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9251A - 包括散热构件的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包括散热构件的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09251A CN112309251A CN202010757854.XA CN202010757854A CN112309251A CN 112309251 A CN112309251 A CN 112309251A CN 202010757854 A CN202010757854 A CN 202010757854A CN 112309251 A CN112309251 A CN 1123092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panel
- opening
- heat dissipation
- display device
- leng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1 reg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Palladium Chemical compound [Pd]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20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75 carbonace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798 dela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7 in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5 tantal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GUVRBAGPIYLISA-UHFFFAOYSA-N tantal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Ta] GUVRBAGPIYLI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41 carbon nanotub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93 carbon nanotub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17 excl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3 pall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61 pass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56 thermo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4—Arrangements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7—Arrangement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1/00—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 F28F21/02—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of carbon, e.g. graphite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2—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区域和从平坦区域弯曲延伸的弯曲区域;以及盖面板,包括散热构件。散热构件包括:平坦部分,与显示面板的平坦区域对应;弯曲部分,与显示面板的弯曲区域对应;第一开口,位于平坦部分中;以及第二开口,位于弯曲部分中。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8月2日提交的第10-2019-009440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从其获得的所有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包括通过响应于电信号来操作的若干元件,诸如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等。元件可以导致热量的产生,从而在本质上起到热源的作用。显示设备可以包括散热构件,该散热构件辐射并传递从这种热源产生的热量。
在显示设备的制造过程期间或之后,可以执行返工过程以移除有缺陷的元件或部件,并且用无缺陷的元件或部件代替这种有缺陷的元件或部件。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改善了显示设备内的散热,并减少或有效地防止在显示设备的制造过程或返工过程期间对散热构件的损坏。
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区域和从平坦区域弯曲延伸的弯曲区域;以及盖面板,包括散热构件。散热构件包括:平坦部分,与显示面板的平坦区域对应;弯曲部分,与显示面板的弯曲区域对应;第一开口,位于平坦部分中;以及第二开口,位于弯曲部分中。
散热构件可包括石墨。
第一开口可以呈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的形状。
第一开口的长边可以垂直于显示面板的长边。
盖面板可以包括与显示面板的平坦区域对应的平坦区域以及位于盖面板的平坦区域的相对侧处的第一弯曲区域和第二弯曲区域,并且第一开口的长边的长度L可以满足等式:0.3×(A-B1-B2)/C<L<0.5×(A-B1-B2)/C,其中A表示盖面板的短边方向长度,B1表示第一弯曲区域的短边方向长度,B2表示第二弯曲区域的短边方向长度,并且C表示沿着盖面板的短边方向布置的第一开口的数量。
多个第一开口的总平面面积与多个第二开口的总平面面积之和可以小于散热构件的总平面面积的约15%。
第二开口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该正方形的一边的长度为约1毫米(mm)或更小。
第二开口的每条边可以垂直于或平行于显示面板的长边。
多个第二开口的总平面面积可以是弯曲部分的总平面面积的约5%至约20%。
散热构件的外边缘可与显示面板的相应的外边缘间隔开约0.1mm至约0.5mm。
盖面板还可以包括位于散热构件的第一侧上的第一粘合层和位于散热构件的与散热构件的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的第二粘合层。第一粘合层和第二粘合层可以在多个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中的每一个处彼此连接。
盖面板还可以包括通过第一粘合层附接到散热构件的冲击吸收层。
盖面板还可以包括通过第二粘合层附接到散热构件的屏蔽层。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附接到显示面板的前侧的窗,盖面板面对显示面板的后侧,显示面板的后侧与显示面板的前侧相对。
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包括长边和短边、平坦区域、以及从平坦区域延伸弯曲的弯曲区域,其中短边的长度小于长边的长度;以及散热构件,包括与显示面板的平坦区域对应的平坦部分、与显示面板的弯曲区域对应的弯曲部分以及位于平坦部分中的多个第一开口。多个第一开口中的每一个具有四边形的形状,该四边形具有第一边和比第一边短的第二边,第一边垂直于显示面板的长边。
散热构件可以包括位于弯曲部分中的多个第二开口。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与散热构件的第一侧接触的第一粘合层和与散热构件的第二侧接触的第二粘合层,散热构件的第二侧与散热构件的第一侧相对。第一粘合层和第二粘合层可以在多个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中的每一个处彼此连接。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通过第一粘合层或第二粘合层附接到散热构件的屏蔽层,并且屏蔽层可以包括金属。
散热构件可包括碳材料。
显示设备可以包括盖面板,盖面板包括散热构件、与显示面板的平坦区域对应的平坦区域以及在盖面板的平坦区域的相对侧处的第一弯曲区域和第二弯曲区域,并且第一开口的第一边的长度L可以满足等式:0.3×(A-B1-B2)/C<L<0.5×(A-B1-B2)/C,其中,A表示盖面板的短边方向长度,B1表示第一弯曲区域的短边方向长度,B2表示第二弯曲区域的短边方向长度,并且C表示沿着盖面板的短边方向布置的第一开口的数量。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改善显示设备的散热能力,并且减小或有效地防止在显示设备的制造过程或返工过程期间对散热构件的损坏。此外,即使没有具体提及,实施方式也可以获得可在整个说明书中认识到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沿着线II-II'截取的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显示设备中的盖面板的实施方式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显示设备中的散热构件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5、图6和图7各自示出了显示设备中的散热构件的开口的实施方式;
