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7509A - 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 - Google Patents

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07509A
CN112407509A CN202011308712.1A CN202011308712A CN112407509A CN 112407509 A CN112407509 A CN 112407509A CN 202011308712 A CN202011308712 A CN 202011308712A CN 112407509 A CN112407509 A CN 112407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labeling
deformation
adjusting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87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贻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Zhu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Zhu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Zhu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Zhu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087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075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07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750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2Devices for moving articles, e.g. containers, past labelling s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3/00Labelling other than flat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8Label fee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26Devices for applying lab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26Devices for applying labels
    • B65C9/36Wipers; Presser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包括形变部和形变调节部,所述的形变部上具有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形变面,形变调节部用于调节形变面处于如下状态,压标状态: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内收缩,形变面上的尖端部位抵靠托标面上的标签移动使得标签的中部与产品的内壁相粘连;贴标状态: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外扩展,使得形变面形变至与待贴标产品内壁上贴标处的形状相一致将标签压贴在产品的内壁上;所述的两边部为与产品的筒腔深度方向相一致的边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适应具有不同锥度的内筒壁的贴标需求,并能提高贴标的可靠性,降低产品上的标签在使用过程中脱离的几率。

Description

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管状的产品内壁贴附标签,当产品内壁具有一定锥度时,传统贴标机不能实现可靠贴标,导致标签在张贴完成以后,在产品转运、输送等环节脱落的几率较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贴标更为灵活可靠,能够适应不同锥度的内筒壁贴标的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其贴标更加灵活可靠。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包括形变部和形变调节部,所述的形变部上具有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形变面,形变调节部用于调节形变面处于如下状态,压标状态: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内收缩,形变面上的尖端部位抵靠托标面上的标签移动使得标签的中部与产品的内壁相粘连;贴标状态: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外扩展,使得形变面形变至与待贴标产品内壁上贴标处的形状相一致将标签压贴在产品的内壁上;所述的两边部为与产品的筒腔深度方向相一致的边部。
优选地,形变调节部与形变面的两边部相连接。
优选地,形变部由弧形的弹性杆件或弹性板片构成。
优选地,形变面包括对称布置的弧形的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第一面部、第二面部交接处构成所述的尖端部位,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相互远离的边部分别与形变调节部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立状布置的调节安装件,第一面部、第二面部交接处与调节安装件的下端相固连,形变调节部包括调节安装件上活动安装的调节装配件以及与调节装配件相连接的形变调节组件,调节装配件通过调节连接部与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相互远离的边部相连接,形变调节组件调节调节装配件上、下移动。
优选地,第一面部、第二面部呈倒“⌒”状,调节连接部为连接绳/连接杆组成,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调节装配件、第一面部、第二面部铰接连接。
优选地,第一面部、第二面部呈收口状的U型,调节连接部为水平布置的压杆构成,压杆远离调节装配件的端部与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相连接。
优选地,调节安装件还装配有形变复位弹簧,形变复位弹簧和形变调节组件调节调节装配件移动的方向相反。
优选地,形变调节组件调节调节装配件向上移动,形变调节组件包括贴标滑动件和贴标传动件,贴标滑动件沿产品筒腔深度方向活动安装在贴标活动架上,贴标传动件沿产品筒腔深度方向活动安装在工装本体上,贴标滑动件和贴标传动件沿竖直方向滑动装配配合,贴标滑动件通过拉绳与调节装配件相连接,拉绳的中部通过换向组件进行换向。
优选地,还包括分别与贴标滑动件、贴标传动件相装配配合的F复位弹簧。
优选地,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的低端分别向上翻折有立状布置的板面连接处,两板面连接处相贴合连接。
优选地,形变部为弹性板片构成,弹性板片的外表面为能够进行厚度方向压缩的弹性层组成。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采用形变材料制成形变面,在压标状态下,形变面两边部向内收缩,形变面上的尖端部位抵靠托标面上的标签移动使得标签的中部与产品的内壁相粘连,在贴标状态下,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外扩展,使得形变面形变至与待贴标产品内壁上贴标处的形状相一致,继而将标签压贴在产品的内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形变材料制成的形变面在贴标状态下能够形变至与待贴标产品内壁上贴标处的形状一致,从而能够适应具有不同锥度的内筒壁的贴标需求,从而提高贴标的可靠性,降低产品上的标签在使用过程中脱离的几率;由于形变面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因此在贴标过程中的状态切换更加方便高效,从而有利于提高贴标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内筒壁连续贴标的贴标机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装单元的主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标机构的轴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托标部的轴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的轴测图;
图6为图5的主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形变调节部对形变面的状态进行调节的应用参考图,图中,实线所示为形变面处于压标状态时的位置示意图,虚线所示为形变面处于贴标状态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中,形变部采用弹性板片构成;
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中,形变部采用弹性杆件构成;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的轴测图;
图13为图12的主视图;
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在夹持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15为图14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4的仰视图;
图17为图14的右视图;
图18为图14的轴测图;
图1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在卸料状态下的轴测图;
图2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在卸料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标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供标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中,两托标杆件均处于低位;
图2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供标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中,一个托标杆件处于低位,另一托标杆件处于高位;
