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1930A - 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1930A
CN112371930A CN202011314206.3A CN202011314206A CN112371930A CN 112371930 A CN112371930 A CN 112371930A CN 202011314206 A CN202011314206 A CN 202011314206A CN 112371930 A CN112371930 A CN 1123719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mold
groove
lead screw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42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3142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19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1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193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23/00Tools; Devices not mentioned before for moulding
    • B22C23/02Devices for coating moulds or co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固定模具:将需要涂覆脱模液的模具放置在工作台面的上表面,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杆旋转,定位夹持板相向移动,将模具夹持固定;S2位置粗调: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丝杆旋转,移动支架在螺纹套筒的带动下,在第二丝杆上移动位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设置有第一丝杆和定位夹持板对模具进行固定,第二丝杆和齿纹轨道配合使用,能够改变涂覆架的水平位置,位置调整精准,且手握拉手,导向柱带动涂覆装置整体下移,旋转方向,方便操控,能够人为根据模具内壁的位置调整喷涂的位置和角度,使用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模具脱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铸造模具是铸造工艺中重要的一环。在铸造模具的过程中,为了便于铸模后的脱模,需要将模具的内部涂覆脱模剂,而目前市场的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a.常见的脱模剂都是采用喷涂的方式,这样涂覆的效率快,但是遇到相对结构复杂的模具时,脱模剂无法完全覆盖在模具的型腔内,特别是一些内凹的槽口,这样在脱模时容易对工件造成损坏;b.常见的脱模剂在对模具的内部进行喷涂时,为了保证模具的内部内个角落都覆盖有脱模剂,往往在同一地方会进行多次的喷淋,这样会造成脱模剂的大量浪费。
中国专利CN110293210B公开了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包括工作台、夹紧装置、支撑柱、托盘和涂覆组件,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对称安装有夹紧装置,支撑柱通过旋转接头安装在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夹紧装置的一侧,支撑柱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上端插接有托盘,托盘的中央位置安装有涂覆组件,托盘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U型槽,涂覆组件的外侧与托盘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承托槽,承托槽的上下两端均嵌入有滚动钢珠,且滚动钢珠与U型槽为配合结构,L固定板通过点焊固定在工作台的表面,L固定板的内部通过螺纹配合有螺纹杆,本发明,脱模剂通过点阵式接触头擦拭到模具型腔内,使得脱模剂的涂覆更加均匀,实用性强,且有效的减少了脱模剂的浪费。
该申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但是该申请中支撑柱对托盘进行支撑,涂覆装置不能上下左右移动,在涂覆过程中,边角不能均匀涂覆到,同时模具的侧壁不能对其进行涂覆,只能对底面进行涂覆,使用面积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设置有第一丝杆和定位夹持板对模具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容易控制,第二丝杆和齿纹轨道配合使用,能够改变涂覆架的水平位置,位置调整精准,且手握拉手,按压上部固定拉板,导向柱带动涂覆装置整体下移,通过手握拉手带动导向柱倾斜,旋转方向,方便操控,能够人为根据模具内壁的位置调整喷涂的位置和角度,使用灵活,另外在限位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直管喷头向涂覆筒内收缩时,螺旋软管发生形变,当外力消失后,支撑弹簧支撑直管喷头复位,鞥能够根据模具的内壁的凹槽,自动调整直管喷头的长短,提高喷涂的覆盖面,使用简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固定模具:将需要涂覆脱模液的模具放置在工作台面的上表面,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杆旋转,定位夹持板相向移动,将模具夹持固定;
S2位置粗调: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丝杆旋转,移动支架在螺纹套筒的带动下,在第二丝杆上移动位置,使得涂覆装置靠近模具的上方;
S3位置细调:手动旋转转动把手,滚动齿轮在齿纹轨道上移动位置,将涂覆装置移动至模具的正上方;
S4开始涂覆:手握拉手,按压上部固定拉板,导向柱带动涂覆装置整体下移,直至涂覆筒伸进模具内部,开启涂覆液承载箱,脱模剂从涂覆液承载箱导入至螺旋软管内,再由直管喷头向模具的侧壁和底部喷出,脱模剂被喷洒到模具内侧;
