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4691A - 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4691A
CN112384691A CN201980039213.6A CN201980039213A CN112384691A CN 112384691 A CN112384691 A CN 112384691A CN 201980039213 A CN201980039213 A CN 201980039213A CN 112384691 A CN112384691 A CN 112384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valve
valve seat
shap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92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84691B (zh
Inventor
三原健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llo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llo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llox Corp filed Critical Bello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384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4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84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4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7/00Control of flow
    • G05D7/01Control of flow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7/0146Control of flow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in-lin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piston or float without flexible member or sp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35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35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 B60K15/03519Valve arrangements in the vent l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36Arrangement of valves controlling the admission of fuel vapour to an engine, e.g. valve being disposed between fuel tank or absorption canister and intake manifol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011Constructional detail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of elements of fuel systems; Materials therefor
    • F02M37/0023Valves in the fuel supply and return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076Details of the fuel feeding system related to the fuel tan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4/00Devices, e.g. valv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enclosures
    • F16K24/04Devices, e.g. valv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enclosures for venting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4/00Devices, e.g. valv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enclosures
    • F16K24/06Devices, e.g. valv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enclosures for aerating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2015/03256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valves, the mount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2015/03256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valves, the mounting thereof
    • B60K2015/03289Float valves; Floa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2015/03328Arrangements or special measures related to fuel tanks or fuel handling
    • B60K2015/03447Arrangements or special measures related to fuel tanks or fuel handling for improving the sea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地谋求通气性维持和再开阀压力提高的兼顾的阀装置。该阀装置(10)具有:壳体(15),隔着分隔壁(23)设有阀室(V)和通气室(R),并设有连通两室的通气孔(25);以及浮子阀(60),在分隔壁(23)的阀室(V)侧形成有阀座(31),在该阀座(31)的内侧设有开口(33),开口(33)具有:第一开口(34);以及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朝向外方呈狭缝状地延伸,在浮子阀(60)的上方配置有与阀座(31)接触/分离而对第一开口(34)和第二开口(35)进行开闭的具有弹性的密封部(65)。

Description

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汽车等的燃料箱,并且用作燃料流出防止阀、满箱限制阀等的阀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汽车等车辆的燃料箱安装有在车辆倾斜或侧翻时,防止燃料箱内的燃料向燃料箱外泄漏的阀装置。