图2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供标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中,两托标杆件均处于高位;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型材支架在机架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26为图25中沿A-A向的剖视图,图中箭头指向为工装单元在循环输送线的输送方向。
各附图标号对应关系如下:
100-循环输送线,110-本体导送轨道,120-底座导送轨道,200-供标机构,210-出标部,220-A抵靠件,230-布气组件,300-工装单元,310-工装本体,320-工装底座,330-A滑动齿条,340-A1传动齿轮,350-A传动轴,360-A2传动齿轮,370-间距调节齿轮,380-间距传动轴,400-夹持机构,410-第一夹持件,411-固定板件,412-活动板件,420-第二夹持件,430-卸料铰接轴,440-夹持装配板,450-定料组件,451-定料件,451a-第一定料面,451b-第二定料面,451c-定料夹口,460-约束组件,461-约束爪,461a-约束部,500-接标机构,510-托标部,511-托标杆件,511a-托标杆部,511b-移标口,512-托标安装块,513-A浮动弹簧,514-托标安装座,515-托标架,520-贴标部,521-形变部,521a-形变面,521a1-第一面部,521a2-第二面部,522-贴标活动支架,522a-形变调节部,522b-转向轮,522c-调节装配件,522d-调节安装件,522e-调节连接部,522f-形变复位弹簧,523-贴标架,531-支架调节杆,532-贴标传动件,532a-压标调节部,532b-F2复位弹簧,537-B抵靠部,538-B楔形件,551-C抵靠部,552-C楔形件,600-贴标调节机构,611-A1调节齿条,612-A2调节齿条,621-压标调节件,622-拉绳,623-压标调节杆,623a-滑动部,623b-压标抵靠调节件,623c-F1复位弹簧,710-卸料抵靠部,720-卸料调节抵靠部,811-间距调节杆,812-间距传动齿轮,813-间距过渡齿轮,900-型材支架,910-第一水平部,920-第二水平部,930-连接部,1000-夹持调节机构,1110--约束抵靠部,1120-约束装配部,1130-约束调节杆,1140-约束驱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申请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申请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阅图1至图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筒壁连续贴标的贴标机,其旨在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在对管状的产品内壁贴附标签方面,传统贴标机大多是间歇式的,贴标效率较慢,另外对不同尺寸产品的适应性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实施方案为:贴标机包括供应标签的供标机构200和循环输送线100,循环输送线100上设置有用于对具有内筒壁的产品进行输送的工装单元300,工装单元300沿着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路径间隔设置,工装单元300包括用于对产品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400和对供标机构200供应的标签进行承接的接标机构500,接标机构500活动安装,接标机构500上具有托标部510和贴标部520,接标机构500处于如下A1和A2两种状态:
A1状态为:接标机构500上的托标部510位于夹持机构400的外侧用于承接供标机构200上卸下的标签的接标状态;其中,托标部510位于夹持机构400的外侧,是指托标部510位于夹持机构400上产品的外侧;
A2状态为:接标机构500上的托标部510移动至夹持机构400上产品的筒腔内,贴标部520将托标部510上标签转帖至内筒壁上的贴标状态。
上述实施方案的工作过程是:工装单元300在循环输送线100循环输送,在输送路径上,首先在工装单元300上的夹持机构400上装夹待贴标的筒状产品,然后在工装单元300继续输送的过程中,承接旁侧的供标机构200所供应的标签,并将承接的标签伸入筒腔内,最后将标签转帖至内筒壁上。具体地,是通过调节工装单元300上的接标机构500的状态,实现标签的承接和标签的转贴操作,当接标机构500处于A1状态时,接标机构500上的托标部510位于夹持机构400的外侧,对供标机构200上卸下的标签进行承接;然后调节接标机构500处于A2状态,使得接标机构500上的托标部510移动至夹持机构400上产品的筒腔内,接标机构500上的贴标部520将托标部510上标签转帖至内筒壁上。
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内筒壁连续贴标的贴标机,不仅能够实现连续贴标,使得贴标效率更高,而且能够将标签可靠贴在产品的内筒壁上,即实现更为可靠的贴标操作。另外,由于贴标调节机构设置在工装单元流转的途中,而不是直接设置在工装单元上,因此,有利于将贴标调节机构设置呈机械式的调节方式,继而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更适宜推广应用。
如图1所示,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路径旁侧设置有贴标调节机构600,贴标调节机构600调节接标机构500在A1和A2两种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路径上依次依序设置有上料工位、供标工位和贴标工位,供标机构200设置在供标工位处,贴标工位处设置贴标调节机构600。
其中,通过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路径旁侧设置的贴标调节机构600对途经的工装单元300上的接标机构500所处的状态进行调节。当工装单元300移动至上料工位时,操作人员或机械手可以执行向上料工位的工装单元300进行装夹产品的操作,当工装单元300移动至供标工位时,贴标调节机构600调节工装单元300上的接标机构500处于A1状态,使得工装单元300上的托标部510对供标机构200上卸下的标签进行承接,当工装单元300承接标签并移动至贴标工位时,贴标调节机构600调节工装单元300上的接标机构500处于A2状态,使得工装单元300上的贴标部520将托标部510上的标签转帖至产品的内筒壁上,从而完成对产品的贴标操作。
参阅图1,供标工位处供标机构200的出标方向与该处的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相一致。这样可以节约接标的时间,从而提高接标的效率。倘若将供标工位处供标机构200的出标方向与该处的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相交布置,则输送线需要在供标工位滞留相应的时间,才能保证可靠接标,否者,承接部很容易会与供标机构200错过,从而难以完成接标操作。
参阅图1、图2、图12至图20,夹持机构400包括第一、二夹持件,第一、二夹持件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产品夹持在第一、二夹持件之间,产品筒腔横状水平布置且筒腔深度方向与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相交状布置,接标机构500在产品筒腔的端部外侧设置。产品筒腔横状水平布置且筒腔深度方向与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相交状布置,是为了方便在循环输送线100对产品输送的路径两侧分别布置供标机构200、上料机构、贴标调节机构600,如果产品筒腔横状水平布置且筒腔深度方向与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相一致的话,将不利于布置相应的设备或机构,因为这样很容易引起干涉。通过将第一、二夹持件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就是为了适应“产品筒腔横状水平布置且筒腔深度方向与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相交状布置”的使用情况。接标机构500在产品筒腔的端部外侧布置,也就是接标机构500、夹持机构400在工装单元300上沿产品筒腔的深度方向顺延布置,从而在接标机构500的移动路径旁侧对应布置贴标调节机构600、供标机构200,以便调节接标机构500的运行状态和向接标机构500供应标签;在夹持机构400移动路径的旁侧对应布置上料调节机构、卸料调节机构,以便对夹持机构400进行上料和卸料的操作。通过这样布置夹持机构400和接标调节机构,使得两者相互配合又不相互干涉。
具体地,参阅图1、图2、图12和图13,第一夹持件410、第二夹持件420结构相同,第一夹持件410包括固定板件411和活动板件412,固定板件411位于活动板件412的外侧,固定板件411固定安装在工装本体310上,活动板件412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活动安装,活动板件412与调节其进行移动夹持调节机构1000相连接,夹持调节机构1000调节第一、二夹持件上活动板件412之间的间距,使得第一、二夹持件上活动板件412之间的间距减小/增大,从而实现对产品的松夹/夹持。
第一夹持件410、第二夹持件420中的固定板件411上的板面组成形成对产品的支撑定位槽,固定板件411上朝向产品一侧的板面倾斜布置或呈弧形面布置。
参阅图12至图20,作为夹持机构400的一种实施方式,活动板件412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与工装本体310构成滑动导向装配连接,活动板件412呈立状布置,活动板件412的下端与A滑块固定相连,A滑块通过A导杆和复位弹簧装配在工装本体310上,A导杆的杆长方向与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保持一致。还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B滑块,两个B滑块的间距方向与产品的筒深方向一致,B滑块通过B导杆滑动装配在工装本体310上,B导杆的杆长方向与产品的筒深方向一致,B导杆与A导杆错开布置,两个A滑块与两个B滑块通过平行四连杆机构相连,两个A滑块位于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其中两个相对的顶点处,两个B滑块位于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另外两个相对的顶点处,通过调节两个B滑块的间距即可间接调节两个A滑块的间距,进而实现调节两个活动板件412的间距的间距的目的。
进一步地,通过将B滑块与本体导轨连接配合,或者在B滑块上装配与本体导轨相配合的滚轮,从而两个B滑块本体导轨的两侧边部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构成滑动/滚动导向配合连接,导轨宽度尺寸的变化即可使得两个B滑块的间距发生改变,继而调节两个B滑块的间距。
其中,导轨可以采用外凸形的导轨,也可以采用内凹的槽型导轨。若是采用外凸形的导轨,则两个B滑块通过滚轮与导轨宽度方向的两外侧边部连接,导轨宽度方向的尺寸发生变化使得两个B滑块的间距改变;若导轨为内凹形的槽型导轨,则两个B滑块通过滚轮与导轨宽度方向的两内侧边部连接,导轨的槽宽变化使得两个B滑块的间距改变。