S5涂覆微调:手握拉手带动导向柱倾斜,旋转方向,贴近模具的内壁喷涂,直管喷头接触到模具的内壁时,直管喷头向第一导向直管或者第二导向管内收缩,支撑弹簧收缩,吸附海绵将多余的脱模剂吸收。
优选的,还包括易脱模装置,所述易脱模装置包括工作台面和移动支架,工作台面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夹持活动槽,夹持活动槽内贯穿有第一丝杆,工作台面的两侧对称连接丝杆架,丝杆架之间贯穿连接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与移动支架的下端啮合,第二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移动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与第二丝杆啮合,移动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横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且第一丝杆两端上分别连接有定位夹持板,定位夹持板的上端延伸至出夹持活动槽,第一丝杆的一端贯穿夹持活动槽,并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工作台面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横板上表面的两端对称连接有限位板,安装横板上表面的两侧对称连接有限位滑轨,限位滑轨之间设置有齿纹轨道,齿纹轨道上啮合有涂覆架,涂覆架的下端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与限位滑轨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涂覆架的内部开设有齿轮槽,齿轮槽的内部设置有滚动齿轮,滚动齿轮与齿纹轨道啮合,涂覆架上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通过加强筋与涂覆架的上端面固定固定连接,支撑板远离加强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起块,凸起块内开设有球形槽,球形槽内活动内活动连接有球形转块,球形转块的上端延伸至球形槽的外部,且球形转块的内部开设有贯穿球形转块的活动通孔,活动通孔内贯穿有手动控制架。
优选的,所述滚动齿轮的中心贯穿连接有齿轮转轴,齿轮转轴的一端贯穿齿轮槽,并连接有转动把手。
优选的,所述手动控制架包括上部固定拉板、导向柱和下部连接件,导向柱的上端与上部固定拉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导向柱的下端与下部连接件固定连接,导向柱的外部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端与上部固定拉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下端与凸起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部固定拉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拉手,下部连接件的下端连接有涂覆装置。
优选的,所述涂覆装置一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涂覆液承载箱,涂覆液承载箱内设置有高压泵,涂覆装置靠近涂覆液承载箱一端下表面连接有传导柱,传导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涂覆筒,传导柱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传导柱分别与涂覆液承载箱和涂覆筒连通,涂覆筒的内部设置有螺旋软管,螺旋软管与涂覆液承载箱连接,螺旋软管的外壁上等距离的连接有直管喷头。
优选的,所述涂覆筒的外壁上呈螺旋状等距离的设置有第一导向直管,涂覆筒的下表面连接有呈环形分布的第二导向管,直管喷头分别贯穿第一导向直管和第二导向管,涂覆筒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吸附海绵。
优选的,所述直管喷头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板,限位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导向直管或者第二导向管套接,且支撑弹簧的端部与涂覆筒的外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设置有第一丝杆和定位夹持板对模具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容易控制,第二丝杆和齿纹轨道配合使用,能够改变涂覆架的水平位置,位置调整精准,且手握拉手,按压上部固定拉板,导向柱带动涂覆装置整体下移,通过手握拉手带动导向柱倾斜,旋转方向,方便操控,能够人为根据模具内壁的位置调整喷涂的位置和角度,使用灵活,另外在限位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直管喷头向涂覆筒内收缩时,螺旋软管发生形变,当外力消失后,支撑弹簧支撑直管喷头复位,鞥能够根据模具的内壁的凹槽,自动调整直管喷头的长短,提高喷涂的覆盖面,使用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易脱模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台面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移动支架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涂覆架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手动控制架安装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涂覆装置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涂覆筒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的涂覆筒内部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涂覆筒安装结构图。
