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8372B - 车身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8372B
CN112298372B CN202010649111.0A CN202010649111A CN112298372B CN 112298372 B CN112298372 B CN 112298372B CN 202010649111 A CN202010649111 A CN 202010649111A CN 112298372 B CN112298372 B CN 1122983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member
vehicle body
fram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91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8372A (zh
Inventor
竹田智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98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8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8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8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4Radiator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隔壁确保配置多个热交换构件的空间的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结构(10)具备设置于前隔壁的第一上部支承托架和第一下部支承托架。第一上部支承托架设置于上框架,对第一热交换构件的上部进行支承。第一下部支承托架设置于下框架,对第一热交换构件的下部进行支承。在第一下部支承托架的第一支承座面部设置有供第一热交换构件的第一下部支承销穿过的第一下支承部和供第一热交换构件的止转销穿过的止转部。

Description

车身前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车身前部结构,例如已知有如下的结构:前隔壁形成为矩形框体并且设置在发动机室的车身前方侧,在前隔壁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器等。具体而言,前隔壁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上框架、从上框架的两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侧框架、以及将两侧的侧框架的下端部连结的下框架形成为矩形框体。以下,将散热器作为热交换构件进行说明,将前隔壁作为隔壁进行说明。
通过使热交换构件的上部支承销穿过上框架的上橡胶衬套,使热交换构件的下部支承销穿过下框架的多个下橡胶衬套,由此,限制热交换构件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由此,使上部支承销及下部支承销相对于上橡胶衬套及下橡胶衬套不能脱离,热交换构件被稳定地支承于隔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6392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在专利文献1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例如,热交换构件的下部支承销穿过下框架的多个下橡胶衬套。即,热交换构件通常具备个数比上部支承销多的下部支承销。
然而,例如是具备涡轮增压器的车辆的情况下,需要在隔壁的内部设置油冷却器作为热交换构件。另外,例如是电力机动车的情况下,需要在隔壁的内部设置冷却器作为高压电装部件的热交换构件。因此,要求在隔壁确保配置多个热交换构件的空间的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隔壁确保配置多个热交换构件的空间的车身前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例如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10)具备:上框架(例如实施方式的上框架21),其形成隔壁(例如实施方式的前隔壁12)的上框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上部支承托架(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上部支承托架32),其设置于所述上框架,对热交换构件(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上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热交换构件的上部36)进行支承;下框架(例如实施方式的下框架23),其形成所述隔壁的下框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下部支承托架(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下部支承托架31),其设置于所述下框架,对所述热交换构件的下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热交换构件的下部35)进行支承,所述下部支承托架具备支承座面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支承座面部41),在该支承座面部设置有供所述热交换构件的下部支承销(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下部支承销62)穿过的下支承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下支承部46)和供所述热交换构件的止转销部(例如实施方式的止转销部63)穿过的止转部(例如实施方式的止转部47)。
