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3363B - 镜头结构及投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结构及投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3363B
CN112363363B CN201910682018.7A CN201910682018A CN112363363B CN 112363363 B CN112363363 B CN 112363363B CN 201910682018 A CN201910682018 A CN 201910682018A CN 112363363 B CN112363363 B CN 112363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module
barrel
module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20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3363A (zh
Inventor
王云生
刘怡显
谢境峰
彭建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6820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3363B/zh
Priority to US16/936,395 priority patent/US11048149B2/en
Publication of CN112363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3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3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3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48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 G03B17/54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with project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结构及采用此镜头结构的投影装置。镜头结构包括镜筒、框架、第一镜头模块、第二镜头模块以及弹性套件。镜筒具有相对的前端与后端。框架抵接镜筒的后端,镜筒与框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二侧设置于镜筒的前端内,第一侧暴露于镜筒外。镜筒与第一镜头模块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第三侧与第四侧。第三侧穿过框架而设置于镜筒的后端内,而第四侧暴露于框架外。弹性套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弹性套件套设于镜筒。第一端延伸连接至框架完全覆盖第一间隙,第二端延伸至部分第一镜头模块上以完全覆盖第二间隙。本发明的镜头结构可减少烟雾经空气对流而进入投影装置。

Description

镜头结构及投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结构与光学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镜头结构与采用此镜头结构的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投影装置的前群镜片组与后群镜片组是组装于镜筒内,因此镜筒与镜片组之间的组装间隙是必然存在且无法避免的。若将投影装置装设在吸烟场所或是会产生废气的场所中,则烟雾会随着投影装置内的散热流场产生空气对流,而流入光机镜头的缝隙中,进而流入光机本体内。由于烟雾中伴随的杂质会沉积附着在光机内的光学元件表面上,进而导致光机的亮度会严重的衰退。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可在镜筒与前、后群镜片组之间的间隙处加入铁氟龙片做为防堵,来达到隔绝烟雾的效果。但是,铁氟龙的价格昂贵,不易组装且不易完整平贴于镜筒中。再者,若投影装置需要维修,则维修后的铁氟龙片只能报废,无法重复利用,会增加制造的成本。若在间隙处涂固定油脂来做为防堵,则油脂在镜筒多次转动后会被推开,进而导致油脂的位置无法固定,使防烟效果无法保持一致。因此,如何防堵烟雾经由空气对流进入光机中,以减少投影亮度衰退,已成为目前投影装置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公开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一种镜头结构,其可大量减少甚至避免烟雾经由空气对流而进入于其中。
本发明还针对一种投影装置,其包括上述的镜头结构,其具有较佳的亮度表现。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镜头结构,其包括镜筒、框架、第一镜头模块、第二镜头模块以及弹性套件。镜筒具有相对的前端与后端。框架抵接镜筒的后端,其中镜筒与框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二侧设置于镜筒的前端内,而第一侧暴露于镜筒外。镜筒与第一镜头模块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第三侧与第四侧。第三侧穿过框架而设置于镜筒的后端内,而第四侧暴露于框架外。弹性套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且弹性套件套设于镜筒上。第一端延伸连接至框架以完全覆盖第一间隙,而第二端延伸至部分第一镜头模块上以完全覆盖第二间隙。
