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0636A - 空陆两用交通工具 - Google Patents

空陆两用交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0636A
CN112440636A CN202010424110.6A CN202010424110A CN112440636A CN 112440636 A CN112440636 A CN 112440636A CN 202010424110 A CN202010424110 A CN 202010424110A CN 112440636 A CN112440636 A CN 112440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ehicle
handle
ground
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41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林大辅
松本良幸
石川琢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bar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bar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baru Corp filed Critical Subar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40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06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5/00Other convertible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in or on different media
    • B60F5/02Other convertible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in or on different media convertible into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3/00Control systems or transmitting systems for actuating flying-control surfaces, lift-increasing flaps, air brakes, or spoilers
    • B64C13/02Initiating means
    • B64C13/04Initiating means actuated personally
    • B64C13/042Initiating means actuated personally operated by ha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3/00Control systems or transmitting systems for actuating flying-control surfaces, lift-increasing flaps, air brakes, or spoilers
    • B64C13/02Initiating means
    • B64C13/04Initiating means actuated personally
    • B64C13/042Initiating means actuated personally operated by hand
    • B64C13/0421Initiating means actuated personally operated by hand control sticks for primary flight contr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3/00Control systems or transmitting systems for actuating flying-control surfaces, lift-increasing flaps, air brakes, or spoilers
    • B64C13/02Initiating means
    • B64C13/04Initiating means actuated personally
    • B64C13/044Initiating means actuated personally operated by feet, e.g. ped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9/00Aircraft capable of landing or taking-off vertically, e.g.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VTOL] aircraft
    • B64C29/0008Aircraft capable of landing or taking-off vertically, e.g.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VTOL] aircraft having its flight directional axis horizontal when grounded
    • B64C29/0016Aircraft capable of landing or taking-off vertically, e.g.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VTOL] aircraft having its flight directional axis horizontal when grounded the lift during taking-off being created by free or ducted propellers or by blowers
    • B64C29/0033Aircraft capable of landing or taking-off vertically, e.g.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VTOL] aircraft having its flight directional axis horizontal when grounded the lift during taking-off being created by free or ducted propellers or by blowers the propellers being tiltable relative to the fusel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00Wings
    • B64C3/38Adjustment of complete wings or parts thereof
    • B64C3/385Variable incidence w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00Wings
    • B64C3/38Adjustment of complete wings or parts thereof
    • B64C3/40Varying angle of swee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00Wings
    • B64C3/38Adjustment of complete wings or parts thereof
    • B64C3/56Folding or collapsing to reduce overall dimensions of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7/00Convertible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2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in aircraft; Aircr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position of power plants
