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59006B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59006B
CN112259006B CN202011187302.6A CN202011187302A CN112259006B CN 112259006 B CN112259006 B CN 112259006B CN 202011187302 A CN202011187302 A CN 202011187302A CN 112259006 B CN112259006 B CN 1122590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utectic
substrate
subsection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873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59006A (zh
Inventor
曾洋
唐诗浩
吴曜东
范学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873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59006B/zh
Priority to US17/145,887 priority patent/US11462660B2/en
Publication of CN112259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9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59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90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2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e.g. curved or truncated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01L33/60Refle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发光基板;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和挡墙层,第一基底包括显示区,挡墙层位于第一基底一侧且位于显示区;发光基板包括第二基底、共晶层和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共晶层位于第二基底靠近第一基板一侧,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位于共晶层靠近第一基板一侧,共晶层包括第一共晶层分部和第二共晶层分部,第一共晶层分部与微型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第二共晶层分部在第二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挡墙层在第二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该显示面板的品质和显示效果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面板因其显示亮度更高、发光效率更好以及功耗更低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为防止相邻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束发生串扰,通常设置有围绕微型发光二极管的挡墙层。但是,挡墙层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通常设置于对向设置的两个基板上,而挡墙层的高度是有限的,挡墙层中靠近微型发光二极管所在基板的一侧可能与该基板存在较大的间隙,不仅会引发相邻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束由此间隙相互串扰,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还会引发显示面板受到外力时因间隙较大而无法提供有效支撑,影响显示面板品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改善显示面板的品质和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发光基板;
第一基板包括:
第一基底,第一基底包括显示区;
位于第一基底一侧且位于显示区的挡墙层;
发光基板包括:
第二基底;
位于第二基底靠近第一基板一侧的共晶层;
位于共晶层靠近第一基板一侧的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共晶层包括第一共晶层分部和第二共晶层分部,第一共晶层分部与微型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第二共晶层分部在第二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挡墙层在第二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发光基板中的共晶层分割为第一共晶层分部和第二共晶层分部,使第一共晶层分部与微型发光二极管电连接以实现发光控制信号的传输,同时使第二共晶层分部与挡墙层在第二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具有交叠部分,从而可以利用第二共晶层分部填充挡墙层与发光基板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隙,弥补因挡墙层高度不足而产生的间隙,由于第二共晶层分部不具备透光性,从而可以利用第二共晶层分部反射一部分光,进一步减少相邻微型发光二极管之间的串扰光束,改善显示效果,同时由于第二共晶层分部的存在使得挡墙层与发光基板之间的间隙减小,从而可以在显示面板受到外力时提供有效的支撑,改善显示面板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挡墙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共晶层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共晶层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共晶层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共晶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共晶层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区域Q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沿图16中BB’截取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挡墙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例如可以是沿图2中AA’截取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和发光基板2;第一基板1包括第一基底11和挡墙层12,第一基底11包括显示区AA,挡墙层12位于第一基底11一侧且位于显示区AA;发光基板2包括:第二基底21、共晶层22和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23,共晶层22位于第二基底21靠近第一基板1一侧,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23位于共晶层22靠近第一基板1一侧,共晶层22包括第一共晶层分部221和第二共晶层分部222,第一共晶层分部221与微型发光二极管23电连接,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挡墙层12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对于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而言,共晶层22通常是指微型发光二极管23的共晶电极,用于将微型发光二极管23的电极(阳极和阴极)与像素驱动电路中相应的信号线电连接,实现发光控制信号的传输。换句话说,共晶层22通常只包括第一共晶层分部221(在图案化共晶层22时只保留第一共晶层分部221)。
可以理解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基板1的下表面与发光基板2的上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而挡墙层12可能由于制备工艺的影响,导致其高度小于第一基板1和发光基板2之间的间距,如此,挡墙层12的下表面与发光基板2的上表面将出现较大间隙,引发相邻微型发光二极管23的出射光束相互串扰的问题,同时,还会引发显示面板受到较大外力时因间隙较大而无法提供有效支撑,使显示面板受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取以下方案:将共晶层22分割为第一共晶层分部221和第二共晶层分部222,第一共晶层分部221仍与微型发光二极管23电连接,实现发光控制信号的传输,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则对应设置于挡墙层12靠近发光基板2的一侧,并且保证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挡墙层12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以利用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填充挡墙层12与发光基板2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隙,弥补挡墙层12高度不足的缺陷。由于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不具备透光性,因而可以利用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反射一部分光,进一步减少相邻微型发光二极管之间的串扰光束,改善显示效果。同时,由于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填充了挡墙层12与发光基板2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隙,使得挡墙层12与发光基板2之间的间隙减小,从而可以在显示面板受到外力时为第一基板1提供有效的支撑,改善显示面板的品质。
