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3632A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3632A
CN112433632A CN202011303379.5A CN202011303379A CN112433632A CN 112433632 A CN112433632 A CN 112433632A CN 202011303379 A CN202011303379 A CN 202011303379A CN 112433632 A CN112433632 A CN 112433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y substrate
insulating
subsection
insulating lay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33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3632B (zh
Inventor
蔡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033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3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3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3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3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3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位于阵列基板一侧的触控层;触控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连接部分电连接,第一连接部分与第一触控电极异层设置,且第一连接部分与第一触控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一通孔,至少部分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一通孔的侧壁,第二绝缘层包括第二通孔,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连接部分通过第二通孔电连接;第一通孔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第二通孔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第二绝缘层的杨氏模量小于第一绝缘层的杨氏模量。该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不仅具有发光效率高、能耗低、响应时间短以及视角宽等优点,还因其可以在不同材质的基板上制造而能够形成柔性显示器,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优的视觉效果。
现有的显示装置通常集成有触控功能。若触控层采取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的互容式触控方案,那么,相邻两个触控驱动电极(或触控感应电极)则需要通过过孔和异层设置的连接线实现电连接。但是,该触控方案对于柔性OLED显示装置而言,在弯折显示装置时,过孔位置容易成为应力集中点,导致该位置处的触控层金属断线,使得相邻两个触控驱动电极(或触控感应电极)之间处于断路状态,无法实现触控信号的传输,影响显示装置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显示面板中的触控层局部区域应力集中导致断线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位于阵列基板一侧的触控层;触控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连接部分电连接,第一连接部分与第一触控电极异层设置,且第一连接部分与第一触控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一通孔,至少部分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一通孔的侧壁,第二绝缘层包括第二通孔,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连接部分通过第二通孔电连接;第一通孔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第二通孔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
第二绝缘层的杨氏模量小于第一绝缘层的杨氏模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该制备方法包括:
形成阵列基板;
在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触控层;触控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连接部分电连接,第一连接部分与第一触控电极异层设置,且第一连接部分与第一触控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其中,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一通孔,至少部分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一通孔的侧壁,第二绝缘层包括第二通孔,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连接部分通过第二通孔电连接;第一通孔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第二通孔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第二绝缘层的杨氏模量小于第一绝缘层的杨氏模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一连接部分之间设置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使第二绝缘层至少覆盖第一绝缘层中第一通孔的侧壁,并使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一连接部分通过第二绝缘层中的第二通孔电连接,从而可以使第二绝缘层介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通孔内的金属(即第一连接部分或第一触控电极)之间,不仅可以通过第一绝缘层中的第一通孔限定第二绝缘层中第二通孔的设置区域,保证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连接部分电连接,还由于第二绝缘层的杨氏模量小于第一绝缘层的杨氏模量,弯折性能更好,从而可以在弯折显示面板时缓解第二通孔处的应力集中,避免触控层内的金属(即第一连接部分或第一触控电极)断线,提高显示面板触控功能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图17是图9对应的制备方法中各个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是与图18所示制备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主要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1是与图20所示制备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主要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3是与图22所示制备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主要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0和位于阵列基板10一侧的触控层20;触控层20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1,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21通过第一连接部分22电连接,第一连接部分22与第一触控电极21异层设置,且第一连接部分22与第一触控电极21之间设置有绝缘层30;绝缘层30包括第一绝缘层31和第二绝缘层32,第一绝缘层31包括多个第一通孔310,至少部分第二绝缘层32覆盖第一通孔310的侧壁,第二绝缘层32包括第二通孔320,第一触控电极21和第一连接部分22通过第二通孔320电连接;第一通孔310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覆盖第二通孔320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第二绝缘层32的杨氏模量小于第一绝缘层31的杨氏模量。