    • B64D27/02Aircr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position of power pl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2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in aircraft; Aircr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position of power plants
    • B64D27/02Aircr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position of power plants
    • B64D27/24Aircr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position of power plants using steam or spring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31/00Power plant control systems; Arrangement of power plant control systems in aircraft
    • B64D31/02Initiating means
    • B64D31/04Initiating means actuated personal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60Efficient propulsion technologies, e.g. for aircr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飞行时也能够以在地上行驶时的操纵的感觉相同的感觉对操纵装置进行操纵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在能够选择在地上行驶的地上行驶形态与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形态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中具备由电动马达(52)驱动的螺旋桨(5)、把手(10)以及踏板(20),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构成为在地上行驶时与飞行时都能够通过把手(10)的转向而使交通工具(1)进行偏航动作,并且构成为在飞行时,操作设置在把手(10)的在地上行驶时用于控制发动机的转数的发动机节气门(13),或者操作设置在把手(10)的马达节气门(17),从而能够控制螺旋桨(5)的转数。

Description

空陆两用交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陆两用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正在推进能够利用车轮在地上行驶并且能够利用螺旋桨获得推力而在空中飞行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研究、开发。
并且,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地上行驶时利用方向盘进行转向,在飞行时利用与方向盘分体的操纵杆(控制杆)进行转向。
但是,若如此操纵装置(方向盘与操纵杆)在地上行驶时与飞行时不同,则操纵动作变得复杂,给驾驶员的负担变大。
为此,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地上行驶时作为方向盘而起作用的操纵装置构成为在飞行时作为转向盘(控制盘)而起作用。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能够使地上行驶或飞行进行的转向盘状的操纵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858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448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7-5345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即使如上述那样地构成为在地上行驶时与飞行时都利用相同的操纵装置来转向,也因为在地上行驶时与飞行时对操纵装置的操作方式不同,所以必须分别记住地上行驶时的操作方式与飞行时的操作方式。
另外,即使假设在地上行驶时的对操纵装置的操作方式与通常的汽车等的操作方式相同(或者类似),通常也因为驾驶员不知道航空器或直升机等的操纵装置(操纵杆或转向盘)的操作方式的情况很多,所以必须记住飞行时的对操纵装置的操作方式。
因此,直到驾驶员能够操纵空陆两用交通工具为止的学习的负担变大。
另外,若如此使针对一个操纵装置相对的操作方式在地上行驶时与在飞行时不同,则有可能导致在飞行时误进行地上行驶时的操作方式等而弄错操作。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态发生,期待构成为在进行在地上行驶时与飞行时进行执行相同的控制的操作的情况(例如如在进行增减地上行驶时的发动机的转数的操作与增减在飞行时螺旋桨的转数的操作的情况)下,对操纵装置进行相同的动作(或者类似的动作)。
即,期待构成为,在飞行时也能够以与在地上行驶时的操纵的感觉相同的感觉对操纵装置进行操纵。
并且,只要如此地构成,就能够抑制或防止上述那样的问题产生。
本发明鉴于上述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陆两用交通工具,其在飞行时也能够以与地上行驶时的操纵的感觉相同的感觉对操纵装置进行操纵。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第一方式的发明是一种空陆两用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能够选择在地上行驶的地上行驶形态与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形态,
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具备利用电动马达驱动的螺旋桨、把手以及踏板,
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构成为,在地上行驶时与飞行时都能够通过所述把手的转向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进行偏航动作,
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构成为,在飞行时,操作设置在所述把手的在地上行驶时用于控制发动机的转数的发动机节气门,或者操作设置在所述把手的马达节气门,从而能够控制所述螺旋桨的转数。
第二方式的发明在第一方式所述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安装有所述螺旋桨的翼的倾角被设为可变的,
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构成为,在飞行时,通过对所述踏板进行预定的操作,从而能够控制所述翼的倾角。
第三方式的发明在第二方式所述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操作是对所述踏板进行在地上行驶时用于换挡的操作。
第四方式的发明在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踏板构成为,通过从上方分别踩踏一对所述踏板,从而能够彼此独立地上下移动,
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构成为,在飞行时,根据一对所述踏板的踩踏量的差而进行横滚动作。
第五方式的发明在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在一对所述踏板分别设置有用于计测来自上方的负载的装置,