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装置,其包括镜头结构以及光机模块。镜头结构包括镜筒、框架、第一镜头模块、第二镜头模块以及弹性套件。镜筒具有相对的前端与后端。框架抵接镜筒的后端,其中镜筒与框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二侧设置于镜筒的前端内,而第一侧暴露于镜筒外。镜筒与第一镜头模块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第三侧与第四侧。第三侧穿过框架而设置于镜筒的后端内,而第四侧暴露于框架外。弹性套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且弹性套件套设于镜筒上。第一端延伸连接至框架以完全覆盖第一间隙,而第二端延伸至部分第一镜头模块上以完全覆盖第二间隙。光机模块组装于镜头结构的框架上,其中框架位于镜筒与光机模块之间,且第二镜头模块的第四侧位于光机模块内。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发明的镜头结构中,弹性套件套设于镜筒上,而弹性套件的第一端延伸连接至框架以完全覆盖镜筒与框架之间的第一间隙,且弹性套件的第二端延伸至部分第一镜头模块上以完全覆盖镜筒与第一镜头模块之间的第二间隙。借此,弹性套件可大幅减少甚至防堵烟雾经由空气对流而从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处进入于镜头结构中。此外,采用本发明的镜头结构的投影装置,则可避免因烟雾影响而导致亮度大幅降低的问题产生,因而可具有较佳的亮度表现。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部分的立体图;
图1B为图1A的投影装置部分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C与图1D分别为图1A的镜头结构的第一镜头模块与第二镜头模块沿光轴相对靠近及相对远离的剖面图;
图2A与图2B分别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镜头结构的第一镜头模块与第二镜头模块沿光轴相对靠近及相对远离的剖面图;
图3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镜头结构的立体图;
图3B为图3A的镜头结构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镜头结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投影装置;
100a、100b、100c、100d:镜头结构;
110:镜筒;
112:前端;
114:后端;
115:调焦机构;
117:第一组装开口;
119:第二组装开口;
120:框架;
130:第一镜头模块;
131:第一镜筒;
132:第一侧;
133:第一镜片组;
134:第二侧;
135:第一止挡机构;
137:前缘
140:第二镜头模块;
142:第三侧;
144:第四侧;
145:第二止挡机构;
150a、150b、150c、150d:弹性套件;151:第一弹性套件部;
152a、152c:第一端;
153:第二弹性套件部;
154a、154b、154c:第二端;
155:开口;
156c:第三端;
157:切口;
157a:凹部;
157b:凸部;
158c:第四端;
200:光机模块;
A1:第一区域;
A2:第二区域;
G1:第一间隙;
G2:第二间隙;
G3:第三间隙;
G4:第四间隙;
L:方向;
S:空间;
X: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部分的立体图。图1B为图1A的投影装置部分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1C与图1D分别为图1A的镜头结构的第一镜头模块与第二镜头模块沿光轴相对靠近及相对远离的剖面图。请先同时参考图1A、图1B以及图1C,在本实施例中,投影装置10包括镜头结构100a以及光机模块200。镜头结构100a包括镜筒110、框架120、第一镜头模块130、第二镜头模块140以及弹性套件150a。镜筒110具有相对的前端112与后端114,其中前端112具体化为出光端,以投射出光机模块200提供的影像光束(未绘示),而后端114具体化为入光端,以接收光机模块200提供的影像光束(未绘示)。框架120抵接镜筒110的后端114,其中镜筒110与框架120之间具有第一间隙G1。光机模块200组装于镜头结构100a的框架120上,其中框架120位于镜筒110与光机模块200之间。也就是说,框架120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固定光机模块200。
第一镜头模块13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132与第二侧134,其中第二侧134设置于镜筒110的前端112内,而第一侧132暴露于镜筒110外。此处,镜筒110与第一镜头模块13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G2,且第一镜头模块130可视为前群镜头模块。第二镜头模块140具有相对的第三侧142与第四侧144,其中第三侧142穿过框架120而设置于镜筒110的后端114内,而第四侧144暴露于框架120外且位于光机模块200内。此处,第二镜头模块140可视为为后群镜头模块。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镜头模块130还包括第一止挡机构135,而第二镜头模块140还包括第二止挡机构145。镜筒110具有第一组装开口117与第二组装开口119。第一止挡机构135位于第一组装开口117内且与镜筒110之间具有第三间隙G3。第二止挡机构145位于第二组装开口119内且与镜筒110之间具有第四间隙G4。此外,本实施例的镜筒110还包括调焦机构115,用以调整焦距,其中调焦机构115例如是配置于镜筒110上的凸起部,但不局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调焦机构115用于供使用者方便旋转镜筒110,当调焦机构115带动镜筒110绕光轴X旋转时,镜筒110上的第一组装开口117及第二组装开口119跟着旋转,第一组装开口117及第二组装开口119可因应需求设计为绕光轴X的螺旋滑轨,如此一来,第一组装开口117及第二组装开口119旋转时,第一止挡机构135及第二止挡机构145可分别被具体化为螺旋滑轨的第一组装开口117及第二组装开口119推动,进而可使第一镜头模块130与第二镜头模块140能沿光轴X相对靠近及相对远离。在其他实施例中,组装开口、止挡机构以及调焦机构的数量不限,可因应镜头结构的设计而有所变化,例如在镜头结构的尺寸较长的情况下,镜头结构可设计更多的组装开口、止挡机构以及调焦机构来达到调焦的功能。
