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2920A - 更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更换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92920A CN112292920A CN201880094411.8A CN201880094411A CN112292920A CN 112292920 A CN112292920 A CN 112292920A CN 201880094411 A CN201880094411 A CN 201880094411A CN 112292920 A CN112292920 A CN 1122929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placement
- unlocking
- holding
- attaching
-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1—Loading or unloading of container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6—Supply management, e.g. supply of components or of subst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更换装置,对更换要素进行更换,上述更换要素可拆装地装备于元件安装装置的元件供给部,上述元件安装装置具有至少包括收容多个元件的元件收容器在内的上述更换要素在排列方向上排列的上述元件供给部,上述更换装置具备:排列方向移动部,以能够相对于上述元件安装装置在上述排列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拆装方向移动部,以能够在上述更换要素的拆装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排列方向移动部;保持机构,设置于上述拆装方向移动部,并能够保持上述更换要素;解锁机构,设置于上述拆装方向移动部,并能够将锁定部解锁,上述锁定部防止装备于上述元件供给部的上述更换要素脱离;及共用驱动部,设置于上述拆装方向移动部,并使上述保持机构及上述解锁机构动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对可拆装地装备于元件安装装置的更换要素进行自动更换的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对施加有印刷布线的基板实施对基板作业来量产电路基板的技术正在普及。实施对基板作业的对基板作业装置存在实施元件的安装作业的元件安装装置等。作为元件安装装置具备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代表例,存在使用载带供给元件的带式供料器。近年来,为了省去元件供给的麻烦,开发有自动更换带式供料器或者自动更换卷绕有载带的带盘的技术。与这种更换装置相关的技术例公开于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的供料器更换装置具有:收容多个带式供料器的供料器收容部;在供料器收容部与元件安装装置的供料器台之间移动的移动部件;设置于移动部件并把持带式供料器的把持装置;及将从载带剥离的盖带切断的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据此,能够进行带式供料器的自动更换,能够大幅减少作业者的负担。并且,根据实施方式的说明,供料器更换装置除了把持装置的促动器(驱动部)之外,还具备解除将带式供料器锁定于供料器台的夹紧机构的夹紧的第二促动器。
另外,专利文献2的元件安装系统具备:向基板安装元件的元件安装装置;装备于元件安装装置并供给元件的元件供给装置;及对收容多个元件的元件收容器进行保持且自动移动并将元件向元件供给装置补给的自走式元件补给装置。据此,能够减少作业者的元件更换作业。并且,根据实施方式的说明,自走式元件补给装置具备:对相当于元件收容器的元件盒进行补给的盒补给机构;及回收元件盒的盒回收机构。换言之,自走式元件补给装置具备分别用于元件盒的补给及回收的各个驱动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21976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2163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及2的更换装置的技术例中,为了对更换要素(带式供料器、元件盒)进行更换而使用多个驱动部。然而,由于使用多个驱动部而使更换装置的成本上升。此外,也产生多个驱动部的配置空间的制约、装置的大形化的问题点等。特别是,近年来与元件的小形化及能够供给的元件种数的增加的要求对应,带式供料器的薄型化正在发展,需要更换装置的小型化。
在本说明书中,应该解决的课题为提供通过简化驱动部而低成本的更换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更换装置,对更换要素进行更换,上述更换要素可拆装地装备于元件安装装置的元件供给部,上述元件安装装置具有至少包括收容多个元件的元件收容器在内的上述更换要素在排列方向上排列的上述元件供给部,上述更换装置具备:排列方向移动部,以能够相对于上述元件安装装置在上述排列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拆装方向移动部,以能够在上述更换要素的拆装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排列方向移动部;保持机构,设置于上述拆装方向移动部,并能够保持上述更换要素;解锁机构,设置于上述拆装方向移动部,并能够将锁定部解锁,上述锁定部防止装备于上述元件供给部的上述更换要素脱离;及共用驱动部,设置于上述拆装方向移动部,并使上述保持机构及上述解锁机构动作。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更换装置,由于由共用驱动部驱动保持机构及解锁机构,所以使驱动源共用化并且构成元件数量比以往减少,从而能够简化驱动部的结构。