参见图2,可选的,触控层还包括与第一触控电极21同层设置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3,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23通过第二连接部分24电连接,第二连接部分24与第一触控电极21同层设置;第一触控电极21为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23为触控感应电极;或者,第一触控电极21为触控感应电极,第二触控电极23为触控驱动电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21通过异层设置的第一部分实现电连接。示例性的,图1可视为沿图2中AA’截取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以第一触控电极21位于第一连接部分22远离阵列基板10一侧为例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一连接部分22位于第一触控电极21远离阵列基板10一侧,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亦不做限定,后续均以第一触控电极21位于第一连接部分22远离阵列基板10一侧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第一触控电极21所在膜层与第一连接部分22所在膜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30,通过在绝缘层30中设置过孔,使第一触控电极21填充于过孔内即可实现第一触控电极21与第一连接部分22电连接,进而实现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21的电连接。但是,对于柔性显示面板而言,在弯折显示面板时,过孔位置处会成为应力集中点,若绝缘层30的材料弯折性能较差,在弯折过程中容易使上方的第一触控电极21断线,使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21之间处于断路状态,无法实现触控信号的传输,影响显示面板触控功能的可靠性。
参见图1,为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设置绝缘层30包括杨氏模量较小的第二绝缘层32,使第一触控电极21与第一连接部分22通过第二绝缘层32中的第二通孔320电连接,即,使第二绝缘层32围绕第二通孔320内的第一触控电极21,从而可以利用第二绝缘层32良好的弯折性缓解第二通孔320处的应力,避免第一触控电极21断线。
进一步的,杨氏模量较小的材料的加工精度可能较低,若绝缘层30直接采用杨氏模量较小的第二绝缘层32,将导致过孔位置的均一性差,容易造成第二通孔320的位置或大小出现偏差,影响第一触控电极21和第一连接部分22正常电连接。因此,本实施例中,绝缘层30还包括杨氏模量较大的第一绝缘层31,通过在第一绝缘层31中设置开口较大的第一通孔310,使至少部分第二绝缘层32覆盖第一通孔310的侧壁,从而可以利用第一通孔310限定第二通孔320的设置区域,使第二绝缘层32位于第一绝缘层31和第一触控电极21之间,既能保证第一触控电极21和第一连接部分22正常电连接,又不会影响第二绝缘层32缓解应力集中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触控功能的可靠性。
其中,至少部分第二绝缘层32覆盖第一通孔310的侧壁,具体可以理解为,全部第二绝缘层32均位于第一通孔310内,以覆盖第一通孔310的侧壁;还可以理解为部分第二绝缘层32位于第一通孔310内,以覆盖第一通孔310的侧壁,部分第二绝缘层32位于第一通孔310之外,以进一步实现其他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二绝缘层32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至少部分第二绝缘层32覆盖第一通孔310的侧壁,第一触控电极21和第一连接部分22通过第二绝缘层32中的第二通孔320电连接即可,后续做示例性说明。
示例性的,参见图1,第一通孔310的下开口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一连接部分22的上表面的面积,以保证第二通孔320内的第一触控电极21与第一连接部分22正常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通孔310的和第二通孔320的形状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后续做详细说明。
示例性的,阵列基板10中设置有发光单元和像素电路等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设置,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继续参见图1,可选的,触控层20与阵列基板10之间可以包括薄膜封装(Thin-FilmEncapsulation,TFE)层50,即,触控层20可以采用TPOT(TP on TFE)结构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亦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一连接部分之间设置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使第二绝缘层至少覆盖第一绝缘层中第一通孔的侧壁,并使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一连接部分通过第二绝缘层中的第二通孔电连接,从而可以使第二绝缘层介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通孔内的金属(即第一连接部分或第一触控电极)之间,不仅可以通过第一绝缘层中的第一通孔限定第二绝缘层中第二通孔的设置区域,保证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连接部分电连接,还由于第二绝缘层的杨氏模量小于第一绝缘层的杨氏模量,弯折性能更好,从而可以在弯折显示面板时缓解第二通孔处的应力集中,避免触控层内的金属(即第一连接部分或第一触控电极)断线,提高显示面板触控功能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第一绝缘层31的材料为无机材料,第二绝缘层32的材料为有机材料。
有机材料的杨氏模量小于无机材料,弯折性能更好,而无机材料的加工精度优于有机材料,因此,可以选用无机材料作为第一绝缘层31,选用有机材料作为第二绝缘层32。通过在第一绝缘层31上设置第一通孔310以限定第二绝缘层32中第二通孔320的设置区域,保证第一触控电极21与第一连接部分22电连接,进而利用第二绝缘层32良好的弯折性避免过孔位置(即第二通孔320)应力集中而导致该位置处触控层20金属断线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触控功能的可靠性,同时第二绝缘层32选用有机材料还可以提高第一触控电极21与第一绝缘层31的粘附力,防止裂纹的产生。
如上所述,第二绝缘层32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下面,针对第二绝缘层32的结构提供几种可行方案。
继续参见图1,可选的,第二绝缘层32包括第一绝缘分部321,第一绝缘分部321覆盖第一通孔310的侧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32全部位于第一通孔310内,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进一步可选的,第二绝缘层32还包括第二绝缘分部322;第一绝缘分部321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绝缘分部322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搭接,第二绝缘分部322覆盖第一绝缘层31背离阵列基板10的一侧。