特别是,本实施例的弹性套件150a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52a与第二端154a,其中弹性套件150a套设于镜筒110上。弹性套件150a的第一端152a延伸连接至框架120以完全覆盖第一间隙G1,其中弹性套件150a的第一端152a例如是以贴附的方式或其他适当的方式固定至框架120。弹性套件150a的第二端154a延伸至部分第一镜头模块130上以完全覆盖第二间隙G2。更进一步来说,弹性套件150a亦会完全覆盖第一止挡机构135与镜筒110之间的第三间隙G3以及第二止挡机构145与镜筒110之间的第四间隙G4。此外,本实施例的弹性套件150a还具有开口155,其中调焦机构115穿过开口155而暴露于弹性套件150a外。此外,第一镜头模块130具有位于第一侧132且环绕光轴X的前缘137,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套件150a的第二端154a会覆盖至少部分的前缘137。此处,弹性套件150a的材质包括硅胶或橡胶,透过弹性套件150a的材料特性,可使得弹性套件150a保持形状并与镜筒110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调整焦距的过程中,弹性套件150a与镜筒110产生摩擦而影响调整手感。
基于上述的弹性套件150a的材料特性,本实施例的弹性套件150a可随着第一镜头模块130与第二镜头模块140沿光轴X的相对移动而产生弹性变形。更具体来说,请同时参考图1C与图1D,本实施例的第一镜头模块130包括第一镜筒131以及第一镜片组133。第一镜片组133设置于第一镜筒131中,且镜筒110与第一镜筒131之间具有提供弹性套件150a弹性变形的空间S。如图1C所示,当第一镜头模块130与第二镜头模块140沿光轴X相对靠近时,弹性套件150a于空间S具有压缩变形量。另一方面,如图1D所示,当第一镜头模块130与第二镜头模块140沿光轴X相对远离时,即往方向L移动,弹性套件150a于空间S具有拉伸变形量。简言之,本实施例的弹性套件150a具体化为一段式弹性套件,因此当第一镜头模块130与第二镜头模块140相对移动时,弹性套件150a在镜筒110与第一镜筒131之间的空间S处会产生弹性变形。
总而言之,本实施例的弹性套件150a至少会完全覆盖镜筒110与框架120之间的第一间隙G1与镜筒110与第一镜头模块130之间的第二间隙G2,使烟雾无法直接地经由空气对流流动进入光机模块200之中。也就是说,透过弹性套件150a的设计,可使镜头结构100a不会直接曝露在烟雾对流的流场之中,这可使烟雾流入光机模块200的机率大幅减少,进而使得投影装置10具有较佳的亮度表现。再者,本实施例的弹性套件150a经由模具开模,生产的形状弹性稳定,且防烟效果可保持一致性。此外,弹性套件150a单价相较于铁氟龙较低,组装简易,且可重复利用,因而可有效地降低成本。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图2A与图2B分别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镜头结构的第一镜头模块与第二镜头模块沿光轴相对靠近及相对远离的剖面图。请先同时参考图1D与图2A,本实施例的镜头结构100b与图2A的镜头结构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当第一镜头模块130与第二镜头模块140相对移动时,弹性套件150b在镜筒110与第一镜筒131之间的空间S处不产生弹性变形。
详细来说,请同时参考图2A与图2B,第一镜头模块130与第二镜头模块140沿光轴X相对远离时,弹性套件150b的第二端154b覆盖第一镜头模块130的前缘137的第一区域A1,如图2A所示。另一方面,第一镜头模块130与第二镜头模块140沿光轴X相对靠近时,弹性套件150b的第二端154b覆盖第一镜头模块130的前缘137的第二区域A2,如图2B所示。此处,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部分重叠,且第二区域A2的面积大于第一区域A1的面积。也就是说,当第一镜头模块130与第二镜头模块140沿光轴X相对远离时,弹性套件150b会覆盖较少的第一镜头模块130的前缘137;当第一镜头模块130与第二镜头模块140沿光轴X相对靠近时,弹性套件150b则会覆盖较多的第一镜头模块130的前缘137。
简言之,本实施例的弹性套件150b具体化为一段式弹性套件,且弹性套件150b的第二端154b与位于第一镜头模块130的第一侧132的前缘137产生低摩擦,亦即不影响第一镜头模块130与第二镜头模块140沿光轴X的相对移动。因此,在调整焦距的过程中,弹性套件150b与镜筒110之间的摩擦也不会影响调整手感。
图3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镜头结构的立体图。图3B为图3A的镜头结构的剖面图。请同时参考图1B与图3A,本实施例的镜头结构100c与图1C的镜头结构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弹性套件150c具体化为两段式弹性套件,其中弹性套件150c包括第一弹性套件部151与第二弹性套件部153。
详细来说,请同时参考图3A与图3B,第一弹性套件部15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52c与第三端156c,其中第三端156c套设至部分镜筒110上。第二弹性套件部153与第一弹性套件部151分离,且第二弹性套件部153具有相对的第二端154c与第四端158c。第二弹性套件153的第四端158c伸入镜筒110与第一镜头模块130之间。第二弹性套件153的第二端154c与位于第一镜头模块130的第一侧132的前缘137产生低摩擦,亦即不影响第一镜头模块130与第二镜头模块140沿光轴X的相对移动。因此,在调整焦距的过程中,弹性套件150c与镜筒110之间的摩擦也不会影响调整手感。由于弹性套件150c具体化为两段式弹性套件,因此方便使用者装设在镜筒110上,具有较佳地组装便利性。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镜头结构的侧视图。请同时参考图1B与图4,本实施例的镜头结构100d与图1B的镜头结构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弹性套件150d具有切口157,其中切口157形成凹部157a与凸部157b。弹性套件150d借由凹部157a与凸部157b的卡合而套设于镜筒110上。