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0039A - 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0039A
CN112340039A CN202011284532.4A CN202011284532A CN112340039A CN 112340039 A CN112340039 A CN 112340039A CN 202011284532 A CN202011284532 A CN 202011284532A CN 112340039 A CN112340039 A CN 112340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main body
protection device
coll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45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2845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400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40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003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5/00Aircraft indicators or protec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32Alight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elements which contact the ground or similar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32Alight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elements which contact the ground or similar surface 
    • B64C25/58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shock-absorbers or springs
    • B64C25/62Spring shock-absorbers;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5/00Aircraft indicators or protec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45/04Landing aids; Safety measures to prevent collision with earth's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无人机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主体下方的底板,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设置有四个;机翼,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前端和后端,且机翼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机翼的一端均设置有安装壳体;防撞壳体,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的上方,所述防撞壳体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上设置有旋翼,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其实现了多重保护功能,使无人机在降落时更加稳定,减震缓冲效果好,避免无人机在降落的过程中由于保护不到位导致机身受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一般的无人机会在其底部搭载一些设备,如摄像头、探测器等,当无人机从空中降落在不平整的地面时,如果不对无人机进行缓冲和保护的话,地面上的物体可能会撞击到无人机底部搭载的设备,从而造成设备的损坏,无人机如果在工作过程中损坏,导致坠毁,无人机一般成本较高,没有保护装置的情况下,增加不必要的使用成本。
现有无人机在降落的过程中,由于保护效果不佳,影响了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无人机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现了多重保护功能,使无人机在降落时更加稳定,减震缓冲效果好,避免无人机在降落的过程中由于保护不到位导致机身受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包括:
无人机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主体下方的底板,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设置有四个;
机翼,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前端和后端,且机翼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机翼的一端均设置有安装壳体;
防撞壳体,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的上方,所述防撞壳体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上设置有旋翼,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
优选的是,所述底板通过气弹簧支撑杆与无人机主体固定连接,且气弹簧支撑杆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是,四个所述固定座的下方均设置有底部支架,且底部支架的一端延伸至底板的外部,所述底部支架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下表面设置有气垫,且气垫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的是,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撞挡板,所述防撞挡板通过转动轴与无人机主体转动连接,所述防撞挡板与无人机主体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是,四个所述机翼均通过电动推杆与无人机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旋翼通过气动伸缩杆与机翼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防撞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设置有导向轮,且导向轮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导向轮通过转轴与防撞壳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壁设置有弹性片,所述防护罩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套筒,且活动套筒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套筒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动杆,且活动杆与弹性片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活动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
优选的是,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通过挤压弹簧与凹槽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底部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滑动块,且滑动块与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
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无人机主体从空中降落至地面时,首先底部支架上的底座先与地面接触,底座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无人机主体降落后更加稳定,气囊和气垫降低了无人机主体降落至地面时对机身造成的损坏,对机身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步骤2:底部支架受到冲击力会带动滑动块在固定座内滑动,第一压缩弹簧受到压缩再复位,进一步起到了减震缓冲的效果,气弹簧支撑杆对无人机主体降落时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实现了对无人机主体的保护;
步骤3:当无人机主体受到撞击后,防撞挡板起到了防撞的作用,对机身起到了防护的效果,缓冲弹簧对冲击力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转动轴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便于防撞挡板复位;
步骤4:防护罩也同样起到了防撞防护的作用,弹性片在受到压力变形后能够复位恢复,第二压缩弹簧受到活动杆的压力被压缩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保护了机身;
步骤5:无人机主体受到撞击后在导向轮的作用下能够改变方向继续慢慢降落,避免受到撞击直接坠毁;
步骤6:安装壳体的安装槽便于机翼的安装,卡块对机翼起到了固定的作用,挤压弹簧便于机翼的固定和拆卸;
