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9331A - 用于后视镜翻折和升降的组合致动器、后视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后视镜翻折和升降的组合致动器、后视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9331A
CN112389331A CN202010804607.0A CN202010804607A CN112389331A CN 112389331 A CN112389331 A CN 112389331A CN 202010804607 A CN202010804607 A CN 202010804607A CN 112389331 A CN112389331 A CN 112389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clutch
fold
actuator hous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046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89331B (zh
Inventor
T·哈里斯
G·阿斯普登
S·比彻
L·库蒂
W·琼斯
D·M·帕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herson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therson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herson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therson Innovation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89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9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89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9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60R1/06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 B60R1/07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by electrically powered actuators
    • B60R1/074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by electrically powered actuators for retracting the mirror arrangements to a non-use position alongside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60R1/06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 B60R1/07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by electrically powered actu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7/00Slip couplings, e.g. slipping on overload, for absorbing shock
    • F16D7/02Slip couplings, e.g. slipping on overload, for absorbing shock of the friction type
    • F16D7/024Slip couplings, e.g. slipping on overload, for absorbing shock of the friction type with axially applied torque limiting friction sur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6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interconverting rotary motion and oscillating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后视装置的致动器、后视装置以及具有这种致动器的车辆,该致动器具有限定用于车辆的后视装置的翻折轴线的主体,该致动器壳体被主体可旋转地且轴向可移位地承载,并且驱动组件由致动器壳体支撑,并配置成使致动器壳体相对于主体绕翻折轴线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自动旋转,并且使致动器壳体相对于主体沿着翻折轴线在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二轴向位置之间轴向移动。

Description

用于后视镜翻折和升降的组合致动器、后视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后视装置的动力翻折致动器,该动力翻折致动器提供翻折和升降功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致动器的后视装置,并且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这种后视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后视装置通常安装在布置在车门的外部上的基座框架上,并允许车辆驾驶员进行后视。大多数后视装置具有所谓的动力翻折致动器,用于自动展开和翻折后视装置。通常,动力翻折致动器具有:用于安装到基座框架的致动器基座;支撑镜壳的致动器壳体,该致动器壳体可旋转地联接到致动器基座;和驱动组件,其构造成用于使致动器壳体相对于致动器基座绕翻折轴线在第一角度位置(即后视装置的翻折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即后视装置的展开位置)之间自动枢转。
在展开位置,后视装置从车门突出并且相对于车辆的向前行驶方向大致横向地延伸。由于后视装置在车辆行驶期间处于展开位置,因此展开位置通常称为行驶位置。
在翻折位置,后视装置与车门对齐并且与车辆的向前行驶方向相反地延伸。由于后视装置在车辆停车期间处于翻折位置,因此翻折位置通常称为停车位置。
当动力翻折致动器使后视装置能够自动展开和翻折时,动力翻折致动器还应允许在例如动力翻折致动器发生缺陷或故障的情况下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手动地使后视装置枢转。
另外,通常要求动力翻折致动器允许手动地过度翻折(over-fold)后视装置,即,将后视装置手动枢转到超出第二角度位置的第三角度位置。第三角度位置是后视装置的所谓的过度翻折位置。
在过度翻折位置,后视装置如在翻折位置时那样基本上与车门对齐。然而,在过度翻折位置,后视装置在车辆的向前行驶方向上延伸,即,在过度翻折位置中的后视装置的方向与翻折位置中的后视装置的方向基本相反。通过从展开位置枢转到过度翻折位置,展开的后视装置可屈服于在车辆的向前行驶方向上作用的力矩,以避免由于该力矩而使后视装置或动力翻折致动器损坏。
后视装置要满足的另一要求是在车辆行驶期间,即在后视装置的展开位置,产生尽可能小的风噪声,并且非常容易地枢转,从而产生尽可能少的磨损。尽管当在致动器壳体和致动器基座之间存在间隙时,后视装置的枢转非常容易并且几乎不产生磨损,但是当在其上施加风时,正是致动器壳体与致动器基座之间的间隙会引起噪声。
