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9695A -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9695A
CN111399695A CN202010359166.8A CN202010359166A CN111399695A CN 111399695 A CN111399695 A CN 111399695A CN 202010359166 A CN202010359166 A CN 202010359166A CN 111399695 A CN111399695 A CN 111399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rotective layer
substrate
peripheral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91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占齐
李扬杰
殷刘岳
邱震
杨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916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96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9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96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可以解决外围触控引线容易被水氧侵蚀的问题;该触控面板包括衬底;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触控区内的多个触控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位于所述触控区的周边的多条外围触控引线;一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与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外围触控引线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覆盖至少一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其中,构成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材料。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显示技术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具有触控显示技术且可弯曲折叠的触控显示装置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触控电极和触控引线。一般情况下,触控引线的材料大多采用铝(Al)或铝合金,然而,由于铝的柔性较差,弯折后很容易发生断裂,因此并不适合柔性触控显示装置中触控引线的制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可以解决外围触控引线容易被水氧侵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衬底;多个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触控区内;多条外围触控引线,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位于所述触控区的周边,一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与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外围触控引线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覆盖至少一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其中,构成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保护层覆盖多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构成所述第二保护层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三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所述第三保护层覆盖多个所述触控电极;或者,所述第三保护层覆盖多个所述触控电极以及多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构成所述第三保护层的材料包括透明树脂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由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间隔开的多个触控子电极以及多个连接部;所述外围触控引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以及所述触控子电极同层设置,且与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三保护层的两侧;所述第三保护层上具有过孔;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相邻两个所述触控子电极之间通过所述第三保护层上的过孔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连接部同层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第四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护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所述第四保护层至少覆盖多条外围触控引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为环状;所述环状的开孔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触控区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树脂材料以及硅单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的材料包括银。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的触控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基底;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柔性基底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触控面板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材料,而无机材料可以隔绝外界的水汽,因此当第一保护层覆盖至少一条外围触控引线时,可以防止银发生迁移,即可以保护外围触控引线不被外界的水汽侵蚀,从而可以解决触控面板电性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图6和图7在AA’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图8在BB’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银离子发生迁移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银离子发生迁移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4在CC’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6在DD’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对于触控显示装置的类型不进行限定,可以是液晶触控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也可以是电致发光触控显示装置。