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8286B - 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08286B
CN112408286B CN202011287172.3A CN202011287172A CN112408286B CN 112408286 B CN112408286 B CN 112408286B CN 202011287172 A CN202011287172 A CN 202011287172A CN 112408286 B CN112408286 B CN 1124082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user
identity
collision
t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71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08286A (zh
Inventor
李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eknec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eknec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eknec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eknec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871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082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08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8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08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8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7/00Safety devices, e.g. for limiting or indicating lifting force
    • B66F17/003Safety devices, e.g. for limiting or indicating lifting force for fork-lift tru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0755Position control; Position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针对车辆发起的系统登录请求中,携带有请求登录车辆的用户的身份定位信息,在响应该系统登录请求时,将验证该身份定位信息是否满足针对车辆的操作要求,若满足针对车辆的操作要求,将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一身份标签,从而使其与该车辆能够禁止响应针对该车辆与该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避免该车辆与当前场景下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之间的持续防撞预警。而在检测到针对该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说明该车辆当前不再行驶,及时将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更新为第二身份标签,从而保证该用户在工作场地活动期间,能够实现对该用户的防撞预警保护。

Description

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要应用于车辆安全行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厂、码头、仓库等工作场景中,通常会配置叉车防撞预警系统,具体可以要求进入工作场地的行人佩戴感应标签(即行人标签),并在叉车或工作区域安装感应报警器,当佩戴标签的行人靠近作业叉车的危险作业半径内,感应报警器将会发出报警,提醒叉车驾驶员降速,并提醒靠近行人尽快远离危险区域,避免发生碰撞危险。
但对于车辆驾驶员来说,为了避免系统误检测报警,驾驶员不会佩戴感应标签,这样,当驾驶员离开车辆在工作场地行走过程中,无法对驾驶员进行防撞预警,导致无法实现对工作场地行走的驾驶员的有效保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车辆的系统登录请求,其中,所述系统登录请求携带有请求登录所述车辆的用户的身份定位信息,所述用户佩戴有感应标签,所述感应标签用于实现所述用户与任意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
响应所述系统登录请求,若验证所述身份定位信息满足针对所述车辆的操作要求,将所述用户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一身份标签;
检测到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将所述用户的感应标签更新为第二身份标签;
其中,在所述用户具有所述第一身份标签的情况下,禁止响应针对所述车辆与所述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在所述用户具有所述第二身份标签的情况下,能够响应针对所述车辆与所述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
可选的,所述验证所述身份定位信息满足针对所述车辆的操作要求,包括:
获取所述身份定位信息包含的登录身份信息及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基于所述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确定;
利用所述登录身份信息,验证所述用户是否具有所述车辆的操作权限;
利用所述定位信息,验证所述用户与所述车辆之间的距离是否位于预设操作范围;
如果所述用户具有所述车辆的操作权限,且所述用户与所述车辆之间的距离位于所述预设操作范围,确定所述身份定位信息满足针对所述车辆的操作要求。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用户不具有所述车辆的操作权限,和/或所述用户与所述车辆之间的距离超过所述预设操作范围,确定所述身份定位信息不满足针对所述车辆的操作要求,将所述用户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二身份标签。
可选的,检测到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实现方式:
基于所述用户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操作,得到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
检测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在第一时长内维持不变,生成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
检测所述用户的身份定位信息不再满足针对所述车辆的操作要求,生成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
检测到所述车辆的断电控制信号,生成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
确定第二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第一身份标签,生成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
可选的,对于具有不同感应标签的所述用户,在满足相应防撞预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执行不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作业场景下针对第一车辆的第一障碍体的感应标签信息;
利用所述感应标签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障碍体具有的感应标签类别;
若所述第一障碍体具有所述第一身份标签,获取所述第一车辆与第二障碍体之间的第一状态信息,和/或所述第一障碍体与第二车辆之间的第二状态信息;
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状态信息满足第一防撞预警条件,控制所述第一车辆执行第一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
若所述第一障碍体具有所述第二身份标签,获取所述第一车辆与所述第一障碍体之间的第三状态信息;
检测到所述第三状态信息满足第二防撞预警条件,控制所述第一车辆执行第二防撞级别的防撞措施;
其中,所述第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所实现的车速限制程度,高于所述第一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所实现的车速限制程度。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车辆执行不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实现方式:
按照不同防撞级别对应的预警配置参数,输出相应的碰撞预警信息;
控制所述第一车辆停止运行;