这样的阀装置一般具有壳体和浮子阀,在壳体中,通过具有通气孔的分隔壁而在上方形成有通气室,在下方形成有阀室,在阀室内以能升降的方式配置有浮子阀。并且,若燃料晃动而浮力作用于浮子阀,则浮子阀上升,抵接于设于通气孔周围的阀座,从而关闭通气孔,因此向通气室侧的燃料流入被限制。之后,在燃料的晃动平息而成为浮力不再作用于浮子阀的状态的情况下,浮子阀因自重而下降,从阀座离开,从而使通气孔再次开口。
但是,在燃料箱内压较高的状态下,有时浮子阀会贴附于阀座,从而无法使通气孔开口。特别是,在浮子阀上方配置有由橡胶等构成的密封部的情况下,该倾向较强。因此,希望即使在燃料箱内压较高的状态下,也能容易地从阀座剥离浮子阀而使通气孔开口,即能提高再开阀压力。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通气阀,具备:壳体,具有分隔壁,在上方设有通气室,在下方设有阀室;以及浮动构件,以能升降的方式配置于阀室内。从所述顶壁的下表面设有朝向下方突出且细长地延伸的内缘,该内缘的下端面被倾斜地切割而构成阀座,在该阀座的内侧形成有细长的狭缝状出口开口。另一方面,在浮动构件的上部壁,经由固定螺栓固定有细长的带状的软质膜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542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通气阀中,在阀座内侧设有狭缝状出口开口,阀座的开口宽度窄,因此在浮动构件上升,带状的软质膜片抵接于阀座之后欲下降的情况下,软质膜片容易从阀座剥离,从而再开阀压力较高。然而,阀座的开口宽度窄,因此用于使燃料蒸气、空气通过通气孔向配置于分隔壁的上下的通气室和阀室流通的通气性下降。此外,如果扩大阀座的开口宽度则通气性提高,但在浮动下降时容易贴附于阀座,从而再开阀压力下降。如此,难以谋求通气性维持和再开阀压力提高的兼顾。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地谋求通气性维持和再开阀力提高的兼顾的阀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阀装置具有:壳体,隔着分隔壁,在下方设有与燃料箱内连通的阀室,在上方设有与燃料箱外连通的通气室,在所述分隔壁设有连通所述阀室和所述通气室的通气孔;以及浮子阀,以能升降的方式容纳于所述阀室内,对所述通气孔进行开闭,在所述分隔壁的所述阀室侧形成有阀座,在该阀座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通气孔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具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从该第一开口的外周的至少一个部位朝向外方呈狭缝状地延伸,在所述浮子阀的上方配置有与所述阀座接触/分离而对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进行开闭的具有弹性的密封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开口具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从该第一开口的外周的至少一个部位,朝向外方呈狭缝状地延伸,因此在浮子阀下降的情况下,不仅能通过第一开口,还能通过第二开口来确保阀室和通气室的通气量,另一方面,由于燃料晃动等,浮子阀因燃料浸渍产生的浮力而上升,从其密封部抵接于阀座的状态起,浮力不再作用于浮子阀时,通过呈狭缝状地延伸的第二开口,能容易地从阀座的第二开口侧剥离密封部,从而能提高再开阀压力,其结果是,能容易地谋求通气性维持和再开阀压力提高的兼顾。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燃料箱用阀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构成该阀装置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3示出作为该阀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通气孔、开口,图3的(a)是其放大立体图,图3的(b)是仰视图,图3的(c)是剖视图。
图4是构成该阀装置的浮子阀的立体图。
图5是在该阀装置中,浮子阀下降而使通气孔开口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在该阀装置中,浮子阀上升而使通气孔关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在该阀装置中,浮子阀上升而使通气孔关闭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图8是在该阀装置中,从浮子阀关闭通气孔的状态起,浮子阀欲下降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浮子阀从图8的状态进一步下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浮子阀从图8的状态进一步下降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图11示出在该阀装置中,通气孔、开口的其他构造,图11的(a)是其仰视图,图11的(b)是剖视图。
图12示出该阀装置中的开口的其他形状,图12的(a)是第一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2的(b)是第二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2的(c)是第三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2的(d)是第四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2的(e)是第五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2的(f)是第六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2的(g)是第七其他形状的说明图。
图13示出该阀装置中的开口的其他形状,图13的(a)是第八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3的(b)是第九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3的(c)是第十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3的(d)是第十一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3的(e)是第十二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3的(f)是第十三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3的(g)是第十四其他形状的说明图。
图14示出该阀装置中的开口的其他形状,图14的(a)是第十五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4的(b)是第十六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4的(c)是第十七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4的(d)是第十八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4的(e)是第十九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4的(f)是第二十其他形状的说明图。
