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7970A - 儿童用育儿器具 - Google Patents

儿童用育儿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7970A
CN112297970A CN202010597064.XA CN202010597064A CN112297970A CN 112297970 A CN112297970 A CN 112297970A CN 202010597064 A CN202010597064 A CN 202010597064A CN 112297970 A CN112297970 A CN 112297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tch
child
shoulder
seat
restra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70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7970B (zh
Inventor
柴田裕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ese Joint Stock Co
Original Assignee
Japanese Joint Stock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866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6437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963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2325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ese Joint Stock Co filed Critical Japanese Joint Stock Co
Publication of CN112297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7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7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7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03Adaptations for seat be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后述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用育儿器具,在让儿童就座时,束带不会成为阻碍且不会带给儿童不舒适感。本发明的解决手段为儿童用育儿器具具备:拘束束带单元,在拘束位置与开放位置切换;移位构件(140),可在对应于拘束束带单元的拘束位置的第1位置与对应于拘束束带单元的开放位置的第2位置之间移位;第1连结构件(173),以使移位构件(140)朝向第2位置的移动与拘束束带单元朝向开放位置的移动连动的方式,使其一端连结于拘束束带单元,另一端连结于移位构件(140);以及弹推构件(143),将移位构件(140)往第2位置弹推。

Description

儿童用育儿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用育儿器具。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于儿童座椅等儿童用育儿器具中设置有用以将儿童支持于座椅的肩带、裆带及腰带。在让儿童坐在儿童座椅的座椅的情形下,必须在让儿童坐在这些束带上后,将位于儿童下方的束带往外侧拉出并连结,或是在将这些束带往座椅的侧方退避后,让儿童坐下并连结,而使整个过程变得繁琐。
为了解决此问题,在让儿童坐在儿童座椅的情形下束带不会成为阻碍的儿童座椅,为人所知者例如有美国专利第7445286号公报(专利文献1)及日本特开2019-26147号公报(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2的儿童座椅中,由于肩带经常往开放的方向施加有张力,所以在开放肩带的情形下肩带会往上方弹起。因此在让儿童坐在儿童座椅并穿配肩带的情形下,肩带不会成为阻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4452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261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
