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0234A - 电动作业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作业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0234A
CN112440234A CN202010847973.4A CN202010847973A CN112440234A CN 112440234 A CN112440234 A CN 112440234A CN 202010847973 A CN202010847973 A CN 202010847973A CN 112440234 A CN112440234 A CN 1124402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controller
light emitter
stat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79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0234B (zh
Inventor
川合靖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40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02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0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02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H02K7/145Hand-held machine t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9/00Impact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 B25B21/02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with means for imparting impact to screwdriver blade or nut socket
    • B25B21/026Impact clu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1/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8Manual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 B25B21/02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with means for imparting impact to screwdriver blade or nut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26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a single magnet or two or more axially juxtaposed single magnets
    • H02K1/2733Annular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73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e.g. ball bearings
    • H02K5/1732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e.g. ball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 H02K7/08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作业机,能够抑制电动作业机的控制器及控制器的周边零部件破损。电动作业机具备:马达;触发开关,对该触发开关进行操作,以便启动马达;控制器,该控制器对马达进行控制;外壳,该外壳具有供触发开关设置的握持部、以及收纳控制器的控制器收纳部;以及变形抑制部件,该变形抑制部件配置于握持部与控制器收纳部之间的分界部,用于抑制外壳的变形。

Description

电动作业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作业机。
背景技术
在与电动作业机有关的技术领域中,已知有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的具有控制器的电动工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306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控制器包括控制基板。例如,如果因电动作业机的下落而导致外力作用于控制器,则控制器及控制器的周边零部件中的至少一方有可能破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抑制电动作业机的控制器及控制器的周边零部件破损。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作业机,其具备:马达;触发开关,为了启动所述马达而对该触发开关进行操作;控制器,该控制器对所述马达进行控制;外壳,该外壳具有供所述触发开关设置的握持部以及用于收纳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收纳部;以及变形抑制部件,该变形抑制部件配置于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控制器收纳部之间的分界部,用于抑制所述外壳的变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抑制电动作业机的控制器及控制器的周边零部件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后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截面图。
图5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上部放大的截面图。
图6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上部放大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轴、打击机构及砧座的立体图。
图8是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轴、打击机构及砧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轴、打击机构及砧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括控制器的电动工具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操作面板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模式的切换方法的示意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击力模式的控制特性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击力模式下锤子沿着旋转方向打击砧座时的马达的转速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木材模式的控制特性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攻(厚)模式的控制特性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栓的紧固作业中的螺栓模式的控制特性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栓的拆卸作业中的螺栓模式的控制特性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击力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的状态的转移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专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的状态的转移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最快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的状态的转移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强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的状态的转移图。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的状态的转移图。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弱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的状态的转移图。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木材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的状态的转移图。
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攻(薄)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的状态的转移图。
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攻(厚)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的状态的转移图。
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栓1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的状态的转移图。
图3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栓2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的状态的转移图。
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栓3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的状态的转移图。
图32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下部放大的截面图。
图33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下部放大的截面图。
图34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抑制部件及控制器壳体的一部分放大的截面图。
图3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操作面板及变形抑制部件的立体图。
图3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操作面板及变形抑制部件的侧视图。
图37是表示外力作用于比较例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8是表示外力作用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9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抑制部件的图。
图40是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的立体图。
图41是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的立体图。
图4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的截面图。
图4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及马达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4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轴的立体图。
图4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轴、滚珠及锤子的立体图。
图4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子的截面图。
图4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子的截面图。
图48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杆部的外表面的展开图。
图4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子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5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抑制部件的图。
图5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抑制部件的截面图。
图5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抑制部件的图。
符号说明
1…电动工具、2…外壳、2C…分界部、2L…左侧外壳、2R…右侧外壳、2S…螺丝、3…后侧壳体、3S…螺丝、4…锤子壳体、5…蓄电池装配部、5A…接线盒、5B…工具侧端子、6…马达、7…减速机构、8…主轴、9…打击机构、10…砧座、10B…主体、11…卡盘套筒、12…风扇、13…控制器、13M…开口、14…触发开关、14A…触发部件、14B…开关电路、15…正反切换杆、16…操作面板、17…模式切换开关、18…灯、19…进气口、20A…第二排气口、20A1…排气口、20A2…排气口、20A3…排气口、20A4…排气口、20B…第一排气口、20B1…排气口、20B2…排气口、20B3…排气口、21…马达收纳部、21A…筒状部、22…握持部、23…控制器收纳部、23A…横向壳体保持部、23B…横向接线盒保持部、23C…面板保持部、23D…前侧壳体保持部、23E…前侧接线盒保持部、23F…后侧接线盒保持部、23G…接触部、24…轴承保持器、25…蓄电池组、26…定子、27…转子、28…定子铁芯、29…前侧绝缘子、29S…螺丝、30…后侧绝缘子、31…线圈、32…转子轴、33…转子铁芯、34…永久磁铁、35…传感器用永久磁铁、36…树脂套筒、37…传感器基板、38…线圈端子、39…前侧轴承、40…后侧轴承、41…小齿轮、42…行星齿轮、42P…销、43…内齿轮、44…凸缘部、45…杆部、46…后侧轴承、47…锤子、47B…主体、48…滚珠、49…盘簧、50…主轴沟、50A…第一部分、50B…第二部分、51…锤子沟、51A…第三部分、51B…第四部分、52…凸部、53…凹部、54…垫圈、55…插入孔、56…前侧轴承、57…孔、58…孔、59…锤子突起部、60…砧座突起部、61…衬套、62…控制器壳体、62A…底板、62B…壁板、62Bb…后侧壁板、62Bf…前侧壁板、62Bl…左侧壁板、62Br…右侧壁板、63…开口、64…打击力开关、65…专用开关、66…操作装置、67…通知装置、68…打击检测装置、69…存储装置、70…控制装置、71…发光器、72…动作发光器、72A…第一动作发光器、72B…第二动作发光器、72C…第三动作发光器、72D…第四动作发光器、73…识别发光器、74…动作模式存储部、75…登记模式存储部、76…指令输出部、77…马达控制部、78…通知控制部、79…第一标记、79A…标记、79B…标记、79C…标记、79D…标记、80…第二标记、80A…标记、80B…标记、80C…标记、80D…标记、81…第三标记、81A…标记、81B…标记、81C…标记、82…区域、83…区域、84…区域、85…变形抑制部件、85R…杆、86…缓冲层、87…连接部、88…主板部、89…筒部、90…挡板部、90A…表面、90B…背面、91…叶片部、91A…内侧部、91B…外侧部、92…第二供给口、92R…第二流路、93…第一供给口、93R…第一流路、94…内部空间、95…前端部、96…后端部、AX…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不过,本发明不限定于实施方式。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可以适当组合。另外,也有时不使用一部分构成要素。
实施方式中,采用左、右、前、后、上及下的术语对各部分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这些术语表示以电动作业机的中心为基准的相对位置或方向。实施方式中,电动作业机为具有马达6的电动工具1。
实施方式中,将与马达6的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适当称为轴向,将围绕旋转轴AX的周围的方向适当称为周向或旋转方向,将旋转轴AX的放射方向适当称为径向。
旋转轴AX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轴向一方侧为前方,轴向另一方侧为后方。另外,在径向上,将靠近旋转轴AX的位置或接近旋转轴AX的方向适当称为径向内侧,将远离旋转轴AX的位置或离开旋转轴AX的方向适当称为径向外侧。