作为夹持机构40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活动板件412的中部通过水平转轴转动安装在固定板件411上,水平转轴的轴向与产品筒腔的深度方向保持一致,将活动板件412的下端通过过渡连接件铰接安装在B滑块上,过渡连接件通过C导杆与活动板件412构成滑动导向配合,C导杆的杆长方向与活动板件412的板高方向相一致。通过调节两个A滑块相互靠近/远离,使得两个活动板件412分别绕水平转轴翻转,以实现对产品的夹持/松夹。
参阅图1和图2,上述的工装单元300包括工装本体310,夹持机构400活动安装在工装本体310上,循环输送线100上还设置有卸料工位,卸料工位位于贴标工位的下游,工装本体310上还设置有卸料调节机构,卸料调节机构与夹持机构400相连接,卸料调节机构在卸料工位改变夹持机构400的姿态进行卸料。通过将夹持机构400活动安装在工装本体310上,并通过卸料调节机构于卸料工位调节夹持机构400的姿态,以便实现卸料,从而使得循环输送线100得以循环运作,且提高了卸料的效率。
具体地,参阅图1、图2、图12和图13,夹持机构400远离接标机构500的端部通过卸料铰接轴430与工装本体310相连接,在卸料工位处卸料调节机构调节夹持机构400绕卸料铰接轴430转动进行卸料。
进一步地,参阅图1、图12和图13,卸料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夹持机构400上的卸料抵靠部710、设置在卸料工位处的卸料调节抵靠部720,卸料抵靠部710与卸料调节抵靠部720位于卸料抵靠部710的移动路径上,在卸料抵靠部710随工装单元300沿循环输送线100移动的过程中,卸料调节抵靠部720能够与卸料抵靠部710构成楔面驱动配合,抵靠卸料抵靠部710使得夹持机构400绕卸料铰接轴430发生翻转,从而在循环输送线100的线路旁侧将产品卸出。其中,卸料抵靠部710设置在夹持机构400上与卸料铰接轴430相对应的位置处,且卸料抵靠部710延伸至输送路线的旁侧,处于能够与卸料工位的卸料调节抵靠部720相抵靠的位置。卸料调节抵靠部720/卸料抵靠部710上安装有滚轮,滚轮的转动轴线与水平布置且与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相交布置。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参阅图1至图5,由于接标机构500布置在夹持机构400上的产品的端部外侧,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托标部510和贴标部520沿着筒腔的深度方向活动安装,从而当接标机构500处于A1状态时,托标部510和贴标部520均处于筒腔的外侧,托标部510可以对供标机构200供应的标签进行承接;当接标机构500处于A2状态时,托标部510和贴标部520均移至筒腔内,托标部510携带的标签与筒腔内壁的待贴标位置对应布置,然后贴标部520将托标部510上的标签转移贴在筒腔内壁上。当接标机构500在A1状态与A2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时,接标机构500沿筒腔的深度方向移动。
参阅图2至图4,托标部510包括托标面,托标面用于承载托标部510承接的标签,托标面上设置有用于使得标签从托标面上移走的移标口511b,移标口511b沿筒腔深度方向的两外侧的组成托标部510的部件对标签的两边部进行支撑,换言之,移标口511b沿筒腔深度方向的两外侧的组成托标部510的部件上具有托标面,贴标部520从移标口511b的上侧向下移动压靠标签从托标面上脱离并粘贴在下侧的筒腔内壁上。
参阅图2和图3,在接标机构500处于A1状态时,为避免贴标部520对托标部510进行承接标签产生干涉,最好要将贴标部520与托标部510错开布置,以便使得贴标部520对托标部510的接标进行避让。当托标部510完成接标后,贴标部520在移至托标部510的上侧,并在接标机构500处于A2状态时,通过将贴标部520下移将托标部510上的标签压靠,使得标签与托标面脱离并从移标口511b移出,然后粘贴在下侧的筒腔内壁。
参阅图21至图24,在供标机构200对接标机构500供应标签方面,供标机构200的出标部210与A1状态的托标部510对应布置,出标部210的外部上方设置布气组件230,布气组件230的出风方向向下,托标部510从布气组件230的下侧移动行走,出标部210送出的标签从布气组件230下侧转至托标部510上。托标部510随工装单元300沿循环输送线100进行移动,移动的过程中途经布气组件230的下侧,与此同时,供标机构200的出标部210卸出标签,从而布气组件230通过吹气将出标部210卸出的标签逐步移至托标部510上,托标部510完成接标后,在后续的贴标工位将承接的标签转帖至同一工装单元300上的产品筒腔内壁上。
参阅图1和图2,工装本体310沿竖直方向活动安装在工装底座320上,循环输送线100上设置有分别对工装本体310、工装底座320分别进行导送装配的本体导送轨道110、底座导送轨道120,底座导送轨道120安装在升降架上。当然,也可以把本体导送轨道110安装在升降架上,底座导送轨道120安装在机架上。之所以将工装本体310沿竖直方向活动安装在工装底座320上,是为了能够对工装本体310相对于工装底座320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在对不同尺寸的筒状产品进行贴标时,可以调节接标机构500沿竖直方向与筒状产品的中心的相对位置,使得贴标稳定可靠地进行。
其中,在调节接标机构500沿竖直方向与筒状产品的中心的相对位置时,可以通过调节夹持机构400/接标机构500的位置实现,只要调节两者中的任意一者即可。当底座导送轨道120安装在升降架上时,也就是能够通过升降架的高度调节底座导送轨道120的高度,从而可以调节工装底座320上的高度,进而调节工装底座320上的接标机构500的高度;若本体导送轨道110安装在升降架上,而由于夹持机构400安装在工装本体310上,而工装本体310是活动安装在工装底座320上,从而调节本体导送轨道110的高度可以实现调节夹持机构400相对于接标机构500的高度的目的。
参阅图2至图1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其包括上述的托标部510和贴标部520,托标部510和贴标部520均沿待贴标产品筒腔的深度方向活动安装,贴标部520还沿筒腔的径向方向活动安装,托标部510和贴标部520与贴标调节机构600相连接,贴标调节机构600调节贴标部520和托标部510处于接标状态和贴标状态,其中,接标状态为:贴标部520和托标部510均位于产品的外侧,托标部510对供标机构200的出标部210送出的标签进行承接,贴标部520对托标部510承接标签进行避让;贴标状态为:贴标部520和托标部510均移动至产品的筒腔内,贴标部520将托标部510上托载的标签转帖至产品筒腔内壁上。
其中,贴标部520和托标部510处于接标状态时,托标部510与贴标部520错开布置,贴标部520对托标部510承接标签进行避让;当贴标部520和托标部510向贴标状态切换时,两者均向产品的筒腔内移动,然后将贴标部520移至托标部510的上侧,从而使得贴标部520和托标部510切换至贴标状态,然后贴标部520下移将托标部510上托载的标签从托标面上移走,经由移标口511b移至产品的筒腔内壁上,并进行贴标操作。
具体地,参阅图2至图4,贴标状态时,贴标部520沿着筒腔的径向移动,托标部510上的标签具有标识面和覆胶面,覆胶面与筒腔内壁对应布置,托标部510上具有托标面,托标面上具有供托标面上的标签移走的移标口511b,移标口511b两外侧的标签边部搭覆在托标面上,贴标部520从标识面的外侧向靠近筒腔内壁一侧移动压靠标签从移标口511b脱离贴表面并粘贴到筒腔内壁的壁面上。其中,托标面具有移标口511b,移标口511b的两外侧的托表面用于对标签的边部进行搭接,这样可以减少覆胶面与托标面的接触面积,一方面能够起到对标签的承接,另一方面在贴标部520实施贴标动作时,能够减小标签与托表面粘连的几率,从而顺利可靠地将标签转帖至产品的筒腔内壁上。贴标部520是沿筒腔的径向移动,可以将标签可靠压贴在筒腔内壁上,贴标部520与标签的标识面接触进行压靠,避免标签与贴标部520粘连,进一步使得贴标操作更加顺利。
更为优选地,贴标状态时,托标面横状水平布置,贴标部520沿竖直的筒腔径向向下移动压靠标签将标签从托标面上移走。通过将贴标状态下的托标面水平布置,使得贴标调节机构600在贴标工位处调节贴标部520向下运动即可,从而有利于贴标调节机构600的结构进行优化,也便于合理布置贴标调节机构600的位置。
参阅图4,上述的托标面为两间隔布置的托标杆件511组成,两托标杆件511之间的间隔区域构成所述的移标口511b。
其中,托标杆件511上用于承托标签的杆身记为托标杆部511a,托标杆部511a由截面为圆形的杆体构成,圆形的杆体表面可与标签的覆胶面形成线接触,使得接触面积更小,从而更加方便标签在贴标状态下与托标杆部511a脱离,另外,由于托标杆部511a的截面为圆形,还能减少对标签移出的阻碍,使得托标杆部511a的使用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托标杆部511a绕其中心线转动安装。由于托标杆部511a是与标签的覆胶面搭接,在贴标部520压靠标签的标识面使得标签从托标杆部511a上脱离的过程中,托标杆部511a会因为黏胶的作用对标签产生滞留拉力,如果托标杆部511a不能自适应地改变姿态,有可能会使得标签纸被扯断,因此本实施例将托标杆部511a转动装配,在贴标部520将标签从托标杆部511a上移走时,托标杆部511a能够适应标签纸的移出而进行转动,有利于标签纸的顺利脱离和防止标签纸损坏。
当然,还可以在托标杆部511a的外表面设置有刻纹,参阅图2至图4。通过设置刻纹,也能减小托标杆部511a与标签的覆胶面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托标杆部511a与标签纸的粘结力,便于标签纸在贴标状态下顺利与托标杆部511a脱离,使得贴标操作可靠进行。
在托标杆部511a承接标签时,若托标杆部511a的高度一开始就与出标部210的高度一致,就有可能会与供标机构200的出标部210产生干涉。对此,参阅图13至图16,将托标杆部511a高度可调节式安装在托标架515上,托标杆部511a在供标机构200上的出标部210下侧移动时处于低位,托标杆部511a移动至出标部210的出标端时,托标杆部511a由低位转至高位,托标杆部511a处于高位时的高度与出标部210移出的标签高度相一致,此时可以对出标部210移出的标签进行承接。
在托标杆部511a在承接出标部210移出的标签时,为了减小对标签的移出所形成的阻碍,优选地,托标杆部511a或托标杆部511a的表面由防粘胶材料构成。防粘材料类似于离型纸。
作为托标杆部511a安装方式的一种实施方案:托标杆部511a远离产品的端部铰接安装在托标架515上,托标杆部511a与调节其由低位向高位进行复位的A复位弹簧相连接,托标杆部511a在供标机构200上的出标部210下侧移动时,通过在移动路径上设置的A抵靠件220抵靠其处于低位,托标杆部511a移动至出标部210的出标端时,A抵靠件220与托标杆部511a相分离,A复位弹簧驱使托标杆部511a恢复至高位,使得托标杆部511a的高度与出标部210的标签高度相一致。A抵靠件220可以是设置在托标杆部511a与托标架515的铰接处的扭簧。
作为托标杆部511a安装方式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参阅图2至图4,托标杆部511a远离产品的端部设置有托标安装块512,托标安装块512通过A浮动弹簧513浮动安装在托标架515上,托标杆部511a在供标机构200上的出标部210下侧移动时通过在托标安装块512移动路径上设置的A抵靠件220抵靠其处于低位,托标杆部511a移动至出标部210的出标端时,A抵靠件220与托标安装块512相分离,A浮动弹簧513驱使托标杆部511a恢复至高位,使得托标杆部511a的高度与出标部210的标签高度相一致。