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构成为,在飞行时,根据一对所述踏板的所述负载的差而进行横滚动作。
第六方式的发明在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构成为,在飞行时,能够操作设置在所述把手的俯仰把手而根据所述俯仰把手的操作量来控制上仰或俯冲。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能够选择在地上行驶的地上行驶形态与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形态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中,在飞行时也能够以与在地上行驶时的操纵的感觉相同的感觉对操纵装置进行操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地上行驶时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起飞降落时的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巡航时的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螺旋桨的构成例的图。
图5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把手的构成的示意俯视图,图5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踏板的构成的示意俯视图。
图6是把手中的包含马达节气门的部分的放大图,并且是对发动机节气门与马达节气门的转动方向的关联性进行说明的图。
图7的(A)、图7的(B)是表示在把手设置有换挡柄的构成例的示意俯视图。
符号说明
1 空陆两用交通工具
4 主翼(翼)
5 螺旋桨
10 把手
13 发动机节气门
17 马达节气门
18 俯仰把手
20 踏板
52 电动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应予说明,以下,按照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各个方向对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进行说明。
[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构成]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地上行驶时的构成的图,图2是表示飞行时的起飞降落时的构成的图,图3是表示飞行时的巡航时的构成的图。
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主要构成为,具备主体2、车轮3、主翼4、螺旋桨5、水平尾翼6、垂直尾翼7、以及尾旋翼8。
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以二轮机动车为基础而构成,在主体2的下方前后配置有两个车轮3。
而且,在配置于主体2的大致中央的驾驶舱设置有具备二轮机动车的把手和踏板的功能的把手和踏板(参照后述的图5A、图5B等),跨在座椅上的驾驶员操作把手和/或踏板而进行地上行驶时的操纵和/或飞行时的转向等。应予说明,后面会对本实施方式的把手和踏板等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2内内置有发动机和/或发电机、电池等,并且在地上行驶时利用发动机的动力进行行驶。
另外,不仅在地上行驶时,在飞行时也使发动机运转而利用发电机进行发电,将发电而得的电力充电至电池并且供给到驱动螺旋桨5的后述的电动马达52等各设备等。
主翼4被设为具备螺旋桨5的偏转翼,能够在使螺旋桨5朝向上方的状态(参照图2)和使螺旋桨5朝向前方的状态(参照图3)之间改变主翼4的倾角。例如在主翼4的朝向为水平方向的情况下,倾角是0°,在主翼4的朝向为铅直方向的情况下,倾角是90°。
另外,在使螺旋桨5朝向上方的状态下,主翼4能够经由安装在主体2的侧面的铰链机构而在沿主体2的状态下被折叠的状态(参照图1)与在主体2的侧方打开的状态(参照图2)之间转动。
螺旋桨5安装在主翼4,如图4所示,所述螺旋桨5通过收容在吊舱51内的电动马达52而驱动。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即使因电动马达52故障等而停止也防止螺旋桨5的旋转停止,从而使螺旋桨5被多个电动马达52驱动。
具体而言,例如如图4所示,构成为在吊舱51内的前侧配置有三个电动马达52,在后侧配置有两个电动马达52,并且以安装在各电动马达52的输出轴的第一齿轮53与分别固定在螺旋桨轴5a的前侧和/或后侧的第二齿轮54啮合的方式配置各电动马达5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后方,即主体2的左右的水平尾翼6之间的垂直尾翼7的后方的部分,以旋转轴朝向大致上下方向的方式设置有尾旋翼8。
而且,尾旋翼8也被未图示的多个电动马达驱动。
应予说明,在主体2等,除此之外,通常还收容有设置在二轮机动车的ECU和/或各种测定器和/或传感器类等、和/或与制动相关的各种设备等。
另外,在主体2等中,除设置在航空机的各种测定器和/或传感器类等之外,还收容有用于在飞行时进行螺旋桨5的转数和/或主翼4的倾角的控制、以及辅助翼41和/或升降舵61、方向舵71等动翼(参照图3)等的控制的计算机等。
[关于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形态的变化等]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形态的变化等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驾驶员乘坐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情况下,从图1所示的状态起使左右任一侧的主翼4向打开的方向转动,打开驾驶舱的横向的门而乘坐到驾驶舱。然后,以与乘坐二轮机动车的情况相同的要领跨坐于座椅,在使主翼4向闭合方向转动后关门,从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成为如图1所示那样地在地上行驶时的形态(以下,将该形态称为地上行驶形态)。
另外,在从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下车的情况下,驾驶员在打开驾驶舱的横向的门后,从地上行驶形态起使左右任一侧的主翼4向打开方向转动。然后,以与从二轮机动车下车的情况相同的要领从座椅下来,在关门后使主翼4转动而闭合。
在地上行驶时,驾驶员在如上述那样地乘坐于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状态下,与使二轮机动车行驶的情况相同地操纵把手和/或踏板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行驶。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在飞行中改变形态。
即,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在进行飞行的情况下,将形态从上述地上行驶形态改变为在保持使螺旋桨5保持朝向上方的状态下使左右的主翼4在主体2的侧方分别打开的状态(参照图2,以下,将该形态称为起飞降落形态。)。
然后,在起飞时,在保持该起飞降落形态的状态下沿铅直方向上升而起飞。另外,在降落时,也以起飞降落形态沿铅直方向下降而降落。
另外,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在如上述那样地以起飞降落形态起飞后,能够使左右的主翼4分别向前方倾斜。在该情况下,能够构成为能够使主翼4的倾角以每10°或15°而进行改变。
然后,通过改变主翼4的倾角从而能够改变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飞行速度,在使螺旋桨5朝向上方的起飞降落形态中,飞行速度为0(仅上下方向的移动),在使螺旋桨5朝向前方的状态(参照图3)下飞行速度变得最快。
应予说明,以下,将图3所示的使螺旋桨5朝向前方的形态称为巡航形态,按照从起飞降落形态转移到巡航形态(或者从巡航形态到起飞降落形态)时的形态这样的意思,将起飞降落形态(参照图2)与巡航形态(参照图3)之间的形态(省略图示)称为转移飞行形态。