如上述般,专利文献1、2的儿童座椅即使在让儿童坐在儿童座椅时,肩带也不会成为阻碍。然而,专利文献1、2的肩带是通过连接于肩带的弹簧等弹性构件而经常往开放的方向施加有张力,所以弹性构件有时会直接碰触到儿童,而有带给儿童不舒适感的疑虑。
本发明为用以解决上述课题而创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让儿童就座时,束带不会成为阻碍且不会带给儿童不舒适感的儿童用育儿器具。
[用以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此目的,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儿童用育儿器具具备:座椅,包含座面部与靠背部;拘束束带单元,设置在座椅部,并且在拘束就座于座椅的儿童的身体的拘束位置与不拘束儿童的身体的开放位置中切换;移位构件,设置在座椅,并且可在对应于拘束束带单元的拘束位置的第1位置与对应于拘束束带单元的开放位置的第2位置之间移位;第1连结构件,以使移位构件朝向第2位置的移动与拘束束带单元朝向开放位置的移动连动的方式,使其一端连结于拘束束带单元,另一端连结于移位构件;以及弹推构件,将移位构件往第2位置弹推。
优选为拘束束带单元可抵抗弹推构件的弹推力而从开放位置往拘束位置切换。
优选为拘束束带单元包含:拘束就座于座椅的儿童的肩的肩带单元。
优选为肩带单元包含:肩带,以及其一端连结于靠背部且另一端部连结于肩带的肩带支持部;肩带支持部连结于第1连结构件。
优选为儿童用育儿器具更具备:可在拘束就座于座椅的儿童的两大腿间且对应于移位构件的第1位置的裆拘束位置,与不拘束就座于座椅的儿童的两大腿间且对应于移位构件的第2位置的裆开放位置之间移位的裆部构件。
优选为更具备:以使移位构件朝向第2位置的移动与裆部构件朝向裆开放位置的移动连动的方式,使其一端连结于移位构件,另一端连结于裆部构件的第2连结构件;伴随着拘束束带单元从拘束位置进行位置变更往开放位置,裆部构件从裆拘束位置进行位置变更往裆开放位置。
优选为,弹推构件为用以将移位构件弹推于第2位置的弹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在让儿童就座时,束带不会成为阻碍且不会带给儿童不舒适感的儿童用育儿器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立体图。
图2为撷取本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一部分而显示的立体图。
图3(A)、图3(B)为显示本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肩带单元及裆部构件的位置变更的示意图,图3(A)显示肩带单元位于拘束位置,图3(B)显示肩带单元位于开放位置。
图4为扩大显示本实施方式的肩带单元的示意图。
图5为显示本实施方式的滑动构件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6(A)、图6(B)为显示本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肩带单元及裆部构件的位置变更的示意图,图6(A)显示肩带单元位于拘束位置,图6(B)显示肩带单元位于开放位置。
图7(A)至图7(C)为显示本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裆部构件位于裆拘束位置的图,图7(A)为立体图,图7(B)为部分侧视图,图7(C)为沿着图7(B)的VII(C)线的剖面图。
图8(A)至图8(C)为显示本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裆部构件位于裆开放位置的图,图8(A)为立体图,图8(B)为部分侧视图,图8(C)为沿着图8(B)的VIII(C)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儿童座椅
2 基座本体
3 座椅本体
4 座面部
5 靠背部
6 滑动构件
8 肩带单元(拘束束带单元)
9 裆部构件
12 腰带
14 带扣
21 脚部支撑件
22 ISOFIX
30 片体
51 长孔
61 立壁部
62 侧壁部
63 肩带通孔
84 肩带
85 垫件
92 上端部
93 下端部
94 轴
140 移位构件
141 移位本体部
142 轴
143 弹推构件
170 第2连结构件
171 一端部
172 另一端部
173 第1连结构件
174 一端部
175 另一端部
176 移动构件
177 第1壳体
177a 第1贯通孔
177b 横孔
177c 纵孔
178 第2壳体
178a 第2贯通孔
178b 横孔
178c 倾斜孔
179 支持部
179a 本体部
179b 突出部
181 肩带支持部
182 支持本体部
183 旋动部
186 基础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参考图面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于图中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加同一符号且省略其重复说明。