为便于对两托标杆部511a的间距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筒状产品的贴标需求,本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案为,两托标杆部511a中的一者或两者沿两者之间的间距方向活动安装,托标杆部511a与托杆间距调节机构相连接,托杆间距调节机构调节两者之间的间距。
当托标杆部511a是采用铰接安装的方式装配在托标架515上时,托杆间距调节机构的实施方案是为:两托标杆部511a分别安装在托标安装块512上,两托标安装块512沿两者之间的间距方向活动安装在托标架515上,托杆间距调节机构包括位于工装本体310上的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和贴标工位的上游设置的间距调节单元,托杆间距传动组件与两托标安装块512传动连接,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和间距调节单元传动连接时调整两托标安装座514之间的间距。
当托标杆部511a是经由托标安装块512通过A浮动弹簧513浮动安装在托标架515上时,托杆间距调节机构的实施方案是为:两托标杆部511a分别安装在托标安装块512上,托标架515上设置有两托标安装座514,托标安装块512浮动安装在托标安装座514,两托标安装座514沿两者之间的间距方向活动安装在托标架515上,托杆间距调节机构包括位于工装本体310上的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和贴标工位的上游设置的间距调节单元,托杆间距传动组件与两托标安装座514传动连接,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和间距调节单元传动连接时调整两托标安装座514之间的间距。托杆间距传动组件随工装单元300沿着循环输送线100移动,当途经贴标工位的上游时与间距调节单元传动连接,从而调节两托标杆部511a的间距。在对相同尺寸的筒状产品实施贴标前,两托标杆部511a的间距只需要调节一次,因此,间距调节单元通常活动安装在循环输送线100的旁侧,一旦调节完毕,设备运行时,就要将间距调节单元移至避让位置。
参阅图4,间距传动组件包括间距调节杆811,间距调节杆811两端的杆身上分别设置两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螺纹段分别与两托标安装块512/两托标安装座514组成丝杆螺母调节机构,间距调节杆811上还设置间距传动齿轮812,工装本体310上还设置有间距调节齿轮370,间距调节齿轮370和间距传动齿轮812之间通过间距传动单元节相连接,间距调节齿轮370的中心线竖直布置,间距调节单元包括活动安装的B1、B2调节齿条和调节B1、B2调节齿条状态的齿条状态调节组件,B1、B2调节齿条调节间距调节齿轮370转动方向相反,齿条状态调节组件调整B1、B2调节齿条与间距调节齿条的调节状态。
其中,间距传动单元节包括与间距传动齿轮812相啮合传动连接的间距过渡齿轮813,间距传动齿轮812、间距过渡齿轮813均为锥齿轮,间距过渡齿轮813和间距调节齿轮370通过间距传动轴380同轴传动连接。
在两托标杆部511a的间距调节完毕以后,为防止设备运行过程中两个托标杆部511a的间距发生变化,优选地,在间距调节杆811与两托标安装块512/两托标安装座514之间或者间距调节杆811与工装本体310之间设置阻尼结构,目的在于增大间距调节杆811转动的阻力,以便在两托标杆部511a的间距调节完毕以后,限制间距调节杆811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两托标杆部511a的间距保持不变。
在实现托标架515由接标状态向贴标状态进行转换方面,尤其是将托标架515由产品的外部移入产品的筒腔内,本实施例优选地,参阅图2至图6,工装本体310上设置有A传动单元,A传动单元包括滑动安装在工装本体310上的A滑动齿条330,A滑动齿条330的一端与托标架515相连接,A滑动齿条330的另一端与A1传动齿轮340相啮合传动连接,工装本体310上还转动安装有A传动轴350,A传动轴350竖直布置,A1传动齿轮340装配在A传动轴350的上端,A传动轴350的下端设置有A2传动齿轮360,贴标调节机构600包括调节托标架515沿筒腔深度方向进行移动的A调节单元,A调节单元包括调节A2传动齿轮360进行转动的A1、A2调节齿条612,A1、A2调节齿条612在贴标工位沿着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A1、A2调节齿条612调节A2传动齿轮360转动方向相反,A1调节齿条611在调节A2传动齿轮360转动时,用于调节托标架515沿筒腔深度方向移入产品的筒腔内,A2调节齿条612在调节A2传动齿轮360转动时,用于调节托标架515沿筒腔深度方向移处产品的筒腔。
当产品的深度尺寸不同或者产品筒腔内待贴标位置沿筒深方向发生改变时,需要对托标架515沿筒腔深度方向移动的行程进行调整,对此,将A1调节齿条611、A2调节齿条612可拆卸式装配在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路径上,更换不同长度的A1调节齿条611、A2调节齿条612实现托标架515不同行程的滑动调节。
参阅图2、图3、图5至图1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部520,所述的贴标部520安装在贴标活动支架522上,贴标活动支架522沿竖直方向活动安装在贴标架523上,工装本体310上还设置有支架调节组件,支架调节组件调节贴标部520沿竖直方向移动。通过支架调节组件调节贴标部520沿竖直方向移动,使得贴标部520能够执行将托标部510上的标签转帖至产品的筒腔内壁上。
参阅图1至图3、图5至图1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其所要解决的问题为:现有技术中,在对管状的产品内壁贴附标签方面,当产品内管壁具有一定锥度时,传统贴标机构不能实现可靠贴标,导致标签在张贴完成以后,在产品转运、输送等环节脱落的几率较大。
为了解决上述贴标中的难题,本实施例所采取的实施方案为,贴标机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包括形变部521和形变调节部522a,形变部521上具有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形变面521a,形变调节部522a用于调节形变面521a处于压标状态和贴标状态,其中,在压标状态下,形变面521a的两边部向内收缩,形变面521a上的尖端部位抵靠托标面上的标签移动使得标签的中部与产品的内壁相粘连;在贴标状态下,形变面521a的两边部向外扩展,使得形变面521a形变至与待贴标产品内壁上贴标处的形状相一致将标签压贴在产品的内壁上。其中,形变面521a的两边部为与产品的筒腔深度方向相一致的边部,换言之,形变面521a的两边部与标签的两边部对应布置,形变面521a的两边部的间距方向与产品的筒腔深度方向相交布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采用形变材料制成形变面521a,在压标状态下,形变面521a两边部向内收缩,形变面521a上的尖端部位抵靠托标面上的标签移动使得标签的中部与产品的内壁相粘连,在贴标状态下,形变面521a的两边部向外扩展,使得形变面521a形变至与待贴标产品内壁上贴标处的形状相一致,继而将标签的两边部压贴在产品的内壁上,至此使得标签的整个覆胶面能够可靠张贴在产品内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形变材料制成的形变面521a在贴标状态下能够形变至与待贴标产品内壁上贴标处的形状一致,从而能够适应具有不同锥度的内筒壁的贴标需求,从而提高贴标的可靠性,降低产品上的标签在使用过程中脱离的几率;由于形变面521a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因此在贴标过程中的状态切换更加方便高效,比如,形变面521a在由压标状态向贴标状态切换时,形变面521a是利用弹性恢复力进行状态切换,可以有效利用回弹作用使得形变面521a将标签紧密压贴在产品的内壁上,进一步增加贴标的可靠性,而且回弹方式进行状态切换速度更快,从而有利于提高贴标效率。
参阅图7至图9,形变调节部522a与形变面521a的两边部相连接。通过形变调节部522a调节形变面521a的两边部相互靠近/远离,实现调节形变面521a的姿态发生改变,使得形变面521a适应压标需求和贴标需求。
形变部521由弧形的弹性杆件或弹性板片构成。参阅图11,当形变部521采用弧形的弹性杆件构成时,将各弹性杆件沿着方向e线性阵列式拼装在一起,拼装的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者粘接等固定拼装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拼接支架或座体可拆卸式装配各弹性杆件,并使得各弹性杆件在拼接支架或座体上沿着一个方向呈线性阵列排布。参阅图2、图3、图5至图10,当形变部521采用弧形的弹性板片构成时,弹性板片的外凸面构成形变面521a。
具体地,上述的形变面521a为对称式结构,参阅图7至图9,其包括对称布置的弧形的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连接组成形变面521a,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交接处构成上述的尖端部位,尖端部位用于在压标状态下对托标面上的标签实施压靠,使得标签移至产品内壁的待贴标部位,并与待贴标部位呈粘连状态。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相互远离的边部分别与形变调节部522a相连接,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相互远离的边部也即上述的形变面521a的两边部。形变连接部调节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相互靠近使得形变面521a向压标状态切换,形变连接部调节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相互远离使得形变面521a向贴标状态切换。
还包括立状布置的调节安装件522d,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交接处与调节安装件522d的下端相固连,形变调节部522a包括调节安装件522d上活动安装的调节装配件522c以及与调节装配件522c相连接的形变调节组件,调节装配件522c通过调节连接部522e与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相互远离的边部相连接,形变调节组件调节调节装配件522c上、下移动。形变调节组件调节调节装配件522c向上移动时,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相互远离的边部相互靠近,从而使得形变面521a向压标状态切换;形变调节组件调节调节装配件522c向下移动时,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相互远离的边部相互远离,从而使得形变面521a向贴标状态进行切换。