根据(1)的方案,在下部支承托架具备支承座面部,在支承座面部设置有下支承部和止转部。因而,通过使热交换构件的止转销部(具体而言,是止转销)穿过止转部,由此能够利用止转部抑制热交换构件在水平方向进行旋转。
另外,通过在支承座面部设置下支承部和止转部,由此能够将下支承部和止转部配置于单一的支承座面部。即,不需要为了设置下支承部和止转部而备置两个支承座面部。因而,能够将用于设置下支承部和止转部的区域抑制得较小。由此,在隔壁除了能够确保配置热交换构件的空间之外,还能够确保配置其他的热交换构件(以下,称为第二热交换构件)的空间。即,能够在隔壁确保配置多个热交换构件的空间。
(2)在上述(1)的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下部支承托架设置于所述下框架的、靠在上下方向将所述上框架的端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上框架的端部21a)和所述下框架的端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下框架的端部23a)连结的侧框架(例如实施方式的侧框架22)的部位(例如实施方式的下框架的靠侧框架的部位23c),所述上部支承托架将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侧框架连结。
根据(2)的方案,将下部支承托架设置于靠侧框架的部位。因而,能够将上部支承托架设置于靠侧框架的部位。由此,能够利用上部支承托架将上框架和侧框架连结,能够提高矩形框体的隔壁的强度、刚性。
(3)在上述(1)或(2)的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上部支承托架具有供所述热交换构件的上部支承销(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上部支承销61)穿过的上支承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上支承部57),所述上支承部配置于相对于所述下支承部在车宽方向上偏移的位置。
根据(3)的方案,通过将上支承部配置成相对于下支承部偏移,由此能够良好地抑制热交换构件在水平方向进行旋转。
(4)在上述(1)或(2)的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上部支承托架具有供所述热交换构件的上部支承销(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上部支承销61)穿过的上支承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上支承部57),所述上支承部相对于所述下支承部位于所述止转部的相反侧、且配置于相对于所述下支承部在车宽方向偏移的位置。
根据(4)的方案,将上支承部配置于相对于下支承部而言处于止转部的相反侧、且在车宽方向偏移的位置。因而,能够使上支承部、下支承部、及止转部在车宽方向依次偏移(即,错开)地配置。由此,能够在利用上下各一个支承销支承热交换构件的状态下抑制热交换构件向水平方向的旋转。
(5)在上述(1)~(4)中任一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下部支承托架具有:前座面安装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前座面安装部42),其从所述支承座面部向车身前方延伸;以及后座面安装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后座面安装部43),其从所述支承座面部向车身后方延伸,所述前座面安装部具有:第一前安装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前安装部42a),其在所述下支承部的车身前方安装于所述下框架;以及第二前安装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前安装部42b),其在所述止转部的车身前方安装于所述下框架,所述后座面安装部具有:第一后安装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后安装部43a),其在所述下支承部的车身后方安装于所述下框架;以及第二后安装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后安装部43b),其在所述止转部的车身后方安装于所述下框架。
根据(5)的方案,在下支承部及止转部的车身前方设置有第一前安装部及第二前安装部。另外,在下支承部及止转部的车身后方设置有第一后安装部及第二后安装部。因而,能够使来自热交换构件的上下方向的载荷、及来自止转销部的旋转力矩从第一前安装部、第二前安装部、及第一后安装部、第二后安装部向下框架分散并传递。由此,能够利用单一的支承座面部可靠地支承下支承部和止转部,能够确保充分的支承刚性。
(6)在上述(1)~(5)中任一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也可以是,该车身前部结构具备:侧框架(例如实施方式的侧框架22),其将所述上框架的端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上框架的端部21a)和所述下框架的端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下框架的端部23a)在上下方向连结;以及角部加强构件(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角部加强构件24、第二角部加强构件25),其使所述侧框架和所述下框架结合、且设置于所述下部支承托架的周围。
根据(6)的方案,通过使角部加强构件与侧框架和下框架结合,由此能够利用角部加强构件强化侧框架和下框架的结合。由此,针对从热交换构件作用于下支承部的上下方向的载荷(即热交换构件的重量),能够利用角部加强构件提高下框架的支承刚性。
(7)在上述(1)~(6)中任一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止转销部从所述热交换构件的下部向车宽方向伸出。
根据(7)的方案,热交换构件例如为了保护翅片、管而在侧部设置有托架。因此,托架与热交换构件的下部(即下箱体)相比配置于外侧。于是,使止转销部从热交换构件的下部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伸出。因而,能够将止转销部配置成以某种程度靠热交换构件侧。由此,例如,在与热交换构件相邻地设置第二热交换构件的情况下,能够将相对于热交换构件的间隔抑制得较小地配置第二热交换构件。即,能够将热交换构件和第二热交换构件配置于隔壁。