因此,与在保持机构及解锁机构分别设置驱动部的现有技术比较,能够提供低成本的更换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的元件安装系统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2是相当于更换要素的带式供料器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带式供料器的锁定部附近的结构及拆装方向移动部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更换部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保持机构及解锁机构动作后的保持状态的拆装方向移动部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更换部收容了带式供料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应用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的元件安装系统9的结构
首先,对成为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的应用位置的元件安装系统9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的元件安装系统9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那样,为了方便而定义元件安装系统9的前后左右。元件安装系统9由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在左右方向上列设而构成。即,焊料印刷装置91、印刷检查装置92、第一元件安装装置93、第二元件安装装置94、第三元件安装装置95、图略的基板外观检查装置及图略的回流焊装置从左侧向右侧列设。
各个对基板作业装置实施对于基板的预定作业即对基板作业。具体而言,焊料印刷装置91将膏状的焊料以所决定的图案形状印刷于基板。印刷检查装置92拍摄并检查基板的焊料印刷状态。第一元件安装装置93、第二元件安装装置94及第三元件安装装置95从元件供给部9A拾取元件,并向基板的焊料上安装。基板外观检查装置拍摄安装于基板的元件并检查外观状态。回流焊装置通过加热及冷却焊料来确保元件的焊接。对基板作业不限定于上述的作业内容,还包括附随的各种作业等。例如,对基板作业还包括:基板的搬入搬出作业;定位作业;及拍摄基板、元件并掌握它们的位置、姿势的确认作业。
第一元件安装装置93、第二元件安装装置94及第三元件安装装置95是彼此相同的构造。元件安装装置(93、94、95)具有元件供给部9A、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图1未示出的基板搬运装置及元件移载装置。
元件供给部9A配置于机台99的前侧的大体中间高度。元件供给部9A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以预定间距相互平行地形成的多个插槽。在元件供给部9A的各插槽分别插入并装备有带式供料器8。换句话说,多个带式供料器8在图1的左右方向上并排排列。
带式供料器8是可拆装地装备于元件供给部9A的元件供给装置,且相当于更换要素。另外,图1的左右方向成为更换要素的排列方向(以下,仅简记为排列方向),图1的前后方向成为更换要素的拆装方向(以下,仅简记为拆装方向)。带式供料器8在第一元件安装装置93、第二元件安装装置94及第三元件安装装置95中互换使用。
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在机台99的前侧的元件供给部9A的下侧配置。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也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以预定间距相互平行地形成的多个插槽。准备好使用的预备的带式供料器8、使用结束的带式供料器8排列并暂时保管于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插槽。基板搬运装置进行基板的搬入、定位及搬出。元件移载装置使用吸嘴等元件安装工具从元件供给部9A拾取元件,并向基板安装。
另外,在元件安装系统9设置有供料器保管装置96、安装线管理装置97及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供料器保管装置96与焊料印刷装置91的左侧相邻,并且配置于与元件安装装置(93、94、95)的元件供给部9A相同的高度。供料器保管装置96也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以预定间距相互平行地形成的多个插槽。在供料器保管装置96的插槽也排列保管有准备好使用的带式供料器8、使用结束的带式供料器8。
安装线管理装置97与供料器保管装置96的左侧相邻地配置。安装线管理装置97与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通信连接。安装线管理装置97对按每个基板种类记载有不同的对基板作业的作业内容的作业数据进行管理。安装线管理装置97基于生产计划,向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送出各个作业数据。安装线管理装置97还监视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的动作状况。
2.带式供料器8的构造
接下来,对带式供料器8的构造进行说明。图2是相当于更换要素的带式供料器8的侧视图。带式供料器8在包括侧板的框体81组装有各种部件,并在宽度方向上较薄地构成。带式供料器8具有框体81、带盘收容框82、收容板83、开闭板84、带进给部85、元件供给位置86、供料器控制部87、突条88、上定位销89、下定位销8A、连接器8B及锁定部8C等。
带盘收容框82是在框体81的大体中央形成较大的圆形的内部空间的多个框部件。带盘收容框82在内部空间将带盘TR收容为可自由旋转。在带盘收容框82的下部附近安装有收容板83。将收容板83与框体81的侧板之间的分离距离设定得比带盘TR的厚度稍大。收容板83防止带盘TR的脱离。