图8被提供用于描述当散热构件包括圆形形状的开口和矩形形状的开口时的剥离力;
图9示出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中的温度分布;
图10是示出测试显示设备中的散热构件的实施方式的平坦部分的剥离力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11是示出测试显示设备中的散热构件的实施方式的弯曲部分的剥离力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12是示出显示设备的散热构件的实施方式的平坦部分的剥离力的曲线图;
图13是示出显示设备的比较散热构件的平坦部分的剥离力的曲线图;
图14是示出显示设备中的散热构件的实施方式的开口与有效散热面积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以及
图15是显示面板的实施方式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被简单地以说明方式示出和描述。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为了便于描述,任意地示出了附图中所示的每个元件的尺寸和厚度。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被夸大。此外,在附图中,为了便于描述,层、膜、面板、区域等中的一些的厚度被夸大。
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衬底的元件被称为与另一元件相关,诸如“在”另一元件“上”时,其可以直接在该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与另一元件相关,诸如“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则不存在居间元件。
应当理解,尽管可以在本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偏离本文中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不是旨在进行限制。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一”、“一个”、“该”和“至少一个”不表示数量的限制,并且旨在包括单数和复数两者,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例如,“一元件”具有与“至少一个元件”相同的含义,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至少一个”不应被解释为限制“一”或“一个”。“或”意指“和/或”。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此外,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明确地相反描述,否则词语“包括(comprise)”和诸如“包括(comprises)”或“包括(comprising)”的变型将被理解为暗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但不排除任何其他元件。
此外,相对术语,诸如“下”或“底”和“上”或“顶”,可以在本文中用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应当理解,除了附图中所描绘的定向之外,相对术语旨在包括设备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附图之一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的“下”侧上的元件将随之被定向在其他元件的“上”侧上。因此,取决于附图的特定定向,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括“下”和“上”两种定向。类似地,如果附图之一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将随之被定向为在其他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或“下面”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定向。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约”或“大约”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所讨论的测量和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限制)时所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例如,“约”可以意指在所述值的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在所述值的±30%、±20%、±10%或±5%内。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短语“在平面上”表示从顶部观察目标部分,且短语“在截面上”表示从侧面观察通过竖直切割目标部分而形成的截面。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术语,诸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和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以理想化或过分正式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如此定义。
本文中参考作为理想化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图示的截面图示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这样,应预期例如由制造技术和/或公差而导致的图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如本文中所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是应包括例如由制造而导致的形状偏差。例如,示出或描述为平坦的区域通常可以具有粗糙和/或非线性特征。此外,示出的锐角可以是圆润的。因此,图中所示的区域在本质上是示意性的,并且它们的形状不旨在示出区域的精确形状,并且不旨在限制本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附图中,符号x用于指示第一方向,y是与第一方向x相交或交叉的第二方向,以及z是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两者相交或交叉的第三方向。第三方向z可以限定组件或元件的厚度。
图1是显示设备1的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沿着线II-II'截取的图1的剖视图,以及图3是显示设备1中的盖面板30的实施方式的放大剖视图。
参照图1和图2,显示设备1可以包括窗10、设置在窗10的后侧处的显示面板20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20的后侧处的盖面板30。显示设备1可以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多媒体播放器、便携式信息终端等的电子设备,或者是在这种电子设备中使用的模块。
显示设备1的四个边缘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可以弯曲。边缘区域可以由显示设备1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组件限定。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在显示设备1中,沿着第一方向x彼此面对的一对边缘区域弯曲。当边缘区域弯曲时,显示设备1可以包括大致平坦区域FA以及沿着第一方向x设置在平坦区域FA的相对侧处的第一弯曲区域BA1和第二弯曲区域BA2,并且显示设备1在第一弯曲区域BA1和第二弯曲区域BA2处相对于平坦区域FA弯曲。第一弯曲区域BA1和第二弯曲区域BA2中的每一个从平坦区域FA弯曲延伸。在显示设备1中,窗10、显示面板20和盖面板30可以各自包括分别与显示设备1的平坦区域FA和弯曲区域BA1和BA2对应的平坦区域FA和弯曲区域BA1和BA2。也就是说,显示设备1的平坦区域FA和弯曲区域BA1和BA2可以是显示设备1的窗10、显示面板20和盖面板30中的每个的平坦区域FA和弯曲区域BA1和BA2。