参照图1,由于第一连接部分22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靠近第一连接部分22边缘位置处的第一绝缘层31将形成台阶,在弯折过程中,该位置也会成为应力集中点,导致第一触控电极21断线。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绝缘层32包括第一绝缘分部321和第二绝缘分部322,利用第二绝缘分部322覆盖第一绝缘层31的上表面,从而可以将第一绝缘层31的台阶平坦化,避免金属断线,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触控功能的可靠性。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照图3或图4实施该方案。
继续参见图3,可选的,第一绝缘层31包括第三绝缘分部311,第三绝缘分部311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一触控电极21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以及第一连接部分22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均交叠;第二绝缘分部322包括第一绝缘子分部3221和第二绝缘子分部3222,第一绝缘子分部3221覆盖第三绝缘分部311背离阵列基板10的一侧,第二绝缘子分部3222覆盖阵列基板10靠近触控层20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21和第一连接部分22之间的第一绝缘层31仅保留了与两者均垂直投影交叠的第三绝缘分部311,以在第三绝缘分部311上设置第一通孔310实现限定第二通孔320设置区域的作用。第二绝缘分部322则可以将第一绝缘层31的台阶平坦化,避免金属断线。此外,该方案还可以增大第二绝缘子分部3222的厚度,即增大有机材料的厚度,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可选的,第一绝缘层3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绝缘分部311和第四绝缘分部312,第三绝缘分部311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一触控电极21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以及第一连接部分22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均交叠;第四绝缘分部312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一触控电极21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或者第一连接部分22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交叠;第二绝缘分部322包括第三绝缘子分部3223和第四绝缘子分部3224,第三绝缘子分部3223覆盖第三绝缘分部311背离阵列基板10的一侧,第四绝缘子分部3224覆盖第四绝缘分部312背离阵列基板10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只需要在第一绝缘层31中形成第一通孔310,工艺简单,可以避免材料浪费,同时可以利用第二绝缘分部322覆盖第一绝缘层31的上表面,将第一绝缘层31的台阶平坦化,避免金属断线,提高了显示面板触控功能的可靠性。
综上,上述实施例对第二绝缘层32包括第一绝缘分部321和第二绝缘分部322的方案作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可选的,参见图3或图4,第二绝缘分部322背离阵列基板10的一侧表面与阵列基板10所在平面平行;或者,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第二绝缘分部322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位于靠近第一通孔310的一侧,第二位置位于远离第一通孔310的一侧;位于第一位置处的第二绝缘分部322的厚度大于位于第二位置处的第二绝缘分部322的厚度。
如图3-图5所示,无论第二绝缘层32背离阵列基板10一侧的表面为平面或曲面,均可以实现将第一绝缘层31的台阶平坦化的效果,避免此位置处的金属断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阵列基板10包括像素定义层11;第二绝缘层32还包括第五绝缘分部323,第五绝缘分部323在阵列基板1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像素定义层11在阵列基板1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交叠,且第五绝缘分部323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一触控电极21和第一连接部分22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均不交叠;第五绝缘分部323包括至少一个第五绝缘子分部3231;第五绝缘子分部3231复用为微透镜;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触控层20背离阵列基板10一侧的折射率匹配层401,折射率匹配层401与第五绝缘子分部3231接触,且折射率匹配层401与第五绝缘子分部3231的折射率不同;第五绝缘子分部3231与折射率匹配层401接触的表面为第一曲面,且第一曲面朝向第五绝缘子分部3231与折射率匹配层401中折射率低的一者凸起。
通过在发光单元的周围区域设置微透镜和折射率匹配层可以将由发光单元发出的大角度光通过微透镜的反射与折射作用变为小角度光,进而可以从发光部分发出,避免大角度光射入相邻的发光部分发生混色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微透镜和折射率匹配层通常设置在触控层背离阵列基板一侧,如此无疑会增加显示面板的厚度。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绝缘层32包括第一绝缘分部321(和第二绝缘分部322)的基础上,设置第二绝缘层32还包括第五绝缘分部323,利用第五绝缘分部323形成与微透镜结构相同的第五绝缘子分部3231,从而可以使第五绝缘子分部3231复用为微透镜,如此,第二绝缘层32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显示面板触控功能的可靠性,还能够具备微透镜的作用,实现提高出光效率,避免相邻发光单元混色以及降低显示面板厚度的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触控电极21背离第一连接部分22的一侧通常设置有触控胶层40,可以将触控胶层40复用为折射率匹配层401,一方面起到保护触动层中的金属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与第五绝缘子分部3231共同配合实现提高出光效率以及避免相邻发光单元混色的效果。
综上,上述实施例对第二绝缘层32的结构做了详细说明,当第二绝缘层32的结构不同时可以具有不同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第一通孔310和第二通孔320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影响了第二绝缘层32(具体是第一绝缘分部321)的填充效果,进而会影响第二绝缘层32缓解第二通孔320处应力集中的效果。下面,对第一通孔310和第二通孔320的设置方式做详细说明。
继续参见图1,可选的,第一通孔310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的几何中心与第二通孔320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的几何中心重合。
如图1所示,第一通孔310和第二通孔320在阵列基板10上垂直投影的几何中心可以位于轴线OO’上。通过设置第一通孔310和第二通孔320在阵列基板10上垂直投影的几何中心重合,便于精确定位第二通孔320的设置区域,保证第二绝缘层32围绕于第一绝缘层31与第一触控电极21之间,以全方位地缓解应力集中,避免金属断线。
继续参见图1,可选的,第一通孔310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与第二通孔320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的间距相等。