(关于儿童座椅的概要)
参考图1、图2来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儿童用育儿器具的儿童座椅1的概要。于儿童座椅1的说明中,前后方向对应于儿童座椅1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对应于从儿童座椅1的前方所观看的左右方向。
儿童座椅1的基本结构可与一般儿童座椅的结构相同,为配置在汽车的座椅上且用以让婴幼儿等儿童安全地乘车的装置。儿童座椅1具备基座本体2及座椅本体3。
基座本体2载置于乘用汽车的座椅上,并包含从下方支持座椅本体3的基座部20。于基座部20的前方端设置有朝向乘用汽车的地面延伸的脚部支撑件21。于基座部20的后方端设置有连结于乘用汽车的座椅的锚固器的ISOFIX22。于基座部20的上方设置有可旋转地支持于基座本体2的座椅本体3。
座椅本体3被装设于基座本体2的上侧且旋转自如地支持于基座本体2。于图1中,显示在座椅本体3上装配有柔软的布制构件,例如缓冲材等包覆构件的状态。座椅本体3也可经由片体30而可旋转地设置在基座本体2。片体30从左右后方包围座椅本体3。座椅本体3被固定在片体30且座椅本体3与片体30可旋转地设置在基座部20。
座椅本体3包含座面部4及靠背部5。儿童就座于座椅本体3上。因此,座面部4支持儿童的臀部,靠背部5从座面部4的后方竖立并支持儿童的背部。如图2所示,于靠背部5的前表面上重叠有滑动构件6。
滑动构件6重叠于靠背部5的前表面且可在上下方向上滑动。滑动构件6具有头靠的功能。因此,滑动构件6包含保护儿童的后头部的立壁部61以及保护儿童的侧头部的一对侧壁部62。侧壁部62被装设在立壁部61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并朝向前方突出。与座椅本体3相同,于滑动构件6上也可装着有柔软的布制构件,例如缓冲材等包覆构件。于滑动构件6上设置有后述肩带84所贯通的肩带通孔63。
如图1所示,于靠背部5上设置有拘束就座于座椅本体3的儿童的两肩的肩带84。此外,于座面部4上设置有:在就座于座椅本体3的儿童的两腿(两大腿)间延伸的裆部构件9,以及拘束儿童的腰的一对腰带12。这些腰带12、肩带84及裆部构件9通过设置在裆部构件9的前端的带扣14,而在儿童的腹部附近连结。这些腰带12、肩带84及裆部构件9为所谓的5点安全带。于图2中省略这些5点安全带的图示。此外,肩带84与腰带12也可不分别由不同的束带所形成,例如可由1条束带来连续设置。此外,于图2中简化后述肩带支持部181的图示。
(关于本实施方式)
接着参考图3(A)至图8(C)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1。图3(A)、图6(A)显示肩带单元8位于肩拘束位置,裆部构件9位于裆拘束位置,图3(B)、图6(B)显示肩带单元8位于肩开放位置,裆部构件9位于裆开放位置。于图3(A)、图3(B)中,简化滑动构件6与靠背部5的图示。图4为扩大显示肩带单元8的示意性前视图,图5为显示滑动构件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侧视图。此外,图7(A)至图7(C)为显示裆部构件9位于裆拘束位置,图8(A)至图8(C)为显示裆部构件9位于裆开放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1通过解除带扣14(图3)的连结,肩带单元8从肩拘束位置(图3(A)、图6(A))进行变更位置至肩开放位置(图3(B)、图6(B)),伴随于此,裆部构件9从裆拘束位置(图3(A)、图6(A)、图7(A)至图7(C))进行变更位置至裆开放位置(图3(B)、图6(B)、图8(A)至图8(C))。肩及裆拘束位置为拘束就座于座椅本体3的儿童的身体的位置,肩及裆开放位置为不拘束儿童的身体的位置。
儿童座椅1概略上具备:肩带单元8、移位构件140、弹推构件143、第1连结构件173、裆部构件9以及第2连结构件170。肩带单元8经由第1连结构件173连结于移位构件140,移位构件140经由第2连结构件170连结于裆部构件9。因此,通过解除带扣14的连结,可使肩带单元8开放且进一步使裆部构件9开放。接着详细说明各自的构成。
参考图4来说明肩带单元8。肩带单元8包含:拘束就座于座椅本体3的儿童的身体的肩带84,以及连结于肩带84的肩带支持部181。肩带84例如为长条状的带状的绳索。肩带84被设置在靠背部5。具体而言如图3(A)、图3(B)所示,肩带84设置为环路状,并贯通设置在滑动构件6的肩带通孔63与设置在靠背部5的长孔51,通过靠背部5的里面侧并延伸至座面部4的下方为止。
尤其参考图4、图5,肩带支持部181包含:支持部本体182、从支持部本体182延续的基础部186以及使支持部本体182相对于滑动构件6旋动的旋动部183。支持部本体182例如以可挠曲的线圈弹簧、非金属性的板状构件等所形成。由于支持部本体182为可能直接接触于儿童的身体的构件,故优选为柔软的材料。基础部186为圆柱状,可具有刚性或是与支持部本体182同样地可具有弹性。旋动部183为球状,且相对于滑动构件6例如旋动360度。旋动部183设置在肩带通孔63的上方。
