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8490B - 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78490B CN112278490B CN202011202690.0A CN202011202690A CN112278490B CN 112278490 B CN112278490 B CN 112278490B CN 202011202690 A CN202011202690 A CN 202011202690A CN 112278490 B CN112278490 B CN 1122784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bel
- mark
- labeling
- adjusting
- dis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8—Label fee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3/00—Labelling other than flat surfa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26—Devices for applying label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包括托标部和贴标部,所述的托标部和贴标部均沿待贴标产品筒腔的深度方向活动安装,贴标部还沿筒腔的径向方向活动安装,托标部和贴标部与贴标调节机构相连接,贴标调节机构调节贴标部和托标部处于接标状态和贴标状态,接标状态为:贴标部和托标部均位于产品的外侧,托标部对供标机构送出的标签进行承接,贴标部对托标部承接标签进行避让;贴标状态为:贴标部和托标部均移动至产品的筒腔内,贴标部将托标部上托载的标签转帖至产品筒腔内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对筒状产品的内壁实现进行可靠贴标,且有利于提高贴标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管状的产品内壁贴附标签,如筒子纱,传统贴标机大多是间歇式的,贴标效率较慢,另外对不同尺寸产品的适应性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贴标效率更高、贴标操作更为可靠,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内筒壁贴标的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其贴标效率更高、操作更加可靠。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包括托标部和贴标部,所述的托标部和贴标部均沿待贴标产品筒腔的深度方向活动安装,贴标部还沿筒腔的径向方向活动安装,托标部和贴标部与贴标调节机构相连接,贴标调节机构调节贴标部和托标部处于接标状态和贴标状态,接标状态为:贴标部和托标部均位于产品的外侧,托标部对供标机构送出的标签进行承接,贴标部对托标部承接标签进行避让;贴标状态为:贴标部和托标部均移动至产品的筒腔内,贴标部将托标部上托载的标签转帖至产品筒腔内壁上。
优选地,贴标状态时,贴标部沿着筒腔的径向移动,托标部上的标签具有标识面和覆胶面,覆胶面与筒腔内壁对应布置,托标部上具有托标面,托标面上具有供托标面上的标签移走的移标口,移标口两外侧的标签边部搭覆在托标面上,贴标部从标识面的外侧向靠近筒腔内壁一侧移动压靠标签从移标口脱离托标面并粘贴到筒腔内壁的壁面上。
优选地,贴标状态时,托标面横状水平布置,贴标部沿竖直的筒腔径向向下移动压靠标签将标签从托标面上移走。
优选地,托标面为两间隔布置的托标杆件组成,两托标杆件之间的间隔区域构成所述的移标口。
优选地,托标杆件上用于承托标签的杆身记为托标杆部,托标杆部由截面为圆形的杆体构成。
优选地,托标杆部绕其中心线转动安装。
优选地,托标杆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刻纹。
优选地,托标杆部高度可调节式安装在托标架上,托标杆部在供标机构上的出标部下侧移动时处于低位,托标杆部移动至出标部的出标端时,托标杆部由低位转至高位,托标杆部处于高位时的高度与出标部移出的标签高度相一致。
优选地,托标杆部由防粘胶材料构成。
优选地,托标杆部远离产品的端部铰接安装在托标架上,托标杆部与调节其由低位向高位进行复位的A复位弹簧相连接,托标杆部在供标机构上的出标部下侧移动时通过在移动路径上设置的A抵靠件抵靠其处于低位,托标杆部移动至出标部的出标端时,A抵靠件与托标杆部相分离,托标杆件恢复高位。
优选地,托标杆部远离产品的端部设置有托标安装块,托标安装块通过A浮动弹簧浮动安装在托标架上,托标杆部在供标机构上的出标部下侧移动时通过在托标安装块移动路径上设置的A抵靠件抵靠其处于低位,托标杆部移动至出标部的出标端时,A抵靠件与托标安装块相分离,托标杆件恢复高位。
优选地,两托标杆件中的一者或两者沿两者之间的间距方向活动安装,托标杆件与托杆间距调节机构相连接,托杆间距调节机构调节两者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工装本体上设置有A传动单元,A传动单元包括滑动安装在工装本体上的A滑动齿条,A滑动齿条的一端与托标架相连接,A滑动齿条的另一端与A1传动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工装本体上还转动安装有A传动轴,A传动轴竖直布置,A1传动齿轮装配在A传动轴的上端,A传动轴的下端设置有A2传动齿轮,贴标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托标架沿筒腔深度方向进行移动的A调节单元,A调节单元包括调节A2传动齿轮进行转动的A1、A2调节齿条,A1、A2调节齿条在贴标工位沿着循环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A1、A2调节齿条调节A2传动齿轮转动方向相反。
优选地,A1、A2调节齿条可拆卸式装配在循环输送线的输送路径上,更换不同长度的A1、A2调节齿条实现托标架不同行程的滑动调节。
优选地,两托标杆部分别安装在托标安装块上,两托标安装块沿两者之间的间距方向活动安装在托标架上,托杆间距调节机构包括位于工装本体上的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和贴标工位的上游设置的间距调节单元,托杆间距传动组件与两托标安装块传动连接,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和间距调节单元传动连接时调整两托标安装座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两托标杆件分别安装在托标安装块上,托标架上设置有两托标安装座,托标安装块浮动安装在托标安装座上,两托标安装座沿两者之间的间距方向活动安装在托标架上,托杆间距调节机构包括位于工装本体上的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和贴标工位的上游设置的间距调节单元,托杆间距传动组件与两托标安装座传动连接,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和间距调节单元传动连接时调整两托标安装座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包括间距调节杆,间距调节杆两端的杆身上分别设置两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螺纹段分别与两托标安装块/两托标安装座组成丝杆螺母调节机构,间距调节杆上还设置间距传动齿轮,工装本体上还设置有间距调节齿轮,间距调节齿轮和间距传动齿轮之间通过间距传动单元节相连接,间距调节齿轮的中心线竖直布置,间距调节单元包括活动安装的B1、B2调节齿条和调节B1、B2调节齿条状态的齿条状态调节组件,B1、B2调节齿条调节间距调节齿轮转动方向相反,齿条状态调节组件调整B1、B2调节齿条与间距调节齿条的调节状态。
优选地,间距传动单元节包括与间距传动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的间距过渡齿轮,间距传动齿轮、间距过渡齿轮均为锥齿轮,间距过渡齿轮和间距调节齿轮通过间距传动轴同轴传动连接。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通过将托标部和贴标部均沿待贴标产品筒腔的深度方向活动安装,将贴标部还沿筒腔的径向方向活动安装,并将托标部和贴标部与贴标调节机构相连,通过贴标调节机构调节贴标部和托标部所处的状态,当处于接标状态时,贴标部和托标部均位于产品的外侧,托标部对供标机构送出的标签进行承接,贴标部对托标部承接标签进行避让;当处于贴标状态时,贴标部和托标部均移动至产品的筒腔内,贴标部将托标部上托载的标签转帖至产品筒腔内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对筒状产品的内壁实现进行可靠贴标,且有利于提高贴标的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内筒壁连续贴标的贴标机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装单元的主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标机构的轴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托标部的轴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标部的轴测图;
