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3881A - 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3881A
CN112353881A CN202011110902.2A CN202011110902A CN112353881A CN 112353881 A CN112353881 A CN 112353881A CN 202011110902 A CN202011110902 A CN 202011110902A CN 112353881 A CN112353881 A CN 112353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ion
extracting
polyphenol
banana
banana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09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宇
蓝平
黎克纯
蓝丽红
李媚
卢彦越
廖业欣
兰雄雕
谢涛
韦冬萍
覃琴
孟永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filed Critical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riority to CN2020111109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38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3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3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9/00General protective or antinoxious agents
    • A61P39/06Free radical scavengers or antioxid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10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 A61K2236/19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involving fermentation using yeast, bacteria or both; enzymatic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5Extraction with lipophilic solvents, e.g. Hexane or petrol et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50Methods involving additional extraction steps
    • A61K2236/51Concentration or drying of the extract, e.g. Lyophilisation, freeze-drying or spray-dry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50Methods involving additional extraction steps
    • A61K2236/55Liquid-liquid separation; Phase sepa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属于天然植物提取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对芭蕉叶茎秆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乙醇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提取,再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酶解,经萃取、离心、浓缩后得到芭蕉叶茎秆多酚浓缩液,用大孔树脂吸附浓缩液,经去离子水洗涤、乙醇脱附后,再浓缩、干燥得到高含量的多酚提取物。本发明的芭蕉叶茎秆提取多酚类物质的工艺,提供了一种新的提取多酚物质技术,该方法选用来源丰富的芭蕉叶茎秆为原料,提升了芭蕉叶茎秆的产值,进一步延伸了芭蕉的产业链,而且该提取过程的简单易行,设备操作简单,提取成本低,提取多酚含量高,有利于实现多酚类物质的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植物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芭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叶子大而宽,性喜温暖耐寒力弱,茎分生能力强,耐半荫,适应性较强,生长较快。芭蕉在我国南方是被广泛种植的一种农作物,因此芭蕉叶这种原料来源非常丰富,从中提取有效成分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价值。
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多元酚化合物,在维管植物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叶、果、皮、根中,具有潜在促进健康的作用。植物多酚类物质不仅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还具有抗炎、抑菌、降血压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的功效。
在现有的芭蕉叶的综合利用中,主要集中在食物制作的辅助原料,以及农作物的肥料等方面。虽然我国盛产芭蕉,但对芭蕉叶这种原料的加工技术的相对落后,使得这些原料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