在触控显示装置为电致发光触控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电致发光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是有机电致发光触控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或量子点电致发光触控显示装置(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QLED)。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显示器、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相框等任何具有触控和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如图1和图2所示,触控显示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框架1、盖板2、显示面板3、触控面板4以及电路板5等其它配件。在触控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组件。此处,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柔性触控显示装置,也可以为刚性触控显示装置。在触控显示装置为柔性触控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显示面板3和触控面板4为柔性面板;在触控显示装置为刚性触控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显示面板3为刚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4可以为柔性触控面板,也可以为刚性触控面板。
其中,框架1的纵截面呈U型,显示面板3、触控面板4以及电路板5等其它配件均设置于框架内,电路板5置于显示面板3的下方(即背面,背离显示面板3的显示面的一面),盖板2设置于显示面板3远离电路板5的一侧。在触控显示装置为液晶触控显示装置,液晶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背光组件的情况下,背光组件设置于显示面板3和电路板5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触控面板4设置在显示面板3的出光侧,此时,触控面板4也可称为内嵌式触控面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触控面板4设置在盖板2上且靠近显示面板3一侧的表面,此时触控面板4也可称为外挂式触控面板。
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3包括显示区A1(Active Area,简称为AA区)和位于显示区A1至少一侧的周边区A2,附图3以周边区A2包围显示区A1为例进行示意。显示区A1包括多个亚像素P。周边区A2用于布线,此外,也可以将栅极驱动电路设置于周边区A2。
在触控显示装置为液晶触控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显示面板3为液晶显示面板。如图4所示,液晶显示面板的主要结构包括阵列基板31、对盒基板32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31和对盒基板32之间的液晶层33。
阵列基板31的每个亚像素P均设置有位于第一基底310上的薄膜晶体管311和像素电极312。薄膜晶体管311包括有源层、源极、漏极、栅极及栅绝缘层,源极和漏极分别与有源层接触,像素电极312与薄膜晶体管311的漏极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3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底310上的公共电极313。像素电极312和公共电极313可以设置在同一层,在此情况下,像素电极312和公共电极313均为包括多个条状子电极的梳齿结构。像素电极312和公共电极313也可以设置在不同层,在此情况下,如图4所示,像素电极312和公共电极313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314。在公共电极313设置在薄膜晶体管311和像素电极312之间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公共电极313与薄膜晶体管31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绝缘层31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盒基板32包括公共电极313。如图4所示,阵列基板31还包括设置在薄膜晶体管311和像素电极312远离第一基底310一侧的平坦层316。
如图4所示,对盒基板32包括设置在第二基底320上的彩色滤光层321,在此情况下,对盒基板32也可以称为彩膜基板(Color filter,简称CF)。其中,彩色滤光层321至少包括红色光阻单元、绿色光阻单元以及蓝色光阻单元,红色光阻单元、绿色光阻单元以及蓝色光阻单元分别与阵列基板31上的亚像素一一正对。对盒基板32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基底320上的黑矩阵图案322,黑矩阵图案322用于将红色光阻单元、绿色光阻单元以及蓝色光阻单元间隔开。
如图4所示,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对盒基板32远离液晶层33一侧的上偏光片34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31远离液晶层33一侧的下偏光片35。
在触控显示装置为电致发光触控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显示面板3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如图5所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主要结构包括显示用基板36和用于封装显示用基板36的封装层37。此处,封装层37可以为封装薄膜,也可以为封装基板。
如图5所示,上述的显示用基板36的每个亚像素P包括设置在第三基底360上的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发光器件和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311。发光器件包括阳极361、发光功能层362以及阴极363,阳极361和多个薄膜晶体管311中作为驱动晶体管的薄膜晶体管311的漏极电连接。显示用基板36还包括像素界定层364,像素界定层364包括多个开口部,一个发光器件设置在一个开口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功能层362包括发光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功能层362除包括发光层外,还包括电子传输层(electiontransporting layer,简称ETL)、电子注入层(election injection layer,简称EIL)、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ing layer,简称HTL)以及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ion layer,简称HIL)中的一层或多层。
如图5所示,显示用基板36还包括设置在驱动电路和阳极361之间的平坦层365。
需要说明的是,在触控显示装置为柔性触控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第一基底310、第二基底320以及第三基底360均为柔性基底。