[电动工具的概要]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1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1的后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1的截面图。图5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1的上部放大的截面图。图6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上部放大的截面图。图5是电动工具1的上部的纵截面图。图6是电动工具1的上部的横截面图。
实施方式中,电动工具1为冲击起子。电动工具1具备:外壳2、后侧壳体3、锤子壳体4、蓄电池装配部5、马达6、减速机构7、主轴8、打击机构9、砧座10、卡盘套筒11、风扇12、控制器13、触发开关14、正反切换杆15、操作面板16、模式切换开关17、以及灯18。
外壳2由合成树脂制成。实施方式中,外壳2由尼龙制成。外壳2包括左侧外壳2L和右侧外壳2R,该右侧外壳2R配置于左侧外壳2L的右方。如图2、图4及图5所示,左侧外壳2L和右侧外壳2R利用多个螺丝2S而被进行固定。外壳2由一对的半分割外壳构成。
外壳2具有:马达收纳部21;握持部22,其配置于马达收纳部21的下方;以及控制器收纳部23,其配置于握持部22的下方。
马达收纳部21为筒状。马达收纳部21收纳马达6的至少一部分。
握持部22从马达收纳部21向下方突出。触发开关14设置于握持部22。握持部22由作业者握着。
控制器收纳部23与握持部22的下端部连接。控制器收纳部23用于收纳控制器13。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控制器收纳部23的外形的尺寸均大于握持部22的外形的尺寸。
后侧壳体3由合成树脂制成。后侧壳体3配置于马达收纳部21的后方。后侧壳体3用于收纳风扇12的至少一部分。后侧壳体3配置成覆盖马达收纳部21的后部的开口。如图3所示,后侧壳体3借助2个螺丝3S而固定于马达收纳部21。
马达收纳部21具有进气口19。另外,马达收纳部21具有第一排气口20B。第一排气口20B形成于马达收纳部21的后部的筒状部21A。后侧壳体3具有第二排气口20A。外壳2的外部空间的空气经由进气口19而向外壳2的内部空间流入。外壳2的内部空间的空气经过第一排气口20B后经过第二排气口20A。外壳2的内部空间的空气经由第一排气口20B及第二排气口20A而向外壳2的外部空间流出。
锤子壳体4由金属制成。实施方式中,锤子壳体4由铝制成。锤子壳体4配置于马达收纳部21的前方。锤子壳体4为筒状。锤子壳体4的前部的内径小于锤子壳体4的后部的内径。锤子壳体4的后部插入于马达收纳部21的前部的开口。锤子壳体4的后部嵌入于马达收纳部21的内侧。马达收纳部21和锤子壳体4借助轴承保持器24而连接。轴承保持器2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锤子壳体4的内侧。
锤子壳体4用于对减速机构7、主轴8、打击机构9及砧座10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收纳。减速机构7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轴承保持器24的内侧。
蓄电池装配部5形成于控制器收纳部23的下部。蓄电池装配部5与蓄电池组25连接。蓄电池组25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5。蓄电池组25能够装卸于蓄电池装配部5。蓄电池组25包括二次电池。实施方式中,蓄电池组25包括充电式的锂离子电池。通过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5,蓄电池组25能够向电动工具1供电。马达6基于从蓄电池组25供给来的电力进行驱动。控制器13及操作面板16基于从蓄电池组25供给来的电力进行工作。
马达6为电动工具1的动力源。马达6为内转子型的无刷马达。马达6具有定子26和转子27,该转子27配置于定子26的内侧。
定子26具有:定子铁芯28;前侧绝缘子29,其设置于定子铁芯28的前部;后侧绝缘子30,其设置于定子铁芯28的后部;以及多个线圈31,它们借助前侧绝缘子29及后侧绝缘子30而装配于定子铁芯28。
定子铁芯28包括层叠着的多个钢板。钢板为以铁为主成分的金属制的板。定子铁芯28为筒状。定子铁芯28具有支撑线圈31的多个齿。前侧绝缘子29及后侧绝缘子30分别为合成树脂制的电绝缘部件。前侧绝缘子29配置成覆盖齿的表面的一部分。后侧绝缘子30配置成:覆盖齿的表面的一部分。线圈31借助前侧绝缘子29及后侧绝缘子30而配置于齿的周围。线圈31和定子铁芯28通过前侧绝缘子29及后侧绝缘子30而被电绝缘。
转子27以旋转轴AX为中心进行旋转。转子27具有:转子轴32;转子铁芯33,其配置于转子轴32的周围;永久磁铁34,其配置于转子铁芯33的周围;以及传感器用永久磁铁35。转子轴32在轴向上延伸。转子铁芯33为圆筒状。转子铁芯33包括层叠着的多个钢板。永久磁铁34为圆筒状。永久磁铁34包括:第一极性的第一永久磁铁、以及第二极性的第二永久磁铁。第一永久磁铁和第二永久磁铁在周向上交替配置,由此形成圆筒状的永久磁铁34。传感器用永久磁铁35配置于转子铁芯33及永久磁铁34的前方。树脂套筒36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传感器用永久磁铁35的内侧。树脂套筒36为圆筒状。树脂套筒36装配于转子轴32的前部。
在前侧绝缘子29安装有传感器基板37及线圈端子38。传感器基板37及线圈端子38借助螺丝29S而固定于前侧绝缘子29。传感器基板37具有:圆环状的电路基板、以及支撑于电路基板的旋转检测元件。旋转检测元件通过检测转子27的传感器用永久磁铁35的位置来检测转子27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线圈端子38将多个线圈31和来自控制器13的3根电源线连接起来。
转子轴3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分别支撑于前侧轴承39及后侧轴承40。前侧轴承39保持于轴承保持器24。后侧轴承40保持于后侧壳体3。前侧轴承39对转子轴32的前部进行支撑。后侧轴承40对转子轴32的后部进行支撑。转子轴32的前端部经由轴承保持器24的开口而配置于锤子壳体4的内部空间。
在转子轴32的前端部设置有小齿轮41。转子轴32借助小齿轮41而与减速机构7连结。
减速机构7配置于马达6的前方。减速机构7将转子轴32和主轴8连结。减速机构7将马达6所产生的动力向主轴8传递。减速机构7使主轴8以比转子轴32的旋转速度低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减速机构7包括行星齿轮机构。
减速机构7具有:多个行星齿轮42,它们配置于小齿轮41的周围;以及内齿轮43,其配置于多个行星齿轮42的周围。多个行星齿轮42分别与小齿轮41啮合。行星齿轮42借助销42P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主轴8。内齿轮43具有与行星齿轮42啮合的内齿。内齿轮43固定于锤子壳体4。内齿轮43始终无法相对于锤子壳体4进行旋转。
当转子轴32因马达6的驱动而旋转时,小齿轮41进行旋转,行星齿轮42在小齿轮41的周围进行公转。行星齿轮42一边与内齿轮43的内齿啮合一边进行公转。通过行星齿轮42的公转,使得借助销42P而与行星齿轮42连接的主轴8以比转子轴32的旋转速度低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
主轴8配置于马达6的前方。主轴8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减速机构7的前方。主轴8具有凸缘部44和杆部45,该杆部45从凸缘部44向前方突出。行星齿轮42借助销42P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凸缘部44。主轴8的旋转轴和马达6的旋转轴AX一致。主轴8以旋转轴AX为中心进行旋转。主轴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后侧轴承46。后侧轴承46保持于轴承保持器24。后侧轴承46对主轴8的后端部进行支撑。
主轴8具有:供给润滑油的第一供给口93和供给润滑油的第二供给口92。润滑油包括润滑脂(grease)。第一供给口93及第二供给口92分别设置于杆部45。主轴8具有:收纳润滑油的内部空间94。第一供给口93借助第一流路93R而与内部空间94连结。第二供给口92借助第二流路92R而与内部空间94连结。因主轴8的离心力而使润滑油从第一供给口93及第二供给口92分别向主轴8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供给。
打击机构9基于主轴8的旋转而沿旋转方向打击砧座10。打击机构9具有:锤子47,其配置于主轴8的周围;滚珠48,其配置于主轴8与锤子47之间;以及盘簧49,其分别支撑于主轴8及锤子47。锤子47配置在:比减速机构7更靠前方。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轴8、打击机构9及砧座10的立体图。图8是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轴8、打击机构9及砧座10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轴8、打击机构9及砧座10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7中,省略了滚珠48及盘簧49的图示。
如图4、图5、图6、图7、图8及图9所示,锤子47为筒状。锤子47配置于杆部45的周围。锤子47具有:用来配置供杆部45的孔57。锤子47能够与主轴8一起旋转。锤子47的旋转轴、主轴8的旋转轴以及马达6的旋转轴AX一致。锤子47以旋转轴AX为中心进行旋转。
滚珠48由像钢铁那样的金属制成。滚珠48配置于杆部45与锤子47之间。主轴8具有:用来配置滚珠48至少一部分的主轴沟50。主轴沟50设置于杆部45的外表面的一部分。锤子47具有:用来配置滚珠48至少一部分的锤子沟51。锤子沟51设置于锤子47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滚珠48配置于主轴沟50与锤子沟51之间。滚珠48能够在主轴沟50的内侧及锤子沟51的内侧分别滚动。锤子47能够随着滚珠48而移动。主轴8和锤子47能够在由主轴沟50及锤子沟51规定的活动范围内沿轴向及旋转方向分别相对移动。
盘簧49产生使锤子47向前方移动的弹力。盘簧49配置于凸缘部44与锤子47之间。在凸缘部44的前表面设置有环状的凸部52。凸部52从凸缘部44的前表面的周缘部向前方突出。在锤子47的后表面设置有环状的凹部53。凹部53从锤子47的后表面向前方凹陷。在凹部53的内侧设置有垫圈54。盘簧49的后端部配置于凸部52的内侧,并支撑于凸缘部44。盘簧49的前端部配置于凹部53的内侧,并支撑于垫圈54。
砧座10配置于锤子47的前方。砧座10具有:供前端工具插入的插入孔55。插入孔55设置于砧座10的前端部。前端工具装配于砧座10。另外,砧座10具有:供杆部45的前端部配置的孔58。孔58设置于砧座10的后端部。杆部45的前端部配置于孔58。
砧座10能够与锤子47一起旋转。砧座10的旋转轴、锤子47的旋转轴、主轴8的旋转轴以及马达6的旋转轴AX一致。砧座10以旋转轴AX为中心进行旋转。砧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一对前侧轴承56。一对前侧轴承56保持于锤子壳体4。
锤子47具有:筒状的主体47B和锤子突起部59。凹部53设置于主体47B的后表面。锤子突起部59设置于主体47B的前部。锤子突起部59设置有2个。锤子突起部59从主体47B的前部向前方突出。
砧座10具有:杆状的主体10B和砧座突起部60。插入孔55设置于主体10B的前端部。砧座突起部60设置于砧座10的后端部。砧座突起部60设置有2个。砧座突起部60从主体10B的后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
锤子突起部59和砧座突起部60能够接触。在锤子突起部59和砧座突起部60接触的状态下,通过马达6进行驱动而使得砧座10与锤子47及主轴8一起旋转。
砧座10被锤子47沿旋转方向打击。例如,在螺丝紧固作业中,如果作用于砧座10的负荷升高,则有时会发生无法仅以马达6产生的动力而使砧座10旋转的状况。如果无法仅以马达6产生的动力而使砧座10旋转,则砧座10及锤子47的旋转就会停止。主轴8和锤子47能够借助滚珠48而沿轴向及周向分别相对移动。即便锤子47的旋转停止,主轴8也会利用马达6产生的动力继续进行旋转。在锤子47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如果主轴8进行旋转,则滚珠48被主轴沟50及锤子沟51分别引导而向后方移动。锤子47受到来自滚珠48的力,随着滚珠48而向后方移动。即,锤子47在砧座10的旋转已停止的状态下因主轴8旋转而向后方移动。通过锤子47向后方移动,使得锤子突起部59和砧座突起部60的接触被解除。
盘簧49产生:使锤子47向前方移动的弹力。移动至后方的锤子47因盘簧49的弹力而向前方移动。锤子47向前方移动时受到来自滚珠48的旋转方向上的力。即,锤子47一边旋转一边向前方移动。当锤子47一边旋转一边向前方移动时,锤子突起部59一边旋转一边与砧座突起部60接触。由此,砧座突起部60被锤子突起部59沿旋转方向进行打击。马达6的动力和锤子47的惯性力同时作用于砧座10。因此,砧座10能够利用较高的扭矩以旋转轴AX为中心进行旋转。
卡盘套筒11配置于砧座10的前部的周围。卡盘套筒11对插入于插入孔55的前端工具进行保持。
如图4及图5所示,风扇12配置于马达6的后方。风扇12产生用于冷却马达6的气流。风扇12固定于转子27的至少一部分。风扇12借助衬套61而固定于转子轴32的后部。风扇12配置于后侧轴承40与定子26之间。风扇12因转子27的旋转而旋转。通过转子轴32进行旋转,使得风扇12与转子轴32一起旋转。通过风扇12进行旋转,使得外壳2的外部空间的空气经由进气口19而向外壳2的内部空间流入。流入至外壳2的内部空间的空气在外壳2的内部空间流通,由此将马达6冷却。在外壳2的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经由第一排气口20B及第二排气口20A而向外壳2的外部空间流出。
如图4所示,控制器13收纳于控制器收纳部23。控制器13输出对马达6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器13包括安装有多个电子元器件的基板。作为安装于基板的电子元器件,可例示:像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这样的处理器、像ROM(Read Only Memory)或永久记忆性存储器这样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像RAM(Random Access Memory)这样的易失性存储器、晶体管及电阻器。
电动工具1具备:对控制器13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收纳的控制器壳体62。控制器壳体62配置于控制器收纳部23的内部空间。控制器13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控制器壳体62。
控制器13基于电动工具1的作业内容而对马达6的控制模式进行切换。马达6的控制模式是指:马达6的控制方法或控制方式。
如图1、图4及图5所示,触发开关14设置于握持部22。触发开关14由作业者操作,以便启动马达6。触发开关14包括触发部件14A和开关电路14B。开关电路14B收纳于握持部22。触发部件14A从握持部22的前部的上部向前方突出。触发部件14A由作业者操作。通过对触发部件14A进行操作而在马达6的驱动与停止之间进行切换。
如图1所示,正反切换杆15设置于握持部22的上部。正反切换杆15由作业者操作。通过对正反切换杆15进行操作而将马达6的旋转方向从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中的一方朝向另一方切换。通过对马达6的旋转方向进行切换而对主轴8的旋转方向进行切换。
如图1及图4所示,操作面板16设置于控制器收纳部23。操作面板16由作业者操作以便切换马达6的控制模式。操作面板16为板状。控制器收纳部23具有供操作面板16配置的开口63。开口63在比握持部22更靠前方的位置设置于控制器收纳部23的上表面。操作面板16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开口63。
操作面板16具有:打击力开关64和专用开关65。打击力开关64及专用开关65均由作业者操作。通过对打击力开关64及专用开关65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操作而切换马达6的控制模式。
模式切换开关17设置于触发部件14A的上部。模式切换开关17由作业者操作。通过对模式切换开关17进行操作而切换马达6的控制模式。
灯18分别配置于马达收纳部21的左部及右部。灯18射出对电动工具1的前方进行照明的照明光。灯18包括例如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
[电动工具的动作]
接下来,对电动工具1的动作进行说明。例如,在对加工对象实施螺丝紧固作业时,将螺丝紧固作业中所使用的前端工具插入于砧座10的插入孔55。将插入至插入孔55的前端工具利用卡盘套筒11进行保持。在前端工具装配于砧座10后,作业者握住握持部22对触发开关14进行操作。当对触发开关14进行操作时,从蓄电池组25向马达6供电,使得马达6启动。通过马达6的启动,使得转子轴32进行旋转。当转子轴32旋转时,转子轴32的旋转力经由小齿轮41而向行星齿轮42传递。行星齿轮42以与内齿轮43的内齿啮合的状态一边进行自转一边在小齿轮41的周围进行公转。行星齿轮42借助销42P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主轴8。通过行星齿轮42的公转,使得主轴8以比转子轴32的旋转速度低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
在锤子突起部59和砧座突起部60接触的状态下,当主轴8进行旋转时,砧座10与锤子47及主轴8一起旋转。通过砧座10旋转而进行螺丝紧固作业。
因螺丝紧固作业的进行而有规定值以上的负荷作用于砧座10的情况下,砧座10及锤子47的旋转停止。在锤子47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当主轴8旋转时,锤子47向后方移动。通过锤子47向后方移动,使得锤子突起部59与砧座突起部60的接触被解除。移动至后方的锤子47通过盘簧49的弹力而一边进行旋转一边向前方进行移动。通过锤子47一边进行旋转一边向前方进行移动,从而砧座10被锤子47沿旋转方向打击。由此,砧座10利用较高的扭矩而以旋转轴AX为中心进行旋转。因此,将螺丝以较高的扭矩紧固于加工对象。
[控制器]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括控制器13的电动工具1的框图。电动工具1具备:马达6、控制器13、操作装置66、通知装置67以及打击检测装置68。