查阅关于植物中提取多酚的相关专利文献中,公开号为CN 103418160 B公开了一种从菜籽饼粕或菜籽皮、花生壳、苹果、柿子、葡萄、柑桔、萝卜、大豆、枣、石榴皮、香蕉皮、甘薯、山楂皮、番茄、坚果、燕麦或荔枝中提取植物多酚的提取液及提取方法,该提取液是pH为7.5~10.0的双氧水溶液或pH为7.5~10.0的次氯酸钠溶液或pH为7.5~10.0的次氯酸钾溶液或pH为7.5~10.0的次氯酸钙溶液,将以上原料粉碎后,过筛,用上述提取液进行提取,该过程中可以进行超声波或微波处理,经离心分离去除残渣,即得到含有植物多酚浸提液。该方法虽然简单,对设备要求低,但是其未使用相关的酶对细胞中的非多酚类物质进行酶解,所得到的多酚含量低,而且该方法使用的溶剂用量大,回收困难,极易污染环境。
目前没有关于以芭蕉叶茎秆为原料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报道。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制备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等作用的多酚提取物,不仅能为更加有效、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芭蕉叶提供新思路与方向,而且也为预防心血管疾病药物或保健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实验基础。因此,开发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通过将芭蕉叶茎秆经预处理、乙醇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提取、酶解、萃取、离心、吸附、脱附、浓缩、干燥的步骤后,提取出高含量的多酚提取物,提高了芭蕉叶的综合利用,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芭蕉叶茎秆预处理:将芭蕉叶茎秆切段、洗涤、晾干、干燥、粉碎、过筛后得到芭蕉叶茎秆粉末,保存备用;
(2)初提:将溶剂与芭蕉叶茎秆粉末混合,经微波辅助提取后,再置于超声环境中进行恒温提取处理,提取结束后冷却,得到冷却液;
(3))酶解:向冷却液中加入混合酶,于恒温水浴环境中进行酶解,得到的酶解液用缓冲液调节pH值后,减压抽滤,得滤渣与提取液1;
(4)浓缩: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滤渣得到提取液2,将提取液1和提取液2合并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浓缩后,即得到浓缩液;
(5)吸附:向所述浓缩液中加入大孔树脂,于恒温振荡器里进行振荡吸附处理,取出所述振荡吸附后的大孔树脂,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备用;
(6)脱附:将所述洗涤后的大孔树脂用乙醇溶液脱附,收集洗脱液,将所述洗脱液经真空浓缩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到芭蕉叶茎秆多酚提取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溶剂为体积分数为40~60%的乙醇,所述溶剂和芭蕉叶茎秆粉末的液料比为10~25:1;所述微波辅助提取是于压力为250~500Kpa、功率为50~200W条件下提取1~5min;所述超声提取是于功率为100~150W、温度为40~60℃条件下提取15~55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混合酶是由酶活力为8~10万u/g的纤维素酶、4~5万u/g的果胶酶按照1~2:1的质量比混合组成;所述混合酶加入的量为芭蕉叶茎秆粉末重量的1~5%;所述水浴酶解是于温度为30~40℃条件下酶解8~32h;所述的缓冲液为pH值是4.5~6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大孔树脂为AB-8、NKA-9、D4020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大孔树脂经过如下预处理:将大孔树脂依次放入丙酮、乙醇、稀盐酸溶液中浸泡,除去树脂中的酸性杂质,用去离子水冲洗大孔树脂至中性,再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浸泡,除去树脂中的碱性杂质,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大孔树脂至中性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大孔树脂的吸附时间为2~10h,在恒温振荡器里振荡吸附的时间为30~50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用去离子水洗涤大孔树脂的次数为2~4次,脱附所用的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40~60%,脱附时间为2~10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萃取是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滤渣2-4次,合并萃取得到的萃取液为提取液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芭蕉叶茎秆干燥过程是在40~60℃的恒温烘箱中干燥3~5天至恒重;所述过筛为过30~50目筛;所述的芭蕉叶茎秆粉末保存温度为0~5℃。
进一步地,由上述提取方法得到的多酚类物质,包含儿茶素、香豆酸、绿原酸、阿魏酸、芦丁、懈皮素以及香草酸成分,其中儿茶素含量为0.7-4.8mg/g,香豆酸含量为0.8-2.78mg/g。
本发明所用的药品与试剂有没食子酸、乙醇、丙酮、碳酸钠、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福林酚,均来自国内外化学原料公司,可直接利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方法是针对芭蕉叶茎秆中的多酚类物质,芭蕉叶茎秆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产业化成本较低,为多酚类化合物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原料保障,此外,以芭蕉叶茎秆为原料提取多酚类化合物,可以充分利用废弃的芭蕉叶茎秆,提高了芭蕉副产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2.本发明所采用的试剂均为普通、廉价、量产的化学试剂,不需要使用特殊且强烈的提取剂,既有效地保护了多酚类物质的结构,又减少了环境中废弃物的排放,满足了环保和工业化的要求。
