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5108A - 一种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5108A
CN112305108A CN202011149567.7A CN202011149567A CN112305108A CN 112305108 A CN112305108 A CN 112305108A CN 202011149567 A CN202011149567 A CN 202011149567A CN 112305108 A CN112305108 A CN 112305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eed oil
beta
campesterol
adult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495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重怡
王栋
郭平
董莹莹
张文中
朱作为
唐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Institute Of Food Control (national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ts And Processed Food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Institute Of Food Control (national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ts And Processed Food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Institute Of Food Control (national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ts And Processed Food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Jiangxi Institute Of Food Control (national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ts And Processed Food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0111495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51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5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51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6Signal analysis
    • G01N30/8675Evaluation, i.e. decoding of the signal into analytica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2030/042Standards
    • G01N2030/045Standards intern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验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本发明对油茶籽油和不同植物油进行皂化,对皂化物进行脂肪酸含量检测,对非皂化物进行三萜类化合物检测,通过油酸/山嵛酸和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两个比值,可以快速对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稻米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新型高油酸植物油(高油酸花生油、高油酸葵花籽油、高油酸菜籽油)进行掺假定性鉴别分析。该方法通过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比值小于1200或者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小于40两个指标综合判断,即能判别纯茶油中掺假,可直观地呈现出纯茶籽油油脂掺假特点,定性鉴别纯茶籽油的掺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 籽油掺假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验检测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籽油又名野山茶油、山茶油,是纯天然高级木本食用油。油茶树生长在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整个生长过程无需化肥、农药等辅助手段。油茶籽油作为我国特有的高值木本植物油,由于营养丰富,售价较高,导致掺假问题一直较为严重,以低价植物油如花生油、大豆油、棉籽油、葵花籽油或菜籽油等冒充或掺杂售卖获取暴利的现象较为普遍。目前,油茶籽油掺假的检测方法以折光率、碘值、酸价等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等色谱方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光谱方法为主。
其中,常规理化检测法主要依据不同植物油的理化性质进行快速定性或是半定量鉴别食用植物油掺杂情况。GB 11765—2003“油茶籽油”中规定了不同级别油茶籽油中酸值、过氧化值、不皂化物含量、脂肪酸组成等技术质量指标及其检验方法。GB 5539—2008“粮油检验油脂定性试验”中规定了大豆油、油茶籽油、茶籽油等13种油的定性检验方法。赵瑜亮等通过比较分析了油茶籽油与几种常见食用油中碘值、过氧化值、酸值和皂化值的差异,通过不同理化指标值的差异可以区分油茶籽油与其他食用植物油。
脂肪酸组成是油茶籽油掺假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是基于油茶籽油中油酸含量较高。DB33/T 735—2009“掺假山茶油定性鉴别气相色谱法”中规定了以气相色谱法掺假油茶籽油进行定性鉴别的方法,该方法中对掺入一种或是几种植物油(菜籽油、大豆油和棕榈油)后的油茶籽油定性鉴别方法进行阐述,该方法的判定限为10%。
光谱方法中,主要针对油茶籽油和其他植物油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掺假模型。如孙通等采用近红外光谱对茶油的复杂掺假(掺入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及混合油)进行测定,再由PLS-LDA建立茶油掺假检测模型。