在比带盘收容框82的中间高度靠上的位置安装有开闭板84。开闭板84与框体81的侧板之间的分离距离也设定得比带盘TR的厚度稍大。并且,开闭板84上部的前后两个位置841被框体81支承并向上方敞开。通过开闭板84敞开,从而能够进行带盘TR的更换。在带盘TR卷绕有收纳了多个元件的载带。带盘TR相当于收容多个元件的元件收容器。
带进给部85配设于框体81的前上部。带进给部85从带盘TR拉出载带,并进给至在框体81的上表面的前部设置的元件供给位置86。带进给部85由具有与载带的输送孔嵌合的齿的导带齿轮及对导带齿轮进行旋转驱动的马达等构成。
供料器控制部87配设于框体81的后下部。供料器控制部87控制带进给部85,而且监视锁定部8C的状态。供料器控制部87经由连接器8B而与元件安装装置(93、94、95)的主体侧的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突条88设置于框体81的底面。突条88也插入于元件供给部9A、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及供料器保管装置96中的任一个的插槽。而且,突条88还插入于后述的更换装置1的更换部3的壳体31的插槽314。由此,带式供料器8在更换时突条88被插槽314引导,从更换装置1向元件供给部9A等转移,或向相反方向转移。
上定位销89及下定位销8A在框体81的前表面的上部上下分隔设置。上定位销89及下定位销8A嵌入于元件供给部9A的定位孔并使带式供料器8定位。连接器8B配设于上定位销89与下定位销8A之间。连接器8B承担向带式供料器8的电源供给及通信连接。在带式供料器8定位时,连接器8B自动嵌合于元件供给部9A的接受侧连接器。
锁定部8C配设于框体81的后上部。图3是表示带式供料器8的锁定部8C附近的结构及更换装置1的拆装方向移动部32(后述)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锁定部8C由锁定销8D、锁定弹簧8E、锁定操作部件8F及锁定传感器8L等构成。锁定销8D是筒状的部件,并由框体81保持为能够上下移动。锁定弹簧8E以线圈形状形成,并配置于锁定销8D的内部。对于锁定弹簧8E而言,其一端与框体81结合,其另一端与锁定销8D结合。
锁定弹簧8E对锁定销8D向上施力。在装备于元件供给部9A的带式供料器8中,因被施力而上升了的锁定销8D从框体81的上表面突出,嵌入于元件供给部9A的锁定孔9H。由此,锁定部8C成为锁定状态,防止带式供料器8的脱离、晃动。
锁定操作部件8F是具有摆动支点8G的Y字形状的部件。摆动支点8G由框体81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从摆动支点8G向前方延伸的作用臂8H与锁定销8D的下端卡定。从摆动支点8G向上方延伸的解锁臂8J由后述的直接动作部件61向前方压动。从摆动支点8G向后方延伸的手动臂8K从框体81的后表面突出。手动臂8K通过作业者的操作向上方被压动。
通过压动解锁臂8J或者手动臂8K,锁定操作部件8F以摆动支点8G为中心向图2的顺时针方向摆动。此时,作用臂8H克服锁定弹簧8E而使锁定销8D下降。这样,锁定销8D从锁定孔9H拔出。由此,锁定部8C从锁定状态转移至解锁状态(参照图8)。另外,带式供料器8成为能够进行从插槽的拉出操作的状态。
锁定传感器8L检测锁定部8C的状态即检测是锁定状态还是解锁状态。锁定传感器8L经由输出线缆8M将检测结果向供料器控制部87输出。在装备于元件供给部9A的带式供料器8中,供料器控制部87在锁定部8C为解锁状态时不继续进行元件的供给动作。其理由是由于判断为带式供料器8不是良好的装备姿势。
另外,如图3所示那样,在锁定部8C的后侧,沿铅垂方向设置有保持板8N。保持板8N是由保持机构5保持的部位。保持板8N在中央具有保持孔8P。保持孔8P位于与连接器8B相同的高度(预定高度)。从后方观察时,锁定操作部件8F的解锁臂8J位于保持孔8P的延长线上。
3.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的结构
将开始对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的说明。更换装置1自动更换带式供料器8。详细而言,更换装置1在元件安装装置(93、94、95)的元件供给部9A与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之间更换带式供料器8。另外,更换装置1在元件安装装置(93、94、95)与供料器保管装置96之间移动,且搬运并更换带式供料器8。
如图1所示那样,更换装置1由排列方向移动部2、排列方向驱动装置20、更换部3及在更换部3的内部设置的各构成要素构成。排列方向移动部2以能够相对于元件安装装置(93、94、95)在排列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排列方向移动部2是前侧打开的纵长的箱形状的部件。排列方向驱动装置20使排列方向移动部2在排列方向上移动。排列方向驱动装置20由设置于不移动的一侧的轨道部、设置于移动的一侧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与上述轨道部卡合的卡合部及产生移动用的动力的驱动源等构成。
相当于轨道部的中层导轨21及下层导轨22分别设置于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的机台99的后表面及供料器保管装置96的后表面。中层导轨21及下层导轨22在排列方向上延伸。中层导轨21的高度位置统一于元件供给部9A与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中间。下层导轨22的高度位置统一于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下侧。由此,多个中层导轨21及多个下层导轨22形成从供料器保管装置96连续至第三元件安装装置95彼此平行的两条轨道部。
相当于卡合部的中层行走部23及下层行走部24分别配置于排列方向移动部2的前侧的左右。中层行走部23可行走地与中层导轨21卡合,下层行走部24可行走地与下层导轨22卡合。中层行走部23还包括产生行走用的动力的驱动源。由此,排列方向移动部2装架于中层导轨21及下层导轨22,在排列方向上行走移动。
并且,排列方向移动部2在中层行走部23与下层行走部24之间的高度位置且不阻碍带式供料器8的更换的高度位置具有非接触受电部25。非接触受电部25从在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的对应的高度设置的非接触送电部以非接触方式接受电力。