图15示出该阀装置中的开口的其他形状,图15的(a)是第二十一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5的(b)是第二十二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5的(c)是第二十三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5的(d)是第二十四其他形状的说明图,图15的(e)是第二十五其他形状的说明图。
图16示出本发明的燃料箱用阀装置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是浮子阀下降而使通气孔开口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7是在该阀装置中,构成筒状壁的筒状壁形成构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18的(a)是筒状壁形成构件的俯视图,图18的(b)是筒状壁形成构件的剖视图。
图19是在该阀装置中,浮子阀上升而使通气孔关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0是图19的A部放大图。
图21是在该阀装置中,从浮子阀关闭通气孔的状态起,浮子阀欲下降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2的(a)是图21的B部放大图,图22的(b)是图22的(a)的D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阀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燃料”是指液体的燃料(也包括燃料的飞沫),“燃料蒸气”是指蒸发后的燃料。此外,该阀装置是安装于汽车等车辆的燃料箱的燃料箱用阀装置。
如图1所示,该实施方式中的阀装置10呈大致筒状,具有壳体15,所述壳体15具有:壳体主体20,在上方设有分隔壁23;罩50,装接于该壳体主体20的上方;以及盖55,装接于所述壳体主体20的下方。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主体20具有呈大致圆筒状的周壁21,在其上方配置有分隔壁23。在所述周壁21形成有多个通口21a,并且在下方形成有卡定孔21b。此外,在周壁21的上方突出设置有卡定突部21c。
另一方面,所述盖55具有多个通口56,并且在其外周形成有多个卡定爪57。使该盖55的卡定爪57卡定于壳体主体20的卡定孔21b,由此盖55被装接于壳体主体20的下方。其结果是,隔着所述分隔壁23,在壳体下方形成有与未图示的燃料箱内连通的阀室V(参照图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方配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部65的浮子阀60以能升降的方式配置于该阀室V内(参照图5)。
此外,如图1、图7所示,所述罩50呈上部封闭,下方周缘部凸缘状地扩展的大致帽子状。在该罩50的周壁51的规定部位形成有通气口52a(参照图5),从该通气口52a的外周缘部朝向外方延伸设置有呈大致圆筒状的燃料蒸气配管52。在该燃料蒸气配管52连接有未图示的管,该管与配置于未图示的燃料箱的外部的滤罐(canister)等连通。
并且,在所述壳体主体20的靠近上方的外周装接有密封圈53的状态下,从上方覆盖罩50来夹持密封圈53,并且使罩50的未图示的卡定片卡定于壳体主体20的卡定突部21c,由此罩50被安装于壳体主体20的上方。其结果是,隔着分隔壁23,在壳体上方形成与燃料箱外连通的通气室R(参照图5)。
回到壳体主体20的说明,如图5、图7、图10等所示,该实施方式中的所述分隔壁23形成为配置于周壁21的上方开口的内周的大致圆板状,并且在其中央部具有朝向所述通气室R以规定高度突出为圆形的突出部24。并且,在该分隔壁23的突出部24的中央形成有呈圆形的通气孔25,通过该通气孔25,所述阀室V和所述通气室R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分隔壁例如也可以设于壳体主体20的周壁21的轴向中途,其形状也可以设为单纯的圆板状等,或者也可以设为中央部呈筒状地隆起且在其周缘部具有呈阶梯状的壁部(肩状壁部)的形状,该分隔壁的位置、形状没有特别限定。
此外,如图2、图5所示,筒状壁27从分隔壁23的阀室V侧的面(分隔壁23的厚度方向的下表面侧)以包围所述通气孔25的方式朝向下方突出。
一并参照图3的(a)、图3的(b),该实施方式的筒状壁27包括:第一壁部28,在分隔壁23的阀室V侧的面,从位于通气孔25的周缘的部分突出,呈大致圆筒状;以及多个第二壁部29(此处为四个),从该第一壁部28的外周在周向隔开均等的间隔朝向外方延伸。
此外,如图3的(b)所示,在从阀室V侧沿壳体15的轴向观察分隔壁23时,各第二壁部29沿着穿过第一壁部28的中心C1的直线延伸,并且成为延伸方向的基端侧的宽度宽、朝向延伸方向的顶端侧宽度逐渐变窄的鸟嘴那样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各第二壁部29的延伸方向顶端侧成为稍带圆角的形状。此外,如图3的(c)所示,第一壁部28的内周形状和各第二壁部29的内周形状从筒状壁27的突出方向基端侧直到突出方向顶端侧为止成为固定形状。
并且,筒状壁27的突出方向的顶端部构成与浮子阀60的密封部65接触/分离的阀座31。在该阀座31的内侧设有与通气孔25连通的开口33。如图3所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开口33具有:第一开口34,设于所述筒状壁27的第一壁部28的内侧,呈大致圆形;以及多个第二开口35(此处为四个),设于所述筒状壁27的各第二壁部29的内侧,从所述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隔开均等的间隔地朝向外方呈狭缝状地延伸。所述第一开口34形成于与所述通气孔25匹配的位置,并且与通气孔25连通。此外,多个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以不中断的方式连续延伸,第一开口34与多个第二开口35相互连通,作为整体而设有比通气孔25扩大了的一个大的开口33。
此外,如图3的(b)所示,在从阀室V侧沿壳体15的轴向观察分隔壁23时,各第二开口35沿着穿过第一开口34的中心C2的直线延伸,并且成为延伸方向的基端侧的宽度窄、朝向延伸方向的顶端侧宽度逐渐变窄的呈细长的三角形那样的形状的狭缝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壁部28和各第二壁部29的内周形状从筒状壁27的突出方向基端侧直到突出方向顶端侧为止被设为固定形状,对应于此,该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开口34和各第二开口35沿着筒状壁27的突出方向以固定形状并且以规定深度形成。
此外,如图3的(b)所示,该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开口35的形成得宽度宽的延伸方向的基端侧处的开口宽度W形成为比呈圆形的第一开口34的半径r窄(W>r)。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第二开口34,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此外也可以是五个以上,其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在第一开口34的周向隔开均等的间隔地配置有三个以上。
