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3847B - 盖块和配电盘 - Google Patents

盖块和配电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3847B
CN112313847B CN201980042736.6A CN201980042736A CN112313847B CN 112313847 B CN112313847 B CN 112313847B CN 201980042736 A CN201980042736 A CN 201980042736A CN 112313847 B CN112313847 B CN 1123138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opening
closing
closing cover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27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3847A (zh
Inventor
山口博章
田中修平
河原光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13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3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3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3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30Cabinet-type 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38Hinged covers or do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0Wall-mounted 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4Hinged covers or do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stribution Board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盖块和配电盘,该盖块在断路器暴露的状态下可以隐藏安装结构。该盖块(2)设置有盖体(21)、第一开闭盖(22)和多个第二开闭盖(23)。盖体(21)具有在安装到箱体的状态下使断路器暴露的暴露窗(211)。第一开闭盖(22)保持在盖体(21)上,并且能够在覆盖暴露窗(211)的第一关闭位置和使暴露窗(211)暴露的第一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多个第二开闭盖(23)位于第一开闭盖(22)的两侧,保持在盖体(21)上,并且能够在覆盖安装结构(8)的第二关闭位置和使安装结构(8)暴露的第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Description

盖块和配电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盖块和包括该盖块的配电盘。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要安装到箱体的盖块和包括这种盖块的配电盘。
背景技术
本领域中已知用于住宅的配电盘(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的配电盘包括:箱体、收纳在箱体中的多个断路器以及具有门且设计为螺合到箱体的开口边缘上的盖块。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配电盘中,当打开门以操作任意断路器时,用于将盖块固定到箱体上的螺钉暴露并且容易被看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552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被构造成即使在断路器暴露的状态下也使其安装结构不可见的盖块和配电盘。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盖块被设计成经由安装结构安装到用于收纳断路器的箱体上。所述盖块包括盖体、第一开闭盖和多个第二开闭盖。所述盖体具有暴露窗以在所述盖块安装到所述箱体的状态下使所述断路器暴露。所述第一开闭盖由所述盖体保持,并且可以从所述第一开闭盖关闭所述暴露窗的第一关闭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开闭盖打开所述暴露窗的第一打开位置,反之亦然。所述多个第二开闭盖设置在所述第一开闭盖的两侧,由所述盖体保持,并且可以从所述多个第二开闭盖隐藏所述安装结构的第二关闭位置移动到所述多个第二开闭盖使所述安装结构暴露的第二打开位置,反之亦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配电盘包括所述箱体和上述盖块。
附图说明
[图1]图1A是示出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配电盘安装到建筑部件上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B是沿着图1A所示的平面X1-X1截取的截面图。
[图2]图2是示出配电盘的盖块被移除的状态下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3]图3A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盖块的盖体的主视图。图3B是盖块的盖体的右侧视图。
[图4]图4A是示出盖块的第一开闭盖的后视图。图4B是盖块的第一开闭盖的左侧视图。
[图5]图5A是示出盖块的第二开闭盖的后视图。图5B是盖块的第二开闭盖的平面图。
[图6]图6A是沿着图1A所示的平面X2-X2截取的截面图。图6B是沿着图1A所示的平面X3-X3截取的截面图。
[图7]图7是示出在第一开闭盖和第二开闭盖打开的状态下的盖块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8]图8A是图7中圈出的部分Y1的放大图。图8B是图7中圈出的部分Y2的放大图。
[图9]图9是示出盖块的第二开闭盖打开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0]图10A至图10D示出了第一开闭盖相对于盖块中的盖体如何操作。
[图11]图1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型例的配电盘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12]图1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型例的盖块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13]图1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型例的盖块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14]图1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型例的盖块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注意,下面将说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型例仅是本公开的示例,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设计选择或任何其它因素以各种方式容易地修改实施方式和变型例。在以下对实施方式和变型例的说明中要参考的附图都是示意性表示。也就是说,在附图上示出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尺寸(包括厚度)比例并不总是反映它们的实际尺寸比例。
(实施方式)
(1)概要
现在将参照图1A、图1B和图2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和盖块2的概述。