另外,排列方向移动部2在箱形状的内部具有升降驱动部26及更换部3。升降驱动部26从元件供给部9A的高度至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高度,对更换部3进行升降驱动。作为升降驱动部26,能够例示出滚珠丝杠进给机构,但不限定于此。图4是表示更换部3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4中,省略壳体31的近前侧的侧板等。
更换部3由壳体31、两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及两个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构成。壳体31在前侧具有能够使相邻排列的四个带式供料器8以并排的状态出入的开口部311。壳体31还具有能够收容四个带式供料器8的内部空间。另外,在壳体31的底板313刻有以预定间距彼此平行地形成的四个插槽314。并且,在底板313的各插槽314的前侧分别配设有引导辊315。由此,对于带式供料器8而言,突条88被插槽314引导并且经由开口部311及引导辊315出入。
两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以能够相对于排列方向移动部2彼此独立地在拆装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两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设置于壳体31内,并在排列方向上分开配置。拆装方向移动部32在前侧的上部具有保持面33,在前侧的下部具有抵接面34。拆装方向移动部32由保持面33保持带式供料器8的后表面上部的保持板8N。此时,抵接面34与带式供料器8的后表面下部抵接。此外,也能够在抵接面34设置连接器,与带式供料器8的供料器控制部87连接。
为了向移动的拆装方向移动部32供电,具有挠性的电源线缆35架设于拆装方向移动部32的上侧。电源线缆35与拆装方向移动部32的上部的电源端子36连接。
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使两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彼此独立地在拆装方向上移动。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按每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设置。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由上导轨41、下导轨42、驱动马达43、固定带轮44、驱动带45等构成。图3示出对纸面进深侧的拆装方向移动部32进行驱动的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
上导轨41及下导轨42设置于壳体31的侧板312。上导轨41及下导轨42上下分隔且平行,并在拆装方向上延伸。驱动马达43配置于壳体31内的后部。在从驱动马达43向纸面进深侧突出的输出轴附设有减速机构。固定带轮44配置于侧板312的前部。环状的驱动带45水平架设于减速机构的输出部与固定带轮44之间,并能够轮转。
拆装方向移动部32装架于上导轨41及下导轨42。拆装方向移动部32通过驱动带45的轮转而驱动,并在更换部3的内部空间沿拆装方向移动。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使被保持面33保持的带式供料器8及拆装方向移动部32一同移动。当然,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也能够仅使拆装方向移动部32移动。
关于对纸面近前侧的拆装方向移动部32进行驱动的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结构本身与上述相同,但部件的配置位置不同。即,驱动马达47在比驱动马达43高的位置反向设置。另外,如图6所示那样,在纸面近前侧的图略的侧板设置的固定带轮48及驱动带49也配置于对应的较高的位置。通过像这样将两个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在不同高度反向配置,从而实现更换部3及排列方向移动部2的轻薄化。
对拆装方向移动部32的内部结构进一步继续说明。在两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分别设置有两组保持机构5、解锁机构6、共用驱动部7及控制部79的组合。该两组是相同构成,在排列方向上并排配置,彼此独立地动作。以下,对一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保持机构5、解锁机构6、共用驱动部7及控制部79安装于作为拆装方向移动部32的一部分的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主体部37。
共用驱动部7使保持机构5及解锁机构6动作。如图3所示那样,共用驱动部7由步进马达71、第一齿轮73、第二齿轮76及摆动部件77构成。步进马达71固定于主体部37的下部附近。步进马达71根据来自控制部79的指令,切换正转及反转,并且以所指令的旋转量旋转。在步进马达71的输出轴设置有少齿数的输出齿轮72。
第一齿轮73配置于比步进马达71靠上侧的位置,被主体部37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齿轮73由相对多齿数的大齿轮74及相对少齿数的小齿轮75一体同轴重叠而构成。图4中,小齿轮75位于大齿轮74的背侧而看不到。大齿轮74与输出齿轮72啮合。
第二齿轮76配置于比第一齿轮73靠上侧的位置,被主体部37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二齿轮76具有比小齿轮75多的齿,并与小齿轮75啮合。在第二齿轮76的上部附近设置有摆动部件77。摆动部件77在比第二齿轮76的外周靠外侧的位置具有摆动销78。输出齿轮72、第一齿轮73及第二齿轮76构成减速机构。由此,步进马达71的正转及反转转换为摆动销78的拆装方向的摆动。