图6为图5的主视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贴标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标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贴标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的轴测图;
图11为图10的主视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在夹持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2的仰视图;
图15为图12的右视图;
图16为图12的轴测图;
图1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在卸料状态下的轴测图;
图1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在卸料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标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供标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中,两托标杆件均处于低位;
图2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供标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中,一个托标杆件处于低位,另一托标杆件处于高位;
图2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供标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中,两托标杆件均处于高位;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型材支架在机架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24为图23中沿A-A向的剖视图,图中箭头指向为工装单元在循环输送线的输送方向。
各附图标号对应关系如下:
100-循环输送线,110-本体导送轨道,120-底座导送轨道,200-供标机构,210-出标部,220-A抵靠件,230-布气组件,300-工装单元,310-工装本体,320-工装底座,330-A滑动齿条,340-A1传动齿轮,350-A传动轴,360-A2传动齿轮,370-间距调节齿轮,380-间距传动轴,400-夹持机构,410-第一夹持件,411-固定板件,412-活动板件,420-第二夹持件,430-卸料铰接轴,440-夹持装配板,450-定料组件,451-定料件,451a-第一定料面,451b-第二定料面,451c-定料夹口,460-约束组件,461-约束爪,461a-约束部,500-接标机构,510-托标部,511-托标杆件,511a-托标杆部,511b-移标口,512-托标安装块,513-A浮动弹簧,514-托标安装座,515-托标架,520-贴标部,521-下压部件,521a-下压架,521b-压标件,521c-标辊,521d-压标弹簧,521e-抵靠杆,522-贴标活动支架,522a-压标安装轴,522b-转向轮,523-贴标架,531-支架调节杆,532-压标调节齿条段,533-A1压标调节齿轮,534-A1压标锥齿轮,535-A2压标锥齿轮,536-A2压标调节齿轮,537-B抵靠部,538-B楔形件,551-C抵靠部,552-C楔形件,600-贴标调节机构,611-A1调节齿条,612-A2调节齿条,620-下压调节机构,621-压标调节件,622-拉绳,623-压标调节组件,623a-压标调节杆,623a1-压标调节部,623b-压标抵靠调节件,623c-压标复位弹簧,631-弧形抵靠件,710-卸料抵靠部,720-卸料调节抵靠部,811-间距调节杆,812-间距传动齿轮,813-间距过渡齿轮,900-型材支架,910-第一水平部,920-第二水平部,930-连接部,1000-夹持调节机构,1110--约束抵靠部,1120-约束装配部,1130-约束调节杆,1140-约束驱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申请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申请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阅图1至图2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筒壁连续贴标的贴标机,其旨在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在对管状的产品内壁贴附标签方面,传统贴标机大多是间歇式的,贴标效率较慢,另外对不同尺寸产品的适应性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实施方案为:贴标机包括供应标签的供标机构200和循环输送线100,循环输送线100上设置有用于对具有内筒壁的产品进行输送的工装单元300,工装单元300沿着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路径间隔设置,工装单元300包括用于对产品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400和对供标机构200供应的标签进行承接的接标机构500,接标机构500活动安装,接标机构500上具有托标部510和贴标部520,接标机构500处于如下A1和A2两种状态:
A1状态为:接标机构500上的托标部510位于夹持机构400的外侧用于承接供标机构200上卸下的标签的接标状态;其中,托标部510位于夹持机构400的外侧,是指托标部510位于夹持机构400上产品的外侧;
A2状态为:接标机构500上的托标部510移动至夹持机构400上产品的筒腔内,贴标部520将托标部510上标签转帖至内筒壁上的贴标状态。
上述实施方案的工作过程是:工装单元300在循环输送线100循环输送,在输送路径上,首先在工装单元300上的夹持机构400上装夹待贴标的筒状产品,然后在工装单元300继续输送的过程中,承接旁侧的供标机构200所供应的标签,并将承接的标签伸入筒腔内,最后将标签转帖至内筒壁上。具体地,是通过调节工装单元300上的接标机构500的状态,实现标签的承接和标签的转贴操作,当接标机构500处于A1状态时,接标机构500上的托标部510位于夹持机构400的外侧,对供标机构200上卸下的标签进行承接;然后调节接标机构500处于A2状态,使得接标机构500上的托标部510移动至夹持机构400上产品的筒腔内,接标机构500上的贴标部520将托标部510上标签转帖至内筒壁上。
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内筒壁连续贴标的贴标机,不仅能够实现连续贴标,使得贴标效率更高,而且能够将标签可靠贴在产品的内筒壁上,即实现更为可靠的贴标操作。另外,由于贴标调节机构设置在工装单元流转的途中,而不是直接设置在工装单元上,因此,有利于将贴标调节机构设置呈机械式的调节方式,继而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更适宜推广应用。
如图1所示,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路径旁侧设置有贴标调节机构600,贴标调节机构600调节接标机构500在A1和A2两种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路径上依次依序设置有上料工位、供标工位和贴标工位,供标机构200设置在供标工位处,贴标工位处设置贴标调节机构600。
其中,通过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路径旁侧设置的贴标调节机构600对途经的工装单元300上的接标机构500所处的状态进行调节。当工装单元300移动至上料工位时,操作人员或机械手可以执行向上料工位的工装单元300进行装夹产品的操作,当工装单元300移动至供标工位时,贴标调节机构600调节工装单元300上的接标机构500处于A1状态,使得工装单元300上的托标部510对供标机构200上卸下的标签进行承接,当工装单元300承接标签并移动至贴标工位时,贴标调节机构600调节工装单元300上的接标机构500处于A2状态,使得工装单元300上的贴标部520将托标部510上的标签转帖至产品的内筒壁上,从而完成对产品的贴标操作。
参阅图1,供标工位处供标机构200的出标方向与该处的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相一致。这样可以节约接标的时间,从而提高接标的效率。倘若将供标工位处供标机构200的出标方向与该处的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相交布置,则输送线需要在供标工位滞留相应的时间,才能保证可靠接标,否者,承接部很容易会与供标机构200错过,从而难以完成接标操作。