另外,例如,在飞行中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横滚的情况下,在起飞降落形态中,以在左右的螺旋桨5的推力中产生差的方式使其横滚,在巡航形态中,通过操作左右的主翼4的辅助翼41而产生升力差从而使其横滚。另外,在转移飞行形态中,通过组合进行这些操作从而使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横滚。
由此,在飞行时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进行横滚或俯仰、偏航的动作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其形态(起飞降落形态、转移飞行形态、巡航形态)来组合进行螺旋桨5的推力操作和/或辅助翼41等动翼的操作等。
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飞行时,在由驾驶员如后述那样地进行把手和/或踏板的操作的情况下,将与这些操作对应的各信号(基于传感器的计测值等)读取到计算机中,并利用计算机进行运算处理。
然后,从计算机向驱动螺旋桨5的电动马达52的控制器和/或动翼的执行器等发送信号等,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以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进行与此时采取的形态对应的适当的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
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驾驶员对配置在把手的前方等的未图示的触屏进行操作等,从而能够在行驶于地上的地上行驶形态与飞行于空中的飞行形态之间选择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形态。
并且,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若选择地上行驶形态,则成为地上行驶形态,若选择飞行形态,则成为起飞降落形态。
另外,代替构成为如此地驾驶员对触屏进行操作等而选择地上行驶形态与飞行形态中的任一者,例如,也能够构成为在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设置检测左右的主翼4的开闭的传感器等,在驾驶员使左右的主翼4向闭合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判定为选择了地上行驶形态,在使左右的主翼4向打开的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判定为选择了飞行形态。
[关于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把手和踏板的构成等]
接下来,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中作为特征的把手和踏板的构成等进行说明。
图5A、图5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的(A)把手和(B)踏板的构成的示意俯视图。
[用于地上行驶的构成等]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中,在地上行驶时,与使二轮机动车行驶的情况同样地,驾驶员操纵把手和/或踏板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行驶。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把手10和踏板20构成为具备二轮机动车的把手和踏板的功能。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把手10和踏板20在结构上成为在二轮机动车的把手和踏板上追加有操作部的构造。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把手10,在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棒状的把手杆11的右把手握柄12上设置有发动机节气门13(也称为油门等。),在发动机节气门13的前方配置有制动杆14。
然后,在地上行驶时,若绕右把手握柄12转动发动机节气门13则能够控制(增减)发动机的转数,并且,若抓握制动杆14则对前轮施加制动。
另外,在把手杆11的左把手握柄15的前方配置有离合杆16,若在地上行驶时抓握离合杆16则离合器被切断。
此外,通过在地上行驶时转向把手10,即通过使把手杆11绕转向轴摆动,从而能够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进行偏航动作(即右转或左转)。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左右一对踏板20中的、右侧的踏板20R的前方配置有制动踏板21。然后,在地上行驶时,若踩踏制动踏板21则向后轮施加制动。
另外,在左侧的踏板20L的前方配置有换挡踏板22,利用换挡踏板22能够换挡。在地上行驶时若抬起换挡踏板22则齿轮升挡,若踩下换挡踏板22则齿轮降挡。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中,把手10和踏板20具备二轮机动车的把手和踏板的功能,在地上行驶时,通过以与通常的二轮机动车的把手和踏板的操纵相同操纵的方式来操纵操纵装置(即把手10和踏板20),从而能够以与通常的二轮机动车相同的方式操纵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
[用于飞行的构成等]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中,在飞行形态中,驾驶员能够从手动操纵模式、辅助操纵模式、自动操纵模式之中选择操纵模式。
[手动操纵模式]
在飞行形态中的手动操纵模式下,除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横滚或俯仰、偏航各动作之外,驾驶员还能够自己操纵螺旋桨5的转数和/或主翼4的倾角的控制。
[偏航动作]
其中,偏航动作与地上行驶时同样地,能够通过把手10的转向(即把手杆11绕转向轴的摆动)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进行偏航动作。
具体而言,在把手10安装有计测把手杆11绕转向轴的摆动角的传感器等,若驾驶员使把手杆11绕转向轴摆动,则传感器等计测其摆动角并将其发送到计算机,计算机根据该摆动角而使垂直尾翼7的方向舵71(参照图3等)转动等从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进行偏航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地构成为,在地上行驶时,也能够通过把手10的转向(把手杆11绕转向轴的摆动)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偏航动作,因此在地上行驶时与飞行时,都能够通过把手10的转向(把手杆11绕转向轴的摆动)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进行偏航动作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中,驾驶员在飞行时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偏航动作的情况下,能够以与地上行驶时的操纵的感觉相同的感觉对操纵装置(在该情况下为把手10)进行操纵。因此,在地上行驶时与飞行时,驾驶员都能够在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进行偏航动作时,不弄错操纵的方式而操纵把手10从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进行偏航动作。
[螺旋桨(发动机)的转数的控制]
另外,螺旋桨5的转数的控制(即电动马达52的转数的增减)构成为,在飞行时,能够操作设置在把手10的发动机节气门13的附近的马达节气门17(参照图5A)而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节气门17以其后端部分与右把手握柄12大致正交的方式安装在发动机节气门13的附近的、把手杆11的右把手握柄12的端部。