在显示设备1中,窗10、显示面板20和盖面板30可以彼此结合。可以使用诸如光学透明粘合剂(“OCA”)的粘合剂将窗10和显示面板20彼此结合,并且可以在窗10和显示面板20之间设置包括这种粘合剂或由这种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层41。为了附接显示面板20和盖面板30,可以在显示面板20和盖面板30之间放置粘合层42。
窗10保护显示面板20免受外部环境、冲击等的影响。窗10可以限定显示设备1的外表面。窗10可以用作保持显示面板20弯曲的支承件。窗10可以包括透明且相对刚性的材料,或者由透明且相对刚性的材料形成,诸如玻璃或塑料,使得显示在显示面板20的显示屏处的图像可以通过窗10从显示设备1的外部可见。在窗10中,至少与显示面板20的显示屏对应的区域可以是光学透明的。可以通过对例如玻璃板、塑料板等进行热成形来执行窗10的弯曲。
显示面板20可以是包括诸如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元件的发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20可以是至少部分柔性的。显示面板20可以包括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对应的显示区域以及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设置为多个的像素(或像素区域)(例如,多个像素或多个像素区域)布置在显示区域中,并且可以通过被驱动或控制的像素的组合来显示图像。在显示区域中布置有设置为多条的信号线(例如,多条信号线),该信号线传输用于驱动或控制像素的电信号。在实施方式中,例如,信号线可以包括一条或多条栅极线和一条或多条数据线,其中,栅极线传输栅极信号作为电信号并且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数据线传输数据信号作为电信号并且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每个像素与和数据线和栅极线连接的诸如晶体管TR(参见图15)的驱动元件连接,并且每个像素可以在预定时序处接收作为控制像素的亮度的电信号的数据信号(例如,电压)。
非显示区域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0的边缘的周边处,并且可以与显示区域相邻。在实施方式中,非显示区域在平面图中可以围绕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是其中设置有电路元件和/或布线以产生和/或传递施加到显示区域的各种电信号的区域。包括设置为多个的焊盘(例如,多个焊盘)的焊盘部分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域中。焊盘部分可以从显示面板20外部接收电信号和/或将电信号输出到显示面板20外部或显示面板20外部的组件。显示面板20的焊盘部分可以与作为显示面板20外部的组件的柔性印刷电路膜结合。
平坦区域FA可以设置在由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限定的平面中。相对边缘区域的尺寸可对应于或限定非显示区域的尺寸。由于显示面板20的相对边缘区域相对于平坦区域FA弯曲,因此相对边缘区域占据沿着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限定的较小的平面面积。由于边缘区域的平面面积减小,因此当从正面观看时(例如,在平面图中),显示设备1的非显示区域可以减小。因此,在从显示设备1的前面观察时,显示设备1的显示区域可以占据显示设备1的大部分平面面积,并且可以最大化显示设备1的屏幕与主体的比率。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屏幕与主体的比率”可以表示显示屏和/或显示区域的平面面积相对于显示设备1的总平面面积的比,上述平面面积诸如在由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限定的平面中截取。
盖面板30保护显示面板20免受显示面板20背面处的环境(例如,冲击、电磁波、噪声等)的影响。盖面板30还可以扩散在显示面板20中产生的热量。在实施方式中,盖面板30可以减少或有效地防止从可位于电子设备中的显示面板20的背面上的处理器、电池、存储器等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显示面板20。盖面板30可以另外被称为保护片、下部片等。
图3示出了可包括在上述显示设备1中的盖面板30的实施方式的放大截面结构。参照图3,盖面板30可以具有其中堆叠有多个层的结构。盖面板30可以包括屏蔽层310、散热构件330和冲击吸收层350。粘合层320和340可以设置在各个层之间,以用于各个层之间的附接。粘合层42可以设置在盖面板30的上表面上,以便与显示面板20结合。
屏蔽层310可以减少或有效地防止电磁波、静电和噪声从盖面板30的背面处的环境流到显示面板20。屏蔽层310可以改善散热构件330的散热特性。屏蔽层310可以是金属层,该金属层包括具有优异导热性和屏蔽性能的金属或材料,诸如铜和铝。
散热构件330可用于扩散从显示设备1内的发热元件或热源(诸如处理器和电池)产生的热量。散热构件330可包括具有优异导热性的材料。散热构件330可包括碳材料,诸如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散热构件330可具有约5微米(μm)至约50μm的厚度,且例如,可以是约25μm。
散热构件330可包括沿厚度方向(例如,第三方向z)穿透散热构件330的主体的、设置为多个的开口OP(例如,多个开口OP)。散热构件330的部分可以限定开口OP。粘合层320和/或粘合层340延伸到散热构件330的开口OP中,不仅用于改善散热构件330和屏蔽层310彼此之间和/或散热构件330和冲击吸收层350彼此之间的结合力,而且用于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散热构件330与盖面板30内的其他层分离。在实施方式中,例如,当散热构件330包括石墨时,石墨具有相对较弱的分层力,使得在显示设备1的返工过程期间,散热构件330可以在分离附接到盖面板30的背面的构件(例如,框架、印刷电路板、电池等)的返工过程期间从另一层剥离或分离。
位于散热构件330的两个相对侧上的粘合层320和340在散热构件330的开口OP处彼此连接,以将散热构件330相对牢固地附接到盖面板30内的其他层,并且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散热构件330从另一层剥离。也就是说,开口OP中的粘合层320和340在散热构件330的相对侧处延伸到散热构件330的外部,以与邻近散热构件330的层接触。在实施方式中,粘合层340与散热构件330的面对显示面板20的第一侧接触,并且粘合层320与散热构件330的与散热构件330的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接触。散热构件330的外边缘可被粘合层320和340覆盖。粘合层320和340可以包括热固性粘合剂或由热固性粘合剂形成。粘合层320和340可以一起形成盖面板30内的粘合构件。
冲击吸收层350可以包括第一支承层351、缓冲层353和第二支承层355。第一支承层351和第二支承层355可以是包括诸如聚酰亚胺(“PI”)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的聚合物的塑料层。第一支承层351和第二支承层355可用于将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缓冲层353结合到另一层或另一构件。缓冲层353可以吸收对其的冲击并减小或有效地防止对显示面板20的损坏。缓冲层353可以是包括诸如聚氨酯或聚乙烯的材料或由诸如聚氨酯或聚乙烯的材料形成的多孔层。缓冲层353可以包括泡沫树脂。缓冲层353可以包括弹性体。
粘合层352和354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承层351和缓冲层353之间以及缓冲层353和第二支承层355之间。压敏粘合剂(“PSA”)可用于形成粘合层352和354。
图4是显示设备1中的散热构件330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并且图5、图6和图7中的每个是示出显示设备1的散热构件330的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的实施方式的放大俯视图。图5对应于图4的区域R1,并且图6和图7对应于图4的区域R2。
图4是示出与上述显示设备1分离的散热构件330的俯视图。散热构件330作为整体可以具有与显示面板20相同的平面形状。也就是说,散热构件330的四个边缘可匹配或对应于显示面板20的四个边缘。显示面板20可以与图4中所示的散热构件330完全重叠。
散热构件330的总平面面积可以小于显示面板20的总平面面积。在实施方式中,例如,沿着由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限定的平面,散热构件330的至少一个边缘可以与显示面板20的对应边缘间隔开约0.1毫米(mm)至约0.5mm。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散热构件330的边缘被粘合层320和340覆盖,因此可以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散热构件330从散热构件330的边缘开始剥离。