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呈倒“⌒”状,参阅图7至图9,即弧形的凹面朝上布置,弧形的凸面朝下布置,从而能够利于形变面521a在压标状态时形变至与贴标部位的内壁形状一致。调节连接部522e为连接绳/连接杆组成,若调节连接部522e采用连接杆,则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调节装配件522c、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铰接连接。
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组成呈收口状的U型的形变面521a,调节连接部522e为水平布置的压杆构成,压杆远离调节装配件522c的端部与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相连接,换言之,压杆上沿其杆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的边部相连,压杆的两端位于调节安装件522d的两外侧。其中,压杆与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可以是铰接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压杆与调节安装件522d可以连接,也可以不连接,若连接则为沿竖直方向活动连接方式。
参阅图9,调节安装件522d上的调节装配件522c上下移动可以实现形变面521a在压标状态和贴标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实施时,调节安装件522d还装配有形变复位弹簧522f,形变复位弹簧522f和形变调节组件调节调节装配件522c移动的方向相反,形变复位弹簧522f用于使得调节装配件522c向上或向下移动复位,相对应地,形变调节组件用于调节调节装配件522c向下或向上移动。
本实施例优选地,形变调节组件调节调节装配件522c向上移动,这样形变复位弹簧522f通过弹性恢复力驱使调节装配件522c向下快速复位,快速复位的目的在于,一方面使得形变面521a快速向压标状态切换,从而使得压标操作更加高效,另一方面,弹性复位更利于使得形变面521a产生较大的回弹效果,从而使得形变面521a能够更加可靠地将标签贴附在产品内壁上,获得更加牢靠的贴标效果。
参阅图7至图9,形变调节组件包括贴标滑动件和贴标传动件532,贴标滑动件沿产品筒腔深度方向活动安装在贴标活动架上,贴标传动件532沿产品筒腔深度方向活动安装在工装本体上,贴标滑动件和贴标传动件532沿竖直方向滑动装配配合,贴标滑动件通过拉绳与调节装配件522c相连接,通过对贴标滑动件实施牵拉/抵靠推动操作,使得贴标滑动件在贴标活动架上滑移,进而带动拉绳拉动调节装配件522c上移,达到将形变面521a调节至压标状态的目的,随后通过调节形变面521a下移即可对托标面上的标签进行抵靠,形变面521a的下移通过贴标活动架的下移实现;当解除对贴标活动架的牵拉/抵靠推动之后,调节装配件522c在形变复位弹簧522f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下移复位,同时形变面521a切换至压标状态。
具体操作过程为:先通过对贴标滑动件实施牵拉/抵靠推动操作,使得贴标滑动件在贴标活动架上滑移,进而带动拉绳拉动调节装配件522c上移,使得形变面521a切换至压标状态,随后通过调节形变面521a下移即可对将托标面上的标签抵靠下移至产品的内腔内壁上,并与内壁粘连,此时标签与产品的内壁连接并不可靠;然后,解除对贴标活动架的牵拉/抵靠推动,调节装配件522c在形变复位弹簧522f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下移复位,同时形变面521a切换至压标状态,形变面521a在弹性回弹作用下,瞬间形变至与产品内壁的待贴标部位的形状一致的姿态,使得标签可靠张贴在待贴标部位。
上述的贴标传动件532是用于装配贴标活动架,贴标活动架在贴标传动件532上升降式装配,上述的形变部521、调节安装件522d、调节装配件522c、贴标滑动件均安装在贴标活动架上,在形变面521a处于压标状态时,可以通过调节贴标活动架相对于贴标传动件532下移,实现将托标面上的标签下压的操作。贴标传动件532是沿产品筒腔深度方向活动安装在工装本体上,通过调节贴标传动件532移动可以实现将形变面521a移入/移出产品内腔的目的。
参阅图2、图3、图5、图6、图10和图11,由于调节装配件522c是在调节安装件522d上升降式装配,而贴标滑动件在贴标活动架上是沿产品筒腔深度方向活动安装,为了防止拉绳的绳体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拉绳的中部设置换向组件,通过换向组件对拉绳绳体的走向进行换向。具体地,换向组件可以采用转向轮522b进行实施。
上述实施方案还包括分别与贴标滑动件、贴标传动件532相装配配合的F1复位弹簧623c、F2复位弹簧532b,通过设置F1复位弹簧623c、F2复位弹簧532b分别可以实现贴标滑动件、贴标传动件532的快速复位。
在具体制作时,将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的低端分别向上翻折成立状布置的板面连接处,两板面连接处相贴合连接,这样便于加工和组装第一面部521a1、第二面部521a2,第一面部521a1和第二面部521a2的连接更加可靠,而且,立状布置的板面连接处还可以用于装配连接调节安装件522d的下端,也即能够预留与调节安装件522d相连的连接结构,使得装配起来更加方便灵活。
形变部521为弹性板片构成,弹性板片在现有的生产物料中比较常见,取材方便,成本较低,而且相比于弧形的弹性杆件而言,制作更加快捷。弹性板片为刚性的结构,为防止弹性板片与标签发生干涉,在弹性板片的外表面设置能够进行厚度方向压缩的弹性层组成,一方面可以缓冲弹性板片的板面对标签的刚性刮擦,另一方面使得标签表面受力更加均匀。
贴标活动架522上设置有沿方向b活动安装的压标调节件621和压标调节杆623,其中,压标调节件621沿方向b与贴标活动架522构成滑动导向装配,方向b与夹持架构上的管状产品的身长方向一致,压标调节杆623沿其杆长方向活动安装,压标调节杆623的一端与压标调节件621相连接,压标调节杆623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部623a,滑动部623a与贴标传动件532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装配,贴标传动件532上设置压标调节部532a,贴标工位处设置有与压标调节部532a相抵靠配合的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t贴标活动架522上还设置有用于使得压标调节杆623进行复位的F1复位弹簧,贴标传动件532与F2复位弹簧532b相连,压标调节杆623和压标调节件621组成贴标滑动件625。其中,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为压标抵靠楔面构成,压标抵靠楔面立状布置,压标抵靠楔面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布置,压标抵靠楔面抵靠压标调节部532a沿b方向移动,从而拉动压标调节杆623沿b方向移动,继而通过拉绳622拉动调节装配件522c向上移动,实现将形变面521a调节至压标姿态;当压标抵靠楔面与压标调节部532a脱离后,F1复位弹簧623c驱使压标调节杆623复位,同时,F2复位弹簧532b驱使贴标传动件532复位、形变复位弹簧522f驱使调节装配件522c向下复位,使得形变面521a向贴标姿态切换。
由于贴标传动件532上的压标调节部在高度方向位置不变,贴标滑动件是与贴标传动件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因此,压标调节部不会受贴标活动架上下移动的影响,即消除了贴标活动架沿竖直方向的位置变化对贴标抵靠件结构和安装位置的影响,相比于在贴标活动架上设置压标调节部而言,比较方便在沿途对贴标抵靠件进行定位装配,而且贴标抵靠件的结构更加简化,可以节省较多的计算量和制作成本,使得方案易于实施。
参阅图2、图3、图5至图6,贴标活动支架522通过B浮动弹簧和导向结构沿竖直方向浮动安装在贴标架523上,支架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贴标活动支架522上的B抵靠部537和设置在贴标工位处的B楔形件538,B楔形件538上的楔形面与B抵靠部537对应布置,用于与途经的B抵靠部537构成楔面驱动配合,以调节贴标活动支架522下行,将托标部510上的标签压靠在筒腔内壁上;当B楔形件538与B抵靠部537脱离后,贴标活动支架522在B浮动弹簧的弹性复位作用下上行复位。
当接标机构500处于A1状态时,亦即接标状态,贴标部520要对托标部510承接标签进行避让,因此,接标状态下的托标部510与贴标部520错开布置。通过上述的A传动单元与上述的A调节单元的配合,能够实现调节托标架515沿工装单元300上的产品的筒腔深度方向靠近产品移动,使得托标部510伸入到产品的筒腔内。然后,为了使得贴标部520移至托标部510的上侧且与托标部510上下对应的位置,还需要调节贴标架523沿产品的筒腔深度方向相对于托标架515移动。对此,参阅图2、图3、图5至图6、以及图23至图24,将贴标架523沿筒腔深度方向通过C浮动弹簧和C导杆滑动安装在托标架515上,在贴标架523上设置C抵靠部551,在贴标工位设置能够与C抵靠部551构成楔面驱动配合的C楔形件552,C楔形件552上具有与C抵靠部551楔面配合的楔面,C楔形件552与C抵靠部551抵靠使得贴标架523相对于托标架515滑移并靠近产品,直至贴标部520移至与托标部510上的标签上下对应布置的位置。
当工装单元300沿循环输送线100移动至贴标工位时,首先是A1调节齿条611与A2传动齿轮360传动连接,驱使托标架515靠近产品移动,直至托标部510和托载的标签到达筒腔内待贴标的位置,然后,贴标架523上的C抵靠部551与移动路径上的C楔形件552抵靠,使得贴标架523相对于托标架515滑移并靠近产品移动,直至贴标部520与托标部510上的标签上下对应布置,再然后调节贴标部520下行将托标部510上的标签下压,使得标签与托标部510脱离转帖至产品的筒腔内壁上。当贴标完毕后,C抵靠部551与C楔形件552脱离,贴标架523在C浮动弹簧的作用下远离产品复位,然后A2传动齿轮360与沿途的A2调节齿条612传动连接,使得托标架515沿筒腔深度方向远离产品复位。
具体地,当贴标部520与托标部510上的标签上下对应布置以后,先是贴标传动件532上的压标调节部532a与移动路径上的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构成楔面驱动配合,驱使贴标传动件相对于贴标架朝远离贴标处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拉动拉绳,继而通过拉绳622拉动调节装配件522c向上移动,实现将形变面521a的两边部向内收缩,以便后续下压贴标活动架时形变面521a的局部或全部能够穿过托标面上的移标口;然后,贴标活动架上的B抵靠部537与移动路径上的B楔形件538构成楔面驱动配合,使得贴标活动架下移、形变面521a抵靠托标面上的标签下移,直至形变面521a的局部/全部穿过托标面上的移标口、标签与托标面脱离、标签的中部与产品内壁相粘连;然后,保持贴标活动架上的B抵靠部537与B楔形件538抵靠配合,且贴标活动架高度不变,同时,贴标传动件上的压标调节部532a与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脱离,则调节装配件522c在形变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下移,形变面521a也快速回弹复位,形变面521a的两边部向外扩展,使得形变面521a形变至与产品内壁上的贴标部位的形状相一致,以对标签的整个表面施加压力,使得标签完全粘贴至产品的内壁上,完成贴标操作。