控制器13包括计算机系统。控制器13基于电动工具1的作业内容而切换马达6的控制模式。
控制器13具有存储装置69和控制装置70。存储装置69包括像ROM(Read OnlyMemory)或永久记忆性存储器这样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另外,存储装置69可以包括像RAM(Random Access Memory)这样的易失性存储器。控制装置70包括像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这样的处理器。
操作装置66由作业者操作。操作装置66通过作业者操作而输出操作信号。操作装置66包括多个开关。基于从操作装置66所输出的操作信号而设定马达6的控制模式。通过对操作装置66进行操作而切换马达6的控制模式。实施方式中,操作装置66包括:打击力开关64,其设置于操作面板16;专用开关65,其设置于操作面板16;以及模式切换开关17,其设置于触发部件14A的上方。
通知装置67具有发光器71。发光器71基于通过操作装置66的操作而设定的马达6的控制模式进行工作。发光器71设置有多个。发光器71包括多个动作发光器72、以及识别发光器73。动作发光器72设置有4个。动作发光器72包括: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第二动作发光器72B、第三动作发光器72C以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识别发光器73设置有1个。实施方式中,发光器71设置有5个。
打击检测装置68检测是否利用锤子47对砧座10进行了打击。打击检测装置68包括对马达6的转速进行检测的转速传感器。通过开始利用锤子47进行打击,使得马达6的转速发生变化。打击检测装置68通过检测马达6的转速而能够检测出是否对砧座10进行了打击。
另外,打击检测装置68可以包括对向马达6供给的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传感器。通过开始利用锤子47进行打击,使得向马达6供给的电流发生变化。打击检测装置68通过检测向马达6供给的电流而能够检测出是否对砧座10进行了打击。打击检测装置68可以包括:对作用于电动工具1的振动进行检测的振动传感器。通过开始利用锤子47进行打击,使得作用于电动工具1的振动的振幅发生变化。打击检测装置68通过检测作用于电动工具1的振动而能够检测出是否对砧座10进行了打击。
存储装置69对马达6的多个控制模式进行存储。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式包括:多个动作模式和从多个动作模式中选择的登记模式。存储装置69具有:对多个动作模式进行存储的动作模式存储部74、以及对登记模式进行存储的登记模式存储部75。
控制装置70输出:对马达6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装置70输出:对通知装置67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装置70具有:指令输出部76、马达控制部77、以及通知控制部78。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器13的动作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马达6的控制模式包括动作模式和存储模式。动作模式包括多个第一动作模式和多个第二动作模式。
第一动作模式为:表示通用的动作模式的打击力模式。第二动作模式为:表示基于加工对象而专用的动作模式的专用模式。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一动作模式适当称为打击力模式,将第二动作模式适当称为专用模式。
打击力模式包括:最快模式、强模式、中模式以及弱模式。专用模式包括:木材模式、自攻模式以及螺栓模式。自攻模式包括:自攻(薄)模式以及自攻(厚)模式。螺栓模式包括:螺栓1模式、螺栓2模式以及螺栓3模式。存储模式包括登记模式。
动作模式存储部74对多个动作模式(最快模式、强模式、中模式、弱模式、木材模式、自攻(薄)模式、自攻(厚)模式、螺栓1模式、螺栓2模式、螺栓3模式)进行存储。登记模式存储部75对登记模式进行存储。
动作模式存储部74中存储的动作模式为10种。登记模式存储部75将从10种动作模式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动作模式作为登记模式进行存储。实施方式中,登记模式存储部75中存储的登记模式为1种。存储装置69中存储的控制模式为11种。
如上所述,通知装置67具有的发光器71的数量为5个。存储装置69中存储的控制模式的数量为11种。通知装置67具有数量比控制模式的数量少的发光器71。
指令输出部76基于从操作装置66中输出的操作信号而输出设定控制模式的模式指令。马达6基于所设定的控制模式而进行驱动。
指令输出部76基于从操作装置66中输出的操作信号而输出将从多个动作模式中选择的动作模式作为登记模式并登记于登记模式存储部75的登记指令。登记模式存储部75将所选择的动作模式作为登记模式进行存储。
指令输出部76通过对操作装置66进行第一操作而输出模式指令。当对操作装置66进行第一操作时,从操作装置66输出第一操作信号。指令输出部76基于从操作装置66中输出的第一操作信号而输出:从存储装置69中所存储的11种控制模式中设定1种控制模式的模式指令。
指令输出部76通过对操作装置66进行第二操作而输出登记指令。当对操作装置66进行第二操作时,从操作装置66输出第二操作信号。指令输出部76基于从操作装置66中输出的第二操作信号而输出:从动作模式存储部74中所存储的10种动作模式中登记1种动作模式的登记指令。
即,通过对操作装置66进行第一操作并输出模式指令而从存储装置69中所存储的11种控制模式中选择出由第一操作确定的1种控制模式。马达6被设定为所选择的控制模式。
通过对操作装置66进行第二操作并输出登记指令而从动作模式存储部74中所存储的10种动作模式中选择出由第二操作确定的1种动作模式。登记模式存储部75将所选择的动作模式作为登记模式进行存储。
以下的说明中,将把利用登记指令选择出的动作模式作为登记模式登记于登记模式存储部75的处理适当称为登记处理。另外,以下的说明中,将把马达6设定为特定的控制模式适当称为设定控制模式。另外,将把所选择的动作模式作为登记模式登记于登记模式存储部75适当称为登记动作模式。另外,将把马达6设定为登记模式适当称为设定为存储模式。
第一操作包括:对操作装置66的多个开关中的1个开关进行操作。第二操作包括:对操作装置66的多个开关中的至少2个开关进行同时操作。
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包括:仅对打击力开关64进行操作、仅对专用开关65进行操作、以及仅对模式切换开关17进行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通过仅对打击力开关64进行操作而使得指令输出部76输出:用于设定打击力模式的模式指令。当输出模式指令时,从动作模式存储部74中所存储的4种打击力模式中选择出1种打击力模式。马达6被设定为所选择的1种打击力模式。
通过仅对专用开关65进行操作而使得指令输出部76输出:用于设定专用模式的模式指令。当输出模式指令时,从动作模式存储部74中所存储的6种专用模式中选择出1种专用模式。马达6被设定为所选择的1种专用模式。
通过仅对模式切换开关17进行操作而使得指令输出部76输出:用于设定存储模式的模式指令。当输出模式指令时,选择登记模式存储部75中所存储的登记模式。马达6被设定为存储模式。
第二操作包括:对打击力开关64和模式切换开关17同时进行操作、以及对专用开关65和模式切换开关17同时进行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通过对打击力开关64和模式切换开关17同时进行操作而使得指令输出部76输出用于登记打击力模式的登记指令。当输出登记指令时,从动作模式存储部74中所存储的4种打击力模式中选择出1种打击力模式。所选择的1种打击力模式被登记于登记模式存储部75。
通过对专用开关65和模式切换开关17同时进行操作而使得指令输出部76输出用于登记专用模式的登记指令。当输出登记指令时,从动作模式存储部74中所存储的6种专用模式中选择出1种专用模式。所选择的1种专用模式被登记于登记模式存储部75。
马达控制部77基于从指令输出部76输出的模式指令而输出用于控制马达6的控制信号。马达控制部77基于通过操作装置66的第一操作所设定的控制模式而控制马达6。
通知控制部78基于从指令输出部76输出的模式指令而输出用于控制通知装置67的控制信号。通知控制部78基于通过操作装置66的第一操作所设定的控制模式而控制通知装置67。通知控制部78基于模式指令而对多个发光器71分别进行控制。
通知控制部78基于从指令输出部76输出的登记指令而输出用于控制通知装置67的控制信号。通知控制部78基于通过操作装置66的第二操作所实施的登记处理而控制通知装置67。通知控制部78基于登记指令而对多个发光器71分别进行控制。
通知控制部78对数量比控制模式的数量少的发光器71的工作方式进行控制,以便通知控制模式的设定状况及登记处理的实施状况。通知控制部78对发光器71的工作方式进行控制,以便通知所设定的控制模式。通知控制部78对发光器71的工作方式进行控制,以便通知登记处理的实施状况。
通知控制部78在利用登记指令而实施登记处理的情况下,按发光器71处于第一状态的方式输出控制信号。通知控制部78在利用模式指令而设定了存储模式的情况下,按发光器71处于与第一状态不同的第二状态的方式输出控制信号。
[控制模式]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操作面板16的图。如图12所示,操作面板16具有:操作装置66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具有多个发光器71的通知装置67。在操作面板16设置有:打击力开关64和专用开关65来作为操作装置66,其中,对打击力开关64进行操作,以便设定打击力模式,对专用开关65进行操作,以便设定专用模式。打击力开关64配置于操作面板16的右部。专用开关65配置于操作面板16的左部。
发光器71包括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多个发光器71在左右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在左右方向上,多个发光器71配置于打击力开关64与专用开关65之间。
发光器71包括:基于所设定的控制模式进行工作的动作发光器72、以及为了识别出多个动作模式而进行工作的识别发光器73。
动作发光器72设置有多个。动作发光器72包括: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第二动作发光器72B、第三动作发光器72C以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4个动作发光器72在左右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
识别发光器73作为为了识别出打击力模式和专用模式而进行工作的第一识别发光器发挥作用。识别发光器73配置在:比动作发光器72更靠左方。
操作面板16具备:第一标记79,其设置于多个动作发光器72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对多个打击力模式分别进行表示;以及第二标记80,其设置于多个动作发光器72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对多个专用模式分别进行表示。另外,操作面板16具备第三标记81,其设置于多个动作发光器72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对多个专用模式分别进行表示。
第一标记79是为了识别多个打击力模式而设置的。第一标记79通过例如印刷而标记于操作面板16的表面。第一标记79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及插画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标记79包括:表示弱模式的标记79A、表示中模式的标记79B、表示强模式的标记79C、以及表示最快模式的标记79D。实施方式中,标记79A为数字“1”。标记79B为数字“2”。标记79C为数字“3”。标记79D为数字“4”。
第一标记79设置于与多个动作发光器72分别对应的位置。标记79A设置于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的后方。标记79B设置于第二动作发光器72B的后方。标记79C设置于第三动作发光器72C的后方。标记79D设置于第四动作发光器72D的后方。
第一标记79设置于包括操作面板16的后端部的区域82。区域82用第一色彩着色。第一色彩为例如黑色。
第二标记80是为了识别多个专用模式而设置的。第二标记80通过例如印刷而标记于操作面板16的表面。第二标记80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及插画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标记80包括:表示木材模式的标记80A、表示自攻(薄)模式的标记80B、表示自攻(厚)模式的标记80C、以及表示螺栓模式(螺栓1模式、螺栓2模式、螺栓3模式)的标记80D。实施方式中,标记80A为文字“木材”。标记80B为文字“薄(テクス)”。标记80C为文字“厚(テクス)”。标记80D为文字的“ボルト”。
另外,第二标记80可以不是文字。第二标记80可以为例如插画。
第二标记80设置于与多个动作发光器72分别对应的位置。标记80A设置于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的前方。标记80B设置于第二动作发光器72B的前方。标记80C设置于第三动作发光器72C的前方。标记80D设置于第四动作发光器72D的前方。
第二标记80设置于包括操作面板16的前端部的区域83。区域83利用与第一色彩不同的第二色彩而被着色。第二色彩为例如淡蓝色。
第三标记81是为了识别作为专用模式之一的多个螺栓模式(螺栓1模式、螺栓2模式、螺栓3模式)而设置的。第三标记81通过例如印刷而标记于操作面板16的表面。第三标记81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及插画中的至少一种。第三标记81包括:表示螺栓1模式的标记81A、表示螺栓2模式的标记81B、以及表示螺栓3模式的标记81C。实施方式中,标记81A为数字“1”。标记81B为数字“2”。标记81C为数字“3”。
第三标记81设置于与多个动作发光器72分别对应的位置。标记81A设置于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及标记80A的前方。标记81B设置于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及标记80B的前方。标记81C设置于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及标记80C的前方。
第三标记81设置于区域83的一部分即区域84。区域84利用与第一色彩及第二色彩不同的第三色彩而被着色。第三色彩为例如蓝色。
在打击力开关64的周围配置有第一色彩的区域82的一部分。在专用开关65的周围配置有第二色彩的区域83的一部分。由于打击力开关64配置于第一色彩的区域82,所以作业者能够通过视觉而将打击力开关64和用于识别多个打击力模式的第一标记79建立起关联。由于专用开关65配置于第二色彩的区域83,所以作业者能够通过视觉而将专用开关65和用于识别多个专用模式的第二标记80建立起关联。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模式的切换方法的示意图。通过对操作装置66进行第一操作而对11种控制模式进行切换。
在从专用模式向打击力模式转移的情况下,作业者如图13的箭头R1所示,短按(也称‘短暂按压’)打击力开关64。另外,在从存储模式向打击力模式转移的情况下,作业者如图13的箭头R2所示,短按打击力开关64。转移至打击力模式后,每短按一次打击力开关64,则如图13的箭头R3所示,控制模式按最快模式、强模式、中模式、弱模式、最快模式、…的顺序进行切换。
在从存储模式向专用模式转移的情况下,作业者如图13的箭头R4所示短按专用开关65。另外,在从打击力模式向专用模式转移的情况下,作业者如图13的箭头R5所示,短按专用开关65。转移至专用模式后,每短按一次专用开关65,则如图13的箭头R6所示,控制模式按木材模式、自攻(薄)模式、自攻(厚)模式、螺栓1模式、螺栓2模式、螺栓3模式、木材模式、…的顺序进行切换。
在从打击力模式向存储模式转移的情况下,作业者如图13的箭头R7所示,短按模式切换开关17。另外,在从专用模式向存储模式转移的情况下,作业者如图13的箭头R8所示,短按模式切换开关17。
另外,从打击力模式转移至存储模式后,使其向打击力模式转移的情况下,作业者如图13的箭头R9所示,短按模式切换开关17,由此能够使其向打击力模式转移。
另外,从专用模式转移至存储模式后,又向专用模式转移的情况下,作业者如图13的箭头R10所示,短按模式切换开关17,由此能够使其向专用模式转移。
通过对操作装置66进行第二操作,来实施特定的动作模式的登记处理。
例如,从4种打击力模式(最快模式、强模式、中模式、弱模式)中,对1种打击力模式进行登记的情况下,作业者在设定了希望登记的打击力模式的状态下,如图13的箭头R11所示,同时长按打击力开关64和模式切换开关17。例如,登记强模式的情况下,作业者短按打击力开关64而设定为强模式。在设定为强模式之后,作业者同时长按打击力开关64和模式切换开关17。由此,作为登记模式,登记了强模式。
从6种专用模式(木材模式、自攻(薄)模式、自攻(厚)模式、螺栓1模式、螺栓2模式、螺栓3模式)中,对1种专用模式进行登记的情况下,作业者在设定了希望登记的专用模式的状态下,如图13的箭头R12所示,同时长按专用开关65和模式切换开关17。例如,在登记木材模式的情况下,作业者短按专用开关65而设定为木材模式。在设定为木材模式之后,作业者同时长按专用开关65和模式切换开关17。由此,作为登记模式,登记了木材模式。
另外,实施方式中,打击力开关64作为用于使灯18点亮或熄灭的照明开关发挥作用。例如,通过长按打击力开关64,灯18点亮或熄灭。
[控制特性]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击力模式的控制特性的图。图14中,横轴表示触发部件14A的操作量,纵轴表示用于使马达6驱动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
