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6650A - 起动器 - Google Patents
起动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36650A CN112436650A CN202010818181.4A CN202010818181A CN112436650A CN 112436650 A CN112436650 A CN 112436650A CN 202010818181 A CN202010818181 A CN 202010818181A CN 112436650 A CN112436650 A CN 1124366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nt
- brush
- base
- starter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4—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 H02K5/143—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commut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起动器,能够抑制水分附着至导线这一情况。起动器包括马达以及电磁开关,马达包括轭构件、电枢、换向器、电刷、收容电刷的刷握以及具有供电枢轴贯穿的开口和供刷握安装的安装面的基座,夹在从包围开口的基座的内周或外周切入的两根切入部之间的部分在第一弯曲部处向安装有刷握一侧弯折,并且在第二弯曲部处向开口或者与开口相反的方向弯折而形成弯折面,一端与相邻于弯折面的电刷连接的导线的另一端与弯折面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动器。
背景技术
起动器是装设于汽车等的用于起动发动机的装置。一般而言,在作为马达设置于发动机用起动器的直流电动机中,通过设置于电枢的轴即电枢轴的端部的换向器以及与设置于换向器外周的滑动面滑动接触的电刷来起到整流作用。电刷自由滑动地收容于刷握。电刷在与该电刷一起收容于刷握的弹簧的作用下被按压至滑动面并且与该滑动面滑动接触。公开了一种具有电刷保持装置的直流电动机,该电刷保持装置包括刷握以及安装有刷握的基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所公开的结构中,四个刷握通过滑动槽组装于一块基座。通常而言,在设置有四个刷握的情况下,两个刷握收容正极侧电刷,其余两个刷握收容负极侧电刷。与一端连接于负极侧电刷的导线的另一端相连的侧部与基座连接并接地。一端与正极侧电刷连接的导线的另一端与设置于直流电动机外部的电源连接。电刷保持装置组装于直流电动机的框体的一部分即后支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19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能够减少组装工时。然而,由于在后支架设置有将导线引出以使该导线与外部的电源连接的开口部,并且电刷保持装置通过开口部与外部连通,因此,从开口部传递而进入后支架以及基座的水分会附着于与基座连接的导线,然后,该水分向与导线连接的电刷移动。由于导线通常采用绞线,因此,由于毛细管现象,水分容易从导线向电刷移动。当水分到达电刷时,电刷由于水分而生锈,存在电刷由于生锈而固接于刷握这一技术问题。
此外,不仅是从开口部进入的水分,由于结露而附着于基座表面的水滴也会附着于与基座连接的导线,因此,也存在电刷由于上述水分引起的生锈而固接于刷握这一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抑制水分附着于导线的起动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公开的起动器包括马达以及使电流流动于马达的电磁开关,其中,马达包括:圆筒状的轭构件,轭构件形成磁路;电枢,电枢设置于轭构件的内侧,并且通过来自轭构件的磁通而产生旋转转矩;换向器,换向器设置于电枢的轴即电枢轴的端部,并且沿着外周具有滑动面;电刷,电刷与滑动面滑动接触;刷握,刷握对电刷以及将电刷按压至滑动面的弹簧进行收容;以及基座,基座构成为在中央处具有供电枢轴贯穿的开口的圆板状,基座具有供刷握安装的安装面,基座相对于电枢轴垂直地设置,夹在两根切入部之间的部分在第一弯曲部处向安装有刷握一侧弯折,在第一弯曲部处弯折的部分在第二弯曲部处向开口的方向或者与开口相反的方向弯折而形成弯折面,其中,两根切入部是从包围开口的基座的内周或基座的外周切入未安装刷握的区域而形成的,相邻地设置于弯折面的电刷连接有导线的一端,导线的另一端与弯折面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起动器,水分附着至导线这一情况得到抑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起动器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起动器所包括的电刷保持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一的起动器所包括的基座的弯折面形成前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起动器所包括的另一电刷保持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一的起动器所包括的另一基座的弯折面形成前