并且,驾驶员抓握马达节气门17,如图6所示,能够从向右把手握柄12的前侧突出的状态开始,以抬起的方式使所述马达节气门17转动(参照图中的箭头α),相反,能够从抬起的状态开始,以倒向前方的方式使所述马达节气门17转动(参照图中的箭头β)。
并且,在把手10安装有计测马达节气门17的旋转角的传感器等,若驾驶员以抬起的方式使马达节气门17转动,则传感器等计测该旋转角并将其发送到计算机,计算机根据该旋转角而提升螺旋桨5的转数。
相反,若驾驶员从抬起的状态开始以倒向前方的方式使所述马达节气门17转动,则传感器等计测其旋转角并将其发送到计算机,计算机根据该旋转角而降低螺旋桨5的转数。应予说明,在图6中省略制动杆14等的图示。
在地上行驶时,若向与利用马达节气门17来增加螺旋桨5的转数的方向(箭头α)相同的方向(参照图中的箭头A)转动发动机节气门13,则发动机的转数增加,若向与利用马达节气门17来减少螺旋桨5的转数的方向(箭头β)相同的方向(参照图中的箭头B)转动发动机节气门13,则发动机的转数减少。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中,驾驶员在飞行时进行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螺旋桨5的转数的增减的情况下,能够以与地上行驶时的发动机的转数的增减时操纵发动机节气门13的感觉(发动机节气门13的转动)相同的感觉对操纵装置(在该情况下为发动机节气门13的附近的马达节气门17)进行操纵(转动马达节气门17)。
因此,驾驶员在地上行驶时与飞行时,都能够在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进行螺旋桨5的转数的增减时,不弄错操纵的方式而操纵马达节气门17从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进行螺旋桨5的转数的增减。
应予说明,若松缓向箭头A的方向转动的手力则发动机节气门13自动地恢复(即向相反方向(箭头B的方向)转动),因此发动机的转数自动降低。但是若抬起了的马达节气门17同样地自动恢复,则会导致螺旋桨5的转数自动降低。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松缓抬起马达节气门17的手力也不使马达节气门17自动地恢复(为了不向箭头β的方向自动地转动),而将马达节气门17设置为与发动机节气门13分体的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驾驶员在飞行中操纵了发动机节气门13,螺旋桨5的转数也不会因此而被控制。
另外,在飞行中,发动机的转数被自动地控制,即使驾驶员操作发动机节气门13,发动机的转数也不会因此而被控制。
但是,也能够构成为,将发动机节气门13作为马达节气门而起作用来代替如此地构成。即,也能够构成为,在飞行时,能够操作发动机节气门13而控制螺旋桨5的转数。
在该情况下构成为,在驾驶员选择了飞行形态时,即使松缓向箭头A的方向转动发动机节气门13(在该情况下作为马达节气门而起作用)的手力,发动机节气门13也不恢复,只要驾驶员不刻意地使发动机节气门13(马达节气门)恢复,螺旋桨5的转数就不会减少。
[主翼的倾角的控制]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在地上行驶时,操作换挡踏板22(参照图5B),若升挡则行驶速度变为高速,若降挡则变为低速。
另一方面,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在飞行时,主翼4的倾角越小则前后方向的飞行速度越成为高速(参照图3),主翼4的倾角越大则前后方向的飞行速度越成为低速(参照图2)。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构成为,在飞行时,通过对踏板20的换挡踏板22进行与在地上行驶时用于换挡的操作相同的操作,从而能够控制主翼4的倾角。
具体而言,在踏板20(20L)安装有计测换挡踏板22的摆动角的传感器等,若驾驶员抬起换挡踏板22,则传感器等计测其摆动角并将其发送到计算机,例如在该摆动角超过了预定的角度的情况下,计算机将主翼4的倾角仅改变为预定的角度,主翼4更向前方倾斜而使飞行速度变得更高速。
另外,若驾驶员踩下换挡踏板22,则传感器等计测其摆动角并将其发送到计算机,例如在该摆动角超过了预定的角度的情况下,计算机将主翼4的倾角仅改变为预定的角度,主翼4更朝向上方而使飞行速度变得更低速。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中,在驾驶员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飞行速度成为高速或低速的情况下,能够以与在地上行驶时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成为高速或成为低速时的操纵的感觉相同的感觉对操纵装置(在该情况下为踏板20的换挡踏板22)进行操纵而使飞行速度成为高速或成为低速。
因此,驾驶员在地上行驶时与飞行时都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速度成为高速或成为低速时,能够在不弄错操纵的方式的情况下操纵踏板20的换挡踏板22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速度成为高速或成为低速。
[横滚动作]
然而,在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飞行时,需要在手动操纵模式下通过驾驶员的操纵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进行横滚动作或俯仰动作。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中分别设置有在飞行时用于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进行横滚动作或俯仰动作的设备。
具体而言,在二轮机动车中,通常制动踏板和换挡踏板上下移动,但是左右的踏板不上下移动。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中,左右的踏板20R、20L(参照图5B)构成为若驾驶员从上方分别踩踏,则能够彼此独立地上下移动。并且,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构成为,在飞行时,根据驾驶员产生的左右的踏板20R、20L的踩踏量的差而进行横滚动作。
具体而言,在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安装有分别计测踏板20R、20L的踩踏量的传感器等,若驾驶员踩踏踏板20R、20L,则传感器等计测各踩踏量并将其发送到计算机。
并且,计算机在驾驶员相比于左侧的踏板20L更大幅度地踩踏右侧的踏板20R的情况下(包括不踩踏左侧的踏板20L的情况。),所述的计算机使右侧的主翼4的辅助翼41比左侧的主翼4的辅助翼41更大幅度地移动等,从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向右横滚。
相反,在驾驶员相比于右侧的踏板20R更大幅度地踩踏左侧的踏板20L的情况下(包括不踩踏右侧的踏板20R的情况。),同样地,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向左横滚。
另外,可以使踏板20R、20L连结,在根据踩踏而旋转时,通过角度传感器等而检测出旋转角,根据检测出的旋转角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横滚,也可以设置利用弹簧使踏板20R、20L能够上下滑动的机构,根据弹簧伸缩量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横滚。
应予说明,在飞行时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进行横滚动作的情况下,例如,也能够如以下那样地构成来代替如上述那样地构成。
即,虽然省略图示,但是也能够构成为,左右一对踏板20R、20L没有与通常的二轮机动车同样地上下移动,而在左右的踏板20R、20L分别设置用于计测来自上方的负载的装置(例如应变仪等),在飞行时,根据左右的踏板20R、20L的负载的差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进行横滚动作。
如此地构成,也能够与上述同样地,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可靠地向左右横滚。