如图4所示,肩带84位于支持部本体182的下方。上下地重叠的支持部本体182与肩带84是由筒状的垫件85所包覆。垫件85设置在抵接于就座的儿童的肩的位置。肩带支持部181通过经由垫件85与肩带84抵接,而与肩带84连结。如此,所谓肩带支持部181与肩带84连结,不仅是缝合或接合等肩带支持部181与肩带84的直接连接,也包含单纯的抵接。
尤其参考图5、图6(A)、图6(B)来说明移位构件140。移位构件140设置在滑动构件6。具体而言,移位构件140被装设在肩带支持部181的上方。移位构件140从肩带支持部181的旋动部183分离而设置。
此外,移位构件140可在对应于肩带单元8的肩拘束位置的第1位置(图6(A))与对应于肩带单元8的肩开放位置的第2位置(图6(B))之间移位。具体而言,移位构件140包含移位本体部141以及可旋动地支持移位本体部141的轴142。轴142设置在滑动构件6的宽度方向中央部附近。移位构件140以轴142为支点上下地旋转。移位本体部141与后述第1连结构件173的一端部171及第2连结构件170的一端部174连结。
参考同一图,弹推构件143将移位构件140往第2位置(图6(B))弹推。也就是将移位构件140经常往上方弹推。弹推构件143例如为扭转弹簧、压缩弹簧、拉伸弹簧等的各种弹簧。于本实施方式中,弹推构件143采用扭转弹簧。
接着说明第1连结构件173。第1连结构件173例如为长条状的金属线等。第1连结构件173将移位构件140与肩带支持部181连结。具体而言,第1连结构件173的一端部174连结于移位构件140,另一端部175连结于肩带支持部181的基础部186。第1连结构件173的另一端部175超过肩带支持部181的旋动部183而装设于下方。
如上述般,移位构件140与肩带单元8通过第1连结构件173而连结。因此,肩带支持部181与移位构件140连动。具体而言,在肩带单元8抵抗弹推构件143的弹推力而位于肩拘束位置(图6(A))的情形下,移位构件140往下方移动,在肩带单元8不抵抗弹推构件143的弹推力而位于肩开放位置(图6(B))的情形下,移位构件140往上方移动。
据此,通过解除带扣14的连结,肩带单元8往肩开放位置(图6(B))移动而使第1连结构件173松弛,所以移位构件140会因应弹推构件143的弹推力往上方移动。此外,通过连结带扣14,肩带单元8往肩拘束位置(图6(A))移动而使第1连结构件173被拉伸,所以移位构件140抵抗弹推构件143的弹推力往下方移动。
由于以往的儿童座椅在肩带本身上设置有弹性构件,所以难以调整用以将肩带弹推于肩开放位置的弹性力。相对于此,于本实施方式中,使肩带单元8与移位构件140连动并通过弹推构件143来弹推移位构件140,所以可简单地进行弹推构件143的弹推力的调整。另外,由于移位构件140及弹推构件143被设置在滑动构件6内,所以这些不会直接接触于儿童,不会带来不舒适感。
参考图6(A)至图8(C)来说明裆部构件9。裆部构件9在裆拘束位置与裆开放位置切换。裆拘束位置为裆部构件9相对于座面部4竖立的位置,裆开放位置为裆部构件9往前方倒下的位置。
尤其如图1所示,裆部构件9是在儿童的两大腿间延伸的构件。裆部构件9典型而言为带状的绳索的裆带,但例如可为板状构件及筒状构件等,并不限定于束带型式。
如图6(A)及图6(B)所示,裆部构件9为上下地延伸的构件,并且包含:上端部92、下端部93以及设置在上端部92与下端部93之间的轴94。下端部93连结于连结有第2连结构件170的移动构件176。据此,裆部构件9也与第2连结构件170的移动连动而移动。
具体而言如图6(A)、图7(A)至图7(C)所示,于裆部构件9移位至裆拘束位置时,裆部构件9以轴94为中心而旋转,连结于裆部构件9的下端部93的移动构件176往前方移动,据此使第2连结构件170被拉伸而使移位构件140移位至第1位置。此外,如图6(B)、图8(A)至图8(C)所示,于移位构件140移位至第2位置时,第2连结构件170被拉伸而使移动构件176往后方移动,据此,裆部构件9以轴94为中心而旋转,上端部92往前方移动而使裆部构件9移位至裆开放位置。连结于下端部93的移动构件176将于后述。
接着说明第2连结构件170。如上述般,第2连结构件170例如为长条状的金属线。第2连结构件170将移位构件140与裆部构件9连结。具体而言,第2连结构件170的一端部171连结于移位构件140,另一端部172(图7(A)至图7(C)、图8(A)至图8(C))连结于裆部构件9。
第2连结构件170较第1连结构件173长。此外,第1连结构件173的一端部174的位置较第2连结构件170的一端部171的位置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更外方(远离移位构件140的轴142的位置)。具体而言,于移位构件140中,从轴142至第2连结构件170的一端部171为止的直线距离较从轴142至第1连结构件173的一端部174为止的直线距离小。据此,在移位构件140移动的情形时的第1连结构件173的移动量,较第2连结构件170的移动量大。