如图1所示,第一通孔310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与第二通孔320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的间距均为d,示例性的,可以设置第一通孔310的侧壁与第二通孔320的侧壁平行,以使任意水平面上第一通孔310的边缘与第二通孔320的边缘的间距均相等,从而使第一触控电极21与第一绝缘层31之间的第二绝缘层32均匀分布,使第二绝缘层32从各个方向上缓解应力集中的效果更加均一。
图7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第一通孔310包括靠近阵列基板10的第一表面313和背离阵列基板10的第二表面314,第一表面313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314的面积;第二通孔320包括靠近阵列基板10的第三表面324和背离阵列基板10的第四表面325,第三表面324的面积小于第四表面325的面积;第二表面314的面积大于第四表面325的面积。如此设置,可以使第二绝缘层32在各个水平面上与第一触控电极21与第一绝缘层31的粘附力不同,以进一步提高粘附力,缓解应力集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8,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形成阵列基板。
阵列基板主要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单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设计阵列基板的制备流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102、在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触控层;触控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连接部分电连接,第一连接部分与第一触控电极异层设置,且第一连接部分与第一触控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其中,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一通孔,至少部分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一通孔的侧壁,第二绝缘层包括第二通孔,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连接部分通过第二通孔电连接;第一通孔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第二通孔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第二绝缘层的杨氏模量小于第一绝缘层的杨氏模量。
具体的,触控层的金属结构可参照图2进行设计,绝缘层的结构可基于第二绝缘层的结构做不同的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后续以具体实施例为例详细介绍触控层的制备方法,在此不作过多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一连接部分之间形成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使第二绝缘层至少覆盖第一绝缘层中第一通孔的侧壁,并使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一连接部分通过第二绝缘层中的第二通孔电连接,从而可以使第二绝缘层介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通孔内的金属(即第一连接部分或第一触控电极)之间,不仅可以通过第一绝缘层中的第一通孔限定第二绝缘层中第二通孔的设置区域,保证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连接部分电连接,还由于第二绝缘层的杨氏模量小于第一绝缘层的杨氏模量,弯折性能更好,从而可以在弯折显示面板时缓解第二通孔处的应力集中,避免触控层内的金属(即第一连接部分或第一触控电极)断线,提高显示面板触控功能的可靠性。
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用于制备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图10-图17是图9对应的制备方法中各个步骤的结构示意图,以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结构为例示意其制备流程,下面结合图9-图17详细介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参见图9,该制备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
S201、形成阵列基板。
参见图10,可选的,在形成阵列基板10后还可以形成薄膜封装层50,以保护阵列基板中的发光单元和电路,避免水氧侵蚀。后续可在薄膜封装层上继续制备触控层。
S202、在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金属层。
参见图11,阵列基板10的一侧表面形成有第一金属层220。示例性的,第一金属层220可以为第一触控电极或第一连接部分,在此以第一金属层220为第一连接部分为例进行示意。
S203、在第一金属层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绝缘层。
参见图12,第一金属层220背离阵列基板10的一侧形成有第一绝缘层31。示例性的,第一绝缘层的材料可以为无机材料。
S204、图案化第一绝缘层,以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一通孔。
参见图13,第一绝缘层31上形成有第一通孔310,第一通孔露出第一金属层220。示例性的,可以采用光刻工艺图案化第一绝缘层,以形成不同形状的第一绝缘层,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S205、在第一通孔内部以及第一绝缘层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绝缘层。
参见图14,第一通孔310内部以及第一绝缘层31背离阵列基板10的一侧形成有第二绝缘层32。示例性的,第二绝缘层的材料可以为有机材料。
S206、图案化第二绝缘层,以使至少部分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一通孔的侧壁,并在第二绝缘层上形成第二通孔。
参见图15,第二绝缘层32上形成有第二通孔,并且第一通孔310在阵列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覆盖第二通孔320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以利用第一通孔限定第二通孔的设置区域。
可选的,图案化第二绝缘层,以使至少部分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一通孔的侧壁,包括:图案化第二绝缘层形成第一绝缘分部,第一绝缘分部覆盖第一通孔的侧壁。参见图15,第二绝缘层经图案化后仅保留了第一绝缘分部321,第一绝缘分部321覆盖第一通孔310的侧壁。
具体的,同样可以采用光刻工艺图案化第二绝缘层,以形成不同结构的第二绝缘层,使第二绝缘层全部或部分覆盖第一通孔的侧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此仅以第二绝缘层32全部位于第一通孔310内并覆盖第一通孔310的侧壁为例进行示意。
S207、在绝缘层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金属层,以使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通过第二通孔电连接;其中,第一金属层为第一连接部分,第二金属层为第一触控电极;或者,第一金属层为第一触控电极,第二金属层为第一连接部分。
参见图16,绝缘层30背离阵列基板10一侧形成有第二金属层210,第一金属层220和第二金属层210通过第二通孔320电连接。具体的,当第一金属层220为第一连接部分时,第二金属层210为第一触控电极;当第一金属层220为第一触控电极时,第二金属层210为第一连接部分,在此,仅以第一金属层220为第一连接部分22,第二金属层210为第一触控电极21为例进行示意。如此,第一触控电极21和第一连接部分22可通过第二通孔320电连接。
