积为3m2/g~100m2/g,
所述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为0.05μm~7μm,
所述多孔质无机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所述保鲜膜的总量为0.001重量%~1.0重量%。
CN202010835788.3A 2019-08-28 2020-08-19 保鲜膜 Active CN1124422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5634 2019-08-28
JP2019155634 2019-08-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2242A CN112442242A (zh) 2021-03-05
CN112442242B true CN112442242B (zh) 2023-04-18

Family

ID=74733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5788.3A Active CN112442242B (zh) 2019-08-28 2020-08-19 保鲜膜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78613B2 (zh)
CN (1) CN11244224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70954A (ja) * 2000-01-18 2001-10-02 Mitsui Chemicals Inc 多孔性フィルム
WO2008062560A1 (fr) * 2006-11-21 2008-05-29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Composition de résine à base de chlorure de vinyle exempt de plomb et objet extrudé à base de chlorure de vinyle exempt de plomb
CN106046629A (zh) * 2015-04-14 2016-10-26 旭化成株式会社 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62308B1 (fr) 2003-11-14 2008-02-15 Solvay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resine synthetique et resine synthetique obtenue au moyen de ce procede
JP6100034B2 (ja) 2013-03-11 2017-03-22 旭化成株式会社 塩化ビニリデン系樹脂ラップ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70954A (ja) * 2000-01-18 2001-10-02 Mitsui Chemicals Inc 多孔性フィルム
WO2008062560A1 (fr) * 2006-11-21 2008-05-29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Composition de résine à base de chlorure de vinyle exempt de plomb et objet extrudé à base de chlorure de vinyle exempt de plomb
CN106046629A (zh) * 2015-04-14 2016-10-26 旭化成株式会社 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2242A (zh) 2021-03-05
JP2021038376A (ja) 2021-03-11
JP7478613B2 (ja) 202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00034B2 (ja) 塩化ビニリデン系樹脂ラップ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70786B2 (ja) ラップフィルム及びラップフィルム巻回体
JP2016199315A (ja) 塩化ビニリデン系樹脂ラップフィルム
CN112442242B (zh) 保鲜膜
JP2008074955A (ja) ポリ塩化ビニリデン系樹脂ラップフィルム
CN112795116B (zh) 保鲜膜
CN112552623B (zh) 保鲜膜
CN112552622B (zh) 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
JP7482726B2 (ja) 塩化ビニリデン系樹脂ラップフィルム
CN112480575B (zh) 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
JP7336321B2 (ja) ラップフィルム
JP7352414B2 (ja) ラップフィルム
CN112745605A (zh) 保鲜膜
JP7353107B2 (ja) 塩化ビニリデン系樹脂ラップフィルム
JP2021066872A (ja) 塩化ビニリデン系樹脂ラップフィルム
JP2022163706A (ja) ラップフィルム
JP7170788B2 (ja) ラップフィルム及びラップフィルム巻回体
CN114058141B (zh) 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
JP2023012774A (ja) ラップフィルム巻回体
JP2022134090A (ja) ラップフィルム
JP2023068620A (ja) ラップフィルム
JP2022164221A (ja) ラップフィルム
JP2023179103A (ja) ラップフィルム
JPH0788973A (ja) ポリ塩化ビニル系ストレッチ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