3.本发明所使用的微波辅助提取和超声波提取具有选择性高、提取时间短、提取多酚含量高,本发明提取的多酚含量可达到68.6mg/g,以及提取过程中不需要特殊的分离步骤等优点。
4.本发明通过酶解充分破坏芭蕉叶茎秆细胞壁的结构,使用的酶包括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够有效地将芭蕉叶茎秆细胞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物质溶解成小分子物质,降低了纤维素、果胶等物质的含量,使其较好地溶解出多酚物质,提高了多酚物质的含量。
5.本发明对大孔树脂进行预处理,可以很好地清除树脂中的交联剂、致孔剂、分散剂以及惰性溶剂等化学残留,使其吸附的效果更好。通过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芭蕉叶茎秆中的多酚类物质,大孔树脂的吸附容量大,其工艺过程简单,能耗较低,得到的多酚物质含量高,杂质少,有利于实现大规模生产,而且树脂可再生,节省费用,不产生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得到的多酚产品图。
图2是不同液料比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图。
图3是不同超声时间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图。
图4是不同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含量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图。
图5是不同酶解时间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图。
图6是不同吸附时间对多酚类物质的吸附率的影响图。
图7是不同解吸时间对多酚物质的解析率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提取前的准备
1.标准曲线的制备:准确称取没食子酸0.025g,加入蒸馏水溶解后倒入1000ml容量瓶当中,润洗烧杯数次,润洗液也倒入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刻度线,即可得到浓度为0.025mg/ml的没食子酸标准液。用移液枪准确吸取样品0、0.5、1.0、1.5、2.0、3.0、4.0、5.0、6.0ml分别置于25ml的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mol/L的福林酚试剂,混合均匀,再加入15%的Na2CO3溶液,混合后加入蒸馏水定容,在30℃恒温水浴中避光放置1h,在波长760nm下测定其吸光值。根据数据,可得该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105.35x+0.018,相关系数R2=0.9956。
2.多酚含量的测定:取1mL提取液(芭蕉叶茎秆提取液)、1mL1mol/L的福林酚试剂、2mL15%的Na2CO3溶液,混匀,25℃反应1h,测定在波长760nm下的吸光度。
3.大孔树脂预处理:称取一定量的AB-8大孔树脂,将大孔树脂依次放入丙酮、95%的乙醇、1mL稀盐酸溶液中浸泡3h、24h、8h,除去树脂中的酸性杂质,用去离子水冲洗大孔树脂至中性,再用1mL稀氢氧化钠溶液浸泡8h,除去树脂中的碱溶性杂质,用去离子水冲洗大孔树脂至中性,备用。
二、提取方法
实施例1
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具体如下:
(1)芭蕉叶茎秆预处理:将芭蕉叶茎秆用蒸馏水洗净晾干后切成3厘米的长度,将洗涤后的芭蕉叶茎秆晾干,放置在50℃的恒温烘箱中,干燥3天至恒重后,用粉碎机粉碎,过40目筛,在5℃的低温下密封保存,备用;
(2)初提:将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与5g的芭蕉叶茎秆粉末按10~25:1的液料比混合,于微波辅助压力为250KPa、功率为100W的条件下提取2min后,放置于功率为100W的超声波清洗器中,在提取温度为50℃的条件下提取15~55min,停止反应后冷却,得到冷却液;
(3)酶解:向冷却液中加入芭蕉叶茎秆粉末重量的1~5%的混合酶,于30℃的恒温水浴下酶解8~32h,得到的酶解液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调节pH值至6,减压抽滤,得滤渣与提取液1;所述混合酶是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照质量比为2:1混合,所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活力分别为10万u/g和5万u/g;
(4)浓缩: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滤渣得到提取液2,将提取液1和提取液2合并后在转速为8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浓缩后,即得到浓缩液;
(5)吸附:向所述浓缩液中加入AB-8大孔树脂吸附2~10h,于恒温振荡器里进行振荡吸附30min,取出所述振荡吸附后的AB-8大孔树脂,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后备用;
(6)脱附:将所述洗涤后的AB-8大孔树脂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脱附2~10h,收集洗脱液,将所述洗脱液经真空浓缩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到芭蕉叶茎秆多酚提取物(图1即为多酚产品图)。
三、选取提取液料比、超声提取时间、加入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含量、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依据实施例1的提取方法,进行提取多酚类物质方法的单因素实验:
(1)不同液料比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称取经预处理后的芭蕉叶茎秆粉末5g,采用50%的乙醇溶液,不同的液料比:10:1、15:1、20:1、25:1,于微波辅助压力为250KPa、功率为100W的条件下提取2min后,在超声功率为100W、提取温度为50℃的条件下提取45min,提取结束后,加入含量为芭蕉叶茎秆粉末重量的4%的混合酶,在30℃的恒温水浴下酶解24h,所述混合酶是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照质量比为2:1混合,所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活力分别为10万u/g和5万u/g,研究不同液料比对芭蕉叶茎秆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图2是不同液料比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图。如图1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液料比增大,多酚提取量逐渐增加,当液料比到达20:1之前,随着液料比增大,多酚提取量迅速增加。当液料比达20:1时,多酚提取量最大。之后继续增加液料比,多酚提取量下降。因此,从提取效果、经济角度方面考虑,液料比过高,不利于回收,而且容易造成浪费,料液比选择20:1较为合适。
(2)不同超声提取时间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称取经预处理后的芭蕉叶茎秆粉末5g,采用50%的乙醇溶液,液料比为20:1,于微波辅助压力为250KPa、功率为100W的条件下提取2min后,在超声功率为100W、温度为50℃的条件下分别提取15、25、35、45、55min,提取结束后,加入含量为芭蕉叶茎秆粉末重量的4%的混合酶,在30℃的恒温水浴下酶解24h,所述混合酶是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照质量比为2:1混合,所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活力分别为10万u/g和5万u/g,研究不同超声提取时间对芭蕉叶茎秆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图3是不同超声时间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图。如图3所示,在35min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多酚提取量随超声时间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当时间超过35min后,增加的趋势并不明显。
(3)不同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含量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称取经预处理后的芭蕉叶茎秆粉末5g,采用50%的乙醇溶液,液料比为20:1,于微波辅助压力为250KPa、功率为100W的条件下提取2min后,在超声功率为100W、温度为50℃的条件下提取45min,提取结束后,加入含量为芭蕉叶茎秆粉末重量的1、2、3、4、5%的混合酶,在30℃的恒温水浴下酶解24h,所述混合酶是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照质量比为2:1混合,所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活力分别为10万u/g和5万u/g,研究不同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含量对芭蕉叶茎秆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图4是不同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含量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图。如图4所示,在加入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含量为3%之前,随着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含量的增大,芭蕉叶茎秆多酚提取量迅速增加,之后继续增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含量,多酚提取量增长趋势缓慢。
(4)不同酶解时间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称取经步骤(1)预处理后的芭蕉叶茎秆粉末5g,采用50%的乙醇溶液,液料比为20:1,于微波辅助压力为250KPa、功率为100W的条件下提取2min后,在超声功率为100W、温度为50℃的条件下提取45min,提取结束后,加入含量为芭蕉叶茎秆粉末重量的1、2、3、4、5%的混合酶,在30℃的恒温水浴下分别酶解8、16、24、32h,所述混合酶是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照质量比为2:1混合,所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活力分别为10万u/g和5万u/g,研究不同酶解时间对芭蕉叶茎秆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图5是不同酶解时间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图。如图5所示,在24h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多酚提取量随着水浴酶解时间的增长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当时间超过24h后,增加的趋势并不明显。
四、选取大孔树脂吸附时间、乙醇溶液解吸时间为影响因素,依据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提取液纯化工艺的研究:
(1)大孔树脂吸附时间对吸附率的影响
将一定量的经过预处理后的湿的AB-8大孔树脂加入到锥形瓶中,再加入未经提纯的提取液,AB-8大孔树脂吸附时间分别为2、4、6、8、10h,接着转移至恒温振荡器里进行振荡吸附,吸附时间为30min,分别收集吸附后的AB-8大孔树脂以及滤液,测定滤液的吸光值,计算吸附率,研究大孔树脂吸附时间对吸附率的影响。
图6是不同吸附时间对多酚类物质的吸附率的影响图。如图6所示,在8h以内,大孔树脂对提取液中多酚类物质的吸附率随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加,当时间超过8h以后,吸附率随时间的延长其增加趋势并不明显。
(2)乙醇溶液解吸时间对大孔树脂中多酚物质的解析率的影响
将振荡吸附后的AB-8大孔树脂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后,加入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进行解吸,解析时间分别为2、4、6、8、10h,测定溶液的吸光值,计算解析率,研究乙醇溶液解吸时间对大孔树脂中多酚物质的解析率的影响。
图7是不同解吸时间对多酚物质的解析率的影响图。如图7所示,在8h以内,乙醇溶液对大孔树脂中多酚类物质的解吸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很快增加,当时间超过8h以后,解析率随时间的延长其增加趋势并不明显。
实施例2
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芭蕉叶茎秆预处理:将芭蕉叶茎秆用蒸馏水洗净晾干后切成3厘米的长度,将洗涤后的芭蕉叶茎秆晾干,放置在40℃的恒温烘箱中,干燥3天至恒重后,用粉碎机粉碎,过30目筛,在0℃的低温下密封保存,备用;
(2)初提:将体积分数为40%的乙醇与5g的芭蕉叶茎秆粉末按10:1的液料比混合,于微波辅助压力为250KPa、功率为50W的条件下提取1min后,放置于功率为100W的超声波清洗器中,在提取温度为40℃的条件下提取15min,停止反应后冷却,得到冷却液;
(3)酶解:向冷却液中加入含量为芭蕉叶茎秆粉末重量的1%的混合酶,在30℃的恒温水浴下酶解8h,所述混合酶是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照质量比为1:1混合,所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活力分别为8万u/g和4万u/g,得到的酶解液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调节pH值至4.5,减压抽滤,得滤渣与提取液1;
(4)浓缩: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滤渣得到提取液2,将提取液1和提取液2合并后在转速为8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浓缩后,即得到浓缩液;
(5)吸附:向所述浓缩液中加入AB-8大孔树脂吸附2h,于恒温振荡器里进行振荡吸附30min,取出所述振荡吸附后的AB-8大孔树脂,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后备用;
(6)脱附:将所述洗涤后的AB-8大孔树脂用体积分数为40%的乙醇溶液脱附2h,收集洗脱液,将所述洗脱液经真空浓缩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到芭蕉叶茎秆多酚提取物。
按上述多酚物质检测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计算出多酚类物质提取量为64.8mg/g,纯度为86%,回收率为8%。对提取到的多酚物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成分分析,多酚提取物中包含儿茶素、香豆酸、绿原酸、阿魏酸、芦丁、懈皮素以及香草酸,其中儿茶素含量为4.8mg/g,香豆酸含量为2.78mg/g。
实施例3
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芭蕉叶茎秆预处理:将芭蕉叶茎秆用蒸馏水洗净晾干后切成4厘米的长度,将洗涤后的芭蕉叶茎秆晾干,放置在50℃的恒温烘箱中,干燥4天至恒重后,用粉碎机粉碎,过40目筛,在3℃的低温下密封保存,备用;
(2)初提:将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与6g的芭蕉叶茎秆15:1的液料比混合,于微波辅助压力为350KPa、功率为100W的条件下提取3min后,放置于功率为120W的超声波清洗器中,在提取温度为50℃的条件下提取35min,停止反应后冷却,得到冷却液;
(3)酶解:向冷却液中加入含量为芭蕉叶茎秆粉末重量的3%的混合酶,在35℃的恒温水浴下酶解20h,所述混合酶是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照质量比为1.5:1混合,所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活力分别为8万u/g和4万u/g,得到的酶解液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调节pH值至5,减压抽滤,得滤渣与提取液1;
(4)浓缩: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滤渣得到提取液2,将提取液1和提取液2合并后在转速为8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浓缩后,即得到浓缩液;
(5)吸附:向所述浓缩液中加入NKA-9大孔树脂吸附6h,于恒温振荡器里进行振荡吸附40min,取出所述振荡吸附后的NKA-9大孔树脂,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备用;
(6)脱附:将所述洗涤后的NKA-9大孔树脂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脱附6h,收集洗脱液,将所述洗脱液经真空浓缩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到芭蕉叶茎秆多酚提取物。