在下面的说明中,相对于配电盘10定义的左右方向在下文中将被称为“X轴方向”,相对于配电盘10定义的上下方向在下文中将被称为“Y轴方向”,并且相对于配电盘10定义的前后方向在下文中将被称为“Z轴方向”。指向配电盘10的右方的方向在下文中将被称为“X轴的正向”,指向配电盘10的左方的方向在下文中将被称为“X轴的负向”。而且,指向配电盘10的上方的方向在下文中将被称为“Y轴的正向”,指向配电盘10的下方的方向在下文中将被称为“Y轴的负向”。另外,指向配电盘10的前方的方向在下文中将被称为“Z轴的正向”,指向配电盘10的后方的方向在下文中将被称为“Z轴的负向”。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可以用于例如单户住宅。然而,这仅是本公开的示例,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可替代地,配电盘10还可以用于多户住宅的每个住宅单元、办公室、店铺或任何其它类型的建筑物,而不仅仅是单户住宅。如图1A和图1B所示,配电盘10安装在建筑部件100上,诸如单户住宅的墙壁等。
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盖块2经由安装结构8安装到其中收纳有多个断路器5的箱体1上。盖块2包括盖体21、第一开闭盖22和多个第二开闭盖23。盖体21具有暴露窗211,该暴露窗211在盖块2安装到箱体1的状态下使断路器5暴露。第一开闭盖22由盖体21保持,并且能够从第一开闭盖22关闭暴露窗211的第一关闭位置移动到第一开闭盖22打开暴露窗211的第一打开位置,反之亦然。多个第二开闭盖23设置在第一开闭盖22的两侧,由盖体21保持,并且能够从多个第二开闭盖23将安装结构8隐藏起来的第二关闭位置移动到多个第二开闭盖23使安装结构8暴露的第二打开位置,反之亦然。
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包括盖块2和箱体1。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还包括(多个)断路器5。
如图1A和图1B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安装到建筑部件100上。在该状态下,箱体1被埋入建筑部件100中(参见图1B)。也就是说,在配电盘10安装到建筑部件100上的状态下,箱体1被埋入在建筑部件100中并且仅暴露盖块2。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盖块2中,如上所述,用于隐藏断路器5的第一开闭盖22和用于隐藏安装结构8的第二开闭盖23彼此分开设置。因此,通过将第一开闭盖22转到第一打开位置并且将多个第二开闭盖23转到第二关闭位置,可以使安装结构8在断路器5暴露的状态下不可见。
此外,如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中所做的那样,将箱体1埋入到建筑部件100中的情况与将箱体1安装到建筑部件100的表面上的情况相比,允许箱体1从建筑部件100的表面的突出量减小。
(2)细节
接下来,将参照图1A至图5B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包括箱体1和盖块2。
(2.1)箱体
如图2所示,箱体1是矩形箱体,其一个面(前表面)上具有开口110,并且在左右方向上长。开口110也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长的矩形形状。箱体1具有壳体11A和一对侧板11B。壳体11A可以由诸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等的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当在左右方向上观察时壳体11A可以形成为U字形(参见图1B)。壳体11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多个通线用的挖空孔。一对侧板11B中的每一者均可以由金属板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长的矩形板的形状。一对侧板11B通过适当的手段(例如,螺合)安装到壳体11A以封闭壳体11A的左右两侧的开口。
在箱体1内部,收纳有多个(例如,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为16个)断路器5。这些断路器5经由一对安装配件3和导轨4以沿左右方向配置成一列的状态安装到箱体1。也就是说,配电盘10还包括待安装到箱体1以将断路器5保持在箱体1上的安装配件3。
一对安装配件3中的每一者均包括第一安装部31、第二安装部32、联接部33和箱体侧固定部3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部31、第二安装部32、联接部33和箱体侧固定部34可以由金属板形成为一体。
第一安装部31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长的矩形板的形状。第一安装部31具有多个(例如,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配件用插入孔311。每个配件用插入孔311均被构造为所谓的“锁孔”。装配用固定螺钉插入并穿过多个配件用插入孔311中的一者,以将安装配件3固定到箱体1上。第二安装部32也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长的矩形板的形状。第二安装部32具有多个轨道用插入孔。轨道固定螺钉插入并穿过该轨道用插入孔以将轨道4固定到安装配件3。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经由联接部33形成为一体(联接在一起)。在安装到箱体1的安装配件3的俯视图中,联接部33朝向右下角或左下角对角地倾斜。
箱体侧固定部34通过切出并竖直折叠联接部33的一部分而形成为主视图中的矩形板形状。箱体侧固定部34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联接部33的螺孔341。用于将盖块2固定到箱体1上的固定螺钉拧入螺孔341中。换句话说,箱体侧固定部34具有螺孔341,该螺孔设置为穿过要安装到箱体1上的特定部件,并且插穿插入孔2171(将在后面说明)的固定螺钉拧入该螺孔。在本实施方式中,箱体侧固定部34设置为穿过安装配件3,并且安装配件3是所述特定部件。
例如,每个轨道4均可以被实施为符合JIS-C-2812标准的DIN轨道。轨道4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长。在轨道4的每个端部处,设置有一对螺孔41。轨道固定用螺钉被拧入这些螺孔41中。
每个断路器5均包括形成为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壳体51。在壳体51的前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使断路器5接通或断开的操作杆52。
此外,在箱体1的内部,还收纳有多个端子台6。多个端子台6在箱体1的上端部沿左右方向并排配置。多个断路器5和多个端子台6经由线缆电连接在一起。
(2.2)盖块
如图1A和图1B所示,盖块2包括盖体21、第一开闭盖22和多个(例如,在图1A和图1B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第二开闭盖23。盖体21、第一开闭盖22和多个第二开闭盖23中的每一者均可以例如由诸如ABS树脂等的合成树脂制成。第一开闭盖22可以经由第一枢转结构12(将在后面说明)相对于盖体21打开和关闭。多个第二开闭盖23中的每一者均可以经由第二枢转结构13(将在后面说明)相对于盖体21打开和关闭。
(2.2.1)盖体
如图3A和图3B所示,盖体21可以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长的矩形板的形状。盖体21的外形尺寸(包括上下尺寸和左右尺寸)大于上述的箱体1的外形尺寸。因此,在盖块2安装到箱体1的状态下,箱体1被盖块2覆盖从而在配电盘10的前方看不到箱体1。
盖体21包括第一区域A1和多个(例如,在图3A和图3B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第二区域A2。当从盖体21的前方(正面)观察时,第一区域A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长的矩形形状。第一区域A1形成盖体21的中央区域。当从盖体21的前方观察时,多个第二区域A2中的每一者均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长的矩形形状。多个第二区域A2位于第一区域A1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
第一区域A1设置有暴露窗211、多个(例如,在图3A和图3B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第一枢转轴212、多个(例如,在图3A和图3B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第二接触部213、多个(例如,在图3A和图3B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接触片214和接触轴215。此外,在第一区域A1中,设置有卡合孔241和多个(例如,在图3A和图3B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调节壁242。