如图14所示,打击力模式下,基于触发部件14A的操作量来变更用于使马达6驱动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和马达6的转速一对一对应。通过变更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来变更马达6的转速。即,基于触发部件14A的操作量来变更马达6的转速。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触发部件14A的操作量被分为“1”至“10”这10个阶段。触发部件14A的操作量越大,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越大。
另外,打击力模式下,设定控制信号的占空比的上限值Ma。即,打击力模式下,设定马达6的转速的上限值Ma。最快模式的上限值Ma1最高,强模式的上限值Ma2仅次于最快模式为第二高,中模式的上限值Ma3又次于强模式为第三高,弱模式的上限值Ma4最低。
操作量最大的“10”时,马达6以上限值Ma的转速旋转。操作量最小的“1”时,马达6以下限值Mi的转速旋转。下限值Mi的转速在最快模式、强模式、中模式、弱模式的各模式下为同一值。
打击力模式下,如果因螺丝紧固作业而使得作用于砧座10的负荷增大,则锤子47沿旋转方向打击砧座10。
图1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击力模式下、锤子47沿旋转方向打击砧座10时的马达6的转速的图。图15中,横轴表示开始螺丝紧固作业后的时间,纵轴表示马达6的转速。
如图15所示,如果因螺丝紧固作业而使得作用于马达6的负荷增大,则在时刻ta,马达6的转速下降。在时刻ta之后的时刻tb,开始利用锤子47进行打击。当开始利用锤子47进行打击时,作用于马达6的负荷会下降,马达6的转速发生变化。
图1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木材模式的控制特性的图。图16中,横轴表示开始螺丝紧固作业后的时间,纵轴表示马达6的转速。
如图16所示,如果开始触发部件14A的操作而使得触发部件14A的操作量增大,则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增大。木材模式下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小于最快模式下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在针对木材的螺丝紧固作业刚开始后,需要使螺丝缓慢地旋转,以便使螺丝进入木材。即,在马达6的驱动刚开始后,需要使马达6的转速降低。由于木材模式下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小于最快模式下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所以螺丝缓慢地旋转。
当作用于马达6的负荷增大时,在时刻ta,马达6的转速下降。在时刻ta之后的时刻tb,开始利用锤子47进行打击。打击检测装置68检测锤子47的打击次数。马达控制部77在基于打击检测装置68的检测信号而判定为锤子47的打击次数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在时刻tb之后的时刻tc,使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增大。即,在锤子47的打击次数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马达控制部77判定为螺丝进入了木材,使马达6的转速上升。在螺丝进入木材后,使马达6的转速上升,由此,以短时间效率良好地实施针对木材的螺丝紧固作业。
自攻模式为用于将自攻螺丝紧固于加工对象的动作模式。在加工对象的厚度较厚时选择自攻(厚)模式。在加工对象的厚度较薄时选择自攻(薄)模式。作业者可以任意地选择自攻(厚)模式和自攻(薄)模式。
图1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攻(厚)模式的控制特性的图。图17中,横轴表示开始螺丝紧固作业后的时间,纵轴表示马达6的转速。
如图17所示,如果开始触发部件14A的操作而使得触发部件14A的操作量增大,则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增大。当作用于马达6的负荷增大时,在时刻ta,马达6的转速下降。在时刻ta之后的时刻tb,开始利用锤子47进行打击。打击检测装置68检测锤子47的打击次数。马达控制部77在基于打击检测装置68的检测信号而判定为锤子47的打击次数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在时刻tb之后的时刻tc,使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减小。
虽然省略图示,不过,自攻(薄)模式下,马达控制部77判定为锤子47的打击次数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使马达6的驱动停止。
螺栓模式为:用于实施螺栓的紧固作业或拆卸作业的控制模式。另外,在实施螺母的紧固作业或拆卸作业时也选择螺栓模式。以下的说明中,对实施螺栓的紧固作业或拆卸作业的情形进行说明。
实施螺栓的紧固作业的情况下,马达6沿正转方向旋转。实施螺栓的拆卸作业的情况下,马达6沿反转方向旋转。
图1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栓的紧固作业中的螺栓模式的控制特性的图。图18中,横轴表示触发部件14A的操作量,纵轴表示用于使马达6驱动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
如图18所示,螺栓模式下,设定马达6的转速的上限值Ma。螺栓3模式的上限值Ma5最高,螺栓2模式的上限值Ma6仅次于螺栓3模式为第二高,螺栓1模式的上限值Ma7最低。
螺栓模式下,即便触发部件14A的操作量没有达到“10”,也设定为马达6的转速到达上限值Ma。即,螺栓模式下,即便触发部件14A的操作量较小,也设定为马达6的转速到达上限值Ma。
使螺栓旋转的情况下,使用嵌入于螺栓头部的前端工具。因此,前端工具偏离螺栓的可能性较低。所以,螺栓模式下,即便触发部件14A的操作量较小,也设定为马达6的转速到达上限值Ma。由此,以短时间效率良好地实施螺栓的紧固作业。
马达控制部77在基于打击检测装置68的检测信号而判定为开始了利用锤子47进行打击的情况下,将马达6的驱动停止。
图1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栓的拆卸作业中的螺栓模式的控制特性的图。图19中,横轴表示开始螺栓的拆卸作业后的时间,纵轴表示马达6的转速。
在螺栓的拆卸作业中,马达6的驱动刚开始后,较大的负荷作用于马达6。因此,在马达6的驱动刚开始后的时刻td,开始利用锤子47进行打击。
当螺栓因锤子47的打击而松动时,作用于马达6的负荷会下降。如果作用于马达6的负荷下降,则利用锤子47进行的打击结束。从锤子47的打击结束的时刻te开始,马达6的转速上升。如果从锤子47的打击结束的时刻te开始经过规定时间Tf而无法检测到打击,则马达控制部77使马达6的驱动停止或使马达6的转速降低。通过马达6的驱动停止或马达6的转速降低,可抑制螺栓从前端工具下落。
[通知装置]
接下来,对通知装置67的动作进行说明。通知控制部78基于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的控制模式,来变更多个动作发光器72的工作方式。通知控制部78基于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的控制模式,来变更识别发光器73的工作方式。
多个发光器71与所设定的控制模式相对应。与控制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发光器71是指:为了通知所设定的控制模式而主要进行工作的发光器71。作业者通过确认与控制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发光器71的状态,能够识别出所设定的控制模式。
打击力模式下,与最快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动作发光器72为第四动作发光器72D。与强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动作发光器72为第三动作发光器72C。与中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动作发光器72为第二动作发光器72B。与弱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动作发光器72为第一动作发光器72A。
专用模式下,与木材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动作发光器72为第一动作发光器72A。与自攻(薄)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动作发光器72为第二动作发光器72B。与自攻(厚)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动作发光器72为第三动作发光器72C。与螺栓1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动作发光器72为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与螺栓2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动作发光器72为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与螺栓3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动作发光器72为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
参照图20及图21,对输出模式指令时的通知装置67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击力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67的状态的转移图。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专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67的状态的转移图。
打击力模式下,如图13的箭头R3所示,每短按一次打击力开关64,则从指令输出部76输出模式指令。打击力模式按最快模式、强模式、中模式、弱模式、最快模式、…的顺序进行切换。
专用模式下,如图13的箭头R6所示,每短按一次专用开关65,则从指令输出部76输出模式指令。专用模式按木材模式、自攻(薄)模式、自攻(厚)模式、螺栓1模式、螺栓2模式、螺栓3模式、木材模式、…的顺序进行切换。
如图20所示,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打击力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五状态。即,在最快模式、强模式、中模式及弱模式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均处于第五状态。实施方式中,第五状态包括熄灭状态。在设定了最快模式、强模式、中模式及弱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均处于熄灭状态。
识别发光器73进行工作,以便识别出打击力模式和专用模式。通过识别发光器73处于熄灭状态,作业者能够识别出设定了打击力模式。
通知控制部78基于所设定的打击力模式(最快模式、强模式、中模式及弱模式)来变更多个动作发光器72的工作方式。由此,通知装置67能够对多个打击力模式进行分别通知。
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最快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最快模式对应的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处于第三状态。实施方式中,第三状态包括连续点亮状态。在设定了最快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使第四动作发光器72D连续点亮。
另外,在设定了最快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不仅使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及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均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强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强模式对应的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另外,在设定了强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不仅使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及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均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另外,在设定了强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处于熄灭状态。
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中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中模式对应的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另外,在设定了中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不仅使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第一动作发光器72A也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另外,在指定了中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熄灭状态。
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弱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弱模式对应的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另外,在设定了弱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二动作发光器72B、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熄灭状态。
如图21所示,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专用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与第五状态不同的第六状态。即,在木材模式、自攻(薄)模式、自攻(厚)模式、螺栓1模式、螺栓2模式及螺栓3模式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均处于第六状态。实施方式中,第六状态包括连续点亮状态。在设定了木材模式、自攻(薄)模式、自攻(厚)模式、螺栓1模式、螺栓2模式及螺栓3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均处于连续点亮状态。
识别发光器73进行工作,以便识别出打击力模式和专用模式。通过识别发光器73处于连续点亮状态,作业者能够识别出设定了专用模式。
通知控制部78基于所设定的专用模式(木材模式、自攻(薄)模式、自攻(厚)模式、螺栓1模式、螺栓2模式、螺栓3模式),来变更多个动作发光器72的工作方式。由此,通知装置67能够对多个专用模式分别进行通知。
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木材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木材模式对应的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另外,在设定了木材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二动作发光器72B、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熄灭状态。
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自攻(薄)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自攻(薄)模式对应的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另外,在设定了自攻(薄)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熄灭状态。
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自攻(厚)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自攻(厚)模式对应的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另外,在设定了自攻(厚)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熄灭状态。
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螺栓1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螺栓1模式对应的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另外,在设定了螺栓1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及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均处于熄灭状态。