如上述般,移位构件140与裆部构件9通过第2连结构件170所连结。因此,移位构件140与裆部构件9连动。具体而言,在裆部构件9位于裆拘束位置(图6(A))且裆部构件9的移动构件176位于前方的情形下,移位构件140抵抗弹推构件143的弹推力而位于第1位置。此外,在移位构件140不抵抗弹推构件143的弹推力而位于第2位置的情形下(图6(B)),裆部构件9的移动构件176位于后方而使裆部构件9位于裆开放位置。
尤其参考图7(A)至图7(C)、图8(A)至图8(C)来说明连结于裆部构件9的移动构件176。移动构件176包含:第1壳体177、第2壳体178以及支持第2连结构件170且于第1、第2壳体177、178内在前后方向(纸面上为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支持部179。于第1壳体177的一对侧壁部上形成有朝下的大致呈L字状的第1贯通孔177a。第1贯通孔177a包含横孔177b以及连接于横孔177b的纵孔177c。纵孔177c设置在横孔177b的前方端,且较横孔177b的尺寸短。纵孔177c是在裆部构件9位于第1位置(图8)的情形下锁定移动构件176的位置的锁定机构。
锁定机构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第1贯通孔177a的形状,例如可为通过设置在第1壳体177的侧壁部的钩等来暂锁定支持部179的移动。
第2壳体178的前方端与裆部构件9的下端部93连结。据此将裆部构件9从第1位置(图6(A)、图7(A)至图7(C))进行变更位置至第2位置(图6(B)、图8(A)至图8(C))而从前方往后方移动。于图7(B)、图8(B)中,以虚线来显示第2壳体178。此外,如图7(A)至图7(C)、图8(A)至图8(C)所示,于第2壳体178的一对侧壁部上形成有第2贯通孔178a。第2贯通孔178a包含横孔178b以及从横孔178b连通的倾斜孔178c。倾斜孔178c设置在横孔178b的前方端,并与横孔177b的尺寸大致相同。
支持部179包含:本体部179a,以及从本体部179a往左右方向(于图7(C)、图8(C)的纸面上为上下方向)突出的一对突出部179b。一对突出部179b将第1贯通孔177a与第2贯通孔178a连续贯通。于图7(B)、图8(B)中,以单点虚线来显示支持部179。本体部179a支持第2连结构件170。据此,通过将裆部构件9从第1位置(图6(A)、图7)进行变更位置至第2位置(图6(B)、图8),支持部179会从前方往后方移动。
(关于切换方法)
接着参考图3、图6(A)至图8(C)来说明肩带单元8的切换方法。
说明将肩带单元8从肩拘束位置切换至肩开放位置的方法。首先解除带扣14的连结。据此,如图3(B)、图6(B)所示,通过弹推构件143的弹推使移位构件140往上方旋转,肩带单元8被第1连结构件173拉动而移位至肩开放位置。
另外,通过移位构件140的旋转使第2连结构件170被拉伸,裆部构件9移位至裆开放位置。具体而言,移位构件140旋转而使第2连结构件170被拉伸,移动构件176的支持部179往后方移动。如图8(A)至图8(C)所示,支持部179的突出部179b同时贯通第2贯通孔178a与第1贯通孔177a。因此,突出部179b伴随着从第2贯通孔178a的横孔178b往倾斜孔178c移动,而从第1贯通孔177a的横孔177b往纵孔177c移动。据此,裆部构件9往裆开放位置移动。
接着说明将肩带单元8从肩开放位置切换至肩拘束位置的方法。以手握持图6(B)的状态的裆部构件9的上端部92,以轴94为中心往后方旋转而移位至图6(A)的状态。由于裆部构件9的下端部93与移动构件176的第2壳体178的前方连结,所以移动构件176也伴随着裆部构件9的旋转往前方移动。
具体而言,于裆部构件9旋转并移位至裆拘束位置时,第2壳体178往前方移动。如图7所示,支持部179的突出部179b同时贯通第2贯通孔178a与第1贯通孔177a。因此,突出部179b伴随着从第2贯通孔178a的横孔178b往倾斜孔178c移动,而从第1贯通孔177a的横孔177b往纵孔177c移动。据此,第2连结构件170所连结的支持部179往前方移动。
如图6(A)所示,支持部179往前方移动使第2连结构件170被拉伸,移位构件140抵抗弹推构件143的弹推力而往下方旋转。据此,连结于移位构件140的第1连结构件173松弛,肩带单元8因自身重量下降而移位至肩拘束位置。也就是,伴随着裆部构件9从裆开放位置移位至裆拘束位置,肩带单元8因自身重量往肩拘束位置移动。
如图6(A)、图7(A)至图7(C)所示,在裆部构件9位于裆拘束位置的情形下,支持部179的突出部179b位于第1壳体177的第1贯通孔177a的纵孔177c。据此,在裆部构件9位于裆拘束位置的情形下可暂锁定裆部构件9的位置。
此外,即便是于裆部构件9位于裆开放位置,使用者仍抓住肩带单元8而强行从肩开放位置操作至肩拘束位置的情形下,由于第2连结构件170为松弛状态,所以第2连结构件170不会有切断的疑虑。
(关于就座时的动作)
让儿童就座于座椅本体3时的动作如以下所述。
如图3(B)所示,肩带单元8位于肩开放位置,裆部构件9位于裆开放位置。在此状态下让儿童就座于位在肩开放位置的肩带84的下方的座椅本体3,并使裆部构件9通过儿童的两大腿之间。然后如图3(A)所示,将裆部构件9移位至裆拘束位置,将肩带单元8移位至肩拘束位置。据此,由于在让儿童乘坐于儿童座椅1时肩带84及裆部构件9连动,所以可通过肩带84确实地拘束儿童。