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起动器所包括的另一电刷保持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二的起动器所包括的电刷保持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三的起动器所包括的电刷保持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三的起动器所包括的另一电刷保持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四的起动器所包括的电刷保持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五的起动器所包括的电刷保持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电磁开关;2马达;3前支架;4后支架;5穿通螺栓;6轭构件;7磁体;8电枢;9电枢线圈;10电枢轴;11换向器;11a滑动面;12电刷;13轴承;14弹簧;15刷握;15e缺口;16基座;16a开口;16b安装面;16c第一弯曲部;16d第二弯曲部;16e弯折面;16f切入部;17电刷保持装置;18导线;18a焊接部;19缺口部;20突出部;21折返部;100起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基于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起动器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构件、部位标注相同符号来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一
图1是表示起动器100的结构的侧视图。其中,将框体的一部分切开而示出了起动器100的内部。起动器100是装设于汽车等的用于起动发动机的装置。起动器100包括马达2、使电流流动于马达2的电磁开关1、起动器100的框体的一部分即前支架3和后支架4。穿通螺栓5将前支架3与后支架4连结。通过前支架3与后支架4的连结,马达2被前支架3与后支架4夹持而固定。在前支架3的内部装设有传递机构部(未图示),该传递机构部与马达2连结并且将马达2产生的旋转力传递至发动机(未图示)。以下,对马达2的结构进行说明。
马达2包括轭构件6、电枢8、换向器11以及电刷12。圆筒状的轭构件6在内壁具有磁体7,形成磁路。设置于轭构件6内侧的电枢8包括电枢线圈9,并且在来自轭构件6的磁通的作用下产生旋转转矩。换向器11设置于电枢8的轴即电枢轴10的端部,并且沿着外周具有滑动面11a。电刷12与滑动面11a滑动接触。马达2通过换向器11和电刷12获得整流作用。轭构件6在一端侧的开口部处与后支架4嵌合,并且在另一端侧的开口部处与前支架3嵌合。在后支架4的内侧设置有轴承13,电枢轴10被轴承13支承为自由地旋转。
对电刷12的设置进行说明。在起动器100设置有正极侧电刷和负极侧电刷,不过,在此,对图1所示的未指定极的电刷12进行说明。电刷12与将电刷12按压至滑动面11a的弹簧14一起收容于刷握15。刷握15安装于板状的基座16,基座16相对电枢轴10垂直地设置于后支架4。通过刷握15和基座16构成电刷保持装置17。
对电刷保持装置17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起动器100所包括的电刷保持装置17的外观的立体图。圆板状的基座16在中央处具有供电枢轴10(图2的单点划线)贯穿的开口16a,该基座16具有供四个刷握15a、15b、15c、15d安装的安装面16b,该基座16通过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制作而成。另外,安装于基座16的刷握15的个数不限于四个。刷握15通过将刷握15的底部与从基座16切开并抬起的部位嵌合的方式安装。两个刷握15a、15b收容正极侧电刷12a,其余两个刷握15c、15d收容负极侧电刷12b。
对本发明的主要部分、即导线18与基座16连结的弯折面16e进行说明。图3是实施方式一的起动器100所包括的基座16的俯视图。其中,图3是形成弯折面16e前的图,由虚线围成的四个部位示出了供刷握15安装的区域。夹在两根切入部16f之间的部分在第一弯曲部16c处向安装有刷握15一侧弯折,其中,两根切入部16f是从包围开口16a的基座16的内周切入未安装刷握15的区域而形成的。此外,在第一弯曲部16c处弯折的部分在第二弯曲部16d处向开口16a的方向弯折而形成弯折面16e。如图2所示,弯折后的基座16的一部分的形状构成为钩形形状。
通过设置于刷握15c、15d的各自侧面的缺口15e,导线18的一端与相邻地设置于弯折面16e的电刷12b连接。与导线18的另一端相连的侧部通过焊接部18a与弯折面16e焊接并连接。导线18通过焊接部18a接地于基座16。基座16的表面即安装面16b与焊接部18a是分开的。另外,一端与正极侧电刷12a连接的导线(未图示)的另一端与设置于马达2外部的电池(未图示)连接。
由于安装面16b与焊接部18a是分开的,因此,在基座16的表面传递而进入的水分以及结露于基座表面的水分通过焊接部18a附着至导线18这一情况得到抑制。此外,包括弯折面16e的平面是相对于电枢轴10垂直的面,因此,在对导线18进行焊接时,能够从与电枢轴10平行的方向将焊接用电极按压至焊接部18a。按压该焊接用电极的方向是与将导线18焊接至安装面16b的以往位置处的焊接情况相同的方向,因此,不需要改变设备,能够与过往一样地对导线18进行焊接。此外,由于导线18伸长的方向与安装面16b平行,因此,与将导线18焊接至安装面16b时相比,能够缩短导线18的长度。此外,由于供焊接部18a设置的区域限定于弯折面16e的区域,因此,当对导线18进行焊接时,容易对按压焊接用电极的位置进行定位。