换句话说,盖块2具有暴露窗211,在盖块2安装到箱体1上的状态下,该暴露窗211使断路器5暴露。此外,作为从箱体1和盖体21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一个特定构件具有(第一)枢转轴212或(第一)轴承221。另外,作为从该特定构件和(第一)开闭盖22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一个构件的第一构件包括接触片214,接触片214用于与作为从该特定构件和(第一)开闭盖22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另一构件的第二构件接触。另外,作为从该特定构件和(第一)开闭盖22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一个构件的第一构件具有与第一枢转轴212不同的接触轴215。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21是特定构件和第一构件,第一开闭盖22是第二构件。
如图3A所示,暴露窗21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长的矩形形状,并且形成第一区域A1的中央部。暴露窗211形成为足以暴露安装在轨道4上的多个断路器5的相应功能部分(具有操作杆52的部分)的大小。即使在盖块2安装到箱体1上的状态下,这也允许操作者利用通过暴露窗211暴露的操作杆52(参见图2)接通/断开断路器5。
如图3A所示,多个第一枢转轴212位于第一区域A1的上端,并且位于第一区域A1的左右方向上的两端。更具体地,在第一开闭盖22安装到盖体21的状态下,多个第一枢转轴212设置在左右方向上与多个第一轴承221(将在后面说明)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多个第一枢转轴212中的每一者均配置成使得第一开闭盖22转动时的枢转轴线P1(参见图3A)与左右方向对准。换句话说,多个第一枢转轴212中的每一者均配置成使得其轴线方向与左右方向对齐。多个第一枢转轴212中的每一者均可以具有例如正五边形截面形状。然而,第一枢转轴212的截面形状不必一定是正五边形,也可以是圆形或三角形。
如图3A所示,多个第二接触部213位于第一区域A1的上端以及左右方向上的两端。更具体地,在第一开闭盖22安装到盖体21的状态下,多个第二接触部213设置在左右方向上与多个第一接触部222(将在后面说明)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21包括第二接触部213。可替代地,箱体1可以具有第二接触部。
当从盖体21的前方(正面)观察时,多个第二接触部213中的每一者均为T字形。换句话说,当沿着垂直于箱体1的一个面(前表面)的方向观察时(当沿前后方向观察时),各个第二接触部213均为T字形。多个第二接触部213中的每一者均包括第一片2131和第二片2132。第一片2131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长的矩形板的形状,并且被构造为在前后方向上可以挠曲。第一片2131在后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弹性变形。第一片2131在其下端包括与其形成为一体的向前突出的突起2133。当沿左右方向观察时,突起2133具有三角形形状。第二片2132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长的矩形板的形状,并且左右方向上的两端与盖体21形成为一体。第二片2132用作将第一片2131联接到盖体21的联接部。
如图3A所示,多个接触片214位于第一区域A1的上端和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也就是说,多个接触片214在与第一枢转轴212平行的方向(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构件(盖体21)的中央。当沿左右方向观察时,每个接触片214均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长的板状(参见图8B)。多个接触片214中的每一者均具有被倒角成具有曲率半径的末端部(前端部)。多个接触片214被配置成彼此间隔开,使得在多个接触片214之间在左右方向上留有预定间隙。当第一开闭盖22打开或关闭时,这些接触片214与第一开闭盖22的后表面接触。
如图3A所示,接触轴215位于第一区域A1的上端和右左方向上的中央。接触轴215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处与多个接触片214形成为一体。接触轴215被配置成使得其轴线方向平行于枢转轴线P1。接触轴215可以具有例如正五边形的截面形状。然而,接触轴215的截面形状不必一定是正五边形,也可以是圆形或三角形。
如图3A所示,卡合孔241位于第一区域A1的下端和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当从盖体21的前方观察时,卡合孔241具有矩形形状,并沿前后方向贯通盖体21。
如图3A所示,多个调节壁242位于第一区域A1的上端和左右方向上的两端。当沿左右方向观察时,多个调节壁242中的每一者均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长的板状(参见图8A)。多个调节壁242中的每一者均具有被倒角成具有曲率半径的末端部(前端部)。多个调节壁242与多个第一枢转轴212一对一地设置。多个调节壁242中的每一者均与多个第一枢转轴212中的相应一者在相应的第一枢转轴212的右端或左端形成为一体。多个第一枢转轴212中的每一者的相反侧的端部与调节壁243(参见图7)形成为一体,该调节壁243是限定第一区域A1的侧壁。也就是说,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盖块2中,在第一枢转轴212的平行于第一枢转轴212的方向(左右方向)的两端处设置有调节壁242、243,用于调节第一轴承221在平行于第一枢转轴212的方向上的运动。
在多个第二区域A2的每一者中,设置有凹部216、盖侧固定部217和多个(例如,在图3A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第二枢转轴218。在该情况下,在左侧的第二区域A2和右侧的第二区域A2之间,盖侧固定部217和多个第二枢转轴218的配置在左右方向上恰好相反。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仅说明左侧的第二区域A2,并且在此将省略右侧的第二区域A2的说明。
如图3A所示,凹部216向后凹陷并且被设置为覆盖几乎整个第二区域A2。在该情况下,在安装到盖体21的第二开闭盖23关闭的状态下,在第二开闭盖23的后表面与凹部261的底面之间形成收纳空间9。换句话说,在多个第二开闭盖23中的每一者均位于第二关闭位置(将在后面说明)的状态下,在多个第二开闭盖23中的每一者与盖体21的底面之间均设置有收纳空间9。收纳空间9可以用于例如贴附记载断路器5的名称等的标签,或在收纳空间中收纳操作说明书等。
盖侧固定部217与凹部216的底面形成为一体。如图3A所示,盖侧固定部217位于凹部216的底面的右端且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央。当从盖体21的前方观察时,盖侧固定部217形成为矩形形状。盖侧固定部217具有供上述固定螺钉插入并穿过的插入孔2171。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中,将插入并穿过盖侧固定部217的插入孔2171的固定螺钉拧入箱体侧固定部34的螺孔341中使盖块2固定到箱体1上。也就是说,包括箱体侧固定部34和盖侧固定部217的固定部8形成用于将盖块2安装到箱体1上的安装结构(下文中称为“安装结构8”)。
如图3A所示,多个第二枢转轴218位于凹部216的左侧。多个第二枢转轴218配置成彼此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预定间隙。更具体地,在第二开闭盖23被安装到盖体21上的状态下,多个第二枢转轴218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多个第二轴承231(将在后面说明)大致相同的位置。多个第二枢转轴218中的每一者均配置成使得其轴线方向与上下方向对准。多个第二枢转轴218中的每一者均可以具有例如正五边形的截面形状。然而,第二枢转轴218的截面形状不必一定是正五边形,也可以是圆形或三角形。