为了克服这些矛盾的问题,动力翻折致动器可以具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构造成使致动器壳体相对于致动器基座沿翻折轴线在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二轴向位置之间轴向移位,在第一轴向位置中,致动器壳体邻接致动器基座,并且在致动器壳体与致动器基座之间不存在间隙,在第二轴向位置中,致动器壳体与致动器基座相距一定距离,并且在致动器壳体和致动器基座之间形成间隙。升降机构可以在后视装置的行驶位置降低致动器壳体,并可以提升致动器壳体以进行任何枢转动作。
升降机构可以具有一对或多对圆形凸轮轨道。每对凸轮轨道布置成彼此面对,并构造成取决于它们的相对角度位置或多或少地彼此接合。因此,使一对凸轮轨道相对于彼此旋转导致凸轮轨道之间的轴向距离变化,该轴向距离变化为致动器壳体提供了期望的轴向位移效果。
驱动组件可以集成升降机构,并为动力翻折致动器提供组合的翻折和升降功能。然而,提供具有升降机构的动力翻折致动器通常会导致动力翻折致动器的大的重量和高的机械复杂性。
从EP 2 574 504 A1中已知一种汽车外后视镜装置,其具有轴、传动壳体、一组马达、减速机构和离合器机构、电动旋转范围限制机构和保持机构。保持机构设置在轴与壳体之间。该保持机构布置成当镜组件在使用位置和存放位置之间旋转的区域中相对于轴和壳体处于非接触状态,并且布置成当镜组件位于使用位置时相对于轴和壳体处于接触状态以将镜组件保持在使用位置。由此,本发明与防止载荷施加到电动存储单元上以及以无振动的方式保持镜组件兼容。
US 2013/0321941 A1教导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外后视镜单元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相对于基座可在停车位置、行驶位置和翻转位置之间枢转地调节。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中的电驱动单元和用于联接至电驱动单元的驱动环。
从DE 698 22 701 T2中已知一种具有镜头部的外部后视镜,该后视镜可旋转地安装在附接到安装支架的枢轴上。抓持件将镜头部保持在相对于安装支架的所需位置。弹簧作用在安装支架和镜头部之间,以将闩锁保持在其锁定位置。致动器由电动机驱动器驱动,以便在初始操作期间,当闩锁接合以阻止镜头部旋转时,力将施加到弹簧上,导致镜头部移动以释放闩锁。在后续操作期间,致动器将镜头部绕轴颈旋转。
US 2007/0084707 A1教导了一种铰链致动器,该铰链致动器包括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二部分的第一部分以及用于使各部分相对于彼此枢转的电驱动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包括在第一枢转方向上协作以限定致动器部件的位置的止动件。在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联接器,使得在第一位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驱动器连接、并且在驱动器的驱动下可以相对于彼此枢转,并且在第二位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未通过驱动器连接,并且可以手动地相对于彼此枢转。
期望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后视装置的动力翻折致动器,该动力翻折致动器允许手动枢转、支持过度翻折、具有升降机构并且同时具有小的重量和低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翻折和升降功能的后视装置致动器,其质量小且复杂度低。
该问题通过一种用于车辆的后视装置的致动器来解决,该致动器具有:主体,该主体限定了相对于车辆车身的后视装置的翻折轴线;致动器壳体,其可旋转地并且轴向可移动地由主体和车身支承;以及驱动组件,其由致动器壳体支撑,并且构造成用于使致动器壳体相对于主体围绕翻折轴线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自动旋转,并且用于使致动器壳体相对于主体沿翻折轴线在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二轴向位置之间轴向移动,其中,驱动组件具有离合器齿轮,其由主体可旋转地支承,并轴向地联接至致动器壳体。通常,驱动组件构造成相对于翻折轴线对离合器齿轮施加力矩,从而提供致动器壳体和主体的自动相对旋转,即,驱动组件为致动器提供翻折功能。此外,驱动组件还为致动器提供升降功能。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分别对应于后视装置的翻折位置和展开位置。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二轴向位置分别对应于致动器壳体的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
后视装置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镜元件或一个或多个提供后方交通状况的摄像机。
此外,驱动组件的离合器齿轮可旋转地且轴向可移动地由主体支撑,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壳体捕获部,该壳体捕获部将离合器齿轮轴向地联接到致动器壳体,同时允许离合器齿轮和致动器壳体相对旋转。离合器齿轮形成为具有外螺旋齿轮的环,并被主体穿透。所述至少一个壳体捕获部允许离合器齿轮将轴向力施加到致动器壳体,即,当离合器齿轮本身沿轴向方向移动时,离合器齿轮立即沿轴向方向移动致动器壳体。换句话说,离合器齿轮的所述至少一个壳体捕获部使致动器壳体不可避免地跟随离合器齿轮的任何轴向位移。另一方面,所述至少一个壳体捕获部允许离合器齿轮相对于致动器壳体旋转。该旋转自由度使得离合器齿轮能够在致动器壳体已经到达第二角度位置(即,后视装置的伸出位置)并且停止枢转之后继续旋转。离合器齿轮的连续旋转可以容易地控制致动器壳体的轴向位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和致动器壳体均具有沿周向延伸并彼此相互作用以限定第二角度位置的翻折凸轮轨道,主体的翻折凸轮轨道具有带有止动肩部的翻折止动爪,致动器壳体的翻折凸轮轨道具有翻折止动爪。当致动器壳体的翻折止动捕获部在周向上抵接主体的翻折止动捕获部的止动肩部时,致动器壳体相对于主体的旋转停止。当然,主体的翻折凸轮轨道和致动器壳体的翻折凸轮轨道分别抗扭地连接到主体和致动器壳体。
此外,优选的是,主体和离合器齿轮分别具有沿周向延伸并且彼此相互作用以限定升降止动部和升降行程的升降凸轮轨道,主体的升降凸轮轨道具有升降止动捕获部,并且离合器齿轮的升降凸轮轨道具有升降止动爪。升降凸轮轨道构造成用于控制致动器壳体相对于主体的轴向位移。升降止动捕获部和升降止动爪两者都可以具有相应的倾斜边缘,即周向斜面,以便于接合和脱开并在接合和脱开之间提供平滑的过渡。驱动组件配置为在升降止动捕获部到达升降止动爪时自动停止操作。例如,可以通过监视驱动组件使用的电流来实现该自动的操作停止。当升降止动捕获部和升降止动爪接合时,产生抵抗驱动组件所提供的力矩的力矩,这使得驱动组件的电流增加。驱动组件的电流可在电流上升时中断。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翻折止动爪的止动肩部的角度位置和升降止动捕获部的角度位置彼此远离,以提供致动器的两步骤的翻折和升降操作。角度距离确保了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升降和翻折,或者一个接一个地进行翻折和升降。
升降凸轮轨道可以被径向地布置在翻折凸轮轨道内和/或升降凸轮轨道和翻折凸轮轨道被轴向地布置在相同位置。翻折凸轮轨道和升降凸轮轨道的这些相对布置允许致动器的高度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的翻折凸轮轨道和主体的升降凸轮轨道形成在驱动组件的轴凸轮环上,或者其中,主体的翻折凸轮轨道形成在驱动组件的轴凸轮环上并且主体的升降凸轮轨道形成在主体上。一般而言,主体的凸轮轨道可以形成在驱动组件的单个部件上,或形成在分离的部件上,这允许致动器具有广泛的结构灵活性。当然,不仅可以这样形成主体的凸轮轨道,而且可以等效地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许多不同的方式形成。