参阅图1、图2、图10至图18,夹持机构400包括第一、二夹持件,第一、二夹持件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产品夹持在第一、二夹持件之间,产品筒腔横状水平布置且筒腔深度方向与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相交状布置,接标机构500在产品筒腔的端部外侧设置。产品筒腔横状水平布置且筒腔深度方向与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相交状布置,是为了方便在循环输送线100对产品输送的路径两侧分别布置供标机构200、上料机构、贴标调节机构600,如果产品筒腔横状水平布置且筒腔深度方向与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相一致的话,将不利于布置相应的设备或机构,因为这样很容易引起干涉。通过将第一、二夹持件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就是为了适应“产品筒腔横状水平布置且筒腔深度方向与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相交状布置”的使用情况。接标机构500在产品筒腔的端部外侧布置,也就是接标机构500、夹持机构400在工装单元300上沿产品筒腔的深度方向顺延布置,从而在接标机构500的移动路径旁侧对应布置贴标调节机构600、供标机构200,以便调节接标机构500的运行状态和向接标机构500供应标签;在夹持机构400移动路径的旁侧对应布置上料调节机构、卸料调节机构,以便对夹持机构400进行上料和卸料的操作。通过这样布置夹持机构400和接标调节机构,使得两者相互配合又不相互干涉。
具体地,参阅图1、图2、图10和图11,第一夹持件410、第二夹持件420结构相同,第一夹持件410包括固定板件411和活动板件412,固定板件411位于活动板件412的外侧,固定板件411固定安装在工装本体310上,活动板件412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活动安装,活动板件412与调节其进行移动夹持调节机构1000相连接,夹持调节机构1000调节第一、二夹持件上活动板件412之间的间距,使得第一、二夹持件上活动板件412之间的间距减小/增大,从而实现对产品的松夹/夹持。
第一夹持件410、第二夹持件420中的固定板件411上的板面组成形成对产品的支撑定位槽,固定板件411上朝向产品一侧的板面倾斜布置或呈弧形面布置。
参阅图10至图18,作为夹持机构400的一种实施方式,活动板件412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与工装本体310构成滑动导向装配连接,活动板件412呈立状布置,活动板件412的下端与A滑块固定相连,A滑块通过A导杆和复位弹簧装配在工装本体310上,A导杆的杆长方向与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保持一致。还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B滑块,两个B滑块的间距方向与产品的筒深方向一致,B滑块通过B导杆滑动装配在工装本体310上,B导杆的杆长方向与产品的筒深方向一致,B导杆与A导杆错开布置,两个A滑块与两个B滑块通过平行四连杆机构相连,两个A滑块位于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其中两个相对的顶点处,两个B滑块位于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另外两个相对的顶点处,通过调节两个B滑块的间距即可间接调节两个A滑块的间距,进而实现调节两个活动板件412的间距的间距的目的。
进一步地,通过将B滑块与本体导轨连接配合,或者在B滑块上装配与本体导轨相配合的滚轮,从而两个B滑块本体导轨的两侧边部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构成滑动/滚动导向配合连接,导轨宽度尺寸的变化即可使得两个B滑块的间距发生改变,继而调节两个B滑块的间距。
其中,导轨可以采用外凸形的导轨,也可以采用内凹的槽型导轨。若是采用外凸形的导轨,则两个B滑块通过滚轮与导轨宽度方向的两外侧边部连接,导轨宽度方向的尺寸发生变化使得两个B滑块的间距改变;若导轨为内凹形的槽型导轨,则两个B滑块通过滚轮与导轨宽度方向的两内侧边部连接,导轨的槽宽变化使得两个B滑块的间距改变。
作为夹持机构40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活动板件412的中部通过水平转轴转动安装在固定板件411上,水平转轴的轴向与产品筒腔的深度方向保持一致,将活动板件412的下端通过过渡连接件铰接安装在B滑块上,过渡连接件通过C导杆与活动板件412构成滑动导向配合,C导杆的杆长方向与活动板件412的板高方向相一致。通过调节两个A滑块相互靠近/远离,使得两个活动板件412分别绕水平转轴翻转,以实现对产品的夹持/松夹。
参阅图1和图2,上述的工装单元300包括工装本体310,夹持机构400活动安装在工装本体310上,循环输送线100上还设置有卸料工位,卸料工位位于贴标工位的下游,工装本体310上还设置有卸料调节机构,卸料调节机构与夹持机构400相连接,卸料调节机构在卸料工位改变夹持机构400的姿态进行卸料。通过将夹持机构400活动安装在工装本体310上,并通过卸料调节机构于卸料工位调节夹持机构400的姿态,以便实现卸料,从而使得循环输送线100得以循环运作,且提高了卸料的效率。
具体地,参阅图1、图2、图10和图11,夹持机构400远离接标机构500的端部通过卸料铰接轴430与工装本体310相连接,在卸料工位处卸料调节机构调节夹持机构400绕卸料铰接轴430转动进行卸料。
进一步地,参阅图1、图10和图11,卸料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夹持机构400上的卸料抵靠部710、设置在卸料工位处的卸料调节抵靠部720,卸料抵靠部710与卸料调节抵靠部720位于卸料抵靠部710的移动路径上,在卸料抵靠部710随工装单元300沿循环输送线100移动的过程中,卸料调节抵靠部720能够与卸料抵靠部710构成楔面驱动配合,抵靠卸料抵靠部710使得夹持机构400绕卸料铰接轴430发生翻转,从而在循环输送线100的线路旁侧将产品卸出。其中,卸料抵靠部710设置在夹持机构400上与卸料铰接轴430相对应的位置处,且卸料抵靠部710延伸至输送路线的旁侧,处于能够与卸料工位的卸料调节抵靠部720相抵靠的位置。卸料调节抵靠部720/卸料抵靠部710上安装有滚轮,滚轮的转动轴线与水平布置且与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相交布置。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参阅图1至图5,由于接标机构500布置在夹持机构400上的产品的端部外侧,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托标部510和贴标部520沿着筒腔的深度方向活动安装,从而当接标机构500处于A1状态时,托标部510和贴标部520均处于筒腔的外侧,托标部510可以对供标机构200供应的标签进行承接;当接标机构500处于A2状态时,托标部510和贴标部520均移至筒腔内,托标部510携带的标签与筒腔内壁的待贴标位置对应布置,然后贴标部520将托标部510上的标签转移贴在筒腔内壁上。当接标机构500在A1状态与A2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时,接标机构500沿筒腔的深度方向移动。
参阅图2至图4,托标部510包括托标面,托标面用于承载托标部510承接的标签,托标面上设置有用于使得标签从托标面上移走的移标口511b,移标口511b沿筒腔深度方向的两外侧的组成托标部510的部件对标签的两边部进行支撑,换言之,移标口511b沿筒腔深度方向的两外侧的组成托标部510的部件上具有托标面,贴标部520从移标口511b的上侧向下移动压靠标签从托标面上脱离并粘贴在下侧的筒腔内壁上。
参阅图2和图3,在接标机构500处于A1状态时,为避免贴标部520对托标部510进行承接标签产生干涉,最好要将贴标部520与托标部510错开布置,以便使得贴标部520对托标部510的接标进行避让。当托标部510完成接标后,贴标部520在移至托标部510的上侧,并在接标机构500处于A2状态时,通过将贴标部520下移将托标部510上的标签压靠,使得标签与托标面脱离并从移标口511b移出,然后粘贴在下侧的筒腔内壁。
参阅图19至图22,在供标机构200对接标机构500供应标签方面,供标机构200的出标部210与A1状态的托标部510对应布置,出标部210的外部上方设置布气组件230,布气组件230的出风方向向下,托标部510从布气组件230的下侧移动行走,出标部210送出的标签从布气组件230下侧转至托标部510上。托标部510随工装单元300沿循环输送线100进行移动,移动的过程中途经布气组件230的下侧,与此同时,供标机构200的出标部210卸出标签,从而布气组件230通过吹气将出标部210卸出的标签逐步移至托标部510上,托标部510完成接标后,在后续的贴标工位将承接的标签转帖至同一工装单元300上的产品筒腔内壁上。
参阅图1和图2,工装本体310沿竖直方向活动安装在工装底座320上,循环输送线100上设置有分别对工装本体310、工装底座320分别进行导送装配的本体导送轨道110、底座导送轨道120,底座导送轨道120安装在升降架上。当然,也可以把本体导送轨道110安装在升降架上,底座导送轨道120安装在机架上。之所以将工装本体310沿竖直方向活动安装在工装底座320上,是为了能够对工装本体310相对于工装底座320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在对不同尺寸的筒状产品进行贴标时,可以调节接标机构500沿竖直方向与筒状产品的中心的相对位置,使得贴标稳定可靠地进行。