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螺栓2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螺栓2模式对应的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另外,在设定了螺栓2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及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均处于熄灭状态。
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螺栓3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螺栓3模式对应的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另外,在设定了螺栓3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及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均处于熄灭状态。
如图21所示,专用模式下,第四动作发光器72D作为为了识别出多个专用模式而进行工作的第二识别发光器发挥作用。通过识别发光器73(第一识别发光器)的状态和第四动作发光器72D(第二识别发光器)的状态的组合,可识别出木材模式、自攻(薄)模式及自攻(厚)模式、螺栓模式(螺栓1模式、螺栓2模式、及螺栓3模式)。
专用模式下,通过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六状态(连续点亮状态)、且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处于第五状态(熄灭状态),作业者能够识别出所设定的专用模式不是螺栓模式(螺栓1模式、螺栓2模式、螺栓3模式)。在识别发光器73为连续点亮状态、且第四动作发光器72D为熄灭状态下,通过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及第三动作发光器72C中的任一者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作业者能够识别出设定了木材模式、自攻(薄)模式及自攻(厚)模式中的任一者。
专用模式下,通过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六状态(连续点亮状态)、且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处于第六状态(连续点亮状态),作业者能够识别出所设定的专用模式为螺栓模式(螺栓1模式、螺栓2模式、螺栓3模式)。在识别发光器73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连续点亮状态下,通过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及第三动作发光器72C中的任一者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作业者能够识别出设定了螺栓1模式、螺栓2模式及螺栓3模式中的任一者。
另外,实施方式中,将第五状态设为熄灭状态,将第六状态设为连续点亮状态。例如,也可以是:第五状态为连续点亮状态,第六状态为熄灭状态。
接下来,参照图22至图31,对输出登记指令时的通知装置67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最快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67的状态的转移图。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强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67的状态的转移图。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67的状态的转移图。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弱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67的状态的转移图。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木材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67的状态的转移图。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攻(薄)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67的状态的转移图。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攻(厚)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67的状态的转移图。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栓1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67的状态的转移图。图3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栓2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67的状态的转移图。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栓3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的通知装置67的状态的转移图。
登记打击力模式的情况下,如图13的箭头R11所示,在设定了希望登记的打击力模式的状态下,同时长按打击力开关64和模式切换开关17。设定包括打击力模式的存储模式的情况下,如图13的箭头R7所示,短按模式切换开关17。
登记专用模式的情况下,如图13的箭头R12所示,在设定了希望登记的专用模式的状态下,同时长按专用开关65和模式切换开关17。设定包括专用模式的存储模式的情况下,如图13的箭头R8所示,短按模式切换开关17。
在实施登记处理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发光器71处于第一状态。在设定了存储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发光器71处于第二状态。
第一状态包括使与登记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发光器71进行第一闪烁。第二状态包括使:与登记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发光器71进行第二闪烁。实施方式中,第一闪烁是指:特定的发光器71以第一时间间隔进行闪烁。第二闪烁是指:特定的发光器71以比第一时间间隔长的第二时间间隔进行闪烁。即,第一闪烁为高速闪烁。第二闪烁为低速闪烁。
如图22、图23、图24及图25所示,在打击力模式的登记处理及存储模式的设定中,通知控制部78分别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熄灭状态。
如图22所示,实施最快模式的登记处理的情况下,设定最快模式。在设定了最快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第二动作发光器72B、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设定了最快模式之后,同时长按打击力开关64和模式切换开关17,由此开始最快模式的登记处理。登记处理中,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最快模式对应的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处于第一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及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均处于熄灭状态。
设定了包括最快模式的存储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最快模式对应的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处于第二状态(低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及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均处于连续点亮状态。
如图23所示,实施强模式的登记处理的情况下,设定强模式。设定了强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及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均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设定了强模式之后,同时长按打击力开关64和模式切换开关17,由此开始强模式的登记处理。登记处理中,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强模式对应的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处于第一闪烁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熄灭状态。
设定了包括强模式的存储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强模式对应的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处于第二状态(低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及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均处于连续点亮状态。
如图24所示,实施中模式的登记处理的情况下,设定中模式。设定了中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及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均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设定了中模式之后,同时长按打击力开关64和模式切换开关17,由此开始中模式的登记处理。登记处理中,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中模式对应的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处于第一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熄灭状态。
设定了包括中模式的存储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中模式对应的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处于第二状态(低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处于连续点亮状态。
如图25所示,实施弱模式的登记处理的情况下,设定弱模式。设定了弱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设定了弱模式之后,同时长按打击力开关64和模式切换开关17,由此开始弱模式的登记处理。登记处理中,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弱模式对应的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处于第一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二动作发光器72B、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熄灭状态。
设定了包括弱模式的存储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弱模式对应的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处于第二状态(低速闪烁状态)。
这样,实施打击力模式的登记处理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与登记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发光器71处于第一状态(高速闪烁状态),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存储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与存储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发光器71处于与第一状态不同的第二状态(低速闪烁状态)。由此,作业者能够识别是否实施了登记处理。另外,作业者能够识别是否设定了存储模式。
另外,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动作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所设定的动作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发光器71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存储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所设定的存储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发光器71处于第四状态(低速闪烁状态)。
例如,如参照图20所说明那样,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最快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与最快模式对应的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如参照图22所说明那样,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包括最快模式的存储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与存储模式(最快模式)对应的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处于第四状态(低速闪烁状态)。由此,作业者能够识别出所设定的最快模式为动作模式还是存储模式。
同样地,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强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与强模式对应的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包括强模式的存储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与存储模式(强模式)对应的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处于第四状态(低速闪烁状态)。中模式及弱模式也是同样的。作业者能够识别出所设定的打击力模式为动作模式还是存储模式。
另外,第二状态和第四状态可以为相同的状态,也可以为不同的状态。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不同即可。
如图26、图27、图28、图29、图30及图31所示,专用模式的登记处理中,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七状态。另外,包括专用模式的存储模式的设定中,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八状态。第七状态和第八状态不同。实施方式中,第七状态为高速闪烁状态。第八状态为连续点亮状态。
如图26所示,在实施木材模式的登记处理的情况下,设定木材模式。设定了木材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设定了木材模式之后,同时长按专用开关65和模式切换开关17,由此开始木材模式的登记处理。登记处理中,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木材模式对应的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处于第一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七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二动作发光器72B、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熄灭状态。
设定了包括木材模式的存储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木材模式对应的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处于第二状态(低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八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如图27所示,在实施自攻(薄)模式的登记处理的情况下,设定自攻(薄)模式。设定了自攻(薄)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设定了自攻(薄)模式之后,同时长按专用开关65和模式切换开关17,由此开始自攻(薄)模式的登记处理。登记处理中,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自攻(薄)模式对应的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处于第一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七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熄灭状态。