所述轴凸轮环可以通过与所述主体的多个角度定位捕获部接合的多个轴凸轮环的多个角度定位爪而抗扭地连接至所述主体。角度定位爪和角度定位捕获部非常容易提供。它们可以分别具有矩形形状。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有许多等效的不同的角度定位装置用于将轴凸轮环连接到主体以防扭矩连接。
主体优选地具有基部部分和在轴向上相邻于基部部分布置的轴部分,该基部部分具有用于将主体连接到车辆门的基座框架的至少一个基座固定装置,和/或轴部分延伸穿过致动器壳体的通孔。基部部分和/或轴部分可以包括塑料或由塑料组成,并且可以具有至少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并且其直径不同。有利地,基部部分的直径大于轴部分的直径,以便同时提供到基座框架的可靠连接以及致动器的高紧凑性。所述至少一个基座固定装置可以被构造为在基部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螺纹孔,可以将相应数量的螺钉拧入其中。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基部部分和轴部分一体地形成。可替代地,主体可以被构造成两部件式,并且基部部分和轴部分分开形成并通过卡口锁连接,基部部分具有卡口座并且轴部分具有卡口捕获部,或者基部部分具有卡口捕获部并且轴部分具有卡口座。主体可以通过2K注射成型、激光熔化等制造。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根据结构或制造要求从致动器的主体的这些替代构造中进行选择。
驱动组件优选地具有驱动系,该驱动系用于使致动器壳体绕翻折轴线自动旋转并且使致动器壳体沿翻折轴线移位。驱动系允许设定致动器的期望转速,并且允许将驱动组件灵活地布置在致动器壳体内。
在许多实施例中,驱动系具有电动机、安装并电连接到电动机的印刷电路板,并且为了将离合器齿轮可旋转地联接到电动机,第一蜗轮被抗扭地固定在电动机的驱动轴上,第二蜗轮与离合器齿轮接合,并且正齿轮与第一蜗轮接合并且抗扭地固定到第二蜗轮。电动机的驱动轴提供力矩,该力矩通过蜗轮和正齿轮转化并传递到离合器齿轮。可以选择电动机以及蜗轮、正齿轮和离合器齿轮的传动装置,以产生离合器齿轮的期望转速。
电动机的驱动轴可平行于翻折轴线延伸,并且第二蜗轮和正齿轮可绕垂直于驱动轴和翻折轴线延伸的轴线旋转。驱动系的这种布置允许致动器的高度紧凑。
电动机可以由致动器壳体的支撑元件支撑,该支撑元件固定到致动器壳体的底部。虽然整个驱动系的布置由致动器壳体支撑,但是由于电动机在驱动组件的各部分中具有最大的质量,因此致动器壳体有利地附加地支撑电动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蜗轮包括塑料或由其构成和/或正齿轮包括塑料或由其构成和/或第二蜗轮包括金属或由其构成和/或离合器齿轮包括金属和/或塑料或由金属和/或塑料组成。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磨损和质量要求从多种材料中选择以形成驱动系统的部件。
驱动组件可以被构造成以在5500rpm(每分钟的旋转次数)到9500rpm的范围内的角速度旋转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轴,和/或所述驱动系可以具有在750:1至2000:1的范围内的齿轮比,和/或驱动组件可以配置为以10°/s至60°/s范围内的角速度旋转离合器齿轮。利用所述范围和值,分别在大约2秒内实现了后视装置的自动翻折或展开,这在大多数实际情况下是合理的。
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的第一角度差优选在20°至90°的范围内。因此,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可以小于直角。当处于翻折位置时,后视装置基本上对准平行于车辆的纵向方向的方向,后视装置的所述角度差为车辆的驾驶员提供最佳的后视。
致动器优选地被配置用于在第二角度位置和第三角度位置之间手动旋转致动器壳体,其中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三角度位置之间的第二角度差可以高达240°和/或,被配置用于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手动旋转所述致动器壳体。第三角度位置是致动器的过度翻折位置。因此,致动器能够屈服于在车辆的向前行驶方向上施加到后视装置的力矩,以便防止后视装置或致动器的损坏。
该驱动组件可以具有保持环、离合器环和弹簧,该弹簧被支撑在保持环和离合器环之间,其中该弹簧尤其是波形弹簧的形式。这些另外的部件完成了驱动组件的构造,其中,离合器环、离合器齿轮和轴凸轮环以此顺序轴向布置在保持环和主体的基部部分之间。弹簧轴向地布置在保持环和离合器环之间。
保持环可以通过卡口锁轴向固定在轴部分上,该轴部分在轴部分的与基部部分相对的端部处具有卡口座,并且该保持环具有卡口捕获部,或者保持环可以通过压入配合轴向固定到轴部分,其中轴部分具有周向槽并且保持环具有与该周向槽接合的多个捕获部。在将保持环轴向固定至轴部分的状态下,离合器环、离合器齿轮和轴凸轮环被弹簧偏压向主体的基部部分。当然,存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选择的将保持环轴向地固定到轴部分的等效的不同方式。
在优选实施例中,离合器环和离合器齿轮均具有沿周向延伸并彼此相互作用以控制离合器环和离合器齿轮之间的角度联接的离合器凸轮轨道,离合器环的离合器凸轮轨道具有多个离合器捕获部并且离合器齿轮的离合器凸轮轨道具有多个离合器爪以用于与离合器环的离合器捕获部接合,反之亦然。离合器环和离合器齿轮之间的角度联接的强度取决于弹簧的偏压力以及离合器爪和离合器捕获部的形状。例如,离合器爪和离合器捕获部都可以具有相应的倾斜边缘,即周向斜面,以便于接合和脱开,并在接合和脱开之间提供平滑的过渡。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选择适合于在离合器环和离合器齿轮之间提供期望的角度联接强度的组合。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离合器环抗扭矩地并且轴向可移动地联接到轴部分,其中,轴部分具有轴向延伸的至少一个角度定位槽,并且离合器环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角度定位槽接合的至少一个角度定位脊。因此,离合器环为离合器齿轮提供了至主体的轴部分的角度联接。然而,离合器齿轮和主体的轴部分之间的角度联接不是抗扭连接。而是,离合器齿轮与主体的轴部分之间的角度联接取决于离合器环与离合器齿轮之间的选定的角度联接的强度。
每个角度定位槽的第一端通向轴部分的与基部部分相对的轴向表面,而角度定位槽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终止于距基部部分的一定距离处。槽的这种构造易于制造并且允许容易地安装致动器。
致动器壳体可以具有被主体穿透的通孔和至少一个镜固定装置,用于将后视装置的镜壳体可拆卸地连接至致动器壳体。通孔为致动器壳体提供了径向支承。镜固定装置可以例如形成为螺纹孔,可以将保持镜壳体的螺钉拧入其中。
优选地,致动器壳体被构造为两部件式,并且具有可拆卸地彼此连接并形成致动器壳体的基部部件和盖部件,该基部部件和盖部件均具有对应的壳体固定装置,其中,通孔和所述至少一个镜固定装置形成在基部部件中。两部件式的构造允许容易地组装致动器。壳体固定装置可以是卡接装置和/或一个或多个螺钉。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由致动器壳体支撑并完全布置在致动器壳体内。这些实施例非常紧凑并且易于安装至车门的基座框架和镜壳体。
致动器的质量可以在175g至190g的范围内,优选为183g。因此,致动器不会不利地影响车辆的效率。