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设置有两个,两个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沿着循环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在贴标过程中,压标调节部532a与上游的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接触构成楔面驱动配合;当完成贴标以后,先保持贴标活动架的高度不变,即保持贴标活动架上的B抵靠部537与B楔形件538抵靠配合,接下来,压标调节部532a与下游的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接触构成楔面驱动配合,使得形变面521a的两边部向内收缩,以便形变面521a的局部/全部能够上行穿过托标面上的移标口实现复位至初始高度;然后保持压标调节部532a与下游的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接触构成楔面驱动配合,即使得形变面521a保持压标时的姿态,贴标活动架上的B抵靠部537先与B楔形件538脱离,以实现贴标活动架向上移动复位至初始高度,接着,压标调节部532a与下游的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脱离,以实现调节装配件下移、形变面521a回弹复位至初始姿态,形变面521a的初始姿态与贴标状态下的姿态相一致;最后,贴标架523上的C抵靠部551与移动路径上的C楔形件552脱离,贴标架523沿筒腔深度方向远离产品的贴标处移动复位,使得形变面521a、托标面从产品的筒腔移出,之后可以将产品从夹持架构上卸载下来、以及向夹持机构装载新的待贴标的产品。
参阅图25和图26,上述的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B楔形件538、C楔形件552均安装在一个型材支架900上,型材支架900的截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水平部910、第二水平部920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连接部930,第一水平部910与第二水平部920上下对应布置,C楔形件552安装在第二水平部920的下侧,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安装在第二水平部920的上表面,B楔形件538安装在第一水平部910的下表面。其中,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设置有两个,两个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沿着循环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C楔形件552沿循环输送线100的布置范围分别大于B楔形件538、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沿循环输送线100的布置范围,C楔形件552的两端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分别延伸至B楔形件538、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的两端外侧,B楔形件538上的上游一端与位于上游的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的中部对应布置,B楔形件538上的下游一端与位于下游的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的中部对应布置。
参阅图2、图12至图20,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管状产品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活动式安装在工装本体上,夹持机构包括夹持装配板440和夹持单元,夹持单元将产品横状平躺式夹持定位,装配板与卸料调节机构相连接,卸料调节机构调节夹持装配板440的姿态实现对夹持装配板440上产品的卸载。
夹持单元包括定料组件450,定料组件450上具有V型的开口向上的定料夹口451c。通过定料口对待贴标的管状产品实施定位,使得管状产品呈横状平躺姿态放置在夹持装配板440上。
定料组件450包括沿产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定料件451,两定料件451分别固定安装在夹持装配板440上,定料件451上设置有第一定料面451a、第二定料面451b,第一定料面451a、第二定料面451b呈V型布置组成所述的定料夹口451c,两定料件451之间的间隔区域用于装配约束组件460,约束组件460活动装配在工装本体上,约束组件460处于避让状态时位于定料件451、夹持装配板440的外侧。
其中,定料件451相当于上述实施方案中的固定板件,用于对管状产品实施定位。
夹持单元还包括两约束组件460,所述的两约束组件460分别活动式安装在定料夹口451c的两侧,两约束组件460与约束调节机构相连接,约束调节机构调节两约束组件460相互靠近对定料组件450上产品的移动进行约束或者调节两约束组件460相互远离对定料组件450上产品的卸载进行避让。
具体地,约束组件460为立状布置的约束爪461构成,约束爪461的下端与工装本体滑动装配,约束爪461的上端向定料夹口451c的内侧凸起延伸设置约束部461a,约束调节机构调节约束爪461进行滑动,使得两约束爪461以滑动方式相互靠近或远离。
约束调节机构位于工装本体的下侧,约束调节机构包括两约束抵靠部1110和两约束装配部1120,两约束抵靠部1110沿产品的身长方向间隔布置,两约束抵靠部1110分别沿产品的身长方向滑动装配,两约束装配部1120分别装配在约束爪461的下端,约束装配部1120与工装本体沿两约束爪461之间的间距方向滑动安装,两约束抵靠部1110和两约束装配部1120分置于菱形的四顶点处,相邻的约束抵靠部1110和约束装配部1120之间设置有约束调节杆1130,约束调节杆1130的两端分别与约束抵靠部1110、约束装配部1120铰接连接,两约束装配部1120分别与约束驱动弹簧1140相连接,约束驱动弹簧1140驱使两约束装配部1120相互靠近,对产品进行夹持;约束抵靠部1110行走的路径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约束调节抵靠部,约束调节抵靠部用于抵靠调整两约束抵靠部1110相互靠近,进而使得两约束装配部1120相互远离,对产品的卸出进行避让。
夹持装配板440两侧边分别向内开部设置有空缺部,所述的空缺部为约束爪461的移动提供空间,当夹持机构上的产品完成贴标以后,先调节两约束爪461相互远离,解除对产品的夹持,同时对夹持装配板440和定料组件450的翻转进行避让,因此,通过设置空缺部,能够对约束爪461的移动提供活动空间。
上述实施方案为约束调节机构的一种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中,约束爪461是与工装本体滑动装配,约束调节机构设置在工装本体上,在夹持机构处于卸料状态下不随着夹持装配板440进行翻转。
作为约束调节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案,约束调节机构的一部分设置成可拆卸结构,具体为:约束爪461的下端与夹持装配板440滑动装配,两约束抵靠部1110沿产品的身长方向间隔布置,两约束抵靠部1110分别沿管状产品的身长方向滑动装配在工装本体上,两约束装配部1120分别装配在约束爪461的下端,约束装配部1120与夹持装配板440沿两约束爪461之间的间距方向滑动安装,两约束装配部1120的下侧分别对应设置有过渡装配部,两过渡装配部与工装本体沿两约束爪461之间的间距方向滑动安装,约束装配部1120的下表面设置凸起或凹槽,过渡装配部的上表面设置凹槽或凸起,约束装配部1120与过渡装配部通过凸起与凹槽搭接配合,凸起与凹槽相配合能够限制约束装配部1120与过渡装配部沿两约束爪461之间的间距方向相对移动,两约束抵靠部1110和两过渡装配部分置于菱形的四顶点处,相邻的约束抵靠部1110和过渡装配部之间设置有约束调节杆1130,约束调节杆1130的两端分别与约束抵靠部1110、过渡装配部铰接连接,两约束装配部1120/过渡装配部分别与约束驱动弹簧1140相连接,约束驱动弹簧1140驱使两约束装配部1120/过渡装配部分别相互靠近,对产品进行夹持;约束抵靠部1110行走的路径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约束调节抵靠部,约束调节抵靠部用于抵靠调整两约束抵靠部1110相互靠近,进而使得两约束装配部1120相互远离,对产品的卸出进行避让。
其中,约束调节抵靠部可以为本体导送轨道的导向部构成,导向部与约束抵靠部1110抵靠连接并沿本体导送轨道的导送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具体地,若本体导送轨道为槽状的导轨,则导向部记为导槽的槽宽方向的两内侧面;约束抵靠部1110为导轮或在约束抵靠部1110上安装导轮用以与导槽槽宽方向的两内侧面滚动配合,通过改变卸料工位处导槽的槽宽减小,使得两约束抵靠部1110相互靠近,进而调节两约束装配部1120相互远离,继而使得两约束爪461相互远离,实现将两约束爪461调节至对产品的卸载进行避让的状态。
夹持装配板440远离接标机构的端部通过卸料铰接轴430与工装本体相连接,卸料调节机构调节夹持装配板440绕卸料铰接轴430转动进行卸料。
在夹持机构行走的过程中,先是约束抵靠部1110与其移动路径上的约束调节抵靠部进行抵靠,调整两约束抵靠部1110相互靠近,进而使得两约束装配部1120相互远离,进而使得与约束装配部1120相连的约束爪461相互远离移动,直至移至定料件451的外侧,从而对产品解除夹持,同时,对定料件451、夹持装配板440的翻转进行避让;然后,卸料抵靠部与其移动路径上设置的卸料调节抵靠部进行抵靠,以调节夹持装配板440绕卸料铰接轴430转动,使得产品从定料夹口451c内自行移出,实现卸料。
作为卸料调节机构的一种实施方案,具体为:卸料调节机构包括夹持装配板440外侧边部斜向下延伸设置的卸料抵靠部,卸料抵靠部行走的路径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卸料调节抵靠部,卸料调节抵靠部用于抵靠调节夹持装配板440绕卸料铰接轴430转动进行卸料。
作为卸料调节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具体为:卸料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卸料锥齿轮、第二卸料锥齿轮和卸料调节齿轮,卸料调节齿轮位于第二卸料锥齿轮的下侧且两者通过竖直状布置的连接轴传动连接,第一卸料锥齿轮装配在卸料铰接轴430的轴端且与第二卸料锥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卸料调节齿轮行走的路径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卸料齿条、第二卸料齿条,第一卸料齿条、第二卸料齿条用于调节卸料调节齿轮分别进行正、反转。若第一卸料齿条用于调节卸料铰接轴430正传进行卸料,那么第二卸料铰接轴430则用于调节卸料铰接轴430反转进行复位,以待装夹待贴标的产品。