而且,如图3的(a)~图3的(c)所示,在所述阀座31的内侧的通气室R侧的规定位置设有覆盖第二开口35的里方端面的罩部37。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阀座31的内侧,在所述通气孔25的通气室R侧的周缘的与多个第二开口35匹配的位置,沿周向隔开均等的间隔地设有呈大致三角板状的多个罩部37(此处为四个)。因此,如图3的(b)所示,在从阀室V侧沿壳体15的轴向观察分隔壁23时,在第二开口35的里方端面配置有罩部37。不过,第二开口35与第一开口34连通,第一开口34与通气孔25连通,因此经由第一开口34,第二开口35也与通气孔25连通。
即,形成于分隔壁23且连通阀室V和通气室R的通气孔25成为分隔壁23的厚度方向上的阀室V侧的开口部通过第二开口35而扩大了的形状,也可以说通气孔25具有在分隔壁23的阀室V侧扩大了的开口33。
而且,如图3的(c)所示,在分隔壁23的突出部24的通气室R侧的上表面,从所述通气孔25的周缘突出设置有环状突部39,该环状突部39形成为包围通气孔25的环状,且与通气孔25连通。该环状突部39的上端部40形成为与金属制且呈圆盘状的单向阀45(参照图5)接触/分离的阀座。需要说明的是,该单向阀45始终因自重而下降,当与环状突部39的形成阀座的上端部40抵接,未图示的燃料箱的内压上升时,该单向阀45因该压力而上浮,从环状突部39的上端部40离开,从阀室V侧向通气室R侧排出燃料蒸气,从而降低燃料箱内压。
此外,如图1、图5所示,在分隔壁23的通气室R侧的上表面,从突出部24的外周设有呈圆环状的环状壁41。所述单向阀45配置于该环状壁41的内侧,从而对所述单向阀45的升降移动进行引导。
而且,如图2所示,在壳体主体20的周壁21的上方内周的规定部位,沿壳体15的轴向延伸设置有形成突条的旋转限制突部47和同样形成突条的多个引导突部48。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中的开口33中,多个第二开口35的里方端面形成为由罩部37封闭的形状,但也可以是不封闭第二开口35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如图11的(a)、图11的(b)所示,在通气孔25的外周,在周向隔开均等的间隔地形成具有与开口33的第二开口35匹配的内周形状的多个缺口槽,并将该通气孔25与形成开口33的第一开口34和多个第二开口35设为相互匹配的形状来设置沿着分隔壁23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孔形状。在该情况下,在分隔壁23的阀室V侧的下表面,开口33的周缘部分构成阀座31。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33包括:圆形的第一开口34;以及四个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隔开均等的间隔,呈大致三角形的狭缝状地延伸,但作为开口,对其形状不作限定。在图12~图15中,示出了这样的其他形状的开口。
图12的(a)~图12的(g)的开口33A~33G在第一开口34为圆形这一点上是共同的。
在图12的(a)的开口33A中,大致三角形的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的一个部位朝向外方延伸。在图12的(b)的开口33B中,呈大致三角形的三个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在图12的(c)的开口33C中,呈大致三角形的三个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各第二开口35的顶端呈圆弧状。在图12的(d)的开口33D中,呈大致三角形的四个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各第二开口35的顶端呈圆弧状。
在图12的(e)的开口33E中,呈固定宽度的细长槽状的四个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各第二开口35的顶端呈圆弧状。在图12的(f)的开口33F中,呈固定宽度的细长槽状的四个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并且该四个第二开口35呈在各第二开口35的顶端扩径的圆形。在图12的(g)的开口33G中,四个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该四个第二开口35形成为基端侧为扩径的圆弧状且顶端侧为尖细状的、钢笔的笔尖那样的形状。
图13的(a)~图13的(g)的开口33H~33N在第一开口34为圆形,并且第二开口35为固定宽度的细长槽状这一点上是共同的。
在图13的(a)的开口33H中,细长槽状的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的一个部位延伸。在图13的(b)的开口33I中,细长槽状的一对第二开口35、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的对置的部位延伸。在图13的(c)的开口33J中,细长槽状的第二开口35、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的两个部位在周向隔开90度的角度地延伸。在图13的(d)的开口33K中,细长槽状的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从三处在周向隔开90度的角度地延伸。
在图13的(e)的开口33L中,四个细长槽状的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图13的(f)的开口33M具有比图13的(e)所示的第一开口34小径的第一开口34,四个细长槽状的第二开口35从该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在图13(g)的开口33N中,四个细长槽状的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各第二开口35的顶端呈尖细锥形。
图14的(a)~图14的(g)的开口33O~33T在第一开口34为矩形这一点上是共同的。
在图14的(a)的开口33O中,呈大致三角形的四个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在图14的(b)的开口33P中,呈大致三角形的四个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各第二开口35的顶端呈圆弧状。在图14的(c)的开口33Q中,呈固定宽度的细长槽状的四个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在图14的(d)的开口33R中,呈固定宽度的细长槽状的四个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各第二开口35的顶端呈圆弧状。在图14的(e)的开口33S中,呈固定宽度的细长槽状的八个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在图14的(f)的开口33T中,呈大致三角形的三个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
图15的(a)~图15的(e)的开口33U~33Y形成为与上述图12~图14进一步不同的形状。
在图15的(a)的开口33U中,第一开口35呈正五边形(参照双点划线),呈大致三角形的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5的各面延伸。在图15的(b)的开口33V中,第一开口35呈异形的五边形(参照双点划线),呈大致三角形、大致四边形的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5的各面延伸。在图15的(c)的开口33W中,第一开口35呈异形的五边形(参照双点划线),呈大致三角形、大致四边形的第二开口35从第一开口35的各面延伸,并且被设为大致四边形的第二开口35的角部成为R状。