此外,在触控面板4为内嵌式触控面板的情况下,示例的,当显示面板3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时,触控面板4可以设置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封装层上(可以直接与封装层接触,也可以和封装层之间间隔有其它层,例如平坦层等);当显示面板3为液晶显示面板时,触控面板4可以嵌入到液晶层33中(即In cell);或者,触控面板4可以设置在彩膜基板32和上偏光片34之间(即On cell)。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4,可以应用于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中。如图6、图7以及图8所示,该触控面板4具有触控区B1,触控面板4包括衬底40以及设置于衬底40上的多个触控电极401和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多个触控电极401位于触控区B1内,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位于触控区B1周边,一条外围触控引线402与一个触控电极401电连接。触控面板4还包括第一保护层403,第一保护层403位于外围触控引线402远离衬底40的一侧,且覆盖至少一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其中,构成第一保护层403的材料包括无机材料。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触控面板4为柔性触控面板的情况下,衬底40为柔性衬底。对于柔性衬底的材料不进行限定。示例的,柔性衬底的材料可以为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OP(Cyclo Olefin Polymer,环烯烃聚合物),或者为其它合适的材料,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4的触控区B1的周边(即位于触控区B1的周边区域)也可称为走线区B2。需要说明的是,触控面板4中与显示面板3的显示区A1正对的区域为触控区B1,与显示面板3的周边区A2正对的区域为走线区B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样的,“多条”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触控电极401呈阵列排布,每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延伸至触控区B1与一个触控电极401电连接。如图6所示,每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延伸至触控区B1连接一个触控电极401,且延伸至与驱动电路电连接。或者,如图7所示,每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延伸至触控区B1连接一个触控电极401,且沿触控面板4的触控区B1的最顶端延伸至与驱动电路电连接。在此情况下,每个触控电极401均与接地端(GND)连接,使得每个触控电极401与接地端有一个原电容,当导体(例如手指)触摸到触控面板4的触控电极401的区域时,会改变该区域的原有电容;通过检测电容变化,从而获得触摸点的位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6和图7,每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延伸至触控区B1连接一个触控电极401时,可以将位于触控区B1内的引线称为触控引线402a。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触控电极401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401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4012,第一触控电极4011为一体结构,第二触控电极4012包括由多个第一触控电极4011间隔开的多个触控子电极4012a以及多个连接部4012b,外围触控引线402、第一触控电极4011以及触控子电极4012a同层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触控电极4011为一体结构是指每个第一触控电极4011的各个部分均位于同一层,且直接连接在一起。
此处,第一触控电极4011可以为Tx(Transmit,触控发射电极),第二触控电极4012可以为Rx(Receive,触控接收电极),或者,第一触控电极4011可以为Rx,第二触控电极4012可以为Tx,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此基础上,在第一触控电极4011为触控发射电极Tx,第二触控电极4012为触控接收电极Rx的情况下,触控发射电极Tx为一体结构,触控接收电极Rx包括由多个触控发射电极Tx间隔开的多个触控子电极4012a以及多个连接部4012b。在第一触控电极4011为触控接收电极Rx,第二触控电极112为触控发射电极Tx的情况下,触控接收电极Rx为一体结构,触控发射电极Tx包括由多个触控接收电极Rx间隔开的多个触控子电极4012a以及多个连接部4012b。
此外,“同层设置”指的是采用同一成膜工艺形成特定图形的膜层,然后利用同一掩模板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的层结构。根据特定图形的不同,同一构图工艺可能包括多次曝光、显影或刻蚀工艺,而形成的层结构中的特定图像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这些特定图形还可能处于不同的高度或具有不同的厚度。
应当理解到,由于第一触控电极4011和触控子电极4012a同层设置,为了避免第一触控电极4011和触控子电极4012a相互连接使得触控面板4无法实现触控功能,基于此,参考图8所示,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4011和触控子电极4012a之间断开。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个触控电极401的材料为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由于ITO的方块电阻较小,因此在利用ITO形成多个触控电极401时,可以降低多个触控电极401的通道阻抗。
结合图9和图10,图9为图6和图7在AA’向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为图8在BB’向的剖面示意图。触控面板4还包括第三保护层404,设置于第一保护层403上,构成第三保护层404的材料包括透明树脂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保护层404也可称为绝缘层。
结合图6、图7以及图9所示,第三保护层404覆盖多个触控电极401,即第三保护层404位于多个触控电极401与触控引线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保护层404还可以位于多个触控电极401与触控引线和外围触控引线402之间,即第三保护层404为一整层。
结合图8以及图10所示,第三保护层404覆盖多个触控电极401以及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在此基础上,外围触控引线402、第一触控电极4011以及触控子电极4012a与连接部4012b位于第三保护层404的两侧;第三保护层404上具有过孔,第二触控电极4012中相邻两个触控子电极4012a之间通过第三保护层404上的过孔与连接部4012b电连接。
在第一触控电极4011以及触控子电极4012a与连接部4012b位于第三保护层404的两侧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4011和触控子电极4012a位于第三保护层404靠近衬底40一侧的表面,连接部4012b位于第三保护层404远离衬底40一侧的表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4011和触控子电极4012a位于第三保护层404远离衬底40一侧的表面,连接部4012b位于第三保护层404靠近衬底40一侧的表面。
由于第二触控电极4012中相邻两个触控子电极4012a之间通过第三保护层404上的过孔与连接部4012b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触控电极4011与连接部4012b之间具有重叠区域,且由于第一触控电极4011与连接部4012b相互绝缘,因此,在第一触控电极4011和连接部4012b交叉的区域会形成一个电容,当导体(例如手指)触摸到交叉区域时,会改变该区域原有的电容,通过检测电容变化,从而获得触摸点的位置。
此处,第一保护层403覆盖至少一条外围触控引线402时,可以是第一保护层403仅覆盖一条外围触控引线402;也可以是第一保护层403覆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外围触控引线402,例如第一保护层403覆盖全部的外围触控引线402。