[俯仰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A所示,在把手10的马达节气门17的相反一侧,即把手杆11的左把手握柄15的端部,以与左把手握柄15大致正交的方式设置有与马达节气门17(参照图6)同样的形状的俯仰把手18。
并且,与上述的马达节气门17的情况同样地,若以抬起的方式使俯仰把手18转动,则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机头抬起(上仰),若以倒向前方的方式使俯仰把手18转动,则使机头低下(俯冲)。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把手10安装有计测俯仰把手18的摆动角的传感器等,在飞行时,若驾驶员操作俯仰把手18,则计算机能够根据俯仰把手18的操作量(即摆动角)来控制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上仰、俯冲。
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为起飞降落形态(参照图2)的情况下,计算机控制尾旋翼8的转数,在巡航形态(参照图3)中控制升降舵61,在转移飞行形态中控制尾旋翼8的转数和升降舵61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上仰或俯冲。
[辅助操纵模式]
在飞行形态中的辅助操纵模式下,构成为,驾驶员操作把手10和/或踏板,向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准确而言,是所述的计算机)仅指示“转弯”、“上升/下降”、“飞行速度”,并基于该指示而使计算机辅助由驾驶员进行的飞行,从而代替如上述的手动操纵模式那样地驾驶员自己细致地控制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横滚或俯仰、偏航各动作、螺旋桨5的转数、主翼4的倾角而进行操纵。
[转弯]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驾驶员通过使把手10的把手杆11绕转向轴摆动,从而能够向计算机指示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右转弯或左转弯。
在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转弯的情况下,不仅需要偏航动作,也需要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横滚,或根据需要而进行加速等。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在辅助操纵模式下绕转向轴摆动把手杆11,则计算机根据摆动的方向和/或摆动角而适当地进行偏航动作和/或横滚动作,并根据需要而适当地进行加速等各动作,从而利用与摆动角对应的曲率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进行右转弯和/或左转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地上行驶时或手动操纵模式下的飞行时,驾驶员也使把手杆11绕转向轴摆动而进行右转弯、左转弯。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在辅助操纵模式下的飞行时进行右转弯、左转弯时,能够以与地上行驶时或手动操纵模式下的操纵的感觉相同的感觉对操纵装置(在该情况下,是把手杆11)进行操纵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转弯。
[上升/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抬起的方式使马达节气门17(参照图5A)转动或以倒向前方的方式使所述马达节气门17转动,从而能够向计算机指示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上升、下降。
在上述手动操纵模式的情况下,虽然若操作马达节气门17则仅螺旋桨5的转数增减,但是驾驶员在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起飞降落时,在上述起飞降落形态(参照图2)下高度注意地操作(使螺旋桨5的转数增减)马达节气门17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上升、下降。
因此,由于给驾驶员增添了马达节气门17的操作和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上升、下降相关联的印象,所以即使构成为在辅助操纵模式下,通过马达节气门17的操作来指示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上升、下降,驾驶员也能够无不适感地接受。
应予说明,虽然在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为起飞降落形态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地使螺旋桨5的转数增减从而使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上升、下降,但是在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为巡航形态(参照图3)或转移飞行形态的情况下,需要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上仰或俯冲,或者根据需要加速、减速,或者改变主翼4的倾角。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在辅助操纵模式下以抬起或倒向前方的方式操作马达节气门17,则计算机根据马达节气门17的旋转角等而适当地进行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上仰、俯冲,或根据需要而适当地进行加速、减速和/或主翼4的倾角的改变等各动作,以对应于旋转角的程度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上升或下降。
[飞行速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踏板20的换挡踏板22抬起或踩下,从而能够向计算机指示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飞行速度成为高速或成为低速。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在地上行驶时,与通常的二轮机动车的情况同样地操作换挡踏板22(参照图5B),若升挡则行驶速度成为高速,若降挡则成为低速。另外,即使在手动操纵模式下的飞行时,若操作换挡踏板22,则主翼4的倾角也改变,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飞行速度也成为高速或成为低速。
因此,在辅助操纵模式下的飞行时使飞行速度成为高速或成为低速时,能够以与地上行驶时和手动操纵模式下的操纵的感觉相同的感觉对操纵装置(在该情况下,是换挡踏板22)进行操纵从而改变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飞行速度。
应予说明,在该情况下,为了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飞行速度成为高速或成为低速,不仅需要主翼4的倾角的改变,也需要螺旋桨5的转数的改变等。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在辅助操纵模式下操作换挡踏板22,则计算机使主翼4的倾角和/或螺旋桨5的转数等适当地改变,从而根据指示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飞行速度成为高速或成为低速。
[自动操纵模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飞行形态,除上述手动操纵模式和辅助操纵模式以外,还能够选择自动操纵模式。
