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9404A - 加氢精制反应及其催化剂 - Google Patents

加氢精制反应及其催化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9404A
CN112239404A CN201910643205.4A CN201910643205A CN112239404A CN 112239404 A CN112239404 A CN 112239404A CN 201910643205 A CN201910643205 A CN 201910643205A CN 112239404 A CN112239404 A CN 1122394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palladium
activated carbon
zinc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32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丽敏
谢在库
王仰东
畅延青
刘志成
高焕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6432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94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9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94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4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51/487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treatment giving rise to chemical modif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38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noble metals
    • B01J23/54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noble metals combined with metals, oxides or hydroxid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J23/02 - B01J23/36
    • B01J23/56Platinum group metals
    • B01J23/60Platinum group metals with zinc, cadmium or mercu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6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urface properties or porosity
    • B01J35/61Surface area
    • B01J35/618Surface area more than 1000 m2/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6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urface properties or porosity
    • B01J35/63Pore volume
    • B01J35/6350.5-1.0 ml/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剂。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包括钯源、锌源、溶剂、活性炭载体和溶剂的混合物热处理;还原处理。本发明加氢精制反应催化剂,用于粗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反应中,较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问题,在工业反应条件下对羧基苯甲醛的转化率可达99.2%。该催化剂有效地提高了贵金属钯的利用率,降低了贵金属催化剂的生产成本,同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用于粗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的工业生产中。

Description

加氢精制反应及其催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氢精制的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精对苯二甲酸(PTA),是世界上使用量非常广泛的二元羧酸之一,主要用来生产聚酯、工程塑料等。在工业上,PTA主要是通过对二甲苯(PX)的氧化制备得到,由于PX 氧化为选择性反应,得到的产物中含有的副产物对羧基苯甲醛(4-CBA)会严重影响后续 PTA的聚合和酯化性能。工业上一般采用加氢精制的方法来实现除杂和提纯的目的。通常是采用Pd/C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下,在270-290℃,7.5-8.0MPa下将4-CBA还原成对甲基苯甲酸,然后利用各物质之间溶解度的不同,通过后续多次结晶进行分离提纯,得到精对苯二甲酸。
目前工业化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加氢精制催化剂为钯炭催化剂,但是仍旧存在诸多挑战。一方面,由于加氢精制反应是在高温高压的水体系下进行的,活性炭负载的钯纳米粒子易发生活性组分的流失和粒子的聚集长大,从而导致催化剂的失活,催化剂需要定期进行新鲜催化剂的添加或更换。另一方面,钯属于贵金属范畴,地球储量有限,价格昂贵,直接制约了钯炭催化剂的成本。此外钯是生产汽油发动机废气过滤器的一种关键原料,由于全球经济增速,导致汽车生产需求增多,刺激了对稀有金属钯的需求,引起钯金的价格快速上涨。
为了提高钯纳米粒子的高温稳定性,并降低钯催化剂的成本,适当的减少贵金属钯的使用量,而选用其他非贵金属进行部分添加或替代,从而研发高性能的双金属催化剂用于粗对苯二甲酸的加氢精制反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中国专利CN106540690A提出了一种钯钌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技术,具体的是以γ-Al2O3、SiO2或TiO2为载体,将钯和钌前驱体的混合溶液先用碱溶液沉淀,然后使用还原剂还原的方式制备得到,该催化剂在Heck、Suzuki等碳-碳偶联反应中显示良好的反应活性和较高的稳定性。目前国内外PTA加氢精制中关于双金属体系的报道较少。Jhung等(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 225(2002)131-139)制备了碳材料负载的钯钌双金属催化剂,负载活性组分(0.3%Pd-0.2%Ru)的双金属催化剂比0.5%Pd/C单金属催化剂的初始性能低,但是添加第二组份钌后的催化剂其稳定性则较单金属钯炭催化剂有明显的改善。通常第二组分的加入可以提高单组份负载型催化剂的稳定性,但是由于催化活性中心含量减少,会对催化剂的活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降低贵金属Pd的用量同时提高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仍是当前研究的难点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催化剂加氢效率低、金属粒子高温易团聚、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氢精制反应及其催化剂,该催化剂贵金属钯的利用率高、加氢活性高,有效降低了贵金属Pd的使用量,有利于PTA加氢精制的工业化生产。