设定了包括自攻(薄)模式的存储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自攻(薄)模式对应的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处于第二状态(低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八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如图28所示,在实施自攻(厚)模式的登记处理的情况下,设定自攻(厚)模式。设定了自攻(厚)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设定了自攻(厚)模式之后,同时长按专用开关65和模式切换开关17,由此开始自攻(厚)模式的登记处理。登记处理中,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自攻(厚)模式对应的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处于第一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七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熄灭状态。
设定了包括自攻(厚)模式的存储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自攻(厚)模式对应的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处于第二状态(低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八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如图29所示,在实施螺栓1模式的登记处理的情况下,设定螺栓1模式。设定了螺栓1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设定了螺栓1模式之后,同时长按专用开关65和模式切换开关17,由此开始螺栓1模式的登记处理。登记处理中,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螺栓1模式对应的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处于第一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作为第二识别发光器发挥作用的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处于第七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七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及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均处于熄灭状态。
设定了包括螺栓1模式的存储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螺栓1模式对应的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处于第二状态(低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作为第二识别发光器发挥作用的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处于第八状态(连续点亮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八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如图30所示,在实施螺栓2模式的登记处理的情况下,设定螺栓2模式。设定了螺栓2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设定了螺栓2模式之后,同时长按专用开关65和模式切换开关17,由此开始螺栓2模式的登记处理。登记处理中,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螺栓2模式对应的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处于第一状态(第一闪烁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作为第二识别发光器发挥作用的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处于第七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七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及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均处于熄灭状态。
设定了包括螺栓2模式的存储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螺栓2模式对应的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处于第二状态(低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作为第二识别发光器发挥作用的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处于第八状态(连续点亮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八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如图31所示,在实施螺栓3模式的登记处理的情况下,设定螺栓3模式。设定了螺栓3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及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均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设定了螺栓3模式之后,同时长按专用开关65和模式切换开关17,由此开始螺栓3模式的登记处理。登记处理中,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螺栓3模式对应的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处于第一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作为第二识别发光器发挥作用的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处于第七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七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及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均处于熄灭状态。
设定了包括螺栓3模式的存储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螺栓3模式对应的第三动作发光器72C处于第二状态(低速闪烁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作为第二识别发光器发挥作用的第四动作发光器72D处于第八状态(连续点亮状态)。另外,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识别发光器73处于第八状态(连续点亮状态)。
像这样,实施专用模式的登记处理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与登记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发光器71处于第一状态(高速闪烁状态),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存储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与存储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发光器71处于与第一状态不同的第二状态(低速闪烁状态)。由此,作业者能够识别出是否实施了登记处理。另外,作业者能够识别出是否设定了存储模式。
另外,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动作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所设定的动作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发光器71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存储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78进行控制,以使与所设定的存储模式对应的特定的发光器71处于第四状态(低速闪烁状态)。
例如,如参照图21所说明那样,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木材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与木材模式对应的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如参照图26所说明那样,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包括木材模式的存储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与存储模式(木材模式)对应的第一动作发光器72A处于第四状态(低速闪烁状态)。由此,作业者能够识别出所设定的木材模式为动作模式还是存储模式。
同样地,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自攻(薄)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与自攻(薄)模式对应的特定的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处于第三状态(连续点亮状态),在根据模式指令而设定了包括自攻(薄)模式的存储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与存储模式(自攻(薄)模式)对应的特定的第二动作发光器72B处于第四状态(低速闪烁状态)。自攻(厚)模式、螺栓1模式、螺栓2模式及螺栓3模式也是同样的。作业者能够识别出所设定的专用模式为动作模式还是存储模式。
[变形抑制部件]
图32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1的下部放大的截面图。图33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1的下部放大的截面图。如图4、图32及图33所示,控制器收纳部23对控制器13及控制器壳体62进行收纳。
控制器壳体62具有底板62A和壁板62B,该壁板62B从底板的周缘部向上方突出。底板62A的外形为矩形。壁板62B包括:前侧壁板62Bf,其从底板62A的前端部向上方突出;后侧壁板62Bb,其从底板62A的后端部向上方突出;左侧壁板62Bl,其从底板62A的左端部向上方突出;以及右侧壁板62Br,其从底板62A的右端部向上方突出。
在控制器壳体62的上部设置有开口。控制器13的至少一部分经由控制器壳体62的开口而收纳于控制器壳体62的内侧。
电动工具1具备变形抑制部件85,该变形抑制部件85配置于握持部22与控制器收纳部23之间的分界部2C或分界部2C附近。控制器收纳部23与握持部22的下端部连接。分界部2C包括握持部22的下端部及控制器收纳部的上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变形抑制部件85抑制外壳2的变形。
如上所述,外壳2由合成树脂制成。变形抑制部件85的刚性高于外壳2的刚性。变形抑制部件85由金属制成。实施方式中,变形抑制部件85由铁制成。另外,变形抑制部件85可以由铝制成。另外,变形抑制部件85可以由碳制成。
变形抑制部件85为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板状。在与旋转轴AX平行且与操作面板16的上表面正交的截面中,变形抑制部件85的外形为矩形。在左右方向上,变形抑制部件85的尺寸大于握持部22的外形的尺寸。
变形抑制部件85配置于控制器收纳部23的内部空间的上部。变形抑制部件85与分界部2C处的外壳2的内表面连接。变形抑制部件85从内侧支撑外壳2。
变形抑制部件85配置于控制器13的上方。变形抑制部件85配置于控制器壳体62的上方。变形抑制部件8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壁板62B的上方。
在左右方向上,变形抑制部件85的尺寸和控制器壳体62的尺寸实质上是相等的。另外,在左右方向上,变形抑制部件85的尺寸可以大于控制器壳体62的尺寸。如图33所示,变形抑制部件85的左端部配置于控制器壳体62的左侧壁板62Bl的上方。变形抑制部件85的右端部配置于控制器壳体62的右侧壁板62Br的上方。
图34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抑制部件85及控制器壳体62的一部分放大的截面图。图34相当于图33的A部分的放大图。
如图34所示,在左右方向上,变形抑制部件85的端部配置于壁板62B的上端部的上方。电动工具1具备缓冲层86,该缓冲层86配置于变形抑制部件85的下表面与壁板62B的上端部之间。缓冲层86配置于变形抑制部件85的左端部与左侧壁板62Bl的上端部之间。缓冲层86配置于变形抑制部件85的右端部与右侧壁板62Br的上端部之间。
缓冲层86包括外壳2的控制器收纳部23的至少一部分。控制器收纳部23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控制器收纳部23的内部空间的中心而突出。在变形抑制部件85与壁板62B的上端部之间夹有:从控制器收纳部23的内表面突出的突出部。
如上所述,外壳2由像尼龙那样的合成树脂制成。缓冲层86由合成树脂制成。
另外,缓冲层86可以为有别于外壳2的另一部件。另外,缓冲层86可以由橡胶形成,也可以由热塑性弹性体(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s)形成。
如图4、图33及图34所示,接线盒5A保持于控制器收纳部23。接线盒5A具有工具侧端子5B。工具侧端子5B与蓄电池组25的蓄电池端子接触。工具侧端子5B借助引线而与控制器13连接。蓄电池组25经由工具侧端子5B及引线而向控制器13供电。
另外,控制器收纳部23具有:面板保持部23C、前侧壳体保持部23D、前侧接线盒保持部23E、后侧接线盒保持部23F、横向壳体保持部23A、接触部23G、以及横向接线盒保持部23B。
面板保持部23C自下侧而保持操作面板16的前部。前侧壳体保持部23D自下侧而保持控制器壳体62的前部。前侧接线盒保持部23E自下侧而保持接线盒5A的前部。后侧接线盒保持部23F嵌入于在接线盒5A的后部的下部所设置的凹部。接触部23G与变形抑制部件85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横向壳体保持部23A自下侧而分别保持左侧壁板62Bl及右侧壁板62Br。横向接线盒保持部23B自下侧而分别保持接线盒5A的左端部及右端部。
图3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操作面板16及变形抑制部件85的立体图。图3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操作面板16及变形抑制部件85的侧视图。如图35及图36所示,变形抑制部件85固定于操作面板16。
变形抑制部件85和操作面板16借助连接部87而连接。连接部87由合成树脂制成。连接部87与操作面板16一体成型。连接部87配置于变形抑制部件85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实施方式中,连接部87与变形抑制部件85的上表面及后表面分别连接。变形抑制部件85固定于连接部87。另外,连接部87可以与变形抑制部件85的前表面连接,也可以与变形抑制部件85的下表面连接。
操作面板16的基材及连接部87是通过例如注塑成型而制造的。以在注塑成型的模具的内侧配置有变形抑制部件85的状态,向模具的内侧注塑合成树脂,由此操作面板16和连接部87一体成型,连接部87固定于变形抑制部件85。
另外,操作面板16和变形抑制部件85可以借助例如螺栓进行固定,也可以借助粘接剂进行连接。
如图32所示,连接部87与分界部2C处的外壳2的内表面接触。变形抑制部件85借助连接部87而与分界部2C处的外壳2的内表面连接。变形抑制部件85借助连接部87而自内侧支撑外壳2。
控制器收纳部23具有:供操作面板16配置的开口63。开口63设置于比握持部22更靠前方,且设置于控制器收纳部23的上表面。开口63设置于分界部2C的前方。
变形抑制部件85配置于开口63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如图32所示,在前后方向上,变形抑制部件8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分界部2C与开口63之间。
变形抑制部件85抑制分界部2C处的外壳2的变形。通过抑制外壳2的变形,可抑制控制器13及控制器13的周边零部件破损。
图37是表示外力作用于比较例所涉及的电动工具1J的状态的示意图。比较例所涉及的电动工具1J不具有变形抑制部件85。如果电动工具1J因下落而受到外力,则外壳2的至少一部分有可能变形。握持部22与控制器收纳部23之间的分界部2C发生弯曲。因此,如果电动工具1J受到外力,则在分界部2C发生变形的可能性较高。如果外壳2在分界部2C发生变形而折曲,则外壳2的内表面有可能与控制器13及控制器13的周边零部件的至少一方接触。其结果,控制器13及控制器13的周边零部件的至少一方有可能破损。另外,作为控制器13的周边零部件,可例示收纳于控制器收纳部23的零部件。