其中,在调节接标机构500沿竖直方向与筒状产品的中心的相对位置时,可以通过调节夹持机构400/接标机构500的位置实现,只要调节两者中的任意一者即可。当底座导送轨道120安装在升降架上时,也就是能够通过升降架的高度调节底座导送轨道120的高度,从而可以调节工装底座320上的高度,进而调节工装底座320上的接标机构500的高度;若本体导送轨道110安装在升降架上,而由于夹持机构400安装在工装本体310上,而工装本体310是活动安装在工装底座320上,从而调节本体导送轨道110的高度可以实现调节夹持机构400相对于接标机构500的高度的目的。
参阅图2至图9,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其包括上述的托标部510和贴标部520,托标部510和贴标部520均沿待贴标产品筒腔的深度方向活动安装,贴标部520还沿筒腔的径向方向活动安装,托标部510和贴标部520与贴标调节机构600相连接,贴标调节机构600调节贴标部520和托标部510处于接标状态和贴标状态,其中,接标状态为:贴标部520和托标部510均位于产品的外侧,托标部510对供标机构200的出标部210送出的标签进行承接,贴标部520对托标部510承接标签进行避让;贴标状态为:贴标部520和托标部510均移动至产品的筒腔内,贴标部520将托标部510上托载的标签转帖至产品筒腔内壁上。
其中,贴标部520和托标部510处于接标状态时,托标部510与贴标部520错开布置,贴标部520对托标部510承接标签进行避让;当贴标部520和托标部510向贴标状态切换时,两者均向产品的筒腔内移动,然后将贴标部520移至托标部510的上侧,从而使得贴标部520和托标部510切换至贴标状态,然后贴标部520下移将托标部510上托载的标签从托标面上移走,经由移标口511b移至产品的筒腔内壁上,并进行贴标操作。
具体地,参阅图2至图4,贴标状态时,贴标部520沿着筒腔的径向移动,托标部510上的标签具有标识面和覆胶面,覆胶面与筒腔内壁对应布置,托标部510上具有托标面,托标面上具有供托标面上的标签移走的移标口511b,移标口511b两外侧的标签边部搭覆在托标面上,贴标部520从标识面的外侧向靠近筒腔内壁一侧移动压靠标签从移标口511b脱离贴表面并粘贴到筒腔内壁的壁面上。其中,托标面具有移标口511b,移标口511b的两外侧的托表面用于对标签的边部进行搭接,这样可以减少覆胶面与托标面的接触面积,一方面能够起到对标签的承接,另一方面在贴标部520实施贴标动作时,能够减小标签与托表面粘连的几率,从而顺利可靠地将标签转帖至产品的筒腔内壁上。贴标部520是沿筒腔的径向移动,可以将标签可靠压贴在筒腔内壁上,贴标部520与标签的标识面接触进行压靠,避免标签与贴标部520粘连,进一步使得贴标操作更加顺利。
更为优选地,贴标状态时,托标面横状水平布置,贴标部520沿竖直的筒腔径向向下移动压靠标签将标签从托标面上移走。通过将贴标状态下的托标面水平布置,使得贴标调节机构600在贴标工位处调节贴标部520向下运动即可,从而有利于贴标调节机构600的结构进行优化,也便于合理布置贴标调节机构600的位置。
参阅图4,上述的托标面为两间隔布置的托标杆件511组成,两托标杆件511之间的间隔区域构成所述的移标口511b。
其中,托标杆件511上用于承托标签的杆身记为托标杆部511a,托标杆部511a由截面为圆形的杆体构成,圆形的杆体表面可与标签的覆胶面形成线接触,使得接触面积更小,从而更加方便标签在贴标状态下与托标杆部511a脱离,另外,由于托标杆部511a的截面为圆形,还能减少对标签移出的阻碍,使得托标杆部511a的使用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托标杆部511a绕其中心线转动安装。由于托标杆部511a是与标签的覆胶面搭接,在贴标部520压靠标签的标识面使得标签从托标杆部511a上脱离的过程中,托标杆部511a会因为黏胶的作用对标签产生滞留拉力,如果托标杆部511a不能自适应地改变姿态,有可能会使得标签纸被扯断,因此本实施例将托标杆部511a转动装配,在贴标部520将标签从托标杆部511a上移走时,托标杆部511a能够适应标签纸的移出而进行转动,有利于标签纸的顺利脱离和防止标签纸损坏。
当然,还可以在托标杆部511a的外表面设置有刻纹,参阅图2至图4。通过设置刻纹,也能减小托标杆部511a与标签的覆胶面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托标杆部511a与标签纸的粘结力,便于标签纸在贴标状态下顺利与托标杆部511a脱离,使得贴标操作可靠进行。
在托标杆部511a承接标签时,若托标杆部511a的高度一开始就与出标部210的高度一致,就有可能会与供标机构200的出标部210产生干涉。对此,参阅图13至图16,将托标杆部511a高度可调节式安装在托标架515上,托标杆部511a在供标机构200上的出标部210下侧移动时处于低位,托标杆部511a移动至出标部210的出标端时,托标杆部511a由低位转至高位,托标杆部511a处于高位时的高度与出标部210移出的标签高度相一致,此时可以对出标部210移出的标签进行承接。
在托标杆部511a在承接出标部210移出的标签时,为了减小对标签的移出所形成的阻碍,优选地,托标杆部511a或托标杆部511a的表面由防粘胶材料构成。防粘材料类似于离型纸。
作为托标杆部511a安装方式的一种实施方案:托标杆部511a远离产品的端部铰接安装在托标架515上,托标杆部511a与调节其由低位向高位进行复位的A复位弹簧相连接,托标杆部511a在供标机构200上的出标部210下侧移动时,通过在移动路径上设置的A抵靠件220抵靠其处于低位,托标杆部511a移动至出标部210的出标端时,A抵靠件220与托标杆部511a相分离,A复位弹簧驱使托标杆部511a恢复至高位,使得托标杆部511a的高度与出标部210的标签高度相一致。A抵靠件220可以是设置在托标杆部511a与托标架515的铰接处的扭簧。
作为托标杆部511a安装方式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参阅图2至图4,托标杆部511a远离产品的端部设置有托标安装块512,托标安装块512通过A浮动弹簧513浮动安装在托标架515上,托标杆部511a在供标机构200上的出标部210下侧移动时通过在托标安装块512移动路径上设置的A抵靠件220抵靠其处于低位,托标杆部511a移动至出标部210的出标端时,A抵靠件220与托标安装块512相分离,A浮动弹簧513驱使托标杆部511a恢复至高位,使得托标杆部511a的高度与出标部210的标签高度相一致。
为便于对两托标杆部511a的间距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筒状产品的贴标需求,本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案为,两托标杆部511a中的一者或两者沿两者之间的间距方向活动安装,托标杆部511a与托杆间距调节机构相连接,托杆间距调节机构调节两者之间的间距。
当托标杆部511a是采用铰接安装的方式装配在托标架515上时,托杆间距调节机构的实施方案是为:两托标杆部511a分别安装在托标安装块512上,两托标安装块512沿两者之间的间距方向活动安装在托标架515上,托杆间距调节机构包括位于工装本体310上的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和贴标工位的上游设置的间距调节单元,托杆间距传动组件与两托标安装块512传动连接,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和间距调节单元传动连接时调整两托标安装座514之间的间距。
当托标杆部511a是经由托标安装块512通过A浮动弹簧513浮动安装在托标架515上时,托杆间距调节机构的实施方案是为:两托标杆部511a分别安装在托标安装块512上,托标架515上设置有两托标安装座514,托标安装块512浮动安装在托标安装座514,两托标安装座514沿两者之间的间距方向活动安装在托标架515上,托杆间距调节机构包括位于工装本体310上的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和贴标工位的上游设置的间距调节单元,托杆间距传动组件与两托标安装座514传动连接,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和间距调节单元传动连接时调整两托标安装座514之间的间距。托杆间距传动组件随工装单元300沿着循环输送线100移动,当途经贴标工位的上游时与间距调节单元传动连接,从而调节两托标杆部511a的间距。在对相同尺寸的筒状产品实施贴标前,两托标杆部511a的间距只需要调节一次,因此,间距调节单元通常活动安装在循环输送线100的旁侧,一旦调节完毕,设备运行时,就要将间距调节单元移至避让位置。
参阅图4,间距传动组件包括间距调节杆811,间距调节杆811两端的杆身上分别设置两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螺纹段分别与两托标安装块512/两托标安装座514组成丝杆螺母调节机构,间距调节杆811上还设置间距传动齿轮812,工装本体310上还设置有间距调节齿轮370,间距调节齿轮370和间距传动齿轮812之间通过间距传动单元节相连接,间距调节齿轮370的中心线竖直布置,间距调节单元包括活动安装的B1、B2调节齿条和调节B1、B2调节齿条状态的齿条状态调节组件,B1、B2调节齿条调节间距调节齿轮370转动方向相反,齿条状态调节组件调整B1、B2调节齿条与间距调节齿条的调节状态。
其中,间距传动单元节包括与间距传动齿轮812相啮合传动连接的间距过渡齿轮813,间距传动齿轮812、间距过渡齿轮813均为锥齿轮,间距过渡齿轮813和间距调节齿轮370通过间距传动轴380同轴传动连接。