以上主要检测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常规理化检测技术,只能进行粗略的定性分析,无法对单一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在鉴别是否掺入其他油品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油酸含量高这一脂肪酸指标,对于目前市场上新型的高油酸植物油新品种(高油酸花生油、高油酸葵花籽油、高油酸菜籽油等)的冒充或者掺杂,脂肪酸判别指标往往失效;而针对茶油风味和营养物质以及光谱建模还未开发出茶油的关键特征化合物用于定性定量,因此油茶籽油掺杂依然缺乏量化指标,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实际掺假鉴别中。此外光谱方法往往需要对不同植物油进行建模,往往基于植物油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来开发方法,而对油茶籽油中掺杂少量其他低价植物油则灵敏度较低,缺乏量化指标,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实际掺假鉴别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
脂肪酸是油脂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植物油中的特征信息,分析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是常见的油脂研究分析项目之一,多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脂肪酸的测定。不同油脂掺假后脂肪酸的分布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梯度的不同种油脂掺假随着掺假油百分含量的变化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为植物油掺伪的定性鉴别提供了依据。
三萜化合物是油脂的主要营养物质,也可以作为植物油特征信息利用,不同植物油三萜化合物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不同梯度的不同种油脂掺假随着掺假油百分含量的变化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为植物油掺伪的定性鉴别提供了依据。
本发明对油茶籽油和不同植物油进行皂化,对皂化物进行脂肪酸含量检测,对非皂化物进行三萜类化合物检测,通过油酸/山嵛酸和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两个比值,可以快速对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稻米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新型高油酸(油酸含量高于60%)植物油(高油酸花生油、高油酸葵花籽油、高油酸菜籽油)进行掺假定性鉴别分析。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油茶籽油纯油样品收集:收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油茶籽油纯油样品和其他品种植物油;
(2)甲酯化处理与气相色谱分析:将上述油茶籽油纯油样品、其他品种植物油和掺假油茶籽油样品皂化后进行甲酯化处理,通过气相色谱技术采集油茶籽油纯油样品和掺假油茶籽油样品的原始脂肪酸指纹图谱;
(3)三萜化合物甲酯化处理与气质联用分析:将上述油茶籽油纯油样品、其他品种植物油和掺假油茶籽油样品皂化后保留的非皂化物进行甲酯化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采集油茶籽油纯油样品、其他品种植物油和掺假茶籽油样品的三萜化合物指纹图谱;
(4)油酸/山嵛酸比值计算:将采集的原始脂肪酸指纹图谱采用归一化面积法定量主要脂肪酸,计算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的比值;
(5)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计算:将采集的三萜化合物指纹图谱利用内标物的已知含量计算相对响应因子,结合标准曲线定量β香树脂醇和菜油甾醇,计算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的比值;
(6)掺假判别: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低于1200或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小于40时,则可以定性判别出油茶籽油中有其他品种植物油掺假。
进一步地,所述其他品种植物油为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稻米油、玉米油、高油酸菜籽油、高油酸花生油、高油酸葵花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采集油茶籽油纯油样品的数量为10-15个,油茶籽油纯油样品的制备采用浸出法或压榨法。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油酸/山嵛酸的脂肪酸甲酯化处理采用酸碱结合法。
进一步地,所述酸碱结合法的工艺过程为:取1g纯茶油样品置于250mL的烧瓶中,加入100μL浓度1mg/mL的胆甾烷醇和质量浓度2%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10mL,混匀,75℃下水浴回流30min,从中取出取5mL皂化液以备步骤(3)中三萜化合物甲酯化处理;从回流冷凝器上端加入5mL15%三氟化硼甲醇溶液,水浴回流2min,用少量水冲洗回流冷凝器,停止加热,从水浴上取下烧瓶,迅速冷却至室温,准确加入10mL~30mL正庚烷,振摇2min,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静置分层,吸取上层正庚烷提取溶液5mL至25mL试管中,加入3g~5g无水硫酸钠,振摇1min,静置5min,吸取上层溶液到进样瓶中待测定。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气相色谱技术分析条件为:岛津GCMS-2010plus、SP-2560毛细管柱100m*0.25mm*0.2μm;载气氦气;进样口温度:270℃;柱温:初始温度100℃,保持1min;10℃/min升温至180℃,保持6min;1℃/min升温至200℃,保持20min;4℃/min升温至230℃,保持10.5min;柱流速:1.04mL/min;分流比:100:1;进样量:1μL。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三萜化合物甲酯化处理的工艺过程为:取步骤(2)中5mL皂化液过中性氧化铝柱,先用5mL乙醇活化后再用30mL正己烷洗脱非皂化物,收集洗脱液,洗脱液在65℃旋转蒸发器蒸干后复溶于5mL正己烷,转移到15mL玻璃离心小管中,氮吹干后加入100μL硅烷化衍生试剂,室温放置15分钟,加入1500μL正己烷稀释后过0.22μm有机滤膜。处理后的样品可以直接准备进样,同时对β-香树脂醇和菜油甾醇建立标准曲线,各梯度分别加入100μL内标(1mg/mL胆甾烷醇)。