由于本实施例的弹性套件150d具体化为一段式弹性套件,具有切口157,因此方便使用者装设在镜筒110上,具有较佳地组装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发明的镜头结构中,弹性套件套设于镜筒上,而弹性套件的第一端延伸连接至框架以完全覆盖镜筒与框架之间的第一间隙,且弹性套件的第二端延伸至部分第一镜头模块上以完全覆盖镜筒与第一镜头模块之间的第二间隙。借此,弹性套件可大幅减少甚至防堵烟雾经由空气对流而从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处进入于镜头结构中。此外,采用本发明的镜头结构的投影装置,则可避免因烟雾影响而导致亮度大幅降低的问题产生,因而可具有较佳的亮度表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照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公开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框架、第一镜头模块、第二镜头模块以及弹性套件,其中,
所述镜筒具有相对的前端与后端;
所述框架抵接所述镜筒的所述后端,其中所述镜筒与所述框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所述第一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第二侧设置于所述镜筒的所述前端内,而所述第一侧暴露于所述镜筒外,其中所述镜筒与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所述第二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第三侧与第四侧,所述第三侧穿过所述框架而设置于所述镜筒的所述后端内,而所述第四侧暴露于所述框架外;
所述弹性套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弹性套件套设于所述镜筒上,且所述第一端延伸连接至所述框架以完全覆盖所述第一间隙,而所述第二端延伸至部分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上以完全覆盖所述第二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件随着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与所述第二镜头模块沿光轴的相对移动而产生弹性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模块包括第一镜筒以及第一镜片组,而所述第一镜片组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筒中,且所述镜筒与所述第一镜筒之间具有提供所述弹性套件弹性变形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与所述第二镜头模块沿所述光轴相对远离时,所述弹性套件于所述空间具有拉伸变形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与所述第二镜头模块沿所述光轴相对靠近时,所述弹性套件于所述空间具有压缩变形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模块具有位于所述第一侧且环绕光轴的前缘,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与所述第二镜头模块沿所述光轴相对远离时,所述弹性套件的所述第二端覆盖所述第一镜头模块的所述前缘的第一区域,而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与所述第二镜头模块沿所述光轴相对靠近时,所述弹性套件的所述第二端覆盖所述第一镜头模块的所述前缘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件包括第一弹性套件部以及第二弹性套件部,其中,
所述第一弹性套件部具有相对的所述第一端与第三端,其中所述第三端套设至部分所述镜筒上;
所述第二弹性套件部与所述第一弹性套件部分离,且具有相对的所述第二端与第四端,其中所述第四端伸入所述镜筒与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件具有切口,且所述切口包括凹部与凸部,所述弹性套件借由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的卡合而套设于所述镜筒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包括调焦机构,而所述弹性套件具有开口,所述调焦机构穿过所述开口而暴露于所述弹性套件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模块包括第一止挡机构,而所述第二镜头模块包括第二止挡机构,所述镜筒具有第一组装开口与第二组装开口,所述第一止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组装开口内且与所述镜筒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止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二组装开口内且与所述镜筒之间具有第四间隙,所述弹性套件完全覆盖所述第三间隙与所述第四间隙。
1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结构以及光机模块,其中,
所述镜头结构包括镜筒、框架、第一镜头模块、第二镜头模块以及弹性套件,其中,
所述镜筒具有相对的前端与后端;
所述框架抵接所述镜筒的所述后端,其中所述镜筒与所述框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所述第一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第二侧设置于所述镜筒的所述前端内,而所述第一侧暴露于所述镜筒外,其中所述镜筒与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所述第二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第三侧与第四侧,所述第三侧穿过所述框架而设置于所述镜筒的所述后端内,而所述第四侧暴露于所述框架外;