进一步地,参见图17,可以在第二金属层210背离阵列基板10一侧形成触控胶层40,以保护触控层内的金属结构避免水氧侵蚀。
参照上述显示面板实施例(图3和图4)的描述,可选的,图案化第二绝缘层形成第一绝缘分部的同时,还包括:图案化第二绝缘层形成第二绝缘分部;第一绝缘分部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绝缘分部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搭接,第二绝缘分部覆盖第一绝缘层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如此可以通过第二绝缘分部将第一绝缘层的台阶平坦化,避免金属断线。具体的,可参照下文图18和图20所示制备方法图案化第二绝缘层形成第一绝缘分部和第二绝缘分部。
图1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9是与图18所示制备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主要制备流程示意图,可用于制备图3所示显示面板,有关结构、制备工艺以及有益效果等相同之处请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结合图18和图19,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1、形成阵列基板。
S302、在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金属层。
S303、在第一金属层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绝缘层。
S304、图案化第一绝缘层,以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一通孔和第三绝缘分部,第三绝缘分部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一触控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以及第一连接部分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均交叠。
具体的,图19中,标号310表示第一通孔,311表示第三绝缘分部。
S305、在第一通孔内部以及第一绝缘层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绝缘层。
S306、图案化第二绝缘层形成第二通孔、第一绝缘分部、第一绝缘子分部和第二绝缘子分部,第一绝缘分部覆盖第一通孔的侧壁,第一绝缘子分部覆盖第三绝缘分部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第二绝缘子分部覆盖阵列基板靠近触控层的一侧。
具体的,图19中,标号320表示第二通孔,321表示第一绝缘分部,3221表示第一绝缘子分部,3222表示第二绝缘子分部,第一绝缘子分部3221和第二绝缘子分部3222构成第二绝缘分部322。
S307、在绝缘层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金属层,以使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通过第二通孔电连接;其中,第一金属层为第一连接部分,第二金属层为第一触控电极;或者,第一金属层为第一触控电极,第二金属层为第一连接部分。
图2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1是与图20所示制备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主要制备流程示意图,可用于制备图4所示显示面板,有关结构、制备工艺以及有益效果等相同之处请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结合图20和图21,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401、形成阵列基板。
S402、在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金属层。
S403、在第一金属层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绝缘层。
S404、图案化第一绝缘层形成第一通孔以及相互连通的第三绝缘分部和第四绝缘分部,第三绝缘分部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一触控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以及第一连接部分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均交叠;第四绝缘分部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一触控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或者第一连接部分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交叠。
具体的,图21中,标号310表示第一通孔,311表示第三绝缘分部,312表示第四绝缘分部。
S405、在第一通孔内部以及第一绝缘层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绝缘层。
S406、图案化第二绝缘层形成第二通孔、第一绝缘分部、第三绝缘子分部和第四绝缘子分部,第一绝缘分部覆盖第一通孔的侧壁,第三绝缘子分部覆盖第三绝缘分部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第四绝缘子分部覆盖第四绝缘分部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
具体的,图21中,标号320表示第二通孔,321表示第一绝缘分部,3223表示第三绝缘子分部,3224表示第四绝缘子分部,第三绝缘子分部3223和第四绝缘子分部3224构成第二绝缘分部322。
S407、在绝缘层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金属层,以使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通过第二通孔电连接;其中,第一金属层为第一连接部分,第二金属层为第一触控电极;或者,第一金属层为第一触控电极,第二金属层为第一连接部分。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图5所示,可选的,在图案化第二绝缘层形成第一绝缘分部和第二绝缘分部时,可使第二绝缘分部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与阵列基板所在平面平行;或者,第二绝缘分部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位于靠近第一通孔的一侧,第二位置位于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位于第一位置处的第二绝缘分部的厚度大于位于第二位置处的第二绝缘分部的厚度。
图22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3是与图22所示制备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主要制备流程示意图,可用于制备图6所示显示面板,有关结构、制备工艺以及有益效果等相同之处请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结合图22和图23,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01、形成阵列基板。
S502、在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金属层。
S503、在第一金属层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绝缘层。
S504、图案化第一绝缘层,以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一通孔。
S505、在第一通孔内部以及第一绝缘层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绝缘层。