盖体21的后表面设置有向后方突出的多个(例如,在图3B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盖侧临时保持部219(参见图3B)。在盖块2组装到箱体1上的状态下,多个盖侧临时保持部219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与多个安装配件3的联接部33大致相同的位置。也就是说,在盖块2组装到箱体1上的状态下,多个盖侧临时保持部219中的每一者均在竖直方向上放置在其对应的安装配件3的联接部33上。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配件3的联接部33用作箱体侧临时保持部(在下文中也称为“箱体侧临时保持部33”)。此外,如图3A所示,多个盖侧临时保持部219也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是第二方向。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包括临时保持部7,临时保持部7包括盖侧临时保持部219和箱体侧临时保持部33。盖侧临时保持部219从盖块2朝向箱体1突出。为安装到箱体1的安装配件3(特定部件)设置箱体侧临时保持部33以支撑盖侧临时保持部219。该构造允许盖块2被临时保持部7临时地保持到箱体1上。
此外,多个盖侧临时保持部219在上下方向(竖直方向)上位于盖块2的重心G1(参见图1A)的上方。该构造具有以下优点:当盖块2临时地由箱体1保持时,减小了盖块2自身从箱体1脱离的机会。
(2.2.2)第一开闭盖
如图4A和图4B所示,第一开闭盖22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长的矩形板的形状。第一开闭盖22的外形尺寸(上下尺寸和左右尺寸)大致等于盖体21的第一区域A1的外形尺寸。第一开闭盖22包括多个(例如,在图4A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第一轴承221、多个(例如,在图4A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第一接触部222、肋223和钩224。
换句话说,第一开闭盖22包括第一轴承221。第一开闭盖22还包括第一接触部222。另外,作为从特定构件和(第一)开闭盖22组成的群组选出的一个构件的第二构件(第一开闭盖22)包括肋223,当(第一)开闭盖22枢转时,肋223沿着并围绕接触轴215转动。
如图4A所示,多个第一轴承221位于第一开闭盖22的后表面的上端以及左右方向上的两端。更具体地,在第一开闭盖22安装到盖体21的状态下,多个第一轴承221设置在左右方向上与多个第一枢转轴212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多个第一轴承221中的每一者均形成为中心轴线与左右方向对准的圆筒状。多个第一轴承221中的每一者均具有开放部2211。开放部2211沿着整个长度设置在第一轴承221的后端。多个第一轴承221中的每一者的内周面以及第一枢转轴212的横截面具有相同的正五边形形状。当第一开闭盖22相对于盖体21打开和关闭时,这允许第一开闭盖22的位置在五个阶段上调节。也就是说,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中,第一开闭盖22包括多个(例如,在图4A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第一轴承221。此外,多个第一轴承221位于第一开闭盖22的在与第一枢转轴212平行的方向上(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
如图4A所示,多个第一接触部222位于第一开闭盖22的后表面的上端和左右方向上的两端。更具体地,在第一开闭盖22安装到盖体21的状态下,多个第一接触部222设置在左右方向上与多个第二接触部213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多个第一接触部222与多个第一轴承221一一对应。假设多个第一轴承221之间的距离为L1。在该情况下,当沿左右方向测量时,多个第一接触部222中的每一者适当地位于距多个第一轴承221中的对应一者为L1/4以下的距离处。与从各个第一轴承221到对应的一个第一接触部222的距离大于L1/4的情况相比,该构造允许通过第一接触部222和第二接触部213更牢固地保持第一开闭盖22。
如图4B所示,多个第一接触部222中的每一者均包括第一突出片2221和第二突出片2222。第一突出片2221从第一开闭盖22的后表面向后突出。第二突出片2222从第一突出片2221的末端(后端)向上突出。也就是说,当沿左右方向观察时,多个第一接触部222中的每一者均形成为L字状。此外,如图4B所示,多个第一接触部222中的每一者均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一开闭盖22的主面的后方。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主面”是指第一开闭盖22的最大面积的表面。具体地,主面是指第一开闭盖22的前表面或后表面。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中,如上所述,第一开闭盖22包括多个(例如,在图4A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第一接触部222。此外,多个第一接触部222与位于与第一开闭盖22的平行于枢转轴线P1的方向上的两端的多个枢转结构(第一轴承221)一一对应。
如图4A所示,肋223位于第一开闭盖22的后表面的上端和左右方向上的中央。换句话说,肋223在平行于第一枢转轴212的方向(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二构件(第一开闭盖22)的中间。当沿上下方向观察时,肋223形成为矩形板的形状。当第一开闭盖22相对于盖体21打开或关闭时,肋223围绕为盖体21设置的接触轴215并沿着接触轴215的表面转动。
如图4A所示,钩224位于第一开闭盖22的后表面的下端和左右方向的中央。钩224从第一开闭盖22的后表面向后突出。在安装至盖体21的第一开闭盖22关闭的状态下,钩224插入卡合孔241(设置为通过盖体21)中,并且与卡合孔241的开口边缘接合。这使得第一开闭盖22保持关闭状态。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中,通过为第一轴承221设置的开放部2211将每个第一枢转轴212装配到与其相关联的第一轴承221中允许第一开闭盖22安装到盖体21。在第一开闭盖22安装到盖体21的状态下,第一轴承221在保持第一枢转轴212的状态下能够围绕第一枢转轴212枢转。也就是说,根据该实施方式,允许第一开闭盖22相对于盖体21枢转的第一枢转结构12通过第一枢转轴212和第一轴承221形成。该第一枢转结构12设置成平行于第一开闭盖22和多个第二开闭盖23并排配置的排列方向并且设置在与该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一端(上端)。第一开闭盖22由与第二枢转结构13不同的第一枢转结构12保持,以能够相对于盖体21枢转。
(2.2.3)第二开闭盖
如图5A和图5B所示,多个第二开闭盖23中的每一者均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长的矩形板的形状。多个第二开闭盖23中的每一者的外形尺寸(上下尺寸和左右尺寸)大致等于盖体21的相关联的第二区域A2的外形尺寸。多个第二开闭盖23中的每一者均包括多个(例如,在图5B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第二轴承231。在该情况下,除了多个第二轴承231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恰好相反以外,安装到盖体21的左侧的第二开闭盖23和安装到盖体21的右侧的第二开闭盖23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将仅说明安装到盖体21的左侧的第二开闭盖23,而省略对安装到盖体21的右侧的第二开闭盖23的说明。
如图5A所示,多个第二轴承231设置在第二开闭盖23的后表面的左端。多个第二轴承231设置为使得在它们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留有预定的间隙。更具体地,在第二开闭盖23安装到盖体21的状态下,多个第二轴承231设置为定位在上下方向上与多个第二枢转轴218大致相同的位置。多个第二轴承231中的每一者均形成为中心轴线与上下方向对准的圆筒状。多个第二轴承231中的每一者均具有开放部2311。开放部2311沿着整个长度设置在第二轴承231的后端。多个第二轴承231中的每一者的内周面以及第二枢转轴218的横截面具有相同的正五边形形状。当第二开闭盖23相对于盖体21打开和关闭时,这允许第二开闭盖23的位置在五个阶段上调节。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中,通过为各第二轴承231设置的开放部2311将对应的第二枢转轴218装配到与其相关联的第二轴承231中允许第二开闭盖23安装到盖体21。在第二开闭盖23安装到盖体21的状态下,第二轴承231在保持第二枢转轴218的状态下能够围绕第二枢转轴218枢转。也就是说,根据该实施方式,允许第二开闭盖23相对于盖体21枢转的第二枢转结构(枢转结构)13通过第二枢转轴218和第二轴承231形成。该第二枢转结构13设置在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而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位于第一开闭盖22的相反侧(左侧或右侧)。多个第二开闭盖23中的每一者均由第二枢转结构13保持成能够相对于盖体21枢转。