按照针对不同防撞级别所配置的车速控制方式,控制所述第一车辆减速运行和/或改变行驶方向。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作业场景下针对第一车辆的控制状态信息和感应标签信息;
基于所述控制状态信息和所述感应标签信息,确定所述感应标签信息满足针对所述第一车辆的操作要求,但所述第一车辆的位置信息在第三时长内维持不变,输出安全驾驶报警信息。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系统登录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车辆的系统登录请求,其中,所述系统登录请求携带有请求登录车辆的用户的身份定位信息,所述用户佩戴有感应标签,所述感应标签用于实现所述用户与任意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
用户身份验证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系统登录请求,若验证所述身份定位信息满足针对所述车辆的操作要求,将所述用户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一身份标签;
用户身份更新模块,用于检测到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将所述用户的感应标签更新为第二身份标签;
其中,在所述用户具有所述第一身份标签的情况下,禁止响应针对所述车辆与所述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在所述用户具有所述第二身份标签的情况下,能够响应针对所述车辆与所述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距离感应装置;
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如上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的程序;
车载控制装置,用于加载并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实现如上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的各步骤。
可选的,所述距离感应装置集成在所述车载控制装置内,用于获取佩戴有感应标签的用户的定位信息;或者,
所述距离感应装置独立于所述车载控制装置设置,且通过固定组件维持所述距离感应装置与所述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
所述系统还包括:
读卡装置,用于在与所述用户佩戴的身份卡建立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身份卡配置的登录身份信息,所述感应标签集成在所述身份卡中。
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针对车辆发起的系统登录请求中,携带有请求登录车辆的用户的身份定位信息,不再仅是该用户的登录身份信息,包含了用户佩戴感应标签所采集到的信息,这样,车辆的车载终端响应该系统登录请求时,将验证该身份定位信息是否满足针对车辆的操作要求,若满足针对车辆的操作要求,将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一身份标签,从而使其与该车辆能够禁止响应针对该车辆与该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避免该车辆与当前场景下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之间的持续防撞预警。而在检测到针对该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说明该车辆当前不再行驶,及时将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更新为第二身份标签,从而保证该用户在工作场地活动期间,能够实现对该用户的防撞预警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的一可选实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的又一可选实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的又一可选实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装置的一可选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系统的一可选实例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系统的一可选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背景技术部分描述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驾驶员离开车辆后,因未佩戴感应标签(即行人标签),导致防撞预警系统无法针对该驾驶员进行防撞检测,进而无法避免驾驶员在工作场地行走的碰撞危险。本申请提出由驾驶员也佩戴上行人标签,同时,为了避免车辆与该驾驶员佩戴的行人标签的误预警,可以在驾驶员驾驶车辆期间,关闭电源,使其佩戴的行人标签即便能够被检测到,也会因标签标志位被改变,也不会进行预警,相对于其未佩戴行人标签;当驾驶员下车后,再打开标签电源,实现对该驾驶员的防撞预警保护。但在驾驶员下车后如果忘记打开标签电源,将失去对驾驶员的保护作用。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进一步提高车辆驾驶员在工作场地的安全性,本申请提出基于用户在工作场地的实际状态,来灵活调整其佩戴的感应标签的类别,若该用户在驾驶车辆,可以将其感应标签配置为驾驶员标签(本申请记为第一身份标签),若用户未驾驶车辆,退出车辆的系统登录,可以将该用户的感应标签调整为行人标签(本申请记为第二身份标签),以使得该工作场地的车辆,能够基于当前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类别,来确定是否响应针对该用户与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如对于具有第一身份标签的用户来说,可以禁止响应该用户与其驾驶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以避免该用户佩戴感应标签与其驾驶车辆的持续报警;而对于具有第二身份标签的用户来说,能够响应该用户与各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以实现对该用户在工作场地行走的防撞预警保护。可见,无论用户当前是驾驶员身份还是行人身份,其佩戴的感应标签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且会根据该用户的实际身份,动态调整该感应标签的类别,以执行相应的防撞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驾驶员未佩戴感应标签,或佩戴的感应标签的电源关闭的情况下,驾驶员离开车辆进入工作场地行走,无法实现对该驾驶员的防撞预警保护的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当理解,本申请中使用的“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该词语。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另外,本申请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个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参照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的一可选示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车载控制装置,如车载终端(如集成在车辆中的终端,或通过固定组件将移动终端固定在车辆中,作为该车辆的车载终端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可视情况而定)、车载控制器等,本申请对该车载控制装置的产品类型及其组成结构不做限定。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1,获取针对车辆的系统登录请求;
在本实施例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车辆、人员管理,同时也为了避免用户对车辆的安全操作,保证工作场地的设备、人员等安全性,通常会对车辆的合法驾驶员配置操作权限,这样,当用户想要操作车辆之前,需要先登录车辆的操作系统,来对该用户身份进行验证,以确定其是否具有该车辆的操作权限。
基于此,用户可以通过车载终端的操作界面,或通过在车载读取装置上刷身份卡等方式,来发起针对该车辆的系统登录请求,结合上文对本申请技术构思的描述,进入工作场地的用户会佩戴感应标签(即上述行人标签,可以用来实现定位或测距检测),具体佩戴方式不做限定,以通过该感应标签来获取该用户与相应车辆之间的距离,用于实现该用户与任意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本申请对感应标签的工作原理不做详述。
可见,本实施例获取的系统登录请求通常会携带有请求登录该车辆的用户的身份定位信息,该身份定位信息可以包括该用户的登录身份信息及定位信息等,该定位信息可以利用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得到,本申请对该身份定位信息包含的内容及其获取方式不做限定,可视情况而定。
步骤S12,响应该系统登录请求,若验证身份定位信息满足针对车辆的操作要求,将用户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一身份标签;