接着,对起动器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当电磁开关1接通时,电流从电池(未图示)经由电刷12、换向器11供给至电枢线圈9。通过流动于电枢线圈9的电流与来自设置于轭构件6的磁体7的磁通交链,在电枢线圈9产生旋转转矩,电枢8旋转。当电枢8旋转时,通过与电枢8一体配设的换向器11以及在换向器11的滑动面11a上滑动的电刷12进行整流。通过电枢8的旋转,与电枢8连结的传递机构部(未图示)也旋转,传递机构部与连结于发动机(未图示)的齿圈(未图示)啮合而使发动机起动。
另外,如图2所示,将焊接部18a设置于弯折面16e的一侧即装设刷握15的一侧,但不限于此。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起动器100所包括的另一电刷保持装置17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也可将焊接部18a设置于弯折面16e的另一侧。即使设置在另一侧,焊接部18a与安装面16b也是分开的,因此,水分通过焊接部18a附着至导线18这一情况得到抑制。此外,如图3所示,从基座16的内周设置有两根切入部16f,但不限于此。图5是实施方式一的起动器100所包括的另一基座16的弯折面16e形成前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也可从基座16的外周设置两根切入部16f。夹在两根切入部16f之间的部分在第一弯曲部16c处向安装有刷握15一侧弯折。此外,在第一弯曲部16c处弯折的部分在第二弯曲部16d处向与开口16a相反的方向弯折而形成弯折面16e。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起动器100所包括的另一电刷保持装置17的外观的立体图。即使从外周设置切入部16f,也能够如图6所示的那样,与从内周设置切入部16f的情况相同地形成弯折面16e。
如上所述,在该起动器100中,一端与电刷12连接的导线18的另一端通过焊接部18a与弯折面16e焊接并连接,基座16的安装面16b与焊接部18a是分开的,因此,能够对在基座16的表面传递而进入的水分以及结露于基座表面的水分附着至导线18这一情况进行抑制。此外,将焊接部18a设置于通过弯折基座16的一部分而加工成钩形形状的弯折面16e,从而能够利用以往的基座16,因此,能够容易地制作与安装面16b分开的弯折面16e。此外,在包括弯折面16e的平面是相对于电枢轴10垂直的面的情况下,由于焊接用电极的按压方向与以往相同,因此,能够在不改变制造设备以及制造工序的情况下,与以往的焊接位置处的焊接情况相同地对导线18进行焊接。此外,在导线18伸长的方向与安装面16b平行的情况下,与将导线18焊接至安装面16b的情况相比,由于能够缩短导线18的长度,因此,能够抑制导线18的材料费。此外,供焊接部18a设置的区域被限定于弯折面16e,当对导线18进行焊接时,容易对按压焊接用电极的位置进行定位,因此,能够简化制造工序。
实施方式二
对实施方式二的起动器100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起动器100所包括的电刷保持装置17的外观的立体图。实施方式二的起动器100与实施方式一的起动器的区别结构在于弯折面16e的位置。
在实施方式二中,改变第二弯曲部16d的位置,以使从安装面16b到弯折面16e的高度与实施方式一相比变高的方式设置弯折面16e。弯折后的基座16的一部分的形状是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钩形形状,并且在不改变组装性的情况下,在通过第二弯曲部16d的弯折而设置的弯折面16e处设置焊接部18a。由于焊接部18a与安装面16b进一步分开,因此,在基座16的表面传递而进入的水分以及结露于基座表面的水分通过焊接部18a附着至导线18这一情况得到进一步抑制。另外,由于包括弯折面16e的平面是相对于电枢轴10(图7的单点划线)垂直的面,因此,不需要改变设备,能够与以往位置(安装面16b)处的焊接情况相同地对导线18进行焊接。
如上所述,在该起动器100中,焊接部18a与安装面16b进一步分开地设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基座16的表面传递而进入的水分以及结露于基座表面的水分附着至导线18这一情况。
实施方式三
对实施方式三的起动器100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起动器100所包括的电刷保持装置17的外观的立体图。实施方式三的起动器100构成为在从安装面16b到弯折面16e之间的基座16的一部分处设置有缺口部19。
在安装面16b到弯折面16e之间的基座16的一部分即第一弯曲部16c和第二弯曲部16d处设置有缺口部19。在第一弯曲部16c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缺口部19a。在第二弯曲部16d的中央处设置有将第二弯曲部16d的一部分挖空而成的缺口部19b。通过设置缺口部19a和缺口部19b,使得水分从基座16的安装面16b到达焊接部18a的路径缩短,因此,水分通过焊接部18a附着至导线18这一情况进一步得到抑制。由于缺口部19a和缺口部19b设置于第一弯曲部16c和第二弯曲部16d,因此,通过在对第一弯曲部16c和第二弯曲部16d进行弯折前预先形成缺口部19a和缺口部19b,对第一弯曲部16c和第二弯曲部16d进行弯折的加工变得容易,加工性提高。