参阅图1至图26,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向产品内筒壁贴标的方法,其可以应用与上述的实施方案中,也可以基于上述的实施方案进行具体实施,该方法包括通过在循环输送线100上间隔设置工装单元300,通过在工装单元300上设置的夹持机构400对产品进行夹持固定,在工装单元300上还设置对标签进行承接的接标机构500,在产品的输送过程中,通过供标机构200向各个接标机构500上供应标签,再后续的工装单元300继续输送过程中调节接标机构500上承接的标签向产品的内腔内移动,标签移至产品内腔内后再转贴至内腔内壁上,贴标后接标机构500从产品的内腔内退出。
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向产品内筒壁贴标的方法,工装单元300随循环输送线100循环流转,可以在流转过程中,依序向工装单元300的夹持机构400装夹产品,向工装单元300上的接标机构500供应标签,将接标机构500承接的标签移至产品的内腔中,将标签转帖至产品的内壁上,并在贴标后将接标机构500从产品的内腔中退出,从而完成产品的贴标操作。该方法能够实现对筒状产品的内壁实现连续贴标的目的,提高了筒状产品内筒壁贴标操作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贴标的效率。
当供标机构200向各个接标机构500上供应标签时,通过接标机构500上设置的托标部510对标签进行承接,接标机构500上还设置有贴标部520,在贴标工位处实施贴标操作时,先同时调整托标部510和贴标部520移动至产品的内腔内,然后调节贴标部520将托标部510上承接的标签转贴至产品的筒腔内壁上。
在托标部510对标签进行承接时,调节贴标部520处于对托标部510承接标签的操作进行避让的位置。在托标部510完成对标签进行承接后,调节贴标部520与托标部510位置对应。
通过采用两个接标杆件对标签进行承接,贴标部520从标签的标识面外侧抵靠标签从两接标杆件的中部移出接标杆件粘贴至产品的筒腔内壁上。
在贴标部520将标签压靠至筒腔内壁上后,从标签的中部向两外侧捋压或辊压标签,使得标签可靠的贴附在筒腔内壁上。具体地,采用毛刷/标辊521c从标签的中部向两外侧捋压或辊压标签。
将供标机构200的出标方向设置为与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保持一致,两接标杆件沿着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依次对标签的两边部进行承接支撑。
将接标杆件设置成沿高度方向活动安装,在接标杆件与标签边部相承接前调节接标杆件的高度处于低位,以对供标机构200上的出标部210进行避让,在接标杆件移动至与出标部210的出标端相对应时,调整接标杆件的高度与出标部210出标端的高度相一致,以对出标部210移出的标签进行承接。
通过在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路径的旁侧设置贴标调节机构600,通过贴标调节机构600调整接标机构500的运行状态,使得接标机构500在贴标工位的上游时,处于产品的外部,以承接供标机构200供应的标签;当接标机构500在贴标工位时,调节接标机构500将承接的标签移入产品的内腔,然后将标签转帖至产品的筒腔内壁上。
通过调整两个接标杆件之间的间距来适配不同尺寸的标签的承接。在设备启动之前,先根据待贴标的产品的内腔尺寸,调节两个接标杆件的间距。
通过调整夹持机构400和工装导送轨道的状态来适应不同尺寸的产品的夹持。
夹持机构400包括两个活动夹持件,活动夹持件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间隔布置且活动装配,调节两活动夹持件的间距适应不同尺寸的产品的装夹,夹持机构400沿竖直方向活动装配在工装单元300上,夹持机构400通过升降架安装在工装导送轨道上,调节工装导送轨道的高度,使得夹持机构400上夹持的产品的筒腔与接标机构500位置对应。
参阅图1至图26,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形变材料进行贴标的方法,形变材料构成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形变面,形变面的底部形成有尖端部位,形变面的两边部与产品的筒腔深度方向相一致,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调节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内收缩;然后利用形变面上的尖端部位抵靠托标面上托载的标签进行移动,使得标签的中部与产品的内壁相粘连;再调节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外扩展,使得形变面形变至与待贴标产品的筒腔内壁上贴标处的形状相一致,从而将标签完全压贴在产品的内壁上。
形变面包括对称布置的弧形的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第一面部、第二面部交接处构成所述的尖端部位;调节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内收缩的方法为:调节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相互远离的边部上移,使得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内收缩;调节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外扩展的方法为:调节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相互远离的边部下移,使得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外扩展。
第一面部、第二面部交接处与立状布置的安装件的下端相固连,安装件上沿竖直方向活动安装装配件,装配件通过连接部分别与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相互远离的边部相连接;通过调节装配件向上移动,使得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相互远离的边部向上移动;通过调节装配件向下移动,使得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相互远离的边部向下移动。
第一面部、第二面部在自然伸展状态下组成呈倒“⌒”状的形变面,调节连接部为连接绳/连接杆组成,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调节装配件、第一面部、第二面部铰接连接;保持安装件不动,通过克服形变面的弹性恢复力抬升/拉动装配件,使得装配件相对于安装件上移;保持安装件不动,撤销对装配件施加的抬升作用力/拉力,形变面在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复位,使得装配件下移。
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组成收口状的U型形变面,调节连接部为水平布置的压杆构成,压杆与装配件相固接,压杆远离调节装配件的端部与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相连接;保持安装件不动,通过克服形变面的弹性恢复力抬升/拉动装配件,使得装配件相对于安装件上移;保持安装件不动,撤销对装配件施加的抬升作用力/拉力,形变面在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复位,使得装配件下移。
安装件上设置形变复位弹簧,形变复位弹簧与装配件相连,在抬升/拉动装配件的过程中,形变复位弹簧储蓄弹性势能,在撤销对装配件施加的抬升作用力/拉力之后,形变复位弹簧释放弹性势能,驱使装配件回弹复位。
贴标滑动件沿产品筒腔深度方向活动安装在贴标活动架上,贴标活动架升降装配在贴标架上,贴标传动件沿产品筒腔深度方向活动安装在贴标架上,贴标滑动件和贴标传动件沿竖直方向滑动装配配合,贴标滑动件通过拉绳与装配件相连接,拉绳的中部通过换向组件进行换向;先调节贴标传动件远离产品内壁贴标处移动,同时带动贴标滑动件远离产品内壁贴标处移动,进而通过拉绳拉动装配件上移,使得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内收缩;然后,调节贴标活动架下移,利用形变面上的尖端部位抵靠托标面上托载的标签进行移动,使得标签的中部与产品的内壁相粘连;最后,保持贴标活动架的位置不变,调节贴标传动件、贴标滑动件朝靠近产品内壁贴标处的方向移动复位,使得形变面回弹形变至与待贴标产品的筒腔内壁上贴标处的形状相一致,以实现将标签完全压贴在产品的内壁上。
贴标滑动件连接有F1复位弹簧,贴标传动件与F2复位弹簧相连;通过向贴标传动件施加沿产品筒腔深度方向背离产品贴标处的推力/拉力,使得贴标传动件远离产品内壁贴标处移动,同时带动贴标滑动件远离产品内壁贴标处移动;在贴标传动件远离产品内壁贴标处移动的过程中,F1复位弹簧、F2复位弹簧均处于弹性储能状态;当撤销施加在贴标传动件上的推力/拉力后,F1复位弹簧、F2复位弹簧释放弹性势能,分别驱使贴标传动件、贴标滑动件朝靠近产品内壁贴标处的方向移动复位。
贴标架沿沿产品筒腔深度方向活动装配在工装底座上,贴标传动件上设置贴标调节部,工装底座沿循环输送线循环输送,在贴标调节部沿循环输送线输送的路径上设置能够与之构成楔面驱动配合的贴标抵靠件;在工装底座沿循环输送线输送的过程中,当贴标调节部与贴标抵靠件接触并构成楔面驱动配合时,贴标传动件收到沿产品筒腔深度方向背离产品贴标处的推力,实现调节贴标传动件远离产品内壁贴标处移动,同时带动贴标滑动件远离产品内壁贴标处移动;当贴标调节部与贴标抵靠件脱离后,则撤销施加在贴标传动件上的推力。在此过程中,由于贴标传动件上的贴标调节部在高度方向位置不变,贴标滑动件是与贴标传动件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因此,贴标调节部不会受贴标活动架上下移动的影响,相比于在贴标活动架上设置贴标调节部而言,比较方便在沿途对贴标抵靠件进行定位装配,可以节省较多的计算量,使得方案易于实施。
托标面安装在托标架上,贴标架均沿产品筒腔深度方向活动装配在托标架上,托标架产品筒腔深度方向活动装配工装底座上;在工装底座沿循环输送线输送的过程中,且在调节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内收缩之前,执行如下步骤:先通过托标面承接标签;再将托标架向靠近产品的方向移动,使得托标面上托载的标签处于产品的筒腔内,且标签与筒腔内壁的待贴标处上下对应布置;然后将贴标架向靠近待贴标处的方向移动,直至形变面与托标面上的标签上下对应布置。
在对产品的内筒壁完成贴标操作以后、形变面向上移动复位之前,先调节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内收缩,以使得形变面的局部/全部能够向上移动穿过托标面上的移标口件复位;在形变面向上移动并复位至初始高度之后,调节两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外扩展复位至初始姿态,其中,形变面处于初始高度时,形变面的尖端部位位于托标面的上侧,形变面处于初始姿态为形变面为形变面未发生弹性形变时的姿态。
优选地,所述形变面采用如下方法制成:将呈收口状的U形/倒“⌒”状的弹性杆件沿方向x进行线性阵列,且相邻两弹性杆件之间紧贴布置进行拼装,其凸起的外圆弧面即为形变面。
上述形变面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制成:将呈收口状的U形/倒“⌒”状的弹性杆件沿方向x进行线性阵列,且相邻两弹性杆件之间紧贴布置进行拼装,其凸起的外圆弧面即为形变面。