(3)结构
(3.1)盖块的临时保持结构
接下来,将参照图6A和图6B说明用于盖块2的临时保持结构。
图6A是示出在将盖块2安装到埋入在建筑部件100中的箱体1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沿着图1A所示的平面X2-X2截取)。在图6A中,假设盖块2没有通过固定部8固定到箱体1上。
在图6A所示的状态下,为盖块2的盖体21设置的盖侧临时保持部219在箱体侧临时保持部(联接部)33上沿上下方向(竖直方向)放置。当将盖块2固定到箱体1上时,不需要用一只手保持盖块2,因此提高了将盖块2安装到箱体1上时的工作效率。
图6B是示出在将盖块2安装到埋入在建筑部件100中的箱体1上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另一截面图(沿着图1A所示的平面X3-X3截取)。
如图6B所示,为盖块2的盖体21设置的盖侧固定部217在左右方向上与安装到箱体1的安装配件3的联接部33接触。当盖块2暂时由箱体1保持时,这限制了盖块2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换句话说,这限制了盖块2在与第一方向(前后方向)和竖直方向(上下方向)两者交叉的第二方向(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箱体1的一个表面(前表面)。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和图3A所示,配电盘10适当地包括多个(例如,在图2和图3A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临时保持部7。多个临时保持部7适当地在第二方向(左右方向)上对称地配置。该构造允许盖块2以良好的平衡被箱体1临时保持。
(3.2)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一开闭盖的结构
接下来,将参照图7、图8A和图8B说明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一开闭盖22的结构。图7是示出第一开闭盖22和第二开闭盖23都被打开的状态的盖块2的立体图。图8A是图7中圈出的部分Y1的放大图。图8B是图7中圈出的部分Y2的放大图。
第一开闭盖22由多个(例如,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第一枢转结构12保持成相对于盖体21可枢转,其中第一枢转结构12由多个(例如,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第一枢转轴212和多个(例如,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第一轴承221构成。该构造允许第一枢转轴212和第一轴承221形成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一开闭盖22的结构。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提供了用于在减少所需部件数量的同时打开和关闭第一开闭盖22的结构。
多个第一枢转结构12设置成平行于第一开闭盖22和多个第二开闭盖23并排配置的排列方向(左右方向)并且位于与该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一端(上端)。
上述多个第一枢转结构12允许第一开闭盖22在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一打开位置之间开闭(移动)。第一关闭位置是第一开闭盖22关闭为盖体21设置的暴露窗211的位置(图1A所示的位置)。第一打开位置是第一开闭盖22打开暴露窗211的位置(图7所示的位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形成第一枢转结构12的一部分的各第一枢转轴212的右侧和左侧设置有调节壁242、243(参见图8A)。在第一开闭盖22安装到盖体21的状态下,这允许限制形成第一枢转结构12的一部分的第一轴承221的左右方向移动。换句话说,调节壁242、243可以限制第一开闭盖22相对于盖体21的左右方向移动。
此外,当打开和关闭第一开闭盖22时,从盖体21突出的多个接触片214与第一开闭盖22的后表面接触(参见图8B)。这减小了在第一开闭盖22的左右方向(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中沿着第一开闭盖22的厚度引起的挠曲。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当第一开闭盖22打开和关闭时,从盖体21突出的调节壁242也与第一开闭盖22的后表面接触。这也减小了在第一开闭盖22的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处沿着第一开闭盖22的厚度引起的挠曲。注意,调节壁242不是必需构造成与第一开闭盖22的后表面接触。
另外,当打开和关闭第一开闭盖22时,为第一开闭盖22设置的肋223围绕并沿着为盖体21设置的接触轴215枢转。因此,即使当第一开闭盖22的左右方向(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中在上下方向(宽度方向)上翘曲时,使肋223与接触轴215接触允许第一开闭盖22平顺地枢转。
(3.3)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二开闭盖的结构
接下来,将参照图7和图9说明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二开闭盖23的结构。图7是示出第一开闭盖22和第二开闭盖23都被打开的状态的盖块2的立体图。图9是第二开闭盖23被打开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安装到盖体21的左侧的第二开闭盖23和安装到盖体21的右侧的第二开闭盖23除了它们的结构彼此左右对称以外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在此将仅说明安装到盖体21的左侧的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二开闭盖23的结构,而省略对安装到盖体21的右侧的第二开闭盖23的说明。
第二开闭盖23由多个(例如,在图9中示出的示例中为两个)第二枢转结构13保持成能够相对于盖体21枢转,其中第二枢转结构13由多个(例如,在图9中示出的示例中为两个)第二枢转轴218和多个(例如,在图9中示出的示例中为两个)第二轴承231构成。
多个第二枢转结构13设置为平行于与第一开闭盖22和多个第二开闭盖23的并排配置的排列方向(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下方向),从而在该排列方向上位于第一开闭盖22的相反侧(图9的左侧)。
上述多个第二枢转结构13允许第二开闭盖23在第二关闭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开闭(移动)。第二关闭位置是第二开闭盖23隐藏为盖体21设置的安装结构8的位置(图1A所示的位置)。第二打开位置是第二开闭盖23使安装结构8暴露的位置(图9所示的位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位于盖体21的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之间的调节壁243具有凹部2431,如图7和图9所示,凹部2431沿着调节壁243的厚度方向(左右方向)凹陷。此外,当打开第二开闭盖23时,用户(例如,单户住宅的居民)可以通过沿着凹部2431放置他/她的手指来抓住第二开闭盖23的周缘部。这允许他/她容易地打开第二开闭盖23。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盖体21具有相对于第二关闭位置处的第二开闭盖23的周缘部形成台阶的凹部2431。换句话说,盖体21在盖体21本身与第二开闭盖23之间具有台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开闭盖22和多个第二开闭盖23并排配置的排列方向上,第二开闭盖23的第二枢转结构13位于第一开闭盖22的相反侧。因此,第二开闭盖23以远离第一开闭盖22的方式打开。这具有减少打开的第二开闭盖23妨碍第一开闭盖22的打开的机会的优点。
假设需要用单个开闭盖覆盖断路器5和安装结构8两者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开闭盖打开以暴露断路器5,则不仅断路器5而且安装结构8也将会被看到。相反,根据本实施方式,用于覆盖断路器5的第一开闭盖22和用于覆盖安装结构8的第二开闭盖23彼此分开设置。因此,在第二开闭盖23保持关闭的状态下打开第一开闭盖22允许在暴露断路器5的状态下使安装结构8不可见。