步骤7: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能够使机翼延长,使旋翼产生风的面积更大,无人机主体在上升的过程中更快,气动伸缩杆能够使旋翼在停止工作时可以收缩在防撞壳体的内部,橡胶圈的上方,从而便于使用者的携带。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气弹簧支撑杆,对无人机主体降落时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实现了对无人机主体的保护,底部支架对无人机主体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底座能够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无人机主体降落后更加稳定,气囊和气垫能够降低无人机主体降落至地面时对机身造成损坏,对机身起到了保护的作用,第一压缩弹簧的压缩和复位能够带动滑动块在固定座内滑动,进一步起到了减震缓冲的作用。
2、通过设置的防撞挡板,起到了防撞的作用,对机身起到了防护的效果,缓冲弹簧对冲击力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转动轴便于防撞挡板复位,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能够使机翼延长,使旋翼产生风的面积更大,无人机主体在上升的过程中更快,气动伸缩杆能够使旋翼在停止工作时可以收缩在防撞壳体的内部,橡胶圈的上方,从而便于使用者的携带,橡胶圈具有一定的弹性,提高了防撞效果。
3、通过设置的导向轮和转轴,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无人机主体在受到撞击后在导向轮的作用下能够改变方向继续慢慢降落,避免受到撞击直接坠毁,安装槽便于机翼的安装,卡块对机翼起到了固定的作用,挤压弹簧便于机翼的固定和拆卸,防护罩起到了防撞防护的作用,弹性片在受到压力变形后起到复位的作用,第二压缩弹簧受到压缩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保护了机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保护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保护装置的固定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保护装置的防护罩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保护装置的滑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保护装置的机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保护装置的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保护装置的安装壳体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7所示,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主体1下方的底板2,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座5,且固定座5设置有四个;机翼21,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前端和后端,且机翼2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机翼21的一端均设置有安装壳体27;防撞壳体22,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27的上方,所述防撞壳体22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圈23,所述橡胶圈23上设置有旋翼24,所述安装壳体27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29。
在上述方案中,防撞壳体起到了防撞的作用,橡胶圈具有一定的弹性,提高了防撞效果,安装槽便于机翼的安装。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底板2通过气弹簧支撑杆3与无人机主体1固定连接,且气弹簧支撑杆3设置有四个。
在上述方案中,气弹簧支撑杆对无人机主体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实现了对无人机主体的保护。
一个优选方案中,四个所述固定座5的下方均设置有底部支架4,且底部支架4的一端延伸至底板2的外部,所述底部支架4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底座6,所述底座6的外壁上设置有气囊7,所述气囊7的下表面设置有气垫8,且气垫8设置有若干个。
在上述方案中,底部支架对无人机主体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底座能够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无人机主体降落后更加稳定,气囊和气垫能够降低无人机主体降落至地面时对机身造成损坏,对机身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撞挡板10,所述防撞挡板10通过转动轴11与无人机主体1转动连接,所述防撞挡板10与无人机主体1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12。
在上述方案中,防撞挡板起到了防撞的作用,对机身起到了防护的效果,缓冲弹簧对冲击力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一个优选方案中,四个所述机翼21均通过电动推杆20与无人机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旋翼24通过气动伸缩杆33与机翼21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电动推杆的伸缩能够使机翼延长,使旋翼产生风的面积更大,无人机主体在上升的过程中更快,气动伸缩杆能够使旋翼在停止工作时可以收缩在防撞壳体的内部,橡胶圈的上方,从而便于使用者的携带。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防撞壳体22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28,所述环形槽28的内部设置有导向轮25,且导向轮25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导向轮25通过转轴26与防撞壳体22转动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导向轮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无人机主体在受到撞击后在导向轮的作用下能够改变方向继续慢慢降落,避免受到撞击直接坠毁。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罩9,所述防护罩9的内壁设置有弹性片16,所述防护罩9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套筒15,且活动套筒1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套筒15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动杆17,且活动杆17与弹性片16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17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活动块19,所述活动块19与活动套筒15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18。
在上述方案中,防护罩起到了防撞防护的作用,弹性片在受到压力变形后起到复位的作用,第二压缩弹簧受到压缩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安装槽29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30,所述凹槽30的内部设置有卡块32,所述卡块32通过挤压弹簧31与凹槽30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卡块对机翼起到了固定的作用,挤压弹簧便于机翼的固定和拆卸。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底部支架4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滑动块13,且滑动块13与固定座5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13与固定座5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14。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压缩弹簧的压缩和复位能够带动滑动块在固定座内滑动,起到了减震缓冲的作用。
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无人机主体1从空中降落至地面时,首先底部支架4上的底座6先与地面接触,底座6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无人机主体1降落后更加稳定,气囊7和气垫8降低了无人机主体1降落至地面时对机身造成的损坏,对机身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步骤2:底部支架4受到冲击力会带动滑动块13在固定座5内滑动,第一压缩弹簧14受到压缩再复位,进一步起到了减震缓冲的效果,气弹簧支撑杆3对无人机主体1降落时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实现了对无人机主体1的保护;
步骤3:当无人机主体1受到撞击后,防撞挡板10起到了防撞的作用,对机身起到了防护的效果,缓冲弹簧12对冲击力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转动轴11在缓冲弹簧12的作用下便于防撞挡板10复位;
步骤4:防护罩9也同样起到了防撞防护的作用,弹性片16在受到压力变形后能够复位恢复,第二压缩弹簧18受到活动杆17的压力被压缩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保护了机身;
步骤5:无人机主体1受到撞击后在导向轮25的作用下能够改变方向继续慢慢降落,避免受到撞击直接坠毁;