在两托标杆部511a的间距调节完毕以后,为防止设备运行过程中两个托标杆部511a的间距发生变化,优选地,在间距调节杆811与两托标安装块512/两托标安装座514之间或者间距调节杆811与工装本体310之间设置阻尼结构,目的在于增大间距调节杆811转动的阻力,以便在两托标杆部511a的间距调节完毕以后,限制间距调节杆811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两托标杆部511a的间距保持不变。
在实现托标架515由接标状态向贴标状态进行转换方面,尤其是将托标架515由产品的外部移入产品的筒腔内,本实施例优选地,参阅图2至图6,工装本体310上设置有A传动单元,A传动单元包括滑动安装在工装本体310上的A滑动齿条330,A滑动齿条330的一端与托标架515相连接,A滑动齿条330的另一端与A1传动齿轮340相啮合传动连接,工装本体310上还转动安装有A传动轴350,A传动轴350竖直布置,A1传动齿轮340装配在A传动轴350的上端,A传动轴350的下端设置有A2传动齿轮360,贴标调节机构600包括调节托标架515沿筒腔深度方向进行移动的A调节单元,A调节单元包括调节A2传动齿轮360进行转动的A1、A2调节齿条612,A1、A2调节齿条612在贴标工位沿着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A1、A2调节齿条612调节A2传动齿轮360转动方向相反,A1调节齿条611在调节A2传动齿轮360转动时,用于调节托标架515沿筒腔深度方向移入产品的筒腔内,A2调节齿条612在调节A2传动齿轮360转动时,用于调节托标架515沿筒腔深度方向移处产品的筒腔。
当产品的深度尺寸不同或者产品筒腔内待贴标位置沿筒深方向发生改变时,需要对托标架515沿筒腔深度方向移动的行程进行调整,对此,将A1调节齿条611、A2调节齿条612可拆卸式装配在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路径上,更换不同长度的A1调节齿条611、A2调节齿条612实现托标架515不同行程的滑动调节。
参阅图2、图3、图5至图9,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部520,所述的贴标部520安装在贴标活动支架522上,贴标活动支架522沿竖直方向活动安装在贴标架523上,工装本体310上还设置有支架调节组件,支架调节组件调节贴标部520沿竖直方向移动。通过支架调节组件调节贴标部520沿竖直方向移动,使得贴标部520能够执行将托标部510上的标签转帖至产品的筒腔内壁上。
其中,贴标部520包括下压部件521,下压部件521用于穿过托标部510上的移标口511b压靠标签贴覆在筒腔内壁上。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即下压部件521穿过移标口511b压靠标签转帖至筒腔内壁上,此时主要使得标签的中部受力与筒腔内壁粘贴,而标签的两侧边部并未可靠粘贴在筒腔内壁上,本实施例进一步要解决的问题为,如何能够使得标签在筒腔内壁上粘贴得更加牢靠。为此,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实施方案为,参阅图5至图9,下压部件521包括A1下压组件和A2下压组件,A1下压组件、A2下压组件处于两种状态,其一状态为:A1下压组件、A2下压组件相互贴靠,用于在贴标部520下行时抵靠标签从托标面上脱离;其二状态为:在A1下压组件、A2下压组件与筒腔内壁最接近时,A1下压组件、A2下压组件相互分离对标签的两侧边进行捋压或辊压。其中,A1下压组件、A2下压组件与筒腔内壁最接近,是指A1下压组件、A2下压组件与标签抵靠、且标签已经贴靠在产品筒腔内壁上。
由于筒腔的内壁通常为圆形,而A1下压组件、A2下压组件在相互分离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始终可靠地压靠在标签上甚至是发生脱离时,将不能对标签的两侧边进行可靠地捋压或辊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A1下压组件、A2下压组件上分别安装有辅助压标件,辅助压标件沿A1下压组件、A2下压组件的高度方向升降式安装,A1下压组件、A2下压组件相互分离时辅助压标件对标签的两侧边进行捋压或辊压。在A1下压组件、A2下压组件相互分离时,调节辅助压标件沿A1下压组件、A2下压组件的高度方向移动,目的在于保持辅助压标件与标签可靠接触,以对标签进行可靠地进行捋压或辊压。
具体地,参阅图5至图9,A1下压组件、A2下压组件相同,A1下压组件包括下压架521a,辅助压标件包括沿下压架521a的高度方向活动安装在下压架521a上的压标件521b,压标件521b在两个下压架521a相互分离时伸出/回缩,使得压标件521b的下端与产品筒腔内壁的间距保持不变,压标件521b的下端装配有刷毛或标辊521c,所述的刷毛/标辊521c对标签的两侧边进行捋压或辊压。
下压架521a的上端转动安装在贴标活动支架522上,贴标活动支架522上设置有调节下压架521a进行转动的下压调节机构620,贴标活动架上还设置有调节压标件521b进行移动的压标调节机构,压标调节机构调节压标件521b沿压标架的高度方向进行移动。
压标调节机构包括下压架521a转动路径上设置的弧形抵靠件631,弧形抵靠件631上具有弧形抵靠面,两压标件521b分别通过压标安装轴522a转动安装在贴标活动支架522上,弧形抵靠件631位于压标安装轴522a的上侧,弧形抵靠件631的凹面构成抵靠压标件521b移动的弧形抵靠面,弧形抵靠面沿方向a距压标安装轴522a的间距逐渐减小,方向a为下压架521a向外侧转动的旋转方向。两压标件521b绕压标安装轴522a相对于贴标活动支架52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两压标件521b做相互远离/靠近的移动,在两下压架521a转动并使得两个压标件521b相互远离的过程中,弧形抵靠面抵靠压标件521b沿压标架的高度方向进行移动,使得压标件521b下端的刷毛或标辊521c始终压靠标签,以对标签的两侧边进行捋压或辊压,实现将标签压贴在产品筒腔的内壁上。
其中,两压标件521b分别通过压标安装轴522a转动安装在贴标活动支架522上,具体是,两下压架521a的中部设置与压标安装轴522a适配的装配孔,压标安装轴固定安装在贴标活动支架522上,下压架521a通过装配孔与压标安装轴的配合铰接安装。而且,下压架上位于压标安装轴上侧的部位与位于压标安装轴下侧的部位呈以夹角,夹角指向背离另一下压架521a的一侧,压标件521b安装在下压架上位于压标安装轴下侧的部位,将拉绳622的一端与下压架的上端连接,拉动下压架的上端使得下压架521a绕压标安装轴翻转,在翻转过程中,两个下压架的上端相互靠近、下端相互远离,参阅图8和图9。
参阅图2、图3、图5至图9,压标件521b通过压标弹簧521d浮动安装,压标弹簧521d用于驱使压标件521b的下端向靠近压标安装轴522a移动,压标件521b上端设置与弧形抵靠件631相配合的抵靠杆521e。其中,压标弹簧521d驱使压标件521b的下端向靠近压标安装轴522a移动,其实是驱使压标件521b复位,弧形抵靠件631与压标弹簧521d的目的恰好相反,是用于抵靠压标件521b上端的抵靠杆521e驱使压标件521b相对于下压架521a移动,以确保压标件521b下端的刷毛或标辊521c始终压靠标签。
参阅图2、图3、图5至图9,下压调节机构620包括沿方向b活动安装的压标调节件621和压标调节组件623,方向b与压标安装轴522a相平行,压标调节件621分别通过拉绳622与两个压标件521b相连接,压标调节组件623调整压标调节件621进行移动。其中,压标调节件621分别通过拉绳622与两个压标件521b相连接,是指拉绳622一端与压标调节件621相连,拉绳622另一端与压标件521b直接/间接相连,当然,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将拉绳622的另一端与下压架521a相连。压标调节组件623通过调节压标调节件621沿方向b移动,可以拉动两个压标件521b相互远离移动,从而对标签的两侧边进行捋压或辊压。
其中,压标调节件621为板件或块状部件或钩状部件或者环状部件,只要能够实现与拉绳622和压标调节组件623装配连接即可。
参阅图2、图3、图5至图7,压标调节组件623包括压标调节杆623a,压标调节杆623a沿方向b布置,压标调节杆623a沿其杆长方向活动安装,压标调节杆623a的一端与压标调节件621相连接,压标调节杆623a的另一端设置有压标调节部623a1,贴标工位处设置有与压标调节部623a1相抵靠配合的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工装本体310上还设置有用于使得压标调节杆623a进行复位的压标复位弹簧623c。其中,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为压标抵靠楔面构成,压标抵靠楔面立状布置,压标抵靠楔面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布置,压标抵靠楔面抵靠压标调节部623a1沿b方向移动,从而拉动压标调节杆623a沿b方向移动,继而通过拉绳622拉动两压标件521b相互远离运动,实现将标签的两侧边捋压或辊压在产品筒腔内壁上;当压标抵靠楔面与压标调节部623a1脱离后,压标复位弹簧623c驱使压标调节杆623a复位,然后两压标件521b相互靠近复位。
拉绳622的拉力方向在与方向a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或者拉力具有沿方向a的分力的情况下,拉绳622才能将压标件521b拉动,而压标调节件621是沿方向b活动装配的,为了防止拉绳622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本实施例优选地,参阅图2、图3、图5至图7,压标调节件621和两下压架521a之间分别设置有对拉绳622进行转向的转向轮522b,转向轮522b将拉绳622的另一端调整成沿方向b布置。