此外,第一开闭盖22的第一枢转结构12设置在第一开闭盖22和多个第二开闭盖23并排配置的排列方向(左右方向)上。另一方面,第二开闭盖23的第二枢转结构13设置在与该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下方向)上。也就是说,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中,第一开闭盖22的开闭方向与第二开闭盖23的开闭方向不同。
(3.4)用于保持第一开闭盖的结构
接下来,将参照图10A至图10D说明用于保持第一开闭盖22的结构。
图10A示出第一开闭盖22关闭的状态,即第一开闭盖22位于第一关闭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接触部222不与第二接触部213接触。注意,图10A所示的第二接触部213的位置是第一位置。
根据图10A所示的状态,当从右侧观察时第一开闭盖22顺时针转动(参见图10B)到第一接触部222的末端部2223与第二接触部213的突起2133接触的点(参见图10C)。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部222的末端部2223与第二接触部213接触。在该状态下,从第一接触部222施加的力使第二接触部213向后方挠曲。换句话说,第二接触部213通过从第一接触部222施加的力而弹性变形。注意,图10C所示的第二接触部213的位置是第二位置。
当第一开闭盖22从图10C所示的状态进一步转动时,第一接触部222的末端部2223很快越过第二接触部213的突起2133(参见图10D)。由于失去了从第一接触部222施加的力,因此第二接触部213从第二位置返回第一位置。在该状态下,第一接触部222的末端部2223从突起2133的下方与第二接触部213的突起2133接触,由此限制了第一开闭盖22在其关闭方向上的转动,从而使第一开闭盖22保持打开。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中,为第一开闭盖22设置的第一接触部222和为盖体21设置的第二接触部213允许第一开闭盖22保持打开状态。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允许第一开闭盖22保持打开状态,同时减少了所需的部件数量。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中,如图10A所示,在第一开闭盖22位于第一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第一接触部222比第一开闭盖22的主面(前表面或后表面)靠近箱体1侧(后侧)。因此,该构造具有在第一开闭盖22关闭的状态下使第一接触部222几乎不可见的优点。
此外,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构造成使第一接触部222的末端部2223与第二接触部213(的突起2133)接触。这增加了从各个第一枢转结构12(由第一枢转轴212和第一轴承221构成)到相关联的第一接触部222和第二接触部213之间的接触点的距离,从而减小了从第一接触部222施加到第二接触部213的力。结果,与从第一枢转结构12到接触点的距离短的情况相比,这具有减少第二接触部213磨损的机会的优点。
另外,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电盘10中,第二接触部213比第一枢转结构12靠近箱体侧(后侧)。因此,该构造具有在第一开闭盖22打开的状态下使第二接触部213几乎不可见的优点。
(4)变型例
注意,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中的一个,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设计选择或任何其它因素以各种方式容易地修改上述实施方式。接下来,将依次列举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型例。可选地,以下说明的变型例可以适当地组合采用。
(4.1)第一变型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安装到箱体1的各个安装配件3(特定部件)的联接部33用作箱体侧临时保持部。可替代地,如图11所示,与箱体1A成一体的S字形保持配件14也可以用作箱体侧临时保持部。即使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将为盖块2设置的盖侧临时保持部219放置在为箱体1A设置的箱体侧临时保持部14上而由箱体1A临时保持盖块2。
(4.2)第二变型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盖体21设置了第一枢转轴212,为第一开闭盖22设置了第一轴承221。可替代地,如图12所示,可以为第一开闭盖22B设置第一枢转轴225,为盖体21B设置第一轴承244。
还可替代地,可以为第一开闭盖22B设置选自第一枢转轴和第一轴承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类型的构件,并且为箱体1设置选自第一枢转轴和第一轴承的组成的群组中的另一类型的构件。在该情况下,箱体1用作特定构件和第一构件,而第一开闭盖22B用作第二构件。
(4.3)第三变型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盖体21设置了第二枢转轴218,为第二开闭盖23设置了第二轴承231。可替代地,如图13所示,可以为第二开闭盖23C设置第二枢转轴232,可以为盖体21C设置第二轴承245。
还可替代地,可以为第二开闭盖23C设置选自第二枢转轴和第二轴承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类型的构件,并且可以为箱体1设置选自第二枢转轴和第二轴承组成的群组中的另一类型的构件。
(4.4)第四变型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第一开闭盖22设置了第一接触部222,为盖体21设置了第二接触部213。可替代地,如图14所示,可以为盖体21D设置第一接触部246,并且可以为第一开闭盖22D设置第二接触部226。
还可替代地,可以为第一开闭盖22D设置选自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类型的构件,并且可以为箱体1设置选自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组成的群组中的另一类型的构件。
(4.5)第五变型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为盖体21设置的盖侧固定部217与安装到箱体1的安装配件3的联接部33接触来限制盖块2的左右方向移动。可选地,也可以通过收纳在箱体1中的多个断路器5来限制盖块2的移动。具体地,在沿着左右方向配置的多个断路器5中,可以使分别位于左右两端的两个断路器5与为盖体21设置的暴露窗211的左右开口周缘接触。这还允许调节盖块2的左右方向移动。
(4.6)第六变型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盖体21设置了接触轴215,为第一开闭盖22设置了肋223。可替代地,可以为盖体21设置肋,为第一开闭盖22设置接触轴。在该情况下,第一开闭盖22用作第一构件并且盖体21用作第二构件。
还可替代地,可以为选自箱体1和第一开闭盖22组成的群组中的一个构件设置接触轴,并且可以为选自箱体1和第一开闭盖22组成的群组中的另一构件设置肋。在该情况下,箱体1用作特定构件。
(4.7)其它变型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箱体1覆盖有单个盖块2。然而,这仅是本公开的示例,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可替代地,箱体1也可以覆盖有双重结构,该双重结构由作为盖块2的内盖和配置在该内盖外侧的外盖组成。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配电盘10具有利用螺钉将盖块2固定到箱体1上的结构。可替代地,配电盘10也可以具有例如利用夹子等将盖块2固定到箱体1上的结构。
可选地,可以省略前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记载的临时保持部7、接触片214、接触轴215、肋223、调节壁242和243、第一接触部222以及第二接触部21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枢转轴212和第一轴承221由合成树脂制成。然而,这仅是本公开的示例,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第一枢转轴和第一轴承也可以由例如金属材料制成。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每个第一轴承221的后端设置有开放部2211。然而,开放部仅需要为第一轴承221的旋转方向的一部分而设置,不是必须限定在第一轴承221的后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一开闭盖22的结构由第一枢转轴212和第一轴承221构成。然而,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一开闭盖22的结构不是必须具有该构造,例如也可以是包括球形接头的轴结构。