解锁机构6能够将锁定部8C解锁,锁定部8C防止装备于元件供给部9A的带式供料器8脱离。解锁机构6由直接动作部件61及手动杆67等构成。直接动作部件61是在拆装方向上较长的棒状的部件。直接动作部件61在长度方向的大体中间位置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62。在该长孔62松动嵌入摆动销78。因此,摆动销78的描绘圆弧的摆动转换为直接动作部件61的拆装方向的直动。另外,直接动作部件61在前侧的前端具有将锁定部8C解锁的解锁操作部63。
并且,直接动作部件61在隔着长孔62的前后具有中间驱动销64。两个中间驱动销64松动嵌入于后述的滑动板51的长孔53。由此,维持直接动作部件61的水平状态。中间驱动销64相当于使保持机构5在拆装方向上动作的中间驱动部。并且,直接动作部件61在前侧的中间驱动销64与解锁操作部63之间的上下的侧面分别具有间接驱动突起65。上下一对间接驱动突起65对后述的保持机构5的夹头55进行驱动。间接驱动突起65相当于使保持机构5所具有的间接动作部件(夹头55)动作的间接驱动部。
手动杆67从直接动作部件61的后端向上方立设。手动杆67由作业者在拆装方向上操作,并能够在共用驱动部7发生故障时等进行直接动作部件61的手动动作。在手动杆67的下侧设置有位置标志68。位置标志68与直接动作部件61一体动作,示出直接动作部件61的位置。在主体部37设置有检测位置标志68的基准位置传感器6A及保持位置传感器6B。
图3示出保持机构5及解锁机构6没有动作的初始状态。基准位置传感器6A在与初始状态对应的直接动作部件61的后端位置处检测位置标志68。保持位置传感器6B在与保持机构5及解锁机构6动作后时的保持状态对应的直接动作部件61的前端位置处检测位置标志68(参照图5)。基准位置传感器6A及保持位置传感器6B将检测结果向控制部79输出。
保持机构5能够保持成为更换对象的带式供料器8。两个保持机构5共有保持面33。保持机构5分别由滑动板51及上下一对夹头55等构成。滑动板51是大体矩形板状的部件,并设置有梯形状的缺口孔。滑动板51由图略的施力弹簧向前侧施力。摆动部件77在滑动板51的缺口孔中摆动。在滑动板51贯穿设置有四个在拆装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形状的滑动孔52。滑动孔52分别松动嵌入有立设于主体部37的支承销38。另外,在滑动板51贯穿设置有两个在拆装方向上较长的长孔53。长孔53中分别松动嵌入有中间驱动销64。
与滑动孔52的拆装方向的游隙尺寸比较,长孔53的拆装方向的游隙尺寸更大。而且,若将滑动孔52的拆装方向的游隙尺寸和长孔53的拆装方向的游隙尺寸相加,则与直接动作部件61在拆装方向上动作的预定的动作行程长一致。在图3所示的初始状态下,中间驱动销64与长孔53的后缘接触,阻挡向前侧被施力的滑动板51的前进。此时,滑动板51处于支承销38与滑动孔52的前缘接触的后退位置。
在滑动板51的前部附近的两个位置且相对于直接动作部件61上下对称的两个位置设置有夹头支承座54。夹头支承座54将上下一对夹头55支承为能够摆动。夹头55相当于间接动作部件。对于上下一对夹头55而言,后侧成为大体平行的平行部,平行部的前侧成为彼此靠近的接近部,接近部的前侧成为弯曲并且彼此分离的弯曲部。夹头55在平行部和接近部的边界附近被支承。
直接动作部件61的间接驱动突起65分别在上下一对夹头55的相向的面进行滑动。图3中,间接驱动突起65与夹头55的平行部的后尾滑动接触。此时,上下一对夹头55处于接近部与直接动作部件61接触的闭合的状态。而且,上下一对夹头55的弯曲部夹着直接动作部件61的解锁操作部63,并且闭合得比带式供料器8的保持孔8P小。
控制部79配置于主体部37的下侧。控制部79基于基准位置传感器6A及保持位置传感器6B的检测结果,控制步进马达71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量。由于能够控制步进马达71的旋转量,所以基准位置传感器6A及保持位置传感器6B不是必需的。然而,在更换装置1的电源停止的情况下、存在基于手动杆67的操作的情况下,存在不清楚直接动作部件61的位置的担忧。因此,优选设置基准位置传感器6A及保持位置传感器6B中的至少一方。
4.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的动作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保持带式供料器8的保持动作详细地进行说明。无论成为保持对象的带式供料器8处于供料器保管装置96、元件供给部9A及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哪里,以下的说明都是通用的。首先,排列方向驱动装置20使排列方向移动部2移动至成为保持对象的带式供料器8的正面。接下来,升降驱动部26使更换部3的高度与带式供料器8匹配。接下来,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使与带式供料器8正对的拆装方向移动部32在拆装方向上前进。拆装方向移动部32前进至保持面33与带式供料器8的保持板8N抵接为止。此时刻,成为图3所示的状态。
如图3所示那样,初始状态的保持机构5及解锁机构6在未动作的初始状态下不从保持面33突出。因此,即便产生排列方向移动部2在排列方向上稍微移动而微调拆装方向移动部32的位置的情况,也没有损伤带式供料器8的担忧。假设若成为直接动作部件61、夹头55从保持面33突出的状态,则需要在排列方向移动部2移动前使拆装方向移动部32暂时后退,因此动作繁琐且效率低。
接下来,控制部79启动步进马达71。由此,第二齿轮76及摆动部件77开始向图3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直接动作部件61在拆装方向上开始前进。伴随着直接动作部件61的中间驱动销64的前进,滑动板51也被施力而开始前进。之后,滑动板51前进至支承销38与滑动孔52的后缘接触的前进位置。由此,直接动作部件61及闭合状态的夹头55均从保持面33突出并进入保持孔8P。
若当滑动板51在前进位置停止后直接动作部件61进一步前进,则间接驱动突起65临近夹头55的接近部。之后,间接驱动突起65压开上下一对夹头55的接近部而使夹头55进行打开动作。这样,如图5所示那样,上下一对夹头55成为弯曲部打开的状态,把持保持板8N的内表面。图5是表示保持机构5及解锁机构6动作后的保持状态的拆装方向移动部32的侧视图。拆装方向移动部32使用保持机构5的上下一对夹头55来保持带式供料器8。此外,也可以在保持状态下在夹头55与保持板8N之间存在一些游隙。