参阅图7贴标活动支架522沿竖直方向活动安装在贴标架523上,支架调节组件包括升降式活动安装在贴标架523上的支架调节杆531和贴标工位处设置压标调节单元,支架调节杆531下端与贴标活动支架522相连接,支架调节杆531的上端设置有压标调节齿条段532,压标调节齿条段532的旁侧设置有与其啮合传动配合的A1压标调节齿轮533,A1压标调节齿轮533和A1压标锥齿轮534同轴传动连接,A1压标锥齿轮534和A2压标锥齿轮535传动啮合连接,A1压标锥齿轮534和A2压标调节齿轮536同轴传动连接,A2压标调节齿轮536的轴线竖直布置,压标调节单元包括沿着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间隔布置的A1压标调节齿条、A2压标调节齿条,A1压标调节齿条、A2压标调节齿条调节A2压标调节齿轮536转动方向相反。A1压标调节齿条调节贴标活动支架522下移,从而使得压标件521b将托标部510上的标签压靠在产品筒腔内壁上,A2压标调节齿条调节贴标活动支架522上行复位至初始高度。当贴标活动支架522采用这种安装和调节方式实现升降时,需要在工装单元300上设置阻尼结构,从而在A1压标调节齿条、A2压标调节齿条与A2压标调节齿轮536脱离时限制A2压标调节齿轮536转动。
参阅图2、图3、图5至图6,贴标活动支架522也可以采用另一种安装和调节方式进行实施,具体地,贴标活动支架522通过B浮动弹簧和导向结构沿竖直方向浮动安装在贴标架523上,支架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贴标活动支架522上的B抵靠部537和设置在贴标工位处的B楔形件538,B楔形件538上的楔形面与B抵靠部537对应布置,用于与途经的B抵靠部537构成楔面驱动配合,以调节贴标活动支架522下行,将托标部510上的标签压靠在筒腔内壁上;当B楔形件538与B抵靠部537脱离后,贴标活动支架522在B浮动弹簧的弹性复位作用下上行复位。
当接标机构500处于A1状态时,亦即接标状态,贴标部520要对托标部510承接标签进行避让,因此,接标状态下的托标部510与贴标部520错开布置。通过上述的A传动单元与上述的A调节单元的配合,能够实现调节托标架515沿工装单元300上的产品的筒腔深度方向靠近产品移动,使得托标部510伸入到产品的筒腔内。然后,为了使得贴标部520移至托标部510的上侧且与托标部510上下对应的位置,还需要调节贴标架523沿产品的筒腔深度方向相对于托标架515移动。对此,参阅图2、图3、图5至图6、以及图23至图24,将贴标架523沿筒腔深度方向通过C浮动弹簧和C导杆滑动安装在托标架515上,在贴标架523上设置C抵靠部551,在贴标工位设置能够与C抵靠部551构成楔面驱动配合的C楔形件552,C楔形件552上具有与C抵靠部551楔面配合的楔面,C楔形件552与C抵靠部551抵靠使得贴标架523相对于托标架515滑移并靠近产品,直至贴标部520移至与托标部510上的标签上下对应布置的位置。
当工装单元300沿循环输送线100移动至贴标工位时,首先是A1调节齿条611与A2传动齿轮360传动连接,驱使托标架515靠近产品移动,直至托标部510和托载的标签到达筒腔内待贴标的位置,然后,贴标架523上的C抵靠部551与移动路径上的C楔形件552抵靠,使得贴标架523相对于托标架515滑移并靠近产品移动,直至贴标部520与托标部510上的标签上下对应布置,再然后调节贴标部520下行将托标部510上的标签下压,使得标签与托标部510脱离转帖至产品的筒腔内壁上。当贴标完毕后,C抵靠部551与C楔形件552脱离,贴标架523在C浮动弹簧的作用下远离产品复位,然后A2传动齿轮360与沿途的A2调节齿条612传动连接,使得托标架515沿筒腔深度方向远离产品复位。
参阅图23和图24,上述的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B楔形件538、C楔形件552均安装在一个型材支架900上,型材支架900的截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水平部910、第二水平部920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连接部930,第一水平部910与第二水平部920上下对应布置,C楔形件552安装在第二水平部920的下侧,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安装在第二水平部920的上表面,B楔形件538安装在第一水平部910的下表面。C楔形件552、B楔形件538、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沿循环输送线100的布置范围依次减小,且C楔形件552的两端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延伸至B楔形件538的两端外侧,B楔形件538的两端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延伸至压标抵靠调节件623b的两端外侧。
参阅图2、图10至图18,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管状产品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活动式安装在工装本体上,夹持机构包括夹持装配板440和夹持单元,夹持单元将产品横状平躺式夹持定位,装配板与卸料调节机构相连接,卸料调节机构调节夹持装配板440的姿态实现对夹持装配板440上产品的卸载。
夹持单元包括定料组件450,定料组件450上具有V型的开口向上的定料夹口451c。通过定料口对待贴标的管状产品实施定位,使得管状产品呈横状平躺姿态放置在夹持装配板440上。
定料组件450包括沿产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定料件451,两定料件451分别固定安装在夹持装配板440上,定料件451上设置有第一定料面451a、第二定料面451b,第一定料面451a、第二定料面451b呈V型布置组成所述的定料夹口451c,两定料件451之间的间隔区域用于装配约束组件460,约束组件460活动装配在工装本体上,约束组件460处于避让状态时位于定料件451、夹持装配板440的外侧。
其中,定料件451相当于上述实施方案中的固定板件,用于对管状产品实施定位。
夹持单元还包括两约束组件460,所述的两约束组件460分别活动式安装在定料夹口451c的两侧,两约束组件460与约束调节机构相连接,约束调节机构调节两约束组件460相互靠近对定料组件450上产品的移动进行约束或者调节两约束组件460相互远离对定料组件450上产品的卸载进行避让。
具体地,约束组件460为立状布置的约束爪461构成,约束爪461的下端与工装本体滑动装配,约束爪461的上端向定料夹口451c的内侧凸起延伸设置约束部461a,约束调节机构调节约束爪461进行滑动,使得两约束爪461以滑动方式相互靠近或远离。
约束调节机构位于工装本体的下侧,约束调节机构包括两约束抵靠部1110和两约束装配部1120,两约束抵靠部1110沿产品的身长方向间隔布置,两约束抵靠部1110分别沿产品的身长方向滑动装配,两约束装配部1120分别装配在约束爪461的下端,约束装配部1120与工装本体沿两约束爪461之间的间距方向滑动安装,两约束抵靠部1110和两约束装配部1120分置于菱形的四顶点处,相邻的约束抵靠部1110和约束装配部1120之间设置有约束调节杆1130,约束调节杆1130的两端分别与约束抵靠部1110、约束装配部1120铰接连接,两约束装配部1120分别与约束驱动弹簧1140相连接,约束驱动弹簧1140驱使两约束装配部1120相互靠近,对产品进行夹持;约束抵靠部1110行走的路径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约束调节抵靠部,约束调节抵靠部用于抵靠调整两约束抵靠部1110相互靠近,进而使得两约束装配部1120相互远离,对产品的卸出进行避让。
夹持装配板440两侧边分别向内开部设置有空缺部,所述的空缺部为约束爪461的移动提供空间,当夹持机构上的产品完成贴标以后,先调节两约束爪461相互远离,解除对产品的夹持,同时对夹持装配板440和定料组件450的翻转进行避让,因此,通过设置空缺部,能够对约束爪461的移动提供活动空间。
上述实施方案为约束调节机构的一种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中,约束爪461是与工装本体滑动装配,约束调节机构设置在工装本体上,在夹持机构处于卸料状态下不随着夹持装配板440进行翻转。
作为约束调节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案,约束调节机构的一部分设置成可拆卸结构,具体为:约束爪461的下端与夹持装配板440滑动装配,两约束抵靠部1110沿产品的身长方向间隔布置,两约束抵靠部1110分别沿管状产品的身长方向滑动装配在工装本体上,两约束装配部1120分别装配在约束爪461的下端,约束装配部1120与夹持装配板440沿两约束爪461之间的间距方向滑动安装,两约束装配部1120的下侧分别对应设置有过渡装配部,两过渡装配部与工装本体沿两约束爪461之间的间距方向滑动安装,约束装配部1120的下表面设置凸起或凹槽,过渡装配部的上表面设置凹槽或凸起,约束装配部1120与过渡装配部通过凸起与凹槽搭接配合,凸起与凹槽相配合能够限制约束装配部1120与过渡装配部沿两约束爪461之间的间距方向相对移动,两约束抵靠部1110和两过渡装配部分置于菱形的四顶点处,相邻的约束抵靠部1110和过渡装配部之间设置有约束调节杆1130,约束调节杆1130的两端分别与约束抵靠部1110、过渡装配部铰接连接,两约束装配部1120/过渡装配部分别与约束驱动弹簧1140相连接,约束驱动弹簧1140驱使两约束装配部1120/过渡装配部分别相互靠近,对产品进行夹持;约束抵靠部1110行走的路径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约束调节抵靠部,约束调节抵靠部用于抵靠调整两约束抵靠部1110相互靠近,进而使得两约束装配部1120相互远离,对产品的卸出进行避让。