散热构件330可包括设置在显示设备1的平坦区域FA中的平坦部分330A以及设置在显示设备1的第一弯曲区域BA1和第二弯曲区域BA2中的第一弯曲部分330B1和第二弯曲部分330B2。平坦部分330A基本上是平坦的(例如,设置在诸如由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限定的单个平面中),并且第一弯曲部分330B1和第二弯曲部分330B2从平坦部分330A的边缘或边界以预定的曲率半径弯曲。平坦部分330A可以对应于显示面板20和盖面板30的平坦区域FA,并且第一弯曲部分330B1和第二弯曲部分330B2可以对应于显示面板20和盖面板30的弯曲区域BA1和BA2。如上所述,散热构件330布置成覆盖显示面板20的整体,即,不仅覆盖显示面板20的平坦区域FA,而且覆盖显示面板20的弯曲区域BA1和BA2,从而可以增加散热面积和散热效果。
散热构件330的平坦部分330A包括设置为多个的第一开口OP1(例如,多个第一开口OP1),且散热构件330的第一弯曲部分330B1和第二弯曲部分330B2包括设置为多个的第二开口OP2(例如,多个第二开口OP2)。第一开口OP1在平坦部分330A处穿透或延伸穿过散热构件330的厚度,且第二开口OP2在第一弯曲部分330B1和第二弯曲部分330B2处穿透或延伸穿过散热构件330的厚度。如上所述,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可以减小散热构件330的有效散热面积(例如,散热构件330的与显示面板20对应的平面面积),并且可以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散热构件330从另一层或元件剥离。
散热构件330可包括限定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的实心部分。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可以沿着第三方向z穿透散热构件330的主体的整个厚度。参考图4,例如,实心部分可以设置在分别彼此相邻的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之间。
在实施方式中,例如,当散热构件330包括石墨或由石墨形成时,由于石墨由范德华键构成,因此由石墨构成的层之间的剥离力相对弱(测量值:每25mm约90克力(gf/25mm))。此外,由于弯曲负载,第一弯曲部分330B1和第二弯曲部分330B2可能从与其相邻的层或元件剥离。根据实施方式,在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处彼此连接且同时分别设置在散热构件330的相对侧(例如,顶表面和底表面)中的每一侧上的粘合层320和340可以彼此牢固地结合,且因此可以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散热构件330的剥离。
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的总平面面积小于散热构件330的总平面面积的20%、15%、10%或5%,使得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不会使散热构件330的散热特性劣化。这里,散热构件330的总面积由散热构件330的边缘(例如,外边缘)限制或限定。
为了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散热构件330从与其相邻的层或元件分层,同时增加散热构件330的有效散热面积,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可以以预定的尺寸和间隔设置和布置。
参照图4和图5,第一开口OP1可大致以矩阵版式布置在平坦部分330A的整个平面区域内。第一开口OP1可大致形成为具有相对长边和相对短边的诸如矩形的四边形的形状。第一开口OP1的相对长边可以与显示面板20、盖面板30和散热构件330的相对短边对应地(例如,对应于第一方向x)延伸。
在返工过程期间,可以在显示面板20、盖面板30和散热构件330的相对长边的方向上(例如,对应于第二方向y)将附接到盖面板30的背面以用于将盖面板30与另一层或构件附接的粘合带(例如,当施加热时其粘性劣化的带,诸如“HR带”)与盖面板30分离。在这种返工过程期间,当分离胶带时,散热构件330可能被剥离。
为了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散热构件330的剥离,第一开口OP1可以设置或形成为使得第一开口OP1的相对长边的长度L(在下文中,称为“长边长度L”)满足以下等式。
0.3×(A-B1-B2)/C<L<0.5×(A-B1-B2)/C
参照图4和以上等式,A表示盖面板30沿其短边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的长度(在下文中,称为“短边方向长度”),B1表示盖面板30的第一弯曲区域BA1的短边方向长度,B2表示盖面板30的第二弯曲区域BA2的短边方向长度,并且C表示沿着盖面板30的短边方向布置的第一开口OP1的数量。
盖面板30的短边方向长度可以由盖面板30内的多个层(例如,屏蔽层310、粘合层320、散热构件330、粘合层340和冲击吸收层350)中沿着短边方向的最长层的长度来限定。
在实施方式中,例如,当A为65.28毫米(mm),B1和B2分别为6.6mm,并且C为5时,根据上述等式,第一开口OP1的长边长度L为约3.12mm至约5.2mm。当第一开口OP1的长边长度L小于3.12mm时,可能难以确保用于最小化散热构件330的剥离的有效粘合。当长边长度L为5.2mm或更长时,散热效果可能劣化。
在以上等式中,A可以大致等于散热构件330的短边方向长度,B1可以大致等于第一弯曲部分330B1的短边方向长度,且B2可以在等于第二弯曲部分330B2的短边方向长度。因此,A-B1-B2可以大致等于散热构件330的平坦部分330A的短边方向长度(对应于第一方向x)。沿着第一方向x布置的第一开口OP1的数量是5,该第一方向x是图4中所示的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
第一开口OP1的相对短边的长度S(在下文中,称为“短边长度S”)小于长边长度L,并且可以为约0.3mm或更小。在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开口OP1的短边长度S可以是约0.21mm。随着短边长度S的增加,第一开口OP1的平面面积增加,使得散热构件330的有效散热面积减小。相反,当短边长度S显著小时,粘合层320和340可以相对容易地剥离,并且这类层的粘合材料可能难以渗透到第一开口OP1中。
散热构件330的有效散热面积(例如,散热构件330的除第一开口OP1的总平面面积与第二开口OP2的总平面面积之和之外的总平面面积)随着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的平面面积的减小而增大。在实施方式中,例如,当第一开口OP1的总平面面积与第二开口OP2的总平面面积之和分别小于散热构件330的整个平面面积的约15%、10%或5%时,散热构件330的有效散热面积可以大于散热构件330的整个平面面积的约85%、90%或95%。
散热构件330的有效散热面积与用于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散热构件330与另一层分层的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的平面面积具有折衷或相反关系。然而,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开口OP1设置或形成为具有矩形形状时,即使第一开口OP1的平面面积减小,也可以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散热构件330的剥离,所述矩形形状具有与显示面板20、盖面板30和散热构件330的短边方向平行的相对长边。
与图5一起参照图8,左边视图示出了与圆形开口的直径对应的结合区域,该圆形开口具有相对于剥离方向的相对大的平面面积,以便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散热构件330从另一层剥离。右边视图示出了与矩形开口对应的结合区域,所述矩形开口具有垂直于剥离方向的相对长边。在垂直于剥离方向的方向上,圆形开口(左边视图)的直径比矩形开口(右边视图)的长边长度大(例如,大出约3倍)。即使矩形开口(右边视图)的平面面积小于圆形开口(左边视图)的平面面积,也可以保持用于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散热构件剥离的有效结合长度(例如,第一开口OP1的长边长度L)。
一起参照图4、图5和图8,剥离方向可以对应于显示设备1或其组件的长边方向(例如,第二方向y),但不限于此。剥离方向可以对应于层在返工过程期间彼此分离的分离方向。
参照图4和图6,第二开口OP2可设置成具有大致正方形形状,使得散热构件330的第一弯曲部分330B1和第二弯曲部分330B2可应对在弯曲方向上(例如,沿第一方向x)作用的应力和在返工期间在分离方向(例如,第二方向y)上作用的应力两者。第二开口OP2可具有大致正方形形状,其边长度M为约1mm或更小。第二开口OP2可被限定为使得每一边垂直于或平行于与第二方向y对应的剥离方向。考虑到散热构件330的有效散热面积和相对于另一层的剥离力,由第一弯曲部分330B1和第二弯曲部分330B2两者中的第二开口OP2限定的总平面面积可以是第一弯曲部分330B1和第二弯曲部分330B2的总平面面积的约5%至约20%。在实施方式中,由第一弯曲部分330B1和第二弯曲部分330B2中的相应一个中的第二开口OP2限定的总平面面积可以是第一弯曲部分330B1和第二弯曲部分330B2中的相应一个的总平面面积的约5%至约20%。