(总结)
从前述说明可以看出,根据第一方面的盖块(2)被设计为经由安装结构(8)安装到箱体(1)上,箱体(1)用于收纳断路器(5)。盖块(2)包括盖体(21)、第一开闭盖(22)和多个第二开闭盖(23)。盖体(21)具有暴露窗(211)以在盖块(2)安装到箱体(1)的状态下使断路器(5)暴露。第一开闭盖(22)由盖体(21)保持,并且能够从第一开闭盖(22)关闭暴露窗(211)的第一关闭位置移动到第一开闭盖(22)打开暴露窗(211)的第一打开位置,反之亦然。多个第二开闭盖(23)设置在第一开闭盖(22)的两侧,由盖体(21)保持,并且能够从多个第二开闭盖(23)隐藏安装结构(8)的第二关闭位置移动到多个第二开闭盖(23)使安装结构(8)暴露的第二打开位置,反之亦然。
该方面能够通过将第一开闭盖(22)转动到第一打开位置并且将多个第二开闭盖(23)转动到第二关闭位置使得在暴露断路器(5)的状态下安装结构(8)不可见。
在可以结合第一方面来实施的根据第二方面的盖块(2)中,在多个第二开闭盖(23)中的每一者均位于第二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在多个第二开闭盖(23)中的每一者均与盖体(21)的底面之间形成收纳空间(9)。
该方面允许例如将预定标签贴附到收纳空间(9)上或将操作说明书收纳在收纳空间(9)中。
在可以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来实施的根据第三方面的盖块(2)中,盖体(21)具有凹部(2431),该凹部(2431)在凹部(2431)本身和位于第二关闭位置的第二开闭盖(23)的周缘部之间形成台阶。
该方面允许操作者利用他/她的沿着凹部(2431)放置的手指抓住第二开闭盖(23)的周缘部来容易地打开第二开闭盖(23)。
在可以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来实施的根据第四方面的盖块(2)中,多个第二开闭盖(23)中的每一者均由盖体(21)保持成能够经由枢转结构(例如第二枢转结构13)枢转。
该方面允许操作者使用枢转结构打开和关闭第二开闭盖(23)。
在可以结合第四方面来实施的根据第五方面的盖块(2)中,枢转结构设置成平行于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并且在排列方向上位于第一开闭盖(22)的相反侧。该排列方向是第一开闭盖(22)和多个第二开闭盖(23)并排配置的方向。
该方面具有以下优点:减少了打开状态下的第二开闭盖(23)妨碍打开第一开闭盖(22)的机会。
在可以结合第五方面来实施的根据第六方面的盖块(2)中,第一开闭盖(22)由盖体(21)保持成能够经由第一枢转结构(12)枢转,第一枢转结构(12)与作为上述枢转结构的第二枢转结构(13)不同。第一枢转结构(12)设置成与该排列方向平行并且位于与该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一端。
该方面允许操作者使用第一枢转结构(12)打开和关闭第一开闭盖(22)。
根据第七方面的配电盘(10)包括箱体(1)和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盖块(2)。
该方面能够在断路器(5)暴露的状态下使得安装结构(8)不可见。
可以结合第七方面来实施的根据第八方面的配电盘(10)还包括断路器(5)。
该方面能够在断路器(5)暴露的状态下使得安装结构(8)不可见。
注意,根据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的构成元件不是用于盖块(2)的必要构成元件,可以适当地省略。
此外,根据第八方面的构成元件不是用于配电盘(10)的必要构成元件,可以适当地省略。
附图标记列表
1 箱体
2 盖块
9 收纳空间
10 配电盘
12 第一枢转结构
13 第二枢转结构(枢转结构)
21 盖体
22 第一开闭盖
23 第二开闭盖
2431 凹部

Claims (6)

1.一种盖块,其被设计为经由安装结构安装到箱体上,所述箱体用于收纳断路器,所述盖块包括:
盖体,其具有暴露窗,所述暴露窗被构造为在所述盖块安装到所述箱体的状态下使所述断路器暴露;
第一开闭盖,其由所述盖体保持并被构造成能够从所述第一开闭盖关闭所述暴露窗的第一关闭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开闭盖打开所述暴露窗的第一打开位置,反之亦然;和
多个第二开闭盖,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开闭盖分开设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开闭盖的两侧,由所述盖体保持,并且被构造成能够从所述多个第二开闭盖隐藏所述安装结构的第二关闭位置移动到所述多个第二开闭盖使所述安装结构暴露的第二打开位置,反之亦然,
所述多个第二开闭盖中的每一者均由所述盖体保持成能够经由枢转结构枢转,
所述枢转结构设置成平行于与所述第一开闭盖和所述多个第二开闭盖并排配置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并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开闭盖的相反侧,
选自特定构件和所述第一开闭盖组成的群组中的一个构件具有接触轴,所述特定构件是作为从所述箱体和所述盖体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一个特定构件,
选自所述特定构件和所述第一开闭盖组成的群组中的另一构件具有肋,当所述第一开闭盖枢转时,该肋沿着并围绕所述接触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第二开闭盖中的每一者均位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多个第二开闭盖中的每一者均与所述盖体的底面之间形成收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在所述凹部本身与位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的所述第二开闭盖的周缘部之间形成台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闭盖由所述盖体保持成能够经由第一枢转结构枢转,所述第一枢转结构与作为所述枢转结构的第二枢转结构不同,并且
所述第一枢转结构设置成与所述排列方向平行并且位于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一端。
5.一种配电盘,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盖块;和
所述箱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盘,还包括所述断路器。
CN201980042736.6A 2018-06-27 2019-06-03 盖块和配电盘 Active CN1123138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2340 2018-06-27
JP2018122340A JP7065405B2 (ja) 2018-06-27 2018-06-27 カバーブロック、及び分電盤
PCT/JP2019/021995 WO2020003912A1 (ja) 2018-06-27 2019-06-03 カバーブロック、及び分電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3847A CN112313847A (zh) 2021-02-02
CN112313847B true CN112313847B (zh) 2024-03-26

Family

ID=68986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2736.6A Active CN112313847B (zh) 2018-06-27 2019-06-03 盖块和配电盘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65405B2 (zh)
CN (1) CN112313847B (zh)
WO (1) WO2020003912A1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19260D0 (en) * 1994-09-23 1994-11-09 Contactum Ltd Enclosure f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CN1280409A (zh) * 1999-07-12 2001-01-17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配电盘