致动器壳体可以具有在60mm至90mm的范围内的高度,该高度是在轴向方向上测量的,和/或致动器壳体可以具有在40mm至70mm的范围内的宽度,该宽度是在第一径向方向上测量的,和/或致动器壳体可以具有在60mm至100mm的范围内的长度或深度,该长度或深度是在垂直于第一径向方向的第二径向方向上测量的,和/或致动器壳体的盖部件可以具有圆柱形部分,该圆柱形部分容纳主体的轴部分并且具有在7.5mm至30mm范围内的直径。通过这些尺寸,致动器也可以容易地被小的镜壳体容纳,这提高了车辆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的基本优点是提供自动翻折和升降功能所需的零件数量少,该致动器也允许手动操作和过度翻折。从而,致动器的质量轻且结构简单,并且有效且易于制造。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的后视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后视装置的车辆。
上面列出的实施例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任何组合使用,以提供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
附图说明
在下面的图示中详细示出了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致动器的仰视立体图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俯视立体图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在第一角度位置、第二角度位置和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侧视图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移除盖子时的立体图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齿轮系的立体图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驱动组件的局部立体图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分解图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致动器的分解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致动器1的仰视立体图,该致动器1可以用于将后视装置(未示出)安装至车辆的门的基座框架。致动器1具有主体2,该主体2限定了用于车辆的后视装置的翻折轴线2a,并且被构造为安装在车辆的右侧。致动器1的质量为183g,对于不同的实施例,该质量可以在175g至190g的范围内。
主体2具有基部部分20,该基部部分具有用于将主体2连接到车门的基座框架上的三个基座固定装置20a。主体2还具有在轴向上邻近基部部分20布置的轴部分21。基部部分20和轴部分21由塑料一体地形成并且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形状。由此,基部部分20和轴部分21的区别在于圆柱体的直径,其中基部部分的直径大于轴部分的直径(见图9)。
致动器1还具有致动器壳体3,该致动器壳体3被主体2可旋转地且轴向可移位地支承。致动器壳体3具有被主体2穿透的通孔30e,即,轴部分21延伸穿过主体2的致动器壳体3通孔30e(见图9),并且致动器壳体具有三个镜固定装置30a,以用于将后视装置的镜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到其上。致动器壳体3构造成两部件式,并具有可拆卸地彼此连接并形成致动器壳体3的基部部件30和盖部件31(见图9)。
基部部件30和盖部件31分别具有对应的壳体固定装置,其中,通孔30e和三个镜固定装置30a形成在基部部件30中(见图9)。致动器壳体3的盖部件31具有圆柱形部分,该圆柱形部分容纳主体的轴部分21并且具有17mm的直径,对于不同的实施例,其直径可以在15mm至20mm的范围内。
致动器壳体3具有例如72mm的高度,该高度在轴向方向上测量,对于不同的实施例,该高度可以在从60mm至90mm的范围内。致动器壳体3具有例如47mm的宽度,该宽度在第一径向方向上测量,对于不同的实施例,该宽度可以在40mm至70mm的范围内。致动器壳体3具有例如74mm的长度或深度,该长度或深度是在垂直于第一径向方向的第二径向方向上测量的,对于不同的实施例,该长度或深度可以在从60mm至100mm的范围内。
图2示出了致动器1的立体俯视图。致动器壳体3还具有用于将致动器1电连接至车辆的总线系统的索环31a。
图3示出了处于第一角度位置2b(即,后视装置的翻折位置)、第二角度位置2c(即,后视装置的展开位置)和第三角度位置2d(即,后视装置的过度翻折位置)的致动器1的俯视图。第一角度位置2b和第二角度位置2c之间的第一角度差2e例如为75°,并且对于不同的实施例可以在20°至90°的范围内。第一角度位置2b和第三角度位置2d之间的第二角度差2f例如为165°,并且对于不同的实施例可以达到240°。
图4示出了致动器1的侧视图。致动器壳体3处于第二轴向位置2h,从而在致动器壳体3的基部部件30与主体2的基部部分20之间形成间隙4。在轴向位置2g处,致动器壳体3的基部部件30基本上无间隙地抵靠在主体2的基部部分20上(见图1)。
图5示出了致动器1的俯视立体图,其中致动器壳体3的盖31被移除以进入致动器1的内部结构。致动器1具有完全安装在致动器壳体3内并被致动器壳体3支撑的驱动组件5,即致动器1是所谓的动力翻折致动器。驱动组件5构造成用于使致动器壳体3相对于主体2绕翻折轴线2a在第一角度位置2b和第二角度位置2c之间自动旋转,并且用于使致动器壳体3相对于主体2沿着翻折轴线2a在第一轴向位置2g和第二轴向位置2h之间轴向移动。
除此之外,致动器1还被配置为在第一角度位置2b和第二角度位置2c之间手动旋转致动器壳体3,并且在第二角度位置2c和第三角度位置2d之间手动旋转致动器壳体3。换句话说,驱动组件5被配置为还使致动器1能够手动操作,即,通过向后视装置施加外力矩而无需驱动组件5的任何自动操作。
驱动组件5具有驱动系,该驱动系用于使致动器壳体3绕着翻折轴线2a在所述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2b、2c之间自动旋转,并且使致动器壳体3沿着翻折轴线2a在位置2g、2h之间移动。
驱动系具有电动机50和安装并电连接到电动机50和索环31a的印刷电路板50a。电动机50的驱动轴平行于翻折轴线2a延伸。驱动组件5构造成以例如7500rpm(每分钟的旋转次数)的角速度旋转电动机50的驱动轴,对于不同的实施例,该角速度可以在5500rpm至9500rpm的范围内。电动机50由致动器壳体3的支撑元件32支撑。支撑元件32被固定至致动器壳体3的底部,即,固定至致动器壳体3的基部部件30的底部。
驱动组件5还具有保持环58、波形弹簧57形式的弹簧、离合器环56和离合器齿轮55。离合器齿轮55由主体2可旋转地且轴向可移动地支承,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壳体捕获部55c(见图7),其将离合器齿轮55轴向连接到致动器壳体3,同时允许离合器齿轮55和致动器壳体3相对旋转。离合器齿轮55包括金属和/或塑料或由金属和/或塑料组成。
图6示出了致动器1的驱动系的局部立体图。该驱动系用于将离合器齿轮55可旋转地联接至电动机50,并且具有:第一蜗轮51,该第一蜗轮51被抗扭地固定至电动机50的驱动轴;第二蜗轮53,其与离合器齿轮55接合;正齿轮52,其与第一蜗轮51接合并且抗扭地固定在第二蜗轮53上。第一蜗轮51包括:塑料或由塑料组成。正齿轮52包括塑料或由塑料制成。第二蜗轮53包括金属或由金属组成。第二蜗轮53和正齿轮52可绕垂直于驱动轴和翻折轴线2a延伸的轴线旋转。
驱动系具有1260:1的齿轮比,对于不同的实施例,该齿轮比可以在从1000:1至1500:1的范围内。因此,驱动组件5构造成以例如35.174°/s的角速度旋转离合器齿轮55,对于不同的实施例,该角速度可以在从10°/s至60°/s的范围内。
图7示出了致动器1的驱动组件5的局部立体图。