所述弹性套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弹性套件套设于所述镜筒上,且所述第一端延伸连接至所述框架以完全覆盖所述第一间隙,而所述第二端延伸至部分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上以完全覆盖所述第二间隙;
所述光机模块组装于所述镜头结构的所述框架上,其中所述框架位于所述镜筒与所述光机模块之间,且所述第二镜头模块的所述第四侧位于所述光机模块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件随着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与所述第二镜头模块沿光轴的相对移动而产生弹性变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模块包括第一镜筒以及第一镜片组,而所述第一镜片组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筒中,且所述镜筒与所述第一镜筒之间具有提供所述弹性套件弹性变形的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与所述第二镜头模块沿所述光轴相对远离时,所述弹性套件于所述空间具有拉伸变形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与所述第二镜头模块沿所述光轴相对靠近时,所述弹性套件于所述空间具有压缩变形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与所述第二镜头模块沿光轴相对远离时,所述弹性套件的所述第二端覆盖所述第一镜头模块的所述第一侧的第一区域,而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与所述第二镜头模块沿所述光轴相对靠近时,所述弹性套件的所述第二端覆盖所述第一镜头模块的所述第一侧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件包括第一弹性套件部以及第二弹性套件部,其中,
所述第一弹性套件部具有相对的所述第一端与第三端,其中所述第三端套设至部分所述镜筒上;以及
所述第二弹性套件部与所述第一弹性套件部分离,且具有相对的所述第二端与第四端,其中所述第四端伸入所述镜筒与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件具有切口,且所述切口包括凹部与凸部,所述弹性套件借由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的卡合而套设于所述镜筒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包括调焦机构,而所述弹性套件具有开口,所述调焦机构穿过所述开口而暴露于所述弹性套件外。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模块包括第一止挡机构,而所述第二镜头模块包括第二止挡机构,所述镜筒具有第一组装开口与第二组装开口,所述第一止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组装开口内且与所述镜筒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止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二组装开口内且与所述镜筒之间具有第四间隙,所述弹性套件完全覆盖所述第三间隙与所述第四间隙。
CN201910682018.7A 2019-07-26 2019-07-26 镜头结构及投影装置 Active CN112363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2018.7A CN112363363B (zh) 2019-07-26 2019-07-26 镜头结构及投影装置
US16/936,395 US11048149B2 (en) 2019-07-26 2020-07-22 Lens structure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2018.7A CN112363363B (zh) 2019-07-26 2019-07-26 镜头结构及投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3363A CN112363363A (zh) 2021-02-12
CN112363363B true CN112363363B (zh) 2022-04-01

Family

ID=74187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2018.7A Active CN112363363B (zh) 2019-07-26 2019-07-26 镜头结构及投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8149B2 (zh)
CN (1) CN11236336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4245A (ja) * 1993-11-09 1995-05-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投写レンズ装置
JP2001141974A (ja) * 1999-10-06 2001-05-25 Jenoptik Ag 弾性レンズホルダ
CN1325037A (zh) * 2000-05-24 2001-12-05 株式会社尼康 遮蔽装置
CN102636945A (zh) * 2012-04-01 2012-08-15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仪及其防尘装置
CN103309130A (zh) * 2012-03-08 2013-09-1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照相机用防水壳体及使用了该壳体的照相机的防水结构
CN106886121A (zh) * 2015-12-15 2017-06-23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防尘密封件和投影机