在直接动作部件61结束预定的动作行程长的前进时,解锁操作部63将解锁臂8J向前方压动。由此,锁定部8C转移至解锁状态。接下来,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使保持有带式供料器8的拆装方向移动部32后退。此时,对于带式供料器8而言,底面的突条88被底板313的插槽314引导并且滑动移动而收容于更换部3的内部空间。图6是表示更换部3收容了带式供料器8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中,省略构成更换部3的壳体31。此外,作为其他形式,也可以是更换部3不具备底板313的插槽314而仅由保持部5支承带式供料器8。
在收容带式供料器8时,拆装方向移动部32将带式供料器8在拆装方向上水平地拉出。此时的拉出力从夹头55作用于带式供料器8。而且,夹头55处于与连接器8B相同的高度,因此将连接器8B笔直地拉拔。因此,减少连接器8B破损的担忧。同样,上定位销89及下定位销8A也由于几乎不被作用倾斜方向的拉出力,所以破损的担忧减少。此外,所需要的拉出力也较小即可。
此后,更换部3被驱动至供料器保管装置96、元件供给部9A及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任一个的正面。而且,更换部3能够将所收容的带式供料器8保管或者装备于任一个插槽。带式供料器8的保管动作及装备动作以上述的保持动作的大体反向步骤实施。
根据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由共用驱动部7驱动保持机构5及解锁机构6,因此作为驱动源能够共用地使用步进马达71。另外,保持机构5构成为从解锁机构6的直接动作部件61被间接驱动,因此能够比以往减少构成元件数量。通过这些的协同效应,能够简化驱动部的结构,与在保持机构5及解锁机构6分别设置各个驱动部的现有技术比较,能够提供低成本的更换装置1。
5.实施方式的应用及变形
此外,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具备:两组拆装方向移动部32及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和四组保持机构5、解锁机构6、共用驱动部7及控制部79,但也可以构成为各具备一个上述部分。另外,在保持机构5中也可以取代把持带式供料器8的夹头55,而使用钩挂并拉出带式供料器8的钩部件、利用磁力吸附带式供料器8的电磁铁等。并且,也可以是,被共用驱动部7直接驱动的直接动作部件61进行带式供料器8的保持动作,被直接动作部件61驱动的间接驱动部件进行锁定部8C的解锁动作。
另外,也可以是,作为不具备升降驱动部26的更换装置,仅在元件供给部9A与供料器保管装置96之间更换带式供料器8。而且,也可以是,以使带盘TR在后侧取出的方式构成带式供料器8,更换装置1作为更换要素而仅更换带盘TR。本实施方式除此之外能够进行各种应用、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更换装置 2...排列方向移动部 20...排列方向驱动装置 26...升降驱动部3...更换部 32...拆装方向移动部 33...保持面 4...拆装方向驱动装置 5...保持机构51...滑动板 55...夹头 6...解锁机构 61...直接动作部件 63...解锁操作部 64...中间驱动销 65...间接驱动突起 67...手动杆 6A...基准位置传感器 6B...保持位置传感器 7...共用驱动部 71...步进马达 73...第一齿轮 76...第二齿轮 77...摆动部件79...控制部 8...带式供料器 8C...锁定部 9...元件安装系统 93...第一元件安装装置94...第二元件安装装置 95...第三元件安装装置 96...供料器保管装置 9A...元件供给部 9B...预备供料器保管部
Claims (10)
1.一种更换装置,对更换要素进行更换,所述更换要素可拆装地装备于元件安装装置的元件供给部,所述元件安装装置具有至少包括收容多个元件的元件收容器在内的所述更换要素在排列方向上排列的所述元件供给部,
所述更换装置具备:
排列方向移动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元件安装装置在所述排列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
拆装方向移动部,以能够在所述更换要素的拆装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排列方向移动部;
保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拆装方向移动部,并能够保持所述更换要素;
解锁机构,设置于所述拆装方向移动部,并能够将锁定部解锁,所述锁定部防止装备于所述元件供给部的所述更换要素脱离;及
共用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拆装方向移动部,并使所述保持机构及所述解锁机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换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机构及所述解锁机构中的一个机构具有直接动作部件,所述直接动作部件被所述共用驱动部直接驱动而进行所述更换要素的保持动作及所述锁定部的解锁动作中的一个动作,并且使间接动作部件动作,
所述保持机构及所述解锁机构中的另一个机构具有所述间接动作部件,所述间接动作部件进行所述更换要素的保持动作及所述锁定部的解锁动作中的另一个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更换装置,其中,
所述解锁机构具有在所述拆装方向上动作的所述直接动作部件,
所述直接动作部件在所述拆装方向的前端具有将所述锁定部解锁的解锁操作部,还在侧面具有使所述保持机构所具有的所述间接动作部件动作的间接驱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更换装置,其中,
所述解锁机构具有在所述拆装方向上动作的所述直接动作部件,