结合上文实施例对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分析,对于车辆的驾驶员来说,在驾驶车辆行驶在工作场地,被其他车辆碰撞而造成伤害的风险,相对于行人在工作场地行走被车辆碰撞的风险较小,即便发生碰撞,所造成的伤害程度也较小。而且,对于正在驾驶车辆的用户来说,并不需要预防该用户(即驾驶员)与其驾驶的车辆之间的碰撞,因此,本申请提出先识别用户当前的身份,是驾驶员还是行人,以便将其佩戴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相应类别的身份标签。
具体的,对于想要驾驶车辆的驾驶员来说,按照上述方式发起针对该车辆的系统登录请求,该车辆的车载控制装置可以响应该系统登录请求,对其携带的身份定位信息进行验证,即验证该身份定位信息是否满足针对车辆的操作要求,如该用户是否具有该车辆的操作权限,该用户当前是否处于该车轮的操作范围内等,若满足针对该车辆的操作要求,可以认为该用户当前是该车辆的合法驾驶员,此时,可以将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一身份标签,如驾驶员标签,本申请对感应标签的类别配置方法不做限定。
按照上述验证方式,若上述身份定位信息不满足针对该车辆的操作要求,说明当前发起针对车辆的系统登录请求的用户不能合法驾驶该车辆,可能是该用户不具有该车辆的操作权限,也可能是该用户当前所处位置超过了该车辆的预设操作范围,如未位于车辆的驾驶位置等,这种情况下,该用户不能确定为该车辆的合法驾驶员,可以直接将其佩戴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二身份标签,其区别于上述第一身份标签,后续可以对该车辆与该用户之间进行防撞预警监测。
需要说明,对于上述针对车辆的操作要求,并不局限于上文描述的车辆操作权限、用户与车辆之间的距离等,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要求确定,如工作场地、车辆类型及其操作方式等等,本申请在此不做详述。且,对于表明当前用户在工作场地的具体身份(如驾驶员、行人)的身份标签的类别区分方式,可以通过记录在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所承载的配置信息区别,但并不局限于此。
步骤S13,检测到针对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将用户的感应标签更新为第二身份标签。
继上文描述,在用户佩戴感应标签驾驶车辆的过程中,按照上述方式会将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一身份标签,表明当前用户为第一身份,如驾驶员,这种情况下,会禁止响应针对该车辆(即该用户所驾驶的车辆)与该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也就是说,即便检测到该车辆相对于该用户的状态信息满足防撞预警条件,不会生成针对该车辆与该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或不会响应针对该车辆与该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从而避免了该车辆与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的持续报警,即误碰撞预警。
在检测到该用户退出车辆的控制系统,即检测到针对该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可以认为该用户当前不再以驾驶员身份在工作场地活动,需要对其进行与所有车辆的防撞预警保护,这包含了该用户之前所驾驶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保护。因此,为了实现该防撞预警保护目的,本实施例将对其佩戴的感应标签的身份标签类别进行调整,即将其佩戴的感应标签从第一身份标签更新为第二身份标签,如更新为行人标签,之后,该工作场地的各车辆中的距离感应装置,在该用户进入其感应范围内后,均可以获取所在车辆与该用户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该用户的防撞预警。关于如何依据用户佩戴的行人标签,实现对该用户及车辆的防撞预警的具体实现方法,实施例不做详述。
基于上述分析,在用户作为驾驶员驾驶车辆期间,本申请将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一身份标签,从而禁止响应针对该用户与其驾驶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而当用户不再为驾驶该车辆的驾驶员时,本申请将及时将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更新为第二身份标签,从而使该感应标签及该车辆能够响应针对该用户与其驾驶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实现对当前场景下该用户的防撞预警保护。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针对车辆发起的系统登录请求中,携带有请求登录车辆的用户的身份定位信息,不再仅是该用户的登录身份信息,还包含有用户佩戴感应标签所采集到的信息,这样,车辆的车载终端响应该系统登录请求时,将验证该身份定位信息是否满足针对车辆的操作要求,若满足针对车辆的操作要求,将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一身份标签,从而使其与该车辆能够禁止响应针对该车辆与该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避免该车辆与当前场景下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之间的持续防撞预警。而在检测到针对该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说明该车辆当前不再行驶,及时将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更新为第二身份标签,从而保证该用户在工作场地活动期间,能够实现对该用户的防撞预警保护。
参照图2,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的又一可选示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以是对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的一可选细化实现方式,但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描述的细化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适应性调整相应的执行步骤,本申请不做一一详述。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1,获取针对车辆的系统登录请求;
步骤S22,响应该系统登录请求,获取身份定位信息包含的登录身份信息及定位信息;
结合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本实施例实际应用中,该定位信息可以基于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确定,具体可以是该用户与相应车辆之间的距离,如利用车载的距离感应装置,与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进行通信,来确定该用户与该车辆之间的当前距离,但并不局限于这种定位信息内容及其获取方式。
对于上述登录身份信息可以是登录该车辆的操作系统时输入的信息,用以验证该用户是否具有该车辆的操作权限。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可以先确定能够操作各车辆的用户,为这些用户配置操作相应车辆的操作权限,各用户可以注册相应的用户身份,如注册账号、个人信息等,以使系统依据注册的各用户身份,完成各车辆的操作权限的配置,这种情况下,上述登录身份信息可以是指请求登录车辆的用户的注册身份信息,其可以包括注册账号、个人属性信息等。需要说明,关于登录身份信息的生成方式及其包含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上文描述的内容。
步骤S23,利用登录身份信息,验证该用户是否具有该车辆的操作权限,如果是,进入步骤S24;如果否,执行步骤S27;
继上文对登录身份信息的描述,本实施例可以将所获取的登录身份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具有该车辆的操作权限的至少一个用户各自的登录身份信息进行匹配,若存在所得匹配度达到第一阈值(相对较大的数值,但不限定具体数值,为了提高可靠性,该第一阈值可以是100%,即所获取的登录信息与预存的某一具有操作权限用户的登录身份信息的内容一致,但并不局限于此,可视情况而定),可以确定当前待验证的用户具有该车辆的操作权限;反之,若不存在匹配度达到第一阈值,即所得的各匹配度均未达到第一阈值,说明当前待验证的用户不具有该车辆的操作权限。
需要说明,关于步骤S23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不局限于上文描述的内容,可以依据具体应用场景确定,本申请不做一一详述。
步骤S24,利用定位信息,验证该用户与该车辆之间的距离是否位于预设操作范围,如果是,进入步骤S25,如果否,执行步骤S27;
由于该定位信息是基于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获得的,能够表明该用户与相应车辆(即该用户请求登录的车辆)之间的距离,因此,利用该定位信息,可以直接验证该用户与该车辆(即该用户请求登录的车辆)之间的距离是否位于预设操作范围内,即该用户是否位于该车辆的驾驶范围内,以剔除该用户远程请求登录该车辆操作系统的场景。可见,该预设操作范围可以是按照车辆驾驶规范,要求驾驶员驾驶车辆所在范围,如驾驶室范围等,本申请对该预设操作范围在车辆中的位置不做限定,可以依据相应车辆的驾驶要求确定。
需要说明,关于上述步骤S23和步骤S24描述的验证步骤,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描述的执行顺序,两种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24,再验证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再执行步骤S23等,可视情况而定,确定两者验证结果均为是的情况下,执行后续步骤S25。