图38是表示外力作用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1的状态的示意图。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1具有设置于分界部2C的变形抑制部件85。因此,外壳2在分界部2C或分界部2C附近发生变形得以抑制。
图39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抑制部件85的图。如图39所示,变形抑制部件85的左端部配置于控制器壳体62的左侧壁板62Bl的上方。变形抑制部件85的右端部配置于控制器壳体62的右侧壁板62Br的上方。变形抑制部件85配置成架设于左侧壁板62Bl和右侧壁板62Br。另外,在图39所示的例子中,变形抑制部件85与左侧壁板62Bl及右侧壁板62Br分别直接接触。
变形抑制部件85配置成:将控制器壳体62的上部的开口的一部分覆盖。因此,即便发生变形而使得外壳2的内表面接近于控制器13,外壳2的内表面也在与控制器13接触之前与变形抑制部件85接触。因此,可抑制外壳2的内表面与控制器13接触。因此,控制器13被充分保护,可抑制控制器13破损。另外,还可抑制控制器13的周边零部件破损。
[风扇]
接下来,对风扇12进行说明。如图4及图5所示,风扇12固定于转子27的至少一部分。风扇12固定于转子27的转子轴32。通过转子轴32的旋转,使得风扇12与转子轴32一起旋转。风扇12以旋转轴AX为中心进行旋转。风扇12配置于马达6的后方。
图40是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12的立体图。图41是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12的立体图。图4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12的截面图。
风扇12为离心风扇。风扇12具有:主板部88;筒部89,其从主板部88的中央部向前方突出;多个叶片部91,它们配置于筒部89的周围;以及环状的挡板部90,其配置于叶片部91的前方。
主板部88为圆板状。主板部88配置于叶片部91的后方。在主板部88的中央部设置有供转子轴32配置的开口。主板部88的开口和筒部89的内侧的空间连结。转子轴32插入于筒部89的内侧的空间。
在筒部89的周围空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叶片部91。主板部88与叶片部91的后表面连接。叶片部91的前表面包括:从筒部89的前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内侧部91A、以及配置在比内侧部91A更靠径向外侧的外侧部91B。外侧部91B设置成:与内侧部91A相比更向后方凹陷。外侧部91B配置在:比挡板部90的表面90A更靠后方。
筒部89配置于挡板部90的内侧。衬套61配置于筒部89的内侧。
挡板部90配置在:比主板部88更靠前方。挡板部90为环状。挡板部90为板状。挡板部90的中心、筒部89的中心与旋转轴AX相一致。挡板部90与叶片部91的前表面的周缘部连接。
挡板部90的内径Da大于主板部88的外径Db。在与旋转轴AX正交的面内,挡板部90和主板部88不重叠。另外,挡板部90的内径Da可以与主板部88的外径Db相等。
在风扇12固定于转子轴32的状态下,挡板部90与定子26的至少一部分对置。挡板部90具有:朝向前方的表面90A、以及朝向表面90A的相反方向即后方的背面90B。在风扇12固定于转子轴32的状态下,表面90A与定子26的至少一部分对置。
表面90A和背面90B平行。另外,表面90A及背面90B均是平坦的。实施方式中,挡板部90为平行平板。在风扇12固定于转子轴32的状态下,表面90A及背面90B分别与旋转轴AX正交。
图4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12及马达6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如图43所示,在径向上,挡板部90的位置和定子铁芯28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一致。即,挡板部90配置成:在马达6的后方与定子铁芯28对置。实施方式中,定子26具有:支撑于定子铁芯28的后侧绝缘子30。挡板部90与后侧绝缘子30对置。挡板部90和定子铁芯28的后表面隔着后侧绝缘子30而对置。
挡板部90的内径Da与定子铁芯28的内径Dc相等。另外,挡板部90的内径Da可以大于定子铁芯28的内径Dc。在定子铁芯28的内表面设置有齿的情况下,定子铁芯28的内径Dc为:未设置齿的部分的定子铁芯28的内径。即,定子铁芯28的内径Dc是指:定子铁芯28的内径的最大值。
风扇12产生:用于将马达6冷却的气流。通过转子轴32旋转,使得风扇12与转子轴32一起旋转。通过风扇12旋转,使得外壳2的外部空间的空气经由进气口19而向外壳2的内部空间流入。流入至外壳2的内部空间的空气一边与马达6接触一边在外壳2的内部空间流通。由此,马达6被冷却。如图43的箭头Fa所示,与马达6接触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朝向风扇12而向后方流动。来自马达6的空气向挡板部90的内侧流入。风扇12进行旋转,使得流入至挡板部90的内侧的空气在多个叶片部91之间流通后,从多个叶片部91之间向径向外侧流出。从多个叶片部91之间向径向外侧流出的空气经过第一排气口20B后,经过第二排气口20A而向外壳2的外部空间排出。
如图6所示,第一排气口20B和第二排气口20A配置于前后方向上错开的位置。如图43所示,第一排气口20B包括:沿前后方向配置的、排气口20B1、排气口20B2以及排气口20B3。排气口20B1配置于最前方,排气口20B2仅次于排气口20B1而配置于第二前方,排气口20B3配置于最后方。在前后方向上,排气口20B1和挡板部9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相同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排气口20B3和主板部88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相同的位置。
如图6所示,第二排气口20A具有:沿前后方向配置的、排气口20A1、排气口20A2、排气口20A3以及排气口20A4。排气口20A1配置于最前方,排气口20A2仅次于排气口20A1而配置于第二前方,排气口20A3又次于排气口20A2而配置于第三前方,排气口20A4配置于最后方。排气口20A1配置在比挡板部90更靠前方。在前后方向上,排气口20A4和主板部88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相同的位置。
通过设置挡板部90,可抑制在风扇12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产生空气的涡流。在不存在挡板部90的情况下,当风扇12旋转时,例如,在叶片部91的前表面的周缘部产生空气的涡流的可能性升高。如果产生空气的涡流,则从风扇12经过的空气的流量有可能减少。另外,如果产生空气的涡流,则从风扇12向径向外侧流通的空气的流动有可能受到阻碍。其结果,马达6有可能无法被充分冷却。
通过设置挡板部90,可抑制产生空气的涡流。因此,空气能够顺畅地流通,可抑制空气的流量下降。因此,将马达6效率良好地冷却。
[主轴]
接下来,对主轴8进行说明。图4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轴8的立体图。图4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轴8、滚珠48及锤子47的立体图。
如图5、图44及图45所示,主轴8具有:凸缘部44;杆部45,其从凸缘部44向前方突出;以及主轴沟50,其供滚珠48的至少一部分配置。
主轴沟50设置于杆部45的外表面。主轴沟50包括:朝向后方而向周向一方侧倾斜的第一部分50A、以及朝向后方而向周向另一方侧倾斜的第二部分50B。第一部分50A设置有2个。第二部分50B设置有2个。第一部分50A和第二部分50B在周向上交替配置。
另外,主轴8具有:供给润滑油的第一供给口93、以及供给润滑油的第二供给口92。第一供给口93及第二供给口92分别设置于杆部45。
如参照图5所说明那样,主轴8具有收纳润滑油的内部空间94。第一供给口93配置在:比内部空间94更靠径向外侧。第二供给口92配置在:比内部空间94更靠径向外侧。第一供给口93借助第一流路93R而与内部空间94连结。第二供给口92借助第二流路92R而与内部空间94连结。第一供给口93包括第一流路93R的径向外侧的开口。第二供给口92包括第二流路92R的径向外侧的开口。
第一供给口93设置于主轴沟50的外侧的杆部45的外表面。第二供给口92设置于主轴沟50的外侧的杆部45的外表面。第二供给口92设置于比第一供给口93更靠后方。
第一流路93R包括:从主轴8的中心轴(旋转轴AX)通过、并贯穿杆部45的贯通孔。第一供给口93设置于杆部45的外表面的2处。第二流路92R包括:从主轴8的中心轴(旋转轴AX)通过并贯穿杆部45的贯通孔。第二供给口92设置于杆部45的外表面的2处。
在第一供给口93的径向外侧配置有滚珠48。在第一供给口93的径向外侧配置有垫圈54。另外,第一供给口93可以配置成比滚珠48及垫圈54更靠后方。第一供给口93可以配置于例如盘簧49的径向内侧。
第一流路93R仅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或者仅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第二流路92R仅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或者仅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另外,第一流路93R可以朝向径向外侧而向前方或后方倾斜。这种情况下,油更缓缓地从第一流路93R排出。同样地,第二流路92R可以朝向径向外侧而向前方或后方倾斜。
图46及图47均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子47的截面图。图46相当于图45所示的锤子47的B-B线截面箭头视图。图47相当于图45所示的锤子47的C-C线截面箭头视图。
如图45、图46及图47所示,锤子47具有:供滚珠48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的锤子沟51、以及从锤子47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的锤子突起部59。锤子47为筒状。锤子47具有:用来配置杆部45至少一部分的孔57。
锤子沟51设置于锤子47的内表面。锤子沟51包括:朝向前方而向周向一方侧倾斜的第三部分51A、以及朝向前方而向周向另一方侧倾斜的第四部分51B。第三部分51A设置有2个。第四部分51B设置有2个。第三部分51A和第四部分51B在周向上交替配置。
图48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杆部45的外表面的展开图。如图48所示,主轴沟50包括第一部分50A和第二部分50B。第一部分50A朝向后方而向周向一方侧倾斜。第二部分50B朝向后方而向周向另一方侧倾斜。
主轴沟50具有:轴向一方侧的前端部95、以及轴向另一方侧的后端部96。在轴向上,第一部分50A的前端部的位置和第二部分50B的前端部的位置一致。在轴向上,第一部分50A的后端部的位置和第二部分50B的后端部的位置一致。前端部95包括:第一部分50A的前端部及第二部分50B的前端部。后端部96包括:第一部分50A的后端部及第二部分50B的后端部。
在轴向上,第一供给口93设置于前端部95与后端部96之间。即,第一供给口93配置在比前端部95更靠后方、且配置在比后端部96更靠前方。第一供给口93在轴向上设置于:前端部95与后端部96之间的杆部45的外表面。
在轴向上,第二供给口92设置于:比后端部96更靠后方的杆部45的外表面。
从第一供给口93供给来的润滑油向滚珠48的表面供给。第一供给口93作为向滚珠48供给润滑油的供给部发挥作用。
第一供给口93向杆部45的外表面与锤子47的内表面之间供给润滑油。从第一供给口93供给至杆部45的外表面与锤子47的内表面之间的润滑油通过锤子47的移动而向滚珠48的表面供给。
图4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子47的动作的图。图49包括示意性地表示杆部45的外表面及锤子47的内表面的展开图。
如上所述,主轴8和锤子47能够在由主轴沟50及锤子沟51规定的活动范围内沿轴向及旋转方向分别相对移动。锤子47能够被滚珠48引导而沿轴向移动。
例如,螺丝紧固作业中,当马达6开始驱动时,主轴8开始旋转。作用于砧座10的负荷较低的情况下,主轴8以锤子突起部59和砧座突起部60接触的状态进行旋转。即,作用于砧座10的负荷较低的情况下,锤子47像图49的[状态A]那样,配置于锤子47的活动范围的前端部。在[状态A]下,主轴8和锤子47以锤子突起部59和砧座突起部60接触的状态而一起旋转。
当主轴8旋转时,因离心力而使得内部空间94的润滑油朝向径向外侧在第一流路93R内流通。在第一流路93R内流通的润滑油从第一供给口93向杆部45的外表面与锤子47的内表面之间供给。
螺丝紧固作业中,当作用于砧座10的负荷升高时,砧座10及锤子47的旋转停止。即便锤子47的旋转停止,主轴8也会利用马达6产生的动力继续旋转。在锤子47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当主轴8旋转时,滚珠48被主轴沟50引导而向后方移动。通过滚珠48向后方移动,使得锤子47像图49的[状态B]那样,与滚珠48一起从锤子47的活动范围的前端部向后方移动。另外,当主轴8进一步继续旋转时,像图49的[状态C]那样,锤子47与滚珠48一起朝向锤子47的活动范围的后端部而向后方移动。移动至后方的锤子47通过盘簧49的弹力而一边旋转一边向前方移动。锤子47沿旋转方向打击砧座10。这样,锤子47一边旋转一边沿前后方向移动。
从第一供给口93供给来的润滑油附着于锤子47的内表面。通过锤子47一边旋转一边沿前后方向移动,使得在锤子47的内表面所附着的润滑油的至少一部分与滚珠48的表面接触。由此,从第一供给口93供给来的润滑油经由锤子47的内表面而向滚珠48的表面供给。
另外,通过主轴8与锤子47的相对移动,例如图49的[状态B]那样,产生第一供给口93和锤子沟51对置的状态。在第一供给口93和锤子沟51对置的状态下,来自第一供给口93的润滑油向锤子沟51的内侧供给。通过向锤子沟51的内侧供给润滑油,从而向在锤子沟51中滚动的滚珠48的表面供给润滑油。另外,通过主轴8与锤子47的相对移动而产生第一供给口93和滚珠48对置的状态。在第一供给口93和滚珠48对置的状态下,第一供给口93能够向滚珠48的表面直接供给润滑油。
另外,当主轴8旋转时,因离心力而使得内部空间94的润滑油朝向径向外侧而在第二流路92R内流通。在第二流路92R内流通的润滑油从第二供给口92向杆部45的外表面与锤子47的内表面之间供给。第二供给口92在比主轴沟50的后端部96更靠后方的位置,且是向杆部45的外表面与锤子47的内表面之间供给润滑油。
[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实施方式,在握持部22与控制器收纳部23之间的分界部2C或分界部2C附近配置有变形抑制部件85。利用变形抑制部件85来抑制外壳2的变形。如参照图37所说明那样,如果电动工具1因下落而受到外力,则外壳2的至少一部分有可能变形。握持部22与控制器收纳部23之间的分界部2C发生弯曲。因此,如果电动工具1受到外力,则在分界部2C或分界部2C附近发生变形的可能性较高。如果外壳2在分界部2C或分界部2C附近发生变形而折曲,则外壳2的内表面有可能与控制器13及控制器13的周边零部件的至少一方接触。其结果,控制器13及控制器13的周边零部件的至少一方有可能破损。实施方式中,利用变形抑制部件85来抑制分界部2C或分界部2C附近的外壳2的变形。因此,控制器13及控制器13的周边零部件被充分保护。所以,可抑制控制器13及控制器13的周边零部件破损。
变形抑制部件85配置于控制器收纳部23的内部空间,借助连接部87而与外壳2的内表面连接。由此,变形抑制部件85能够自内侧而对外壳2进行支撑。因此,外壳2的变形得以抑制。
变形抑制部件85配置于控制器13的上方。由此,如参照图38及图39所说明那样,即便发生变形使得外壳2的内表面接近于控制器13,外壳2的内表面也在与控制器13接触之前与变形抑制部件85接触。因此,可抑制外壳2的内表面与控制器13接触。控制器13被充分保护。另外,控制器13的周边零部件也被充分保护。
控制器13在控制器收纳部23的内部空间内而被收纳于控制器壳体62。变形抑制部件85配置于控制器壳体62的上方。因此,控制器13同时被变形抑制部件85及控制器壳体62充分保护。
控制器壳体62具有底板62A和壁板62B,该壁板62B从底板的周缘部向上方突出。变形抑制部件8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壁板62B的上方。因此,即便外力作用于变形抑制部件85,变形抑制部件85也被支撑于壁板62B。
变形抑制部件85的左端部配置于左侧壁板62Bl的上方。变形抑制部件85的右端部配置于右侧壁板62Br的上方。变形抑制部件85配置成:架设于左侧壁板62Bl和右侧壁板62Br。因此,变形抑制部件85充分被支撑于控制器壳体62。另外,由此变形抑制部件85配置成:将控制器壳体62的上部的开口的一部分覆盖。因此,控制器13被变形抑制部件85保护。
在变形抑制部件85与壁板62B的上端部之间配置有缓冲层86。由此,变形抑制部件85受到外力时的冲击力通过缓冲层86而被缓和。
缓冲层86包括控制器收纳部23的至少一部分。由此,以抑制了零部件数增加的状态设置有缓冲层86。另外,组装电动工具1时的作业性下降得以抑制。
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控制器收纳部23的尺寸均大于握持部22的尺寸。在左右方向上,变形抑制部件85的尺寸大于握持部22的尺寸。由此,即便握持部22与控制器收纳部23之间的分界部2C弯曲,也可以通过变形抑制部件85而有效地抑制分界部2C处的变形。
控制器收纳部23具有供操作面板16配置的开口63。通过操作面板16配置于开口63,可抑制操作面板16的操作性下降。但是,有可能因为开口63而使得控制器收纳部23的强度下降。其结果,如果外壳2受到外力,则在分界部2C处发生变形的可能性升高。通过变形抑制部件85配置于开口63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可抑制控制器收纳部23的强度下降。
在前后方向上,变形抑制部件8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分界部2C与开口63之间。由此,可抑制控制器收纳部23的强度下降,抑制分界部2C处的变形。
变形抑制部件85固定于操作面板16。由此,可抑制组装电动工具1时的作业性下降。另外,通过变形抑制部件85固定于操作面板16,可抑制操作面板16变形。