主体2和离合器齿轮55均具有围绕主体2周向延伸并且彼此相互作用的升降凸轮轨道54d,55d,以限定升降止动部和升降行程。升降行程决定了间隙4的宽度(见图4)。主体2的升降凸轮轨道54d具有升降止动捕获部54b,而离合器齿轮55的升降凸轮轨道55d具有升降止动爪55b。
升降凸轮轨道54d,55d分别径向地布置在致动器壳体3和主体2的翻折凸轮轨道30c,54c内(见下文)。升降凸轮轨道54d,55d和翻折凸轮轨道30c,54c也轴向布置在相同位置。离合器齿轮55的升降凸轮轨道55d完全接合主体2的升降凸轮轨道54c,即,升降止动捕获部54b接合升降止动爪55b对应于致动器壳体3的第一轴向位置2g。
主体2的翻折凸轮轨道54c和主体2的升降凸轮轨道54d形成在驱动组件5的轴凸轮环54上。轴凸轮环54通过以下方式抗扭地连接至主体2:轴凸轮环54的多个角度定位爪54e与主体2的多个匹配的角度定位捕获部20b接合(见图9)。
离合器环56抗扭地并且可轴向移位地联接到轴部分21,其中,轴部分21具有轴向延伸的相对的两个角度定位槽21a,并且离合器环56具有分别与角度定位槽21a接合的相对的两个角度定位脊56b。每个角度定位槽21a的第一端通向轴部分21的与基部部分20相对的轴向表面,并且角度定位槽21a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基部部分20相距一定距离。
离合器环56和离合器齿轮55均具有周向延伸且彼此相互作用的离合器凸轮轨道,以控制离合器环56和离合器齿轮55之间的角度联接。离合器环56的离合器凸轮轨道具有多个离合器捕获部56a,并且离合器齿轮55的离合器凸轮轨道具有多个离合器爪55a,以用于接合离合器环56的离合器捕获部56a。当然,对于不同的实施例,离合器爪和离合器捕获部可以相反地关联。
简而言之,离合器齿轮55是驱动组件的中心部分,其具有:用于与驱动系相互作用并传递力矩的外螺旋齿轮;用于与离合器环56相互作用并控制离合器齿轮55和主体2的相对角度位置的离合器凸轮轨道;用于与主体2相互作用并控制离合器齿轮55和主体2的相对轴向位置的升降凸轮轨道55d;以及用于与致动器壳体3相互作用并控制致动器壳体3和主体2的相对轴向位置的壳体捕获部55c,即离合器齿轮55被构造成总共用于四个不同的相互作用。
保持环58通过卡口锁轴向固定在轴部分21上,轴部分21在轴部分21的与基部部分20相对的端部处具有卡口座21b,保持环58具有卡口捕获部58a。波形弹簧57被支撑在保持环58和离合器环56之间,从而将离合器环56、离合器齿轮55和轴凸轮环54偏压到主体2的基部部分20。
图8示出了致动器1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其中致动器壳体3处于第二角度位置2c,即处于后视装置的展开位置。
主体2(即轴凸轮环54)和致动器壳体3(即基部部件30)均具有翻折凸轮轨道30c,54c,该翻折凸轮轨道30c,54c沿周向延伸并且彼此相互作用以限定致动器壳体3的第二角度位置2c。主体2的翻折凸轮轨道54c具有翻折止动爪54a,其具有止动肩部和倾斜边缘,即,与该止动肩部周向相对的周向斜面,其中,该止动肩部在轴向上超过倾斜边缘。致动器壳体3的翻折凸轮轨道30c具有与翻折止动爪54a相对应的翻折止动捕获部30d。翻折止动爪54a的止动肩部的角度位置和升降止动捕获部54b的角度位置彼此远离,以提供致动器1的两步骤的翻折和升降操作。翻折止动捕获部30d周向抵接翻折止动爪54a的轴向突出的止动肩部,并且该致动器壳体3的翻折凸轮轨道30c完全接合主体2的翻折凸轮轨道54c,其对应于致动器壳体3的第一轴向位置2g。
图9示出了致动器1的分解图。致动器1的操作如下。
后视装置的展开从致动器壳体3的第一角度位置2b、即从后视装置的翻折位置或停车位置开始。在致动器壳体3的第一角度位置2b中,并且在致动器1的自动展开操作期间,升降凸轮轨道54d,55d脱离接合并且离合器凸轮轨道被接合,并且借助于离合器捕获部56a将致动器壳体3保持处于第二轴向位置2h,在该位置处,在致动器壳体3和主体2的基部部分20之间具有间隙4。该起始位置对于致动器1的自动和手动操作是相同的。
当电动机50的驱动轴旋转以执行自动操作时,通过驱动组件5的驱动系向离合器齿轮55施加力矩。该力矩使致动器壳体3旋转至第二角度位置2c。当致动器壳体3的翻折止动捕获部30d抵接轴凸轮环54、即主体2的翻折止动爪54a的止动肩部时,到达第二角度位置2c。
当电动机50在翻折止动捕获部30d与翻折止动爪54d的止动肩部抵接之后继续旋转时,离合器凸轮轨道的接合克服波形弹簧57的偏压力而释放。离合器齿轮55相对于致动器壳体3并且相对于主体2旋转,直到离合器齿轮55的升降止动爪55b和主体2的升降止动捕获部54b接合,该接合导致致动器壳体3从第二轴向位置2h移位到由波形弹簧57的偏压力支撑的第一轴向位置2g。
除此之外,升降止动爪55b和升降止动捕获部54b的接合经由驱动系向电动机50施加抵抗力矩,从而引起电动机50使用的电流上升。印刷电路板50永久地监视由电动机50使用的电流并且在所述上升时中断电流,这使得致动器1的展开操作立即停止。
因此,后视装置的自动操作是致动器1的两步骤的翻折和升降操作。首先,致动器1将致动器壳体3从第一角度位置2b枢转到第二角度位置2c,而致动器壳体3不发生任何轴向位移。然后,致动器1将致动器壳体3移动到第一轴向位置2g,而致动器壳体3不旋转。
后视装置的自动翻折从后视装置的展开位置开始,并且通过使电动机50的旋转方向和致动器1执行的两个操作步骤的顺序反向来实现。首先,通过使升降凸轮轨道55d,54d和翻折凸轮轨道30c,54c脱离接合来将致动器壳体3移动到第二轴向位置2h。其次,致动器1使致动器壳体3从第二角度位置2c枢转到第一角度位置2b,而致动器壳体3不发生任何轴向位移。
在致动器1的任何手动操作期间,电动机50和驱动系都不旋转,即,离合器齿轮55和致动器壳体3的相对角度位置始终保持不变。换句话说,施加到致动器壳体3上的任何外力矩都通过驱动组件5的驱动系传递到离合器齿轮55。
后视装置的手动过度翻折从致动器壳体3的第二角度位置2c开始,在该位置,翻折凸轮轨道30c,54c和升降凸轮轨道54d,55d均接合。向展开的后视装置施加在车辆的前进方向上作用的外力矩,使升降凸轮轨道54d,55d克服波形弹簧57的偏压力脱离,从而将致动器壳体3移动到第二轴向位置2h。在手动操作期间,致动器壳体3的第二轴向位置2h保持不变,直到到达第三角度位置2d为止。第三角度位置2d由离合器齿轮55和离合器环56的各个离合器凸轮轨道的接合限定,致动器壳体3和主体2经由离合器环56和驱动器组件5的驱动系在第三位置2d旋转地联接。
使后视装置从过度翻折位置枢转到展开位置重新建立起升降凸轮轨道54d,55d的接合,从而将致动器壳体3从第三角度位置2d移至第二角度位置2c和之后通过波形弹簧57的偏压力从第二轴向位置2h移至第一轴向位置2g。
除了上述的致动器1的自动展开操作之外,还可以通过向后视装置施加在车辆的前进方向上作用的外力矩来手动地将后视装置从翻折位置展开到展开位置。由于外力矩,致动器壳体3旋转,直到翻折止动捕获部30d抵接翻折止动爪54c的止动肩部为止。由于电动机50的不活动使得致动器壳体3与离合器齿轮55之间的角度关系在旋转期间得以保持,因此离合器齿轮55也相对于主体2并且特别是相对于轴凸轮环54旋转。当致动器壳体3到达第二角度位置2c时,升降凸轮轨道54d,55d接合,从而将致动器壳体3移动到第一轴向位置2b。致动器壳体3的轴向位移由波形弹簧57的偏压力支持。
后视装置的手动翻折从后视装置的展开位置开始。向后视装置施加在与车辆的向前行驶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作用的外力矩,同时,释放了升降凸轮轨道54d,55d和翻折凸轮轨道30c,54c的接合,其中,翻折止动捕获部30和翻折止动爪54d的倾斜边缘使翻折凸轮轨道30c,54c的脱离变得容易。致动器壳体3移位到第二轴向位置2h并且旋转到第一角度位置2b。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后视装置的致动器100。致动器100具有与图1至图9所示的致动器1相同的基本结构。然而,致动器100与致动器1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特征。
首先,主体2由两部分构成,并且基部部分20和轴部分21分别形成并且通过卡口锁连接。基部部分20具有卡口座20a,而轴部分21具有卡口捕获部21c。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轴部分21具有卡口捕获部,而基部部分20具有卡口座。