上述形变面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制成:将矩形的弹性板片沿着中线进行折弯塑形,使得弹性板片在自然伸展状态下的截面轮廓呈收口状的U形/倒“⌒”状,其凸起的外板面即为形变面。
上述形变面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制成:将两片相同的弧形的弹性板片的相同的一端进行翻折,然后,将两片翻折处理后的板片的凹面相对布置、翻折部位相贴合布置,最后对两弹性板片的翻折部位进行焊接,两片板片的凸面分别记为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组成形变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10)

1.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形变部和形变调节部,所述的形变部上具有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形变面,形变调节部用于调节形变面处于如下状态:
压标状态: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内收缩,形变面上的尖端部位抵靠托标面上的标签移动使得标签的中部与产品的内壁相粘连;
贴标状态:形变面的两边部向外扩展,使得形变面形变至与待贴标产品内壁上贴标处的形状相一致将标签压贴在产品的内壁上;
所述的两边部为与产品的筒腔深度方向相一致的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形变调节部与形变面的两边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形变部由弧形的弹性杆件或弹性板片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形变面包括对称布置的弧形的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第一面部、第二面部交接处构成所述的尖端部位,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相互远离的边部分别与形变调节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状布置的调节安装件,第一面部、第二面部交接处与调节安装件的下端相固连,形变调节部包括调节安装件上活动安装的调节装配件以及与调节装配件相连接的形变调节组件,调节装配件通过调节连接部与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相互远离的边部相连接,形变调节组件调节调节装配件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面部、第二面部呈倒“⌒”状,调节连接部为连接绳/连接杆组成,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调节装配件、第一面部、第二面部铰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面部、第二面部呈收口状的U型,调节连接部为水平布置的压杆构成,压杆远离调节装配件的端部与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调节安装件还装配有形变复位弹簧,形变复位弹簧和形变调节组件调节调节装配件移动的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特征A~特征D中至少一者:
特征A.形变调节组件调节调节装配件向上移动,形变调节组件包括贴标滑动件和贴标传动件,贴标滑动件沿产品筒腔深度方向活动安装在贴标活动架上,贴标传动件沿产品筒腔深度方向活动安装在工装本体上,贴标滑动件和贴标传动件沿竖直方向滑动装配配合,贴标滑动件通过拉绳与调节装配件相连接,拉绳的中部通过换向组件进行换向;
特征B.还包括分别与贴标滑动件、贴标传动件相装配配合的F复位弹簧;
特征C.第一面部、第二面部的低端分别向上翻折有立状布置的板面连接处,两板面连接处相贴合连接;
特征D.形变部为弹性板片构成,弹性板片的外表面为能够进行厚度方向压缩的弹性层组成。
10.一种用于内筒壁连续贴标的贴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
CN202011308712.1A 2020-11-20 2020-11-20 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 Withdrawn CN1124075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8712.1A CN112407509A (zh) 2020-11-20 2020-11-20 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8712.1A CN112407509A (zh) 2020-11-20 2020-11-20 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7509A true CN112407509A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73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8712.1A Withdrawn CN112407509A (zh) 2020-11-20 2020-11-20 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0750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88830A1 (fr) * 1985-10-21 1987-04-24 Carrillon Etiquettes Adhesives Dispositif et procede d'application d'etiquettes et etiqueteuse
JP2000326942A (ja) * 1999-05-14 2000-11-28 Nishimura Seisakusho:Kk ラベル貼付装置
EP1728750A2 (en) * 2005-06-03 2006-12-06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winder comprising device sticking label to take up tube
CN109051100A (zh) * 2018-07-02 2018-12-21 黄仕 碗膜专用贴合机
CN110510208A (zh) * 2019-07-06 2019-11-29 左小艳 一种用于无底纸标签贴标机的贴标机构
CN111453118A (zh) * 2020-04-24 2020-07-28 王超锋 环形包装件的彩印纸粘附工艺系统与工艺
CN211919261U (zh) * 2020-04-06 2020-11-13 淮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泡棉自动贴标机
CN211919272U (zh) * 2020-04-21 2020-11-13 奥普迪姆机器人自动化(苏州)有限公司 全自动贴标机用异形面的抚标机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88830A1 (fr) * 1985-10-21 1987-04-24 Carrillon Etiquettes Adhesives Dispositif et procede d'application d'etiquettes et etiqueteuse
JP2000326942A (ja) * 1999-05-14 2000-11-28 Nishimura Seisakusho:Kk ラベル貼付装置
EP1728750A2 (en) * 2005-06-03 2006-12-06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winder comprising device sticking label to take up tube
CN109051100A (zh) * 2018-07-02 2018-12-21 黄仕 碗膜专用贴合机
CN110510208A (zh) * 2019-07-06 2019-11-29 左小艳 一种用于无底纸标签贴标机的贴标机构
CN211919261U (zh) * 2020-04-06 2020-11-13 淮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泡棉自动贴标机
CN211919272U (zh) * 2020-04-21 2020-11-13 奥普迪姆机器人自动化(苏州)有限公司 全自动贴标机用异形面的抚标机构
CN111453118A (zh) * 2020-04-24 2020-07-28 王超锋 环形包装件的彩印纸粘附工艺系统与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70754A (en) Automatic motorless label applying system
CN110416625B (zh) 电芯配对方法
CN112278481B (zh) 一种用于向产品内筒壁贴标的方法
CN110803365A (zh) 一种用于保护片生产加工的自动组装设备
US6220331B1 (en) Device for attaching adhesive tape
CN112339293A (zh) 一种胶壳贴胶自动生产线及自动上料设备
CN211544190U (zh) 一种用于保护片生产加工的自动组装设备
CN110834781B (zh) 贴标装置和贴标方法
CN111661437A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自动包装的贴标签机构和贴标签方法
CN112278483B (zh) 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部
CN112407509A (zh) 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
CN113860053A (zh) 一种自动贴电池美纹胶设备
CN212244166U (zh) 一种自动贴标签装置及标签处理模块
CN112441301A (zh) 采用形变材料进行产品包装贴标的方法
CN111509245B (zh) 成型设备
CN112278490B (zh) 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
CN111392086A (zh) 一种覆盖粘贴式包装装置
CN112278482B (zh) 用于内筒壁连续贴标的贴标机
CN211545298U (zh) 一种对折处理装置
JP4366166B2 (ja) ラベル貼付装置
CN112340171A (zh) 用于管状产品的夹持机构
CN112550878A (zh) 改变现有生产线进行贴标的设备
CN210110817U (zh) 贴胶装置及贴胶系统
CN112407513A (zh) 采用变压原理进行贴标的贴标组件
CN112407494A (zh) 一种转料压标一体式转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