步骤S25,确定身份定位信息满足针对该车辆的操作要求,将该用户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一身份标签;
结合上述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确定该用户正在驾驶车辆,将其佩戴的感应标签的类别确定为第一身份标签,如驾驶员标签,可以不用再对该用户与其驾驶车辆之间进行防撞预警,避免按照传统防撞预警检测方式造成的连续报警。
应该理解的是,由于当前用户驾驶车辆,其佩戴的感应标签可以作为该车辆的感应标签,以实现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具体实现过程本实施例不做详述。
步骤S26,检测到针对该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将该用户的感应标签更新为第二身份标签;
步骤S27,确定身份定位信息不满足针对该车辆的操作要求,将该用户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二身份标签;
结合上述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在确定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为第一身份标签的场景下,禁止响应针对该用户及其驾驶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甚至可以直接拒绝生成针对该用户及其驾驶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如不需要检测该用户及其驾驶车辆之间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相应的防撞预警条件等,但并不影响对该用户与其他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检测,以及该车辆与其他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检测。
按照上述检测,确定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为第二身份标签,如行人标签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传统方案,实现对该用户与各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检测,其包含了该用户与其之前驾驶的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检测,具体实现过程本实施例不做详述。
综上,本实施例中,要求进入工作场地的各用户都佩戴感应标签,并在启动车辆之前,先对启动车辆的用户进行操作权限验证,且在该操作权限的验证过程中,不仅验证该用户的登录身份信息,同时将依据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得到的定位信息进行操作范围的验证,两者都验证通过后,才确定该用户满足该车辆的操作要求,将作为驾驶员驾驶该车辆,同时将该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类别确定为第一身份标签;若检测到针对该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说明该用户不再驾驶该车辆,可以将其佩戴的感应标签类别更新为第二身份标签,这样,在该用户离开车辆,进入工作场地活动时,能够依据该第二身份标签,实现对该用户的防撞预警保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驾驶员未佩戴感应标签,无法在其离开车辆后对其进行防撞预警,降低了该用户的人身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针对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可以基于该用户对该车辆的系统退出操作,得到针对该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如用户主动结束对车辆的驾驶操作,主动退出该车辆的操作系统,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或者,检测该车辆的位置信息在第一时长内维持不变,生成针对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本申请对该第一时长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因此,若检测到车辆停止一段时间后,可以控制当前操作账户自动退出该车辆的操作系统,从而使该用户不再作为该车辆的驾驶员,与工作场地的其他普通行人一样;也可以在检测该车辆的位置信息在第一时长内维持不变,输出是否退出该车辆的操作系统的提示信息,用户可以基于该提示信息,选择是否退出,车载终端可以基于用户对车辆的退出登录操作,生成针对该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还可以是检测到车辆的断电控制信号,如车载终端系统断电,生成针对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还可以是感应标签不能联系到车载终端系统,即确定第二时长内未检测到当前配置为第一身份标签的感应标签,生成针对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等,本申请对该系统退出指令的生成方式不做限定。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也可以对用户的身份定位信息,主要是该用户的定位信息进行监测,检测最新获取的身份定位信息是否满足针对该车辆的操作要求,若不满足操作要求,如最新获取的定位信息超出该车辆的预设操作范围,具体用户离开该车辆的驾驶位置等,可以生成针对该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具体可以自动生成该系统退出指令,也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先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并在用户选择退出登录按钮,生成该系统退出指令,进而按照上述方式,调整该用户的感应标签为第二身份标签。
需要说明,关于针对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的获取方式,并不局限于上文列举的几种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要求确定,本申请不再一一详述。
在本申请实际应用中,若车辆与车辆之间发生碰撞,可能会对车辆的驾驶员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在检测到可能会发生车辆之间的碰撞前,需要对相应车辆的驾驶员进行防撞预警,由于驾驶员相对于普通行人来说,在发生碰撞时所能够承受的碰撞风险较高,本申请可以对于具有不同感应标签的用户,在满足相应防撞预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该车辆执行不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
具体的,参照图3,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的又一可选示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主要对如何依据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的实际类别,实现防撞预警的具体过程进行描述,但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描述的防撞预警步骤,关于用户感应标签的类别配置过程,可以参照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防撞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1,获取当前作业场景下针对第一车辆的第一障碍体的感应标签信息;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车辆可以是当前作业场景下的任一车辆,第一障碍体可以指该第一车辆的距离感应装置所感应到的佩戴有感应标签的任一障碍体,可以是位于该距离感应装置感应范围内的用户、车辆、墙体或其他类别的障碍体等,本申请对第一障碍体所表示的类别不做限定。
对于第一障碍体的感应标签信息,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由第一车辆的距离感应装置与第一障碍体佩戴的感应标签进行通信得到,本申请对该感应标签信息的内容及其具体获取方式不做限定。
步骤S32,利用该感应标签信息,确定第一障碍体具有的感应标签类别;
本申请实施例中,感应标签类别至少可以包括第一身份标签和第二身份标签,关于该感应标签类别的确定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做赘述。通常情况下,在确定感应标签类别后,可以添加到障碍体佩戴的感应标签承载的属性信息中,这样,读取感应标签信息包含的类别信息,如感应标签类别标识,可以确定该第一障碍体佩戴的感应标签的类别,本申请对感应标签类别的表示方式不做限定,如可以通过0或1等字符表示,也可以通过其他标记方式表示,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
步骤S33,若第一障碍体具有第一身份标签,获取该第一车辆与第二障碍体之间的第一状态信息,和/或第一障碍体与第二车辆之间的第二状态信息;