如图2所示,挡墙层12为网格状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挡墙层12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例如可以是如下方案:其一,可以对应挡墙层12的结构,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也设置为网格状,但只要保证二者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具有交叠部分即可,对交叠部分的面积不作限制;其二,还可以只对应网格状的挡墙层12中的局部区域设置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使二者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具有交叠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对第二共晶层分部222的功能需求设置第二共晶层分部222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后续做示例性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的结构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类型(或者说微型发光二极管23的类型)而定。示例性的,若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23为不同颜色的微型发光二极管,那么,第一基板1主要包括第一基底11、挡墙层12以及偏光片(未示出)即可实现彩色画面的显示。若所有微型发光二极管23的出光颜色相同,那么第一基板1可以为彩膜基板。示例性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第一基板1为彩膜基板的结构,参见图3,第一基板1还包括黑矩阵14和色阻单元15。具体的,第一基板1可以为普通彩膜基板,其色阻单元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相应的,发光基板2中微型发光二极管23出射的光线可以为白光。此外,第一基板1还可以是量子点彩膜基板,其色阻单元为量子点色阻单元,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散射色阻,相应的,发光基板2中微型发光二极管23出射的光线为蓝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基板1的类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发光基板中的共晶层分割为第一共晶层分部和第二共晶层分部,使第一共晶层分部与微型发光二极管电连接以实现发光控制信号的传输,同时使第二共晶层分部与挡墙层在第二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具有交叠部分,从而可以利用第二共晶层分部填充挡墙层与发光基板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隙,弥补因挡墙层高度不足而产生的间隙,由于第二共晶层分部不具备透光性,从而可以利用第二共晶层分部反射一部分光,进一步减少相邻微型发光二极管之间的串扰光束,改善显示效果,同时由于第二共晶层分部的存在使得挡墙层与发光基板之间的间隙减小,从而可以在显示面板受到外力时提供有效的支撑,改善显示面板的品质。
如上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222的结构可以根据其功能做适应性的设计。下面,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首先针对防止光线串扰(光学阻隔)和提供力学支撑的功能对第二共晶层分部222的结构做如下优化。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至少部分挡墙层12与第二共晶层分部222接触。
当挡墙层12与第二共晶层分部222接触时,可以利用挡墙层12和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完全阻隔微型发光二极管23的出射光束,避免相邻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光线串扰。另外,由于挡墙层12与第二共晶层分部222接触,从而可以在显示面板受到外力时支撑第一基板1,避免显示面板受损。优选的,所有挡墙层12均与第二共晶层分部222接触。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部分挡墙层12与第二共晶层22接触,从而可以在有效防止光线串扰的同时,还能够为第一基板1提供有力支撑,提升显示面板的品质。
参见图1,可选的,挡墙层12包括靠近发光基板2一侧的第一表面121;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第一表面121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
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保证第二挡墙分部222可以对挡墙层12的不同区域提供较为均匀的支撑效果,另一方面当微型发光二极管23出射的光束射向挡墙层12的下表面与发光基板2的上表面之间的区域时,第二共晶层分部222的上表面和侧壁即可对光束进行反射,从而提升了防止光线串扰的效果。
图5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共晶层分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可选的,挡墙层12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一连续网格120;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二连续网格2220;第一连续网格120与第二连续网格2220至少部分交叠。
示例性的,图5以第二连续网格2220覆盖第一连续网格120为例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续网格120和第二连续网格2220具有交叠部分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设置为网格状结构,从而可以对微型发光二极管23形成全包围,能够从各个方向减少相邻微型发光二极管23之间的串扰光束,进一步改善显示效果。
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共晶层分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可选的,挡墙层12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三连续网格1200;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包括多个第一共晶结构2221,部分第一共晶结构2221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沿第二方向延伸;部分第一共晶结构2221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与第一基底11所在平面平行;第一共晶结构2221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三连续网格1200至少部分交叠。
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设置为多个分离的第一共晶结构2221,从而可以在第一基板1和发光基板2贴合时,提高贴合胶水的流动性,避免出现气泡而影响显示面板的品质,保证显示面板稳定性良好。
进一步的,第一共晶结构2221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三连续网格1200至少部分交叠,可以是第三连续网格1200中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挡墙层12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共晶结构2221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三连续网格1200中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挡墙层12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共晶结构2221在第二基底2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在上述实施的基础上,图7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共晶层分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进一步可选的,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共晶结构2221在第二方向上错开设置,且在第一平面上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第一平面平行于第一方向且垂直于第二基底21;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共晶结构2221在第一方向上错开设置,且在第二平面上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第二平面平行于第二方向且垂直于第二基底21。