按上述多酚物质检测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计算出多酚类物质提取量为68.6mg/g,纯度为82%,回收率为6%。对提取到的多酚物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成分分析,多酚提取物中包含儿茶素、香豆酸、绿原酸、阿魏酸、芦丁、懈皮素以及香草酸,其中儿茶素含量为2.8mg/g,香豆酸含量为1.5mg/g。
实施例4
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芭蕉叶茎秆预处理:将芭蕉叶茎秆用蒸馏水洗净晾干后切成5厘米的长度,将洗涤后的芭蕉叶茎秆晾干,放置在60℃的恒温烘箱中,干燥5天至恒重后,用粉碎机粉碎,过50目筛,在5℃的低温下密封保存,备用;
(2)初提:将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与7g的芭蕉叶茎秆粉末按25:1的液料比混合,于微波辅助压力为500KPa、功率为200W的条件下提取5min后,放置于功率为150W的超声波清洗器中,在提取温度为60℃的条件下提取35min,停止反应后冷却,得到冷却液;
(3)酶解:向冷却液中加入含量为芭蕉叶茎秆粉末重量的5%的混合酶,在40℃的恒温水浴下酶解32h,所述混合酶是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照质量比为2:1混合,所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活力分别为10万u/g和5万u/g于40℃的恒温水浴下酶解32h,得到的酶解液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调节pH值至6,减压抽滤,得滤渣与提取液1;
(4)浓缩: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滤渣得到提取液2,将提取液1和提取液2合并后在转速为8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浓缩后,即得到浓缩液;
(5)吸附:向所述浓缩液中加入D4020大孔树脂吸附10h,于恒温振荡器里进行振荡吸附50min,取出所述振荡吸附后的D4020大孔树脂,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后备用;
(6)脱附:将所述洗涤后的D4020大孔树脂用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溶液脱附10h,收集洗脱液,将所述洗脱液经真空浓缩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到芭蕉叶茎秆多酚提取物。
按上述多酚物质检测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计算出多酚类物质提取量为66.1mg/g,纯度为85%,回收率为6%。对提取到的多酚物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成分分析,多酚提取物中包含儿茶素、香豆酸、绿原酸、阿魏酸、芦丁、懈皮素以及香草酸,其中儿茶素含量为0.7mg/g,香豆酸含量为0.8mg/g。
以实施例2为例,设置对比例1~4。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对比例1中加入的提取剂为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
按上述多酚物质检测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得到芭蕉叶茎秆多酚类物质提取量为41.5mg/g,纯度为71%,回收率为4%。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对比例2中加入的提取剂为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
按上述多酚物质检测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得到芭蕉叶茎秆多酚类物质提取量为38.9mg/g,纯度为68%,回收率为4%。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对比例3中未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按上述多酚物质检测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得到芭蕉叶茎秆多酚类物质提取量为49.2mg/g,纯度为74%,回收率为3%。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对比例4中无微波辅助提取。
按上述多酚物质检测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得到芭蕉叶茎秆多酚类物质提取量为51.8mg/g。
由实施例2~4可知,本发明方法最终得到的芭蕉茎秆多酚的提取量为64.8~68.6mg/g,纯度为82-86%,回收率为6-8%。从实施例2与对比例1、对比例2的对比可知,多酚提取量实施例2>对比例1>对比例2,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采用的提取剂为体积分数为40%的乙醇是合适的,体积分数过高或过低都难以提取出多酚物质。从实施例2与对比例3的对比可知,多酚提取量实施例2>对比例3,说明本发明加入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够有效地将芭蕉叶茎秆细胞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物质溶解成小分子物质,降低了纤维素、果胶等物质的含量,使多酚物质能够最大程度的溶出,提高了游离多酚物质的含量,从而提高多酚物质的提取量和纯度。从实施例2与对比例4的对比可知,多酚提取量实施例2>对比例4,说明本发明采用的微波辅助提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芭蕉叶茎秆多酚物质的提取量。

Claims (10)

1.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芭蕉叶茎秆预处理:将芭蕉叶茎秆切段、洗涤、晾干、干燥、粉碎、过筛后得到芭蕉叶茎秆粉末,保存备用;