经过上述分析得知第一障碍体具有第一身份标签,说明该第一障碍体是其他车辆(即当前作业场景下除了第一车辆外的其他车辆,本实施例可以记为第二车辆)的驾驶员驾驶员,这种情况下,该第一障碍体佩戴的感应标签可以同时作为驾驶员所驾驶车辆时佩戴的感应标签,来实现该驾驶员及其驾驶的车辆,与其他车辆的防撞预警检测。
基于此,本实施例将获取该第一车辆与第二障碍体(即当前作业场景下除了第一障碍体之外的其他障碍体)之间的第一状态信息,和/或第一障碍体与第二车辆之间的第二状态信息,以监测是否存在第一障碍体与其他车辆碰撞的风险,和/或是否存在第一车辆与其他障碍体(其包括当前作业场景下的行人、其他车辆及墙体等)碰撞的风险。
其中,本实施例上述第一状态信息、第二状态信息等这类状态信息,可以表明相应车辆相对于相应障碍体的行驶环境及状态等,如相应车辆的行驶速度、加速踏板的位置信息、该车辆与相应障碍体(如位于该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体)之间的距离等,本申请对上述各状态信息包含的具体内容不做限定,通常情况下,对于不同内容的状态信息,其获取方式可能不同,本申请对各类状态信息的具体获取方式不做限定。
且随着时间的推进,上述状态信息包含的内容会相应改变,因此,上述步骤S33可以实时或周期性(其间隔时间往往比较短)地获取相应状态信息,以实现对相应车辆和/或响应障碍体状态的在线监控。
步骤S34,检测到第一状态信息和/或第二状态信息满足第一防撞预警条件,控制第一车辆执行第一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
为了保证车辆安全行驶,避免车辆与障碍体碰撞,威胁车辆和/或障碍体的安全,需要预防车辆与障碍体的碰撞,对此通常可以预先配置相应的防撞预警条件,当获取的状态信息满足该防撞预警条件,可以认为车辆继续行驶将会在较短时间内与障碍体发生碰撞,为了避免发生碰撞,需要调整车辆和/或障碍体的状态信息,使其无法达到防撞预警条件,避免碰撞。
基于上述分析,对实时或周期性检测到的第一状态信息和/或第二状态信息满足第一防撞预警条件,可以控制第一车辆进入防撞预警工作模式,以控制第一车辆执行第一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如控制第一车辆减速行驶、紧急制动、改变第一车辆的行驶方向等,以避免第一车辆与第二障碍体发生碰撞,同时避免第一障碍体与第二车辆发生碰撞。
其中,第一防撞预警条件至少可以包括:相应车辆与障碍体之间的距离达到第一距离阈值;在相应车辆与障碍体之间的距离达到第一距离阈值的情况下,该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第一速度阈值,和/或该车辆处于加速行驶状态等,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需求确定第一防撞预警条件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列举的内容。
结合上述分析,在发生相同程度的碰撞事故时,对于车辆及其驾驶员,相对于作业场景中的普通行人来说,所受到的碰撞伤害程度往往会小,因此,相对于普通行人来说,对于车辆及其驾驶员可以配置防撞等级较低的防撞操作,如以减速行驶这一防撞操作来说,第一防撞等级对应的减速程度相对于其他防撞等级较小;对于防撞预警信息来说,相对于其他防撞等级,第一防撞等级对应的输出防撞预警信息的声音可能更小等。可见,对于不同防撞等级的同一类别的防撞操作,防撞等级较低的防撞操作执行程度可以相应减小,但并不局限于此,且本申请对各防撞等级对应的防撞操作内容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状态信息满足第一防撞预警条件时,可以输出相应的防撞预警信息,以提醒障碍体以及车辆驾驶员调整当前状态,如提醒障碍体远离预警可能会发生碰撞的车辆,提醒该车辆驾驶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撞操作,以远离障碍体,本申请对该防撞预警信息的输出方式及内容不做限定,如各种声光报警方式等,可以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配置预警方式,本实施例不做一一详述。
步骤S35,若第一障碍体具有第二身份标签,获取第一车辆与第一障碍体之间的第三状态信息;
继上文对第二身份标签的描述,对于具有第二身份标签的第一障碍体可能是在作业场景下活动的普通行人,若其与车辆发生碰撞收到的伤害可能比较大,需要对该场景下的障碍体进行更加有效的防撞预警保护。因此,本实申请可以实时获取该第一障碍体与各车辆之间的状态信息,以预测该第一障碍体是否会与作业场景中的车辆发生碰撞。应该理解,在该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车辆可以是当前作业场景中的任一车辆,且关于第三状态信息的获取方式及其包含的信息类别,与上述第一状态信息和第二状态信息类似,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步骤S36,检测该第三状态信息满足第二防撞预警条件,控制第一车辆执行第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
其中,关于第二防撞预警条件的获取方式及其包含的内容,与上述第一防撞预警条件类似,本实施例不再赘述。但由于本实施例在障碍体为普通行人的情况下,对该障碍体的防撞预警要求更为严格,防撞可靠性更高,因此,在配置第二防撞预警条件时,可以相对于第一防撞预警条件的要求更为严格,如车辆与障碍体之间的距离达到防撞预警的第二距离阈值,可以大于上述第一距离阈值;如在车辆与障碍体之间的距离达到防撞预警的第二距离阈值的情况下,车辆的行驶速度达到防撞预警的速度阈值更小,车辆的加速度值达到防撞预警的加速度阈值更小等,本申请对第二防撞预警条件的具体内容不做限定。
结合上文对防撞操作的相关描述,控制第一车辆执行不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实现方式:
按照不同防撞级别对应的预警配置参数,输出相应的碰撞预警信息;控制第一车辆停止运行;按照针对不同防撞级别所配置的车速控制方式,控制第一车辆减速运行和/或改变行驶方向等,但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列举的实现方式。
需要说明,第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实现的防撞效果,强于第一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的防撞效果,具体的,该第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所实现的车速限制程度,可以高于第一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所实现的车速限制程度,如在需要对车辆最高速度进行限制时,该第二防撞级别对车辆最高速度所限制数值,低于第一防撞级别对车辆最高速度所限制的数值,以起到更可靠的防撞保护效果。
可选的,本申请还可以约束该第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所实现的防撞安全距离(如用户与车辆之间的最小距离、车辆与车辆之间的最小距离等)的限制程度,大于第一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所实现的防撞安全距离等。可见,相对于第一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第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所要求的防撞可靠程度更高、所达到的安全程度更高,但本申请对不同防撞级别对应的防撞操作所能够达到的防撞效果不做限定,可以依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防撞要求,以及预测可能发生碰撞的对象类别等因素确定。而且,本申请对不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内容不做限定,可以是不同内容的防撞操作,也可以是同类内容不同配置参数的防撞操作等,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确定,本申请在此不做一一详述。
综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依据作业场景下用户的当前身份,来配置其随身佩戴的感应标签的类别,即第一身份标签或第二身份标签,这样,对于该作业场景中的各车辆来说,检测到障碍体(尤其是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可以依据该障碍体佩戴的感应标签的类别,来识别该障碍体的身份,检测是否满足相应的防撞预警条件,是否响应针对该车辆与该障碍体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如果确定响应该防撞预警请求,应该控制该车辆执行什么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能够在保证车辆与障碍体安全的基础上,简化车辆操作步骤或降低对车辆执行防撞措施所造成的磨损等,从而有效避免了因驾驶员与其所驾驶车辆之间的状态信息满足相应防撞预警条件,导致驾驶员感应标签及该车辆持续预警,同时实现了对在作业场地活动的用户的防撞预警保护。
在本申请提出的又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驾驶员不佩戴感应标签,而将其遗留在车辆上,本申请还可以获取当前作业场景下针对第一车辆(任一作业的车辆)的控制状态信息(如车辆行驶速度、位置、路线等信息)和感应标签信息,从而基于该控制状态信息和感应标签信息,确定感应标签信息满足针对第一车辆的操作要求,但第一车辆的位置信息在第三时长内维持不变,输出安全驾驶报警信息。
其中,关于针对第一车辆的操作要求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其可以包括相应感应标签的拥有者仍具有该第一车辆的操作权限,如登录该第一车辆的操作系统后,直至当前时刻仍处于登录状态,且该感应标签与第一车辆之间的距离仍位于预设操作范围,但由于车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可以认为在此期间驾驶员可能留下感应标签独自离开了第一车辆,第一车辆的车载控制装置可以输出安全驾驶报警信息,以提醒驾驶员及第一车辆周围人员,当前第一车辆处于无人驾驶状态,注意安全。因此,该安全驾驶报警信息可以采用如灯光闪烁、声音报警等方式输出,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另外,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上述情况下,也可以将检测结果上报至后台的服务器,由该服务器按照预设管理规则,向相应管理者的终端输出报警信息,来提醒管理者记录该驾驶员工作情况,或通知该驾驶员安全驾驶等,具体实现过程可视情况而定,本申请不做一一详述。