另外,在第一弯曲部16c的两个侧面以及第二弯曲部16d的中央设置了缺口部19,不过,设置缺口部19的位置不限于此,也可设置于第一弯曲部16c的中央以及第二弯曲部16d的两个侧面。此外,在第一弯曲部16c和第二弯曲部16d这两者设置了缺口部19,不过,也可在第一弯曲部16c和第二弯曲部16d中的至少一者设置缺口部19。此外,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三的起动器100所包括的另一电刷保持装置17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图9所示,也可在第一弯曲部16c与第二弯曲部16d之间的基座16的一部分设置缺口部19。
如上所述,在该起动器100中,通过在从安装面16b到弯折面16e之间的基座16的一部分设置缺口部19,使得水分从基座16的安装面16b到达焊接部18a的路径缩短,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分通过焊接部18a附着至导线18这一情况。在将缺口部19设置于第一弯曲部16c和第二弯曲部16d的情况下,由于对第一弯曲部16c和跌弯曲部16d进行弯折的加工变得容易,因此,能够提高加工性。
实施方式四
对实施方式四的起动器100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起动器100所包括的电刷保持装置17的外观的立体图。实施方式四的起动器100与实施方式三的起动器的不同结构在于设置于第二弯曲部16d的缺口部19b。
在实施方式三中,在第二弯曲部16d的中央处设置有将第二弯曲部16d的一部分挖空而成的缺口部19b,不过,在实施方式四中,不是将切开的部位挖空,而是除了缺口部19b以外,以切开的部位突出的方式还设置有突出部20。通过设置突出部20,水分从基座16的安装面16b到达焊接部18a的路径也受到限制,因此,水分通过焊接部18a附着至导线18这一情况得到抑制。此外,通过设置突出部20,不需要丢弃相当于挖空部分的非必要构件,因此,制造工序得到简化。
另外,尽管构成为仅在第二弯曲部16d设置突出部20,但不限于此,也可在设置于第一弯曲部16c的缺口部19a处设置突出部。此外,突出部20也可向与缺口部19b相反的方向弯曲地设置。通过弯曲地设置突出部20,即使水分附着至突出部20,也能够预先使水分远离焊接部18a。
如上所述,在该起动器100中,通过将切开的部分设为突出部20,水分从基座16的安装面16b到达焊接部18a的路径受到限制,因此,能够抑制水分通过焊接部18a附着至导线18这一情况。此外,通过将切开的部分设为突出部20,不需要丢弃相当于切开的部分的非必要构件,因此,能够简化制造工序。
实施方式五
对实施方式五的起动器100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起动器100所包括的电刷保持装置17的外观的立体图。实施方式五的起动器100与实施方式一的起动器的区别结构在于第二弯曲部16d的形状。
在实施方式一中,第二弯曲部16d向开口16a的方向直接弯折地设置,不过,在实施方式五中,将第二弯曲部16d设为折回的形状以形成在与电枢轴10平行的方向上突出的折返部21。通过设置折返部21,水分从基座16的安装面16b到达焊接部18a的路径得到延长,并且折返部21构成屏障,因此,水分通过焊接部18a附着至导线18这一情况得到抑制。
如上所述,在该起动器100中,通过将第二弯曲部16d折返而设置折返部21,从而使得水分从基座16的安装面16b到达焊接部18a的路径得到延长,此外,折返部21构成屏障,因此,能够抑制水分通过焊接部18a附着至导线18这一情况。
另外,本申请记载有各种各样的例示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但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各种各样的特征、方式以及功能并不局限于应用于特定的实施方式,能单独或以各种组合的方式应用于实施方式。
因此,未被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被设想在本申请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例如,包含对至少一个构成要素进行变形的情况、追加的情况或省略的情况,还包含将至少一个构成要素抽出并与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组合的情况。
Claims (5)
1.一种起动器,所述起动器包括马达以及使电流流动于所述马达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包括:
圆筒状的轭构件,所述轭构件形成磁路;
电枢,所述电枢设置于所述轭构件的内侧,并且通过来自所述轭构件的磁通而产生旋转转矩;
换向器,所述换向器设置于所述电枢的轴即电枢轴的端部,并且沿着外周具有滑动面;
电刷,所述电刷与所述滑动面滑动接触;
刷握,所述刷握对所述电刷以及将所述电刷按压至所述滑动面的弹簧进行收容;以及
基座,所述基座构成为在中央处具有供所述电枢轴贯穿的开口的圆板状,所述基座具有供所述刷握安装的安装面,所述基座相对于所述电枢轴垂直地设置,
夹在两根切入部之间的部分在第一弯曲部处向安装有所述刷握一侧弯折,在所述第一弯曲部处弯折的所述部分在第二弯曲部处向所述开口的方向或者与所述开口相反的方向弯折而形成弯折面,其中,所述两根切入部是从包围所述开口的所述基座的内周或所述基座的外周切入未安装所述刷握的区域而形成的,