在图15的(d)的开口33X中,第一开口35呈五边形(参照双点划线),呈大致三角形的一对第二开口35、35从第一开口35的对置的面延伸。在图15的(e)的开口33Y中,呈圆形的第一开口35和与图12的(g)同样的、呈钢笔的笔尖那样的形状的四个第二开口35从该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并且在第一开口34的外周,呈圆弧状的四个第二开口35从四个第二开口35之间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延伸设置。
如上所述,作为本发明中的开口,只要具有第一开口和以从其外周呈狭缝状的方式延伸并且从第一开口连续延伸的第二开口,则可以是任何形状。
此外,浮子阀60以能升降的方式配置于上述阀室V内。如图1、图4所示,该浮子阀60呈上方封闭的大致圆筒状,具备具有呈平坦面状的上表面61a的头部61。如图4所示,从头部61的上表面61a在周向隔开均等的间隔地设有多个(此处为四个)呈反向的大致L字形的钩63,该钩63包括:柱状部63a,其以规定高度立起设置;以及爪部63b,从该柱状部63a的上端朝向头部61的径向外方与柱状部63a正交地延伸。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浮子阀60与盖55之间夹存向浮子阀60赋予施加力的螺旋弹簧。
此外,在头部61的外周的规定部位形成有沿浮子阀60的轴向呈凹槽状延伸的旋转限制槽62。在该旋转限制槽62插入有设于壳体主体20的上部内周的旋转限制突部47(参照图2),浮子阀60相对于壳体15被限制旋转。而且,在头部61的外周配置有设于壳体主体20的上部内周的多个引导突部48(参照图2),从而浮子阀60升降移动时的倾斜被抑制。
此外,在头部61的上表面61a配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部65。如图1所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密封部65包括:主体部67,呈大致正方形,配置于头部61的上表面61a的中央;以及四个延伸部69,从该主体部67的各侧部朝向外方以固定宽度延伸,并且该密封部65呈大致十字形的板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主体部67与阀座31的第一开口34侧接触/分离来对开口33的第一开口34进行开闭,另一方面,所述多个延伸部69与阀座31的第二开口35侧接触/分离来对开口33的多个第二开口35进行开闭(参照图5~10)。
此外,密封部65的主体部67和多个延伸部69由橡胶、弹性体等弹性材料以成为相同的板厚的方式一体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密封部65的板厚形成为比头部61的上表面61a与头部61的爪部63b的卡定面(与头部61的上表面61a对置的面)的距离薄。而且,在各延伸部69的延伸方向的顶端侧分别形成有钩孔69a,该钩孔69a呈沿延伸方向较长地延伸的长孔状,被设为钩孔69a的柱状部63a被插通,并且能供爪部63b卡定。
此外,作为密封部,例如可以设为圆板状、椭圆状、小判形状,或者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而且,可以部分地改变厚度(例如,将主体部设为厚度厚、将延伸部设为厚度薄),只要是具有弹性的构件,并且是能与阀座接触/分离来对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进行开闭的形状,则没有特别的限定。
并且,如图4所示,分别使各钩63插通于各延伸部69的钩孔69a,该钩63的爪部63b配置于钩孔69a的周缘,由此如图5~图10所示,密封部65被配置为能以与头部61的上表面61a接触/分离的方式移动。此外,该密封部65与分隔壁23的阀座31接触/分离来对开口34进行开闭,由此经由通气孔25来连通阀室V和通气室R,或者限制阀室V和通气室R的连通。
进行具体说明,首先,在浮子阀60未浸渍于燃料,而配置于阀室V的下方的通常的状态下,密封部65载置于头部61的上表面61a(参照图5)。然后,当因燃料的晃动等,浮子阀60浸渍于燃料,并产生浮力而上浮时,密封部65随之移动而抵接于设于分隔壁23的阀座31,从而关闭开口33(参照图6)。在此,如图7所示,密封部65的主体部67抵接于阀座31的第一开口34侧而封闭第一开口34,另一方面,多个延伸部69的基端侧抵接于阀座31的第二开口35侧而分别封闭多个第二开口35。
在该状态下,当燃料的晃动等平息,来自燃料的浮力不再作用于浮子阀60时,浮子阀60因自重而下降。在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浮子阀60相对于抵接于阀座31并贴附的状态的密封部65下降规定距离,钩63的爪部63b卡定于密封部65的延伸部69的钩孔69a的周缘,如图8的箭头所示,浮子阀60的载荷集中作用于延伸部69。这样一来,如图9、图10所示,多个延伸部69相对于贴附于阀座31的第一开口34侧的状态的主体部67以朝向斜下方拉伸的方式弹性变形,各延伸部69的基端侧逐渐远离阀座31的第二开口35侧的部分。然后,当各延伸部69远离阀座31的第二开口35侧时,浮子阀60的载荷经由多个延伸部69作用于密封部65的主体部67,从而容易地从阀座31剥离贴附于阀座31的第一开口34侧的主体部67。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中,具有弹性的密封部65被配置为能相对于浮子阀60移动,由此,如上所述,在浮子阀60下降时,浮子阀60的载荷变得容易作用于密封部65的延伸部69,但即使密封部65不能相对于浮子阀60移动,在浮子阀下降时也容易从开口33剥离该密封部65。
即,在密封部65不相对于浮子阀60移动的构成的情况下,若从密封部65抵接于阀座31的状态起,浮力不再作用于浮子阀60,浮子阀60欲下降,则相对于密封部65的贴附于阀座31的第一开口34侧的部分,该密封部65的阀座31的第二开口35侧的部分弹性变形,从而被从阀座31的第二开口35侧剥离,之后,密封部65的贴附于阀座31的第一开口34侧的部分被容易地剥离,从而能使第一开口34开口。
接着,对包括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阀装置1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燃料箱内的燃料液面不上升,并且浮子阀60未浸渍于燃料的状态下,在阀室V内中,浮子阀60下降,开口34被打开,从而成为阀室V和通气室R通过通气孔25连通的状态。此时,在该阀装置10中,设于阀座31的内侧的与通气孔25连通的开口33具有第一开口34和从该第一开口34的外周朝向外方呈狭缝状地延伸的第二开口35,因此,不仅能通过第一开口34,还能通过第二开口35来扩大通气孔25的阀室V侧的开口,从而能使阀室V和通气室R的通气量增大。
并且,在上述状态下,当由于车辆的行驶等,燃料箱内的燃料蒸气增大且燃料箱内压升高时,燃料蒸气从盖55的通口56、壳体主体20的通口21a流入至阀室V内,通过开口34、通气孔25而流向通气室R内,并经由燃料蒸气配管52被送至未图示的滤罐,从而燃料箱内的压力上升被抑制。
并且,当车辆在弯道上转弯,或在有凹凸的道路、坡道等上行驶,或者因事故而翻倒,燃料箱内的燃料剧烈晃动而燃料液面上升,从而成为浮子阀60浸渍于燃料的状态时,浮子阀60因浮子阀60本身的浮力而上升,如图6、图7所示,密封部65的主体部67抵接于阀座31的第一开口34侧来封闭该第一开口34,并且多个延伸部69抵接于阀座31的第二开口35侧来分别封闭多个第二开口35。
在该状态下,当燃料的晃动等平息,来自燃料的浮力不再作用于浮子阀60时,浮子阀60因自重而下降,如上所述,浮子阀60相对于密封部65下降规定距离,如图9、图10所示,多个延伸部69相对于主体部67分别弹性变形,从而能从阀座31的第二开口35侧剥离各延伸部69,并且,如上所述,能以该延伸部69的剥离为契机,从阀座31容易地剥离贴附于阀座31的第一开口34侧的主体部67,再次如图5所示,能使开口33完全开口。