参照图7,第二开口OP2可以具有十字形状。十字形状的第二开口OP2的总宽度N可以是约1mm或更小。第二开口OP2可以具有除正方形和十字之外的各种形状。在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二开口OP2可具有拥有约1mm或更小的长边长度的矩形形状或具有拥有约1mm或更小的直径的圆形形状。
参照图5和图6,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可以沿着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以预定间隔设置在平坦部分330A以及第一弯曲部分330B1和第二弯曲部分330B2中的相应的一个内。
在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可以按以下尺寸和间隔布置,以便在应用于分别具有约134.29mm的长边长度和约65.28mm的短边长度的矩形显示面板20的散热构件330中获得约90%的有效散热面积。各自具有约4mm的长边长度L和约0.21mm的短边长度S的矩形形状的第一开口OP1沿着第一方向x以约4.3mm的间隔d11布置,并且沿着第二方向y以约17.7mm的间隔d12布置。在这种布置中,如图4中所示,可以在平坦部分330A中设置约35个第一开口OP1(5×7)。
各自具有约0.8mm的边长度M的正方形形状的第二开口OP2沿着第一方向x以约1.7mm的间隔d21布置,并且沿着第二方向y以约1mm的间隔d22布置。除非另有说明,从具有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并应用到具有在前段中描述的尺寸的显示面板20的散热构件330获得以下描述的剥离力测试数据,所述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具有本段中描述的尺寸并且以前段和本段中描述的间隔布置。
在实施方式中,相对精细尺寸的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可以通过激光工艺设置或形成。根据一个实验,可以通过激光穿孔设置或形成具有约120μm的一个边长度的正方形开口,并且可以设置或形成具有约17μm的直径的圆形开口。
图9示出了显示设备1的实施方式中的温度分布。
在图9中,上部视图示出了设置在显示设备1中的盖面板30的后侧上的两个热源(例如,处理器和相机)的布置,并且下部视图示出了显示设备1中的显示面板20的温度分布。参考图3至图5描述的根据实施方式的散热构件330被应用到显示设备1内的盖面板30,并且在24.0摄氏度(℃)至24.5℃的环境中以4.5伏特(V)的电源操作热源30分钟之后,测量显示面板20的最高温度。
作为比较例,比较散热构件仅包括平坦部分330A,并且不包括与显示面板20的弯曲区域BA1和BA2对应的弯曲部分330B1和330B2。比较散热构件包括与应用于显示设备1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开口OP1相同数量的具有4mm的直径的圆形形状的第一开口,并且在相同条件下测量显示面板20的最高温度。
如以下表1中所示,当散热构件330的实施方式应用到显示设备1中时,显示面板20的最高温度比比较例的最高温度低约1.05℃。
(表1)
有效散热面积 | 显示面板的最高温度 | |
比较例 | 67% | 36.75℃ |
实施方式 | 90% | 35.7℃ |
图10和图11是示出测试显示设备1中的散热构件330的实施方式的剥离力的结果的曲线图。图10示出了散热构件330的平坦部分330A的剥离力,且图11示出了散热构件330的弯曲部分330B1和330B2的剥离力。在散热构件330中,第一开口OP1是分别具有约4mm的长边长度和约0.21mm的短边长度的矩形,且第二开口OP2是具有约0.8mm的一个边长度的正方形。在图10和图11的每个曲线图中,沿着散热构件330(以mm为单位的延伸)的剥离力(以每25毫米千克力(kgf/25mm)为单位的负载)增加的点对应于沿着散热构件330的设置有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的位置。
参照图10,散热构件330的设置有第一开口OP1的位置具有约1500gf/25mm的剥离力。该结果超过了在比较例的比较散热构件中测量的剥离力(约1250gf/25mm),在该比较例中设置有具有4mm直径的圆形形状的开口(例如,参照图8)。参照图11,散热构件330的设置有第二开口OP2的位置处的剥离力也被测量为高达约1350gf/25mm。如参考图9至图11描述的,根据散热构件330的实施方式,不仅可以改善散热构件330的散热性能,而且还可以增加散热构件330的剥离力以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散热构件330从另一层剥离。
图12是示出显示设备1的实施方式的散热构件330的平坦部分330A的剥离力的曲线图,且图13是示出显示设备中的比较散热构件的平坦部分的剥离力的曲线图。
图12示出了其中设置有矩形形状的第一开口OP1的散热构件330的剥离力,该矩形形状的第一开口OP1各自具有3.12mm的长边长度L。如附图中所示,设置有散热构件330的第一开口OP1的区域的剥离力约为1250gf/25mm。
然而,当第一开口OP1的长边长度L短于3.12mm时,可能难以确保用于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散热构件330与另一层的分层的散热构件330与另一层的粘合。例如,图13示出了其中设置有具有2.67mm的长边长度L的矩形形状的第一开口OP1的散热构件330的剥离力。参照图13,即使形成第一开口OP1,剥离力在所有区域中也非常低(约50gf/25mm)。
图14是示出显示设备1中的散热构件330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开口OP1和有效散热面积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参照图14,当提供其中第一开口OP1的长边长度L为4mm(图14中的点L=4)的散热构件330的实施方式时,与具有67%的有效散热面积的散热构件330的实施方式相比,显示面板20的最高温度(Tmax)被描述为低约1.05℃(ΔTmax)(参见表1的比较例和图14中在ΔTmax=0处的数据点)。当提供其中第一开口OP1具有5.2mm的长边长度L(图14中的点L=5.2)的散热构件330的实施方式时,与具有67%的有效散热面积的散热构件330的实施方式相比,显示面板20的最高温度降低约0.79℃。约0.79℃的降低(其中提供了具有拥有5.2mm的长边长度L的第一开口OP1的散热构件330)是约1.05℃的降低(其中提供了具有拥有4mm的长边长度L的第一开口OP1的散热构件330)的约80%。
参照图12至图14描述的实验结果支持由以上等式(0.3×(A-B1-B2)/C<L<0.5×(A-B1-B2)/C)限定的第一开口OP1的长边长度L的范围。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5描述可包括在显示设备1中的显示面板20的配置。
图15是显示面板20的实施方式的放大剖视图。图15是提供以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20的堆叠结构的剖视图。图15中所示的截面可以对应于显示面板20的约一个像素区域。显示面板20可以包括设置为多个的像素区域。在显示面板20的像素区域处,可以产生和/或发射光,可以显示图像等。
显示面板20可以包括衬底SB、位于衬底SB上的晶体管TR以及连接到晶体管TR的诸如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元件。
衬底SB可以是包括聚合物的柔性衬底,聚合物诸如为聚酰亚胺(“PI”)、聚酰胺(“PA”)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衬底SB可以包括阻挡层,该阻挡层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湿气、氧气等从显示面板20的外部渗透到显示面板20的其他层。在实施方式中,例如,衬底SB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聚合物层和至少一个阻挡层,并且聚合物层和阻挡层可以沿着厚度方向(例如,第三方向z)交替堆叠。
第一绝缘层IN1可以设置在衬底SB上。第一绝缘层IN1可以被称为缓冲层,并且可以阻挡可能从衬底SB扩散到晶体管TR的半导体层A的杂质,并且减小在提供或形成半导体层A的工艺中施加到衬底SB的应力。阻挡层和第一绝缘层IN1可以包括无机绝缘材料,诸如氧化硅、氮化硅等。
晶体管TR的半导体层A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N1上,且第二绝缘层IN2可以设置在半导体层A上。半导体层A可以包括源区、漏区和设置在源区和漏区之间的沟道区。半导体层A可以包括半导体材料,诸如多晶硅、氧化物半导体、非晶硅等。第二绝缘层IN2可以被称为栅极绝缘层,并且可以包括无机绝缘材料。
包括晶体管TR的栅电极G的栅极导体可以设置在第二绝缘层IN2上。栅极导体可以包括钼(Mo)、铜(Cu)、铝(Al)、银(Ag)、铬(Cr)、钽(Ta)、钛(Ti)等。
第三绝缘层IN3可以设置在栅极导体上。第三绝缘层IN3可以被称为层间绝缘层,并且可以包括无机绝缘材料。