(8)在上述(7)的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止转销部具有:止转座部(例如实施方式的止转座部64),其从所述热交换构件的下部向车宽方向伸出;以及加强肋(例如实施方式的加强肋65),其从所述热交换构件到所述止转座部连续设置。
根据(8)的方案,通过使加强肋从热交换构件到止转座部连续设置,由此能够利用加强肋加强止转座部。由此,能够提高止转座部的强度、刚性,能够利用止转销部可靠地抑制热交换构件的旋转。
(9)在上述(1)~(8)中任一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隔壁中,在与所述热交换构件空开间隔地设置的第二热交换构件(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热交换构件18)和所述热交换构件之间具备分隔构件(例如实施方式的分隔构件19)。
根据(9)的方案,在隔壁设置有热交换构件和第二热交换构件。即,能够有效地利用矩形框体的隔壁的空间来设置热交换构件和第二热交换构件。另外,通过在第二热交换构件和热交换构件之间配置分隔构件,由此能够提高第二热交换构件和热交换构件的冷却性能。
(10)在上述(9)的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也可以是,该车身前部结构具备第二下部支承托架(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下部支承托架81、82),该第二下部支承托架设置于所述下框架,对第二热交换构件的下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热交换构件的下部71)进行支承,所述第二下部支承托架具有:第二支承座面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支承座面部94),其设置有供所述第二热交换构件的第二下部支承销(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下部支承销83)穿过的第二下支承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下支承部84),并对所述第二热交换构件进行支承;第二前座面安装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前座面安装部95),其从所述第二支承座面部向车身前方延伸;以及第二后座面安装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后座面安装部96),其从所述第二支承座面部向车身后方延伸,所述第二前座面安装部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下支承部在车宽方向上空开间隔地安装于所述下框架的一对前安装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前安装部95a),所述第二后座面安装部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下支承部在车宽方向上空开间隔地安装于所述下框架的一对后安装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后安装部96a)。
根据(10)的方案,在第二下支承部的车身前方设置有一对前安装部。另外,在第二下支承部的车身后方设置有一对后安装部。因而,能够使来自第二热交换构件的上下方向的载荷从一对前安装部及一对后安装部向下框架分散并传递。由此,能够利用第二支承座面部(即第二下部支承托架)可靠地支承第二下支承部,能够确保充分的支承刚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侧部结构,在下部支承托架具备支承座面部,在支承座面部设置有下支承部和止转部。由此,能够在隔壁确保配置多个热交换构件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身前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所得到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的II部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第一支承单元、第一角部加强构件及第二角部加强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沿图3的IV-IV线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5是沿图1的V-V线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6是沿图3的VI-VI线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7是沿图1的VII-VII线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8是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的第一上部支承托架及第二上部支承托架所得到的立体图。
图9是沿图1的IX-IX线剖切后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身前部结构
12 前隔壁(隔壁)
17 第一热交换构件(热交换构件)
18 第二热交换构件
19 分隔构件
21 上框架
21a 上框架的端部
22 侧框架
23 下框架
23a 下框架的端部
23c 下框架中的靠侧框架的部位
24 第一角部加强构件(角部加强构件)
25 第二角部加强构件(角部加强构件)
31 第一下部支承托架(下部支承托架)
32 第一上部支承托架(上部支承托架)
35 第一热交换构件的下部
36 第一热交换构件的上部
41 第一支承座面部(支承座面部)
42 第一前座面安装部(前座面安装部)
42a 第一前安装部
42b 第二前安装部
43 第一后座面安装部(后座面安装部)
43a 第一后安装部
43b 第二后安装部
46 第一下支承部(下支承部)
47 止转部
57 第一上支承部(上支承部)
61 第一上部支承销(上部支承销)
62 第一下部支承销(下部支承销)
63 止转销部
64 止转座部
65 加强肋