其中,约束调节抵靠部可以为本体导送轨道的导向部构成,导向部与约束抵靠部1110抵靠连接并沿本体导送轨道的导送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具体地,若本体导送轨道为槽状的导轨,则导向部记为导槽的槽宽方向的两内侧面;约束抵靠部1110为导轮或在约束抵靠部1110上安装导轮用以与导槽槽宽方向的两内侧面滚动配合,通过改变卸料工位处导槽的槽宽减小,使得两约束抵靠部1110相互靠近,进而调节两约束装配部1120相互远离,继而使得两约束爪461相互远离,实现将两约束爪461调节至对产品的卸载进行避让的状态。
夹持装配板440远离接标机构的端部通过卸料铰接轴430与工装本体相连接,卸料调节机构调节夹持装配板440绕卸料铰接轴430转动进行卸料。
在夹持机构行走的过程中,先是约束抵靠部1110与其移动路径上的约束调节抵靠部进行抵靠,调整两约束抵靠部1110相互靠近,进而使得两约束装配部1120相互远离,进而使得与约束装配部1120相连的约束爪461相互远离移动,直至移至定料件451的外侧,从而对产品解除夹持,同时,对定料件451、夹持装配板440的翻转进行避让;然后,卸料抵靠部与其移动路径上设置的卸料调节抵靠部进行抵靠,以调节夹持装配板440绕卸料铰接轴430转动,使得产品从定料夹口451c内自行移出,实现卸料。
作为卸料调节机构的一种实施方案,具体为:卸料调节机构包括夹持装配板440外侧边部斜向下延伸设置的卸料抵靠部,卸料抵靠部行走的路径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卸料调节抵靠部,卸料调节抵靠部用于抵靠调节夹持装配板440绕卸料铰接轴430转动进行卸料。
作为卸料调节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具体为:卸料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卸料锥齿轮、第二卸料锥齿轮和卸料调节齿轮,卸料调节齿轮位于第二卸料锥齿轮的下侧且两者通过竖直状布置的连接轴传动连接,第一卸料锥齿轮装配在卸料铰接轴430的轴端且与第二卸料锥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卸料调节齿轮行走的路径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卸料齿条、第二卸料齿条,第一卸料齿条、第二卸料齿条用于调节卸料调节齿轮分别进行正、反转。若第一卸料齿条用于调节卸料铰接轴430正传进行卸料,那么第二卸料铰接轴430则用于调节卸料铰接轴430反转进行复位,以待装夹待贴标的产品。
参阅图1至图24,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向产品内筒壁贴标的方法,其可以应用与上述的实施方案中,也可以基于上述的实施方案进行具体实施,该方法包括通过在循环输送线100上间隔设置工装单元300,通过在工装单元300上设置的夹持机构400对产品进行夹持固定,在工装单元300上还设置对标签进行承接的接标机构500,在产品的输送过程中,通过供标机构200向各个接标机构500上供应标签,再后续的工装单元300继续输送过程中调节接标机构500上承接的标签向产品的内腔内移动,标签移至产品内腔内后再转贴至内腔内壁上,贴标后接标机构500从产品的内腔内退出。
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向产品内筒壁贴标的方法,工装单元300随循环输送线100循环流转,可以在流转过程中,依序向工装单元300的夹持机构400装夹产品,向工装单元300上的接标机构500供应标签,将接标机构500承接的标签移至产品的内腔中,将标签转帖至产品的内壁上,并在贴标后将接标机构500从产品的内腔中退出,从而完成产品的贴标操作。该方法能够实现对筒状产品的内壁实现连续贴标的目的,提高了筒状产品内筒壁贴标操作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贴标的效率。
当供标机构200向各个接标机构500上供应标签时,通过接标机构500上设置的托标部510对标签进行承接,接标机构500上还设置有贴标部520,在贴标工位处实施贴标操作时,先同时调整托标部510和贴标部520移动至产品的内腔内,然后调节贴标部520将托标部510上承接的标签转贴至产品的筒腔内壁上。
在托标部510对标签进行承接时,调节贴标部520处于对托标部510承接标签的操作进行避让的位置。在托标部510完成对标签进行承接后,调节贴标部520与托标部510位置对应。
通过采用两个接标杆件对标签进行承接,贴标部520从标签的标识面外侧抵靠标签从两接标杆件的中部移出接标杆件粘贴至产品的筒腔内壁上。
在贴标部520将标签压靠至筒腔内壁上后,从标签的中部向两外侧捋压或辊压标签,使得标签可靠的贴附在筒腔内壁上。具体地,采用毛刷/标辊521c从标签的中部向两外侧捋压或辊压标签。
将供标机构200的出标方向设置为与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保持一致,两接标杆件沿着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依次对标签的两边部进行承接支撑。
将接标杆件设置成沿高度方向活动安装,在接标杆件与标签边部相承接前调节接标杆件的高度处于低位,以对供标机构200上的出标部210进行避让,在接标杆件移动至与出标部210的出标端相对应时,调整接标杆件的高度与出标部210出标端的高度相一致,以对出标部210移出的标签进行承接。
通过在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路径的旁侧设置贴标调节机构600,通过贴标调节机构600调整接标机构500的运行状态,使得接标机构500在贴标工位的上游时,处于产品的外部,以承接供标机构200供应的标签;当接标机构500在贴标工位时,调节接标机构500将承接的标签移入产品的内腔,然后将标签转帖至产品的筒腔内壁上。
通过调整两个接标杆件之间的间距来适配不同尺寸的标签的承接。在设备启动之前,先根据待贴标的产品的内腔尺寸,调节两个接标杆件的间距。
通过调整夹持机构400和工装导送轨道的状态来适应不同尺寸的产品的夹持。
夹持机构400包括两个活动夹持件,活动夹持件沿循环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间隔布置且活动装配,调节两活动夹持件的间距适应不同尺寸的产品的装夹,夹持机构400沿竖直方向活动装配在工装单元300上,夹持机构400通过升降架安装在工装导送轨道上,调节工装导送轨道的高度,使得夹持机构400上夹持的产品的筒腔与接标机构500位置对应。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9)
1.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标部和贴标部,所述的托标部和贴标部均沿待贴标产品筒腔的深度方向活动安装,贴标部还沿筒腔的径向方向活动安装,托标部和贴标部与贴标调节机构相连接,贴标调节机构调节贴标部和托标部处于接标状态和贴标状态:接标状态为:贴标部和托标部均位于产品的外侧,托标部对供标机构送出的标签进行承接,贴标部对托标部承接标签进行避让;
贴标状态为:贴标部和托标部均移动至产品的筒腔内,贴标部将托标部上托载的标签转帖至产品筒腔内壁上;
贴标状态时,贴标部沿着筒腔的径向移动,托标部上的标签具有标识面和覆胶面,覆胶面与筒腔内壁对应布置,托标部上具有托标面,托标面上具有供托标面上的标签移走的移标口,移标口两外侧的标签边部搭覆在托标面上,贴标部从标识面的外侧向靠近筒腔内壁一侧移动压靠标签从移标口脱离托标面并粘贴到筒腔内壁的壁面上;
贴标状态时,托标面横状水平布置,贴标部沿竖直的筒腔径向向下移动压靠标签将标签从托标面上移走;
托标面为两间隔布置的托标杆件组成,两托标杆件之间的间隔区域构成所述的移标口;
托标杆件上用于承托标签的杆身记为托标杆部,托标杆部由截面为圆形的杆体构成;
托标杆部高度可调节式安装在托标架上,托标杆部在供标机构上的出标部下侧移动时处于低位,托标杆部移动至出标部的出标端时,托标杆部由低位转至高位,托标杆部处于高位时的高度与出标部移出的标签高度相一致;
托标杆部远离产品的端部铰接安装在托标架上,托标杆部与调节其由低位向高位进行复位的A复位弹簧相连接,托标杆部在供标机构上的出标部下侧移动时通过在移动路径上设置的A抵靠件抵靠其处于低位,托标杆部移动至出标部的出标端时,A抵靠件与托标杆部相分离,托标杆件恢复高位;