继续参考图6所示,由于此方案中各个第一共晶结构2221之间存在缝隙,因此第二共晶层分部222的光学阻隔能力会有所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如图7所示的方案。通过将同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共晶结构2221错开设置,从而在避免贴合时出现气泡的同时,还可以保证第二共晶层22的光学阻隔能力,改善显示效果。
综上,上述实施例从提升第二共晶层分部222的光学阻隔能力的角度,对第二共晶层分部222的结构做了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矛盾的情况下,上述实施例的方案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最优的光学阻隔能力。
除此之外,考虑到共晶层22具有导电性,还可以利用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实现其他电学功能,例如复用为电传导结构或触控电极等结构,详见如下实施例。
图8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可选的,发光基板2还包括位于第二基底21所在膜层与共晶层22所在膜层之间的驱动电路层,驱动电路层包括多层导电层24,至少一层导电层24中设置有第一电源信号线241;至少部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一电源信号线241通过第一过孔2411电连接,至少部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中传输有第一电源信号。
其中,第一电源信号线241可以理解为PVDD信号线。图8仅以部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一电源信号线241通过第一过孔2411电连接为例进行示意,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全部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一电源信号线241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至少部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一电源信号线241电连接,可以使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一电源信号线241并联,起到降低走线电阻的作用,有利于降低第一电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降低显示面板的驱动功耗,同时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发光基板2还包括位于第二基底21所在膜层与共晶层22所在膜层之间的驱动电路层,驱动电路层包括多层导电层24,至少一层导电层24中设置有第二电源信号线242;至少部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二电源信号线242通过第二过孔2421电连接,至少部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中传输有第二电源信号。
其中,第二电源信号线242可以理解为PVEE信号线。图9仅以部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二电源信号线242通过第二过孔2421电连接为例进行示意,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全部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二电源信号线242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至少部分部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一电源信号线241电连接,可以使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二电源信号线242并联,起到降低走线电阻的作用,有利于降低第二电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降低显示面板的驱动功耗,同时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1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共晶层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可选的,至少部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二电源信号端子3电连接。
示例性的,图10以全部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二电源信号端子3电连接为例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部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二电源信号端子3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至少部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二电源信号端子3电连接,同样可以使与第二电源信号端子3电连接的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中传输有第二电源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二电源信号端子3电连接时,导电层24中可以设置第二电源信号线242,也可以不设置第二电源信号线242,下面对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进行说明。
作为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当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二电源信号端子3电连接时,导电层24中可以设置第二电源信号线242,此时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和第二电源信号线242中均传输只有第二电源信号,相当于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和第二电源信号线242并联设置,起到降低走线电阻的作用,有利于降低第二电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的传输,降低显示面板的驱动功耗,同时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作为其中另一种实现方式,发光基板2还包括位于第二基底21所在膜层与共晶层22所在膜层之间的驱动电路层,驱动电路层包括多层导电层24,导电层24中均不设置第二电源信号线242。如此设置,可以利用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代替第二电源信号线242传输第二电源信号,从而可以减少导电层24中的布线数量,降低布线难度。
进一步的,在像素驱动电路中,微型发光二极管23的阴极接收第二电源信号。因此,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无论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以何种方式传输第二电源信号,均可以使与微型发光二极管23的阴极电连接的第一共晶层分部221与第二共晶层分部222电连接,实现第二电源信号的传输。下面,以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二电源信号端子3电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继续参见图10,可选的,第一共晶层分部221包括第二共晶结构2211和第三共晶结构2212,第二共晶结构2211与微型发光二极管23的阳极电连接,第三共晶结构2212与微型发光二极管23的阴极电连接(未示出);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中传输有第二电源信号,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三共晶结构2212电连接。
图10所示结构中,第二共晶层分部222通过与第二电源信号端子3电连接的方式实现传输第二电源信号的功能。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也可以通过第二过孔2421与第二电源信号线242电连接,实现传输第二电源信号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三共晶结构2212通常通过过孔与导电层24中的第二电源信号线242电连接,实现第二电源信号的传输。而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三共晶结构2212同层设置,因此,相比于过孔方案而言,本实施例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第三共晶结构2212电连接实现第二电源信号传输的方案,工艺更为简单,制备效率更高。