(2)初提:将溶剂与芭蕉叶茎秆粉末混合,经微波辅助提取后,再置于超声环境中进行恒温提取处理,提取结束后冷却,得到冷却液;
(3)酶解:向冷却液中加入混合酶,于恒温水浴环境中进行酶解,得到的酶解液用缓冲液调节pH值后,减压抽滤,得滤渣与提取液1;
(4)浓缩: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滤渣得到提取液2,将提取液1和提取液2合并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浓缩后,即得到浓缩液;
(5)吸附:向所述浓缩液中加入大孔树脂,于恒温振荡器里进行振荡吸附处理,取出所述振荡吸附后的大孔树脂,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备用;
(6)脱附:将所述洗涤后的大孔树脂用乙醇溶液脱附,收集洗脱液,将所述洗脱液经真空浓缩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到芭蕉叶茎秆多酚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溶剂为体积分数为40~60%的乙醇,所述溶剂和芭蕉叶茎秆粉末混合的液料比为10~25:1;所述微波辅助提取是于压力为250~500Kpa、功率为50~200W条件下提取1~5min;所述超声提取是于功率为100~150W、温度为40~60℃条件下提取15~5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混合酶是由酶活力为8~10万u/g的纤维素酶、酶活力为4~5万u/g的果胶酶按照1~2:1的质量比混合组成;所述混合酶加入的量为芭蕉叶茎秆粉末重量的1~5%;所述水浴酶解是于温度为30~40℃条件下酶解8~32h;所述的缓冲液为pH值是4.5~6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大孔树脂为AB-8、NKA-9、D4020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大孔树脂经过如下预处理:将大孔树脂依次放入丙酮、乙醇、稀盐酸溶液中浸泡,除去树脂中的酸性杂质,用去离子水冲洗大孔树脂至中性,再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浸泡,除去树脂中的碱性杂质,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大孔树脂至中性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大孔树脂的吸附时间为2~10h,在恒温振荡器里振荡吸附的时间为30~5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用去离子水洗涤大孔树脂的次数为2~4次,脱附所用的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40~60%,脱附时间为2~10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萃取是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滤渣2-4次,合并萃取得到的萃取液为提取液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芭蕉叶茎秆干燥过程是在40~60℃的恒温烘箱中干燥3~5天至恒重;所述过筛为过30~50目筛;所述的芭蕉叶茎秆粉末保存温度为0~5℃。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提取方法得到的多酚类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酚类物质包含儿茶素、香豆酸、绿原酸、阿魏酸、芦丁、懈皮素以及香草酸,其中儿茶素含量为0.7-4.8mg/g,香豆酸含量为0.8-2.78mg/g。
CN202011110902.2A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 Pending CN1123538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0902.2A CN112353881A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0902.2A CN112353881A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3881A true CN112353881A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07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0902.2A Pending CN112353881A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5388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1588A (zh) * 2021-11-02 2022-02-11 东营市人民医院 一种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具有抗炎和/或抗氧化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5322841A (zh) * 2022-09-05 2022-11-11 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餐具清洗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70768A (zh) * 2023-03-21 2023-06-23 邯郸学院 一种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分离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8574A (zh) * 2011-06-30 2011-11-02 贵阳中医学院 芭蕉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5769708A (zh) * 2016-04-23 2016-07-20 高满珍 一种兼具祛痘和美白功能的化妆品