图中:1、工作台面;11、夹持活动槽;12、第一丝杆;121、定位夹持板;13、第一电机;14、丝杆架;15、第二丝杆;16、第二电机;2、移动支架;21、螺纹套筒;22、安装横板;221、限位板;222、限位滑轨;223、齿纹轨道;3、涂覆架;31、限位滑槽;32、齿轮槽;33、滚动齿轮;331、齿轮转轴;332、转动把手;34、支撑板;341、加强筋;342、凸起块;343、球形转块;3431、活动通孔;4、手动控制架;41、上部固定拉板;411、拉手;42、导向柱;421、复位弹簧;43、下部连接件;5、涂覆装置;51、涂覆液承载箱;52、传导柱;53、涂覆筒;531、第一导向直管;532、第二导向管;533、吸附海绵;54、螺旋软管;55、直管喷头;551、限位环板;552、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固定模具:将需要涂覆脱模液的模具放置在工作台面1的上表面,开启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驱动第一丝杆12旋转,第一丝杆12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且第一丝杆12两端上分别连接有定位夹持板121,定位夹持板121相向移动,将模具夹持固定,方便固定模具,且夹持牢固,容易使用;
步骤二:位置粗调:第二电机16带动第二丝杆15旋转,移动支架2在螺纹套筒21的带动下,在第二丝杆15上移动位置,使得涂覆装置5靠近模具的上方,第二丝杆15用于调整涂覆装置5的纵向位置;
步骤三;位置细调:手动旋转转动把手332,滚动齿轮33在齿纹轨道223上移动位置,将涂覆装置5移动至模具的正上方,齿纹轨道223调整涂覆装置5的横向位置;
步骤四:开始涂覆:手握拉手411,按压上部固定拉板41,导向柱42带动涂覆装置5整体下移,复位弹簧421压缩,直至涂覆筒53伸进模具内部,开启涂覆液承载箱51,脱模剂从涂覆液承载箱51导入至螺旋软管54内,再由直管喷头55向模具的侧壁和底部喷出,脱模剂被喷洒到模具内侧;
步骤五:涂覆微调:手握拉手411带动导向柱42倾斜,旋转方向,球形转块343为导向柱42旋转提供方便,使得直管喷头55贴近模具的内壁喷涂,直管喷头55接触到模具的内壁时,直管喷头55向第一导向直管531或者第二导向管532内收缩,支撑弹簧552收缩,涂覆筒53贴合模具的内壁移动位置,能够将模具内壁的凹槽均喷涂上脱模剂,吸附海绵533将多余的脱模剂吸收,在涂覆完成后,挤压吸附海绵533,将多余的脱模剂挤出。
请参阅图2-图3,为了更好的展现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本实施例现提出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装置,易脱模装置包括工作台面1和移动支架2,工作台面1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夹持活动槽11,夹持活动槽11内贯穿有第一丝杆12,第一丝杆12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且第一丝杆12两端上分别连接有定位夹持板121,第一丝杆12旋转,带动定位夹持板121相向或者相反移动,实现对模具的夹持固定和松懈,容易固定,结构简单,定位夹持板121的上端延伸至出夹持活动槽11,第一丝杆12的一端贯穿夹持活动槽11,并连接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与工作台面1的侧壁固定连接,工作台面1的两侧对称连接丝杆架14,丝杆架14之间贯穿连接有第二丝杆15,第二丝杆15与移动支架2的下端啮合,第二丝杆15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6。
请参阅图4,移动支架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21,螺纹套筒21与第二丝杆15啮合,移动支架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横板22,安装横板22上表面的两端对称连接有限位板221,安装横板22上表面的两侧对称连接有限位滑轨222,限位滑轨222之间设置有齿纹轨道223,齿纹轨道223上啮合有涂覆架3。
请参阅图5,涂覆架3的下端开设有限位滑槽31,限位滑槽31与限位滑轨222活动连接,限位滑槽31与限位滑轨222配合使用,防止涂覆架3发生旋转,涂覆架3的内部开设有齿轮槽32,齿轮槽32的内部设置有滚动齿轮33,滚动齿轮33的中心贯穿连接有齿轮转轴331,齿轮转轴331的一端贯穿齿轮槽32,并连接有转动把手332,旋转转动把手332,带动滚动齿轮33旋转,实现涂覆架3在限位滑轨222上移动位置,用于调整涂覆架3的位置。
滚动齿轮33与齿纹轨道223啮合,涂覆架3上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4,支撑板34的一侧通过加强筋341与涂覆架3的上端面固定固定连接,加强结构的牢固性,支撑板34远离加强筋3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起块342,凸起块342内开设有球形槽,球形槽内活动内活动连接有球形转块343,球形转块343的上端延伸至球形槽的外部,且球形转块343的内部开设有贯穿球形转块343的活动通孔3431,活动通孔3431内贯穿有手动控制架4,球形转块343可以在活动通孔3431内旋转,手动控制架4在球形转块343的作用下旋转转动,改变下方涂覆装置5的角度和位置,容易调节,方便控制。
请参阅图6,手动控制架4包括上部固定拉板41、导向柱42和下部连接件43,导向柱42的上端与上部固定拉板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导向柱42的下端与下部连接件43固定连接,导向柱42的外部套接有复位弹簧421,复位弹簧421的上端与上部固定拉板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421的下端与凸起块3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部固定拉板41的上表面设置有拉手411,下部连接件43的下端连接有涂覆装置5,在复位弹簧421的作用下,涂覆装置5始终悬空。
请参阅图7,涂覆装置5一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涂覆液承载箱51,涂覆液承载箱51内设置有高压泵,通过高压本泵将脱模剂抽出,进入直管喷头55内进行喷涂,涂覆装置5靠近涂覆液承载箱51一端下表面连接有传导柱52,传导柱5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涂覆筒53,传导柱52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传导柱52分别与涂覆液承载箱51和涂覆筒53连通,涂覆筒53的内部设置有螺旋软管54,螺旋软管54与涂覆液承载箱51连接,螺旋软管54的外壁上等距离的连接有直管喷头55。