第二,主体2的翻折凸轮轨道54c形成在驱动组件5的轴凸轮环54上,主体2的升降凸轮轨道54d形成在主体2上。
第三,保持环58通过压入配合而轴向固定在轴部分21上,轴部分21具有周向槽,保持环58具有与该周向槽接合的多个捕获部。
第四,支撑元件32具有不同的形状,用于支撑电动机50的驱动轴的自由端。
在此示出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示例,因此不能理解为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考虑的替代实施方式同样被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覆盖。
附图标记
1致动器
2主体
2a翻折轴线
2b第一角度位置
2c第二角度位置
2d第三角度位置
2e第一角度差
2f第二角度差
2g第一轴向位置
2h第二轴向位置
3致动器壳体
4间隙
5驱动组件
20基部部分
20a基座固定装置
20b角度定位槽
20c卡口座
21轴部分
21a角度定位槽
21b卡口座
21c卡口捕获部
30基部部件
30a镜固定装置
30b壳体固定装置
30c翻折凸轮轨道
30d翻折止动捕获部
30e通孔
31盖部件
31a索环
32支撑元件
50电动机
50a印刷电路板
51第一蜗轮
52正齿轮
53第二蜗轮
54轴凸轮环
54a翻折止动爪
54b升降止动爪
54c翻折凸轮轨道
54d升降凸轮轨道
54e角度定位爪
55离合器齿轮
55a离合器爪
55b升降止动销
55c壳体捕获部
55d升降凸轮轨道
56离合器环
56a离合器捕获部
56b角度定位脊
57波形弹簧
58保持环
58a卡口捕获部
100致动器

Claims (29)

1.一种用于车辆的后视装置的致动器(1、100),其具有
主体(2),其限定用于后视装置的相对于车辆的翻折轴线(2a),
致动器壳体(3),其可旋转地并且轴向可移动地由主体(2)和车身支承,以及
驱动组件(5),其由致动器壳体(3)支撑,并且构造成用于使致动器壳体(3)相对于主体(2)围绕翻折轴线(2a)在第一角度位置(2b)和第二角度位置(2c)之间自动旋转,并且用于使致动器壳体(3)相对于主体(2)沿翻折轴线(2a)在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二轴向位置之间轴向移动,其中,驱动组件(5)的离合器齿轮(55)由主体(2)可旋转和轴向可移动地支承,并且所述离合器齿轮具有至少一个壳体捕获部(55c),该壳体捕获部(55c)将离合器齿轮(55)轴向联接到致动器壳体(3),同时允许离合器齿轮(55)和致动器壳体(3)相对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主体(2)和致动器壳体(3)分别具有沿周向延伸并彼此相互作用以限定第二角度位置(2c)的翻折凸轮轨道(30c,54c),主体(2)的翻折凸轮轨道(54c)具有带有肩部的翻折止动捕获部(54a),并且致动器壳体(3)的翻折凸轮轨道(30c)具有翻折止动爪(30d)。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主体(2)和离合器齿轮(55)分别具有沿周向延伸并且彼此相互作用以限定升降止动部和升降行程的升降凸轮轨道(54d,55d),主体(2)的升降凸轮轨道(54d)具有升降止动捕获部(54b),并且离合器齿轮(55)的升降凸轮轨道(55d)具有升降止动爪(55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当权利要求3引用权利要求2时,其中
翻折止动捕获部(54a)和升降止动捕获部(54b)的角度位置彼此远离,以提供致动器(1、100)的两步骤的翻折操作和升降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致动器,当权利要求3或4引用权利要求2时,其中
升降凸轮轨道(54d)沿径向布置在翻折凸轮轨道(30c,54c)内,和/或升降凸轮轨道(54d)与翻折凸轮轨道(30c,54c)沿轴向布置在同一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当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引用权利要求2时,其中
主体(2)的翻折凸轮轨道(54c)和主体(2)的升降凸轮轨道(54d)形成在驱动组件(5)的轴凸轮环(54)上,或者
主体(2)的翻折凸轮轨道(54c)形成在驱动组件(5)的轴凸轮环(54)上并且主体(2)的升降凸轮轨道(54d)形成在主体(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轴凸轮环(54)通过所述轴凸轮环(54)的多个角度定位爪(54e)接合主体(2)的多个角度定位捕获部(20b)来以抗扭的方式连接到主体(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主体(2)具有基部部分(20)和在轴向上相邻于基部部分(20)布置的轴部分(21),基部部分(20)具有用于将主体(2)连接至车门的基座框架的至少一个基座固定装置(20a),和/或所述轴部分(21)延伸穿过致动器壳体(3)的通孔(30e)。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基部部分(20)和轴部分(21)一体形成,或者
主体(2)由两部分构成,并且基部部分(20)和轴部分(21)分开形成并通过卡口锁连接,其中基部部分(20)具有卡口座(20a)并且轴部分(21)具有卡口捕获部(21c),或者基部部分具有卡口捕获部并且轴部分具有卡口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驱动组件(5)具有用于使致动器壳体(3)绕着翻折轴线(2a)自动旋转并且使致动器壳体(3)沿着翻折轴线(2a)移动的驱动系。
11.根据权利要求9和10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所述驱动系具有:电动机(50);安装并电连接至电动机(50)的印刷电路板(50a),并且为了将离合器齿轮(55)可旋转地联接至电动机(50),所述驱动系还具有:第一蜗轮(51),其抗扭地固定在电动机(50)的驱动轴上;第二蜗轮(53),其与离合器齿轮(55)接合;以及正齿轮(52),其与第一蜗轮(51)接合,并且抗扭地固定到第二蜗轮(5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电动机(50)的驱动轴平行于翻折轴线(2a)延伸,并且第二蜗轮(53)和正齿轮(52)能够绕垂直于驱动轴和翻折轴线(2a)两者延伸的轴线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电动机(50)由致动器壳体(3)的支撑元件(32)支撑,所述支撑元件(32)固定在致动器壳体(3)的底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第一蜗轮(51)包括塑料或由塑料构成,和/或正齿轮(52)包括塑料或由塑料构成,和/或第二蜗轮(53)包括金属或由金属构成,和/或离合器齿轮(55)包括金属和/或塑料、或由金属和/或塑料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当权利要求12至14中的任一项引用权利要求11时,其中
驱动组件(5)构造成以5500rpm至9500rpm的角速度旋转电动机(50)的驱动轴,和/或驱动系的齿轮比在750:1至2000:1的范围内,和/或驱动组件(5)构造成使离合器齿轮(55)以10°/s至60°/s的角速度旋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第一角度位置(2b)与第二角度位置(2c)之间的第一角度差(2e)在20°至90°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角度位置(2c)和第三角度位置(2d)之间手动旋转所述致动器壳体(3),其中