66 止转销
71 第二热交换构件的下部
74、75 第二上部支承托架
81、82 第二下部支承托架
83 第二下部支承销
84 第二下支承部
94 第二支承座面部
95 第二前座面安装部
95a 前安装部
96 第二后座面安装部
96a 后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的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1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l的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1的左方。
图1是从车身前方观察车辆1的车身前部结构10所得到的立体图。
车身前部结构10为大致左右对称的结构,以下对左右两侧的结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进行说明。
[车身前部结构]
如图1所示,车身前部结构10具备前侧框架11、前隔壁(隔壁)12、第一支承单元14、第二支承单元15、第一热交换构件17及第二热交换构件18、以及分隔构件19。
前侧框架11是在车宽方向的两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形成车身的骨架的构件。在两侧的前侧框架11的前端部设置有前隔壁12。前隔壁12形成为矩形框体,在内部支承有第一热交换构件17及第二热交换构件18。
[前隔壁]
前隔壁12具备形成矩形框体的上框架21、侧框架22、下框架23、第一角部加强构件(角部加强构件)24、以及第二角部加强构件(角部加强构件)25。
侧框架22为大致左右对称的构件,以下,对左侧的侧框架22进行说明,省略右侧的侧框架22的说明。另外,第一角部加强构件24及第二角部加强构件25均为大致左右对称的构件,以下,对左侧的第一角部加强构件24及第二角部加强构件25进行说明,省略右侧的角部加强构件24、25的说明。
上框架21是形成前隔壁12的上框部的构件,配置成朝向车宽方向延伸。上框架21的两端部借助连结杆连结于上梁(未图示)。上梁配置于前侧框架11的上方,从前柱(未图示)向车身前方延伸。
侧框架22从上框架21的端部21a向下方延伸至下框架23的端部23a。即,侧框架22在上下方向将上框架21的端部21a和下框架23的端部23a连结。侧框架22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22a支承于前侧框架11的前端部。在两侧的侧框架22的下端部22b连结有下框架23。
下框架23是形成前隔壁12的下框部的构件。下框架23在连结于两侧的侧框架22的下端部22b的状态下朝向车宽方向配置。前隔壁12利用上框架21、两侧的侧框架22、及下框架23形成为矩形框体。
图2是将图1的II部放大后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一支承单元14、第一角部加强构件24及第二角部加强构件25的立体图。
如图2、图3所示,侧框架22的下端部22b及下框架23的端部23a利用第一角部加强构件24相结合。第一角部加强构件24沿着下框架23的端部23a中的车身前方的前凸缘23b形成为曲轴状,且在外端部24a具有突片24b。第一角部加强构件24例如通过点焊而接合于前凸缘23b,突片24b通过点焊而接合于侧框架22的下端部22b的前壁22c。
另外,侧框架22的下端部22b及下框架23的端部23a利用第二角部加强构件25相结合。第二角部加强构件25沿着下框架23的端部23a和侧框架22的下端部22b的内壁22d形成为L字状。第二角部加强构件25例如通过点焊而接合于下框架23的端部23a和侧框架22的内壁22d。
这样一来,侧框架22的下端部22b和下框架23的端部23a利用第一角部加强构件24相结合,还利用第二角部加强构件25相结合。由此,侧框架22的下端部22b与下框架23的端部23a的结合利用第一角部加强构件24及第二角部加强构件25得到强化。
[第一支承单元14]
如图1所示,在前隔壁12设置有第一支承单元14。第一支承单元14具备设置于下框架23的第一下部支承托架(下部支承托架)31和设置于上框架21的第一上部支承托架(上部支承托架)32。
如图2、图3所示,第一下部支承托架31设置于下框架23的靠侧框架22的部位23c。在第一下部支承托架31的周围设置有第一角部加强构件24及第二角部加强构件25。具体而言,在第一下部支承托架31的车身前方的附近,第一角部加强构件24的内端部24c接合于下框架23的前凸缘23b。另外,在第一下部支承托架3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附近,第二角部加强构件25的内端部25a接合于下框架23的端部23a。
第一下部支承托架31是对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下部35进行支承的托架,具备第一支承座面部(支承座面部)41、第一前座面安装部(前座面安装部)42以及第一后座面安装部(后座面安装部)43。
第一支承座面部41具备第一支承基座45、第一下支承部46以及止转部47。
第一支承基座45的车宽方向的第一尺寸L1形成得大于第一支承基座45的车身前后方向的第二尺寸L2,外端部45a及内端部45b形成为向外侧突出的半圆弧形。外端部45a是第一支承座面部4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内端部45b是第一支承座面部4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在第一支承基座45的靠外端部45a的安装孔49的周壁49a(参照图4)设置有第一下支承部46。
图4是沿图3的IV-IV线剖切后的立体图。
如图3、图4所示,第一下支承部46例如是由橡胶材料形成为筒状且在中央具有贯穿孔46a的橡胶衬套。第一下支承部46通过嵌合于第一支承基座45的安装孔49的周壁49a,从而朝向上下方向地安装于安装孔49的周壁49a。在该状态下,对于第一下支承部46而言,例如下部46b从上方抵接于下框架23,上部46c配置于比第一支承基座45靠上方的位置。贯穿孔46a从第一下支承部46的上部46c的中央朝向下方向开口。
图5是沿图1的V-V线剖切后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第一下部支承销(下部支承销)62(后述)从上方穿过第一下支承部46的贯穿孔46a。在该状态下,第一下部支承销62(即,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下部35)由第一下支承部46的上部46c支承。