如此,在该阀装置10中,开口33具有第一开口34和从该第一开口34的外周朝向外方呈狭缝状地延伸的第二开口35,因此,如上所述,在浮子阀60下降的情况下,能通过第一开口34和第二开口35来确保阀室V和通气室R的通气量。另一方面,由于燃料晃动等,浮子阀60因燃料浸渍产生的浮力而上升,在从密封部65抵接于阀座31的状态起,浮力不再作用于浮子阀60时,能通过呈狭缝状地延伸的第二开口35而容易地从阀座31的第二开口35侧剥离密封部65,从而能提高再开阀压力。即,即使燃料箱内的压力为较高的状态,也能容易地从阀座31剥离浮子阀60,从而使通气孔25开口。其结果是,能容易地谋求通气性维持和再开阀压力提高的兼顾。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所示,第二开口35的延伸方向的顶端侧形成得宽度窄。因此,在浮子阀60上升,从密封部65抵接于阀座31的状态起,浮力不再作用于浮子阀60时,更容易从阀座31的第二开口35侧剥离密封部65,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再开阀压力。即,在浮子阀60因其自重而欲下降时,若第二开口35的顶端侧宽度窄,则具有弹性的密封部65容易被剥离。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开口35的顶端侧宽度宽,则具有弹性的密封部65容易贴附而不易被剥离。
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构成开口33的第二开口35在第一开口34的周向隔开均等的间隔配置有三个以上(参照图3)。因此,在浮子阀60以倾斜的状态下降时,无论向哪个方向倾斜,都能容易地从阀座31的第二开口35侧剥离密封部65,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再开阀压力。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3的(b)所示,构成开口33的第一开口34呈圆形,第二开口35形成得宽度比第一开口34的半径r窄,因此能更容易地谋求通气性维持和再开阀压力提高的兼顾。
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从分隔壁23的阀室侧V朝向下方突出有筒状壁27,该筒状壁27的突出方向的顶端部构成阀座31,在阀座31的内侧的通气室R侧的规定位置设有仅覆盖第二开口35的里方端面的罩部37。因此,在燃料箱内的燃料剧烈晃动,浮子阀60上升而抵接于阀座31来封闭开口33之前,燃料欲通过开口33、通气孔25向通气室R侧喷出时,能使燃料与罩部37碰撞而留在由罩部37、筒状壁27的第二开口35侧的部分(此处为第二壁部29)围成的空间内,从而能抑制向通气室R侧的燃料流入。此外,通过设置罩部37,从通气孔25的通气室R侧设置构成阀座的突部(环状突部39)变得容易,从而能容易地配设对燃料箱内的压力进行调整的单向阀45。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7所示,配置于浮子阀60的上方的弹性的密封部65包括在浮子阀60上升时覆盖第一开口34的主体部67和从主体部67朝向外方延伸并覆盖第二开口35的延伸部69。因此,在从密封部65抵接于阀座31的状态起,浮力不再作用于浮子阀60时,即使成为主体部67贴附于阀座31的第一开口34侧的状态,也如图9、图10所示,能容易地使延伸部69相对于主体部67弹性变形而容易地从阀座31的第二开口35侧剥离主体部67,从而能进一步有效地提高再开阀压力。
在图16~图22中,示出了本发明的阀装置的其他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与所述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该实施方式的阀装置是10A,主要是筒状壁部和阀座的构造与所述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16所示,在壳体主体20A的分隔壁23形成有图18的(a)所示那样的呈大致十字形的狭缝状的通气孔25。并且,包围通气孔25的筒状壁从分隔壁23的阀室V侧(下表面侧)朝向下方突出。该实施方式的筒状壁包括:第一筒状壁85,从分隔壁23的通气孔25的周缘朝向下方,并呈大致十字框状地突出;以及第二筒状壁87,从该第一筒状壁85的突出方向顶端部朝向下方,并呈比第一筒状壁85小一圈的大致十字框状地突出,十字框状壁成为连续设置成两段的构造。
并且,第二筒状壁87包括:大致圆筒状的第一壁部88,配置于与通气孔25的中心匹配的位置;以及四个第二壁部89,从该第一壁部88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朝向外方延伸,这些壁部88、89的突出方向顶端部构成阀座90。在该阀座90的内侧设有与通气孔25连通的开口33。如图18的(a)所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开口33包括:呈大致圆形的第一开口34;以及四个第二开口35,从该第一开口34的外周在周向以均等的间隔,并呈固定宽度的细长狭缝槽状地延伸。
并且,如图17、图18的(b)所示,阀座90的距离分隔壁23的突出高度被设为从阀座90的中心C3朝向外方逐渐变低。即,该阀座90的中心C3侧朝向下方较大地突出,成为距离浮子阀上表面的高度较低的形状,并且突出量朝向阀座外方逐渐变小,成为距离浮子阀上表面的高度较高的形状。具体而言如图18的(b)所示,阀座90被设为:距离分离壁23的阀室侧V侧的面(以下,仅称为“下表面”)的第一壁部88的突出高度H1最高(从分隔壁下表面突出的突出量大)且突出高度朝向阀座外方逐渐变低,距离分隔壁23的下表面的第二壁部89的突出高度H2最低(从分隔壁下表面突出的突出量小)。此外,阀座90形成为从其中心C3朝向阀座外方一边描绘平缓的曲面状一边逐渐变低(参照图18的(b))。
并且,在该阀装置10中,如图19所示,在浮子阀60A上升,其密封部65抵接于阀座90时,密封部65与阀座90的突出形状对应地弹性变形并抵接。即,在密封部65抵接于阀座90时,密封部65的主体部67抵接于阀座90的突出至最下方的部分(第一开口34侧),并且密封部65的各延伸部69抵接于阀座90的一边从中心C3朝向外方描绘平缓的曲面状一边突出高度逐渐变低的部分(第二开口35侧),由此,如图20所示,各延伸部69以如下方式弹性变形:形成平缓的曲面状,并且从密封部中心朝向外方,距离浮子阀上方的高度逐渐变高,其结果是,密封部65的延伸部69倾斜地抵接于阀座90。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分隔壁成为设有从阀座中心朝向外方逐渐变低的阀座的筒状壁从壳体主体的分隔壁一体地突出的构造,但也可以设为设置与壳体主体20分体的构件,并在该分体的构件设置分隔壁的构造。此外,筒状壁成为第一筒状壁85和第二筒状壁87的两段构造,但也可以设为从分隔壁的下表面侧直到突出方向顶端,无台阶地突出的形状。而且,该实施方式的阀座90形成为从中心C3朝向阀座外方描绘平缓的曲面状并且逐渐变低,但例如也可以形成为从阀座中心朝向阀座外方呈锥面状并且逐渐变低,没有特别限定。
另一方面,在该实施方式中的浮子阀60A的上方设有与上述阀座90的突出形状匹配的凹部70。如图16所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凹部70形成于浮子阀60A的头部61的上表面61a,其内表面70a以浮子阀中心最深,朝向浮子阀外方逐渐变浅的方式呈形成为平缓的曲面状的凹状。
并且,如图19所示,当浮子阀60A上浮,密封部65成为与阀座90的突出形状对应地弹性变形并且抵接的状态时,如图20所示,密封部65进入凹部70内,其主体部67与凹部70的内表面70a的最深的部分紧密接触,并且各延伸部69与凹部70的内表面70a的弯曲部分紧密接触,从而阀座90与浮子阀60A的上方的凹部70的间隙通过密封部65被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该实施方式中的凹部70而言,以与阀座90的突出形状匹配的方式设有内表面70a呈曲面状的凹部70,但作为凹部,例如也可以设为凹陷成大致矩形的形状等。