CN106360727A (zh) * 2016-11-22 2017-02-01 江南大学 一种植物的综合利用方法
CN109942385A (zh) * 2019-04-19 2019-06-28 贵州医科大学 芭蕉根中三个新化合物及提取分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8574A (zh) * 2011-06-30 2011-11-02 贵阳中医学院 芭蕉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5769708A (zh) * 2016-04-23 2016-07-20 高满珍 一种兼具祛痘和美白功能的化妆品
CN106360727A (zh) * 2016-11-22 2017-02-01 江南大学 一种植物的综合利用方法
CN109942385A (zh) * 2019-04-19 2019-06-28 贵州医科大学 芭蕉根中三个新化合物及提取分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中医药年鉴 学术卷 2018》", 31 December 2018, 上海辞书出版社 *
PONMURUGAN KARUPPIAH等: "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Musa sp.leaf extracts against multidrug resistant clinical pathogens causing nosocomial infection",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
REPON KUMER SAHAA等: "Medicinal activities of the leaves of Musa sapientum var.sylvesteris in vitro",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
周昊等: "桑叶总多酚筛选和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
徐树英等: "香蕉茎秆单宁酸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性", 《热带作物学报》 *
王利勤等: "芭蕉科芭蕉属植物成分及其活性", 《广州化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1588A (zh) * 2021-11-02 2022-02-11 东营市人民医院 一种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具有抗炎和/或抗氧化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5322841A (zh) * 2022-09-05 2022-11-11 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餐具清洗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70768A (zh) * 2023-03-21 2023-06-23 邯郸学院 一种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分离方法
CN116270768B (zh) * 2023-03-21 2024-01-26 邯郸学院 一种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分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53881A (zh) 一种从芭蕉叶茎秆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
CN110643196B (zh) 一种花色苷的提取分离方法
CN102948758B (zh) 一种从荞麦麸皮中提取荞麦黄酮的方法
CN103333067B (zh) 一种高纯度绿原酸的提取方法
CN103086889A (zh) 一种酶催化活化金银花叶提取绿原酸的方法
CN101773593A (zh) 一种甘薯叶抗氧化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3266154A (zh) 制备高活性茶皂甙的生物转化方法
CN114874173A (zh) 一种从新鲜油茶果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CN100365023C (zh) 苹果果胶的脱色及生产白色细粉的苹果果胶的工艺
CN106866381B (zh) 一种制备毛竹木质素单酚化合物的方法
CN112028865A (zh) 一种从藤茶中提取制备高含量二氢杨梅素的方法
CN108503674B (zh) 一种从井冈蜜柚中提取柚皮苷的方法
CN101492357B (zh) 二氧化碳萃取酒花残渣中黄腐酚的富集方法
CN101570580A (zh) 一种从菊芋中提取菊粉的清洁生产工艺
CN109810088A (zh) 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螯合提取方法及应用
CN105463040A (zh) 一种提高低聚木糖产率的方法
CN102002072A (zh) 一种从枣核中提取黄酮的工艺方法
CN105238840A (zh) 酶解制备薯蓣皂素的方法
CN112778394A (zh) 一种刺梨果渣中蔷薇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2643261A (zh) 一种蓝莓果酒渣提取花青素的方法
CN1248992C (zh) 植物单宁降解为低聚体、单体化合物的催化氢解制备方法
CN109797177B (zh) 一种从连翘叶中制备连翘脂素的方法
CN101020914A (zh) 酸法结合酶法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的方法
CN112321577B (zh) 一种从芒果叶中提取高纯芒果苷的方法
CN112724116B (zh) 一种从紫玉米轴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