图6是沿图3的VI-VI线剖切后的立体图。图7是沿图1的VII-VII线剖切后的立体图。
如图6、图7所示,在第一支承基座45的靠内端部45b(参照图3)的位置设置有止转部47。止转部47例如是由橡胶材料形成为筒状且在中央具有贯穿孔47a的橡胶衬套。止转部47通过嵌合于第一支承基座45的安装孔52的周壁52a,从而朝向上下方向地安装于安装孔52的周壁52a。在该状态下,例如,止转部47的上部47b与第一支承基座45接触。在止转部47的中央朝向上下方向地贯通有贯穿孔47a。
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止转销66(后述)从上方穿过止转部47的贯穿孔47a。在该状态下,止转销66(即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旋转被止转部47抑制。
如图2、图3所示,第一前座面安装部42从第一支承座面部41向车身前方延伸。第一前座面安装部42具有第一前安装部42a和第二前安装部42b。第一前安装部42a位于第一下支承部46的车身前方,例如通过点焊接合于下框架23来进行安装。第二前安装部42b位于止转部47的车身前方,例如通过点焊接合于下框架23来进行安装。
另外,第一后座面安装部43从第一支承座面部41向车身后方延伸。第一后座面安装部43具有第一后安装部43a和第二后安装部43b。第一后安装部43a位于第一下支承部46的车身后方,例如通过点焊接合于下框架23的后凸缘23d来进行安装。第二后安装部43b位于止转部47的车身后方,例如通过点焊接合于下框架23的后凸缘23d来进行安装。
在此,第一下部支承销62(参照图5)穿过第一下支承部46的贯穿孔46a,止转销66(参照图7)穿过止转部47的贯穿孔47a。由此,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下部35以被载置的状态支承于第一下支承部46。因而,需要利用第一下部支承托架31支承来自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上下方向的载荷、及来自止转销66的旋转力矩。
于是,在第一下支承部46及止转部47的车身前方设置有第一前安装部42a及第二前安装部42b。另外,在第一下支承部46及止转部47的车身后方设置有第一后安装部43a及第二后安装部43b。因而,能够使来自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上下方向的载荷、及来自止转销66的旋转力矩从第一前安装部42a、第二前安装部42b、及第一后安装部43a、第二后安装部43b向下框架23分散并传递。由此,能够利用单一的第一支承座面部41可靠地支承第一下支承部46和止转部47,能够确保充分的支承刚性。
另外,在第一下部支承托架31的周围设置有第一角部加强构件24及第二角部加强构件25。利用第一角部加强构件24及第二角部加强构件25将侧框架22的下端部22b与下框架23的端部23a的结合强化。由此,针对从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下部35作用于第一下部支承托架31的上下方向的载荷(即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重量),提高了下框架23的支承刚性。
在此,第一下部支承托架31设置于下框架23的近侧框架22的部位23c。由此,能够将第一上部支承托架32设置于上框架21(参照图8)中的靠侧框架22的部位21b。
图8是从上方观察第一上部支承托架32及第二上部支承托架74所得到的立体图。图9是沿图1的IX-IX线剖切后的立体图。
如图8、图9所示,以连结上框架21和侧框架22的方式设置有第一上部支承托架32。具体而言,第一上部支承托架32通过螺栓55、螺母(未图示)而安装于上框架21的上表面21c中的靠端部21a的部位21b、和侧框架22的上端部22e。由此,上框架21的端部21a和侧框架22的上端部22e利用第一上部支承托架32更加牢固地连结。即,利用第一上部支承托架32提高了矩形框体的前隔壁12的强度、刚性。
第一上部支承托架32具备第一上支承部57。第一上支承部57例如是由橡胶材料形成为筒状且在中央具有贯穿孔57a的橡胶衬套。第一上支承部57通过嵌合于第一上部支承托架32的贯通孔59的周壁59a,从而朝向上下方向地安装于贯通孔59的周壁59a。在该状态下,例如,第一上支承部57的下部57b从下方接触于第一上部支承托架32。在第一上支承部57的中央朝向上下方向地贯通有贯穿孔57a。
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第一上部支承销(上部支承销)61(后述)从下方穿过第一上支承部57的贯穿孔57a。在该状态下,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第一上部支承销61(即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上部36)由第一上支承部57支承。
如图1所示,第一上支承部57配置于相对于第一下支承部46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间隔L3的位置。另外,止转部47配置于相对于第一下支承部46向车宽方向内侧偏移间隔L4的位置。
即,第一上支承部57相对于第一下支承部46位于止转部47的相反侧,并且配置于相对于第一下支承部46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的位置。
这样一来,止转部47配置于相对于第一下支承部46向车宽方向内侧偏移的位置。因而,能够良好地抑制第一热交换构件17以第一下支承部46为中心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而且,第一上支承部57配置于相对于第一下支承部46偏移的位置。因而,能够更良好地抑制第一热交换构件17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
由此,通过在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下部35具备一个第一下部支承销62,在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上部36具备一个第一上部支承销61,从而能够将第一热交换构件17支承于前隔壁12。
[第一热交换构件]