进一步地,所述硅烷化衍生试剂为99:1的BSTFA-TMCS和等体积无水嘧啶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条件为:安捷伦7890B、HP-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载气氦气;流速0.95mL/min,进样口温度:320℃,进样量为1μL,不分流;柱温升温程序:初始温度180℃,保持1min,然后以4℃/min升到300℃,并保持25min;溶剂延迟时间:20min;电子轰击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传输线温度300℃;离子源温度250℃;质量扫描范围m/z 50~6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通过对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筛查,从中发掘油茶籽油山嵛酸含量在常规植物油品种最低,再根据油茶籽油中油酸含量高的特点,通过油酸/山嵛酸比值可以直观显示纯油茶籽油特点。
(2)本发明通过对油茶籽油三萜化合物进行筛查,发现β-香树脂醇是油茶籽油的特征营养组分,且菜油甾醇在油茶籽油中含量低,在其他常规植物油中β-香树脂醇含量低或者无,菜油甾醇含量高的特点,通过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可以直观显示纯茶油特点。
(3)本发明中对皂化物检测脂肪酸含量,非皂化物检测三萜化合物,通过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比值小于1200或者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小于40两个指标综合判断,即能判别纯油茶籽油中掺假,可直观地呈现出纯茶籽油油脂掺假特点,定性鉴别纯茶籽油的掺假。
(4)本发明通过油酸/山嵛酸和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两者综合,可以有效鉴别5%其他植物油的掺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应当理解,以下描述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本发明所述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只是为了示例性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同等倍数的提高或降低所述当量、浓度,或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改变参数,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其技术方案也受本发明保护。而且,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具体实施例
收集湖南、广西、江西等不同产地的油茶籽油纯油样品15个,任选一种纯油茶籽油样品用于掺假样品设计(即纯油茶籽油中分别掺入10%、15%,20%的体积比的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稻米油、玉米油、高油酸菜籽油、高油酸花生油、高油酸葵花籽油);按本发明前述发明内容的方法将上述油茶籽油纯油样品以及掺假油样品分别进行甲酯化处理,通过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采集所述油茶籽油纯油样品和掺假茶籽油样品的原始脂肪酸指纹图谱;将采集的原始脂肪酸指纹图谱采用归一化面积法定量主要脂肪酸,计算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比值和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油茶籽和常见植物油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比值和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见下表1。
其中,油酸/山嵛酸的脂肪酸甲酯化处理采用酸碱结合法,工艺过程为:取1g纯油茶籽油样品置于250mL的烧瓶中,加入100μL浓度1mg/mL的胆甾烷醇和质量浓度2%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10mL,混匀,75℃下水浴回流30min,从中取出取5mL皂化液以备三萜化合物甲酯化处理;从回流冷凝器上端加入5mL 15%三氟化硼甲醇溶液,水浴回流2min,用少量水冲洗回流冷凝器,停止加热,从水浴上取下烧瓶,迅速冷却至室温,准确加入10mL~30mL正庚烷,振摇2min,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静置分层,吸取上层正庚烷提取溶液5mL至25mL试管中,加入3g~5g无水硫酸钠,振摇1min,静置5min,吸取上层溶液到进样瓶中待测定。
气相色谱技术分析条件为:岛津GCMS-2010plus、SP-2560毛细管柱100m*0.25mm*0.2μm;载气氮气;进样口温度:270℃;柱温:初始温度100℃,保持1min;10℃/min升温至180℃,保持6min;1℃/min升温至200℃,保持20min;4℃/min升温至230℃,保持10.5min;柱流速:1.04mL/min;分流比:100:1;进样量:1μL。
三萜化合物甲酯化处理的工艺过程为:取油酸/山嵛酸的脂肪酸甲酯化处理中5mL皂化液过中性氧化铝柱,先用5mL乙醇活化后再用30mL正己烷洗脱非皂化物,收集洗脱液,洗脱液在65℃旋转蒸发器蒸干后复溶于5mL正己烷,转移到15mL玻璃离心小管中,氮吹干后加入100μL硅烷化衍生试剂(所述硅烷化衍生试剂为99:1的BSTFA-TMCS和等体积无水嘧啶的混合物),室温放置15分钟,加入1500μL正己烷稀释后过0.22μm有机滤膜。处理后的样品可以直接准备进样,同时对β-香树脂醇和菜油甾醇建立标准曲线,各梯度分别加入100μL内标(1mg/mL胆甾烷醇)。