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包括钯源、锌源、溶剂、活性炭载体和溶剂的混合物热处理;还原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合物中还包括有机胺,优选所述的有机胺包括油胺或乙二胺中的一种。有机胺的加入量为Pd原子质量的2~20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性炭比表面积为800-1200m2/g的活性炭,和/或孔体积为0.2~0.7cm3/g,和/或堆密度为0.45~0.70g/cm3,其中微孔所占比例为85%以上。优选所述活性炭为比表面积为900-1100m2/g,孔容为0.48~0.58cm3/g,堆密度为0.50~0.60g/cm3,其中微孔所占比例为85%以上。所用成型椰壳炭的粒度优选为4-8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性炭包括椰壳基活性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钯源和锌源摩尔比例为5:1~1:4,优选3:1~1:4,较优选3:1~2:3。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钯源包括选自硝酸钯、氯化钯、醋酸钯、氯钯酸钠的至少一种,所述锌源包括选自硝酸锌、氯化锌、醋酸锌的至少一种,优选氯钯酸钠、醋酸锌。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热处理包括80-180℃反应1-10h,优选地,热处理为100-140℃,反应时间为2-4h。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还原处理包括在氢气和氮气混合气氛下,在150-450℃保温 1-3h。优选在氢气和氮气混合气氛下,以2-5℃/min的速度升温到150-450℃还原1-3h。更优选在10%H2/N2混合气氛中,以2℃/min速度升温到260-350℃保温2h。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乙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催化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钯元素和锌元素两种金属的总质量百分数为0.1~5%。
上述技术方案中,以催化剂重量份数计,钯元素的份数为0.1-5份,锌元素的份数为 0.1~5份,载体的份数为95~100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加氢精制反应,采用上述所述催化剂;优选所述加氢精制反应为粗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反应。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制备得到不同的双金属催化剂,其活性评价在不锈钢搅拌间歇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催化剂活性评价条件为:催化剂装填量为2.0克,粗对苯二甲酸30.0 克,含4-CBA 1.0克,水溶液900.0ml,反应压力7.5MPa,反应温度280℃,反应时间为0.5h。反应后液体产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配紫外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计算剩余的 4-CBA的含量来评价催化剂的活性,剩余的4-CBA含量越低,说明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越高。
催化剂的稳定性考察方式如下:将新鲜的催化剂加入到高压釜中,条件与催化剂的初始性能评价条件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反应时间延长为72h,然后将反应后的催化剂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即为老化催化剂;然后将老化催化剂重新进行性能评价,条件与催化剂初始性能评价条件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双金属钯锌催化剂,通过非贵金属Zn的部分取代,减少了贵金属钯的使用量,高效率、低成本。该催化剂不仅贵金属钯的用量少,且催化活性高,不易失活,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本发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包括钯源、锌源、溶剂、活性炭载体和溶剂的混合物热处理,所制备的负载型钯锌双金属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本发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加入有机胺,所制备的负载型钯锌双金属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称取30克4~8目的薄片状椰壳基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035m2/g,孔容为0.51cm3/g,微孔比例为91.3%,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备用。将氯钯酸钠和醋酸锌以摩尔比例7:2 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加入乙二胺0.056克,搅拌混合,将20克活性炭加入上述混合体系中,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在烘箱中130℃反应4h,将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在10%H2/N2混合气中,以2℃/min速度升温到260℃保温2h,得到钯锌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中Pd和Zn的含量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测得该催化剂中Pd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42%,Zn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07%。
【实施例2】
称取30克4~8目的薄片状椰壳基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035m2/g,孔容为0.51cm3/g,微孔比例为91.3%,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备用。将氯钯酸钠和醋酸锌以摩尔比例2:1 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加入乙二胺0.056克,搅拌混合,将20克活性炭加入上述混合体系中,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在烘箱中130℃反应4h,将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在10%H2/N2混合气中,以2℃/min速度升温到260℃保温2h,得到钯锌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中Pd和Zn的含量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测得该催化剂中Pd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37%,Zn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12%。
【实施例3】
称取30克4~8目的薄片状椰壳基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035m2/g,孔容为0.51cm3/g,微孔比例为91.3%,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备用。将氯钯酸钠和醋酸锌以摩尔比例3:2 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加入乙二胺0.056克,搅拌混合,将20克活性炭加入上述混合体系中,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在烘箱中150℃反应3h,将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在10%H2/N2混合气中,以2℃/min速度升温到260℃保温2h,得到钯锌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中Pd和Zn的含量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测得该催化剂中Pd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35%,Zn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13%。
【实施例4】