图11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共晶层分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可选的,至少部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静电防护信号端子4电连接。
图11以全部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静电防护信号端子4电连接为例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部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静电防护信号端子4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通过将至少部分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与静电防护信号端子4电连接,可以利用第二共晶层分部222替代静电防护层,从而可以在保证静电防护效果的同时减少金属膜层,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
综上,第二共晶层分部222还可以用于电信号的传输,例如第一电源信号、第二电源信号或静电防护信号的传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择性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除此之外,第二共晶层分部222还可以复用为触控电极或触控层中的跨桥结构,如此,无需在第一基板1的出光侧专门设置触控层或者简化触控层的设置方式,从而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具体的,显示面板中的触控方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的互容式触控方案,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异层设置的互容式触控方案,以及自容式触控方案。下面分别基于上述三种触控方案对显示面板的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种,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的互容式触控方案,参见图12-图14,图12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区域Q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可选的,第一基板1还包括反射金属层13,反射金属层13至少包括第一反射分部131,第一反射分部131覆盖挡墙层12靠近发光基板2一侧的第一表面121;第一反射分部131包括多个第一金属分部1311和多个第二金属分部1312;在第一表面121,相邻两个第一金属分部1311独立设置,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二金属分部1312相互连接;第一金属分部1311复用为第一类型触控电极101,第二金属分部1312复用为第二类型触控电极102;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分部1311通过第二共晶层分部222电连接。
其中,反射金属层13覆盖于挡墙层12的表面,用于提高微型发光二极管23出射的光的利用率,避免挡墙层12吸收光线,同时也能起到光学阻隔的作用。参见图12,除第一反射分部131外,反射金属层13还包括覆盖挡墙层12侧壁的第二反射分部132。
基于反射金属层13的良好导电特性,可以对覆盖挡墙层12底面的反射金属层13进行图案化处理,在保证反射金属层13防止光线串扰作用的同时,使其能够复用为触控电极,实现降低显示面板厚度,简化制备工艺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覆盖挡墙层12底面的反射金属层13(即第一反射分部131)的原始形貌与挡墙层12的俯视形貌相同(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将第一反射分部131图案化后形成多个第一金属分部1311和多个第二金属分部1312(参照图13),如此,可以将第一金属分部1311复用为第一类型触控电极101(触控驱动电极或触控感应电极),将第二金属分部1312复用为第二类型触控电极102(触控感应电极或触控驱动电极),形成互容式的触控电极。由于第一金属分部1311和第二金属分部1312位于同一膜层,且每行第一金属分部1311与每列第二金属分部1312的延伸方向相交,因此,为实现第一类型触控电极101和第二类型触控电极102能够独立传输触控信号,至少需要其中一者独立设置,并借助其他膜层实现相邻触控电极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二金属分部1312相互连接,即通过两个第二金属分部1312之间保留的第一反射分部131连接;第一金属分部1311独立设置,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分部1311通过第二共晶层分部222电连接。即,在触控方案中,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复用为跨桥结构。
结合图13和图14可以看出,当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复用为跨桥结构时,仅在需要跨桥连接的区域设置有第二共晶层分部222,这将极大损失第二共晶层分部222的光学阻隔功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方案。
图1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5,进一步可选的,第二共晶层分部222括多个第四共晶结构2222和多个第五共晶结构2223;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分部1311均与第四共晶结构2222接触电连接,且第二金属分部1312与第五共晶结构2223不接触。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五共晶结构2223可以改善第二共晶层分部222的光学阻隔效果,同时,设置第二金属分部1312与第五共晶层22分部不接触可以保证第一类型触控电极101和第二类型触控电极102的触控信号的独立传输。
参照上文描述,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中,第四共晶结构2222和第五共晶结构2223可以一体化设置,也可以分立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第四共晶结构2222与第五共晶结构2223独立设置。
可以理解的,第四共晶结构2222用于传输触控信号,若第四共晶结构2222和第五共晶结构2223一体化设置且由于第一共晶结构2222与第五共晶结构2223高度不同,导致第四共晶结构与第五共晶结构制备工艺复杂。因此,优选将第四共晶结构2222与第五共晶结构2223独立设置,分别制备不同高度的第四共晶结构与第五共晶结构,降低工艺难度,提升制备效率。
第二种,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异层设置的互容式触控方案。参照图16-图17,图1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沿图16中BB’截取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可选的,第一基板1还包括反射金属层13,反射金属层13至少包括第一反射分部131,第一反射分部131覆盖挡墙层12靠近发光基板2一侧的第一表面121;第一反射分部131复用为第一类型触控电极101,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复用为第二类型触控电极102,第一反射分部131与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25。
此触控方案同样利用了反射金属层13和共晶层22良好的导电性,不同之处在于,覆盖挡墙层12底面的反射金属层13(即第一反射分部131)和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分别复用为一类触控电极。具体的,参加图16,通过对第一反射层进行图案化处理,可以形成沿第一方向排列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类型触控电极101,通过对第二共晶层分部222进行图案化处理,可以形成沿第二方向排列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类型触控电极102,进一步的,参见图17,通过在第一反射分部131与第二共晶层分部22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25,可以保证第一类型触控电极101和第二类型触控电极102的触控信号独立传输。
第三种,自容式触控方案,参见图18,图1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包括多个独立设置的第六共晶结构2224,第六共晶结构2224用于接收触控驱动信号,并反馈触控感应信号。
本实施例对第二共晶层分部222进行图案化处理,可以将其复用为触控电极,用于触控驱动信号和触控感应信号的传输。
综上,上述实施例对第二共晶层分部222复用为触控层中的触控电极或跨桥结构的方案做了详细描述,采取上述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
总的来说,无论第二共晶层分部222用于传输电信号还是复用为触控层中的结构,均可以在保证第二共晶层分部222阻隔相邻微型发光二极管23的出射光束相互串扰的同时,为其赋予新的功能,实现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简化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提升显示面板的品质等效果。