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条件为:安捷伦7890B、HP-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载气氦气;流速0.95mL/min,进样口温度:320℃,进样量为1μL,不分流;柱温升温程序:初始温度180℃,保持1min,然后以4℃/min升到300℃,并保持25min;溶剂延迟时间:20min;电子轰击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传输线温度300℃;离子源温度250℃;质量扫描范围m/z 50~650。
表1油茶籽油(即茶油)和常见植物油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和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
Figure BDA0002740766410000081
由表1可以看出,纯茶油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比值在1400~2700之间,而常见食用植物油中,大豆油比值低于100,菜籽油100左右,花生油15左右,葵花籽油20左右,而新型高油酸品种植物油中,高油酸花生油15左右,高油酸菜籽油100左右,高油酸葵花籽油50左右。对于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纯茶油高于50以上,在稻米油、玉米油和菜籽油中我们未检测β-香树脂醇,因此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为0,而葵花籽油、花生油和大豆油比值在0.2以下。
表2不同比例掺假油茶籽油(即茶油)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和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
Figure BDA0002740766410000091
本发明以茶油1作为掺假模拟掺入其他植物油种,分别掺入5%、10%、15%、20%的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稻米油、玉米油、高油酸菜籽油、高油酸葵花籽油、高油酸花生油后进行检测,发现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均有明显降低,5%~20%的菜籽油掺假,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比值在1200以下,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在4以下;5%~20%的葵花籽油掺假,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比值在800以下,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在50以下;5%~20%的花生油掺假,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比值在350以下,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在50以下;5%~20%的大豆油掺假,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比值在1300以下,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在30以下;5%~20%的高油酸花生油、高油酸葵花籽油、高油酸菜籽油掺假,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和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和非高油酸品种类似。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当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1200且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40时,则可以定性判别出油茶籽油中可能掺有其他植物油;当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1200且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40时,可能掺有大豆油、稻米油、玉米油;当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1200且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40时,可能掺有(高油酸)花生油、(高油酸)葵花籽油。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油茶籽油纯油样品收集:收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油茶籽油纯油样品和其他品种植物油;
(2)甲酯化处理与气相色谱分析:将上述油茶籽油纯油样品、其他品种植物油和掺假油茶籽油样品皂化后进行甲酯化处理,通过气相色谱技术采集油茶籽油纯油样品和掺假油茶籽油样品的原始脂肪酸指纹图谱;
(3)三萜化合物甲酯化处理与气质联用分析:将上述油茶籽油纯油样品、其他品种植物油和掺假油茶籽油样品皂化后保留的非皂化物进行甲酯化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采集油茶籽油纯油样品、其他品种植物油和掺假茶籽油样品的三萜化合物指纹图谱;
(4)油酸/山嵛酸比值计算:将采集的原始脂肪酸指纹图谱采用归一化面积法定量主要脂肪酸,计算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的比值;
(5)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计算:将采集的三萜化合物指纹图谱采用结合内标物的已知含量计算相对响应因子,结合标准曲线定量β香树脂醇和菜油甾醇,计算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的比值;