S506、图案化第二绝缘层,以使至少部分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一通孔的侧壁,并形成第二通孔和第五绝缘分部,第五绝缘分部在阵列基板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像素定义层在阵列基板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交叠,且第五绝缘分部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连接部分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均不交叠;第五绝缘分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五绝缘子分部;第五绝缘子分部复用为微透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连接部分之间的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二绝缘层的结构可以参照图1及图3-图5择一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此以图5所示结构为例进行示意。图23中,标号323表示第五绝缘分部,3231表示第五绝缘子分部,11表示像素定义层。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图案化第二绝缘层时,采用同一光刻工艺形成上述第五绝缘分部,从而可以使第五绝缘子分部复用为微透镜,不仅可以简化工艺,还可以提高第二绝缘层的利用率,避免材料浪费,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
S507、在绝缘层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金属层,以使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通过第二通孔电连接;其中,第一金属层为第一连接部分,第二金属层为第一触控电极;或者,第一金属层为第一触控电极,第二金属层为第一连接部分。
S508、在触控层背离阵列基板一侧形成折射率匹配层,折射率匹配层与第五绝缘子分部接触,且折射率匹配层与第五绝缘子分部的折射率不同;第五绝缘子分部与折射率匹配层接触的表面为第一曲面,且第一曲面朝向第五绝缘子分部与折射率匹配层中折射率低的一者凸起。
示例性的,可以在第一触控电极21背离阵列基板10一侧形成将触控胶层40,将触控胶层40复用为折射率匹配层401。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因而具备与上述显示面板相同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参照上述显示面板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图24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柔性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和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连接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异层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一通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电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
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杨氏模量小于第一绝缘层的杨氏模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材料为无机材料,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材料为有机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分部,所述第一绝缘分部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还包括第二绝缘分部;所述第一绝缘分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绝缘分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搭接,所述第二绝缘分部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三绝缘分部,所述第三绝缘分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均交叠;
所述第二绝缘分部包括第一绝缘子分部和第二绝缘子分部,所述第一绝缘子分部覆盖所述第三绝缘分部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子分部覆盖所述阵列基板靠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绝缘分部和第四绝缘分部,所述第三绝缘分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均交叠;所述第四绝缘分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交叠;
所述第二绝缘分部包括第三绝缘子分部和第四绝缘子分部,所述第三绝缘子分部覆盖所述第三绝缘分部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第四绝缘子分部覆盖所述第四绝缘分部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分部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阵列基板所在平面平行;或者,
所述第二绝缘分部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所述第二位置位于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第二绝缘分部的厚度大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第二绝缘分部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像素定义层;
所述第二绝缘层还包括第五绝缘分部,所述第五绝缘分部在所述阵列基板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像素定义层在所述阵列基板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交叠,且所述第五绝缘分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均不交叠;所述第五绝缘分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五绝缘子分部;所述第五绝缘子分部复用为微透镜;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触控层背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折射率匹配层,所述折射率匹配层与所述第五绝缘子分部接触,且所述折射率匹配层与所述第五绝缘子分部的折射率不同;所述第五绝缘子分部与所述折射率匹配层接触的表面为第一曲面,且所述第一曲面朝向所述第五绝缘子分部与所述折射率匹配层中折射率低的一者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几何中心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与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的间距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包括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表面和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
所述第二通孔包括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三表面和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
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
12.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阵列基板;