如图7所示,关于第一热交换构件17,例如例示涡轮增压器车辆的油冷却器、电力机动车的冷却器。第一热交换构件17例如在中央具备翅片、管,且形成为大致矩形体。另外,第一热交换构件17例如具备形成上部36的上箱体、形成下部35的下箱体、以及设置于侧部的托架37。因此,对于第一热交换构件17而言,例如托架37与上部36、下部35相比配置于外侧。
如图9所示,在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上部36设置有第一上部支承销61。第一上部支承销61例如从上部36的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向上方突出。第一上部支承销61从下方穿过第一上支承部57的贯穿孔57a。
如图5所示,在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下部35设置有第一下部支承销62。第一下部支承销62例如从下部35的相对于第一上部支承销61向车宽方向内侧偏移的部位向下方突出。第一下部支承销62从上方穿过第一下支承部46的贯穿孔46a。
如图7所示,在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下部35设置有止转销部63。止转销部63具备止转座部64、加强肋65以及止转销66。
止转座部64从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下部35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下端部35a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伸出。在止转座部64设置有多个加强肋65。多个加强肋65例如从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下部35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端部35b起到止转座部64的上表面连续设置。止转销66从止转座部64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止转销66从上方穿过止转部47的贯穿孔47a。
加强肋65到止转座部64的上表面连续设置,由此止转座部64被加强肋65加强。由此,止转座部64的强度、刚性提高,能够利用止转销部63可靠地抑制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旋转。
在此,第一热交换构件17例如利用设置于侧部的托架37,使得托架37与上部36、下部35相比配置于外侧。于是,使止转销部63从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下部35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伸出。因而,能够将止转销部63配置成以某种程度靠第一热交换构件17侧。
如图1、图7所示,通过使止转销部63靠第一热交换构件17侧,由此例如能够与第一热交换构件17相邻地设置第二热交换构件18。能够使第二热交换构件18接近第一热交换构件17。具体而言,能够在将相对于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间隔L5抑制得较小的状态下配置第二热交换构件18。由此,能够在前隔壁12确保配置第一热交换构件17和第二热交换构件18这样的多个热交换构件的空间。
[第二热交换构件]
如图1、图8所示,第二热交换构件18例如例示有发动机用的散热器。第二热交换构件18例如在中央具备翅片、管,且形成为大致矩形体。另外,第二热交换构件18例如具备形成上部的上箱体和形成下部71的下箱体。
第二上部支承销72从第二热交换构件18的上部的两端部向上方突出。两侧的第二上部支承销72从下方穿过第二上部支承托架74、75所具备的第二上支承部76的贯穿孔76a(仅图示左侧)。
以下,对第二上部支承托架74进行说明,省略第二上部支承托架75的详细说明。
另外,第二下部支承销83(图2中仅参照图示左侧的销)从第二热交换构件18的下部71的靠两端部的部位71a、71b向下方突出。两侧的第二下部支承销83从上方穿过第二下支承部84、85的贯穿孔(未图示)。第二下部支承托架81具备有第二下支承部84。另外,第二下部支承托架82具备有第二下支承部85。
以下,对第二下部支承托架81及第二下支承部84进行说明,省略第二下部支承托架82及第二下支承部85的详细说明。
[第二支承单元15]
如图1所示,在前隔壁12设置有第二支承单元15。第二支承单元15具备设置于下框架23的第二下部支承托架81和设置于上框架21的第二上部支承托架74。
如图1、图8所示,在上框架21设置有第二上部支承托架74。具体而言,第二上部支承托架74利用螺栓87、螺母(未图示)安装于上框架21的上表面21c。
第二上部支承托架74具有第二上支承部76。第二上支承部76例如是由橡胶材料形成为筒状且在中央具有贯穿孔76a的橡胶衬套。第二上支承部76通过嵌合于第二上部支承托架74的贯通孔91的周壁91a,从而朝向上下方向地安装于贯通孔91的周壁91a。
在该状态下,第二上支承部76的下部从下方接触第二上部支承托架74。在第二上支承部76的中央朝向上下方向地贯通有贯穿孔76a。
第二热交换构件18的第二上部支承销72从下方穿过第二上支承部76的贯穿孔76a。在该状态下,第二热交换构件18的第二上部支承销72(即第二热交换构件18的上部)由第二上支承部76支承。
如图1、图2所示,第二下部支承托架81设置于下框架23。第二下部支承托架81具备第二支承座面部94、第二前座面安装部95以及第二后座面安装部96。
第二支承座面部94具备第二支承基座97和第二下支承部84。第二下支承部84例如是由橡胶材料形成为筒状且在中央具有贯穿孔的橡胶衬套。第二下支承部84通过嵌合于第二支承基座97的贯通孔的周壁,从而朝向上下方向地安装于贯通孔的周壁。
在该状态下,第二下支承部84的下部抵接于下框架23,上部84a配置于比第二支承基座97靠上方的位置。在第二下支承部84的上部84a的中央朝向下方向地形成有贯穿孔。第二下部支承销83穿过第二下支承部84的贯穿孔,由此第二热交换构件18支承于第二支承座面部94。由此,第二热交换构件18设置成相对于第一热交换构件17在车宽方向上空开间隔L5。
第二前座面安装部95从第二支承座面部94向车身前方延伸。第二前座面安装部95具有一对前安装部95a。一对前安装部95a相对于第二下支承部84在车宽方向上空开间隔,例如通过点焊接合于下框架23来进行安装。
第二后座面安装部96从第二支承座面部94向车身后方延伸。第二后座面安装部96具有一对后安装部96a。一对后安装部96a相对于第二下支承部84在车宽方向上空开间隔,例如通过点焊接合于下框架23来进行安装。在该状态下,第二热交换构件18的下部71以被载置的状态支承于第二下部支承托架81。