(6)掺假判别:顺式油酸甲酯/山嵛酸甲酯低于1200或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小于40时,则可以定性判别出油茶籽油中有其他品种植物油掺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品种植物油为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稻米油、玉米油、高油酸菜籽油、高油酸花生油、高油酸葵花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集油茶籽油纯油样品的数量为10-15个,油茶籽油纯油样品的制备采用浸出法或压榨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油酸/山嵛酸的脂肪酸甲酯化处理采用酸碱结合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碱结合法的工艺过程为:取1g纯茶油样品置于250mL的烧瓶中,加入100μL浓度1mg/mL的胆甾烷醇和质量浓度2%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10mL,混匀,75℃下水浴回流30min,从中取出取5mL皂化液以备步骤(3)中三萜化合物甲酯化处理;从回流冷凝器上端加入5mL 15%三氟化硼甲醇溶液,水浴回流2min,用少量水冲洗回流冷凝器,停止加热,从水浴上取下烧瓶,迅速冷却至室温,准确加入10mL~30mL正庚烷,振摇2min,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静置分层,吸取上层正庚烷提取溶液5mL至25mL试管中,加入3g~5g无水硫酸钠,振摇1min,静置5min,吸取上层溶液到进样瓶中待测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气相色谱技术分析条件为:岛津GCMS-2010plus、SP-2560毛细管柱100m*0.25mm*0.2μm;载气氮气;进样口温度:270℃;柱温:初始温度100℃,保持1min;10℃/min升温至180℃,保持6min;1℃/min升温至200℃,保持20min;4℃/min升温至230℃,保持10.5min;柱流速:1.04mL/min;分流比:100:1;进样量:1μ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三萜化合物甲酯化处理的工艺过程为:取步骤(2)中5mL皂化液过中性氧化铝柱,先用5mL乙醇活化后再用30mL正己烷洗脱非皂化物,收集洗脱液,洗脱液在65℃旋转蒸发器蒸干后复溶于5mL正己烷,转移到15mL玻璃离心小管中,氮吹干后加入100μL硅烷化衍生试剂,室温放置15分钟,加入1500μL正己烷稀释后过0.22μm有机滤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化衍生试剂为99:1的BSTFA-TMCS和等体积无水嘧啶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条件为:安捷伦7890B、HP-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载气氦气;流速0.95mL/min,进样口温度:320℃,进样量为1μL,不分流;柱温升温程序:初始温度180℃,保持1min,然后以4℃/min升到300℃,并保持25min;溶剂延迟时间:20min;电子轰击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传输线温度300℃;离子源温度250℃;质量扫描范围m/z 50~650。
CN202011149567.7A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23051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9567.7A CN112305108A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9567.7A CN112305108A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5108A true CN112305108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327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49567.7A Pending CN112305108A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510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4790A (zh) * 2021-09-07 2021-12-24 湘潭大学 一种检测山茶油掺杂的方法
CN114076806A (zh) * 2021-10-28 2022-02-22 青海大学 一种亚麻籽油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CN115436552A (zh) * 2022-08-30 2022-12-06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特征性成分含量测定香榧籽油真伪及含量的气质联用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0195A (zh) * 2012-09-03 2012-12-19 湖南农业大学 基于脂肪酸标准指纹图谱的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
CN102841171A (zh) * 2012-09-03 2012-12-26 湖南农业大学 基于主要脂肪酸比值的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
CN106896177A (zh) * 2017-04-21 2017-06-27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一种芝麻油中掺伪植物油种类及掺伪量鉴别方法
CN109001306A (zh) * 2018-06-01 2018-12-14 南昌大学 一种茶油中角鲨烯和甾醇指标的预测方法
CN109633014A (zh) * 2018-12-29 2019-04-16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一种测定烟叶中21种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0596287A (zh) * 2019-10-30 2019-12-20 宁波市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一种鉴别浙江红花山茶油与普通白花山茶油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0195A (zh) * 2012-09-03 2012-12-19 湖南农业大学 基于脂肪酸标准指纹图谱的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
CN102841171A (zh) * 2012-09-03 2012-12-26 湖南农业大学 基于主要脂肪酸比值的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
CN106896177A (zh) * 2017-04-21 2017-06-27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一种芝麻油中掺伪植物油种类及掺伪量鉴别方法