若选择自动操纵模式,并且驾驶员输入当前位置和/或目的地、路线等,则计算机根据此而自动地控制各设备从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飞行。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等,当然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就可以进行适当改变。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构成为利用踏板20的换挡踏板22来改变主翼4的倾角(手动操纵模式的情况),或改变空陆两用交通工具1的飞行速度(辅助操纵模式的情况)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能够构成为,例如如图7的(A)、图7的(B)所示在把手10的左把手握柄15的部分设置换挡柄19,并使换挡柄19绕左把手握柄15旋转,从而能够改变主翼4的倾角和/或飞行速度。
也能够构成为,换挡踏板22与换挡柄19都能够使用。
另外,例如,在手动操纵模式或辅助操纵模式下进行飞行时,与自动操纵模式的情况同样地,为了不进行超过飞行包络那样的不合理的运用(急速下降等),在进行横滚或俯仰、偏航各动作时也能够在姿态角度上设置限制(例如30°以下等)。
此外,例如也能够构成为,在自动操纵模式下,改变目的地和/或路线等情况下,若驾驶员进行预定的操作,则自动操纵模式被解除而转移到辅助操纵模式或手动操纵模式。

Claims (8)

1.一种空陆两用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能够选择在地上行驶的地上行驶形态与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形态,
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具备被电动马达驱动的螺旋桨、把手以及踏板,
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构成为,在地上行驶时与飞行时,都能够通过所述把手的转向而使空陆两用交通工具进行偏航动作,
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构成为,在飞行时,操作设置在所述把手的在地上行驶时用于控制发动机的转数的发动机节气门,或者操作设置在所述把手的马达节气门,从而能够控制所述螺旋桨的转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
安装有所述螺旋桨的翼的倾角被设为可变的,
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构成为,在飞行时,通过对所述踏板进行预定的操作,从而能够控制所述翼的倾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的操作是对所述踏板进行在地上行驶时用于换挡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踏板构成为,通过从上方分别踩踏一对所述踏板,从而能够彼此独立地上下移动,
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构成为,在飞行时,根据一对所述踏板的踩踏量的差而进行横滚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一对所述踏板分别设置有用于计测来自上方的负载的装置,
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构成为,在飞行时,根据一对所述踏板的所述负载的差而进行横滚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构成为,在飞行时,能够操作设置在所述把手的俯仰把手而根据所述俯仰把手的操作量来控制上仰或俯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构成为,在飞行时,能够操作设置在所述把手的俯仰把手而根据所述俯仰把手的操作量来控制上仰或俯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陆两用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陆两用交通工具构成为,在飞行时,能够操作设置在所述把手的俯仰把手而根据所述俯仰把手的操作量来控制上仰或俯冲。
CN202010424110.6A 2019-08-28 2020-05-19 空陆两用交通工具 Pending CN1124406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5147A JP7426204B2 (ja) 2019-08-28 2019-08-28 空陸両用乗物
JP2019-155147 2019-08-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0636A true CN112440636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675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4110.6A Pending CN112440636A (zh) 2019-08-28 2020-05-19 空陆两用交通工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98675B2 (zh)
JP (1) JP7426204B2 (zh)
CN (1) CN11244063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8192A (zh) * 2021-11-17 2022-01-28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飞行器的操控方法、系统及多功能飞行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166117A (ko) 2021-06-09 2022-12-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모빌리티 환승 플랫폼
USD1008889S1 (en) * 2021-08-18 2023-12-26 Vcraft Aeronautics Ab Aeroplane
CN113879057B (zh) * 2021-11-17 2023-11-03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汽车操纵处理方法、操纵系统及飞行汽车
CN113879055A (zh) * 2021-11-17 2022-01-04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飞行器的操纵方法、系统及多功能飞行器
WO2024032907A1 (en) * 2022-08-12 2024-02-15 Dufour Aerospace Ag 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DE102022132702A1 (de) 2022-12-08 2024-06-13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Flugzeug mit einem Drehflügel und mit einem um eine Querachse verkippbaren Propell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22715A (en) * 1940-07-24 1943-06-22 Kloeren Theodore Aircraft
US4134560A (en) * 1977-09-19 1979-01-16 Messerschmidt Eugene D Helicopter control device
US4657207A (en) * 1984-08-27 1987-04-14 Poling Don R Kit for converting a motorcycle to an airborne vehicle
US4928907A (en) * 1988-02-29 1990-05-29 Y & B Investment Corporation Compound helicopter with no tail rotor
FR2645474B1 (fr) * 1989-04-11 1991-06-07 David Jean Pierre Dispositif permettant de transformer une motocyclette en aeronef ultra-leger motorise