接着,对包括上述构成的阀装置10A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即,在该实施方式中,阀座90的距离分隔壁23的突出高度被设为从阀座90的中心C3朝向外方逐渐变低。因此,如图16所示,当从浮子阀60A未浸渍于燃料的状态起,因燃料的晃动等,如图19所示,浮子阀60A浸渍于燃料而上升,密封部65抵接于阀座90时,其主体部67抵接于阀座90的突出至最下方的部分。与此同时,密封部65的各延伸部69抵接于阀座90的从中心C3朝向外方描绘平缓的曲面状并且突出高度逐渐变低的部分,因此,如图20所示,各延伸部69以呈平缓的曲面状,并且从密封部中心朝向外方,距离浮子阀上方的高度逐渐变高的方式弹性变形,密封部65的延伸部69倾斜地抵接于阀座90。
在该状态下,当燃料的晃动等平息,来自燃料的浮力不再作用于浮子阀60A时,浮子阀60A因自重而下降,浮子阀60A相对于密封部65下降规定距离,如图21所示,多个延伸部69相对于主体部67分别弹性变形,拉伸力F1(参照图22的(a))作用于各延伸部69。此时,如图22所示,密封部65的延伸部69的一部分倾斜地抵接于阀座90,因此如图22的(b)的放大图所示,拉伸力F1被分解而成为倾斜方向的分力,在阀座90与密封部65的延伸部69的分界面,作用有倾斜方向的剥离力F2,因此能更加容易地从阀座90剥离密封部65的延伸部69,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再开阀压力。需要说明的是,若阀座与密封部不是倾斜地抵接而是沿水平方向抵接,则因浮子阀的自重,作用于密封部的拉伸力不会被分解,倾斜方向的剥离力不作用于阀座与密封部的分界面,因此密封部从阀座的剥离性不会提高。
此外,该阀座90形成为其中心C3侧朝向下方较大地突出的形状,并且形成为突出量朝向阀座外方逐渐变小的形状,因此在浮子阀60A上升,其密封部65抵接于阀座90时,首先,在密封部65的主体部67抵接于阀座90的中心侧的突出部分之后,伴随于此,密封部65的各延伸部69进行弹性变形,并且抵接于阀座90的外周部分,因此能提高密封部65相对于阀座90的追随性(弹性变形容易度),从而能提高阀座90与密封部65的密封性。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在浮子阀60A的上方设有与阀座90的突出形状匹配的凹部70。因此,能确保在浮子阀60A上升后再下降时,由于在阀座90与密封部65的分界面作用有倾斜方向的剥离力F2而导致的密封部65从阀座90的剥离容易度,并且当浮子阀60A上升,密封部65抵接于阀座90,密封部65与阀座90的突出形状对应地弹性变形时,如图20所示,密封部65的下表面抵接于浮子阀60A的凹部70的内表面70a,阀座90与浮子阀60A的间隙通过密封部65被密封,因此能提高阀座90与密封部65的密封性。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存在各种变形实施方式,这样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 阀装置;
15 壳体;
20、20A 壳体主体;
23 分隔壁;
25 通气孔;
27 筒状壁;
31、90 阀座;
33、33A、33B、33C、33D、33E、33F、33G、33H、33I、33J、33K、33L、33M、33N、33O、33P、33Q、33R、33S、33T、33U、33V、33W、33X、33Y 开口;
34 第一开口;
35 第二开口;
37 罩部;
45 单向阀;
50 罩;
53 密封圈;
55 盖;
60、60A 浮子阀;
63 钩;
65 密封部;
67 主体部;
69 延伸部;
70 凹部;
R 通气室;
V 阀室。

Claims (8)

1.一种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隔着分隔壁,在下方设有与燃料箱内连通的阀室,在上方设有与燃料箱外连通的通气室,在所述分隔壁设有连通所述阀室和所述通气室的通气孔;以及
浮子阀,以能升降的方式容纳于所述阀室内,对所述通气孔进行开闭,
在所述分隔壁的所述阀室侧形成有阀座,在该阀座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通气孔连通的开口,
所述开口具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从该第一开口的外周的至少一个部位朝向外方呈狭缝状地延伸,
在所述浮子阀的上方配置有与所述阀座接触/分离而对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进行开闭的具有弹性的密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开口的延伸方向的顶端侧形成得宽度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一开口的周向隔开均等的间隔地配置有三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开口呈圆形,所述第二开口形成得宽度比所述第一开口的半径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从所述分隔壁的所述阀室侧朝向下方突出有筒状壁,该筒状壁的突出方向的顶端部构成所述阀座,
在所述阀座的内侧的所述通气室侧的规定位置设有覆盖所述第二开口的里方端面的罩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所述密封部包括:主体部,在所述浮子阀的上升时覆盖所述第一开口;以及延伸部,从该主体部朝向外方延伸,并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从所述分隔壁的所述阀室侧朝向下方突出有筒状壁,该筒状壁的突出方向的顶端部构成所述阀座,
该阀座的距离所述分隔壁的突出高度被设为从所述阀座的中心朝向外方逐渐变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在所述浮子阀的上方设有与所述阀座的突出形状匹配的凹部。
CN201980039213.6A 2018-04-11 2019-04-03 阀装置 Active CN1123846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6252 2018-04-11
JP2018076252 2018-04-11
JP2018-150777 2018-08-09
JP2018150777 2018-08-09
PCT/JP2019/014824 WO2019198596A1 (ja) 2018-04-11 2019-04-03 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4691A true CN112384691A (zh) 2021-02-19
CN112384691B CN112384691B (zh) 2023-03-24

Family

ID=68164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9213.6A Active CN112384691B (zh) 2018-04-11 2019-04-03 阀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733718B2 (zh)
EP (1) EP3779171B1 (zh)
JP (1) JP6898516B2 (zh)
KR (1) KR102640273B1 (zh)
CN (1) CN112384691B (zh)