参照图4,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装置的一可选示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适用于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系统中的车载控制装置,如车载终端、车载控制器等。如图4所示,该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装置可以包括:
系统登录请求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针对车辆的系统登录请求,其中,所述系统登录请求携带有请求登录车辆的用户的身份定位信息,所述用户佩戴有感应标签,所述感应标签用于实现所述用户与任意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
用户身份验证模块12,用于响应所述系统登录请求,若验证所述身份定位信息满足针对所述车辆的操作要求,将所述用户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一身份标签;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用户身份验证模块12可以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身份定位信息包含的登录身份信息及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基于所述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确定;
第一验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登录身份信息,验证所述用户是否具有所述车辆的操作权限;
第二验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定位信息,验证所述用户与所述车辆之间的距离是否位于预设操作范围;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具有所述车辆的操作权限,且所述用户与所述车辆之间的距离位于所述预设操作范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身份定位信息满足针对所述车辆的操作要求。
相应地,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不具有所述车辆的操作权限,和/或所述用户与所述车辆之间的距离超过所述预设操作范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身份定位信息不满足针对所述车辆的操作要求,将所述用户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二身份标签。
用户身份更新模块13,用于检测到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将所述用户的感应标签更新为第二身份标签;
其中,在所述用户具有所述第一身份标签的情况下,禁止响应针对所述车辆与所述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在所述用户具有所述第二身份标签的情况下,能够响应针对所述车辆与所述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
在本申请提出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用户身份更新模块13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一个系统退出指令获得单元:
第一系统退出指令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操作,得到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
第二系统退出指令获得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在第一时长内维持不变,生成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
第三系统退出指令获得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用户的身份定位信息不再满足针对所述车辆的操作要求,生成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
第四系统退出指令获得单元,用于检测到所述车辆的断电控制信号,生成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
第五系统退出指令获得单元,用于确定第二时长内未检测到当前配置为所述第一身份标签的感应标签,生成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
在本申请提出的又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具有不同感应标签的所述用户,在满足相应防撞预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执行不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具体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以下至少一种防撞处理单元:
第一防撞处理单元,用于按照不同防撞级别对应的预警配置参数,输出相应的碰撞预警信息;
第二防撞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车辆停止运行;
第三防撞处理单元,用于按照针对不同防撞级别所配置的车速控制方式,控制所述第一车辆减速运行和/或改变行驶方向。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基础上,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标签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作业场景下针对第一车辆的第一障碍体的感应标签信息;
标签类别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感应标签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障碍体具有的感应标签类别;
第一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一障碍体具有所述第一身份标签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车辆与第二障碍体之间的第一状态信息,和/或所述第一障碍体与第二车辆之间的第二状态信息;
第一防撞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状态信息满足第一防撞预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车辆执行第一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
第二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障碍体具有所述第二身份标签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车辆与所述第一障碍体之间的第三状态信息;
第二防撞控制模块,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三状态信息满足第二防撞预警条件,控制所述第一车辆执行第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所实现的车速限制程度,高于所述第一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所实现的车速限制程度。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作业场景下针对第一车辆的控制状态信息和感应标签信息;
报警输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控制状态信息和所述感应标签信息,确定所述感应标签信息满足针对所述第一车辆的操作要求,但所述第一车辆的位置信息在第三时长内维持不变,输出安全驾驶报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的各种模块、单元等,均可以作为程序模块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模块,以实现相应的功能,关于各程序模块及其组合所实现的功能,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处理器调用并加载,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的各个步骤。
参照图5,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系统的一可选示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可以包括:距离感应装置21、存储器22及车载控制装置23,其中:
距离感应装置21、存储器22及车载控制装置23均可以连接通信总线,以实现相互之间的数据通信,和/或通过各自具有的各种通信接口,实现相互之间的数据通信,本申请对距离感应装置21、存储器22及车载控制装置23相互之间的通信方式不做限制。
其中,上述通信接口可以包括GSM模块、WIFI模块、GPRS模块、蓝牙模型、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模块,和/或其他无线/有线通信网络的通信接口,还可以包括如USB接口、串/并口等接口,具体可以依据通信协议要求等确定不同部件之间的通信方式,进而确定实现这两个部件之间的通信接口,本申请在此不做一一详述。
距离感应装置21可以是无线测距模块,如超声波测距模块、红外测距模块等,本申请对距离感应装置21的组成结构及其测距原理不做限制,可以依据应用场景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在本申请提出的一些实施例中,距离感应装置21可以集成在车载控制装置23内,用于获取佩戴有感应标签的用户的定位信息;可选的,该距离感应装置21也可以独立于车载控制装置23设置,此时,可以通过固定组件维持该距离感应装置21与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以保证该距离感应装置21所感应到的定位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本申请对距离感应装置21在车辆中的具体配置方式不做限制,可视情况而定。
存储器22用于存储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描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的程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存储器2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车载控制装置23可以用于加载并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实现相应方法实施例描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的各步骤。
结合上文相应部分的描述,该车载控制装置23可以是车载终端、车载控制器等,其中,该车载终端可以是集成在车辆中的终端,或者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车辆中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本申请对车载控制装置23的产品类型及其组成结构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在车载控制装置23为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可以由车载终端的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等,来加载并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实现相应方法实施例描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的各步骤。而且,本申请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系统,还可以利用该移动终端的其他检测设备,满足防撞处理需求,如车速检测、车辆行驶方向检测等,本申请在此不做一一详述。
在本申请提出的又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
读卡装置,用于在与用户佩戴的身份卡建立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获取身份卡配置的登录身份信息。此时,上述感应标签可以集成在身份卡中。
在本实施例实际应用中,用户驾驶车辆之前,可以使用其身份卡与读卡装置通信连接,以使该读卡装置读取该用户的登录身份信息,并对其进行权限验证,即该用户是否具有本车辆的操作权限,具体验证过程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其中,由于身份卡中集成有感应标签,在登录身份信息的验证过程中,可以确定该感应标签此时是第一身份标签还是第二身份标签,在验证通过后,可以将该感应标签此时确定的标签类型发送至车载控制装置,以完成后续控制操作;当然,如上述分析,本申请也可以将检测到的登录身份信息发送至车载控制装置进行身份验证,并确定其感应标签的标签类型,以执行相应的防撞预警操作,具体过程不做详述。
在本申请实际应用中,参照图6所示的场景示意图,对于用户操作车辆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作业相关数据,如登录认证记录、作业时长、货物运输次数/重量/路线,以及防撞预警次数/等级等,均可以上报至服务器进行备份存储,以便后续调用查询,实现对驾驶员和车辆的管理等,本申请对上述系统中各组成部件所感应或得到的数据,如何上报至服务器的实现方法不做限制,可视情况而定。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或并列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和系统而言,由于该装置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对应,而系统则包括该装置,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车辆的系统登录请求,其中,所述系统登录请求携带有请求登录所述车辆的用户的身份定位信息,所述用户佩戴有感应标签,所述感应标签用于实现所述用户与任意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
响应所述系统登录请求,若验证所述身份定位信息满足针对所述车辆的操作要求,将所述用户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一身份标签;
检测到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将所述用户的感应标签更新为第二身份标签;
其中,在所述用户具有所述第一身份标签的情况下,禁止响应针对所述车辆与所述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在所述用户具有所述第二身份标签的情况下,能够响应针对所述车辆与所述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所述身份定位信息满足针对所述车辆的操作要求,包括:
获取所述身份定位信息包含的登录身份信息及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基于所述用户佩戴的感应标签确定;
利用所述登录身份信息,验证所述用户是否具有所述车辆的操作权限;
利用所述定位信息,验证所述用户与所述车辆之间的距离是否位于预设操作范围;
如果所述用户具有所述车辆的操作权限,且所述用户与所述车辆之间的距离位于所述预设操作范围,确定所述身份定位信息满足针对所述车辆的操作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用户不具有所述车辆的操作权限,和/或所述用户与所述车辆之间的距离超过所述预设操作范围,确定所述身份定位信息不满足针对所述车辆的操作要求,将所述用户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二身份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到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实现方式:
基于所述用户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操作,得到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
检测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在第一时长内维持不变,生成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
检测所述用户的身份定位信息不再满足针对所述车辆的操作要求,生成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
检测到所述车辆的断电控制信号,生成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
确定第二时长内未检测到当前配置为所述第一身份标签的感应标签,生成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具有不同感应标签的所述用户,在满足相应防撞预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执行不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作业场景下针对第一车辆的第一障碍体的感应标签信息;
利用所述感应标签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障碍体具有的感应标签类别;
若所述第一障碍体具有所述第一身份标签,获取所述第一车辆与第二障碍体之间的第一状态信息,和/或所述第一障碍体与第二车辆之间的第二状态信息;
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状态信息满足第一防撞预警条件,控制所述第一车辆执行第一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
若所述第一障碍体具有所述第二身份标签,获取所述第一车辆与所述第一障碍体之间的第三状态信息;
检测到所述第三状态信息满足第二防撞预警条件,控制所述第一车辆执行第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所实现的车速限制程度,高于所述第一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所实现的车速限制程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车辆执行不同防撞级别的防撞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实现方式:
按照不同防撞级别对应的预警配置参数,输出相应的碰撞预警信息;
控制所述第一车辆停止运行;
按照针对不同防撞级别所配置的车速控制方式,控制所述第一车辆减速运行和/或改变行驶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作业场景下针对第一车辆的控制状态信息和感应标签信息;
基于所述控制状态信息和所述感应标签信息,确定所述感应标签信息满足针对所述第一车辆的操作要求,但所述第一车辆的位置信息在第三时长内维持不变,输出安全驾驶报警信息。
9.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系统登录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车辆的系统登录请求,其中,所述系统登录请求携带有请求登录车辆的用户的身份定位信息,所述用户佩戴有感应标签,所述感应标签用于实现所述用户与任意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
用户身份验证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系统登录请求,若验证所述身份定位信息满足针对所述车辆的操作要求,将所述用户的感应标签配置为第一身份标签;
用户身份更新模块,用于检测到针对所述车辆的系统退出指令,将所述用户的感应标签更新为第二身份标签;
其中,在所述用户具有所述第一身份标签的情况下,禁止响应针对所述车辆与所述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在所述用户具有所述第二身份标签的情况下,能够响应针对所述车辆与所述用户之间的防撞预警请求。
10.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距离感应装置;
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的程序;
车载控制装置,用于加载并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的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感应装置集成在所述车载控制装置内,用于获取佩戴有感应标签的用户的定位信息;或者,
所述距离感应装置独立于所述车载控制装置设置,且通过固定组件维持所述距离感应装置与所述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
所述系统还包括:
读卡装置,用于在与所述用户佩戴的身份卡建立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身份卡配置的登录身份信息,所述感应标签集成在所述身份卡中。
CN202011287172.3A 2020-11-17 2020-11-17 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24082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7172.3A CN112408286B (zh) 2020-11-17 2020-11-17 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7172.3A CN112408286B (zh) 2020-11-17 2020-11-17 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8286A CN112408286A (zh) 2021-02-26
CN112408286B true CN112408286B (zh) 2022-03-01

Family

ID=74832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7172.3A Active CN112408286B (zh) 2020-11-17 2020-11-17 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082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5971B (zh) * 2022-04-08 2024-08-13 北京集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91672A (en) * 2002-08-01 2004-02-11 James Griffiths Vehicle obstacle warning system using polling of remote transponder tags
CN104751626A (zh) * 2015-04-10 2015-07-01 苏州易信安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行人预警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行人预警系统
JP2017173939A (ja) * 2016-03-21 2017-09-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注意車両接近通知システム及び車両用通信装置
CN207468161U (zh) * 2017-11-16 2018-06-08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UWB技术和LoRa技术的叉车防撞智能报警系统
CN110304584B (zh) * 2018-07-26 2020-10-27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超带宽技术的叉车行人防撞方法
GB2579631A (en) * 2018-12-07 2020-07-01 Ongrade Ltd Proximity warn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8286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074769A1 (en) Vehicle Fault Handling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9802624B2 (en) Vehicle adapted for autonomous driving and a method for detecting obstructing objects
CN103569109B (zh) 用于在停车场地面上无驾驶员地移动车辆的方法
CN105848981B (zh) 用于车辆的驾驶员辅助方法和系统
WO2019208015A1 (ja) 情報処理装置、移動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1039552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autonomously driven vehicles, for distance measurement and for distance control
JP4883082B2 (ja) 交通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交通管理装置
US2016002366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scertaining a fatigue degree of a driver of a vehicle, and vehicle
US10699580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mergency handoff of an autonomous vehicle
CN102627091A (zh) 降低车辆与第一外部物体之间碰撞的风险的方法
GB2522728A (en) Monitoring device
CN111914237B (zh) 汽车驾驶员生物特征认证和gps服务
CN105026238A (zh) 对一组车辆访问的分层等级
CN106340192B (zh) 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及智能交通控制方法
KR101656302B1 (ko) 사고 방지 및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0836412B2 (en)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for preventing accidents
WO2020255530A1 (ja) 列車制御システム
WO2018179392A1 (ja) 車載装置、情報管理システム、情報管理サーバ、および方法
CN112408286B (zh) 基于用户身份的防撞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210138463A (ko) 보행자 사고방지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6448063A (zh) 交通安全监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JP2016149105A (ja) 車両内人感知システム
CN111257005B (zh) 用于测试自动驾驶车辆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210068181A (ko) 자율 발렛 주차를 지원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위한 인프라 및 차량
CN111497870A (zh) 一种车辆越车道线行驶提醒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