请参阅图8-图9,涂覆筒53的外壁上呈螺旋状等距离的设置有第一导向直管531,涂覆筒53的下表面连接有呈环形分布的第二导向管532,直管喷头55分别贯穿第一导向直管531和第二导向管532,涂覆筒53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吸附海绵533。
请参阅图10,直管喷头55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板551,限位环板5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552,支撑弹簧552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导向直管531或者第二导向管532套接,且支撑弹簧552的端部与涂覆筒53的外壁固定连接,直管喷头55向涂覆筒53内收缩时,螺旋软管54发生形变,当外力消失后,支撑弹簧552支撑直管喷头55复位。
综上所述:本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设置有第一丝杆12和定位夹持板121对模具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容易控制,第二丝杆15和齿纹轨道223配合使用,能够改变涂覆架3的水平位置,位置调整精准,且手握拉手411,按压上部固定拉板41,导向柱42带动涂覆装置5整体下移,通过手握拉手411带动导向柱42倾斜,旋转方向,方便操控,能够人为根据模具内壁的位置调整喷涂的位置和角度,使用灵活,另外在限位环板5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552,直管喷头55向涂覆筒53内收缩时,螺旋软管54发生形变,当外力消失后,支撑弹簧552支撑直管喷头55复位,鞥能够根据模具的内壁的凹槽,自动调整直管喷头55的长短,提高喷涂的覆盖面,使用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固定模具:将需要涂覆脱模液的模具放置在工作台面(1)的上表面,开启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驱动第一丝杆(12)旋转,定位夹持板(121)相向移动,将模具夹持固定;
S2位置粗调:第二电机(16)带动第二丝杆(15)旋转,移动支架(2)在螺纹套筒(21)的带动下,在第二丝杆(15)上移动位置,使得涂覆装置(5)靠近模具的上方;
S3位置细调:手动旋转转动把手(332),滚动齿轮(33)在齿纹轨道(223)上移动位置,将涂覆装置(5)移动至模具的正上方;
S4开始涂覆:手握拉手(411),按压上部固定拉板(41),导向柱(42)带动涂覆装置(5)整体下移,直至涂覆筒(53)伸进模具内部,开启涂覆液承载箱(51),脱模剂从涂覆液承载箱(51)导入至螺旋软管(54)内,再由直管喷头(55)向模具的侧壁和底部喷出,脱模剂被喷洒到模具内侧;
S5涂覆微调:手握拉手(411)带动导向柱(42)倾斜,旋转方向,贴近模具的内壁喷涂,直管喷头(55)接触到模具的内壁时,直管喷头(55)向第一导向直管(531)或者第二导向管(532)内收缩,支撑弹簧(552)收缩,吸附海绵(533)将多余的脱模剂吸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还包括易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易脱模装置包括工作台面(1)和移动支架(2),工作台面(1)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夹持活动槽(11),夹持活动槽(11)内贯穿有第一丝杆(12),工作台面(1)的两侧对称连接丝杆架(14),丝杆架(14)之间贯穿连接有第二丝杆(15),第二丝杆(15)与移动支架(2)的下端啮合,第二丝杆(15)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6),移动支架(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21),螺纹套筒(21)与第二丝杆(15)啮合,移动支架(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横板(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12)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且第一丝杆(12)两端上分别连接有定位夹持板(121),定位夹持板(121)的上端延伸至出夹持活动槽(11),第一丝杆(12)的一端贯穿夹持活动槽(11),并连接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与工作台面(1)的侧壁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横板(22)上表面的两端对称连接有限位板(221),安装横板(22)上表面的两侧对称连接有限位滑轨(222),限位滑轨(222)之间设置有齿纹轨道(223),齿纹轨道(223)上啮合有涂覆架(3),涂覆架(3)的下端开设有限位滑槽(31),限位滑槽(31)与限位滑轨(222)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架(3)的内部开设有齿轮槽(32),齿轮槽(32)的内部设置有滚动齿轮(33),滚动齿轮(33)与齿纹轨道(223)啮合,涂覆架(3)上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4),支撑板(34)的一侧通过加强筋(341)与涂覆架(3)的上端面固定固定连接,支撑板(34)远离加强筋(3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起块(342),凸起块(342)内开设有球形槽,球形槽内活动内活动连接有球形转块(343),球形转块(343)的上端延伸至球形槽的外部,且球形转块(343)的内部开设有贯穿球形转块(343)的活动通孔(3431),活动通孔(3431)内贯穿有手动控制架(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齿轮(33)的中心贯穿连接有齿轮转轴(331),齿轮转轴(331)的一端贯穿齿轮槽(32),并连接有转动把手(33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控制架(4)包括上部固定拉板(41)、导向柱(42)和下部连接件(43),导向柱(42)的上端与上部固定拉板(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导向柱(42)的下端与下部连接件(43)固定连接,导向柱(42)的外部套接有复位弹簧(421),复位弹簧(421)的上端与上部固定拉板(