WO (1) WO20191985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0038B2 (ja) * 2019-12-24 2023-09-06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弁装置
WO2021256368A1 (ja) * 2020-06-15 2021-12-23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弁装置
JP7488918B2 (ja) 2021-01-25 2024-05-22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弁装置
JP2023092376A (ja) 2021-12-21 2023-07-03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弁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2929U (zh) * 1990-09-13 1992-05-06
US5738132A (en) * 1995-01-25 1998-04-14 Raviv Precision Injection Molding, Israeli, Co. Roll over vent valve
JP2010076467A (ja) * 2008-09-24 2010-04-08 Toyoda Gosei Co Ltd 燃料遮断弁
CN101881225A (zh) * 2010-06-17 2010-11-1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用单向阀
CN202545913U (zh) * 2012-03-29 2012-11-2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箱安全阀
CN103764992A (zh) * 2011-09-01 2014-04-30 百乐仕株式会社 单向阀
CN105465444A (zh) * 2014-09-29 2016-04-0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燃油关闭阀
CN105683556A (zh) * 2013-10-08 2016-06-15 派克汉尼芬公司 具有波浪状密封件的滤清器元件
CN106401817A (zh) * 2015-07-27 2017-02-15 浜名湖电装株式会社 单向阀装置及蒸汽燃料供应系统
CN106715177A (zh) * 2014-08-19 2017-05-24 伊顿公司 用于排气阀的加重挡板和花键孔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91689B2 (ja) * 2008-01-10 2012-12-05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フロート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2929U (zh) * 1990-09-13 1992-05-06
US5738132A (en) * 1995-01-25 1998-04-14 Raviv Precision Injection Molding, Israeli, Co. Roll over vent valve
JP2010076467A (ja) * 2008-09-24 2010-04-08 Toyoda Gosei Co Ltd 燃料遮断弁
CN101881225A (zh) * 2010-06-17 2010-11-1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用单向阀
CN103764992A (zh) * 2011-09-01 2014-04-30 百乐仕株式会社 单向阀
CN202545913U (zh) * 2012-03-29 2012-11-2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箱安全阀
CN105683556A (zh) * 2013-10-08 2016-06-15 派克汉尼芬公司 具有波浪状密封件的滤清器元件
CN106715177A (zh) * 2014-08-19 2017-05-24 伊顿公司 用于排气阀的加重挡板和花键孔板
CN105465444A (zh) * 2014-09-29 2016-04-0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燃油关闭阀
CN106401817A (zh) * 2015-07-27 2017-02-15 浜名湖电装株式会社 单向阀装置及蒸汽燃料供应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142060A (ko) 2020-12-21
KR102640273B1 (ko) 2024-02-27
EP3779171A1 (en) 2021-02-17
JPWO2019198596A1 (ja) 2021-03-18
US20210157339A1 (en) 2021-05-27
JP6898516B2 (ja) 2021-07-07
EP3779171B1 (en) 2023-06-14
US11733718B2 (en) 2023-08-22
CN112384691B (zh) 2023-03-24
WO2019198596A1 (ja) 2019-10-17
EP3779171A4 (en) 2021-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84691B (zh) 阀装置
US4886089A (en) Gas venting valve for liquid tank
KR101479115B1 (ko) 플로우트 밸브 장치
EP1617113B1 (en) Fuel vapor vent valve float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9399935B2 (en) Oil pan inner tank valve structure
US5996607A (en) Installing a fill limiting vent valve in a fuel tank
KR101909759B1 (ko) 롤 오버 밸브
US20080251134A1 (en) Fuel cutoff valve
US20190113149A1 (en) Valve device for fuel tank
US20070125428A1 (en) Fuel leakage preventing valve
KR101928855B1 (ko) 연료 밸브
US7963296B2 (en) Fuel cutoff valve
US20030234254A1 (en) Vented fuel tank cap
US8490642B2 (en) Fuel-outflow check valve
US20110155751A1 (en) Valve for the venting circuit of a liquid tank
EP1683672A2 (en) Fuel-effusion prevention valve
CN116293018A (zh) 阀装置
CN211230663U (zh) 燃料箱用阀装置
US20110017320A1 (en) Fuel Cutoff valve
CN114599905A (zh) 阀装置
CN114829761B (zh) 阀装置
CN220204832U (zh) 阀装置
JP2009279981A (ja) 燃料遮断弁
JP4407534B2 (ja) 燃料遮断弁
WO2022080302A1 (ja) 満タン規制バル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