步骤6:安装壳体27的安装槽29便于机翼21的安装,卡块32对机翼21起到了固定的作用,挤压弹簧31便于机翼21的固定和拆卸;
步骤7:通过电动推杆20的伸缩能够使机翼21延长,使旋翼24产生风的面积更大,无人机主体1在上升的过程中更快,气动伸缩杆33能够使旋翼24在停止工作时可以收缩在防撞壳体22的内部,橡胶圈23的上方,从而便于使用者的携带。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人机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主体下方的底板,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设置有四个;
机翼,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前端和后端,且机翼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机翼的一端均设置有安装壳体;
防撞壳体,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的上方,所述防撞壳体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上设置有旋翼,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通过气弹簧支撑杆与无人机主体固定连接,且气弹簧支撑杆设置有四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固定座的下方均设置有底部支架,且底部支架的一端延伸至底板的外部,所述底部支架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下表面设置有气垫,且气垫设置有若干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撞挡板,所述防撞挡板通过转动轴与无人机主体转动连接,所述防撞挡板与无人机主体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机翼均通过电动推杆与无人机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旋翼通过气动伸缩杆与机翼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设置有导向轮,且导向轮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导向轮通过转轴与防撞壳体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壁设置有弹性片,所述防护罩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套筒,且活动套筒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套筒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动杆,且活动杆与弹性片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活动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通过挤压弹簧与凹槽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滑动块,且滑动块与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
10.基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无人机主体从空中降落至地面时,首先底部支架上的底座先与地面接触,底座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无人机主体降落后更加稳定,气囊和气垫降低了无人机主体降落至地面时对机身造成的损坏,对机身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步骤2:底部支架受到冲击力会带动滑动块在固定座内滑动,第一压缩弹簧受到压缩再复位,进一步起到了减震缓冲的效果,气弹簧支撑杆对无人机主体降落时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实现了对无人机主体的保护;
步骤3:当无人机主体受到撞击后,防撞挡板起到了防撞的作用,对机身起到了防护的效果,缓冲弹簧对冲击力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转动轴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便于防撞挡板复位;
步骤4:防护罩也同样起到了防撞防护的作用,弹性片在受到压力变形后能够复位恢复,第二压缩弹簧受到活动杆的压力被压缩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保护了机身;
步骤5:无人机主体受到撞击后在导向轮的作用下能够改变方向继续慢慢降落,避免受到撞击直接坠毁;
步骤6:安装壳体的安装槽便于机翼的安装,卡块对机翼起到了固定的作用,挤压弹簧便于机翼的固定和拆卸;
步骤7: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能够使机翼延长,使旋翼产生风的面积更大,无人机主体在上升的过程中更快,气动伸缩杆能够使旋翼在停止工作时可以收缩在防撞壳体的内部,橡胶圈的上方,从而便于使用者的携带。
CN202011284532.4A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123400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4532.4A CN112340039A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4532.4A CN112340039A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0039A true CN112340039A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64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4532.4A Withdrawn CN112340039A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4003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8163A (zh) * 2021-02-25 2021-04-20 黄根水 一种无人机防撞保护结构
CN113212744A (zh) * 2021-06-07 2021-08-06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113247275A (zh) * 2021-06-25 2021-08-13 斗山创新(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级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用氢燃料电池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8163A (zh) * 2021-02-25 2021-04-20 黄根水 一种无人机防撞保护结构
CN113212744A (zh) * 2021-06-07 2021-08-06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113247275A (zh) * 2021-06-25 2021-08-13 斗山创新(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级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用氢燃料电池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40039A (zh) 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772083B (zh) 一种用于人员追踪的无人飞行器
CN208102336U (zh) 一种无人机中旋翼保护机构
CN112660369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防撞旋翼结构
CN218431734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无人机
CN210761306U (zh) 旧城改造用无人机减震结构
CN109760830A (zh) 一种环境勘测用三撑腿模块组合式旋翼无人机
CN213008741U (zh) 一种测绘摄影用无人机减震防护装置
CN114217013A (zh) 一种利用遥感技术核定地下水开采量的设备
CN109015754B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适应较多地形的支承保护框
CN219215369U (zh) 一种户外勘探用无人机
CN216332711U (zh) 一种高速公路路况勘探用无人机
CN219565508U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无人机
CN219524288U (zh) 一种具有缓冲起落的无人机
CN219770192U (zh) 一种无人机防撞结构
CN220054156U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缓冲装置
CN213892421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汽车前防撞梁吸能盒
CN219565509U (zh) 防碰撞无人机
CN216734744U (zh) 一种大型多旋翼无人机的防撞装置
CN210063380U (zh) 一种带有机翼防护装置的无人机
CN220948593U (zh) 一种具有防撞装置的无人机
CN114408169B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拍摄用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
CN216232937U (zh) 一种测绘无人机用升降支架
CN220743385U (zh) 一种防撞保护的机体结构
CN212448064U (zh) 一种新型垂直起降三角翼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