此外,对于无机材料不进行限定。示例的,无机材料可以为SiNx(氮化硅)、SiOx(氧化硅)或SiOxNy(氮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403可以覆盖多个触控电极401以及至少一条外围触控引线402;也可以仅覆盖至少一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即第一保护层403不覆盖多个触控电极401,仅位于触控面板4的触控区的周边(走线区B2)。在触控面板4为刚性触控面板的情况下,第一保护层403可以覆盖多个触控电极401以及至少一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在触控面板4为柔性触控面板的情况下,第一保护层403仅覆盖外围触控引线402,这样一来,不会影响到柔性触控面板的弯折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的材料包括银(Ag)。
由于银的耐弯折性较好,且银的电阻率较小,因此,当采用银来形成触控面板3的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时,可以使得触控面板3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并且使得触控面板3容易实现低电阻、窄边框等的要求。然而,银的活跃性较强,银离子(Ag+)在特定条件下(例如高温高湿环境)很容易发生迁移(trace)的问题,从而导致触控面板3的电性连接不良。
银离子发生迁移的原因结合图11以及图12所示,由于相邻两条外围触控引线402之间存在电势差,因此银离子由高电位向低电位方向移动,水汽中的氢氧根离子(OH-)由低电位向高电位方向移动;参考图12,银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后沉淀在衬底40上,从而造成了银离子的迁移。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触控面板4包括第一保护层403,第一保护层403的材料包括无机材料,而无机材料可以隔绝外界的水汽,因此当第一保护层403覆盖至少一条外围触控引线402时,可以防止银发生迁移,即可以保护外围触控引线402不被外界的水汽侵蚀,从而可以解决触控面板4电性不良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一保护层403为环状,环状的开孔部分在衬底40上的垂直投影与触控区B1重叠。即第一保护层403只覆盖触控面板4的走线区B2。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的隔绝外界的水汽,以更好的保护外围触控引线402不被外界水汽侵蚀,从而进一步解决触控面板4电性不良的问题。
此处,“环状”指的是第一保护层403的形状为一个首尾相连的封闭图形。对于环状的形状不进行限定。环状例如可以为圆环状、矩形环状(也可称为回字形)、三角形环状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403的材料包括树脂材料以及硅单质。
对于树脂材料不进行限定。树脂材料例如可以为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可称为亚克力。
由于PMMA具有耐高温、柔韧性较好的优点,而硅单质的吸水率较低,因此当第一保护层403的材料包括树脂材料以及硅单质时,第一保护层403不仅可以保护外围触控引线402不被外界水氧侵蚀,解决触控面板4电性不良的问题,而且在第一保护层403只覆盖触控面板4的走线区B2的情况下,不会影响触控面板4的弯折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图15为图14在CC’向的剖面示意图。触控面板4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保护层403远离衬底40一侧表面的第二保护层405,第二保护层405覆盖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构成第二保护层405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应当理解到,在触控面板4还包括第三保护层404的情况下,第三保护层404设置于第一保护层403和第二保护层405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405仅覆盖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405为环状,环状的开孔部分在衬底40上的垂直投影与触控区B1重叠。即第二保护层405覆盖触控面板4的走线区B2。为了便于理解,参考附图,图14以第二保护层405仅覆盖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为例进行示意,第一保护层403位于第二保护层405的下方。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保护层405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因此,在将第二保护层405设置于图6和图7所示的触控面板4中时,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与第二保护层405之间还具有绝缘层,已使得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和第二保护层405相互绝缘。
对于透明导电材料不进行限定。示例的,透明导电材料为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或者IZO(Indium Zinc Oxide,氧化铟锌)中的一种。在第二保护层405的材料为ITO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405与连接部4012b同层设置,这样一来,可以同时制作第二保护层405与连接部4012b,因此可以简化触控面板4的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由于第二保护层405的材料为ITO,而ITO为无机物,其具有良好的致密性,使得第二保护层405隔绝外界水汽的性能更好,因此能够更好的保护外围触控引线402不被外界水汽侵蚀,从而更好的解决触控面板4电性不良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图17为图16在DD’向的剖面示意图。触控面板4还包括设置于第二保护层405远离衬底40一侧的表面的第四保护层406;第四保护层406至少覆盖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
对于第四保护层406的材料不进行限定。示例的,第四保护层406的材料包括树脂材料,树脂材料例如可以为PMMA。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保护层406位于触控面板4的最外层,即设置在连接部4012b的上方,且最远离衬底40的一侧表面。在第四保护层406至少覆盖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的情况下,例如,第四保护层406仅覆盖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又例如,第四保护层406覆盖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和多个触控电极401,即第四保护层406为一整层。附图16以第四保护层406为一整层为例进行示意。
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面板4还包括设置于第二保护层405远离衬底40一侧的表面的第四保护层406,并且在第四保护层406为一整层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保护触控面板4不被损坏。
以触控面板4为柔性的外挂式触控面板为例,以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4的制备工艺流程:
柔性触控面板的衬底40为PET或者COP,由于衬底40较柔软,不易在衬底40上进行构图工艺,因此,在制备触控面板4之前,先将衬底40粘贴在硬度较高的基板(例如玻璃基板)上。例如,可以先在基板上涂覆OCA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然后将衬底40粘贴在基板上。
结合图16所示、采用黄光工艺(也可称为光刻工艺)和刻蚀工艺在衬底40上形成第一触控电极4011和触控子电极4012a(即形成ITO图案),接着采用黄光工艺和刻蚀工艺在衬底40上形成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即Ag走线的制备)。此处,第一触控电极4011、触控子电极4012a以及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同层设置。