称取30克4~8目的薄片状椰壳基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035m2/g,孔容为0.51cm3/g,微孔比例为91.3%,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备用。将氯钯酸钠和醋酸锌以摩尔比例1:1 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加入乙二胺0.056克,搅拌混合,将20克活性炭加入上述混合体系中,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在烘箱中160℃反应4h,将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在10%H2/N2混合气中,以2℃/min速度升温到260℃保温2h,得到钯锌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中Pd和Zn的含量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测得该催化剂中Pd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30%,Zn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17%。
【实施例5】
称取30克4~8目的薄片状椰壳基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035m2/g,孔容为0.51cm3/g,微孔比例为91.3%,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备用。将氯钯酸钠和醋酸锌以摩尔比例3:4 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加入乙二胺0.056克,搅拌混合,将20克活性炭加入上述混合体系中,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在烘箱中130℃反应5h,将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在10%H2/N2混合气中,以2℃/min速度升温到330℃保温2h,得到钯锌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中Pd和Zn的含量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测得该催化剂中Pd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26%,Zn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22%。
【实施例6】
称取30克4~8目的薄片状椰壳基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035m2/g,孔容为0.51cm3/g,微孔比例为91.3%,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备用。将氯钯酸钠和醋酸锌以摩尔比例2:5 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加入乙二胺0.056克,搅拌混合,将20克活性炭加入上述混合体系中,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在烘箱中150℃反应3h,将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在10%H2/N2混合气中,以2℃/min速度升温到330℃保温2h,得到钯锌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中Pd和Zn的含量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测得该催化剂中Pd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19%,Zn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29%。
【实施例7】
称取30克4~8目的薄片状椰壳基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035m2/g,孔容为0.51cm3/g,微孔比例为91.3%,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备用。将氯钯酸钠和醋酸锌以摩尔比例1:4 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加入乙二胺0.056克,搅拌混合,将20克活性炭加入上述混合体系中,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在烘箱中150℃反应3h,将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在10%H2/N2混合气中,以2℃/min速度升温到350℃保温2h,得到钯锌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中Pd和Zn的含量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测得该催化剂中Pd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14%,Zn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33%。
【实施例8】
称取30克4~8目的薄片状椰壳基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035m2/g,孔容为0.51cm3/g,微孔比例为91.3%,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备用。将氯钯酸钠和醋酸锌以摩尔比例1:4 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加入乙二胺0.056克,搅拌混合,将20克活性炭加入上述混合体系中,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在烘箱中160℃反应4h,将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在10%H2/N2混合气中,以2℃/min速度升温到400℃保温2h,得到钯锌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中Pd和Zn的含量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测得该催化剂中Pd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14%,Zn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34%。
【实施例9】
称取30克4~8目的薄片状椰壳基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035m2/g,孔容为0.51cm3/g,微孔比例为91.3%,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备用。将氯钯酸钠和醋酸锌以摩尔比例1:5 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加入乙二胺0.056克,搅拌混合,将20克活性炭加入上述混合体系中,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在烘箱中130℃反应4h,将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在10%H2/N2混合气中,以2℃/min速度升温到400℃保温2h,得到钯锌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中Pd和Zn的含量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测得该催化剂中Pd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13%,Zn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35%。
【实施例10】
称取30克4~8目的薄片状椰壳基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035m2/g,孔容为0.51cm3/g,微孔比例为91.3%,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备用。将氯钯酸钠和醋酸锌以摩尔比例1:5 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油胺0.5克,搅拌混合,将20克活性炭加入上述混合体系中,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在烘箱中130℃反应4h,将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在10%H2/N2混合气中,以2℃/min速度升温到400℃保温2h,得到钯锌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中Pd和Zn的含量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测得该催化剂中Pd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13%,Zn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33%。