CN109001306A (zh) * 2018-06-01 2018-12-14 南昌大学 一种茶油中角鲨烯和甾醇指标的预测方法
CN109633014A (zh) * 2018-12-29 2019-04-16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一种测定烟叶中21种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0596287A (zh) * 2019-10-30 2019-12-20 宁波市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一种鉴别浙江红花山茶油与普通白花山茶油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聂蔚: "地理标志性产品"邵阳茶油"品质分析及其标准起草",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Ⅰ辑》 *
董莹莹 等: "三萜类化合物指纹图谱在山茶油真伪鉴别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郭华 等: "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测定", 《中国油脂》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4790A (zh) * 2021-09-07 2021-12-24 湘潭大学 一种检测山茶油掺杂的方法
CN114076806A (zh) * 2021-10-28 2022-02-22 青海大学 一种亚麻籽油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CN115436552A (zh) * 2022-08-30 2022-12-06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特征性成分含量测定香榧籽油真伪及含量的气质联用法
CN115436552B (zh) * 2022-08-30 2023-10-13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特征性成分含量测定香榧籽油真伪及含量的气质联用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05108A (zh) 一种基于油酸/山嵛酸以及β-香树脂醇/菜油甾醇比值的油茶籽油掺假检测方法
Wang et al. Ultrasonication extraction and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clean-up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edible oil by an isotope dilu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CN107478736B (zh) 一种基于挥发性成分组成判断啤酒花新鲜度的方法
WO2017173638A1 (zh) 角鲨烯作为橄榄油和油茶籽油鉴别标记物的建立方法
Angerosa et al. Analysis and authentication
CN110108821B (zh) 一种分散固相萃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Bianchi et al. Chemometric criteria for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Italian Protected Denomination of Origin (DOP) olive oils from their metabolic profiles
CN113125590A (zh) 一种基于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的滇红工夫茶汤香气品质客观评价方法
CN106841427A (zh) 一种检测pku和cah的串联质谱试剂盒制备及其应用
CN104267123A (zh) 食用油样品中游离甾醇组份分析方法及地沟油鉴别方法
CN109991325B (zh) 基于代谢组学数据融合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食品品质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CN102539598A (zh) 一种分离和检测食用植物油中的聚甘油酯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2590405A (zh) 一种鉴别地沟油的方法
CN113030362A (zh) 一种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多种有机磷的方法
Zhang et al.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phosphate in raw Jatropha curcas oil by ion chromatography
CN107102078B (zh) 一种测定栀子黄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
CN111122735A (zh) 一种川芎药物质量检测方法
Dandan et 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extraction process of Moringa instant tea on its sensory quality
CN113984940A (zh) 一种高通量快速检测高山杜鹃花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方法
CN113533608A (zh) 一种低成本的适合于大批量食用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的方法
CN105784906A (zh) 角鲨烯作为橄榄油和油茶籽油鉴别标记物的建立方法
Han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dulteration of Qinghai flaxseed oil based on phytosterol composition and chemometrics
CN115308340B (zh) 一种在冬油菜越冬期检测抗寒标志物的方法及应用
CN114076806A (zh) 一种亚麻籽油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CN116337800B (zh) 基于atr-ftir的马蔺籽油质量评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