CN208569146U (zh) * 2018-05-29 2019-03-0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以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CN208569145U (zh) * 2018-05-07 2019-03-01 深圳市伯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
CN210123518U (zh) * 2019-07-26 2020-03-03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结构及投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91404B2 (ja) * 2011-07-12 2015-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N206450944U (zh) * 2017-02-16 2017-08-29 东莞市浩力升精密模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摄像镜头防水结构
CN208239743U (zh) 2018-05-09 2018-12-14 洛阳拜波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消色差光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4245A (ja) * 1993-11-09 1995-05-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投写レンズ装置
JP2001141974A (ja) * 1999-10-06 2001-05-25 Jenoptik Ag 弾性レンズホルダ
CN1325037A (zh) * 2000-05-24 2001-12-05 株式会社尼康 遮蔽装置
CN103309130A (zh) * 2012-03-08 2013-09-1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照相机用防水壳体及使用了该壳体的照相机的防水结构
CN102636945A (zh) * 2012-04-01 2012-08-15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仪及其防尘装置
CN106886121A (zh) * 2015-12-15 2017-06-23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防尘密封件和投影机
CN208569145U (zh) * 2018-05-07 2019-03-01 深圳市伯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
CN208569146U (zh) * 2018-05-29 2019-03-0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以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CN210123518U (zh) * 2019-07-26 2020-03-03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结构及投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3363A (zh) 2021-02-12
US11048149B2 (en) 2021-06-29
US20210026226A1 (en) 2021-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88804B1 (ja) 光学レンズ
CN112433419B (zh) 遮光片、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US7946072B2 (en) Flip-up cover mechanism for a sight
CN113219615B (zh) 光路调整机构与光学机构
JP5313722B2 (ja) レンズ組立体
US10214135B2 (en) Vehicle light device with an optical element pinned with a flexible bracing element
JP4709848B2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
TWI631409B (zh) 光路調整機構與光學機構
JP5284715B2 (ja) レンズ組立体
TWI633381B (zh) 遮光片、光學鏡片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N210123518U (zh) 镜头结构及投影装置
WO2013114907A1 (ja) レンズ鏡筒
CN112363363B (zh) 镜头结构及投影装置
JP2018151492A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WO2018135615A1 (ja) 車両用灯具
JP2016090950A (ja) レンズフード及びそれを有するレンズ装置
CN115980974A (zh)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TWM539068U (zh) 光路調整機構
TWI629504B (zh) 光路調整機構與光路調整元件
JP2010048924A (ja) 撮像レンズユニット
US7561345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lens unit, lens unit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5188924B2 (ja) 撮像レンズユニット
JP2006301287A (ja) 付加型サングラス
US20160238919A1 (en) Imaging apparatus
US20220066179A1 (en) Projection lens and projec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