可选的,共晶层22为含铟化合物。
含铟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有利于电信号的传输,同时可以有效阻挡光线,防止相邻微型发光二极管23的出射光束相互串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选择共晶层22的材料,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因而具备与上述显示面板相同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参照上述显示面板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图19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发光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
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包括显示区;
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挡墙层;
所述发光基板包括:
第二基底;
位于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共晶层;
位于所述共晶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所述共晶层包括第一共晶层分部和第二共晶层分部,所述第一共晶层分部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电连接,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在所述第二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挡墙层在所述第二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挡墙层与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层包括靠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第一表面;
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在所述第二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第二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层在所述第二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一连续网格;
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在所述第二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二连续网格;
所述第一连续网格与所述第二连续网格至少部分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层在所述第二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三连续网格;
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包括多个第一共晶结构,部分所述第一共晶结构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沿第二方向延伸;部分所述第一共晶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与所述第一基底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第一共晶结构在所述第二基底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三连续网格至少部分交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共晶结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错开设置,且在第一平面上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所述第二基底;
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共晶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错开设置,且在第二平面上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所述第二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且垂直于所述第二基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基底所在膜层与所述共晶层所在膜层之间的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层导电层,至少一层所述导电层中设置有第一电源信号线;
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通过第一过孔电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中传输有第一电源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基底所在膜层与所述共晶层所在膜层之间的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层导电层,至少一层所述导电层中设置有第二电源信号线;
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与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线通过第二过孔电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中传输有第二电源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与第二电源信号端子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基底所在膜层与所述共晶层所在膜层之间的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层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中均不设置第二电源信号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与静电防护信号端子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晶层分部包括第二共晶结构和第三共晶结构,所述第二共晶结构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共晶结构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中传输有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与所述第三共晶结构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反射金属层,所述反射金属层至少包括第一反射分部,所述第一反射分部覆盖所述挡墙层靠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第一表面;
所述第一反射分部包括多个第一金属分部和多个第二金属分部;在所述第一表面,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金属分部独立设置,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金属分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分部复用为第一类型触控电极,所述第二金属分部复用为第二类型触控电极;
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金属分部通过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括多个第四共晶结构和多个第五共晶结构;
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金属分部均与所述第四共晶结构接触电连接,且所述第二金属分部与所述第五共晶结构不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共晶结构与所述第五共晶结构独立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反射金属层,所述反射金属层至少包括第一反射分部,所述第一反射分部覆盖所述挡墙层靠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第一表面;