因而,能够使来自第二热交换构件18的上下方向的载荷从一对前安装部95a、及一对后安装部96a向下框架23分散并传递。由此,能够利用第二支承座面部94(即第二下部支承托架81)可靠地支承来自第二热交换构件18的上下方向的载荷,能够确保充分的支承刚性。
[分隔构件19]
在前隔壁12具备有分隔构件19。分隔构件19配置成埋设于第一热交换构件17与第二热交换构件18之间的间隙。在该状态下,分隔构件19的上端部(未图示)及下端部19a利用螺栓98、螺母(未图示)安装于第二热交换构件18。
像这样,通过以利用分隔构件19将第一热交换构件17与第二热交换构件18进行分隔的方式将分隔构件19埋设于第一热交换构件17与第二热交换构件18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提高第一热交换构件17和第二热交换构件18的冷却性能。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10,在第一下部支承托架31具备第一支承座面部41,在第一支承座面部41形成有第一下支承部46和止转部47。因而,通过使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止转销66穿过止转部47,由此能够利用止转部47抑制第一热交换构件17在水平方向进行旋转。
另外,通过在第一支承座面部41形成第一下支承部46和止转部47,由此能够将第一下支承部46和止转部47配置于单一的第一支承座面部41。即,不需要为了设置第一下支承部46和止转部47而备置两个支承座面部。因而,能够将用于设置第一下支承部46和止转部47的区域抑制得较小。
由此,在前隔壁12的内部除了能够确保配置第一热交换构件17的空间之外,还能够确保配置第二热交换构件18的空间。即,能够有效地利用矩形框体的前隔壁12的空间来设置第一热交换构件17和第二热交换构件18。这样一来,能够在前隔壁12的内部确保配置多个热交换构件的空间。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及其他的变更。本发明不受前述的说明限定,仅由附带的发明方案限定。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适用于前隔壁1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作为其他例子,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后隔壁。
除此之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替换为周知的构成要素,另外,也可以适当组合上述的变形例。

Claims (9)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车身前部结构具备:
上框架,其形成隔壁的上框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
上部支承托架,其设置于所述上框架,对热交换构件的上部进行支承;
下框架,其形成所述隔壁的下框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
下部支承托架,其设置于所述下框架,对所述热交换构件的下部进行支承,
所述下部支承托架具备:
支承座面部,在该支承座面部设置有供所述热交换构件的下部支承销穿过的下支承部和供所述热交换构件的止转销部穿过的止转部;
前座面安装部,其从所述支承座面部向车身前方延伸;以及
后座面安装部,其从所述支承座面部向车身后方延伸,
所述前座面安装部具有:
第一前安装部,其在所述下支承部的车身前方安装于所述下框架;以及
第二前安装部,其在所述止转部的车身前方安装于所述下框架,
所述后座面安装部具有:
第一后安装部,其在所述下支承部的车身后方安装于所述下框架;以及
第二后安装部,其在所述止转部的车身后方安装于所述下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支承托架设置于所述下框架的、靠在上下方向将所述上框架的端部和所述下框架的端部连结的侧框架的端部,
所述上部支承托架将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侧框架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支承托架具有供所述热交换构件的上部支承销穿过的上支承部,
所述上支承部配置于相对于所述下支承部在车宽方向上偏移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支承托架具有供所述热交换构件的上部支承销穿过的上支承部,
所述上支承部相对于所述下支承部位于所述止转部的相反侧、且配置于相对于所述下支承部在车宽方向偏移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车身前部结构具备:
侧框架,其将所述上框架的端部和所述下框架的端部在上下方向连结;以及
角部加强构件,其使所述侧框架和所述下框架结合、且设置于所述下部支承托架的周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转销部从所述热交换构件的下部向车宽方向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转销部具有:
止转座部,其从所述热交换构件的下部向车宽方向伸出;以及
加强肋,其从所述热交换构件到所述止转座部连续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中,在与所述热交换构件空开间隔地设置的第二热交换构件和所述热交换构件之间具备分隔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车身前部结构具备第二下部支承托架,该第二下部支承托架设置于所述下框架,对第二热交换构件的下部进行支承,
所述第二下部支承托架具有:
第二支承座面部,其设置有供所述第二热交换构件的第二下部支承销穿过的第二下支承部,并对所述第二热交换构件进行支承;
第二前座面安装部,其从所述第二支承座面部向车身前方延伸;以及
第二后座面安装部,其从所述第二支承座面部向车身后方延伸,
所述第二前座面安装部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下支承部在车宽方向上空开间隔地安装于所述下框架的一对前安装部,
所述第二后座面安装部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下支承部在车宽方向上空开间隔地安装于所述下框架的一对后安装部。