光刻工艺是指包括成膜、掩膜曝光、显影等工艺过程,利用光刻胶、掩模板、曝光机等形成图形。此外,若在掩膜曝光时的采用的光照为黄光时,可称为黄光工艺。采用黄光工艺形成的触控电极401和外围触控引线402的精准度较高,从而可以使得触控面板4的实现触控功能的精准度较高。
应当理解到,在衬底40上形成第一触控电极4011和触控子电极4012a的区域为触控区B1,在衬底40上且位于触控区B1的周边形成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此时,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所在的区域也可称为走线区B2。
在此基础上,在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远离衬底40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环状的第一保护层403,即第一保护层403覆盖触控区B的周边(即第一保护层403覆盖走线区B2)。在第一触控电极4011、触控子电极4012a以及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上形成第三保护层404,第三保护层404覆盖第一触控电极4011、触控子电极4012a以及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即第三保护层404为一整层。在第三保护层404上形成过孔,相邻两个触控子电极4012a之间通过第三保护层404上的过孔连接在一起。在第三保护层404上同时形成连接部4012b以及第二保护层405,即连接部4012b与第二保护层405同层设置,第二保护层405为环状,即第二保护层405覆盖走线区B2。在第二保护层405上形成第四保护层406,第四保护层406覆盖多个触控电极401和多条外围触控引线402,即第四保护层406为一整层。
根据上述的制备触控面板4的工艺流程,在需要将触控面板4应用到触控显示装置时,先将触控面板4与基板分离,然后对触控面板4进行切割,将触控面板4切割成与触控显示装置对应的尺寸,接着将触控面板4设置于触控显示装置上(例如设置在盖板2靠近显示面板3一侧的表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衬底;
多个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触控区内;
多条外围触控引线,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位于所述触控区的周边,一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与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
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外围触控引线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覆盖至少一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
其中,构成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保护层覆盖多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
构成所述第二保护层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三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
所述第三保护层覆盖多个所述触控电极;
或者,所述第三保护层覆盖多个所述触控电极以及多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
构成所述第三保护层的材料包括透明树脂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由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间隔开的多个触控子电极以及多个连接部;
所述外围触控引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以及所述触控子电极同层设置,且与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三保护层的两侧;所述第三保护层上具有过孔;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相邻两个所述触控子电极之间通过所述第三保护层上的过孔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
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连接部同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第四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护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
所述第四保护层至少覆盖多条外围触控引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护层为环状;所述环状的开孔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触控区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树脂材料以及硅单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多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的材料包括银。
9.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柔性基底;
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柔性基底上。
CN202010359166.8A 2020-04-29 2020-04-29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3996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9166.8A CN111399695A (zh) 2020-04-29 2020-04-29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9166.8A CN111399695A (zh) 2020-04-29 2020-04-29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9695A true CN111399695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29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9166.8A Pending CN111399695A (zh) 2020-04-29 2020-04-29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96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29545B2 (en) 2021-01-25 2023-11-28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touch-contro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touch-control panel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85418U (zh) * 2012-03-31 2012-12-0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的外围电路、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983382A (zh) * 2014-06-04 2014-08-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全柔性电容式触觉传感器