包括晶体管TR的源电极S和漏电极D的数据导体可以设置在第三绝缘层IN3上。源电极S和漏电极D可以分别在设置或形成在第三绝缘层IN3和第二绝缘层IN2中的接触孔处或通过该接触孔与半导体层A的源区和漏区连接。数据导体可以包括金属,诸如铝(Al)、铜(Cu)、银(Ag)、钼(Mo)、铬(Cr)、金(Au)、铂(Pt)、钯(Pd)、钽(Ta)、钨(W)、钛(Ti)、镍(Ni)等。
第四绝缘层IN4可以设置在数据导体上。第四绝缘层IN4可以被称为钝化层或平坦化层,并且可以包括有机绝缘材料。
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E1可以设置在第四绝缘层IN4上。第一电极E1可以被称为像素电极。第一电极E1可以在设置或形成在第四绝缘层IN4中的接触孔处或通过该接触孔与漏电极D连接。
第五绝缘层IN5可以设置在第四绝缘层IN4上。第五绝缘层IN5可以被称为像素限定层,并且可以在其中限定或包括对应于第一电极E1的开口。发光元件的发射层EL可以在第五绝缘层IN5的开口中设置在第一电极E1之上,并且第二电极E2可以设置在发射层EL上。第二电极E2可以被称为公共电极。
第一电极E1、发射层EL和第二电极E2可以形成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LED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第一电极E1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的阳极,且第二电极E2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的阴极。
封装层EN可以设置在第二电极E2上。封装层EN可以通过封装发光二极管LED来减少或有效地防止外部湿气或氧气的渗透。封装层EN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机材料层和一个或多个有机材料层,并且无机材料层和有机材料层可以交替地堆叠。封盖层和/或功能层可以设置在第二电极E2和封装层EN之间。
触摸传感器层TS可以设置在封装层EN上。触摸传感器层TS可以包括触摸电极,该触摸电极包括透明导电材料(诸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等)、金属网等或由该透明导电材料、金属网等形成,并且触摸电极可以包括单层或多层。触摸传感器层TS可以直接设置或形成在封装层EN上,或者可以单独地设置或形成并且然后附接在封装层EN上。
抗反射层AR可以设置在触摸传感器层TS上,以减少从显示面板20的外部入射到显示面板20的外部光的反射。抗反射层AR可以包括偏振器。代替单独地设置或形成抗反射层AR,封装层EN和/或触摸传感器层TS可以以集合折射率匹配结构设置或形成,以获得抗反射效果。
抗反射层AR或集合折射率匹配结构可以限定显示面板20的顶表面,但不限于此。
保护膜PF可以设置在衬底SB下方以保护显示面板20。保护膜PF可以限定显示面板20的底表面,但不限于此。
参照图1,窗10可以通过粘合层41结合到显示面板20的顶表面,并且盖面板30可以通过粘合层42结合到显示面板20的底表面。
尽管已经结合当前被认为是实际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旨在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
Claims (14)
1.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区域和从所述平坦区域弯曲延伸的弯曲区域;以及
盖面板,包括散热构件,所述散热构件包括:
平坦部分,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平坦区域对应,
弯曲部分,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弯曲区域对应,
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平坦部分中,以及
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弯曲部分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散热构件包括石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呈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的形状,所述短边的长度小于所述长边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长边和短边,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短边的长度小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长边的长度,以及
所述第一开口的所述长边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长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盖面板还包括:
平坦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平坦区域对应,以及
第一弯曲区域和第二弯曲区域,沿着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盖面板的所述平坦区域的相对侧处,所述盖面板的所述第一弯曲区域和所述第二弯曲区域中的每一个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弯曲区域对应,
所述散热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设置为多个的所述第一开口,以及
所述第一开口的所述长边的所述长度满足以下等式:
0.3×(A-B1-B2)/C<L<0.5×(A-B1-B2)/C,
其中,L表示所述第一开口的所述长边的所述长度,A表示所述盖面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短边方向长度,B1表示所述第一弯曲区域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短边方向长度,B2表示所述第二弯曲区域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短边方向长度,并且C表示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一开口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散热构件包括设置为多个的所述第一开口和设置为多个的所述第二开口,以及
多个所述第一开口的总平面面积与多个所述第二开口的总平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散热构件的总平面面积的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开口具有正方形形状,所述正方形形状的一边的长度为1毫米或更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长边和短边,所述短边的长度小于所述长边的长度,以及
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正方形形状的每条边垂直于或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长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散热构件包括设置为多个的所述第二开口,以及
多个所述第二开口的总平面面积为所述散热构件的所述弯曲部分的总平面面积的5%至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散热构件的外边缘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外边缘,以及
所述散热构件的所述外边缘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外边缘间隔开0.1毫米至0.5毫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盖面板还包括第一粘合层和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位于所述散热构件的面对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侧上,所述第二粘合层位于所述散热构件的与所述散热构件的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以及
所述第一粘合层和所述第二粘合层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每一个处彼此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盖面板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粘合层附接到所述散热构件的冲击吸收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盖面板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二粘合层附接到所述散热构件的屏蔽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盖面板面对所述显示面板的后侧,以及