托标杆部远离产品的端部设置有托标安装块,托标安装块通过A浮动弹簧浮动安装在托标架上,托标杆部在供标机构上的出标部下侧移动时通过在托标安装块移动路径上设置的A抵靠件抵靠其处于低位,托标杆部移动至出标部的出标端时,A抵靠件与托标安装块相分离,托标杆件恢复高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托标杆部绕其中心线转动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托标杆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刻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托标杆部由防粘胶材料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托标杆件中的一者或两者沿两者之间的间距方向活动安装,托标杆件与托杆间距调节机构相连接,托杆间距调节机构调节两者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工装本体上设置有A传动单元,A传动单元包括滑动安装在工装本体上的A滑动齿条,A滑动齿条的一端与托标架相连接,A滑动齿条的另一端与A1传动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工装本体上还转动安装有A传动轴,A传动轴竖直布置,A1传动齿轮装配在A传动轴的上端,A传动轴的下端设置有A2传动齿轮,贴标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托标架沿筒腔深度方向进行移动的A调节单元,A调节单元包括调节A2传动齿轮进行转动的A1、A2调节齿条,A1、A2调节齿条在贴标工位沿着循环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A1、A2调节齿条调节A2传动齿轮转动方向相反;A1、A2调节齿条可拆卸式装配在循环输送线的输送路径上,更换不同长度的A1、A2调节齿条实现托标架不同行程的滑动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托标杆部分别安装在托标安装块上,两托标安装块沿两者之间的间距方向活动安装在托标架上,托杆间距调节机构包括位于工装本体上的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和贴标工位的上游设置的间距调节单元,托杆间距传动组件与两托标安装块传动连接,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和间距调节单元传动连接时调整两托标安装座之间的间距;两托标杆件分别安装在托标安装块上,托标架上设置有两托标安装座,托标安装块浮动安装在托标安装座上,两托标安装座沿两者之间的间距方向活动安装在托标架上,托杆间距调节机构包括位于工装本体上的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和贴标工位的上游设置的间距调节单元,托杆间距传动组件与两托标安装座传动连接,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和间距调节单元传动连接时调整两托标安装座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托杆间距传动组件包括间距调节杆,间距调节杆两端的杆身上分别设置两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螺纹段分别与两托标安装座组成丝杆螺母调节机构,间距调节杆上还设置间距传动齿轮,工装本体上还设置有间距调节齿轮,间距调节齿轮和间距传动齿轮之间通过间距传动单元节相连接,间距调节齿轮的中心线竖直布置,间距调节单元包括活动安装的B1、B2调节齿条和调节B1、B2调节齿条状态的齿条状态调节组件,B1、B2调节齿条调节间距调节齿轮转动方向相反,齿条状态调节组件调整B1、B2调节齿条与间距调节齿条的调节状态;间距传动单元节包括与间距传动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的间距过渡齿轮,间距传动齿轮、间距过渡齿轮均为锥齿轮,间距过渡齿轮和间距调节齿轮通过间距传动轴同轴传动连接。
9.一种用于内筒壁连续贴标的贴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02690.0A CN112278490B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02690.0A CN112278490B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78490A CN112278490A (zh) | 2021-01-29 |
CN112278490B true CN112278490B (zh) | 2022-03-29 |
Family
ID=74353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02690.0A Active CN112278490B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278490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01006B1 (ko) * | 2001-08-03 | 2005-07-18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코일내경 끝단부 라벨부착 시스템 |
JP4760145B2 (ja) * | 2005-06-03 | 2011-08-31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巻取チューブのラベル貼付装置および自動ワインダー |
JP5024982B2 (ja) * | 2006-05-30 | 2012-09-12 |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ラベル貼着装置およびラベル貼着方法 |
CN206155936U (zh) * | 2016-11-14 | 2017-05-10 | 东莞市胜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塑料瓶模内贴标机 |
CN108216811A (zh) * | 2017-12-29 | 2018-06-29 | 浙江和胜磁业有限公司 | 一种笔筒标签自动送料装置 |
CN109178531B (zh) * | 2018-09-30 | 2024-01-19 | 王彦安 | 贴标切管设备 |
CN211139952U (zh) * | 2019-09-02 | 2020-07-31 | 恩纳科(天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贴标机在线供标机构 |
CN111392170A (zh) * | 2020-03-23 | 2020-07-10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载料台和贴标签装置 |
CN111453118B (zh) * | 2020-04-24 | 2022-01-14 | 安徽荣晟包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环形包装件的彩印纸粘附工艺系统与工艺 |
-
2020
- 2020-11-02 CN CN202011202690.0A patent/CN11227849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78490A (zh) | 2021-0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278481B (zh) | 一种用于向产品内筒壁贴标的方法 | |
CN110191795A (zh) | 瓦楞辊单元输送装置以及瓦楞辊单元的更换装置及方法 | |
CN114260145B (zh) | 一种用于电源管理芯片的高效点胶装置及点胶方法 | |
US4222479A (en) | Container conveying and transfer system | |
CN112278483B (zh) | 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部 | |
CN112278490B (zh) | 用于张贴标签的贴标机构 | |
CN112278482B (zh) | 用于内筒壁连续贴标的贴标机 | |
CN209852731U (zh) | 一种稳定的各轴可调的双面贴标机 | |
CN112340171A (zh) | 用于管状产品的夹持机构 | |
CN112317966A (zh) | 一种高精度摄像头印字贴膜装置 | |
CN115159867A (zh) | 玻璃运输用自动包边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2965418U (zh) | 一种自动刷胶贴合机 | |
CN112441301A (zh) | 采用形变材料进行产品包装贴标的方法 | |
CN112407509A (zh) | 采用形变材料组成的产品包装贴标机构 | |
CN112896700B (zh) | 一种用于基材腰际贴标的贴标机 | |
JP4366166B2 (ja) | ラベル貼付装置 | |
CN109733862B (zh) | 一种贴标机 | |
CN112550878A (zh) | 改变现有生产线进行贴标的设备 | |
CN112407513A (zh) | 采用变压原理进行贴标的贴标组件 | |
CN209972982U (zh) | 自动化贴标机 | |
CN211520106U (zh) | 一种多用贴标机 | |
CN210906776U (zh) | 一种球皮涂胶装置 | |
CN209973641U (zh) | 一种贴标机 | |
CN218949720U (zh) | 双面贴标签设备 | |
CN221273784U (zh) | 一种桌面双面贴标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