【实施例11】
称取30克竹质柱状活性炭,比表面积为874.6m2/g,孔容为0.34cm3/g,微孔比例为75.1%,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备用。将氯钯酸钠和醋酸锌以摩尔比例1:5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加入乙二胺0.056克,搅拌混合,将20克活性炭加入上述混合体系中,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在烘箱中130℃反应4h,将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在10% H2/N2混合气中,以2℃/min速度升温到400℃保温2h,得到钯锌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中Pd和Zn的含量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测得该催化剂中Pd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13%,Zn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33%。
【对比例1】
称取30克4~8目的薄片状椰壳基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035m2/g,孔容为0.51cm3/g,微孔比例为91.3%,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备用。将氯钯酸钠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加入乙二胺0.056克,搅拌混合,将20克活性炭加入上述混合体系中,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在烘箱中140℃反应3h,将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在10%H2/N2混合气中,以2℃/min速度升温到400℃保温2h,得到钯催化剂。催化剂中Pd的含量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测得该催化剂中Pd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47%。
【对比例2】
称取30克4~8目的薄片状椰壳基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035m2/g,孔容为0.51cm3/g,微孔比例为91.3%,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备用。将氯钯酸钠和醋酸锌以摩尔比例1:5 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加入20克活性炭,将浸渍、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在10%H2/N2混合气中,以2℃/min速度升温到400℃保温2h,得到钯锌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中Pd和Zn的含量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测得该催化剂中Pd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13%,Zn原子的质量含量为0.32%。
将上述所得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具体的活性评价条件为:催化剂装填量为2.0克,粗对苯二甲酸30.0克,含4-CBA 1.0克,水溶液900.0ml,反应压力7.5MPa,反应温度 280℃,反应时间为0.5h。老化试验同催化剂评价试验相似,反应时间为72h,老化后所得催化剂再次进行加氢活性评价,与新鲜催化剂的初活性进行对比。
各个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制备得到的Pd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见表1。老化处理后催化剂的加氢性能评价结果见表2。
表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表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Claims (10)

1.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包括钯源、锌源、溶剂、活性炭载体和溶剂的混合物热处理;还原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还包括有机胺,优选所述的有机胺包括油胺或乙二胺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比表面积为800-1200m2/g的活性炭,和/或孔体积为0.2~0.7cm3/g,和/或堆密度为0.45~0.70g/cm3,其中微孔所占比例为85%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包括椰壳基活性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钯源和锌源摩尔比例为5:1~1:4,优选3:1~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钯源包括选自硝酸钯、氯化钯、醋酸钯、氯钯酸钠的至少一种,所述锌源包括选自硝酸锌、氯化锌、醋酸锌的至少一种,优选氯钯酸钠、醋酸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包括80-180℃反应1-10h,优选地,热处理为100-140℃,反应时间为2-4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处理包括在氢气和氮气混合气氛下,在150-450℃保温1-3h。
9.权利要求1-8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催化剂。
10.加氢精制反应,采用权利要求9所述催化剂;优选所述加氢精制反应为粗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反应。
CN201910643205.4A 2019-07-17 2019-07-17 加氢精制反应及其催化剂 Pending CN1122394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3205.4A CN112239404A (zh) 2019-07-17 2019-07-17 加氢精制反应及其催化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3205.4A CN112239404A (zh) 2019-07-17 2019-07-17 加氢精制反应及其催化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9404A true CN112239404A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66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3205.4A Pending CN112239404A (zh) 2019-07-17 2019-07-17 加氢精制反应及其催化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940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59998A (zh) * 2023-01-19 2023-05-05 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7737A (zh) * 2007-07-18 2009-01-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对苯二甲酸精制的芳香醛选择性加氢催化剂