所述第一反射分部复用为第一类型触控电极,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复用为第二类型触控电极,所述第一反射分部与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共晶层分部包括多个独立设置的第六共晶结构,所述第六共晶结构用于接收触控驱动信号,并反馈触控感应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晶层为含铟化合物。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187302.6A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2590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7302.6A CN112259006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7/145,887 US11462660B2 (en) 2020-10-29 2021-01-11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7302.6A CN112259006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9006A CN112259006A (zh) 2021-01-22
CN112259006B true CN112259006B (zh) 2022-09-23

Family

ID=74268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87302.6A Active CN112259006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462660B2 (zh)
CN (1) CN1122590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5336B (zh) * 2021-05-31 2023-06-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7859203A (zh) * 2021-06-25 2024-04-09 亮锐有限责任公司 Led阵列和led阵列光引擎的制造
CN113471238B (zh) * 2021-06-30 2024-05-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CN113571626B (zh) * 2021-07-16 2023-08-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838882A (zh) * 2021-09-30 2021-12-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15605B (zh) * 2021-11-30 2024-02-27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344525A (zh) * 2021-12-24 2023-06-27 厦门市芯颖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Led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屏
CN114497320A (zh) * 2022-01-29 2022-05-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基板的制备方法、驱动方法及装置
CN114822290B (zh) * 2022-04-19 2023-08-22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221071A1 (zh) * 2022-05-20 2023-11-23 厦门市芯颖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5172574A (zh) * 2022-06-23 2022-10-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KR20240052150A (ko) * 2022-10-13 2024-04-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6797A (en) * 1997-08-08 2000-12-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iffusion barrier layers with microstructured spacing member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substrates
CN100555689C (zh) * 2006-06-15 2009-10-28 夏普株式会社 氮化物半导体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70498B (zh) * 2014-11-24 2017-10-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可挠曲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5788469B (zh) * 2014-12-24 2018-08-24 环视先进数字显示无锡有限公司 单色led复合面板显示模组制造方法
CN106684108B (zh) 2015-11-05 2019-10-0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
CN106601781B (zh) * 2017-01-25 2019-12-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597018B1 (ko) * 2018-08-23 2023-10-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210047590A (ko) * 2019-10-22 2021-04-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마이크로 led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1769109B (zh) * 2020-06-30 2022-02-1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736388B (zh) * 2020-07-14 2023-06-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量子点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70895B (zh) * 2020-10-29 2022-11-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40184A1 (en) 2022-05-05
US11462660B2 (en) 2022-10-04
CN112259006A (zh) 2021-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5900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582059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멀티 스크린 표시 장치
CN112530926B (zh) 拼接式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EP3333906B1 (en) Led component, led panel and led display screen
KR101671875B1 (ko) 가요성 기판과 중첩되는 타일 디스플레이
CN11227089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102595735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멀티 스크린 표시 장치
CN11332751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20041970A (ko) 타일형 표시 장치
KR102582388B1 (ko) 접합 마이크로 발광 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2635781B1 (ko) 배선 필름 및 그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KR20190003198A (ko)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348850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20127410A (ko) 표시 장치,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타일형 표시 장치
US20220005791A1 (en) Display panel,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00244667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KR20190066242A (ko) 표시 장치
CN10986022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10083709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멀티 스크린 표시 장치
CN103545418A (zh) 安装基板与光学装置
US20230290916A1 (en) Display device using micro led
CN117832366A (zh) 发光单元、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KR20210053654A (ko) 표시장치
CN117356194A (zh) 显示背板、显示装置
KR20220075023A (ko) 표시 장치와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타일형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