CN103995612A (zh) * 2014-05-07 2014-08-20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793421A (zh) * 2015-05-08 2015-07-22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655378A (zh) * 2016-01-04 2016-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oled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394041A (zh) * 2017-07-21 2017-11-2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基底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7577101A (zh) * 2017-08-21 2018-01-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面板及电泳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08319397A (zh) * 2018-02-12 2018-07-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
CN108710447A (zh) * 2018-05-14 2018-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结构及显示屏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85418U (zh) * 2012-03-31 2012-12-0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的外围电路、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995612A (zh) * 2014-05-07 2014-08-20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3983382A (zh) * 2014-06-04 2014-08-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全柔性电容式触觉传感器
CN104793421A (zh) * 2015-05-08 2015-07-22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655378A (zh) * 2016-01-04 2016-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oled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394041A (zh) * 2017-07-21 2017-11-2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基底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7577101A (zh) * 2017-08-21 2018-01-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面板及电泳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08319397A (zh) * 2018-02-12 2018-07-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
CN108710447A (zh) * 2018-05-14 2018-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结构及显示屏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军等: "《STM32F7原理与应用-寄存器版(下)》", vol.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pages: 2 - 3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29545B2 (en) 2021-01-25 2023-11-28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touch-contro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touch-control pane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41304A1 (en) Mask strips, array substrates and display screens
KR102299875B1 (ko) 터치 패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210379052U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US10613694B2 (en) Touch panel, touch display panel u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2018112859A (ja) 表示装置
CN104752484A (zh) 具有触摸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340745B2 (en) Touch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210004123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US11662635B2 (en)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EP4060744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70025489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with Barrier Layer
CN11389218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23524325A (ja) 表示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CN110838559A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11842019B2 (en)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US11581374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CN110222600A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US11010001B2 (en) Touch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215494957U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触控装置
CN113658991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1399695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1803264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touch member and antistatic line
US20230168757A1 (en) Touch Pan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Touch Apparatus
CN116830070A (zh)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90049173A (ko)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