所述直接动作部件在所述拆装方向的前端具有将所述锁定部解锁的解锁操作部,还具有使所述保持机构在所述拆装方向上动作的中间驱动部。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更换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机构所具有的所述间接动作部件是与所述解锁机构所具有的所述直接动作部件对称地配置并且通过进行开闭动作来把持所述更换要素的多个夹头。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更换装置,其中,
所述更换装置还具备:
位置传感器,对所述直接动作部件动作后的位置进行检测;及
控制部,基于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共用驱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更换装置,其中,
所述直接动作部件具有能够手动操作的手动杆。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更换装置,其中,
所述更换要素在预定高度具有定位部件及连接器中的至少一方,所述定位部件对所述更换要素与所述元件安装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规定,所述连接器进行所述更换要素与所述元件安装装置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保持机构对所述更换要素的所述预定高度的部位进行保持。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更换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机构具有与所述更换要素抵接的保持面,
所述保持机构及所述解锁机构在未动作的初始状态下不从所述保持面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更换装置,其中,
所述更换要素是供给所述元件的元件供给装置或者所述元件收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8/022363 WO2019239474A1 (ja) | 2018-06-12 | 2018-06-12 | 交換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92920A true CN112292920A (zh) | 2021-01-29 |
CN112292920B CN112292920B (zh) | 2022-03-04 |
Family
ID=68842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94411.8A Active CN112292920B (zh) | 2018-06-12 | 2018-06-12 | 更换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809809B1 (zh) |
JP (1) | JP6974609B2 (zh) |
CN (1) | CN112292920B (zh) |
WO (1) | WO201923947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67260A (zh) * | 2023-08-11 | 2023-10-10 | 九江嘉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smt生产线封闭式防错料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88017A1 (en) * | 2003-03-28 | 2004-09-30 |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 Interface device with a releasable mount |
JP2009094234A (ja) * | 2007-10-05 | 2009-04-30 | Yamaha Motor Co Ltd | 部品供給装置 |
CN103025139A (zh) * | 2011-09-22 | 2013-04-03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电子元件供给装置 |
CN103517627A (zh) * | 2012-06-19 | 2014-01-1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元件安装装置、元件供料器及其拉拔限制解除方法 |
EP2699072A2 (en) * | 2012-08-14 | 2014-02-19 | Wladyslaw Wlodarczyk IGLOO | Cassette tape feeder for positioning SMD electronic elements |
CN104429174A (zh) * | 2012-07-13 | 2015-03-18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元件安装系统 |
CN106031325A (zh) * | 2014-02-14 | 2016-10-12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供料器更换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29400A (ja) * | 1989-06-26 | 1991-02-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
JP2642075B2 (ja) * | 1995-02-13 | 1997-08-20 | 日本電気ロボット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自走式基板交換ロボット |
JPH10249650A (ja) * | 1997-03-07 | 1998-09-22 | Toshiba Corp | トレイ部品供給装置 |