US5738302A (en) * 1996-04-02 1998-04-14 Freeland; Verne L. Airborne vehicle
US6695264B2 (en) * 2000-05-16 2004-02-24 Bell Helicopter Textron, Inc. Power lever tactile cueing system
US7178757B1 (en) * 2004-02-10 2007-02-20 Charlene Breese Motorcycle rider autogyro
WO2007056294A2 (en) * 2005-11-04 2007-05-18 Wolff, Adam A method and means for piloting control of a forward-moving vehicle
US8083185B2 (en) * 2007-11-07 2011-12-27 The Boeing Company Aircraft wing tip having a variable incidence angle
DE102008028365B4 (de) * 2008-06-13 2012-12-13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Rotorfluggerät mit einer Steuereinrichtung zum Generieren von Steuerbefehlen
US8099944B2 (en) * 2008-10-08 2012-01-24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Hybrid propulsive engine including at least one independently rotatable propeller/fan
JP5162714B1 (ja) 2012-05-28 2013-03-13 良幸 小林 自動車
EP2969603B1 (en) * 2013-03-15 2017-05-24 Terrafugia, Inc. Combined flying/driving vehicle with vertical takeoff and fixed-wing cruise capabilities
US9121487B2 (en) * 2013-11-13 2015-09-0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Pilot interface for aircraft electric taxi system
US20150183511A1 (en) * 2013-12-26 2015-07-0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Control panel integration into aircraft throttle control
US20170297605A1 (en) 2014-10-08 2017-10-19 Aeromobil, S.R.O. A directional control system for a hybrid air and ground transportation vehicle
FR3045007B1 (fr) * 2015-12-14 2017-11-24 Airbus Operations Sas Commande d'un aeronef comprenant une pedale accouplee a un verin et dispositif de commandes associe
JP6631367B2 (ja) 2016-04-04 2020-01-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空陸両用乗物
EP3335915B1 (en) * 2016-12-13 2019-12-04 AeroMobil R&D, s. r. o. Stability control for operation of a convertible air - road vehicle
EP3335914B1 (en) * 2016-12-13 2019-11-13 AeroMobil R&D, s. r. o. Vehicle including control pedal arrangement
US20180297698A1 (en) * 2017-04-13 2018-10-18 Sanjay Dhall Aircraft Having Telescopic Wings and Tilting Motor Assemblies
US10252798B2 (en) * 2017-04-27 2019-04-09 Pterodynamics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frame
US20180339763A1 (en) * 2017-05-25 2018-11-29 Sikorsky Aircraft Corporation Linear sensor feel module for aircraft controls
JP7324107B2 (ja) * 2019-09-30 2023-08-09 株式会社Subaru 空陸両用移動体
US11661183B2 (en) * 2020-03-16 2023-05-30 D. Anthony Windisch Small light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capable delta wing aircraf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8192A (zh) * 2021-11-17 2022-01-28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飞行器的操控方法、系统及多功能飞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61457A1 (en) 2021-03-04
JP7426204B2 (ja) 2024-02-01
US11498675B2 (en) 2022-11-15
JP2021030959A (ja) 202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0636A (zh) 空陆两用交通工具
EP3335915B1 (en) Stability control for operation of a convertible air - road vehicle
US667158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veling direction of aircraft
US6089501A (en) Tandem-rotor gyroplane
JP6986632B2 (ja) 飛行体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273020B2 (ja) 車両
WO2020196524A1 (ja) 飛行体
CN109484109A (zh) 一种用于飞行汽车的操作系统
WO2020196525A1 (ja) 飛行体
US6488504B1 (en) Helicopter flight training vehicle
CN111164011A (zh) 一种动力控制的飞行器推力转向方法,以及对应的飞机
KR20220140943A (ko) 도심 항공 모빌리티를 위한 비행체의 조종 제어 시스템
WO2021070261A1 (ja) 飛行体
KR100222085B1 (ko) 비행차
CN201309589Y (zh) 具开口伞的动力飞行器
WO2021070263A1 (ja) 飛行体
WO2021140555A1 (ja) 飛行体の制御装置および飛行体の制御方法
WO2023167130A1 (ja) 飛行体
JP5531414B2 (ja) 操縦支援装置
JP2022170133A (ja) 航空機の飛行制御装置
CN201371938Y (zh) 非机动飞艇
WO2023167131A1 (ja) 飛行体、及び飛行体の制御方法
JPS6012380A (ja) 自動車
CN117818888A (zh) 航空器的控制装置
WO2024076800A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operation of a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