设置有将变形抑制部件85和操作面板16连接的合成树脂制的连接部87。连接部87与操作面板16一体成型。变形抑制部件85固定于连接部87。由此,可抑制组装电动工具1时的作业性下降。另外,变形抑制部件85和操作面板16被充分固定,因此,可抑制操作面板16变形。
变形抑制部件85由金属或碳制成。因此,变形抑制部件85的刚性与外壳2的刚性相比,足够高。
[其他实施方式]
图5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抑制部件85的侧视图。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变形抑制部件85为矩形的板状。如图50所示,变形抑制部件85可以为圆柱状的棒部件。另外,变形抑制部件85可以为笔直状,也可以弯曲。
图5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抑制部件85的截面图。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变形抑制部件85配置于控制器收纳部23的内部空间。如图51所示,变形抑制部件85可以在分界部2C处植入于外壳2的内部。另外,变形抑制部件85可以配置于握持部22的内部空间。
图5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抑制部件85的截面图。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变形抑制部件85固定于操作面板16。如图52所示,变形抑制部件85可以固定于控制器壳体62。在图52所示的例子中,变形抑制部件85包括从控制器壳体62的底板62A向上方突出的杆85R。杆85R的上端部自内侧而对外壳2的控制器收纳部23进行支撑。另外,可以在控制器13的一部分设置有供杆85R配置的开口13M。图52所示的变形抑制部件85也能够抑制外壳2的变形,能够对控制器13予以保护。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缓冲层86可以省略。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发光器71的第一状态为第一闪烁状态(高速闪烁状态),发光器71的第二状态为第二闪烁状态(低速闪烁状态)。例如,也可以是:第一状态为低速闪烁状态,第二状态为高速闪烁状态。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登记模式存储部75中存储的登记模式为1种。登记模式存储部75中存储的登记模式可以为2种,也可以为3种。登记模式存储部75中登记的登记模式的数量比动作模式存储部74中存储的动作模式的数量少即可,可以为任意多个。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供给口93可以设置于主轴沟50的内侧。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向滚珠48供给润滑油的供给部为设置于主轴8的第一供给口93。向滚珠48供给润滑油的供给部可以设置于锤子47的内表面。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电动工具1为冲击起子。电动工具1不限定于冲击起子。作为电动工具1,可例示:起子钻、角钻、锤子、锤钻、磨床、圆锯以及往复锯。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电动作业机为电动工具。电动作业机不限定于电动工具。作为电动作业机,可例示园艺工具。作为园艺工具,可例示:链锯、绿篱机、剪草机、割草机及鼓风机。

Claims (15)

1.一种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马达;
触发开关,对该触发开关进行操作,以便启动所述马达;
控制器,该控制器对所述马达进行控制;
外壳,该外壳具有供所述触发开关设置的握持部、以及收纳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收纳部;以及
变形抑制部件,该变形抑制部件配置于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控制器收纳部之间的分界部,用于抑制所述外壳的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抑制部件配置于所述控制器收纳部的内部空间,并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收纳部与所述握持部的下端部连接,
所述变形抑制部件配置于所述控制器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控制器壳体,该控制器壳体配置于所述控制器收纳部的内部空间,用于收纳所述控制器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变形抑制部件配置于所述控制器壳体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壳体具有底板和壁板,该壁板从所述底板的周缘部向上方突出,
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壁板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板包括:左侧壁板,该左侧壁板从所述底板的左端部向上方突出;以及右侧壁板,该右侧壁板从所述底板的右端部向上方突出,
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左端部配置于所述左侧壁板的上方,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右端部配置于所述右侧壁板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缓冲层,该缓冲层配置于所述变形抑制部件与所述壁板的上端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层包括所述控制器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各方向上,所述控制器收纳部的尺寸均大于所述握持部的尺寸,
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尺寸大于所述握持部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操作面板,对该操作面板进行操作,以便切换所述马达的控制模式,
所述控制器收纳部具有供所述操作面板配置的开口,
所述变形抑制部件配置于所述开口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分界部的前方,
在前后方向上,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分界部与所述开口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抑制部件固定于所述操作面板。
13.一种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马达;
控制器,该控制器对所述马达进行控制;
外壳,该外壳具有收纳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收纳部;
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配置于在所述控制器收纳部所设置的开口;以及
变形抑制部件,该变形抑制部件固定于所述操作面板,用于抑制所述外壳的变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合成树脂制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将所述变形抑制部件和所述操作面板连接起来,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操作面板一体成型,
所述变形抑制部件固定于所述连接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由金属或碳制成。
CN202010847973.4A 2019-08-30 2020-08-21 电动作业机 Active CN1124402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9146 2019-08-30
JP2019159146A JP2021037560A (ja) 2019-08-30 2019-08-30 電動作業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0234A true CN112440234A (zh) 2021-03-05
CN112440234B CN112440234B (zh) 2023-10-13

Family

ID=74564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7973.4A Active CN112440234B (zh) 2019-08-30 2020-08-21 电动作业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39965B2 (zh)
JP (1) JP2021037560A (zh)
CN (1) CN112440234B (zh)
DE (1) DE1020201218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1744B2 (ja) * 2019-11-22 2023-05-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インパクト工具、インパクト工具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58636A (ja) * 2021-04-02 2022-10-17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及びインパクト工具
JP2023025360A (ja) * 2021-08-10 2023-02-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インパクト回転工具
US11919138B2 (en) 2021-10-19 2024-03-05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US20230182270A1 (en) 2021-12-13 2023-06-15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JP2023181599A (ja) * 2022-06-13 2023-12-25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インパクト工具
JP2024025036A (ja) 2022-08-10 2024-02-26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インパクト工具
JP2024029608A (ja) 2022-08-22 2024-03-06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インパクト工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8408A (zh) * 2003-09-15 2005-08-24 创科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便携式电动工具的可拆卸的电池组
CN101318320A (zh) * 2007-06-07 2008-12-10 株式会社牧田 可移式电动工具
JP2009028839A (ja) * 2007-07-26 2009-02-12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可搬式電動工具
CN101637896A (zh) * 2008-07-31 2010-02-03 株式会社牧田 电气设备
CN101856812A (zh) * 2009-04-08 2010-10-13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CN102601778A (zh) * 2011-01-20 2012-07-25 株式会社牧田 充电式电动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69533A (ja) * 2003-12-09 2005-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回転工具
US8261851B2 (en) * 2005-04-11 2012-09-11 Makita Corporation Electric hammer
JP5041575B2 (ja) * 2006-03-07 2012-10-03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撃工具
US8196674B2 (en) * 2008-03-05 2012-06-12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US20150328764A1 (en) * 2013-02-01 2015-11-19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DE102015205172A1 (de) * 2015-03-23 2016-09-29 Robert Bosch Gmbh 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r motorischen Antriebseinheit und mit zumindest einer Sensorvorrichtung
JP6981744B2 (ja) * 2016-10-07 2021-12-17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ハンマドリル
US10913141B2 (en) * 2017-04-18 2021-02-09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JP6987599B2 (ja) * 2017-10-20 2022-01-05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JP7086624B2 (ja) 2018-01-31 2022-06-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JP7139128B2 (ja) * 2018-03-21 2022-09-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US11084158B2 (en) * 2018-09-10 2021-08-10 Makita Corporation Work too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8408A (zh) * 2003-09-15 2005-08-24 创科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便携式电动工具的可拆卸的电池组
CN101318320A (zh) * 2007-06-07 2008-12-10 株式会社牧田 可移式电动工具
JP2009028839A (ja) * 2007-07-26 2009-02-12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可搬式電動工具
CN101637896A (zh) * 2008-07-31 2010-02-03 株式会社牧田 电气设备
CN101856812A (zh) * 2009-04-08 2010-10-13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CN102601778A (zh) * 2011-01-20 2012-07-25 株式会社牧田 充电式电动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39965B2 (en) 2023-12-12
US20210060755A1 (en) 2021-03-04
JP2021037560A (ja) 2021-03-11
DE102020121861A1 (de) 2021-03-04
CN112440234B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0234B (zh) 电动作业机
CN112238411B (zh) 电动工具及旋转工具
JP2021045844A (ja) 電動作業機
CN113369537A (zh) 电动工具
CN212978140U (zh) 电动作业机
US20220203512A1 (en) Power tool
JP2021037561A (ja) 電動作業機
US11958170B2 (en) Impact tool
JP2022092927A (ja) 電動作業機
JP7479804B2 (ja) 電動作業機及び電動工具
US20220305625A1 (en) Impact tool
US20230364749A1 (en) Impact tool
US20240208013A1 (en) Impact tool
US20230166387A1 (en) Impact tool
US20230182271A1 (en) Impact tool
US20230191580A1 (en) Electric work machine and electric driver drill
JP2023087502A (ja) インパクト工具
US11913633B2 (en) Power tool, light unit, and floodlight
US20230398662A1 (en) Impact tool
US20240189973A1 (en) Power tool
JP2023087501A (ja) インパクト工具
US20240058937A1 (en) Electric work machine
US20230036348A1 (en) Power tool and impact driver
US20240123585A1 (en) Electric work machine
JP2023020813A (ja) 電動工具及びインパクトドライ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