在第一角度位置(2b)和第三角度位置(2d)之间的第二角度差(2f)最大为240°,和/或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在第一角度位置(2b)和第二角度位置(2c)之间手动旋转致动器壳体(3)。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驱动组件(5)具有保持环(58)、离合器环(56)和弹簧(57),所述弹簧(57)支撑在保持环(58)和离合器环(56)之间,其中所述弹簧(57)特别是呈波形弹簧的形式的弹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致动器,当权利要求18引用权利要求8时,其中
保持环(58)通过卡口锁轴向固定在轴部分(21)上,所述轴部分(21)在所述轴部分(21)的与基部部分(20)相对的端部处具有卡口座(21b),并且所述保持环(58)具有卡口捕获部(58a),或
其中,保持环(58)通过压入配合而轴向固定在轴部分(21)上,所述轴部分(21)具有周向槽,并且所述保持环(58)具有与所述周向槽接合的多个捕获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离合器环(56)和离合器齿轮(55)分别具有沿周向延伸并相互作用的离合器凸轮轨道,以控制离合器环(56)和离合器齿轮(55)之间的角度联接,离合器环(56)的离合器凸轮轨道具有多个离合器捕获部(56a)并且离合器齿轮(55)的离合器凸轮轨道具有多个离合器爪(55a)以用于接合离合器环(55)的离合器捕获部(56a),或者,离合器环的离合器凸轮轨道具有多个离合器爪并且离合器齿轮的离合器凸轮轨道具有多个离合器捕获部以用于接合离合器环的离合器爪。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中的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当权利要求20引用权利要求19时,其中,
离合器环(56)抗扭地并且轴向可移动地联接到轴部分(21),其中,轴部分(21)具有轴向延伸的至少一个角度定位槽(21a),并且离合器环(56)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角度定位槽(21a)接合的至少一个角度定位脊(56b)。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每个角度定位槽(21a)的第一端通向轴部分(21)的与基部部分(20)相对的轴向表面,并且角度定位槽(21a)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终止于距基部部分(20)的一定距离处。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的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致动器壳体(3)具有:被主体(2)穿透的通孔(30e);和至少一个镜固定装置(30a),所述至少一个镜固定装置用于将后视装置的镜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到其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致动器壳体(3)构造成两部件式,并且具有基部部件(30)和盖部件(31),所述基部部件(30)和盖部件(31)可拆卸地连接至彼此并形成致动器壳体(3),所述基部部件(30)和盖部件(31)分别具有相应的壳体固定装置,其中所述通孔(30e)和所述至少一个镜固定装置(30a)形成在所述基部部件(30)中。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的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驱动组件(5)由致动器壳体(3)支撑并完全布置在所述致动器壳体(3)中。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质量在175g至190g的范围内,并且优选为183g。
27.根据权利要求8或9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当权利要求9至26中的任一项引用权利要求8时,其中
致动器壳体(3)的高度在60mm至90mm范围内,所述高度是沿轴向方向测量的,和/或
致动器壳体(3)的宽度在40mm至70mm的范围内,所述宽度是在第一径向方向上测量的,和/或
致动器壳体(3)的长度或深度在60mm至1000mm的范围内,所述长度或深度是在垂直于第一径向方向的第二径向方向上测量的,和/或
致动器壳体(3)的盖部件(31)具有容纳主体的轴部分(21)的筒部,所述筒部的直径在7.5mm至30mm的范围内。
28.一种后视装置,其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
29.一种车辆,其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后视装置。
CN202010804607.0A 2019-08-16 2020-08-12 用于后视镜翻折和升降的组合致动器、后视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1123893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122105.6A DE102019122105B3 (de) 2019-08-16 2019-08-16 Kombinierter Aktuator zum Klappen und Anheben von Spiegeln, Rückblickeinrichtung und Fahrzeug
DE102019122105.6 2019-08-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9331A true CN112389331A (zh) 2021-02-23
CN112389331B CN112389331B (zh) 2022-05-03

Family

ID=72615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04607.0A Active CN112389331B (zh) 2019-08-16 2020-08-12 用于后视镜翻折和升降的组合致动器、后视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214198B2 (zh)
CN (1) CN112389331B (zh)
DE (1) DE102019122105B3 (zh)
GB (1) GB25891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35078A1 (en) * 2017-08-17 2019-02-21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RACING ACTUATOR FOR EXTERIOR MIRROR
ES2781124B2 (es) * 2019-02-26 2021-02-25 Compania Levantina De Reductores S L Mecanismo de rotacion de espejo retrovisor exterior para vehiculos y espejo retrovisor que lo incluye
NL2023038B1 (nl) * 2019-04-30 2020-11-23 Mci Mirror Controls Int Netherlands B V Verstelinstrument
DE102019122105B3 (de) * 2019-08-16 2020-11-05 Motherson Innovations Company Limited Kombinierter Aktuator zum Klappen und Anheben von Spiegeln, Rückblickeinrichtung und Fahrzeug
DE102021201586B4 (de) 2020-02-20 2023-08-03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Fahrzeugaußenrückspiegelanordnung