在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连接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异层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其中,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一通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电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杨氏模量小于第一绝缘层的杨氏模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触控层,包括:
在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金属层;
在所述第一金属层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绝缘层;
图案化所述第一绝缘层,以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所述第一通孔;
在所述第一通孔内部以及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绝缘层;
图案化所述第二绝缘层,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并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形成所述第二通孔;
在所述绝缘层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金属层,以使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为所述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二金属层为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或者,所述第一金属层为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金属层为所述第一连接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图案化所述第二绝缘层,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包括:
图案化所述第二绝缘层形成第一绝缘分部,所述第一绝缘分部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图案化所述第二绝缘层形成第一绝缘分部的同时,还包括:
图案化所述第二绝缘层形成第二绝缘分部;所述第一绝缘分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绝缘分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搭接,所述第二绝缘分部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图案化所述第一绝缘层,以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所述第一通孔的同时,还包括:
图案化所述第一绝缘层形成第三绝缘分部,所述第三绝缘分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均交叠;
图案化所述第二绝缘层形成第二绝缘分部,包括:
图案化所述第二绝缘层形成第一绝缘子分部和第二绝缘子分部,所述第一绝缘子分部覆盖所述第三绝缘分部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子分部覆盖所述阵列基板靠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图案化所述第一绝缘层,以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所述第一通孔的同时,还包括:
图案化所述第一绝缘层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三绝缘分部和第四绝缘分部,所述第三绝缘分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均交叠;所述第四绝缘分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交叠;
图案化所述第二绝缘层形成第二绝缘分部,包括:
图案化所述第二绝缘层形成第三绝缘子分部和第四绝缘子分部,所述第三绝缘子分部覆盖所述第三绝缘分部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第四绝缘子分部覆盖所述第四绝缘分部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像素定义层;
图案化所述第二绝缘层,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的同时,还包括:
图案化所述第二绝缘层形成第五绝缘分部,所述第五绝缘分部在所述阵列基板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像素定义层在所述阵列基板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交叠,且所述第五绝缘分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均不交叠;所述第五绝缘分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五绝缘子分部;所述第五绝缘子分部复用为微透镜;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触控层背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形成折射率匹配层,所述折射率匹配层与所述第五绝缘子分部接触,且所述折射率匹配层与所述第五绝缘子分部的折射率不同;所述第五绝缘子分部与所述折射率匹配层接触的表面为第一曲面,且所述第一曲面朝向所述第五绝缘子分部与所述折射率匹配层中折射率低的一者凸起。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303379.5A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433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3379.5A CN112433632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3379.5A CN112433632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3632A true CN112433632A (zh) 2021-03-02
CN112433632B CN112433632B (zh) 2022-06-21

Family

ID=74694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3379.5A Active CN112433632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36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5605A (zh) * 2021-11-30 2022-03-01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8848A (zh) * 2015-04-17 2015-07-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及触摸屏
CN106055137A (zh) * 2015-04-14 2016-10-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及包括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6354314A (zh) * 2016-08-30 2017-01-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结构以及制作方法
CN108052239A (zh) * 2018-01-25 2018-05-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屏