CN101767016A (zh) * 2009-01-07 2010-07-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对苯二甲酸精制的芳香醛选择性加氢催化剂
CN102218320A (zh) * 2011-04-15 2011-10-19 上海浦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加氢反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170349A (zh) * 2011-12-23 2013-06-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碳四选择加氢的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8763A (zh) * 2014-09-25 2016-04-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4-环己烷二甲醇催化剂
CN105709855A (zh) * 2016-03-17 2016-06-29 北京旭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钯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及使用该催化剂制备哌啶的方法
CN107020083A (zh) * 2017-03-28 2017-08-08 常州大学 一种1‑硝基蒽醌加氢制备1‑氨基蒽醌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282080A (zh) * 2016-04-12 2017-10-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粗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7737A (zh) * 2007-07-18 2009-01-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对苯二甲酸精制的芳香醛选择性加氢催化剂
CN101767016A (zh) * 2009-01-07 2010-07-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对苯二甲酸精制的芳香醛选择性加氢催化剂
CN102218320A (zh) * 2011-04-15 2011-10-19 上海浦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加氢反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170349A (zh) * 2011-12-23 2013-06-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碳四选择加氢的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8763A (zh) * 2014-09-25 2016-04-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4-环己烷二甲醇催化剂
CN105709855A (zh) * 2016-03-17 2016-06-29 北京旭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钯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及使用该催化剂制备哌啶的方法
CN107282080A (zh) * 2016-04-12 2017-10-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粗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20083A (zh) * 2017-03-28 2017-08-08 常州大学 一种1‑硝基蒽醌加氢制备1‑氨基蒽醌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UANGXU CHEN ET AL: "Interfacial electronic effects control the reaction selectivity of platinum catalysts", 《NATURE MATERIALS》 *
OONO, KEIJI ET AL: "Palladium-activated carbon ethylenediamine complexes", 《YUKI GOSEI KAGAKU KYOKAISHI》 *
简思平等: "MIL-101负载Ni@Pd核壳纳米粒子催化芳香硝基类化合物加氢", 《催化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59998A (zh) * 2023-01-19 2023-05-05 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45144B (zh) 一种Ni3P/SiO2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67016B (zh) 用于对苯二甲酸精制的芳香醛选择性加氢催化剂
CN110898853B (zh) 一种苯酚加氢制备环己酮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47382B (zh) 一种用于碳酸乙烯酯加氢制甲醇联产乙二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74674A (zh) 一种用于氨合成的负载型钌团簇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JP2023153810A (ja) 炭素ベースの貴金属-遷移金属複合触媒及びこれの製造方法
CN1785508A (zh) 一种用于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的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法
CN113731441B (zh) 一种钴-还原氧化石墨烯Co/rGO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239404A (zh) 加氢精制反应及其催化剂
CN110711578B (zh) 一种乙醇转化制备c4-c8高碳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849694B (zh) 一种基于金属负载氧化钨氢化硝基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16013B (zh) 一种镍基埃洛石纳米管氢化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952439B (zh) 用于催化甲醇羰基化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甲醇羰基化制备乙酸和乙酸甲酯的方法
CN114618501A (zh) 用于加氢法制备新戊二醇的铜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37913B (zh) 钯系负载型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剂
CN113083325A (zh) 一种氨硼烷水解制氢用催化剂Ru1-xCox/P25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25670B (zh) 氧化硅限域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224980B (zh) 无需还原活化的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2206772A (zh) 一种合成乙醇酸甲酯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15715982B (zh) 适用于制备va和mmp的催化剂、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催化方法
CN114192142B (zh) 一种二壬基酚加氢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59846B (zh) 一种羟基酯加氢纳米Cu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385231B (zh) 一种脱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5809B (zh) 赖氨酸脱羧连续制备戊二胺的方法
CN102219671B (zh) 用于对苯二甲酸精制的芳香醛选择性加氢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