相邻地设置于所述弯折面的所述电刷连接有导线的一端,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弯折面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所述弯折面的平面与所述电枢轴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伸长的方向与所述安装面平行。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安装面到所述弯折面之间的所述基座的一部分处设置有缺口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中的至少一者处设置有所述缺口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53379A JP6851441B2 (ja) | 2019-08-26 | 2019-08-26 | スタータ |
JP2019-153379 | 2019-08-2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36650A true CN112436650A (zh) | 2021-03-02 |
Family
ID=74678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18181.4A Withdrawn CN112436650A (zh) | 2019-08-26 | 2020-08-14 | 起动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851441B2 (zh) |
CN (1) | CN112436650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27459U (ja) * | 1984-07-25 | 1986-02-19 | 株式会社 三ツ葉電機製作所 | 回転電機 |
JPH089598A (ja) * | 1994-06-17 | 1996-01-12 | Mitsuba Electric Mfg Co Ltd | 電装用モータのリード線接続部構造 |
JP5104141B2 (ja) * | 2007-09-11 | 2012-12-1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整流子電動機 |
-
2019
- 2019-08-26 JP JP2019153379A patent/JP6851441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8-14 CN CN202010818181.4A patent/CN112436650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1032158A (ja) | 2021-03-01 |
JP6851441B2 (ja) | 2021-03-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581378B2 (ja) | 電気モータ | |
US6011341A (en) | DC motor having a brush holder provided with a terminal projection portion | |
US5598045A (en) | Miniature motor | |
WO2015005445A1 (ja) | 電動モータ | |
JP4159441B2 (ja) | 小型モータ | |
EP0607032B1 (en) | Miniature motor | |
JP6095510B2 (ja) | ワイパモータ | |
EP1009087B1 (en) | Miniature electric motor | |
CN112436650A (zh) | 起动器 | |
JP3840098B2 (ja) | モータ | |
US6836050B2 (en) | Terminal structures for motor with brush to connect motor to external circuit | |
JP2002335654A (ja) |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製造方法 | |
JP2018207760A (ja) | ブラシホルダ装置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ブラシ付きモータ | |
JP4200095B2 (ja) | 電気的な整流子機械 | |
JP6442031B2 (ja) | 電動モータ | |
WO2023188591A1 (ja) | 端子及び電動機 | |
JP6176345B2 (ja) | 電磁クラッチの製造方法 | |
JP4099133B2 (ja) | ターミナルアッ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ターミナルアッセンブリ及び車両用ワイパモータ | |
JPH0688172U (ja) | ブラシ保持部構造 | |
JP4099110B2 (ja) | ブラシホルダ装置及びワイパモータ | |
CN110011464B (zh) | 用于电机的电刷架-构件以及电机 | |
JP2000205303A (ja) | 電磁クラッチ | |
WO2016045827A1 (en) | Electric motor, preferably for a vehicle windscreen wiper | |
JP4601648B2 (ja) | 小型モータ | |
JP3775064B2 (ja) | スター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2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