CN108604137A (zh) * 2016-01-08 2018-09-28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薄膜触控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9634459A (zh) * 2018-12-06 2019-04-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725757A (zh) * 2017-10-27 2019-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9725765A (zh) * 2017-10-30 2019-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集成的触摸屏的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91277A (zh) * 2018-04-18 2019-10-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502141A (zh) * 2018-05-18 2019-11-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和显示装置
CN111007961A (zh) * 2019-12-19 2020-04-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208919A (zh) * 2020-01-20 2020-05-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1309195A (zh) * 2020-02-20 2020-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5137A (zh) * 2015-04-14 2016-10-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及包括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4808848A (zh) * 2015-04-17 2015-07-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及触摸屏
CN108604137A (zh) * 2016-01-08 2018-09-28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薄膜触控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6354314A (zh) * 2016-08-30 2017-01-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结构以及制作方法
CN109725757A (zh) * 2017-10-27 2019-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9725765A (zh) * 2017-10-30 2019-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集成的触摸屏的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8052239A (zh) * 2018-01-25 2018-05-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屏
CN110391277A (zh) * 2018-04-18 2019-10-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502141A (zh) * 2018-05-18 2019-11-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和显示装置
CN109634459A (zh) * 2018-12-06 2019-04-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007961A (zh) * 2019-12-19 2020-04-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208919A (zh) * 2020-01-20 2020-05-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1309195A (zh) * 2020-02-20 2020-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5605A (zh) * 2021-11-30 2022-03-01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15605B (zh) * 2021-11-30 2024-02-27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3632B (zh)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241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379052U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1208916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227424A1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767475B (zh) 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079735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230325042A1 (en) Touch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803937B (zh) 一种触控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触控显示装置
WO2021013148A1 (zh)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243363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40029629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obile terminal
WO2020020353A1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CN108550603B (zh) 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2117313A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2269488A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314573B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3270463B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213814635U (zh) 触控面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2420783B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1338499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2021040820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299730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782089A (zh) 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99695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873267B (zh) 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