US11628772B2 (en) * 2020-10-28 2023-04-18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Powerfold actuator for exterior mirror
CN112622768B (zh) * 2020-11-09 2022-03-22 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外后视镜的电动折叠装置
JP2022152314A (ja) * 2021-03-29 2022-10-12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連結装置
US20240181965A1 (en) * 2021-04-23 2024-06-06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Powerfold actuator for exterior mirro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5717A (zh) * 2004-12-07 2006-06-14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
US20070084707A1 (en) * 2004-04-22 2007-04-19 Eaton Automotive B.V. Hinge Actuator for a Wing Mirror Unit
CN201998896U (zh) * 2010-10-06 2011-10-05 荷兰反光镜控制器国际有限公司 调节机构
CN205930513U (zh) * 2016-07-08 2017-02-08 佛山市南海区叠北智华实业有限公司 驱动器
CN206884889U (zh) * 2017-06-01 2018-01-16 上海中鹏岳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后视镜折叠器传动机构及后视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822701T2 (de) * 1997-05-29 2005-01-13 Schefenacker Vision Systems Australia Pty Ltd, Lonsdale Betätigungsmechanismus für einen Rückblickspiegel
NL2006301C2 (nl) * 2010-10-06 2012-04-11 Mci Mirror Controls Int Nl Bv Verstelmechanisme.
JP5488429B2 (ja) * 2010-11-26 2014-05-14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JP2013075618A (ja) * 2011-09-30 2013-04-25 Ichikoh Ind Ltd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ES2781124B2 (es) 2019-02-26 2021-02-25 Compania Levantina De Reductores S L Mecanismo de rotacion de espejo retrovisor exterior para vehiculos y espejo retrovisor que lo incluye
DE102019122105B3 (de) * 2019-08-16 2020-11-05 Motherson Innovations Company Limited Kombinierter Aktuator zum Klappen und Anheben von Spiegeln, Rückblickeinrichtung und Fahrzeug
US10940801B1 (en) * 2019-09-09 2021-03-09 Motherson Innovations Company Limited Actuating device for a compon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84707A1 (en) * 2004-04-22 2007-04-19 Eaton Automotive B.V. Hinge Actuator for a Wing Mirror Unit
CN1785717A (zh) * 2004-12-07 2006-06-14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
CN201998896U (zh) * 2010-10-06 2011-10-05 荷兰反光镜控制器国际有限公司 调节机构
CN205930513U (zh) * 2016-07-08 2017-02-08 佛山市南海区叠北智华实业有限公司 驱动器
CN206884889U (zh) * 2017-06-01 2018-01-16 上海中鹏岳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后视镜折叠器传动机构及后视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14198B2 (en) 2022-01-04
US12024093B2 (en) 2024-07-02
GB202012724D0 (en) 2020-09-30
US20220089090A1 (en) 2022-03-24
DE102019122105B3 (de) 2020-11-05
CN112389331B (zh) 2022-05-03
US20210046874A1 (en) 2021-02-18
GB2589190A (en) 2021-05-26
GB2589190B (en) 2024-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89331B (zh) 用于后视镜翻折和升降的组合致动器、后视装置和车辆
US8366285B2 (en) Foldable rear view mirro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US11634076B2 (en) Vehicular exterior mirror with actuator
EP0587994B1 (en) Electrically powered foldable outer rearview mirror for motor vehicles
EP1754630B1 (en) Lowering mechanism for the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s of motor vehicles
CA2375389C (en) Modular extending mirror
JP2003276565A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CN100497044C (zh) 铰接致动器和调节铰接致动器的两部分相对位置的方法
US11628772B2 (en) Powerfold actuator for exterior mirror
CN106458099A (zh) 机动车辆的折叠式后视镜组件
US11628771B2 (en) Powerfold actuator with pawl actuated drive, rear view system and vehicle
CN108995595B (zh) 用于折叠式后视镜组件的致动器机构
CN110525345B (zh) 一种后视镜折叠装置
US11235704B2 (en) Rearview device with detent assembly
US12036927B2 (en) Vehicular exterior mirror with actuator
JPH0378288B2 (zh)
JPH0417393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