CN202010649111.0A 2019-07-23 2020-07-07 车身前部结构 Active CN1122983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5267 2019-07-23
JP2019135267A JP7001644B2 (ja) 2019-07-23 2019-07-23 車体前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8372A CN112298372A (zh) 2021-02-02
CN112298372B true CN112298372B (zh) 2022-12-09

Family

ID=74483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9111.0A Active CN112298372B (zh) 2019-07-23 2020-07-07 车身前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01644B2 (zh)
CN (1) CN11229837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41973B1 (fr) 2002-07-05 2004-10-01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Dispositif de support d'echangeurs de chaleur et module d'echange de chaleur associe
JP4292171B2 (ja) * 2005-05-23 2009-07-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07232070A (ja) 2006-02-28 2007-09-13 Tokai Rubber Ind Ltd 配管用ジョイント
JP4657980B2 (ja) 2006-05-22 2011-03-23 株式会社東郷製作所 端子台及び通電部材の支持構造
JP2008279812A (ja) 2007-05-08 2008-11-20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フロント構造
JP4639248B2 (ja) 2008-07-24 2011-02-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5001242B2 (ja) * 2008-09-02 2012-08-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4125069A (ja) * 2012-12-26 2014-07-07 Suzuki Motor Corp 樹脂フロントエンド部の熱交換器懸架構造
JP6187498B2 (ja) * 2015-02-18 2017-08-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ラジエータサポート構造
JP6722144B2 (ja) 2017-06-23 2020-07-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冷却機器取付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17191A (ja) 2021-02-15
CN112298372A (zh) 2021-02-02
JP7001644B2 (ja) 2022-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3776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
US20170225714A1 (en) Four wheel vehicle
KR101855766B1 (ko) 엔진룸 보강유닛
JP2008056189A (ja) 後部車体構造
JP6528674B2 (ja) 車両後部構造
JP5874599B2 (ja) 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および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の組付け方法
JP7172746B2 (ja) パワーユニット搭載構造
JP2008195094A (ja) 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12455542B (zh) 车辆用副车架
JP2018140729A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US10836433B2 (en) Rear subframe structure
US10059377B2 (en) Vehicle frame structure
CN112298372B (zh) 车身前部结构
JP2010095031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17705947U (zh) 副车架
JP2004284576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支持装置
JP5723562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2007290414A (ja) エンジン支持構造
JP2004243785A (ja) 車体構造
JP2020050214A (ja) 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113492913B (zh) 副车架以及车辆
JP7487841B2 (ja) 車両構造
US11787474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tower structure
KR102335348B1 (ko) 엔진룸 보강유닛
JP2017190124A (ja) リヤ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の支持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