在欲让儿童从儿童座椅1离座的情形下,解除肩带84、腰带12及裆部构件9与带扣14的连结。然后如图3(B)所示,肩带单元8移位至肩开放位置,且伴随于此使裆部构件9移位至裆开放位置。据此,在让儿童从儿童座椅1离座时,裆部构件9及肩带84不会成为阻碍。
如以上说明,当使裆部构件9移位至裆拘束位置时,也可使肩带单元8移位至肩拘束位置,所以在让儿童乘坐于儿童座椅1的情形下,可将儿童简单地拘束于儿童座椅1。此外,仅需通过解除带扣14的连结,即可简单地使肩带单元8进行位置变更至肩开放位置,并将裆部构件9变更位置至裆开放位置,所以在让儿童从儿童座椅1离座时,肩带84及裆部构件9不会成为阻碍。
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拘束束带单元设为设置在靠背部5的肩带单元8。然而,肩带单元8只要是可拘束儿童的身体者即可,例如也可为腰带12等。此外,在肩带84与腰带12通过1条束带连续设置的情形下,可将肩带84与腰带12两者于拘束位置与开放位置切换。也就是,拘束束带单元可包含肩带单元8及腰带12。在腰带12从座面部4与靠背部5之间延伸的情形下,也将腰带12设为设置在靠背部5。
此外,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移位构件140设为设置在滑动构件6,但只要是设置在基座本体2、座椅本体3及片体30中任一者即可。座椅包含基座本体2、座椅本体3、滑动构件6及片体30。
另外,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虽以儿童用育儿器具为儿童座椅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为婴儿车、婴儿摇篮、育儿椅等附座椅的育儿器具。
上述参考图面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可在与本发明为相同的范围内或是均等的范围内对图示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修正或变形。

Claims (7)

1.一种儿童用育儿器具,其具备:
座椅,包含座面部与靠背部;
拘束束带单元,设置在所述座椅,并且在拘束就座于所述座椅的儿童的身体的拘束位置与不拘束儿童的身体的开放位置切换;
移位构件,设置在所述座椅,并且可在对应于所述拘束束带单元的所述拘束位置的第1位置与对应于所述拘束束带单元的所述开放位置的第2位置之间移位;
第1连结构件,以使所述移位构件朝向所述第2位置的移动与所述拘束束带单元朝向所述开放位置的移动连动的方式,使其一端连结于所述拘束束带单元,另一端连结于所述移位构件;以及
弹推构件,将所述移位构件往所述第2位置弹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用育儿器具,其中,所述拘束束带单元可抵抗所述弹推构件的弹推力而从所述开放位置往所述拘束位置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用育儿器具,其中,所述拘束束带单元包含:拘束就座于所述座椅的儿童的肩的肩带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用育儿器具,其中,所述肩带单元包含:肩带;以及肩带支持部,其一端连结于所述靠背部且另一端部连结于所述肩带;
所述肩带支持部连结于所述第1连结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用育儿器具,更具备:裆部构件,可在拘束就座于所述座椅的儿童的两大腿间且对应于所述移位构件的所述第1位置的裆拘束位置,与不拘束就座于所述座椅的儿童的两大腿间且对应于所述移位构件的所述第2位置的裆开放位置之间移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用育儿器具,更具备:第2连结构件,以使所述移位构件朝向所述第2位置的移动与所述裆部构件朝向所述裆开放位置的移动连动的方式,使其一端连结于所述移位构件,另一端连结于所述裆部构件;
伴随着所述拘束束带单元从所述拘束位置进行位置变更往所述开放位置,所述裆部构件从所述裆拘束位置进行位置变更往所述裆开放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用育儿器具,其中,所述弹推构件为用以将所述移位构件往第2位置弹推的弹簧。
CN202010597064.XA 2019-07-29 2020-06-28 儿童用育儿器具 Active CN1122979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9100 2019-07-29
JP2019139100 2019-07-29
JP2019186637A JP7464371B2 (ja) 2019-07-29 2019-10-10 子供用育児器具
JP2019-186637 2019-10-10
JP2019-196334 2019-10-29