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421)的下端与凸起块(3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部固定拉板(41)的上表面设置有拉手(411),下部连接件(43)的下端连接有涂覆装置(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装置(5)一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涂覆液承载箱(51),涂覆液承载箱(51)内设置有高压泵,涂覆装置(5)靠近涂覆液承载箱(51)一端下表面连接有传导柱(52),传导柱(5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涂覆筒(53),传导柱(52)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传导柱(52)分别与涂覆液承载箱(51)和涂覆筒(53)连通,涂覆筒(53)的内部设置有螺旋软管(54),螺旋软管(54)与涂覆液承载箱(51)连接,螺旋软管(54)的外壁上等距离的连接有直管喷头(5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筒(53)的外壁上呈螺旋状等距离的设置有第一导向直管(531),涂覆筒(53)的下表面连接有呈环形分布的第二导向管(532),直管喷头(55)分别贯穿第一导向直管(531)和第二导向管(532),涂覆筒(53)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吸附海绵(53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喷头(55)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板(551),限位环板(5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552),支撑弹簧(552)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导向直管(531)或者第二导向管(532)套接,且支撑弹簧(552)的端部与涂覆筒(53)的外壁固定连接。
CN202011314206.3A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 Withdrawn CN1123719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4206.3A CN112371930A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4206.3A CN112371930A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1930A true CN112371930A (zh) 2021-02-19

Family

ID=74587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4206.3A Withdrawn CN112371930A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19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62473A (zh) * 2024-03-11 2024-04-12 山西汉通鑫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铸件除砂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62473A (zh) * 2024-03-11 2024-04-12 山西汉通鑫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铸件除砂装置
CN117862473B (zh) * 2024-03-11 2024-05-24 山西汉通鑫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铸造管铸件除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68597U (zh) 一种便于翻转的汽车配件加工用喷涂装置
CN110653085A (zh) 一种机器人生产加工用自动化喷涂装置
CN112371930A (zh) 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
CN114453167B (zh) 一种木质建筑梁柱上漆设备
CN112031342A (zh) 一种建筑装饰装潢用刷墙装置
CN107263240A (zh) 一种钢管去内毛刺装置
CN111672727A (zh) 一种装配式家具合金柜门拉手制造工艺
CN110465866A (zh) 一种汽车座椅活动盘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14917476U (zh) 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管件喷漆装置
CN211193223U (zh) 一种钢管毛边打磨装置
CN210411282U (zh) 一种多角度喷涂汽车配件的悬挂装置
CN220531980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配件喷涂设备
CN213078845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喷涂装置
CN219615869U (zh) 一种保温杯自动化喷涂装置
CN116393278B (zh) 一种机加工管件表面喷涂装置及其喷涂工艺
CN110976239A (zh) 十字平头机牙耐落螺丝的加工工艺及加工系统
CN113133436B (zh) 一种鱼竿轮座的自动安装设备
CN217314053U (zh) 汽车模具用保养支撑垫装置
CN215788751U (zh) 一种铝碳砖生产用去毛边设备
CN210549090U (zh) 一种保温杯生产用焊接设备
CN220991404U (zh) 一种路面井盖维修装置
CN214975060U (zh) 一种金属板材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
CN216094376U (zh) 一种工业用钢管喷漆设备
CN218404365U (zh) 一种移动式锚板喷锌装置
CN114101505B (zh) 一种具有自动涂油功能的制冷铜管用扩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