WO2016035145A1 (ja) * | 2014-09-02 | 2016-03-10 |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及び部品実装方法 |
JP6561317B2 (ja) * | 2016-06-01 | 2019-08-21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
-
2018
- 2018-06-12 JP JP2020524974A patent/JP6974609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6-12 CN CN201880094411.8A patent/CN112292920B/zh active Active
- 2018-06-12 WO PCT/JP2018/022363 patent/WO2019239474A1/ja unknown
- 2018-06-12 EP EP18922495.9A patent/EP3809809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88017A1 (en) * | 2003-03-28 | 2004-09-30 |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 Interface device with a releasable mount |
JP2009094234A (ja) * | 2007-10-05 | 2009-04-30 | Yamaha Motor Co Ltd | 部品供給装置 |
CN103025139A (zh) * | 2011-09-22 | 2013-04-03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电子元件供给装置 |
CN103517627A (zh) * | 2012-06-19 | 2014-01-1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元件安装装置、元件供料器及其拉拔限制解除方法 |
CN104429174A (zh) * | 2012-07-13 | 2015-03-18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元件安装系统 |
EP2699072A2 (en) * | 2012-08-14 | 2014-02-19 | Wladyslaw Wlodarczyk IGLOO | Cassette tape feeder for positioning SMD electronic elements |
CN106031325A (zh) * | 2014-02-14 | 2016-10-12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供料器更换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67260A (zh) * | 2023-08-11 | 2023-10-10 | 九江嘉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smt生产线封闭式防错料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09809A1 (en) | 2021-04-21 |
CN112292920B (zh) | 2022-03-04 |
JP6974609B2 (ja) | 2021-12-01 |
EP3809809A4 (en) | 2021-06-09 |
JPWO2019239474A1 (ja) | 2021-04-08 |
EP3809809B1 (en) | 2023-08-16 |
WO2019239474A1 (ja) | 2019-1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292921B (zh) | 更换装置 | |
JP6431048B2 (ja) | フィーダ | |
JP5423644B2 (ja) |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テープフィーダにおけるテープ装着方法 | |
WO2012049797A1 (ja) |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テープフィーダにおけるテープ装着方法 | |
CN112292920B (zh) | 更换装置 | |
WO2022071004A1 (ja) | パーツフィーダおよび部品装着装置 | |
JP7536168B2 (ja) | 部品実装機 | |
JP2008091386A (ja) | 部品供給装置の保持構造、並びに表面実装機 | |
WO2012049798A1 (ja) |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テープフィーダにおけるテープ装着方法 | |
JP5085390B2 (ja) |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面実装機 | |
JP7229405B2 (ja) | 部品装着システム | |
JP7372490B2 (ja) | 部品装着システム | |
JP2024152778A (ja) | 交換装置 | |
JP2009239108A (ja) | 部品供給装置の取付構造および表面実装機 | |
JP7260343B2 (ja) | パーツフィーダ | |
JP4387816B2 (ja) |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 |
KR20240016217A (ko) | 신축식 급송기 | |
WO2019224904A1 (ja) | 作業ヘッドの取り付け構造 | |
JP2024149706A (ja) | フィーダ入替システム | |
CN117501820A (zh) | 料仓收纳装置 | |
JP2024065269A (ja) | 部品供給装置 | |
JP2023072751A (ja) | パーツフィーダおよび部品装着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