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面对所述显示面板的前侧的窗,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前侧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后侧相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90094409A KR20210016223A (ko) | 2019-08-02 | 2019-08-02 | 표시 장치 |
KR10-2019-0094409 | 2019-08-0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09251A true CN112309251A (zh) | 2021-02-02 |
Family
ID=74259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57854.XA Pending CN112309251A (zh) | 2019-08-02 | 2020-07-31 | 包括散热构件的显示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71191B2 (zh) |
KR (1) | KR20210016223A (zh) |
CN (1) | CN11230925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98733A1 (zh) * | 2021-03-26 | 2022-09-2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10132272A (ko) * | 2020-04-24 | 2021-11-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CN113284930B (zh) * | 2021-03-18 | 2023-04-11 |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支撑构件、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KR20220143215A (ko) * | 2021-04-15 | 2022-10-2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결합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CN113674626A (zh) * | 2021-08-20 | 2021-11-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13870728A (zh) * | 2021-09-03 | 2021-12-31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背板、显示模组以及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30077859A (ko) * | 2002-03-27 | 2003-10-04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20040054188A (ko) * | 2002-12-18 | 2004-06-25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램프 하우징 구조 |
US20050258749A1 (en) * | 2004-05-19 | 2005-11-24 | Joong-Ha Ahn | Plasma display device |
US20140218617A1 (en) * | 2013-02-05 | 2014-08-07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CN204946487U (zh) * | 2015-09-17 | 2016-01-06 | 湖南新亚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显示屏模块结构及显示装置 |
US20160066440A1 (en) * | 2014-09-02 | 2016-03-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urved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KR20160027893A (ko) * | 2015-07-14 | 2016-03-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곡면 표시 영역을 가지는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바일 전자 장치 |
CN105977274A (zh) * | 2015-03-10 | 2016-09-28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和便携式终端 |
CN207235341U (zh) * | 2017-09-26 | 2018-04-13 | 深圳传音制造有限公司 | 基于终端的散热结构及终端 |
CN108093602A (zh) * | 2016-11-22 | 2018-05-29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US20190006615A1 (en) * | 2017-07-03 | 2019-01-03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US20190058150A1 (en) * | 2017-08-18 | 2019-02-21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US20190081255A1 (en) * | 2017-09-12 | 2019-03-14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US20190200466A1 (en) * | 2017-12-27 | 2019-06-27 | Lg Display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
US20190196548A1 (en) * | 2017-12-27 | 2019-06-27 | Lg Display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
CN112310171A (zh) * | 2019-08-02 | 2021-02-02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面板底板和具有其的显示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407622B1 (ko) * | 2007-11-09 | 2014-06-1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1890451B1 (ko) | 2011-04-20 | 2018-08-21 |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가네카 | 폴리아미드이미드 용액 및 폴리아미드이미드막 |
KR102154522B1 (ko) | 2013-07-04 | 2020-09-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방열 시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2670441B1 (ko) | 2016-11-22 | 2024-05-3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1859723B1 (ko) | 2016-11-23 | 2018-05-21 |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 방열 시트의 제조방법 |
KR102343509B1 (ko) * | 2017-06-19 | 2021-12-2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패널 하부 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KR102309847B1 (ko) * | 2017-10-31 | 2021-10-0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커브드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 장치 |
KR102504122B1 (ko) * | 2018-03-05 | 2023-02-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