JP2019196334A JP7423254B2 (ja) 2019-10-29 2019-10-29 子供用育児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7970A true CN112297970A (zh) 2021-02-02
CN112297970B CN112297970B (zh) 2023-11-24

Family

ID=74483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7064.XA Active CN112297970B (zh) 2019-07-29 2020-06-28 儿童用育儿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797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16273A (ja) * 2010-11-30 2012-06-21 Car Mate Mfg Co Ltd 子供用シートの拘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61012A (en) * 1990-09-04 1991-10-29 Gerry Baby Products Company Child car seat with automatic harness adjustment
JP4348417B2 (ja) * 2002-07-08 2009-10-21 アップリカ・チルドレンズ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子供座席
ES1069093Y (es) * 2008-10-23 2009-05-01 Play Sa Asiento infantil de seguridad para automoviles
CN107539173B (zh) * 2016-06-23 2021-06-25 瑞典雄霸安全制品有限公司 具有锁定机构的束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16273A (ja) * 2010-11-30 2012-06-21 Car Mate Mfg Co Ltd 子供用シートの拘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7970B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34512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US8210617B2 (en) Child restraint system
US5282667A (en) Vehicle seat assembly with integral child seat
JP6139955B2 (ja) 幼児拘束装置
US5294182A (en) Car seat for adult or child passenger
JPH0572559U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5253041A (zh) 车辆用座椅
EP0671291A2 (en) Vehicle seat for children
JP2008503378A (ja) 子供用安全キャリアのベース
JP3754015B2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KR102208169B1 (ko) 차량용 시트
JP4234511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5584035B2 (ja) 育児器具の座席構造および自動車用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7423254B2 (ja) 子供用育児器具
US6213508B1 (en) Vehicle seat belt device
CN112297970B (zh) 儿童用育儿器具
JP6676320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7464371B2 (ja) 子供用育児器具
JP7261087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3777221B2 (ja) 車両用多機能シート
US20090014619A1 (en) Multi adjustment for motor vehicle restriant positioning device
CN112297969A (zh) 儿童用育儿器具
CN112297971A (zh) 儿童用育儿器具
CN216994228U (zh) 安全带调节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WO2001005618A1 (fr) Siege de vehic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