CN1319925A (zh) * 2000-03-30 2001-10-31 寺崎电气产业株式会社 配电盘和框架件
JP2002078119A (ja) * 2000-08-31 2002-03-15 Tempearl Ind Co Ltd 埋め込み形分電盤と縦型分電盤ユニット
CN1392643A (zh) * 2001-06-15 2003-01-22 河村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配电盘
CN1392645A (zh) * 2001-06-15 2003-01-22 河村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配电盘
CN2722256Y (zh) * 2004-08-09 2005-08-31 袁晓军 多功能玻璃钢电表箱
CN103149396A (zh) * 2013-03-07 2013-06-12 华威博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电能表箱
CN203465314U (zh) * 2013-09-28 2014-03-05 达得利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防水电表箱
CN105375191A (zh) * 2014-08-15 2016-03-02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托盘单元
CN205159799U (zh) * 2015-11-30 2016-04-13 常州太平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紧凑型通用配电箱模块
CN105826833A (zh) * 2015-01-26 2016-08-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住宅用配电盘
CN106477149A (zh) * 2015-08-31 2017-03-08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具备开闭盖的容器
TW201732851A (zh) * 2016-03-01 2017-09-16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罩蓋機構及具備該罩蓋機構之開關裝置
CN206506187U (zh) * 2017-03-15 2017-09-19 重庆晴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新型配电箱
CN206842251U (zh) * 2017-06-15 2018-01-05 葛利萍 一种垃圾桶
CN207251049U (zh) * 2017-09-19 2018-04-17 河南远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低压开关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02907U (zh) * 1979-12-31 1981-08-12
US8419141B2 (en) * 2011-01-27 2013-04-16 Eaton Corporation Switchgear door latch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19260D0 (en) * 1994-09-23 1994-11-09 Contactum Ltd Enclosure f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CN1280409A (zh) * 1999-07-12 2001-01-17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配电盘
CN1319925A (zh) * 2000-03-30 2001-10-31 寺崎电气产业株式会社 配电盘和框架件
JP2002078119A (ja) * 2000-08-31 2002-03-15 Tempearl Ind Co Ltd 埋め込み形分電盤と縦型分電盤ユニット
CN1392643A (zh) * 2001-06-15 2003-01-22 河村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配电盘
CN1392645A (zh) * 2001-06-15 2003-01-22 河村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配电盘
CN2722256Y (zh) * 2004-08-09 2005-08-31 袁晓军 多功能玻璃钢电表箱
CN103149396A (zh) * 2013-03-07 2013-06-12 华威博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电能表箱
CN203465314U (zh) * 2013-09-28 2014-03-05 达得利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防水电表箱
CN105375191A (zh) * 2014-08-15 2016-03-02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托盘单元
CN105826833A (zh) * 2015-01-26 2016-08-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住宅用配电盘
CN106477149A (zh) * 2015-08-31 2017-03-08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具备开闭盖的容器
CN205159799U (zh) * 2015-11-30 2016-04-13 常州太平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紧凑型通用配电箱模块
TW201732851A (zh) * 2016-03-01 2017-09-16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罩蓋機構及具備該罩蓋機構之開關裝置
CN206506187U (zh) * 2017-03-15 2017-09-19 重庆晴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新型配电箱
CN206842251U (zh) * 2017-06-15 2018-01-05 葛利萍 一种垃圾桶
CN207251049U (zh) * 2017-09-19 2018-04-17 河南远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低压开关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65405B2 (ja) 2022-05-12
WO2020003912A1 (ja) 2020-01-02
JP2020005390A (ja) 2020-01-09
CN112313847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3847B (zh) 盖块和配电盘
CN110649470B (zh) 罩体以及配电板
US9437385B1 (en) Miniature circuit breaker for a no-touch load center
CN110821943B (zh) 螺钉固定结构、罩体、配电板以及施工方法
CN112313846A (zh) 盖块和配电盘
JP2007149629A (ja) 速結端子装置並びに配線器具
CN110649471B (zh) 罩体以及配电板
KR100887995B1 (ko) 전자식 도어록
JP3387021B2 (ja) 床用配線器具
JP2020014312A (ja) カバーブロック、及び分電盤
JPH10108310A (ja) ヒンジ装置、扉装置および分電盤
JP4917370B2 (ja) 電気機器収納用箱体
JP2002260473A (ja) カバー
JP2000270423A (ja) 分電盤
JP4228921B2 (ja) ラッチ錠
JP4310002B2 (ja) 電子装置
JP4680578B2 (ja) 箱体
JP2020010519A (ja) 分電盤ハウジング
CN110661175A (zh) 配电盘壳体
JP2023172085A (ja) 鎖錠装置、受け部材、電気電子機器収納用箱
JP6389789B2 (ja) 蓋体の開閉構造、及び操作端末
JPH11297401A (ja) 扉付きコンセント
JP2579297Y2 (ja) 分電函の蓋体係合構造
JP2019221056A (ja) 分電盤ハウジング
JP2887469B2 (ja) 埋込み式コンセント組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