2019
- 2019-08-02 KR KR1020190094409A patent/KR2021001622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20
- 2020-04-10 US US16/845,417 patent/US11271191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7-31 CN CN202010757854.XA patent/CN11230925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30077859A (ko) * | 2002-03-27 | 2003-10-04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20040054188A (ko) * | 2002-12-18 | 2004-06-25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램프 하우징 구조 |
US20050258749A1 (en) * | 2004-05-19 | 2005-11-24 | Joong-Ha Ahn | Plasma display device |
US20140218617A1 (en) * | 2013-02-05 | 2014-08-07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US20160066440A1 (en) * | 2014-09-02 | 2016-03-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urved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CN105977274A (zh) * | 2015-03-10 | 2016-09-28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和便携式终端 |
KR20160027893A (ko) * | 2015-07-14 | 2016-03-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곡면 표시 영역을 가지는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바일 전자 장치 |
CN204946487U (zh) * | 2015-09-17 | 2016-01-06 | 湖南新亚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显示屏模块结构及显示装置 |
CN108093602A (zh) * | 2016-11-22 | 2018-05-29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US20190006615A1 (en) * | 2017-07-03 | 2019-01-03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US20190058150A1 (en) * | 2017-08-18 | 2019-02-21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US20190081255A1 (en) * | 2017-09-12 | 2019-03-14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CN207235341U (zh) * | 2017-09-26 | 2018-04-13 | 深圳传音制造有限公司 | 基于终端的散热结构及终端 |
US20190200466A1 (en) * | 2017-12-27 | 2019-06-27 | Lg Display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
US20190196548A1 (en) * | 2017-12-27 | 2019-06-27 | Lg Display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
CN109979323A (zh) * | 2017-12-27 | 2019-07-0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110010000A (zh) * | 2017-12-27 | 2019-07-12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112310171A (zh) * | 2019-08-02 | 2021-02-02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面板底板和具有其的显示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98733A1 (zh) * | 2021-03-26 | 2022-09-2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1864363B2 (en) | 2021-03-26 | 2024-01-02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271191B2 (en) | 2022-03-08 |
US20210036257A1 (en) | 2021-02-04 |
KR20210016223A (ko) | 2021-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309251A (zh) | 包括散热构件的显示设备 | |
US11137648B2 (en) | Displays with minimized border regions having an apertured TFT layer for signal conductors | |
KR102659601B1 (ko) | 표시 장치 | |
US10721820B2 (en) | Display device | |
KR20180005313A (ko) | 표시 장치 | |
US20200301558A1 (en) |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US12046547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connected to pads on substrate | |
US9313889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9362333B2 (en) | Semiconductor packages and display devices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packages | |
US20240290711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US11812594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10739887B2 (en) |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sensor | |
US10091869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2201640A (zh) | 电子装置 | |
CN114613257B (zh) | 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 |
US11874989B2 (en) | Touch screen, display panel, and vehicle diagnosis equipment | |
US10910450B2 (en) | Chip on film packag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4283688B (zh) | 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 |
US11793025B2 (en) |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cavity at border portion | |
KR102720537B1 (ko) | 표시 패널 | |
KR20190070246A (ko) | 표시장치 | |
CN112820192A (zh) | 包括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 | |
CN116387286A (zh) | 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 |
TW202418535A (zh) | 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 |
CN116259234A (zh) | 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